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作品欣赏

2024-07-02

中国美术作品欣赏(共8篇)

篇1:中国美术作品欣赏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骏马的形象出现于汉朝雕塑和工艺作品中,其中最令人赞叹的就是这件举世闻名的“马踏飞燕”。

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飞燕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和美的女神,即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大约公元前4世纪时,希腊著名的雕刻家阿海山纳在神话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和创造,用大理石雕成了这一艺术珍品。维纳斯雕像为大理石圆雕,高2.04米,1820年在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中发现,现藏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人们凡是去过巴黎的,都会想到去一睹维纳斯的神韵。这座雕像体现了女性的温柔、美丽和青春的魅力,是希腊人体美艺术的杰作。雕像给人的印象是庄重典雅,又体态大方,她名为神却又有人间烟火味。她的模样是典型的希腊妇女形象:鼻如悬胆,椭圆的脸,窄额和丰满的下巴。安祥的眼神和觉察不出肃穆的笑,给人矜持而高雅的感觉。她那微

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人体的结构和动态富于变化却又含蓄微妙,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的庄严崇高而端庄,象一座纪念碑;她又是那样优美,流露出最抒情的女性柔美和妩媚。人们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们在竞相制作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始终没有一个方案能通过,都为有一种画蛇添足感觉而叹息。为了怕落一个狗尾续貂的结局,最后一切复原打算都收了场。她还是断臂的维纳斯,人们不因为她断臂而感到她不完美,恰恰相反,人们感到它完整无瑕,而且似有生命,有体温。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象,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雕像没有追求纤小细腻,而是采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了人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

整个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它接近于利西普斯所追求的那种人体美比例,而且,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这正是古人对于人体美的赞颂和肯定,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作为审美观照,当人们站在这个精美的雕像面前的时候,一个裸体的女性,她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这就足够人们为之倾倒的了。在这洁白的大理石里面,是少女的青春,是生命的跃动。人们从这里发现了自己,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创造潜能;感受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最深的启示,这也是人体的魅力之所在!人体,它本身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孕含着微妙多姿的美。希腊民族得天独厚,最深刻地理解和最完整地把握了人体这个小宇宙,并发掘出人类纯粹的知性结构,再通过自然的真实外貌,去表现一种更高的境界。他们把情与理、美与真探合在一起,在神的庇护下追求着自由生活的真谛与乐趣,在理性的指导下,赤裸裸地展现人自身。黑格尔就曾经高度赞扬希腊人能够完美地把神的普遍性和理想性与神的个性结合在一起。尤其赞赏阿佛洛耿忒的裸体表现,他说,“她是纯美的女神”,“把她雕成裸体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她所要表现的主要是由精神加以节制和提高的感性美及其胜利,一般是秀雅,温柔和爱的魔力。”对于《米罗的维纳斯》,谁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她赤裸袒裎的身上去归纳出一个具体的主题。她把自然、生命,她把真、善、美都集中于一身。她不愧为古代希腊雕刻的一个典型代表,不愧为女性美的最高体现。她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直至今日还表现出那种秀雅、温柔和爱的扭力。

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画中的曹植带着随从,在洛水之滨凝神怅望,仿佛见到思念已久的洛神。远处凌波而来的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表现了关切、迟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于卷面,令人感动。全图设色艳丽明快,线条准确流畅,充满动感,富有诗意之美。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整个画卷中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

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形神:把玩品赏画中人物体态消瘦飘逸之美不难领会,洛神含情脉脉描绘的细腻、生动传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秾纸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雾,奇服旷世、骨像应图。岸上的曹子建在侍从的簇拥下举步而行,不仅他那生动的表情跟众人呆滞的面部形成鲜明对照,他那形体也明显较众人高大而引人注目。这种处理手法跟现实生活所谓的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无关。他是一种传统思维定势和欣赏习惯下形成的艺术规律。

