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社团推荐材料----自主探究、共同合作

2024-06-10

优秀社团推荐材料----自主探究、共同合作(共4篇)

篇1:优秀社团推荐材料----自主探究、共同合作

自主探究、共同合作

抚宁县茶棚乡曹东庄小学创新乐园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能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营造科技氛围,强化创新意识:

曹东庄小学创新乐园是在乡中心校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2006年9月成立,社团的成立大大加强了在我校范围内开展创新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也使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得以加强。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投身科学探究之中,使科技教育健康有效、有序、有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成员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班子,保证科技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将科技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发动学生广泛参与。

三、开展创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团本着“科技融入、创新发展”的宗旨,开展创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在实践活动中继续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常规性科学教育活动:(1)农副业类:作物培养、养殖;如参与种蔬菜、庄稼,种花种草,养鱼、养蜗牛、养蚯蚓、养蜜蜂等。

(2)制作类:标本制作、车模、航模、船模等。

(3)手工制作类:剪纸、布贴画、豆贴画、叶贴画等。

(4)操作类:工具的使用、电器的使用等。

(5)信息技术类:上网查询、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报刊等。

(6)实验探究、现行中长期的观察实践活动。如对某生物的生命周期的探究。

(7)社会调查、科学考察类:如对本地物种、自然现象、人文科学进行科学研究等。

2.节日性科技活动:

(1)“植树节”进行树种、品类及生存环境科学调查活动。

(2)世界环境日进行“环境污染的调查”、“学校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竞赛,“畅想海洋”科幻画比赛。

(3)国庆节进行“庆祝建国60周年讲故事比赛”、“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比赛”、“走进中国红----庆祝建国60周年歌咏比赛比赛”等。3.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月,定期举办“曹小”科技竞赛,并建立起严格的检查、考评、奖励制度,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实效。

4.长期坚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和小考察活动。为了开展好这些活动,可带领学生上网查询、查阅图书、报刊等,到公共场所、外地等进行专项调查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头脑,提高开展活动的水平与质量。5.通过开展读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主要开展以下活动:搜集科技文化方面的名人名言;确立一位科学家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读一本自己喜爱的科普书籍;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制作一份科技手抄报。

四、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社团取得了一定成绩:

2006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刘鑫同学获县级实验展示一等奖,科技小论文《落叶为什么大多正面着地》获县级三等奖,科技小论文《是什么污染了我们的家乡河?》获得市二等奖,在小学科技节模型比赛中,我组成员获得县二等奖。2007年秦皇岛市第七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小发明《可分离废纸和尘土的纸篓》获市级二等奖,我组成员在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检测竞赛中获得小学组成功发射项目三等奖,我校的布贴画《奥运吉祥物》在“迎奥运知识大收集”活动中获得市级优秀奖。

2008年在第二十三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小论文《大蒜防黑豆驴子》荣获省级三等奖,综合实践活动《“变脸”饮料的调查活动报告》获省三等奖,在中小学生手脑创新能力发展检测竞赛活动中,我小组选手荣获小学组《终极目标—祝奥运成功》项目一等奖,代表我县参加市级竞赛。2009年第二十四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小论文《蜗牛的速度》、《神奇的洗涤剂》均获省二等奖,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报告》获省三等奖。科技小发明《电动绕线器》获市二等奖。王禄博同学的自制教具《空气占据空间》获省级优秀奖,小组成员的自制教具《注射器系列教具》、《灭火器原理演示器》获得市级二等奖。

篇2:优秀社团推荐材料----自主探究、共同合作

——曹东庄小学“创新乐园”社团建设交流材料

一、类型多样·各具特色:

目前,我校“创新乐园”共有9各兴趣活动小组社团,涉及文学、环境、科技、艺术等领域,分别是农副业组、模型制作组、手工制作组、信息技术组、社会调查和科学考察组、创新发明组、科幻画组、读书教育活动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

二、机构健全·活动有序:

我们曹东庄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积极推进学生社团建设,;而社团活动理念则是——自主探究、共同合作。

