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公司对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2024-06-10

商业公司对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分析(通用6篇)

篇1:商业公司对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精神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农村改革发

展的纲领性文件。县委县政府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深刻领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领会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带领全县上下,通过对**县情全面仔细的分析,集思广益,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传承稻作文化,实施后发出战略,把**建设成为环鄱阳湖市场导向型经济强县的战略定位,组织实施了包括现代信息物流战内的六大战役。同时,县委县政府积极参与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深入挖掘稻作文化内涵,唱响稻作文化品牌,促进县城经济的发展,及时推出并实施了以“一城”“一节”“六甲”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稻米城建设项目。这个项目内容庞大,涉及**经济社会各个层面。该项目由若干个具体子项目组成。其中,稻商甲天下既是该项目的名称,又是该项目的总体目标。作为实施该项目的牵头部门,我们认为要建设好稻商甲天下这个项目,要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改革创新,达到生产繁忙、消费旺盛、货畅其流、高效便捷的目标,让一定区域内的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又从**流向各地,真正实现天下稻商汇聚**的繁荣局面。上述内容也正是现代物流业的应有之义,因此说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稻商甲天下,对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物流企业情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县现代物流业已快速起步,截止11月底,我县共有物流企业 18 家,从事物流人员476人,其中货物搬运企业 11家,货物仓储企业11家。全县登记载货车辆 604台,载重总吨位4118.7吨,年货运量14683万吨公里,其中在外县营运在我县注册的载运车辆 123台,吨位1438吨,铁路货运发送量96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54 万吨,实现物流业增加值1.8亿元,占第三产比重为约18%,物流费用约6.7 亿元,占全县gdp的20 %,从事个体物流行业520余家(含个体车辆、船舶、长途贩运等)分别比上年均有大幅度增长。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交通方面、珠曹公路改造全面竣工,石镇码头建设进展顺利,农村公路改造已基本完成,顺利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面,新增仓储面积达到12000 m2,物流园区检验检测中心正在积极申报之中,县城水网改造已顺利完工,供水能力提高到每日3.5万吨,220千伏输变电站也已接近完工,大大缓解了我县用电紧张的问题;县城主街道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网络通信方面、加快通信网络向ip化、宽带化、移动化和全光化建设,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容量宽带城城网和宽带接入网,初步建成了3g移动电话和无线移动互联网,全面通过了电子政务工程,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普及工程、实施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工程,将信息化贯穿于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全过程,提交了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3、市场培育情况:市场主体不断状大,据统计2008年11月止,我县新增落户工业企业12家,新增物流企业3家,整合了现有资源,组建了**贡米集团、珍珠集团、生猪集团三大传统产业,培植了建材、化工和新型光伏电子三大主体产业,新建了江南米业市场,引导和培育城郊生猪批发市场等。规划建设6条商业特色街道,改造了现有的小商品市场,新建了新天地货物的配送中心,填补了货物配送的空白。

一是农业物流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企业(中介组织)”的农产品物流网络。目前,全县拥有12个农副产品市场,其中3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营销合作组织71个,农民经纪人399人左右。批发市场不断壮大,粮食、生猪、禽蛋、席草等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兴起,农民经纪人的迅速发展,为加快现代农业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二是商业物流初具规模。近年来,天源星光、购物步行街、江南米业、万昌农副产品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和提升。三是工业物流正在剥离。随着我县国企改制的完成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逐步外包,企业内部物流。四是旅游业逐步兴起,已成为我县地方产品物流的重要载体。

虽然,我县现代物流业有所发展,但总体来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及经济发展的需求比,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成本太高,流通周期过长,效率偏低。大部分工商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体系,但由于管理粗放,大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均在20%以上,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仅为10%左右。二是物流企业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方式落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尚未完成,只能提供一些低水平、低层次、单项服务功能。三是物流设施与装备落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装运机械化水平低;物流信息化普及程

度低,制约了物流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提高。四是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县物流管理条块分割层次多、秩序乱,行业垄断严重。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实践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主客观障碍,坚持统筹规划、市场主导、企业运作、分步实施的发展原则,以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加大物流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积极推进物流资源整合,合理进行物流产业区域布局,增强现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使之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目标

按照《**国际稻米城发展规划》,国际稻米城的主要目标是建好“一城”(国际稻米城)办好一节,实现六甲,建成一个世界级,八个国家级,其中**稻商甲天下的目标是要求**的稻米及其他相关产品,达到吃在**看在**、买在**、卖在**、游在**、住在**的目标,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目标,无论吃、看、买、卖、住都属于商贸物流的范畴,要把这个目标具体化那就是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具体发展目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要打好现代信息物流战,用三年的时间打通一至三条本县的快进快出的物流通道,全力支撑**新型工业的崛起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具体的讲到2009年,我县要拥有10个过亿元的物流企业,建成一个物流园区及一个物流保税仓库,物流仓储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结算中心、营运中主和集装箱集散基地(无水港码头),初步建成比较成熟规范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8.18亿元,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积极创办旅游集团,精心打造精品旅游战略,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推动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路口经济,港口经济和现代服务业。

到“十一五”期末,要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扩大开放、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水运、铁路、航空、公路的多种运输方式有效的衔接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基本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县城,汪家、石镇3个物流园区,建设以建材、化工、生猪、粮食、(贡米)新型光伏电子等专业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到2010年,全社会物流成本下降2¬—3个百分点,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使**力争成为环鄱阳湖东岸现代物流重要区域中心。

(三)发展重点

1、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整合城乡现有物流资源,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加快建设县城新区、汪家、石镇等综合物流园区。加快兴建,检验检测中心、营运中心、梓埠化工专用码头;加快兴建生猪批发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改造江南米业市场,规范珍珠市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社会物流信息化。

