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2024-06-18

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精选8篇)

篇1: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高校肩负着培养具备较高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制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应用实践的问题。为了提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使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助力,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一、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在目前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中,环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其依托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逐渐发展起来,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和整合的一门实用艺术。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各高校开始研究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些高校开始扩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诸多高校先后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到了21世纪,各大高校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陆续开始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构建起较为系统的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环境设计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建设离不开环境设计,人类共享生活环境。现在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环境设计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高校作为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校进一步分化,教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素质教育对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是一门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性学科,其能引导环境不断向着最优化的目标发展。人与环境本身都在时刻变化,书本上的知识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学校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设计师的身份,处变不惊。环境设计师的角色是不断分化的,其知识面要非常广泛。学生个体具有多样化特征,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

三、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取向

当前,中国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应当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发展战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多样化、特色化为方向,整合、优化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同时,以人和环境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培养高素质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学校应综合考虑专业方向设置、理论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环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新时期的设计师要一专多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要爱岗敬业,在校学习期间要多实践、实习,要深入社会、深入基层,要有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学生只有具有出众的岗位适应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求职竞争中取得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培养模式要注意与地方文化融合,培养出的人才应为地方发展服务。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各不相同,而环境设计本身就是解决自然与环境等问题,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熟悉当地的文化特点、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多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语

多元化的社会正在剧烈变革,高新科技日新月异,新时期的环境设计呈现出扩大化、综合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

篇2: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高校肩负着培养具备较高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制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应用实践的问题。为了提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使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助力,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一、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在目前的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中,环境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其依托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逐渐发展起来,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和整合的一门实用艺术。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各高校开始研究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999年,一些高校开始扩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诸多高校先后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到了21世纪,各大高校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陆续开始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构建起较为系统的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环境设计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建设离不开环境设计,人类共享生活环境。现在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环境设计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高校作为培养环境设计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校进一步分化,教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素质教育对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是一门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性学科,其能引导环境不断向着最优化的目标发展。人与环境本身都在时刻变化,书本上的知识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学校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设计师的身份,处变不惊。环境设计师的角色是不断分化的,其知识面要非常广泛。学生个体具有多样化特征,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

三、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取向

当前,中国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应当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发展战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多样化、特色化为方向,整合、优化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同时,以人和环境发展为主题,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培养高素质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学校应综合考虑专业方向设置、理论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环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新时期的设计师要一专多能,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要爱岗敬业,在校学习期间要多实践、实习,要深入社会、深入基层,要有切合实际的就业取向与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学生只有具有出众的岗位适应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求职竞争中取得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人才培养模式要注意与地方文化融合,培养出的人才应为地方发展服务。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各不相同,而环境设计本身就是解决自然与环境等问题,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熟悉当地的文化特点、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多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语

篇3: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 改革教学方式与内容

(一) 改进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和课程教学

针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其培养的重点是培养人才的应用型特点, 构建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专业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 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该专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从而促进学生实际设计项目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教学是将以符合该行业应用为基本目的, 实现专业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有机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 该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 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形成紧密的结合, 并对现阶段的该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进行适当的改革。目前, 实践教学主要涵盖的范围包括:专业考察、写生考察、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生产实习等, 仅占总学时比例约为18%, 因此, 可以适当地对该专业的学分比例和学时比例进行增加。同时, 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反映其专业需求、专业特点等, 并在行业应用技术背景下, 开设相关职业技能选修课程, 并融入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作为供学生选择的公共选修课, 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 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

对实体工程项目设计竞标进行模拟是创新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 设计方案的组织讨论需分别由甲乙双方实行, 并对学生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设计创新和方案评价进行引导。此外, 对参加专业设计竞赛的学生要采取有重点的组织方法进行培养, 教学课题也应围绕参赛设计项目, 使学生以实践为基础, 明确设计的方向与要求, 从而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 对一些获得设计竞赛奖项的学生, 他们的自信心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针对该专业课程教学之外的教育, 要适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环境设计实践科研项目中去, 以培养大学生的设计理论科研能力。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双证书”资格, 可以适当地鼓励大学生参加相关的职业认证考试, 使学生在今后的从业生涯中更具其专业优势, 提高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能力与适应能力。

(三)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建立有效的教学机制

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包括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它能够帮助学校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机制。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学校应聘请社会中的项目施工管理工程师、设计名家以及民间艺人等进行该专业实践方面的讲座或讲学, 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辅助教学, 使教学相长的目标得以实现, 进一步将环境设计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与统一。

二、以教育目标责任为出发点, 对教学团队的建设进一步优化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该专业从业资格和该专业教学资格的教师, 因此, 具备环境设计教师的“双师”资格不仅仅是能够扮演教师的角色, 还可以充当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建造师、工程设计师等角色。现阶段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占用更多时间, 使其在社会企业相关领域生产管理管理一线和设计一线的实践经验相对缺失, 导致不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产生, 这也是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轨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该问题, 高校应该制定相对灵活的教师管理制度, 尽可能的为该专业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 鼓励其在社会实践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学校该可以组建相关的科研团队, 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 来改善现阶段科研与教学“孤军作战”的情况, 并加大科研探讨与教学改革的力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专业培养是现阶段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 其教育重点是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展开的, 从而使该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同时, 将高校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改进, 对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进行强调设计, 能够使学校与社会的互通性与互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参考文献

[1]马强.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艺术科技, 2014 (10) :8-9.

[2]鲁超, 杨金林, 姜亚男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下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J].科技资讯, 2014 (26) :178-178.

[3]阎轶娟.浅析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设[J].美与时代·城市, 2014 (07) :72-72.

