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学总结

2024-06-13

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学总结(共10篇)

篇1: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学总结

这周是小学生心理健康周,我给这次主题班会定的主题是“花开的声音”,旨在让学生们了解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和存在的问题,让健康的心理标准在学生的心理绽放。

上周就开始进行各方面的准备。黄姐给我发了一份班会课的进程,可是这些内容看上去太单调了,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班会之中,这就要想法设法利用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引导他们了解什么是健康的心理。我就在网上搜寻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的小游戏。让学生们通过玩小游戏来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他们也会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参加班会活动。

今天开展的活动还有就是每学期都要举行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方面的课程,这要求家长的参与,就借着这样的就会让学生们了解关于铁人方面的知识,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在课堂上展现学生的不同一面。

整个班会活动是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的,可是在每个小游戏环节存在着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第一个小游戏“纸币游戏”环节,学生们根本就没有照顾到其他的同学,只顾听老师的话然后自己站起来,每一组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过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还是可以了解游戏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思考灵敏性以及大家相互配合的默契。学生们在做着游戏,家长看自己孩子的表现也频频点头,时常伴随着笑声。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又让学生们玩“瞎子背瘸子”、“踩报纸”,学生们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正地感受到彼此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些游戏中,我也感受到自己处理突发情况的敏捷性,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感到木讷。最让我费心还是最后一个情景剧《送你一颗心》。因为这是一个展现学生特点和在众多的家长面前表现自己的一个重要的机会,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不同一面。学生们在表演的时候把一举一动,一个表情,一句语言,一个神情,都是那么的认真,可见他们在课下是多么的认真。

这个班会活动也让我自己成长了很多。虽然也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能够举办这样的活动也是一次很值得拥有的机会,自己在这次班会中认识到举办一次班会课所要做的准备和整理工作。学生们每一次排练都更改一次,使之更加地完善。

篇2: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学总结

通过主持人介绍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相关内容,同学们对于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通过主持人介绍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疾病,同学们了解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

情景剧带大家进入主题班会;通过心理情景剧—雨过天会晴学会了同学之间应友好相处、互相帮助。通过心理情景剧—坠落的星子得到心理压力应及时通过寻求老师或同学帮助来消除、而不是做出其他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来消除压力。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以及心理测试快乐自己的快乐是源于哪里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心理。

通过小游戏口传悄悄话了解真相是如何变成假象的;了解传播的途径越长,失真就越大。所以与人交往是,如果想知道真情.一定不要道听途说;传播和接收信息的人都有责任保证准确。通过小游戏绑腿游戏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团体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在游戏中的个人环节,让他们更深刻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总之,整个班会活动加强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扩展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凝聚了我班的凝聚力,加强了我们的社交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帮助了同学们体验各种情绪,学会正确的处理生活中的消极情绪;正确感知他人的情绪,帮助同学们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同学们做一个快乐幸福的人,在大学的旅程上留下美好的记忆。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总结作文二】

通过本次班会,对于本班同学造就健康自我,陶冶情操,建立自信,提高人际交往,增加心理素质,奉献社会,关心他人起到了积极影响,推动了同学们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心理保障意识。会上学生响应积极,踊跃发言,使本次班会取得圆满成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班会上同学们认真听取班长和心理委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情况所作的演讲,并对内容进行了评论和讨论,在欢声笑语的气氛中,他们深刻体会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在接下来的疑惑解答过在城中,同学们积极提问,踊跃发言,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把班会推向高潮。再后来的游戏阶段,同学们认真的投入到角色当中,展现出最真实的自己,使自己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充分地解决,让这次班会真正的为同学们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心理问题。

会后,我认真地分析了大家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来确保大家的心理健康。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和有轻度的人。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针对求询音的各种心理适应和提出的问题,帮助求询者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而对现实,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增加求询者的心理自由度,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心理咨询兼有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功能,通过心理咨询,为咨询对象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条件,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和心理效能水平,以实现降低和减少,防止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总结作文三】

随着各种学科的深入研究,人类对自己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刚来到人间的儿逐渐成长为具有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的人;真正的人应该具有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人的健康,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健康就像一张三条腿的凳子:

一条腿是身体健康,另一条腿是心理健康,还有一条腿是生活质量;

其中的一条腿损坏了,这张凳子的功能会受到影响;

其中的一条腿损坏了,其他的两条腿也会受到影响。

希望大家明白健康的标准:

身体健康有身体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心理健康的标准;

生活质量有生活质量的标准。

我们懂得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就知道怎样才能使人身心愉快。最后祝大家身心健康,生活快乐!。

班会总结:

篇3: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学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班级团体为中学生的社会化提供重要环境, 在班级团体的人际互动中, 中学生逐渐建立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并且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会人际交往,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促使心理健康发展。对人格健全的学生来说,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有助于他们深化对自己的认识, 改善人际关系, 增强自信, 提高适应能力, 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人格欠缺的学生而言,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问题, 通过与班级同学的互动, 减轻症状, 培养适应能力, 增进心理健康。因此, 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团体对个人的影响作用,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基本特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不是心理学课, 不以学习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为任务, 而是从中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和成长中的问题出发, 确定教育主题, 开展各种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 改变认知, 调整心态, 提升心理素质, 使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活动性