2、积极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网络。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机遇,创新发展方式。用现代科技、用现代知识、现代经营方式等来改造和变革,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企业信息化,建立适应我市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综合处理平台。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认证体系,完善网上支付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二是推进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信息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制造商、供应商及货主、用户联结起来,实现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全程管理,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在公共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快建设网上交易系统、网上支付系统及相关的物流配送系统。三是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以推动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加快建立各类物流信息系统,促进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如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在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快条形码技术、定位技术、扫描器、电视监控等技术的应用。

突出培育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首先体现在生产制造和流通企业。因此,要发展现代物流,首先必须注重工商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和普及。我县物流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潜在需求十分巨大。因此,加强资源整合与市场培育是发展我县现代物流的重中之重。必须把扩大物流需求与改造物流供给结合起来。一是要积极支持工商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剥离低效储运方式,优化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引导物流需求的增长;二是要努力推进运输、仓储、货运代理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转型,积极培育与发展现代物流专业企业,改善物流供给质量;三是要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服务规范和价格机制,形成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高效、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

4、不断完善现代物流运输网络。以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运输能力,基本形成以公路为基础,以铁路为骨干、水运、航空等运输协调发展的高效便捷、有机衔接的综合运输平台。一是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完善综合运输条件。重点建设高速公路、省道、重要经济干线和农村公路;争取即将开工的德昌高速经过县城经济中心,打通县城南向快速通道。积极规划和争取**至贵溪专用公路,打通**的东出口;整治江河航道,建设石镇和梓埠港口码头。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相互配合的能够适应现代化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综合交通网络。二是有效整合运输资源,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整合运力资源,提供无缝运输。加快运输标准建设,消除运输障碍,发展智能型交通运输,提高路网运行能力和服务质量,形成结构合理、运输质量明显提高的综合运输体系。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措施

1、改革管理体制,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规范企业注册登记前置性审批,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规定外,其它前置性审批一律取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物流企业的分类标准,设立工商登记代码,为物流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提供方便。对物流企业设立非法人登记机构,各级要予以支持,如经营范围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审批事项,企业已取得相关批准文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企业申请和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予以核定分支机构经营范围。

2、实施优惠政策,支持物流企业发展。调整物流企业税收政策,改变运输与仓储企业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状况;改变物流行业不同环节之间,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重复征税的问题,明确物流企业的营业税计税基数,以扣除外包业务支出后的实际收入为计税基数,对于跨区经营物流业务的企业,实行统一缴纳所得税;解决物流行业现有闲置资产整合过程中税费过重的问题,取消闲置资产整合缴纳的契税、营业税等,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实行优惠的土地政策,对符合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交通枢纽等物流基础设施项目,要实行优惠的土地政策,需要新增土地的优先安排用地,土地出让金、城市配套费按工业发展等优惠政策的下限征收:企业以原划拔土地为条件引进资金和设备建设物流中心,可按规定补交最低标准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将土地使用权作为法人资产作价出资;企业经批准以原划拔土地自行改造为物流中心,凡未涉及产权变更,转让或出租的,免予缴纳土地出让金;企业经批准对旧仓库等设施进行易地改造,新建物流中心时,原土地由政府收回后重新出让,所得出让金返还企业用于抵缴新建项目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原有传统物流企业改组资不抵债的,可将划拔土地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出让金,作价进入企业总资产,冲抵企业债务。调整收费政策,调低或取消境内的道路收费,降低公路收费总水平,整顿港口、码头、仓储、运输等物流环节的乱收费。同时,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参照外地做法,每年从国土基金或财政预算内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物流发展引导资金,用于物流项目建设贴息或者担保。对于符合国家、省、市规划要求的物流项目,鼓励其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增资扩股、发行企业债券、中外合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协调各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积极安排贷款,在资金上给予倾斜,加大扶持力度。

3、出台物流规划,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现代物流业是项新型朝阳产业,涉及到交通、民航、铁路、港口、工商、商贸、税务、商检等方面,仅靠一个部门难以推动和协调其发展,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高位推动。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发展规划,规范指导全县物流业的有序发展已成当务之急。在制订规划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强调资源整合,促进新建物流园区的健康发展。

4、建立指标体系,及时了解发展动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是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物流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物流产业的统计口径不一致,物流统计资料不全,为物流规划、物流政策的制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准确掌握物流供求的规模和水平,物流结构的变化趋势,建议统计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明确物流产业的统计口径,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的收集,研究和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物流业发展情况,为物流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5、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工作的组织领导。物流业是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市场竞争由商品质量、价格竞争发展到物流供应链的综合服务竞争,这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劳动就业的战略举措,对企业来说,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由于现代物流发展涉及面比较广,建议由县委县政府领导牵头成立我县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和推动全县物流业发展。

