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的健康教育

2024-07-03

老年期的健康教育(精选十篇)

老年期的健康教育 篇1

1 年龄划分

我国对老年人划分标准在45~59岁为老年前期称中老年人;60~89岁为老年期称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期称为长寿老人;100岁以上为长寿期为百岁老人。

2 老年期生理衰老特征

由于机体衰老使人体器官的各种功能降低, 心血管系统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管壁变脆, 血管弹性降低, 使得机体周围血管阻力增加[1]。更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心血管系统发生病变尤为突出。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率明显提高。其它系统也不同程度的出现如肺部疾病, 消化不良和便秘, 尿频, 尿急。老年男性易发生前列腺肥大, 抑郁, 表情淡漠, 糖尿病等疾病。由于此种原因, 加速了衰老的发展, 因此我们不可忽视疾病在衰老中的作用。

3 影响老年期健康的因素

①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改变和社会角色的变动以及无法摆脱失落感, 孤独感等内因引起的变化, 促成了老年人患心身疾病的危机因素。②老年人的免疫力, 内分泌功能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老, 而使得老年人在外界因素作用下, 易患各种各样的急慢性疾病, 而且疾病的症状相比青年人重, 病程治愈时间缓慢且延长。③伴随着时间的流逝, 生活的阅历的增加, 疾病也时常威胁着老年人的生活。一般患慢性疾病者甚多, 具有患病时间长且复杂, 多种用药且相互抵触, 并发症未被控制。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故老年人不仅在身心上感到痛苦, 忧愁, 恐惧, 在经济上也给家庭带来困扰。④人类还具有遗传因素的普遍作用, 老年人在生活中逐渐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处事方式, 生活习惯以及人格特性。⑤老年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偏执性, 对社会各种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减弱,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缓慢甚至不接受。做事独断专行, 我行我素, 不计后果。

4 健康教育

定义:健康教育是传播健康知识, 促进健康的重要保健措施。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 树立健康心态, 战胜疾病的信心,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增强自我保护的信念和能力, 来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 健康教育活动措施

①了解老年人基本情况, 生活环境, 文化程度, 宗教信仰及其家庭成员。从中了解老年人的性格特点。②根据老年人的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 发现出影响身体健康的具体问题所在, 以至影响到现今的身体疾病的根本原因, 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如戒烟, 戒酒, 低盐低脂饮食, 多食蔬菜, 水果等。予以改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特征, 逐渐减少身心疾病的发生。③对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学习爱好, 兴趣等评估结果。确定出健康教育目标, 制定健康计划, 以达到身体力行的效果。④根据健康教育内容选择:定期专题讲座, 发放宣传单, 更换宣传栏版报等形式。使用交叉合作, 多科学方法, 也需要参与者有一个高水平的认识。实施健康计划。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A合理的生活起居使其动静结合, 增强体质B恰当的饮食与营养保持排泄通畅C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D适当的运动与锻炼E合理的休息与睡眠F保持家庭和睦安宁G注意安全培养乐观态度和幽默感⑤根据老年人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对自身健康状况改变情况,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行为程度上, 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发现现存的危险因素相互联系并仍然发展要及时纠正处理, 以达到预期目标。经常和老年人沟通交谈, 与老年人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掌握老年人的个案特点, 使其减少孤独感, 恐惧感。对特殊情况的老年人要定期随访, 检测, 督促, 记录。使其更好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使身体达到健康的水平状态。

6 健康处方

5个一点

多懂一点:即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知识多懂一点, 对其危害性多懂一点, 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

少吃一点:让摄入的总热量少一点, 不只是主食要少吃一点, 而且副食, 特别是高热量的副食也要少吃。

勤动一点:要经常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既控制了饮食, 也增强了锻炼, 更强健了身体。这样才能保持健康体重, 不至于使身体过胖。

放松一点:指心里调节方面的问题, 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身体健康, 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多动一动:指参加社会活动对生活态度的影响。多参加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社会活动, 使其可以打开心扉, 减少抑郁, 减轻烦恼, 以增强晚年生活的信心。来提高晚年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期,衰老,体位性低血压

参考文献

老年期的健康教育 篇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进行社区康复治疗,对比研究社区康复治疗与常规治疗的差异。方法90例缓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5例。常规治疗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案,社区康复治疗组在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社区康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情况。结果社区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采用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缓解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患病例数较多,且病情发展较缓慢持续,致死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本文选取了病程时间较长、且病情发展较慢的90例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治疗与社区康复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3月~2月本院及所处社区中90例处于缓解期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社区康复治疗组,每组45例。诊断标准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排除肿瘤、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结核、脏器功能不全、智力障碍、意识模糊等患者[1]。常规治疗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64~83岁,平均年龄(73.6±3.1)岁,病程2~。社区康复治疗组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2.6±5.1)岁,病程3~。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参考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方案,社区康复治疗组在服用常规药物的同时采用社区康复治疗,包括:①心理与健康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树立患者信心,逐步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戒掉以往生活中的不良习惯。②家庭氧疗:方法是使用鼻导管吸氧,吸氧时间保持≥15h的低流量,夜间不间断,吸氧浓度保持在28%~30%,给氧流量为1.5~2.0L/min,防止患者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器具清洁卫生,防止患者感染。③营养饮食支持:注意引导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进食高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维生素含量较多的食物,牢记多餐少吃的原则。④体育锻炼:要根据患者身体素质方面的个体差异情况,为其合理选择运动方式,诸如散步、慢跑、骑车、太极拳或者辅以简单的器械锻炼等,适当控制强度,循序渐进,每次锻炼时间为10~20min或感觉轻微疲劳、稍微出汗为宜。⑤呼吸功能训练:采用胸式呼吸,患者体位为半卧或仰卧,用鼻吸气,将两手放置于前胸和上腹部,升高腹部达到最大隆起后缓慢呼气,不要用力。训练次数可视患者个体情况而定,基数为3次/d,15~20min/次[2]。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并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

