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2024-06-23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共11篇)

篇1: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附件4: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大项目申报指南

一、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

人工智能、光电子器件、通信及电子产品关键应用软件、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

二、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共性关键技术及机电一体化产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

三、材料科学

新型光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新工艺与新技术。

四、化工工艺

新型电子化学品、油田化学品、表面活性剂、高效低毒创制农药、高档染料及中间体、医药中间体、新型高效催化剂、绿色化学工艺、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工艺。

五、纺织与轻工

纺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先进轻工、纺织机械关键技术。

六、农业科学与技术

粮棉油新品种选育研究与示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 1 — 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与品质快速检测技术,畜禽、水产良种选育研究与健康养殖饲养技术,林果特综合开发技术。

七、生物医药与中药

中药新药及关键共性技术,化学药物开发及生产工艺,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及医用生物材料,药物制剂技术及新剂型。

八、医学卫生和临床诊断治疗

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技术,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新技术,血吸虫病、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技术,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新技术,防治重大疾病机理及新疗法研究。

九、环境科学技术

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城市生活废水生态治理技术及示范工程,湖泊生态承载能力研究,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成套技术。

十、文化、旅游、体育

文物保护和修复新技术研究,优势体育竞技项目现代化训练手段及技术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

十一、教育、科技

湖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2 —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政策与环境研究,湖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技需求研究,湖北高校的优势与特色领域研究。

十二、“三农”问题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农产品物流管理研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研究、湖北农产品加工发展的途径和对策研究。

篇2: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

批准文号/项目编号:

称:

人:

在单

位:

(公章)

额:

(万元)

月:

湖北省教育厅

二000年元月制

一、分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及成果形式

二、对原申请书研究任务有否较大的修改及修改说明:(项目负责人可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但不得自行降低研究目标,减少研究内容,削弱研究力量,如有重大变化,应详细说明)

经费开支计划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省教育厅科技处意见

****年**月**日

篇3:湖北省启动奶牛养殖储备项目申报

项目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 分为年存栏300~499头、500~999头和1 000头以上3个档次予以补助, 分别补助80万、130万和170万元。

此次储备项目实行自愿申报, 申报要求符合乡镇土地用地总体规划, 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养殖。奶牛饲养实行人畜分离、相对集中、封闭管理, 且不存在患口蹄疫及检出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阳性的奶牛。项目还要求责任主体要明确, 并优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养殖场 (小区) 。

2008-2013年已安排中央投资的规模养殖场 (小区) 将不得再申报, 符合规定的养殖场 (小区) 可尽快到当地县 (市、区) 畜牧部门和发改部门咨询、申报。

篇4: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两位专家的课,集学术与艺术于一体。课堂上,她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规范干净的教学语言令人钦佩;对学生看似“蜻蜓点水”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诱导让人折服。尽管我还有些雾里看花,但总算明白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对照专家的示范课,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真令人汗颜,尽管我们也调整了学生的座位形式,课堂上也尽量避免“满堂灌”,但只是流于形式,做表面功夫,并未从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形式上进行彻底的“手术”。究其原因,還是不能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总觉得漏讲了某一处,就会留给学生一处空白。无法由“牵着学生走”过渡到“引着学生走”。那天,两位专家所进行的都是第一课时字、词训练和朗读训练教学,她们所采用的以朗读促进对词语的理解,再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感情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我们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总是笼而统之认、读、记,学生死记硬背后仍然一知半解,更别说会应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在我们的大脑里根深蒂固,在这种思维控制下的课堂只能是呆板的、低效的。

俗话说:“看花容易做花难”。两位专家的示范课,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吹进了阵阵春风,对我们有较大的触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定要仔细研读文本,寻找最佳教学突破点,并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交还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力争创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篇5: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湖北省2013年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招聘面试咸安区

音乐教师技能考核项目

(100分)

一、声乐(30分)

演唱一首自选的独唱歌曲,自备CD伴奏或钢琴伴奏(钢琴伴奏必须是本次参赛的选手),限时6分钟以内(20分);视唱简谱、五线谱乐曲各一首,乐曲现场抽签(10分)。

二、钢琴(30分)