篇2:商业公司对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一、我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我省物流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7年,我省物流业增加值为1206.89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9%,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物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我省社会物流总额达31079.97亿元,同比增速18.41%,货运总量达到10.57亿吨,增长9.06%,这在前几年是很少有的。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8.36%提高到8.80%,凸显出物流业发展对做大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从全省情况看,物流行业在提高整体效益的同时,物流费用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2007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983.3亿元,同比增长17.9%;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21.76%,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呈下降之势。在物流需求规模增长明显快于GDP增长的情况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逐渐降低,表明我省物流业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我省物流业运行的基本特征:一是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规模超亿元和十亿元以上的企业已有十多家,有的吸纳了几百家物流企业进入物流园区,有效地整合了资金、设备设施、信息技术等社会资源,市场的集聚度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物流外包业务增加、专业化程度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较快。据统计,2007年全省制造业物流外包增长速度在5%-10%左右,运输与仓储外包的增长速度在10%-15%左右。分离外包业务的行业已经从前几年的家电、电子、日用消费品等向着钢铁、煤炭、建材、汽车、医药等行业的上游企业延伸。第三方物流市场逐步细分,专业化程度提高,并注重了现代物流方式向采购环节延伸,供应链管理这一全新的经营观念逐步被企业接受和应用。三是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初具规模。我省铁路密度和货物周转量居全国之首,目前我省已拥有各种生产性泊位91个,唐山港、曹妃甸港、黄骅港总体规划的出台将大大提升煤炭、石化、钢铁、铁矿石(粉)运输能力。石家庄机场基本完成扩建工程,民航开通了27条国际、国内执行航线,石家庄内陆港于去年4月正式开港运营,全省港口年吞吐能力近4亿吨。石油、天然气管道延展长度超过735公里,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国有铁路和公路主干线为骨干,兼有地方铁路、水运、管道和航空运输方式与京津交通全面对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四是物流装备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基础地理、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信息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立体仓库、专用叉车、集装箱车、厢式货车、物品托盘、冷藏车等得到普遍应用。全省物流师培训、考试、资质认证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五是各级政府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大了支持力度。省政府把现代物流作为新兴产业,列入河北省“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制定了《河北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唐山、石家庄、邯郸等经济中心城市也都制定了现代物流专项发展规划,省市还建立了重点项目引导资金制度。列入河北省“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有的已投入运营。六是区域间联合与合作有了新的进展。通过“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论坛”这个平台,北京物流协会、天津市交通与物流协会、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三方负责人共同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书”,在会员待

遇、维护企业正当利益、信息共享、网络联系、培训认证、技术管理等方面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合作。

二、我省物流业面临的形式及问题

受美国次贷危机及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生产资料供需增势双双减弱,物流行业呈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物流经营成本持续上升,物流企业平均利润率普遍下降;企业发展资金短缺;操作性员工工资成本持续上升,稳定性下降;油价不断攀升,与2002年对比,柴油价格平均上涨86%,企业反映油价已占运输企业总成本近40%;物流企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2年的30%降低到10%以下,仓储企业只有3~5%,物流企业只有2-3%的毛利,一些企业出现亏损。

未来一段时间,我省物流业发展将出现如下趋势:一是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将推动现代物流业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二是随着国内外物流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分化重组将进一步加快;三是制造和商贸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是个趋势,将进一步强化自身物流功能,物流企业与生产型企业合作空间增大;四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一批在建物流重点项目将得到支持,并加快建成投入运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将进一步加快;五是企业获取资源、资金的难度将有所缓解,但经营成本进一步上升,普通的低端服务利润越来越薄,创新型业务、增值型服务和适应客户需要的特色服务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总体上看,我省现代物流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需进一步提高;物流资源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和整合;条块分割、体制不顺,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社会物流综合统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行业诚信体系不健全;物流方式和设施落后,网络体系建设不完善,标准化程度底;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布局分散、功能单一,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物流园区发展滞后,建设缓慢;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剥离第三方物流,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换缓慢,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远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对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要加快构建我省现代物流主体框架。围绕重点培育五大物流枢纽城市、十大物流园区、建设三十个物流重点(配送)项目,抓好各经济中心城市重点物流区域规划、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物流网络规划、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规划、物流企业的整合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以经济辐射面和区位为依据,加快经济中心城市现代物流设施和经营网络建设,提高中心城市经济集聚度、辐射力和竞争力;以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行业需求为向导,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筑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省有关部门应从园区规划和建设入手,重点抓2—3个试点,尤其要抓好港口物流园区和区域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以带动全省物流园区和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物流功能的综合集成。

(二)要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合与合作,共建物流市场协同体系。一是要与京津两市的物流行业组织、物流龙头企业、高校、物流科研单位,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共建京津冀区域物流市场协同机制。二是建立不定期的高层联席会制度,交通情况,研究对策,商讨措施,促进联合与合作。三是共建为物流企业服务的信息平台。四是建立企业间的业务合作关系,推动合作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三)要加大推行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工作力度。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标准》(GB/T19680-2005)和《通用仓库等级与仓储服务质量》(GB/T21072-2007)国家标准,为促进我省物流企业规范化发展,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文件,对贯彻国家标准提出具体要求,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物流企业A级标准和仓储企业★级标准评定。通过评审达标使我省物流企业管理尽快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我省应学习外省市的做法。从外省情况看:广东省规定物流龙头企业必须达到国家A级以上标准;上海市经委要求2007年要新增20家国家A级物流企业;宁波市政府设立了物流企业引导资金向A级物流企业重点倾斜;浙江省确立现代物流重点联系企业要达到国家A级标准为基本条件。此外,宁波地方税务局推出对A级的物流企业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规定评上国家A级的物流企业如在规定纳税有困难的可根据地税局部门批准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并设立专项资金向A级物流企业倾斜等等,以支持物流业发展。建议我省根据省情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达到国家A级标准物流企业。如列入省重点项目的企业,必须达到国家A级标准,以促使我省物流企业做强做大,推动全省物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四)要进一步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和资质认证工作。要广泛开展岗位培训,提高现有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工作水平,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要加快培养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协会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省人事部门和省现代物流协会应共同研究制定我省中、高级物流师的培训计划,并实行物流产业人员职业资质认证制度。

(五)要进一步加快物流信息化步伐。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信息化相关标准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为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创造条件。各个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物流企业管理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卫星定位系统(GPS)、供应链管理(SCM)等,进一步提升全省物流信息系统与国内、国际接轨的水平。

