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24-06-19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共8篇)

篇1: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2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我镇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年初召开了领导会议,对相关精神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并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认真研究方案、指定措施、积极开展工作,促进了我镇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展。现将我镇2012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落实责任

市政府相关文件下发以后,我镇就召开了领导会议,就此项工作专门进行研究,制定今年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并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小组成员,具体工作由农办负责,落实了工作职责。

二、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宣传

1、提高全民的水危机意识和节水意识,积极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我镇利用每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通过悬挂横幅、广播宣传等各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积极主动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2、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工程的宣传,以点带面,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对我镇芝川村、芝东村、瓦头村、芝西村、芝北村、西少村等高门原供水工程覆盖村进行了重点宣传,以点带面促进我镇的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积极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1、列入全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韩城市高门供水工程,是我镇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工作,也是市上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惠民重点工程。我镇积极配合解决工程进展中的相关问题,现在芝川段主体管道铺设已经完成,共涉及到我镇芝川村、芝东村、瓦头村、芝西村、芝北村、西少村等村。

2、积极和相关部门衔接,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项目的规划和工作计划。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提倡清洁生产,限制和取缔不合理用水。

2012年12月5日

篇2: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县上相继出台实施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细则、水资源配置方案、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管理办法、地下水计量控制设备管理办法,水票使用管理办法、行业用水定额、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正在修改完善水权交易制度、水资源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节水基金管理办法、城市污水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用水器具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节水责任考核办法等配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改革水权水价制度,在水资源管理机制上求突破。

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全县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控制体系已基本建立。从年全县制定并实施水资源配置方案以来,已将水权分行业逐级分配到户,基本明晰了初始水权,并建立和完善了乡、村、社、井四级水权明晰台账,年全县共配置水量5.8亿立方米(地表水1.75亿立方米,地下水4.05亿立方米),较年实际用水量6.86亿立方米削减1.06亿立方米。推行水票制度,用水户凭水权证分配水量,以用水小组为单位按轮次购买水票,用水户先购票,再按规定程序进行引水和取水。强化水电共管措施,严格执行水电部门下管一级管理办法,把以水定电、以电控水、凭票供水、刷卡取水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逐步明晰县城用水户水权,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量加价。推行智能化管理,全县计划保留的6290眼机井全部安装智能化计量控制设备,通过加强智能化设备的运行管理,配套完善设备和运行维护办法,加强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用水户操作技能培训,使取水程序和用水行为进一步规范,目前,各乡镇都能严格遵守“用水户提出申请→协会核对加注意见→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审核批复→水管单位确认后出售水票和刷卡充值→供电所依据水票向用水户供电→用水户刷卡取水”的取水程序,水管单位包村包社职工逐月逐井进行用水量和用电量的登记,实时监控每眼机井逐轮次的用水情况,加强用水的过程性控制。积极改革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县实际的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行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工程管理办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效运行机制,不断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高工程运行效率和效益。针对流域重点治理环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工程管理,县政府专门印发了环河灌区田间工程后续管理办法,确保已建工程的高效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用水结构优化上求突破。

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以水布局经济社会发展,从提高单方水效益和节水增收为出发点,推行“三压三扩”措施,大力压缩传统农业,扩大阳光产业;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节水高效型产业;压缩农业人口,扩大非农产业人口。种植业方面,压缩相对耗水多的粮食作物比重,年,粮食作物面积由年的28.6万亩调整到23.2万亩,减少了近20%;大力发展棉花、茴香、葵花、中药材等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低耗水高效作物种植比例明显增大,达到70%以上;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全县已累计建设日光温室1亩;着力发展沙产业,在风沙沿线退耕还林沙化区,推广梭梭、红柳人工集约化栽植,接种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肉苁蓉;努力形成温室和粮食、棉花和茴香、药材和饲草三个三分之一的产业格局。按照抓养殖大户、建养殖小区,抓品种改良、建防疫体系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把草畜产业变成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加强城市废污水治理和排放控制,做到达标排放,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分年度制定关井压田实施方案,科学确定关井压田区域,严格按照申报、核查、确认、公示、关闭、验收、建档等各阶段工作完成时限和验收标准,坚定不移地推进关井压田工作,已累计关闭机井1698眼,压减农田面积24.65万亩;结合水资源配置方案的落实,实际农田配水面积已由102万亩压减到年的74万亩,压减幅度达27%。

四、推广综合节水技术,在节水方法措施上求突破。

积极推广各种综合节水技术。从农业方面讲,县上先后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日协贷款节水灌溉、流域重点治理环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及其它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同时县政府每年下达300~600公里的渠道衬砌任务,近三年累计衬砌骨干渠道30.88公里,衬砌斗农渠及农井渠等田间工程1364公里,安装低压管道386公里;坚持高效节水技术和常规节水技术相结合,示范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面积4.45万亩,小畦灌、垄沟灌、覆膜灌等常规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小畦灌面积达到40万亩,垄沟灌面积达到15万亩,覆膜灌面积达到50万亩;改变传统的灌水方式,采用一膜两用免耕技术、干播湿出栽培技术等,湖区推广一膜两用免耕技术面积达到4.8万亩,各乡镇均不同程度地采用干播湿出栽培技术,去掉储灌用水从而减少一次灌水;积极采取科学的灌溉制度,通过推迟头水时间,尽可能延长灌水间隔时间,从而减少灌水次数,有效降低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额,今年全县小麦、玉米、瓜类、辣椒、洋葱等作物与去年相比至少要少灌一到二次水;大部分群众在浇灌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大块串漫灌的灌水方式,想方设法浅浇薄灌,打消以往的狠水思想,最大限度的降低灌水定额。坚持生产节水和生活节水相结合,在强抓生产节水的同时,不放松生活节水,在大坝文二村、薛百宋和村等地示范了以安装计量设施、改造节水器具、集雨及废水收集利用等家庭生活节水技术,探索农村生活节水的模式,群众节水意识普遍提高。城区针对居民生活、机关单位和工业企业等,实施节水器具改造、分户计量和水表出户改造、给排水管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集雨和废水回用、街道绿化滴灌等节水改造工程,有效提高了城区群众的节水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各项综合节水措施,年全县共削减地下水开采量4400万立方米,年再削减5000万立方米;年,农业斗口井口亩均配水定额下降到542立方米,人均配水面积控制在3亩以内,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下降到95立方米,预计较年可再削减地下水开采量8000万立方米。