社区康复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社区康复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小结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采取社区康复治疗法比常规治疗效果更佳,不但能更好的提升患者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便于调节饮食营养、增强肌体免疫力,促进患者自我康复能力的提高[3,4]。家庭氧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肺部动脉高压,预防肺源性心脏疾病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目前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倡居家养老的方式正在被社会广泛接受,社区康复治疗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应运而生[5]。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病程时间长且复发率高的常见疾病,以社区康复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康复率,值得在社区老年患者和医院常规治疗中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志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社区康复疗效评价.辽宁医学院学报,(8):34.

[2]赵宇冰,林丽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的社区康复治疗.西部中医药,(8):25-28.

[3]郑荣斌,杨沈雷,方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当代医学,(10):14-15.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篇3

“老年”从生理意义上讲,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走向老化和生理功能走向衰退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老化,表现在体内脏器组织萎缩、细胞衰老、再生能力降低等万面;随之相应地出现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低下、机体对周围环境的应激能力减弱,不但容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容易并发感染。近年来,在普外科住院患者中,老年手术患者的比率日益增高,尤以肿瘤患者为多,而手术是老年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老年患者常伴有各种其它系统、器官的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和血液病等,从而使机体抵抗力和对手术等治疗的耐受力明显下降,增加了其治疗的复杂性和危险性。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围手术期的正确护理对手术及术后恢复均有重要意义。

1 心血管系统的监控

1.1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评估

围手术期心血管的问题主要是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血压问题及心源性猝死。围手术期冠心病心肌梗死(AMI)多发生在外科术后48小时内。对于AMI后患者的危险评估有赖于AMI距目前手术的时间,AMI 6~8周內的患者手术危险性大。严重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室性心律失常,因为它会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以及发展成为室颤进而猝死。但并不是出现频发室早即为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兆。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以及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情况。高血压患者术前术后应积极检测遵照医嘱控制血压,对于老年患者应注意血压不宜控制过低,对于低血压要比高血压需要更积极地处理,其目的是保证冠脉及脑灌注。

1.2围手术期护理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保证患者坚持服用心血管病的药物,严密观察并上报主治医师,根据医嘱调整药物至患者的最佳状态,术前严密检测并保持血氧、血压、心率稳定,水肿消退,睡眠良好,轻微活动没有心衰或心绞痛症状。术后正确及时积极护理,出现疼痛症状积极上报主治医师镇痛,保证睡眠以便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高血压、心动过速及心肌缺血等)的发生率。确保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补液注意滴速,在准照医嘱补足血容量同时又要避免输液过量、过快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发现各种异常并告知医师处理;避免高热、寒颤,维持正常体温;监测好血压;及早恢复术前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术后要特别重视患者的任何不适,及时确认及遵照医嘱处理。比如患者略有气短即应检查是否为心衰表现,及时遵照医嘱给予利尿剂即可避免心衰恶化及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有可疑胸痛发作时及时遵照医嘱给予硝酸甘油,以避免严重心肌缺血的发作。特别注意心电监测,严密观察血氧,心电情况。不可输液速度过快,认真监测尿量情况,及时认真的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

2 内分泌疾病的护理

内分泌系统疾病中尤以糖尿病必须严密观察及护理。

2.1手术糖尿病病人的不利影响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许多重要系统、器官均可受累,手术对糖尿病病人的不利影响主要是:(1)手术应激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将使血糖进一步升高。(2)易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Ⅱ型糖尿病病人常伴脂质代谢障碍,病程超过10年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非DM病人的11倍。即使术前无心血管症状,但当手术引起应激性反应则可诱发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意外。(3)由于糖尿病病人常存在植物神经病变,血管舒缩的神经调节能力差,出血较多易引起低血压及休克。(4)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者,常并发糖尿病肾病,麻醉、某些药物、失血、失液等因素可诱发肾功能进一步损害。(5)高血糖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糖尿病病人多形核白细胞趋化性、吞噬与杀菌能力均下降,致免疫功能降低,易导致各种感染并发症,其发生率与血糖升高程度呈正相关。(6)由于物质代谢紊乱及纤维母细胞功能低下等原因,手术切口创面愈合能力下降,术后应警惕发生手术切口裂开。

