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及推进措施

2024-06-09

工作计划及推进措施(共6篇)

篇1:工作计划及推进措施

余庄村城乡一体化工作计划及工作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加快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余庄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瓦门村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加快产业发展,增强余庄村经济实力

加快城乡产业发展,以打造“富强、生态、和谐”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迅速壮大工业产业,着力培育“畜牧、林木、园艺”三大基地,完成预期发展目标:全村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5%,限上工业利润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二、加强余庄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新村功能

城建方面:一是加快城镇化步伐,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完成乡定城镇化率发展目标。二是进一步完善集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规范辖区农贸市场经营秩序。三是完成工农路拓宽改造建设工程。四是完成辖区主干道两侧和重要区域立体绿化工程。五是健全完善城区管理机制,做好新村主干道、居民小区的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辖区环境“脏乱差”现象。

交通方面:加大“村村通”工作力度,完成道路改建工作。

三、大力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教育方面:一是严格按照省定标准,认真做好小学“两免一补”工作。二是进一步整合我村教育资源。三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辖区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保持在100%,小学生在校巩固率达到100%,小学生毕业率达到100%,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

卫生方面: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使我村有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二是继续在全区农村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5%以上。

社会保障方面:一是做好我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其中我村低保率达到3.3%,每人每月30元。二是开展城乡特困家庭和大学新生慈善救助活动。

四、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

一是加快我村新村建设。结合我村实际,搞好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加大引导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新示范性农村。二是加快我村新能源推广步伐。全年新建沼气池120口,筹建1处大型沼气工程。三是积极开展以“三清”(清垃圾、清污、清乱搭乱建)“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三化”(硬化、美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治理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改变我村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投资30万元,解决我村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7%。五是加强村庄绿化工作。以围村林、街道绿化为重点,完成村庄的绿化任务。六是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成2个农村小超市建设工作,使辖区大部分村庄有小超市。七是以“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培训为重点,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人、技能培训340人。

五、城乡一体化工作推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余庄村确定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其他村两委成员为成员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

2、突出创新创造。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没有既定的发展模式。在不违背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只要能造福余庄村民,只要有益于改革发展,鼓励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村实际,具有我村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3、广泛宣传发动。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对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宣传报道,营造我村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的浓厚范围,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把群众的建设愿望、发展要求引导到城乡一体化行动上来,形成合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行动深入开展。

篇2:工作计划及推进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党委、政府加快农村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余庄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瓦门村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加快产业发展,增强余庄村经济实力

加快城乡产业发展,以打造“富强、生态、和谐”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主线,迅速壮大工业产业,着力培育“畜牧、林木、园艺”三大基地,完成预期发展目标:全村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5%,限上工业利润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二、加强余庄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新村功能

城建方面:一是加快城镇化步伐,做好城镇建设规划,完成乡定城镇化率发展目标。二是进一步完善集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规范辖区农贸市场经营秩序。三是完成工农路拓宽改造建设工程。四是完成辖区主干道两侧和重要区域立体绿化工程。五是健全完善城区管理机制,做好新村主干道、居民小区的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辖区环境“脏乱差”现象。

交通方面:加大“村村通”工作力度,完成道路改建工作。

三、大力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教育方面:一是严格按照省定标准,认真做好小学“两免一补”工作。二是进一步整合我村教育资源。三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辖区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保持在100%,小学生在校巩固率达到100%,小学生毕业率达到100%,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

卫生方面: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使我村有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二是继续在全区农村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5%以上。

社会保障方面:一是做好我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其中我村低保率达到3.3%,每人每月30元。二是开展城乡特困家庭和大学新生慈善救助活动。

四、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

一是加快我村新村建设。结合我村实际,搞好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模式,加大引导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打造新示范性农村。二是加快我村新能源推广步伐。全年新建沼气池120口,筹建1处大型沼气工程。三是积极开展以“三清”(清垃圾、清污、清乱搭乱建)“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三化”(硬化、美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治理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改变我村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投资30万元,解决我村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7%。五是加强村庄绿化工作。以围村林、街道绿化为重点,完成村庄的绿化任务。六是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成2个农村小超市建设工作,使辖区大部分村庄有小超市。七是以“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培训为重点,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0人、技能培训340人。

五、城乡一体化工作推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余庄村确定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其他村两委成员为成员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推进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

2、突出创新创造。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没有既定的发展模式。在不违背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只要能造福余庄村民,只要有益于改革发展,鼓励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村实际,具有我村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篇3:工作计划及推进措施

