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2024-06-17

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共9篇)

篇1: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2013-2014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考察,如背诵默写,有简单的填上下句,默写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句有古文也有现代文。还有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理解、辨析能力。在积累运用板块中,有汉字、古诗文的积累,病句,词语的理解运用,都突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现代文阅读中文段的题目设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作文以“那一抹心痕”为题目,选材范围比较宽泛,可写物、人或事件,贴近生活。学生个个有话说,有内容写,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二、试卷特点与试题分析

试卷由四大块组成,第一大题为卷面书写(4分)。

第二大题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3分)共设7个小题:

1、选出加点注音正确的一项,2、考错别字,3、词语的正确理解与运用,4、句子的语病,5、为古诗文的背诵默写,6、名著阅读。学生知道“替天行道”不知“宋江”、“卢俊义”。说明对名著了解不多。

7、给出几位同学对读书的不同观点、意见,让你向校长和同学们提出合理的意见。此题有些同学提的意见不是针对以上同学的问题,如:要读好书。

第三大题为阅读理解(43分)。一篇古诗的理解(4分)主要考察了古诗内容和主旨。学生阅读少,把握主旨的能力弱。抓不到“凉”是指内心的凄凉。一篇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目较基础,适合学生做。两篇课外阅读(27分),一篇考的是一位收废铁的老汉为了不收好铁自己举报自己的优秀品质。一篇考的是熬就是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两篇文章均较长,可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题型设计全面,可考查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学生的想像能力,命者可谓高瞻远瞩。第四大题作文50分。一个命题作文。题目宽泛,使学生有话可说。

总之,本次命题题型多样,内容丰富,考查的知识面文,全面。难易适中,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无疑是一次彻底的检验。

三、学生得失分情况

本次考试,考试成绩100分以上有17人,80分—100分有63人,60分以下的42人。平均分为73.7分位居中上游。但学生知识面窄,做题较马虎,失分也不少例如第一大题背诵默写中错别字较多,对《水浒传》中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如“呼保义”、“玉麒麟”不知是谁?阅读理解古诗鉴赏失分严重,文言文字词解释和翻译句子个别同学平时经常提到还出现错误。作文平均分在38-39分。本次试卷学生的书写还算可以。

四、教学质量反思

1、积累和运用失分严重。对基础知识及运用未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渗透,使学生对修改病句、成语运用等知识点掌握还不够到位,造成了此次考试扣分严重的现象。

2、默写错、漏、别等问题依然存在

3、书写乱,不公正。

4、作为教师未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没有把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失分。

5、作文高分作文不多

五、意见与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是语言运用、阅读、写作的基础,不可放松对字、词、句的学习。基础的夯实重在平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答问、作业、考试中暴露出来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基础知识学生必须掌握,并且要将这些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在训练中形成能力。增强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古诗文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还要能够理解和运用名句,并进行浅层面的鉴赏。

2.重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以中考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扎实上好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注意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迁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

3.针对有关题目扣分较多现象,我们要及时查漏补缺,把知识点讲解到位。基础知识的教学丝毫不能放松,课堂教学要紧扣文本,将课文内容讲透彻,相关知识讲清楚。

4、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我们平时要把成语运用、病句修改、等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训练和巩固。渗透到每节课中,效果会好得多,使学生在反复接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解题能力。

6、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与习惯,指导和督促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会学生如何才能又快又准地接受文字信息,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语文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能联系生活、活学活用。

8、加强对学生的方法能力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读题能力和答题技巧。

9、全体参与,分层训练,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10、加强合作,集思广益。正确认识课文的“例子”作用,既不要将教材神圣化,一课不落地全部作为精讲内容,又不能淡化教材,无视教材的精典性对教材弃之不顾。要以中考为导向。

11、端正书写态度,改正不良书写习惯,努力做到一笔一画、横平、竖直。

12、写作要勤练笔,并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总之,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非一日之事,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总结,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帮助学生创造辉煌!

