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2024-06-15

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共12篇)

篇1: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评分:86  优点:行文朴素,结构清晰;有观察,有评述,有自己的观点,全文没有出现大的不足。  缺点:稍嫌平淡,个别地方(杜仲树)等处有些离题。           城市生态实习报告     ・・・    ・・・     李韵然 00213031  ・・・・   XX.4     一、实习概况  1.  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   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  实习路线及内容:XX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  3.  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 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  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  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南园:    (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     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  [1]  [2] [3] [4] [5] 下一页   [1]

篇2: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评分:86 优点:行文朴素,结构清晰;有观察,有评述,有自己的观点,全文没有出现大的不足。缺点:稍嫌平淡,个别地方(杜仲树)等处有些离题。城市生态实习报告李韵然00213031 XX.4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2.实习路线及内容:XX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3.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2.“世外桃源”——燕南园:(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 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1] [2][3][4][5]下一页 [1]

篇3: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装帧:平装开本:16开

定价:9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由国内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众多学者合著完成。全书结构为:第一篇《认识与思考》,第二篇《方法与技术》,第三篇《实践与探索》,包括国际动态、新城规划、园区建设、专项实践几部分。分别从认识与思考、方法与技术和实践与探索等方面系统展现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年度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其中选取的国内15个典型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与示范性,探讨了实现低碳生态目标的路径和模式。

篇4: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F29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要想使城市生态化,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的发展鼓励,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也要及时补充上已经开采的资源,只有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想要早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必须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人们要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基于此,将对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的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关于城市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我国在城市建设上有2个选择。一是走向传统工业的道路,这样所有的生产方式都不会改变,只要合理的进行微调就可以;二是全面进行传统工业改革,探索出新的生态发展道路。而第一种选择是存在危险的,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案,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走许多弯路,人类的生态危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会加剧生态建设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而选择第二种方案,将会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这样才能防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反复出现,这也是现行的最有效方案。人类要想摆生态城市的建设,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样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才势在必行。而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宣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普及生态化城市建设的作用,倡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观,从最基层做起,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同时,这也是建设生态化城市最关键的一部。

在制定城市生态化的发展过程中,要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并积极行动起来,有效实施这个计划,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贯彻到整个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并设立城市生态化机构,使部门能够积极地交流沟通,研究出合理的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计划,开发出先进的生态技术,并能应用到建设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使用率,维护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要能加强立法,让人们能够做到有法可依,遵法守法,这样才是对生态建设的保障[1]。

2 针对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研究

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城市具有生机活力,就要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使人类的本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贴近自然,在建设时也能与市民进行良好的交流,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城市发展氛围,人们也会感受到平等和谐的社会城市。同时,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建设的利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建设的数量,还可以提高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只有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生态化城市建设,才能合理建设生态化的城市[2]。

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具有威慑力和影响力,它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方法,这样就使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不在受到制约,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保持生态的发展和平衡。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人们要能够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协调城市的建设。将现代生态化建设做到健康、舒适,使人们能够接受这样的建设。而在此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结构合理,具有多种功能,且环境优美,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又具有多种特征,如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这都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不同。因而,只有遵循其生态建设的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要限制城市人口,使城市能够容纳合理的人数,使城乡之间的人口平衡,这样才能建设生态化城市,而在对城市的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城市的经济问题,也要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要能够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将城市废弃物回收,以免污染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改善被污染的环境,助推生态化城市建设计划的继续实行。

3 对于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提出的策略

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步初期,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及时的形成生态价值观,激发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建设其工程过程中,要能做到示范性,加强生态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要对城市建设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其功能应用到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为建设阶段打下基础。然后在建设阶段,要重视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生态的构建和生态的恢复,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保护生态的观念。最后在成型期要能使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地管理、研究,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生态城市不可以形成僵死的状态,而是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引导人们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法,实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开始,在研究中,要针对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做出不同的计划,从而使城市建设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每一环节中,也要考虑其建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此时要将基础环节与中心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发展情况入手,这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3]。

4 结语

只有采取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城市的建设才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的城市不能离开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袁凤军.建设森林生态城市 改善昆明市人居环境[J].林业调查规划,2012(3):14-25.

[2]余合泉.更新城建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启示[J].中外建筑,2013(2):13-78.

[3]刘娟.建设生态城市[J].经济视角,2013(2):33-56.

篇5:北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4

一、实习概况

1. 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 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 实习路线及内容:20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

3. 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 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

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

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

在万泉河边,被眼前景象惊呆,河床中已没有水,只有一层散发恶臭的淤泥。固化的河道,水的匮乏,使其没有了生机。

经老师讲解,路上那些穿着“铠甲”的树木是皮很名贵的杜仲。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种在路边,给树木的养护添加麻烦。是为了让路人认识新植物吗?树上没有挂牌,而且让人认识到它的珍贵之处,树就更危险了。是它适合种在此处,或是它长成后别有一番景象吗?

