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4-06-17

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篇1: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着眼于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和管理创新,政府改革已经从减人、减事和合并机构这种横向结构变革,开始扩展到减少行政层级这种行政架构上的突破。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的行政层级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取消市级管理层与扩大管理幅度的简单问题,而是广泛涉及到行政管理层级的调整,省与市、县职能的重新界定和配置,地方政府内部事权、财权的重新安排,司法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权力的政治监督等一系列重大体制改革。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

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各省纷纷推行省直管县试点改革。截至目前,全国22个省(不包括台湾省)和5个自治区都已陆续开展了财政省管县、“强县扩权”或“扩权强县”改革。

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通过理顺财政分配关系,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通过对部分强县下放部分行政审批权、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努力实践县市分治。

改革的实质是在调整省、市、县三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从政府权力角度看,省直管县改革实质上就是在省、市、县三级政府之间对财权、事权和人事权三种权力进行重新分配,以提高效率。从各省区开展省直管县改革的实践来看,三大权力改革呈现出明显的非同步性。财政省直管改革开展最为普遍,除宁夏在自治区成立之初就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以外,全国试行改革的21个省均已开展此项改革;其次是事权,事权包括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权限。扩大经济管理权限的改革排名第二,有19个省区开展了相关改革;排在第三位的改革是扩大社会管理权限,有12个省区开展;人事权的省管县改革进度最缓慢,仅有5个省区开展相关改革。

建立省直管县体制可以有效减少政府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城乡统筹发展能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试点改革,最早推行改革的浙江省,从2000年起,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数量不断增加,到2009年已有26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范围,占了百强县的四分之一。安徽省从2004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强县扩权”改革后,自2005年起县域经济增幅连续5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由2004年的26%提高到2009年的48%以上,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公共服务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省直管县改革遭遇法制障碍。尽管我国宪法中没有规定地级市这一级地方建制,但是实行市管县体制以来,在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性的文件中,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得到了明确的认可和设定。因此,在市管县体制下制定的一些法律规范就会成为制约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的法制障碍。

二是政府层级间的矛盾增加。就市县而言,其关系演变为两个平等的行政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此外,当前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主要涉及的是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扩权县与原辖市在行政关系上还有上下级关系,县里的工作需要两面周旋和汇报,这增加了县的工作难度。而县与县之间因制度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双方竞争更趋激烈。

三是县级政府机构和人员设置与省直管县改革要求不适应。目前县级政府机构设置总体上比省直单位机构要少得多,有些省直单位在县政府没有对口单位,造成了诸多不便。实行省直管县后,中间环节大大减少,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将进一步扩大,工作任务会有很大的增加,领导职级如果不变,这种级别落差会影响到工作效果,甚至是队伍稳定。另外,省直管县后,县级政府与省级政府的沟通和交流会越来越多,县级政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省直部门有较大差距,难以与省直部门实现有效对接。

四是财权、事权、人事权三权改革不匹配。人事权改革的严重滞后,影响了省直管县改革的整体推进,使得省向县(市)下放的权力可能被中间层级截留。财权与事权匹配是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然而,在改革实践中出现了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冲突的状况。由于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权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事权和社会管理事权不一致,使得县级政府在承接和运行一些权限方面出现困难,导致难以履行本应承担的管理责任。

五是金融业管理体制与省直管县不相适应。一方面,金融组织体系较为单一。尽管名义上银行、证券、保险在县级层面都设有机构,但是主体仍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另一方面,现行金融管理体制的限制,县支行支持县域经济的能力有限,由于实行省管市、市管县体制的发行、股份制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管理上向大城市、大项目倾斜,同时,县支行的授信权限和额度非常有限,信贷准入门槛过高,经营管理权限受限,这些因素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省直管县极不相适应。

六是对县级政府权限的监管缺位。省直管县实施后,扩大了县级政府的发展自主权,减少了来自原管县市的监督,而来自省级政府的监督又由于管理幅度较宽而可能导致力度不够,制度内的本级人大和党的纪律部门的监督成为象征,制度外的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也很有限。

全面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理顺司法体制。中央和省要加快立法,制定和完善与省直管县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体制改革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实行省直管县改革,县级政府所有的经济政治社会管理事务都要与原管县市脱钩,相关业务由省级直接管理,县级层面应当被赋予与市一级政府相当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承担与其对等的责任。同时,要理顺司法体制。原市级“两院”的职权可以通过设立区域性的“两院”来行使,或授权在县级层面设立省级“两院”的分院来行使。

第二,建立健全区域发展协调机制。组建跨行政区划的区域性协调机构,加强县与县、市与市和市与县之间的协调沟通。根据市县分治的改革思路,明确市县的职能定位,引导走差异化竞争轨道。对于国家有关部门规定须经设区的市审核、审批的事项,确保采取委托或者授权的方式下放到县,对于县尚无能力承接和运行的权限,需要积极争取省和原辖市的大力支持;打破传统等级制的行政理念,倡导不同层级间开展互利合作,县实现直管后,还需要继续巩固和原辖市之间联系,进一步加强部门工作对接和区域协作,提高社会重大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急协调处置能力,促进彼此间共同发展。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厘清垂直部门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在省级政府机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考核和评比,重塑县级政府的效用目标,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地方政府角色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大转变。厘清垂直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建立与省直管县相配套的管理服务体系。市以下的垂直管理部门调整为县的政府工作部门,行使与设区的市相同的行政管理权限,业务上接受省直部门的领导。各家银行的省行对县级银行实行直接管理并赋予县级银行与设区的市银行相同的权限,取消业务限制。