凉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 总面积5 081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5.8 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139 万亩, 辖37 个乡镇, 2 个生态建设指挥部, 449 个行政村, 总人口103.16 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78.15 万人。区内属冷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年均降水量171mm, 蒸发量1 943mm, 上游四条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9 亿m3, 是典型的资源性、结构性缺水区域。全区现已经建成中型水库3 座, 总库容9 994 万m3, 兴建引水渠首枢纽8 座, 建成各级输配水渠道14 219 条7 262km。

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纵深推进, 凉州区稳步推进水价改革, 对农业水价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 地表水计量水价由2006 年以前的0.08 元/m3调整到了目前的0.2 元/m3, 地下水由基本水费每亩8 元单一制水价调整为基本水费每亩2元+ 计量水价0.05 元/m3的两部制水价。

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灌区水价改革情况

2014 年起, 凉州区将清源灌区作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

清源灌区属纯井水灌区, 涉及6 个乡镇、1 个生态建设指挥部, 65 个行政村、523 个村民小组, 受益农民11.09 万人, 灌溉面积20.68 万亩。建设有农 (井) 渠道1 036.14km, 机电井1 660 眼,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8 万亩。主要种植玉米、甜高粱、葡萄、豆类、油料、蔬菜、花卉及瓜果等作物, 近年来积极推广“设施农牧业+ 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清源灌区2015 年农业灌溉全成本水价为0.0948 元/m3, 其中:国有水管单位供水全成本为0.064 元/m3, 末级渠系全成本为0.0308 元/ m3;运行维护成本0.0794 元/m3, 其中:国有水管单位供水运行维护成本为0.055 元/m3, 末级渠系运行维护成本为0.0244 元/m3。2015年, 清源灌区开始实行农业终端水价, 终端基本水价标准为0.0958 元/m3, 其中:国有水管单位供水水价仍执行现行水价0.065 元/m3, 末级渠系水价为0.0308 元/m3。同时, 对国有水管单位供水水价实行差别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水价成本测算时未计入灌溉电费0.17 元/m3, 由电力部门核算收取) 。

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措施及成效

(一) 农业水权分配

逐级制定下发了全区、灌区、乡镇、协会、小组2015 年度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 将水权明晰到了具体用水户, 向2.6万用水户逐户核发了水权证。按照先确权、再计划, 先申请、再配水, 先充卡、再供水的程序, 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在用水过程中, 细化轮次供用水计划, 建立分类作物供用水台账, 分轮次刷卡取水, 实行水权网格化管理, 推行年初预算、年终审计决算制度。通过逐级审核、层层监管、凭卡供水、台账登记、轮次控制, 实现了水权的精细化管理和严格的过程性控制。项目区农业用水控制总量为8 404.5 万m3, 农业灌溉综合毛定额为400m3/ 亩, 净定额为336m3/ 亩, 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4。在灌区设立了1 个水权交易中心、6 个乡镇水权交易分中心、65 个农民用水户协会水权交易点, 应用网上在线水权交易信息化系统, 搭建形成了快捷、方便的水权交易平台, 创造条件鼓励用水户开展水权交易, 实现了水资源的余缺调剂和二次优化配置。2015 年, 已组织开展水权交易6 起, 交易水量5.8 万m3, 交易金额5 220 元, 开展水权转让10 起。

(二) 水价形成机制

2015 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清源灌区实行了农业终端水价, 终端基本水价标准为0.0958 元/m3, 其中:国有水管单位供水水价仍执行现行水价0.065 元/m3, 开始收缴末级渠系水费, 水价为0.0308 元/m3。同时, 在项目区对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实行差别水价, 对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大田实施滴灌的种植作物, 地表水水费优惠25%, 地下水优惠50%;采用传统方式种植的小麦、大麦、露地平作玉米等高耗水低效益作物, 地表水水费上浮25%, 地下水水费上浮50%;特色林果业种植和生态用水, 按农业用水价格的50%计收。目前, 新的水价已执行, 项目区粮食作物水价0.1208 元/m3, 经济作物水价0.0958 元/m3, 均达到了微利水价。按照“年初预收, 轮次核算, 年终结算, 多退少补”的方式进行, 水管单位供水水费由灌水小组收取, 水管单位管理使用;末级渠系水费由灌水小组收取, 协会统筹使用。全年水管单位共收缴供水水费785.01万元, 末级渠系水费209.82 万元。