(六)要加快工商企业主辅分离步伐,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要进一步深化工商企业改革,逐步将企业的物流资产、人员进行剥离改制,注册成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享受辅业改制有关免征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对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自有仓库及其附属设施的应免征营业税;对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运输工具、物流设施、装备等固定资产,应在增值税方面提供优惠;鼓励工商企业实行物流业务外包,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促进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第三方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七)要进一步开放和激活物流市场。省、市有关部门要清理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允许各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进入现代物流市场,外资、民营资本进入现代物流市场不受投资规模和投资比例的限制,积极鼓励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到河北各地建立物流仓储、加工、配送中心。要加大物流市场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开展物流管理体创新、物流企业组织创新、物流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变传统物流为现代物流,引导物流需求,盘活物流资源存量,培育物流市场。鼓励支持物流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拓展市场,提高竞争能力。

(八)要尽快建立全省物流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一是建立物流行业代码。现在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还没有代码,行业代码是一个行业正式纳入国家市场管理的标志之一。行业代码的建立,可以为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加强物流市场管理,以及为政府实施管理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创造条件。二是建立正确的准入机制。当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物流企业的准入标准,政府有关部门应在准入标准方面作出规定。三是完善退出机制,以保证所服务的企业不受业务、资金和信息的损失,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

(九)要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和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对列入省、市规划的重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应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范围给予重点扶持,争取列入国债贴息项目;省、市有关部门管理的重点项目引导资金、货运基金、技术创新资金、科技开发资金、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资金等,也应优先用于物流企业的货运站场建设,加大对物流企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对已列入国家和省物流重点项目和在建项目,银行应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十)要实行积极的税收政策。在税收政策上应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允许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发改运行【2004】1617号)以明确的政策落实到位。物流、仓储企业按3.3%营业税征收;物流企业可使用《全国联运行业货运统一发票》,其开具的发票准予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实行统一核算的直营连锁物流分公司可由总部所在地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所得税;物流企业当年利润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可免交所得税;物流技改项目购置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

(十一)要支持物流企业合理用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应列入工业、仓储用地范畴。对列入省、市重点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新增用地,应享受省扶持重点项目有关政策,要适当降低物流重点项目进入省产业支撑项目的政策门槛(由10亿元投资降到2亿元以上);鼓励原市区的物流企业到市郊结合部建设物流中心,市区土地实行腾笼换业,原划拨土地由政府收回依法公开处置,并按规定给予企业适当补偿,用于新建物流中心;对列入省、市重点规划或在物流园区建设的重点项目,其用于立体仓库、恒温仓库、自动化仓库建设及流通加工标准厂房建设方面的用地,可使用建设用地转换指标,在农用地转用、征用指标的分配上给予支持,供地方式按工业项目以协议方式出让。

(十二)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城市货车通行管理办法,为重点物流企业的小型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停靠提供便利条件。

要减少通关手续,推进物流企业与口岸通关监管部门信息联网,对进出口货物实行“提前报检、提前报关、货到验放”的通关模式,加快货物通关速度。在收费方面,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

(十三)要进一步搞好社会物流综合统计工作。由于启动资金不足(江苏启动这项工作省财政拨付91万,四川启动这项工作省财政拨付74万),已影响到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省财政加大对此项工作支持力度,尽快拨付专项启动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全省社会物流统计体系建设、购置设备、开展培养和日常工作等,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做为政府长年采购项目确保资金到位,以保障我省社会物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四)要进一步完善我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物流发展的宏观指导。联席会议在省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省发改委为牵头单位,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综合协调和研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

篇3:新疆商业银行发展物流业务的分析

2009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 同时,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大对物流的政策支持。新疆作做为政策重点倾斜地区, 新疆商业银行如何结合当地实际, 发展物流业务, 本文将从新疆商业银行的业务现状、物流金融的发展模式、物流业务风险点、新疆商业银行物流业务合作模式四方面进行探讨。

1 新疆商业银行的业务现状

1. 1 新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及人员

截止2008 年底新疆商业银行共设有分支机构2074 家, 其中包括; 国家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1285 家; 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53 家; 城市商业银行80 家; 邮政储蓄银行654 家; 村镇银行1 家以及外资银行1 家。

1. 2 新疆银行信贷规模与经济增长

截至2010 年12 月末, 新疆人民币各项贷款达到4973 亿元, 年度增长1185 亿元, 增长31%, 增幅连续两年突破30%, 信贷增速在全国排名榜上大幅提升, 同时, 伴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 1990 -2010 年间, 新疆GDP年均增速达到15%, 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势头。

1. 3 新疆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的发展

银行信贷资金能够拉动经济实体发展, 并对新疆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贡献, 就2010 年新疆发放贷款来看, 投向历年重点支持的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三农”领域, 新疆依然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

2 物流金融的发展模式

2. 1 仓单质押

货主按照约定数量送货到指定的仓库, 仓储企业接到通知后, 经验货确认后开立专用仓单; 货主当场对专用仓单作质押背书, 由仓库签章后, 货主交付银行提出仓单质押贷款申请。银行审核后, 签署贷款合同和仓单质押合同, 按照仓单价值的一定比例放款至货主在银行开立的监管账户。贷款期内实现正常销售时, 货款全额划入监管账户, 银行按约定根据到账金额开具分提单给货主, 仓库按约定要求核实后发货; 贷款到期归还后, 余款可由货主 ( 借款人) 自行支配。

2.2动产抵押与动产质押

①动产抵押。

动产抵押, 也就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供作债务履行担保的动产, 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 予以变价出售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除《担保法》第37 条规定的不可抵押的财产外, 其他财产可以进行抵押。就物流企业而言, 所拥有的车辆可以进行强制登记, 国家对流动性强、价值较大的动产进行行政管理, 对其自可象不动产那样可通过登记来实现抵押的公示效果。同时, 物流生产企业的设施设备, 也可以进行动产抵押。

②动产质押。

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 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 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担保的范围, 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 应当适用法定质押担保的范围, 即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

