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报告-应届大学生创业生态研究报告

2024-07-02

大学生创业报告-应届大学生创业生态研究报告(精选8篇)

篇1:大学生创业报告-应届大学生创业生态研究报告

20,中国有820万应届大学生, 3%的应届生在毕业半年内便开始创业,这个数据意味着每年有25万应届生随着“双创”政策的推行从工商局领到了象征自己真正开始创业的营业执照。

,660万毕业生毕业半年内创业率仅为1.6%;而在,则已达到了3%(本年毕业生人数为795万),超过发达国家1.6%,6年创业人数同比增长125%,净增13.29万人。

一年一届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从第二届的11万个,到第三届37万个,到今年第四届的55万个项目。这个庞大强势增长的群体却被马云、李开复、Paul Graham等大佬一致的不看好和质疑。所以,大学生创业到底是怎样的境况呢?

毕业即创业

576所高校在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公布了本科生自主创业数据,此数据覆盖48.8%含有本科毕业生的学校。学校类型和地域分部如下图所示:

中外合作办高校本科生平均自主创业率最高,达到1.1%。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自主创业平均率为1.0%,排名第2,而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本科生的平均自主创业率相当,略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6种学校类别中自主创业率最低,而他们的综合实力和特色专业在就业方面却较为理想,虽说创业动力稍弱于其他类型院校,但也只比平均值低0.1%,可见他们和地方公办高校的招生数量已经占据了中国大学生的半壁江山。

数据上学校数量排名前10的省市中,浙江省高校本科生平均自主创业率最高,为1.4% (如图示) ,其次是江西和广东,本科生自主创业率分别为1.0%和0.9%。 这与浙江广东等地浓厚的商业创业氛围有一定关系,但更多是和院校专业相关。

以浙江为例,中国美术学院以7.70%的自主创业率位列浙江省第一,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分列二三,创业率也达到5.8%以上。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动因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属于机会型创业的毕业生占创业总体的大多数(本科为86%,高职高专为84%)。

而江西的毕业创业率排第二,却也不难解释。上饶师范学院本科生自主创业率高达8.62%排名第一,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分别位列全省二三,自主创业率均超出4%,综合性的南昌大学则以1.74%的自主创业率排名全省第4。广东创业率最高学校为广州美术学院达9.14%,领先第二名6.44%。

不难发现,创业率高的院校多与艺术、师范、体育等相关,这类院校就业相对困难,行业集中度不高,开设工作室和培训机构的门槛较低,现金流营收不错因而有较高创业率不难理解。

2017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经济区域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2.7%),2017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产业(22.7%),如图所示:

政法医药类高校自主创业率较低的原因可能在于:第一,政法医药类高校的就业和深造机会多,就业压力相对轻,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就业或深造;第二,政法医药相关行业创业门槛和创业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选择创业的可行性较低。相似的,林业类和农业类高校可选择的创业行业少,更多毕业生选择深造。

以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浙江省为例,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对26万毕业生三年的跟踪,在创业规模上,选择创业的2015届毕业生主要集中在1至5人的微型企业。

另外,有半数创业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与届相比,呈下降趋势;合伙创业的比例增加,占36.63%;从事家族企业创业的占10.41%。

作为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湾创投负责高校投资线BIGMAN计划负责人,相信和各位一样都不会只把目光放在个体户和工作室类型的创业者身上,自然会更聚焦在能给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和影响更多人的潜在独角兽项目上,从整体水平和概率上来说,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毕业生所创造百亿估值以上的企业显然更多。那么一流大学的大学生创业情况如何呢?

由于各校招生人数不一样,在创业率差别不大的时候,单纯高低排序不够准确,结合实际创业人数比较更具说服力。

从上述一流名校的创业情况中不难发现,川大和重大虽然在人数上有着绝对优势,但行业集中在文体和批发零售服务业且以本科生创业为主,和川渝两地偏休闲娱乐业态密不可分,还是从事以传统行业偏多,高精尖科技项目比重相对低一些。川大和电子科大等还是有较为浓厚的互联网创业氛围,这也给当地的天府软件园等园区输送了不少新鲜血液,相辅相成。

一流大学的大学生往往有较多择业机会,家庭条件也相对较好,通过比较大学就业的录用单位和升学院校,从一流大学毕业即创业的人多数都是因为理想和热爱创业,但从近年同比变化来说,毕业生创业者接受他人邀请和财富衡量因素比重在上升,自认好项目和理想和热爱的比重在下降,显得更为谨慎务实,后文将详细分析。这与整个市场环境,资本寒冬经济形势不乐观等也不无关联。

连续创业与离职创业

作为一家早期投资机构,我们坚定支持了很多连续创业者,有的人天生就是为创业而生的,连续创业,不断折腾,如环球黑卡的叶晨曦,追书神器/火球买手的王博。换句流行的话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要做产品的主导者,做出一款能够安身立命并且创造出伟大影响力的公司。

回顾企业史,大学毕业就一直创业,甚至休学创业,有很多这样的知名企业家并且把体量做到了很大,如比尔·盖茨,拉里·佩奇,扎克伯格等;国内的毕业即创立的企业虽不及国外这些公司体量大,也有张旭豪(饿了么)、戴威(OFO)、王麒诚(汉鼎宇佑)、汪涛(大疆)较为杰出的。但在创业者群体中数量还是极少的,大部分群体还是先工作再创业,下图数据有一个直观变化。

根据麦可思研究对12届和13届毕业生研究的数据,毕业三年后的创业人数是毕业即创业人的3倍,并随着毕业年限增长从1.2%提升到了3.8%,值得注意的是本科生的创业率明显低于高职高专的就业型创业率,从半年后2.1%的差值提升到三年后4.2%的差值。

根据对2014届到2017届毕业生的跟踪分析发现,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从2.9%提升到三年后的6.3%。浙江省教育厅18年初的跟踪调查显示,浙江高校2015届创业的毕业生中,有4.82%的人投身创业(1.2万多人),创业率略低于2014届毕业生(5.02%),其中本科院校毕业生创业率为3.55%,高职院校毕业生为6.36%。52.15%选择受雇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创业,高于2014届51.15%,毕业后直接创业仅占34.72%,与2014届持平。

这可能是工作经验的积累令一些具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创业项目产生更成熟的计划,对创业资源能更进一步优化整合,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早期启动资金,因而就业一段时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更高。

但不可忽视的是,有一半多的毕业即创业的创业者没能继续创业。统计的三年后12届本科生创业者只有48.6%还在继续创业,统计的三年后13届本科生创业者只有46.2%还在创业,并且同比下降2.4百分点,创业形势越发艰难。