(三) 农业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坚持“财政补贴、节水有奖”的原则, 通过区级财政筹集资金30.43 万元, 水管单位水费中提取120 万元, 建立形成农业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对种植特色林果、甜高粱节水高效作物的用水户, 按水管单位供水计量水费50%的额度进行补贴, 补贴标准为0.025 元/m3。2015 年清源灌区种植特色林果业2.24 万亩, 甜高粱等高效益作物6.3 万亩, 计划补贴95 万元, 目前已向农户补贴40 万元;对农民用水户协会按类别给予补贴, 一类协会每年补贴3 000 元, 二类协会2 400 元, 三类协会1 800 元, 目前完成对65 个协会的补贴资金发放工作, 共补贴资金10.34 万元。对实现节水的用水户进行奖励, 以综合灌溉净定额每亩340m3为基准, 实际灌溉定额按照降低“30%、31%至50%、50%以上”的三级梯度, 节约部分水量分别按计量水费“150%、200%、300%”的标准予以奖励。对进行了土地流转并将水权随土地同时流转的农户, 每亩奖励1 元。2015 年清源灌区发展全膜覆盖、垄膜沟灌、滴灌等节水技术面积17.86 万亩, 开展土地流转面积0.57 万亩。节水奖励资金根据灌溉情况, 按季度分两次核算, 计划发放节水奖励资金50 万元。奖补资金发放由灌区水管单位和乡镇政府具体实施, 农民用水户协会配合, 区水务、财政部门监督。农业节水奖补政策让用水户尝到了节水的甜头, 激发了用水户节约用水意识,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凉州区目前已发展特色林果业55.1 万亩, 日光温室9.9万亩, 甜高粱8.8 万亩, 建成大田滴灌41.01 万亩, 组建运行农民用水户协会433 个。按照以上标准进行奖补, 预计全区需补贴资金1 150 万元, 其中:农户补贴565 万元, 农民用水户协会补贴资金90 万元, 节水奖励资金495 万元。

(四) 用水合作组织建设

项目区现已组建运行农民用水户协会65 个, 有工作人员190 人, 在民政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 由水务部门以用水小组为单位向会员发放集体会议证。农民用水户协会在管理中实行分类管理, 制定了《农民用水户协会规章》、《农民用水户协会工程管理办法》等各项工作制度, 对协会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通过年度考评、达标晋级、互学互促, 不断规范协会管理。经过多年的建设, 现已建成一类协会5 个、二类协会12 个、三类协会48 个, 形成了“农户+用水户协会+ 水管单位”的民主参与运行模式。农民用水户协会自成立以来, 积极组织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建设, 对已建田间渠系、节水设施、机电井进行维修、养护、管理;根据水管站制定的水权分配方案, 将水权明确到灌水小组和机电井, 向用水户逐户发放水权证;核实作物种植面积, 制定协会轮次灌溉计划, 组织灌水小组进行分轮次灌溉;及时化解灌溉期间出现的各类水事矛盾纠纷, 维护辖区内正常的灌水秩序;配合水管站核算水费, 督促灌水小组长完成水费收缴工作, 定期对水费收缴、水权使用情况进行公示。

(五) 工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制定了 《凉州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区实施方案》, 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调查了登记, 建立了工程管理台帐。按照“谁使用、谁管护、谁负担”的原则, 以国家投资或政府补助为主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产权确定给受益的农民用水户协会所有, 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投资建设的, 产权确定给投资人所有。权属明确后, 由区政府向2 272 条农井渠、1 660 眼机电井、11.8 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产权所有人和使用权人颁发了工程设施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 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发证率为100%, 并由工程设施所有人与管护人签订了管护协议书, 明晰了工程设施权属, 落实了管护责任, 解决了工程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

(六) 完善用水计量和监控等硬件设施

为确保试点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的实现, 清源灌区对已安装运行的1 203 套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并增加了信息化采集模块;对邓马营湖原为柴油发电机为动力的200 眼机井, 配套安装了智能化计量设施, 新建计量设施管理房140 座, 全部机井实现了井口精准计量;建设了4 处乡镇水权交易分中心, 配套了水权交易分中心软硬件设备, 搭建了水权交易平台, 为水权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

同时, 项目区全面推广区域化种植和全膜垄作沟灌为主的大田节水技术, 要求在同一农井渠范围内, 同一作物集中连片区域化种植, 限制作物“小而全”零星种植, 积极推广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2015 年清源灌区推广高效节水和农艺节水技术面积17.86 万亩, 实现了节水和增效“双盈”目的。

四、在全区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筹集困难

按照试点灌区补贴标准, 在全区全面推行农业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 需资金约1 150 万元。凉州区财政相对困难, 加之水管单位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 筹资能力弱, 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行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政策, 资金筹集存在一定困难。

