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会更好手语教学

2024-06-13

明天会更好手语教学(精选14篇)

篇1:明天会更好手语教学

《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是香港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写的,该歌曲为4/4拍,中间有一小节的拍子转换,(4/4拍—2/4拍—4/4拍)。这是一非常好听的流行歌曲,深受学生的喜欢。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聆听,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篇2:明天会更好手语教学

张丽娟

学习目标:

1.通过发声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气息、声音位置、歌唱状态等要求,使他们逐步掌握发声技巧,为歌曲的演唱作好准备。

2.在学生互动练习中,结合自己的练习进行相互点评、讨论、体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启发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使学生准确地领悟发声要求。

3.结合本班参加合唱比赛的曲目,进行合唱训练。学情分析:

1.合唱团以2-4年级学生为主,学生年龄偏小,基础层次不齐。2.学生在发声的位置、气息等要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歌唱的习惯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教材分析: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应用。教学中引领学生二声部的配合和协调能力。学习内容:

1、发声基础及技能技巧训练。

2、合唱《明天会更好》演唱指导。学习重点:

1、寻找体会发声训练和合唱作品运用的结合。演唱方法与统一,和声配合较为融合。

2、合唱《明天会更好》作品处理。

学习难点:

1.发声训练中的气息的运用。

2.二声部合唱的准确,音准、节奏、速度统一。3.歌曲演唱中气息的运用和咬字吐字的统一。教学用具:

发声练习曲、合唱作品、钢琴。学习过程:

一、发声基础及技能技巧训练(10分钟)

1、发声训练

(1)吹唇练习13 53 ∣1-‖

吹唇练习是将学生的气息沉下来,并能灵活运用气息。(2)哼鸣练习13 53 ∣1-‖

哼鸣练习是让声音通过鼻咽腔到达头顶,感受头腔的高位置声音。(3)元音练习13 53 ∣1-‖ ü ū ü 53 42 ∣1-‖ nu o a 要求:(1)气吸得深,发声时横膈膜有扩张感,咽喉打开及时,调节好声音位置,使声音松弛通畅地送出。

(2)运用连与断两种方法训练,使学生体会好气息和位置,同时气息在横膈膜处有支撑感及丹田的收缩感。总体要求:声音达到“通——透”。

3、指名训练指导:

要求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并及时进行纠正。

4、根据以上训练体会合唱“明天会更好”,来检验发声要求的掌握,同时引入歌曲复习。

二、声乐作品《明天会更好》复习、指导演唱。(15分钟)

(一)复习歌曲《明天会更好》。

1、复习演唱合唱部分,要求学生体现发声要求的同时,重点把握合唱时的音准、节奏、速度.2、分声部训练,提高熟练程度。合唱训练,提高和声的能力,声音统一,速度统一。

(二)指导歌曲《明天会更好》。

1、结合伴奏演唱作品,明确伴奏的各个环节,前奏、间奏、段落等。合唱时重点在于声部的平衡、速度的统一,有方法地歌唱。

2、带有感情的完整演唱作品。

三、小结(5分钟)

发声:注意咽喉腔及时打开,同时保持气息的支撑,使声音通畅。演唱:运用发声训练的方法,落实作品的演唱要求。课下,自由组合成合唱小组进行练习。下节课有展示环节,并给予加分的鼓励。

童声合唱《明天会更好》教学设计

姓名:张丽娟

单位:郑州高新区南流小学

篇3:明天会更好手语教学

一、借助信息技术,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可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 使问题情境生动逼真, 能够增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如在教学“小小商店”时, 多媒体出示画面, 小朋友在买卖东西, 有选购的过程, 有付钱的过程, 有找钱的过程, 俏皮的小同学提出问题留给在座的同学。学生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这样教学不但满足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欲, 而且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运用信息技术,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少, 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 让学生“身临其境”, 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如教学“搭配与排列”一课时, 可采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环节, 在一个自助餐厅的一个角落里, 桌子上有牛奶、豆浆、果汁、玉米汤, 还有蛋糕、饼干、面包和草帽饼。顾客们排着队拿走了自己喜欢的饮品和点心。同学们通过观看发现了他们的选择方法各不相同。继而教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自己按动鼠标来进行在几种食品中选择一种饮品和一种点心来搭配作为自己的早餐。看看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怎样才能使这些种搭配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呢?同学们经过自己反复的操作和归纳得出的结论, 怎么会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不深刻呢?