以学生的活动构成主题班会的基本环节, 让学生在一系列基于他们生活实际的活动与情境中体验学习, 从而获得成长必需的经验。

2. 主体性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学生在主题班会过程中主动参与、自主活动、自我领悟, 充分发挥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与想象力, 主动支配和调节自己。

3. 体验性

主题班会活动是每个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历程, 在参与活动的实践中, 获得心理体验与感悟, 并将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分享, 彼此给予反馈、鼓励和建议。

4. 互动性

在主题班会活动中, 班级里每个学生认知的改变、情感的迁移、新行为的建立和强化, 都依赖于班级同学间的交流和互动。互动的前提是参与, 班主任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言,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 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话。

5. 和谐性

主题班会活动是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 因此, 班主任要转换角色, 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班级心理气氛。

6. 趣味性

主题班会活动要从情境体验开始,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此, 主题班会的活动设计应尽可能生动有趣, 易为学生接受。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构建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模式由主题班会的目标、主题、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流程与活动评价等构成。

1.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目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总目标是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其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在每次主题班会活动中, 有其具体的班会目标。

在目标的设计上, 班主任应考虑如下问题:

(1) 目标设立应强调发展性与教育性, 而非矫正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因此, 主题班会活动的目标应更多地着眼于中学生的发展性目标, 从积极的一面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品质。如“情绪调节的技术”、“如何学会交往”等。

(2) 目标应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主题班会目标切忌笼统抽象。如“情感教育”, 这一目标的表述太大, 太模糊, 不如改为“爱情与友情”、“如何调节焦虑情绪”等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 就越容易实践。

(3) 目标应得到学生的认同。班主任在设计班会目标时, 首先要熟悉班级学生, 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 以及学生的需要、近期的困惑和热点问题。他们希望从主题班会活动中学到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 与学生一起磋商可能形成和达到的目标。

2.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主题

主题班会主题的选择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及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的需求, 要富有趣味性、时代性和启迪性。班主任在设计主题时应考虑三个方面:

(1) 根据社会对中学生提出的心理发展任务确定主题。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发展任务, 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解决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或人生课题。如获得自主性、勤奋感, 建立自我同一性。

(2) 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确定主题, 如青春期的性心理问题。

(3) 根据当前本班学生最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确定主题。如班级学生发生矛盾冲突, 出现帮派小群体, 急需解决人际交往问题。主题可以是“友谊地久天长———同伴交往”。

在主题的表述上要注意尽可能地清晰、简洁、精练、贴切, 用学生的口气和语气, 让学生一看到主题就感兴趣。如“我是谁”、“认识你真好”。或者采用副标题的方式, 如“做自己的朋友——悦纳自己”。

主题确立后班主任要对主题进行分析, 选择相应的活动内容。

3.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内容可以包括入学适应、学习辅导、人格辅导、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生活和职业指导等方面。主题班会的内容一定要符合中学生不同阶段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发展水平, 班主任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安排不同要求的主题班会活动, 同一内容设计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层次。

如初中生情绪调节主题班会活动:

初一年级:多彩的世界———情绪的认识

真情的流露———情绪的表达

快乐的天使———情绪的调适

初二年级:感恩的心———亲情沟通

少男少女———爱情与友情

初三年级:放飞心情———学会减压

音乐放松———克服考试焦虑

4.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常用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的方法很多, 有讨论法、自陈法、游戏法及角色扮演法等。

(1) 讨论法。讨论是指班级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 发表各自的意见, 并听取他人的意见, 互相合作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讨论, 班级学生明了自己和他人观点的异同, 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作出选择。在主题班会活动中, 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展开讨论, 不仅能加深同学之间的了解, 增进感情, 活跃班级气氛, 还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常用的讨论法有以下几种:

(1) 小组讨论。通常的做法是针对某一问题情境, 把全班学生分为6~7人的若干小组, 每个学生轮流发言, 然后形成小组意见并推出小组代表报告小组意见, 其他学生给予补充, 最后由班主任总结。

(2) 配对讨论。这里指相邻的两个学生就某个指定的问题进行讨论, 得出结论, 然后再同相邻的另一对同学进行商讨, 形成四个人的意见。依此类推, 可以形成更多人的共同意见。这种讨论方法的好处是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 有助于形成个人见解。