第四,加强人事权改革是趋势。要改变管人、管财、管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县级领导班子由省委直接任命,县级中层干部由县自主任命。县级主要干部的级别不能以在市委中的位置来衡量,要根据干部能力和县规模大小做适当调整,安排一定数量的正处高配副厅、副处高配正处,成绩突出的重要部门和乡镇领导级别高配为处级。此外还要加大省与县之间干部交流力度,通过培训、下派、上挂、交流和人才引进等方式,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五,机构配套改革不可少。对职责重叠或相近的党委和政府部门可考虑进行合并推行大部门制,构建大规划、大经济、大建设、大监管、大文化和大保障等工作格局。扩大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将各部门的行政审批、公共企事业服务集

中到中心统一管理,减少审批环节。另外,加快培育发展县仲裁、鉴定、检验检测、第三方审计等社会服务组织,提高放权后的自我管理和运行能力。

第六,加强县级政府权限的监管是保障。可以采取县级纪委由现在同级党委领导改变为省纪委的垂直领导,或是由省政府派出政务督查专员,加强对县域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的监督,加强对县一级党的组织工作和党的工作领导人的监督。同时要健全县级治理机构,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架构,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在决策和监督方面的作用。

篇2: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改革行政区划、减少行政层次、探索实施省直管县体制的角度着手“三农”问题的解决。可以说,这是对前些年“市管县”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抓住了“三农”问题解决的实质,指明了从“市管县”体制到省直管县体制的改革发展方向,是上层建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改革,对于减少管理层级、提高效能、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府层级过多不符合信息化社会行政组织结构扁平化趋势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政府层级主要以四级制为主,只是在较大的市和自治州才实行五级制。1982年,中央下发51号文件,提出要全面改革地区体制,在“地市合并”的基础上推行以地级中心城市管理下属县市的“市管县(市)”体制。在此之前,中国绝大部分县市都是由省级政府派出的专区专员公署或是地区行政公署代为管辖。从1982年推行市管县体制以后,我国政府层级已经由四级制为主变成五级制为主,即中央政府———省级政府(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地级政府(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县级政府(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乡镇政府(乡、民族乡、镇、苏木、民族苏木)。

一般来说,政府层级过多,会造成以下弊端:一是信息传递不畅通,信息传递成本加大;上情难以及时准确地下达,下情也难以及时准确地上达;二是权力运行机制不畅通,容易形成压力型体制,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自主权难以得到落实;三是不符合信息化社会条件下行政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不利于调动县级基层政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提高行政效能。

“市管县体制”的弊端

除上述之外,“市管县”体制还特别造成了以下问题:

一是“市管县”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旧有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原本虚设的地区一级变成了实设,不仅增加了政府层级,降低了行政效率,而且与宪法中有关地方行政架构的规定相违背;二是在市与其所辖的县(或县级市)竞争发展过程中,加剧了各个县(或县级市)与市之间在人、财、事三方面的矛盾,加大了市所辖各个县(或县级市)之间的离心力。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区,由于乡镇工业的兴起和繁荣,有些县级市的实力甚至已经与地级市本市区的经济实力相当,各县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惜在资源、市场、人才、投资等方面与中心城市展开竞争,为争取到项目,市县争相到省城跑计划、跑指标,为争取投资,竞相进行政策攀比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三是由于“市县竞争”造成内耗及资源过度向中心城市集中等原因,一方面导致中心城市的极度扩张,城市发展没有边界,没有止境的土地征用和旧城改造;另一方面,市所辖县的城市化水平极度落后,虚假城市化现象严重,整体上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更加剧了城乡“二元化”结构;四是普遍推行“市管县”体制,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严重导致了“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地级城市普遍能量不足,对周边管辖的广大农村地区无法产生足够的辐射能力;但由于实行“市管县”体制,不得不管辖自己无法带动的县(或县级市)。

省直管县体制对问题的解决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减少了政府层级,实现了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在管理流程上,由省直接对县进行管理而不再经过市(地)这个中间环节,降低了政府交易成本。二是省直管县实现了扩权强县,在行政上弱化了市对县的领导,避免了多层次行政干预对于市场竞争关系的扭曲,大大提高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省级市场化水平和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在省直管县体制下,地级市的管理范围只是市区和郊区,不再管理周边的广大农村区域;市(地)与县之间,不再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协商与合作的关系。三是增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省管县财政体制实现了省直接对市、县市的管理,增强了省级财政的直接调控能力,有利于有效分配和利用各种公共资源,使县市政府更有能力、有财力发展县域经济,更有实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源投入、发展各种社会事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四是省管县体制下的财政体制,有利于一个省各地区间均衡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科学推进省直管县体制的途径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触及到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其中利益关系、权力关系的调整,必然会有来自原有体制、人和观念的种种障碍,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科学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一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一刀切。由于各个地方发展的具体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在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上,要对各地“市管县”体制及其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原因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估,不能盲目;二是尊重历史。对于已经成为市辖区的原有县(或县级市),不应再重新改回县(或县级市);对于还没有成为市辖区的县(或县级市),将其从原有“市管县”体制中分离出来,直接实行省直管县,市不再管辖县(或县级市)只辖区;三是有步骤地综合推进,要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面积、省内市县行政单位数量、人口规模等因素,将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与发展县域经济、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市化进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省管县体制改革与相关的推进措施、制度配套。