三、运用信息技术, 使学生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 能将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转化成课本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 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课中, 教师采用多媒体出示长方形, 并演示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轴旋转成圆柱体, 以长边为轴再旋转也是圆柱体,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已经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 如三角形以一条边作为轴能够旋转成圆锥体, 半圆形以它的直径为轴旋转成球体等的动态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动态使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 从而建立了符合学生空间观念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很自然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 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合适的情境。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我坚信, 只要我们教育同仁踏实实践、认真科学地总结, 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好。

篇4:明天会更好!

3年前的那天晚上,耀眼的荧光灯束照在洁白的被子上显得苍白无力,大街上隆隆的汽车声传到耳朵里感到格外沉闷,在医生、护士的亲昵呼喊声中,我在全身麻醉中醒来,回到这个无限美好的世界,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朦朦胧胧的我想起上午10点进人手术室的情景:马上就要进行心脏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亲朋好友来了,同室的病友来了,似乎要送战友踏上征程。护士要扶我上推车,我也许当过兵受过生死考验,也许我心理素质好,一点也不感到紧张,自己挺胸走上手术台,真有点“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感觉。“人生寄一世,奋忽若飙尘”。生老病死,我感到乃是人生不可逾越的自然规律。培根有句名言:“死亡是大自然赐给人的一种恩惠。”所有的封建帝皇天天喊万岁,有几个长寿的?秦始皇到东海寻长生不老药,49岁就命归西天。汉武帝冀望生命不息,请方士练丹求仙,但最终只活了50多岁,谁也躲不过寿终正寝的结局。在对待生老病死的问题上,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庄子妻子死了,庄子鼓盆而歌,认为死是回归自然。基于我对生老病死的豁达认识,而且深信现在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尽管这种手术风险很大,全身麻醉,肋骨要砸断几根,血液体外循环要70分钟左右,但我仍然镇定自若,泰然面对,一切交给医生。正因为我有这个思想准备和镇定的心理素质,使手术很顺利。术中没有输一滴血,术后没发一天烧。我的实践验正了一位医学专家的判断:患者过度紧张会使血液白蛋白的工作能力下降,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

手术成功只是心脏手术的一半,术后配合治疗尽快康复十分重要。在我手术的医院胸外科,从医生、护士到病员都传颂着一句话:“明天会更好!”他们说,怕什么,开刀好比睡一觉,一觉醒来手术做完了;康复起来一天比一天好,明天会更好。术后,口干舌燥,医生要求在24小时内不准喝水。身上插满管子,布满导线,形容“五花大绑”一点也不夸张。最可恨的是要咳嗽,真是撕心裂肺。我想到“明天会更好”这句话,心里豁然开朗,充满着希冀和幸福的憧憬,就不怕吃苦,不顾遭罪,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做好每一次康复练习。咬着牙吃饭,下定决心把痰咳出来,忍着疼痛第五天下床走路。终于,伤口一天比一天好,痛苦一天比一天少,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自理能力一天比一天强。有人说,人生只有3天:昨天、今天、明天。我想起我国的岑桑写过的《昨天和今天》一文,他说,昨天已经与我们分手,有如大江东去,再也不复回了;而今天,只属于今天它自己。他在文中最后谈到明天:“明天,曙光初临的时分,当你揖别我们眼下这个沸腾的‘昨天’,愿你不要因为曾经荒弃过它而感到羞赧。”岑桑的3天论富有人生哲理,病人的3天更有其特殊性。病体的累赘和病痛的折磨已成昨天,治疗和康复之桥已在今天架起,只有乐观开朗、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走向痊愈的明天。手术治疗既是对躯体的考验,也是对人生心灵的洗礼。手术治疗不仅治好了我的躯体之病,而且使我的思想开始升华,更懂得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篇5:明天会更好手语教学

本单元要求学生“不但要从课文中识字,还要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识字,并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因此我对《我的家》这一课做如下设计: 先由本单元“语文天地”中“金钥匙”的内容--丁丁幸福的一家人,引入到冬冬的家,观察冬冬家后练习说话;接着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读文中的词语及句子,在此基础上认读本课的一、二类字,并以多种形式巩固生字,拓展识字空间;然后以“摘果子,做拼盘”的游戏进行一句完整的话及变句的训练;接下来,让学生和同座进行“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我的”交流后,将课前准备好的和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刻的相片或图画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交流分享,加深对家的情感体验,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最后进行

