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欣赏论文

2024-06-18

中国美术欣赏论文(精选8篇)

篇1:中国美术欣赏论文

中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博大深厚,灿烂多元,这学期的选修课有幸选到了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这门课程。对于我国的民间美术,我一直都是抱着尊重的心态来看待,特别是经历了如此悠长年代还保留下来了艺术。

上课时,老师给我们看了纪录片《留住手艺》,《留住手艺》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而精心制作的纪录片作品。其所呈现的非遗项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节目还记录了一批特别具有历史文化含量,并且在世界非遗保护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项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重塑越窑青瓷、中国风韵龙凤旗袍、扎染、明清家具等。让我深一步的了解到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别之处以及其精神含义。其中让我感兴趣的便是扎染,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它是用线、绳等对织物进行紧固的结、系捆、绑、缝扎、然后放在“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均,拆除扎线后,织物上既可出现意想不到的花纹,这便是扎染。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

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间美术的一种途径。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升了美感使欣赏能力达到更高的境界。中国民间美术欣赏这个课程真的给我带来不少益处也让我认识到拯救现存民间美术作品的必要。我会越来越爱它并将继续关注民间美术作品的发展。

篇2:中国美术欣赏论文

[课 型] 高中美术欣赏

[教材分析]这一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欣赏,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本课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重点介绍年画和刺绣。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

上课伊始请各组根据课前预习,从老师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集体讨论后选出属于民间美术作品。

师:他们的理由是对还是错,让我们看完书本后再评价。

(三)讲授新课

师:请每组讨论一下,推荐一位评委。[上讲台评价]

生:①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伤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应该是民间美术。

[师强调民间美术定义]

生:②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

生:③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生:④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但它不是孕拧?BR>师: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么多谁能来概括讲一下民间美术大体有哪些种类?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家乡有些什么民间美术吗?

生:我是江苏苏州的,我的家乡有刺绣、桃花坞年画、苏扇。

1.年画(12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备出,曾有过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年画深受其影响,追溯起来千年历史。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雍,乾里,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铺纷纷迁至唐伯虎居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师边介绍桃花坞年画,边放桃花坞年画从古至今的社址变迁片断],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多次到日、美、意、卢森堡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欣赏桃花坞年画的制作过程]

师:请看,这是《一团和气》或称《各气吉祥》,[展示作品]

[生看完后谈自己的感想]

师: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画面呈圆型。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似稚童,又似老妪的笑脸,身穿锦团服饰,颈佩长命富贵

银锁,手棒《各气吉祥》卷轴,给人喜气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呈圆型,寓意“团圆”“圆满”,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诸事顺道的良好的愿望。

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相当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之作外,还有小说戏剧类、祈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比如这一幅《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同学们以为怎么样?

[生看完后,通过解释和互相提问等方法上讲台介绍作品]

生:除了苏州的桃花坞,还有河南朱仙镇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素有南桃北柳之称。

2.刺绣(9分钟)

师:看过了年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于刺绣都有哪些了解呢? 生:有四大名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

生:我是苏州渚,我们那儿大人、小孩都会绣(简介作刺绣情况)

师:说起苏绣,它可是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可称是皇冠上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呢?[播放一段介绍苏绣的片子]大家看,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这小猫哪象是绣出来的,仿佛是真如站着一只小猫,令人赞不绝口。

[同学们互相交流感受]

[生上前示范刺绣的制作]

3.风筝(1分钟)

师:放风筝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同学们放过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北京的风筝,请大家看书本第5段,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生介绍自己看过的风筝。及放风筝的感受]

4.玩具(2分钟)

[生回忆儿时的玩具]

师: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是由各种玩具随着成长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人们对儿童深沉的爱和美好的祝愿,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5.编织(1分钟)

师: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各种竹、藤、草、玉米皮遍地都是,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材质,巧妙编织出造型优美的盘、篮、鞋、席等实用美观的工艺品,在我国南方的竹编,劳动人民利用竹材的皮和簧不同泽,竹、幂的宽和窄,编插技法制成不同的竹制品,造型美观,而耐用的整体形态达到静中有色,粗中有细,硬中有柔的艺术效果。[边介绍边看各地编织品的录像]

6.剪纸(2分钟)

[放背景音乐《喜洋洋》]

[老师通过表演剪、贴、看的一系列动作,请同学们猜含义。]

生:过年贴窗花。

师:剪纸通过在纸上剪刻,就靠一把剪刀,就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你看(边剪边展示),是不是很美。

(四)布置作业(12分钟)

同学们亲手尝试手工艺制作。[放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五)学生作业 [有的剪纸,有的刺绣,有的做泥塑]老师巡回辅导