(作者系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

省直管县的最大阻力

新华社昨天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人民网2009年2月2日)

这是一份令人鼓舞的文件,这是中央送给亿万农民的新春贺礼,这是中央连续第6次把一号文件锁定为“三农”工作,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更显意义非凡。

当然,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关于“省直管县”的提出,目标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从财政到行政,层次更加鲜明,这是中央从制度保障层面做出的又一个重大举措,这也是近6年来一号文件当中的重大突破,必将在推进“三农”工作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有力推进这项改革,至少要破除三大阻力,对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审慎的处置,坚定的推进。

首先,干部阻力。这主要是就地市级机构而言。近些年来,地级市从一个派出机构,不断膨胀、壮大,已经成为一级体系完备、人员庞大的实体机构。如此多的干部安置,特别是厅处级干部的安置,还有包括众多机构的处理,因为这极可能涉及到降职、降格的问题,的确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也应该是最大的阻力。

其次,思想阻力。这主要是就乡镇一级政权作用而言。尽管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层级为:中央、省、县、乡(镇)四级,然而事实的运作中,却是地市级取代了乡(镇)一级,乡(镇)在行政管理权限方面几乎丧失殆尽,除了搞不完的事权,财权也好、管理权也好,几乎没有。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专家学者鼓吹弱化甚至是取消乡镇一级政权,认为乡镇与百姓争利,这种思想的存在,必然对于地市级的存在找到理由。其实,无论是促进、服务三农方面,还是保证政权稳定,乡镇这一级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也是任何机构不可替代的。

最后,利益阻力。这主要是就一些利益集团而言。在地级市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利益集团,包括官僚阶层。目前而言,地级市就是一级政府,而且管着不少的县、乡镇,权力很大。在检查考核、干部任免、行政管理、项目资金等等权力的行使之中,很多人因此而大大获利。而借地级市之优势而获取垄断利润的社会组织、公司、个人,也是存在的,如果处理不好,他们也极有可能成为受伤者,从而形成阻力。

篇3:关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一、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实现省直管县体制是减少行政层级,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需要。

目前,我国政府层级由五级制为主,即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级政府——县级政府——乡镇政府。政府层级过多,存在诸多弊端,实行由省直接管理县的体制,简化了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

2、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是克服市管县体制各种弊端的必然选择。

市管县体制暴露出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第一,市管县体制不仅扩大了各中心城市的行政“地盘”,而且由于管县的市权力比较大,导致一些中心城市随意向外扩张,侵占农民土地,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第二,实行市管县体制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打破块块分割对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限制,但由于城市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加之传统体制其他方面的影响,使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又限制在一个新的框框内,并没有根本解决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问题。第三,市县之间存在着比较普遍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产生严重的内耗,特别是在市县经济实力比较接近的发达地区,市县之间的经济摩擦更加激烈。第四,在较发达地区,由于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与市抗衡,导致相互之间各自为政,各谋自身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既浪费了资源,又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第五,在部分地方,市县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进一步引起市县关系的紧张,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克服市管县体制的各种弊端,就必须改革市管县体制,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3、实行省直管县体制,是扩大县的自主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实际上是一次对县级财政的全面的经济与财政放权扩权的制度创新。在市管县体制下,县普遍认为,市对市区和县有亲疏之分,市领导不是市帮县、市带县,而是“市吃县”、“市卡县”、“市刮县”、“市挤县”、“市压县”,其结果是严重压抑了县的积极性,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重要的体制原因。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克服这一严重的体制障碍,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二、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几点思考

1、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一致。

分税制改革以来,原体制的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一直保留至今。这种政策在当时就导致地区之间出现富的越富、穷的愈穷现象。时至今日,则应取消老体制上交部分,使财政体制真正并轨运行。此外,在原有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划分的基础上,应明确区域性公共管理事务的支出责任,做到财权与事权相一致。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应的原则,省应协调好市州和相关县的责任分担工作,避免公共物品供给难落实。

2、科学核定任务基数和分成比例。

在税法相对统一,税收征管权力相对集中的背景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决定着各地方政府的税基规模。因此,既得利益中含有非主观努力的成分。一是要改革老体制以来的“存量不变、增量调整”的基数法,科学合理核定县市收入任务基数,采用统一标准进行测算,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二是合理确定共享税分成比例。根据区域的社会事务及经济发展需求明确事权,实行与事权相配比的税收属地原则,按区域收入情况确定财力,测算共享税分成比例,对地方实行不同地区不同共享税分成比例,取消体制缴补。共享税总分成比例根据界定的事权、区域财力等因素决定,做到不仅在增量上分成,也在存量上做彻底的调整。