篇2: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为了使今后的工作能更好的进行,现对这次中考情况和试卷内容作以下分析: 一.考试情况。

本次参加考试学生共34人,试卷满分120分。学生平均分69.79分左右,优秀率约26.47%,及格率约50%。从这个数字上基本能反映出平时的教学质量。从考试成绩看,主要问题是优秀率偏低,年级最高分为109分,最低分为2分。85分以上14人。

就这次试卷几种题型来看,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学生得分较高。这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且能正确运用。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比较看这部分是整个试卷中失分较多的题型。第三部分是作文,由于我们刚刚练习过类似题材的作文题目,所以学生感觉有内容可写,不容易跑题,所以作文得分率较高。

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这次考试,对以前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在以下几个方面还要努力:

1.注重积累,夯实基础。

要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夯实基础知识,注意语文积累,尤其是对常见字词和古诗文的积累,重视常见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同时还要注意名著的阅读,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时注意对重点语段或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概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重视对文本理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方法、思维的训练,也要重视基本技能的掌握

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重视写作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不是天生具来的,是靠后天不断的积累训练的,在让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三.试卷分析

通过阅卷认为:这套试卷质量总体很好。学生的能力水平能够通过本试卷客观的反映出来。特别是音、字、词及书本知识的考查,能检验出学生开学以来对语文的学习情况。作文题目符合中招考试试题类型,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考场作文应试技巧。

作为九年级的科任教师,在这次期中考试中,语文考得很不理想,惭愧

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和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不能熟练、准确的掌握和应用。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解答出现偏差较大。

3、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弱,导致因书写乱、不规范失分。

4、缺乏实际应用问题的背景经验,在解答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实际的问题时,出现理解困难,导致解答失误。

我本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忽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训练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落实不到位。

2、复习过程中存在过偏、过难现象,导致学生在解答基础题目时反而失分。

3、对学生的书面表述能力培养不够,导致学生表述能力不高、书写较乱。

4、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到位。

今后设想: 1.重视“双基”训练 ①把好阅读的准确关:平时做题时要强调稳,注意检查。②把好理解审题关:平时教学中要加强训练,题意不清,不急于动笔答题。③把好表达规范关: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力求严谨;二是要书写整洁规范。2.重视回归课本、回归课堂。中考试题多来源于课本或从课本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拓宽,而不是加深,这样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要逐步改变“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亲历语文演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当前课改的新理念,给学生以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活动中应摒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索过程,重视语文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阅读、理解、分析、探求的能力。

4、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活动和名著阅读,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

5、关注每一位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面向每位学生、加强学法指导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愿望,努力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挖掘学生的潜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并采取具体措施。

篇3: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本研究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的目标要求,确定内容标准,研制监测工具,主要从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习作与表达三个维度考查和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从工具内容结构分析,三个维度内容比例适中。其中,阅读与理解以及习作与表达部分的比重明显加大,力图体现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指向检测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水平,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现行小学语文测试过于关注考查语文知识、识记能力的偏颇予以纠正。工具的研制多次经历试题难度、信度、区分度的调试,力图体现监测过程的规范、科学和严谨。

研究人员于2014年9月,经分层抽样确定测试对象。抽样兼顾地区(城市、县城、乡镇)、地域(全省所辖地区)、学校类型(公办、民办)三层分类特征。由于测查的是四年级学生的学业水平,故选择四年级学业完全结束,刚刚升入五年级的学生为监测对象。本研究最终确定来自A区和B区的28所学校的五年级63个班的2048名学生为监测对象,其中城市1616人,农村435人。样本兼顾了两个区域城乡学校的比例,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比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

一、监测结果分析

1.城乡学业质量差异对比分析

通过城市和农村学生在三个维度和五个子项上的平均数对比分析得出:词义分辨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均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均表现为城市优于农村(见表1)。

结合教师和学生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教育理念、教育资源配置、文化氛围、家庭环境等是造成城乡学业质量差距的主要因素。

注:*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示P<0.01,差异非常显著。

2.学生各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1)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积累与运用”部分得分率较高,阅读能力与之比较,相对较差,而习作能力的发展最为滞后。这和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大量的“讲语文”“背语文”“写语文”的重复的、单调的教学实践直接关联,这样的教学致使学生只是识记了语文知识,并没有将其活化、内化为语文能力并最终形成语文素养。若加强学生的阅读和习作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触类旁通,迁移至学生其他语文能力发展和素养形成。