(3) 辩论式讨论:班级学生分成两组, 就一个讨论话题分成正反方, 意见对立, 然后根据自己所在方的立场, 与对方辩论。

(2) 自陈法。自陈法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方法, 它有两层含义, 一是学生自我陈述, 即叙述事情经过和感受, 如参加主题班会的体会。自我陈述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二是学生自我陈述, 即展示自己的特长与成绩, 如“自我优点轰炸”。自我陈述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提高自信心, 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3) 班级团体游戏法。班级团体游戏法是指以游戏为中介, 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投射出来, 进而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助人活动。游戏具有虚构性, 学生对游戏中的喜笑怒骂都不会太在意, 参与者可以摘掉面具放松自己。游戏具有平等性, 学生无论平时课堂上学习好坏, 只要参与进来, 遵守游戏规则, 都能够得到同伴的尊重, 取得信任, 共同进行经验分享。游戏具有社会性, 游戏的组成是团体形态, 因此, 也要求班级成员之间协同、合作、配合。在游戏过程中, 班级团体会形成大家认可的各种规则、契约, 这种不成文的规则、契约, 约束和规范着班级学生的活动。共同的目标、规则、契约及互动中产生的感情成为凝聚班级团体的力量。

(4)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启发班级成员认识人际关系以及自我状况的一种方法。学生通过扮演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 一方面能使他们将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宣泄, 另一方面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在人际关系中换位思考, 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领悟人际交往的技巧, 改善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角色扮演能够充分地为学生提供情境与体验的机会。角色扮演有许多的方法, 主题班会活动中常用的是心理剧和空椅子表演。

(1) 心理剧。心理剧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 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 借助于某种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 主角的人格结构、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于舞台, 在班主任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协助下, 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教育形式。心理剧中, 学生将过去或预见的事件带到现实中来, 表演出自身的矛盾冲突, 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夸大所有的表情、行为和语言沟通。心理剧强调个人的互动和会心, 强调此时此地的内容, 具有自发性和创造性, 能充分表达情感。

(2) 空椅子表演。让学生轮换扮演两个角色, 其中一个角色由学生本人扮演, 另一个与之打交道的角色用空椅子代替, 让学生练习同想象中的坐在空椅子上的人说话。这种方法适合于社交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例如, 某个学生在异性同学面前很害羞, 难以正常交往, 我们就可以用空椅子表演的方法帮助他。具体做法是将两张椅子面对面放着, 让该生坐在一张椅子上, 假设另一张椅子坐的是异性同学。让该生先表演彼此间曾经有的或可能有的对话, 然后坐到对面去, 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多次, 可使学生了解对方, 提高交往技巧。

5.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流程

每一次的主题班会活动, 可以简化为以下程序结构:暖身、互动、分享和结束。暖身相当于体育活动的预热活动, 通常采用一些轻松的活动, 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分享是班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分享, 班级学生可以彼此了解参与班会的经验与体会、对其他同学的观察与看法以及自己参与班会后的改变与进步情况等。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一定要有一个结束的过程, 通常的班会活动, 是由班主任发言总结来结束的,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要由师生一起参与结束, 常用的方法有:

(1) 回顾与反思。师生一起回忆班会活动过程, 谈谈心得体会。

(2) 计划与展望。师生一起探讨今后的打算, 对未来的展望。

(3) 祝福与道别。在一个学期的主题班会后, 可以采取祝福与道别的结束活动,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可以自制一些小礼物互相赠送, 彼此道别。

6.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1) 主题班会可以在教室进行, 也可以在户外进行。室内活动场地应宽敞、舒适, 桌椅可以随意摆动。座位的安排可以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及活动的形式进行改变。一般来说, 座位安排最好是扇形、圆形剧场或大半圆形,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与他人面对面地、平等地、自由地、方便地交往, 从而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

(2) 主题班会的时间比较灵活, 根据主题内容可长可短, 一次一节课、两节课都可以, 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情况灵活安排。

7.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效果的评估

篇4:开好主题班会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主题班会;健康成长;组织

成功的主题班会,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学生的能力,并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才能组织好成功的主题班会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鲜明的主题

主题如何确定呢?根据我的主题班会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合某一时期的社会形势思潮,给学生拨开云雾,指点迷津,让他们思想明晰,健康成长。例如,今年4月以来,我省已发生数起中小学生在节假日溺水事件。溺水已成为我市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溺水的危险将增加。我及时召开“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的主题班会。

(1)分析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不会游泳;②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③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④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2)强调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①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②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③深水的地方不去;④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3)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首先应打110报警,然后积极自救。通过这个主题班会,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二是结合学校的工作要求,精心设计主题。如学校开展绿化美化活动,我召开了“校园是我家,绿化靠大家”的主题班会,通过这样的班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积极投身到美化绿化校园的活动中。三是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确定主题。如起点班的“融入新的大家庭”,学期初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中段考试后的经验交流会,毕业前的理想前途的讨论会,等等。总之,主题既要有思想深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要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确定主题后要做好准备工作

班主任在召开主题班会前,要针对班里的情况,考虑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提前几天把主题班会的内容告诉学生,对主题班会的形式、内容、过程进行充分的设计和酝酿,使到主题班会无论是准备过程还是实施过程都是锻炼提高学生的过程。如,我上的《谈诚信》主题班会,就事前同个别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诚信的认识、看法,将其融入我的讲稿,又动员学生搜集这方面的名言格言,古今中外的事例。这样,既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又接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可以说,准备工作充分是主题班会成功的关键,准备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主题班会的召开只不过是整个教育的高潮。