到了所谓的绿化隔离带,是将“京西稻田”除掉后的产物,觉得还没有路边的树多,土倒是不少。老师介绍一种名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该种先锋植物,无人管理,也可茁壮成长。

8.颐和园南如意门:

门前就是昆玉河,又称京密引水渠,岸边已被固化。该条河流同八一湖相连,构成了所谓的京城水系,已经成了人们游北京的`一条水上路线。驶过两条游船,但均没有按照当初开通此路线时所说的,为保护水体,将窗子封住,不知会给河水带来多少垃圾。

采访中,得知以前的岸边满是树,水里鱼也不少,但为了修路,树砍了,岸修了,现在鱼不见了,由于来往的车辆很多,又没有树,土也很大。我仔细观察河水,发现水中有不少水草,靠近岸边处还有垃圾。

9.颐和园内: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构成,两者均为自然形成。

沿西堤六桥而行,一路杨柳依依,桃花盛开,同门外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在同游客的交流中,大家都很喜欢这里的风景,觉得“没白花门票钱”,反面的声音没有听到。

湖边老师讲解由芦苇和茭白组成的湿地系统,这种滨水系统,净生产力高,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造福环境。我夏天来游园的时候,绿色的芦苇配上蓝色的湖水,再加上湖面波光粼粼,是很漂亮,但当时不了解它原来还有这么多生态功能。对一些景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此次实习的一大收获。

公园中正在进行整修,一圈印有花草树木的围帐将工地与

游览区隔开,从远处看,围帐和园中的花草融为一体,不仔细看,简直无法分辨。这比起那些路边常见的突兀的围帐,更让人觉得舒服。但不幸的是我们还是看到有一条管道从工地延伸到湖边,乌黑的水正排到湖里。围帐很高,无法看到里面,不知这水是施工后的废水,还是将需要整修的湖段排空时,湖底含有淤泥的水,要是后者,还是情有可原的。

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几百年前的水土保持工程,很不显眼,老师不讲,我是不可能发现的。工程对山体的改变不大,只是将山坡改造成鱼鳞状,有点象阶地,这样可以加强下渗,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预防了水土流失。但我想这只适用于水量不大的时候。

在山上还看到一些丢了脑袋的佛像,对取走佛祖脑袋的人颇不理解,这是一种亵渎,也是一种低素质的表现。

约下午两点在山上解散,实习结束。

三、分析与讨论

注意到这次实习中不论是老师的讲解,自己的观察还是进行访问的过程中,都提到了不少关于植物的问题,因此这一部分想着重探讨周围环境中植物的选择,以及对实习过程中想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1. 关于居民对周围植被看法的问题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对环境进行修理,而对野生的植物则有一些深恶痛绝,这与老师的一些观点有些背道而驰。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自然环境能让人觉得舒服,使人产生深刻的体验呢?研究表明①,首先,要看人是否对自然环境感兴趣;其次,要看自然环境的物理特征。例如,一片矮树林旁边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人们从矮树林中一条小路穿过,坐在草地上玩耍,会产生一种摆脱都市枯燥、乏味、紧张工作压力的感觉,心情愉快;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无法通过的灌木丛,这类自然景色往往失去对人类的吸引力。

因此,我想整齐修剪过的草地,花园,还是有它们存在的心理基础的。我们在学这门课之前不也是对一些人工修剪,设计过的园艺作品赞不绝口吗?这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理需求。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市中心的花坛,绿地,在心理学上,能够有较高的清晰度,更能够吸引人。当然,任何改造都要有一个限度,适可而止。

老师是从生态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自然生长的植物有诸如,种类丰富,无需太多人工管理等优点。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讲,还是要以自然植物为主,这样对资源和环境都有益处。但处处都是这样,未免让人产生荒芜杂乱的感觉。居民的不满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当然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是人们的心理需求重要,还是环境生态重要?设计要以人为本,又要以环境为基础,两者兼顾似乎很有难度。如何处理,改变人的观念?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寻求一种合适的立足点,将二者有效的调和起来。但,这立足点在哪里呢?

2. 关于路边种植杜仲树的问题

前面提到,在去往颐和园的路上,对路旁种植穿“铠甲”的杜仲树不理解,回来后特意查了一下该树的特征,发现自己当时的看法过于简单,是错误的。

当时看到的树,因为是刚移植过来的,树干很细,也没有枝叶,再加上那圈铁衣,觉得不是很美观。其实,据查得的资料②,杜仲干形直,枝繁叶茂,树冠多呈圆形或圆锥形,遮萌面积大,且树体抗性强,病虫害很少,不需喷洒农药,是城市园林绿化非常理想的树种。北京、南京,杭州、洛阳等城市利用杜仲作行道树或进行公园、庭院绿化,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而且由于杜仲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也是广大山丘地区理想的水土保持树种。杜仲树耐旱,耐寒,耐碱,却不喜湿热,在北京种植非常理想。

