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

2024-06-14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共10篇)

篇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在逐渐减退,调节机制下降,因此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在逐渐减退。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希望对你有帮助!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篇一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现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要求,依据《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有关内容,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工作,对辖区内老年人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一般体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给予中医保健指导。同时普及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方法,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使老年人普遍享有优质的中医健康指导服务。

二、组织领导

1、中心组织成立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xxx担任,副组长由副主任xxx、xxx担任,成员有各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公共卫生科和医疗科为具体工作的执行科室,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和技术服务指导。

2、职责与任务

公共卫生科负责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健康教育、资料印制和实施技术服务指导等。各医疗服务团队负责具体的执行、宣传、动员和老年人健康体检等工作,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开展健康指导、随访等工作,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三、工作内容

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评估和中医保健健康教育指导。

1、每年对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血压、体重、皮肤、淋巴结、乳腺、心脏、肺部、腹部、四肢、关节等体格检查以及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每年检查1次随机血糖,血常规、尿常规、B超、心电图检查以及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的初筛检查,并增加血脂、肝功、肾功检查,告知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症状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

3、每年进行1次中医健康指导,运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根据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提供中医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指导内容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常用养生保健方法,包括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

(2)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要点;

(3)社区老年人常见病症的预防保健,如腰腿痛、失眠、便秘、健忘、耳鸣、尿频等。

4、每年开展针对老年人的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公众中医药健康咨询活动,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专栏,播放中医药音像资料,发放中医药宣传资料。

5、将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纳入考核指标,将工作任务分解至各医疗服务团队,并与绩效挂钩,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篇二

为进一步落实好中医治末病,根据国家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制定2013辖区内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

一、完善制度,细化管理:

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我院各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组织领导,由马正林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冯廷兵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责任人,各包村医生以及村卫生所负责人为具体工作执行人,负责中医药健康服务日常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好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工作:

今年4月份开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辖区人群中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中增加中医辨识内容,同时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内容,具体完成发下工作指标:

1、掌握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口现状,根据规范要求,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管理率暂定80%以上。

2、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到年底完成中医药体质辨识占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80%的计划,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3、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健康干预。

4、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等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5、对辖区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不少于一次,每年进行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随访,进行证候辨识,传授简单的中医药保健技术,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糖尿病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健康指导。

6、所有中医药服务,均做好资料收集与录入告知服务人等工作,对查出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治疗指导。

三、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将根据绩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对包村人员以及辖区村卫生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及时时完成全年任务,进行2次考核,结果与经费挂钩。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计划篇三

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是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市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0—36个月儿童不同月龄段进行穴位按摩及饮食喂养指导。

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0—36个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不同月龄进行采集信息,现场保健指导、播放视频。

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取得成绩:

20xx年,我市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职工的认真工作下共完成51033个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并认真录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覆盖率33.0%。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5257个;覆盖率36.1%。基本完成中医药管理服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依从性较低。个别乡镇覆盖率不足、儿童现场指导欠缺、各月龄段覆盖面欠到位。

三、今后

我市将中医药健康管理作为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的独特优势,以健康教育、义诊、入户随访等多种形式,加强老年人养生保健行为干预和健康指导,0—36个月儿童不同月龄段将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贡献一份力量,做好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合理安排时间抓进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沟通。

篇2: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取得成绩:

2016年,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全中心职工的认真工作下共完成5758个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管理率52.7%,并认真录入夷陵区村卫生室管理系统。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较低,主要是因为一是查体老年人和门诊老年人患者较少,二是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

三、今后打算: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中医药健康管理作为今后的重要工作之一。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健康管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的独特优势,以健康教育、社区义诊、入户随访等多种形式,加强老年人养生保健行为干预和健康指导,将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贡献一份力量,做好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

篇3: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

关键词:中医护理,SWOT分析,老年,健康护理

中医护理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 运用整体观与辨证施护, 以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防治疾病、促进和保护健康[1]。中医学将护理相关方面归属于养生范畴, 其中偏重于老年病防治和老年保健护理方面的称为寿老、寿世;偏重于养生之道方面的称养性、摄生、保生。 SWOT分析模型最早由美国管理学教授韦克里于1982年提出, 包括自身内部的strength ( 优势) 和weakness (劣势) , 外部环境的opportunity ( 机会) 和threat ( 威胁) , 该模型在社区组织、特殊机构中的应用广泛, 对于主体对象的促进作用已获得了认可[2]。随着社会快速老龄化, 我国老年人对医疗护理与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剧增。现用SWOT分析模型分析中医护理在老年健康护理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旨在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医特色老年护理, 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护理需求。

1优势

1. 1理论丰富且极具特色 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色在老年护理方面已日益显现。首先, 极具特色的中医护理整体观与辨证施护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与个性化、 人性化护理的需求[3]。同时, 中医强调“治未病”, 即 “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的理念与当今提倡“预防为主” 的理念相一致。中医认为, 老年人体质虚弱, 病邪易入侵, 故重在预防[4]。其次, 中医护理在生活起居、饮食运动、养生康复、疾病护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理论, 如遵循“三因制宜”原则, 护理须根据季节、 气候及不同环境地域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及个体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为老年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提供个性化护理, 满足老人的个性化健康需求。再次, 中医护理遵循“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标本同护”原则以及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等, 体现了中医护理特色与科学性[5]。

