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等教育

2024-06-14

湖北省高等教育(共6篇)

篇1:湖北省高等教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发展问题及对策

主考学校:武汉大学

专 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吴湘玲

考生名称:张垚鑫

工作单位:

二零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学习与发展的过程,阐述了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目前的主要现状以及改革以后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成功经验,分析了再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该党组织日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关键词:市直工委,学习型党组织,党建工作

目录

引言1

一、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党组织现状及学习过程1

1、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党组织现状1

2、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基本情况2

二、河南省鹤壁市直工委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及成功经验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0

四、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发展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方法15

五、此次活动的意义 结束语21

引 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新要求,指导市直机关党组织进一步研究探索加强机关党建的新途径、新方法,鹤壁市直机关工委于八月上旬,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浚县、淇县、山城区、鹤山区、淇滨区等5个县区和市民政局、教育局、卫生局等22个市直单位,就各单位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党员”活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的要求,鹤壁市直工委结合市直机关实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鹤壁市所辖的五个县区和市直机关五百多个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党组织现状及学习过程

1、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党组织现状

鹤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直接管理市直单位56个党委,32个党总支,557个党支部,10187名党员。其中在职党员7496名,离退休党员2257名,离退休党员占党员总数的22.2%; 35岁以下的党员2461名,占党员总数的24.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5680名,占党员总数的64.5%。2009年,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我市加快“两个构建”,实现“两保”目标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中精力战危机,争分夺秒抓落实,切实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证。

2、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基本情况

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的要求,鹤壁市直工委结合市直机关实际,在鹤壁市所辖的五个县区和市直机关五百多个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下发了《中共鹤壁市委市直工委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的通知》和《中共鹤壁市委市直工委关于印发“全民阅读集中活动月”方案的通知》,对“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及时出台了《市委市直工委2010中心组分专题集体学习的安排意见》。特别是结合今年四月份的集中读书月活动,我们在市直机关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推荐优秀书目、带头上党课或作专题报告、撰写心得体会、季读一本好书等活动。市直工委向市直基层党组织推荐了《中南海历史文化讲座》、《资政全鉴》、《中国大趋势》和《金融的逻辑》等书籍,定购下发《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1800本供各基层党组织学习,安排组织收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光盘讲座等,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学习为本”的理念。二是6月下旬在市民政局召开了由市直40个单位的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参加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经验交流会,采取影视介绍、现场观摩、经验介绍等形式,推广市直机关创建活动好的经验做法。三是

建立学习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成立督促检查组,对市直机关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进行“明查暗访”,定期抽查学习笔记,并将学习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半年进行一次考评,年底对市直机关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情况进行总评和表彰。四是要求市直各单位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增加学习创建内容。如市民政局5月中旬召开了有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等单位领导和各县(区)民政局长参加的鹤壁民政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论坛,全面总结了该局近年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做法。市检察院建成以“礼仪文化、行为文化、法律文化、廉政文化”等为主题的“文化长廊”,通过宣传检察文化,陶冶了干警的情操,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市粮食局坚持在“新”字上求突破,“载体”上求新颖,充分利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在基层广大党员中开展了以“我参与、我承诺、我奉献、我光荣”为主题的“立足岗位做贡献,奋发有为当先锋”演讲比赛,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教于乐。五是由市直工委牵头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相配合,在全市开展了《关于评选“十佳学习型机关”、“十佳学习型党组织”、“十佳学习型党员”》活动。活动方案明确了评先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方法标准和组织领导等,并对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彰。

二、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及成功经验

扎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是今年机关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学习实践活动,鹤壁市直机关各单位党组织能够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着力构建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了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一)普遍树立了科学发展理念。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全面、系统、深刻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刻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树立了全面、辩证、前瞻的思维观念,思想认识逐步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决了发展观偏颇的问题,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特别是在事关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以下共识: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鹤壁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忠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才能促进科学发展,较好地完成市委加快“两个构建”,实现“两保”目标的重要任务。

(二)完善了符合科学发展的党建工作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使机关党员干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在机关党建

中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党建工作服务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实现党的自身建设科学发展,就必需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党建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党的建设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这就需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如市政府办公室在推进机关党建工作中,制定了“五抓五促”制度,通过抓效能、抓责任、抓重点、抓精品、抓作风,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建立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培训机制。党员干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体,也是机关党建工作的主体,改革创新机关党建,关键是提升机关党员干部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本领。如市发改委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科学谋划,合理安排,建立卫星远程教育培训制度,为改革创新机关党建提供了坚强保证。三是建立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制度。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听民意、顺民心,贯彻群众路线,人民群众得实惠,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也是对机关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为此,市教育局开展了“教育服务年”活动,建立了领导服务群众、机关服务基层、学校服务社会制度。通过帮助基层、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了机关党的建设取得实效。

(三)确立了机关党建为科学发展服务的观念。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机关党的工作,只有扣紧谋科学发展、抓科学发展、促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机关党建、抓好党建促科学发展的工作理念才能出成效。坚持为科学发展服务,就是要着力提高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正确处理利益

关系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招商办等单位党员干部带头以“临战”状态,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市工商局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市质监局出台了“让利于企”八项措施帮扶企业度危机等。他们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作为检验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使机关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主动融入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振兴的大局之中,在服务改革发展中增强了机关党组织的活力。