(六)举行作品发表会[布置时放背景音乐《喜洋洋》,烘托热闹气氛]

(七)小结(1分钟)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生畅谈感想]

篇3:浅析中学美术课的中国油画欣赏

1 学生做什么

1.1 自主合作探究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认为:“进行美术欣赏最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 也可以将三种方式综合到一起。”学生在欣赏中国油画作品时, 既是主体, 又是求知者。为使学生取得“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效果, 笔者在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查阅中国油画的相关资料, 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布置预习任务, 明确小组分工,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课堂探究的热情。

例如, 在欣赏课之前, 首先安排某小组查找油画《齐白石像》的资料, 在组长带领下, 有的负责查找齐白石传记, 有的搜索作者吴作人的代表作, 有的探讨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经过小组的合作与探究, 由文采好的同学对作品作出综合评价。在课堂上, 该组选择出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代表小组阐述评价结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 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沟通能力也发生了可喜的转变, 很多学生开始主动参与交流, 共享资源, 乐于书写评述短文, 对所欣赏的作品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认识。

1.2 重视学生的评述

评述指的是美术评论, 它属于欣赏活动的一部分。美术新课标强调:“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 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具有不同的程度, 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因此, 在中国油画欣赏课中, 学生的评述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例如, 在引导学生欣赏詹建俊的《高原的歌》时,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综合后形成了评述结果,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将本组评述结果和全班同学分享。当时有的同学结合西藏的地理风貌来理解这幅画;有的通过画面色彩给人的感觉来谈自己的印象;也有学生表示对这幅作品的价值不是很理解。老师面对学生疑惑, 适时穿插讲述一些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历史知识, 提供靳尚谊的油画作品《画家詹建俊》和学生共同欣赏解析, 学生在自由的评述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欣赏的境界。

笔者认为, 虽然学生进行的不是专业的美术评论活动, 但重要的是学生用心投入了探究活动。最难能可贵的是, 评述过程中是由学生真正掌控了课堂的话语权, 给学生带来的愉悦感和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2 教师做什么

在新课程中, 虽然教师处于辅助、协调的地位, 但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 老师需要精心设计、反复权衡, 尽力使课堂效果最优化。在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中国油画欣赏, 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点:

2.1 注重重点

2.1.1 欣赏角度有侧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作品的能力和方法。比如, 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 从传记的角度,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 从美术史的角度等。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 不同的中国油画作品选择的欣赏角度应该有所侧重, 角度过多不仅影响课堂进度, 而且评述作品也会显得松散, 所以多角度中也应突出重点。例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罗工柳的《地道战》时, 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就是重点角度;欣赏杜键的《在激流中前进》时, 则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上大面积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雄健有力的油画笔触, 凝重的色调, 来体会黄河船工们在劳动中所展示出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其中美术语言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就应对学生加以重点引导, 其余角度或轻轻带过, 或干脆不提。

2.1.2 作品的选择应具经典性

中国油画历经百年发展, 涌现出了大量名家名作, 在中学美术课堂上, 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精选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欣赏。笔者认为, 在美术欣赏课中, 必须把经典作品引进课堂, 因为“经典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经典性和永恒性, 在于无论是它的艺术形式、技法, 还是它所具有的精神内涵, 都是最优秀的。”教材上选登的中国油画作品虽然是编委们精心挑选的经典作品, 但在实际教学中, 不应拘泥于教材, 应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授教作品, 可兼顾未入选教材的名家名作, 拓展学生视野。比如, 油画肖像作品, 我曾选择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与吴作人的《齐白石像》这两幅风格迥异的经典之作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到两幅作品既有共同的绘画介质, 又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韵味。又如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 同学们被作品带给我他们的强烈的视觉感受所震撼, 激起了寻味作品内蕴的丰富情感和故事的兴趣。因为这些作品不管是在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 还是在美术技巧的娴熟程度以及美术界的认同方面都堪称经典, 很容易就能打动学生。

2.2 注重解析背景

课堂上, 教师需用心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求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普遍对名家名作的历史、传记等背景感兴趣, 在课堂上参与热情很高。于是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油画时, 立足背景的解析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2.2.1 中国油画史的简要解析

邵大箴在他的文章中把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归纳为初始期、培育期、转换期、新生期、逆转期、勃兴期。其中每一时期若要展开都可洋洋洒洒, 但中学美术课在时间上不允许全面铺开, 因此在课堂上只是简单介绍, 对于初始期、培育期这些学生难以记忆的名词一般不提, 只侧重于简要解析具有突出成就的新中国油画史, 与教材内容相呼应。