篇4: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关键词]本科教育;艺术设计;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对城市、小城区以及新农村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环境的规划设计意识和设计水平,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休闲环境,营造良好的和谐气氛,成为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变成了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以“就服务宗旨,以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半数以上都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群。

环境艺术设计,从宏观上环境包括了室内和室外,因此又可以划分为多个专业或方向,如室内设计技术、景观规划设计、会展设计等,专业与专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形成了新的竞争,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高技能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就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群的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工学结合,与一些专业工科类专业有较大的区别,一些工科类专业,设计生产持续性较强,规模较大,较适应按时间段划分的工学结合模式,如“1+1+1”、“一年三学期制”、“2+0.5+0.5”等。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其工作时间并无较明显固定的规律,行业企业的工作状态较多依赖于承接的项目,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须主动适应行业企业的工作规律,是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项目引入学校课堂教学,在课程中完成项目的设计;二是把学生带出学校,采用顶岗实习或课程实习等方式,参与项目设计及施工。近年来,我院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中开展了项目教学,通过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环境艺术设计行业,是根据承接项目来开展工作的,因此,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必须主动适应行业的特点。为此,我们按“刚性标准,柔性管理”的原则,实施“两个弹性”教学,即弹性学习空间和弹性学习时间,以使项目实施和生产性轮岗可以顺利地衔接到位,并以此为切入点制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开展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校外实训教学,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我院设计系近年来开展“项目上课堂”和“理论下车间”、“学习既实习,就业既创业”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总体思路包括:一是管理人员的组成结构方面,要大量聘请企业管理专家、企业劳动模范、技术骨干和学生辅导员、专业指导教师担任项目管理和指导教师;二是在管理方式方法上采用企业岗位管理与学校管理有机结合,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三是利用网络手段,搭建基于WEB(网络)的开放式管理平台,通过权限登录,及时掌握学生校外实训教学情况。

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及其专业(群)按照地方环境艺术行业企业人才规格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按岗位、能力、课程的流程,确立课程模块,以环境艺术设计岗位(室内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建筑装饰设计)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通过单项项目训练、专项项目训练和综合项目训练,按设计定位构思、设计效果表现、材料与工程预算、工程管理、工程文档制作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了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以及学校、企业、学生等多元参与的考核方式。突出了融职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养成于一体。

三、以岗位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专业群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项目为载体的,因此其课程也必须体现出项目的特点,环境艺术设计多年来,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根据项目的情况,在企业指导教师和课程任课教师共同指导下,组成师生项目团队,融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教师工作室等,共同进行企业项目设计与实施,探索课程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以及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并在项目中学习项目运作的全流程能力。

3.1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主要突出两大特色,一是项目教学,包括单项项目教学、专项项目教学和综合项目教学,在项目实施中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二是“以赛促学”,通过课堂展出比赛、企业项目设计比赛以及组织参加国内应用型本科各类环境艺术设计类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目标,以校内实训基础和校外实训有机结合为平台,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现场教学。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采用案例教学和研究式教学法。

3.2课程评价改革

注重过程和结果考核结合,推行多种考核方式,包括理论、操作、比赛、展出、团队作品、职业资格考评、现场考评等多种形成,并参考其过程考勤、团队合作精神评价等,考评由企业专家点评、自我点评、单位评价等组成,以充分反映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为配合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建立一支相适应的优秀教师团队。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主要采取了“校企双项目双向参与”良好的机制,通过校外引进、企业锻炼、国内外培训、承担科研课题、承接企业项目等途径,逐步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以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企业能工巧匠为核心的“校企互补,内外一体”的教师与设计师资团队。

五、结束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近年来需求量持续旺盛的专业之一,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随着专业的不断扩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的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在专业领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郑苗秧,阎玉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2]郭書贤,梁秀山,赵艳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平台构建[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6).

篇5: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首先,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与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一同探讨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岗位需求以及胜任岗位所具有的能力、知识及素质;其次,对毕业生的任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包括就业区域、行业、岗位、所需能力、知识、发展潜力、薪资待遇等,对其任职能力进一步作客观分析。

在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的前提下,形成专业未来发展的依据,调整优化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等,使之形成合理的教学培养方案,使社会需求、教学体系、毕业生能力达到高度协调融合。

2.利用“DACUM”法进行课程开发

“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是根据CBE思想设计的一种课程开发方法,其本质是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能力和技能进行课程开发的方法。[2]在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组织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学者、教授、教师共同探讨岗位、工作、能力、知识和课程的关系:(1)由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所需的职业能力;(2)这些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哪些具体的课程来培养;(3)确定每门课程的能力权重,确定专业的核心课程。

通过论证、修改及完善,来确定岗位群、具体的工作任务、专业核心能力及课程,以此为依据定位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完成工业设计专业DACUM能力表的开发。

3.根据能力确定课程群及实践群

根据市场需求,集聚讨论意见,归纳出工业设计专业面向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及能力群与课程群、实践群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工业设计专业应具备的8种基本能力:人文素养、基础造型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与设计能力、工程技术能力、设计管理与策划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针对工业设计业学科的特点,根据能力、知识、素质的实际需求来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架构:由文化与设计史论、设计思维与方法、工程技术、设计管理与策划四部分构成。这些知识架构需要通过对应的课程群及实践群来支撑,把课程整理为“文化与史论”“设计造型基础”“设计表达”“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工程”和“设计管理与策划”六个课程群,构成了人文素养、基础知识、思维方法、造型能力、工程能力、管理策划能力几方面的学科基础训练体系。而对于交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主要通过课内实践、集中实践环节,以及课外的各种活动来培养。

4.课程体系建设

对课程体系作了全面规划,对通识教育课、学科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进行了协调与整合。在课程设置上实行1+2+1的模式,如图3所示。

