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招待费报销制度

2024-06-13

差旅费招待费报销制度(共8篇)

篇1:差旅费招待费报销制度

关于差旅费和招待费的报销制度

一、差旅费

1)差旅费是指离开城区(含所属县)开展公司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费用(不含出国出境),其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城市市内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其他杂费; 2)公司的会议出差,要有相关书面通知,并根据通知进行填写出差申请(详见下面参考图),申请审批后方可出差;其他出差事项需要总经理批准或者相关支持出差理由的文件; 3)出差乘坐交通工具、住宿标准、伙食补助等,不得高于公司规定,住宿费实行限额凭发票报销的方法,并按照实际出差住宿天数计算报销。如果经过上级领导允许带车出差的,如实报支路桥费、油费等,相关员工不再享受差旅标准;

4)住宿费用标准一般指每天每间房,若为同性二人同时出差,应住一个房间并且可按照最高级别者的标准给予报支;如果为异性一起出差,可以根据会议组织部门的安排和其他公司的同事住一个房间;

5)不同级别标准的同事出差,因工作需要,交通工具及住宿标准征得商场总经理批准后可以享受上级的标准;住宿酒店原则上在出差地的关联公司签约酒店入住;

6)餐费补贴需要提供发票限额报销,并且发票内容和出差内容相一致,如:时间、地点等;按照实际出差天数及时间报销(早餐8:00前或后,午餐12:00前或后,晚餐6:00前或后);出差者应按照实际出发或者回来的时间填报;

员工出差参加会议并有主办方安排免费食宿的,或者有区域、商场等工作餐、招待餐、宾馆早餐的,应主动减去相应的餐费补贴;外地出差,不满12个小时或者当天返回的,一律只享受午餐补贴(公司自己规定)。并需要提供发票限额报销,发票要素应予出差内容相一致(地点、时间等);

7)员工出差必须按照最简便快捷的路线进行乘坐车船,不得绕行;如出差过程中经领导允许可以探亲、旅游等事项的,其绕线多支付的费用自付,期间按事假考勤; 8)员工出差原则上不得乘坐出租车,但下列情况除外: A)出差目的地偏远,没有公共交通工具的; B)携有巨款或重要文件须确保安全的; C)陪有重要客人外出的;

D)执行特殊业务或夜间外出不方便的;

9)差旅费报销时效仅限于出差人员回公司后五个工作日内(但不能超过每月财务结账时间)进行组织报销,逾期视为放弃;以上相关出差费用凭借符合财务部规定的发票根据资金支付预算进行报支。出差所在地关联公司安排统一住宿和饮食的不再享受相关标准。

具体流程(出差申请和报销)如下:

二、招待费

1)外联机关通常将业务招待费的支付范围界定为餐饮、住宿费(员工外出开会、出差,发生的住宿费为“差旅费”)、香烟、食品、茶叶、礼品、正常的娱乐活动、安排客户旅游产生的费用等其他支出。内部员工聚餐等活动不属于招待费范围;

2)凡有招待业务的人员,需要提前申请进行报备后方可执行,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业务经办人、招待地点和内容、招待对象名单及人数、陪同名单及人数,人均限额等信息;原则上不得在消费酒店进行购买烟酒。若有特殊情况需要企业总经理同意,住宿和饮食要在公司签订的协议酒店进行,否则自负;尽可能的在员工食堂进行工作餐招待。3)接待过程中的陪客人数要严格限制,一般不超过2人。对于来客人数以少报多、接待标准上以低充高,多余开支的费用自理,在接待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加倍处罚,并给与通报批评;

4)员工出差在外,原则上不发生招待费用,因业务需要,确实需要开支相关费用的,要报告企业总经理后方可开支;

5)招待费报销时效仅限于当月内,对于出差途中产生的招待费用,由出差人员回公司后五个工作日内进行组织报销,逾期视为放弃;报销时,财务部凭借申请标准进行审核、根据月度资金支付预算报销,报销必须凭借合法票据进行,否则财务部有权拒绝接受;

篇2:差旅费招待费报销制度

差旅费管理办法

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和规范公用经费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完善公务活动管理制度,根据公司《关于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专题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业务招待费管理的通知》相关精神,现修订公司差旅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工作人员差旅费报销,保证出差人员工作需要,调动出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参照湖北省财政厅鄂财行发【2014】11号有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工作人员经单位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安排或批准,离开工作常驻地办理公事,视为出差。

第三条 员工出差核准程序

县内出差严格据实考勤,由分管部门负责审核把关。县外出差前须填写“出差审批单”(, 具体包括出差人员姓名、职务、出差事由、地点、预计天数等),公司员工县外出差须逐级最终由董事长审批。

第四条 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费、住宿费实行限额补贴和凭据报销的办法.县内出差县内差旅费由计划财务中心按月根据公司相关管理办法审核集中支付。

县外出差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第五条 住宿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入住宾馆而发生的费用。出差人员的住宿费报销标准参照鄂财行发【2014】11号其他人员类标准执行,在规定限额内凭票报销。

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免费接待或住宿亲友家(包括出差人员到家庭所在地出差),一律不得报销住宿费;出差人员因投标需要及接待外部人员而突破住宿费标准的,需专项审签后凭票据实报销;公司安排到省内外考察,培训,参加会议的人员,可按主办单位的安排凭票报销住宿费,如果会议主办单位或培训单位已把住宿费含在相关会务费、培训费发票内,不得单独再报销住宿费。

第六条 出差人员的伙食补助和市内交通费报销标准参照鄂财行发【2014】11号,伙食补助实行包干报销办法,按出差的实际天数报销,市内交通费在规定限额内按出差的实际天数凭票报销,公司派车随行的不得报销市内交通费。

第七条 工作人员出差城市间交通费开支标准参照鄂财行发【2014】11号其他人员类标准执行,凭票报销。

出差人员乘坐飞机必须从严控制,因路途较远或任务紧急需乘坐飞机的,必须 事先报经公司董事长批准,否则一律只能报销相应软卧以下的火车票价或汽车票价;工作人员前往其它地区出差,在出差期间,长途车船票凭据报销;

