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024-06-16

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精选8篇)

篇1: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辽宁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

利率市场化,以渐进的方式改革利率管理体制,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建立符合经济规律的.资金配制机制、解决长期以来资金效益低下问题、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与效率的必由之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必将促进辽宁市场的金融创新、扩大与活跃,中小金融机构将面临竞争压力和风险.为实现辽宁金融业的蓬勃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作 者:王永昌 WANG Yong-chang  作者单位:大连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财贸研究室,辽宁,大连,116001 刊 名:大连干部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OFFICIAL 年,卷(期): 18(5) 分类号:F821.0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辽宁金融业   影响及对策  

篇2: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在货币市场上,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经营融资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利率市场化主要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以及利率管理的市场化。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将进一步下滑,经济追赶期所实行的利率管制效用降低,而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在加大。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融资端利率大部分实现了形式上的市场化,但我国的金融体系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篇3: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投资过热, 改变证券市场的不稳定状态, 1993年5月7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利率, 后再次调高。增息后, 经过几年调整, 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 物价明显下降。但是, 另一方面, 由于银行利率偏高, 出现了很多负面影响, 导致生产企业的资金成本居高不下、投资下降、产品滞销;证券市场低迷, 市场上的资金严重不足, 产生了连续三年的大熊市。1996年5月1日, 央行决定实施首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 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95%。这次降息, 对投资者带来了信心, 促进了积极性投资, 给股民带来利好的消息, 在资本市场上增加了一定量的资金;以后又连续进行了七次降息, 使得熊市转为牛市趋势得以确立, 并使得市场在理解降息对股市的刺激作用方面具有一定的牛市惯性思维;另一方面, 对社会生产的资本供给大量增加,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笔者将1978年到2002年11月份止的银行存款额作为研究对象, 来认识比较银行利率的增降对银行存款的影响程度。

1.持续增长阶段:1978—198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 198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798亿人民币, 为1978年210亿元的18倍。

2.高速增长阶段:在银行利率调高的政策剌激下, 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 1989—1996年,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 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达31.6%, 至1996年储蓄余额上升为38520亿元。

3.减速增长阶段:从绝对额分析, 1996—2002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长。1997至2000年分别为46279、53407、59621、62492亿元。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 到2002年10月末,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18万亿元, 储蓄存款累计增加7514亿元, 同比多增3747亿元。其中, 活期储蓄存款增加3154亿元, 同比多增543亿元;定期储蓄增加4360亿元, 同比多增3204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3.8%, 增幅高7.3个百分点。2002年11月末,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8.57万亿元, 同比增长18.5%, 累计比2001年多增加1.3万亿元。

另一方面, 由于银行利率下调, 1996—2002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趋势明显减速。其中1998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3万亿, 如按1989—1996年30%的增速计算, 应达到6.3万亿元, 比实际减少1万亿元。

从1996年至2000年, 储蓄存款余额增长率都呈正值, 但增长率却是连年降低;新增存款余额增长率都呈负值, 并且呈现出连年降低状态。将相邻年份的储蓄存款余额相比较, 增长缓慢并且增额连年降低。

我国的情况表明, 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 这种影响实际上只会引起其增长速度的减缓, 却不会使存款总额减少。连续八次降息, 对银行存款的影响, 表现为存款总额继续增加但增速趋缓, 只不过其中有部分的存款资金转移或者投资到其它领域去了。降低利率, 无疑会使人们对除储蓄以外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品品种更感兴趣。其中主要部分从居民储蓄存款分流出来, 流入了股票一级市场, 用于申购新股;其次有部分注入了二级市场, 进行股票买卖。

二、银行利率变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1.银行利率增降阶段股市上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动。

(1) 增息阶段。从1993年初始, 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是影响股市波动的重要因素。通货膨胀有抬高股价的作用, 造成了证券市场的混乱;同时, 在通胀严重时, 股票的保值作用也促使投资者大量买进股票, 这进一步促进股价上扬。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央行两次调高利率。我们来看利率调高而带来的股市的变化。上海股市综合指数从1993年3月份的1339点跌至1994年最低时为325点至1996年4月的500多点, 累计平均每月涨跌幅-5.5%, 最高涨跌幅-30.0%。所以, 从两次调高利率来看, 利率对股市的影响主要是减少了股市的资金供给, 进而使得股指下挫。

(2) 降息阶段。1996年5月1日, 央行决定实施首次降息。此前, 股市已经提前开始启动, 市场已经对这一利好做出了积极的提前预期, 上海股市综合指数已经从520点涨到720点。由于短期升幅比较大, 已经达到40%左右, 消息正式出台股票市场当日即“高开低走”, 当日收市股价下挫。尽管5月当月股指在650点附近徘徊调整, 出现了短期的获利回吐, 但当月 (5月) 总成交金额达到了900亿元, 比前一个月增了一倍。这整个反应表明股票市场已经从极度低迷开始复苏, 并且一轮新的大牛市正在逐步展开。而深圳股票市场由于总体跌幅比较大, 几乎没有大的回调, 在连续大涨后强势调整, 三周后继续大涨。从此我国股票市场开始了一个历时五年的大牛市。

1996年8月23日, 央行实施了第二次降息。存款利率平均降低1.5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2个百分点, 第一次降息后, 上海综合指数已经从620点涨到880点, 该次降息短期升幅再次达到40%以上, 所以第二次降息消息公布后市场再次重现“高开低走”的现象, 其走势与第一次降息情况几乎相同, 在回调到750点附近调整以后再次出现第三轮牛市行情;虽然在1996年12月冲上1250点受到政策的短期压制, 但是投资者的热情已经火山爆发, 市场很快在850点探底成功, 不管总成交量和总成交金额都翻了一倍, 但股指由此屡创新高。

1997年10月23日, 央行第三次降息。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分别为1.1和1.5个百分点。虽然经历了三次降息, 流向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资金不断增加, 但是当时发行了多个长期品种的国债和几只证券投资基金, 加上一年来市场总体涨幅比较大, 按当时1200点计算, 总体涨幅达140%左右, 股票市场的容量已经大大增加, 所以降息仅是维持了市场的多空双方的强势调整状态, 对当时短期市场没有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1998年3月25日第四次降息, 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分别为0.5和0.6个百分点。虽然在幅度上较前三次降息的幅度明显减小, 但存款准备金利率做出了大幅下调, 使得社会融资环境进一步宽松, 并且股票市场经过8个月的调整, 已经再次累积了比较大的多方的能量, 在降息后的第三天, 市场就开始展开一轮近3个月的中级上升的行情, 4至6月期间累计涨跌幅均为8.11%左右, 4月份的总成交量又创新高, 上海综合指数也从1180点上升到1998年6月的1424点。从成交量与大盘走势的关系来看, 成交量的企稳是大盘走稳的基础, 所以, 在这位置是多空力量相对平衡的位置。

1998年7月1日第五次降息, 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分别为0.49和1.12个百分点。经济面临比较大的冲击, 人民币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同时, 沪市综指从开始从1424点高点回调到1350点附近, 由于市场累计升幅比较大并且心态不稳, 所以在降息消息公布的当天, 市场反映是“高开低走”, 随后市场继续回落, 直到98年8月18日探底1043点成功。8至10月, 股市平稳进行, 没有太大的波动。

