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题五

2024-06-19

高考历史复习题五(共6篇)

篇1:高考历史复习题五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

(五)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

1.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过两次思想解放,它们的相同点有

A.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 B.针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而提出

C.以反对个人崇拜为重点内容 D.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或发展

2.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高潮之一。与以往的近代化思潮相比,它的超越之处表现在

①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②要求发展实业,以强国强民③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旧伦理道德④倡导文学革命,改用白话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4.古代雅典民主实践尽管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但是,二者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 A.民主的实现方式 B.有限制的选举权利 C.民主的基本原则 D.权力的监督形式

5.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与中共“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主张用和平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都主张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C.都结合本国国情,为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D.中共“二大”的革命纲领照搬了俄国

6.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 A.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关系 B.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

C.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

D.两者都强调人的伟大,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 7.霍布斯鲍姆把1914~1991年这一时期定义为“极端的年代”,他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些经济上的“改革与重组”共同之处是

A.奉行凯恩斯主义 B.适当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C.发展“混合经济” D.发展新经济

8.19世纪浪漫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到加强,因为两者都

A.强调情感和意志的统一 B.强调了对新的工业技术的社会贡献

C.反对帝国主义的扩张 D.在启蒙运动中发现共同点 9.《晋书·苏峻传》载:“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于是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均田制度遭到破坏 B.豪强地主经济的扩张 C.重农抑商政策收效甚微 D.政府社会控制力量缺失 10.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11.综观古代都城演变,宋都汴京与唐都长安相比,在城市布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客观上反映了 ①市民文化的逐渐兴起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日益频繁的对外交往④学术思想的交流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2 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秦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去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直接原因在于秦朝与西周的

A.生产工具的差异 B.政治制度的差异 C.社会观念的差异 D.经济形态的差异

13.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共同目的是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实行全民族抗战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宣传新三民主义

14.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这两种法律 A.都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 B.都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

C.都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 D.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5.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从该表可直接得出 A.中华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 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 D.对外贸易的增长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

16.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该表反映出 A.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B.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不断扩大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本解体 D.中国近代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7.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罗斯福新政时期GNP与失业率对比 ——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B.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

C.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D.新政时期的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

18.“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材料反映的董仲舒的主张是

A.阴阳相生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德治国 19.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

20.1916年荣氏创立了申新纺织公司,到1918年盈利率达到74.2%,随后申新发展成9个厂。申新纺织公司这一时期发展的原因有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

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发展 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2018各科高考大纲汇总

2018年高考艺术类招生简章汇总 2018艺术高考信息汇总 2018各省艺考合格线汇总 2018艺考成绩查询 高考招生简章

自主招生信息汇总 2018年各院校保送生招生简章汇总

2018年各院校保送生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汇总 2018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招生简章汇总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数学复习资料高考英语复习资料高考文综复习资料高考理综复习资料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高考英语模拟试题高考文综模拟试题高考理综模拟试题高中学习方法高考复习方法高考状元学习方法高考饮食攻略高考励志名言

篇2:高考历史复习题五

(五)专题十八至二十二(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民心的重要性 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 D.教化的重要性

2.“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浃洽通透。”这段话提倡()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 3.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由于当时士大夫之觉醒„„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宋朝时期最符合钱穆所讲的“自觉精神”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 4.黄仁宇曾说:“他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当他发现自己的学说没有付诸实施的可能,他就只好把它美术化或神秘化。”文中的“他”是()A.董仲舒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 5.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 6.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天宫”的名字来源于古代人民对太空的称呼。下列关于古代科技的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 B.在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造纸术 C.指南针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要条件 D.明清时期古代科技飞速发展成就显赫 7.(2012·西城模拟)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8.(2012·南京模拟)“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9.(2012·长春三模)有学者认为,通过书法艺术,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种种精神和实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作品兼有“肥瘦相和,骨力相称”“自然”“意境”“风骨”等特点,这反映出()A.魏晋士人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

B.儒释道三教互相影响的趋势

B.动荡时期文人们追求精神寄托

D.书法成为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

10.(2012·皖南八校模拟)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A.“振笔直遂”“追其所见” B.“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千里” C.“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 D.“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语词,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1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12.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有清一代学术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导致清代学术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B.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C.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D.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学”指的是中国的封建制度 B.“西学”指的是西方的制度和观念