五、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参与式管理上求突破。

全县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245个,全部进行了会员登记,办理了注册手续,制定章程及相关配套制度,发放会员证书,并积极落实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各乡镇均与村级用水者协会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村级用水者协会又与用水户签定了用水管理协议,使协会在参与水权分配和监督水票运行、执行用水计划、管理田间工程、协助水管单位推广节水技术和征收水费、宣传国家的水利法规政策、教育和指导用水户节约用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主体作用,稳步推进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在健全完善协会章程、选举办法、工程、用水和财务管理制度、会员公约、水事纠纷协调仲裁办法等制度的基础上,县政府对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职能职责做了进一步明确,给协会负责人员预算了工资,预算补贴协会运行经费,制定印发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同时,按照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将协会负责人员的工资报酬与工作任务挂钩,通过对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充分调动用水者协会的积极性。整体上讲,协会能按照“一事一议”和“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民主讨论解决水权分配、用水管理、工程管理、节水技术推广中的具体事宜,为全村的用水户和水管单位服务,尤其能严格落实水票运行制度和逐轮次控水措施,逐步规范用水程序,妥善化解用水户之间的水事矛盾,基本实现了公众参与的目标。协会的组建运行,为辖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约保护和田间工程的高效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群众的节水意识和参与意识普遍提高,用水程序日趋规范。

六、多方筹措资金,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

近年来我县把抓项目建设促发展作为载体,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吸纳各方资金,尤其是增加水利工程建设和设施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及生产条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的用水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节水促发展的意识。有计划、有重点地筛选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储备等前期工作;多渠道、全方位争取项目,力争生态建设与保护、灌区节水改造、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等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全力以赴实施好已批准的灌区节水改造、水资源保护等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年以来,全县重点建设了以下项目,一是实施了红崖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年四个年度项目,衬砌骨干渠道35.507km,完成投资2631.0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0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931.09万元。二是实施人饮安全项目,年四个年度项目,建成供水工程15项,使6个乡镇的50个行政村、5.6543万人的饮水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标准,完成投资238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02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784万元。三是实施日协贷款节水灌溉项目,衬砌渠道397.73km,配套滴灌0.07万亩,配套管灌0.85万亩,完成投资4905.62万元,其中日元贷款2411.92万元,国家投资609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884.7万元。四是实施渠道衬砌工程,县政府每年下达300—600公里的渠道衬砌任务,年四年累计衬砌各类渠道2376.6公里,完成投资6712.22万元,全部为群众自筹。五是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环河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面积5万亩,其中渠灌1.9万亩,管灌2.75万亩,大田滴灌0.15亩,日光温室滴灌0.15万亩,安装地下水智能化计量设施620套,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完成投资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1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202万元;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年度工程共批准7个分项可研报告,计划改建骨干工程65.913公里,其中总干10.313公里,干渠28.1公里,支渠27.5公里;实施田间节水面积10.78万亩,其中渠灌3.75万亩,管灌0.8万亩,大田滴灌5.45万亩,温室滴灌0.78万亩,安装地下水计量设施1091套,总投资2220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万元,地方配套的群众自筹2220万元,目前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进展顺利;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年度工程项目初设已批复,正在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六是实施节水示范、民办公助、抗旱防汛等项目,年以来共完成投资949.0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36万元,省级配套188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525.06万元。七是争取一些补助项目,年,将外调水水费补贴项目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每年补贴民调调水水费补贴600万元,已累计到位1200万元;年,全县关闭机井被省财政列入补助范围,年前关闭的1004眼机井已到位补助资金1163.55万元,年关闭的694眼机井补助资金正在报批审核中。

七、创建节水模范,在节水实效上求突破。

篇3: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1具体措施

1.1加强领导,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为切实做好隆德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根据县委、政府各级领导班子的指示, 隆德县及时完善和加强该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制定科学节水计划, 明确节水工作目标, 逐步完善节水措施, 努力使隆德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步入新台阶。认真核实取水总量和实际取用水量, 明确用水计划, 加强用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减少纳污排放量, 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2执行政策, 严控“三条红线”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隆德县地下水资源管理, 充分发挥集中供水、集中排放、永续利用、循环发展的调控作用, 确保全县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和人身健康, 结合隆德县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 有效控制了地下水资源开采量, 减少了纳污排放量。督促企业积极采取节水措施, 改善生产工艺, 改良生产装备,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循环生产, 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 实现废水减量化, 不断提升工业用水循环化水平, 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督促没有安装计量设施的企业, 全部安装计量设施, 足额缴纳水资源费。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不定期地巡查和制止擅自打井取水现象, 要求用水企业尽量将自备井取水改为自来水使用, 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1.3合理开发,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 积极争取项目, 提高机井的出水量和使用率, 杜绝了跑冒滴漏的现象浪费, 节约了用水量, 增强抗旱能力。