1998年12月7日, 央行第六次降息, 存、贷款利率平均下调幅度均为0.5%。当时国内外经济已经基本开始稳定, 但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股票市场从1043点反弹到1300点后开始回落, 降息后短期走势类似第五次降息, 但是回落的幅度比较有限, 虽然此次降息没有对股市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但却使股市在1000点之上站稳, 也为之后的1999年5月大行情做了充分的准备。

1999年6月10日, 央行宣布第七次降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降1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平均下降0.75个百分点。此时的股票市场处于行情大爆发的中途, 降息使行情当天高开强势高位整理, 随后继续加速上攻, 随后在6月14日公布“三类企业”可以入市的规定, 为当时的行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到6月29日到达1750点新的历史高点。存款利率下调给股市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股市投资量明显加大。

2002年2月21日, 央行宣布第八次降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平均下降0.25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这是世纪之初首次降息, 对投资者来讲都是利好消息, 对未来经济的看好, 也对股票市场起到一种中长期支撑作用。本次降息对证券市场影响如何, 看下面数据:上海综合指数当日以1540.49点开盘, 最高1544.57点, 最低1521.66点, 当前价1530.84点, 涨24.22点 (1.61%) , 成交79.34亿元。上涨家数为585, 平盘家数为6, 下跌家数为28。

深证成分指数当日以3102.25点开盘, 最高3104.37点, 最低3051.31点, 当前价3064.34点, 涨42.09点 (1.39%) , 成交45.16亿元。上涨家数为452, 平盘家数为3, 下跌家数为31。

上海B股指数当日以145.50点开盘, 最高146.06点, 最低143.55点, 当前价143.75点, 涨1.45点 (1.02%) , 成交28221.24万美元。上涨家数为47, 平盘家数为1, 下跌家数为3。

深圳成分B股当日以1390.76点开盘, 最高1393.55点, 最低1362.82点, 当前价1364.10点, 涨7.13点 (0.53%) , 成交5408.19万港币。上涨家数为47, 平盘家数为2, 下跌家数为7。

从上面的情况看出, 这八次降息的当天或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股票市场都是高开低走, 最后大都低于前一个交易日, 这都是投资者在利好的刺激下, 走出了高开的行情。由此, 可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降息基本面是影响股票市场的多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它对股票市场是一种中长期支撑作用;其次, 降息并不能改变中期股票市场的运行态势, 如果股市中期是上升阶段, 降息后市场中期上升趋势将继续, 反之如果股市中期是下降阶段, 降息后市场中期下降趋势也将继续;第三, 八次降息后当日市场走势, 六次高开低走, 一次弱势整理, 一次高开后高位强势整理。再有降息前10.98%的年利率, 股票价格低于10倍市盈率时才被认为有投资价值的话, 现在面对2.25%的年收益率, 40多倍市盈率的股票已经具备了同样的价值。当然, 从第一次降息至今, 沪深两市上市A股由337只增加到1200只左右, 股市的总市值由4800亿元上升到40000亿元左右, 市场规模扩大了八九倍。在如此快速扩容的同时, 我国股市还演绎了一轮惊心动魄的大牛市, 即使按照此前已经大幅回落的沪市综指看, 仍比降息前上涨了约150%以上。这一切成就均离不开八次降息所带来的巨大支持。

2.股市上流通市值和成交量的变动。流通市值代表股市财富的总量, 是反映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流通市值与股民保证金余额之和, 代表投资者投入股市的资金总量,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 对研判大盘的趋势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股市流通市值占GDP的比例只有12%, 总市值占GDP的比例也只有38%, 相对发达国家总市值占GDP达到100%的比例。从1998年以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的走势来看, 1998年1月至1999年4月期间, 流通市值在6000亿元上下浮动, 1999年“5·19”行情时, 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突破盘局, 一举达到了9000亿元以上, 涨幅达50%。随后流通市值出现了调整, 调整区间为8000~9000亿元之间, 调整时间不长, 约半年左右。2000年年初, 沪深股市流通市值再次出现了持续增长, 2001年5月和6月时达到18800亿元以上, 涨幅达100%。在流通市值如此大幅上涨过程中, 几乎未出现像样的调整。因此, 2001年6月以来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也就比较自然了, 从调整的幅度来看, 最低点位置大约在2000年以来上涨的50%位置, 即13000亿左右位置。流通市值的反弹高度在16000亿元位置, 相当于流通市值从19000亿元高点下跌至13000亿元低点的中间位置。

三、八次降息对资本市场的深切影响所具有的启示

启示1:银行利率是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资金的价格, 它成为一国的货币政策中的金融调节工具后, 能使金融市场的细分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从1996年5月1日至2000年2月21日期间, 我国连续八次降息, 凭借这种调整的幅度和力度所具有的惯性作用, 不论其初衷如何, 最后的结果, 对我国幼稚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而言, 是一举奠定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规模和初步面貌, 使我国的虚拟经济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 有了一定的发展, 并有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基础。

启示2:一国的利率水平的增降, 对一国的货币资金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主要是其中的金融市场有极为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这一点, 从我国上世纪末连续八次降息的空前绝后的举动所产生的结果可以领察到;反过来, 在现在的利率水平上, 因另外的因素, 要实施大幅调高我国的银行利率, 则应慎之又慎。否则, 会付出较为惨痛的代价, 主要是会对仅有了一个浅薄基础的我国的资本市场产生不利的冲击, 会使之萎缩倒退。近几年来, 即从2002年至今, 我国利率水平就确定在较低的水平上, 尽管略有调高, 仍属谨慎性微调,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恐怕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为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是其中的证券市场, 各商业银行的储蓄利率只能维持于目前的基准利率水平基础上, 不能提高只能有所下调。当然, 若今后证券市场处于过热, 则可略微有所提高。另外, 在我国, 银行存款尽管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上, 仍会以惊人的速度 (尽管当利率大幅下调时, 会减缓, 但总量仍增加) 增加。为缓和这种过量的增加速度, 应维持一种较低的储蓄存款利率水平。

启示3:利率影响社会资金的流动方向等关于利率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的理论探讨, 发达国家经济和金融学界有许多具体的结论性意见。但从我国的社会实践而言, 尤其是在我国目前向商品经济过渡的历史阶段, 利率因素的作用力到底有多大, 它的变动的影响范围有多广, 程度有多深, 根据中国国情能否得出一些新的结论, 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总结和研究的理论课题。而本次就利率的连续八次下降, 仅是在一定期间内, 来探究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的反响, 是一种理论研究尝试。例如, 目前证券市场呈过热态势, 人行2007年内已多次调高了利率 (属于微调) , 而证券市场仍较“热”, 就很值得研究。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利率调控对我国经济的全方位影响的研究, 尚需更进一步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2].武剑.储蓄, 投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 1999 (11)