1. 2方法丰富且效果明显 中医护理多来自于民间,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原则和方法更适合我国居民的生活和养生习惯, 更容易被老人所接受;在社区开展中医护理服务内容更为丰富, 治疗手段更为灵活, 且经济实惠, 实用有效, 易为老年人所接受;同时, 其取材容易、简便易行、安全等特点深受老年人欢迎[6]。实践研究证明, 诸多老年健康问题, 如常见的退行性变慢性疾病、失眠、便秘、头晕、耳鸣等更适合中医中药的调理与保养, 从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运动护理、中医技术等方面进行日常的护理和身心保养[7,8,9,10]。1饮食调护利健康:中医饮食调护遵循整体观念、平衡膳食、辨证施膳的原则, 注重食物的“四性”即寒、热、温、凉和“五味”, 即辛、苦、酸、甘、咸, 提倡饮食有节, 保持营养平衡、调和五味, 忌肥甘厚味等[11]。老年人多患有一种或几种慢性疾病, 合理运用饮食调护, 对于防治疾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老年人进行饮食调护指导遵循“三因制宜”原则, 根据老年人的体质, 四季气候的变化及其自身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而定, 使其最终达到阴阳平衡、营养均衡的最佳状态。2起居养生促健康:中医强调起居应遵循“顺应四时”“调和阴阳”以及“劳逸有度, 起居有常”等理论, 倡导四季养生, 即顺应四时变化, 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调节起居活动。 在老年人群中倡导中医起居原则, 并鼓励老人践行, 使老人身体保持阴阳平衡,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从而益寿延年[11]。3情志调护防疾病:中医护理十分重视情志对疾病的影响, 根据《黄帝内经》“怒伤肝, 喜伤心, 忧伤肺, 思伤脾, 恐伤肾,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的情志论述可知, 保持稳定的情绪对老年人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提倡精神调摄、怡情养性、调畅情志, 避免七情致病;另一方面, 根据老年人具体心理状况, 可选择相应的情志调护方法, 如五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释疑解惑法、暗示法等进行调护, 促进和提高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2]。4运动养生强体质:运动养生是中医特色护理的一部分, 乃自我身心锻炼的摄生保健方法,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13], 其内容丰富, 常见的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八段锦、气功、保健功等传统健身方法不需要辅助的体育器械, 简单易行, 不受天气变化和场地限制, 老人可根据周围情况和自身喜好选择适宜的场地和时间进行锻炼, 易于长久坚持。同时, 中医传统健身运动强度适中, 能调整阴阳、疏理经络、减脂降压, 对老年慢性疾病有着良好的保健和医疗作用[14]。5健康教育内容丰富:中医的饮食起居、养生保健、情志调理、自我按摩等知识极大地丰富了老人健康教育的内容[15]。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需求, 行团体或个体化中医健康教育, 增加老人的养生保健知识, 促进其健康维护与促进的能力, 进而提高老人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尽量避免或减少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改善身体状况, 从而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1. 3特色技术在老年护理中独具优势 中医护理技术内容丰富, 常用的特色护理技术有30余项, 包括保健按摩、耳穴压豆、中药浴足、中药熏蒸、中药坐浴、穴位注射、刮痧、拔罐、热熨等。这些技术的开展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安全无毒副反应等特点, 这在人类追求返璞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 易于被老年人所接受[16]。对于老年退行性改变,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理疗有着西医无可比拟的优势;实践证明, 简便的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解决老年病人常见的疾病, 如老年尿潴留可采用热敷、耳穴埋籽、艾灸以利尿;老年便秘、腹胀、腹痛者在辨别寒热虚实的前提下, 采用拔罐、烫熨、艾灸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措施进行协助治疗[8]。

2劣势

2. 1人才相对缺乏 中医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和发展与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专业人才队伍密切相关。而目前中医护理学科人才相对缺乏, 老年中医护理专科人才更是甚少。第一, 林峰[3]对中医护理发展现状的文献分析可见, 我国中医护理正处于学科大发展时期, 但由于高等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 中医护理实践和科研人才缺乏, 导致中医护理理论创新和科研意识薄弱, 科研领域发展不均衡;中医护理的专业学术组织和学术阵地极少,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护理在理论、科研、教育、管理、临床等多方面的发展。第二, 柏亚妹等[17]对江苏省785名中医院护士调查发现, 因普遍缺乏中医护理知识背景, 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欠缺, 中医护理技能运用受限;张素秋等[18]对全国137家中医医院调查发现75. 29% 的护理人员为西医类护理院校毕业, 中医类院校毕业护士所占比例仅为24. 71% 。第三, 调查发现, 社区老人对中医护理需求日益增加, 对中医护理的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 但社区中医护理人才甚少, 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10]。