不仅是社会上创业淘汰率高,校内创业同样如此,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对20“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本校项目的后续跟踪中显示,多数创业大学生在遭遇挫折后便放弃了创业想法,只有不到5%的参赛项目半年后还在坚持。实际毕业后全职创业的人每个院校只在1%左右。珍惜边上还在为理想而真正创业的年轻人吧,越早期,越年轻,失败率越高,坚持本已不易。

大学生创业者的特征标签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

73.16%的创业者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排名在前30%;

76.20%有学生干部经历;

65.70%有勤工助学经历;

21.42%是中共党员。

大学生创业者的素质能力普遍较高,多数是大学生中同龄人的佼佼者。

拒绝“标准化配置”,让人生更加自由——这是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的普遍心态。

创业理想是2017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动力,在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超八成属于“机会型创业”,极少数属于“生存型创业”。

以全国毕业创业人数第二的一流大学—重庆大学为例,17届383人和16届296人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原因(多选)结果分布如下:

如图所示,现在毕业生创业者因为理想和激情来创业的比重在逐步降低,对自己项目的认可度也在下降,收入和受他人邀约创业比例在不断上升,我们会发现大学生创业者群体变得谨慎、务实,也更注重现金流和社会上更有经验团队,34.6%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创业团队。

除为了理想而创业的大学生外,我们对自主创业大学生的家庭职业阶层分析发现,近四成(本科36%,高职高专38%)2017届自主创业大学生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近三成(本科29%,高职高专28%)来自“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家庭,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底层创业者。

创业生态领域和其他各个行业一样都有二八原则和头部现象。名校背景的创始人会比普通学校背景创始人更受资本青睐,据IT桔子数据,25所海内外名校背景的创始人获得投资的平均比例为63.6%,远高于市场平均3%左右的获投比率。(IT桔子的更多数据源于被投项目新闻出来以后的收录,很多未进行PR报道的初创项目没收录在内,其中投资方还包括很多投资门槛不高的个人投资人和传统公司,实际获风险投资比例其实远低于63.6%。)

而关于大创者资金来源,据统计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为78%),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本科为3%)、政府资助(本科为4%)的比例均较小。

自我升级之路

打工、创业公司、BIGMAN领袖计划

大佬不看好,问题颇多,资源匮乏,能力不足;大学生创业真的是伪命题,没有出路了么?

对于那些真正视创业为此生唯一选择的创业者来说,我们给你的建议有三个:

1、先去大公司打工,拼命学习,拓展商业认知,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圈一帮迟早要创业的伙伴。同学有信任基础,同事有共事基础,前者你对他的人品是知根知底的,后者你对他的能力是很有把握的,同学同事在初期从零到创业是非常好的搭档。

2、加入创业公司,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这种路径特别适合自己还不足以驾驭一个团队的年轻创始人,先从一个创业团队跟着一个比自己各方面成熟的CEO偷师学艺,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从创业公司点点滴滴做起,十八班武艺样样都得做,接地气也极其锻炼人,但最大的前提是你得跟对人,如果加入的这家创业公司第一创始人本身就不行,那还是别浪费时间了。

3、自己干革命,但要时时刻刻学习,一日不停歇。接受有多年成功创业经验的创业者前者种子投资,算是一个捷径,或者加入一些创业孵化器接受一些指导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前提也是这个孵化器的领导人本身要有真的有实战经验积累。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申请天使湾的BigMan青年领袖计划,这个计划脱胎于天使湾起始于20的天使湾聚变计划,天使湾成立之日起,就格外相信年轻的力量,自年起我们就在开始大量投资支持30岁以下的创业者,过去7年下来,我们见证和帮助了不少优秀年轻创业者的成长。

以上三种方案,不分对错,不同的人生际遇会促使我们选择不同的方案路径,但不管哪种方案,我们都特别想提醒年轻创业者么一个命题,即:

我为何而创业,我究竟为何而战?为了生存,为了尊严,为了虚荣,还是纯粹为了钱来创业?还有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你必须得去思考:是什么东西能支撑你创业走得更远?

篇2:大学生创业报告-应届大学生创业生态研究报告

大学生一般都喜欢吃小吃,大家可以看到在下午和晚上有很多学生去吃酸辣粉和米线。而且其中有大部分人不一定很爱酸辣粉和米线,而是因为小吃的可选择性很少。我们店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片空白,为本校学生的饮食生活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我们的产品、口味丰富,符合大学生追求多样变化的心理。价格便宜,营养健康,符合大学生追求实惠美味的心理。

4.3.4 季节契机

恰逢冬天,天气寒冷,本餐厅推出大骨高汤冒菜和补气养生的药膳冒菜,底汤以猪骨等美味食材吊鲜,按照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加入了草果、砂仁等多种中草药精心熬制而成,高汤浓白鲜美可口,是广大师生驱寒取暖的最佳选择。

4.4 威胁分析

4.4.1 成本提高

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和店面租金的上涨会带来成本的提高。

4.4.2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主要是快餐、小炒、面食及酸辣粉、米线。师生将冒菜作为小吃而非主食的传统观念,使得同学聚会、班级聚餐的首选是小炒而非冒菜,较难赢得顾客的高消费。

4.4.3 可模仿性较强

餐厅可模仿性强,且进入壁垒较低,使得同行竞争的威胁较大。

20应届大学生创业计划书例文(二)

一、执行总结

1.1 项目创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休闲类食品不仅种类越来越多,并且产品结构也向着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发展。如今,休闲食品已不再只是小孩子的专利,而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人群的喜爱,不论是居家生活还是出外旅行,休闲类食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消费“新食尚”,发展至今,休闲食品俨然成为食品消费的重要内容,而时尚化更已成为休闲食品产业争夺消费者的重要策略。休闲食品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人群随之增多,新产品种类不断推出,在这种情景下,我们的梦*幻糕点吧应运而生了。

1.2 公司概述

梦*幻糕点吧是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商业小店。于/12/10诞生于山东英才学院,虽然还不够成型,但是已经具备打入中国糕点市场的计划与资本。

梦*幻糕点吧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品牌,进行小成本投资,做的是营养均衡,休闲的,时尚的精美糕点食品,面向广大的中低档消费者群体。

制作屋现做现卖糕点,软糕粥,尤其是定做情侣蛋糕,及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果冻个性蛋糕,这些均打破了市场的局面,同时该蛋糕以海藻为原料,制作中不加防腐剂,从而保证了食品的安全。健康的,才是开心的;就是健康的!