杜仲树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尤其是它的树皮,这也是给它穿衣的原因。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杜仲树的树皮具有再生的特性,即使对主干某一区段树皮进行全部环剥,只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短期内在剥掉皮的木质部上又可长出新的树皮,3――4年后即可赶上未剥皮部分树皮的厚度。通过环剥皮还可以促进树株直径的生长。杜仲不管幼树或老树都存在树皮再生能力,但其中以幼、壮龄树再生能力最强。所说的保护措施,简单来说就是用有网眼塑料薄膜包裹树干。

我想,既然剥皮不会给树造成太大的损伤,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还对树有好处,何苦要把树围起来呢。而且我看那铁圈很小,没有给树留生长的空间,不如没有。希望这是因为树还没完全长好,进行保护的缘故,以后能看到小树解脱枷锁。

那我们要怎样选择种植的植物呢?

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特性,以及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不能将人的意志强加给环境。正如在实习中看到的,针叶树的落针有一定酸性,会使周围的土壤酸化,因此树下的植被很少,我们强种上草也没有用;还有在颐和园山坡上看到的侧柏,它本是一种耐旱,耐碱的植物,所生长的地方往往植被不多,公园如果片面的追求绿化效果,铺上草坪,为保养草坪又浇灌很多的水,反而会对侧柏的生长不利。还有前几年,北京提出要给杨树做“节育手术”,因为每年一到春天,杨絮就铺天盖地,无孔不钻,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这是当初种植时所没想到的。这些都是由于设计者不了解植物的习性造成的。形式不是我们追求的一切,和谐才是基础。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乡土植物的应用。所谓“乡土植物”是指未经人类作用引进的那些植物。“在乡土植物中包括不少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材料,它们生长繁茂,管理粗放,无需对土壤作特殊的处理,可供选择用于公园、娱乐场所和庭院中的湖泊、溪流、池塘及喷泉花坛等处的镶边栽种。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William Robinson)。应用乡土植物种植可为城市居民区提供一个近似于自然林地和开阔田野的环境。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攀爬树木,摘取花朵和进行其他活动,而这正是现在很多设计没有考虑到的。乡土树种还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的季节变化,而引入的外来树种却不能反映季节的特点。在当前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乡土植物以其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持久的风貌,也许更能引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从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尤其是在土壤和其他条件不良的地段,乡土植物可以依靠其较强的抗性来维持正常生长。在不具备表土的地段,更可显现出其特殊的栽培价值。许多乡土植物并不需要优良的表土。贫瘠的土壤 反而可以防止其过量生长,并减少相应的管理问题,而且这些植物在贫瘠土壤中生长的寿命往往比在优质土中更长。燕南园中几乎遍及各处的二月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墙角,土坑都成为它生长的场所。

前面也有提到关于人们对修剪得很好的花坛,绿地的需求。鉴于以上所说的乡土植物的优点,我们可以考虑以其作为园林设计,城市美化的主要原材料。这样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态和人们心理需求的统一。

最后,我想到静园被砍掉的苹果树,也想到高中校园里的那排柿子树,那是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一到秋天树上挂满了柿子,但没有人去摘它。长满果实的树木能给人一种成就感,一种满足与欣喜。在校园等地种植一些适宜当地环境的果树,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应该被提倡。

四、收获与问题

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在实习的过程中,经老师的讲解,我体会到“生态无处不在”这句话。同时通过提出与解决问题,增进了知识,加深了理解,纠正了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

在这次实习中,我感觉的最大的困惑就是,人们的需求或者愿望与生态的矛盾。要改变人的认识,但这绝非我们短暂的一生所能实现的,我们不能把全部的精力全放在纠正人的意识上面,还要努力去寻找协调二者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应该就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与之相关的还有植物选择,尤其是在城市中的问题,这虽在前面有所讨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植物知识,显然还是不全面的,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

在海淀公园发现树少反而成为人们放风筝的好地方,所以不应该仅仅以树木的多少来衡量公园的好坏,还要看植物的分布以及其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但究竟应该怎样安排园中的植物,当然最好应该沿用其原有的状态,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再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来设计。而究竟具体应该怎样做,还待讨论。

五、资料来源及参考资料

① 《环境心理学》 俞国良 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6:北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评分:86

优点:行文朴素,结构清晰;有观察,有评述,有自己的观点,全文没有出现大的不足。

缺点:稍嫌平淡,个别地方(杜仲树)等处有些离题。

篇7: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实习概况

现今世界,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在地球环境中生存,不断地改造环境,而地球环境有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人类城市环境中,其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在其环境下生活和工作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现在,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城市生态学着门学科和加强我们的实践认识,老师为我们安排了到广州市华南植物园和大夫山的教学实习活动,而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顺利完成了此次教学实习的安排与目的。实习内容