2. 2缺乏规范性与标准化 中医护理的技术和方法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 统一规范的护理程序、护理常规及科学的效果评价标准尚不够完善[19]。目前, 全国尚缺乏统一的中医护理专业认证体系, 各医院进行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各不相同, 部分医院将培训和考核重点放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上, 对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不够重视, 导致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时缺乏理论的支撑, 造成护理人员培训后会做 (在模特上按操作流程做) 但不会临证运用的局面, 进而影响了护理人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

3机遇

3. 1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政策重视并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为中医护理在老年健康护理中发展提供良好契机。第一, 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了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明确将灸法、拔罐法、 刮痧法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列入了护理操作项目;第二,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9年明确提出:主管中医病房的护士长应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 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第三,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 2015年) 》明确提出, 着力提高中医护理水平, 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开展中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 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中医护理, 加强中医护理在老年病、 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21]。

3. 2中医护理的市场前景良好 随着我国老龄化与高龄化趋势, 老年疾病、慢性病等患病率日益增高, 老年人对医疗护理与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护理追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护观与“未病先防” 的预防观等, 与现代生物医学模式要求一致。同时, 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具有经济实用、简便易行、安全等特点, 且在解决老年健康问题上有着现代护理不可比拟的效果, 因而适合在基层、社区及广大老年人中应用, 备受老年人群的欢迎[22]。

4威胁

4. 1中医护理缺乏法律法规保障 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范围以及中医护理人员的义务、权利和从业资格等都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然而, 目前国内中医护理行业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行为规范,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医护理的发展[23]。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与规范, 使得各级医院在临床管理中大多参照西医护理模式, 未能充分体现中医护理自身的特点, 严重制约了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进而制约了中医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发展[24]。

4. 2中医护理不被重视 一方面, 我国医疗护理存在 “重西轻中”的倾向, 我国目前的医院、社区老年护理以西医护理为主, 虽说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但中医护理却没能在医院、机构及社区老年护理中占据主导地位[22]。目前, 中医护理技术未被广泛推广应用到社区及居家护理中[10]。

5思考

5. 1调整劣势, 正视威胁, 促进中医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发展 积极应对弱势和威胁。第一, 健全中医护理法律法规, 同时加强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如通过走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道路, 探索高效、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 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专科化人才, 破解制约中医护理发展的问题, 推进中医护理在老年护理中全面、长足发展[25,26]。第二, 进一步推广中医护理在老年健康护理中的应用, 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居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健康教育的机构, 以敬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托老所等养老机构为依托, 开展中医特色护理;选派专业的中医护理人才对护工、社工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一定的中医护理技术[27]。同时, 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 探索循证护理与中医护理的有机结合, 确立中医护理证据的评价标准及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循证中医护理措施;探索中西医结合特色养老护理模式, 拓展中医护理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范围。第三, 规范技术操作, 统一指标, 不断发扬中医护理人文主义特色的同时,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和充实, 如进行疗效指标的量化研究, 或进行操作用具的改进, 使中医护理技术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28]。

篇4: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

结合“治未病”的理论,老年健康管理模式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健康普查: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健康状态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疾病既往史、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内容。

二是健康体检:为完成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采取安全的网络化信息管理,标准的信息管理格式,友好、互动的客户端管理界面,永久的个人电子病历及健康管理帐户等措施。以软件及互联网的形式收集和管理将用于健康及疾病危险性评价、跟踪、健康行为指导的个人健康体检信息。

三是健康评估:个人健康与慢性病危险性评价。当完成个人健康体检信息收集后,通过疾病危险性评价模型分析计算,得出按病种划分的疾病危险性评价报告。健康管理者及个人能够清楚地了解个人患慢性病的危险性。

四是健康干预:个人健康计划及改善的指导。一旦明确了个人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及疾病危险因素分布,健康管理服务即可通过个人健康改善的行动计划及指南对不同危险因素实施个人化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指导,提供最优化的养生防病方案。由于每个人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组合,因此会针对个人自身危险因素筛选出个人健康管理处方,使每个人都能更有效地针对自己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会延伸至他们日常生活和疾病治疗的各个方面,包括饮食、运动、作息、药物服用等。这就为老年人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健康管理体系,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树立起一道坚固的屏障。并通过社区宣传栏、集体授课等方式,指导老年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篇5:老年人中医保健

检查部位:形体、舌质、舌苔、脉象

检查所见:

一、平和质:形体匀称,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二、气虚质:气短懒言,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三、阳虚质:畏寒怕冷,舌淡胖嫩,脉沉迟。

四、阴虚质:形体偏瘦,舌红少津,肪细数。

五、痰湿质:形体肥胖,舌质淡,苔腻,脉滑。

六、湿热质:形体中等(或偏瘦)

七、血瘀质:肤色晦黯,身上有瘀斑,舌暗或有瘀点,脉涩。

八、气郁滞:神情抑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篇6:老年人中医保健知识讲座总结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进一步了解中医保健知识,2018年2月3日上午,在星岛湖卫生院健康教育室开展一次知识讲座。