三、主题班会要有针对性强

设计主题时,班主任要结合班的实际,考虑学生年龄特征,题目要新颖巧妙,具有鼓舞、激励和感化的教育作用。主题应“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班主任当主持人的要注意搜集意见;班干或同学当主持人的,班主任要当好参谋,对设计方案进行补充、改进和完善,使班会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更有针对性。如针对有的学生比吃、比喝、比穿,有的学生每天食饭浪费的现象,我设计了“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首先让学生重温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提问学生每天吃的面包、米饭是怎样来的?学生纷纷发表了见解,通过演讲和讨论,使学生明白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纷纷表示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不能随意浪费,若有食不完的饭,要把它放进潲水桶内用来喂猪或喂鸡。为了更深刻地教育全体学生,我还给学生讲了一些古代帝皇奢侈浪费,最终导致亡国的故事。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坏习惯,并把这节课所获得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意志,落实到行动之中去。

四、主题班会要重视氛围,活动形式要新颖

主题班会课前要布置好会场,为主题班会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使学生一走进会场,就受到气氛的感染,情境的熏陶,领悟出班会的主题,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活动形式要新颖,使之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如主题班会让学生做主持人,班主任在旁边当导演。另外,班主任还要有目的地提示或启发不同类型的学生,特别是那些胆怯的、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在会上发言,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我举行过“当父母误会了我”一分钟演讲的主题班会,每人都有一分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我又举行过“父母恩,老师情”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故事、寓言来讲,形式生动活泼,发人深省,寓教于乐;我还举行过辩论会,围绕“分数重要吗?”的主题,全班分成三组,有正方,有反方,有中间的评议方,让学生在辩论中受到教育。学生在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中,体会到自己是班中的一员,主人公的意识更强了。

五、要注重巩固主题班会取得的成果

主题班会后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借助主题班会在学生心中引发的激情,对学生进一步提出具体要求,明确今后的目标,把教育引向深入。比如,我会结合每次主题班会的内容组织学生写会后感;有时还引导学生落实主题班会提出的要求,制定个人行为计划,并定期进行交流、检查,以促使学生把认识转化为行动,使学生在总结中得到教育,并使教育得到巩固和升华。

篇5: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总结

做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不但要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较强的专 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竞争力如此之大的现在社 会,因就业难、前程不明朗和竞争压力等等原因下大学生中患忧郁症、夸大妄想症等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正在猛增,引发轰动社会的事件多的 不胜数,杀人、自杀、迫害等罪错屡有发生。社会学家和有关专家已 经注意到,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大高校都不可忽视。在今年3月份,我系学生会心理协会为培养我院学生健康的心理,特地号召各个班级召开一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题班会,意在让大学生认真的分析自己 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共同来探讨,解决存在的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向上发展。依照策划,我们班顺利召开了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同学们积极参与,班主任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第一环节,由班长讲述一下会议经过,全体起立唱班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大家聚精会神的唱着,细细的回味着歌词代表的内涵

第二环节,班长抽取人员到讲台上讲讲自身的理想,对自己未来的策划。

第三环节,由班长讲讲心理方面的知识,让大家更了解大学四年,我们该怎么利用。

班主任认真的听着,思索着如何给我们讲述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四环节,班主任播放经典PPt.让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结合实际,我们从中吸取了一些经验,这此主题班会举办的相当成功。由于这次时间准备充分,考察结果比较好,同学们都踊跃上台提出现代大学 生的心理问题,问题有针对性和普遍性,这个现象是非常好的。

篇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总结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符合人的此能力成长规律的方式,开掘人内在的心理潜能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既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将其生命价值内化,增强他们对生命和健康价值的认知,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育他们适应复杂社会环境并增强自身幸福感的能力和品格。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三个概念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厘清: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和心理疾患。心理问题是个体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每个个体选择以怎样的心态面对问题的过程;心理困惑是指心理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徘徊、犹豫、迷惑的状态,这时需要心理教育和干预;心理疾患就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偏离了“正常状态”,其行为已经对自我发展和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专业咨询和帮助。

在高校中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把握好系统性原则和学生主体原则;需要着力于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心理卫生学有两大基本任务:

1、客服消极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

2、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具备三大积极心理的品质:

1、能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利于心理保健;

2、能促进工作和学习绩效的提高;

3、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并且将这些心里品质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智慧――认知的力量;勇气――情感的力量;仁爱――人际的力量;公正――公民的力量;节制――避免极端的力量和超越――精神信念的力量。了解积极心理学促使我们在反思自身具有哪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帮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技巧,包括用PQ4R法培养学生爱好学习的习惯,用PMI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洞察力等。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掘学生所觉有的优点,鼓励他们充分地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恰当地采用共情的方法加强与学生沟通的效果,通过合理的归因和积极人文素质的培养,达成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目的。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具体途径有:

(一)营造积极心理气氛,

(二)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团队的写作能力,

(三)开创心理拓展训练,培养人际沟通能力,

(四)通过讲座、班会、各类宣传等开阔思路,全方位积极贯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三、团体活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一)基本理论

团体是指:“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的工作群体......团体的工作任务必须通过其成员共同努力、积极协同方能完成,其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这个定义告诉我们,人的集合不等于团体,人要组成一个团体,需要通过良好的组织和配合,实现“绩效水平”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才能叫做团体。团体的特征应该包括:有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相互交往和依存,分享和参与,相互理解,相互影响。

团体对团队成员既有社会助长的作用,又有社会懈怠和去社会化的作用。为避免团队的负面影响,应注意团队所有人的参与感,并且建议团队规模在8-12人为宜,超过20人就很可能会出现次小组或其他负面现象。

按团体结构分类,团体可分为结构性团体和非结构性团体;若按团体的开放程度分类,可分为封闭式团体和开放式团体,按成员的构成可分为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并且,在团体辅导中要注意豪猪原则和方舟原则。

团体辅导中要注意对空间的把握,特别注意影响沟通的因素,处于第一位的是团体与地位,辅导中要注意团体的大小、次团体、情感联结、使用暗示与增强等技巧。

根据领导中心与团体中心的类型,可将团体分为自由型、圆圈型、辐射性和热椅子型四种。其中,自由型最好,因为该类型的团体成员根据团体过程中的现象自由沟通,可充分地表达团体成员的意见,实现最充分的沟通,有利于沟通效果达到最好。

吸引成员的因素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团体成员的期待,此外要让成员感到安全,注意团体间的比较和团体资源的吸引力。培养团体凝聚力,需要通过明确团队任务、积极角色的规范、成员有授权感、合作与沟通,最后达成团队目标等步骤方可实现。

团体辅导中,要注意把握社会控制的度。影响社会控制的因素第一是成员地位,其次是成员在团队里的角色和团队规范的制定与遵守。但是,做团体辅导时也要注意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如团体盲思和社会性懈怠。在辅导员做团体辅导时,更常见的是社会性懈怠问题,可通过选择动机较强的成员、团体规模保持适当、明确成员任务,及时评价成员的表现和贡献等途径来降低社会性懈怠的危害。

(二)实践操作

一般而言,团体活动由1―2名组长主持(若有副组长,则坐在组长对面最好),由10名或更多成员组成(团体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如10人,大家围坐成一圈最好,并且,最好男女相间而坐,权力平衡的状况最佳)。

团体活动的过程(以10次为例)包括:

1、准备主题;

2、建立关系(在第1―2次团体活动中完成);

3、过渡(第3―5次);

4、工作(第6―9次);

5、开放讨论,最后一次收尾。每周一次团体活动,每次2-3小时为佳。团体活动/辅导一定要有开始、一定要有主题,一定要有结束。

四、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的甄别与干预

心理学的三大使命:

(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

(2)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

(3)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对辅导员而言,首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发展、教育和预防”工作,帮助全体学生发展自我,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预防或减少心理疾患。其次是协助学生有效地应对心理危机、心理问题,合理帮助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包括:

1、症状检查标准(通过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理测验完成),

2、数理统计标准(以统计和测量结果为准),

3、内省经验标准(以病人的主观体验和观察者的体验为准),

4、社会文化与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为标准)。

对于缺少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而言,可用以下常识性标准来区分:

1、言谈、思维和行为的怪异,

2、情绪体验和表现过分,

3、自身功能的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但是,判断的时候要注意文化背景、社会准则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及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惊恐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分别讲了这些心理疾病的特征、识别方法、风险和应对策略,增进了我的知识,有助于我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在碰到问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当然,面对心理疾患的时候仍要小心,毕竟我并不专业。

心理危机的分类:发展型危机、境遇型危机和存在型危机。产生心理危机时,一般有两种反应:交感反应(唤起与过度唤起)和副交感(迷失)反应(低唤起或缺乏唤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做危机评估,即是否有即刻的危险和稳定性如何,是否能在此时此刻进行干预工作。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自杀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因此我特别注意了学生自杀的评估要点:

1、目前自杀表现,2、精神疾病,3、既往史,4、心理社会状况,5、个人优势和弱点。

当然,碰到自杀问题的时候,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足的,必须依靠学校、公安机关的专业力量,平时经常保持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联系,遇到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和公安机关,联系相关部门寻求支持,依靠团队应对和解决相关问题。

进行危机干预时,也要注意相关原则:及时预警原则、生命第一原则、亲属参与原则、全程监护原则和分工协作原则。

五、辅导员的压力管理与情绪纾解

压力是源自于负荷的超载。辅导员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由于他们特殊的工作性质,面临的压力常常超出可承受的范围,如学生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学生违纪等。但是,内在压力源才是最大的压力。其实,在工作中,既不要让自己没有压力,也不要让自己的压力过大,而是要让自己处在合理健康的压力范围内。