[明天会更好(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明天会更好美文

今天我整整的闲狂了一天,早上便早早的起来。带着沉睡般朦朦胧胧的迷临。早早的收拾了屋里那随手凌乱的东西。 准备着,能在这个月未,能有个在满勤的记功表上,能连接着划出这个到月低,能多出的“4”“4”“4“4”“4”的字符。(是记功的带号)。

骑车便赤溜溜提前到了,我那个整日忙碌挥洒热血辛勤热爱的,焊接岗位电力设备厂。

匆匆的工友便个个来到,突然一个过年到现在都没机会休息的时间。便在领导一声喧亮的吼声中,下令今天停电休息。

与是这两三个月来从没有主动请假的我,便在这逐令般的号招下。终于与两三个月来,的哀怨情惆一股脑的奔谢千里。

终于与一个满膛积累的怨气,像水库排水般通通注泻了出来,停电休息。 于是我骑上车飞一股的,离开了多余的设备厂。

回来便骑车,到处溜达,去了市里去了西流湖。整整半天的时间就这样四“是无计淡”的消魂一样。如放开束无拴缚的野马一样,的不停的骑车游荡了整整半天的时间。 忙碌于奔泊,便在不上班的瞬间通快的潇洒了一把。把多日的“烦气”“一泻千里”。

傍晚在屋里看了几个小时的,从市里购书中心买回的,名家《朱清玄散文精选》。带着深邃的丝维,看了足足几三四个小时。一天就像飘瞄般。晃晃糊糊的.在无聊又无味的灰溜溜的时光中,消磨了这似糊喧泄衰怨和怒气一天。

改吃晚饭了,独自便骑车奔像今天“最后的晚餐”。一天就这一顿保饭的我便吃下了一盘“妙饼”一个鸡腿,一碗凉皮。带着沉淀淀的肚皮,在霓红而璀璨的道路上,不知何去何从。

对着一路来来往往的人群,在路上站了好久好久。 惆怅又寂燥的一个人,骑车悠荡的从这条路驰向了另一条路。寂寞无聊了在那十字路口俳怀了好久。 头也不回奔回了我租住的百炉屯的房子。回去便打开电脑,爬上自己的小炕,想睡但睡又睡不着的我。轻轻的爬起来,点上一支香烟,在烟雾燎绕的小屋里静能吸着一根根香烟。

时间就像这吐出来的烟气,被随嘴吧一吹,便烟消云散,失去了原有本质。时间也像自然里的狂风一样,随日夜的呼啸,都飘离在岁月的身后,这一天也随风飘离在身后了。

眼睛怎么也合不上的我,于是关了灯打开了手机上的收音机。便呤听那轻轻传来的旋律。接着便在另一个频道,听见冯巩,与牛群说的相声,《明天会更好》中渐渐的随这寂静的黑夜轩然的沉睡。

篇7:明天会更好

当挫折捆扰你时,

你会低头。

当病魔缠绕你时,

你会悲伤。

不要悲伤,不要低头,

相信明天会更好。

大部分的昨天过去了,

你会叹息,

当明天来临时,

你会迷茫,

不要叹息,

不要迷茫,

相信明天会更好。

明天的事谁也无法预料,

不要把昨天记在心里,

去学习婴儿,

无忧无虑,从头再来,

篇8:蔺智名:明天会更好

我有一个办学梦

创办一所学校——这是蔺智名18岁就萌生的念头, 在新西兰读书的时候, 就尝试开办留学服务机构, 帮新来的留学生安排寄宿家庭, 争取学费优惠, 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虽说收入不菲, 但由于缺乏识别和监督寄宿家庭履行合约的能力, 名不副实的情形不时出现, 纠纷和诉讼致使业务无法持续。2005年最艰难的时候, 父亲病重, 蔺智名弃学回国。如何谋生?没有资金, 没有经验, 唯有英语优势。凑了500元在网吧发帖招生, 上门一对一辅导, 每天要跑5、6个地方。半年下来, 每月能收入三万多元了。蔺智名意识到, 骑自行车虽然辛苦, 但只要肯努力付出, 做一个好老师, 生活一定能会好起来。