在本次健康教育讲座中,主要讲中医治疗哮喘,如何用中医的饮食调理老年人哮喘,能有效的预防哮喘的发作,老年人保健知识。通过互动使村民更多的了解中医治疗的保健知识,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今后应自觉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更多的科学健康知识,充分享受品质生活的美好真谛。

合浦县星岛湖镇卫生院

篇7:老年人中医养生方法有哪些呢

人到老年,体质的总特点是虚,特别是血虚为主。血能内养脏腑,外濡皮毛筋骨,从而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一旦血不足,就会在人体各方面表现出来。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瘙痒,精神倦怠,舌质淡,脉细无力。这种体质多由年老体弱,或老年脾胃功能低下,血液生化不足,或七情内伤过度,阴血暗耗所致。这种老年人的养生宗旨是补血养血,益气生血。

饮食调养: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这些食物都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慎防“久视伤血”: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等,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更虚。一般目视一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复目之疲劳。

不要劳心过度: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就会耗伤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节一下,观赏一阵风景,使心情愉快起来,就能很快消除脑的疲劳。

保持乐观情绪: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老年人经常感到这里痛那里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血虚。而时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加强气血运行,这样可减少或避免疼痛。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还可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篇8: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辨证施护,网络平台,老年社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 病人越来越多,EH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学眩晕、头痛、肝风等病症范畴,是冠心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引发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993 年美国高血压治疗委员会及200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全程中应配合健康生活方式[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指出[2],2010 年我国约有2 亿高血压病人,1 /5 的成人患有高血压,轻度血压升高占60% 以上。在接受降压治疗的病人中,有75% 血压没有达到目标水平,高血压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近年中国老年高血压病人已超过8 000 万,其数量高居世界各国首位[3],老年EH病人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怎样在网络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最大程度的发挥中医在慢病防治的优势,促进学科自身发展及国民健康是摆在每个医护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本课题组在此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自愿参加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管理课题组《健康监测调查问卷》和体检的206 例受访者中筛选出EH病人108 例( 52. 4% ) 。男性39 例,女性69 例; 年龄60 岁~ 94 岁( 80. 44 岁±6. 19 岁) 。职业:事业单位89. 8% ,文化程度在大学及以上占68. 5% ,普遍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承受力较好。受访者108 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无意识障碍及其他严重疾病。

1. 2 方法

1.2.1资料收集

通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和预调查,形成健康监测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学专业研究生担任调查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根据老人情况入户调查或办公室预约调查。用Epidate3. 1 建立数据库,筛选出EH病人,将一般信息、患病史、家族史、中医证型评估部分———五维二步健康状态中医测评量表( 已申请版权) 导入中医健康管理平台( 已申请专利)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EH病人对平台的满意度及使用感受。

1.2.2 EH诊断标准

根据2010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版本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3证型诊断标准

中医健康平台症状的文本数据来自于中医诊断相关的9 项标准: 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GB /T 16751. 2-1997) ; 2《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 1-94) ; 3《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4 ~ 49-2008) ; 4《中医诊断学》( 朱文峰1997 ) ; 5《中医诊断学》( 曹洪欣2001) ; 6《中医诊断学》( 王鲁芬2002) ; 7《中医诊断学》( 杨在纲2002 ) ; 8《简明中医诊断学》( 魏红1998) ; 9《辨证论治心法( 第2 版) 》( 程绍恩2005) 。

2 结果

2.1中医证型

108 例EH病人肝火亢盛证8 例( 7. 4% ) ,阴虚阳亢证33 例( 30. 6% ) ,痰湿壅盛证32例( 29. 6% ) ,阴阳两虚证35 例( 32. 4% ) 。老年EH以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痰湿雍盛为主,占到92. 6% 。

2. 2辨证施护

本平台主要从食疗药膳、穴位按摩、药枕调护、足浴药浴等方面对EH病人进行护理指导,从情志、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补充指导,图文并茂,以肝火亢盛者为例,建议多食清淡甘凉的食物,忌食辛辣香燥、性热助火的食物,推荐凉拌芹菜蜇皮、杞菊茶、芹茶饮等; 指导太冲、行间、曲池等穴位的定位与按摩频率; 建议使用清肝枕,用夏枯草100 g、枸杞叶150 g煎水进行足浴等。如痰湿壅盛者,调养方案主要从祛湿化痰出发,推荐的食物有: 白萝卜、紫菜、白薯、玉米、花生、洋葱、木耳、山楂、海带、海蜇、大蒜、冬瓜等; 食疗茶饮方: 马兰头拌海带、绿豆海带粥、化痰祛湿消暑汤、降脂益寿茶、陈山乌龙茶等; 穴位按摩: 中脘、丰隆、足三里、头维、血海、公孙等。

2. 3 中医健康平台辨证施护具体流程图( 见图1)