2.2围手术期护理

糖尿病病情隐匿,容易忽视。临床上占1/3糖尿患者既往并无糖尿病症状,也未曾诊断糖尿病,故入院时对患者身体情况及各项实验室辅助检查的了解必不可少。对于长期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术前应积极护理敦促患者按时服药使血糖稳定接近正常水平(7~8mmol/L),尿糖(-),术后严密监测血糖变化,指导患者饮食,遵照医嘱按时给予患者降糖药物。观察患者全身及伤口情况,发现问题及异常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对症处理。

3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伴发疾病主耍为慢性支气管肺炎和肺气肿,痰多、咳排能力差,后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因此术后要及时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机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遇到异常危险及时告知医师,必要时协助医师完成气管切开处理,做好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

4 保持水电介质和酸碱平衡

由于老年患者手术前后对水和食物的摄入减少和术中创伤造成体液的丢失[19],如未能及时调整液体出入量,则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应根据病情严密观察,记录好患者液体出入量,告知主治医师及时调整输液成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对维护细胞代谢,促进伤口愈合以及老年患者恢复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5 营养支持治疗

老年患者往往术后由于进食困难或因治疗要求不宜口腔进食,或因恶性肿瘤晚期过度消耗等原因,导致病人手术前后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术前营养治疗可提高机体免疫活性,增加手术耐受性。术后营养治疗可提供手术后应激阶段的营养需要,防止功能性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引起的进一步营养消耗,治疗已存在的营养缺乏,并使患者能耐受进一步的治疗。因此,正确评价、维持或改善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对减少手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可起到重要作用。营养治疗尽量采用胃肠内途径,给予包括维生素、电介质在内的高蛋白,高热量混合性食物,也可根据需要采用静脉高营养途径;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合理控制热量摄入;对慢性肝炎病人要平衡膳食,保持和恢复正氮平衡。

老年期的健康教育 篇4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60例, 男33例, 女27例, 年龄64~79岁, 其中肺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28例, 血气胸21例, 管癌根治术8例, 脓胸清除术3例。

1.2 方法

因患者年龄大、而文化层次又参差不齐, 以及对疾病的态度各有不同, 因而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 通过个别交谈、示范教育, 图片资料等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出院后通过科内专用电话进行定期随访予以患者康复指导。

2 健康教育

2.1 术前健康教育

(1) 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 护士应热情周到的接待患者和家属, 介绍病区的环境, 负责护士, 负责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同类手术患者的愈后情况, 详细询问病情, 给予其关心和帮助, 使患者有安全感, 配合治疗和护理。 (2)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 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进行沟通, 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 多巡视, 多关心患者, 倾听患者的诉说, 并要格外注意非语言的表达, 以觉察患者的需要, 及时提供支持与帮助。详细讲解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案, 讲解术前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的方法及意义讲解麻醉和手术方式, 介绍同种疾病康复者与患者认识并交谈, 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指导清洁口腔指导刷牙、漱口, 禁止吸烟、饮酒, 防止呼吸道感染。 (4) 对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a.耐心向患者解释开胸置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老年患者阅历丰富顾虑较多, 我们应详细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耐心讲解手术目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安全措施、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以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配合及注意事项等。发放相关图片及资料, 强调手术治疗的效果。b.呼吸功能的锻炼指导: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和深呼吸训练, 以促进肺膨胀防止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 在吸气末约憋气2s再缓慢呼气, l0次/min左右, 3~5次/d, 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2.2 术后健康教育

(1) 术后体位指导:术后患者血压平稳, 无其他半卧位禁忌证, 均采取床头抬高30°~45°半卧位, 便于胸腔引流及改善呼吸, 使肺活量增大, 还可起到减轻切口张力的作用。 (2) 咳嗽咳痰时的健康宣教:嘱患者进行深呼吸, 深吸气时屏住呼吸, 然后用力从胸部咳出, 进行短而有力的咳嗽。刀口疼痛不敢深呼吸咳痰者, 护理工作人员可站在患者的左侧用两手轻按切口的两侧, 当患者吸气时松手, 咳痰时加压以减轻刀口疼痛。协助其定期更换体位, 鼓励、指导患者按术前训练的技巧进行有效咳嗽, 通过有节律地、适度叩击患者背部, 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 使患者可有效地咳出痰液, 促进肺的复张。对于无力咳嗽的老年患者, 责任护士可一手按压住患者切口, 另一手的中指按压其胸骨上窝处, 刺激总气管, 以引起咳嗽反射帮助其有效咳痰。 (3) 减轻疼痛的指导:如患者疼痛难忍, 遵医嘱予向其解释原因, 聊天, 听音乐转移注意力。 (4) 胸腔引流管的健康指导:a.指导患者家属观察胸腔引流瓶内引流量, 如果每小时出血150~200mL, 连续出血3h以上者, 血色鲜红或暗红, 性质较黏稠, 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症状, 则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如引流液混浊或有淡黄色乳糜样液体流出, 应及时报告医师, 协助医师做进一步的检查诊断。b.保持引流管通畅: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长管中的水柱波动, 一般情况下水柱波动4~6cm。要经常挤压引流管, 术后当日每30~60min挤压胸腔引流管1次, 由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c.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指导患者翻身及下床活动时用手扶住引流管, 避免引流管受压和脱落。每天做数次手臂和肩的全范围关节活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在活动过程中保持引流瓶的位置低于膝关节以下, 并保持直立状态, 防止引流液逆流造成胸内感染。d.预防引流管脱出的指导:插管与皮肤接触出口1cm处做好标记, 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是否有引流管脱出。发现有引流管脱出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并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用纱布棉垫封闭引流管口。床头常规备2把止血钳给患者及家属并教会他们夹管。如发现引流管与引流瓶分开时应立即夹紧引流管上段, 通知护理人员重新更换引流瓶装置。e.拔管的健康教育:一般行胸部手术后, 如引流液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 玻璃管末端无气体排出, 经X线胸透证实, 肺膨胀良好, 无漏气现象, 24h引流液少于50mL, 脓液少于10mL即可拔管。拔管24h内,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拔管后, 患者取健侧卧位,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漏气和皮下气肿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3 结果