2. 3 保兑仓

“保兑仓”是指以银行信用为载体, 以银行承兑汇票为结算工具, 由银行控制货权, 卖方 ( 或仓储方) 受托保管货物并对承兑汇票保证金以外金额部分由卖方以货物回购作为担保措施, 由银行向生产商 ( 卖方) 及其经销商 ( 买方) 提供的以银行承兑汇票的一种金融服务。

企业向合作银行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后开出承兑汇票, 且由合作银行承兑, 收款人为企业的上游生产商, 生产商在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前开始向物流公司或仓储公司的仓库发货, 货到仓库后转为仓单质押。

2. 4 开证监管

开证监管是指银行为进口商开具立信, 进口商利用信用证向国外的生产商或出口商购买货物, 进口商会向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其余部分则以进口货物的货权提供质押担保, 货物的承运、监管及保管作业由物流企业完成。

3 物流业务风险点

3. 1 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

国内一些地方性规模较小的银行出于风险防控的考虑, 甚至还没有开展过物流金融业务。物流金融业务在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业务操作尚不成熟这就要求银行管理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又要熟悉相应的行业知识而保障物流金融正常高效的运转也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统的支撑。

银行在贷款工具设计风险管理方法和内部监控方面不太完善, 各种制度法律的不健全, 都将会给银行带来一系列的操作风险。

3. 2 银行面临的担保风险

第三方物流公司, 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 企业的信用状况也是良莠不齐。因此, 与银行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否依法合规经营, 其内部管理是否严格, 社会信誉是否良好, 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是否良好, 各种硬件条件是否过硬等情况都会关系到第三方物流能否为融资企业提供担保以上条件若不符合, 一旦融资企业出现资信问题, 银行就很难从担保企业获得追偿而给银行带来风险。

3. 3 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在银行的信贷业务中, 抵质押物是确保收回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 能够缓释客户的信用风险。所谓质押物价值的充足性, 是指贷款金额与抵押物评估价值的比例, 又叫抵押率若申贷金额比低于抵押率就是充足, 高于就是不充足而质押物的价值评估则存在一定的风险。

4新疆商业银行物流业务合作模式探讨

4.1银行提高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能力

物流金融业务对我国银行来说还是一项相对较新的业务, 因此, 在宣传物流金融业务知识的基础之上,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提高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 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的业务人员来带动业务的发展; 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先进的技术, 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建立专门业务的法律顾问, 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和方法。

4. 2 实施物流金融风险基金

目前我国仅有中远、中海等大型物流企业在以“物流银行”的形式与各大商业银行合作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处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 经营风险不容忽视。由于要深入产销供应链中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相对地扩大了运营范围, 物流金融业务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就随之增加。

4. 3 物流授信

金融机构根据物流企业的规模, 经营业绩, 运营现状, 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 授予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额度, 物流企业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 由物流企业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 金融机构则基本上不参与该质押贷款项冒的具体运作。

金融机构是金融物流的最终决策者, 通过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和长远利益关系, 对物流企业的有效开展金融物流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物流企业要以物流供应链为依据, 以物流企业为桥梁, 探索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机制, 建立与金融机构的长远利益关系, 使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 为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

摘要:新疆作做为政策重点倾斜地区, 新疆商业银行如何结合当地实际, 发展物流业务, 文中将从新疆商业银行的业务现状、物流金融的发展模式、物流业务风险点、新疆商业银行物流业务合作模式四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银行,物流,信贷

参考文献

[1]何红梅.从物流金融发展的视角议企业银行[J].物流技术, 2012, 31, (6) .

[2]成巍立.浅析我国银行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J].时代金融, 2011, 6..

[3]陈靓.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开发可行性探析[J].商业文化, 2010, (4) .

[4]胡佳.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 3.

[5]李琳.我国银行物流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1, 5.

[6]李艳.新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07, 6.

[7]何景蕾.新疆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特色研究[J].现代银行, 2009, 6.

[8]刘涛.新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0, 6.

[9]王新华.新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0, 6.

[10]李檀.新疆银行信贷规模对于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7, (127) .

篇4:商业企业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分析

[关键词] 商业企业电子商务配送

一、引言

在当今这个供过于求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是各个商家争夺的对象,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商家愿意满足顾客随时随地的订购。电子商务扩展了消费者的购物空间,配送服务是对企业电子商务工作的有力支持。对于消费者来说,商业企业的配送服务必须在消费者认可的时间段内将商品送达,才能令消费者满意。

二、配送系统在商业企业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作用和形式

商业企业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配送,是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照用户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配载、运输等综合物流配送服务。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同时,为客户提供存货管理、组装、集运、信息等服务。新形的配送方式使商品流通较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智能化、简单化,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既减少商业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社会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商业企业进入电子商务开展物流配送服务,是对商业企业本身业务范围的扩大。通过电子商务,降低了商业企业的成本,加大了商家对外界辐射能力和影响力。配送服务成为商家产生差异化,进行有力竞争的利器。配送服务的优良不仅可以提高商业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商品的不足。

尽管新形的配送体系会相应增加不少商业企业自己建立销售网络、进行售后服务的成本,但这对于商家和用户都是有益的。用户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最佳的物流配送服务。商业企业的配送体系还能起到售后服务和收集信息的作用。通过配送人员直接与顾客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商业企业能及时获取消费者对商品售后服务的需求,为商业企业进行决策分析,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极为重要的依据。因此物流配送越来越受到商界的重视,许多商业企业对建立配送体系跃跃欲试。电子商务对商业企业物流配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性要求,同时也为拥有配送体系的商业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目前,是否能够建立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物流配送体系,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能否进一步顺利发展和深入的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没有一个高效、合理、畅通的配送系统,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就难以在商业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挥。