1.4创新载体,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是加大水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 联合管理所及建设社区, 开展送水法“下企业、进社区、走学校、下乡村”宣传活动, 制作宣传展板, 悬挂横幅, 发放宣传画、宣传资料, 制作宣传明信片, 电子屏幕滚动播放水法宣传画和宣传字幕, 大力宣传家庭节水技术, 推广农业节水新举措, 使水节约用水意识和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二是加强企业用水管理, 严守水资源3条红线控制。认真落实取水许可制度, 指导用水企业积极采取节水措施, 督促企业安装计量设施, 并足额缴纳水资源费, 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 不定期地巡查和制止擅自打井取水现象。三是加大水政执法监察力度。及时制止水事违法行为, 维护水工程的正常秩序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5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1.5.1严格地下水管理

按照审批权限, 对改建、新建、扩建的各类建设项目必须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 取水许可、计划用水, 加强用水总量控制, 切实把本辖区内取水总量控制在隆德县的控制指标内。

1.5.2严格水资源管理

对改建、新建、扩建的各类建设项目, 把新增项目用水指标通过实施高效节水改造、水权交易解决作为水资源论证批复的前置条件, 对凡不经论证的取水建设项目, 不予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供水单位不得供水。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项目, 不予批准, 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投产使用。

1.5.3严格计划用水管理

逐步完善取水许可年检和计划用水制度, 对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用水计划审批制度, 要求各用水单位和个人在每年的年底前将用水计划申请申报到隆德县水务局进行审核, 审核后报自治区水资源管理局审批, 并下达下一年度取用水计划。同时, 严格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对超计划或超定额取水的部分实行累进收取水资源费, 其中超出20%以下部分的, 按水资源费标准的2倍收取水资源费;超出20% (含20%) 以上部分的, 按水资源费标准的3倍收取水资源费, 同时报水利厅相关部门备案。

1.5.4建立水资源使用权用途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取水许可制度, 对已经发证的取水许可进一般规范管理, 确认取用水户的水资源使用权, 明确取水用途, 取用水户不得随意变更取水用途。凡新增用水户向供水单位申请供水的, 用水户必须向供水单位提交申请项目的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批复意见及同意供水的书面通知, 不履行上述规定的, 一律不得供水。

1.6加大农业用水管理

农业灌溉用水方面, 隆德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实施高效节水灌溉, 引进先进的节水措施, 推广覆膜沟灌、膜下管灌、喷、滴灌等, 加大末级渠道防渗衬砌力度, 更新改造扬水泵站, 推广小麦控灌、小畦灌溉、及井渠联灌, 加大农业节水力度。

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 种植高效节水作物, 推广使用高效节水设施和技术, 严格控制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

加大农业灌溉管理, 继续实行“一把锹”淌水制度和先下游后上游的轮灌制度, 大力推行畦田建设, 严禁供水入沟;加强高效节水设施和防渗衬砌渠道及各类配套建筑物的养护管理, 杜绝跑冒滴漏、浪费水资源。

对新增开发灌溉面积必须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高效节水措施, 严格控制用水指标,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7努力方向

1.7.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节水意识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拓宽宣传层面, 把政府的宣传变为民众的自觉行动, 树立典型, 以点带面, 因势力导, 努力提高全民的节水、护水意识。二是不断创新机制, 积极探索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投入机制,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 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形成合力, 把隆德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1.7.2进一步加强水政执法、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

一是提高执法人员综合能力, 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未经审批擅自打井, 侵占破坏沟道河道、水利工程设施等不法行为;二是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重点各个重点工程的水土保持管理, 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三是重点加强对用水大户的节水管理。

2结语

切实加强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组织领导, 明确任务, 强化责任, 各尽其职, 密切协作, 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重点加强水资源管理, 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推广与应用先进的节水技术、保护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行政执法监督等工作。

加强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 逐步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

大力弘扬“节约水、爱惜水、保护水”的社会风尚, 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强化舆论监督, 严肃处理浪费水、污染水以及乱采地下水等违法行为。

摘要:近年以来, 隆德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在区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各级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 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切实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进展情况,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芦小燕, 王瑞东.浅谈鄂尔多斯市节水型社会建设[J].内蒙古水利, 2012 (1) :43-44.

[2]张海燕, 孙桂香.建节水型社会促可持续发展[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 (2) :38.

[3]何军红.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主要做法[J].北京农业, 2014 (11) :267.

篇4:浅议节水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水权水资源管理

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背景

1.1水资源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北方地区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八分之一,水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近110座严重缺水,18个主要沿海城市就有14个缺水。城市、工业年缺水近60亿立方米。据2003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30多座城市发生了水危机或出现供水紧张状况。尤其是京津等大城市,在连续遭遇枯水年时就会出现严重水危机。因此,干旱缺水对国民经济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1.2用水效率低下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2003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21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发达国家已达85%: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

2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成为首要的解决途径。节水型社会建设就是我们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实践中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种成果。《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3节水与节水型社会

节水是指采取现实可行的综合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用水效率与效益,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體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不是在现有的社会系统上加上节水的内容,而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都以节水作为其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可以看出,节水型社会较传统意义的节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4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要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建设节水型社会过程中,要明晰初始水权,要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控制与微观定额管理两套指标体系,要采取法律、经济、工程、行政、科技等综合调控措施保证两套指标体系的实现。具体内容如下:

4.1总量控制。根据国家确定的分水方案,将市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作为水权,逐级分配到各县(区)、乡、用水户(村、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确定各级水权,并实行总量控制。

4.2以水定产。根据水权总量,依据现状和未来水资源承载力,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实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灌溉面积。

4.3定额管理。依据水权总量,核定单位工业产品、人口、灌溉面积的用水定额和基本水价。以定额核总量、总量不足调结构,定额内用水执行基本水价,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