(1)一年级强调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及问题意识

在课程建设上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宽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人文知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的需求。[3]课程主要是通识教育课、学科大类基础课,注重人文素养和基础理论的学习。课程主要包括:设计概论、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美学、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

(2)二三年级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

二年级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素质,掌握基本的设计技能;课程主要包括:造型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模型制作、材料工艺等。

三年级侧重专业能力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并按照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的.原则,设置专业课和一定比例的任选课。课程主要包括:工业设计机械基础、设计思维、设计调研、用户研究、产品设计、设计管理等。

(3)四年级侧重综合实践教育,培养学生产品整合创新能力

四年级侧重整合创新能力的训练,主要以综合设计、交叉课题、项目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为主。四年级课程较少,只开设少量拓展学生视野的选修课程即可,课程主要有市场营销、社交礼仪、设计前沿、交互设计、服务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等。

从学生二年级设计类课程开始,以课题为主线,把所学课程内容贯穿于实际课题中,这种教学体系的优势在于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培养。每个学期末安排一个综合设计周和综合设计实验,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综合创新设计水平。所有课程围绕一个设计课题构成课程环,每个课程环内形成相应支撑的小系统,层层深入,抓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环从初级向高级呈螺旋式上升,这样的体系把相互割裂的各课程有机地融合在数个相对完整的课程环小系统之中,进而建立起以现代设计为中心的大系统。

5.实践体系建设

在进行校内实践平台建设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构建的实践体系如图4所示。

(1)一年级注重专业认知能力培养

校内设计基础平台主要包括画室、构成教室、传统文化体验室,主要用于完成课内教学实践;认识实习主要通过企业参观,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所认识,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及目标。

(2)二三年级注重专业设计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培养

校内专业设计平台主要包括模型制作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摄影工作室等,保证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设计、艺术创作、设计竞赛、第二课堂等教学环节顺利进行。利用校企合作企业或设计机构完成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让学生了解生产工艺及流程,让学生对专业有更深的认识,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运作。

(3)四年级注重创新、综合设计能力培养

通过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设计工作坊、设计比赛、实际项目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利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以及与企业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毕业设计,使毕业生与企业需求进行无缝对接。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进度合理安排实践内容,根据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在集中实践环节分别设置了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写生、课程实践、课程设计、综合设计、项目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力求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达到胜任企业工作中各项能力要求的目的。

结语

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实践体系的完善,要从培养方案的优化入手,遵循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形成“课程群→能力群→实践群”关联体系,协调好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符合实际需求的科学高效的体系。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就业为导向,强调素质、培养能力、注重创新、强化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4]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曲可佳:《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特点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2]Ketterson T U,Blustein D L:“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the Career Exploration process,”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no.46.

[3]邓碧波、范圣玺:《设计设计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第1期。

篇6: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一、引言

环境工程专业是理工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是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事业发展,需要大批多种类型环境工程专门人才。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尝试,在制定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注意了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相吻合,与学生实际相吻合,确定了以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优化了专业基础,强化了核心课程,突出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非专业素质培养,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

二、培养全新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实施计划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受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此相应地,环境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层次也应有所不同。根据学校发展定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确定了“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环境工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内涵。新的应用技术不断涌现,侧重于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人才己成为独立的人才群体,培养这类人才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该校根据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实施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逐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强质量意识的体现。

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应用型、学科型和研究型人才的要求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是:突出实践,强化应用,特别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把实践教学环节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到真实的工程环境中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事实证明,把培养人才的定位落实在培养计划中,逐步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将会走出千校一面的格局,将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强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二)专业优势互补,创建学科基础平台

学科是按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知识门类,是根据科学发展的自然过程形成的。专业是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职业去向,一个专业一般包含了一个或多个主干学科和与之相关的多门课程;专业设置是根据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需求以及学校的学科特点而确定的。

生物技术是一项最早涉足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工程技术。近30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多数内容都己深入到环境工程领域中。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强化污染物的治理与控制,是现代环境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生命科学学院设有环境工程与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两个专业相互依托、相互融合,自然形成了该校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的特色。

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该校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在原有公共基础课平台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统一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统一上课;从第二学年开始分专业上课,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可互选专业课程。这样,该校培养的环境工程学生拓宽了专业基础知识,强化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污染物治理与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们在这一领域有较强的后劲和竞争能力。

(三)突破传统安排,创立全新的5+1+1+1模式

传统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一般是采用7+1模式安排四年的教学活动,即前7个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最后1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穿插在理论教学中进行,每个学期最多只有几周,该校在制定新的培养计划中,采用了“5+1+1+1”的培养模式,即前5个学期在校内以理论学习为主,第6学期在校外进行生产实习、顶岗跟班等实际训练,第7学期则在校内安排专业课程学习,主要根据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强化和深入学习,第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最后完成毕业答辩。

新的培养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生产实习由过去的三周变为一个学期。毕业设计也提倡学生们到生产第一线结合实际课题进行。这样,同学们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提炼知识、拓展视野、锻炼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培养模式体现了环境工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强化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

(四)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根据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努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环境工程自身知识体系庞大。涉及应用领域广泛。环境工程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科在内容上有很多交叉,客观上造成了该专业课程门数过多、分割过细,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等等。因此,该校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精细设计、整合课程,以“够用、管用、会用”为原则,精简课程门数,突出核心课程,强化实践环节,并注重非专业素质拓展和第二课堂,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精简课程门数、突出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优化、整合,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总数约40余门,其中10门理论核心课程和4门实践核心课程。这14门核心课程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环境监测、化工原理、流体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工程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对于这些核心课程,该校加大了学时权重,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切实提高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会并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五)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是课程设置上的又一重要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上机、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内容。