3、积极探索化解县乡债务的有效途径。

在目前县乡财政保吃饭、保运转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地方通过自身发展来化解债务,地方财政脱困的道路恐怕会越走越远。笔者认为,要促进县乡债务的加快化解。一是要更多地赋予县乡发展经济的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包括财税政策、信贷支持及产业规划布局的合理安排及调整等。二是增加县乡财力补助,建立和引入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县乡政府分清轻重缓急,找准化解债务的突破口。既要考虑县乡财政的实际困难,加大对县乡的帮扶力度,又要促进县乡政府发展经济,减轻债务,避免产生债务化解的依赖思想。

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建立促进地区公平的转移支付制度,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保证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大体一致,淡化并逐步调整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二是压缩专项拨款规模, 精简繁杂的专项拨款项目,建立科学的专项拨款项目准入机制,减少专项拨款项目设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合理配置各级政府财力,适当增加地方政府资金使用权,便于地方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重点扶持特色县乡经济建设,加强经济社会基础建设,改造环境,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5、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财政体制下出现的一些问题,表面上看属财政问题,其实与经济社会转轨和管理体制配套改革不到位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决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财政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尽管从现阶段看,大规模实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条件尚不成熟,但结合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很有必要。

摘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要以减少财政层级为突破口, 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的收支范围,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理顺上下级财政关系, 建立起规范的地方二级财政体制, 以此来带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虚化市级政府, 从制度上保障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思考

参考文献

[1]、朱柏铭《关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思考》《中财政》2006年第6期

[2]、贾康、阎坤《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构建三级财政体制》《上海财税》2005 (7) .

篇4: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县域经济发展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指:把省、市、县三者之间的财政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模式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模式,把对县级的管理由现在“省管市——市管县”转变为“省直管县”。我国实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鼓励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我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概述

1992年,我国浙江省首先开始了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正是由于这次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浙江省的县域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浙江的成功改革,江苏、河北、河南、广东、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吉林等省也开始吸取浙江省的成功经验陆续进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大部分改革首先对经济发展较好较快的县进行扩权,然后把地级市的管理权限下达给某些重点县。这些具有先见性的改革对各个省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大带动了全国整体城乡经济的全面发展。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27个省的1080个县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入,该体制改革将会由财政单方面的改革转向多方面、全方位的体制改革。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1.改变市管县体制带来的弊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市管县财政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管县财政体制带来的矛盾越来越多,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市管县的财政体制已经不合适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市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2.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现象。我国现在实行的财政分税制,使县级的事权与财权不一致,出现较少财政收入需要供养较多行政人员的现象,加大了县乡财政问题,资金调节困难。县乡财政困难要求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急需进行。

3.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是管理层次多,办事效率低,责权利划分不清。省直管县后,减少了市级中间管理环节,大大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强了省级调控能力,增强了县独立发展的自主权,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措施

1.理顺省、市、县三级财政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理顺省与县的关系上,主要应解决省如何带动县更好发展的问题,省要为县级财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政策,逐步解决体制遗留问题,改善县的发展环境。理顺省市县三级财政关系,主要是进一步明确省市县财政工作职责,合理划分三级财政工作事项,理顺工作关系,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应的原则,省对市、省对县的体制设计中应协调好市和县的责任分担工作,避免由于行政体制改革的不到位而留一些支出责任给市级政府。实现省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市、县两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后,应实行以原地级市为单元的小片区化管理,这样能和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相一致,区域性政策的特征会更明显。应进一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力度,精简繁杂的专项拨款项目,压缩专项拨款规模,减少专项拨款项目设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能够发挥县级财政的信息优势、加大地方的调控灵活性,便于地方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更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能够有重点地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3.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立足县(市)实际,对县级财政的收支行为和支出范围进行规范,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督,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1)完善省对县级财政预算的审查制度。从开始加大对县级财政的监管力度,防止县级财政资金公费私用或用在不必要的建设上。全面掌握县级财政使用基本情况,指导和监督县级财政使用和管理工作,帮助县级财政资金科学使用、合理安排。

(2)省对县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合理使用以奖代补、以奖促增、超收返还等激励方法,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3)省应该建立一套针对县级财政运行情况的科学考核体系。落实并细化、完善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相关的考核体系,对县级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4)加强对县级财政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建立起县级与省级之间完善的信息网,实现省县之间信息传递速度快、效率高、保密性好的目标。加快“金财工程”的建设,提高县级财政管理水平、强化财政管理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王 磊 左 停: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60-2562.

[2]卢廷春: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31):318-319.

