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校要教什么的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15

把握学校要教什么的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篇1:把握学校要教什么的学习心得体会

把握学校要教什么的学习心得体会

面对试题,不要问:正确答案是什么?

我们要问:学校要的是什么?

小学的时候,每门课还能打90来分,可到中学以后,只能在70分左右打转转。我不乐意运动,又怕风吹日晒,只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旁看我喜欢的书。当然,那个时候朋友也很少。我经常看历史书、哲学书,而不喜欢看对学校学习立竿见影的书。尽管我博览群书,掌握了很多知识,但学习成绩还是不怎么样。虽然成绩不好,但我并不觉得难堪。这也许是妈妈没有责怪我的缘故。

我这个人缺少耐心,听课精神不集中,上课的时候连5分钟也坐不住。有的时候坐是坐下了,可魂儿却飞到了虚无飘渺的九霄云外;有的时候翻开了笔记本,但不知道瞎写些什么。有一次,我在市里主办的科技小发明比赛大会上荣幸地获得了金奖。老师们对此大惑不解,学习那么不好,还能获大奖吗?于是,老师们更加注意我,时不时地批评我精神溜号,学习不用功。在我看来,学校里教的内容没有多大用处。我对老师的能力也不敢恭维。我越不承认这些老师,这些老师就越发对我摆出权威的架式。我有点桀骜不驯,有时候竟然不做作业,故意气他们。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做作业,我却摆出一幅心不在焉的姿态,怪声怪气地说:那样的作业做不做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师非常生气,动手打了我。这就使我产生了逆反心理。他越打我,我越觉得老师没有能力,心里直犯嘀咕:“你没有水平,就拿老师的架子来压我。”有一天老师罚我,让我长时间地举着手坐着,什么时候承认错误,什么时候才能把手放下来。我觉得自己没有错,无所谓承认不承认,所以倔强地坚持着,就是不认错。老师一看实在拗不过,就软下来了,说:你就认个错,把手放下来不好吗?可我死不认错,继续僵持着,硬是把老师的下班时间拖延了两个多小时。师生关系搞得越来越紧张,我的学习成绩当然也就每况愈下了。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妈妈替我担了不少心。那个时候我觉得,让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和参考书,只为考试题寻找和解释正确答案,选择正确答案划记号的考试,这些都是无知愚昧的行为;我认为,我们的伦理和教学构成不应该一味地敷衍眼前的社会需求,而应该想方设法去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意;我们的历史教材不应该无视新思维、新理念、新方法,不应该抹杀学生朝气蓬勃真实执着的人生观。当时,我认为那些都是抹杀学生学习兴趣的。这些想法至今都没有改变,但是我对老师的态度是彻底改变了。我非常后悔那个时候自己对老师桀骜不驯的错误态度。

韩国学生大部分都很聪明,但是也有过于急躁、过于自信的`一面。他们当中的确有很多学生具有新的创意。但是这种创意往往被学校教育所压抑,所以导致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厌倦。

在西方,刚刚出现学校的时候,学生和老师都是平等的,他们既是师生又是同僚和朋友。他们可以一起到咖啡屋,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探讨新的文学。这既是学术的研讨又是很有趣的学习。这一现象在产业革命以后便悄然消失了。

保守的英国,创建了一些既是贵族的游园地又是上流社会训练基地的园林式校园系统。王公贵族把子女送到这个远离闹市的高等学府,让他们在那里寄宿学习。我们所熟悉的牛津大学(oxford)、剑桥大学(cambridge)都远离伦敦。这些学校都围起了实实在在、界限分明的围墙,让贵族子弟远离尘世,在园林式的校园里受到保护,享尽贵族的特权。这些贵族子弟在那里建立学生会性质的同互会,结交门当户对的朋友,一边玩耍一边发展贵族英语。这就是英国学校的起源。

篇2:把握学校要教什么的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教师,你首先要知道,你要教什么,再来确定怎么教?