山水:“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八个字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完全得到证实:人物与背景之间比例关系失调,近景和远景拉不开距离,高山仿佛土丘,大河如同小溪,至于树木就只能勾画一个扇形轮廓,绘画技巧尤其稚拙,中国绘画史这种状况在顾恺之所处的时代相当普遍一直延续到隋唐以后才真正得到改观。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中勾勒添色的人马画技法意味着人马画已具备了独立成为一种画科的艺术条件。《洛神赋图》构图技巧:画面生动感人,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顾恺之不愧是第一位留名画史的人,他的禀性中颇有艺术家与生俱来的天真、善良、风趣、大度,人物亦是顾恺之最擅长的。

色彩:从《洛神赋图》对人体云纹和水纹的多姿多彩的勾描中,亦历历可见,作为文人型画家,顾恺之人物画中富于运动感的线条若拿去和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某些相思构图的作品(如西秦炳灵寺石窟中的飞天像)比较,其精致、流利、细美特征尤为彰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原卷就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可以称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顾恺之艺术的特点,全卷分为三个部分,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简繁得当,空间、疏密都安排的井然有序,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4、作品传达的思想

此卷很好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在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到原作所传达的思想。画卷中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的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流露出倾慕之情。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艺术并不要求把他当做现实”自古以来,我们民族的绘画就依照这种规律去安排布局,观画者也按此约定来鉴别欣赏,从来不曾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古代画区别宾主、尊卑、贵贱之形的传统处理法,他们从“神贵于形”的逻辑上推导出“以神制形”的观念。顾恺之的“传神论”便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他以其对艺术创作中形神关系的深刻领悟和卓绝见识率先在历史上扬起了中国美学形神论的大旗。这是他通过对前人的综述而形成的理论,这在绘画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此图卷从构图、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三、作品赏析心得

顾恺之曾说“凡将摹者,皆当先寻此要,而后次以即事。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凡画人,坐时可七分,衣服彩色殊鲜微,此正盖山高而人远耳。”通过对顾恺之作品的解读和其画学理论的研究,及图文搭配使我有机会再度通往与古大师的精神对话,在人物、形神、色彩、山水、思想创造等方面有了心得领悟和收获。中国古诗画传达的思想不仅沉淀着传统美学理念也是中华民族奋发不息、乐观向上民族精神的体现。

《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曲铁盘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其工细。所有这些都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杰出成就,使这一作品在我国古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各段主人公皆为韩熙载。画家将他的心理活动细致地刻画出来:超然自适、气度轩昂,却郁郁沉闷、寂寞寡欢。表现了主人公作为北人不受李后主信任,不得不借酒宴来摆脱烦恼的尴尬心态。显示了画家惊人的观察力,及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矛盾的深刻理解。

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尤为深入,以形写神,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五代人物画中肖像画的技巧前所未有地发展,顾闳中就是一位著名的肖像画家。古代称肖像画为“写真”,“真”就是指对象内在的精神本质,即“神”,具备了高超的写真技巧,对创作人物画来说自然是得心应手。通过对不同对象的形体姿态、目光手势的相应描绘,画中人物有的弹奏舞蹈,有的按拍欣赏,情态生动。而对主人公刻意描绘,曲尽神形。韩熙载形体高大轩昂,长髯,戴高巾,从倚栏倾听,到挥锤击鼓,直到曲终人散,各个不同的场合始终眉峰双锁,若有所思,沉郁寡欢,与夜宴歌舞戏乐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韩熙载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人物特殊的个性,十分传神,由此深化了《夜宴图》的内涵。

开国大典

1、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2、作品欣赏:

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

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篇2:中国美术作品欣赏

上课时,老师给我们看了纪录片《留住手艺》,《留住手艺》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而精心制作的纪录片作品。其所呈现的非遗项目,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节目还记录了一批特别具有历史文化含量,并且在世界非遗保护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项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重塑越窑青瓷、中国风韵龙凤旗袍、扎染、明清家具等。让我深一步的了解到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别之处以及其精神含义。其中让我感兴趣的便是扎染,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它是用线、绳等对织物进行紧固的结、系捆、绑、缝扎、然后放在“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均,拆除扎线后,织物上既可出现意想不到的花纹,这便是扎染。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是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中国战国秦汉的石雕、陶俑、画像砖石,其造型、风格均具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魏晋后,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主导人,但大量的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则以民间匠师为主,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刺绣、印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我国艺术界与文化界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既不能放弃民间艺术形式,也不能违背社会规律,试图以民间美术来代替大工业时代的产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站在现代文化的角度对传统作更深入的研究,寻找工业文明与民间美术之间的互补点。