(二) 末级渠系计量设施配套不完善

凉州区河水灌区末级渠系量水、测水设施不健全, 田间用水难以实现精准计量, 井水灌区需要更新改造地下水智能化取水计量设施, 经测算河水灌区末级渠系计量设施配套和机电井智能化计量设施更新改造需费用1.1 亿元, 限于资金筹措原因, 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改造。

(三) 基层水利管理站和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管理条件相对差

目前, 凉州区基层水管单位全部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运行管理费用不足, 部分乡镇基层水管站没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农民用水户协会没有经营性收入, 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办公场地, 基本上与村委会合并办公, 日常管理经费不足, 工作人员报酬低, 不利于协会的规范运行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 末级渠系管护仍然缺位

由于凉州区人均耕地面积少, 农业产出效益不高, 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群众在田间工程管护维修中投入不积极, 造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缺乏有效管护。按照产权制度改革要求, 实现末级渠系资产的保值增值和长期发挥效益, 还需进一步监督指导和规范管理。

五、今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考虑凉州区地方财政相对困难的实际, 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对农业节水奖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给予补助。

二是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对基层水利管理单位、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和机电井智能化取水计量设施更新改造、田间末级渠系计量设施配套完善给予专项资金扶持。

三是因地制宜制定出台农业节水奖补政策。凉州区资源性缺水和结构性缺水问题并存, 人均耕地面积少, 农业生产效益相对低, 近年来全力推行“设施农牧业+ 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 推广节水高效作物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限制高耗水低作物种植, 节水增收效果明显。建议出台水价和奖补政策时, 对种植节水高效作物和使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用水户进行精准补贴和奖励。

四是继续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技术投资力度, 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为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造基础条件。

摘要:2015年, 凉州区被列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区, 积极推进农业水权分配,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探索建立农业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开展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和工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完善用水计量和监控等硬件设施, 初步形成了农业节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推进全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概括阐述了凉州区在这些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采取的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改革工作的措施建议。

篇4:玉米主食化的意义及推进措施

关键词:玉米;主食化;传统主食;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1-0073-02

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玉米、小麦、大米)之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1年全球玉米产量8.4亿 t,占全球谷物总产量的35%,贸易量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3。玉米营养丰富,堪称“五谷之王”,籽粒含有73%的淀粉、8.5%的蛋白质、4.3%的脂肪,且富含维生素,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目前,全球有1/3人口以玉米作为主食。玉米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加工品种最多,链条最长和增值最高,深加工产品可达2000多种。

主食是指供应广大老百姓一日三餐消费,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主食工业化生产是指按照一定规范和标准,由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制作,实现产品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和工艺科技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主食品生产工艺,引进现代营销理念,创造新型生产方式,以形成一个全新的主食产业。主食工业化生产是指在发扬我国传统主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营养原理和先进技术装备进行规模化生产,提供标准化、方便化、安全化和营养化的即食主食品。

1 传统主食的战略地位

1.1 传统主食是国民营养健康的基础

一个人营养的主要来源就是主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传统的主食,各民族都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依赖各自的主食不断繁衍的。

1.2 传统主食关系粮食安全

主食问题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部分,因为它是生命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动力和主导。

1.3 传统主食的发展关系农业的兴旺

传统食品的原料一般都是来自本地的农产品。所以,中国的粮食规格化、标准化也需要传统主食现代化带动。

1.4 主食产业化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粮食要实现规格化、标准化,就必须从产品需要入手。我国传统食品发展比较缓慢,很难发挥带动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作用,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

1.5 主食工业化也是食品工业化发展的机遇

传统主食工业化是粮食加工合理的延伸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我国的传统食品工业特别是主食产业有利于我国食品工业的独立自主、不断创新。

2 倡导玉米主食化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玉米作为主食逐渐减少,而作为工业用粮的比例上升。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加工深度不够、竞争力缺乏等问题,玉米制淀粉已经供大于求,酒精也同样存在市场容量问题,尤其是国家叫停玉米转化酒精燃料项目,使得问题更加突出。国家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和扶持地区经济发展,给予产区优惠政策。很多省市也把发展玉米生产作为农业产业化重要组成部分,玉米深加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是玉米深加工最终究竟应加工成什么产品,怎样的产品结构才适合市场需求,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且人口众多,玉米加工应在满足人们食用和饲料用粮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利用现代化的加工手段,改善玉米的口感,提高玉米的品质和性能,将玉米加工成大众食品摆上百姓餐桌,应成为玉米深加工的发展重点。

3 发展玉米主食产业的建议

3.1 合理利用玉米资源

以玉米为原料制成最终消费品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农业产业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2 发挥玉米的营养保健优势

从工艺上保留原有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同时,按营养互补原理组成配方,制成纯天然保健食品。