教学教材第5页的练习一时,同事教学后发现了几个问题:

1.学生在解答第4题的第2问,全班需要有多少张课桌,学生常见的错误是用每组的人数12除以2,算出是6张课桌;

2.教学第7题时,对于问题剩下的平均分给一年级三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一半的学生无从下笔;

3.教学第8题时,学生不能理解单价、总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对每个小足球多少元,很困惑。

这个同事提出这个问题后,得到了办公室其他几位数学老师的认同,觉得教材这样编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想问我,怎样处理这段教材。

作为教研组长,其实也有必要与老师们共同探讨这一的问题,既然大家的话题这么集中,我也就托起老实,与大伙一起分析教材。

一、思维定势惹的祸

上面第一个问题,其实问题并不难,但是学生却容易犯错。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是思维定势惹得祸。这道题的条件中显性有两个,全班有48人,分为4组,隐性条件有一个,每张桌子坐2人,从图上看出来的。这道题的问题也是两个,第一问是平均每组有多少人?第二问是全班需要多少张课桌?这两个问题之间没有因果之间,或者说是没有关系的两个问题。可是学生为什么总是出错呢?原因在于学生习惯于解答一步计算的问题,因此自然将第一问作为第二问的条件。

其实解答本题时教师只要做两件事,即可避免这样的问题。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题能力。一是让学生看情境图,从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二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条件。学生经过冷静的思考,正确的解答问题的难度或许能够降低。

二、怎么教的前提是教什么

下面的两个问题,我觉得是教师教学时没有搞清楚教什么,所以怎么教出现了状况。翻阅沈重予先生的教材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两个问题是属于新知识,教材将“解决把总数或剩下的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潜伏在练习一第5~8题。(教学反思 )第5题是图、表结合呈现的连续两问,使学生明白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先算老师和学生一共多少人,是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第6、7、8题以图画、对话形式呈现,让学生借助图画直观和生活经验理出解题思路,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并表述。

沈老师语重心长的提醒我们:教学这些题,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的机会,把发展数学思考落到实处。

上面的老师出现的问题,在于只是将这几道应用题作为普通的练习题来处理,因此学生学习困难重重。我想对于学生来说,教学上面的两题,还是有必要复习一下一步计算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总价、单价、数量的问题。尽管教材在第3页的例题上提及这样的数量关系,但是还是要多巩固,只有练习,才能产生技能。

篇3:小学要教什么样的英语

1. 鲜活的英语(live English)

和任何一门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动态的鲜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语言。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前的许多问候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对于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要说How do you do?回答也应该是How do you do!如果我们随意找几个学生来对话,当问到How are you?时,绝大部分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I'm fine.Thank you.And you?而实际情况是许多的native speaker会反问一句How are you?或者How do you do!作为回答。这样也行啊?怎么就不行啊?

又比如“Long time no see!”这个以前所谓的中式英语,现在被很多老外挂在嘴边,并正式进入英语词典。打招呼不再是老套的“A lovely day,isn't it?”而是“Hey,what's up/new?”“Anything new?”“Hi,there.”“How are things doing?”等。中国人不也很少问“吃饭了吗”,而是“上网了吗?”“偷菜了吗?”

2. 地道的英语(native English)

语言虽然有任意性的一面,一旦形成,也具有相对稳定性。英语课堂上经常听到教师说Sit straight。这种英文表达是可以接受的,这要比Sit well地道。虽然如此,我们也要了解在英语国家中却是没有这种说法的,教师偶尔也会说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please?或者Attention,please!来委婉地表达,因为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的坐姿是比较放松和随意的。