第七条 县内出差人员伙食补助报销标准为30元每天,按部门审核实际出差天数报销伙食补助费。

第八条 公司安排到外地学习,培训的人员,若培训费中已含伙食费的,不得再报销伙食补助费,培训费中不含伙食费,住宿费的,按以下标准执行:学习,培训时间在 15 天之内的,伙食补助费按每人每天100元给予报销;15 天以上的,每人每天伙食补助费50元;超过三个月每人每天伙食补助费30元;学习培训期间不得报销市内交通费;住宿费标准参照鄂财行发【2014】11号其他人员类标准执行,若按主办单位指定地点的住宿标准突破标准需专题报告后据实报销。

第九条 出差人员到财务报销费用时需同时提交出差审批单,到外地学习,培训人员到财务报销费用时同时提交相关文件或培训通知。

篇3:差旅费招待费报销制度

差旅费是管理费用中的一项核算内容,其占我单位管理费用的比重不大,但是由于差旅费发生频繁,涉及员工面广,涵盖内容繁杂,与职工的经济利益密切;差旅费的报销审核体现财务人员执行企业的财务制度的尺度,如果把握稍有偏差,很容易产生矛盾,令员工与财务人员发生冲突。因此,设置严格的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审核流程,有利于减少矛盾,帮助财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一、公务出差的内部控制

第一、职工公务出差由各部门负责人审批安排,根据工作任务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天数、行走路线。

第二、出差人员以经济、便捷为原则,按差旅费规定标准等级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乘坐,凭据报销。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自理。其重点在于限制出差人员乘坐飞机商务舱、火车软座或软卧等;出差人员住宿按有关财政规定,执行按职务等级的限额标准。

第三、会议组织安排需要提供会议通知,详细列明会议名称、日程安排、时间地点,并提供会议代表及会议工作人员名单、会议签到表等。

二、我单位差旅费报销流程如下

第一、人员出差须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出差前的借款或差旅费的报销均须部门领导签名批准。

第二、出差人员如需借款,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名的《借款单》,经由财务负责人审批签名后方可借款;金额较大的须提前预约。

第三、出差人员完成公务回来后,按要求填写《差旅费报销单》和提供有效票据,交由会计人员按差旅费规定标准办理差旅费报销。

出差人员在出差期间因游览或非工作需要开支的费用,均由个人自理。

三、现阶段差旅费报销存在的问题

(一)审批程序本身的问题

由于部门领导先在差旅费报销单上审核签名,这就某种程度上给一些职工造成误解,认为连领导都审批通过的单据,会计人员就应该予以办理,如果会计人员有疑问询问情况或是核减费用,他们就认为是在浪费时间或是有意刁难自己。因此容易使会计人员与出差人员、甚至与一些部门领导之间产生矛盾,给会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原因如下:首先是领导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一些领导主观上缺乏对审核重要性的认识,客观上也不可能像会计人员那样对单据进行全面认真的审核;其次是一些领导的责任心不强,或有私心杂念,把严格把关得罪人的事推给了会计人员,把矛盾转移;再者,对于市面上一些票据的使用和辨别缺乏专业知识。如此种种确实给会计人员造成了很多困难和不便。

(二)出差费用超过标准情况时有发生,有虚假发票

出差人员因职务、级别不同,相应交通费、住宿费的标准限额也不一样。时常有出差人员的车费、住宿费超过了规定的标准限额,他们往往强调出差任务紧急等各种客观原因。

有时随报销单所附的车票、住宿票和出差时间不符有出入。甚至有人虚报出差天数,多领差旅补贴。

有人员出差拿回已过期的车票或是假车票,说是比较偏僻落后的地方坐公交大巴只有这样的车票,这种情况会计人员也无法核实真假。还有发票金额和付款单位和网上查验的发票信息不符的现象出现。

另外住宿费限额标准也不尽合理,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大中城市住宿费相应地会高一些,在这些地方要找到不超过标准的酒店住宿恐怕都会大费周章。

(三)出差人员出差借款不及时清账

出差人员出差前可以先到财务借款,等出差回来报销冲账。但一直以来有职工出差回来不及时冲账,甚至有个别职工借款几年都不清账,长期占用单位的资金。还款不及时的原因有:

(1)有些职工出差频繁,没来得及冲账又出差。

(2)有些出差人员怕麻烦,想还要出差就先不冲账,要积累多几次出差费用才一起报销。

(3)就是有职工长期无理由借款不还,这样造成单位的资金积压。

四、完善差旅费报销制度的解决办法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的授权审批责任制,审查票据是否有分管领导签批,是否符合审批权限规定,超权限越权审批,单位部门领导或负责人应该明确自己在会计工作中的责任和权限,关键是对出差人数、地点、时间等事项作确认和审批;而财务会计则主要是识别票据、按规定标准核实发生和准予报销费用金额,两者各司其职,层层把关,才能共同执行好对差旅费报销的有效控制。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会计人员要坚持实事求是、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要敢于坚持原则,提出合理化建议。会计人员应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严格执行差旅费相关费用标准,对无特殊理由的不合理超支部分不予报销。比如:差旅费报销单上要注明出差地点和出差事由,对于车票、住宿票与出差时间有出入的,报销时必须说明原因。有退票的,要有退票原因说明,并由部门领导签名加盖部门章,对于这种特殊情况,领导要做到心中有数。为了防止某些人弄虚作假多报差旅补贴,如果是单位派车,则要求出差人员在差旅费单上注明司机名字或是车牌号码;如果是自己坐车或是乘坐外单位的车,需有车票或注明情况。这样工作虽然繁琐一些,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会计人员如遇到住宿费超标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要结合当地的消费水平、酒店住宿标准等,按照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会计人员要学会鉴别真假发票,审核时在网上查验发票的真假,避免假发票的流入,保证发票的真实有效。同时应加强教育,制定恶意使用假发票的惩罚制度。

按照财务制度,差旅费报销应该一次一清,不能积少成多多次出差后才一次报销费用,至少也要一个月报销一次差旅费。每到一个季度末,会计人员应打印出相关人员的借款余额,发给当事人核对,方便当事人掌握自己的借款、冲账情况,督促他们及时冲账。某些部门的人员经常会延迟冲账的情况,针对这部分人,会计人员会要求他们在借款单上写明什么时间冲账,催促他们报销冲账。对于某些长期借款不还的顽固分子,本着“前账不清,后账不借”的原则,不予借款。长期无理由拒不还款者,则采取在工资、奖金中扣其借款的做法,以示惩戒。

会计人员应当加大平常对财务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财务规章制度及时放到网上供职工查阅,方便职工充分了解当前的财务政策法规,以取得部门和出差人员的理解和配合,使双方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每年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差旅费的相关规定等都作为学习内容,及时向新员工宣讲,做到制度教育先行。