C.“西学为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这一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了成功

14.1898年,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说:“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康有为奏折的本质意图是()A.表达了与大清帝国满洲贵族统治者誓不两立的坚决斗志 B.追求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维新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C.唯有剪掉辫子,方可有利于机械化大生产,有利于行军打仗 D.把变衣冠作为学习现代文明、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1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

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 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16.(2012·青岛模拟)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说:“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分道德为两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A.陈独秀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毛泽东

17.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18.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19.(2011·北京模拟)随着对西方认识的加深,中国近代思想演进经历了这样的轨迹:“同光之际,所变在船马器械。戊戌以后,所变在法律政制。民国以来,则又有‘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之呼号与活动。”下列各项排序体现这一轨迹的是()①洋务思潮 ②维新思潮 ③民主共和思潮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0.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这篇文章应发表于()A.五四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1.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2.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23.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涌现了《红岩》《创业史》《雷锋之歌》等优秀文学作品。原因是()①讴歌革命和建设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题 ②“双百”方针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③“二为”方向规定了文学创作的主题 ④“鲁迅文学奖”的设立激发了文学创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与下列四位安徽名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1主张无为而治,被尊为道祖,著有《逍遥游》

②图2是同光时期声名赫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

③图3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遵义会议后,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④图4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1分,共50分)26.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受到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它无疑带有那个时代氏族贵族深重烙印„„自原始巫史文化(礼仪)崩溃以后,孔子是提出这种新的模式的第一人。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实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孔子通过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使这个模式产生了社会影响,并日益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生活、关系、习惯、风俗、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通过传播、熏陶和教育,在时空中蔓延开来。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辨,重人事轻鬼神,善于协调群体,在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狂迷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三 九月二十八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的二○○五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推出了“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据了解,海内外现有纪念孔子的孔庙、文庙一千三百多座)据孔子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的人士介绍,举办“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旨在传承几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宣传保护孔庙(文庙)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搭建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增强民族凝聚力。

材料四 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内容均出现在“世界孔庙同祭孔”活动期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孔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历史地位。(5分)(2)以西汉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说明材料二的观点。(8分)(3)请结合材料三,对材料四中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作简要评价。(4分)27.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里之秀民、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到庆历年间,“人渐知读书”。两广地区学校相继建立。北宋时,三河“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南宋时,海州睢佑卿“父祖以农桑为业”,他“独亲于学。作文赋诗,为乡里称道”。北宋时,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钧少而警拔,于经学颖悟有得”。南宋时,鄂州富商武邦宁“交易豪盛,为一郡之甲”,他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 臣(北宋国子祭酒邢昺)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材料四 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通典》卷一四)。„„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材料五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5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五的观点。(4分)28.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问题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2)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6分)问题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3)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2分)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3分)

答案解析

1.A 本题关键在于理解孔子所述的含义,由‚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可以看出他强调统治者应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召人才,从而巩固统治。可以看出其意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故选A。

2.A 从材料看,作者认为不断地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才能体会到各种知识,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这是‚二程‛提出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选A。B是陆九渊的心学思想,C是王守仁的心学思想,D属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B、C、D均与材料信息无关。

3.B A不能反映这种‚自觉精神‛而是对人性的压抑;C、D是明清时期的顾炎武提出的;B是范仲淹提出的,体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4.C 这些人物都发展了儒家学说,但只有李贽是作为离经叛道的形象出现的,他的学说是对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无法实施。

5.D 从材料看,顾炎武认为,凡是文章都要关涉六经的宗旨,当世的事务,否则宁可不写。可见,顾炎武主张文章应关注当世事务,即他主张经世致用。

6.C 我国古代科技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但到了明清时期逐渐落后,A、D错误;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早的是司南。

7.A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重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分别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开辟新航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一系列事件共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落。

8.B 分析材料联系各选项,A说法错误,汉字的演变趋势应是由繁到简;C说法过于绝对,图画文字也是一个重要来源;D与材料不吻合。本题选B,‚舞‛字是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

9.B 本题抓住时间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发展与时代社会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实质集中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儒释道的发展。

