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2024-06-27

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共9篇)

篇1: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老年人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总结

随着老年人器官的衰老,身体消化、吸收的能力逐渐降低,营养不良及引起相关疾病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老年人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商河县疾控中心联合商河县精神病医院有关专家及医务人员,选择在县城内青年路与步行街交叉口进行宣传。此次活动采取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宣传,咨询台接受群众的心里咨询同时向群众发放有关心理卫生的材料,主要内容有:

1、吃什么油最好?

肥肉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高,应尽量少吃。食用植物油含饱和脂肪酸虽少,但也不宜多吃。油的质量,最好是采取科学的物理压榨工艺产生的油。

2、吃多少盐最好?

盐所含钠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元素。但盐对健康损害也最大。总的来说,一天食物中所含钠已够身体所需,少吃盐并无妨碍。一人一天最多不应超过6克。

3、菜有哪些误区?

(1)先切后洗,营养大量损失。应先洗后切。

(2)挤菜汁。饺子、馄饨馅汁常要挤掉,这要丢失70%的维生素、矿物质。最好将挤出的汁做汤。

(3)储存过长,丧失营养、变质。菠菜在20摄氏度环境中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84%,因此存放菜应避光、通风干燥。原则上应尽量吃新鲜的。

(4)冷藏不当。黄瓜不宜低于10度。

(5)生吃蔬菜,不能彻底去除农药,不易消毒。

(6)烧菜隔顿吃,烧好青菜15分钟后维生素减少20%,放30分钟减少30%,放1小时损失50%,隔夜还含有致癌物,而且菜变质易致肠炎。

(7)素油代替荤油。人们怕荤油,怕脂肪太多,炒菜放很多素油,实际素油也和荤油一样,每克油能产生9千卡热能量,一人一天不应超过25克(即一汤匙)。

(8)吃半生四季豆,生四季豆含皂素,不煮去皂素会引起腹泻。

(9)菠菜不去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应在沸水中先煮2分钟,去掉草酸,再炒则不会影响钙的吸收。

(10)长期吃素菜,易营养缺乏。

篇2: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第一文库网也不断加强。特别是我国面临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提高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保持和促进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对老年人进行心身疾病预防的健康教育,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一时一刻到一年四季,从生产、工作、学习、生活、社交,从物质到精神生活,都有大量的卫生保障知识需要人们去了解和掌握,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1 老年人主要的心身问题

1?1 孤独症 是老年人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是老年人心身疾病的主要诱因。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往往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花在工作与学习上,与老人的沟通相对较少,甚至极少。这使相当部分的老人容易产生被家庭、社会忽视和遗忘的感觉进而加重孤独,心理出现不平衡。如果这种孤独感、冷落感持续存在或者日趋加重,就会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诱发心身疾病。

1?2 劳逸失调 劳逸失调是老年人心身健康的误区之一,有的老人自叹年事已高,于是闭门养老,足不出户,把日常活动的范围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显然人为地加重社会人群距离,容易引发或加重他们人际交往与情感方面的障碍,这种闭锁的心态会促进心理的衰老,加速躯体的衰老,影响心身健康。

1?3 退休综合征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换,在心理或躯体方面出现异常和障碍的.现象。大量的调查研究提示,离退休综合征是在社区老年人群中较常见的心身问题,随着年龄

的增加,他们所体验的幸福程度有所下降,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主要表现为性情急躁、孤独感、焦虑、抑郁,这种状态如持续存在,就容易诱发他们罹患心身疾病。

1?4 酒精依赖 是社区部分老年人存在的心身问题,以男性多见,以直接伤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轻者酒精中毒,对家庭产生不良影响,重者可造成死亡

2 针对老年人的心身问题,应采取如下相应对策,以维护和增进老年人的心身健康水平

2?1 对老年人应予以更多的关爱 重视老年人的心身健康。针对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的特点,多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社区团体性联谊活动,加强社区老年人之间的人际交往,充实和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消除老人的孤独感、抑郁感,增进他们的心身健康 2?2 鼓励老年人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 如气功、交谊舞、太极拳、门球、书面、棋牌、烹饪及各种戏剧的票联友谊活动等。这一方面能充实和调整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则通过适宜的文体活动,引导他们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3 倡导尊老、爱老 对老人有更多的理解,谅解和宽容,创造尽可能多的家庭成员情感交流的机会,以减少、消除和防止老人们的孤独感、失落感,使老人们真正感觉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篇3: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体会