演奏一首自选钢琴独奏曲(6级以上,含六级)限时6分钟以内(20分);视奏钢琴练习曲一首,乐曲现场抽签(10分)。

三、舞蹈(25分)

表演一段独舞,舞蹈音乐可用CD伴奏,服装和伴奏均自备。限时6分钟以内。

四、才艺展示(15分)

篇6: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研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管理规定,我校本学期开始启动_________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工作。请校各教研组、备课组积极组织组内教师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与条件

1、立项重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进、教学精细化管理、课程整合与课程开发建设、后进生转化问题、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

2、课题要求:申请立项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须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围绕当前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指导价值的教科研方案。

主要包括:着眼课程与学科教学实践研究,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改进学校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研究方案;结合自身特点,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而开展教材处理、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方案;深入研究课程建设要素,加强课程尤其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提高课程开发水平的研究方案。

3、申报人员资格与要求:校一线教师、实验教学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课题负责人专业技术职务不限,每课题组成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研究限期为1年。

二、课题立项管理办法

1、课题申报负责人认真填写《课题申报表》,注明课题名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等,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经所在教研组推荐,向学校提出立项申请。

2、学校成立教育学术委员会课题评审小组,评审小组对各项课题的可行性及预期成果进行审定,投票表决确定校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得票数超过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即为通过),并将课题研究的意见与建议,反馈至课题负责人。

3、评审通过课题准予立项,经学校批准后发文公布。

4、学校将对校级各课题组的进展情况实行全程管理、定期汇报,并组织校教委会进行中期监督检查、指导反馈,形成中期成果。

5、对于进展顺利、成果优秀的课题组,将组织推荐参加下一的温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

三、时间安排

1、请课题申请人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前将《课题申报表》交教务处。

2、本次课题研究时间期限为一年,时间为__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_年_______月

四、其他

篇7: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关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

(第六稿)

目 录

一、项目建设目标....................................................3

二、项目建设原则....................................................4

(一)坚持强化服务和科学发展相结合..................................4

(二)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结合..................................4

(三)坚持学校主体和多方参与相结合..................................4

三、项目建设任务....................................................4

(一)推进校企对接..................................................4

(二)探索系统培养..................................................5

(三)强化实践育人..................................................5

(四)转变人才培养方式..............................................6

(五)课程建设与改革................................................7

(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8

(七)着力实施第三方评价............................................8

四、项目建设保障....................................................9

(一)加强组织保障..................................................9

(二)健全监控机制..................................................9

(三)检查验收要求.................................................10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启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71号)精神和《批复》[1]意见,我省43所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共有86个专业已批准立项建设(立项建设名单见附件)。

依据《河北省关于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项目建设规划》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工作,提升全省高职高专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高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项目建设目标

主动适应河北省“十二五”产业发展需要,实现“三个提升,一个增强”:即,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办学活力明显增强。立项建设专业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品牌专业,整体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省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1] 该《批复》尚未下达。

二、项目建设原则

(一)坚持强化服务和科学发展相结合。坚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主动面向河北省钢铁、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面向农林水地矿油等艰苦行业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

(二)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结合。坚持特色发展,充分发挥建设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带动学校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

(三)坚持学校主体和多方参与相结合。坚持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充分运用法规、政策、资源配置等手段,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三、项目建设任务

(一)推进校企对接

以河北省“十二五”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实施专业建设带动计划,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带动一 批品牌专业建设,整体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着力推进产学对接行动计划,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二)探索系统培养

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推进中高职衔接行动计划,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系统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系统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明确各自教学重点,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积极推进“知识+技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多样化选拔机制,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作用,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三)强化实践育人

要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着力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践方法,注重加强实践育人。

一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系统设计、统筹安排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由基础实训、综合性实训、生产性实训、创新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技术服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种形式,切实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生产过程和技术服务中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社会实践本领,提高服务产业能力。

三是加强实训条件建设。积极建设“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提高实训室整体建设水平。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四)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人才培养方式方法转变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要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进卓越教学行动计划,以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系统设计课程体系、调整充实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方法、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6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二是实施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项目成果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三是建设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校企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五)课程建设与改革