通过对60例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 对我们充满了信任, 他们对本术式有了明确的认识, 均能正确对待胸腔闭式引流术, 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4 讨论

老年期的健康教育 篇5

孩子这一时期表现出反抗精神,如果家长能正确对待,则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往往趋于软弱或优柔寡断。

在孩子十来岁的时候进入第二个反抗期,这时孩子产生了“我是大人”的感觉、时时处处想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独立性.所以经常会和父母的想法发生冲突。

逆反心理的对待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孩子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家长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和得到的东西,他们就越想知道和得到,这时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在情感上交流的技巧。

(2)由于做父母的教养方法不当,采取“专制”的教育方法,而该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故意要显示自己的能耐,加上情绪不稳定,所以显示“抗上”的逆夏心理。家长要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尊重他们的“自决权“,即使出了些差错也不要过多责怪。

(3)多数家长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掌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一旦和家长发生抵触,做家长的总喜欢摆出长辈的样子。

采取“高压”政策,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渐升级,有的甚至出现说谎、逃学等不良行为。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换彼此的想法,对孩子说话要真诚、恳切。

当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时,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

(1)与孩子冲突时要冷静,不要使冲突加剧,可以暂停或借故出去一下。

(2)一旦孩子表现出合作与变通时,要给予他正面的表扬和鼓励。

(3)确定合理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限制,并坚持下去。

(4)用体育锻炼等来舒缓你的紧张情绪,避免向孩子发脾气。

(5)努力与他人合作,并获得与孩子有关的其他人(老师、配偶)的支持。

(6)父母在必要时可以寻求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帮助。

逆反并非一无是处,也有正效应。许多父母都觉得儿童的逆反心理对其身心健康不利,其实,逆反心理并非一无是处,它虽有妨碍儿童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正效应。

逆反心理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拓、能积极进取的人才。

老年胆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2例, 男90例, 女62例, 年龄60~86岁, 中位年龄71岁。肝外胆管结石118例, 肝内胆管结石12例, 胆管癌6例, 胆囊癌2例, 胆囊炎14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42例。术前有合并症者104例, 占68.4%, 其中糖尿病26例, 呼吸系统疾病30例, 心血管疾病60例, 泌尿系统疾病12例, 同时并存2种以上疾病24例。

1.2 手术方法及结果

急诊手术72例, 择期手术80例。手术种类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胆管探查术, 胆囊造口术。术后并发症32例, 其中肺部感染13例, 切口感染7例, 腹腔感染7例, 心力衰竭3例, 心肌梗死1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死亡2例, 其中心肌梗死死亡1例, 呼吸衰竭死亡1例。

2 围手术期的护理

2.1 心理护理

对老年患者, 因长期受疾病折磨, 对治疗易失去信心, 对手术缺乏了解, 常伴有紧张、恐惧心理。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 根据患者的需要程度和接受能力提供信息, 尽可能采用非技术性语言使患者看到希望, 消除顾虑和消极心理, 增强治疗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2 合并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1) 糖尿病护理:术后机体的各项应激反应能加速糖尿病, 导致各项组织恢复能力下降, 以监控血压、血糖、尿糖及酮体等的变化、调整饮食结构来控制多发性感染及各种并发症, 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护理效果。 (2) 并存呼吸道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吸烟患者术前1周禁烟;减少痰液分泌, 术后遵医嘱常规吸氧雾化吸入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每4~6小时1次;训练患者深呼吸和锻炼咳嗽, 帮助改善通气。 (3)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严密监测血压情况, 控制输液速度, 一般每分钟40~60滴。

2.3 营养支持

常规输液和全胃肠道营养, 脂肪乳剂占总能量的50%, 一旦胃肠道功能恢复, 应尽早鼓励患者进食, 多在术后2~3d开始饮食[2], 从1/4量开始逐渐加量。

2.4 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要保持引流管通畅, 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腹腔引流管一般术后72h内拔除, 如引流量多, 可以延长拔除时间。由于老年人愈合能力差, 合并症多, 不利于愈合的因素多, T管可延长至3周拔除。