健康教育是指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学会利用健康知识、检查设施, 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健康教育符合护理工作的现代观念。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 注重社区居民健康教育不容忽视[1]。尤其老年人是社区居民健康教育中的重点人群, 笔者通过多年来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实践, 总结体会如下。

1 健康教育体会

1.1 深入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我中心辖区内老年人口较多, 60岁以上老年人共计345人, 其中患有高血压94人, 患有糖尿病42人。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 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多数老人缺乏健康知识, 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上述状况。

1.2 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应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情况选择健康教育内容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也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由于老年人抵抗能力差, 部分老年人缺乏健康知识。因此, 春季举办健康教育应选择呼吸道疾病的讲座, 夏季着重于如何预防中暑及肠道传染病的防治, 秋季注重养生知识, 冬季举办防滑跌内容的讲座。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讲解如何预防脑血管意外、低血糖的发生。许多老年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害不是很了解, 认为西药毒性大, 往往轻信偏方、秘方, 易受报刊、杂志上的广告误导, 时常购买小广告上的保健品, 这时护理人员应主动讲解及介绍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各项诊疗措施, 使老年人不再听信非法广告的信息, 使老年人的各类慢性病能够得到规范合理的治疗, 这样的健康教育既促进了护患关系又保证了治疗效果。

1.3 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要与健康体检相结合 老年人对健康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就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各种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 对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发布通知 (通知按片区分时间段发布, 避免体检人员人多拥挤) , 交代体检注意事项,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大厅设置体检登记处, 每天体检人数进行发号管理, 防止混乱。护理人员要善于观察和分析老年人的心理, 安顿好每位来体检的老年人, 在体检人员较多的情况下适时开展简短的健康教育, 讲解与健康体检的相关知识:如各个体检项目的意义及如何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等。同时注意讲解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使老年人接收过多内容而无法真正领会, 应以量少次多的健康宣教方式为主。体检结束后, 将体检结果进行汇总, 做到每位参加体检的老年人都能得到一对一的医务人员的咨询讲解, 并将体检后的注意事项、复查的时间等内容填写在我社区为老年人制作的保健本上, 要求字体大而工整, 方便老年人辨认。

1.4 健康教育内容要十分精炼, 形式新颖, 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健康教育应注意克服求全求细的系统性教育。健康教育除了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安排时间外, 还要在护理过程中适时进行, 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如健康宣教时发现有老年人正在吸烟, 应及时向他讲解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及对他人的影响, 让吸烟的老年人真正明白吸烟的害处, 使自己从内心深处想把烟戒掉。又如测血压时, 向老年人讲解血压正常值、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如何控制高血压, 以及一旦发生高血压危象及脑血管意外时的自救措施;测血糖时, 教老年人如何控制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等。总之, 通过面对面与老年人交流, 实施健康教育, 使老年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 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能够更好地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

1.5 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时语言准确通俗易懂, 态度和蔼, 用语富有感染力 在与老年人交流时将对老年人的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言语中, 设身处地为老年人着想。要了解他们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家庭情况, 尽量使医学用语变得通俗易懂, 同时要掌握好用语的准确性, 如指导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服药物时, 不但要告知老年人及其家属每天口服几次、几片, 还要告知剂量、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以免因口服方法不当造成不良后果。另外, 对老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 要讲清道理, 举出正反例子, 使老年人从心底里感到不良行为的危害;语气要适度, 否则会使老年人产生抗拒心理, 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6 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形式要多种多样 以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家义诊、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印制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播放健康教育的影像资料等各种方式为主, 以举办联谊会、座谈会、电话回访、有奖知识问答等方式为辅。根据健康教育的任务和要求,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正确地选择最有说服力、最有教育作用的方法, 通过健康知识的宣传, 给老年人心理支持、健康指导, 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最终达到使老年人建立健康行为的目标。

2 小 结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 笔者认识到对社区老年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也有利于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的管理, 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对于改善老年人的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效果显著。因此, 对社区居民, 尤其是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应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篇4: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