2.2.2 作品历史背景的解析

有些中国油画作品本身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 例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 每当我对学生讲述这矗立在狼牙山之巅的伟大形象背后隐藏的动人故事时, 学生专注倾听的神情, 仿佛跨越了时空, 与画面中的英雄同呼吸、共命运。

2.2.3 作者传记的解析

有许多优秀中国油画, 其作者感人的经历同样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选择欣赏油画《父亲》时, 笔者曾这样引导:《父亲》的作者罗中立以这幅作品而成名, 《父亲》参加1980年全国美展时, 罗中立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 但全国那么多参展作品却没有一幅能超过他。其实能画出“对农民的表现及认识如此深刻入里” (刘开渠语) 的作品, 与罗中立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罗中立出生农村, 幼小的记忆就与农村的山水田野连在了一起, 在父亲的影响下, 从小热爱绘画的他通过艰苦努力, 考入四川美院附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他曾到大巴山体验生活三个月, 山里农民的朴实厚道正是他以后画出《父亲》的原动力……课堂上, 学生静心聆听, 颇为感动。课后学生的一些评述文章, 也体现出了他们对作品中人物的同情与思考, 还有一颗颗善良的心。

2.3 注重解读艺术特点

在进行中国油画欣赏评述时, 作品所蕴涵的艺术特点, 教师应给予有效的解读。其中涉及到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艺术语言, 对于学生来说, 由于缺乏基础, 体会不深。因而我在引导学生欣赏时, 艺术特点上侧重于解读以下两点:

2.3.1 作品的民族风格

许多中国油画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因此, 在欣赏课上,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民族特色。例如, 欣赏吴冠中的《鲁迅的故乡》, 通过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那重重叠叠的黑瓦白墙, 迂回曲折的小桥流水, 画面平衡的黑白位置, 统一的青灰冷色调, 让他们发现某些技法、画面形式源自中国水墨画, 从中体会中西合璧的油画技巧。

2.3.2 作品的思想性

在引导学生探讨中国油画的艺术特点时, 作品的思想性需要重点解读。例如,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除了探求油画的民族风格外, 也展现了对开国元勋的崇敬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罗中立的《父亲》, 高达两米的画幅上, 用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 那古铜色的脸、饱经艰苦岁月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缺牙的嘴巴, 通过老师的解读, 激发了学生深切关注广大农民命运的情感。

经典的中国油画往往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这些内涵或涉及文化、政治、社会等背景, 或体现作者的个性、思想、艺术观, 或传达所享有的气氛、心情、观念等, 需要教师对不同作品进行不同的思想内涵解读。

综上所述, 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中国油画欣赏教学, 应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对作品进行欣赏时, 学生需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并重视学生的评述。教师引导时, 应注重欣赏角度有侧重, 作品有经典性;注重解析名家名作的背景;注重作品民族风格、思想性的解读。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从作品欣赏中感受到兴趣、乐趣,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能力。

摘要:在中学美术课堂中, 中国油画欣赏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作品进行欣赏并重视学生的评述。教师引导时, 应注重欣赏角度有侧重, 作品有经典性;注重解析名家名作的背景;注重作品民族风格、思想性的解读,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关键词:中学美术,中国油画,欣赏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中国美术欣赏论文

关键词:高中美术;中国古代画欣赏;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52-01

一、重组教学进度,灵活运用理论依据

1、对教材内容作了重新安排,将古代中国画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结合在一起开展欣赏教学,让学生通过比较和联系,横向的欣赏绘画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并得以举一反三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比较全面、整体地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成就和风格特点,初步掌握了欣赏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2、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某一事物的反应决定于他对该事物的认知、记忆及熟悉程度。所以我不再照搬书本的理论,而是在引导学生欣赏的过程中直接运用绘画创作的进程。