篇3:中国美术作品欣赏

一五幅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简介

在人教版九年级美术教材的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第一课“独树一帜的中国画”中, 一共列举了十一幅中国古代的美术画作。下面就以教材中的前五幅作品为例。

第一幅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画的内容是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洛神赋》是曹植在政治斗争失败以后的创作, 表现了当时失落的心绪。限于篇幅, 教材并未将这幅长达六米的画卷全部印出, 仅节选一段。画卷左上角是一只神兽在空中, 中间是洛神飘飘欲仙, 右边则是曹植和一群侍者。这段画作事实上展现了曹植和洛神相处的情形。作者顾恺之是东晋的士族, 不仅是个画家, 还是绘画理论家、诗人。传统社会中, 绘画历来是知识阶层的技艺, 而知识阶层多来自富裕的地主阶层。魏晋南北朝在汉唐之间, 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意识中, 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 受到外来佛学思想的影响, 导致东晋社会的上层兴起空谈的“玄学”, 儒家意识形态的混乱导致了国家的长期分裂。事实上,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也反映了这一背景。图中的主人公本来自仙界, 而教材选图中左上角的神兽也非凡间之物, 反映了这一时期有别于汉代儒家正统的浪漫主义情怀。

第二幅是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这幅画表现的是唐朝与吐蕃和亲的情景。画的左边是吐蕃使者禄东赞及一位随从, 紧跟其后的则是一位唐朝的侍从。右边唐太宗坐在步辇上, 围绕着一群侍女。阎立本是初唐的著名画家, 在贞观年间曾官至刑部侍郎, 后又担任右丞相, 职位显赫。因此, 这幅画作几乎是当时阎立本所见和亲情形的真实情景,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除此以外, 画面鲜艳的色彩, 也表现了唐代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以后, 中华的传统文化在唐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亲在汉代刘邦以后, 常常作为中原王朝安抚边疆地带的重要手段。但唐代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和亲在意义上已有所不同。此时的松赞干布仰慕大唐的繁荣文化, 多次派使者求和亲。而唐太宗多方考虑以后应允。

第三幅是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此图表现的是南唐吏部侍郎韩熙载家宴中的生活片段。教材中节选的是此画开始的众人在听琵琶演奏的部分。右边头戴高帽的韩熙载端坐榻上, 他的亲朋好友或坐或站, 所有人都在静静倾听琵琶演奏。五代的画风紧随唐代, 也表现出鲜艳丰富的色彩。作者顾闳中是山东人, 本来是唐末进士, 唐灭亡以后入南唐。这幅画作也是顾闳中由南唐后主李煜授意窥探韩熙载的报告。以画作来看, 桌子上食材丰富, 韩熙载寄情靡音, 全然摆脱了政治的束缚。南唐后主李煜本是十分著名的词人, 爱惜韩熙载的才华便把他安排到画院。然而在北宋兴起, 国家日渐危急的情形下, 大臣仍然寄情琵琶之乐, 反映了整个南唐的文化风气。随后北宋迅速吞并南唐, 显然是在情理之中。

第四幅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反映了北宋晚期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从清明时节的汴梁农村开始, 到繁忙的汴河漕运, 再到繁华的都市街巷, 画作中的内容无疑反映了宋人的社会生活。北宋在建立之初就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巨大威胁, 并且由于制度的设置, 形成了大量的冗官冗费。在实际交往中, 北宋向西夏、辽国等输送了大量的经济产出。宋朝不得不促进民间商品贸易的开展来收取赋税。在这样的背景下, 北宋城市开始兴起, 城市贸易非常繁荣。北宋不仅鼓励国内的商品交易, 也加强了和海外各国的联系。张择端的这幅画作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背景。桥上、漕船上都是密密麻麻、熙熙攘攘的人群, 反映了这一时期市井的繁荣。