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紧紧围绕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的新发展、新要求,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广泛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二是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积极开发满足生产、管理、服 务一线急需的新课程,把行业与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教学,培养现代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是开发泛在化教学资源。积极推进纸质、网络、音像等泛在化教学资源建设,有条件的专业要积极引进、消化和使用国际优秀教材,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竞争力。

(六)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适应河北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推进团队建设行动计划,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建设教师培训基地,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创新师资管理制度。实施教师培养计划,培养行业影响力大的专业带头人,培养国家、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改革教师评聘机制,聘请有影响力的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企业技能大师对师生进行技能培养和技艺传授,增加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的比例。在合作企业设立专业教师流动工作站,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技术服务与研发能力,提升高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七)着力实施第三方评价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对教育 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四、项目建设保障

(一)加强组织保障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设区市应成立由教育局、财政局主管领导负责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及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建设规划的审核上报、项目管理、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协调管理等工作。各院校成立相应的项目建设组织机构,实施项目目标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方案落实到位。

2.成立项目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行(企)业专家、教育专家组成,负责专业项目建设规划论证、咨询、指导、监督、检查、总结、验收等工作。

3.成立专业建设项目组。项目学校成立以系主任为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项目组,负责立项专业的方案论证、建设实施和总结评价工作。

(二)健全监控机制

1.建立统筹与协调机制。教育厅将开发河北省高职高专专业建 9 设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专业建设管理。各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多方建设、多方评价的管理机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建设计划。

2.建立监控与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目标责任与监督制度,落实各方主体建设责任。各院校要加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管理,采取随机抽查、中期检查、终期验收等措施,建立动态监控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3.推行绩效与问责机制。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对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绩效优秀的学校,在下专业建设项目资金时给予倾斜。对违规使用专项资金及预警后不予整改,项目绩效评价差的学校,终止立项支持,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三)检查验收要求

1.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是项目实施和验收的主要依据,在建设过程中原则上不做调整,如确需对建设内容进行调整,需由项目专业建设负责人提出申请,院(校)长签署意见后,报省教育厅、财政厅审批。

2.项目建设负责人每年12月底提交进展报告和经费使用报告,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和进展报告、经费使用报告等一同报上级主管部门。

3.项目建设期一般为2年。建设期满后,由立项单位向省教育厅、财政厅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总结报告和经费决算报告。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专家通过实地考察、材料审核、现场答辩等方式进行验收。

篇8: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电网建设项目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电网建设项目还必须就工程建设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做重点分析。湖北省境内环境敏感区众多, 而有关其分布的详细研究资料较少, 使得环境敏感区往往成为电网建设的限制性条件, 受到了电力及环保领域的高度重视。

电网建设项目是线状工程, 线长, 点多, 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穿过途经的多个环境敏感区, 如果对经过的环境敏感区不予以避绕或者采取适当保护措施, 可能破坏环境敏感区的生态环境,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 针对湖北省电网建设的环境敏感区调查研究亟待进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结合电网建设的特点 (线性)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1,2], 本文将以下七类环境敏感区作为研究对象:自然保护区 (包括自然保护小区)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由于环境敏感区名录库是动态的, 随工程建设每年会出现新的环境敏感区如风景名胜区, 本文研究的环境敏感区时限为建国后到2009年底。

1.2 研究方法

由于湖北省环境敏感区数量众多, 如截止2009年底, 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251个, 且本文所研究的环境敏感区包括七种不同类型。为了避免缺项漏项, 本文通过大量收集整理全省林业、环保、水利、农业 (畜牧) 、旅游、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专业报告、专著和内部资料等, 并对所有资料的内容进行各专业的核实、补充、校正。

本文收集整理的环境敏感区以政府批准为主, 囊括不同级别的环境敏感区, 其中自然保护区包括4个级别: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森林公园包括3个级别: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包括2个级别:国家级、省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不分级别。本文采用Mircosoft Excel2007作为统计分析软件。

2 结果

截止2009年底, 湖北省共建立了各类环境敏感区548个, 其中自然保护区251个, 风景名胜区34个,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38个, 地质公园18个, 湿地公园19个,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处。各环境敏感区在湖北省各市州的分布情况见表1 (不包括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

湖北省无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两处, 分别为武当山古建筑群及明显陵。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十堰市, 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显陵位于荆门市, 于2004年7月作为明清皇家陵寝之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3 讨论