篇4: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2002年,我国在八个县的农信社实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使得以净息差主要收益来源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遭受严重冲击。主要原因是,农村中线吉人机构在金融产品推广以及中间业务开展等方面较为薄弱,利率市场化推行之际,息差收窄,盈利能力自然迅速被削弱。在此背景之下,借助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扶持,加速转变升级盈利模式,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竞争份额,将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盈利模式。众所周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数十年以来,都是在以“速度规模型”为主要发展方式进行获利,依靠国家的“三农”政策,以存贷款利差作为盈利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临巨大压力,市场化条件下,净息差将逐步收窄,这会使其盈利能力遭受冲击。

体制机制。现有国情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无论体制还是机制,离真正意义上的流程银行都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会一层”仍然处于理论架构的阶段,各阶层关于独立、充分履职的问题尚未实现,相互之间的制衡和约束作用仍然薄弱;各个机构之间职责模糊,界限不清等问题普遍存在。机制建设、经营行为基本取决于高层偏好,导致出现经营粗放、管理粗放的局面。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体制机制的改革问题上,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中间业务。从盈利方式来看,现目前所研究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存贷款息差。而中间业务在盈利收入中的所占比例极少,利率市场化之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提高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综合收益的必然选择,是增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金融产品。中小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大部分的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现状:金融产品缺乏创新性,产品之间相似性过强,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金融产品创新大多以自发式创新和任务式创新为主,研发出的产品实用性差,难以贴近市场需求;整个行业金融产品创新氛围不够,甚至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风险管理。在中国特色基本国情下,包括政策、体制、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利率自由化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会更加显现。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资产结构的单一以及不良资本占比过大;流动性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行无法应对因负债下降或资产增加而导致的流动性困难,资产和负债之间出现不对称,流动性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目前,虽然一部分农合机构的经营情况有所改善,部分农联社正积极筹划组建农商行,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还有待提高。

客户行为

在利率市场化中,客户是最大的受益者,客户对于银行风险、业务种类、金融创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行为反馈,客户需求决定银行生存。本文拟通过对微观主体(居民)的调研,分析其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绵阳市石棉县、宜宾市翠屏区为例)业务开展的反馈行为(不考虑贷款需求)。

本文提出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包括:年龄、居民年收入、工作类型、存款目的、是否购买理财产品、存款偏好等对客户进行划分。

数据统计分析

总共对1500人进行了调查访问,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40岁以上人群,大都会选择银行存款作为理财方式,40岁以下人群较少选则银行存款进行理财。

年收入越高,对理财产品的重视程度越高。

农民、个体商户以银行存款占个人收入的比重较大,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则相对较少。

68.23%的调查对象进行银行存款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其安全性,其次才是流动性(方便取用),最后是收益性。

在调查对象中有约56%的居民有购买理财产品的经历,41%则没有。

购买理财产品的方式,银行依旧占主导,网络平台正在崛起。

在选择存款时,绝大部分的居民更在意存款利率的高低,并会据此选择不同存款种类。

相关建议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针对客户行为,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利率市场化必然造成利率的频繁变动,利率风险加大,这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利率管理机制,针对市场利率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和防范。对于以银行存款为主要理财方式的“存款型”人群,利率浮动对其影响较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在保障该部分人群利益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多多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紧密客户与银行的依存关系。这样在市场利率波动情况下,不会使银行存款数量发生大幅波动,也避免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为了争取客户,盲目提高存款利率,扰乱市场秩序。

数据显示,村镇居民进行存款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财产的安全性,其次是保障其流动性。在吸收存款的过程中,应当展示出自身保障财产方面的优势,存款保障制度的优越性,例如理赔范围,或其他补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村镇有网点优势,覆盖面较国有银行更大,在满足居民流动性需求上做得比较全面,但是,如果能在存取款手续和费用上实行方便优惠政策,效果更佳。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块沃土,面对激烈的竞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根据市场细分的原则,确立自身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部分细分市场中的优势,而后形成独特的品牌优势。综合调研的几个问题的数据,对于理财产品的需求与否,居民基本各占一半。这说明理财产品在农村金融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说明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创新和推广上力度不够。在农村区域,多数人对理财产品认识不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加大理财产品种类的开发,按照客户人群的特征,制定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创造自身理财产品的优势,保障新颖性。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加大人才引进,提升科技竞争实力,独立出专门的市场调查部门,切实了解客户的理财需求。最后进行效率推广,为优质客户匹配专人进行理财产品的规划和打理。

“互联网+”是当下新名词,网络成为一个新兴发展平台。数据显示,人们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理财产品购买或者其他银行业务的比重正在增加。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坚守阵地,在资产结构调整转型的同时,加强科技应用力度。将金融业务摆上网络平台,致力于传统业务与网络金融的融合。现阶段,互联网在村镇的普及程度变高,农村网民数量剧增,这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一个发展机遇。根据不同人群在各大网络平台的参与度,建立独立的网络运营团队,实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打破原有单一经营模式,实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新常态转型。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篇5: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货币市场,根据市场供求水平由市场主体共同决定利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利率的接受者。金融创新是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近年来的主要表现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非管制利率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客观上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并对银行负债业务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下面将分别就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的影响及对策做阐述。

一、利率市场化对负债业务的影响

(一)负债成本呈上升趋势,利差空间缩小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短期内存款价格竞争加剧,价格策略在一定时期内将成为银行争夺各项存款的主要武器,从而推动银行业整体负债成本的上升。各银行陆续披露的年报显示,绝大多数银行存款成本均较以往有所上升。数据显示,工行去年的存款平均付息率为2.04%,而上一年为1.98%;中行去年的存款平均利率为2.02%,较上一年增加了15个基点。实际上,负债成本上升的压力已经在信贷增速上有所体现。2014年银行业贷款增速降至13.5%,比前五年平均增速下降6.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的利率市场化较早,目前主要通过规模影响负债成本,即同业存款规模越大、占比越高的

银行,其负债成本明显较高。

(二)负债规模大幅波动,增大流动性管理难度

银行体系与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的定价差异,也易导致跨市场资金的大幅波动,尤其在流动性紧张的关键时点,存款利率可能远高于证券或货币市场收益率,致使资金抽离证券或货币市场,大规模涌入银行体系。数据显示,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年计息负债余额约为97.8万亿元。其中,负债主要组成部分存款、同业负债和应付债券余额分别达76.4万亿元、18.8万亿元和2.6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5%、32%和40%,占比分别为78.17%、19.21%和2.63%。

(三)负债产品创新加快,负债竞争日趋多元化。银行顺应存款理财化趋势,加快表外业务创新,主动发行理财产品,以满足客户对收益率的需求,将资金稳定在银行体系。截止2014年6月末,全国理财产品规模为12.65万亿,较2013年末增长23.54%,累计募集理财资金49.41万亿,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达5.2%,远高于0.35%的活期存款利率和3%的1Y定期存款利率。二对策