在课程实验上,一方面增加了实验课的学时和实验个数,同时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比率。

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上,生产实习增加到一个学期(约20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19周,还有4次课程设计,以及认识实习、公益劳动等,总学时从过去的40周增加到60周。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时比率大大提高。

将素质拓展和第二课堂活动落到实处,这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对环境工程专业进行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在专业设计上,该校注意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

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主课堂,在理论教学学期严格控制理论教学的周学时数,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为学生个性拓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该校规定了适当学时,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校污水处理站管理,校园大气环境监测、校园生活污水监测、校园环境噪声监测,参加大学生环保组织、环境日宣传活动、大学生环境论坛、生态调查、流域污染调查,举办学术报告、科技讲座,进行科技制作、课件或软件制作等。第二课堂活动均计入素质学分。

同时,该校还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竞赛,文学、艺术创作,科技、专利发明和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对获奖者和考级通过者分别计入特长课程素质学分。

三、全新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保证措施

为保证全新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定核心课程责任教师

每一门核心课程确定一名责任教师,负责该门课程的课程建设、梯队的组织和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教学文件建设

根据培养计划制定相关的教学文件,包括课程大纲、实验大纲、实习大纲等等,并以校内科研课题形式落实完成。

(三)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该校新的实验大楼即将完工,日处理3000m的校内污水处理站正在建设。为新的培养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改革考试方法

篇7: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总结

一、成果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于 2005 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年来,我们坚持以就业 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提出了“围绕一个核心(人才培养质量),尊重 两个规律(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坚持两个标准(学术标准与市场标准),全面 提高办学水平”的改革与建设思路。经过和企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与 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本专业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能力”为人才 “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能力” 培养主线;形成了“1233”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1233” 本课题取得了如下成果: 本课题取得了如下成果:

1、确立了本专业人才培养主线,探索并建立了“1233”型人才培养模式。“1233”

2、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由我院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 公司是真正的校企组合新模式,3、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

4、发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等教改论文 4 篇,编写 《液压与气动技术》、《机 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教材五部,其中《金属切削刀具 2.0》获省精品教 材。《数控机床》课程获辽宁省精品课程;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教学团队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8 年 11 月已经申报了辽宁省示范性专业。

5、培养了 565 名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其中到沈阳东基集团、沈阳机床 集团、沈飞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占 76%。1

二、成果内容

(一)构建“1233”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1233”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并贯穿教学主线,在课程体系上彻底打破学 科体系,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 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探索和开展工学交替、项目驱 动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探索并实践了“ 1233 ”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条专业主线,即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为主线,体 “1” 现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2” 两大教学体系,即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支撑专业 教育全局。: “3” 三个结合,既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 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实施三个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 途径。“理论与实践结合” 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产学研结合”是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结成办学伙伴关系,成立产学研合作 委员会,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两种学习环境(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两类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和研究所专家)、两种课堂(教室、实验室和生产现场),教学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使 学生置身于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中,经受教育训练,并可及时获得最新的实用技 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是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进行 相关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某些非技术性素质教育。改变过去只注重单 一技术能力教育,而忽视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倾向。: “3” 三大教育平台,既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基 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三个平台的构建为“两大教学体系”的运行、“三个结 合”的实施提供了时空条件,是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一体化的有 效途径。摆脱了一般的本科教育学科型教育模式的束缚,打破课程编排 “三层楼” 2 的旧框架,构建了“实践——理论——实践”型的新模式,形成了我院本科教育 的自身特色。

(二)确保专业主线,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确保专业主线,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1、确立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体系 核心专业课程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机床与编 程、机电传动控制与 PLC 等。这些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了本专业的核 心专业课程体系。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 CAD(UG、Pro/E、MasterCAM)等课程构成了培养 学生基于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核心专业能力体系。在课程的整合与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在课程的整合与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1)将三大专业设计(工艺、工装、机床设计)统合起来,即以机械制造工 艺设计为主线含盖其它。(2)在金工实习的同时讲授《金属成型加工工艺》课;在专业实习的同时讲 授《机床、工艺、刀具概论》课。(3)在毕业设计中采用导师组制,充分发挥每位导师的专业特长及长处。也 可与其他院校、企业联合选题、联合指导。对于定单培养的学生由企业工程技术 人员任主导师,学校老师任副导师。在时间上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形式,即开题、答辩在校内,设计期间可到工厂结合实际做毕业设计。

2、坚持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内涵 坚持以机为主、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机械类课程占 70%左右,电类课程占 30%左右,减少通 识课、学科基础课的学时,增大专业课的学时,这样设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几乎所有企业的机械类岗位和电类岗位是分开设置的,没有对应的“机 械电子”岗位,因此,必须坚持以机为主,学生才好就业。但是,大量的机电一 体化高技术设备又要求机械类技术人员必须既懂机,又懂电,以往传统的纯机械 的技术人员很难胜任。因此,机电结合是给学生未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2)我院机械类专业在省内是比较知名的,《数控机床》 课程现为省级精品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现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 3 其自动化专业现为院级示范专业、《工程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因此,本专业有较强的师资条件和学科支撑,应充分利用好这些 优质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

(三)突出专业核心,深化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突出专业核心,为了突出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体系,又要较好地解决拓宽口径与加强专 业特色的矛盾,我们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精炼和整合课程内容,留出空间,将先进制造技术等新内容有机结合进来。