第五幅是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作远景是一座巍峨笔直的山峰, 中间是葱茏的树木, 近景是突兀的岩石。画作以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我国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色。在中近景上, 还有一支行商的小小驮队。此画作的作者范宽是宋代山水画的名家之一。在第四幅作品的背景分析中, 已经对北宋时期商贾的繁荣情景做了说明, 此画作中的商旅内容也表现了同样的历史背景。而北宋的另一个影响深远的遗产则是理学的发达。佛学传入中国后, 其中的禅学与儒家、道家学说不断融合, 到了宋代便促成了理学的出现。理学强调“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 人与自然均是如此。而此画的作者将商队非常细微地与山峰的俊秀结合起来, 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文化特征。

二在中国美术作品欣赏的课堂教学中, 补充说明关于古代中国画背后蕴含的精神史及社会史的意义

由上可见, 这五幅画作都反映了创作的时代背景及精神内涵。五幅作品从东晋到北宋, 分属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事实上, 这些精神并非独立存在的, 其中的画作背后的社会不断发展, 其精神也经历了连贯的变迁过程。

中国古代画作的创作者, 几乎都是来自士大夫阶层的知识分子。传统的知识分子自汉代起, 在接受教育中受儒家“士志于道”的精神的深刻影响, 对于社会的关注及受社会现实的影响, 无论在其文字作品还是绘画、音乐作品中, 都深刻蕴含着社会的时代精神。作为一个“社会”的知识分子, 其在绘画创作中从最初的创作动因、画作的内容选择、绘画的线条等等, 都受到社会精神的影响。

自先秦诸子百家以后, 汉代的意识形态特征是“独尊儒术”。随着东西交通的不断发展, 外来文化也不断地融入中华文明的血液中。有研究者推断, 墨子可能来自远离中原的地区。到了汉代, 佛教的传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重大文化事件。在佛学的影响下, 汉代“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解体, 而佛学逐步进入到传统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中。佛学讲究出世的修炼。到了东晋时期, 由于儒学、传统道学、佛学三方思想的不断融合, “玄学”兴起。玄学讲究的是对生命的领悟, 因此上层社会士族门阀中兴起“空谈”, 即不说话来悟道。与此同时, 由于摆脱了传统“儒表法里”的意识形态, 而新的统一的意识形态尚未形成, 加之门阀制度的发展, 促使了知识阶层中浪漫主义的兴起。本文首先分析的《洛神赋图》即是这一精神发展的产物。入唐以后, 新的意识形态也尚未形成。儒家、道家、佛学的思想在社会思想中均占有一定地位。武则天信道, 一时间全国道观兴盛。多元的意识形态, 形成了兼收并蓄的社会风气和丰富的文化思想。唐代都城成为这一时期亚洲的文化中心, 各国纷纷派遣留学生至长安。本文分析的第二幅《步辇图》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心态。而到了北宋前期, 由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作用, 商品贸易开始兴盛, 城市兴起, 市井文化随即繁荣起来。《清明上河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此后, 宋代的理学家完成了由传统儒学向“新儒学”的转向,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溪山行旅图》则反映了这一社会精神。

在传统的画作欣赏教学中, 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及其反映的社会精神往往也有所提及, 但是这些作品反映的精神并非独立存在的。从本文所分析的作品来看, 其中社会精神发展的脉络隐隐可见。探访社会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变迁的历史, 是对中国传统画作欣赏教学的重要补充。

摘要:中国美术作品历史悠久, 在每一件作品的背后, 几乎都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 每一件作品也都是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在初中美术课堂中, 对于美术作品背后的精神与社会历史的进一步解读, 以及对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之间艺术精神的传承及其与社会历史互动关系的补充说明, 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本身的理解, 更有益于激发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兴趣。

关键词:美术作品,初中课堂,文化社会学

参考文献

[1]〔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 (艾彦、郑也夫、冯克利译)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