二、市场调查分析

2.1 现状

2.1.1 流行趋势

时下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口味不同、式样不同的糕点,归结起来这些产品无非都是为了满足顾客休闲的需求(娱乐、时尚、口感……)、满足美丽的需求、满足健康的需求、满足成长的需求。消费者购买糕点用于食用和送礼。糕点小巧、味道好,有一定营养价值,所以它的购买频数较高;果冻轻盈美观、营养丰富,成为礼尚往来的佳品,为此许多厂家推出了方便送礼的“糕点大礼包”。因此,休闲食品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消费人群随之增多,新产品种类不断推出,“休闲 的就是时尚的”已成为人们对食品时尚性的共识,休闲食品不只是口感好、有益健康的食品,更成为促进人们交流的介质,是适于表达情感的载体。

2.1.2 行业现状

首先糕点是源于国外,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需要,还有结合中国的食品特色,在中国市场发展到了巅峰。

糕点的成分是有25%的面粉,其中为精制面粉,含大量的麦芽糖等等的营养成分;35%的芯,其中包括肉类,素菜类,还有就是一些甜食类等等,做出来的颜色各式各样,但是不会添加任何色素,纯天然色;其余的40%则是由外加的水果,咸菜,果冻等等的一些个人爱好。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成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休闲食品也由原来仅能充饥,发展到现在既可满足口感需求,又可提供所需营养,还能调节心情。近年休闲食品市场需求量呈持续增长势头,按年增长速度10%计算,预计今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需求额将超过千亿元。但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偏低,市场潜力仍很大。

2.2 竞争环境分析

休闲食品每年有近三百亿的市场容量,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休闲食品品牌进入这个市场,相互之间争夺市场,虽然近年国内休闲食品市场发展迅速,但专家表示,国内本土品牌休闲食品的种类与国外相比,品种还是较为有限,无论在新产品的开发、口味的多样化、包装的个性化、产品的营养化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糕点业不但有激烈的业内竞争,还有与薯片、糖果等其他产业的竞争,因为它们同属于休闲食品的范畴。糕点业不能只着眼于行业内的竞争,还要不断创新,分析消费者心理,充分为消费者考虑,提高营养价值和休闲品味,来占领休闲食品的市场。

2.3 态势分析

SWOT分析表

S(优势):糕点是年轻人喜欢的食品,消费市场巨大,而且就在你的身边,充满个性化、时尚化的果冻食品,令人们留恋往返。

W(劣势):特色经营市场接受程度难以预测,存在一定风险。

O(机会):糕点市场需求逐年扩大;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

T(威胁):市场上经营休闲食品的商店较多,且各具特色,竞争很激烈。

三、创业优势

3.1 自身优势

a、大学生创业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b、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知识技能优势。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

c、大学生属于年轻一代,对流行时尚的敏感度强,可以始终走在流行的前列,和适合此类项目的创业。

3.2 政策优势

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根据国家和各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各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具体包括:

高校毕业生(含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批准经营日起,一年内免交个体户登记注册费、个体户管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此外,如果成立非正规企业,只需到所在区县街道进行登记,即可免税三年。

篇3:大学生创业报告-应届大学生创业生态研究报告

一、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一条不可忽视的出路。然而,创业之路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个人能力的高低深刻影响到创业的成败。因此,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成了问题的关键,也成为创业教育的成效的关键所在。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对创业研究的梳理和国外创业教育经验的总结,探寻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在机理。第二,立足创业过程,经过创业过程各要素的分析,推导创业能力的层次结构,建立与创业教育的联结。第三,构建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块,并提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策略。

依据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该部分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创业与创业过程、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等概念的界定;创业过程的关键要素分析;创业研究的方法体系与构架。

第二,基于创业过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识别。成功的创业体现在创业过程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或要素中,且与创业者的能力直接相关。该部分在研究创业者对创业过程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创业者对于创业过程各要素驾驭能力。该部分着重解决以下问题:成功创业要经历的创业过程是怎样的;成功创业对创业者的能力要求;创业过程的要素构成及其与创业能力的维度划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维度以及创业能力的结构。

第三,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对接的机理研究。有效的创业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培养与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该部分重点研究以下问题: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的联系;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教育模块关系;创业教育各模块的要素构成与解释。

第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基于创业过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识别模型、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教育模块关系是在创业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上的理论推演。这种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理论推演,还需要事实的支撑。通过实证研究论证大学生创业能力对创业过程的影响作用以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受益状况,可以为进一步揭示中国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奠定基础。为此,该部分通过实证研究,重点回答以下问题: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有哪些帮助;我国大学生创业试点高校的创业教育实施状况是怎样的。

第五,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综合以上研究,在挖掘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此部分重点提出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以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二)研究方法

该研究综合运用创业理论、创新理论、教育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一方面注重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大学生创业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的方法包括:

第一,文献法。对创业、创业学、创业教育为主体的文献进行较为广泛的查询、阅读,以总结国内外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提出理论研究框架。

第二,比较法。通过国际比较,了解国外创业教育模式,从而为开展后续的研究提供事实支撑与借鉴。

第三,问卷调查法。一是通过专家问卷法,借助专家意见对调查创业能力评价和创业教育评价指标进行筛选。二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状况。依照“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高职高专等3类,对上海高校进行分层抽样,每个样本2—3所,共计9所左右,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依据研究选题,将大学生范围确定为大三、大四学生,这些学生更有机会接触到创业教育,也更适合于测量创业能力。三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高校实际培养效果。

第四,案例法。选取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高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进行案例研究。以典型案例为素材,通过具体分析、解剖,更加清晰地展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在理路,总结创业教育的经验。

二、结论与对策

(一)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对接的逻辑推理

大学生创业能力既有一般创业者的共性,即体现在创业过程之中并在创业过程中得到提高;也有区别于一般创业者的特殊性,即大学生是“准创业者”,是以专业为单位的大学学习者。大学生创业能力受到高等教育过程的影响和制约,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才可能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因此,创业教育必须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对接。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条件包括两个方面:外在诱因,即外在机会、资源等这些创业过程要素的显露诱发大学生主动创业;内在刺激,即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而逐步形成创业的能力。

综上,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复杂性,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学校层面而言,要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需要以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路径,即实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接,具体需要遵循两大规律:一是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于创业过程,同时创业教育有利于创业者更好地驾驭创业过程;二是创业教育以创业者为本,瞄准创业者的能力构成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

(二)基于创业过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识别

按照把创业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大学生特点结合起来的思路,将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的共识性要素归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由概念推演而形成大学生创业能力三维结构图。

依据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与维度划分,抽取了共18个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共识性要素,并通过专家法进行筛选,形成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量表(表2-1)。

(三)基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模块

通过学习可获得的创业能力主要包括前文指出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等。而学习可以分作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正式的学习主要和创业教育有关,即要想提升创业能力,首先要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桥梁与通道,通过创业教育,学生能提高创业能力,并投入创业活动过程之中。