1、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 和机械加工工艺 4 个模块,每个 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1)机械设计模块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uto CAD》《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等。、、、(2)数控加工编程模块主要包括 《数控机床与编程》、《数控机床与编程实训》 等。(3)CAD/CAM 模块主要包括 CAD/CAM 应用(主要讲述《CAXA》《3DCAD(即、UG 设计))《数控仿真实训》《CAD/CAM 应用实训》等。》、、(4)机械加工工艺模块主要包括《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等。、2、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将《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 4 门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内容,减少学时,为“123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提供保证。此外,对 一些课程的局部内容也进行了增减,有所侧重。如原来的“CAD/CAM 应用技术” 课程,着重对计算机绘图的内部原理及方法介绍,现将此课程改为“CAD/CAM 应 用”,注重实用性强的大型软件的使用。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突破以往实践教学只限于验证性、演示性和动作技能训练的低档运行状况,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工艺性等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实现了实践教学装备的先 4 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真题真作,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1)改变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独立设置各类实践课程(一般凡是 多于 10 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都要独立设课,并制订教学大纲,单独考核),形成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高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 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新体系。如: 取消“物理实验”,从“机械制图”中把计算机绘图内容独立出来,独立开设“计 算机绘图”实践课;独立开设“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等。(2)“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后续的 PLC 实训结合起来,用 PLC 控 制液压系统,提高设计与实训效果。(3)机械拆装调实训。在学生学完专业理论课基础之上,加强学生对零件、装备的理解和应用,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绘、熟悉图纸(要求学生能够看懂 刀具、夹具、机床部件结构图),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4)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增加刀具设计,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中增 加组合机床设计,使学生经过这两部分实践环节训练后,对可转位刀具、工艺、夹具、组合机床等工艺装备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训练,进一步强化对本专业工 程设计能力的培养。(5)拓宽专业课程知识面,尤其是解决加工自动线教学很难实现的困难,我 们利用产学研合作企业——长春一汽集团公司、沈阳机床有限公司等生产和设备 的优势,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后和专业课之前,组织学生到工厂实习,了解先进 制造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日后的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打下认知 基础。这些企业除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外,我们还从企业聘请了专业教学指导委 员会成员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指导实习、毕业设计等 工作。(6)设计与毕业设计采用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工艺工装类课题,真题真 作,强化岗位技能培训。

2、利用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把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 学效果。(1)发挥我院“数控实训中心”的有利条件。该中心是真正的校企组合新模 5 式,由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给学生提供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环境。公司生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稳定,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该中心由于生产各种模具及承揽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业务,因此坚持以生产实 际零部件为主,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 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在公司中教师参与产品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加工中,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 力,又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实际环境和氛围中,经受培养和锻炼,并可及时获得最 新的实用技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2)“CAD/CAM 应用实训及考证”教学环节,主要在生产型数控机床上“真 枪实弹”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型数控机床的数控加工,注重复杂零件的 加工工艺及加工精度的实现,为数控工艺员考证和 3DCAD 考证打下基础。我院现 已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多种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站点。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保证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导地位 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必 要条件。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 质量。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 须具备很强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技术开发的能力。(1)对专业综合改革教研室的专职教师进行培训,使该教研室中的技术基础 课教师了解专业,掌握技术基础理论在专业实际中的应用;专业课的教师必须明 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方向,熟悉机械加工生产现状,了解专业发展前沿的信 息,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有较强的非标准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和科技 开发能力。自 2006 年以来,我们先后选送 6 名教师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 学学习3DCAD,并取得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学院内对该专业教师进行 《机床电气与 PLC》《数控机床与编程》《AutoCAD》等课程的培训。、、为加强专业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不 少于 4 名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同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研发工 6 作。(2)几年的努力,本专业现有 2 名专业带头人,他们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经验丰富,全面负责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3)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均配备讲师以上的专任教师,以及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现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达 10 名,占专任教师人数 50%以上。从企事业单位现职技术专家或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中聘请了高水平兼职教师 6 人,主要从事指导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

2、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设备保障 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和步伐,2008 年又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 500 万元,使我院“数控实训中心”的硬件条件又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新建了机械拆装 实验室。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拆装、测绘机床部件、夹具、刀具等装备,再利用 三维软件对拆装部件进行建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机床零部件、刀夹具、量具 等机构的结构、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与长春一汽集团、沈 阳机床集团外,又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东基集团有限公司等 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我们与这些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仅是满足学生实习与职工培训的需要,而且正向深层的合作方向发展。我们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在此基础之上,为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及工程 实践能力,我们安排专业教研室的老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同时,参与到企业科研项目研发工作当中。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 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

3、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学风建设,2008 年是我院的教学质量年,我们除了很抓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调动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抓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课堂教 学外,还开辟了学生第二课堂——成立了机械加工俱乐部,给学生提供业余时间 学习和实践的场所,“数控实训中心”的实训教师及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我们的实训基地每天为学生开放,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 “练会老师、教会学生”的目标。通过三年的实践,教师的设计、制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 7 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受企业欢迎程度大幅增加,连续三届 学生的就业率高于 95%。

三、成果的创新点与取得的成绩 成果的创新点与取得的成绩 取得的

(一)成果的创新点

1、建立了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为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了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 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了以 专业人才 根据企业反馈信息我们发现,国内机制专业的毕业生编制的零件加工工艺,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操作性差;刀具参数的合理选择、专用夹具及专用设备的 设计能力更加薄弱。对此,我们与企业专家进行分析,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必 须强化工艺和工装设计。我们将“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作为专业主 “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 线,贯穿于该专业各教学环节中,解决了编制工艺、设计工装的实用性问题。

2、形成了“12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12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锁定专业培养目标,狠抓专业主线,将两大教学体系中的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科学地安排三 个教育平台中,实施“三个结合”,学生从入学就接触专业,专业技术教育与素 质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不断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推进的教 学模式,即“1233”型教学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平台,消耗型”实训为 生产型”