3.3 丰富玉米食品口味

口味直接决定食用产品的生命力,因此,玉米主食的配方和工艺首先要考虑产品的食感和适口性。

3.4 把玉米变成大食品

应把玉米食品搞成主食品,纳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日三餐,只有这样,玉米的营养因子才能发挥作用。

3.5 在产品的设计和定位上宏扬传统

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提高,使玉米食品成为传统、现代相结合的产物,面条、馒头、包子、饺子等传统食品要用现代工艺加以提高创新;面包、饼干用玉米制作可谓是中西结合,洋为中用。

4 结语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属于粮食进口大国。玉米消费的不均衡与国家的粮食安全政策相悖,大量消费玉米资源用于非食品领域,不但不符合我国当前粮食安全政策,也导致人们对玉米食品加工技术研究的忽视以及玉米食物资源难于进入主食领域,造成玉米食物资源浪费,使玉米的营养保健作用远未得到发挥和利用。因此,应从食品角度、营养角度及玉米消费角度重视玉米食品的开发。利用现代化的加工手段改善玉米的口感,提高玉米的品质和性能,将玉米加工成大众食品摆上百姓餐桌,应成为玉米深加工的发展重点。

篇5:游戏活动课程建设计划及推进措施

本学期,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为着力点,加强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巩固优化教育常规,科学合理地组织一日活动,重点是逐个研究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坚持理论学习,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寻找策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坚持发挥教研的业务引领作用,着力追求业务工作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克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教育资源缺乏,各领域之间不均衡,目标和内容缺乏循序渐进性,计划制定随意性、计划内各项活动安排的“交替原则”不落实等问题,提高课程实施参考标准的水准。深入开展研究,以研究带动课程建设,以课程实施深化研究,不断积累经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施水平。重视体育活动,丰富幼儿一日生活。一是丰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坚持每天的晨间户外和体育游戏锻炼,体育游戏做到常换常新。二是开展丰富多样的幼儿民间游戏活动等,创造机会为幼儿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成长。环境是隐性的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的场地,保证区域游戏的空间,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保证区域游戏的时间。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综合性,明确游戏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是达成教育目标的补充,要加强游戏指导,通过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满足快乐的同时,增长知识和经验,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注重园本课程建设中资料的积累和借鉴,在已有基础上边实践边修改,收集、整理和完善各年龄段的主题活动方案和优秀教案,初步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

幼儿一日活动需要根据园本实际,适时调整其中的活动内容,使其更适合幼儿园的幼儿发展,也更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主题课程园本化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必要过程。对于课程的评价,应做到深度反思、集思广益。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师在每周的课程实践中形成反思、梳理、归纳的行为,促进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和课程的完善。要把《纲要》作为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感悟其中精神,从学习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从内化到转化,由内而外地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

课题研究的深入就是树立园所的特色,彰显园所独特个性,因此课题研究与园所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上学期的摸索,我们在特色课程上初尝成果。希望在本学期,在课题的引领下,能够放大我们的课程特色,在民间游戏方面实现游戏材料的优化、游戏规则的完善,让孩子们在民间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和发展。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

从农村幼儿园实际出发,结合幼儿园自身特点及本园优势资源以户外体能游戏、民间传统游戏为切入点开展活动。使幼儿掌握期期末运动技能和方法,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发展,做到人人参与,从而提高我园办园水平。

通过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幼儿与教师家长共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学习,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

二、幼儿园教育内容

小班:区角活动、户外体能活动、生活观察活动、民间游戏,如:种植植物、拉大锯、切西瓜、肩挑等游戏性合作性较强的游戏。

中班:到种植园去感受泥性,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物品,如:种子、矿泉水瓶、纸盒等废旧物品,以此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与动手能力。户外体能活动,如:各种形式的跑跳比赛。增强幼儿的免疫力,肢体协调能力。游戏器材活动,如:滑梯、木马等。增强幼儿的肢体灵活性,培养幼儿的游戏秩序性。民间游戏,如:木头人,丢手娟等。

大班:由于大班幼儿动手能力与肢体协调能力都发展的较好,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可开设折如手工制作、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物品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民间游戏,如:跳格子、打中间、花样拍球等培养幼儿的游戏合作意识。户外体能游戏、游戏器材活动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增强幼儿免疫力。

三、幼儿园教育形式

1、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掌握各种游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定时游戏,定期举行小型比赛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提供充足的空间、时间、材料等。并为幼儿创造条件进行游戏活动。