(2)“积累与运用”部分分析。从表3来看,学生字音辨析的题目得分率达90.34%。可见,学生对于平翘舌、易错声调、方言、多音字的辨析掌握较为扎实准确。这要得益于日常教学中,教师普遍注重汉语拼音正音的练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纠正方言区语音的专项训练,积极营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这方面的训练是经常性的,效果较好。

认字形问题学生的得分率为77.63%。其中,音同形近的字失分率较高。例如,考查学生辨识“遵重”“辩别”等的错别字。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忽视对汉字构字规律及运用的深入研究,不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汉字音、形、义的内在联系。对于形近字比较的教学,只是从字形上机械、生硬地加以区分,或通过大量的、重复地练习加以强化,不注重汉字构字理据和汉字文化的渗透。

理解词义间细微差别的能力相对较差,失分率较高。尤其是农村学校,正确率仅为48.51%。如下题,要求学生找出与加点词语意思最接近的选项:

确实A.真实B.的确C.准确D.正确

獉獉破例A.破格B.破旧C.举例D.例题

学生判断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由于词汇量不足,对某些词义不理解或理解模糊,像对“破例”的理解出现错误;可能缘于缺少语境,对词义细微差别的分辨有困难,像对“真实”“的确”“准确”的区分出现偏差;还可能是对词性及感情色彩的把握不准确,像“对付”与“付出”“应付”的比较等等。

词语运用一题,失分率较高的题目是:

这个电视节目真是太精彩了,我_________地看着,连妈妈叫我都没有听见。

A.滔滔不绝B.洋洋得意C.津津有味D.流连忘返

上述题目考查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对句义和语境的理解、区分词语形式和意思的差别、建立词语同语境的联系,即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学生需要综合上述三方面作答。这部分题目失分较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句义及词语的理解出现偏颇、词汇积累贫乏、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较差。

古诗积累部分失分率较高的题目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表达诗人离别时对朋友一片深情的诗句是哪一项?()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上述题目失分的原因在于:学生审题不认真,不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只是让学生机械背诵,致使学生只是短时记忆,并未做到长期的准确记忆。

(3)“阅读与理解”部分分析。本次监测增加了“阅读与理解”的比重,提供了文体不同的两篇阅读材料,分别为文学类文本和信息类文本。着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整体感知能力、推断解释能力、评价欣赏能力,并基于文本的内容适度拓展,向生活和学生的体验延伸。

有关“细致阅读,提取信息”的问题,学生作答并不理想。这些问题,答案都在原文中,只要细心阅读便能准确地获取信息,做出判断。而学生作答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便暴露了其日常阅读的不良习惯。比如,学生在做这部分试题时,只关注问题和答案,而忽略问题的前提条件;部分学生离开文本“凭空想当然”或断章取义、顾此失彼、进行“碎片化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本意的意识较淡薄,以致出错。

有关“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学生这方面的得分率低于“细致阅读,提取信息”的问题,可见,学生理解文章并综合相关信息形成解释的能力相对较低,缺乏整体意识,没有使用前后联系的方法阅读文本。

阅读中的部分题目编制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水平和层次,从完全不理解、机械理解、理解正确但并不全面,到理解深刻四个层次,得分依次是0,1,2,3,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锻造。

(4)“习作与表达”部分分析。在“习作与表达”部分,城市学生成绩优于农村学生。具体包括审题能力,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平均分高出0.25,“内容具体”一项平均分高出0.46,“准确表达”一项平均分高出0.44,“想象能力”一项平均分高出0.4,“调动积累”一项平均分高出0.28,“书写习惯”一项平均分高出0.14,差别不大,由此说明城乡学校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都比较重视。(见表4)

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学生习作测试失分率较高的部分都主要分布在表4的2,3,4项上。由此可见,当前语文教学忽视语文实践的价值,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机会和场域不充分,学生阅读量小,想象力和生活阅历匮乏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感形成、思维发展和习作表达。尤其是“想象能力”一项,存在想象趋同、缺乏童趣、套路化等问题。“课程标准中,从低年级‘写想象中的事物’,到中高年级‘写想象’‘写想象性作文’,在写话和习作中,有一个明晰的脉络,又有坡度,蕴含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其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1]”想象反映在习作中,应该是最富个性化的,教师应注重对儿童在想象过程中潜在的创造性的保护、发掘和培养。