篇5:省直管县体制分析

“省直管县”体制是指: 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领导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直管县”。实行省直管县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一、省直管县改革的基本情况

目前省直管县改革主要包括:一是“强县扩权”改革;二是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

关于“强县扩权”改革。我国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西、吉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海南省出于土地面积和人口较少的因素,已经实行了“县市分治”,市只管理城市本身,县则由省直接管理。

关于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县乡财政的管理方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管县‟的改革试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国家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二、对目前省直管县体制的几点思考

(一)要客观评价市管县体制。

目前,各种媒体对市管县体制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指责之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管县”体制缺少法律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层次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在省与县之间没有“中间层次”。

二是“市管县”体制增加了层次,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三是市管县体制下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普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市管县的主要目的是以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拉动所辖县的经济发展,但是,并非所有的市都能起到这一作用。

四是城市虚化现象严重。市管县体制虽然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但也造成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另一个后果,那就是广域型城市的大量出现。

五是“市管县”体制虽然表面上解决了原来的地市矛盾,但实际却出现了更为尖锐的市县、区县之间的矛盾。市侵害“县”及农村地区的利益,形成所谓“市压县”、“市卡县”、“市挤县”、“市吃县”或“市刮县”,甚至还有市管市这种违反宪法的现象。严重影响束缚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市管县体制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分析研究,既要客观评价这一体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要找出新形势下它的不足之处,以避免今后出现“一刀切”式的改革。

(二)要从大的制度环境和地区差别方面来重新审视目前的强县扩权改革

强县扩权改革试点虽然得到各方的肯定,试点县的经济发展也明显加快,但试点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主要为:

一是省辖市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减弱。一些地方在地级市权力下放后将市级财政的财力更多地投向市区,帮扶县(市)发展的积极性有所降低,项目要求的配套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或划拨给了另外地方,一些地级市不愿意再承担配套责任。有媒体形象地描述为扩权强县“有了对省府的话语权失了市府的支持度”,使强县扩权受惠的县(市)遭遇一连串的尴尬。

二是一些地级市为了保住既得利益不愿放弃权力,甚至出现市与扩权县争权的现象。有些省的部分扩权县市反映,强县扩权难关重重,下放的权力“虚”多“实”少,也没有形成完善顺畅的运行机制,致使扩权县(市)心存顾虑,扩权后既高兴有些权限直接对省,又怕得罪所在设区市,进退两难。

三是垂直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土地、金融、工商、税务等垂直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他们各自都有自上而下的一套行政体制和管理体制,扩权政策在这种既成的事实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一些垂直管理部门扩权前是“一个婆家”,扩权后变成“两个婆家”,工作程序重叠,难度加大。

四是省管县体制会出现省一级政府管理幅度过宽、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省直部门由原来的直管十几个设区市变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设区市和扩权县(市),工作量明显加大,人手不足矛盾加剧,有些工作的督促检查鞭长莫及。

五是扩权县(市)直接对省后,普遍感到工作机构、人员数量、人员素质跟不上,难以适应业务衔接,影响了部分职权的有效运行。“扩权强县”对县级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权力掌控、政策把握等都提出新的考验,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或监督不力,极易产生政府的行为短期化或扭曲,存在“由放而乱”的可能性。

现在很多试点省已经发现了上面这些问题,并且正在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这些努力在目前看来还是有限的,主要因为:

首先,“强县扩权”改革只是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侧面,它不能完全解决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扩权带来的只是政府体系内部权力配置的变化,而对于如何处理政府过多规制和过分干预经济这一政府体系乃至宏观经济政治体制的共性问题无能为力。如果不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更高层次上致力改革,则传统体制下的种种弊病就无法根除。

其次,“强县扩权”改革难以防止形成新的“诸侯经济”和市场分割。在中央地方分税制的大框架下,各级地方政府均有足够的投资冲动,相互独立的利益往往使其不顾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特别是改革后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得到扩大,政府定位模糊不清加上倘若约束不力,则极可能出现趋利化短期行为,导致为追逐政绩而侵蚀

市场机制,从而加剧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危害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发展。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机制和体制跟上,很难保证不陷入“放放收收”的怪圈。因此,“强县扩权”对省级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强县扩权”本身并未提供有效的约束机制。

第三,各省的省情和实施条件不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市县关系不同,省市财政水平和县域经济自身发展能力各异,都影响对改革的看法和推进。再加之扩权主要面向的是强县,对广大的“弱县”怎么办?是简单放权还是继续依托有较强实力的地区中心城市带动发展,如何定位地级市的功能、强化其发展等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因此,对“强县扩权”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既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更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

(三)要从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来思考省直管县和市管县的问题

省直管县还是市管县,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过程中,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省直管县还是市管县,实质上市县发展的优先地位问题。优先发展城市还是优先发展县域,实质上又是区域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城市是社会发展效率的载体,坚持效率导向,就要优先发展城市。县域发展是社会公平的保障,我国县政府管辖下的人口占据总人口的70%左右,中西部省份县域人口比例更高,没有县域的发展,就不能保障我国多数群众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下,优先推进了城市的发展,县域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在当前我国“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差距比较显著的背景下,加强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迫切性。省直管县体制的探索与实践表明这种体制有利于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必须处理好与中心城市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另外,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全世界人口的30%以上集中在离海岸线100公园的城市里,6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离海岸400公里的城市里,发展城市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从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优先发展城市仍然是一条正确的战略选择。因此,不能只考虑眼前的需要,要从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这个高度,来认真思考和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的结论是,在选择省直管县还是市管县体制时,关键是看是否有利于区域内城市总量的发展。