在这样的欣赏过程中,同学们仿佛与画家一起经历了一次创作的过程,便于对绘画作品的理解。这样的欣赏进程,也符合艺术教育家Feldman的理论,即:有结构的欣赏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美术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他为此提出一个模式,包括四个步骤:描述、形式分析、演绎和判断。描述就是对作品做客观记叙,包括技巧特点;形式分析是集中分析作品的组成原理和视觉元素;演绎涉及利用以上两个步骤得到的资料,来推论作品可能代表的意义;判断就是根据已经确立的准则,评估作品的价值。有了这些理论依据,我把“六法”转化为四个方面:“经营位置”——点线面造就的构图美;“骨法用笔”——墨分五色表现的自然美;“应物象形”——“似与不似”的造型美;“随类赋彩”一墨色相应的协调美;最后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气韵生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欣赏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时,我首先按照画面内容分三个段落让同学们体会沿着河流行进游览的感觉;再让他们说说画面中描绘“故事”的开端,高潮和结尾,数数局部画面中人物有多少,行业有哪些,猜猜画幅的大小(大多同学都对宽度与课本长度相仿的画面大感惊讶)。这个过程让同学们了解到清明上河图异常丰富的内容、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和作者令人信服的卓越的艺术才能,当同学们提出疑问:人物比例,远近的空间关系为什么与西方古典绘画强调的写实不同?如此众多的人物景物是用什么样的笔描绘出来的?在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穿插了分析构图、用笔、造型等环节,从开端的郊外风光到以“虹桥”为中心的最紧张、最热烈的部分,再到城门内外的景象,好象看连环画一般的过程让同学们体会了什么是“移步换景”,了解到中国画特有的构图方式和透视方法;严密的线描紧密结合对象的质感特征,让同学们了解到线条作为中国画基本造型手法这一特点;在选材方面,画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是被动的“有闻必录”,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和创作主题表达的需要,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具有中国画的“写实”特点;最后同学们归纳出作品中蕴涵的“气韵”;作者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毅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及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都在绘画史上有着典范意义。

二、精选教学内容,切实落实教学目标

按照以上的欣赏进程同学们基本能够掌握欣赏古代中国画的基本方法,对中国画的主观表现性特征有了大概的了解,为了进一步深入审美体验、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我改变了以往面面俱到的做法,课前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典型见普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如巧妙用墨最能体现中国画的妙趣,学生能否理解中国画用笔用墨的特点,也是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选择了《泼墨仙人图》、《洛神赋图》和《五马图》三件各具特色、用笔用墨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分析讲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以通体泼洒般淋漓的水墨抒写,造成视觉上的扑朔迷离,粗阔而有致的大片泼墨呈现为块面,以此来强化形象塑造的鲜明生动和简洁准确。中国画又是“线条的艺术”,通过线的长短、粗细、刚柔、轻重、疾徐、顺逆转折、抑扬顿挫,墨的浓淡干湿以及线的纵横交错,疏密聚散的组织,能产生出具有韵律节奏的动势。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以优美动人、气脉一贯的笔法描绘出梦幻境界,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李公麟的《五马图》以道劲秀雅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描绘了五人五马,用笔高度简洁而含蓄,以最洗练的笔墨造成丰富、耐看的视觉效果,显示了中国画“白描”手法的高度成就。尽管欣赏的作品不多,但每件都具有很强的个性,所以学生的认知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播放美术片《小蝌蚪找妈妈》、《螳螂捕蝉》、《鹬蚌相争》的片段是我采取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这些以中国画形式制作的优秀美术片与目前流行的动漫风格截然不同,能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为顺利地开展教学打下基础。但是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仅仅依靠动画片的帮助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比是绘画创作中经常运用的手法,无论是形象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还是空间的对比等等,都能为画家表达创作意图起到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画欣赏教学时,找寻其中的对比点也不失为一种独到的角度,这里所指的“对比”,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与造型艺术的其他门类和外国绘画作品进行对比研究,众多的艺术形式可以相互影响,触类旁通。从印度传人我国的佛教,就曾经影响过我国古代的美学观点,毕加索、米罗等外国画家,都曾从中国画中汲取过营养。这样横向的对比,既便于学生学习本课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但要避免简单机械的类比,只有围绕中国画的特点进行,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画的独特之处。

经过反思和教学实践,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对传统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了,但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总之,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贯彻课改精神,加强教材研究,分析学生实际,探索教学方法,使美术欣赏教学充分发挥培养人、发展人的作用。

篇5: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出示课题)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今天我们主要从陶器、瓷器和青铜器来进行欣赏和了解

一、1、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这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变了黏土的形状,改变了黏土的性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产品,揭开了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一页。人类从实践中认识到黏土掺水后具有可塑性,从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状。同时,人类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必然得到成型的黏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的认识,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一般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沾有黏土的篮子经过火烧之后,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不久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特别是随着人类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的发展,饮水的搬运和谷物的储藏,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于是它们就大量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制陶技术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胚进行修整,制造出造型优美的陶胚。

另外,陶器的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800C左右。

2.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炊 器:有罐、鼎、鬲等;

饮 器:杯、角、觚(gu)、(gui)等;

食 器:有碗、钵盘等;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工艺美术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例如,当时的陶器中最常见的陶罐与陶钵,它们作为一种盛器,为了使其具有尽量大的容积,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点。但是,陶罐与陶钵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于储水和运水,陶钵主要用于炊煮。为了适应这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的还有较长的颈,目的是便于运水、储水、倒水;而陶钵则无肩、无颈、大口,这样便于炊煮和饮食。

3.彩陶艺术:

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造型和纹饰都很优美。这些陶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 看到,人类在制作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时,就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在创造。在使用各种装饰纹样时,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例如有的鱼形只用一个圆点和两条方向相反的弧线来示意。这种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反映出中国先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现象 中抓住本质作高度的概括,并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 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譬如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

(介绍《人面鱼纹盆》)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十分得体地显示出民族文化的风采。(介绍《舞蹈纹盆》)

二、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 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三、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 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录象:曾侯乙编钟)

篇6:《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欣赏工艺美术,对工艺美术有所了解、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领会陶瓷、青铜、玉器、漆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

对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突出成就的陶瓷工艺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进行深入的理解、概括。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及文化内涵对各类工艺品进行欣赏、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我国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PPT、教材、图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有关古代工艺美术资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以起立的形式上下课,并根据监控课堂情况进行调整。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坐好,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有谁知道什么是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的定义: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实用美术,分传统工艺美术(特种工艺、民间工艺、文物修复、标本制作等)与现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码艺术、工业设计、服饰设计等)两大类。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的有那些呢?有谁能主动的站起来说一下? 三:讲授新课:

中古古代的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本课仅选择其中的陶瓷、玉器、青铜器、漆器进行介绍。

(一)陶瓷工艺

插入问题(有人知道“china”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可见之国瓷器的巨大影响。但是瓷器是在制陶工艺上发明的,要想了解瓷器,首先就要从陶器谈起。我国在距今约一万年前就已发明了陶器。在我国发现的7000多处新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它包括存储器、炊器、食器和汲水器等。从陶瓷的造型和装饰来看,最突出的就是“彩陶”,这些丰富多彩的彩陶,充分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比彩陶稍晚的就是黑陶,它把中国新时期时代的淘气工艺推向了顶峰。

在制陶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瓷器。据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瓷器,考古学上称为“原始瓷器”。到东汉时期出现了成熟的瓷器,直到清代中期,在这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瓷器一直不断发展。在隋唐开始,中国瓷器就流传到外国,历代都作为重要的商品行销世界。

对瓷器工艺的欣赏,离不开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即从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工艺等方面去分析欣赏。

1.中国最早的瓷器是青瓷,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已有很大的发展。现存南朝覆莲小罐(特点:体积小,造型简朴优美,盖面及器身均浮雕有覆莲花瓣,盖有荷叶梗钮,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通体施青釉,泛黄,开细片纹,釉色晶莹明澈。

2.隋唐时期,出现了白瓷,现存的隋代白瓷龙柄双腹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特点:造型奇特,胎质洁白,釉面光滑,胎釉已经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可见其中工艺之精细)

唐代的越窑青瓷最为著名。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浑厚滋润,有“如冰似玉”之誉。现存的青釉凤首壶便是唐初的精品。整个壶型的造型与装饰华贵而又庄重,有色美丽。

3..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瓷器生产呈现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产优质瓷器的名窑,这些名窑对中国制瓷工艺最大的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地处河南的钧窑,采用了以铜粉为呈色剂的釉料,烧成了著名的紫红色釉瓷器。由于它掌握了窑变的规律,所烧出的瓷器釉色千变万化,其色调之美,非言辞所能表达,历代都视为珍品。其中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如现存的钧窑磁盘。

地处浙江省的龙泉窑生产的青瓷器,其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极致,如现存的龙泉窑青瓷香炉。

地处浙江省的哥窑的青瓷器,瓷身断纹,以此作为釉面装饰。

地处福建省的建窑以烧黑瓷著名,宋代的师傅们烧出了像兔毫般的结晶釉。

4.元、明两代,中国瓷器又有了重大突破。一是元代的青花瓷器,至明代永乐、成化年间达到高峰。……现存的元代青花鸳鸯莲纹盘突出体现了青花瓷的这种艺术特色。其次,元代景德镇窑还发明了釉里红瓷器。……现存元代釉里红镂塑盖罐是传世釉里红瓷器的精品……。在釉里红的基础上元代烧成了斗彩和五彩等瓷器。斗彩瓷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新工艺。五彩含多种彩色之意。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五彩瓷最有特色,如现存的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5.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三代瓷器工艺达到了顶峰。除青花瓷的烧制工艺提高,色泽更加鲜艳、层次更加分明、五彩瓷的色彩更加丰富外,还创造了比五彩瓷更娇艳、层次更丰富、以淡雅柔丽名重的粉彩瓷器。

(二)、玉器工艺

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

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外,还赋予它以“德”的含义。商周时代,作为玉器,有用于祭祀(si)和礼仪的“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以“佩玉为尚”,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现存的《玉凤》是商代的佳品。