配送系统作为商业企业“e”化中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是商业企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实现企业加速发展,实现电子商务功能的组成部分。由于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化,使得购买者的购买范围得到了巨大的扩张。商业部门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形式,按时送货上门,以满足这种远程销售,减少店铺和供应等环节的成本,才能使商业企业“e”化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所以,如何既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又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配送服务,是商家“e”化方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商业企业电子商务过程中,配送服务与订货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商家的“e”化订货服务一般是由其销售组织的客户联络中心接收客户发来的订单,再通过与配送中心的协调,确认客户送货时间,同时确认客户的送货请求。在确认订货到送达过程中随时接受客户的服务查询,报告配送的状态。其后的上门配送服务是由配送调度中心来管理,并指派运力来完成的,而其配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根据客户的订单请求,动态计划和调度运力资源,确定客户的最优送货时间;(2)计划和调度运力,向运输部门下达送货作业通知;(3)监控配送的状态,应急调整和安排运输任务;(4)及时反馈配送的状态,完成应急处理;(5)保证客户的到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6)充分利用运力资源,控制和减少成本。

以客户为中心、以准时为原则和以技术为依托是现代商业企业电子商务化后所具有的三个突出特点。首先,以客户为中心是指在商业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客户是最宝贵的资源,组织的所有活动都以客户为中心来展开。市场营销活动充分利用客户关系,针对目标客户组织高效的市场活动;销售活动直接面向客户,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服务与支持活动采用上门的方式,为客户带来最大的快捷与便利。其次,商业企业运作过程中,配送处理以准时为原则,这样就可以在保证订单供应的同时,有效控制呆滞与积压,全面降低总体成本,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条件下的及时配送服务能使企业具有更大的赢利能力。最后,商业企业要以技术为依托,因为要实现客户关系管理和准时供应,成为现代化的商业企业组织,组织必须建立和实现一套完善的IT架构,在各个业务环节实现自动化管理,并保证各业务环节的互联与畅通。

三、配送系统新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

商业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和物流配送联盟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方向。商业企业的第三方物流也称合同物流,是商业企业作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系列化物流服务,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

在商业企业物流配送的自营方式中,企业也会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企业购买仓储服务,但这此服务都只限于一次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而且是临时性、纯市场交易的服务,物流公司并不按照商业企业独特的业务程序提供独特的服务,即物流服务与商业企业价值链是松散的联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企业物流配送可以和购买物流服务的企业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可以按照服务购买方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提供在企业外部物流甚至全部物流方面与企业的业务流程相吻合的高效率的服务。采用这种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增加企业柔性,提高效率,使主业更集中,可提高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获取能力。

商业企业实行物流联盟是指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形成优势互长、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商业企业之间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之所以能结成物流联盟,就在于物流伙伴追寻者能从物流伙伴领导者那里得到过剩的物流能力或处于战略意义的地理市场位置,卓越的管理能力等。组建物流伙伴可获得如下收益:降低成本,减少投资;获得技术和管理技巧;提高为顾客服务水平;取得竞争优势;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物流伙伴领导者与合同物流提供者的明显区别在于:对前者来说,物流服务收入不是它的主营业务收入,对后者来说物流服务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这样,商业企业除了物流自营外,还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采用第三方物流和组建商业企业的物流联盟,后两种方式均属外购物流服务。

商业企业采取自营物流配送还是外购物流服务主要基于两个因素:物流配送对商业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和商业企业对物流配送的管理能力。如图所示:

决策状态图

如图,如果物流在商业企业战略中起关键作用,但自身物流管理水平却较低,对这类商业企业(2)来说,组建商业企业物流联盟将会在物流设施、运输能力、专业管理技巧上收益极大;对于物流在其战略中不占关键地位,但其物流水平却很高的商业企业(4)来说,可能寻找伙伴共享物流资源,通过增大物流量获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处于(2)、(4)区间的商业企业可以建立物流联盟。如果某商业企业有很高的顾客服务需求标准,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极大,自己物流管理能力强,即商业企业(1),一般不会选择外购商业物流服务,而采用自营的方式。那些物流在其战略中地位并不很重要,自身物流管理能力也比较欠缺的商业企业(3)来说,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是最佳选择,因为这样能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为了集中精力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加上物流投资大,目前在我国相当多的外企不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自建仓库上,而把外部物流任务委托给当地物流管理相对较好的商业企业储运部门来运作,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与上海友谊集团储运公司的合作就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

四、结束语

物流配送为商业企业电子商务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基础,拥有有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电子商务化才有意义;其次,商业企业实现了电子商务化,在网上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检索到相关商品,为客户购买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全天候的服务过程,使消费者可以很自由地选择时间在家中进行检索和购物。完善的配送计划,为商业企业网上销售提供了大量的新式营销手段,所以,大力加强商业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扩大影响,增强配送服务的水平将极大的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满足顾客需求,增强企业实力。

篇5:商业公司对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经济的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了“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把物流产业作为鹰潭经济发展的“三篇文章”之一。今年以来,我市一批物流项目相继落户动工,物流园区建设快速推进,货运产业稳步增长,为我市发展物流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厚积薄发,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现有物流企业240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33家,全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营业收入由2007年的2.08亿元发展到2011年71.07亿元,年均增长141.8%;税收由2007年0.26亿元发展到2011年3.1亿元,年均增长85.8%。发展速度居全省之首。营业收入超亿元物流企业由2007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31家,税收超百万元的由2007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30家,物流产业占全市地方税收的比例由2007年的3.4%上升到现在的16.2%。