(一)加强主动性负债,严格控制负债成本

一是积极拓展财政、住房公积金、军队、海关、医疗、教育等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强的核心存款,尽量以核心存款增长支撑资产业务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可加快发展代发薪、代收付、借记卡、保障卡、国内结算等业务,通过现金管理、基金代销、第三方存管等带动个人存款。二是严控高成本负债,努力降低负债成本。综合平衡社保存款、财务公司存款、同业存款等高成本负债的贡献与成本,对高成本负债新增规模实行严格的比例管理。同时准确把握市场利率走势,在整体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情况下,尽量缩短高成本负债的期限结构,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二)转变发展模式,实现资负平衡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健全和完善资负管理机制,合理安排资产和负债规模增长,优化业务种类、期限和客户占比等内部结构,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专业性和前瞻性。二是完善内部管理体制,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要。三是加快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建立单一客户、信用和效益贡献的统一数据信息库,开发统一利率风险定价模型作为业务定价的测算基准。

(三)优化客户结构,打好业务转型基础 一是对公客户结构方面,可通过外部合作平台推进生态圈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尽量提升客户拓展的有效性。二是对私客户结构方面,应继续完善客户分层体系,通过深度挖潜、以户带户,不断扩大客户规模,并以产品配置、增值服务等增强客户黏性。三互联网金融对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银行负债规模的影响,流失存款。银行系资金流向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蚂蚁搬家”效应目前尚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据银监会统计,截止2013年12月,中国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48.05万亿,总负债137.92万亿,总资产同比增速为12.8%,总负债同比增速为12.5%,总资产和总负债两项指标增速逐月呈回落趋势;W i nd统计数据显示,总负债项下居民人民币存款2013年10月减少8967亿元,2014年4月居民人民币存款减少1.23万亿元,5月存款增量开始反弹。余额宝截止2014年5月26日规模达到5742亿,货币基金达到1.59万亿,表明互联网金融产品对银行负债规模的影响。增加融资成本

互联网金融产品分流的客户存款和理财资金,虽然最终借助各种渠道回流到银行体系内部,转化为同业存款、大额存单、协议存款等,但这造成了银行负债结构的变化和负债成本被动提高。银行系为消弥互联网产品的收益优势对客户的争夺,纷纷推出银行宝类产品,银行宝类产品的资金来源半数以上是银行自有客户存款或者理财客户,这种不得已的左右互搏,也加速了负债结构变化,促使存款比重降低,非存款类资金来源逐步上升;存款中定期存款的比重上升,活期存款比重下降。

(二)负债结构变化。

截至2014年5月末,负债中存款比重降低,非存款类资金来源占比上升,理财产品规模增幅达68%。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为68.5%,比上年同期增长1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为26.8%,较上年同期降低1.05个百分点。活期存款降低主要是余额宝类产品及银行宝类产品分流所至;理财产品规模的较大增幅,反映被互联网金融唤醒的草根理财意识及三四线城市居民较低的风险偏好;活期存款占比降低及高收益理财产品规 模上升推高了整体负债成本,银行净利差温和收窄。

实际上,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创新并不是两个独立的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的。并且共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无风险套利空间缩

小,宝类产品对银行负债的冲击将越来越小,但互联网 金融产品利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若干非均衡性实际,以不同的视野和方式,持续寻找并攻击市场其他参与者 的种种缺陷和短板,在创新中扩散、发展其生态链条,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种发展对未来商业银行负债业 务的冲击,会变得更加激烈和更难以把握,不同类别金 融机构追踪信息技术进步,进行负债业务的转型和调整 是必然趋势。

对策:

1通过提升捆绑价值来增强吸储能力。一方面,要在利益捆绑、渠道与价值共享、产品交叉渗透、综合特色化服务提供、客户资金迁移成本加大等环节上,增强存款非价格竞争力。

另一方面,发挥托管业务稳存增存功能,以同业代理联动、产品营销互动增存,强化投行、渠道和理财产品营销,加强与网购、物流、文化产业、PE/ V C 等新业态客户合作,增强债务融资、I PO 及大小非解禁等新兴存款市场竞争力。

2通过构建互联网金融载体,创新渠道运营优势来增加吸储能力。传统金融业不能仅仅满足于生产金融产品,必须探索走向金融前端,建立自有渠道,获得海量客户和数据。从实 践领域看,平安集团控股陆金所的创新模式最为大胆,陆金所不仅演变为借贷平台的组织者和信用风险的担保人,而且成为整合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的资产管理组织者,这种模式值得借鉴和探索。

篇6: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的影响及对策

一、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也是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需要,它将为我国农村信用社

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创造条件。

(一)利率市场化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机遇

1、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农信社实现资本利润最大化。利率市场化后,农信社在利率方面具有自主权,可以根据经营需要来确定利率水平,清除利率倒挂现象,保持合理的存贷利差,从而有助于改善经营状况,有效发挥利率优化资金配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实现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利率市场化后,农信社的经营手段更加灵活,有利于农信社稳定和发展优质客户,优化信贷投向,并通过自身的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长增收,为自身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2、利率市场化将推动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升级和产品创新。利率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金融机构管理和技术的竞争,只有在管理和技术上领先于竞争对手,才能使自己所报出的价格(利率)具有竞争优势。利率市场化后,企业和个人由于对期限、利率、风险程度、流动性等需求不同,将对存贷款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村信用社必须遵循市场规则,重新审视原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树立科学的经营观念与风险意识,培养员工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运作能力,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推出各种适应和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工具和产品。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完善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机制。利率市场化后,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在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利率水平,利率自主决定空间加大。这有助于信用社加大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力度,建立以头寸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期限匹配为核心的资金约束机制,有利于培养信用社的成本——效益观念。

(二)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用社可能带来的冲击。

1、利率风险问题。利率风险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净利息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说,利率价格对存贷单一的农信社收益与成本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而受利益驱动,农信社通过利率市场化实现当期利润最大化成为现实,特别是在目前农信社利率定价存在着垄断性与随意性的情况下,利率定价普遍走高。但利率市场化是一柄“双刃剑”,虽然高利差会在短期内增加农信社收益,却也会对农信社长远发展产生负效应,特别是过度放款,资产负债不匹配、优质客户流失等都潜在着较大风险。

2、信贷风险激励问题。利率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信贷风险而制定的,风险高利率价高也高,风险低利率价格也低,但在短期利益驱动下,会造成信贷逆向选择,形成风险激励一方面农信社为了获取较高的信贷资金利息回报,会不顾项目本身的风险,通过选择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来增强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而偏好风险的借款人会把贷款用于高风险项目来支付更多的利息,从而成为农信社客户。

3、市场竞争问题。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相互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同业竞争手段将由依赖金融服务转向依赖以价格为主的竞争,这使金融市场竞争因直接影响资金配置和财务收益而更日趋激烈。这种竞争的结果,势必缩小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降低其盈利能力。金融机构为争夺存款市场份额,必将争相抬高存款利率,造成其成本的增加,同时,为稳住优质客户,通过贷款实行差别浮动利率会使贷款平均利率水平有所下降。这对实力不强的农村信用社来讲是个挑战。

4、道德风险问题。在道德约束软弱的情况下,信贷管理人员利用掌握的贷款浮动权任意上浮或下浮贷款利率,将浮动利率变成“人情利率”。因“人情利率”不是按着包括风险在内的实际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而与实际资金价格存在差距,所以人情利率存在着道德风险。