中国古代制造玉器的工艺,先秦时期称琢玉,宋代称碾(nian)玉,今称碾琢。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均是靠碾琢而成。

(三)、青铜器工艺

说道青铜器,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青铜礼器,不错,商代尊重鬼神,崇拜祖先。青铜器铸造于夏代,兴盛于商、周,到秦、汉时期逐渐落寞。青铜器包括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摸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

二、举世无双的。

(四)、漆器工艺

漆器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家居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漆器,那么这个我们经常接触的东西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来对它研究吧!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但这里所说的漆,是指一种天然漆,一般称为生漆,俗称大漆,系漆树身上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触空气氧化,成栗壳色,干涸后成褐黑色。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四:课堂总结:

篇7:中国美术欣赏论文

学院:文法学院 姓名:赵骊珠 联系方式:***

鉴 赏

班级:118612 学号:1108195066

一、中国山水画技法简介

山水画技法为中国山水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了画家不同的性格,绘画时的心情及创作背景等。简明扼要地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有助于激发业余或专业山水画鉴赏者的兴趣以及加深其对绘画作品的理解。下面将简要地介绍几种山水画的技法。

(一)用墨方面

1、泼墨法,顾名思义,是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而要使用这类技法,毛笔要大一些。用饱含水的笔头,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大胆落笔,点拓出所画物体的轮廓。

2、积墨法,即层层加墨。这种墨法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用积墨法,行笔要灵活,无论用中锋还是侧锋,笔线都应参差交错,聚散得宜,切忌堆叠死板。要注意第一次墨色与第二次墨色之间的差别,色度的浓淡相差略大一些,才能看得出笔痕,不至于到干后成了糊涂的一片。用得好的积墨法始终保持墨的光泽,积墨愈多,光彩愈足;如果干后出现灰色的死墨,积墨法就失败了。成功的关键决定于笔法,笔笔有力,行笔有度,墨色才能有神彩。总之,积墨法既要浑然一体,又要有笔迹可寻。2

3、破墨法,指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而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画虾的头和胸的时候就经常使用该种技法以表现虾的透明感。

(二)用笔方面

1、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滞。

2、要变化而有联系,要将粗、细、浓、淡、长、短、横、直、干、湿、轻、重根据物象参差需用,既有变化,还要互相联系。

3、要苍老而滋润,苍老就显出含蓄的笔力,用笔光滑就显得雅嫩,过于苍老亦易枯燥,故须在苍老中滋润,也就是干湿并用。

4、要松灵而凝炼,松灵比自然更进一步,要活泼轻松有生趣,切忌油滑、轻浮,轻松之中要有重厚,凝练是一笔画去到尽端有回锋。

5、要刚柔相济,即在轻柔中有骨力。所谓“线棉裹铁”才能稳厚,刚健的锋中要参以巧运,“扛鼎中有妩媚。”故一笔中要能刚健婀娜兼有之。

6、要巧拙互用,用笔朴质显得老实,故要在巧笔中夹几笔拙,在拙笔中夹几笔巧,应巧拙互用,方为得法。

二、山水画常选对象的画法

(一)山石

(1)石是山的局部;画石是画山的第一部,所谓“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现出山的凹秃凸阴阳,画出石块的立体感。画石的步骤,大致可分成钩、皴(擦)、染、点,或再增加提的程序。钩是用中峰或侧峰画石块的轮廓,确定其形状,钩的线条可依石的特征灵活运用。皴是依山石的纹理以各种线条(或点)画出石头的质感或立体感,也可酌情用偏锋(笔腹)乾笔擦以加强其凹凸或质感量。染是以淡墨大笔湿画石之暗面,待淡墨乾后再做第二次、第三次的渲染,直到感觉充分为止。点是用浓墨或焦浓加苔点,若墨色的浓度够了就算完成,若嫌不足,可用浓墨或焦墨依原有的钩、皴再提一次;提的线条并非依样重描,而要略相错开。先以教淡的墨钩或皴,后以浓墨提,可救可改,且提后较为浑厚,富有变化。

(二)树木

树木是山水画学习的必修课,凡画山水者少不了要穿插些树木,以提高山水画的美感和质量。古人画山水画是先画树而后画山,树木围绕在山石中、河流边、暴布之间穿插,使得山水画美丽迷人,似如仙境。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即:“鹿角法”和“蟹爪法”。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蟹爪法:枝条下屈,如蟹爪。(枣、柿等树,大体属于这一类。)

(三)树叶

树叶的表现法虽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点染法和双勾法。(1)点染法:

①胡椒法:为密集的圆形小点。最好用微秃的毛笔画,落笔时笔锋直擢纸面,有节奏地点下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②梅花点与鼠足点:由五点聚成一个小单位,其形状如梅花和鼠足,然后由许多小单位交错排列而成。梅花点下笔重;收笔轻;鼠足点下笔轻,收笔重。