篇4:中国美术作品欣赏

近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结合世情、国情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组织、推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美术繁荣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自2009年以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以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风貌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展览。在这些专题展览中,影响深远的有2009年以西藏地区生活为主题的“灵感高原—中国美术作品展”、2010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2011年以新疆地区生活为主题的“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这一系列共和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国性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大展,将几代美术家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全面展现出来,以此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中国美术家协会再次策划于2012年举办以内蒙古地区生活题材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又一大型展览—“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围绕内蒙古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60多年来内蒙古地区丰厚的人文社会发展风貌和璀璨的蒙古族艺术世界。这同样是一次具有鲜明主题的学术性、文献性的美术展览。

本届展览的筹备工作在2011年下半年启动,并成立项目組于2012年2月16日召开了首次策展工作会;并先后多次召开了涉及本次展览理论文章、年表等学术主题的理论讨论会和筹备会议。作为“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别于2012年5月22-28日、6月24-30日、7月13-19日,组织了三次赴内蒙古地区写生活动。写生活动邀请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家们奔赴内蒙古,深入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大草原,体会原汁原味的牧民生活,实地进行写生创作。美术家们还到当地的工矿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亲眼看到内蒙古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激发了创作灵感。通过写生活动,艺术家们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丰富了展览的艺术交流内容,为本次大展备下了丰厚的展品资源。此次写生活动累计创作出137幅写生作品,记录和描绘了当下内蒙古地区最为鲜活的地物风貌、人文社会。经专家认真评选,有69件作品入选本次展览。

“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参展作品共400余幅;其中针对在内蒙古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侯一民、妥木斯、詹建俊、谭权书、尹瘦石、刘大为、胡勃、李爱国、龙力游、朝戈、苏新平等11人的作品进行专区展示。入编画册《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集》的作品为520余幅;其作者人次达268人,其中少数民族画家106人,蒙古族画家达99人,接近参展作者的40%。

除展览之外,基于注重学术成果的积累和展示,中国美协专门聘请有关专家,精心收集内蒙古美术发展的历史和20世纪以来内蒙古题材美术创作的各类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严格规范、详细梳理年表,撰写学术论文,汇编完成了大型画集《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集》。并精心制作视频资料《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专题片》。该片采访了多位美术家,包括侯一民、妥木斯、詹建俊、谭权书、刘大为、胡勃、吴长江、朝戈等人,片中名家云集,畅谈草原风情,感怀艺术人生。该片还采访了老一辈艺术家叶浅予、尹瘦石的家属;还随行记录三次写生活动实况。

篇5:美术教学设计-中国现代美术作品

课 型: 单一课

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华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学重点

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

(五)艺术成就

1、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性画卷。

2、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是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典范。

3、体现 了文学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忠于生活。历史画,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提炼。

(六)结论

《开国大典。是划时代的历史画卷,是西洋画(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杰作。

篇6: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出示课题)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今天我们主要从陶器、瓷器和青铜器来进行欣赏和了解

一、1、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这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变了黏土的形状,改变了黏土的性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产品,揭开了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一页。人类从实践中认识到黏土掺水后具有可塑性,从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状。同时,人类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必然得到成型的黏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的认识,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一般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沾有黏土的篮子经过火烧之后,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不久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特别是随着人类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的发展,饮水的搬运和谷物的储藏,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于是它们就大量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制陶技术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胚进行修整,制造出造型优美的陶胚。

另外,陶器的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800C左右。

2.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炊 器:有罐、鼎、鬲等;

饮 器:杯、角、觚(gu)、(gui)等;

食 器:有碗、钵盘等;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工艺美术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例如,当时的陶器中最常见的陶罐与陶钵,它们作为一种盛器,为了使其具有尽量大的容积,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点。但是,陶罐与陶钵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于储水和运水,陶钵主要用于炊煮。为了适应这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的还有较长的颈,目的是便于运水、储水、倒水;而陶钵则无肩、无颈、大口,这样便于炊煮和饮食。

3.彩陶艺术:

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造型和纹饰都很优美。这些陶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 看到,人类在制作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时,就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在创造。在使用各种装饰纹样时,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例如有的鱼形只用一个圆点和两条方向相反的弧线来示意。这种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反映出中国先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现象 中抓住本质作高度的概括,并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 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譬如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