压力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寻求自身心理状态的动态平衡。为此,可采用正向情绪调节法,多转变观念和态度,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有意识地注重用积极态度看问题等调节手段,实现内心和谐。建立健康动态平衡的工作模式,知道为什么工作和生活。

六、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提升

本文多讲一点关于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容易碰到的问题。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能力(心理素质),包括:

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积极的心态;广泛的兴趣;良好的情感情绪;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清晰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和鉴别力;有获取知识并整合的能力;自我调节力、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等。

辅导员群体应修炼和提升这些能力,提升知识素养,提升职能品质、情绪情感品质、需要与动机品质,及提升自我意识等为重点。那么,怎么提升呢?通过学习、积累、更新,通过实践,通过思考总结,通过升华等方式来实现。

对多数辅导员而言,工作中既面临专业性不足的困境,也面临需要调节好自身心理状况的问题。通过明晰与职业心理能力相关的心理素质,把握好提升自我心理能力的途径,有助于保持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篇7: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总结

2015年6月2日会计XX班全体同学在北教301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班会现场气氛热烈。

19:00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正式开始,班会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较多的了解和认识也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懂得怎么样去调节自己的心理,去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

但是在此次活动中也发现部分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时遇到地某些问题需要正确地去疏导,放松。

会计XX班

0一五年六月二日

篇8: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学总结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大学生数量急剧扩张, 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及国内外新形势变化,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何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素质, 锻炼大学生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 训练大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独立协作、分享成功的合作精神已成为学校和用人单位双方高度关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自我效能感, 班级凝聚力, 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对加强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团体心理辅导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 运用辅导策略或方法, 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增强适应能力。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通过“参观、访问、调查、实践、训练、交流、分享、互动、体验、感受、内省、反思、澄清”等技术方法增强大学生对主题班会的参与意识, 营造良好、积极、团结向上的集体氛围, 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主题班会中应用的实践案例

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许多学生表现出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知如何处理等问题。为了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引导高职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加强同学们团结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本研究针对新生进行了“团结合作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班会活动。具体实践方案如下:

1.主题班会活动名称:团结合作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2.主题班会活动主题 (口号) :开拓思路——提高团结协作技巧, 改善沟通, 增强团队精神, 突破思维——建立信赖感, 提高凝聚力,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3.活动对象:高职大一新生

4.活动地点:室外

5.主题班会活动内容: (1) 热身活动:接龙游戏。 (2) 分组:每组约10-12人左右。 (3) 组建团队:起队名、口号, 制作队旗, 队徽并集体展示。 (4) 团队心理训练之一:以小组团队为单位, 进行集体过独木桩训练。 (5) 团队心理训练之二:以小组团队为单位, 进行健步走比赛。 (6) 团队心理训练之三:以小组团队为单位, 进行踩气球游戏。 (7) 团队心理训练之四:以小组团队为单位, 进行滚轮游戏。 (8) 结束活动:分享感受和体验, 把心留住传递祝福、互赠礼物。

6.团体心理辅导方式。以团队小组为单位, 在辅导员、班主任指导带领下, 团队成员围绕如何培养与他人相处及合作的能力问题, 通过活动游戏、比赛、情景体验、分享体验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与人际互动, 开展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每一个团队心理训练结束后, 按照各小组的排名给予相应积分, 第一名5分, 第二名4分, 第三名3分, 第四名2分, 第五名1分。在所有的项目结束后, 按照积分的高低, 评选出优胜团队。该活动关键的环节在于分享感受和体验。辅导员引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建立良好的和谐师生关系模式。

7.活动要点。通常户外的活动首先第一个要注意活动要点就是以安全为前提, 因此在设计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形式时, 要考虑其安全性问题、易操作性问题, 以及参与度问题。开展团体辅导前要有详细的方案和操作流程, 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和道具, 在辅导的过程中, 老师要创造平等、尊重、和谐的气氛, 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 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培养团结作能力。

8.实施条件。 (1) 学生活动用器材:气球、彩带及彩纸 (颜色对应) 、彩色笔、红色旗帜、旗杆、大头笔、剪刀、废旧报纸、透明胶、双面胶、绳子、小奖品、气球。 (2) 学生生活用器具和物品:自备午餐、水, 准备好一份小礼物。 (3) 场地要求:平整空旷的大草坪, 有素质拓展设备。