本次案例研究选取的求助人为闫旭(化名),年龄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独生女,汉族,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做杂工,麻将成瘾,对孩子关心极少。

通过她母亲了解到,闫旭在初中阶段一直成绩较好并顺利升入高中。但是由于从初中开始闫旭就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就读,过早的严谨管理压抑了她的自由个性,升入相对管理宽松的县高中后从心理上感到自由了。由于初中学习基础很好,步入高一后就逐渐放松学习,不到一学期就开始了早恋,并渐渐地跟随男友偷偷外出上网、游玩等。老师也反映闫旭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久而久之,她的学习成绩远远落下。几个月后,出现了明显的厌学情绪,甚至一上课就会头痛,并主动要求退学。

主诉人闫旭心理陈述表明:以前初中时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是步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不能带给她成功感,而父母只忙他们自己的,很少关心她。但是恋爱的对象很爱她也很照顾她的感受。在谈话中她反复强调男朋友需要她,在他心目中她很重要,使得她感觉自己是有需要的。整个诉说过程中,求助者神情自然,说话条理清楚,在叙述过程中有些自卑情绪,而且似乎在以自己的叙述来说明自身的想法,有一种要说服别人的感觉,但是形式过于腼腆。闫旭主要的心理问题是悲观、厌学和早恋。

通过心理访谈活动和长时间的隔离开导,并以多个早恋、弃学的案例来说服引导,求助人的早恋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厌学状态依然没有改变,不断诉求要求弃学。访谈共3次。

二、案例分析

1.案例实施的成功点

本次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主要采用了访谈的方法,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到被访者的主观感受、态度、情感等,从而对其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访谈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本次访谈的过程中,我充分体现了尊重未成年人的原则,因为这些未成年人也是人,尽管还不成熟,但是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自己的尊严,因此我给足孩子面子,让她觉得我是尊重她的,这样我才有机会和条件与其对等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我重视对闫旭进行情感教育,和孩子交流对爱情乃至婚姻的看法,同时交换青春期的成长感受。笔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闫旭谈心,肯定她的一些想法的同时引导她认识到有些想法是不现实的,这个岁数还不成熟,不懂得保护自己。健康的爱恋是成年人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及奋斗目标为前提的相互爱慕,而现阶段我们还是未成年人,身心有待发展成熟,对感情无法把握,还会影响学习。不好好学习,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那这样的“爱情”势必是惨淡的。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多数发生早恋的孩子都是因为家庭生活并不温暖,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因此孩子才会用异性交往来代替情感温暖,虽然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能完全替代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但后者却可能乘虚来填补前者的空白。通过访谈法的合理应用,本次案例的求助人闫旭轻松地解决了早恋的问题。

2.案例实施的不足之处

从本次案例解决的结果可以看出,针对闫旭厌学的情况仍然没有转变。不足之处在于:(1)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厌学心理主要是教与学双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从教师与课堂的角度进行心理纠正。因为闫旭表示:学习不能带来成功感,反而让人感觉烦躁。因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全面实施鼓励教育,但是本次心理辅导没有实施。(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应该反复调整才能获得预期的心理辅导目的,并在辅导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心理测试和评估。同时,对每次的访谈与心理干预的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本次辅导没有实现这些内容的设计。

三、指导建议

针对案例中提到的现象,本人提出合理化的解決办法如下:

1.制订心理辅导计划

针对每个心理辅导的对象应该制订更为周密的心理辅导计划,保证心理辅导的内容能够有周期性、长期性和实效性。计划的宗旨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一般来讲,计划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计划。第一,近期目标。尽快建立情感通道,让心理求助人能够与辅导教师倾诉心声,让求助人有观察的机会和途径,然后才能与其亲属建立合理的沟通渠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远期计划。要以培养求助人健康心理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制订具体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其重新定位人生观。