10.C 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是注重写意,而非写实,备选项中A、B、D都是强调写实。11.A B为最强干扰项,材料中体现出‚师夷‛,但并未表达‚制夷‛之意;C错在‚全面‛;D错在‚政治制度‛。

12.C 材料中的‚新‛是指道光咸丰年间的新思潮,该新思潮是指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潮的萌发。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出现了新思潮。故选C。

13.D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洋务运动在19世纪90年代失败,故D不正确。14.D A说法错误,康有为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B错误,材料中未论及建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C不符合本质意图的说法。本题选D,材料中康有为奏折的本质意图是把变衣冠作为学习现代文明、革除社会陋习的一项重要内容。15.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人的选择都是围绕着救亡图存提出的,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A、B表述不全面;C错误,康有为当时对清政府还抱有希望。正确答案为D。16.A 根据时间提示应该是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应该是陈独秀。17.B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重要企业,创办于1872年;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成立于1911年;《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重要的宣传刊物,创办时间是1896年;《新青年》是1915年创办的新文化运动重要的刊物。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B。18.D 本题考查民生主义。根据‚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排除A、C。根据‚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的信息与D相符,故选D。19.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同光之际,所变在船马器械‛,比如①;‚戊戌以后,所变在法律政制‛,比如②③;‚民国以来,则又有‘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之呼号与活动‛,比如④。排列顺序为①②③④。

20.C 通过分析,材料论述了新民主主义论思想,根据所学,材料应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著的《新民主主义论》中的重要思想。

21.D 注意‚本质‛的题干要求,以上措施都是针对国情和具体情况制定的正确政策,都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故选D。

22.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使人们的思想从毛泽东个人崇拜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使人们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标志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故选D。

23.A ‚二为‛方向提出是在1980年;‚鲁迅文学奖‛设立于1986年,③④与材料不符可排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原因是讴歌革命和建设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题以及1956年‚双百‛方针的推动。

24.B ①错误在于《逍遥游》为庄子所著,从选项上看,答案特征四个中仅只有一个错误,由此即可判断B为正确选项。

25.C 材料中只是对高考学生‚不再搞群众推荐‛,并未表明否定这个制度,排除A;B‚学而优则仕‛是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与新中国教育事业的目的完全不同;D说法不是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所学1977年恢复高考,使广大青年不再受到出身、家庭成分等的影响,通过努力都可考上大学,为广大青年提供了通过平等竞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26.【解析】第(1)题,背景根据题干中‚孔子仁学产生在早期宗法制崩溃、氏族统治体系彻底瓦解时期‛归纳;主要内容根据‚仁学‛‚礼‛‚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等回答;传播方式根据孔子生平的相关史实回答;历史地位根据‚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分析。第(2)题,材料二的观点认为,思想文化为历史条件下不同的人、阶级、时代背景服务。根据西汉时期和新文化运动时儒学思想为政治、经济、教育服务的史实回答。第(3)题,材料四的图一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传承,图二却利用孔子来谋利,紧扣二者的核心思想进行评价。

答案:(1)①时代背景:奴隶制崩溃;(1分)②主要内容:仁;礼;实用;中庸;(2分)③传播方式:办私学,编删诗书为教材,教导学生;(1分)④地位: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或代名词)。(1分)(2)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大一统‛的需要,董仲舒不仅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而且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分)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前,为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与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批判封建儒教。(3分)(3)图一《孔子论为人》一书的出版有利于挖掘孔子思想的文化内涵,传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2分)图二所反映的现象违背了‚祭孔‛活动的宗旨,是对文化遗产的践踏与破坏。(2分)27.【解析】第(1)题,可以根据对材料一的判断分析来回答。主要指文化推广到落后地区、推广到更多阶层等。第(2)题可根据对材料二、三、四的理解分析来回答文化普及原因。第(3)题,材料五中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最繁盛时期是在宋代。论证这一观点可根据宋代思想、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成就来回答。

答案:(1)特点:文化普及程度较高;从先进地区推广到落后地区;从士阶层推广到农工商各阶层。

(2)原因: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对文化的需求增强;印刷技术的进步,书籍增多,便宜易得;宋代教育的发展(书院教育);宋代科举取士条件放宽;家庭重视文化教育。(3)宋词繁荣,话本出现,画学兴起,风俗画流行;理学兴盛对后世影响深远;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科技发明出现并外传。