4.4公众参与。在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贯穿民主政治的思想,逐级选举产生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由村级用水户协会管理村集体水权,配水到户,并负责斗渠以下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和水费收取。

4.5水权流转。在用水户协会和政府水管部门的监督下,用水户有权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出售水量。转让价格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接受政府宏观调控指导的前提下,随行就市。

4.6城乡一体。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实行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5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通过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性指标来评估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整体效果,二是通过节水指标来评估节水措施落实效果。评价体系主要由宏观整体评价和微观指标评价两部分组成。评价具体操作需要通过指标来实现,指标选取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指标的典型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5.1宏观整体评价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区域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节水、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保护是统一协调的关系。从经济发展、资源状况和生态系统三方面来对比试点前后的社会状态,以评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宏观效应。

5.2微观节水评价在宏观整体评价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考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状况,还需对具体的节水效果进行微观指标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包括综合指标评价、农业节水指标评价、工业节水指标评价、生活节水指标评价、生态用水指标评价以及水环境指标评价等方面。

6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实现,必须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最为迫切和重要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6.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机构和相关工作机制有效的各级领导和工作机制是试点建设的首要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由地方行政首长亲自挂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统一有序的工作机制,协调各县(市)之间、水务局与各职能交叉部门之间、行政区水资源管理与城市水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保障具体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二是必须建立起由上而下的运转灵活、信息通畅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作机制,协调处理上下各级之间、地方政府和流域机构之间的各方关系,切实做到沟通及时、工作高效。

6.2配置稳定的技术咨询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原创性很强的综合工作,既无现成模式可供借鉴,也无成熟经验可供,但试点建设时间短,实践要求高,因此在试点建设过程中,应当广泛吸纳省内外和国内外高水平的水利科研单位,配置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技术力量,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既作为试点工作技术常务咨询和协调机构,在节水型社会的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和重大技术问题提供指导,同时也负责开展相关科学问题研究,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相关技术支撑。

6.3保障相关资金到位,重视配套工程建设资金保障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国家投入资金的及时到位,不同项目资金在符合基本建设报批程序的基础上,由相应归口单位负责审批,并予以及时划拨。二是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多种投资渠道,保障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

7结论

篇5: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强化领导,成立机构

2012年,我校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齐玉龙校长任组长,负责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二、开展工作情况

1、加强师生日常用水管理,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学

校利用班团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从点滴做起,节约用水。

2、用水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严格执行学校师

生用水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全校师生的日常用水,确保师生用水安全。

3、强化宣传,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中国节水周”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和通过刷标语、办专栏、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节水工作的经验做法,使广大师生树立节水意识,掌握节水技能。

二、存在问题

1、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工作力度不够。节水型社会建

设是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立体式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共识,增强水患

意识,共同参与到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来,保护、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2、节水意识不强,节水措施不到位。目前师生对节水的认识并没有从人与水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不少人认为水资源较丰富,对节水工作持消极态度,并且把节水工作看作是政府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关心水、珍惜水的意识比较薄弱,浪费水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

1、强化宣传力度。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宣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概念、核心、目的和意义,让广大师生了解我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转变用水观念,增加水患意识和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感,使广大师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节水型社会建中来。

2、完善制度,以制度管水。结合凤岭中学实际,制订出台一些必要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用水管理,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控制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2012年隆德县凤岭中学建设节水型社会

工作总结

凤 岭 中 学

篇6: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2017年我市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县市,2018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围绕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整体工作部属,以转变观念促发展、节水增效上水平为目标,牢牢抓住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两颗纽带,转变群众用水观念、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为“节水优先的战略目标”,全面推动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开展。

一、加强领导 健全机制

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以来,建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2017年创建文件下达后,我市立即成立了节水型社会领导小组,完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编制的招投标及《方案》的报批工作。

根据《建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成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并于18年2月2日召集节水型社会建设各成员单位开展了2018年节水型社会建设方案布置会,集中部署2018年建德市节水型社会工作任务。并与2月5日下发了《关于下达2018年度建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任务计划的通知》(建节水领办[2018]1号)及《关于印发《建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资金补助方案》的通知》(建节水领办[2018]2号)。

二、突出重点 多策并举

依据《2018年度建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任务计划》,我市2018年完成水平衡测试企业20家,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11家,创建节水型企业20家,创建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28个,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2个,节水型教育宣传基地已开展工作,超计划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1、管理和制度建设

管理和制度建设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基础,我市从水资源管理、水价改革、节水奖励制度、节水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制定管理和建设方案,规范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爱水、惜水、节水”的意识,我市利用世界水日等节日,结合全市打击非法取水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宣传活动,广泛利用广播电视及现场宣传的契机,宣传节水知识,树立节水意识。

进一步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浙江省用水定额,根据取水户前三年用水趋势初步计算,加以企业当年实际需求(增产、搬迁、基建),反馈完成后下达正式取水计划。按照省水利、物价、财政、住建系统要求,会同出台我市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非居民用水差别化水价制度、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制度等相关水费收缴制度。同时,根据2016-2017年大规模用水单位实际用水量(自来水厂供水),核定2018年计划用水量,并在年底完成实际用水量的核定,对照计划用水量落实累进加价水费收取工作。

加强建设项目节水管理,根据我市出台《建德市市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落实节水“三同时”管理工作,与发改等审批单位对接,在初步设计批复阶段就开始落实“节水三同时”要求,并在后续的设计、施工阶段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在竣工验收时同时对节水“三同时”落实情况进行验收。

2、农业节水

农业节水是节水工作的重点,我市以节水高效为目标,加快建设农业节水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下发了《关于印发建德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制度的通知》(建水利[2018]90号)。