(二)筑巢引凤,平台建设成果显著。现代物流园项目。规划面积893公顷,定位于提供仓储、中转分拨、配送、流通加工、商品展示交易、集各种运输方式及信息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的现代化物流集聚区。园区控制性规划已通过市规划委员会审批,两条主干道工程进展顺利。投资1.2亿元的江西广甸8个品牌4S店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汽配家居市场项目和投资1.8亿元的大三江农副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已正式签约。国际商贸物流园项目。规划占地约12000亩,一期启动项目用地分别为南部国际眼镜城400亩、流通加工区约350亩、北部汽车城用地600亩和建材家居城500亩等。目前,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向市规划委员会报批,各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三)通江达海,口岸建设不断推进。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进口原料试行“上海—九江—鹰潭”水陆联运转关通关模式,属国内首创。鹰潭国际物流中心(无水港)2010年初建成并投入运营。鹰潭海关、检验检疫局已立项在建,至宁波的“五定班列”正式开通运行,进出口业务日益活跃,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一是物流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能够开展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企业没有几家,能够提供特色服务的物流企业则更少,尤其缺乏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多数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大多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货物代理等低层次服务上,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相差较远。二是市场竞争不规范。物流业务仍处于分散、无序、不规范的状态,物流企业参差不齐,物流低端市场经营秩序较乱,不同程度存在压价竞争、偷漏税、超载超限等现象。

(二)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尚未形成一个集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为一体的物流功能平台,难以做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三)物流项目开发建设资金不足。以物流园区为例,园区建设采取“资金自筹、封闭运行、自求平衡”的办法运作,征地、拆迁和“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园区没有任何资产可以抵押,融资十分困难。解决资金不足困难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落户我市,他们在带来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并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工作主线,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物流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改善物流服务环境,推进物流网络、企业、信息三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确保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培植龙头物流企业。各级政府要引导和鼓励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批发代理企业整合物流资源,延伸服务功能,逐步从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向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渗透,加快向第三方现代物流转型,可选择有一定规模和发展潜力的物流企业,依托现有场地、人才和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组建联合经营集团或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尽快形成1—2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龙头物流企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步伐,积极承接国内外物流业的转移,逐步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鹰落户,用其先进理念、经营方式、科技手段,影响和带动我市物流业向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引领带动和快速提升我市物流业发展水平。

(二)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江西省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建议制定鹰潭市物流业发展目标任务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部门职责,全面客观地反映和评价物流业发展情况,强化绩效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县(市、区)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之中。

(三)搭建物流信息平台。鼓励企业加强对自身管理信息系统的健全与完善,并积极推进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信息整合,改变已建信息化系统功能局限于企业内部事务性管理的现状。同时,依托市信息办网络资源,搭建全市物流信息平台,并和全国、全省物流信息平台联网,互联互通,及时统一、规范发布我市物流信息。

(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解放思想,千方百计通过采取BT模式、项目主体垫资、信托金融融资等方式解决制约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

(五)继续优化发展环境。要积极贯彻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完善绿色通道服务的操作办法,帮助物流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现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型货运企业,确保全年货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税收3.5亿元,力争达到5亿元。

(六)培育物流协会与中介组织。物流行业协会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要积极支持我市物流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普及行业管理规范、推广技术标准、交流行业发展信息、沟通和联系行业内企业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明确物流行业协会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责,促进我市现代物流业有序发展。

篇6:商业公司对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1 苏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

1.1 优势

1.1.1 政府政策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

现代物流业是一项投资大、用地多、回收周期长、但综合效益高的新兴产业,政策的支持对其良性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已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务院下属的六部委在2001年联合下发了《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2009~2011年的3年规划作为物流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平稳快速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在《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2-2010年)》中,苏州现代物流园被确定为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成为“江苏与上海方向的重要国际物流转换枢纽”。苏州市政府在2001年就成立了现代物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并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005年苏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从市场准入、财政税费、融资担保、土地供应等方面为物流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同时制定了苏州现代物流业“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今后五年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思路,促进了苏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1.1.2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网络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带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是沟通苏北、江浙的交通走廊,是距上海最近的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显著;沪宁高速、沿江高速及苏嘉杭高速均经过苏州,距上海虹桥机场不足80公里,离浦东机场135公里,到吴淞港口100公里,具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苏州市已基本形成一个以高速公路为基础,铁路、港口、航空为远程辐射,海运为重要补充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同时,苏州市围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能力。现代港口物流规模优势显现,2008年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01亿吨;集装箱运量255万标箱,特别是苏州的三个港区(太仓港、张家港港、常熟港)成为全国首批对台直航港口和太仓港成为江苏集装箱大港后,苏州市开展“区港联动”和“苏太联动”,有效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为苏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地服务。

1.1.3 信息平台已初步构成

物流与信息流是息息相关的,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内容。在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苏州市重点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以及苏州物流商会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物流园和物流企业的相关系统与信息平台的有效连接。大部分物流企业还开展了物流电子商务和条形码识别等先进技术手段,在促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1.4 物流市场需求旺盛

苏州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大型外资企业的不断进驻,使得苏州物流需求旺盛。“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把苏州建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基地,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重点的新兴主导产业,将使产品结构向短小、轻薄、小批量、多品种和高新技术方向,高附加值货流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物流业务外包,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潜在的驱动力。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为物流业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发展平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给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1.2 劣势

1.2.1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目前与物流相关的行业分别由不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由于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纵向隶属和管理格局,严重制约着在全市范围内经济合理的流动和对物流的统筹和规划,妨碍了物流的社会化进程。

1.2.2 物流市场的发展还不够规范有序

苏州市挂物流企业牌子的单位越来越多,不论企业大小、规模如何、实力强弱,在物流热潮中,即使几辆车的运输公司或一般规模的储运公司也都纷纷要求冠以物流公司、物流中心之名,“数量扩张的高速增长”特征明显,扰乱了物流的概念,影响了现代物流业的规范发展。市场无序竞争严重,物流企业“多、小、散、弱”问题突出,多数企业普遍采用低价竞争的方式,而为客户提供多样性、个性化服务的能力不足。