创业教育的实施依托三大模块:创业宣传;创业课程;创业实践。课题组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模块进行了细化和筛选,最终确定了创业教育的内容构成(表2-2)。

(四)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状况的调查

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经济发达、创业活动活跃的上海,选取重点大学(“985工程”与“211工程”大学)、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等3类高校进行调查。每类高校各选取3所,共计9所。每所高校按照文科和理工科分科类发放。每科发放60份,每所高校共计120份,总样本数为1,080份。发放的对象为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更有机会接受创业教育,也更易测得创业能力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创业教育实施状况均值都处在2.31—3.13之间,即略弱于“一般”,既没有普遍较高的创业教育项目,也没有普遍较低的创业教育项目。大学生的各项创业能力均值都处在2.44—2.86之间,即略弱于“一般”,既没有普遍较高的能力,也没有普遍较低的能力。调查发现,所有问题除实践能力“强”高于“一般”外,被调查者回答几乎都是“一般”,即在高校的创业教育实施之后,大多数学生的创业能力普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整体上不是很理想,亟待提高。

(五)试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状况的调查

2002年4月教育部选取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全国9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

试点高校依据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但依据我国教育实践经验,我国在教育政策实施中通常采取试点形式“以点带面”地逐步推进,且对试点给予大量教育资源的倾斜,在高校推行创业教育也莫能例外。那么,试点高校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究竟如何?依据该研究选题,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应该包括创业教育本身的质量以及学生创业能力的状况。为此,该研究专门针对试点高校,设计了问卷,并选择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创业教育绩效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而论,创业特质、创业课程与教师素质三因素都呈负相关性;其中创业特质与教师素质对创业教育现状的负相关性相对较大。除此之外,创业实践对创业教育现状呈正相关性。从中可以看出,从投入和产出关系来看,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高校的实际效果也不高,存在着亟须解决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创业特质方面,个人意愿、知识共享这两个因素与创业特质都成正相关,尤其是个人意愿更是呈强烈正相关。且可喜的是,统计结果表明创业教育试点高校在舆论宣传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此外,创业实践与创业赛事呈极强的正相关,说明创业大赛是目前大学生进行创业模拟练习的一种最有效方式。

(六)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有学校与社会、政府之间的横向联系,又有学校内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纵向联系。因此,对创业教育效果的衡量需要考虑学校、学生、政府、社会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该研究以系统方法为指导,基于对相关文献中的梳理,提出了影响高校创业教育的4个层面主要因素,共20个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理论知识,对问题充分研究后分析问题间内在因素间的联系,并把它们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最后进行数学运算从而实现对方案权重的排序。

采用专家问卷法分析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权重,调查对象涉及面广,涵盖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都曾是创业的成功人士,还有在高校创业教育一线、从事创业教育或创业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共发放146份问卷,收到反馈问卷64份,其中有效问卷49份,有效问卷率为33.6%。

通过对所搜集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四个层面的结果排序为:学校层面(0.4622)>社会层面(0.3902)>政府层面(0.1116)>学生层面(0.0360)。也就是说,影响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主导因素是学校层面的因素,随后依次是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和学生层面(表2-3)。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尽管需要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学生接受或欢迎,但追根究底还是需要高校自身的重视。

(七)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第一,完善创业教育的过程。首先,高校创业教育要树立“大教育”创业教育理念,应紧紧围绕教育的内在规定性,站在人的发展的起点上,注重教育本身终身可持续的意义,把创业教育定位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其次,细化创业教育目标。一是层次目标。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目标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创业教育具体目标要求的不同。二是内容目标,即创业教育内容进行目标分类,使抽象的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实体的教学基本要求,同时也方便开展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最后,探索切合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学方式。一是革新教学方式,广泛开展行动教学。通过行动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协调能力以及创业应变能力。二是革新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具体包括内隐学习、参与性学习与替代性学习。

第二,突出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团队合作等核心能力都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以真正确立。为此,高校要主动架起与社会、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真正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强创业教学基地的建设,持续推进创业大赛活动,不断探索新的实践环节。

篇4: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研报告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创业教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实施创业教育,有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攀枝花市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全国82个创业型城市之一,市委市政府多次强调,要以全市各大中专院校为依托,加强创业创新教育力度,切实开展创业培训、实训等工作。为了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看法,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我们在攀枝花学院在校学生中进行了大学生创业调查问卷,对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水平及想法,帮助学校开展相应的创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持,笔者于2014年4月,以攀枝花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专业、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创业的认识、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对创业准备及创业选择、对创业的障碍和需要等几个方面。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通过对本次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找出其中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问卷总体情况

300份调查问卷来自攀枝花学院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54%,女生46%,本科占75.9%,专科占24.1%。包含文、理、工、农、医等专业,专业覆盖面较广,学生各年级均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对创业的认识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统计到有62.8%的学生表示对创业很有或者比较有兴趣,仅有8.2%的学生对创业不太感兴趣;对于是否有过创业的打算,有9.0%的学生正在创业,72.8%的学生认真考虑过创业,17.9%的学生完全没有创业的打算;对于创业需要的素质,87.6%的学生认为需要强烈的挑战精神、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较好的专业知识、管理及领导艺术、良好的社会关系及对市场的认识水平;对于是否清楚国家和学校出台的扶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仅有5.5%的学生经常关注很清楚,83.1%的学生表示偶尔关注但不太主动去了解,10.7%的学生表示一点也不知道。对于大学生创业相对于其他阶层的优势,87.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专业素质较高,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具有更多的信息渠道。

3、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看法

调查发现,有25.5%的学生参加过3次以上的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45.3%的学生参加过1-2次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培训,28.2%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此类讲座或培训;对于参加过创业讲座或培训的学生,仅有2.7%的学生认为自身得到很大帮助,46.2%的学生认为对自身帮助不大或基本没有帮助。觉得本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31.0%的学生认为还可以或者很好,62.8%的学生认为本校的创业教育几乎没有或者很一般;对于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满足创业的要求,有29.3%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或者满足,70.7%的学生认为不满足或者说不清楚;对于学校通过何种方式开展创业教育,大部分学生都倾向于由专家或创业者讲授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由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定期讲座、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课程的主体;对于如果学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课程要更注重市场营销和财务税收方面、创业案例分析、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以及政府出台创业优惠政策解读。

4、对创业准备及创业选择

调查发现,74.5%的学生从事过除家教以外的其他兼职经历;对于创业前的准备,32.0%的学生认为应该参加创业计划大赛,65.2%的学生认为应看创业类的书籍,55.5%的学生认为应到企业实习或求教创业型企业家;对于创业的形式,55.1%的学生选择合伙创业,18.9%的学生选择家庭创业,25.9%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对于创业的地点,56.2% 的学生都选择了自己的家乡或者是读大学的城市;对于创业合伙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同有经验和资金基础的人合作。