综上所述,差旅费是单位的一项经常性支出,建立健全符合内控制度的科学合理的差旅费报销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出差途中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市内交通费在规定标准内凭据报销,伙食补助费实行定额包干制度。会计人员应该及时发现差旅费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财务部门对差旅费报销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有利于节约减少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4:医院财务报销制度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财务管理;医院财务;财务报销

财务报销属于财务工作中的一项基本会计核算活动,其能够反映组织或者单位的业务活动具体实施情况。本文从医院财务报销的角度出发,在深入了解医院内部管理情况、财务活动等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医院财务报销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策略,为医院财务报销制度的完善和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一、医院财务报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医院财务报销是财务审核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业务水平,财务报销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把握相关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这是财务报销工作的基础,原始凭证应该以医院实际发生了的交易或者事项作为基本依据进行审核和确认,保证内容真实、数额可靠、其他资料齐全。这是保证原始凭证可用的基础,若不能保证其真实性,将会给医院管理带来困难,甚至给医院带来损失。

2.及时性原则

对于医院已经发生的相关交易或者主要事项,应该及时进行报销,争取做到不提前或延后,保证报销工作得到及时开展。

3.完整性原则

在财务报销时要确保原始凭证足够完整,包括供货、服务等发票都必须完整,且报销单据的审批程序要符合相关要求,医院自主采购或者政府采购时合同内容应该足够完整。只有保证原始凭证的完整性,才能够确保医院财务报销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4.审慎原则

财务报销审核工作人员必须对整个流程保持应有的精神,尽量保证报销工作不出现多报、少报或者漏报等问题。例如,医院与电梯公司签订电梯维护保养合同时,合同签订过程中确认其维护保养费用为10000元,维护期间为2年,在对支付当年的维护保养款项进行审核时,需要对上一年度的实际支付维保费用金额进行确认,然后再确认本年度需要支付的余额。

二、医院财务报销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存在假发票现象

当前,虽然医院财务报销工作都采取了有效的审核方式对发票进行严格的审核,杜绝出现虚假发票的情况。例如,发票中的经济业务是实际发生的,但是其发票确是由单位或者个人印制,而不是同一从税务机关获得。通常,虚假发票主要是定额发票,这主要是因为定额发票的方位程度较低,且面额较小,制作成本较低。但是,随着定额发票的逐步取消,虚假发票问题开始慢慢得到解决。

2.会计监督弱化

根据新会计法十四条中的相关规定,财务会计人员必须按照统一的会计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否则可以不予接受。但是,在当前经济环境的新形势下,部分医院的财务部门和财务工作人员存在着腰杆不硬的问题,领导决策不管正确与否,财务部门都不得更改,只要是领导的知识,财务部门都予以执行。这使得会计监督的实际作业已经消失,部分医院的会计人员不能够发挥当家理财的功能,而知识医院领导的“出纳员”。

从实际情况看,导致医院会计监督弱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这样两个方面:① 部分财务人员对财务报销工作中的会计审核和监督认识不足;② 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导致其不能承担财务审核工作。

3. 报销范围扩大,存在公私不分、私费公报情况

当前,医院报销范围扩大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① 公费报销的名目超出了规定的项目,招待费、旅游门票等有时候都进入公费报销范畴;② 近年来随着学历要求提高,医院人员培训、获取学历和评定职称等成为了热门,因此在财务报销中又出现了人才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额外项目。这些不应该列入公费报销范畴的因公开支都属于报销范围扩大。

三、建立并完善医院财务报销制度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1.加强原始凭证的审核管理,确保票据的真实性

医院的外来发票主要包括采购部门、工程动力部门和各个具体科室,这些是外部发票管理的直接责任部门,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情况,主动向业务对方索要正规的发票。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的业务实施情况,对票据的开具单位、开具时间、具体项目、单价、数量、金额、签章等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保证发票的真实性。其主要做到发票开具的内容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一致,并及时将之传递给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作为医院外来发票的专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实际的付款申请、合同信息等资料对各个部门递交的发票材料类型、联次、开票单位、时间、项目、金额等内容从专业技术角度进行审核。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将之作为财务报销凭证或者付款凭证,应该及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更换。

2. 构建并实施社会性综合会计报销制度

为了从根本上对会计核算及监督体系进行变革,已经开始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单位报销制度,开始采取由国家财政部门进控制的综合会计报销制度,在不改变既有编制的基础上,成立综合会计部门,根据单位的实际业务或者性质开展会计审核报销工作。该综合会计单位可以采取自成体系,或者由业务部门与财政部门双重领导的方式,在处理报销业务时,主要遵循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则:① 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② 对预算进行严格审核,保证国家、医院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得到保证。

在实施综合会计体制之后,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医院在内,都必须在对应的综合会计单位进行预算核定、结转收支、报销经管账,实现“管账不管钱”的目的。在记账凭证的编制过程中,必须做到专人填制、专人记账、专人复核,保证会计凭证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合法性得到保证。

3. 构建动态的报销管理制度

随着当前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医院财务报销管理也应该进行对应的变化。尤其是在外部条件发射变化后,应该针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问题和形式进行充分研究,将那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规章制度、控制措施等进行及时的改变、调整,保证报销管理制度能够与时俱进,使得医院财务报销工作具有足够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黄丽容. 论报销凭证失真与财务报销制度缺陷. 会计之友, 2008(2).

篇5:差旅费报销制度

2、教职员工应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办理外地公务,尽量控制公务出差,缩短出差时间,减少出差次数。确需因公务出差须经分管校领导同意,报校长批准,否则,不报销差旅费。

3、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按“交通费凭票据实报销,住宿费限额凭据报销,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通讯费包干使用”的办法报销。

4、住宿费报销办法

①住宿费限额控制标准:直辖市、省会城市80元/晚/人;地州市及外县60元/晚/人。一人出差和因特殊情况需要突破标准的须经校长批准,然后据实报销。

②出差住宿费在规定的限额标准内凭据报销,实际住宿费超过限额标准的部分自理,不予报销。

③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免费提供住宿或住在亲友家的,不予报销住宿费。

④学校委派外出学习、培训人员的住宿费以学习、培训举办单位出示的发票为准报销,但不得超出第4条第①款的规定,若举办单位免费提供住宿的,按第4条③款执行。

5、交通费报销办法

①出差人员乘坐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或其它交通工具(不含租用出租车)的交通费据实报销。出差人员未经校长批准一律不得乘坐飞机、火车软卧、轮船头等舱,也不得租用出租车。