1.2.3 物流装备和技术水平不高

物流技术进步动力不强,国家没有明确对物流行业装备更新的扶持政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不足,能力不高。大部分物流企业的仓储设施陈旧落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尤其是普遍缺乏发展现代物流所必需的先进的网络信息设施。由于技术参差不齐,使得在物流运作中服务不规范,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和交易成本。

1.2.4 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瓶颈

目前苏州市物流公司的人才大部分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已成为物流产业发展的障碍。由于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意识、经营意识和市场开拓的意识不强,对先进管理手段了解甚少,对整个供应链也没有完整的概念,缺少从全盘考虑来降低物流成本。

1.2.5 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全流程服务亟待加强

目前苏州市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导致物流成本过高。由于目前苏州软、硬环境建设与现实需要及未来发展差距较大,导致苏州市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相当有限,不能满足跨国公司更丰富、更细致、更专业的物流服务需要,难以为外资企业提供综合性和多层次的物流服务。

1.3 机会

1.3.1 苏州经济的持续增长

尽管当前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但苏州经济总体仍呈上升趋势。2008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为6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出口总额为1317.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随着苏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社会需求也会相应增长,社会需求的增长将伴随着更大的物流市场需求。而由于目前物流业的水平普通偏低,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业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将刺激苏州物流业进行变革,推动苏州物流业的发展,给苏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

1.3.2 苏州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统计资料表明,苏州市产业结构从1994年的9.5∶61.4∶29.1逐渐转变为2008年的1.6∶62.0∶36.4。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逐步上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比重也将稳中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将逐步上升。现代物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作为新兴服务产业,将打破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模式,成为货物运输流通的主导方式。

1.3.3 苏州推动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苏州已发展到工业化的中后期,从物流总额的构成情况来看,工业品物流占65%左右。当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苏州市面临着产业升级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和商贸业注重物流服务的配套和物流功能的整合。通过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融合,一方面可以提升制造业和商贸业的竞争力,降低制造业和商贸业成本,应对市场挑战;另一方面可以抓住制造业结构升级释放出的物流需求,来进一步提高物流的社会化程度。

1.4 威胁

1.4.1 国外物流企业“抢滩”苏州市场

随着苏州市制造业和商贸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特别是一些国际物流巨头也斥巨资进入苏州市场。外资物流企业借助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占据了苏州物流业很大一部分市场。同时,外资企业在远洋船运和国际快递等方面,也越来越占有优势地位。而苏州本土的物流企业由于发展较晚,同国际先进的物流企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不能与之进行有效抗衡。

1.4.2 物流资源要素紧缺,经营成本持续上升

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物流企业的资源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如现有的仓储能力已显不足,铁路运力持续偏紧,部分海运航线订舱困难,公路运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车源紧张的状况;燃油价格不断攀升,2007年11月与2002年对比,柴油价格平均上涨86%,油价已占据运输企业总成本的35~40%。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性普通服务,同行间“价格战”有增无减。由于上述几方面的挤压,物流行业平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企业反映,物流企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2年的30%降低到2007年的10%以下,经营成本的持续增加,平均利润的进一步下降,导致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行业。

2 策略

2.1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

发展现代物流就必须打破行业、部门的壁垒与垄断。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的新兴产业,据了解,至少涉及发改、交通、经贸、外经贸、公安、税务、海关、商品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但目前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职责不清或协调不够等问题。应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现代物流方面的文件精神,强化政府协调功能,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加大中介组织建设力度,如苏州市已成立了物流协会,但目前尚未真正具备应有的功能,建议加快扶持培育力度,使其在行业管理、人才培训、企业认定、数据统计等方面发挥作用,使物流协会真正成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2.2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由于苏州具有经济密度强、对外开放度高、市场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应该把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苏州现代物流企业组织创新的目标模式。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以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为主要特征。苏州应加大对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力度。通过存量盘活、资产重组和流程再造等方法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传统运输企业与仓储企业加快向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同时,加大现代物流企业的招商力度,重点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以及国内重点物流项目,促进苏州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2.3 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加速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港口和开发区集聚,引导物流业向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区位优势、与制造业相配套的、产业集聚功能明显的重点物流基地;进一步提升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开发区和张家港保税区以保税物流为特征的国际快速物流能力,使之成为苏州市制造业进出口货物运输的主要集散地。

2.4 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现代物流业的中“信息”取代传统物流中的“运力”是一个必经阶段,因此信息系统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支柱。物流标准化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苏州市应加快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率先在全国建立有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要勇于在没有国家标准的领域制定标准,完善物流系统设计标准化,为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成为制定物流行业标准的主体,从而将苏州物流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5 实施物流人才战略

目前,苏州物流业发展最需要的是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苏州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专门人才。如苏州物流商会可以建立物流人才培训基地,进行人才的培育、储备;组织各种长、短期物流知识从业人员培训班等。同时,应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人才,不断提高苏州市的现代物流水平。

苏州应坚持“政府营造环境、企业自主运作”的原则,充分利用苏州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开发区、港区和道口为依托的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配送物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在苏州市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苏州市现代物流业必将取得跨越性发展。

摘要:现代物流业是苏州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应用SWOT分析法,对苏州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苏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苏州,现代物流业,SWOT分析,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苏州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S].

[2]苏州市2008年统计年鉴[S].

[3]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关于苏州市物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R].http://www.ssfcn.com

[5]苏州市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报告[R].www.szwlsh.cn

上一篇:出差管理制度暂行下一篇:珍惜资源崇尚节俭五年级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