5、对创业的障碍和需要

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都反应创业过程中会有资金短缺、缺乏经验、发展前景不确定、承受风险心理不足等障碍;对于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51.1%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剩下的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个人强烈的价值观指向、创业基金支持和社会职能部门的指导、服务。对于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扶持,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创业基金、政策支持以及由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但是也有14.1%的学生认为政府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会导致大量学生盲目创业;对于学校应采用何种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生们都希望学校能够提供配套资金或者提供场地、设备等环境和服务,并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

四、结论和建议

1、大学生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创业的认知较少,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创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2、高校急需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高等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潜质。学生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愿望是迫切的,对创业的认识又是比较肤浅的,需要学校在创业意识教育环节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培育他们的创业意识,提高其创业能力。

3、高校的创业教育需要加大实践的力度。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于当前学校开展的创业讲座或单纯培训的并不满足,他们希望有创业经验的专家和企业家亲自为他们授课,同时渴望参加学校组织的创业大赛,希望能够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这突显出实践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篇5:应届大学生饰品店创业计划书

时间:2009-07-15 21:10来源: 作者:学者 点击:

1048次

2、行政费用

人员工资:初期工资为0工资,属于朋友间创业阶段,故以股份形式为个人所有。

宣传费用:印发宣传单每次100份,初步范围为电子科大女生公寓(寓苑和15栋),宣传海报(成华区附近小区和八里小区附近)10份。

通讯费用:估计每月100元

参考资料:网上和货品来源地为参考。车费开支。

行政费用启动资金预合计为150元

3、盈利回报

网络时代,“注意力即是经济”,姐妹淘手工艺饰品网以指向性强并且相对忠实的“注意力”为基础,以便实现以下的盈利方式:

收费

在线一口价:以每年有约6000元交易额计算,收取5%劳务费用,年收入:3000元

在线拍卖:(在小有盈利的基础上)以每年有约12件的交易量计算,减少部分劳务费用收取,提高产品美誉度和顾客吸引

由于我们所采用的是网上经营的方法,因此省去了传统店铺所需的经营费用,我们的资金主要用于商品的采购和运输及仓储。

就我们所知,进货渠道多种多样,有直接从厂家进货的、有从设计公司进货的、有批发市场批发来的,还有连锁经营从总部发过来的。从厂家进货时费用要低一些,因为厂家没有设计能力,产品大多是来料加工和来图加工,产品会比市场略微过时一点。从设计公司进货则要高一点,但可以保证货品的“新鲜度”。批发市场中的拿货价格则遵照了一般原则,给经营者留出了50%的空间。

通过在荷花池批发市场的调查,我们决定并选择了一家较熟悉的供货商,进货价比零售价低一半,这使我们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也降低了经营风险。初步估计首次资金投入为3000元,由我们公司四位成员均摊。

附件:

1、租赁合同

2、姐妹陶艺与宏达工艺大森木成都总代理的合作意向书

篇6:大学生创业报告-应届大学生创业生态研究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创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创业问题更加突出。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

为深入了解衢州市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对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以及对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建议等,国家统计局衢州调查队对衢州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2所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36名应届毕业生开展了专题调研,其中衢州学院17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19人;从性别上看,男生20人,女生16人;从学历上看,本科毕业生10人,高职(专科)毕业生26人;从毕业去向看,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有31人,为继续深造做准备5人。他们中过半数没有关注就业创业帮扶政策,其余关注的政策大多集中在创业贷款和就业社保领域。

一、就业情况

2017年,衢州学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有应届毕业生2343人和1991人,截止到5月底,两校分别就业956人和732人,升学489人和155人,就业率61.7%和44.6%(含升学人员)。从历史统计数据看,每年8月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最高,截止2016年8月底,衢州学院就业率为98.0%,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95.8%.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就业渠道广泛。被访的31名已落实就业毕业生中通过各类招聘网站落实就业单位的有8人,通过校园招聘会和老师、校友推荐的各6人,通过家庭或其他社会关系的有4人,通过工作实习和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的各3人,通过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的有1人,无人通过高校毕业就业信息网、政府(社会机构)组织的招聘会、报纸(杂志)发布的招聘信息渠道落实就业。可见专业招聘网站、校园招聘会、师友亲属等社会关系仍是毕业生落实就业的主要渠道。

(二)二三线城市更受青睐。31名已就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在地在直辖市的有1个,省会城市的12个,非省会城市和县级市各8个,乡镇和农村只有2个。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发展机会较多,竞争压力更符合自身承受能力的城市就业,压力较大的一线城市和条件相对落后的乡镇农村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

(三)非公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力。31名已就业毕业生去国有企业的有6人,事业单位1人,三资企业3人,其他企业(民营企业)21人。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其他企业依然是就业市场最大的需求者。

(四)所学专业与岗位相关度一般。31名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即将从事的工作很相关的有5人,相关的有12人,一般的有6人,不相关的有7人,很不相关的只有1人。过半数被访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但所学专业与工作无关的也有四分之一。

(五)工作满意度较高。31名毕业生对已落实的工作认为很满意的有2人,满意的有12人,一般的有17人,没有不满意勉强就业现象,表明自由择业能够让近半数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

(六)受到能力制约影响较大。31名毕业生认为求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缺乏实践经验,同时也有就业能力不足、缺乏求职技巧等问题,选择岗位信息不足、社会关系欠缺等客观因素的较少。

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衢州学院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均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采取了强化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队伍建设,加快改革创新,强化就业帮扶等措施。衢州学院表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在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上存在人员紧缺困难。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就业形势与往年基本相当,但存在专业不对口、就业层次不高问题。学生求职时定位不准,心态不稳,经常变动单位;个别学生缺乏忧患意识,求职时不积极主动。

(一)就业指导与服务成效显著。36名被访毕业生均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简历制作与求职面试指导、就业政策宣传解读、招聘信息发布、就业形势分析与判断、就业心理辅导、创业指导与训练、就业实习与实践、校园招聘会、就业困难帮扶、升学(或出国)指导等就业指导与服务,所有指导服务项目均被过半数毕业生认为有很大或较大帮助。最受认可的是简历制作与求职面试指导,()认为有很大和较大帮助的各有12人,其次是举办校园招聘会,认为有很大帮助的12人,有较大帮助的11人。就业心理辅导项目认可度相对较低,认为有很大帮助的只有7人,说明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和心理帮扶被各方忽视。