(四)坚持机关党建为基层服务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工作空间在社会的基层,主要成效也体现在基层。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为基层服务,就必须要拓展工作内容,把机关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人才优势和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紧密的优势,着力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机制和民主自治机制,更好地履行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职责。通过学教活动的扎实开展,鹤壁市直机关普遍建立了联系基层组织和群众工作制度,积极构建知民情、聚民智、暖民心的工作网络,搭建思想感情双向交流平台,让机关党员干部充分了解基层工作实际和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提供客观依据,确保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群众。如市财政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上门服务,解决停产企业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支取难的问题;市工商局围绕放宽服务业市场主体准入,制定了6条措施,让创业者切实享受到更加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市建设局将供热、供

水、供气等职能部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审批,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为企业、群众大大节省了时间。

(五)转变了领导干部作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委建立健全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随着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干部干事创业、科学发展的积极性明显增强,领导干部下基层多了,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多了。为促进领导干部转变作风,我市坚持以上带下、以下促上,既坚持领导带头、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又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以上带下的过程,作为转变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工作经验的过程;把以下促上的过程,转化为问计于民、典型引路的过程,敞开门面搞活动,体现民意,集中民智,确保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活动期间,仅市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就确定了32个调研专题,到农村、社区、企业、项目建设一线开展调研;市公安局采取“六个一”、市发改委坚持“四个贴近”、市民政局围绕“四个促学”深入开展学习调研。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转变了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

(六)丰富创新了活动载体。市直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每个阶段都注意选择一到两个载体,确保活动内容生动活泼。如举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演讲比赛、庆七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爱国歌曲大家唱暨第三届“祖国颂”合唱比赛等。尤其是市直工委开展的“我为鹤壁发展献一策”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市直机关广大党员群众与市委一道共话科学发展论题,共思科学发展良策,共聚科学发展心智,把市直机关群众的参与热情化作建言献策的具体行动。通过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界意见建议7692条,调研报告213篇,可行性研究报告47篇。这些活动载体的设立,有效激发了市直机关广大党员积极主动投身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情,凝聚成了推进鹤壁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与“指导”倒置。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机关党的工作由本地区的机关党工委“领导”,而部门党组是“指导”机关党的工作。但从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看,机关党工委变成了指导作用,部门党组变成了领导作用,这就使得机关党工委难以进入领导角色,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以致党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的影响力不够,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开展。

(二)组织设置“虚化”。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党组织的双重工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机关党组织被作为机关行政(业务)组织的附加,对行政(业务)组织形成了某种程度的依赖和依附,不能独立按照党章规定开展工作,导致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机关党的建设被作为可有可无的、附带性的、枝节性的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党务工作“边缘化”。在抓行政工作、业务工作的同时,并行抓好党建工作,有利于推动业务工作更好开展。行政工作解决怎么做的能力问题,党务工作解决为谁工作的方向问题,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现在,各单位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机关党

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不在一个层面上,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机关党建工作甚至被作为业务工作的附加,受到忽视和轻视,党务干部往往随业务工作随意调整,党建工作缺乏稳定性、连续性,针对性,致使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四)党务角色“淡化”。在一些部门和单位,机关党务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淡化自己的党务工作者身份。开展工作时,更多地把自己当作行政管理者,很少从党务干部和党员身份的角度看待自己,缺乏按党的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活动的意识,没有履行双重身份的责任,没有尽双重身份的义务,出现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五)人员配备“弱化”。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以“行政事务忙”、“培养年轻人”等理由不愿担任机关党组织书记,多数都由副职或非实职的领导同志兼任,这就严重削弱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力度。同时,机关党务工作大部分是兼职,“两付担子一肩挑”,没有什么待遇,或待遇得不到落实,晋升提拔不如做业务工作机会多,党务工作岗位不能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留不住人、拴不住心,更难吸引人。党务干部队伍不稳,专业不延续,后继乏人,认为做机关党的工作难度大、不易出成绩,待遇低、出路窄,没干头,想转行。

(六)阵地经费难保障。一些部门和单位,机关党建阵地建设薄弱,活动经费缺乏。部分单位机关党建的阵地建设比农村和社区还滞后,没有固定的党员活动室、党员阅览室等,一些党支部活动经费难以保障,党的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党支部活动多数是学习文件,读读

报纸,形式单

一、枯燥,这些都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党组织覆盖面的扩大

四、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发展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1、主要原因

一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执行的还不到位,专职党务干部配备不足。三是对党务干部调整过频,干部队伍相对稳定性不够,部分单位党务随着业务走,党务干部更换随意性大,导致少数党务干部在工作中应付,缺乏从事党务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和能力,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抓好组织学习思路不清,办法不多,业务不精,能力不强。四是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部分单位的“党办”被撤消,致使部分单位党建工作出现“无机构、无编制、无人员”现象,导致创建活动失去了阵地,出现了“真空地带”。

3、下一步的对策及建议

新时期新阶段,要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就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党建工作理念。要把机关党建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坚持党员、组织、干部、班子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形成人人关心党建,人人支持党建,人人争当党务干部的局面;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抓,共同作用于机关党建这个主体。

(一)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基本前提

机关是党和政府制定政策和法规的“参谋部”,是组织实施党和政府部署的“工作部”,是为党、为基层、为群众办事的“服务部”。机关工作能力和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机关党建要想有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推动机关业务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机关党建工作长期实践的一条成功经验,更是新时期机关党的建设中一条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因为,评价和衡量一个部门机关党的建设的成效的终极标准,还是要看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是否贯彻落实了,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是否提高了,机关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否增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充分发挥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否增强了,一句话,就是要看部门各项工作任务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个紧紧围绕”和“五个紧密结合”。“三个紧紧围绕”是指:一是机关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三是要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开展活动。“五个紧密结合”是指:一是机关党的工作要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二是机关党的工作要与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紧密结合;三是机关党的工作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紧密结合;四是机关党的工作要与转变机关作风紧密结合;五是机关党的工作要与建章立制紧密结合。