②出差期间市内交通费按直辖市、省会城市每人每天30元,地县每人每天15元包干使用。

③到外地参加会议和被学校委派学习培训的人员在会期和学习培训期间不报市内交通费。

④自带交通工具或由接待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出差人员不报市内交通费。

⑤乘坐火车的按实际乘坐火车硬卧座位票价(随票加收的其他费用不计入座位票价之内)的10%计发个人补助费(www.)。乘坐硬座按票价(随票加收的其他费用不计入座位票价之内)的30%计发个人补助费。

⑥经批准乘坐飞机的,如遇航班打折,一律按打折后票价据实报销。

6、出差人员的伙食费补助办法

①县城外出差伙食补助(不分途中和住勤)每人每天补助标准为:本省地州市及以下每天每人20元,省会每天每人30元,省外每天每人40元。

②经学校研究,校长同意参加各种短期学习的培训人员,不分区域,学习期间每人每天补助生活费8元。

③小专业学生外出培训和学生实习就业的带队驻点教师,往返培训点和实习就业点的旅差费按学校旅差费标准报销,驻点期间的各种补助按每人每天100元包干。驻点住宿由学校与培训点和实习就业单位联系解决。

7、出差人员通讯费补助办法

①本市内出差不补通讯费,本市外省内出差每天补助15元,省外每天补助25元。

②参加各种短期学习和培训的人员,除补助往返学习和培训地点两天的通讯费外,学习期间不补通讯费。

8、出差人员未按审批出差路线绕道出差的,其绕道期间多开支的交通费和住宿费用由个人自理,且不发绕道期间的出差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通讯补助费。

9、出差人员出差期间因游览或非工作需要参观而开支的一切费用均由个人自理。

篇6:差旅费报销制度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因公出差的所有在职员工

2、住宿费核报规定

(一)地区分类

1、特类地区

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2、一类地区 华东区 华南区 中南区 西南区

福州、杭州、宁波、温州、合肥 厦门、海口、珠海、汕头 郑州、武汉、长沙 昆明、成都、重庆 东北区 华北区 西北区 江苏区

沈阳、哈尔滨、大连 天津、青岛、济南 乌鲁木齐、西安

南京、无锡、常州、苏州

3、二类地区:上述以外地区为二类地区。

4、上述特类和一类地区是指特定城市,不包括其所辖地的其它城市和郊县。

(二)住宿费最高标准 职级

地区分类标准(元/天、人)

特类 一类 二类 A级

按实报销 按实报销 按实报销 B级 300 260 220 C级 200 160 140 注:A、B、C级分别对应的职级 A级--董事长、总经理

B级--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技术总监 C级--除A、B级所对应职级以外所有职级的员工

(三)报销规定

1、住宿费必须凭正规住宿发票报销,住宿费发票中应将各项内容填制齐全,不得有与住宿无关的费用支出。定额票必须加盖旅馆业公章,不得用餐饮票代替。

2、同性别员工因公一起出差的,两个人必须同住一个房间,住宿标准不得超过其中高职级员工一个人的住宿标准,特殊情况需分开或超标准住宿的,报销时由分管副总和财务总监在发票上会签方可报销。

三、交通费核报规定

(一)交通工具乘坐标准 职级 飞机 火车 汽车

商务仓 普通仓 软卧 硬卧

硬座及非空调车软座 卧铺 普通

A级 √ √ √ √ √ √ √

B级

必要

非空调车软卧 √ √ √ √

C级

经批准 经批准 √ √ 经批准 √

注:A、B、C级分别对应的职级 A级--董事长、总经理

B级--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技术总监 C级--除A、B级所对应职级以外所有职级的员工

(二)说明:

1、公司副总、财务总监等出差乘坐飞机的必要条件是,从出发地到目的地间的里程在500公里以上,并且乘坐火车或汽车的时间超过10小时。

2、不分职级,乘坐火车卧铺的必要条件是,白天乘车时间5小时以上,夜晚乘车3小时以上。

3、乘坐火车时,如果可以乘坐卧铺而乘坐硬座的,按不同种类车型的硬座票价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具体标准是:带“T”的车次,补贴票面金额的50%;带“K”的车次,补贴票面金额的60%;普通车型的,补贴票面金额的70%。

4、出差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有直达快速列车的,无论职级均可乘坐卧铺车。即带“Z”的车次,但需分管领导同意。

(三)市内交通费标准 职级 标准 A级

按实报销 B级

特类、一类地区(35元/天)二类地区(30元/天)备注

特殊情况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按实报销。注:A、B级分别对应的职级

A级--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

B级--除A级所对应职级以外所有职级的员工

四、出差伙食补贴 职级

特类、一类地区 二类地区 A级 按实报销 B级 80元/天

(早、晚20元,中午40元)60元/天

(早、晚15元,中午30元)

注:A、B级分别对应的职级

A级--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 B级--除A、B之外的所有员工 说明:

1、出差伙食补贴按实际出差天数定额补给。

2、参加公司或外部组织的各种会议并交纳会务费(含餐费的),会议期间不再享有伙食补贴,往返路程时间及非会议时间正常享有。

3、伙食补贴的发放标准按出差目的地的标准执行。

4、出差期间发生(合理情况下)招待费用或赠送礼品费用,200元以上的要请示公司领导并报办公室备案。

5、连云港市三区四县出差,市内交通费按实际费用报销,餐费补助标准15元/餐/人。

五、报销规范

1、出差返回后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报销。差旅费报销单相关内容应填写齐全,如日期、部门、姓名、出差人数、事由、起止日期和路程等,一次出差去多个地方要分开详细填写。

2、按报销补贴标准详细填写差旅费报销单背面的出差补助明细表(出差补助明细表主要有四栏,分别为出差伙食补助、市内交通补助)和借款情况。差旅费报销单正面的出差补贴一栏由会计审核后填写。

3、差旅费报销单的原始票据要求粘贴平整、规范。不得用回形针或大头针别在报销单后面;如果票据比较多的,要用废纸做底面,以防粘贴不牢造成票据丢失。

4、出差期间取得的住宿费发票,要在发票上注明实际住宿的天数;以便于工作人员审核。交通费原则上要求是电脑票,定额票必须注明日期和起止地。

5、如果发现有虚报车费、重复报销差旅费、虚领出差补助等违规行为,经核实后,对可以量化的虚报金额,处以5倍以上8倍以下的罚款;对不能量化的,按性质和程度不同,处以通报、减薪、降职、待岗和劝退等处罚。