(二)就业指导服务仍需加强。36名被访毕业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不到位,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不够,需要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指导。大部分被访毕业生不了解国家或地方基层就业项目和就业服务政策,仅有6名被访者表示有所了解,他们相对认可应征入伍服兵役、对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等政策,对三支一扶计划、毕业生到基层或中西部就业专项政策的认可度最低。

三、创业情况

两校选择创业的应届毕业生都非常少,但大部分被访毕业生有强烈的创业意愿,没有马上选择创业的主要困难是缺乏资金、人脉和经验。

(一)创业意愿强烈。被访毕业生普遍怀有创业理想,同时对自身现有能力有清晰认识,大多选择先就业提升综合素质后再开始创业。36名应届毕业生中有29人表示愿意自己创业,其中26人打算工作几年后开始创业,毕业后马上创业的仅2人。从创业形式看,选择合伙创业的有12人,个体商户形式的7人,互联网创业的5人,自己办公司等其他形式的5人。

(二)创业指导服务欠缺。36名被访毕业生认为学校创业指导服务主要问题在于对学生创业上的指导不够,创业孵化基地配套不完善,未能全部发挥作用,创业信息、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希望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完善创业基地相关配套措施。他们中认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需要在加强资金支持力度上改进的有14人,简化审批手续的有10人,加强场地支持力度和提供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各有8人。

(三)希望政府加强帮扶。衢州学院希望政府在推动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上加强帮扶力度,关爱基层就业创业工作者;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认为应当及时落实相关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被访毕业生对政府的政策期许主要集中在提供低息贷款的资金帮扶和技术、法律方面的指导等。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就业、创业帮扶投入。提高高校就业、创业环境建设投入,增加校园招聘活动补助。加大高校就业、创业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高校就业、创业师资队伍素质;积极利用现代化科技平台,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科学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简化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审批制度,让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加大对行业急需但生源不足的专业财政投入,减免人才紧缺专业学费,保证人才紧缺专业生源,优化人才供给。

(二)建立高效的联动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政校合作,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实现产教融合。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共享人才供需信息,定期发布本区域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行业总体薪资水平,规范行业薪资信息发布披露。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加强创业宣传和引导,简化毕业生申办各类创业政策手续,优化毕业生就业归口管理,为毕业生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篇7:大学生创业报告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自主、一、市场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0.2辆。2002年为1.2辆,2003年为2.2辆,2004年为2.33辆、2005年为3.0辆、2006年为4.6辆、2007年为5.6辆、2008年为7.7辆,而2009年大幅增加为11.7辆,2010年增加为16.1辆,截至2011年3月底这一数据被刷新为18.5辆。从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的数量从2009年进入“快车道”。截至2011年3月底,私家车数量已经达到2001年的92.5倍。由此可以得出汽车洗车行在当前是必须的产业,以及新兴产业。

二、创业机制

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那么,怎么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我认为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有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必须制订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创业计划

书,即可行性报告,主要是所选的项目能否赚钱、赚多少钱、何时赚钱、如何赚钱以及所需条件等。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在现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不能凭空想象,主观判断。根据计划书的分析,我们再要制定出企业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各阶段的分目标,同时订出详细的工作步骤。2 要更好的利用国家对大学生的政策

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用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物流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政策使我们更好的与他人竞争。更好的占据市场地位。

要有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

资金如同企业的粮食,要保证企业每天有饭吃,不能饿肚子,就要制定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在企业刚启动时,一定要做好3个月以上或到预测盈利期之前的资金准备。但开业后由于各种情况会发生变化,比如销售不畅、人员增加、费用增加等等,因此要随时调整资金运作计划。而且,由于企业资金运作中有收入和支出,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我们还

要懂得一些必要的财务知识。这个正好符合我们的学业,更好的进行企业创业。

4员工培训

员工的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任何一个企业负责人都明白的道理,但要通过内训或外出学习等手段来提高员工,尤其是中坚力量的专业素质,毕竟需要花费物力,财力以 及时间,并且也经常会与企业的各项工作产生一定的冲突.于是,员工培训对于这些企业来 讲就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办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口号,致使许多员工无法系统地接触新事物,新方法,新观念.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5选址以及店面的形式

针对汽车装饰美容行业的特点还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针对汽车装饰美容行业的特点还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 车流量大的公路旁.2, 店面面积要够满足美容店的正常运营,店面前的面积要能够摆放三台车以上.3, 汽车美容店要和周围的店面相容,最好周围有同行业的美容店。(不怕竞争,就怕争不 过)4, 可以把美容店开释写字楼群周围,高档住宅区附近.5, 汽车美容店不能够离开红绿灯太近,不能在车速太快的公路旁。6, 店面的租金要结合自己店面的经营范围, 确定的客户群, 店面环境综合充分的考虑, 要是条件不是特别好,不去租太贵的门面.6 健康的创业环境很重要

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创业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决议其创业成功与否的决议性因素。赵长升说,假如毕业大先生各方面条件都基本具备,或者经过努力可以具备,比如:资金、项目、团队等等,你可以大胆尝试。假如浑浑噩噩的就踏上创业的路途,那更多的只能接受失败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创业之前要更好的去适应这个行业,我们要去其他的洗车行去打工,去知道进货的渠道,去挖其他公司的人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创业成功。

盈利是做企业最终的目标

做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因此无论是制定可行性报告、工作计划还是活动方案,都应该明确如何去盈利。我们要思维活跃,去想许多好的点子,但这些好的点子要使他有商业价值,必须找到盈利点。企业的盈利来源于找准你的用户,因此,企业要时刻了解你的最终使用客户是谁,他们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并尽量使之得到满足。

篇8:大学生创业报告-应届大学生创业生态研究报告

湖南省慈利县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我校”)集教师培训、电大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身,占有一定比重的职业教育是广大初中毕业生放飞梦想的摇篮。在二十多年的历史中,毕业生在张家界市及其周边地区享有盛誉,在广州、深圳、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供不应求而深受好评。2011年,根据《职业教育法》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 学校成立了“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研究”[立项号为G-26号]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实验并借鉴他人研究经验,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上进行反复探索实践,初步确立了以就业与创业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不断建设人性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设想。

实践中,我们以“增长学生创业正能量”作为指导思想,从学段差异、内容、形式、手段、模式、评价等方面,研究了五项内容:一是开发创业教育校本课程;二是研究科学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原则;三是研究科学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四是研究科学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教学方法;五是研究科学评价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对当前开展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课题研究在理论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三边”(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收)教学模式效果突出。实践证明,这些对中职生就业创业都有比较显著的助力与成效。为了给学生创造出更富有人性化关怀的学习条件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本文分研究概况、研究成果、研究结论、问题讨论等四部分予以报告。