我市今年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7处,面积4085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输水管道、新建泵站、新建渠系建筑物等。渠道改造工程8处,总长度9.102公里,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修建渠道,新建渠系建筑物等。

3、工业节水

为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用水效率,引导企业自主创建节水型企业,市经信局制订出台《建德市工业节水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和《建德市工业节水财政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落实责任,完善措施,建立工业节水促转型工作协调机制。通过鼓励开展水平衡测试、节水型企业创建、完善资金奖补保障等措施,促进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到2017年年底,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分别下降6.8%、6.5%,完成上级经信部门“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下降5%”的考核指标要求。

本年度,我市开展水平衡测试的20家工业企业通过专家验收、部门评审等环节,均列为2018年度杭州市级节水型企业名单之内,下一步将申报省级节水型企业,下达了《关于下达2018年建德市水平衡测试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建节水领办[2018]3号)。

4、生活和城镇公共节水

结合年度“五水共治”抓节水工作要求,开展“一户一表”“节水器具”改造,屋顶集雨系统建设,节水小区创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建设,污水再生水利用项目建设,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等工作,主要内容如下:2018年一是结合年度供水管网建设项目同步完成一户一表改造200户,结合教育局推进全市中小学节水器具改造500套,完成月亮湾与风尚泽园两处省级节水小区创建,目前在等待杭州验收,结合新小区建设完成屋顶集雨系统5处;二是通过水务公司开展供水管网漏耗排查,老旧管网维修改造,有效的减少城市供水漏耗率,2018年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下;三是推进污水再生水利用项目,完成城东污水处理厂湿地项目,最高日处理量1万吨,再处理后的水用于河道补充、景观用水、绿化浇灌等,1-10月污水再生水利用率在15%左右。

5、节水型载体创建

对高耗水行业规上企业或年取水量超过5万立方米的企业进行节水型工业企业创建,4月下发了《关于2018年度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工作的通知》(建经信函[2018]18号),初步拟定了20家开展水平衡测试和创建节水型企业名单。

对全市15家机关、13家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建德皇爵精品酒店8月向建德市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正式申报“绿色饭店”,酒店在提高员工对“绿色饭店”认识的同时,加强对客人绿色消费的宣传,并开展一系列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绿色活动。11月5日汇报之后全域办工作人员针对汇报出现的问题又对酒店开展创建指导,并要求酒店做好相应的整改。杭州市饭店协会绿色饭店评定专家也将于11月底至酒店开展现场评定工作。

我市初步拟定新安江第一小学作为节水型宣传教育基地,目前正在建设中。

6、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我市目前现有实时监控取水户48家,在线设备63台,监控点58个。目前安装的取水实时监控系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品牌型号,不同厂家生产的设施设备,给现在的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一旦需要更换设备,需要调解的方面较多,企业也不是很配合,时间就会拖的比较长,因此部分时间段存在在线率较低的情况,2018年我市实时监控平均上线率约为94.50%。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节水型社会工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在着力完成三年创建行动计划的任务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德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篇7: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一、试点建设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成立了由县发改、财政、水利等多个部门以及22个乡镇(场)共同组成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于xxx水资源管办,具体负责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同时,为确保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县政府同各乡(镇)、相关单位(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具体考核办法。每年年终,已对各责任部门(单位)和乡镇进行全面考核,以切实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日常管理和长效运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专题宣传活动为契机,每年都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从2008至2011年累计制作水资源宣传展板16块、在县城悬挂横幅60条、在主要乡镇张贴标语4000张,散发传单40000份、宣传台历、挂历12000份,出动宣传车队40多次、利用县电视台呼吁全县人民珍惜水、爱护水、保护水资源等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全社会节约用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充分调动全社会开展节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处处抓节水,人人都节水的良好氛围。

(三)明确工作目标,编制实施方案。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先后编制了《xxx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优化配置,依照“开源与节流相结合,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我县是全市首批开展节水型系列创建活动的区县之一,严格按照榆林市《节水型企业(单位)标准》,并于2009年启动了以节水型企业创建为先导的节水型系列创建活动。两年来,我们围绕“创建一个,成功一个,先进典型,带动引领”的创建目标,对长庆第一采气厂、榆林炼油厂2家大型企业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工作,深入掌握企业用水定额、耗水指标、排水指标、水重复利用率,评估企业节水工业和设施的可靠性,分析企业节水能力,提出节水措施,达到节水目的,长庆第一采气厂、榆林炼油厂分别评选为榆林市首批节水型企业,且长庆第一采气厂成功申报了陕西省节水型企业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对大型用水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推广新型节水经验,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业上发展推广红墩界圪洞河村、海则滩马连坑村、周河镇周河村节水灌溉试点示范区3处,现已建成红墩界镇涌泉居马铃薯高效节水灌溉试点示范项目,项目安装立体移动式喷灌机三架,年节水15万方,达到了高效节水的效果。今后,我办将继续发挥节水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并逐步将节水型系列创建活动创建范围不断扩大至全县医药、学校、机关、居民小区等单位,继续扩大创建成果,大大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有效提高地下水使用率,从而保护珍贵的地下水资源。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工业节水方面。我县属工业大县,油气、煤炭资源丰富,工业用水量较大,目前工业年用水量为762万立方米,占全县总用水量的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1%,工业增加值万元GDP耗水量3 m3/万元,目前正在规划建设xxx能源化工产业综合利用园区

沙土,水分大量的蒸发。有报告称现有灌溉的用水量超过农作物的合理灌溉用水量一倍左右。所以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相当可观。