(四)要研究省直管县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

目前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了一些必须由市这一级管理的事权。尽管我国宪法上没有地级市和副省级市,但其长期以来,我国是按照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体制来建立各种相关制度的,在许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得到了明确的承认和体现。尤其是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地级市政府部门的一些管理权限进一步得到了相关法律的明确,权力下放反而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合。当前,在强县扩权改革过程中的许多管理权限下放事实上是缺乏法律、法规方面的支持。

(五)要着重研究省直管县应该具备的条件

目前中央发布的各种文件和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强调的是: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还是以湖北和浙江为例:

湖北是2004年推动的,20个县市,239个事项权下放,其中包括发展计划、经济贸易、旅游交通、劳动人事、市场监督、国土资源、水利环保、税务财政等方面,涉及23个政府部门。浙江是2002年推动的,17个县市,下放313项审批权,有一个说法,叫能放就放,涵盖了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扩权事项,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但实施的效果却没有浙江那么好。

浙江的成效非常明显,县域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30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为什么呢?浙江的客观条件比较有利于实施省直管县体制。一是所辖的县较少。1980年,浙江有11个地级市,66个县,大致只有一些省份的1/2至1/3。二是面积较小。全省10.18万平方公里,80%的县位于以杭州为中心200余公里的半径内,即使在交通条件较差的20多年前,多数县在半天路程之内。三是地级市实力较弱。当时浙江仅7个地级市,国民收入仅占全省的23.5%,所以浙江经济的主体是县。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达是“省直管县”的一个根本原因。

县级区域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才需要扩大其权力,提高其自主力,权力大小要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否则权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并不是每一个省区都像浙江一样有发达的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独成单元。有些地区县域经济比较落后并不是县级政府权力过小的原因,还有其它诸如地理、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只靠扩大县的权力就能解决的;有些市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结构,例如苏州,如果由省直管县会影响原有的良性结构。

从试点情况看,省直管县改革要取得实效,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非常重要:一是省级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即省级财政有一定的财力来解决县级财政困难或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否则,只是管理形式上的“换汤不换药”,且将付出“管理失效”成本。二是县级经济的自身发展能力。省管县后,县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赋予了更大的发展自主权,但自主权并不代表发展能力。自主权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发展能力的增强。如果一个县(市)在扩权之后.经济仍然不能得以发展,省管县的改革成效难以显现,那就失去了省直管县的意义。三是市级财政实力。如果市级财力较弱,县级财力较强,省直管县,对县的发展成效就会较好;如果市级财力较强,有能力帮扶县级,则市管县对县的发展效果更好。四是市和所管理的县是两个独立平行发展的经济实体,彼此除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外,经济等其它方面的关系不大。五是有相应配套的行政区划改革。六是同一区域内的市和县、县和县之间能够建立相应的发展协调机制。目前全国省直管县的试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真正搞清楚实行省直管县的合适条件。

附:省直管县代表地区案例分析:

(一)浙江省直管县改革

1,财政省管县体制:1953 年,根据中央取消大区一级财政,增设市(县)一级财政的决定,浙江省普遍建立了市、县级财政。市一级财政与县级财政一样,在财政体制上与省级财政发生关系。从这一年开始至今,浙江省一直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2,四次经济强县扩权改革:

(1)1992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扩大萧山、余杭、鄞县、慈溪等13个县(市)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的政策。主要内容有扩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权、扩大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简化相应的审批手续等4项(浙政发[1992]169号)。

(2)1997年,省政府研究决定,同意萧山、余杭试行享受市地一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主要内容有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对外经贸审批管理权限、金融审批管理权限、计划管理权限、土地管理权限等11项(浙政发[1997]53号)。同年,省政府又授予萧山、余杭两市市地一级出国(境)审批管理权限(浙政办发[1997]179号)。

(3)2002年,省委、省政府实行新一轮的强县扩权政策,按照“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将313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17个县(市)和萧山、余杭、鄞州3个区,主要涵盖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浙委办[2002]40号)。次年,省政府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省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中提出,“浙委办[2002]40号文件明确已经下放到17个扩权县(市、区)的审批权限,要进一步下放到所有县(市、区)”(浙政发[2003]35号)。

(4)2006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将义乌市作为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改革试点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重点,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相应调整和完善有关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浙委办〔2006〕114号)。

浙江省直管县体制核心是三个方面:首先是财政意义上的省直管县体制;其次是县(市)委书记、县(市)长由省里直管的干部管理制度;再次是四轮“强县扩权”所赋予县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

(二)湖北省直管县改革

2003年6月,湖北省委下发了《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权限的通知》,将原属于地级市的239项权限,下放至大冶、汉川等20个县(市)。2004年4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行省管县(市)的财政管理体制。根据民族自治的有关法律,除恩施自治州所属的8个县(市)继续由恩施自治州管理外,其他52个县(市)全部实行了省直接管理的财政体制。