二、研究概况

我校是“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的“如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研究”课题组学校,在省、市、县教育学会的领导和专家的亲切关怀与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校课题开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执行计划的要求,认真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本课题组的情况、课题背景及其研究现状意义、课题界定、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等情况作出全面如实评价,概述如下:

1. 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

组长,卓仁新;副组长,熊国树、敖立红;主持人,卓仁新、卓振宏。主要研究人员:卓仁新、熊国树、敖立红、庹先德、卓振宏、杨钟培、王家雄、蒋世文、龚晓静、高军、张健全、朱凡锋、李凤丽、赵红、张建辉、王鹰。

2. 课题背景及其研究现状、意义

“如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研究”的课题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立项;在“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要求中开展研究;再针对我校中职教育的问题攻关:

我校中职教育中存在着“教学理论化,模式单一化”等诸多弊端,淡化对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低下,更谈不上创业能力。部分毕业生因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差而难以适应市场的情况依然比较突出。我校中职部常年在校学生1000余人,每年毕业约380名学生,毕业生100%由学校推荐就业。通过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期望值过高、依赖性较强、被动等待就业等现象。少数毕业生因种种原因失业后,还一蹶不振,似乎无法生存下去。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每年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对学生择业观进行问卷调查。当问及“你喜欢包推荐安排还是自谋出路”时,填“自谋出路”的由0上升到50%;问及毕业后“接受推荐工作还是自己创业”时,选择“自己创业”的由2% 上升到20%。多次调查实践证明,加强职校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研究,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3. 课题界定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创业精神是指发挥创造力,抱着必胜的信念,敢冒风险,努力使创新设想付诸实践,最终创造价值的意识信念与品质。创业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能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数据与信息处理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建设与管理能力。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四大要素,其中创业意识是动力,创业心理品质是条件,创业知识是基础,创业能力是核心。重在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使学生“愿创”“敢创”“会创”,通过创业意识的引发、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谋职创职能力。

4. 理论依据

一是以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护照”理论为依据。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世界上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把开展创业教育提上日程,并得到政府的大力鼓励支持和企业的参与重视。二是以国家教育部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为依据。在北京召开的“创业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来泉撰文指出,“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把创业教育切实纳入我国职业教育中”。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的创业教育要加强探讨如何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三是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办好职业教育的理论为依据。“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的理论为依据。《决定》提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

5. 研究目标

“如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增长学生创业正能量”作为指导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坚持走出“职教普教化,教学理论化,模式单一化”的误区,强化对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创业能力,以求适应市场需求。并获得一些以创业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

本课题研究目标具体有三项:一是研究学校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开发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形成一套科学的、符合职教特点的、操作性比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措施和评价方案;二是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激发学生自主创业热情,提升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三是不断加强创业实践教育,营造创业氛围,构建校园创业平台,在实践教育中提升学生创业技能。通过研究使教师在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和学者型教师迈进。

6.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有五项:一是开发创业教育校本课程。1创业精神:职业与生活、专业发展的社会变革、出路与自我实现、创业精神。2创业技能:a. 国内外创业的发展现状;b. 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激发创业意识;c. 以课外活动为重点,提升创业精神;d. 以创业园为载体,强化创业技能;e. 正确处理创业与学业的关系;f. 正确处理创业与就业的关系;g. 正确处理创业与风险的关系。二是研究科学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原则。1主体教育原则;2创造教育原则;3开放性原则;4实践性原则;5个性化原则。三是研究科学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教学模式。探究让教学模式由接受型教育向主动型教育转变,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实际操作性。四是研究科学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教学方法。重点创业:计划大赛、范例教学、角色扮演、创业模拟、项目设计、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五是研究科学评价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7.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研究文献、论著、报告、经验总结、统计资料,借鉴成功经验。2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跟踪、调查问卷、记录信息和相关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等,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行动研究法: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持续性评价和即时性反馈相结合。4制度导研法:每季度召开课题研究会议,定期检查研究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成绩,找出不足;组织专题学习,坚持每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创业技能。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每学期选派主研人员参与相关培训;每期请至少一名相关专家来校指导。课题组每三个月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让每位教师交流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8. 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

(1)2011年3月—2011年12月,酝酿准备阶段。1填写申请评审书。2确定研究目标,撰写实施方案,进行课题分工。3组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专业化教师队伍:a. 充分发挥内部资源的优势;b. 从校外各领域聘请一批具有创业精神和技能的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c.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4开发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培养课程。

(2)2012年1月—2014年3月,课题实施阶段。1赴浙江义乌职业学校、广东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等地考察、参观;2开展课题研究;3撰写论文。

(3)2014年4月—2014年10月,总结阶段。1完成研究报告;2为结题鉴定做准备;3编辑《为点亮创业人生》论文集。

本课题三阶段研究中成功彰显五点:1上下结合,精心组织,抓住重点,分步推进,在实践活动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初步建立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理论体系,形成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实验研究实施模式。2创设完善、健全、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利用校园区域网,使教师能方便及时地了解最新的成果与资料。3组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组织老师学习课题研究方法,以便顺利执行研究计划。4建立学校创业园区,通过开放的教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创业机遇和独立思考分析,积极开发创业潜能。5及时对阶段研究中取得的成绩请专家评价提出建议。a. 组织专题学习。坚持每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创业技能,同时,由学校订阅与该课题相关的书籍与杂志。b. 举办专家讲座。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每学期选派主研人员参与相关培训;每期请至少一名相关专家来校指导。c. 开展专题研究讨论。d. 交流典型经验。课题组每三个月将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让每位教师交流在学习方面的心得体会和经验,这既可以让教师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又可以给课题研究积累更多的原始材料。e. 外出考察学习。学校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老师外出考察学习,学习别人在该课题方面好的经验。

三、研究成果

为了增长学生创业正能量,本课题研究在理论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 理论性方面的成果

著书立说促深研。课题组精选了十几位热心教育科研,并有一定科研能力的老师结合我校课题研究实际和毕业生创业事例,编写了湖南省慈利县教师进修学校中职部“十二五”创业教育的校本教材《增长创业正能量》。教师依据校本教材改进了创业教育教学,从学科教学、学科渗透、专题教学和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培养。

(1)加强了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有机整合。将“创业”课列入教学计划,按学科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社会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促进职业道德的内化。在实践活动中着力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创业实务知识的传授,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

(2)将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入了专业课程的实习与实践之中。结合不同专业和学科教学特点,将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创业能力训练与提高渗透在相应的教学实践中,在学科教学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展专业实践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此外是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和经验技能积累的程度,分别设计创业教育专题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在实验各阶段,老师们将专题教学包含在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创业过程的感性认识积累,强化创业活动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全面认识。几年来,我校教师共撰写教学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创业课题研究论文获省市级以上奖励的近40篇。其中最突出的是卓仁新校长担任了《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的副主编,教务主任敖立红担任《职业生涯规划》的副主编,两部著作都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卓仁新、卓振宏合作撰写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一文获省一等奖,为其他老师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2. 实践性方面的成果