奔波路上, “办学梦”这一愿望愈加强烈。没有管理经验, 他就放弃眼前的收入, 应聘火星英语培训讲师, 学习培训机构的运营, 开发新课, 边干边学, 仅用三个月时间做到了总监, 还编写了4本教程。这段经历既为他创办学校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更让他观察到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 衍生出了行业顽疾——重盈利, 轻管理。大城市面向白领的高端英语培训机构普遍采用“健身房”式的经营模式, 看似科学的测试之后, 是一套漫长的阶梯式学习计划。为了升级完成学业, 不仅要支付高昂的课时费用, 还得拿出对应各个等级的学习时间。对于城市白领而言, 按部就班对着电脑去学各级别的课程, 无法面对面见到老师, 久而久之产生惰性, 且考试不过不能升级, 往往不到三个月就放弃了。相当比例的学员交费之后, 无法全职学习, 也无法做到高频率学习, 渐渐放弃了继续参加培训。对培训机构而言, 非活跃学员越多, 意味着成本越低。这种模式也许短期能获得较高收入, 但是损害客户利益, 不可能维持长久的。

蔺智名决定从改变“健身房”模式起步, 2009年, 怀揣着多年的办学梦想, 创办“城市英语”的时机终于成熟。从满足客户真正的需求出发, 通过体验差异化和课程差异化创新培训模式。首先要让教学体验更亲和。让客户免费体验真实的第一次课, 通过录音,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客户满意后再见销售代表;其次, 无电脑全面授, 面向实际需求定制课程, 所学课程没有纵向级别要求。学员可以从可选话题课程中自由选择, 还可提出感兴趣的话题, 定制VIP课程。渐渐地, 越来越多的客户体会到城市英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独特之处。城市英语活跃的学员人数逐渐增加, 初创企业步入正轨。

明天一定会更好

作为一个创业者初创的中小企业, 困难往往会接踵而至。蔺智名意识到以前只要会口语就能教课,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生意越来越难做。2012年尤其如此, 当时在线教育发展起来, 客户都想更方便地在家学习, 这让许多没有转型同行亏损不断, 甚至有老板跑路了。城市英语怎么转型?如何才能活下去?

开分校继续扩张?还是收购在线培训的“老外网”?“老外网”是一家美国知名在线教育机构, 濒临破产。有人认为, 收购“老外网”不是明智选择。这家濒临破产的企业, 有太多积重难返的问题, 如系统差, 又欠债, 对于当时住在破旧商住两用楼又资金不足的城市英语来说, 开拓新的实体空间才是当务之急。而蔺智名发现绝大多数投资人都看重线上与线下结合的O2O模式, 甚至把O2O模式看做投资的必要因素之一。经过对“老外网”的调研, 他发现“老外网”的问题在于关注技术, 忽视管理和服务, 老师迟到、早退现象, 影响了客户的稳定。而城市英语的优势恰恰能弥补“老外网”的不足。蔺智名果断收购了“老外网”,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 未来O2O模式一定要发展, 成功收购“老外网”, 将会大大缩短自己摸索的时间, 有效地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既然选择了O2O模式, 就必须做轻资产、轻学校, 节约线下的成本以支持线上开发, 这也就意味着要用实体店最小的空间做最大的事情, 所以, 不得不对实体店的功能进行再思考。要提高其利用率, 就要开发它的其他功能。第一种功能是社交聚会功能, 把它开发成一个聚会+活动+沙龙的链接型场所, 用户可以发起聚会, 也可以参与别人发起的聚会, 就在一个很小的实体店内, 使用相同产品的用户之间不断交流, 既能达到推广宣传的作用, 又能促进产品的改进, 还能增强用户粘性, 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下客户需求变化的关键点之一。第二种功能是创客空间功能, 可以称之为mini center, 在上海除了总部中心之外, 再建两个mini center, 对应线下所有教学活动。学员在三个实体店之间可以相互流通。除了实体店的夜间活动, 白天整个空间交由开展的新业务利用——国际学校, 内容为海外生存口语训练, 为出国留学、移民、旅游等各类人士提供对口的口语培训。

最终蔺智名将城市英语的战略目标定位于中国最大的社交型移动学习平台, 以Join City English, Better English, Better Life的为公司理念, 以“十城·百校·千沙龙”为战略, 在全国十座城市建立数百家轻学校, 与1000家以上商户合作开设沙龙课。目前, 城市英语已经完成了PRE-A轮融资, 着手A轮融资的路演宣传。所筹资金将用于加快推进做“超级课程APP”的开发。用户将使用最简单、最好玩、最有效的方法, 解决英语学习者最广、最深的痛点。城市英语APP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用再学,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最迫切需要或者最感兴趣的主题, 先教会用户把自身已有知识和能力运用好, 做到敢说、流利说, 再学习新的知识, 让学习过程变得简单;最好玩的方法:城市英语APP自创了1对2社交型课堂, 一位老师, 两位学员, 可以两位客户AA制, 也可以一位客户请客, 两人共同上一堂互动课程, 与你拼课的“同桌”可以是朋友, 也可以是系统根据大数据推荐的陌生人, 既有课前的社交界面及其引导文案, 又有课后的分享页面及其引导文案, 使课堂变得好玩有趣;最有效的方法:城市英语APP就采用单次付费模式, 客户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需要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 不会受一次性付费课程安排的束缚, 大大提高了效率。