2007年初,在湖北省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宣布:除恩施自治州和市辖区外,赋予全省所有县(市)政府享受地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湖北省省管县改革的亮点在于其转移支付制度创新。根据所依据的政策、测算时所考虑的因素以及政策目标和资金功能的不同, 将省对县(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分为均衡性(一般)转移支付、激励性(一般)转移支付和政策性(一般)转移支付三种形式。激励性(一般)转移支付主要是在保持已形成各县(市)财力基数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存量不变的基础上, 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增量中的一部分作为激励性(一般)转移支付, 促进各县(市)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和做小财政供养系数。

(三)安徽省直管县改革

200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宁国等12个县(市)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宁国等12个县(市)开展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试点县享有省辖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主要包括计划管理、经费安排、税务办理、项目申报、用地报批、证照发放、价格管理、统计报送、政策享有、信息获得等方面(皖政〔2006〕126号)。

篇6:“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分析

2009-07-10

财政部9日消息,作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将在2012年底前在我国除民族自治地区以外全面推行,近期首先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实行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就是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实现省财政与市、县财政直接联系,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意见明确收支划分方面,在进一步理顺省与市、县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确定市、县财政各自的支出范围,市、县不得要求对方分担应属自身事权范围内的支出责任。按照规范的办法,合理划分省与市、县的收入范围。

转移支付、税收返还、所得税返还等由省直接核定并补助到市、县;专项拨款补助,由各市、县直接向省级财政等有关部门申请,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下达市、县。市级财政可通过省级财政继续对县给予转移支付。

市、县统一按照省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各自编制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和年终决算。市级财政部门要按规定汇总市本级、所属各区及有关县预算,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年终各类结算事项一律由省级财政与各市、县财政直接办理,市、县之间如有结算事项,必须通过省级财政办理。

此外,建立省与市、县之间的财政资金直接往来关系,取消市与县之间日常的资金往来关系。省级财政直接确定各市、县的资金留解比例。各市、县金库按规定直接向省级金库报解财政库款。

财政部要求,要逐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财力薄弱县的支持力度,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目标;要规范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全面清理预算外分配事项,理顺政府间预算外资金管理和分配关系;要加强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构建省级与市、县的财政信息化网络,提高工作效率。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我国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旨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解决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备受争议的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力划分问题、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省以下体制以及加大对基层的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等。

篇7: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其中,省直管县的提出颇为引人注目。中央提出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鼓励有条件的省份率先减少行政层次,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本文旨在通过对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情况的观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省直管县体制

‚省直管县‛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受关注的改革模式,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随着2010年的走近,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改革开始提速,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主要包括‚强县扩权‛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从1992年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浙江、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湖北、江西、吉林等省份陆续推行了以‚强县扩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

《国家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据财政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到目前,全国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加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

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试点县财政困难的现状。‚省直管县‛后,省级对试点县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仅是‚直达‛。也就是说,新体制下试点县收到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在总量上是不变的,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难的状况。

(二)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省直管县‛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进一步支持农村地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但目前来说,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还是不够。

(三)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冲突。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是财政体制的核心问题,也是划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基础。据调查,我国不少地方实行省管县体制后,政府间财政关系有所调整,但行政管理体制并没有随之改变,因而出现了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相冲突的状况。从实际情况看,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大大增加了

省级财政的事权责任,但其财力并没有增加。对于原来管县的市来说,市级财力下降较多,对其财权冲击较大,但对其所管的县承担的事权却没有相应地减少。不少省、自治区的试点办法明确规定,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原来管县的市不再集中县级收入,但却要进一步加大对县的补助力度,还要保证在教育、危房改造、医疗改革、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市对所管县的配套资金。这种办法必然加剧市级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问题。县级财政是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的受益者,其

财力和财权得到了扩张,事权却没有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对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建议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触及到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等诸多方面,面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更多地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

(一)改革不能一刀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由于各地发展情况有较大差异,在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上,要对各地‚市管县‛体制及其存在问题、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估,因地制宜,推进改革。

(二)各县要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财源培植。筛选储备一批重点项目,提前建立好财政申报资金项目库。认真落实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从根本上解决财务困难,不断壮大试点县的财政实力。

(三)各县要积极向省财政反映实际情况,争取支持。要抓住‚省直管县‛对困难县转移支付倾斜的有利时机,积极向省财政汇报财政

收支预算情况、财源建设的不利因素、财政困难的实际状况等具体问题,争取得到省财政的理解和支持,得到更多的转移支付补助。

(四)继续增加用于农村的支出,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试点县的财政支出管理,要立足于实现农村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以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能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五)要加快制度创新,研究解决‚省直管县‛条件下市对县事权与财权错位的问题,建立健全市对县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机制。

(六)有步骤地综合推进改革。要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省内市县行政单位数量、人口规模等因素,将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与发展县域经济、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加快城市化进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省管县体制改革与相关的推进措施、制度配套。在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过程中,都必须处理好这些关系,否则,就会影响改革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关于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财政省直管县的现状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具体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直辖市以及海南省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型, 这些地区行政管理层级就是省直接管理县, 没有地级市这一中间环节, 财政体制自然是省直管县;二是以浙江、湖北、安徽、吉林等省为代表的全面管理型, 对财政体制的制定、转移支付和专款的分配、财政结算、收入报解、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各个方面, 全部实行省对县直接财政管理;三是以山西、辽宁、河南等省为代表的补助资金管理型, 主要是对转移支付、专款分配以及资金调度等涉及省对县补助资金分配实行省直接管理;四是山东、广西实行的省市共管型, 省级财政在分配转移支付等补助资金时, 直接核定到县, 但在分配和资金调度时仍以省对市、市对县方式办理, 同时, 省级财政加强对县级监管。