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受其惠;利用得不好,受其损。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信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构建起适应市场需要的利率管理体系,提高驾驭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竞争的能力。

(一)建立利率市场化管理体系。这是做好利率市场化管理的基础。一是建立严密的管理体制。把利率市场化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相结合,在完善县级联社统一法人管理的基础上,由县级联社统一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管理,通过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制定严密的风险管理规程和监控约束机制,加强对市场各种信息的收集,搞好对市场利率变化分析预测和利率风险评估,合理确定利率水平。二是建立有效的信息评价决策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多渠道收集

分析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信息,提高对利率走向预测的前瞻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要摸清内部的利率水平和结构,以及各相关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能力,提高决策水平,从而真正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灵活的利率定价决策机制。三是建立综合的测算体系。按照收益覆盖风险和成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综合收益、筹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分摊,搞好综合测算。

(二)建立市场利率风险防控机制。有效防范利率市场化风险是推进农信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利率市场化必然造成利率的频繁变动,利率风险加大,对农信社有效防范和规避市场化利率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科学合理确定利率水平。特别是当前要防止利率一浮到顶,利率水平过高的情况,要实行有差别浮动利率,对优质客户实行优惠利率,防止逆向选择,培育优质客户。二是加强对利率的监管。为避免金融机构过度竞争,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对利率的管理职能,建立和强化同业公会作用,对存、贷款分别实行上下限管理,对构成市场利率的各因素实行定量分析,确定统一的风险系数,使贷款利率定价有章可循,借款人也可以“对号入座”,防范道德风险。三是建立金融保险制度。实现存款保险,保障存款人利益,增强储户存款信心;把信贷利率定价与发放同代理农业保险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推行农业财产保险制度有效规避风险。

(三)加快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建立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一是精细业务管理。把利率市场化风险管理纳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之中,防止为追求短期效益而陷入高负债、高风险经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把握进退,正确判断利率走势,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二是改善业务结构。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优化资金配置,特别要防止“一刀切”高浮利率带来逆向选择和风险激励,切实提高资产质量,搞好成本核算,增强抗御利率市场化风险能力。三是加快金融创新。在不断挖掘市场盈利机会的同时鼓励利率风险规避型金融产品创新,扩大市场投融资渠道,切实改变存、贷单一的业务经营状况,发展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等非利差收入业务,调整利润结构,努力实现业务经营多元化,分散和转移因利率价格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四)加强利率市场化软硬件建设。搞好利率市场化必须加强软硬件建设。一是培育管理人才。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和,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从目前看,农信社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要加快通过招聘、进修、选拔等方式培养人才,使之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提高利率定价水平。二是增强科技含量。在加快农信社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建立起科学的利率定价信息收集、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提高利率的科学定价水平。三是健全金融法制。加快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工作。法律的保障是利率市场化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就难以公正、公平地界定和调整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要尽快以法律形式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管理体制、扶持政策等,为农村合作金融应对利率市场化提供法律保障。

篇7: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决定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随着年内连续降息降准,以及大额存单的出台,新型理财产品诸如余额宝、理财通等规模不断增长,存款资金流动继续加剧,银行眼下不得不面对存款持续搬家的现状。国家出台的种种政策和金融市场改革化措施,加速了放开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自2013年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后,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也逐渐破冰,从历史上看,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可能面临的负面影响更大,这不仅与银行自身的资产规模相关,还与中小银行业务的结构和盈利特征相关,风险管理能力较弱也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中小银行冲击严重的考验之一。

随着黄山市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业也在发展中迸发出发展的活力,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的完成进一步为服务和支持三农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进入丰富了金融市场的服务环境,国有商业银行继续发挥着金融市场主力军的作用。但地域性的限制,各金融机构为争夺市场,势必会造成业务发展的交叉,竞争本来就加剧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出,给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中小银行相比大型银行在业务的品种、产品的创新上本来就存在的很大的差距,中小银行目前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赚取利差,一旦大型银行动用利率决定权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使得存贷款利率出现逆向走势,将会降低整个行业整体的利差水平,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必然的冲击,在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必须做出区别于大型银行的发展策略,利用自身区域特征明显、从业人员本土化等降低信息不对称而具有信息成本的优势,加快经营方式的转型,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农村商业银行近几年的发展依托国家政策的扶持,抓住了地域优势不断的增加了资产的规模,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目前的主营业务仍然是传统的存贷款,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赚取利息差,中间业务品种少、利润低,占整个经营收入中的比重微乎其微,这与大型银行通过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降低经营成本和抗风险能力相比,差距明显。我行在歙县范围内不管是存款还是贷款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在利率市场化到来后却增加了负担,因为利息支出的成本会进一步提高。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必然加剧银行间拉存款的竞争,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利息差,减少利润收入,为了发展,有可能走向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的恶性循环。

存款利率市场化给银行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小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既然是挑战,那机遇和困难是并存的,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也是利弊并存。

一、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发展有利的一面

1、发展更加自主、调整更加灵活、管控更加深入。存款利率市场化直接刺激的就是银行间最大的生存保障——存款,相比之前拉存款的变相竞争,存款利率的变动显得更加直接而规范,进而促进了银行在资金来源的结构上必须结合自身的地域特征、经营管理水平和资金流动状况,综合考虑成本、收益、风险等各种因素,发挥自主定价权,提高银行经营自主权,实现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更深层次发展。

改革必定要求市场更加优化配臵,有改必有阵痛,最先适应的则必然是最快做出调整,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和成本意识,加快市场布局和金融创新,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差异化经营的银行。

2、优化自身人力资源配臵和客户群体、提高人力效用和客户管理水平。

存款利率市场化给银行的发展冲破了以往相对固定的利率定价机制,无差异化的存款利率从客户的角度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从银行自身来说存款营销手段单一,人力资源无法合理的配臵到合适的地方,人力效用低下积极性程度不高。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调整必然使得银行更加优化和区分客户群体,实现层次化管理,主动吸引高端客户,优化存款结构,提高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3、促进银行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都将大大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和利率定价管理将更加复杂,这会导致银行资产收益与价值相对于负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对称变化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容易造成银行收入损失和资产风险,增加银行经营管理的难度。相应的对银行员工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高素质的人力储备将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摆脱因队伍整体老化,观念陈旧,进取意识不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弱的瓶颈。

4、从软实力上提高服务水准,硬实力上推陈出新。存款利率市场化会使得银行间竞争更加白热化,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把握市场稳定市场,软硬实力的提升是一大关键。比如我行推广的标杆银行创建即是从提升软实力出发,以一种更加优质的服务水平注入到每个细节,让客户感受到真诚、和善、友谊。社区E银行的推出更是从硬实力上走出的坚实一步,我们的产品够潮、有质、取之于大众、用之于大众,让社区E银行作为连接客户于客户之间的平台,是时下网络的C2C模式与银行的金融、信用功能相叠加的新的产品典范。