(二)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

要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从四个方面的主体入手,同时加强,并形成更加顺畅的联动互动机制。

1、从地方党委的角度来说,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负责、机关工委牵头抓总的机关党建领导机制。要切实把机关党建纳入地方党委的整体工作规划和计划之中,把机关党建工作成效列入部门和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负责、机关工委牵头抓的机关党建领导机制。地方党委的常委会每年至少要听取一次机关党建工作汇报,党委分管领导经常了解机关党建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逐步实行地方党委分管领导兼任机关工委书记制度,使机关党建工作不仅有人管,而且便于管,能管住、管好。

2、从工委的角度来说,进一步建立完善机关党工委直接领导,部门党组指导,机关党支部具体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是要在改善领导方式上下功夫。要更多地从“加强领导”这个角度思考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议大事、抓全局上,放在出思路、明方向、做规划、用载体、定制度和抓落实上,放在研究解决机关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对全局工作有较大影响的关节点上。二是要在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由抓具体事务工作转变为加强宏观指导,由忙于召开各种会议、组织各项活动,转变为着力研究解决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一般号召转变为加强督促检查、分类指导,狠抓落实。同时,要加强工委与党支部、党总支的纵向联系。通过召开机

关党建工作会议、工作调研、举办活动等方式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三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建章立志不可或缺。同时,制度也有一个建立健全、完善调适的过程,以达到科学、合理、有效的目的。就目前而言,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机关党建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探索机关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考核激励方法、途径,以及建立健全党员永葆先进性、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3、从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的角度看,要建立健全党组(党委)统一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支部书记直接抓的领导责任制。机关党组织只有依靠部门党组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依靠部门党组成员的表率作用,才能使党的建设与本部门的中心工作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服务全局上才能取得主动权,才能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首先,部门党委(党组)要为关心支持机关党的建设提供保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要重视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将机关党建工作摆上位置,纳入议事日程,要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汇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同时,要将机关党建纳入到各单位、各部门的内部考核中,把党建责任制中党组(党委)第一责任人规定落到实处,健全党组(党委)统一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支部书记直接抓的领导责任制,要将机关党的建设作为部门党组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工作议程,建立并落实机关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列席党组会议、行政办公会议制度。机关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部门党组都要给予大力支持,做到“三给予”:即在人员

上给予调配,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其次,指导机关党组织围绕部门党组中心工作抓好党建。要求机关党组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目标和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有意识的给机关党组织交任务、压重担,发挥机关党组织在完成本部门各项任务中的协助作用,注意发挥机关党组织联系群众、协调各方的作用,经常通过机关党组织了解干部和职工的思想动态,发扬民主,征求机关党组织对部门重要决策、改进工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反映和意见,使机关党组织在参与部门党组的各项活动中提高地位、影响力和号召性。第三,机关党组织在依靠部门党组的同时,要积极为其服务。主动围绕党组工作中心思考问题、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努力做到党组想什么我们抓什么,党组抓什么我们落实什么;及时向党组报告上级党组织关于机关党的建设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争取部门党组对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反映基层党员、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做好统一党员和干部职工思想,落实部门党组意图的工作,在中心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从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角度看,要健全支部书记总抓、委员分工负责、党员人人参与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加强基层党支部班子建设,发挥党支部集体领导,充分调动委员个人的积极性,形成抓机关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按照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工作作风正、群众基础好、熟悉党的工作、具有一定党建工作能力的要求,选强配齐机关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以及支委一班人,尤其是要重视机关专职党务干部的选配。二是要拓宽机关党务干部的知识面,为党务干部提供学习培训和锻炼的机会,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政治上给予应有 的地位和尊重,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尤其是专职副书记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使党务干部安心本职工作,乐于为机关党的建设尽职尽责。三是要充分调动机关每个党员参与机关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建设高素质机关党员干部队伍,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切实提高机关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理论武装,增强机关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坚定性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是要进一步坚持和规范理论学习制度。二是要结合实际丰富学习载体和手段。三是要完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干部提拔任用的条件之一。四是要注重转化,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做好机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切实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管理与监督力度。一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工作,建立和完善党员日常动态管理机制,同时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并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二是要完善机关党组织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认真落实党

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三是要加大对机关党员的监督力度,坚决反对腐败。深入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和定期通报工作制度,重点加强对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员领导干部行使职权的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坚决纠正少数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促进机关党员干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转变机关党员干部的作风。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机关党建工作要始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机关党建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的要求。首先,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教育和引导机关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次,要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实效性,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着力解决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机关党员干部自觉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第三,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第四,要坚持和完善“群众评议机关”活动,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评判和监督,不断增强机关作风建设的生机和活力。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党的作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联动机制,以党的作风建设带动机关作风建设,密

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和方法,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因此,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不能安于现状、墨守陈规,而是要紧跟时代步伐,锐意进取、与时俱进。要深入研究机关党的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新经验,把握新规律,在继承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在促进科学发展上见成效。

1、坚持和扩大党内民主,充分调动机关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员是党的细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必须发展和扩大党内民主,充分调动机关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到机关党建中,主要是围绕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党章意识和机关党组织活力,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一是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凡属党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均应组织党员讨论,广泛听取党员意见。二是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保证机关党员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基本权利。三是要实行党务公开。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透明度,党内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党员通报,推荐表彰先进、发展新党员等重要事项事前必须进行公示。党组织负责人应定期向党员大会述职,机关党组织每年向党员通报工作不少于两次。