2.心理测试评估

心理学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心理测试内容。本次案例中厌学的情绪为求助人闫旭带来了明显的焦躁、抑郁和生活不满意的心理反应,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这种心理反应必然会有所改善,而通过心理学的测试能够更为明确地看到这种心理变化。如可采用HAMD(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和HAMA(Hamilton anxiety)为主的调查方法。HAMD和HAMA分别代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生活满意程度,能够针对厌学、焦虑、抑郁等情况作出很好的测试。心理辅导教师应该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心理评估,计划下一步的心理辅导内容。一般来讲,第一次测试评估,要初步整理求助者的问题,通过测试结果来分析求助者问题形成的原因、爆发的原因、演变的过程、心理的隐患等问题。第二次测试评估,这次评估之前已经对求助者进行了相应的心理辅导干预,因此在进行评估时要鼓励求助者正确面对问题,深入地剖析自己内心的想法。第三次测试评估,要鼓励求助者能够勇敢地讲出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渴望,然后辅导教师能够从求助者的渴望心理分析其心理表现,实现最后一步的情感填补和心理辅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测试评估的结果都应该让求助者知晓,让他们有知情权,并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3.采用多种心理辅导方法

通过本次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诸如厌学、焦虑、自私等问题都有长期影响的背景。在进行纠正辅导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单纯靠某一种方法是很难转变的,例如本次研究单纯依靠“访谈法”就不可能让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基于此,针对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尝试采用如下的心理辅导方法:第一,模拟疗法。未成年人有较强的模仿心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要联系班级教师给学生更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让更多有较强心理表现的人来与厌学症者交朋友,通过模仿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而榜样的力量可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范例,获得内心的自我鼓励,跨过厌学的困扰。第二,运动疗法。体育运动对于纠正心理问题来讲至关重要,尤其是厌学的求助者,他们往往不愿意运动,因而长期处于焦虑的心理表现之中。运动疗法要坚持进行,教师可以鼓励家长或者是朋友与其一同运动,或者选择一些体育运动中心,通过体力运动来使得求助者有心理满足感,进而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而且体育运动的成功能够带给求助者自信心。体育干预强度要逐步提升,心率保持在130~150次/分。

四、资源拓展

本次研究的资源内容包括:(1)社会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F·H·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1924年)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分析研究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到集体干预的心理学作用。(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这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最常用的量表,其内容可作为基本的抑郁情况的分析和评估。也是心理辅导内容与医学指标相结合的主要手段。(3)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学。研究体育卫生学能够在进行运动辅导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内容。如运动后要进行整理活动。由于运动时,机体需氧量比不运动时大很多,氧气往往供不应求,运动时欠下的氧债要在运动结束后偿还。(4)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生物性成熟和社会性成熟之间存在“剪刀差”,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处于身心逐渐完善的青春期,是对异性产生好感的敏感期,同时也是心理、兴趣、爱好及社会基础的急剧变化期,这就决定了该时期“爱情”的不稳定性,所以青少年应该引以为鉴,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二中)

篇5: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活动期间,我局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

一、xx市人民医院开展老年膳食与营养、老年人口腔残根残冠的去与留等保健知识健康讲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如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心脑功能减退、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反应迟钝、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这些变化会影响老年人食物摄取、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使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便秘、早饱、腹胀、骨质疏松、肌肉衰减,极大增加了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市人民医院毕晚风主任通过健康讲堂分享了膳食与营养的相关知识,为老年人答疑解问。口腔科医师何琦为老年人分享了关于老年口腔保健的相关知识。课堂内容包括口腔健康标准、老年人常见口腔疾病、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老年人残根残冠的去与留等,让老年人全方位了解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及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在直播间,老年人还可以直接与医师互动,向医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疑惑,医生现场进行答疑解惑,老年人充分利用本次健康大讲堂机会提升了膳食营养、口腔保健意识,提高了预防老年疾病的意识。

二、开展健康义诊下乡进社区(村)。xx市卫体局结合xx市医疗集团在老年健康宣传周开展巡诊义诊医疗活动,xx月xx日、xx日、xx日xx市医疗集团巡诊义诊医疗队联合乡镇卫生院分别走进南城办xx村、xx镇大xx村、xx乡xx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在义诊现场,测血糖、血压、发放宣传资料、健康宣教、问诊、推拿、针灸、拔罐等有序开展。义诊结束,局老龄科范主任、人民医院慢病科郭斐斐主任在村医带领下到失能老年人家里,为他们测量血压、询问身体情况、讲解国家老年人相关优惠政策等,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篇6: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咽喉肿痛、头晕目眩、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病、关节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的复发、加重或恶化。老年人切不可过早脱掉棉衣,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伤风感冒等病症的侵袭。