2.4受访者满意度及使用感受

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EH病人对平台感到十分满意,有人认为平台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自我护理意识,并指导个人进行自我护理。如: 认为“以前自己也有自己管理疾病的意识,但是不知道如何做是科学的,现在可以按照调养方案进行自我护理,感觉特别好”,也有人认为血压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现在每天会主动量血压,而且多检测了几个以前不测的时间点,每天一睁眼按时吃药,也控制油烟量,和老伴每天散散步,血压最近都很平稳”。还有部分老人认为通过辨证施护改善了一些症状: “按照平台给的调养方案后,口苦和头晕的症状明显改善”;“感觉喝了建议的代茶饮后,腿部水肿消失了”; “通过一段时间坚持做操和按摩,大小便情况好多了”。

3 讨论

3.1对EH病人进行辨证施护的意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护理的主要依据,更是中医护理的特点[4]。辨证施护主要是根据“同病异护”的理论和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将辨证与施护相结合,针对疾病过程中的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为病人选择最佳治疗护理措施,针对性强,并且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个性化护理的特点[1]。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5],EH病人证型不同,调养方案应该有所区别,才能达到更好的健康指导。比如EH阴虚阳亢证者,调养方案主要从滋阴潜阳出发,痰湿壅盛者,调养方案主要从祛湿化痰出发,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症状调养方案也会各有侧重,这样有针对性给予指导,起到非药物疗效,有助于血压控制。

3.2老年EH病人证型分析

本研究以EH为例,发现老年社区EH患病率为52. 4% ,中医健康平台辨证结果发现,老年EH病人证型以阴阳两虚、阴虚阳亢、痰湿壅盛三证较常见。这与陈卓[6]、戴霞等[7]、李伟[8]、张荣珍等[9]研究结果相吻合。陈卓[6]对200 例中老年高血压病人证型进行分析,发现阴虚阳亢者数量最多,其次为痰湿壅盛、阴阳两虚、肝火亢盛。本研究统计的证型以阴阳两虚最多,可能跟调查人群年龄有关,本研究是以老年人特别是80 岁以上老人为研究对象。张荣珍等[9]对3 578 例高血压病病人中医证型构成进行分析,发现阴阳两虚是老年高血压的主要证型。

3. 3 利用中医健康平台对EH病人辨证施护的意义

EH是一种“生活方式病”[10],其发生、发展与生活起居、饮食结构、情志、运动等息息相关,良好的居住环境,合理的生活规律,有利于健康。本次所调查的老年社区EH病人居住环境好,生活规律,对于自身健康关注度高,拥有大量闲散时间,可以熟练利用互联网浏览信息。本课题组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其提供全面,简便易行,科学的调护方案,不仅产生了很好的医疗价值,而且平台的推广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平台从食疗、情志、运动、生活方式,中医保健技术等方面提供调养方案,每个EH病人凭借唯一的登录名登录中医健康管理平台,可以查看并下载证型报告及调养方案,还可以根据症状的变化重新在线问卷答题,平台将根据受访者的症状自动识别其证型,给出评估报告,实现了中医辨证的智能化,并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给予个性化调护方案,即利用互联网进行施护,EH病人随时随地进行健康自查,及时发现存在的症状,及时利用平台提供的调养方案进行自我护理,有助于减少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篇9:老年人的中医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

【关键词】 老年人;中医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202-01

1 中医健康教育

中医学的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调摄精神、注重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起居、药物预防措施、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卫生等。

1.1 调摄精神 中医学认为,真精元气是生命始生之物质,因此精神和意志是人的根本,人都额精神意志与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常遭受强烈、反复的精神刺激因素,可以导致人体气机的逆乱,气血失调、阴阳失调,从而导致老年人发病。在疾病的过程中,神志不畅会导致疾病的恶化:精神愉快有利于疾病康复,有利于疾病预防。《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精神者昌,失精神者亡”,《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谈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人要注意调摄精神、保持精气,这样老年人可以增强正气,抵制外邪,则有益于身心健康。中医健康教育也强调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在社会地位的改变以及社会遭遇不同变化时,亦会影响老人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心理护生理的损害,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发展认为,精神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老年人的生活形式的改变以及人们的情绪经常处于紧张之中,许多老年人会出现失眠,健忘等精神衰弱的表现,甚至导致精神障碍,因此要从中医的角度加强健康教育。

1.2 适当运动,加强锻炼 唐代的中医孙思邈提出“每日调气补泄,按摩引导为佳”,主要长寿的秘诀就是“四体勤奋,每日劳动”,老年人在不断的参加户外互动,例如:太极拳、易筋经、鹤翔桩、八段锦多种健身方法,此几种健身方法全是由古代中医保健而演变过来的。现代医学认为,合适的锻炼方式、适当、持久的运动队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以及智能和神志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1]

1.3 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避免劳累 《素问·上古田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妄劳作,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此文章指出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起居定时,劳逸适度,饮食合理,正确安排生活方式方法的人可以益寿延年。倘若“以酒为浆,醉以入房,以妄为常,以耗散其精,以欲竭其精,不时御神,不支持满,逆生于乐,务快其心,起居无节”,必会“半百而衰之”。孙思邈注重饮食的疗法,曾经强调“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此言充分说明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2]