2、努力形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动员和组织机关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既是发挥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又是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改进机关作风的现实举措。要总结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各单位创造的密切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好做法和经验。一是要深入推进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完善机关党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以及机关党员与困难群体结对帮扶的“双结对” 联系点制度。二是坚持机关党员干部下派基层挂职锻炼和帮助工作制度,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三是要拓展党员实践宗旨的平台,在窗口部门和单位建立“党员示范岗”等制度。

3、积极探索有效工作方式和途径。要努力适应形势任务、党员成份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手段和方法。一是要注重用现代手段和科学方法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大力推进机关电子党务建设,办好机关各党委(总)支部党建网站和党建网页,组织党员开展网上学习和教育。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改进党组织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整合公共教育资源,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的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和科学知识培训。三是坚持典型引路,及时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机关党的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4、扩大机关党的工作覆盖面。要把抓机关党建工作与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群团工作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带动、联动、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要扩大覆盖面,加强统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合力,积极培养和举荐优秀党外干部。

最后,要创造条件为机关党建提供经济保障。要进一步改善机关党组织的办公条件,关心党务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重点和

难点是要按有关规定配足人员、保障经费,建议建立机关党员干部活动经费来源保障制度,由机关工委统筹支配,各部门和单位党员干部活动经费,由各部门和单位机关党组织专款专用。

五、此次活动的意义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牢固树立了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市直机关营造和形成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鹤壁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结 束 语

今天,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也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只有抓好机关党的建设,提高机关整体效能和工作水平,才能保证机关更好地担负起决策和执行等方面任务,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并以机关党的建设引领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2]《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

[3]《大河报》 [N] 2009年8月18日 [4]《淇滨日报》[N]2009年10月15日

[5]《河南省鹤壁市市直工委2010中心组分专题集体学习的安排意见》

篇2:湖北省高等教育

湖北省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管理办

为了加强我省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以下简称函授站)的管理,确保高等函授教育的质量,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辅导站暂行规程>的通知》(教成[1993]12号)、《关于建立函授站登记制度的通知》(教成司[1995]64号)、《关于调整函授站布局和加强函授站管理等问题的通知》(教成司[1997]84号)和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以函授、夜大学方式举办本专科教育的意见》(教高[1999]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办学资格

凡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学校可以自主举办成人函授、夜大学本专科教育;凡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经教育部正式备案)的高职高专学校,经省教育厅同意,可以举办函授、夜大学专科教育,不得举办本科教育。

二、建站资格和原则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职高专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专学校、成人中专学校、与中专学校办学条件相当且经常开展培训的市(州)以上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机构,各市(州)电大和有条件的县(区)电大,自有独立校园、校舍的民办高校、民办中专均可申请设置函授站。

2、主办高等学校不得与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签订建站协议。

3、个人不得建立函授站,承办高等函授教育;主办学校不得与个人或变相与个人签订建站协议。

4、主办高等学校必须以学校名义与设站单位签订建站协议,学校成教(继教)学院及其它校内部门不得对外签订建站协议或委托校外组织和个人开展成人函授教育活动。

5、函授站只能建在生源比较集中、交通比较方便的县以上的城市。函授站无权与其它组织、机构签订办学(招生)协议。未经主办高等学校、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函授站不得随意变更办学地址。函授站不准站外设站、站外设点,不准将招生、办学权转让或变相转让给中介机构或他人。

6、主办高等学校应根据系统、行业或地方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本校函授教育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函授站,函授站的数目和函授站的分布须与学校的办学力量和管理能力相适应。每所本科学校在省内所建的函授站一般不应超过15个,每所高职高专学校在省内所建的函授站一般不应超过10个。原则上,每所学校在同一城市(县、市)只能设一个函授站,每个函授站只能为一所高校承办函授教育。

7、主办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开设的专业须是学校普通本、专科教育已有的专业。临床医学、外语、艺术等科类的专业未经教育部同意不得举办函授教育,主办学校不得在学校所在城市之外的地方开设临床医学、外语、艺术等科类的专业。

8、省属高校的函授站及招生的范围,一般不超出本省;部属高校的函授站应根据部委对系统、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函授教育布局、规划,合理设置函授站。

三、备案手续及程序

1、在鄂高等学校在省内建立函授站,按原国家教委《关于建立函授站登记制度的通知》要求,填写《湖北省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备案登记表》(一式四份,省教育厅、市州教育局、主办学校、建站单位各一份)和建站协议(协议双方须有法人资格、必须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于每年5月底前送函授站所在的市州教育局审查同意后,报省教育厅备案。必要时省教育厅可组织有关专家对函授站的办学条件等进行实地核查。

2、省外普通高等学校在鄂建立函授站,要提供教育部批准同意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有关文件、学校在鄂建站的书面申请、开设的专业、收费标准、管理制度、教学保障、建站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学校所在省、市、自治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其在鄂建站的意见等相关材料,经我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审查、备案手续(办理程序参照第1条)。

3、在鄂普通高等学校(主要是部委属院校)确需在外省、市、自治区建立函授站,先由主办高校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经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后,方可到外省办理相应的审查、备案手续。主办高校每年9月底前,将其在外省市设立函授站的情况报省教育厅。

4、主办高等学校所设的函授站若有变更,应于每年6月份将变更情况报省教育厅,同时抄送函授站所在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5、实行年检和评估制度。我省函授站于每年9月份前由主办高等学校进行年检、自查,省教育厅组织专家抽查,对年检合格的函授站予以公布,不合格函授站将暂停其教学活动,整改验收合格后,才能继续开展函授教学活动。省教育厅每三年对全省的函授站进行一次教学及管理工作评估。评估不合格者,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撤销。当年备案的函授站,可不参加年检。