(介绍《人面鱼纹盆》)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十分得体地显示出民族文化的风采。(介绍《舞蹈纹盆》)

二、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 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三、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 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录象:曾侯乙编钟)

篇7:大班美术欣赏 中国结 教案

中国结

教材分析:

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美丽神奇,丰富多样,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国结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新《纲要》中提到,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培养理解尊重及热爱的情感。根据《纲要》精神,再结合大班幼儿学习兴趣点,我把“中国结”设计成为大班美术欣赏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了解我们中国结独特之美,并激发幼儿对劳动人们的热爱之情。具体目标为: 从幼儿的感受和认知上制定:

1.欣赏中国结的多样性,感受中国结的美。

这是活动的重点,在活动中,运用欣赏、交流、情感的激发等形式突破重点。

从幼儿的能力和情感上制定

2.学习编简单图案,萌发幼儿对中国劳动人们的热爱之情。

通过引导孩子们动手制作简单的中国结,取名等实现情感的升华。

活动准备:

幼儿知识能力的准备:对中国结意义的简单了解环境布置的准备:收集各种中国结悬挂起,布置成一个展览厅

活动流程:

参观,了解中国结的多样性,初步感受美,为完成目标一做准备——交流讨论,进一步认识中国结,突破重点,同时萌发幼儿喜爱中国结的情感——制作中国结,从对中国结的喜爱转变到动手体验,实现目标2,完成民族自豪感和对热爱劳动文档仅供参考

人民情感的升华。

活动过程:

一.参观活动,初步认识中国结,感受其美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悬挂着许多美丽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制的,猜猜是什么?哦,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二.交流、讨论,了解中国结,喜欢中国结

1.我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呀?对了,是中国结,真漂亮。你们知道这些中国结都是用什么做的呢?哦,一条条的绳子串在一起就变出了这么多神奇的中国结,我们中国人真聪明呀。

2.快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中国结,它是什么颜色的?哇,有红色的如意结,有红色的鱼,有金色的花生……图形真多呀。中国结的主色是红的,又配上了金色,蓝色,绿色,看上去特别的喜庆,美丽。真是太美丽了。

3.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中国结形状漂亮还有这么多意义呀,难怪大家都喜欢它。它送给我们美好的祝愿,祝愿我们如意、吉祥。

4.你家有中国结吗?你还在哪里看见过中国结呢?这么多地方都悬挂着中国结,我们多喜欢呀。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的特色工艺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三:制作中国结,萌发热爱劳动人民之情

1.你想做中国结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吧。

2.选同色或者多色的绳交叉叠放,串成长长的一条,就变成了美丽的中国结了,你们做好了吗?大家真能干。

3.你的中国结表示什么祝愿呢?哪位小朋友愿意为自己的中国结取个好听的名字?中国结一定会实现我们美丽的祝愿的。

四:小结,结束

我们中国人喜欢中国结,外国人也喜欢中国结。他们到中国来旅游,总喜欢把中国结带回家,看我们的中国结有这么多人喜欢,真棒。

秋游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用绘画表现秋游的快乐情景。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和《秋游》的磁带。

2、《秋游》的一段录象。

3、幼儿绘画工具:纸、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边唱边走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1、师:让我们唱着歌去郊游吧。(听音乐边唱边走进活动室)

2、师:大家开心吗?唱着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

3、师:哎,ⅹⅹ小朋友想起了去秋游。这次秋游我们到过哪些地方?