3.1 环境敏感区分布

湖北省各环境敏感区在湖北省各市州的分布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 湖北省环境敏感区以自然保护区为主, 占全省所有环境敏感区总数的45.8%;其次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所占比例分别是25.2%、15.7%、6.2%、3.5%、3.3%和0.4%。

按照地域来划分, 湖北省可以划分为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及潜江等9个县市, 共涵盖环境敏感区199个, 占湖北省总数的36.3%。武汉城市圈环境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黄冈、武汉、咸宁, 分别为56个、44个、41个, 占武汉城市圈总数的81.9%。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州及神农架等8个市州 (林区) , 共涵盖环境敏感区351个, 占全省总数的64.1%。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环境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宜昌市、恩施州、十堰市, 分别为74个、64个、57个, 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数的55.6%。

湖北省环境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其中宜昌市、恩施州、十堰市环境敏感区数量最多, 占全省总数的35.6%, 接下来依次是黄冈市、襄阳市、武汉市和咸宁市, 以上7个市州环境敏感区数量占全省总量的70.1%。仙桃、天门、潜江及鄂州等国土面积较小的县市, 环境敏感区数量较少, 分别为5个、3个、5个、10个, 共占湖北省总量的0.42%。

3.2 环境敏感区数量与国土面积相关性分析

湖北省国土面积为18.56 km2, 各市州国土面积见表1, 环境敏感区数量与国土面积相关性见图2。从图可以看出, 湖北省环境敏感区的数量与国土面积成线性相关关系 (R2=0.831 3) , 湖北省环境敏感区的数量及分布与地域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由此初步分析可得, 在湖北省任何地方开展电网建设项目, 出现环境敏感区的可能性在理论上并无显著性差异, 即在湖北省任何市州开展电网建设项目“遭遇”环境敏感区的可能性仅与电网工程的占地面积有关, 与具体开展建设项目开展的县市州 (林区) 并无显著关系。

3.3 环境敏感区与湖北省电网相容性分析

湖北省电网现状及规划特点如下:已形成了以三峡电站、葛洲坝电站外送为核心的骨干网架;鄂东是湖北的负荷中心, “十一五”期间已形成500 k V双环网结构;随着恩施水电和鄂西北水电的大力开发建设, 湖北电网500 k V网架要进一步延伸到省内的边缘地区。

电网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及运营期。施工期影响主要表现为生态影响, 运营期主要表现为电磁影响及噪声。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 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逐渐结束;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会伴随输电线路的投入营运而一直存在, 是长期的、永久性的。另外即使没有穿过自然保护区, 在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的施工也有可能对自然保护区内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电网建设项目中, 由于地方发展, 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电网建设项目中可能会出现无法避开自然保护区的情况。因此, 电网建设项目应在设计阶段本着“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的原则尽量规避自然保护区。如若实在无法规避, 应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走线, 且尽量选择对环境敏感区影响较小的区域, 譬如选择在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走线。

电网建设过程中要合理采取环保措施, 增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对于重要的环境敏感区, 应开展针对电网建设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专题影响分析研究, 将电网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存。

4 建议

a) 环境敏感区是1个动态的资源库, 每年都有待批或待建的环境敏感区。因此, 下一步工作应该完善湖北省电网建设环境敏感区资源库, 并保持动态更新;

b)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基础建设滞后限制了旅游圈的发展。随着旅游圈的建设发展及鄂西北的水电工程建设, 鄂西的电力设施建设将会越来越多。但是, 生态文化旅游圈环境敏感区数量较多, 且鄂西交通基础建设较为落后。因此鄂西的电网建设项目应在设计尽量规避环境敏感区, 施工阶段采取合理有效的环保措施将生态影响降到最低。

摘要:简要介绍了电网建设环境敏感区的概念及种类, 收集、整理并统计了湖北省电网建设环境敏感区在省内各市州的分布情况, 分析了电网建设项目与环境敏感区的相容性, 为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方向。

关键词:湖北省,电网建设,环境敏感区,分布,相容性

参考文献

[1]达良俊, 李丽娜, 李万莲, 等.城市生态敏感区定义、类型与应用实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6 (2) :97-103.