第一、老年人保健要注意睡眠要充足。

老人常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这是因为人体活动量增加,体表末梢血管开始舒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氧量显得不足,从而产生“春困”现象。为此,老年人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中午最好午睡一个小时左右,以补春季睡眠之不足。下午则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第二、老年人养生要保持良好心情和精神状态

应特别重视精神调养,既要力戒暴怒、肝火大动,更忌情志忧郁不舒。要做到心胸开阔,心情开朗,乐观愉快,而悲忧或思虑过度等都会伤及身体,老年人可乘着春天的大好春光结伴外出踏青,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也可保持人的体力充沛,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第三、老年人保健不忘合理调节膳食结构

饮食品种宜多样,宜清淡,易消化,饭菜温热;食味宜减酸亦甘,以养脾气。不过食油腻煎炸食物,不吃或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多食些鸡、鱼、蛋、瘦肉、猪肝、豆制品及新鲜蔬菜、野菜、水果、红枣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脾胃虚弱者,少量吃点姜,蜂蜜性味甘平,营养成分相对全面,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胃、缓中止痛的功效,年老体弱及脾胃不足者可经常适量饮用蜂蜜水;慢性气管炎患者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高盐食物,并戒烟和酒。

第四、老人保健要重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早晨阳光明媚,室外空气新鲜、宜人,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时节。老年人应走出家门,多到户外活动,如到公园、景区,那里花草树木繁多、空气新鲜,拥有温煦的阳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这些地方做运动,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加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等,从而可达到舒展筋骨、畅通气血、强身健体、增加机体抵抗力的目的。

要做好老年人的预防和保健,首先要提高认识,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其次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劳逸结合,多参加运动,还要学习舒缓情绪,多与人交流。

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识四条总结:

一、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对胆固醇具有降低作用的如:豆类及其制品,木耳、香菇、海带、紫菜、洋葱、大蒜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以常吃。、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纤维素等。、节制饭量,适当吃些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量。、限制食盐的摄及量。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即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盐不超过 500 克。

二、参加体力活动

坚持适度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老年人需要经常活动,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运动既要贵在坚持,但也要防止过度, 根据自身条件以适度为宜。适当的体力活动因增加热量消耗而减轻体重,因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而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三、修身不忘养性

一系列调查表明,精神紧张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应尽量减少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情。与人为善,避免急躁情绪,更不要发脾气,爱发牢骚和爱发怒的人容易得心脏病。

四、消除危险因素、高血脂,除注意合理的饮食调节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疗效肯定和副用作小的降脂药物。、高血压,对血压低于 23.9/14.0 千帕(180/105 毫米汞柱)者,宜先通过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如减少进食量,适当增加活动量,保持理想的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脂肪等。经过上述非药物治疗 3 ~ 6 个月后,若血压仍保持在 21.3/12.6 千帕(160/95 毫米汞柱)以上,或者患已出现心脑、肾功能损害,或者存在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吸烟,吸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罪魁祸首。戒除吸烟的不良嗜好,对于防治冠心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篇7: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几年来,随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长,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事件频繁出现,心理教育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我校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的发展为契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一、广泛宣传。

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站、心理学报等方式,定期宣传心理知识,组织学生制作心理专栏和心理手抄报。各项专题均由学生自己制定,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迫切想知道就制定哪方面的专题,然后心理教师指导他们学习相应的的知识,通过消化吸收,形成自身独特的思想,根据自己所思、所想、所知、所解,编排内容,设计版面。这样一方面从学生自身出发,自己选材,自行设计,贴近学生们生活成长需要,易于接受,能够引起兴趣,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主创人员在编排过程中必须认真学习,努力消化吸收,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设计出好的方案,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也使他们自我学习,自我创造的过程,既增长了心理知识,又锻炼了各方面能力,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我心理素质。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心理讲座。