二、主要问题与建议

1.学生语文学习各领域发展水平失衡,应加强语文课程内部各领域的联系,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从监测结果分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可见A区和B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注重常规训练,基础知识夯实,达到了强基固本的目的。学生书写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从习作书写来看,表现为书写规范、行款整齐、态度端正,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同2001版实验稿比较,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进一步凸显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地位,强化了书写技能和习惯的培养。从监测结果来看,这一变化在两个区域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贯彻落实,教师对于引导学生写对字、写好字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初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也暴露出两个区域对各语文学习领域,存有厚此薄彼,甚至顾此失彼的倾向。比如,对阅读、习作的重视不够。语文学习是一个整体系统,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密切五个领域的内在联系,关注语文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多元价值和多维目标,促进听、说、读、写的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明显滞后于识记能力,教学中应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取向

从监测结果分析,学生在词语及古诗的积累运用,综合相关信息做出解释或推论,运用语言文字规范表达、创意表达等方面,普遍失分率较高。《语文课程标准》再次强化语文教学中的“语用”价值和课程学习的实践性,语文实践固然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支撑,但“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2]有效的语言文字知识注定是应用性的知识。学习语言文字,若背离实践性规律,脱离应用的环境,在答题、解析等类似的静态知识学习中认识语言文字,注定是很难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的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懂”和“记诵”上,最终要指向“用”。因此,语文教学应进一步强调语文学习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从生活与阅读的角度考虑,关注阅读需求的差异性,关注阅读情境设置的真实感[3],注重积累、感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习得语文学习的规律。

3.普遍忽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发展,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篇4: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本次试题和以往元月调考一样,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个别题型难度较集中,尤其是单选和阅读填词。整个卷面学生得高分不容易。具体情况如下:

1. 听力(25分)

试题特点: 语言难度不大,但增加了综合理解题。

得分情况: 正常

失 分 点: 第4、15、17小题, 尤其是第4小题,失分率达到了90%。

失分原因: 第4小题为词汇障碍,学生不认识选项中的关键词汇smooth, 其他题由于综合理解能力不够而失分。

2. 单选(15分)

试题特点: 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其中第27、29、31、39共4道题考查情景交际,比重较大,第26、32、33、35共5道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在情景中辨别词义的能力,第28、30、34、37题考查词汇用法(其中第34、37小题考查数词僻意),第36、38小题考查动词短语,第40小题考查宾语从句。几乎所有考查的知识点都放在了具体的语境中,要求学生能在语境中辨别,能让学生轻松确定选项的只有5-6道题,故而难度较集中,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且缺乏新意,基本上为往年见过的原题。

得分情况: 失分严重,中上学生普遍得分为10分

失 分 点: 第30、33、34、37、39小题

失分原因: 学生知识和能力都未达到相应层次

3. 完形填空(15分)

试题特点: 难度适中,文章脉络清晰。

得分情况: 较好

失 分 点: 第48、49小题 失分原因: 缺乏深思和推敲

4. 阅读理解(30分)

试题特点: 难度集中在C篇,A、B两篇语篇和所设试题理解难度都不大。

得分情况: 正常

失 分 点: 第66、68、69、70小题

失分原因: 能力不够,第66、69小题选项需要细心判断、辨别,第68、70小题为猜词义和主旨大意题,学生未掌握技巧。

5. 词与短语填空(10分)

试题特点: 内容有所改变,选材不再来自课本3a,而是五个单句,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难度增加。

得分情况: 中上学生得分基本为满分,学困生失分多。 失分原因: 词汇不熟悉,句意不清。

6. 阅读填空(10分)

试题特点: 难度较大,若干选项根据上下文意也很难推测出相关词汇。

得分情况: 差距较大,有得分较高者,但大多数学生失分惨重,得4分以下者众多。

失 分 点: 第80、81、82、83、84小题。

失分原因: 上下文信息不够;词形错误。

7. 书面表达(15分)

试题特点: 题材虽不为学生熟悉,但所需语言难度不大。

得分情况: 优生偏低,中等学生正常。

失分原因: 表述不准确。

二、 对后阶段复习工作的建议:

1. 正确认识此次命题,准确把握标高

此次试题,单选和阅读填词难度较大且集中,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后阶段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但要根据大纲,正确把握标高,不宜片面追求难题,尤其是怪题、偏题,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大多数学生。

2. 立足课本,落实基础

虽然每次大考涉及的课本知识似乎不多,但学生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基础知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也离不开基础。只有牢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才谈得上熟练运用,才能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最终在中考中取得胜利。

3. 抓好专项训练,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专项训练分题型专练和知识专练。通过题型专练可以训练学生答题技巧,通过知识专练可以帮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专项训练要有连贯性,达到一定效果。

4. 以教研室为中心,互通信息

这几年,洪山区英语学科在以李老师为首的区教研室的指挥下,在中考中连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要继续打整体仗,发扬集体教研、共同进步的优良传统,以教研室为中心,加强交流,保证信息渠道畅通、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争取在2012年中考中再创佳绩。

篇5: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应该说考卷的难度不大,我们学生的发挥也算在正常水平。

接下来,我将根据集体改卷时老师们反馈的情况,以及我们年段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期中考做一个简单的质量分析。

1、古诗文默写部分,失分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写错别字以及不同诗句杂糅为一句这两种情况。(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做。)

这说明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有去背古诗文,但背不熟或者会背不会写。

因此,今后教学,古诗文默写要落实到“写”上面。

2、基础字词部分可以说很不乐观,“静谧”的“谧”不会写,“再接再厉”的“厉”写错的现象很普遍,“憧憬”的“憧”的注音失分率也很高。

这些都说明学生基础字词掌握得不扎实。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每篇课文的文下注释以及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的相关内容,要着重强调并布置抄写作业。

3.文言文阅读部分,出自练习册原题,很多考点也均是上课时的教学重点,但仍有几个题目回答得很不尽人意。

比如,“若为佣耕”的“若”,很多同学翻译成如果,这应该是学生对一词多义部分混淆不清。第8小题题目要求“结合原文分析”,但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并没有按要求作答。

今后在文言文的教学当中,我们要注意结合练习册的习题讲解每一课的古汉语常识,并加强记忆,可以布置相关题目的抄写作业或进行课前小测。

4.现代文阅读部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不能抓住题眼,作答不规范,因而得分不全。

例如,12小题题目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有一部分同学扬扬洒洒写了一大串,一点儿都不简洁。还有因为排版的原因,有不少同学把这道题漏做了。13小题问“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不少同学只写了一个,忽略了“些”这个关键。

这些情况,既可以说明学生答题很粗心,也可以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所以,我们老师在平时要加强相关的答题训练。

5.名著阅读,答题情况呈现两个极端,要么都对,要么都错。

可以说,有去阅读的同学就会做,没去阅读的也无从做起。

今后在教学当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对名著里重点人物的重点情节进行重点识记。

6.非连的阅读问题主要集中在选择题上,大部分同学选C,但答案是A。

我们讨论认为,A、C选项都有不正确的地方,A错在太绝对,C凭空多出了礼仪教育。所以题目本身就不严密。

可惜在改卷之前,我们没有解决掉这个问题。

7.作文部分还是老生常谈,学生没能紧扣题目的关键词“趣味”来写;学生的思维受限,写出彩的不多;语言匮乏;错别字多;书写不整洁等。

可以说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但我们会不忘初心,坚持下去!加油,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篇6: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沙河二中

王春生

中考已经结束,经过一个学期的拼搏,学生的初中语文学习顺利结束。回顾一个学期来的教与学的情况,发现既有成绩也有不足,现把我任教的九(2)班的语文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语文教学质量现状

整体上看,九(2)班的的语文教学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及格率稳定在84.5%-91.44%之间,人均分也保持在80分左右,比较稳定。只是优秀率偏低,说明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在提高优秀率上下功夫。

二、取得的成绩

1.竭力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以问题、学习任务为把手,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很少直接把结论抛给学生的。在课堂上均比较重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并通过对话形式,组织必要的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体验。自主学习已成为自觉的普遍行为,合作学习的运用也很广泛。

2.教学过程清晰而有序。课堂教学中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呈现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到心中有教材、有学生、有课堂,力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重视基础,重视积累,重视语文素养的养成。在语文课堂上,我很重视基础性的东西的,如字词、文学常识、诗文名句、课内文言文的背诵与理解。