2.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5.1 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

定时翻身, 扣背, 鼓励患者咯痰, 痰多黏稠不易咳出时雾化吸入, 做好口腔护理, 每天1次, 保持口腔清洁[3]。由于手术大, 长时间禁食, 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 术前教会患者有效深呼吸、咯痰非常重要。术后有些患者因害怕切口疼痛, 不敢深呼吸和用力咳嗽, 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物的潴留, 增加了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病率, 应鼓励患者做有效深呼吸、咳嗽、咯痰, 协助其每1~2小时翻身、拍背1次, 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潴留。对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常规应用超声雾化吸入抗炎及稀释痰液, 每天2~3次, 降低肺不张及肺炎的发病率。本组术后出现1例肺部感染, 经积极治疗, 治疗效果良好。

2.5.2 预防切口感染: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切口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 组织修复能力减弱,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致使抗感染能力减弱, 且长期高血糖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生长, 使感染难以控制, 不利于切口的愈合, 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本组病例应用高效抗生素抗炎同时, 每天换药1~2次, 严密检测患者体温变化, 并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 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老年患者, 经过积极治疗, 效果良好。

2.5.3 黄疸的护理:

密切观察血清胆红素的浓度, 遵医嘱肌内注射维生素K, 保持皮肤清洁。

2.5.4 胆道出血的护理:

观察患者出血情况, 若每小时出血量>100ml, 持续3h以上, 或患者出现血压下降, 脉搏细速, 面色苍白等休克征象立即与医师联系。

2.5.5 胆汁漏的护理:

注意观察腹腔引流情况, 若患者切口处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 每小时>500ml者, 与医师联系并协助护理。

关键词:胆道疾病,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Borzellina G, de Marvoni G, Ricci F, et al.Emergency chocystomy andsubsequent cholecystomy for acute gallstone cholecystitis in the elderly[J].Br Surg, 1999, 86 (12) :1 521-1 525.

[2] Bateson Mc.Gallbladder disease and cholecystomy rats are dependentlyvariable[J].Lancet, 1984, 2 (9) :621.

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篇7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现在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骨中钙质进入血液, 使骨质疏松, 易发生骨折;骨骼肌的萎缩, 肌力减弱, 动作的敏捷度降低, 也易发生骨折。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老年骨折患者88例, 经积极治疗、护理及正确的心理疏导, 80例患者康复出院, 笔者总结2年来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老年骨折患者88例, 男58例, 女30例, 年龄60岁~88岁, 平均年龄74岁。其中股骨骨折40例, 髌骨骨折30例, 踝关节骨折8例, 上肢骨折10例。

2结果

平均住院30 d, 80例康复出院, 2例自动出院后死于并发症, 6例转上级医院治疗。

3护理体会

3.1术前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3.1.1焦虑心理由于对手术不了解, 既往无手术经验, 患者既盼手术成功, 又害怕手术失败致残及术后疼痛, 易产生焦虑心理。

护士以热情、诚恳的态度, 关切的语言和患者进行思想沟通, 关心尊重老年人, 让患者了解手术性质、方法, 可能发生的手术并发症, 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 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可应用适量的安眠药及抗焦虑药, 保持患者术前足够睡眠, 对术前焦虑、急躁情绪明显者使用抗焦虑药, 减轻其焦虑、紧张症状。

3.1.2恐惧心理老年人会因为手术危险而产生恐惧、担忧的心理。护士要以爱心、同情心接待患者, 用寒喧、询问、拉家常的方式拉近护患关系, 以消除其恐惧心理。

3.1.3忧郁、悲观心理护士应该在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心理支持的同时, 请同类手术成功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法, 使患甚至想轻生。护理人员陪伴在他身旁, 用心倾听, 让他把心中的话讲出来, 一方面使他增加了安全感, 同时, 通过倾听, 让其压抑在心中的痛苦得到了宣泄, 顺利度过了心理危险期, 最终康复出院。 (2) 疏导与防范。偏激的情绪会影响当事人的认知能力, 造成“一叶障目, 全盘皆黑”的错误认识, 疏导能使老年患者走出认识的误区, 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防患于未然。例2:有1例老年女性患者, 家住农村, 干农活时不慎跌倒致股骨颈骨折收住入院, 因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费用昂贵, 由于家庭经济较差, 老人有点想不开, 想自杀了此残生。护理人员及时发现, 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抑郁的心理, 最后康复出院。

3.2.2生活满意感降低骨折患者特别是下肢骨折需要长期卧床, 使老人生活满意感下降, 护士应努力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保持床单元的整洁, 使患者舒适, 从而让其心境愉快。