③松叶点:松叶又叫松针,由八、九笔或更多的笔画组成上仰的扇形,一般由中间一笔画起,先左后右,每个小单位参差交叠构成一大片树叶。

④介字点与个字点:叶形下垂,每个小单位形如“介”字或“个”字。要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

(2)双勾法:

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三、名画赏析佳作

粗略了解了大致的中国山水技法与所选对象的画法,但是这还是不足的,想要进一步掌握欣赏中国山水画的方法,最有效的一步便是尝试着自己写一些赏析性的文章。下面列举一篇同学对唐代马远作品的赏析为例作为本篇论文的收笔。

马远 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治今山西永济西),生长钱塘(今浙江杭州),曾祖贲、祖兴祖、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均曾任画院画家。远承家学,光宗、宁宗时(1190-1224)历任画院待诏。擅画山水,取法李唐,而能自出新意,下笔遒劲严整,设色清润。所画山石,以带水笔作大斧劈皴,方硬有棱角;写树叶有夹笔,树干用焦墨,多横斜曲折之态;所绘楼阁,大都运用界尺,而加以衬染,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时人以其构图别具一格,称其为“马一角”(后人或以为此系为南宋偏安写照)。又工画水,兼精人物、花鸟。后人将其与夏圭并称“马夏”,又与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

马远的独创性风格首先体现在山水画方面,一般认为,他在绘画上取得的成就也以山水画为最高。马远山水源出李唐,从他早年作品《春游赋诗图》可以看出和李唐《江山小景图》卷有一脉相通之处,但已显示出马远的匠心:在局部取景中,上画根,下画梢,比李唐更进一步,后来,马远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面貌。在构图方面,李唐、马远虽然都是局部取景,但总体来说,马远更为简约、概括,画面烘托的气氛和表现的意境更具特色。马远绘画常把主景置于一隅,其余则用渲染手法逐渐淡化为朦胧的远树水脚、烟岚雾雨,并通过指点眺望的人物把观赏者的注意力引向旷远的空间,勾起人们无限遐思。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马远作品是“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之景也。”确实比较恰当地描述了马远的山水画构 图特点。五代、北宋荆浩、关仝以来的山水画,常作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布局以近、中、远景层层重叠,常要求远景也清楚写实。马远的画却无中景,远近直接对立。近景以胸中丘壑驾驭画面,或山之一角,或水之一涯;远景则减到不能再减,画面上常留出大片空白,以表示空旷渺远的气氛。这在中国画构图上是新的创造,似虚而实,虚中有实,如司空图论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雪景》卷便是这种构图的典型范例。此图由四段横幅集合成一卷,写阴霾天色中江上雪景,皆取“边角”之景,简赅传神。第一段,画面集中在左下角,右端仅伸出一带孤丘,细长如一白练。左端相叠两座雪山,山右侧一群建筑物中高耸着一座殿阁,青松等绕于四周。建筑物上面覆盖厚厚的积雪,下衬树叶极浓重。对比之下,空旷处愈显空旷。整个画面给人以荒凉幽寂的感觉。第二段,仅在画面上端偏右部分,用方直的线条勾出重重叠叠隐约可见的山岭,如露在水面的一线鱼背。山峰上稀疏地点着几株小松。山峰之下皆隐于氤氲迷雾之中,水天山雾一色,尤如混化的世界。画的左下角寥寥几笔勾出一叶小舟,二人拨桨,舟前仅三道波纹,舟后拖出一条水浪。全图着墨处不到画面的十分之一。第三四段亦极简练空寂。此卷以少胜多,所谓“清古数笔而神致完备”,充分体现了南宋画的艺术特色。

马远也有一些表现“全境”的作品,描绘的景物也很丰富,但在构图设想上和南宋以前的山水画却有不同,打破了传统的鸟瞰式俯视法,改用平视和近视、远视来取景,多用烟云遮断为前后数层,不作实满之景,使远景清淡旷远,近景凝重精整,对比强烈,暗衬出无限广阔的空间。如他的中年力作《踏歌图》,画面中间是一片云烟,云烟上部左半高峰直耸,似剑插空。偏中,云层上一片树林映出楼台殿阁。偏右的远处亦画两高峰,和左两高峰相对。画面下部左边两大巨石,右边一株疏柳。烟云掩映中,显示出辽阔的空间和光的感觉。再下面一条大道横穿左右,道上有老农、妇人、稚童共六人,或连臂踏歌,或回首观望,互相呼应,点出主题。全幅构图洗练,以风景为主,人物为辅,对大自然复杂的形态进行了巧妙的剪裁,把观者导入了深远渺茫、意蕴悠远的世界。