9.活动过程记录。首先, 准备阶段: (1) 确定活动目标、方案设计。 (2) 联系出游交通工具、办理外出活动审批。 (3) 准备活动所需物品。 (4) 通知同学们每人准备一份小礼物。 (5) 培训助手配合老师开展活动。其次, 开展活动, 导入阶段: (1) 开展热身活动——接龙游戏, 在所有同学排成一条龙后开始分组, 分组方式为由“龙头”向“龙尾”做1~5循环报数, 所报的数字同样者为一小组。团队心理训练活动正式开始。 (2) 分组后, 正式组建团队并展示:起队名, 口号, 制作队旗, 队徽。每个小组发一面红色旗帜、彩纸及彩带 (颜色相应) 、剪刀、双面胶, 制作队旗。将彩带分别绑在组员手上, 寓意为一个小组。小组内选出队长, 讨论队名及口号。在所有队伍完成后, 依次进行队旗、队徽、队名、口号展示。最后, 活动阶段: (3) 开展团队心理训练之一:过独木桩。以小组为单位, 采用计时的方式, 各队依次进行集体过独木桩拓展训练。在过独木桩过程中, 若有队员掉落木桩, 该队员需回到起点再次通过, 当最后一名队员通过木桩后计时停止。在所有小组完成后, 以全队通过木桩时间最短的为第一名。 (4) 开展团队心理训练之二:健步走。以小组为单位, 以速度较量方式到达半山腰草坪。当该组最后一名队员到达草坪后计时停止。在各队都到达后, 宣布成绩。 (5) 开展团队心理训练之三:踩气球。活动开始前向各小组发数量一致的气球, 队员将气球吹好后, 小组内两人为一个单位, 每个单位用绳子将脚绑成两人三脚状, 再将吹好的气球绑在外侧的脚踝上, 所有小组及单位准备好后, 由老师宣布开始并计时两分钟。活动开始后, 小组内的单位尽量将其他小组组建的单位脚上的气球踩爆。两分钟到后, 所有单位回到小组, 统计各小组所剩下的气球数量。 (6) 开展团队心理训练之四:滚轮。向各个小组分发数量一样的报纸, 一捆透明胶。各小组将报纸用透明胶粘成一个轮子, 完成后每个小组选3个人站在报纸做成的轮子里面, 在起点线做好准备。由老师宣布比赛开始, 比赛开始后, 站在“轮子”里的队员在不损坏“轮子的前提下”推着“轮子”向前走, 直到将“轮子”推到终点。最快到达终点且轮子损坏程度最低的队伍获胜。 (7) 分享感受和体验。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坐在一起, 由老师计算各小组获得的积分, 积分第一名为冠军, 第二名为亚军。并由老师对冠亚军进行颁奖, 分发奖品。各小组选出1、2名队员分享团队心理训练的感受、体验和收获。结束阶段: (8) 祝福与道别。分享结束后, 由老师带头, 以抽签方式互赠礼物, 维持并增进已经建立的和谐人际关系。老师先抽签, 被抽到学号的同学走到中央, 然后由老师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该同学, 并向该同学送上祝福。收到礼物的同学再抽签, 将自己准备的礼物送给抽到的同学, 依此类推, 最后一位同学将自己准备的礼物送给老师。 (9) 活动结束。辅导员进行活动点评。

三、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应用研究分析

1.加强和提高了同学们个人团队意识及心理素质。此次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同学们释放学习压力, 调节心理平衡, 认识自身潜能。只有认识了解自己的潜能, 才能将其挖掘出来增强自我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从容面对挑战与挫折, 能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能够合理的面对人身的高潮与低谷, 合理面对压力与挑战, 保持开朗的心态。强化了同学们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培养进取心, 成功往往取决于心态和个人能力的组合。团队心理训练之四, 让同学们学会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与协调, 沟通是成功的桥梁, 还能优化人际环境, 完善自我的人格, 培养勇气、毅力、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性和价值观。本次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在一个刚刚组建半年时间的班级里,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同学间由于平时的沟通不够, 而产生一些小矛盾, 只有通过与他人沟通、分享自我心中的想法, 才能化解矛盾, 提高自我的修养, 体会到分享的乐趣。当我们开心的时候, 我们会向他人分享;当我们失落的时候, 要与他人分享;当我们犹豫的时候, 也要与他人分享;说出来, 比埋在心理畅快得多。我们相信, 每位同学都会将这次团队心理训练活动中收获的体会运用到学习, 及往后的工作中。

2.帮助同学们认识增强团队合作、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活动, 同学们均感到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增强了, 通过分享训练中的收获和体会, 彼此间增进了友谊、信任和理解, 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增强凝聚力促进班集体内部沟通, 融洽同学间的关系、形成共同参与和共同意志。在此次团队素质拓展活动中, 让同学们都认识到了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如何组建一个团队, 融入一个团队, 提高了个人的团队意识, 学会如何去分享。在学习之余, 开展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同时让同学们在身心上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活动结束时, 大家都表示要把活动中增长的知识、树立的理念和精神好好用到学习和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去。

3.学生参与度、积极性比较高。此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班会活动新颖、有趣, 准备充分, 同学们参与度比较高、积极性良好。所有的团队心理训练活动组织安排紧凑、合理。每项活动结束后都留给每个团队相应的休息交流分享时间, 在该时间里, 各个团队可以总结上一个团队心理训练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何出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每一次总结都有利于整个团队团结度和组织安排能力的提高。由于同学们积极的投入活动中, 他们的收获和体会比较深刻, 相对于在课堂上学习团队意识, 更能加深同学们对团队意识的重要性的认识, 能够学习到个人如何融入一个团队, 如何在团队中有良好的表现。

总之, 在高职新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式的主题班会活动, 皆在通过游戏、情景体验、分享感受、互助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关注他人, 从而适应新环境, 减轻社交焦虑, 释放压抑情绪。团体心理辅导在主题班会中的创新运用,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自我效能感, 提高主题班会活动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于晓梅,玛瑙.心理辅导理念与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 (2) :85-88.