3、以“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平台,变“消耗型”实训为“生产型” 实训 由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给学生提供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环境。该中心由于生产各种模具及承揽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业务,因此坚持以生产实 际零部件为主,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 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在公司中教师参与产品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加工中,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 力,又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实际环境和氛围中,经受培养和锻炼,并可及时获得最 新的实用技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4、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 8 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 和机械加工 工艺 4 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

5、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工艺性等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实现了实践教学装备的 先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真题真作,强化岗位技能培 训,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分利用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把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 学效果。

(二)取得的成绩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获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2、《数控机床》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3、公开出版了《数控机床与编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机械制图 AutoCAD 绘图实用教程》 《金属切削刀具 2.0》 及 等教材。其中《金属切削刀具 2.0》获辽宁省精品教材。

4、教学研究论文: 《产学研一体化模具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之尝试》 辽宁高职学报 2007 年第二 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 年第二期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及构成要素研究》辽宁高职学报 2007 年第七期 《独立学院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 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5、以产学研一体化 变“消耗型”为“生产型”的实训教学模式,在国内高 等学校中进行了交流,得到高度肯定。辽宁师专学报 2007 9 1本文由cdled00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总结

一、成果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于 2005 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年来,我们坚持以就业 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提出了“围绕一个核心(人才培养质量),尊重 两个规律(市场规律与教育规律),坚持两个标准(学术标准与市场标准),全面 提高办学水平”的改革与建设思路。经过和企业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与 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本专业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能力”为人才 “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能力” 培养主线;形成了“1233”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1233” 本课题取得了如下成果: 本课题取得了如下成果:

1、确立了本专业人才培养主线,探索并建立了“1233”型人才培养模式。“1233”

2、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由我院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 公司是真正的校企组合新模式,3、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

4、发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等教改论文 4 篇,编写 《液压与气动技术》、《机 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教材五部,其中《金属切削刀具 2.0》获省精品教 材。《数控机床》课程获辽宁省精品课程;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教学团队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8 年 11 月已经申报了辽宁省示范性专业。

5、培养了 565 名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其中到沈阳东基集团、沈阳机床 集团、沈飞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占 76%。1

二、成果内容

(一)构建“1233”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1233”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并贯穿教学主线,在课程体系上彻底打破学 科体系,改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 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探索和开展工学交替、项目驱 动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探索并实践了“ 1233 ”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条专业主线,即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为主线,体 “1” 现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2” 两大教学体系,即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支撑专业 教育全局。: “3” 三个结合,既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 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实施三个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 途径。“理论与实践结合” 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产学研结合”是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结成办学伙伴关系,成立产学研合作 委员会,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负责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两种学习环境(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两类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和研究所专家)、两种课堂(教室、实验室和生产现场),教学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使 学生置身于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中,经受教育训练,并可及时获得最新的实用技 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是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进行 相关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某些非技术性素质教育。改变过去只注重单 一技术能力教育,而忽视人才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倾向。: “3” 三大教育平台,既将人才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基 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三个平台的构建为“两大教学体系”的运行、“三个结 合”的实施提供了时空条件,是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一体化的有 效途径。摆脱了一般的本科教育学科型教育模式的束缚,打破课程编排 “三层楼” 2 的旧框架,构建了“实践——理论——实践”型的新模式,形成了我院本科教育 的自身特色。

(二)确保专业主线,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确保专业主线,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1、确立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体系 核心专业课程包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机床与编 程、机电传动控制与 PLC 等。这些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构成了本专业的核 心专业课程体系。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 CAD(UG、Pro/E、MasterCAM)等课程构成了培养 学生基于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能力的核心专业能力体系。在课程的整合与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在课程的整合与实施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1)将三大专业设计(工艺、工装、机床设计)统合起来,即以机械制造工 艺设计为主线含盖其它。(2)在金工实习的同时讲授《金属成型加工工艺》课;在专业实习的同时讲 授《机床、工艺、刀具概论》课。(3)在毕业设计中采用导师组制,充分发挥每位导师的专业特长及长处。也 可与其他院校、企业联合选题、联合指导。对于定单培养的学生由企业工程技术 人员任主导师,学校老师任副导师。在时间上采取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形式,即开题、答辩在校内,设计期间可到工厂结合实际做毕业设计。

2、坚持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内涵 坚持以机为主、在整个课程设置中,机械类课程占 70%左右,电类课程占 30%左右,减少通 识课、学科基础课的学时,增大专业课的学时,这样设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几乎所有企业的机械类岗位和电类岗位是分开设置的,没有对应的“机 械电子”岗位,因此,必须坚持以机为主,学生才好就业。但是,大量的机电一 体化高技术设备又要求机械类技术人员必须既懂机,又懂电,以往传统的纯机械 的技术人员很难胜任。因此,机电结合是给学生未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2)我院机械类专业在省内是比较知名的,《数控机床》 课程现为省级精品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现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 3 其自动化专业现为院级示范专业、《工程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因此,本专业有较强的师资条件和学科支撑,应充分利用好这些 优质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

(三)突出专业核心,深化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突出专业核心,为了突出核心专业课程和专业能力体系,又要较好地解决拓宽口径与加强专 业特色的矛盾,我们对相关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精炼和整合课程内容,留出空间,将先进制造技术等新内容有机结合进来。

1、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 和机械加工工艺 4 个模块,每个 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1)机械设计模块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Auto CAD》《液压与气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设计》等。、、、(2)数控加工编程模块主要包括 《数控机床与编程》、《数控机床与编程实训》 等。(3)CAD/CAM 模块主要包括 CAD/CAM 应用(主要讲述《CAXA》《3DCAD(即、UG 设计))《数控仿真实训》《CAD/CAM 应用实训》等。》、、(4)机械加工工艺模块主要包括《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等。、2、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将《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 4 门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内容,减少学时,为“1233”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提供保证。此外,对 一些课程的局部内容也进行了增减,有所侧重。如原来的“CAD/CAM 应用技术” 课程,着重对计算机绘图的内部原理及方法介绍,现将此课程改为“CAD/CAM 应 用”,注重实用性强的大型软件的使用。