再之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的战略性地位日渐重要。发展节水灌溉,已经成为缓解我县水资源紧缺矛盾的战略选择。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紧完善节水灌溉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尽快制定有关技术标准并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节水工业及节水灌溉服务体系。为此我县将规划全面实施节水农业,编制农业节水灌溉及改造总体规划,节水灌溉及改造计划将从2012年开始实行至2017年完成,在县域涧地农业开发项目的基础上,每年在不同乡镇实施6万亩节水灌溉农业,对其采取现代化节水耕作措施和节水灌溉措施,如采用垄沟耕作措施,喷灌、滴灌、暗管输水等现代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五年计划累计完成节水灌溉及改造现代农业30万亩。

(三)生活节水方面。生活节水方面我们做到了三点,首先以经济扛杆的作用调整水费,2008年至2011年县自来水供应安装公司协同物价部门按文件要求不同幅度共调整水费价格三次,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其次推广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大力推广 “中水”回用,中水利用是水循环经济的重要部分,加强城市用水的重复利用,特别是在县城的洗车业、洗浴业用水中,加强用水大整顿,开展中水利用,经统计2011年全县节水器具普及率达75%。通过建立的中水回用系统,将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之后,方案。我县城区现有自备水源井84眼,年开采量90万方,按照县水务局的要求,我办对县城区的所有地下水井进行分析研究,除保留部分对水质要求不高的临时建筑、洗车、洗浴、绿化用水和应急备用水源用水的水井外,其它生活用水井一律关闭。通过我们认真不懈的努力,2008-2011年关闭城区自备水源井35眼,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六)开展深层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地下水动态监测是地下水管理的基础,也是对地下水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的客观评价。市地下水工队在我县设有地下水专用观察井7眼,为了进一步的观察地下水位观察范围,我们从2008至2011年在全县不同地域内布设观测井,南部山区各乡镇布设1眼,张家畔镇布设3眼,其余乡镇布设2眼,共设动态水位观测井30眼,采用高精度测绳等仪器监测地下水的水位动态和水质变化情况,并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描述地下水位变化特征,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存在的问题

(一)水资源严重匮乏,工农业用水供需矛盾突出。随着xxx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水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二)地下水超采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我县北部风沙难地井灌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特别是农业灌溉快速发展的海则滩乡、东坑镇等乡镇降水漏斗不断扩大,个别地方地下浅层地下水已基本疏干,由于城市污水及个别工业污水排放,使得靠近芦河地区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水味变苦,矿化度增高,地表植被成片死亡,土壤沙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对全县工业用水、城市公共用水、农作物灌溉等用水实施定额管理,分配初始水权指标,发放初始水权证,全面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落实机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按照中、省市文件要求,鉴于我县节水能力差,水的浪费与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全县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少,工业重复用水利用率极低,居民节水意识淡薄,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工业生产节水措施不力,城镇节水器具推广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归口管理,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没有实施,因此,节约用水的潜力、范围和空间很大,强化节水管理工作重要而紧迫,应专门成立节水机构。

(三)加强节水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坚持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提倡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的“三民水利”办法,拓宽投资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加大节水工程建设力度。在工业方面,做好节水型项目的立项审批,指导县属骨干企业引进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禁止发展高耗水、低效益的产业和项目;在农业节水方面,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加大节水工程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在城市供水方面,组织实施城市生活节水规划和污水利用规划,制定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城市生活用水定额标准,做好城市供水管网的检修和更新,切实抓好公共单位节水型卫生器具和节水标志的推广。

篇8: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民意研究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个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一方面, 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行政、经济、法律、法规、技术的制度系统, 促使全社会能够在制度的指导和引导下实施节水行为[2];另一方面, 社会对于制度系统的顺应度和适应度, 又对制度体系的推行起到助推或阻尼作用。近年来, 全国各地进行了一系列节水型社会制度安排的探索[3,4,5,6,7,8]。纵观以往, 虽然政府在推动节水型社会制度系统的建设中颇多建树, 在100多个城市完成了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安排[9,10,11,12], 但是, 这些制度的实施效果却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制度安排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导致制度失灵[13]。

目前,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 具有浓厚的精英决策[14]色彩, 强调领导、专业人员和专家 (或统称之为“精英”) 的作用, 对社会因素的考虑相对较少[15,16]。由这种方式形成的制度安排, 会在执行过程中受阻于未曾考虑到的困难和障碍, 实施的成本高、效率低[17]。制度安排的前提是对制度对象的动态和信息的充分把握, 尽可能多地考虑公众的利益诉求, 使制度能够体现和顺应民意[17]。特别对于建设节水型社会而言, 其制度体系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的利益诉求, 广泛听取有关利益主体的意见, 唯如此, 才能赢取社会的支持, 切实扩大公众的参与程度, 使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全社会实实在在的行动, 而非政府的一厢情愿。在我国仍以精英决策为主导的环境中, 民意研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因有二:洞察民意可确保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降低实施成本;辨明民意的未来走向可增强制度安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提高实施效率。

1 研究方法

民意研究的方法之一是民意调查, 也称民意测验, 其本质是一种社会调查, 涉及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人口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18]。人类社会是一个包括人类行为以及各种关系的复杂系统, 社会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通过精确的实验来获得, 一般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来进行。民意调查就是问卷调查的应用之一。民意调查首先根据调查目的和任务, 选取特定的群体, 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 然后请被调查者对问卷进行回答, 最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学的整理分析, 得出结论。

民意调查的兴起有其社会意义和现实诉求, 它直接触摸社会民众心声, 架起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对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重要意义, 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问题的统计研究[19,20,21,22,23]。