近几年我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员工学习心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重视心理工作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本学年,在咨询室的指导下,很多班主任都相应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改变了以往工作总结时的方式,逐渐渗透心理辅导内容,以学生关心的心里问题为主题,互相探讨。如我校王金英老师开的主题班会《欣赏和赞美别人》,从为什么欣赏别人,如何欣赏别人,赞美别人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他人,和他人和睦相处,向他人学习,克服妒忌等不良心理,树立正确的心态。班主任张玉芝老师则从学生感性的问题入手,诸如学习问题,交往问题,自我保护等,分层次设计问题,设置特殊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是全班学生在这几个关心问题上都有一定的了解,反映强烈。

心理讲座的开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学生开展的教育。本校心理老师为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讲座,包括有生理方面,性意识方面及自我保护等内容。通过讲座形式,使学生们了解了很多关于青春期不同阶段的知识,揭开了一些困扰自己又难以开口请教的问题,起到了青春期教育普及的目的。第二部分是针对教师的培训。请专家做了有关如何尊重教育、尊重学生的报告。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看待学生,如何尊重学生的完整人格,独特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成为朋友,加强师生间沟通等,使全体教师在树立现代学生观,如何从心理角度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广大教职工都说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收获很大。第三部分是对于家长的教育。为了使家庭教育能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对家长的心理教育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我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为家长们作了讲座,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和孩子沟通,怎样从心理角度做孩子的教育等等,使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得更好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开展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面对学习压力的增大,竞争日益激烈,孩子们容易出现考试焦虑、情绪低落、同学矛盾、厌学等常见心理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专业心理辅导以摆脱日益严重的不良情绪。我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开设了电话咨询、信件咨询、学生个体咨询及家长咨询。

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困惑需要帮助而又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面谈的,都可以写信投到“心灵小屋”信箱,由心理老师回馈。从近年信件咨询来看,反映的内容主要有学习问题,考试焦虑问题,自制力问题,人际关系,异性交往,家庭关系等等,心理老师都一一作了回复,从专业领域向他们解释、建议、鼓励,从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咨询室定于每周一至周五对外开放 ,学生可以和心理老师预约时间。当面咨询所涉及到的问题和信件咨询的大致相同,还包括了自信心,情绪问题等。心理老师对每一名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都耐心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帮助.电话咨询一般为家长咨询,家长从家庭角度反映一些孩子的问题,寻求帮助,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如何教育孩子。心理教师会知道他们正确的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正面开导,加强沟通,在理解孩子心理的前提下再施以恰当的教育,如有必要,心理老师还会直接找到该生谈心,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四、开展调查工作。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年都作几次调查工作。

(一)学生对师生评价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哪些方面不满意,希望教师如何做得更好等等,从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希望老师多和同学沟通、谈心,能多关注学生等等。针对这些反映的问题,学校也作了相关的总结,号召每一位教师对自我的反省,使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中忽略了对学生心灵的关注,今后这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作了《课堂回答心理调查问卷》。针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现状来探讨学生心理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如有的同学害羞,不敢说,有的同学认为自己会就行了,何必再回答呢,等等。正因为有这些想法,才造成教师努力调动学生,而课堂学习氛围依然死气沉沉。开展此项调查就是想通过学生反映的问题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发挥自身的潜能,认识到共同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对自身的积极作用。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广大师生特别是学生们对心理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选择一些恰当的方式缓解自身的不良情绪,积极寻求帮助。教师心理素质和理论知识的提高也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通过近一年各项工作的系统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首先,心理教育紧密围绕学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抓住了学生的特点,学生感兴趣什么,需要什么就及时开展相应的教育指导工作.如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有很多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就及时进行新生适应不良症的教育,指导他们如何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形式以及和新同学相处等。当期中考试来临时,我们会及时出了一期关于“考试焦虑”的专栏和心理小报,告诉他们正确认识考试,对自己作出恰当的估计,调整期望水平,降低焦虑。当考试结束后,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一落千丈的情况,这时应指导学生重新定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重塑自信心,最大限度的减少心理不平衡。因此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既要按照成长规律进行系统安排,又要兼顾特殊时期,特殊情况出现的问题,灵活掌握,切实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对于心理咨询工作的时间上应尽量方便同学。正常的教学可以有正规的课时安排,但心理咨询不同,要随时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工作时间,这样心理教师就不得不放弃午休时间。咨询的时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找到,而有些学生是鼓足勇气,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的,如果这次没能及时帮助,也许就不会有下次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就要求心理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一切以学生为主。第三,学生渴望心理健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学生们在学校中在体验自身成长变化的同时,还要感受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及以不断变革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压抑就更为显著。在开展心理教育的工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的迫切需求,渴望参与的心情。在这种局面下,就更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开展各项活动与工作,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指导。第四,教师心理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以前很多教师对心理学一知半解,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健康教育都不清楚,而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更趋于人性化,更注重心理感受,避免了矛盾冲突。