二、看秋游的一段录象,回忆秋游最开心的事。

1、师:你们真了不起,还记得秋游的事情,可是我有点忘了,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看看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

2、看完录象后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呢?(多请几位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棒,怎样把秋游的快乐留下来呢?(画出来)对把它画出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刚才有小朋友说:“和好伙伴坐在汽车里有说有笑,看着外面的风景真开心,你就把它画下来;有的说在蠡湖中央公园一边休息一边和好朋友分享食物很开心,你也把它画下来;还有的人说到桔子园里采桔子特别难忘,你就画下来。

三、提出作画要。

1、秋游时让我开心的事情很多,今天只要把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件事情画下来。

2、我们先想一想画哪些人?画什么景色?该画在纸的哪里,想好了再画。

3、比一比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合理布局。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组织画面。

3、引导先画好的幼儿轻轻走下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或画好的同伴之间互相讲讲自己的图画,鼓励大胆的幼儿走下去讲给客人老师听。

篇8:浅析中学美术课的中国油画欣赏

1 学生做什么

1.1 自主合作探究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认为:“进行美术欣赏最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 也可以将三种方式综合到一起。”学生在欣赏中国油画作品时, 既是主体, 又是求知者。为使学生取得“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效果, 笔者在课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查阅中国油画的相关资料, 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布置预习任务, 明确小组分工,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参与课堂探究的热情。

例如, 在欣赏课之前, 首先安排某小组查找油画《齐白石像》的资料, 在组长带领下, 有的负责查找齐白石传记, 有的搜索作者吴作人的代表作, 有的探讨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经过小组的合作与探究, 由文采好的同学对作品作出综合评价。在课堂上, 该组选择出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代表小组阐述评价结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 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沟通能力也发生了可喜的转变, 很多学生开始主动参与交流, 共享资源, 乐于书写评述短文, 对所欣赏的作品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认识。

1.2 重视学生的评述

评述指的是美术评论, 它属于欣赏活动的一部分。美术新课标强调:“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 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具有不同的程度, 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作出自己的评述。”因此, 在中国油画欣赏课中, 学生的评述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例如, 在引导学生欣赏詹建俊的《高原的歌》时,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综合后形成了评述结果, 教师要求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将本组评述结果和全班同学分享。当时有的同学结合西藏的地理风貌来理解这幅画;有的通过画面色彩给人的感觉来谈自己的印象;也有学生表示对这幅作品的价值不是很理解。老师面对学生疑惑, 适时穿插讲述一些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历史知识, 提供靳尚谊的油画作品《画家詹建俊》和学生共同欣赏解析, 学生在自由的评述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欣赏的境界。

笔者认为, 虽然学生进行的不是专业的美术评论活动, 但重要的是学生用心投入了探究活动。最难能可贵的是, 评述过程中是由学生真正掌控了课堂的话语权, 给学生带来的愉悦感和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2 教师做什么

在新课程中, 虽然教师处于辅助、协调的地位, 但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 老师需要精心设计、反复权衡, 尽力使课堂效果最优化。在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中国油画欣赏, 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点:

2.1 注重重点

2.1.1 欣赏角度有侧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作品的能力和方法。比如, 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 从传记的角度,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 从美术史的角度等。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 不同的中国油画作品选择的欣赏角度应该有所侧重, 角度过多不仅影响课堂进度, 而且评述作品也会显得松散, 所以多角度中也应突出重点。例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罗工柳的《地道战》时, 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就是重点角度;欣赏杜键的《在激流中前进》时, 则让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上大面积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雄健有力的油画笔触, 凝重的色调, 来体会黄河船工们在劳动中所展示出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其中美术语言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就应对学生加以重点引导, 其余角度或轻轻带过, 或干脆不提。

2.1.2 作品的选择应具经典性

中国油画历经百年发展, 涌现出了大量名家名作, 在中学美术课堂上, 不可能面面俱到, 只能精选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欣赏。笔者认为, 在美术欣赏课中, 必须把经典作品引进课堂, 因为“经典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经典性和永恒性, 在于无论是它的艺术形式、技法, 还是它所具有的精神内涵, 都是最优秀的。”教材上选登的中国油画作品虽然是编委们精心挑选的经典作品, 但在实际教学中, 不应拘泥于教材, 应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授教作品, 可兼顾未入选教材的名家名作, 拓展学生视野。比如, 油画肖像作品, 我曾选择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与吴作人的《齐白石像》这两幅风格迥异的经典之作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到两幅作品既有共同的绘画介质, 又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韵味。又如欣赏罗中立的《父亲》时, 同学们被作品带给我他们的强烈的视觉感受所震撼, 激起了寻味作品内蕴的丰富情感和故事的兴趣。因为这些作品不管是在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 还是在美术技巧的娴熟程度以及美术界的认同方面都堪称经典, 很容易就能打动学生。