1、广州市华南植物园概况

广州市华南植物园是从5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开始进行系统的学科规划,围绕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先后建立了植物分类、植物生态、植物生理、植物资源、植物形态解剖和植物遗传6个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占地面积300公顷,引种热带亚热带植物6000种,拥有世界一流的木兰科、姜科植物专类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华南植物园属下鼎湖山树木园(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133公顷,有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景观,保存着1800多种植物,500多种真菌,30多种脊椎动物和100多种鸟类,是蜚声国内外的科研、科普和生态旅游基地。

2、广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园概况

大夫山森林公园被称为“番禺的氧吧”。它位于番禺市桥以西三公里处,跨市桥、钟村两镇,毗邻顺德碧桂园,北与祈福新村接壤。公园总面积约9000亩,是广州地区生态型森林公园的又一奇葩。公园内连绵不断的群山环抱着海拔226.6米的番禺第二高峰大夫山,还有大小山塘星罗棋布和多个别具匠心的人工湖,从而形成了峰恋起伏、湖光倒影的景象。独具匠心的亭台楼阁使山青水秀的环境增添不少色彩。园内湖光山色,参天树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鸟语花香,令人有世外桃园的感觉,多种棕榈科植物营造的热带风情更使人陶醉。由于公园注重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公园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鸟类的品种和数量明显增加,多年未见的野鸭、山鸡等经常在公园里出现。

3、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即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它注重的是城市人类和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它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系统。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三大系统之间通过高度密集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相互联系,其中人类的管理和决策起着决定性的调控作用。

4、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①经济功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物质和信息;②生态功能。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工作条件。两者的关系,一般说来,是经济发展导致城市人口、物质、能量的大量集结,容易引起生态关系的失调,降低城市环境质量;但单纯地追求和谐的生态关系及良好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降低本来可以达到的经济效益。如何使两者协调,是现代城市生态工作中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5、城市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城市中的森林在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

(1)城市中的森林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完善的物种基因库。多种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森林中蕴藏的丰富动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使人类宝贵的财富。

(2)城市中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能承接雨水,减少落地降水量,使地表径流变为地下径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城市中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森林的蒸腾作用对调节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和改善气候有重要作用。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森林上空的水蒸气含量大,并且蒸腾还可以吸收热量,使空气湿润,气温较低,容易形成降雨,增加地域性的降水量。

(4)城市中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净化空气、防止污染的作用:森林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并且森林对眼成和粉尘有明显的过滤、组织和吸附作用,净化了空气;通过对大气中某些有害气体的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可以防止污染

(5)城市中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生态屏障,在防护林和林带保护下的农田,风灾、旱涝灾还可以得到防止或减轻。

(6)城市中的森林还可为人类提供观赏价值,还可以为人类对森林动植物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实习心得

篇8: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关键词:城市生态学,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协调的一门学科, 既是一门重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又是城市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1]。《城市生态学》以生态学基础理论为指导, 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灾害及防范、城市景观生态、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生态学》原理的社会应用等方面, 全面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城市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 预计在未来的15~20年内, 我国的城市化将会达到60%以上。但一直以来, 城市生态问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污染问题层出不穷, 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影响着居民的身心健康[2]。因此, 在《城市生态学》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等, 都要紧密结合当前实际, 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注重对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增强大学生对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通过案例教学, 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 了解当前生态环境方面出现的热点问题, 及时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比如, 讲到城市污染中的空气污染, 实时引入目前全国人民都关心的雾霾问题, 可以通过新闻、图片、视频, 给学生讲清雾霾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然后扩展到“PM2.5”、“伦敦烟雾事件”的相关知识, 这样既能使学生触类旁通的学到更多知识, 又能通过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 让学生以一名受害者的身份面对这类问题, 督促他们通过各自的方式为改善空气污染而行动。再如, 讲到水污染, 可以引入由于工矿企业污染水的直接排放而产生的“癌症村”事件,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在, 并能尽己所能, 通过宣传或其他方式减少甚至杜绝类似事件的重演。再如, “黄浦江死猪事件”, 也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了解事件本质, 明晰此类事件对生态的破坏力所在, 进一步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类似的实例很多, 意在教育学生关心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生态问题, 提高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兴趣, 培养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感。

二、对比式教学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 我国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致使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体无完肤,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实在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 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有好多国家的先进治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比如, 中国的污染, 可以和伦敦相比较, 伦敦曾经也是个污染非常严重的城市, 但现在伦敦的天空非常蓝, 走在街上到处都是绿色, 树的种类非常多, 而且形态各异, 伦敦已经成为一个绿色的城市;伦敦街道的两边都是绿“墙”, 灌木丛很高, 围着杂生的草地, 路边任由野草生长, 黄土就不露天, 非常干净。在灰尘、噪音比较大的停车场周围有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 能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一个小火车站旁, 用铁丝网围起野生的植物, 任其自然生长。利用自然的力量绿化城市, 花钱又少效果又好。这些杂生的、野生的草坪不用杀虫剂, 人可以随意在上面活动, 既安全, 又增加城市人的活动面积 (这些都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 。而现在我国许多城市种植的多是人工选择的树木和草坪品种, 需要不断的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 这样即浪费了稀缺的淡水资源, 又会因为喷药、施肥污染了环境。