二、存在的不足

1.学习目标不到位。这里的目标不是“教”的目标,而是“学”的目标。这个目标是要有操作意义的,能观察,能测量的;是要精心预设的,甚至需要字斟句酌。因为没有这个操作层面上的目标,有的课就显得有些随意,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灵机一动,那下面就讨论讨论吧,甚至有上到哪算哪的情况。目标意识不强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我知道教什么、怎样教,至于我为什么要这样去教,不清楚,以致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的一系列活动,就显得盲目。

2.文本解读不到位。阅读课文,一般流程,总是先了解一下“写的是什么”,再逐段分析具体又写了些什么,全是字面上的表层意思,很少能做出进一步的深层挖掘。即使有一些深层的开发,架空的比较多。真正通过语言文字的透析咀嚼得出中肯的恰当的结论的比较少。这种阅读,只停留在同一水平的层面上,即使把课文全部弄懂了,即使解决了“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全部该“懂”的内容,也只达到理解性阅读的层面。对新课程提倡的创造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要求,还相距甚远。

4.课堂训练不到位。能力一定要通过训练才能形成,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显得不足。一般的做法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问题——问题结论。几个环节中,“提出问题”,简单;解决问题,急促;讨论问题,琐碎;问题结论,脱离(早已超出了问题的范围)。试卷讲评不到位。练习评讲、试卷评讲,应该作为一种课型作专门的研究,但现在的做法还是重在对答案。

三、语文教学对策措施

1.更新思想,全面构建大语文教学观。首先,要让语文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只有把语文之根扎在生活的沃壤中,彻底摒弃烦琐的分析,机械的说教,让“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开源”,才能重显生机。其次,要致力于学生个性发展。课内、课外共同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课外要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运用语文思自己所思,查自己所查,探自己所探,写自己所写,从而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个性。

2.去伪存真,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首先,教学设计要备出语文味。在钻研教材时要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力。在备教材的时候,要积极调动自身已有的经验和文本进行一次对话,为和学生的对话做好准备。要想让自己的课堂语文味十足,就得让自己首先具有语文味。再次,评价语言要充满语文味。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不仅要饱学,还要学会使课堂充满谐趣。既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充分肯定同学的优点,又善于运用精妙的语言去化解课堂中的尴尬。

3.加强管理,全面落实语文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丰富多样,全面开展。语文课中的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都应散发出语文的气息。在方案确定、内容安排、流程设计等方面要始终紧绷“语文”这根弦,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整个活动中得到发展。

篇7: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

分析教师:三合中学

孔祥慧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试卷,总体上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教材的准确审视、对中考趋势走向全面的把握与理解,关注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概括运用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试题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试题内容的人文特性,给学生以人文薰陶,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二、学生成绩分析:

这次考试,最高分 分,最低分 分。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

(一)积累与运用此板块整体得分情况不太好。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语文双基知识不牢固,字词积累、文学常识、病句修辞等,失分严重;还有古诗默写考查的诗句都属于耳熟能详的名句,而且默写这一板块是老师们平时教学中反复强调的,可因写错字而得不到满分的也为数不少;另外还有学生对语文的综合性运用把握不好,也造成了不少失分。

(二)阅读题部分包括三个方面:课内文言文阅读、和课外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语言感悟能力、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内涉及《醉翁亭记》一篇经典文章,此题要求学生对这篇文章有精准的把握,答题要严密,知识点力求准确无误,否则就会有较大的丢分。恰是这一部分,学生有较多的失分,其中原因自明。两篇课外现代文阅读,文质兼美,文学性、思想性都很强,这部分题目量分稍宽泛一些,关键是准确文体定位,读懂读透原文,擅于结合上下文答题,恰当的组织语言,准确圆满的组织答案。例如:短文的最后一个小题,灵活性极强,要求学生谈感受认识、谈见解体会、评析鉴赏文章的精彩之处,这无疑能在较宽阔的视野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遗憾的是个别同学语文基础薄弱、答题技巧欠缺,在考场上顾此失彼、漏洞百出。