4、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利用刻旧物品进行改造。

5、幼儿自主选择,自创玩法,教师适当引导。

6、关注幼儿健康及活动中安全。

7、各种形式的民间游戏。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措施

1、各班级教师根据幼儿特点、能力及班级状况制定目标工作计划,及时记录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及作出处理方案。

2、实施过程中,了解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反应,及时评价孩子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幼儿成长档案,家校联系册处。并对幼儿的不正确做法给予及时纠正,帮助幼儿更好的进行游戏。

3、效果评价,了解幼儿游戏之后的发展状况,了解其发展与课程目标是符合程序,了解产生了哪些非参见期的结果,有怎样的提高。

五、幼儿园教育活动推进措施

1、在教育活动中的活动照片、学生作品展示等。

2、家长半日活动展示。

3、亲子活动展示。

4、幼儿健康体能测试记录。

5、定期制作幼儿活动周报。

6、定期发放幼儿活动评价卡。

篇6:工作计划及推进措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王建伟

第一部分,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以后两化融合的工作进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大部制改革的产物,2008年3月组建以来,信息化推进司主要由以前的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的一个司局,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点、线、面抓两化融合工作,点主要是抓企业典型,根据国家统计局42个行业的统计口径,按照这个行业分配,我们遴选了668家典型企业,收集成册,总共13本,根据42个不同行业遴选668家典型企业经验材料,然后下发到各地,这是点,抓一些典型。

线是抓一些行业,首先在鞍山召开钢铁两化融合座谈会,在郑州召开消费者两化融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了装备工业两化融合座谈会,同时2009-2010年,我们对七个细分行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各个协会进行合作,比如轿车、化肥、棉纺织等七个细分行业两化融合进行评估,和协作共同合作,形成评估报告,向社会发布;2010-2011年我们又进行了11个细分行业,其中有以机械联合会为主进行的机床行业,又对社会进行了公布,上个月机械联合会的机床行业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公布,这是我们所谓的线。

抓行业;面就是抓区域,2008年工信部成立之后我们抓了八个试验区,三年时间,今年正好是验收之年,上海市、重庆市、南京市、广州珠三角地区、唐山曹妃甸地区、青岛,18号去上海,除了参加评估规范培训,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验收上海市两化融合试验区,同时到南京验收,今年又颁布了八个新的试验区,兰州、郑州、桂林、柳州、长沙等,通过区域的试验区,加上行业去年和今年开展各行业的评估指标体系,我们推出了评估规划,下一步还要申请两化融合评估规范的国标,同时搞一些资质认证,两化融合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这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在往前推进。

通过对点线面两化融合工作的推进,我们在不断的总结,今年4月6号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国资委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我们部里举行了宣贯活动,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已经进行第八站,明年2月份在北京进行总结,主要宣贯五部委联合下发的意见。

第二部分,针对今年4月6号我们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国资委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有关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保障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今年4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务部、商务部、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个发展中的过程,面临的问题头绪纷杂,针对当前的重点问题,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当前两化融合重点工作纳入其中,形成明确协调一致的方针,首次阐明两化深度融合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创新发展,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基点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优先目的;二是绿色发展;三是智能发展,智能发展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长期努力的方向。

推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促进工业产品、基础设施、关键装备、流程管理的智能化和制造资源的协同共享,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四是协调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与环境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节约技术融合发展,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意见》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强调信息化并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推动信息通讯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良性互动。强调以信息通讯技术应用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大家耳熟能详,但是真正什么是低碳经济,恐怕未必能解释的很清楚,昨天我在昆明参观了一家企业,参观了低碳工业园区,整个材料使用包括节能减排的设施确实有现代企业的作用,今天搞正版化培训,我在装备工业司工作一年,我曾经在综合处提出一个观点,我说软件也应该提升到软装备这么一个程度,我曾经和宋会长交流过这个问题,装备有首台(套)问题,我个人认为软件也应该有首台(套)问题,国家给予政策和财税支持,不仅仅是软件正版化工作,整个国家市场环境,比如山寨手机、假冒伪劣比比皆是,我们必须加大惩戒力度,仅仅靠我们推,步建立法治,恐怕很难把正版化推下去,我在装备工业司,2008年遇到金融危机,我们搞很多调研,其中到山东一家企业调研时候我印象最深,从匈牙利进口一台制造设备,嵌入式软件,这个软件到一定程度有一定程序,规定时间就不行了,要升级换代,匈牙利专家就住济南,企业在临沂,打电话说准备升级费用一百万美金,一个星期打我们公司帐上我就到你们企业去工作,当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当时美元兑人民币1:6.8左右,当时临沂市政府马上批准贷款,将近700万人民币汇过去才把嵌入式软件升级,如果不升级损失更大。