社团制订了严格的社团章程、明确的组织机构、严密的活动计划,并在日常活动贯彻落实。展示活动风采。

三、精品特色·双管齐下:

我校社团注重品牌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推出了手工制作组、社会调查和科学考察组、创新发明组、读书教育活动组、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等精品特色小组。今天,就选择其中的两个向大家作一介绍。

首先介绍:

(一)创新发明组:

1.我社团小组成员是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组成,首先由各班班主任兼辅导员教师推荐,再由学校社团评选确定,这样可以保证社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2.社团小组本着“自足探究、共同合作”的宗旨,开展创造性的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在验证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发挥,尽情地表现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3.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月,每学期设定科技活动周,定期举办科技竞赛(如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考察、小创意等)。

4.活动成果:

2006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刘鑫同学在小学科技节模型比赛中,我组成员获得县二等奖。

2007年秦皇岛市第七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小发明《可分离废纸和尘土的纸篓》获市级二等奖,我组成员在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检测竞赛中获得小学组成功发射项目三等奖,我校的布贴画《奥运吉祥物》在“迎奥运知识大收集”活动中获得市级优秀奖。

(二)社会调查和科学考察组:

环境教育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与亮点,从这一层面讲,学校绿色环保协会也是我校推进环境教育的重要实践阵地。

1.专家引领·科学推进

我社团特确定市级优秀科技辅导员茹彩臣老师为我校“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顾问,常年定期指导创建工作。

2.活动体验·爱之延伸

①社会调查和科学考察组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到来之际,举办各种环保主题活动。

②同时,利用寒暑假,对社员进行环保培训,开展一些列参观、实践活动。

③社会调查和科学考察组的亮点不仅在于卓有成效、丰富多彩的活动,更在于环保行为同爱心行动相结合。

3.知识为本·课程渗透

平时,社团还注重活动和课程的结合,用理论知识来武装社团,积极投身课题研究,同校本课程有机融合。

4.成效显著·影响深入

①我校师生环保爱心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2008年3月22日《抚宁新闻联播》报道了我校“生命的甘泉——世界水资源日”主题活动。

②我小组科技小论文《谁污染了家乡河?》获得市中小学科技界二等奖,科技小论文《大蒜防黑豆驴子》在河北省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综合实践活动《“变脸饮料”的调查》在河北省2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③从长远出发,当环保理念渗透到师生内心,将直接影响到个人行为,进而感染身边每一位朋友,我们的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

四、总结反思·做强做精

1.与校本课程相交叉,两者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2.紧跟学校发展步伐,开发新兴趣小组;

3.扩大影响力与感召力,将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又一重要阵地;

篇3:优秀社团推荐材料----自主探究、共同合作

一.教师要学会适度引导, 学生要学会自主建构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 教师往往迷信于自己的学识, 怀疑学生的学习能力, 从而习惯于把自以为是的学术观点和思想模式强加给学生, 把知识点整理归纳好给他们, 接下来学生只要按规定动作完成即可。显然, 这种教学只能把学生培养成应付考试的机器人, 离开了试卷, 离开了做题目他们一无是处。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改的真正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兴趣, 充分挖掘潜能, 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而教改的前提则是承认学生自身应该具备且已经具备的多种能力, 如推理、判断、思考、分析、记忆、想象等, 因为教育实践早就证实, 任何优秀的教育都是通过诱导和激发, 最终发酵生成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的“产婆术”理论, 认为人一出生, 就禀有观念, 这些观念是天生的, 并非后天才拥有, 犹如胎儿早存于产妇子宫中。教师之教学, 类似产婆将胎儿“引出”而已, 产婆绝对无法“由外往内”将婴儿接生下来。智者自诩能教导任何人任何技巧, 苏格拉底则认为教师的职责, 只能帮助学生“自己”重新“发现”早已存在的观念, 或“回忆”遗忘但未曾消失 (也绝不消失) 的记忆。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理论虽然有些观点不一定符合科学, 但其自主发现, 自主建构的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新课改实践中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为学求知的过程中, 即令教学设备再怎么先进, 师资再怎么优秀, 教学环境再怎么完善, 但到头来仍然要仰赖自己的努力, 他人是帮不上什么大忙的。笔者所在学校的新课程教学改革恰恰是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学校明确, 教师一节课的讲解不允许超过10分钟, 尽管这一硬性规定的科学性值得商榷, 但这无疑是对过去满堂灌的矫枉过正, 告诫我们教师, 要引领学生去努力探究知识, 在脑海中孕育知识, 绝不能越俎代庖, 尽管寻求真理的过程充满艰辛和阵痛, 也得要由学生自己去忍受、体验。产妇产子, 必有阵痛, 如同追求知识的辛勤;但阵痛后的喜悦, 彰显拾获知识时的兴奋。