(三)作文纵览作文考试情况: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好的文章观点鲜明,言辞流畅、精彩、严谨,旁征博引读书必定很多,字迹也漂亮、工整;而差的主题确立有误,甚至还有的学生根本没有主题;而且发现许多学生的“文体观念”很淡薄,基本技能缺失;还有不少学生似乎在考前死背一些范文,作文中雷同的、模仿的层出不穷,这种作文得分也较低。同时,卷面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因而一定要加强练字。

三、努力方向:

1、关注语文积累与运用,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语文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要继续加强汉字书写的规范化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古诗文默写要加强对词句的理解,避免错别字。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考试时仔细审题的习惯,作文要写题目的习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保持文面整洁、书写端正和清楚的习惯等等。

2、加强课内外现代文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文章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阅读时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而要把它放在整篇文章中去审视、观照。现代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关注课文整体,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作综合的分析。从整体出发,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语段读读议议,由学生自己深入文本,仔细体味,从而得出属于他自己的探究成果,而不是教师对课文做静态的分析。教学要沉入语言,就是要深入理解语言的用语环境,理解具体语境中的语言意义,理解语言运用的效果。要不断的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保证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注重规律,培养语感,落实文言文课堂教学。新课标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可以早早地计划读背,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落实积累;可以增加一定的阅读量,尤其重视课文内新掌握的字词现象在课外的语段中的灵活运用。为体现新课程理念,有时课堂上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翻译,句式特点,文意把握等粗枝大叶,建议我们的文言文学习课堂落到实处,落实文言文词句的理解,只有课堂内充分理解才能慢慢沉淀积累,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强化写作训练,培养写作技巧,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活。①加强审题指导。“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认真审清题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终水到渠成。

篇8:浅谈如何提高九年级英语教学质量

一、认真备好课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向45分钟要效率,要求学生在课上掌握并且消化当堂所学,因此,教师在讲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备好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我和我的同轨班教师在上课前通常都会一起备课,将我们认为重难点部分先统一下来,然后针对重难点进行授课,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能在课上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对教学中有分歧的部分,我们在教学中逐步修正,最后看教学效果来决定最佳的方法。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本着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收获的原则准备每一节课,但也不能忽略了好学生的能力培养,备课时,我们有意识的分出层次来教学,为基础差的学生准备的是课本上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只要能说会用就可以,而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却要能够做到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综合,因此我们备课时会在每单元最后,给基础好的学生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如听听英语广播,将自己认为好的英文文章录成录音教给老师,或者针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写作训练。总之,在本学年,我们一直本着备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来准备教学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大适应。我们英语教师要注重不断提升自己,要注意根据不同班级,不同课题,不同的层级,采取不同的、但是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例如:运用所学的生词,词汇解释新单词、运用同音异性词、反义词、词形相似的词对比等方法进行课文单词教学。我个人在上课时,对单词的处理是将必须掌握的单词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四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会使用单词造句,我会要求学生把单词在课文中出现的句子加以抄写背诵,然后利用原句来用单词造句,这样,让学生掌握了单词,同时也掌握了句子,而且还提高了单词组词造句的能力,对学生做词形填空和连词成句题有很大的帮助。利用启发式、情景对话法进行句型以及对话教学、将口语以及听力训练融入每一个对话以及课文教学中。我平时的对话训练是以课本为基础展开基本练习,再在课本对话的基础上,给学生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以课本为基础,组织自己的对话,练习了原有句型,同时又让学生在所学知识基础上加以拓展,发挥学生的口语优势,在学中用,用中学。

三、重视并科学地安排复习

我在实施九年级英语教学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综合复习中。当然,在平时上课时,我也会经常复习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旧知识的复现率,做到经常出现,时时复习。如时态的复习,我在讲授新课时只要遇到都会给学生提示,让学生注意各种时态的动词变化,在学习被动语态时,更将各种时态做了充分的复习回顾,做到以旧带新。除了平时的复习之外,综合复习是我们最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查漏补缺是通过复习课本来弥补的。我在课本复习过程中,将复习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词汇,一部分是课本重点句型,一部分是对话。对于词汇复习,我要求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对四会单词进行背诵听写,当然单词的背诵是从学生进入九年级的学习开始就做出了安排,可以减轻后期复习的负担。对句型的复习,我也是在平时学习新课时,有意的加以重复归纳,将重点句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牢牢记住,复习时,给学生归纳到一起,让学生每天看一看,读一读就可以了。而对话的复习则以课本为基础,要求学生每天读课本,练习对话,教师抽查学生复习的效果。