现代老年疾病,有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恶性肿瘤等;长期吸烟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癌、心脑血管疾病等;饮食过多的脂肪、糖类、蛋白质等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疾病。

1.4 药物预防 我国古代早期对传染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天行瘟疫,取初病衣服,于增瓦上熏蒸,则一家不染。”[3]古代人们对于疾病的预防和传播途径的切断主要是使用草药预防,以及使用熏蒸,燃烧进行切断传播途径,杀灭传染源,因此留于世间的是使用中草药进行预防相关疾病,现近年来人们运用中草药预防某些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板蓝根及大青叶预防流感的发生;茵陈及栀子预防肝炎。有些中药可以养生保健如:血瘀体质者可以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丹参、地黄、当归、川穹、地榆、五加皮等药物煎熬口服;阳盛体质养生可以选择苦丁茶、菊花茶能泡服;大便秘结者可以用麻仁滋脾丸,口干舌燥者可服用门冬汤,心烦易怒者可服用丹栀逍遥散。许多种疾病可以用中药保健养生的,可以防止疾病发生。

1.5 环境卫生以及个人卫生 生活环境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从古至今人类在不断的改变周围的环境,提高个人生活卫生,从我国夏商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知道凿井而饮了;在殷墟遗址中发现住房的附近有废水的排泄沟;在周代人们已经通过除害来改善周围环境卫生;到了秦代,已经有下水道、洒水车、茅厕等公共卫生设施;到了唐代人们使用开水泡茶,使用熏蒸消毒,对减少疾病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我国古代就养成了良好的“盥洗”的习惯,做到食毕漱口。现代社会的疾病多由周围环境所致,因此老年人应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防止发生疾病。

2 预防保健

2.1 未病先防,因病而防,重在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主要是老年患者预防老年性疾病的措施。养生以不伤为本,大法以防病为先。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规律。饮食适宜,心情舒畅,劳逸得当,不能患得患失,思虑无穷。同时要做到:言伤者,初亦不觉,防患于未然。因此老年人想要养生长寿者,必先做好防病措施,意欲防病,现做好先防身的养生思想。

2.2 针对性疾病的预防保健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生活机能逐渐衰退,因此容易发生各种退行性病变,特别是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易发生,因此要做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药养成三防:一防激动,二防跌倒,三防便秘。当老年人情绪激动时易产生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症状,甚至发生猝死;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疏松症状,跌倒后容易产生骨折,甚至导致脑出血等严重的疾病,甚至威胁生命;便秘可以加重老年人的心脏负荷,影响到肺功能的正常换气,屏气时导致腹压升高,耗氧量增加,可以严重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发生心梗等疾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继而减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多食蔬菜、膳食纤维等食物,适当的进行锻炼,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 总 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老年患者逐步增多,老年人对健康要求也随着增加,在中医学的角度对于老年人制定一套合理的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老年人发病几率。可以预防保健中,为老年人制定一套合理的饮食方案,耐心地向老年人讲解饮食疗法的重要意义,做到重视饮食。中医推崇辨证择食,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不同身体素质选择适宜的饮食。在老年人群中积极开展中医的健康教育工作以及预防保健知识,使老年人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事业已经是维持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的,我老年人提供中医的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功能锻炼等多方面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红.预防保健的中医药干预[J].临床中医杂志,2009,2(8):62.

[2] 程帅.中医学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7):24.

篇10: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

专业:

学号:

姓名:

中医药防治老年痴呆的研究现状与思路

目前,对于老年痴呆的研究,已广泛涉及病因、发病机制、动物模型、治疗药物等方面。西医学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因此,从传统中医药中寻求防治老年痴呆的有效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英国皇家内科学会对痴呆的定义是:“痴呆是不伴有明显意识障碍的皮层高级功能的获得性的全面障碍,它包括记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和已获得的技能、正确的社交技巧和控制情绪反应能力的障碍,通常是进行性的”。根据这一定义,痴呆在理论上应该是:在神志清楚的情况下,记忆、理解、判断、计算、定向、自我控制等能力的进行性障碍,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社交能力。

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AD)、血管性痴呆(VD)、混合型痴呆和其它痴呆。其中阿尔茨海默氏病和血管性痴呆是老年痴呆中最主要的两大类型,患病率占所有痴呆的90%以上。中医学虽无老年痴呆病名,但早在《内经》中即对脑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组织的联系有较全面的论述。《内经》将现代医学脑的功能和记忆、思维、情志活动等,归属于五脏系统之中,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脑理论五神脏理论,后世将其加以发展并运用于临床,取得了丰硕成果。

八十年代末,国内外开始进行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整理、研究中医有关脑髓的生理、病理,尤其是对脑衰老、老年痴呆的有关认识和实践,并对其中的有效方药进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老年痴呆症的诊治呈现三低现象:一是诊断率低,欧洲对老年性痴呆的正确诊断率不足1/3,我国为23%;二是治疗率低,与低诊断率相比,治疗率更加惨淡,在我国仅为1%;三是治疗天数低,即便在美国,医疗费用能报销,人均治疗时间也仅为200天左右。因此,普及对老年性痴呆的诊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老年痴呆应以预防为主,根据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老年人平时应注意工作和生活规律,从事适当的体育锻炼,限制烟酒,调节情绪,避免心理刺激,多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培养多种兴趣,丰富晚年生活,以强化大脑思维,加快脑部血液循环及脑细胞的新陈代谢,防止老年痴呆。