二.教师要学会倾听, 学生要学会倾诉

曾经的教学方式让我们教师疲惫不堪, 白天忙着上课、批改作业, 晚上忙着备课, “日夜操劳”这四个字是高中教师的生动写照。有些教师年纪轻轻就得了职业病, 慢性咽炎、腰肌劳损、颈椎病等, 挂着扩音器上课的教师不在少数。有多少老师下课回办公室总是说一节课时间来不及, 有什么内容没讲完, 或者没讲清楚。一堂课教师把嘴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什么教师一进课堂就不由自主打开音频的通道, 口若悬河地讲个没完呢?因为教师一踏进课堂就将自己定位为唯我独尊的王, 并且总是感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无可替代。教师成了将符号、文字、图片转化成音频的工具, 要将那么多的东西通过一个频道来传播确实来不及。

传统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如洛克所说的“人的心灵出生时像白纸或白板一样”, 已经进入高中的学生在他的“白纸或白板上”应该留有源自经验的观念和知识了。更何况还有不少的人信奉人出生就具有天赋的技能。因此教师应该可以放手, 让学生自主学习, 挤出一点时间来倾听学生的观点。叶澜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问, 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 然而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的不同回答, 也并非与教师预告的完全一致, 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 每一句话, 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新的教学方式正不断展现着倾听的无穷效益。学生通过研学, 将自己组内无法解答的问题反馈在互动卡上, 教师课后进行分析归纳, 将带有共性的问题, 放到下节课进行集中探讨, 这正体现了学生需要什么, 教师给什么的理念, 使课堂教学有了针对性, 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这就是一种倾听, 在展学课上, 由原来的教师讲授转变为小组选派学生代表展讲, 展讲过程中有些问题如果学生能自我解决, 教师绝不要插嘴, 而要站在一旁耐心倾听学生的讲授。只有出现学生没法自己处理的问题时教师才发表自己的看法。

只有学会用心倾听, 才能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听觉与视觉一样同是非常重要的接受信息的感官, 倾听是教育的开端。《论语·先进》篇中有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一段对话, 其实也是孔子的一段教学实录。“‘点!尔何如?’鼓瑟希, 铿尔, 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 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师生间的一问一答, 体现了互动的师生关系, 学生向教师倾诉, 教师向学生倾听, 这正是教育大师孔子注重倾听、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课堂上的倾听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使教师变得和蔼可亲, 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 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