2.2 注重解析背景

课堂上, 教师需用心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求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普遍对名家名作的历史、传记等背景感兴趣, 在课堂上参与热情很高。于是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油画时, 立足背景的解析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2.2.1 中国油画史的简要解析

邵大箴在他的文章中把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归纳为初始期、培育期、转换期、新生期、逆转期、勃兴期。其中每一时期若要展开都可洋洋洒洒, 但中学美术课在时间上不允许全面铺开, 因此在课堂上只是简单介绍, 对于初始期、培育期这些学生难以记忆的名词一般不提, 只侧重于简要解析具有突出成就的新中国油画史, 与教材内容相呼应。

2.2.2 作品历史背景的解析

有些中国油画作品本身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 例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 每当我对学生讲述这矗立在狼牙山之巅的伟大形象背后隐藏的动人故事时, 学生专注倾听的神情, 仿佛跨越了时空, 与画面中的英雄同呼吸、共命运。

2.2.3 作者传记的解析

有许多优秀中国油画, 其作者感人的经历同样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选择欣赏油画《父亲》时, 笔者曾这样引导:《父亲》的作者罗中立以这幅作品而成名, 《父亲》参加1980年全国美展时, 罗中立还是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生, 但全国那么多参展作品却没有一幅能超过他。其实能画出“对农民的表现及认识如此深刻入里” (刘开渠语) 的作品, 与罗中立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罗中立出生农村, 幼小的记忆就与农村的山水田野连在了一起, 在父亲的影响下, 从小热爱绘画的他通过艰苦努力, 考入四川美院附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他曾到大巴山体验生活三个月, 山里农民的朴实厚道正是他以后画出《父亲》的原动力……课堂上, 学生静心聆听, 颇为感动。课后学生的一些评述文章, 也体现出了他们对作品中人物的同情与思考, 还有一颗颗善良的心。

2.3 注重解读艺术特点

在进行中国油画欣赏评述时, 作品所蕴涵的艺术特点, 教师应给予有效的解读。其中涉及到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艺术语言, 对于学生来说, 由于缺乏基础, 体会不深。因而我在引导学生欣赏时, 艺术特点上侧重于解读以下两点:

2.3.1 作品的民族风格

许多中国油画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因此, 在欣赏课上,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民族特色。例如, 欣赏吴冠中的《鲁迅的故乡》, 通过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那重重叠叠的黑瓦白墙, 迂回曲折的小桥流水, 画面平衡的黑白位置, 统一的青灰冷色调, 让他们发现某些技法、画面形式源自中国水墨画, 从中体会中西合璧的油画技巧。

2.3.2 作品的思想性

在引导学生探讨中国油画的艺术特点时, 作品的思想性需要重点解读。例如,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除了探求油画的民族风格外, 也展现了对开国元勋的崇敬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罗中立的《父亲》, 高达两米的画幅上, 用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 那古铜色的脸、饱经艰苦岁月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缺牙的嘴巴, 通过老师的解读, 激发了学生深切关注广大农民命运的情感。

经典的中国油画往往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这些内涵或涉及文化、政治、社会等背景, 或体现作者的个性、思想、艺术观, 或传达所享有的气氛、心情、观念等, 需要教师对不同作品进行不同的思想内涵解读。

综上所述, 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中国油画欣赏教学, 应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对作品进行欣赏时, 学生需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并重视学生的评述。教师引导时, 应注重欣赏角度有侧重, 作品有经典性;注重解析名家名作的背景;注重作品民族风格、思想性的解读。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从作品欣赏中感受到兴趣、乐趣,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能力。

摘要:在中学美术课堂中, 中国油画欣赏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作品进行欣赏并重视学生的评述。教师引导时, 应注重欣赏角度有侧重, 作品有经典性;注重解析名家名作的背景;注重作品民族风格、思想性的解读,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关键词:中学美术,中国油画,欣赏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赛课,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下一篇:岗位聘任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