再如, 讲到水资源问题时, 在阐述清楚我国的淡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现状的同时, 用对比式的方法讲解国外的节约用水、净化水资源的先进做法。比如以色列, 以色列国土的2/3都是沙漠, 全年7个月无雨, 人均水资源仅270立方米, 不足中国人均的1/8, 然而, 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 以色列人靠科学用水, 建成了现代农业, 令世界惊叹。以色列特别注重加大使用循环水的力度, 把工业与城市生活产生的污水, 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用于农业生产灌溉, 对海水淡化后的生活使用水也同样如此.再者, 以色列不断增建集水设施, 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贮在降雨季节的天然降水资源, 在农耕时用于生产种植, 等等, 一系列的节水、科学用水措施成就了以色列的沙漠绿洲。学生们在了解了相关的内容后, 便清楚了我们该怎么做。

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参与生态现状调查,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与当地的生态环保现状调查及监督工作。比如, 可以安排学生调查当地企业的治污排污情况, 最后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 一方面让政府及老百姓了解企业在生态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还可以督促政府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再如, 可以安排学生调查所在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积极地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 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 尽到一个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另外, 还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到相关部门查阅资料, 充分了解所在超市居民对生物资源、能源等消费的人均生态足迹, 计算出当地的土地承载力, 定量分析当地生态发展是否处于可持续状态, 为当地政府指定宏观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总之, 通过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还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提高自身价值。

四、教育学生从我做起, 保护生态, 改善环境

当前, 我国高校校园普遍存在着极具“校园特色”的环境污染现象[3]。如教室里到处可见的“课桌文化”, 漫步校园的“早餐文化”, 随时都可看见大学生一手拿一次性塑料杯, 一手拿塑料袋装着“包子、馒头、煎饼”, 殊不知, 饱餐后扔弃的塑料杯、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破坏;再者, 大学食堂、餐厅剩菜剩饭问题严重。根据中央提出的光盘行动, 及时教育学生倡导节约为荣, 节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 吃饭尽量不用塑料袋, 不用一次性筷子, 吃多少买多少, 这样即节约了粮食, 又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污染源。还有教室的“长明灯”, 洗漱间的“长流水”, 教育学生必须坚决杜绝, 应该让学生意识到, 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有种罪恶感。

总之, 《城市生态学》的教学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的丰富教学内容, 必须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来进行,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在掌握《城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树立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意识到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严重问题。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 使学生把保护环境作为自觉自愿遵守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使他们重视环保事业, 对保护环境具有神圣的使命感, 造就大批具有较高生态环保意识的人才, 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实现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小波, 吴庆书.城市生态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篇9:大学生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摘要:

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中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收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来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生态城市是一个高效、和谐、生态的适合人类聚居的新环境,是一个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城市理念;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对策

十七大后我国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基于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通过对以往发展模式中的弊端进行反思后作出的理性的选择。不合理的城市建设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人们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生态住区、生态建筑以及生态城市逐步成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主题。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阶段,顺应时代潮流,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不二选择。

一、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进入90年代后,一些地方的生态城市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建设和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业结构也逐渐得到优化。但是,产业结构中的矛盾依然十分严峻。对于农村来说,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在根本上解决生产率低下的现状,人均耕地少,剩余劳动力十分多;工业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但是内部结构组成结构依然十分不合理,各种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占到了很大的比例;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从整个结构上来看依旧属于粗放型增长的经济模式。

(二)城市地域空间的恶化

在以往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非开放空间的营造和布局,而忽略了对开放空间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当前很多城市中,开放空间逐年减少,其具备的生态效益也逐步弱化,导致当前很多城市的生态质量下降,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发展中存在诸多矛盾

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生态建设。比如,城市数量的急剧扩增与城市建设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人口素质、就业、医疗等资源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城市不断扩张与城市生态资源承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等。

(四)伪生态现象突出

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经济能力的束缚,很多城市往往只注重市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清洁卫生的环境,大量进行生态绿地建设,多数只停留在城市内部外观层次上的生态建设。而对于城市以外的乡村,基本上没有做过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这样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对策分析

(一)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考核机制,提高环保意识

在对干部进行考核时要摒弃以往只对经济绩效进行考核的模式,这种模式会使得干部在其任期内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在考核制度方面进行改进,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纳入到考核的体系之内,倡导绿色GDP。同时,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质量。