二、财政省直管县的利弊分析

(一) 财政省直管县的有利方面

1.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加大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的支持。

相对于市级财政来讲, 省级财政具有更雄厚的资金支持, 因而具有更强的调控能力, 调控的空间范围更大, 调控手段也更丰富, 因此能够保证县级财政正常支出的需要。此外, 实行省直管县可以消除中间层级, 避免资金截留, 缩短资金在途时间, 因而能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规范省、市、县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 规范了省、市、县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调动了各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促进了市、县的各项财政体制改革。首先是改变了市级政府的理财思路, 变过去靠集中县财力来维持市级政府工作运转为市级政府要靠发展本级经济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其次加强了联系和沟通, 强化市、县财政管理。新的财政体制实现了信息、项目、资金和管理直达县, 有效地降低了财政管理的成本, 体制创新的积极效益日益显现。

3.调动了县级行政单位的积极性。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有利于提高县级财政管理水平, 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管县的财政体制下, 县一级财政享有的自主权很少, 其提供公共服务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且管理水平不高。省直管县体制给县一级财政扩权, 使县级财政拥有一定的调控权和经济管理权, 有助于推动县级政府寻找新的增长点、扩大财源的积极性。此外, 由于县级财政是以广大农村为基础的,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能更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更好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 财政省直管县的不利方面

1.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

由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往往形成人、财、物等管理体制的不匹配, 相互之间不好衔接,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财政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问题。

2.增加了省级管理成本。

尽管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可以减少中间环节, 提高管理效率, 但是这也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 即会导致省级财政管理幅度过宽, 管理难度加大。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 省级财政的直接管理幅度由原来l:17 (管理单位比, 下同) 变成1:115, 管理幅度是原来的6.76倍。这无疑对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给市级财政造成压力。

实行财政方面的省直管县, 市级财政的财政供养范围并没有改变, 但是收入来源受到了限制, 收入渠道减少, 这种行政管理与财政管理的不一致将会带来市县之间的矛盾, 给市级财政造成压力, 影响市级财政的积极性。这需要省级财政进行帮扶, 最终可能会导致将负担转嫁给县级财政。

三、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省直管县对于减少地方管理层次,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也是改革的大势所趋。但是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效, 需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省级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一旦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对省级财政的资金要求将会增强, 只有当省级财政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才能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 省直管县体制会使省级财政的管理幅度扩大, 对省级政府管理者的要求也会提高。这些无疑是对省级财政提出了挑战。

2.县级经济的自身发展能力。实行省直管县会增强县级政府的自主权, 但是自主权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发展能力的增强。如果一县经济在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后仍然不能得以发展, 这就失去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意义。

3.市级政府财政实力。市级财政实力强弱, 是判断省管县还是市管县的重要标准。如果市级财政实力较弱, 县级财力较强, 则应以省管县为宜;如果市级财力较强, 有能力帮扶县级, 则应以市管县为佳。

4.因地制宜, 逐步推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十分复杂, 各省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推进省直管县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 要考虑到地区的特殊性, 因地制宜地开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可以进行改革试点的尝试;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可以等待时机择机推行。在强县扩权基础上的省直管县, 这种体制上的大手术, 牵涉到数以万计人员的利益, 其影响之巨是可想而知的。在推进过程中, 不可一蹴而就, 而是要逐步推进, 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在推进省直管县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省直管县的有效管理幅度问题, 并与配套政策相协调, 同步推进。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改革力度的加强为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现代科技手段普及应用为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省直管县改革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有利有弊, 实行省直管县, 一方面, 省级政府能够更加有效地统筹地区之间的发展, 更好发挥协调能力;能够通过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和财政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增加财政管理透明度, 调动县级财政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省级政府的管理压力。这就要求在改革中一定要权衡好二者的关系, 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应冷静地对待这一改革, 深入分析其所带来的利弊效应, 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和正确。

摘要: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治理环境的变化, 行政层级过多导致的高成本与低效率问题日益显现, 在一些地方, 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已经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省直管县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但是,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就像一把双刃剑, 有利有弊, 一方面, 省级政府能够更加有效地统筹地区之间的发展, 更好发挥协调能力;能够通过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和财政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增加财政管理透明度, 调动县级财政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省级政府的管理压力。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是政府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贾若祥.我国省直管县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 2007 (10) .

[2]孙学玉.市管县体制的缺失与改革走势[J].决策咨询, 2004 (1) .

[3]鲍晨辉.财政体制简化之路慎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弊端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 2007 (1) .

[4]王磊.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7 (1) .

上一篇:描写猫 范文 小学生下一篇:驾驶员安全出车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