2 调查方法和样本分布

2.1 样本采集区概况

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 对农村居民的节水意愿进行抽样调查。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 南与济南市隔黄河相望, 西北部与河北省以卫运河、漳卫新河为界, 西南与聊城市为邻, 东分别与济南、滨州两地市接壤。属海河流域南系, 黄河流经南端, 漳卫南运河流经西北及北部边界, 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三干流纵贯全市。德州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27.2 mm, 人均水资源211 m3, 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6, 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三者并存, 四季降雨分配极不均衡。

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 德州市用水量逐年增加, 水供需缺口增大, 同时因水污染得不到根治, 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德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2006年, 德州市作为山东省唯一入选城市, 成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 试点期3年。

2.2 调查范围和方式

本研究采用系统随机分层的抽样方法, 选择德州市区 (德城区) 、陵县、宁津县、庆云县、临邑县、齐河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乐陵市、禹城市等1区、10县 (市) 农村居民作为抽样调查对象。

多数统计年鉴的人口抽样比一般为1∶1 000, 本次调查也参考这一比率。2007年, 德州市总人口561万人, 因此在研究范围11个采样单元内, 参考各县市区人口数量和村庄数量, 按比例分配抽样总数, 再由各县市分配至各村委会进行调查, 调查于2007年1~3月进行, 总计发放问卷5 060份, 回收5 010份, 回收率99.0%。样本采集区基本情况见表1。

2.3 调查的主要内容与相关指标

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认知、水污染认知、节水意愿3个方面;受访者相关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部门等4项。

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受访者平均年龄42.14岁, 其中男性66.6%, 女性33.4%, 年龄段呈现良好的“钟形”正态分布形式, 概率密度最高的分别为31~40岁和41~50岁2个年龄段, 整体分布与社会总体的年龄构成较一致。从文化程度看, 由于受访者为农村居民, 因此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占27%;初中居多, 占55%;高中及以上仅占18%左右。93%以上的受访者为非公职人员。

3 农村居民节水认知

在调查回收的5 010份问卷中, 对于“您村周围的缺水吗”、“您村周围的水污染了吗”和“您想节约用水吗”这3个问题的有效作答问卷分别为5 004份、5 003份和5 006份, 分别占受访者总数的99.88%, 99.86%和99.93%, 在95%的置信度下, 区间估计结果与有效百分比结果接近 (表2) 。

在水资源认知上, 选择村周围的水“比较缺”和“很缺”的人口比例与认为“还可以”和“不缺”的人口比例大致相当, 后者略多, 认为“很缺”的比例不足14%, 认为“不缺”的人口比例达到了近19%。可见, 居民的缺水认知偏好偏离较大。

在水污染认知上, 高达56%的受访者认为村庄周边的水资源已经被污染了, 但也有30%左右的人认为水质“没污染”, 13%的受访者回答“不知道”。过半的居民认为周围水环境情况不容乐观, 尚有超过10%的受访者对于周围的水环境情况不太关心。

在节水意愿上, 高达81%的受访者有意节水, 15%左右的人认为“无所谓”, 明确表达出不想节水的人只占不足2%。可见, 节水工作在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农民对于节水的态度比较积极。

注:**表示通过P<0.01假设检验。

4 农村居民节水影响因子分析

4.1χ2检验结果

由于问卷回答和社会因素的选项均为无序的分类变量, 因此采用χ2检验判断同一因素的不同组的回答是否具有差别, 本分析中极端概率P选择为0.05。表3是对水资源认知、水污染认识和节水意识的检验结果。χ2检验显示, 在以上3方面, 仅在节水意愿中, 性别所对应的P值明显大于0.05, 即不同性别对于节水意愿没有显著差异。除此之外, 无论是水资源认知、水污染认知, 还是节水意愿, 各因素内不同组别对以上问题的认知均有显著性差异, 置信度99%以上。由于本研究中样本量极大, 有学者认为, χ2统计量会随样本量增大而增大, 在样本量大于1 500时, χ2值进行矫正得到的关联系数Cramer’s V值更为准确[24], 因此, 同样列出Cramer′s V统计值。结果表明, 除性别与节水意见间外, 其他各社会因素对水认知确有显著性差异。

4.2 对应分析结果

4.2.1 性别因素

表4描述了不同性别对水资源、水污染认知差异。在水资源认知中, 认为“比较缺水”和“很缺水”的女性比例为49.61%, 较男性45.36%的比例高4.25个百分点。认为水已经被污染的女性比例为58.28%, 较男性55.32%的比例高2.96个百分点。

图2显示了性别因素在水资源与水污染认知中的因子负荷情况。维度1表现为认知维度, 左边表示对水量、水质持乐观态度, 右边倾向于悲观态度。维度2为性别维度, 从维度零点向任意认知情况连线做向量, 性别因子朝向量及向量延长线上作垂线, 垂点越靠近向量正向表示越大的选择偏好。可见, 在水资源认知中, 认为水资源“不缺”的男性远远多于女性;在认为“很缺”“比较缺”“还可以”的群体中, 性别差异不显著。在水污染认知中, 由于农村女性文化程度低, 相对于男性, 更多的女性对于周边水污染状况表示“不知道”;与女性相比, 更多的男性认为周边水环境没有污染;在持水环境“已经污染”态度的群体中, 性别差距不显著。总体来看, 无论是水资源认识还是水污染认知, 男性较女性持更为乐观的态度。

4.2.2 年龄因素

表5描述了不同年龄段对水资源认知、水污染认识和节水意愿的选择差异。结果显示, 在“不缺”与“还可以”这2项中, 各年龄段内百分比基本随年龄段增大而递减;而在“比较缺”与“很缺”这2项中, 年龄段内百分比基本随年龄段增大而递增。