6、对经查实严重违规办学,并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函授站,省教育厅责成主办高校对其予以撤销,并向社会公布,遗留问题由主办高等学校负责处理。

7、省教育厅于每年10月公布通过备案的函授站名单。凡未予公布的函授站,主办高等学校一律不得安排招生计划,不得开展函授教学活动,违者以不规范办学查处。未经备案,各主办高等学校不得自行设立函授站,开展教学活动。

四、职责分工

1、省教育厅负责全省函授站的宏观指导工作和省内所有函授站的备案、公示等工作。

2、各市州教育局负责对本区域内设立的函授站进行审查和日常管理,审查内容包括建站协议是否完备、设站双方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办学条件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专业设置是否规范等。凡是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函授站一律不予审查。

3、主办高等学校要组织函授站学习国家有关函授教育的方针、政策;对函授站所进行的教学环节和教育质量负责;制定函授站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等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派遣主讲教师,聘任或派遣辅导教师;定期会同市州教育局对所属函授站工作进行检查或评估,对工作不负责任或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应与设站单位协商予以批评教育或调整;对办学条件不能保证、管理混乱的函授站,应会同设站单位进行整顿;对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函授站,提出处理建议,按照有关程序办理相应手续,并负责妥善处理好遗留问题。

4、设站单位要主动配合主办高等学校落实函授站的建设,同主办高等学校共同做好函授站工作人员的配备及管理工作,定期研究和检查函授站工作。

5、函授站要协助主办高等学校做好本站所在区域的招生和学籍管理工作,执行主办高等学校交给的教学及管理任务,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做好函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配合主办高等学校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本站的检查评估工作,每学年向主办高等学校、设站单位和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工作计划和总结。

6、此管理办法也适用于在我省设立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的外省市高等学校。其他事宜仍执行国家原有相关政策和规定。

篇3:湖北省高等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增长

一、引 言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要促进一国或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 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能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 其为高等教育提供物质保障。与此同时, 促进经济增长以及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一定的产业结构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通过提供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 保障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总之, 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三者不是孤立发展的, 它们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这为实证研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 我们发现国内外学者对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Schultz, 1960;Lucas, 1988;朱迎春、王大鹏, 2010等) ;二是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Kuznets, 1985;Ch-enery, 1991;干春晖, 2011等) 。总而言之, 对于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两两作用机制上, 国内外学者在理论和实证上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但从系统论的视角将三者结合起来, 尤其针对具体地区进行研究的极为罕见。因此, 以某一具体区域为对象, 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GDP总量由1980年的199.3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2250.45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 年均增长10.8%。经济增长源于三次产业的长足发展。湖北省三次产业产值分别由1980年的71.22亿元、91.67亿元和36.4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848.77亿元、11193.10亿元和8208.58亿元。同时, 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1980年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为35.7∶46.0∶18.3, 呈现出“二、一、三”的格局, 第一产业偏高, 第三产业落后;到2012年, 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为12.8∶50.3∶36.9, 呈现出“二、三、一”格局。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比明显下降, 第二产业占比上升4.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占比大幅上升, 表明改革开放以来, 湖北省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然而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来看, 2012年湖北省第一产业比全国高2.7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高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低7.7个百分点, 这表明湖北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大短板。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作为中部乃至全国的教育大省, 湖北省高等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样本考察期1980-2012年内, 普通高等学校数由57所增加到122所、招生人数由1.56万人增加到40.21万人、在校学生数由6.53万人增加到138.61万人, 毕业生人数由1987年的3.98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5.3万人。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 政府审时度势, 不断进行高等教育资源重组, 改变了湖北省高等学校规模偏小、学科单一、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在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大背景下,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如何;三者间相互促进的累积循环效应是否存在;亦或三者之间的关系若与理论并不相符, 则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基于此, 本文以湖北省为例通过建立建立VAR模型, 实证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为湖北省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

二、实证分析

(一) 变量的选择

高等教育发展指标 (DHE) :评价一国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 包括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高等学校招生数、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高等学校师生比、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等。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研究需要, 我们选取湖北省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测度指标。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 (IS) :本文用以下公式来测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中, li为第i产业的从业人员数与全部从业人员数的比值。从测度公式可以看出IS的取值范围为1-3, 如果该指标等于或越接近于1, 则意味着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层次或高度就越低, 反之, 如果该指标越接近于3, 则表示该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或高度就越高。

经济增长指标 (GDP) :与众多主流学者研究方法一致, 本文使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GDP) 指标反映湖北省经济增长状况, 为了消除物价水平的影响, 用GDP指数进行调整, 得到按可比价计算的生产总值。

本文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本文所选变量数据均来自历年《湖北统计年鉴》, 数据时间跨度为1980-2012年。为了减少异方差和偏误, 我们在实证分析之前, 对所有变量进行了自然对数处理。

(二) 单位根检验

由于VAR模型所使用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由于非平稳而出现“伪回归”这一问题, 我们首先对变量LGDP、LIS和LDHE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ADF 检验形式中 C, T, L 分别表示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 △表示各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

从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原序列LDHE、LIS以及LGDP为非平稳序列, 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 也就是说原序列LDHE、LIS以及LGDP是一阶单整序列。

(三) 协整检验

在确定了变量序列LDHE、LIS和LGDP的同阶单整性后, 为了进一步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 还需通过协整检验以判断三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协整关系, 如此则能排除“伪回归”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法。在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进行协整分析前, 应首先构建LDHE、LIS和LGDP的VAR模型。