三.教师要学会接受, 学生要学会学习

传统教学历来认同韩愈有关教师职责的观点, 即“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传授道理, 教授学业, 解决疑难问题的人。由这一观点支撑, 在课堂这一舞台上教师始终是主角, 学生是观众, 或者至多是配角。但在新课改背景下, 师生的角色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学生是主角,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学会闭紧嘴巴, 学生已经会的坚决不讲,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可以弄懂的坚决少讲。那么教师到底可以做什么呢?我们不妨听听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见解:“教育是教人学习的活动, 怎样学习, 要靠教师的教学。”换言之, 即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 自主获得知识, 这才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学识和本领。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有价值的知识, 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内涵, 接受各种新的知识与技能, 思想和方法,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哲学家赫尔巴赫在他的《教育学讲授纲要》一书中论及, 教师必须具有科学和思考力, 因为科学是人们可以用来观察各种事情的最好的眼睛。在他看来, 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 才能做好教师的角色, 达到教育的理想。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教学方法、文学和各种科学。学生的自主学习, 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 而是提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是教师按照教案在按部就班的上演已经排练好的课, 一切情况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很少会出现意外。而现在不仅在研学课上学生会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而且在学生展学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局面。教师怎样应对各种课堂生成, 怎样维护学生的自尊, 怎样不失自己的自信, 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智慧。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 好的先生, 他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 一方面研究学问。还提出在与学生的共同生活中, 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 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 后生可畏。教师确不能懈怠, 不能放松, 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的前头引领学生。这都说明了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重要性。只有时刻做有准备的人, 才能在困难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应像海纳百川那样, 兼收并蓄, 做一个孜孜不倦的接受者。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教师面临各方面的挑战, 但也给教师带来了业务发展的机遇。教师和学生都要给自己正确定位, 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在实践新课程改革中互相适应, 互相学习, 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林逢祺, 洪仁进.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自主参与 合作学习 共同探究

交流和互动,是中学生的天性,喜欢好奇、探索和发现,是中学生的内在特征,因此,为了使高中物理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标志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上,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教学才能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特别是物理学科,首先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存在很大的差别;其次是物理学科讲究理性逻辑思维,由于学生现有水平的限制,所以大多数学生非常怕物理学科,但理科综合却不会因为学生怕物理学科就不列入高考的范围,相反,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物理学科的地位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怎样才能把学生从害怕引向对物理感兴趣呢?经过长期跟踪研究,本人感觉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七嘴八舌,也就是为学生提供议论、思考、想象、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参与中主动求知,培养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参与上,可先创设一些情境,从情境中制造气氛,然后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接下来让他们想、做、说,激发他们的兴奋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在研究圆周运动时,我把盛满水的杯子用铁线绑紧,另一头绑在最简单的手摇圆周运动仪上,使其做简单的圆周运动,运动速度由慢逐步加快,以此来引入课题。然后让部分学生重复该实验,学生在表演时发现:当水杯旋转到倒悬在空中时,如果速度慢了,水会流出来;但速度快时,杯中的水并没有像学生想象的那样流出来。这时他们都在想:这是为什么呢?因此他们也争着要来做这个实验。“水没有流出”的现象与他们原有的认知不一致,因而产生了很强的求知欲,也激起了他们的探索欲望。在讲《超重和失重》时,可引入情境,先播放大家都关注的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等相关录像片,然后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超重和失重。接下来问:日常生活中有谁乘坐过电梯、到游乐场乘坐过过山车?乘坐电梯、乘坐过山车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后再总结这种现象是什么。接着观察实验:让学生手持挂着钩码的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或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从而引出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和“能否根据我们已掌握的运动规律来分析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接着指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分析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探究结果: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这节课从学生的体验入手,精心策划教学的各个环节,借助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

当然,在这个课题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神舟10号”的太空实验、太空授课的录像,学生会更直观,效果将会更好。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研究,达到学习目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上,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进行“天体运动”教学时,我不是自己做演员,而是当导演。上课时,先提出:我们怎么知道卫星速率v与绕行星运行轨道半径r的内在关系?问题提出后,接着就由学生自己分组探究。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忙碌着、参与着。学生通过探究后,都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结果出现了有些小组虽然考虑的方法有异,但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而有些小组虽然考虑的方法一样,但得出了错误结论。“怎么会这样呢?”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想。学生急着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因此,学生的求知欲更旺盛了。

本节课正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对不同的方法、观点进行比较,清楚地认识v与r间的关系及理解这种关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学会参与、学会学习,而且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重视探究总结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重视学生的探索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问题讨论的方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机会培养其探究能力,最后要求学生给出探究的结果。

教学是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后领悟其中真谛,因此,探究式教学的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应向生产、生活实际开放,向自然开放,向物理的前沿知识开放。为此,教师要树立“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的教学理念,使教学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在“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教学中,可先启发和鼓励学生猜想,在猜想中,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接下来,为了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教师等多种方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上一篇:高三年级班主任工作的体会下一篇:大学和中学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