我们国家不仅仅是软件跟先进国家有差距,我们的关键零部件,包括基础建设也是有差距的,针对这些,我们国家也不能像国外先工业化再后信息化,所以十七大提出两化融合、实施跨越式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出台的若干意见规定了八项关键目标和任务,这将是今后我国若干年内两化融合推动落实的重点,下面我重点把这八个方面给诸位领导汇报一下。

第一,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要拥有具备竞争力的创新能力,除了牢固树立创新理念,还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研发设计。10月16号我和徐司长一块到航天科技集团,也就是天宫一号主要承办者,咱们都说云计算、物联网,好多专家形成不同意见,说云里雾里,雾里看花看不明白,我觉得不是这样,现在我们国家有一个趋势,欧美国家封锁越厉害的工业门类或者行业我们做的越好,比如军工,比如航天科技技术,我到工信部之前在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司工作,11月份到了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参观了云制造,不仅仅是云计算了,私有云早已建立了,研发形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云,协同研发设计,仿真模拟,然后再进行生产,物联网也不是雾里,必须达到物物相联、人物相联,IPV4不行,必须IPV6,这项技术还没有完全达到,物联网局部应用已经处处看见,我举个简单例子,我们现在到超市买东西,好多超市还是一件一件刷,有时候刷不上来回蹭,现在不需要了,有用芯片的使用,当然价格不断降低,比如我在无锡物联网产业园,一个框里装很多物品,往里一放,全打出来,比你不想买牙膏了,把牙膏拿出来,马上删除,迅速结帐,重庆隆鑫摩托车董事长常年不在重庆,总经理、副总很少见到他,常年在北京,完全靠计算机掌握整个生产情况,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一目了然,打开电脑可以看到车间情况,谁偷懒、谁耍滑看的一清二楚,有的企业两化融合做的非常非常优秀,尤其是国内大型的私营企业在两化融合方面探索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我觉得创新是咱们企业不懈动力,如果仅仅靠盗版软件,恐怕企业发展不大,比如一汽启明信息化方面做的不错,自己开发软件,比如宝信,也是原来一个IT部门,不断发展壮大,开发自己软件,走向市场。

今年3月份到启明调研,启明现在也在向云制造这块迈进,用友软件也在打造云计算平台,民营企业发展的非常迅速,当然,国营企业发展也不错,国营软件在用软件方面绝对下功夫,用的是最先进国外软件,最先进的制造设备,这个我有体会,民营企业以实用、高效为主,现在国家抓软件正版化是很有道理的,一个国家的发展,做大做强,靠偷偷摸摸那是不行的,创新非常关键,信息化创新作为重点的目标和任务。这项政策重点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提供了不同行业当前重点的切入点,我刚才向沈主任了解了一下,机械联合会有很多分协会,铸造、模具等,要找准切入点,正版软件主推哪些。二是提升工业产品本身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咱们都知道价值链微笑曲线,咱们属于嘴唇这个地方,一个iPhone手机,辛辛苦苦组装好,测试完毕,我们只赚4美元,苹果公司赚139美元,中国是制造大国,绝对不是打造强国,重型机械设备咱们生产比较多,因为高能耗,实际上也是高排放,咱们要向价值链高端跨越,假如跨越成功咱们就是强国,我看了一份资料,我们国家总产值占十分之一,如果到2020年,可能要达到七分之一,就要超过美国,如果我们老是来料加工,没有自己实实在在的产品,永远在价值链低端,那我们做强是梦想,我在装备工业司时候跟联合会打交道特别多,早信息化司,这两年搞评估指标体系,打交道也不少,我觉得咱们协会发挥了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快建立现代生产体系,包括提高制造业的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纺织、造纸、医药等行业加快普及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质量控制和调度优化,提高大型装备的集成应用水平,推动食品、医药行业建立起生产过程状态监视、质量控制快速检测系统,逐步完善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第二块也非常关键,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咱们国家的汽车制造厂一汽、二汽包括上汽包括长安汽车厂我都参观过,现在汽车制造流水线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智能化程度也比较高,就顺义现代第二制造厂自动化水平最高,2009年1800万辆,2011年1850万辆,智能化、自动化不可想象,信息化在里面充当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加快建立现代经营管理体系,首先载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要继续深入信息化应用,同时要加强系统整合与业务系统,对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已达到一定应用水平的企业重点是推进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建设集成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对于大型企业集团,重点是要提高信息化管控水平,增强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能力。