(二)编制城乡综合生态区,做好城乡生态规划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必须依据生态学原理来进行规划设计。要把生态建设中的每一个单项规划进行必要的汇总和综合,这样便于在生态层面上去考虑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或者是景观规划等更高一级的规划。同时,还要考虑每个单项规划之间的交叉联系,在生态学的角度对每个规划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做好生态城市规划不能离开城乡综合生态区划的进行,依据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与发展特点来划分成不同的地理单元,统筹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三)推进生态社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社区是市民生活的地方,作为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其生态建设和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社区的建设应当强化社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功能,从整体来考虑社区的生态建设,使其成为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聚居地。同时,要加快城市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粉尘等对生态环境构成了重大的威胁。在城市建设中,要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从生态层面对城市的工业结构进行优化,并对各个产业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组合,使生产中产生的废料废品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推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四)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调整产业结构

城市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了城市的整体发展定位。不同区域、不同工业化水平的城市在产业结构上将会出现明显的不同。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新时期。实现发展目标,首先要实现工业化,同时为了也要顺应世界的潮流,赶上新技术革命。这就要求在城市建设上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产业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五)加强城市间和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核心,而区域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两者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区域与城市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城市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整个区域的层面来进行城市的规划,实现生态建设中的协调发展。

三、结语

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生态问题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失误建设越来越重视。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要进行全面协调的生态规划设计,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设出更多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城市、花园城市。

【参考文献】

[1]孙建国,吴克昌.基于生态城市理论的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特区经济,2007(02):132-133

[2]李力,宗跃光,胡道生.复合生态网络体系在生态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以常州新北区生态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07):67-73

[3]徐涛.生态文明下的生态城市建设刍议[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8(05):110-113

篇10: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人和城市、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经济繁荣、生活富庶、环境优美的城市文明发展道路……”,中共北京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未来5年美好的蓝图:人均绿地面积将更多,空气将更加清新,百姓的住房将更加宽敞,道路也将越来越宽广,堵车现象越来越少……北京人居质量会变得越来越高。

市政府已经确立投资上百亿元来打造“碧水绕京城”的美景,目前,许多昔日的臭河道已变成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北京还将再投入54.5亿元进行大规模的城市河道整治,~年市区将不再有臭河过市。万泉河的变清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北京市政府还确定了138项城市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即开展包括圆明园遗址公园搬迁腾退规划、中央电视塔周边整治规划、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周边地区环境整治规划、颐和园周边环境整治规划、明城墙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等重点地区环境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然而这种重点整治,实行起来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

《北京晨报》2001年12月01日报道,“在北京大学西门外蔚秀园南墙和畅春园北墙之间,有条三四米宽的小胡同,这就是篓斗桥地区。这里挤满了私搭乱建的小平房,环境堪称脏乱差。眼下,这里成了拆迁现场,半年后,将建成一条宽阔、整洁的花园式新道路。篓斗桥地区和它南面的西苑操场路,两条小路才两三百米长,却集中了几十家小商店、六七个发廊,还有饭馆、酒吧。环境脏乱,与北大校园文化氛围极不协调。为此,北京市和海淀区两级政府与教育部和北大共同努力,筹集整治拆迁费1.3亿元。篓斗桥地区拆迁范围南到畅春园、北至蔚秀园、东临颐和园路、西至篓斗桥,涉及84户拆迁户、7198.06平方米拆迁面积和227名拆迁人口。目前,绝大多数人已经搬走了,昔日嘈杂的小街现在变成了拆迁现常不久,这里将建成宽10米的平整街道,配上绿化美化,篓斗桥地区将变成篓斗桥花园。”

眼下距报道时期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然而我们在实习经过的时候,篓斗桥地区似乎还是描述中的情形,“宽阔、整洁的花园式新道路”似乎还在摇篮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城市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一个欠缺和漏洞。只规划不办事,整治过程阻力重重,即使在首都北京也是如此,真是让人有些寒心。

3、城市环境艺术的思考

从万泉文化公园,想到了城市环境艺术。

人类从洞窟与巢居中走出来,筑土构木,为自己的生存营造了栖身之地。工业化与科技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嘈杂、拥挤、污染的城市,人们渴望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阳光的沐浴,为自己营造融入自然的新的生活环境。

矗入云天的高层建筑,蛛网般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瑰丽闪烁的城市夜景以及光怪陆离的商品橱窗,给现代社会绘制了一幅变幻万千的现代生活图景。今天,与其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了,不如说生活在一个无所不包的人工世界了。这个人工世界,虽然以自然世界为物质依托,但已使人远离了原生自然,它启发人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能不能建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日益拥挤的交通,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等新问题。如何维护城市的风景线,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现代人工城市的环境空间,只有人工设计表现自然环境,寓自然于环境之中,才能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建设人类美好的未来。环境艺术在创造人类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设计着人类未来的文明。