[2]谭志敏,郭亮.心理辅导技术在高校主题班会中的运用及其注意要点[J].中国电力教育,2007, (11) :74-75.

[3]毛智力.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0, (8) :173-174.

[4]王文娟,赵小刚.团体心理辅导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探索[J].世纪桥,2010, (13) :115.

篇9: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学总结

一个有教育意识与教育艺术的班主任,会巧妙地利用主题班会这种形式来加强班级管理,达到育人的目的。

班主任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主题内容要明确,贴近生活,寓教于乐。

主题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依据学生身心成长规律

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身心逐步走向成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班主任要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笔者在选择班会主题时是这样做的:初一突出“做一个合格中学生”,侧重开展“学习规范,遵守规范”活动和社会公德教育;初二突出“迈好青春第一步”,侧重开展生理、心理及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和竞争意识;初三突出“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侧重立志成才教育。

2.依据社会生活学习实际

(1)结合当前一些热点问题,设计符合本班学生特点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形成事事关心的好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动态,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现象或问题。例如,“早恋”、“厌学”等,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辩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使学生能从小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笔者在初一第二学期组织召开了“放飞理想,迈向成功”主题班会。

下面是这个主题班会的操作流程:

引出:生命的长度是我们所无法掌控的,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改变它的宽度,充实我们的人生价值。

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

1)畅谈理想

①主持人采访调查

②朗诵、演讲

③理想的树立

托尔斯泰将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辈子的理想,一个阶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个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理想。

2)放飞理想

全班每个同学仔细考虑自己的理想,并庄重地认真地写在纸上,折叠成幸星,装进准备好的玻璃瓶中。同时音乐响起。

朗诵:《放飞理想》

……

我们渴望甩掉鞋子,追逐理想,

理想就是一座难以攀越的高峰,

需要我们以勇气和毅力去征服,

理想就是布满荆棘的绝地,

等待着我们用双脚踏平。

理想就是波澜壮阔的大海,

等待我们用智慧扬帆远航。

……

3)践行理想

名言:

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

想壮志凌云,须脚踏实地。

主持人总结:

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它的人。让我们昂起头来,超越自我,舞动青春的旋律,放飞梦想的风帆。

这次班会之后,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理想,行动积极起来,学习的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

(3)偶发事件

有的偶发事件,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契机,要注意及时抓住。如有一次,我走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两位同学未进教室,我想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指着地上对大家说:“这儿有几团纸屑,已经进来的同学没有捡起来,现在,还有两位同学未进来,我们要看看他们谁会捡起来。”这么一说,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等着瞧。第一位同学看也不看就冲进了教室;第二位同学看了一下也未捡,走到座位去了。随后,我就开了“我爱我班”的主题班会,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3.结合一些重大的节假日、纪念日

激发学生潜在的意志力和仁爱之心。例如,在母亲节时,开展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4.学生自行选题

班主任拟定一个范围,由学生确定主题;个别征询,或动员每位同学出主题;或由班干部在广泛听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选定。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所选主题都要代表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关心的问题,才能使大多数同学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总之,只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主题,和学生一起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必定能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真正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作用。

篇10: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总结

一、活动主题:

“阳光心灵,美好生活”。

二、活动目的:

为响应我院学生工作处“3〃20―咱爱您”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进一步提高我班同学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心理意识,加深班级凝聚力,消除学习生活中困惑,走出心理误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班里同学彼此之间的了解,感受身边的乐趣,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善待生命的每一天。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四、活动地点:

雨花校区F301教室。

五、活动内容:

本次班会由班长王倩同学主持。首先,主持人以两则心理测试题幽默风趣的开场,让同学们生动了解自己在个性上的优缺点。同时从多方面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大学生遇到的普遍心理健康问题。

然后是班上同学自由发言,讲述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在这个环节,大家积极讨论,畅所欲言,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直抒己见,并诚恳地提出很有实际意义的意见与建议。

接着,主持人对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做了总结,并对班上同学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处理方法,要求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正确地面对学习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用微笑面对一切。

最后,辅导员刘杰老师对此次班会做了总结。他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必修课,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提高抵御精神健康问题的能力,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

这次主题班会,通过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讨论,使同学们充分认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潜能得以挖掘,心态更加积极,推动了同学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应该坚持作文下一篇:我最好的老师课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