我讲讲我的一些感受,我们出台若干意见整整一年时间我带着起草小组调研了将近50家企业,现在国内一些软件确实非常杂,比如OA系统、ERP,有的没有顶层设计,我参加广东牵手工程时候我在会上讲了一个观点,我说软件服务业一定要提供顶层设计,从办公自动化到ERP资源管理系统到制造执行系统要有顶层设计,要成系统,而不是集团内部或者公司内部形成信息孤岛,当前国内整个信息化已经形成这种情况,比如税务搞一套,公安搞一套,银行又搞一套,我个人判断未来发展方向可能一个手机就行了,要么一个身份证,又是手机号,又是社保号,这个也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方向,这就需要顶层设计,企业搞信息化实用软件也应该顶层设计,我曾经跟用友副总裁谈了我的观点,我说你们应该拿出一个解决方案,从办公自动化OA系统到ERP到下面的制造系统,不要形成信息孤岛。包括供应链管理,上个月单独召开了一次供应链管理研讨会,福田信息部部长参加了,福田供应链搞的不错。现在宝钢和迈皋桥他们的产业链协同搞的很好,比如搞桥梁,设计完之后直接给宝钢,宝钢可以按照要求进行生产,上下产业链非常关键,这个系统要打通,在这方面要不断动脑筋,要沟通上下产业链,提高效益。

综合集成,通过起草两化融合若干意见,包括这几年评估指标体系、评估规范的制定,我都是直接参与者,现在综合判断咱们国家整个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由单向应用向综合集成过度,能不能支撑决策系统,让董事长、总经理、总裁能够决策还有一个过程,但是部分企业已经做到,比如国棉一厂,1985年濒临倒闭,1985年改制,1995年又濒临倒闭,被香港一家企业重组,香港企业控股,他们邀请了从美国留学的博士,叫周叶君女士,这个人是学信息化的,她对信息化高度关注,从店用电开始,搞智能电网,主要是棉纺织,从每一锭开始,都装设备识别技术,及时的接续,棉纺织是劳动密集型,传统生产情况下可能一百人、二百人看一万锭,那已经不错了,现在已经达到23人一万锭,每年智能电网改造就节约6千到7千万,比如咱们今

天开会,需要不需要这么亮,她现在形成综合集成,支撑决策系统,及时发现棉花期货不断波动,她预测到可能要涨价,2009年在国外大批买进,就这一项,就为他们企业节约2个多亿,她每天必须到总控室看看生产销售情况,生产的服装面料主要出口欧美国家,有些企业在两化融合方面做的非常非常棒,因此被工信部评为两化融合典型标杆企业和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标杆企业,温家宝总理前端时间到他们厂看了,给予充分肯定,这方面例子比比皆是,综合集成极为重要。

第四,信息化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和安全生产水平。我们今年又批准了100项试点示范工程,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各一百家典型示范企业,13号刚在广西柳州召开会议,确定审批授牌100家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企业。两化融合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也是工信部主要抓的一项工作。加快主要耗能设备工艺流程自动化改造,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实时监测和生命全周期管理系统,围绕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风险评估,多层防护,人机隔离,远程遥控,监测报警,灾害预警,我们和山西省共同打造煤矿安全系统,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最近一两年山西煤矿事故率是不是降下来了,这两年很少听到山西出矿难事故,建立是安全实时监测系统,可以观测到矿井的安全情况。

第五,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帮助中小企业降成增效创新发展,重点完善一批面向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网络环境下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建设,以中小企业参与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协作为依托,加快研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推动面向中小企业的系统管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也是以我们处为主起草的,现在已经公布了,软件正版化跟中小企业密切相关,因为有的中小企业又想上信息化又没那么多钱,可能就偷偷摸摸地搞一些盗版,国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建立一些共性的关键平台,这次我到广东去,包括到上海,现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这方面做的很不错,有一些共性平台直接可以使用,有效的节约或者避免了盗版,这方面工作还要加大力度。

第六,推动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努力提高工业设计水平,继续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支持制造企业围绕产品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在线监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臵服务等新业态。现在是制造向制造服务型转化,已经非常明显了,制造生产一个水杯,卖出去了,我可能就赚2毛钱,但是我给你培训、维护、保养、远程诊断,及时的维修,甚至升级换代,这个就不是2毛钱的问题,可能2块钱、20块钱,像机械行业陕鼓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在总控室知道机械设备什么状态,比如三菱电梯,从2009年开始就知道电梯坏在第几层、什么原因坏的,马上派维护人员去维护,由于信息化突飞猛进,新业态非常普遍。

第七,提升信息产业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能力,促进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电子,积极培育工业软件,加快和规范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应用。

上一篇:企业_个人商标注册注意事项下一篇: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