创业感悟与心得

在教育行业经营十年, 蔺智名对这个行业有许多感悟:它不会让创业者一夜暴富, 也不会一夜倾家荡产。如果运转良好, 现金回流特别快。做教育事业要有底线, 不能只把它当做赚钱的工具。许多学生拿着几万元血汗钱来到这里希望学好英语, 他们得到的回报就应该物有所值。所以教育行业的创业者不能只为了赚钱, 还肩负对学生的责任。

在创业经营方面, 要懂得“活下来的意义”。首先学会活下来, 自给自足, 而不是只想怎样超越对手。一定要把各方面的风险考虑清楚, 思考最坏的情况该如何应对, 从最坏处着手, 向最好处发展。要坚信企业应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 保质保量, 在没有得到投资的情况下, 也能自己做新项目。只要项目看得准, 并保证风险可控, 就能做出好的成绩。

在创业的产品方面, 要有以解决客户需求痛点为核心的理念。蔺智名总结出英语学习最深痛点是重复地花时间和金钱, 依旧不会说、不会听、不会用。因此, 他推出了“超级课程APP”, 其创新模式是“拦腰切割市场”, 最大程度扩大市场容量, 从根本入手解决用户最广、最深的痛点。具体来说, “拦腰第一刀”是O2M移动彻底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与应用, 并获得更大市场容量;“拦腰第二刀”是产品的科技性、趣味性彻底解决用户没兴趣、不会说、不会应用等最深的痛点;“拦腰第三刀”是单次付费模式, 彻底解决英语培训贵、反悔成本高等最广的痛点。

篇9:明天会更好写

21届国展的评委在组成结构上,囊括了摄影协会组织、摄影理论研究、专业媒体和摄影家等多方面的专家,而他们所关注的摄影类别也分别在艺术、纪录和商业的领域,充分体现了评委涵盖面广的特点。

在初评阶段,由于专业评委对其所在的摄影领域情况——从摄影的题材、基本规律、发展方向到表现手法—有长期的经验都非常了解,所以将评委按其所在领域分组对参赛各组别进行初选,发挥了专业评委的作用。

但进入复选以后,实行了所有评委对各组别进行统一评选,此时专业评委所体现的“专业”地位就被削弱了。能否在在今后的国展评选中,能够始终坚持专业评委对专业组别进行评选,由他们评选出金银铜奖的入选作品,再由评委会整体最后评选出金银铜奖来。这样即可以通过发挥专业评委的经验,来体现该类别摄影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通过整个评委团对作品的摄影水平予以把关,做到获奖作品即“专”且“精”。

先议后评好办法

21届国展在初选和复选的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多是单独对作品进行观看,完全凭作品的画面效果和所附的文字说明进行投子评判,针对整体作品情况和某幅突出作品的交流,也大多是在二、三个评委间小范围的讨论,缺乏对整个评委队伍的影响力。

而国展作为全国摄影水平的整体展示,其评选不应仅仅落在评奖上,重要的是展现社会风貌和体现摄影人水平,因此在评选过程中,应增加评议制度,定时召开评委会议,与体现专业评委地位相结合,由专业评委对某一类别的摄影整体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对其中涌现的重大题材、新题材和新手法,对其他评委进行介绍,这样会鼓励作者关注社会重大题材和创作手法的创新。

求新求变促发展

21届国展在征稿之初,明确作品应拍摄于2002年8月31日(第2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截稿日期)广告,其目的就是要鼓励新作品的产生。但新作品不仅是产生时间新,还需要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有所发现和创新。但在参评的作品中,仅仅通过时间的限制并不能避免创作题材的重复和雷同,更不能避免那些似曾相识的模仿之作。