在我校本学年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的同时,不可否认,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更强有力的推进。

篇8: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老年抑郁症患者90例, 进行老年抑郁量表检查, 患者均符合抑郁症的标准, 其中轻度抑郁63例, 重度抑郁2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62~86岁, 平均 (72.56±2.35) 岁, 对照组患者年龄60~85岁, 平均 (70.16±2.17) 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组试验的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组研究的全部过程和目的, 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为患者准备相关课程, 为患者讲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抑郁症的认识水平。观察组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1) 心理疗法:在接受课程教育的基础上,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让患者感受到爱与温暖, 使患者将自己作为朋友。 (2) 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3) 药物治疗:对于有特殊疾病的患者, 在必要的情况下, 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同时指导患者的用药用量。 (4) 电抽搐疗法。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

观察指标[2]:对两组患者抑郁症的严重程度进行测量, 主要使用CES-D。共设20个项目, 计算20项目得分的总和。其中分无抑郁症状者低于15分;可能有抑郁症状者10~15分;肯定是有抑郁症状者在>20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社区老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将调查的结果详细记录下来。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应用 (±s) 表示,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存在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社区老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影响社区老人抑郁症的因素多数为丧偶、空巢、遗传因素, 还有部分为心理素质、躯体因素、再婚等。

心理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抑郁情况: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5) , 见表1。

讨论

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中躁狂抑郁症发作的一种形式, 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且有很多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3]。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按照其对社会功能损害的程度不同, 将抑郁症可分为轻性抑郁症、重症抑郁症[4];如果按照有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可以将抑郁症分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抑郁症典型的症状是情感低落、言语动作减少或迟缓等, 主要表现: (1) 情绪低落, 轻者表现出闷闷不乐、兴趣减退, 严重者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2) 思维迟缓, 反应迟钝。 (3) 缺乏主动性, 意志活动下降[5]。 (4) 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体重下降、便秘等症状。大部分的患者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 甚至部分患者最终死于自杀行为。

在老年患者中, 抑郁和认知障碍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多数抑郁症病会出现可逆性认知障碍, 即“假性痴呆”, 其中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可逆痴呆。这种疾病起病非常缓慢, 在抑郁症状出现之前就已存在记忆力和定向力减退现象, 大多数患者并无认知损害的主诉和痛苦体验, 语言功能也有障碍。CT和MRI检查可发现患者有明显的脑萎缩和脑室扩大。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 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组试验已经对社区老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了解社区老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有躯体因素、丧偶、再婚、空巢、遗传因素、心理素质等方面因素, 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电抽搐疗法、药物疗法等等, 观察组患者的CES-D抑郁量表总分较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收治老年抑郁症患者90例, 采取随机性的方法,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 观察组接受综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包括心理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等, 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状态进展, 分析社区老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社区老人抑郁的因素有离退休、空巢现象、经济问题、心理因素等,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观察组抑郁状态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为老年抑郁症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抑郁症,影响因素,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

[1]马丽娜, 汤哲, 关绍晨.北京老年人家庭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 2010, 16 (2) :168-170.

[2]马颖, 秦侠, 陈任.城乡社区老年期抑郁症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7 (4) :519-521.

[3]季坚, 孙蓉, 耿青, 等.家庭功能对老年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27 (4) :432-433.

[4]秦侠, 陈若陵, 马岁岁.老年抑郁症与社会支持和躯体疾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09, 13 (10) :1185-1186.