四、练习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对中考必考的几类题型,我根据复习的进度,都对学生做了针对性训练。如词汇复习之后,我给学生大量的中考词形填空练习,让学生巩固词汇,同时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句子的复习,我会不时的补充连词成句的练习,让学生了解句子的构成,从而能够分析各种句式,在连词成句题目上少出错或不出错。听力部分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失分比例比较大的是最后一题,听录音填空,而此类题往往会让学生望而生畏,为了解决学生的紧张心理,我在最后综合复习阶段,专门将最后一道听力作为重点,给学生练习,其余部分简单练,最后一题着重练,练习时教给学生方法。在考试中,单选题也是练习重点,我针对中考题型,给学生每天做一套单选,第二天讲解,让学生将出现问题的知识点记下来,回去复习,共性的问题课堂讲,知识点出现问题,课上及时复习,一周之后,出现问题的练习再次重印,让学生再次重复,直到学生真正掌握为止。我还利用现有的习题,在课上给出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阅读与完型填空的练习,经过系统的练习之后,学生对于中考的各类型题都能够灵活掌握,做题时的准确率都有所提高。

篇9:浅谈如何提升九年级的教学质量

九年级是初中阶段学习的最后一年,也是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或者走向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进入九年级,学生不但要继续强化知识积累,还要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梳理和整合,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网络。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九年级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科教学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发展特长,同时要细密排查教学缺漏,从每一个知识点上抓落实,在已落实的基础上抓巩固,在巩固中求提高,善于捕捉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找准能力的提升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我在初三教学及管理的点滴做法和我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用好课本,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

1蓖虮洳焕肫渥冢无论新授还是复习,都要用好课本,用课本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答题规范和解题能力。分析新材料,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都离不开课本的知识,要坚持以课本带知识点,利用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2贝理好课本与资料的关系。课本与教学资料都要用好,课本是学习的“根本”教学资料是学习的“辅助”。教学要以课本为主,要做到以“课本带资料”,把课本当成例子,充分的借助课本资源向外拓展,而不是以“资料取代课本”。

二、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中讲与练的关系,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讲”要突出重点,做到“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讲学生运用不了问题;“三不讲”—过易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不讲。绝不能揽得过多,面面俱到,不深不透。“练”要精选题目,切实做取“三突出”:突出题目的典型性,突出题目的针对性,突出题目的开放性。“三禁止”—禁止使用机械记忆的题目,禁止出中低水平重复的题目,禁止出偏难怪的题目,确保训练的质量。

2.优化训练过程,科学地把握训练

第一,训练要有“机”。要把握训练的时间。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当把训练置于学生已弄清知识产生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真正把训练作为消化知识、形成能力的有效手段,要改变只有“动手”才是训练的狭隘的训练意识,确定动手、动口、动脑都是训练的观念,真正把课堂教学变成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的过程。

第二,训练要有“度”。要依据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科学安排训练的时间和份量,安排和设置训练,要以学生巩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为基本准则,切忌不考虑学科性质和知识、技能盲目增加训练时间,加大训练的数量和难度,贪多求全,练而无度,不深不透。

第三,训练要有“法”。不论哪种类型的训练,都必须做到方式灵活,方法多样,避免机械、呆板、高耗低效的训练。解题训练必须做到编题要科学、选题要典型,做题有指导,训练点要落在“课标”规定的能力培养上,重在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及时加以点拨,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讲相似题的不同之处,不同题的相似之处,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指导解题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方法和技巧,将学生引入方法和技巧的“迷魂阵”。

三、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搞好分类指导

1.对于希望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学生,要重点排查其知识缺漏和能力的弱项,固强扶弱,查漏补缺,指导好复习。对于初中毕业后准备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学生,要侧重引导他们发展特长,训练技能,调试心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2.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指导及学习困难生的补缺工作,使优秀学生更优秀,学习困难生能跟上班级学习的步伐。

上一篇:信用社竞聘岗位演讲稿下一篇:幼儿园119消防安全主题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