(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突破以往实践教学只限于验证性、演示性和动作技能训练的低档运行状况,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工艺性等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实现了实践教学装备的先 4 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真题真作,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1)改变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独立设置各类实践课程(一般凡是 多于 10 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都要独立设课,并制订教学大纲,单独考核),形成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高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 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新体系。如: 取消“物理实验”,从“机械制图”中把计算机绘图内容独立出来,独立开设“计 算机绘图”实践课;独立开设“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等。(2)“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后续的 PLC 实训结合起来,用 PLC 控 制液压系统,提高设计与实训效果。(3)机械拆装调实训。在学生学完专业理论课基础之上,加强学生对零件、装备的理解和应用,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绘、熟悉图纸(要求学生能够看懂 刀具、夹具、机床部件结构图),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4)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中增加刀具设计,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中增 加组合机床设计,使学生经过这两部分实践环节训练后,对可转位刀具、工艺、夹具、组合机床等工艺装备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性训练,进一步强化对本专业工 程设计能力的培养。(5)拓宽专业课程知识面,尤其是解决加工自动线教学很难实现的困难,我 们利用产学研合作企业——长春一汽集团公司、沈阳机床有限公司等生产和设备 的优势,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后和专业课之前,组织学生到工厂实习,了解先进 制造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为日后的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打下认知 基础。这些企业除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外,我们还从企业聘请了专业教学指导委 员会成员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指导实习、毕业设计等 工作。(6)设计与毕业设计采用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工艺工装类课题,真题真 作,强化岗位技能培训。

2、利用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把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 学效果。(1)发挥我院“数控实训中心”的有利条件。该中心是真正的校企组合新模

式,由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给学生提供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环境。公司生产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质量稳定,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该中心由于生产各种模具及承揽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业务,因此坚持以生产实 际零部件为主,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 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在公司中教师参与产品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加工中,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 力,又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实际环境和氛围中,经受培养和锻炼,并可及时获得最 新的实用技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2)“CAD/CAM 应用实训及考证”教学环节,主要在生产型数控机床上“真 枪实弹”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生产型数控机床的数控加工,注重复杂零件的 加工工艺及加工精度的实现,为数控工艺员考证和 3DCAD 考证打下基础。我院现 已建立了不同级别的多种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站点。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保证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导地位 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必 要条件。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 质量。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必 须具备很强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技术开发的能力。(1)对专业综合改革教研室的专职教师进行培训,使该教研室中的技术基础 课教师了解专业,掌握技术基础理论在专业实际中的应用;专业课的教师必须明 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方向,熟悉机械加工生产现状,了解专业发展前沿的信 息,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有较强的非标准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和科技 开发能力。自 2006 年以来,我们先后选送 6 名教师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 学学习3DCAD,并取得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学院内对该专业教师进行 《机床电气与 PLC》《数控机床与编程》《AutoCAD》等课程的培训。、、为加强专业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不 少于 4 名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同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研发工

作。(2)几年的努力,本专业现有 2 名专业带头人,他们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经验丰富,全面负责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3)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均配备讲师以上的专任教师,以及具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实现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达 10 名,占专任教师人数 50%以上。从企事业单位现职技术专家或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中聘请了高水平兼职教师 6 人,主要从事指导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工作。

2、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设备保障 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继续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和步伐,2008 年又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 500 万元,使我院“数控实训中心”的硬件条件又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新建了机械拆装 实验室。使本专业的学生通过拆装、测绘机床部件、夹具、刀具等装备,再利用 三维软件对拆装部件进行建模,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机床零部件、刀夹具、量具 等机构的结构、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与长春一汽集团、沈 阳机床集团外,又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东基集团有限公司等 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我们与这些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不仅是满足学生实习与职工培训的需要,而且正向深层的合作方向发展。我们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指导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在此基础之上,为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及工程 实践能力,我们安排专业教研室的老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工程实践。同时,参与到企业科研项目研发工作当中。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 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

3、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学风建设,2008 年是我院的教学质量年,我们除了很抓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调动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抓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课堂教 学外,还开辟了学生第二课堂——成立了机械加工俱乐部,给学生提供业余时间 学习和实践的场所,“数控实训中心”的实训教师及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我们的实训基地每天为学生开放,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 “练会老师、教会学生”的目标。通过三年的实践,教师的设计、制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学 7 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受企业欢迎程度大幅增加,连续三届 学生的就业率高于 95%。

三、成果的创新点与取得的成绩 成果的创新点与取得的成绩 取得的(一)成果的创新点

1、建立了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为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了以“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 主线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了以 专业人才 根据企业反馈信息我们发现,国内机制专业的毕业生编制的零件加工工艺,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操作性差;刀具参数的合理选择、专用夹具及专用设备的 设计能力更加薄弱。对此,我们与企业专家进行分析,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必 须强化工艺和工装设计。我们将“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作为专业主 “机械制造工艺及非标准装备设计” 线,贯穿于该专业各教学环节中,解决了编制工艺、设计工装的实用性问题。

2、形成了“12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12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锁定专业培养目标,狠抓专业主线,将两大教学体系中的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科学地安排三 个教育平台中,实施“三个结合”,学生从入学就接触专业,专业技术教育与素 质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不断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推进的教 学模式,即“1233”型教学培养模式。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平台,消耗型”实训为 生产型”