六、以上规定解释权归综合办公室,自二O一三年四月一日起执行。

江苏宜尔杉集团有限公司

篇7:差旅费报销制度

第1条 职工因公出差,必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由派差人签发“派差单”(一式二份,一份用于借支,一份用于报销),注明出差任务、目的地、路线、人数(多人时注明负责人),部门经理以上人员有权给下属派差,由派差人的上级批准。特殊情况下允许口头派差。

第2条出差人员持经批准的“派差单”方能到财务部门办理借款和报销手续。

第3条出差人员回公司后,应写出“出差说明”,简述出差经过和每天的工作,贴附于报销单后,派差人、审批人凭此审批,由派差人注明“完成任务”、“部份完成任务”、“未完成任务”的评语,否则,不予报销。

第4条出差人员回公司后,应及时办理报销手续。不论是否借支差旅费,回公司20天内仍未报销的,除非总经理特别批准,财务部门不再办理报销,一切费用自理。已借支差旅费逾期未报的,从借款次日起按所借差旅费日千分之一收取资金占用费,并和借款额一起从工资中扣回。

第5条报销单据使用《原始凭证粘贴单》,粘贴整齐,保证原始单据整洁、清楚,报销单据项目齐全,有涂改痕迹的按无效单据处理。

第6条出差人员利用出差机会,就近办理私事的,得事先经派差人批准,而且时间不得超过两天。超过两天时,被批准超限的按事假处理,未经批准的按旷工处理。办私事期间发生的一切费用一律自行负责,公司不给任何差旅费补助。

第7条 员工出差期间的伙食补助费,按出差的自然天数计算。

第8条凡12点以前离开出差地点的,当天不给报销住宿费;下午6点以前离开出差地点的给半天住宿费,下午六点以后离开的,可给全天住宿费,晚上零点以后住宿的,当天可给半天住宿费。

第9条员工晚上加班,超过二十三点后,可乘坐出租车回家,其费用经部门经理签认后,由总经理批准报销。

篇8:接待费管理与报销制度改革研究

公务接待本来是各单位工作中的一项内容, 正常、合理的接待有制度的保障, 无可厚非。可是, 凡事都要有“度”, 一但过度, 势必就乱。在公务接待领域中公私不分, 慷公家之慨, 或者虽然因公, 但漫无限度, 导致舌尖上的浪费, 滋生腐败。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 公款吃喝风盛行。纵向上级吃下级, 一级吃一级。横向互相吃请, 今天你来, 明天我往。吃、喝、玩、送, 花的全是公家钱, 经费再紧, 也得报销, 有不少单位在饭店有签单, 有欠账, 来人就吃, 没钱就赊, 有权就赖, 当年结不了, 推到下年, 任期结不完, 推给下任。雪球越滚越大, 一些政府部门由于欠人家酒店吃喝款而被逼债和起诉的情况也时常见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 一些地方政府全年竟然有100~150天在接待各路官员, 吃饭犹如赶场子, 人财物力的浪费可想知。前些年发生的广东省陆丰县部分官员在“人民大厦”豪吃, 一顿饭能吃15万元, 多么令人吃惊。

不妨来看看下边的几则案例:

2013年4月19日晚, 江苏省泰州市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其招待中心公款大吃大喝, 消费的都是高档烟酒, 以及河豚等名贵菜肴, 遭到当地群众围堵, 为首的官员被迫跪在酒桌上喊话求饶 (2013年4月23日深圳商报) 。

2013年7月3日, 四川省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局几位领导干部出差时, 要求下属单位安排用餐, 席间喝两瓶茅台酒, 酒后到娱乐会所唱歌, 被纪委立案调查 (新华社2013年12月8日报道) 。

2013年11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 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

2014年7月28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披露:多名高官被查前频繁出入会所。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就在被组织调查的前几天还到会所里顶风大吃大喝;原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韩先聪自2013年1月任现职以来, 多次出入高档酒店和私人会所接受宴请。

一些商家为了自身利益, 诱导公款吃喝, 推出公款招待积分换现金的花样儿。对公款接待习惯接受打白条、欠条。试问, 个人吃饭有打欠条的吗?这样的行规是否也需要彻底改变一下呢?

有的单位出于某种考虑, 把一些不便或不能公开的支出, 变通为招待费支出, 从而导致招待费支出的增加。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举不胜举, 但危害却是一样的, 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吃掉了原则, 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上种种情形之所以屡见不鲜, 关键在于缺少有效的、细化的接待管理、报销和监督制度。过去曾经出台的一些制度, 由于修订、完善得不够及时, 应对变化了的形势显得疲软与无力, 接待制度本身与差旅、会议、培训等方面的配套程度也比较欠缺, 制度之间缺少相互呼应。可以说, 随意的报销制度是公款吃吃喝喝泛滥、接待随心所欲的源头。

二、多管齐下完善接待费管理与报销制度

(一) 从社交层面转变

我国乃“礼仪之邦”, 历来都有“热情待客”的传统, 吃喝接待也是被国人历来最看重的。难怪人们把工作叫饭碗, 谋生叫糊口, 做得好叫吃得开, 受欢迎叫吃香。甚至彼此一见面, 打招呼也离不开“你吃了吗?”

1.现实生活和工作中, 普遍认为接待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全力以赴”才是硬道理, 来者是客, 更多时候来者是官。在公众眼里, 官就意为着权力, 于是接待又具有极强的社交目的。有时双方都没有胃口, 偏偏非要在饭桌子上谈事, “酒杯一端, 政策放宽”, 人们将太多的功利与回报期待附加在了饭局上, 把接待、宴请视为公关的润滑剂, 招待费花得值还是不值, 有时已经不再是当前的经济账, 而是被一些人看作是政治账、长远账, 情感投资和人脉储蓄。

2.浪费才能显出好客, 已成为众多人的一种心态。

接待单位常以花得多、喝得好来显示自己的诚心。菜点少了显得小气, 价码低了上不了档次, 席上不能无酒, 孬酒拿不出手。一般都是摆得多、吃得少, 什么山珍海味、什么荤素搭配, 什么兼顾凉热, 什么本地特色。总而言之对菜肴数量、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 有时甚至要潜心研究领导的胃口, 量身接待, 无微不至。来客一人, 陪客一群, 陪客少自己和对方都会感觉不够场面。