3.2.3术后持久疼痛老年骨折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大, 老年人耐受性差, 又长期卧床, 食欲减退处于术后抑郁状态或进入患者角色, 感到有“继发性获益”[1] (因病而获得较长时间休息和较丰富营养, 获得精神、物质上的满足) , 从而使疼痛症状持续下去。护理人员应做到: (1) 应用适量止痛剂。 (2) 老年人反应迟钝, 活动受限, 护理程序、速度也应相应减慢, 一般临床护理的节奏对老年人是不合适的。 (3) 维护老年人的自尊, 遇事耐心解释, 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得到老年人的信任, 取得治疗和护理的合作。 (4) 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和分心。 (5)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有利于减轻疼痛, 让其学会不良情绪的三种控制和消除方法:意识控制法, 让自己的意识控制, 消除不良情绪;释放法或渲泄法, 把心中积郁倾吐出来;转移和躲避刺激的方法, 避开引起不良情绪的情境。 (6) 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随着人口老龄化, 老年骨折患者亦相应增多, 做好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疏导, 有助于老年患者康复出院, 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实现健康老龄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39例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共为39例60岁以上病人行手术治疗,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23例, 年龄60~75岁, 中位年龄69岁。骨科病人9例, 烧伤病人18例, 整形病人8例, 动静脉内瘘病人4例。

2 心理状态分析

围手术期包括手术前期、手术期、术后恢复期三期。手术治疗造成机体创伤, 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会因此有所恐惧, 担心手术能否成功, 疼痛能否忍受, 是否会有并发症、后遗症, 导致了患者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 约有80.7%的手术患者产生焦虑, 68%的患者产生抑郁[1]。使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增加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受病人的性格、年龄、疾病种类、文化程度、社会和家庭因素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的影响, 病人在各期的心理特点各异, 分析如下。

2.1 术前心理状态

2.1.1 恐惧不安型

多见于急诊外伤患者, 病人入院后, 既希望早日手术, 但因对所患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缺乏认识, 又常担心手术不成功, 出现大出血、神经损伤、麻醉意外、术后复发或手术效果不尽人意而吃不好, 睡不着, 导致精神状态差, 甚至拒绝手术。

2.1.2 抑郁悲观型

多见于截肢、造瘘、皮肤癌手术病人。截肢手术病人常因担心截肢后自理能力下降连累家人而心存顾虑。护士应耐心解释截肢方能去除病根, 生命才能延续, 而且手术后可以安装假肢, 使病人有生存希望, 从而接受现状。

2.2 术后的心理状态

手术后由于伤口疼痛、器官功能的缺损、继发感染及其它并发症使病人出现抑郁症状。老年病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 或合并其他代谢、心肺疾病, 导致其伤口愈合慢、术后并发症增多, 而有的老年病人对手术期望值过高, 一旦术后未能如他所愿便悲观失望。

3 心理护理

所有外科手术病人均要经历围手术期护理, 都会面临如何适应手术、减轻手术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功能康复的共同问题。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 针对具体病情做出耐心、细致的解释, 安慰患者, 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减轻生理应激反应, 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3.1 术前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以热情、亲切、诚恳的态度与病人接触, 取得病人的信任, 运用交谈技巧和倾听艺术引导病人表达其感受和对手术的期望及担心, 针对不同心理, 耐心、细致向病人讲解手术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使其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 介绍同类病人康复病例, 增强其信心。3.2术前准备就绪后、进人手术室前, 询问病人的感受, 必要时握住病人的手, 以减轻其紧张恐惧感。告知手术是在充分麻醉无痛的条件下进行的, 手术会很安全, 预后也会令人满意, 给病人以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

3.3 术中手术室护士除给病人心理支持和安慰外, 操作时动作宜轻

柔, 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维护其自尊心, 并善于分散其注意力, 尽量满足病人需要, 使病人积极配合手术。

3.4 术后心理护理

3.4.1 术后及时报告手术效果

无论是急诊或择期手术病人, 一旦从麻醉中恢复过来, 均渴望知道手术效果。所以病人回病房后, 要及时看望病人, 告知手术顺利。老年人由于手术创伤、术后伤口疼痛、麻醉、紧张等因素, 术后血压、脉搏、呼吸常出现变化, 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3.4.2 对疼痛的心理护理

耐心、敏锐地观察病人疼痛反应, 听取他们的诉说, 了解疼痛的性质, 排除器质性病变。护士只有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才能提高疼痛阈值。病人情绪的稳定, 良好的心境, 精神放松, 可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3.4.3 减轻经济压力病人术后病情趋向平稳, 经济压力表现突出, 尤其是经济条件差的病人。

4 出院指导

强化病人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给予合理饮食指导, 针对不同病种教会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鼓励参加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积极治疗原有基础病, 定期复查, 不适随诊。

5 结语

所有手术病人手术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 老年病人更甚。通过对39列老年病人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我们体会到:老年病人手术成功不仅取决于医生精湛的手术技巧和护士精心的护理, 而围手术期良好的心理护理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吴慧芬, 叶淑梅.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 2002, 3 (1) .

[2]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56.