3、以“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平台,变“消耗型”实训为“生产型” 实训 由教师成立的博远模具科技有限公司,给学生提供一个工厂的实际生产环境。该中心由于生产各种模具及承揽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业务,因此坚持以生产实 际零部件为主,对学生进行数控铣、数控车、加工中心、电加工机床的工艺、编 程和操作实训,培养学生实际生产能力。在公司中教师参与产品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加工中,这样既锻炼和提高了教师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 力,又使学生置身于工程实际环境和氛围中,经受培养和锻炼,并可及时获得最 新的实用技术信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4、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实现了课程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的整合、综合化,强化了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

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 和机械加工 工艺 4 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

5、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全面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工艺性等应用性强的实践项目,实现了实践教学装备的 先进性和实践教学环境的真实性。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课题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真题真作,强化岗位技能培 训,及时引入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新成果。充分利用我院的实习实训条件,把实训与职业资格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 学效果。

(二)取得的成绩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获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2、《数控机床》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3、公开出版了《数控机床与编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与编程》、《机械制图 AutoCAD 绘图实用教程》 《金属切削刀具 2.0》 及 等教材。其中《金属切削刀具 2.0》获辽宁省精品教材。

4、教学研究论文: 《产学研一体化模具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之尝试》 辽宁高职学报 2007 年第二 期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 年第二期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及构成要素研究》辽宁高职学报 2007 年第七期 《独立学院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 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篇8: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推行科技改革,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因此, 发展应用型本科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 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和学者们要认真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 寻求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合理安排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环节,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结构, 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 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2. 以“学习为主, 传授为辅”, 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课程安排上要以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鼓励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多角度的人才,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起主导性的作用。

3. 开设特色专业, 培养学生的特长

我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整合、优化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 强调工程实践训练, 始终把“实践、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使学生争创自己专业领域的一流。

4. 理论传授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强调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我们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合理利用高等院校的资源, 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课程和实习环节, 训练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特长, 引导其参加各种课外活动。高校应设置大学生竞赛活动, 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创新活动的热情和潜力。

5. 加强人才核心能力, 重点突出以“需求”为前提的培养

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重点突出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教育思想要以“需求”为前提。二是突出开展广泛的调研工作, 对需求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总结整理出人才将要供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要求、基本素质的基本情况, 从而建立起各职业岗位专业能力标准。通过将专业课程模式进行设计, 体现对“需求”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能力体现等方面的涵盖。

6. 强化培养人才的创新性, 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不同的专业都要在树立教学理念、确定教学路线上要讲求实用性、实效性、实际性。教学模式研究要充分体现“讲授-学习-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侧重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设立项目的研究、研究方向的研究、实操能力的研究, 探索以“行”求“知”的教学实现路径, 通过实践的锻炼、重大项目的带动、实际应用与教学研究合作、国内和国际交流合作相结合的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谨治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具体要求

1. 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合理定位,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地方和中小企业需要, 培养具有全国性、国际性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专门人才和高级技术型专门人才。

2. 职业岗位

专业培养方案要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职业、岗位, 有特殊要求的要确定毕业后将要从事的职位、岗位所涵盖的基本企业及所在区域。

3. 培养规格及具体要求

(1)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热爱所从事的事业、勇于进取的科学态度和良好学风, 培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

(2) 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系统学习, 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的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具有能够将实践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与人和谐沟通交际的能力。

(3) 科学文化素质:应用型本科学生应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 熟悉掌握英语和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 非英语专业应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 (或应用英语A级水平) , 非计算机专业类应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水平, 计算机专业应达到初级程序员级水平。

4.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设置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课堂讲授, 包括公共基础课和文化素质课, 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健康、素质拓展培训和创业创新教育五大类。公共基础课为必修课。文化素质课分为必修和选修课。创业创新教育可将有关内容纳入专业综合实训中进行。二是专业课教学。应用型本科教育包括讲授基础课、专业能力主干课、专业选修课 (可按专业方向模块组成选修课) 、集中实践实际操作。专业基础课又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主干课为专业必修课。

5. 能力构成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能力标准是学生毕业后达到高绩效工作效果的基本能力要求。重点研究专业能力标准, 对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行明确定义域描述, 并将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相对应。必须根据各岗位的主要任务明确描述职业能力, 并据此确定学生在校期间应取得的核心职业证书、素质扩展证书的名称及相关要求;申请学位所要求获得的证书以及可以代替的扩展证书应予以特别说明。

6. 培养途径、方法与考核

(1) 培养途径。通过完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强化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设置安排每学期有2—3周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教学不低于总学时的45%。课程教学计划增加职业鉴定内容, 让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 将行业、企业引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教学活动, 两者相结合, 以实践促进基础理论的加深理解和巩固。培养方案中的每一环节不仅要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 还要符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用人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每种教学模式至少选择2门专业能力主干课进行试点。

(2) 教学方法。各专业充分运用互动式教学、头脑风暴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方法等现代教学方法, 强化课堂活动教学。要求行业、企业的实务界专家给现代教学授课,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课堂教学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教学中, 采用多种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实施途径。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熟练运用是理论教学的目标;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网络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途径实现教学目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构建学生专业协调平台、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4) 考核制度。专业课程应以“能力为本”设计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评分制度。注重过程考核, 提倡专业课程开卷和闭卷结合。

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亟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 这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与企业共同合作, 定向培养, 以适应企业用人要求, 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 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燕铭.社会需要应用型本科[N].中国教育报, 2001-05-11.

[2]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额培养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5) .

[3]窦胜功, 卢纪华, 周玉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寄宿制学校“普九”巩固提高工作汇报下一篇:电子阅览室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