由于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建立的VAR模型对滞后期的选择比较敏感, 我们根据非约束的VAR模型的LR、FPE、AIC、SC和HQ等五个评价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表2为VAR模型滞后期检验结果, 5个评价准则均显示应选择滞后2期。由此, 本文建立VAR (2) 模型, 见表2。

下面对其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主要包括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本文采用观测序列有线性确定性趋势并且协整方程 (CE) 仅有截距, 变量间协整关系检验如表3所示。

(2) 协整关系的滞后阶数为 1 阶。

从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来看, 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同时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LDHE、LIS与LGDP三个变量之间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也就是在95%的置信度下, 有理由相信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注: (1) ** 表明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2) 协整关系的滞后阶数为 1 阶。

(四)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表明, LDHE、LIS与LGDP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仍需进一步验证。下面我们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来对其进行检验, 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检验结果来看, 第一,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经济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而高等教育发展并非经济增长的原因, 即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第一, 随着经济的增长, 各经济领域都急需大量的高层次和高素质劳动力, 这就会增加对接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需求, 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二, 由于经济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这就为其子女进一步接受高层次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提供了较强的经济保障, 进而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二,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湖北省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增长, 反之则不成立, 表明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抑制经济增长。第三,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即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 而高等教育发展并没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原因可能是大部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合理, 课程设置老化与僵化, 重理论、轻实践, 致使有些专业人才供给满足不了新兴产业对实践性、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比例失调, 高等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矛盾比较突出, 难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注:** 表示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上可拒绝原假设。

(五) 方差分解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只能说明多个内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强度的大小, 而方差分解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 (通常用方差来度量) 的贡献度, 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 因此方差分解可以给出对VAR模型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新息的相对重要性的信息。在进行方差分解时将滞后期数设定为10期, 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中的高等教育发展变量 (LDHE) 的方差分解值可以看出, LDHE的相对方差贡献率从第1期的100%到第10期的79.98%, 持续减少并且有继续减少的趋势;LGDP的相对方差贡献率从第1期的0增加到19.89%, 持续增加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LIS的相对方差贡献率从第1期的0增加到0.13%, 持续增加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LIS) 冲击的影响则相对较少。从长期来看, 高等教育发展对其自身的依赖性正逐步减少,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正逐步增加, 但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冲击影响大于产业结构升级对其的影响。

三、结论和对策建议

以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增长, 但是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链条尚未打通, 累积循环效应难以发挥。因此, 我们认为如何让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形成长效的良性互动机制, 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是当前湖北省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由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 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要把高等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来投资。一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 尤其是亟须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 继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办学, 甚至可以试点民间资本进入公办高校, 采取“公私合营”的模式办学。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逐步摆脱高等教育投入主要依赖政府的状况;另一方面高校也会有更独立的自主决策权和管理权, 从而高校整体运作效率会更高。

(二) 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要从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际需要出发。高校应该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而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从而导致学术型人才大大超过了社会需求, 但同时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却存在着较大缺口。因此在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方面, 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实上, 用职业教育破解中国就业难题和经济发展难题, 一直是新一届政府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

在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方面, 专业设置要具有前瞻性以及特色。当前不同层次的学校专业设置雷同, 缺乏自身特色, 这样很难形成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中要树立自身的特色, 要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 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也才能更好地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服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高等教育的培养周期决定了要让高校毕业生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相平衡, 并非是专业结构与当期产业结构相协调, 而是与未来2~4年的产业结构相协调。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的走向, 同时需要根据产业的变迁规律和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有效地设置和调整专业, 更好地平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结构。

(三) 建立和完善吸引高校毕业生服务本地经济的政策

根据前面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可知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并非经济增长的原因, 这是因为, 湖北省作为我国教育大省, 由于区位条件、经济条件相对“北上广深”以及东部发达省份落后, 每年众多高校毕业生大多不愿留鄂发展。这样的结果是湖北省本地高校培养的大量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流失, 并没有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 从而直接影响到湖北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因此, 湖北省应制定和完善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户籍、社保、住房等方面的政策, 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留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 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总体来看, 湖北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是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十二五”时期是湖北省由工业化中期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成熟阶段转变的重要时期, 要立足实际, 着眼于更长时期的结构升级要求, 一方面, 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又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实现产业的高技术化发展。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注意到, 当前湖北省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缓慢, 是湖北的一大短板。因此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等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引导和培育动漫、软件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通过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 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市场需求基础, 以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 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2]Lucas, 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 .

[3]朱迎春, 王大鹏.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 2010, (2) .

[4]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5]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篇4:湖北省高等教育

【关键词】农村家庭 高等教育 消费需求

高等教育消费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与其他消费需求一样,高等教育消费需求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一、非理性因素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消费需求影响

1. 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功利性色彩强,非理性因素多

在对湖北省农村家庭调查中,农村家庭希望子女参加国内高考意愿非常强烈。在调查的所有样本中,有97%的家庭会选择参加国内高考。这些家庭中,父亲职业为在家务农的家庭占32.6%,父亲职业为外出打工的占55.0%,这部分父亲大都只接受小学文化教育,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消费的意愿特别强烈。通过访谈发现,这两类职业的父亲在农村家庭中占的比重最大,大多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工种,工作特别辛苦,且收入十分有限。这类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复自己的艰苦生活,因而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特别强烈,而且功利性色彩强,非理性因素很多。