篇9: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一、新课导入新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位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把学生的兴趣激发了,才是一节好课的开始。象朱小丽的《认识钟面》这节课,从学生生活中最熟悉地方入手。她问同学们;“你们每天早晨用什么来提醒你们上学呀!”顿时,同学们个个举手,人人发言。随机就引出了《认识钟面》这课。同学们就有兴趣开始新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层次清晰明了,凸显了“五为”的教学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三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认知、探索、自主发展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探求、思考、发现、归纳,理解,主动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

2.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三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包括引导、指导、劝导等。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及情感,正确地引导了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象我校方军老师的《线与角的认识》这课,整节课体现了教师的导,在学生观察、动手、想象中掌握和认识了什么是直线、线段、射线和角。

3.以教材为主源。三位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源于教材。他们的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广度和深度都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然后延伸到生活当中去,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课堂。

4.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主线,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同时,在“主体”和“主导”上都把思维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结构之中。

5.以提高师生素质为主旨。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审美能力及劳动技能的训练。

三、娴熟的说课、忠恳的点评,是点拨、传授教法的宗旨

下午,省特级教师朱小丽、魏小英和张振武小学方军教师重点说出了他们这节课的教材内容、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和反思。既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方法,又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学习模式。虽后县教育局阎家胜主任请朱小丽、魏小英这两位特级教师对我校方军《线与角的认识》这课进行点评。他们的点拨与传授不仅是对一个老师的指导而是对我们在位近两百多名数学教师的指点迷津。既肯定了上课教师的成功之处,又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这不但是对教者的点拨和指正,更是对看课者的辅导和培训。听了专家的点评,参加培训的教师们,啧啧称赞:专家就是专家,抓得住要害,说到了点子上。这样的点评起到了培训和提高的目的。

四、精彩的报告,是解决困惑、疑难的妙方

我们听了专家朱小丽的精彩报告后,接着由在场教师们根据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或困惑:一是感到棘手的是学生的两极分化问题。二是教材上已删减了的内容而课堂练习上又现了的问题。三是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课堂教学等。专家都一一给了解决问题的秘方。如,对班上学生两极分化问题,她分析得非常具体真实,特别是对少部分留守生,先从心理上分析,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关心和爱心,还精辟地阐述了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给了教师所提问题的指点帮助及给解决问题方法。我认为,这样和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使在坐的教师们大开眼界,既是给教师们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又是给教师们的一剂治疗“顽疾”的秘方。

五、创新教后学后反思 提升自身水平和课堂效能

今天,看了三位教师的课堂展示、说课及教后反思后,县教研室专家阎家胜也作了反思总结,他说:今天专家们的授课呈现了四大亮点,一是教学目标的落实。二是教学过程体现了实、活、精。三是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并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四是提问有方法,如“最聪明的同学请思考,最机灵的同学请回答”等。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让数学课堂鲜活起来,既突出了重难点,又落实了四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并要求我们学习专家们完整严密的课堂结构,知识过渡的衔接自然流畅,具有宣染力和感召力,语言精炼具有逻辑思维,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并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开心。我想,今后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备好每节课,还要上好每节课,更重要的是教后要反思,教后学后反思是教学常规的内容之一,而如何创新教后学后反思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实践,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作为一个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效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还有,如果今天的学习后不去思考怎么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正如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们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学习却不去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如果只知道一味地思考却不去学习,就会懈怠。”教后学后反思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创新应用,那么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篇10: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项目 度课题指

一般(后期资助项年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2018年7月

说 明

一、申报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五个湖北”建设实践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深入研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前沿问题,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二、申报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鲜明的问题意识,要着眼现实需求,服务决策需要。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促进学术繁荣学科发展;应用研究要具有 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深入分析研究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对策建议。《课题指南》围绕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选题,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选择申报。

三、项目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所在工作单位在湖北。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通过所在工作单位申请。

四、《课题指南》所列条目为范围性条目。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可以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题目名称表述应科学、严谨、简明、规范。在选择的范围性条目内,申请人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指向的申请不予受理和立项。重点提示:题目中带*号的是2018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申请人在申报成果时,按照成果研究方向申报至各组别。