篇9:老年人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9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96-02

骨质疏松症(OP)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目前已是引起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人口渐步入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1]。相关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因素均有密切相关性,故制定科学方案积极防治,减少其发生机率,是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键,其中健康教育为重要环节[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保建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参与保健体检的老年人200人,实施针对骨质疏松防控的健康教育,就所得资料与实施前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200人,男121人,女79人,年龄62-74岁,平均(67.5±4.7)岁。文化水平:大学25人,高中67人,初中及以下108人。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实施健康教育后的相关资料与实施前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实施途径 ①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针对骨质疏松的相关健康教育内容需纳入到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依据管理要求,对相关单位人员在有效的指导和组织下开展相关工作。②加强综合性防治:在各类型慢性疾病实施综合性防治的过程中,将骨质疏松症相关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融入,使社会服务与医疗保健密切结合,对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有序开展起到保障作用。③提高健康宣教人员素质:负责行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相关人员除需对医学知识扎实掌握外,还需具备专业技能,能完成各项社会工作,如组织协调、信息传播等[3]。④更新服务理念:对传统的服务理念进行更新,高起点、多形势的以全新的工作模式开展健康教育。⑤建立信息资源:对有条件的老年患者,建立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骨质疏松健康教育资料库,以起到知识传播,指导患者行为的目的。

1.2.2 健康教育内容 ①基本知识掌握:就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病理因素,诊治方法,对健康的危害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帮助患者了解和认识导致骨折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就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性向患者强调,以使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高。②饮食指导:在正常骨骼的生长发育中,钙为必须的部分,可提倡多食用乳制品,对骨质疏松进行预防。③生活指导:营养不良、嗜酒、吸烟、缺乏运动均为造成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故需加强营养、合理运动、不喝酒抽烟,以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④心理干预:骨质疏松患者中骨折、骨痛为主要症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引发伤残或死亡,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故需加强心理干预,主动和患者沟通,使其树立勇气及信心,提高配合依从性。⑤药物指导: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故早发师、并行及时诊治较为重要,抗骨质疏松共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促进骨形成药物两种,让患者对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用法、不良反应进行了解,可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对骨量的丢失起到阻止效果。⑥健康指导:对专业知识和医院环境条件充分利用,举办讲座,对骨质疏松的病理特点、防控措施进行集体宣教,开展咨询和随访,行具体指导工作。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划问卷,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具体包括中知识的掌握、防治态度和行为等。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老年人掌握骨质疏松的防控知识和预防行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表2。

3 讨论

骨质疏松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是引发中老年患者骨折发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骨折增加了伤残率及死亡率,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4]。因骨质疏松在临床表现上并不典型,呈缓慢发作进程,故多数患者对此并未引起重视,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使疏松骨质向高质量正常骨骼恢复。骨质疏松好发老年群体,此病理机制为老年人骨生成数量显著低于骨重吸收水平所致。老年人对骨质疏松危害性尚无明确认识,缺乏对危险因素的了解,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存在,科学合理的预防知识缺乏[5]。故在防治骨质疏松过程中,需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念,对卫生保健知识进行有效掌握,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获得自觉的维护和应用,最大程度的将危险因素减轻或消除,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同时,疾病防治各级机构尚未统一对骨质疏松实施健康教育方案的重视力度,缺乏健康教育材料,如录相带、宣传画等,且缺乏专业人员的设立的咨询平台和宣传方案。骨质收松健康教育未被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工作的重点,骨质疏松为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涉及到营养学、临床医学、传播学、预防医学、教育学、运动医学等多学科的技能和知识,医务人员需对相关知识结构进行充分了解,以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科学化的服务要求。健康教育是以干预、教育、传播为主的手段,以促使群体建立健康行为,达到维护健康的目标,本次研究中,通过建立建全健康教育机构、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养、更新服务理念等,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知识宣教、饮食及药物指导、心理干预、生活指导等全面、整体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后老年人掌握骨质疏松的防控知识和预防行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的相关特点,实施全面、整体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更好的防控疾病的发生,以彻底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公慧,王茂桂,陈常云.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折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7,10,14(10):1628-1629.

[2] Chan MF,Kwong WS,Zang YL,et al.Evaluation of a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young adulta.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7,57(3):270-285.

[3] 张泽鸿,孙平,洪曼杰,等.老年骨质收松的健康教育[J].中国骨质疏松,2011,8,17(8):753-756.

[4] Tung WC,Lee IFK.Effects of an osteoporosis educational programme for men.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6,56(1):26-34.

上一篇:庸懒散私奢的自我剖析下一篇:革命小英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