3.不贪不占, 吃点喝点不算什么, 已成接待和被接待双方的共识。

接待方千方百计要让“领导满意, 来宾满意”, 接待不好怕得罪;被接待方如果没有受到隆重接待, 自己会觉得没面子, 掉架子, 这种接待理念已经成为长久的习惯, 它必然造成吃喝费用的增高, 导致铺张浪费。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8月26日报道, 广西合浦县政府一办公室干部下乡慰问灾民, 由于所到乡镇的领导没有出面对等接待, 该干部撂下正在等待的灾民拂袖而去。

另有, 四川巴中白庙乡“晒裸账”后, 前来该乡的上级部门人员确实减少了一半, 但乡政府就水、电、路等问题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时, 也少见了回音。

这些说明什么?说明太在意, 习惯“被”接待。

早在10年前, 一个由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引用的数字显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我们不去探求数字本身的精准, 但数额惊人已是不争的事实。习惯成自然, 其影响可谓深远。

4.混淆接待和招待, 主动宴请演变成常态。

实际上, 接待和招待是有区别的, 接待有迎接、等待之意, 类于“守株待兔”。接待之后并非都要招待。而现代汉语词典对招待的解释是: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辞海中解释:“招者, 召也。“以手曰招, 以言曰召”。显而易见, 招有主动意, 接有被动意。可是如今,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 公款招待成了接待工作的代名词, 硬要请, 硬安排局, 显然不光是认识上存在误区, 行动偏离的是为了某种目的, 应当让“招待”在公务活动中淡化。

在国外, 对待公务接待和我们大不相同, 我们的近邻印度, 很多政府公务员竟然没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在俄罗斯, 一位政府官员如果想用公款请别人吃饭, 严格控制而繁杂的报销手续会让他望而却步, 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来说, 到餐馆就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当年中国最高领导人访美, 美国人招待的也只是六菜一汤, 且是家常菜。

要遏制吃喝风, 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营造健康的接待文化。特别是领导干部, 要牢记“两个务必”,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改进作风, 打破“上接下迎、相互宴请、自我宴请、餐桌公务”的歪风。饭店也要担起一份社会责任, 主动推出小份菜, 引导适量点餐, 耻于为舌尖上的浪费推波助澜, 消除满桌“剩”宴现象。当然, 我们的制度只规定了机关事业单位接待应该如何, 而对企业没有约束, 企业不在真空中, 也要和政府等单位打交道, 这不利于整个风气的改善。

(二) 从法律层面认识

毛泽东同志曾严厉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尽管公款接待用餐是吃到肚子里, 并没有直接进入个人腰包, 但公私不分, 奢侈摆阔乱招待, 无疑是侵占国家资财、侵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为。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 公款大吃大喝这类挥霍浪费行为主要是违反财经法纪, 应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责任人给予包括撤职、开除在内的处分;对挥霍浪费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问题,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意见。

因为公款吃喝没有纳入法律所管辖的范围。许多人将公款吃喝定性为职业道德问题、思想问题或者说是党风、政风问题, 对于公款吃喝的治理措施主要为廉政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制度约束等。出拳打击, 无法可依, 常规性的文件没少发, 结果依然是缺乏威慑力, 在某种意义上反而助长了公款吃喝风的盛行。

2005年5月, 北京律师韩传华向外界发布了他拟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餐饮票据管理法”, 共有七章, 四十七条, 希望通过这部立法建议, 不仅可以遏制公款吃喝, 还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尽管“无疾而终”, 但毕竟这种勇于思考和尝试, 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北京青年报》2004年11月1日消息, 国家级贫困县宁夏同心县100多家党政机关单位和部门, 在当地一家新月楼餐馆欠账吃喝, 历时十余年, 吃喝白条近5000张, 拖欠金额高达80多万元, 餐馆不堪重负, 一纸诉状将欠款大户县经济贸易局告上法庭。暂且不说这5000张“吃喝白条”到底是不是属于正当的工作和招待所需。餐馆老板的举动, 已经把公款接待留下的尾巴拖到了法庭。难道我们在看待这类问题时, 仅仅看作是一起经济纠纷?仅仅偿欠就完事吗?如果这里有浪费及不合理支出, 就不能再另案处理吗?有关人士也毫发无损吗?

有制度, 并不意味可以代替法律, 制度本身也有限度, 制度中规定的影响较大的问题, 如果长期不奏效, 让人感觉无关痛痒, 已成“抗药”时, 必须适当运用法律武器。

在意大利的刑法中, 利用公款吃喝玩乐被会定为贪污罪, 只要有人举报, 就会受到处罚。国外的一些做法, 也可结合我们的国情, 加以借鉴。

当今, 我们正在大力推行依法治国, 用法制引领和规范公务接待, 遏制公务接待的浪费现象, 让浪费有法问津, 从制度中的一些难点上升到法律层面, 值得期待。

(三) 从制度层面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 接待管理的“专门”规定就是我们日常接待要遵守的“规矩”。建国以来, 规定制定较详细的分别是1998年5月14日财预字[1998]159号《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 2006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以及2013年12月8日发布的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截至目前, 省一级的根据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定办法的有, 山东、湖南、四川、陕西, 湖北、辽宁、广东、江西、河北, 黑龙江省等, 市一级的不多, 仅有宜昌、德州等。北京市出台的新《办法》中规定:接待用餐原则上不安排陪餐人员, 报销无公函接待费用的, 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湖南省在新《办法》中要求:公务接待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一支笔审批。山东省在《办法》中指出:建立健全国内公务接待集中管理机制。对接待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分级负责, 对口接待。四川省在新《办法》中指出:公务接待实行一事一结制度, 每批次公务接待活动结束后, 应当按规定及时结算。建立对口接待制度, 一般以对口部门为接待单位, 接待联合工作组, 以牵头单位为接待单位。

但以上出台的都是办法, 虽然冠上了省 (市) 办法的名头, 但看不出有多少针对性, 远够不上实施细则的程度, 关键的问题细化的不够。

中办发[2006]33号《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各地党政机关要结合当地情况明确规定接待范围和相应开支标准, 可是后来迟迟未见有相应的内容出台。这次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出台后, 目前依然没有查到因地制宜的开支标准和相关要求。那么, 如何创新管理措施, 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更为细化的办法, 科学界定公务接待的范围, 制定严密和可操作性的细则, 尤其是要制定出报销列支的相关办法, 以便在实际接待和报销工作中操作, 是摆在各单位绕不过去的一道必答题。国家新出台的规定比以前的已细化了很多, 为了更利于执行, 这里再谈一些具体想法:

1.完善制度体系。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清理、结合新近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修订现有的公务接待相关制度, 包括接待管理、财务报销、内外监督等, 明确制度规定,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加强接待费管理的“硬”约束。根据各地的财力和实际情况参照会议等标准分类别制定招待费的控制标准和控制额度, 实行数量、金额双控。过去我们搞过“四菜一汤”标准, 2007年时, 国宴的标准由以往的“四菜一汤”改成了“三菜一汤”, 事实证明, 只有量是管不住的, 而且量也有大有小。

2.统一核算要求。

凡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在“业务招待费”科目中列支, 不准串科目隐匿, 不得列入其他费用支出项目, 也不得列入内部宾馆、招待所、单位内部食堂的成本。不准用应收的租金、承包费和应上交的管理费、其他收入等抵顶。

3.合理界定内涵。

比如, 什么算公务, 什么算商务, 什么形式算自助餐, 什么档次算工作餐, 什么标准是宴请。

4.淡化身份接待。

吃饭分等级实无必要, 同样是填饱肚子, 不该看人下菜。应当不论来者身份如何, 一律同样标准接待, 不能按职务“水涨船高”, 主要采取对口接待, 淡化对等接待。

5.明确报销时限。

要一餐一单, 一次一结 (可能是一餐, 可能是连续的多餐) , 不允许将多次接待的票据混粘在一起, 财务审核尤其要注意发票编号不接续, 印章名称不一致的情况, 防止集中报销, 浑水摸鱼。接待工作结束, 报账不得跨月, 当年发生的招待费用必须当年结清, 不得跨年。

6.清楚“该”与“不该”。

用餐事由、陪同按规定, 就餐地点不滥用, 菜品、酒水有限定 (如不能用鱼翅、不能用高档酒) , 名茶、咖啡、用品、礼品、水果、香烟不可用, 等等。

7.自带酒水单控。

菜品好点酒难控, 这是公认的现实。实际接待当中, 用酒无外乎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本单位之外的接待场所, 要么在酒店选, 要么自带。凡自带的应当依价在总的接待标准中统一考虑。二是在单位内部场所接待, 大多平时按箱批量集中采购储存, 随用随取, 也应当考虑在接待标准总价以内, 不得游离之外, 额外突破。

8.规范“函”、“单”内容。

应当一律使用“接待专用公函”, 其格式和必备内容要统一, 要求要具体, 涉及人员一律实名, 涉及日期、天数, 人数, 一律大写, 防止人为更改。

“用餐审批单”应当完整体现、单位、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标准、审批和接待人等内容。样式及内容如下, 供参考:

注: (1) 审批前, 需持接待对象单位公函或其他佐证函件。

(2) 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 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 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3) 报销凭证需具备: (1) 接待对象单位公函; (2) 公务接待用餐审批单; (3) 正规报销发票; (4) 公务卡消费凭证 (小票) ; (5) 用餐菜品清单。 (6) 自带酒水品名, 价格及用量清单

(4) 实际消费金额在批准标准额度内的可以凭据报销, 超出部分不予报销。

(四) 从票据层面完善

原始凭证 (票据) 是记录经济业务, 明确经济责任, 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站在财务报销审核的角度, 那么作为报销依据的餐费发票, 从形式到内容是不是尽如人意?

1.目前最常见的是定额发票, 此类发票相对容易取得, 容易拆分、容易组合且不易核查, 发票从饭店发出后, 再就断了线索, 给一些单位虚开票据、虚报招待、乱支滥报提供了便利条件。要加强发票管理, 存根备查, 解决不留痕迹的漏洞。

2.定额发票设了刮奖区, 对于个人消费并无不妥, 然而, 对于公款报销的也同样适用, 未免说不过去。一但中奖, 岂不是单位埋单, 个人渔利。应当对单位个人消费的发票也有区分, 或者用颜色区分, 或者用编号首字母区分, 并明确规定单位报销的只能用哪一种类的发票。

3.税务部门要改进定额发票的格式设计, 增加必备内容, 如单位名称、日期、项目以及要求加盖时间戳记等, 对那些借用、串用、乱开、使用假票据和虚开发票的违法行为应予以严惩。

4.要限定定额发票的使用范围, 逐步实现就餐一律使用机打发票, 在过渡阶段, 可以规定一定额度以上的 (比如单次消费千元以上的大额支出) 不得使用定额发票, 可使用普通餐饮发票;或者规定凡公费报销的, 不得使用定额发票;酒店与宾馆、洗浴一体化经营、娱乐业及类似行业的发票, 要与餐饮专用发票严格区分。

(五) 从预算层面量化

作为财务部门来说, 对接待费用一切审核全在事后, 只有预算编制、下达在先。对于治理公款吃喝, 这些年从上到下采取的措施不可谓少, 但效果总是不太明显, 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 预算不单列, 决算随便列, 花多少都能顺利报销, 财政、审计等检查时也基本不太关注, 或者不想关注。因为检查者本身也接受着被检查单位好吃好喝的安排, 在没有专门要求的情形下, 对接待费用检查采取“绕道而行”。这样做的结果, 实际上是对实际报销接待费的一种默认, 给被查单位造成了报销即合理的错觉, 使得接待费开销更加随意, 更加理直气壮。因为他们认为财政、审计检查都没有提出意见, 那就说明资金使用没问题, 即便是有问题也是没问题, 难怪有饭店老板透出真言:吃10万元就能作出30万元的账, 表面现象是公款吃喝, 实际是为单位冲账。

其实, 为了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 在1998年5月14日财政部就发布了财预字[1998]159号《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 其中, 对招待费开支从预算的角度作了要求, 规定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 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并在财政部制发的“1998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中增设一个“业务招待费”目级科目, 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必须统一在本科目中列支。但规定太过笼统, 而且多年未作修订, 随着市场、价格等经济环境的变化。以致和实际情况脱节, 到实行国库支付制度以后, 完全失去了可操作性。

2006年出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全文只提到要加强财政性接待经费预算管理, 并没有提及其他渠道资金, 且没有限定总额和如何列示的要求。