五、各单位要注意提高申报质量,适当控制申报数量,特别是要减少同类选题的重复申报。

六、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对项目申请作如下限定:(1)课题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省社科 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省社科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最多参与两个省社科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申请。(2)不得以在研或已结项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申请省社科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3)已公开出版或发表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不得申请省社科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

七、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申请方式为成果申报。申请项目须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研究成果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一经查实,取消三年省社科基金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进行通报批评,五年内不得申报省社科基金项目。

八、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进行初评、终评两轮评审,择优立项。

九、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应用研究最终结项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基础研究最终结项成果形式为专著。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凡获得省社科基金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课题研究成果,除特殊情况外,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发表),擅自出版(发表)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成果出版(发表)时须在显著位置标注“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

十、具体申报事项详见湖北理论信息网、湖北社科网上公布的《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的通知》。

课题条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可分专题分领域研究)

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研究

3.当前意识形态新情况及应对策略研究 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5.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问题研究

6.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问题研究 7.办好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对策研究 8.法律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研究

9.推进湖北全面发展进程中法律问题研究

10.改革开放四十年湖北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研究 11.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12.湖北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13.湖北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研究

14.湖北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研究 15.湖北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16.加强湖北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等的协同发展研究

17.加强湖北新型经济、特色经济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18.湖北省县域经济问题研究 19.湖北自贸区建设问题研究 20.湖北制造业问题研究 21.湖北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

22.智能化背景下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2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阐释与深远影响研究 24.湖北经济转型发展中提升政府服务质量与优化政府管理机制研究

25.湖北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

26.加强湖北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建设研究(含金融风险)

27.湖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28.湖北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29.长江流域(湖北段)环境综合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 30.湖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 31.湖北社会阶层、收入分配与平衡发展研究 32.新时代湖北农村社会变迁及治理研究 33.健康中国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34.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研究方法研究

35.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前沿理论和热点问题研究 36.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研究

37.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等问题研究

38.网络经济、网络政治、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等问题研究

39.荆楚传统文化有关问题研究

40.湖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 41.湖北推动建设网络强省研究

42.大数据环境下湖北舆情分析、舆论引导与决策支持研究

43.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44.数字化、智能化环境中档案、文献和图书等信息服务发展与创新研究

篇11:湖北省农村沼气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十一五”期间农村户用沼气(以下简称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等精神,结合我省农村沼气建设的特点和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安排专项资金建设的农村沼气项目管理。

第三条农村沼气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的原则。各部门投入的资金渠道不变,财务管理不乱,统一集中使用,实行分类管理。

第四条农村沼气建设坚持改善生态、促进发展的原则。应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条农村沼气建设坚持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考虑西部地区、江汉平原及长江沿线的血吸虫疫区、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及水资源保护区,整村、整乡推进。贫困地区重点安排在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

第六条农村沼气建设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农村沼气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既需要国家在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的扶持,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投入能力,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和“一刀切”。

第七条农村沼气建设坚持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实行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施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八条省农业厅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建设管理、沼气工职业技术技能鉴定、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和工程质量的检查与监督、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省发改委负责沼气项目投资计划的审核及监督检查;省扶贫办负责财政扶贫资金农村能源项目的审核及监督检查;省财政厅负责项目资金的拨付与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省审计厅要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跟踪审计。

第九条市(州)农业部门会同发改、财政、扶贫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申报的农村沼气项目进行审核评估,负责项目建设的监督与跟踪管理,提供区域性政策指导、特色化技术设计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第十条县(市、区)农村能源部门负责沼气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建设管理工作,上报项目建设进度,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管理和使用项目建设资金;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拨付与监督管理;发改、扶贫部门负责投资计划的审核和监督检查。

第三章建设内容与补助标准

第十一条农村沼气建设内容以“一建三改”为基本单元,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第十二条“一建三改”补助对象为项目区建池农户,中央和省级农村沼气项目的统一补助标准为每户1000元,市(州)按每户补助33元、县(市、区)按每户补助167元的标准落实配套资金。

第十三条因地制宜地推广以沼气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建设模式,指导建池农户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第四章申报与审批

第十四条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程序包括:县(市、区)农村能源部门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实施、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申报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县(市、区)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县(市、区)人民政府具有相应的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投入能力;

(二)项目区农民有养殖习惯,拟建项目农户主动申请,并有完成项目建设的资金自筹能力,项目区已有详细建设规划;