78例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老年肺癌患者78例, 男性47例, 女性31例, 年龄61~82岁, 平均年龄74岁。其中中央型31例, 周围型42例, 弥散型5例, 均采用手术治疗, 肺叶切除72例, 全肺切除6例。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要多与患者接触, 理解患者,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开导患者, 消除其恐惧心理, 说明手术的重要性, 向患者简要的介绍手术的流程以及以往的成功病例, 帮患者树立对抗癌症的信心。由于吸烟会刺激肺、气管和支气管, 造成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物的增多, 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 使支气管上皮的活动减少甚至丧失活力, 从而导致肺部感染, 引起肺癌, 所以吸烟者晚年很容易患有肺癌。对于有吸烟史且现在还未戒烟的患者要向其说明吸烟的危害以及戒烟的必要性, 帮助患者制定一个戒烟的计划, 务必使其停止吸烟。多与患者家属沟通, 劝其理解并帮助患者, 使支持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患者一同和病魔作斗争, 帮助其早日康复。

1.2.2 术前护理

(1) 有效咳嗽可以预防肺不张以及肺部感染, 所以要教会患者做有效咳嗽和咯痰练习, 即深呼吸后屏气2~3s, 然后例用胸腹部的力量做最大咳嗽, 有效咳嗽可见胸部的震动。此练习每日3次。 (2) 教患者做胸式深呼吸和腹式深呼吸, 每日2~3次, 每次10min。配合吹气球训练, 以增大肺活量。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 指导患者做爬楼梯运动, 每天3次, 每次三层楼。 (3) 对于呼吸功能失常的患者, 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如果患者痰液粘稠, 不易咯出, 要在术前每日三次给予大霉素+糜蛋白酶雾化吸入。 (4) 术前要使患者养成在床上大小便的习惯, 以免术后出现尿潴留和便秘, 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房间的安静, 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

1.2.3 术后护理

(1) 生命体征的观察:在术后3h之内, 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4次, 之后24h每小时测量血压和脉搏一次,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窘迫, 则立即给氧;如果血压持续下降, 则考虑患者是否有组织缺氧、心脏疾病、循环血量不足、出血、疼痛等发生,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体位: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未清醒时取平卧位, 头部要偏向一侧以防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清醒后取半卧位。肺叶切除者取左右侧卧或平卧位;全肺切除者不可过度侧卧, 以防纵膈移位或压迫健侧肺, 可取四分之一侧卧位;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术的患者不可取手术侧卧位, 要采取健侧卧位, 以利于患侧肺组织的扩张。如果患者出现休克, 要穿弹力袜并抬高下肢, 促进下肢的静脉血回流。 (3) 保持胸腔引流通畅:术后患者胸腔内负压会增大, 故引流瓶要比引流面低60~100cm, 以防液体回流。密切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流量和形状, 正常的引流量为每天<600mL, 且随时间的改变逐渐减少, 颜色逐渐变淡。如果引流出的血量多于每小时100mL, 要考虑为活动性出血, 需要马上通知医师。如果是全肺切除术的患者, 其胸腔引流管要呈钳闭状态, 并酌情缓慢放出适量的引流液或气体, 每次100mL, 来确保术后患者的胸腔内有部分渗液, 防止纵膈移位。 (4) 疼痛护理:由于手术创伤很大, 术后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使患者不能有效咳嗽和深呼吸, 使患者肺泡通气量下降、肺不张、分泌物潴留, 从而造成肺部感染、动脉血氧分压下降、胸腔积液包裹等。所以术后要使用一定的止痛措施, 疼痛较轻的患者按医嘱用止痛药, 疼痛较严重的患者要使用自控是镇痛泵经静脉途径给予患者连续的镇痛。告知患者做腹式呼吸, 减少胸廓运动引起的切口疼痛, 在患者咳嗽、咯痰时要为其按压手术切口, 减轻咳嗽对手术切口的张力和震动。提供安静的环境,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 放一些患者喜欢的音乐, 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 (5) 呼吸道的护理:术后如果有分泌物阻塞呼吸道, 会出现肺不张, 要注意预防。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 术后24h扶患者坐起, 身体稍微前倾, 做深呼吸, 扣拍其后背, 从下到上, 从内到外, 促使痰液排出。必要时要给予吸痰, 病情严重的做气管切开。 (6) 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术后患者如果不加活动, 有可能发生术侧胸壁肌肉粘连、肩关节强直以及失用性萎缩, 故要注意术后帮助患者做适量的运动。全肺切除的患者要卧床一周, 避免做剧烈活动。非全肺切除患者术后1d内帮助患者做躯干和四肢的轻度运动, 共6次;第2天做伸掌、握拳、端碗运动;第3天活动患侧上肢, 做一些肩、臂的主动运动。

2 结果

本组老年肺癌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 显效49例 (62.82%) , 有效25例 (32.05%) , 无效4例 (5.13%) , 总有效率94.87%。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特别是在大中城市, 已经成为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其治疗效果差, 在恶性肿瘤死亡的患者中, 肺癌的病死率最高。目前手术治疗是治疗肺癌的最佳手段, 但由于老年患者多伴有有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使其心肺功能降低, 免疫力低下, 导致围手术期的风险增加, 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的病死率增高。因此, 做好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本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科学护理下并发症得到了及时的控制, 恢复了气体交换功能, 恐惧、焦虑的情绪得到了缓解或消失, 营养状况有所改善。总之, 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 术前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 做好有效咳嗽训练, 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呼吸道的管理,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帮助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曹雪.浅谈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23) :327.

[2]许玲.原发性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1, 28 (1) :84.