2. 学费支付能力明显不足,仍盲目追求高等教育消费

卡方检验P=0.0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家庭年收入对家庭能够接受的大学费用完全相关,家庭年收入对高等教育消费意愿影响非常明显。总体来看,家庭年收入越高,越愿意在高等教育上花更多的投资,学费支付能力越强。值得注意的是,年收入在1万以下的家庭,在湖北农村中占很大的比重,仍有74.4%的家庭能够接受5000元以下的大学费用;24.8%的家庭愿意承受5000元—1万元每年的费用,而这些费用远远超过了家庭年收入。这说明农村家庭学费支付能力不足却没有影响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说明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消费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高等教育风险因素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影响

1. 就业率成为选择国内大学、专业的首要因素

选择国内大学时主要考虑因素调查显示,农村家庭首先考虑就业率,比重达28.1%,表明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功利化倾向很严重;其次是高校的教育质量,占据比重也比较大,21.1%。从选择的高校类型、专业来看,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选择很明显,一直以就业为导向,偏向选择容易就业、好就业的高校类型和热门专业。

2. “弃考”现象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影响日益严重

据重庆招生办统计,2009年重庆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其中不少属于农村生源。“弃考”现象尤其在农村中学中比较常见。在湖北省农村家庭调查中,有“弃考”意向的高中学生高达3%。在“弃考”原因调查中,家庭社会因素、教育资源因素对高中生“弃考”影响很大。 “大学学费昂贵家庭承担不起”成为主因,占56.1%;其次是“成绩不够好,对考上理想的大学没有信心”,也占到很大的比重,高达31.8%。

三、高等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消费需求影响

1. 对目前国内高等教育质量满意度低

在对目前国内高等教育质量满意状况的调查中显示,觉得目前国内高等教育质量一般的占60.7%,较差的占17.4%,非常差的占7.2%,仅有14.5%的家庭主观印象认为比较好,非常好的只占0.3%。数据显示,农村家庭对目前国内高等教育质量总体满意度不高。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一年比一年严峻,使得农村家庭指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找到好工作的愿望难以达成,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本身也让农村家庭满意度下降。

2. 港澳台、国外高等教育对内地高等教育构成威胁

在湖北农村家庭非内地高等教育意愿调查中,希望接受国外高等教育比例高达19.5%,希望接受港澳台地区高等教育占4.3%,希望接受内地高等教育仅占75.7%。国外高等教育对内地高等教育影响集中体现在:教育质量优于内地。在湖北农村家庭中占据高达19.5%的潜在需求,加上港澳台地区高等教育4.3%的潜在需求,在未来将对内地高等教育构成比较大的威胁和冲击。针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积极应对港澳台、国外高等教育的挑战,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思路,提升内地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瑶.论教育消费需求与教育产业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蔡永莲.教育消费的新视野[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

[3]董立民.高等教育需求解析[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9).

[4]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篇5:湖北省高等教育

1.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适用、经济、美观。

2.园林的形式可以有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自由式 四类。

3.颐和园中的廓如亭与南湖岛通过十七孔桥的连接达到拟对称均衡的效果。

4.园林中的墙,常作成漏花墙或栅栏墙,这就打破了实墙的沉重闭塞感,产生虚实对比 的效果。

5.园林中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 3 倍。宽度大于高度的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 1.2倍。

6.园林中景观可分为“实线”与“虚线”。“实线” 是指导游路线,“虚线”是指赏景视线。

7.在水体岸坡角度 小于 土壤安息角时,可用种植草地和地被植物(或自然护坡)的方法,来固着岸坡;当土壤坡度 小于土壤安息角,则须以人工砌筑保护性的驳岸来固着岸坡。

8.园林广场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 集散方法、休息广场、生产广场。

9.园路的坡度有横坡和纵坡,横坡 的坡度为1.5-3%左右,纵坡 主路一般为0.3-8%,最大纵坡 为7-9%。

10.亭主要具有休息、观景和点景的作用。

11.廊通过漏景、框景、隔景以增加景深,对园林风景的展开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

12.假山表现于外的形体之美为瘦、透、漏、皱、丑。

13.园林中常风的种植类型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树林、绿篱、花池、草坪、花坛、花境、花台等。

14.绿篱根据其高度可分为矮篱、中篱、高篱和树墙。

15.汀步附近0.2m范围以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二.名词解释(20分,每个5分)

园林设计: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域的过程。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造景:人为地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障景:园林绿地中凡是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的景物的手法称为障景。

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

1.简述园林建筑的功能

答案要点:(1)点景(2)观景(3)组织游览路线(4)范围园林空间

2、简述突出主景的方法

答案要点:(1)抬高或降低主景(2)体量大小(3)合理利用配景(4)色彩对比(5)利用隔景等

3、简要说明借景的形式

答案要点:(1)提高视点的位置(2)借助门窗或围墙上的漏窗(3)开辟透视线

4、简述园林布局的形式

答案要点:(1)自然式(2)规则式(3)混合式(3)自由式

5.举两例说明苏州拙政园的园主如何寄情于景来创造园林景观的。

答:苏州拙政园园主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还乡而兴建了拙政园,因此在造成园时借景抒情,来表达自己的失意以及平淡疏朗、自身高洁的心境。

例:远香堂前的荷花池、与谁同座轩、听雨轩。(可任选两个并展开论述)

6.以颐和园中的佛香阁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园林手法来表达特殊的景观效果。

答:佛香阁处于颐和园的至高点,在看此景时,人们观赏的视角达到63,应采用仰视进行观赏。以达到佛香阁在人们心目中崇高的地位的景观效果。

或者:到佛香阁的台阶每级为40cm以上,以达到拜佛很艰难的景观感受。

7.以德国柏林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墓为例说明如何展开景观序列。

答:序列:序幕(母亲雕像)——起景(放倒的旗门)——发展(花圈及花环)——高潮(烈士纪念碑)