“三边”教学促创业。由于广泛动员,全员积极参与专家讲座。教务主任敖立红多次领导学科教学人员学习领会《关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培养的意见》,教师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培养的有关内容,做到了“四有”,即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同时学生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入学、毕业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渗透就业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实现了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全员化与全程化。学校还先后请了省、市、县的教授、领导来校举办了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就业形势分析、劳动法律法规的讲座,使学生懂得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时代的要求。学校先后邀请了三位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回校作报告,组织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并结合“三边”(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收)教学模式及其策略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创业模拟实践和技能训练活动,给学生提供创业信息与技术咨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开展的专题教学活动有:1创业计划的设计与比赛。即让学生来构建创业方案、开展辩论、进行模拟创业,让每个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都能把自己的创业想法通过计划书来展示。2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即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成功”的心态,形成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3创业教育社会实践。以校内外、课内外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等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为载体,以课堂、社会和环境为背景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整合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学校还开辟了就业创业渠道,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创业指导网络,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确定了几名教师负责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加强了与厂企、劳动人事等部门、就业中介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就业创业办公室实行了信息联网,广泛收集并提供本地、邻近地区劳动力需求信息,包括职业种类、就业机会、求职条件、工资待遇等,定期进行公布。建立了学生就业网络和学校网站,发布毕业生信息和社会人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特别是学校校长卓仁新、副校长熊国树利用送学生到用工单位就业的机会,到广东、上海、江苏、北京等地进行考察,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用工标准,为学校培养创业型学生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密切与本地企业联系,先后与广东、上海、江苏等地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集团等企业进行了联系,并签订了“订单培养”合同。同时还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双向选择创造条件。加强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疏通了毕业生就业渠道。先后组织企业到学校给学生讲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对应聘学生进行面试,受到了企业和学生的欢迎,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选择职业、谋取职业、创造职业的过程,“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对学生一生的前途给予关注和帮助,既是对公民的基本权利——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尊重,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

“如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研究”又逐步地改革了传统教育观念,使教育成为了一种人性关爱的教育,为学生的自主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具体有四:第一,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应作为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校具有导向功能、提升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稳定功能,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知识型、创新型社会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向和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第二,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是适应建设科技创新,构建创新型社会的需要。职业教育要服务社会,必须牢固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是第一增长点、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本资源的理念,充分发挥教育和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学校为社会培养大量劳动人才,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加人力资本的创新型元素,对于构建创新型社会、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三,是提高劳动就业层次,扩大劳动就业面的需要。创业是更高层次和更加广泛的就业。创业者不仅为自己创造工作岗位,还可以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岗位。职业学校不仅教会学生一技之长,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创造性思维和创业技能;不仅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更使大量的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创造就业岗位,带动社会劳动就业。第四,是充分发挥人的特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创造、实践、科技、人文、挫折等教育,把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空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业素质,提高他们把知识资源转化为创业资源的能力,这既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人力资源建设的迫切需要。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开发出了“三边”教学模式。自课题开题以来,学校通过专家讲座、学习讨论、调查走访等形式,同时还先后派员参加了“十二五”课题组在长沙等地举办的研讨会,极大地调动和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性和教育科研水平。学校把“如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与学校常规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成功地开发出了“三边”(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收)教学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3. 实效性方面的成果

年年创收谋创业。由于我们狠抓了学生创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素质教育,而且使学校校风、教风与学风有了明显的好转,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我校每年有约380名毕业生,有10多名毕业生回家自主创业,其余均被用人单位录用。学校被评为市县“教学工作优秀单位”“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和市“文明标兵单位”。过硬的创业教育质量、优质的创业教学服务,改变了学生及其家长“无可奈何读职高”的认识,使学校招生工作出现了应有的火爆场景,实现了生源质量由“劣”向“良”的转变。

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强化了创业精神和提升了创业能力。在创业实践操作方面,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力所能及的创业实践活动,并且形成一种机制。在此问题上,我们将学校和学生的侧重点进行了分解,侧重深化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自由个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创业能力、综合人文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并且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资金、环境、政策和其他条件方面的支持和保证;学生方面的重点是在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由个性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模拟创业活动,大到勤工俭学创收,小到提出一个“点子”或新想法,都纳入了创业教育的范畴。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校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和模拟真实的创业情境,让学生进行创业前的“演习”,在“做中学”,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提升创业技能。

四、研究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可描述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实质上是一种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提高自我谋职能力,使之努力成为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教育。其培养有其自身内在的特点与规律,我们从农村县的实际出发做了一些实验性的探索,“三边”(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收)教学模式及其策略是成功有效的。我们认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职业理想、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社会责任的复合型群体,从道德层面上讲,他们应该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从培养方式与途径来看,企业与学校和教师为了学生增长创业正能量,要搭建好三个舞台,让学生有广阔的展示空间。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中职学校培养的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学生必须是市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学生,这些学生必须在国家与社会建设中能够做出他们自己的贡献。在学校实施培养过程中,应该很好地落实校企合作战略,使学校和企业成为中职生成长的摇篮。

五、问题讨论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目前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价值文化和体制问题亟待讨论与解决。

一是缺乏有利于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培养的社会文化土壤。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导向和社会上存在着“重学历、轻技能”的偏见,有技能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影响了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的积极性。

二是教育资源和体制发展不均衡。由于社会对学历教育的盲目追求,政府发展教育的政策和资源更多地倾向于传统的普通教育。创业技能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规模较小,受到的关注较少,一直在夹缝中生存。很多年来都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宁可上普高,也不愿意上中职学校。中职学校教学设备先进程度低,很多时候是使用20世纪60年代的设备进行实训教学,与新技术对教学的需要严重不适应,学校发展压力巨大。

三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培养的政策落实和专项投入不到位。培养创业技能的机制体制改革创新还不到位,市场在创业技能培养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很多时候在抓创业技能培养方面力度不够,创新性不强。

四是通过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培养的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创业技术不到位、实际操作技能欠缺、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等现象,有的企业接收的中职生须接受近一年的再教育才能胜任工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尚未形成完善的适合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的表现还是注重理论轻视创业技能;注重专业能力、专业技术等显性素养的训练,轻视创业意识、创业态度等隐性素养的养成。在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培养上既存在着指导思想、目标定位模糊,管理力度、激励措施不力的问题,也存在着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滞后的现象,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难以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等问题。

上一篇:触动心灵的文字,句子下一篇:六一儿童节幼儿园老师优秀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