(三)具备与建设规模相匹配的技术力量;

(四)整村推进,项目村适宜建池农户要一次性普及到位,同一村不得重复承担国家和省级沼气项目建设任务。

第十六条县(市、区)农村能源部门负责编制本地区农村沼气项目建议书。材料包括:

(一)农村沼气项目建设计划;

(二)县(市、区)财政部门出具的配套资金承诺文件;

(三)上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包括工程进度、效益、配套资金到位情况和中央、省级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十七条项目建议书应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对拟报项目必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申报建设计划要落实到县、乡、村、农户。

第十八条各县(市、区)编制的项目建议书由市(州)农业部门会同发改、财政、扶贫部门审核后,联合上报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

第十九条省农业厅汇总各市(州)上报的项目建议计划后,编制投资计划安排方案,送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审核,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省农业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下达。

第二十条凡批准立项的建设项目,由省人民政府与市(州)人民政府签订项目建设责任状。

第二十一条项目计划下达后,原则上不得调整。如确需调整,必须由市(州)农业部门会同发改、财政和扶贫部门审核后提出申请,报省农业厅,由省农业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提出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章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根据省下达的投资计划,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备案。

第二十三条项目实施方案要将项目计划落实到村到户,并将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建设任务、物资分配、完成时间、建后管理措施等内容在当地村务公开栏公开。第二十四条农村沼气项目的建设与管理要建立行政领导负责制。各市、州、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能源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项目法定代表人。要明确分工,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

第二十五条农村沼气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本县(市、区)项目申报、建设实施、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全过程负责。对于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建设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追究项目法定代表人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要求组织施工。

第二十七条县(市、区)农村能源部门要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组织专业人员驻村入户,监督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中标单位按照合同要求供应设备、做好售

后服务。

第二十八条建立项目用户档案卡,对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档案卡一式2份,分别由建池农户和县(市、区)农村能源部门保存。

第二十九条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省农村能源办负责项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县(市、区)农村能源部门每月向省农村能源办报告项目进展和已完成项目户的档案资料,由省农村能源办在湖北农业信息网公布。

第三十条建设项目的施工、技术服务等都要依法签订合同。各类合同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一条各级农村能源部门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根据建设任务,加强技术培训,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坚持持证上岗。省农村能源办负责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县(市、区)农村能源部门要制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签订聘用协议;施工队要包建设、包质量、包建后服务。

第六章资金管理

第三十二条农村沼气项目资金包括中央国债配套资金、省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省扶贫资金,全部直达项目县(市、区)财政部门。县(市、区)财政部门按项目建设进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原则及时拨付建设资金。

第三十三条农村沼气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账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挤占挪用。

第三十四条各地要根据本地农村沼气建设规划,安排农村能源部门的工作经费,保证工作需要。

第七章服务与采购

第三十五条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网络,确保农村沼气长久发挥效益。

第三十六条沼气灶具及配件的采购,依照国债项目的采购办法,在农业部中标厂家中由省农村能源办统一组织采购,建设单位与中标厂家签定采购合同,其价格不得超过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财务(财政)部门根据采购合同和建设单位的验收清单办理资金结算。

第三十七条水泥等建材由项目县(市、区)就近询价采购,建设单位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根据采购合同和项目村的验收清单,建设单位与当地财政部门办理资金结算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农户自筹资金参加集中采购。

第八章项目验收

第三十八条项目建设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初步验收,整理相关资料,做好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并由当地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报告,做好省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十九条各建设单位在进行初步验收的基础上,向市(州)农业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市(州)农业部门会同发改、财政、扶贫部门复核后向省农业厅提出验收申请。省农业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扶贫办、省血防办组织有关专家对沼气项目进行竣工验收。验收以县(市、区)为单位,严格按照下达的建设计划、建设标准、技术规范、施工合同等进行,并形成验收报告,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十条项目建设过程中,省农业厅设立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社会各界对项目建设的监督,及时查处各种违规问题。

第四十一条对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成效突出的县(市、区),在下一投资中

予以倾斜。对存在问题的县(市、区)限期整改,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九章附则

上一篇:路桥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下一篇:姐姐的爱小学作文400字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