28.【解析】第(1)题注意前后对外国的称呼不同的历史背景,据此回答。第(2)题态度的变化依据材料相关信息,态度变化的原因则应该注意到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剧烈变化,据此来作答。第(3)题由臣民到国民的变化必须意识到这是属于思想方面由封建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种转变,再结合当时哪些事件能促进这种变化回答。第(4)题,三方面的变化都是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造成的冲击有关,回答出三方面的变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联系即可。

篇3:高考历史复习题五

一、宏观与微观策略

历史考试不能脱离基础知识, 如何将看似散乱的诸多知识进行梳理, 以打好基础呢?答案是运用宏观与微观策略。教育心理学认为, 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储存是有序的, 有层级的, 而不是毫无规律的。因此, 在摄入知识的过程中, 应当尽可能尊重人的心理特征。实际上, 当前所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还比较合理, 各册教材的目录和每章的引言正如根目录, 各章节课题正是其下级目录、子目录。其上下级层次性和序号性, 可以使读者清晰地知觉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 历史复习可以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 将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相统合, 构建历史知识树, 将最概括的历史理论、历史线索置于树干的顶端, 把局部的历史概念、历史阶段特征等置于枝杆, 最后把具体史实置于树枝的末梢。随着复习的逐渐展开和深入, 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被学生条理化, 其结果是学生得到一幅愈来愈清楚的知识关系图。

宏观与微观策略, 就是在历史学习中将宏观与微观综合, 在宏观中学习微观, 把微观放在宏观下考察。也就是说既要把握历史大局、基本线索或总体框架, 又要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性质、结果和意义等来龙去脉。在把握历史大局的基础上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反过来了解历史事件的大背景、大趋势、大潮流。比如, 学习春秋战国具体历史 (如改革、百家争鸣等) 时, 要将有关史实放置在“春秋时期战乱纷争, 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生产力获得大发展, 要求确立新的生产关系”的宏观背景下;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时, 要紧紧把握“封建分裂, 民族融合”的时代特点;学习明清史时, 要抓住“封建制度衰落, 民族国家巩固统一”的总特征。

宏观与微观策略适用于整理零散的历史基础知识, 使其有序化, 是历史第一轮复习 (单元复习) 的策略。当今高考考查, 基础与能力并重。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对于赢得基础分至为关键。实际上, 有了宽厚的知识基础, 也为提高能力提供了充要条件。

二、联系与比较策略

在指导复习的时候, 教师应该着力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其有意识地上下、左右联系 (即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的思维习惯。比较与联系相伴而生, 比较是获得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手段, 真正的认识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

纵向联系, 指的是由古至今的上下联系。通过纵向联系, 找出历史现象的共同点, 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例如“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应当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条约、结果) 等相关内容前后联系, 反映其过程性, 对比其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不同, 最终发现其阶段性和规律性。

横向联系一般是以某一时间为横切面, 寻找同一时期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横向联系, 找出历史现象的不同点及个中原因, 加深对历史现象性质、特征的认识, 形成准确而完整的历史概念。中国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 要把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融合到世界史中去学习。例如, 把瓜分中国的狂潮放到“19世纪末列强对世界的瓜分”的大背景下去理解, 学生得到的是全球视野———在更广阔的视野中了解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对比的结果将使学生的复习不停留于事物的表面, 而能够了解到历史的本质。

如果仅有上述两个策略, 还不能适应日益能力立意、能力本位的高考。因此, 在统合知识、联系知识之外, 为提高能力, 下面两个策略是必要的。

三、史论结合策略

即客观史实和科学理论相结合的策略。历史知识包含“史实”和“史论”两方面。史实即客观的历史事实;“史论”是史学观点、原理, 对史实的立场和看法。史论结合要求论从史出, 即实事求是, 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的相应结论。另一方面, 在学习中,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 以论御史。

要善于将史论结合。看似零碎的历史知识是内在地由历史理论统领起来的。举个例子说明如何运用史论结合策略。

以上运用正确的历史观点和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过程, 也是史论结合的过程。应该学会运用上表的具体史实提取有效信息, 再利用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

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历史唯物论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及基本特征、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物评价) 、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 以及阶级、国家、革命、民族、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基本观点。