英语中有个单词aunt。那么中国人在大街上碰到的“大姨”能叫aunt吗?当然不能。要知道,aunt是指长一辈的任何女性直系亲属,姑妈、姨妈、婶婶等等。英语国家的孩子可不是“任人唯亲”的,他们只是礼貌地称呼自己同学或同事等的父母Mr或Mrs。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胡文仲教授曾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在英语国家中teacher绝不可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可是,小学课堂上经常能听到“Good morning,teacher”这样的开场白。小学生会喊张老师“Teacher Zhang”更是错上加错。英语国家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极个别情况下叫生活老师Teacher Mary,那也是在teacher后面加名字,而不是姓氏。

3. 智慧的英语(smart English)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3》第11课“Restaurant and market”中有这样一句“Let's go to the restaurant to eat ice cream!”。读后令人费解:为什么要去restaurant (饭店)吃冰激凌呢?在随后的15课“Jenny goes to the city”的对话中,又出现了“To the grocery store.I want to buy some ice cream.”的语句,难道grocery store(蔬果店)也有冰激凌吗?后来经过一番学习和查证后终于明白:美国的restaurant(饭店,餐馆)提供的饮料除了啤酒、葡萄酒外还有可乐、雪碧等冷饮,其中就有冰激凌。这与我国的饭店稍有不同。另外,英语国家的grocery store卖蔬菜水果肉类等日常百货,相当于中国的小卖部和杂货店。尤其是在美国英语中grocery store常用于指超市。

英语单词Sorry,Pardon,Excuse me都可以翻译成“对不起”,但用法截然不同。Sorry一般用于做错了事情而道歉时候说的,pardon是没听清楚别人说的内容请求重复时用的,而Excuse me是引起别人注意的时候说的。

这也告诉我们教小学英语并不简单,同样需要智慧。英语教师只有多动脑,勤思考,才能吃透教材,才能教得得心应手。

4. 开放的英语(open English)

《小学英语1》第22课Look at your eyes中,有“He is handsome.She is beautiful.She is pretty.”的英语表达。英语教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形容男性一般用handsome帅气的,女性用beautiful美丽的,pretty可爱的。但是如果学生一不小心用“错”了,说成了handsome girl或者beautiful/pretty boy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女孩可以是帅气的,男孩也可以是俊美的、可爱的。不但无需斥责,反倒应该“将计就计”,顺势详解一番。

5. 简明的英语(plain English)

李长栓教授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简明语言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项运动,其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他们理解的信息。”简明英语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又具有简单、清楚、有效的优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用学生容易接受的简明英语来进行教学,如课堂用语,活动语言等指令。如My name is Daisy中就可以省略My name is,直接说Daisy.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就不如Look here或者Please来得简单有效。用Any volunteer?就不如说Who can更通俗易懂。Repeat对孩子来讲似乎难度就比Again或One more try要大得多。据统计,英语国家的小学生日常的英语词汇量并不大,只有1000个英语单词。这1000个英语单词就可以充分表达他们的意愿,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

6. 无声的英语(silent English)

英语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靠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来完成的,如眼神、手势等体态语(body language),说话时的音量和语速等。这些“无声的语言”如果运用恰当,会让学生对英语的独特文化产生新奇感,增加对英语课堂的兴趣。如教学welcome一词时,可以边说边举起双臂呈“W”状,一边让学生观察同桌的体态像不像welcome的第一个字母。这样,向来含蓄的中国学生随着英语学习变得open起来,又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如教授大写字母Q时,笔者就鼓励学生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来表示。结果有个可爱的小女生把舌头伸向一边,只露出红红的小舌尖;有的学生用柔软的身体作了一个大大的Q。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给了学生想象和表演的空间。

作为奖励,教师也可以抛弃传统的评价语“Very good”,而是伸出右手掌心向外作击掌状,意思是“Give me five/ten”。与学生同乐的同时,也给课堂增添了适当的异域情趣。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苦学和乐学相得益彰,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何乐而不为?

美国著名的发明家、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的名言:“Tell me and I forget.Teach me and I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learn.”充分说明了参与的重要性。

上一篇:交行信用卡利息是多少下一篇:小学班队会活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