城市环境中,有许多方便人们生活、娱乐、交通而存在的硬质景观以及植物绿化及各种水体等形态构成的软质景观。它们作为城市社会中功能性设施和工具的同时,构成了城市环境景观的实体要素。此外,许多城市或城郊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景观资源,如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与这些人工的硬质景观、软质景观和非人工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相组构,就将使纯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与其周遭环境因素(人工或非人工的)共同构成更大空间范围和心理效应的公共艺术景观,就可以使城市建筑性环境、公共设施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组构在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艺术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和人性化原则。

在环境艺术的生存与推广中,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人居环境及相关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维护的需求。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一个旨在鼓舞和知道世界各国人民保持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宣言中强调指出,“……人的定居和城市化工作必须加以规划,以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大地环境经管规划和较大型的公共艺术的推广活动方面应当做到:

1、树立社会文化和经济开发活动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及景观资源。

3、反省和避免艺术规划和创作活动中有碍于人类极其社会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状态。

4、明晰公共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5、确立公共艺术推广与城市环

境及景观规划间的协调与统合的原则。

客观上,公共艺术在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造与维护中,正应该起到它美化环境、催发人气、促进正确的生态观念、协助绿色革命的部分作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绿色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毁坏和失衡,森林、绿地、湿地及地表水环境资源大量消失,成为威胁城市生存环境,威胁人类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因此,无论从维护人类社会宏观生态环境的目的着眼,还是从公共艺术及其景观的审美效应出发,都必须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环境中绿色生态建设的密切关系,促使公共艺术在总体上与硬质景观和绿色生态元素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优化和“软化”城市环境的效果。

城市环境艺术,一种在选择之中的进步与慰藉。

四、总结

一天的实习,学到了很多的东西。第一次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草一木。忽然发现了很多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体现,一时间感到欣喜甚至不知所措。的确,城市生态学是一个十分需要从实践当中汲取营养的学科,只有不断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摸索、进步,才能够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的真谛。而它所包含的范围又是那么的广阔,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那样的深刻……

而在实习当中,也发现了许多以前所忽略的东西,有让人愉快的,也有让人不那么愉快的。从学校东门的那条大路,到颐和园的昆明湖,留下了太多的回忆与思考。城市的环境,还有太多等待着改进,也有太多需要进一步的规划和治理。而保存与整治,又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何在存留作为文化古都的北京风貌的同时,在发展经济和建设的同时,将北京的生态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则是需要引起很多思考的。而现在我能够做的,只有把它们写下来,在重新审视,在审视当中,获得进步。而假如我的审视能够引发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就是很感满意的了。

参考资料来源:

篇11:彭雪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精选范文:彭雪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共0篇)彭雪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因为考虑到以后毕业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各种平面设计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次实习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我自己感觉在知识、技能、与人沟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总体来说这次是对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第一天来到公司,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这里看看,那里逛逛,最终还是公司里的老师给我指了条路,让我用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模仿教程做一些简单的图片,终于找到事情做了,于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图片。说实话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这样做过,不过效果没有这么好,因为以前一遇到难的或不懂的就停下来不做了,而现在有老师在旁边,有不懂的就问,这使我受益非浅。假如在作图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几个小技巧,确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photoshop小技巧1.制作圆角矩形方块首先在photoshop中建立一个新文件,在文件上用矩形选取工具画一个矩形框,接着选择选单select→feather,输入半径值,数值越大则圆角矩形的半径越大。在选取区中填入颜色后,取消选取范围。选取选单image→adjust→threshold,由调整thresholdlevel来改变大小,如此就会产生您想要的圆角矩形大小。若要产生圆角矩形的选取区,可以在选取区作用的环境下,切换到快速遮罩模式,同样执行threshold以获得您想要的遮罩。2.高解析制作在用photoshop制作网页图形的时候,许多朋友为了快速的操作,都会把图选择低解析度进行制作,但是有些滤镜会因为图形解析度的不足,而无法处理,最后出来的效果也很差。所以建议大家在处理类似情形时,可以先在高解析度下完成绘制、影像编辑等工作,然后再向下取样,将影像缩成最后的大小。3.保留选取范围大小当您在photoshop中使用imagesize或cancassize改变影像大小时,原本在影像中选取的范围也会跟着改变,如果想要保留原本的选取范围,可以先切换到快速遮罩模式下(按下键盘上的q键),然后再选择“imagesize”或“canvassize”。使用imagesize指令会将影像与选取范围一同缩小;若使用canvaize指令则只会将影像缩小,而选取范围仍保持原有的大小。记着再将快速遮罩模式切换成标准模式。4.快速隐藏图层如果您在photoshop中只想要显示某一层图层的影像,是不是得一一将其他图层隐藏起来呢?这里有一个既快速又方便的作法:只要在图层面版上同时按住ctrl+alt以鼠标点选欲显示的图层的眼球图示,就可以将其他图层通通藏起来。另外也可以用ctrl+alt+快速键调整图层的前后次序。