尽可能地运用这些理论解析历史, 就是有意识地置学生于较高的角度 (相当于历史学家的角度) , 历史就不再是堆砌的零散的知识, 学生可能真正做到像历史学家一样“把玩”历史, 解析历史。

四、鉴古与今用策略

学习历史是为了从历史中得到某些启示, 学了历史不能运用于现实, 学到的是死历史, 这不是设置历史课的初衷。著名史学家意大利人克罗齐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史学研究思想得到史学界广泛的认同。高考历史试题比较注意联系和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其用心在于让学生学活历史, 让历史为现实所用。根据高考的命题特点, 复习时完全可以反过来, 从关注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去准备高考。这就要用到鉴古与今用策略。鉴古与今用就是要结合社会热点, 回顾历史, 思考历史知识;相反, 学习历史时, 适当联系现实生活, 拓宽思路。例如:从关注三农问题联系历史上的赋税改革;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等改革与今天改革的联系, 思考过去改革的得失成败, 为今天改革提供启示;等等。

在历史学习中, 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适时地结合某些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 是培养考试敏感性的重要策略。久之, 能提高应试水平。

摘要:讨论历史复习用何策略而不是用何方法, 这是一种高度。本文认为, 历史科复习运用宏观与微观策略、联系与比较策略、史论结合策略、鉴古与今用策略, 能够提高复习效率, 学活历史。

篇4:高考历史复习题五

【摘 要】 讨论历史复习用何策略而不是用何方法,这是一种高度。本文认为,历史科复习运用宏观与微观策略、联系与比较策略、史论结合策略、鉴古与今用策略,能够提高复习效率,学活历史。

【关键词】 复习策略 复习效率

对于高三文科学生来说,面对上下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涉及多国的世界史,可谓纷繁复杂。历史复习,如果学生没有策略与方法,就会无从下手,杂乱无章;钻得进去却出不来,或者复习后面丢了前面。复习策略的选择和制定是复习设计的中心环节,复习是否有效率,关键在于策略的选择。关于历史复习的策略笔者以为有下列几端:

一、宏观与微观策略

历史考试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如何将看似散乱的诸多知识进行梳理,以打好基础呢?答案是运用宏观与微观策略。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储存是有序的,有层级的,而不是毫无规律的。因此,在摄入知识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尊重人的心理特征。实际上,当前所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还比较合理,各册教材的目录和每章的引言正如根目录,各章节课题正是其下级目录、子目录。其上下级层次性和序号性,可以使读者清晰地知觉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历史复习可以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将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相统合,构建历史知识树,将最概括的历史理论、历史线索置于树干的顶端,把局部的历史概念、历史阶段特征等置于枝杆,最后把具体史实置于树枝的末梢。随着复习的逐渐展开和深入,错综复杂的历史知识被学生条理化,其结果是学生得到一幅愈来愈清楚的知识关系图。

宏观与微观策略,就是在历史学习中将宏观与微观综合,在宏观中学习微观,把微观放在宏观下考察。也就是说既要把握历史大局、基本线索或总体框架,又要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性质、结果和意义等来龙去脉。在把握历史大局的基础上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反过来了解历史事件的大背景、大趋势、大潮流。比如,学习春秋战国具体历史(如改革、百家争鸣等)时,要将有关史实放置在“春秋时期战乱纷争,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生产力获得大发展,要求确立新的生产关系”的宏观背景下;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时,要紧紧把握“封建分裂,民族融合”的时代特点;学习明清史时,要抓住“封建制度衰落,民族国家巩固统一”的总特征。

宏观与微观策略适用于整理零散的历史基础知识,使其有序化,是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复习)的策略。当今高考考查,基础与能力并重。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对于赢得基础分至为关键。实际上,有了宽厚的知识基础,也为提高能力提供了充要条件。

二、联系与比较策略

在指导复习的时候,教师应该着力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有意识地上下、左右联系(即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思维习惯。比较与联系相伴而生,比较是获得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手段,真正的认识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

纵向联系,指的是由古至今的上下联系。通过纵向联系,找出历史现象的共同点,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例如“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当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条约、结果)等相关内容前后联系,反映其过程性,对比其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不同,最终发现其阶段性和规律性。