5、提升和完善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规范银行经营环境,提升服务“三农”等实体经济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银行的绩效考核还未真正实现绩效与业绩完全挂钩,未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绩效体制。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也不利于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为客户服务,在这样一种银行经营环境氛围下,必定出现投机取巧、不务实、只注重量而不注重质的服务形式,不但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实际经济的的客观需求。

二、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发展不利的一面

1、提高经营成本、减少经营收入,压缩利润空间。存款利率市场化,银行之间为了争夺优质存款,稳定资金来源,势必会竞相提高存款利率,存款利率的上升必然导致成本增加,压缩利润;另一方面,为争夺优质贷款项目、拓展贷款规模,降低客户的利息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又必须调整降低贷款利率,这一升一降,进一步压缩了利差,降低了利润。利润的减少使得银行的计提风险拨备覆盖率受到了限制,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2、风险的宽度和深度加大,不利于风险的管控。存款利率市场化,银行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为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银行的产品创新将加大,计息方式将更加多样化,对员工的利率定价和日常账户管理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不当操作和违规操作,引发操作风险,进而引发银行的信用风险。不仅损坏了自身利益,又损坏了客户的利益,这为银行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3、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冲击了银行信用,降低了客户资源的稳定。

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前,国家信用、银行信用成为了银行发展的最有利保障,客户对银行的信心和意识未曾动摇。在存款保险制度推出之后,一方面,要求银行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缴纳保险费,增加了银行的成本,可能诱发道德风险,使银行承受更多风险,同时产生了逆向选择的问题。另一方面,允许银行出现面临倒闭的风险,并且对客户的最高保额只有50万元,这就给客户造成了一定的心里压力,如何规避风险成了客户逆向选择的一道大题,客户的逆向选择势必加剧了存款的不稳定性,引发银行存款搬家和流动性风险。

4、利率市场化可能造成无序竞争,扰乱了市场经济,使银行出现分化。

在四大行基本占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会导致银行同业内在存贷款业务方面的竞争加剧,存款业务方面的竞争会使得存款利率不断上涨,有可能发生抬高利率的无序竞争;而贷款业务方面的竞争会造成针对规模大、信誉良好的优良客户的贷款利率趋于下降,从而缩小存贷款利差,减小银行的利润空间。进而压缩中小银行的发展空间,中小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则必然会在利率上实现对大型银行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得中小银行背负了更多的发展成本,容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爆发恶性竞争,滋生金融腐败,以至于扰乱市场经济,影响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5、民营银行的批准进入,进一步加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变革,势必打破银行的传统发展格局。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金融机构特殊的产权结构和经营形式决定了其具有机制活、效率高、专业性强等一系列优点,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必然会加剧金融市场的竞争,加速了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走向,提高了存款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度。

三、提高利率风险监测的措施和手段,掌握市场发展动态,提升自身发展的策略。

1、及时了解国家的金融政策和利率调整机制。深入了解国家金融政策,在政策的范围之内制定出利率调整对银行发展的利益最大化机制。

2、建立利率风险应对预案。存款利率市场化必然出现银行的利率市场差异化,进一步会加剧存款搬家的流动性风险,如何尽量规避风险,稳定发展,就必须有能及时处臵突发状况的应对机制。

3、建立存款利率工作监测点,实时动态监测同业存款利率变动情况。知己知彼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各家银行对待市场的策略和利率政策不同,都会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稳定自身客户的优势资源,不同期限不同金额的利率会出现多样化和差异化,只有实时动态监测同业存款利率变动情况,改变根据基准利率一成不变的浮动机制,才能优化我行的利率结构,吸引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

4、合理制定我行的利率定价机制,建立高效合理的定价体系。在定价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成本,并且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5、监测网络及社会对利率市场化的舆论。现在的网络舆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出,在网络上的各种存款有风险的讨论异常激烈,给居民的情绪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应该利用网络舆论传播快的特点传播积极的一面,保护银行的市场的利益。

6、及时监控网点存款偏离度。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银行以以往那种冲时点的拉存款方式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不利于存款的稳定,及时监控网点存款偏离度有利于从正面分析营业网点的存款机构和经营情况,制定出利于自身发展的存款策略和发展模式。

7、监测同业理财产品的存款利率变动情况。存款利率市场化虽然给活期和定期利率的上浮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大这并不能拉开存款利率的差距和优势,为了吸引客户,理财产品的短期限高回报的特点,给利率的变动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对中小银行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来说,由于其自身理财产品少,特点不够鲜明,处于一种被动和劣势的地位,只有监测同业理财产品的存款利率变动情况,反过来创新自身的产品和优化自身营销手段,才有机会从中突围。

8、制定存款利率监测分析表,评估和计量利率风险。存款利率市场化,银行将面临更大的利率风险,不一样的存贷款利率会造成利率的结构风险,由于客户拥有存贷款选择权,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会导致银行承担利率变动带来的客户利率选择性风险,合理、准确的评估和计量利率风险,优化存款利率监测分析表,总结和统计利率风险数据,给利率政策和领导层决策提供更直接和有效的依据。

9、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由于银行的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对于利率变动给银行的发展带来影响的意识薄弱,更生活在过去那种无差别无风险的意识形态里,必然阻碍了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只有改变思维模式,摒弃传统观念,勇于创新和接受新事物,做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准备,为利率市场化经营转型奠定基础,上下协力应对发展。

篇8:利率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海南省各金融机构经营现状

(一) 银行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

截至2014年6月末, 海南省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6 322.3亿元、5 060.5亿元, 分别是2008年末的2.7倍、3.7倍。存贷比由2008年的59%提升至80%。不良贷款余额45.8亿元, 不良贷款率0.9%。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67.5亿元, 同比增长15.6%。信贷投放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作用逐步增强。

(二) 人民币存款利率运行情况

1. 存款挂牌利率

国有大型银行。从定期存款利率看,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行和国开行的整存整取各期限档次存款利率水平保持一致。其中, 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利率分别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096 2倍、1.089 3倍和1.083 3倍, 其他期限档次统一执行基准利率。从活期存款利率看, 上述7家行中除交行和邮储行上浮到基准利率1.1倍外, 其他行都执行基准利率。而农发行所有档次利率都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1倍。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信、浦发、光大、平安、兴业和招行1年期 (含) 以下各档次存款利率都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1倍;2年期和3年期存款利率有所分化;5年期利率都没有上浮, 均执行基准利率。

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海口农商行、海口联合农商行、三亚农商行、白沙农合行和各市县农信社各期限档次存款利率都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1倍。

2. 同业存款利率

2014年二季度, 同业定期存款利率各月呈“V”字走势, 较一季度呈下降趋势;同业活期利率2月份以来呈逐月下降趋势。6月, 同业活期存款余额和定期存款发生额增加。同业活期存款余额为21.01亿元, 环比增长71.79%;加权平均利率为0.99%, 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0.11个百分点。同业定期存款发生额为205.97亿元, 环比增长193.53%;加权平均利率为4.38%, 环比提高0.33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2.08个百分点。其中, 1个月以内和1—3个月 (含) 同业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4.19%和4.27%, 环比分别提高0.51和下降0.19个百分点。