2013年3月“两会”闭幕后, 国务院提出“约法三章”, 要求包括公务接待在内的“三公”经费, 只减不增。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1.51亿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0.48亿元。与2013年年初预算相比, 公务接待费减少3.86亿元。与2013年执行数相比, 公务接待费减少1.61亿元。

2013年底,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求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合理限定接待费预算总额, 单独列示。这表明, 用预算来作为重要控制手段, 已经得到高度重视。

将公务接待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意味着先预算后支出, 预算本身也是约束, 数字本身也是监督。有利于对其做到总量控制和规范管理, 使其不再成为“糊涂账”。各单位要根据单位性质和规模, 将年招待费额度纳入财政预算, 单独设立会计科目核算, 不得突破或串用别的项目, 既要有标准控制, 单次量化;又要有总量控制, 年度量化, 给接待戴上预算“枷锁”。

(六) 从监督层面约束

严格控制公务接待缺少的不是规定、制度、文件, 已发布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更为密集。如:1997年3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试行) 》;1997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2006年10月发布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2009年2月发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2009年5月, 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八项要求的通知》;2010年1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012年6月28日以国务院令第621号公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2012年12月发布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年初, 中央出台的“六项禁令”;2013年11月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13年12月, 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的《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等等, 都分别提到公务接待相关事宜。

人们也看到, 从2013年以来, 有了规范和治理才有了“立竿见影”的初步效果, 而之前却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普遍存在上级不好监督, 同级不愿监督, 下级不敢监督这样的为难和无奈。尽管没有一个文件为公款吃喝开绿灯, 倒是“三令五申”却管不住公款吃喝那张嘴。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 需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发挥舆论作用。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 定期公示各单位、各部门的招待费支出情况, 接受公众的监督, 条件允许, 可以开设专栏, 持续持久地进行。对招待费管理混乱、支出数额大的少数单位或部门, 重点进行曝光, 起到警示作用。

2, 。要加大公示的步伐, 缩短公示周期。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 公务接待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年度组织公开。其实, 一年度公开一次, 时间上可以再缩短。至少半年一次, 基层单位可以按季度公开, 把公开转为日常化的工作。

3.细化公示内容。控制招待费, 必须透明化, 公开化, 这方面国外早已有先例, 比如芬兰, 上至政府机关下至国有企业, 一起吃饭的有哪些人, 点了什么菜, 花了多少钱, 都要在网上公开其清单, 每位公民都能看得到、查得清。

4.走组织路线、群众路线, 通过支部、工会职代会监督。

5.开展专项审计, 纪检监察跟进。

6.会计监督:查四单齐备, 标准符合, 地点吻合, 时间吻合, 票据吻合, 人数吻合, 权限吻合, 结算吻合, 年度吻合, 预算符合, 真假查伪符合。

2011年, 备受关注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 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下, 在舆论高度关注和公众热切期待中, 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然, 公示当时的支出状况, 大都过于粗略和简单。

在日本, 从1994年起, 各地陆续建立了民间行政观察员制度, 民众自发成立“全国公民权利代言人联络会议”, 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检查纳税人的钱到底是怎么用的。他们时常向政府提意见, 要求公开财务。民间强大的监督使得日本公款吃喝的现象很少。

在国内也有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关注, 如:安徽固镇县曾规定, 招待费报销的程序为:单位的招待费开支, 按月结算, 到监察局审核后, 方可到会计管理局报账。未经监察局审核和突破招待费总额标准的, 会计管理局一律不予报销。武汉市在2006年在全市统一推行公务接待公示制度, 给所有副处以上干部发了一张塑料黄牌, 上面印有“六条”禁令, 要求随身带提醒, 成为“拒请牌”。

要畅通举报渠道, 设立举报专项奖励基金, 鼓励反映线索。江西省于都市就曾对公款吃喝实施有奖举报制度。各层级的检查, 不光要有公开的“通知检查”, 更要多一些临时的“抽查”, 暗查暗访。审计机关, 可以对接待费设立专项审计。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公开消息称:2013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国内公务接待专项整治, 中央国家机关公务接待费同比减少约33%, 接待数量同比下降50%。

公务接待中的吃喝风并非不治之症, 只要做到信息公开, 完善各类监督, 充分发挥群众举报和舆论的作用, 发挥和调动新闻舆论、人民群众对公务消费进行监督的积极性。让公众看到公务接待改革并不是纸面上的规定, 而是实实在在的制度。

既要有行政的专业监督, 也要有党内的监督;既要单位内部监督, 也要社会外部监督、舆论监督, 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都实施相应的监督。

(七) 从履职层面问责

将招待费开支是否超预算, 作为领导人年度履职的必备考核内容, 按隶属关系由上级考核部门查账核实, 记入考核档案, 追究责任, 给领导权力戴上“紧箍咒”。

事实证明, 没有问责, 不设高压线, 再好的制度也难奏效。早在2007年, 河南信阳市就出台了以“官帽”处理的地方禁酒令, 吓怕了不少官员, 因此半年时间竟然节省酒水费用高达4300万元。江西贵溪市也曾规定, 招待费实行经济责任制追究制, 各单位行政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分管财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招待费超过核定限额的单位, 按超过部分的60%征收扶贫基金, 上缴市财政, 同时, 责任人分别负担10%, 20%。面对这种后果, 单位领导当然会三思而行。2013年, 吉林省洮南市市纪委对全市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实行目标管理, 并制订“招待费责任书”, 这些尝试都值得研究和适当借鉴。

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开展反“四风”活动以来, 问责已不再单单是印在纸上词汇, 从全国范围来看, 2013年全年, 因为公款大吃大喝, 有1206人被处理, 起到惩一儆百的作用。

作为领导有接待的审批权, 被问责理所应当。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与他人无干, 接待违规操作、违规报销, 不光要追究领导人的责任, 也要连带追究接待部门责任, 财务部门责任, “板子”都要打, 促使各个环节都真正负起责任, 对“越线”的事敢管、敢碰。

领导是表率, 好的作风需要带动, 要加强作风建设,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总之, 制止奢侈浪费, 治理接待乱象, 是党风廉政和反腐败的重要任务, 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管理好接待管理与报销工作, 必须用行之有效的制度作抓手, 遵守规定不打折, 执行预算不开口、监督问责不放松。

参考文献

[1]李洪军, 李响, 陈燕.谈新形势下的招待费的核算与管理.管理观察, 2011 (8) 下旬刊

上一篇:写西湖的日记300个字下一篇:中小企业公司薪酬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