横向联系一般是以某一时间为横切面,寻找同一时期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横向联系,找出历史现象的不同点及个中原因,加深对历史现象性质、特征的认识,形成准确而完整的历史概念。中国史是世界史的一部分,要把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融合到世界史中去学习。例如,把瓜分中国的狂潮放到“19世纪末列强对世界的瓜分”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学生得到的是全球视野——在更广阔的视野中了解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对比的结果将使学生的复习不停留于事物的表面,而能够了解到历史的本质。

如果仅有上述两个策略,还不能适应日益能力立意、能力本位的高考。因此,在统合知识、联系知识之外,为提高能力,下面两个策略是必要的。

三、史论结合策略

即客观史实和科学理论相结合的策略。历史知识包含“史实”和“史论”两方面。史实即客观的历史事实;“史论”是史学观点、原理,对史实的立场和看法。史论结合要求论从史出,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的相应结论。另一方面,在学习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以论御史。

要善于将史论结合。看似零碎的历史知识是内在地由历史理论统领起来的。举个例子说明如何运用史论结合策略。

以上运用正确的历史观点和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过程,也是史论结合的过程。应该学会运用上表的具体史实提取有效信息,再利用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

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的历史唯物论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及基本特征、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物评价)、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以及阶级、国家、革命、民族、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基本观点。

尽可能地运用这些理论解析历史,就是有意识地置学生于较高的角度(相当于历史学家的角度),历史就不再是堆砌的零散的知识,学生可能真正做到像历史学家一样“把玩”历史,解析历史。

四、鉴古与今用策略

学习历史是为了从历史中得到某些启示,学了历史不能运用于现实,学到的是死历史,这不是设置历史课的初衷。著名史学家意大利人克罗齐说过“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为现实服务的史学研究思想得到史学界广泛的认同。高考历史试题比较注意联系和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其用心在于让学生学活历史,让历史为现实所用。根据高考的命题特点,复习时完全可以反过来,从关注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去准备高考。这就要用到鉴古与今用策略。鉴古与今用就是要结合社会热点,回顾历史,思考历史知识;相反,学习历史时,适当联系现实生活,拓宽思路。例如:从关注三农问题联系历史上的赋税改革;从商鞅、王安石、康有为等改革与今天改革的联系,思考过去改革的得失成败,为今天改革提供启示;等等。

在历史学习中,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适时地结合某些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是培养考试敏感性的重要策略。久之,能提高应试水平。

篇5:高考历史复习题五

一、选择题

1.(2016·赣州)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新创报纸《民生报》、《民立报》、《民强报》,共和党一进步党《民声日报》、《共和民报》,自由党《民权报》,国家学会《国权报》,国民联合会《中华日报》,中华民国工党《觉民报》。这些报纸的创办导学号 42442474(C)A.表明中国民主政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传播 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 D.说明三民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解析] 材料中没有表明“正常”的信息,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思想是由资产阶级民主派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集中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列举了一批政党和它们创办的报纸,作为各自的喉舌,报纸和党派名称中的“共和”、“民权”等关键词反映出它们存在并活动的立足点,故C项正确;三民主义的革命任务是否完成在题干材料中反映不出来,也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2.孙中山提倡,“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该文“社会主义”意为(C)A.倾覆满清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 C.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

B.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D.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 从材料中“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可分析出该文的“社会主义”主要是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故选C。

3.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人民。”这表明孙中山主张(D)A.民主共和

C.三权分立

B.联俄联共 D.联省自治

[解析] 材料意思是“专制集权是清朝以来的弊端,今天要永远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纠纷,唯一的途径是各省自治。中央把权力分给各省,各省分给各县。这样就不用穷兵黩武,让老 百姓受害。”材料未涉及民主共和,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联俄联共,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故C项错误;由译文可知,孙中山主张联省自治,故D项正确。

4.(2016·吉林五校联考)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连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D)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解析] 材料说的是政治体制分权,故A项错误;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说法明显错误,故B项错误;三权分立体现的是国家机构中的分权,故C项错误;材料认为各省应该有内政的完全自由,但是涉及到国家范围内的事务需要由中央政府管理,这是学习的美国的中央和地方分权制衡的思想,故D项正确。