由于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一般以无任何诱因和缓慢起病占多数,常被认为是正常衰老而未能引起家人及医生的注意,所以注意早老性痴呆与正常衰老相鉴别,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年痴呆临床特征主要为始则兴趣逐渐狭窄,记忆力持续衰退,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新事物新环境难以适应。继则丧失对时间、空间的定向力,以至糊涂呆傻,不知羞耻。,还可表现为精神、行为、情感、人格等非认知能力的异常表现,如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周氏等对31例AD患者的早期症状分析,发现16例患者以精神症状为主,其中13例以妄想为首发症状,其妄想内容与记忆障碍有关。其余以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行为障碍等症状为主诉。

王氏对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提出以“四失”作为鉴别正常衰老与老年痴呆症的依据:失语——语言表达和理解力丧失;失用——运动功能完整,却丧失完成某种姿势的能力;失认——感觉功能完整,却丧失认识熟人熟物能力;功能丧失——丧失计算、组织、推理、抽象思维能力。

刘氏认为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基础护理。病室安静、整洁、安全;注意保暖,防治各种感染;保持皮肤、口腔清洁;起居作息有度,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外出有人陪同,防止走失。②心理护理。合理的情志调理,使其心神宁静,精神愉悦;对患者耐心、细心、和颜悦色,消除孤独感和敌视感;做好家属的工作,维护家庭和睦。③饮食护理。饮食清洁,饥饱适宜。选择具有滋补肝肾、填髓健脑的中药和食物,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④加强思维语言训练。鼓励病人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进行计算、书写,接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防止智力进一步衰退。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简代繁、循序渐进,以活跃思维、恢复记忆。

老年痴呆症属中医“呆病”、“痴呆”、“善忘”、“文痴”、“郁证”等范畴。杨氏等对139例AD患者的辩证经统计后认为,本病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精不足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心肾不足、气血虚亏、阴损精衰是发病的核心,而痰瘀火邪的作用只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阎氏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年迈肝肾精亏,脑髓空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为病之本;血瘀痰阻,脉道不利为病之标。

黄氏等认为:老年痴呆与肾精、心阳关系密切。AD患者大脑皮质萎缩,神经元减少,同时存在肾阴亏损,精髓耗竭。VaD患者有多发性脑梗或皮质缺血性病变,同时又有心阳虚衰,元阳耗竭。

赵氏等认为,老年痴呆与脾关系密切。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乏源是老年痴呆的病理之本;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影响气机升降,则是其继发病机。脾虚贯穿于老年痴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补益脾气,健脾化痰,活血开窍为基本治法。

李氏等选择十例没有雄激素补充治疗禁忌症,且经精神科确诊为老年痴呆的男性病人,予以补充十一酸睾酮酯120mg/d,连续口服5周。结果表明,老年男性痴呆病人体内雄性激素偏低,并明显存在相关症状,雄激素补充可使多数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辩证分型论治是中医的精华与特色,在老年痴呆的治疗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汪氏用补肾益聪汤治疗老年痴呆20例,药物组成:何首乌、熟地、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远志、石菖蒲、酸枣仁、当归、丹参、黄芪、甘草等。食欲不振加神曲、山楂;肾阴虚加 麦冬、女贞子;肾阳虚加巴戟天、淫羊藿;瘀血阻滞加红花、桃仁、川芎。总有效率93.33%。林氏[13]自制健脑益智散:紫河车、龟板、杜仲、何首乌、桃仁、红花、当归、天麻、人参、黄芪、石菖蒲、羚羊角粉、金钱莲、白芍、柴胡等组成,治疗116例。髓海不足加山萸肉、山药;肝肾亏虚加熟地、阿胶;脾胃阳虚加肉桂、白术;气滞血瘀加丹参、木香;痰浊阻滞加半夏、胆南星;阴虚火旺加知母、川贝。上药分别研成细粉,临证配成散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5%。杨氏用聪脑汤:黄精、百合、龟板、旱莲草、五味子、莲子、何首乌、石菖蒲、灵磁石、神曲组成。脾肾阳虚减龟板、何首乌、五味子,加鹿茸、红参、杜仲、巴戟天;肝肾阴亏加熟地、知母;阴阳两虚加西洋参、鹿角胶、枸杞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4%。经HDS检查结果显示:聪脑汤可改善智能,降低TC、TG,提高男性睾酮和女性雌二醇的水平。治疗组好转者为:大脑皮质广泛萎缩3例,轻度萎缩7例,脑沟变宽、脑回变平4例。表明聪脑汤有增强大脑神经细胞活力,使大脑皮质萎缩得以明显改善的作用。