二、人民币贷款利率运行情况

(一) 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

2014年2季度,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呈逐月上升态势, 与一季度逐月下降态势形成鲜明对照。6月,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 (不含票据融资) 加权平均利率7.18%, 环比上升了0.08个百分点,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二) 企业贷款利率

2014年2季度, 企业贷款利率呈逐月上升态势, 上半年在3月份形成低点后已连续4个月上升, 6月人民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18%, 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0.39个点分点。分机构看, 6月份, 政策性银行98.88%的贷款利率集中在基准利率[1, 1.1]倍的区间内。国有商业银行67.34%贷款利率集中在基准利率[1, 1.3]倍的区间内。股份制商业银行75.32%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1, 1.3]倍的区间内。城乡信用社45.16%的贷款利率集中在基准利率[1, 1.5]倍的区间内。分期限看, 6个月—1年、1—3年、10年以上贷款利率环比分别提高0.28、0.16、0.18个百分点, 6个月 (含) 以内、3—5年、5—10年 (含) 贷款利率环比分别下降0.55、0.40、0.01个百分点。分企业类型看, 大型企业下浮利率贷款占比为14.00%, 环比上升5.82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基准利率贷款占比为24.28%, 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上浮利率贷款占比为84.14%, 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三、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一) 利率市场化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机遇

1.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完善金融市场, 规范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

作为资金的“价格”, 利率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是释放信号, 调节资源配置。利率市场化, 其实质就是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 其目的就是促进融资工具结构合理、种类齐全, 推动监管部门建立健全监管体制, 促使制度信息充分披露、金融市场主体得到充分竞争, 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这将推动金融机构着力改进其经营行为, 共同搭建公平的金融竞争环境, 避免因不正当竞争而造成损失和风险。

2.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优化经营结构。

利率市场化让金融机构能更好地甄别客户。在持续盈利目标的驱使下, 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部门会更加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风云变幻”, 在综合分析客户的经营情况, 认真测算拟发贷款所产生的资金成本、管理费用及违约成本, 计算出相关业务可能带来盈利多少的基础上, 对不同的客户与业务采取优质、优价与风险相匹配和有差别化的定价策略, 这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优化经营结构, 按最优原则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3.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

利率市场化客观上为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提供了动力和压力。放开利率的结果使资金的价格真正市场化, 而价格竞争必须以低成本的资金筹措为后盾。因此, 各金融机构势必会在金融产品、服务手段、营销策略上各展所长, 加大创新力度, 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和产品, 大力发展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的非利差型的中间业务, 从而在竞争中掌握主动, 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 利率市场化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挑战

1. 利率市场化给金融机构带来利率风险。

依据风险持续时间的长短, 利率市场化带给金融机构的风险可分为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 其中主要是恒久性风险, 即利率风险。受利率波动的影响, 资产收益相对于负债成本发生不对称变化, 使得金融机构的收入和资产形成损失, 这就是利率风险, 主要包括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本点风险和潜在选择权风险。我国金融机构由于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严重不对称, 面临的主要是重新定价风险。利率变动对金融机构是否有利, 关键是看资产与负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当市场利率上升时, 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 正缺口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为正面;当利率下降时, 则影响是负面, 负缺口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利率的波动还可能造成借款人提前偿付借款本息、存款人提前支取存款的情况, 这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选择性利率风险。

2. 利率市场化将加剧金融机构的竞争。

从国际经验来看, 大部分国家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间的竞争明显加剧, 还出现了银行倒闭增加的情况。其中以美国的情况最为典型, 美国从1982年开始到1986年3月, 大约用了5年的时间完成了利率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及其之后, 美国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竞争加剧致使银行倒闭数量的增加。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 美国每年倒闭的银行达两位数, 1985年达到了3位数;此后则急剧增加, 在1987—1991年每年平均倒闭200家, 最多的一年竟然有250家银行倒闭。就我国而言, 我国银行市场可看做是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几家中小商业银行组成的寡头垄断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这是因为: (1) 在优良大客户的争夺上, 各家银行互不相让, 由于大客户所需求的资金量较大, 因此, 国有商业银行更有资金规模上的优势。 (2) 在民营企业的争夺上, 国有商业银行在附加了一定的风险利率后, 可与中小银行展开竞争。 (3) 在存贷款利差缩小的情况下, 银行不得不去从事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投资, 银行破产的风险加大。在目前尚未建立存款保险机制的情况下, 国有商业银行有国家信用保证, 中小商业银行则可能清盘, 这就损害了中小金融机构存款人的利益。所以存款人可能会把存款进一步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 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源压力会增大。

3. 利率市场化将对金融机构主导业务产生巨大冲击。

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 各家商业银行为增加存款, 存款利率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为抢夺优质客户, 贷款利率趋于下降, 激烈的竞争将使存贷款利差有大幅度缩减。金融机构只能通过业务的创新来弥补利润的下降, 这将使存贷款业务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看, 一般存贷款利差只占收入60%左右, 甚至有的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小于总收入的50%。而在我国的金融机构中, 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因此, 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导业务———存贷款业务, 在未来金融机构总业务量中的比重将会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 利率的市场化带动了金融市场的发达, 使一部分筹资与投资从间接方式向直接方式转化, 产生了资金脱媒现象。大量的企业临时资金不再通过存款形式来增值, 而是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上投放出去来获取短期收益;居民也不再过分看重仅含有无风险价值的储蓄利率, 更关注包含风险价值的金融市场的收益;形式并不灵活的银行贷款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相比, 也不具有竞争力, 金融机构的主导业务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4. 利率市场化将对金融机构员工素质提出挑战。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 利率风险的加大, 加强对未来利率走势分析和预测已很迫切。同时, 金融机构票据市场业务、货币市场业务将急剧增加, 技术创新步伐会大大加快, 管理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这都迫切需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来保障。这些人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 还要具有丰富的金融机构实务经验, 既要通晓国内外利率的波动状况, 又要精于预测利率变动趋势。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 员工观念陈旧, 队伍整体老化, 文化水平偏低, 进取意识差, 对新事物反应慢, 接受能力不强, 对利率走势发展预测、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较弱, 很难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金融机构应采取的对策

(一) 加大经营管理创新

为了更好地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金融机构应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大胆创新。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从分散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变, 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 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同时, 金融机构还应在经营方式更加充分地体现集约化的经营特点。集约化经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收权和调整机构, 而是在经营体制上实现资源 (人员、资金、设备等) 集中统一使用, 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把分散的、相同的业务操作和管理职能集中起来, 把分级管理改变为一体化的直接经营和管理, 减少了层次, 降低了资源消耗, 以相同的或更少的资源, 实现更大的效益。经营和管理越是集约化, 层次越是简化, 资源利用越是充分, 经营和管理越是有效。如客户账户管理, 金融机构可将现行各基层网点的分散管理, 结合计算机网络化, 改变为在上层集中管理;信贷经营管理, 由现在多层次的经营决策, 改变为高层次的集中经营决策, 实行集中综合授信, 集中审贷;内部监督机构集中在一级分行以上, 自上而下实施监管, 而不是自下而上逐级负责制。同时, 金融机构还应按照经济效益原则组织银行内部资源和业务发展, 这样就可以使金融机构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 建立利率测控体系, 切实规避利率风险