8.简述园林植物配植如何与建筑风格相统一。

答:从四个方面北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纪念性园林、岭南园林展开论述植物配植与建筑风格的关系。

四.论述题(28分,每题14分)

1、试述园林植物配置中选择植物的原则。

答案要点:1)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2)积极引种驯化,丰富当地树种3)以乔木为主,乔、灌、草以及花卉相结合。4)植物配置所形成的风格必须与园林规划风格相一致。

5)植物布局与配置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要求。6)要自觉运用生态学观点。7)要根据构景要求进行配置。8)植物与建筑、道路、广场、山石、水体结合,与环境协调。9)考虑植物的时空变化。10)空间构图上符合造型艺术的艺术规律。

2、试述园林艺术形式美法则与应用。

答案要点:1)多样统一2)整齐一律3)参差律4)均衡5)对比6)和谐7)比例8)尺度

9)节奏与韵律10)主次11)整体

3,以闽江小区为例,综合分析园林设计的布局方法。

答:布局方法为:立意——确定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序列)——园林五大构成要素的具体安排(地形、水体、植物、道路、园林建筑及小品),并沿此序列结合闽江小区特色进行论述。

识记 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学:园林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园林美:模拟大自然,把大自然风景中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集中起来,形成完美的整体,或用建筑方式来安排自然事物,人们从大自然取来花草树木,就像一个建筑师为了营造宫殿,从自然界取来石头.大理石和木材一样,用建筑的方式来安排花草树木.喷泉.水池.道路.雕塑等。

园林风格:园林风格系指反眏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

篇6:湖北省高等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A.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末D.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3.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的要素说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

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维思维B.思维的不可逆性 C.思维的可逆性D.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3、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4、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6、算法式策略与启发式策略

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高校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3、按照维纳的观点,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主要涉及哪三个维度?(举例说明)

4、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联系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四、论述题(共20分,请任选一题作答)

1、当今教育实践十分关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而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往往将“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放在一起来讨论。请你对:(1)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关系;(2)制约问题解决的若干内部因素;(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出您所知晓的现有的理论观点,并预计今后的研究取向。

2、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理论关于知识同化的三种模式,在你熟悉的学科领域,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具体说明在每种模式中,新学习的知识是什么,已有知识是什么。

07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

3、“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负迁移D、逆向迁移

4、在学习较复杂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时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B、中等C、较高D、以上都不对

5、小刚一按时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A、正强化B、负强化C、呈现性惩罚D、取消性惩罚

6、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证实了遗忘的------。

A、动机说B、痕迹衰退说; C、提取失败说;D、干扰说

7、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

A、稳定的内部归因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8、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0、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B、奥苏贝尔C、斯金纳D、加涅

二、举例说明下列术语(每小题5分,共20分)

自我效能感

观察学习

正强化与负强化

元认知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中的惩罚问题。

2、试析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3、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4、简述认知结构及其特征。

四、论述(每小题20分,任选一题)

1、评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2、如何了解心理健康?试联系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06年湖北省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D、逆向迁移

2、某学生把学习的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这个学生所作的是()

A、稳定的内部归因 B、稳定的外部归因 C、可控的内部归因 D、不可控的外部归因

3、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之间环节是()

A、领会 B、实践 C、知识经验 D、技能

4、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来教育孩子,这是利用儿童的恐惧()A本能 B、怕生 C、预测 D、经验

5、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理解 B、机械 C、内隐 D、无意

6、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A、命题 B、命题网络 C、图式 D、产生式

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8、体现了纵向迁移的具体实例是()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

A、品德 B、道德 C、个性 D、人格

1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采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尔伯格

12、一般而言,个体把学习成败归因于()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13、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

A、权威者 B、告状者 C、指导者 D、协商者

14、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称作()

A、适应性能力 B、社会能力 C、人际能力 D、一般能力

15、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16、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大领域

A、知、情、意B、认知、情感、动作C、知、情、个性D、知、情、人格

17、后来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非特殊迁移

18、当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用途,这种现象叫()

A、反应定势 B、功能固着 C、动力定型 D、习惯

19、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认然认为它可能存在,该阶段为()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对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A、课堂管理影响了教学 B、教学影响了课堂管理

C、两者相互发生了影响 D、两者基本上不发生作用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

1、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应。

错,正负强化都是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

2、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然后亲自实践这种方式而获得新的行为过程。

错。班杜拉的观察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并在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方式。

3、自我提高内趋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错。认知内趋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4、与别人一起活动总是能够提高行为效率。

不一定。有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几种情况。

5、加涅将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视作情感。

错。加涅将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视作态度。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力量。

3、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提出,是指在学习新材料之前给学生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上高于新学习材料,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材料相关联。

4、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由弗拉维尔提出,对认知的认知,即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意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

1、试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如何进行教育。(见P41-42)

要点提示: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引起的一种态度体验。大学生情感有鲜明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学生情绪兴奋性高,感染性强,第二,大学生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第三,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第四,大学生情绪的文饰性,第五,社会性情感占大学生情感内容的主导地位。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何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要点提示: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

启示:及时复习。

3、教师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要点提示:教师要确立“为迁移而教”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论述题(20分)

评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启示。

要点提示:(见P64)

班杜拉摈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辨证和完善的三方互动决定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内在特征、行为和环境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

关系的强度和模式都随行为、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为了具体说明人的思想和行为怎样受环境影响,他区分了两种学习,即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亲历学习是指通过反应结果获得的学习。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讲义下一篇:选择大城市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