周氏以白虎汤中肥知母15g,生石膏30g为主治疗23例。痰浊上蒙加白术、怀山药、白扁豆、砂仁;瘀血阻络加水蛭、红花、刘寄奴、佩兰;髓海空虚加益智仁、蔓荆子、山萸肉、枸杞子。治疗结果:对失语失认总有效率达到68%。对记忆减退、行为异常、个性孤僻、阅读书写困难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华氏用地黄饮子治疗26例:熟地、山茱萸、巴戟天、肉苁蓉、石斛、麦冬、茯苓、远志、当归、附子、石菖蒲、党参、丹参、五味子等组成。心神不宁,失眠烦躁加酸枣仁、柏子仁、龙齿;阴虚有热去附子,加黄连、黄柏、知母;痰湿症状明显加半夏、陈皮;血瘀症状明显加桃仁、红花。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15%。韩氏[17]将老年痴呆分为狂躁型和抑郁型,狂躁型拟方:胆南星、郁金、丹参、川芎、大黄、石菖蒲、水蛭、半夏等;抑郁型拟方:熟地、何首乌、枸杞、黄精、山茱萸、桑寄生、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女贞子、蔓荆子等。治疗60例,临床总有效率90%。

沈氏取合谷、神门、间使、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神庭为主穴,烦躁生火者加风池、太溪;流涎不止者加地仓、颊车;言语蹇涩者加廉泉;胸闷、心悸者加内关;小便不利者加关元、中极。治疗40例,有效率为76%。孙氏[19]采用针刺四神穴为主,配关元、大锥、足三里、天枢、血海、三阴交等穴,留针30分钟,平补平泻,治疗70例,总有效率95.5%。李氏[20]用电针治疗43例,主穴为:百会、血管舒缩区、风池、内关,总有效率79.49%。优于氢化麦角碱对照组(有效率20.6%,P<0.01)。赖氏[21]采用四神针、智三针(本神、神庭)、水沟为主穴配神门、后溪、足三里、太溪,电针与手法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30例,总有效率87.6%。

姜氏等取风池双、风府、百会、颈3-7夹脊穴,行补法。常规静滴清开灵,胞二磷胆碱或脑活素等药物,治疗32例,总有效率为93%。多氏用复智汤(熟地、枸杞、远志、山茱萸、益智仁、黄精等)加头针(额旁3线、额中线、顶颞前斜线及枕上正中线)治疗肾虚为主的患者54例,总有效率91%。

穴位注射:杨氏等用胞二磷胆碱注射于神庭、头临泣双、头维双以及合谷、风池双,治疗25例,总有效率为92%。

拔罐:杨氏运用健身负压吸罐于患者背部督脉循行部位来回缓慢推移3次,留罐于大椎穴,另按左右顺序从肾俞至大杼穴走罐同前法。按督→左→右→顺序反复走罐拔吸至皮肤潮红,留罐30分钟。治疗18例,总有效率为89%。

中医药对治疗老年性痴呆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历来重视智力保健,早在《内经》中即对老年智能减退和老年痴呆的共同核心症状“善忘”,多有描述,后世又专立“健忘”、“痴呆”、“神病”等病证。治疗方剂有近200首,多是宗古方、经方化裁,如读书丸、生慧汤、转呆汤等。中药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便于长期服用。另外,还有针灸疗法、针灸加药物疗法、饮食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心理疗法等,充分体现了中医在治疗手段上的多样性。需要强调的是,综合康复训练,仍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机能状况的主要方法。

采用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开展较大样本的研究,是近年中医药治疗痴呆研究的趋势。从许多临床有效验方中,选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则为中药治疗老年痴呆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在胆碱能学说、神经递质、促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抗自由基损伤、钙拮抗作用、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LTP系统的影响、脑组织及神经细胞培养的改善、神经生长因子等方面,都有不少研究。这说明,老年痴呆的中药研究虽起步晚,但进步快,起点较高。

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①对老年痴呆的病因病机认识不统一,辩证分型不一致。大多数报道未采用客观、公认的诊断和辩证标准;仅有少数报道采用1990年5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的《老年呆病诊断辩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讨论稿)》中的诊断与辩证标准。②大多数的报道缺乏可量化的疗效评定标准,仅有少量报道采用MMSE、HDS、ADL、PRS等量化指标进行客观疗效评定。③大多数研究未采用严格的科研设计和对照方法,实验条件与技术落后,无法与国际水平接轨,因此其结果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④临床上对VD报道较多,而对AD的研究不多,这与AD患者占老年痴呆68.8%的现状不相适应。⑤缺乏大样本的具有中医治疗特色的流行病学跟踪调查研究,难以说明疗效的稳定性,重复性差等。这些都是需要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们共同重视和完善的问题,以期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为防治老年痴呆作出新的贡献。

现代医学对老年痴呆病患机制未明,使得中医药治疗该病的实验研究困难重重。动物模型是目前最突出的难题,VD的动物模型相对容易,而AD模型要有衰老和遗传两个因素以及特征性脑部病变。日本竹田俊男研制的快速老化痴呆鼠SAM-P/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下一篇:观电影工匠精神观后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