图3为各年龄段农村居民在水资源认知、水污染认知、节水意愿方面的因子负荷。维度1表现为认知与意愿维度, 正方向表示悲观的水环境态度及强烈的节水意愿;维度2表现为年龄维度, 正方向表示高年龄组。各年龄组间表现出显著差异, 其中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 更多人认为水资源总量“还可以”, “不知道”水是否已被污染, 节不节水“无所谓”。21~40岁年龄人群, 认为水资源总量“不缺”, 村周边的水“没污染”, “不想”节水。41~60岁年龄人群, 认为村周边水“很缺”或“比较缺”, 而且已经被“污染”了, 很“想”节水。可见, 老人、孩子等非适龄劳动人口, 对于水情况认知模糊, 适龄劳动人口中, 中青年人群与中老年人群态度截然相反, 总体来看, 40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 对村周边水环境持乐观态度, 节水积极性不高;41~60岁年龄段人群, 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 节水积极性较高。

4.2.3 文化程度因素

表6和图4显示了不同文化程度在水资源认知、水污染认知和节水意识中差异。维度1为文化维度, 正方向文化水平较高, 维度2为认知与意愿维度。象限Ⅱ中,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与水总量“还可以”、污染与否“不知道”、节不节水“无所谓”关联, 可统称“低学历认知缺乏”群体。从象限Ⅰ, Ⅳ可见, 初中、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 认为水“比较缺”或“很缺”, 且已被“污染”, 节水意愿强烈, 为“高学历认知完善”群体。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 对缺水和水污染情况的认知程度越清晰, 节水意愿越强。

4.2.4 水况态度综合分析

对应分析中, 辨别度量图5表明, 各向量间夹角大小意味相关度高低, 夹角近似或等于90°, 表明两向量间无显著相关。之前χ2检验结果显示, 不同性别对于节水意愿没有显著差异, 而在图4中, 性别向量与节水意愿向量间夹角近于90°;年龄段、文化程度、节水意愿3个向量间夹角小于30°, 说明年龄段与文化程度这2个影响因素间存在相关, 且均与节水意愿高度相关。从整体水况态度看, 水资源认知与性别相关度最高, 其次为年龄与文化程度;水污染认知与性别最为相关, 其次为年龄与文化程度;节水意愿与文化程度最为相关, 其次为年龄, 与性别因素基本不相关。

5 结论与建议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自2002年开始, 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广泛开展, 截至2008年底, 全国共有42个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91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德州市作为第二批入选城市, 于2006年着手制定德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其中“建设节水公众参与体系, 培育节约用水的社会氛围”成为规划建设9大支撑体系之一。作为公众参与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州市政府通过民意调查方式, 指导德州市节水政策制定, 确定节水宣传重点, 在国内尚属首次。分析解读本次民意调查结果, 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和建议。

a. 德州市的水资源条件比较差, 人均水资源量仅211 m3, 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但调查却显示, 相当多的农村居民感觉不到水资源的紧缺状况, 有近1/5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当地根本不缺水。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部分农村居民对节水缺乏积极性, 对缺乏的无知必然造成浪费。从制度安排考虑, 改变当前农村居民对水资源的盲目乐观态度是首要任务。

b. 过半的农村居民认为周围的水环境状况不佳, 前景不容乐观, 表现出农村居民对水环境状况的不满和较高关注程度, 他们对水质的担忧远高于对水量的担忧。这意味着如果能够将水环境改善与节水结合起来, 就有可能进一步调动农村居民的节水积极性。对制度安排的启发是, 水环境改善有可能成为推动农村地区节水工作的“抓手”, 如果能够使农村居民感知节水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那么节水的动力就油然而生。

c. 80%以上的农村居民表示愿意节水, 这似乎在表明节水工作在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农村居民对于节水的态度相当积极。但结合上述的分析, 再联系当前农村节水的状况, 这一高比例的积极态度是否客观反映农民意志有待进一步研究, 反映失实的原因可能与道德意识相关, 因为在当前高调倡导节水的氛围之中, 选择“愿意节水”更符合道德标准, 这并不意味着能够变成个人的行为准则, 并转化成自觉的节水行动。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 上述高比例的节水意愿是一种“虚高”, 较少制度安排上的意义。因此, 在制度安排的设计中, 应当充分认识到推进节水型社会的难度, 避免“轻敌”思想, 从严制定管理政策和方案。

d. 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均为农村居民对水资源、水环境和节水认识的影响因子。三者之中以文化程度的作用最为明显, 文化程度越高, 对居住地周边水资源和水环境状态的认识越清晰, 文化程度高的受访者较文化程度低者具有更强烈的节水意愿, 因此,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文化水平是体制安排的重要目标之一。受访者年龄也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壮年农村居民对于国家和当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认识较为清晰, 节水积极性明显高于青少年及老年人群, 青少年人群及老年人群的水意识比较模糊, 节水意识相对较差, 因此, 需加强学校教育及入户宣传, 增强青少年及老年农村居民对于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的认识。虽然女性和男性在节水意识上并未存在显著差异, 但在水资源与水污染认知中, 男性较女性更为清楚, 与男性相比, 更多的女性不清楚周边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状况。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 女性承担更多的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 因此, 在节约生活用水方面, 大力加强针对农村女性的节水教育, 显得尤为重要。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安排上, 应当充分注意教育和培训的作用, 其中尤其要注意青少年和老年居民的教育, 对农村成年女性的知识普及也应当是工作重点。

e. 开展民意研究是提高公众参与、增强政府公信力、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新思路, 是社会学方法参与水利政策制定的新手段, 在政府推动下的节水意愿调查具有可行性, 可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有力参考, 只要督导有力、实施保障完备、调查流程科学系统, 民意调查这一西方国家普遍运用的手段, 在我国同样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上一篇: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下一篇:社会矛盾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