一是建立利率信息监测体系。成立专门的利率研究部门, 多渠道收集反映宏观经济、货币政策、金融形势的信息, 加强对经济前景的预测与分析, 进一步提高市场敏感度, 时刻关注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公开市场操作的动向, 时刻关注同业利率的变动情况, 对本外币利率变动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与研判, 为利率风险的识别和监控提供有效支持, 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是建立利率风险计量模型。在理清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与结构, 分析相关因素对利率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 建立起利率风险计量模型, 及时测度利率各项变量指标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通过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和VAR值分析方法来研判利率风险方向, 并测定利率风险大小和范围, 注意将数理模型和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结合。在外界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 对利率水平予以及时调整。加大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交互关系的研究, 促使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相互匹配, 有效规避利率风险并最大化增加收益。

三是建立利率内部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在全行开展利率检查与抽查, 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 切实防范个别工作人员以权谋私, 定出只利客户、不利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或计息方式, 有效规避道德风险。

四是建立利率价格公示制度。为便于制约监督, 应明确优惠利率的适用条件与对象, 防止人情利率的产生。对人为形成利率风险的相关责任人员应进行责任追究, 后果严重的须严加处理, 将利率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 完善利率定价机制, 努力降低经营成本

一是改革内部成本管理体制。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 依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FTP) , 建立起利率定价模型, 做好内部资金流通及其定价管理工作, 对每笔业务计算资金成本收益及净利息收入, 按产品、部门、客户经理来衡量利润贡献, 并进行盈利能力分析, 为绩效评价提供明细的资金成本数据, 以此分离利率风险、公平绩效考核、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经营成本尽量低于同行业标准, 抢占市场竞争先机。

二是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各金融机构总行决定其分支机构的利率定价, 通过全面分析资金来源的利率水平与期限, 结合其分支机构资产负债实际情况, 制定和公布基准利率水平。同时, 综合考虑各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机构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 确定各分支机构的利率浮动权限。各分支机构围绕各金融机构总行确定的基准利率, 综合考虑分权机构的实际成本, 对不同客户的资信差别、同业竞争程度以及目标利润水平进行分析, 在各金融机构总行授权幅度内浮动, 不得超越。如此, 通过不同的利率水平来映射政策导向, 促使资金中心成为利率调节的阀门, 以此降低各分支机构总体筹资成本, 将内部不能消化的现实及潜在的资产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转嫁。

三是切实降低固定成本。清理低效无效资产, 合理选购经营所需的设备, 对固定资产购置价格进行合理的确定, 对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应适当减少或予以取消。积极提高全员劳动效率, 充分挖掘员工的创造潜力。在合理调整经营网点的同时, 进一步加大机械化、自动化投资的力度, 以更大幅度地降低经营成本。据测算, 金融机构ATM机的使用成本不到传统银行的1/4, 网上银行的经营成本更是只有传统银行的1/10。

四是严格控制变动成本。合理定价存款利率, 有效控制各种存款的利息支出, 并通过积极控制市场营销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取消成本较高的广告费支出, 压缩不必要的办公用品开支等, 来合理压缩市场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利率市场化后, 银行业势必会进入微利时代, 因此, 金融机构应充分挖掘内部潜能, 努力增加资金收益, 尽可能削减不必要的开支, 以进一步壮大实力, 从容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 大力开展金融创新, 积极推动战略转型

一是大力拓展金融创新业务。作为金融中介, 金融机构应适时推出以利率为标的物的金融创新产品来应对利率市场化。创新发展贷款出售业务, 大力发展银团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和并购贷款, 择优购买投资于资产支持的证券与企业债券, 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积极开发利率期货和期权、远期利率协议、互换和互换期权等产品。

二是积极开发利用“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是指普通数据库难以获得、存储和分析的海量数据。面对飞速增长的数据洪流, 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开发“大数据”平台, 尽快完善全球网络, 加快推进国际化步伐, 加强与电商、社交网络等大数据企业平台的合作力度, 提升数据整合能力与分析能力, 借助“大数据”跟踪客户交易行为, 分析客户偏好, 实现更为科学的客户细分与营销定位, 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三是加快向“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转型。在积极做好本业的同时, 金融机构应加快发展保险、信托、基金、租赁和证券等业务, 藉此形成不同金融行业和市场之间互为依托、业务互为补充、效益来源多渠道、风险分散可控的经营框架和集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投资银行、私人银行、电子银行、财富管理、小企业经营、善融商务、消费金融、金融社保卡等战略新兴业务, 在“多功能”上做足文章。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经营方式上充分体现集约化的经营特点, 实现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集中统一使用, 按照经济效益原则优化配置内部资源, 组织推动业务发展, 达到降低成本, 提高经营效益, 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目的。四是加强经营管理创新。用心打造适应金融创新的“流程银行”, 加快改造现有“部门银行”, 加大创新推进工作力度, 在将分散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变的同时, 促使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 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注重将创新理念融入经营管理全过程, 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 强化创新驱动, 着力市场竞争能力的突破, 更好地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五) 重视人才培养, 提高队伍素质

利率市场化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竞争的实质是现代银行的管理和技术, 而管理的主体和技术的操作离不开人才。因此, 归根结底, 竞争的根本是人才, 所以金融机构应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人才培养重点是面向市场的证券专业人才、保险专业人才、电子化建设人才、市场交易人才和利率管理人才。各金融机构应当从现在起就着手规划培训, 超前搞好储备, 为下步业务的拓展打好基础。人才来源渠道可以通过引进来补充, 也可以通过培养来提高, 还要积极创造条件, 为基层骨干人员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可以采取东西合作交流, 或选派人员到一些新业务部门乃至其他金融机构锻炼等形式, 尽快培养提高。与此同时, 要加快金融机构人员更新进程, 结合机构调整、人员分流, 对超过一定年龄、文化素质偏低的人员实行内部退养, 腾出位置招进高素质人才, 大胆启用年青干部。金融机构还应对现有员工采取等级管理法, 拉开分配档次, 实行年薪制, 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实行“人本管理”, 从而全面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洪.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问题分析与研究[J].国际金融, 2010, (3) :12-14.

[2]张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展望[J].中国金融实践, 2009, (1) :23-27.

[3]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 2001, (1) .

[4]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中国货币政策报告 (2002年) [R].

[5]郑良芳.关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新金融, 2002, (6) .

[6]蓝德彰 (John D.langlois) .利率管制与风险定价[J].财经, 2003, (3) .

[7]田晓军.银行再造与集约化经营:中外银行经营转型的比较与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 2003, (2) .

[8]武剑.利率市场化中的利率风险管理[J].财经科学, 2003, (2) .

[9]彭小泉.中国利率市场化[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9:1.

上一篇:中国版《跳出我天地》:《炫舞天鹅》励志电影推荐下一篇:人民教师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