5.(2016·湖北联考)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反映了导学号 42442475(A)A.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 B.“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D.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材料强调的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必要性使中国人能接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A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领“平均地权”中国人能接受,没有论述其是否能落实即具有空想性与否,B项排除;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任务不仅是反封建,还有反侵略,因为封建土地制度是封建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中国人要“摧毁”,但不能反映是否是首要任务,C项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6.(2016·河南联考)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和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则”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和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这反映了导学号 42442476(B)A.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

[解析] 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是李大钊与胡适的问题和主义之争,故A项错误;李大钊思想属于社会主义思潮,而梁漱溟思想属于文化保守主义,材料反映的是两种不同思想,说明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故B项正确;梁漱溟思想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故C 2 项错误;李大钊思想属于社会主义思潮,不属于保守主义思想,故D项错误。

7.毛泽东在谈到一份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时说:“报告里边有这几个大题目,都可以讲。但是重点是两个,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可见,这次会议最主要议题是(B)A.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B.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作出人民公社化的决定

[解析] 从材料“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这个报告的主要部分,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予以分析。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是议题,但不是最主要议题,故A项错误;“这两个重点中主要还是在建设”、“三万字有三分之一是讲建设”说明最主要议题是关于建设问题,故B项正确;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1958年,故C项错误;作出人民公社化的决定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故D项错误。所以应选B项。

8.(2016·海南七校联盟)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说明当时导学号 42442477(C)A.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 C.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D.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

[解析] 依据材料“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中国共产党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是成为一个学术问题,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马克思主义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故C项正确;依据题干材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结合国情研究马克思主义,服务于中国,故D项错误。

9.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A)A.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 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解析] 本题知识依托主要是邓小平理论及1979年中国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主要考查运用基础知识解析材料信息的能力。B、C两项的史实完成的时候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早期,D项的史实则是在1978年,均与材料信息不相符。正确答案为A项。

10.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D)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的思想特点,考查学生准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邓小平的这一主张前提是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差距,进而主张学习西方,反映邓小平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A、B、C三项错误。

11.“小平同志晚年提出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思想,特别是他一九九二年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当时困扰着人们思想的一些十分重大的问题,为我们这一代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南方谈话澄清的重大问题是(D)A.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D.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以及材料的理解。从材料“一九九二年的南方谈话,澄清了当时困扰着人们思想的一些十分重大的问题”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解决困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述,故本题选择D项。

12.(2016·岳阳)“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D)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打破了认识误区坚定了改革信心

[解析] 1985年3月,邓小平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故A项错误;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委会副主席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故B项错误;1997年中共15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 导思想,故C项错误;“南方谈话”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命题,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6·芜湖)最近几年民生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民生”一词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之一。

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压倒全场)时代也。„„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者之终无成耶!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905年10月20日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请结合中外史实,评述孙中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提示:(1)论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同进行;或在进行社会变革的同时要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

(2)论证:(材料)二十世纪以民生主义为主流的时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由于不重视民生,致使人民贫困、社会动荡;我国目前时机有利于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一同解决。(史实)三民主义的弊端,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3)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想法美好,不可能实现。14.(2016·株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材料二 这个贫农大众,合共占乡村人百分之七十,乃是农民协会的中坚,打倒封建势力的先锋,成就那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大业的元勋。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绝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绝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3月)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批判地接受中国的与外国的历史遗产,反对任何唯心主义的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部分)》

(1945年6月11日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主张。

(2)毛泽东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是如何实践这一观点的?其成效如何?

(3)依据材料三,你是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意义。

[答案](1)主张:分清敌友,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首要问题。(2)观点:贫农是最革命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中坚。

实践:在农村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成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并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地继承了中外文明遗产。

篇6:高考历史复习题五

(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内外服制度是主要政治制度。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为强化王权,商王垄断神权。

2、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1)内容:王族功臣和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地方诸侯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2)影响:土地人口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3)类型:同姓亲族建立的封国,如晋、鲁、卫等;功臣、姻亲建立的封国,如齐国;商代降族建立的封国,如宋国。

(4)分布特点:王族占据战略要地及富庶地区,是分封制的主体,直观地反映了“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

(5)分封制的作用

(A)积极作用: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国家。

(B)消极作用:诸侯在封地内有权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扩大统治区域等,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

3、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森严的 社会等级。

宗法制理解中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上一篇:初一英语作文网下一篇:工行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