二、coreldraw小技巧1.擦去错误线条如果您使用coreldraw中的手绘铅笔工具,不小心把线条画歪了或画错了,您不必急着将线条删除,只要立刻按下shift键,然后反向擦去即可。2.动尺规在coreldraw中事实上是可以让您自由移动尺规的位置,只要在尺规上按住shift键以鼠标拖移,就可以将尺规移动。如果您想将尺规放回原位,则只要在尺规上按住shift键迅速按鼠标键两下,就会立即归位。3.利用coreldraw制作动画gif文件事实上利用coreldraw也可以用来制作动画gif文件,您可以将coreldraw中的图层当成动画中一个个的影格,然后逐一输出成gif文件(其他图层上的影像必须先关闭)。再利用photo-paint的movie功能,先选择creatfromdocument将第一张gif文件制成movie,再陆续将转好的gif文件以“iertfromfile”插进来,选择“储存成„”动画gif的格式,于对话框中设定延迟的时间和位置,如此就算大功告4.同时旋转与缩放如果您在coreldraw中,拖拉物件的旋转把手时,同时也按住shift键,那么将可以同时旋转与缩放物件;若是按住alt键,将可以同时旋转与变形倾斜物件。经过几天的基础训练,老师终于让我参与他们的策划,刚开始有点紧张,后来就慢慢熟悉了策划和后期制作的整个过程。慢慢地老师也把一些比较重要的交给我处理。这使我对这个行业认识就更加深了一步。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这次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如:前期的策划和后期的制作等等。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彭雪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共0篇)]

篇12:城市生态学调查报告

班级姓名

和兴路建设对城市景观影响的实验(城市廊道效应)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和兴路驾车通行的司机以及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进行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道路的使用现状,其连通与阻隔功能,以及该路建设的合理性。

二、实验原理

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廊道对于其连接的两地而言,其主要功能表现为相互连通,便于运输和物质交流;但对于廊道两侧地域而言,反而表现为隔离和障碍的作用。

对一个城市交通廊道而言,只有这两种功能达到协调,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廊道建设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调查城市道路的两种使用对象:一种为驾车通行的司机,另一种为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通过他们的感受来初步评价此条城市道路的廊道作用和价值。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实验内容

1.分析、评价城市道路对两种使用对象的影响 2.分析城市道路建设的合理性。

(二)实验方法

1.确定调研的城市道路:和兴路

2.根据实验原理制定调查内容,分两部分完成。采取实地问卷调查的方式,由A和B针对城市道路驾车通行的司机进行调查;C和D针对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E则调查和兴路的连通与阻隔作用,而组长F则在调查期间主要起到联系沟通作用。

四、调查结果

(1)城市道路驾车通行的司机调查

表1-7-1城市道路驾车通行的司机调查表

人群特征 年龄 性别 文化层次 收入水平开车年限

驾车通行频率 高(%)54 男69 67 73 87

低(%)46 女31 33 27 13

驾车通行方便程度 方便(%)

男38女33

66 72

不方便(%)

男20女1934 28

交叉路口数量及方式满意程度 高(%)58 男33女20

63 75

低(%)42 男27女2037 2

5(2)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调查。

表1-7-2经常穿越城市道路,往来于道路两侧的城市居民调查表

人群特征

两侧通行频率 高(%)

低(%)58 男36 48 40 68

两侧通行方便程度 方便(%)

男40女15

55 61

不方便(%)男15女30

39

两侧通行路口数量及方

式满意程度 满意(%)不满意(%)

61 58 5639 42 44

男39女13 男15女33

年龄 性别 文化层次 收入水平居住年限

女64 52 60 32

五、结果分析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和兴路段驾车通行的司机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驾

驶车龄在8-15年的具有一定经验者。哈尔滨近期正在修建地铁,许多路段被堵截,造成交通拥挤的现象较为严重。而和兴路作为一个交通要道,车流量原本就比较大,如今更是出现很多交通不便的现象。对此情况,60%以上的司机表示理解,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修建速度太慢、效率太低,影响了道路通畅情况。

和兴路上中间一般都有栅栏或绿化带进行阻隔,主要通过过街天桥以及十字道口进行道路之间的连通,总的来说对两边的居民有很大的阻隔作用,而连通作用相对较差。

我认为和兴路的建设并不是十分合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路口处未设置人行红路灯,造成行人过道不方便;

2.过街天桥的设立较少,行人过道不方便以至两侧居民横穿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3.过街天桥安全性不够,两侧的阶梯冬天防滑措施不好,容易发生事故; 4.主路与周围的人行小路上的绿化不够。

六、结论与建议

1.评价城市道路对两种使用对象的廊道功能的发挥程度,是否协调? 我觉得和兴路对两种使用对象的廊道功能的发挥程度,目前并没有达到很协调,车辆的通行不是很顺畅,居民的通行也不是很方便,道路的连通作用发挥的不是很好。

上一篇:村镇银行综合管理部2011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康复护理学综述论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