[3]曹丽华, 郭留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5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0) :4937.

[4]陈海霞.肺癌全肺切除术102例围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 13 (9) :76.

[5]任彩琴.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75例报告[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14) :140.

125例老年腹急症围术期的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2008年共收治老年急腹症患者125例, 男70例, 女55例。其中, 60~69岁40例, 70~79岁58例, 80~89岁25例, 90岁以上2例。诊断为急性腹膜炎的有58例, 急性阑尾炎的有37例, 急性肠梗阻20例,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6例, 其他4例。

1.2 术前合并症

老年人发病一般并发病多, 特别是呼吸和心血管类的疾病发病率高。本组同时并存有其他疾病的有80例, 其中, 心血管类疾病61例, 糖尿病30例, 呼吸系统疾病33例, 患者合并患两种病症以上的约占总人数的59%。

1.3 术后并发症

术后出现并发症32例, 其中, 肺部感染12例, 心律失常10例, 切口感染6例, 泌尿系感染2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

1.4 护理

1.4.1 术前护理

1.4.1. 1 术前呼吸系统的护理。

老年患者因为排痰能力相对较弱, 在呼吸道分泌物多的情况下, 不仅会妨碍换气, 术后也容易发生肺不张。因此在术前要求患者戒烟, 并服用抗生素治疗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情况严重的患者, 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雾化吸入以改善排痰功能。如果有呼吸道感染, 应积极控制炎症。

1.4.1. 2 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控制。

急腹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呕吐、腹痛、不能进食和腹腔渗出的状况, 很容易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要进行监测和及时补充, 否则容易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1]。

1.4.1. 3 心理护理是术前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老年患者对因为对病症和手术了解不多, 常会产生恐惧心理, 从而导致生理上的变化, 如压升高、心跳加快等术前合并症, 这会对手术开展产生负面影响。因而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耐心做好解释工作[2]。

1.4.2 术后护理

1.4.2. 1 基本生命体征监测。

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老年患者抵抗力低下, 术后体温常出现异常。比如发热可高达38~40℃;心脏、动脉和循环血量, 可通过对脉搏的监测来实现。而呼吸不同, 表示术后病症不同, 例如呼吸深且慢, 表示可能是急性腹膜炎、膈下感染或低氧酸中毒。很多患有高血压老年疾病, 患者生理性血压增高, 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 因此, 观察时要注意基础血压的高低[3]。

1.4.2. 2 切口的观察。

老年人多有贫血、低蛋白血症, 切口愈合较晚。当有腹内压增高时, 常突然发生腹膜撕裂致切口裂开或切口疝, 甚至因肠管嵌于缝线之间引起肠坏死。为预防起见, 可在围术期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 肝肾功能正常时, 每天可静脉输入复方氨基酸500 ml, 以纠正低蛋白血症, 利于切口愈合。切口必须加张力缝线3~4针并用腹带包扎。术后防治剧烈咳嗽、腹胀、便秘和尿潴留;缝线一般于2周左右拆除。一旦裂开应即刻再次手术, 按上步骤缝合, 有嵌顿坏死肠管者, 一并切除[4]。

1.4.2. 3 吻合口瘘。

老年人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动脉硬化、肠管供血不足, 常发生消化管道吻合口瘘, 结肠吻合的发生率较高。预防中可继续纠正低蛋白血症, 并遵守晚下床、晚进食、晚拔管 (腹腔引流管、胃管) 、侧卧位的原则, 以减轻吻合口的张力, 可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发生。若一旦发生, 轻者, 经腹腔引流管严密观察, 以期自愈;重者, 应及早行肠外置造瘘术。

1.4.2. 4 尿管护理。

绝大部分老年人术后存在排尿困难, 所以术后多会留置尿管。要保持清洁, 引流管及引流瓶做到一日一换, 必要时行膀胱冲洗, 以防尿路的逆行感染。

1.4.2. 5 注意胃肠道功能恢复。

腹部大手术后, 常因卧床不起、胃肠功能减退、进食较少、应用抗生素等引起腹胀和便秘[5]。1.4.2.6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术后如果病情允许, 就及早进行适当的运动或者按摩, 可以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另外, 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组织特点, 很容易发生压疮。所以当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对体位定时更换, 定时给卧床患者翻身, 注意观察受压皮肤部位的皮肤。

2 结果

除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 其他123例老年急腹症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 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在老年疾病的救治过程中, 护理工作也在医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所以老年急腹症术后的护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围术期125例老年急腹症患者采取护理措施, 有针对性地对老年患者的急腹症的疾病特点及心理、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和处理, 有效地保证手术实施和术后恢复, 大大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陈道军, 张爱武.老年腹部手术肺部并发症的防治[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2005, 2 (4) :316.

[2]王文生, 邢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7) :96-97.

[3]黄雄招, 孙波, 蒙丽婵.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实施及其护理效果评价[J].西南军医, 2009, 11 (2) :8.

[4]倪泽蓉, 李秀荣.舒适护理在肺癌围手术期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9, 18 (5) :382-384.

上一篇:制造级配件下一篇:纤维支气管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