马远的作品中,我个人最喜欢《对月图》,这副作品就是对所谓“马一角”的最好体现,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作品的第3个特色。“马一角”是说马远的山水构图,常以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为背景。马远的这种构图对中国后来的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构图会影响人们审美趣味。到了近现代,构图更成为了摄影作品优劣的一个评判标准,我们现在衡量一张照片的好坏,首先就要看构图。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写到:其小幅或翘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月下孤舟,而一人独坐,皆边角之景也。

他的这段话几近白话,意思非常好懂,前半部分说的就是“马一角”,后半部分其实意思是,马远的作品开始强调近景和远景的对比,从而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和深度感。这在我们今天看来十分简单,但是这却是视觉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绘画发展的内在规律,你去看西方,也和我们中国一样。

两宋的宫廷绘画的写实已经达到了中国绘画历史的颠峰,中西绘画写实的根本不同概括起来就一句话:中国传统技法中没有光影关系和透视关系。我们随意翻出一幅风景油画和山水国画比较就能很直接的看出来:中国古代的写实从来不考虑形成物象的光来自何方,也不需要画出物体周围的阴影。这就是为什么学油画的人总要从素描开始,对着一对静物,找阴影,找高光点,而学国画的人就不要这个过程,而是直接从模仿开始,边模仿边体会。

参考文献:

(一)《中国山水画技法》,白雪石,中国美术出版社,2008-12版

(二)山水画名家技法图库 卢辅圣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06版

(三)中国画山水(1-10级)徐建明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07版

(四)中国山水画教程 杜伯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02版

(五)学画宋画:山水小品 李旭飞 天津杨柳青画社,2011-01版

篇8:中国美术欣赏论文

对于青少年来说, 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以能否“看懂”为主要依据。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答出, 便认为是看懂了, 如果答不出来, 便认为是看不懂。这种方法就是传统的讲“故事”方法, 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文学性”的描述。用这种方法来欣赏中国画, 一般来说, 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 因为它具体、真实。但如果是豪放、写意的作品, 尤其是水墨写意作品, 较难欣赏。因为它不写实, 形象不具体, 让人看不懂, 并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当然, 一般人常用画的“像不像”来欣赏作品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画得像, 才看得明白, 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 就艺术而论, 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 或欣赏一件绘画作品, 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 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 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折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 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 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 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应该说, 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 像与不像不能作为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国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 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 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 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内行人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 用美术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 或者“神似”, 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 构图、着色、笔力等, 最后才看它的造型, 即像不像或“形似”。当然, 青少年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方面的基本知识, 特别是通过绘画而训练出来的一种“感觉”。所以要很好地欣赏绘画, 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所以,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欣赏国画作品也许更能理解一些。即, 国画艺术的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 即艺术作品本身, 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 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 线条是流畅的抑或笨拙, 表现手法是工笔还是写意的等等, 总之要自己亲自地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感受。

以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为例, 画面上没有蛙, 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 这是绝妙的构思。这种构思从何而来呢?那就要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 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 进行理解和思考, 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 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蛙声如何画, 据说老人想了整整两夜, 后来从诗句规定的“出山泉”三字得到了启示, 就在“泉”上做文章。老人没有画蛙, 而是在四尺长的立轴上, 画两山峡谷间的泉水汩汩而来, 几只活泼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游动着。人们见到摇头摆尾、活灵活现、似顽皮的蝌蚪离开了水的源头, 告别了它们的妈妈 (或者去找寻它们的妈妈) , 自然会想到蛙的叫声, 似乎那蛙声随着水声有远而近……真是画中有画, 画外有画, 通过欣赏者联想, 创造出一个隐含场面。透过画面的气氛, 体验画面的情调:是深沉或是豪放, 是乐观或是悲伤。再进一步, 我们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 结合作者的性格、身世、人生观、创作特点和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白石大师出生于穷苦的农民家庭, 自幼对生活有着浓厚体会。所以能把感受融合于画作之中, 灵感的激发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切感受,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到这一步, 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完结, 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青少年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 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发挥自己的灵感, 在认识之后, 尝试着把自己的意象表达出来。就如, 《蛙声十里出山泉》之所以这么传神, 是因为白石老人有着童年乡村生活对青蛙、蝌蚪、螃蟹等有仔细深入的观察, 不然, 是很难画出这么生动的画来。以文人的笔墨表现劳动者的情怀, 这正是白石老人的伟大之处。而这一步, 也是整个欣赏过程中尤为重要的阶段。

上一篇:广播节目合作协议下一篇:职高语文教学有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