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评委从作品的评选自身出发,提出应注意获奖作品在创作上的导向作用。比如艺术类中梯田题材的作品,在19届上获奖,在20届上还获奖,就会误导拍摄者,让他们认为某一类的题材容易获奖,忽视了开拓创作思路;而在纪录类作品中,常会见到故意追求血淋淋等恐怖的画面,仅是通过这种刺激的表现手法来追求画面冲击力,我们需要鼓励那些通过主体人物与其他的陪体、事件以及环境的关系来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的创作手法。

因此在评选中,一定要注重获奖作品题材的导向作用,应该鼓励发掘思路、创新手法和新题材的作品,利用这些有新意的获奖作品对整个摄影界的创作产生导向作用。

“瘦身”国展做精品

在连续两届的国展评选中,被评委们反映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图片总数量过于庞大,图片质量又良莠不齐,评选过程中要花费掉评委相当大的精力;尤其作者选送的组照动辄十几张,作者缺乏对于自己组照的精选和结构,更加重了评选的繁复劳动。

面对这样的现实,组织者要让国展“瘦身”,以保证参赛作品的质量为前提,降低参赛作品的数量。国展不同于其他有巨额奖金的影赛,它是展示全国摄影艺术水平的展览,应该适当地限定参赛人的身份,提高参赛的门槛,限制每人的参赛作品数量,如有必要,甚至可以以经济杠杆来控制的手段,比如采取提高参赛费等方法。

篇10:明天会更好

又是一年春柳绿,很快就要面临分别了,我喜欢春天,不是因为“一年之际在于春”,也不是因为春天万物复苏、花红柳绿,而是因为春天没有七月,没有栀子花的气味,更没有离别。我害怕离别,我无法掩饰我心中的恐惧,惟有寄情笔头,在行云流水中释放些许哀愁。

提笔。

“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歌”唱着同一首歌,我们在硕果累累的十月相逢,不用相拥,不需语言,一个眼神,我们便心领神会。哦,我的朋友。

于是,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都有我们或快乐或忧伤的身影,我们站在操场上疯狂的奔跑,在榆树下轻轻地啜泣。我们彼此之间吐露心声,只因为两个字:朋友。

有时候,我们也会有矛盾,我们也会大吵大闹,而后,我们又会快乐的聚在一起,畅谈着各自的梦想,一切还只因为两个字:朋友。

收笔。

“唱出你的热情,挥着双手,让我们拥抱着紫色的梦,让我们拥有你真心的面孔,该来的还是来了,该走的终归还是走了。偌大的校园,只留下我孤独的身影。呆呆着望着许愿树,细数着我们曾经的快乐,它是我们美好的见证。

我想,我违背了我们曾经许下的诺言:分手时候不需要眼泪。可是我做不到,为什么此刻的我还是那么的脆弱,说好不哭,说好笑着迎接每一个朝阳。可是,此时我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现在才发现,我是那么的无能为力,不能把你留住。整棵愿望树的果实都涨开了,红了,赤裸裸地暴露在日光下,就像我的心,是那么地无助。

时间告诉我,愿望果实要经过风吹雨打才能成长为真正的愿望。

篇11:明天会更好作文

——题记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都是一个很怀旧的孩子,喜欢在过去的那一秒中里怀念上一秒的滋味,喜欢在即将离别的小学教室中怀念以前我在这里学习的情景……所以,我对我的未来的期盼总是很简单,不是很伟大,不是很遥远。我一直眷恋着以前。所以,我又是一个懂得珍惜的孩子。可是,我多么地不想懂得,我们在这最后一年里,即将上演的,是——离开。

我喜欢扳着指头数着今天星期几啦,多少月多少日啦,其实,我在计算着离我们离开那一天还有多少天。我很希望世界上真的有时间老人,那样,我会告诉他:老人,请您让时间走的慢些,哪怕,一秒?只要让我们相处的时间多一点就好了,一点点也行……这世道还真是事与愿违,我越期待的,就与越是得不到。转眼,离离开的那一天还有5个月了……

我也很怕明天:我怕,明天就是我们离开的日子。我更喜欢昨天,我每天都会想——昨天,谁谁谁又跟谁开玩笑了?谁谁谁又跟谁玩得开心啦?想想我总会扑哧地笑出声来。昨天,总是那么令人美好,明天,总是令我那么可怕……

篇12:明天会更好作文

我想,像海燕一样勇敢,像竹根一样坚固,像水牛一样忠诚……这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就看你有没有在拼搏、在学习。我想让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像伟人一样如此博大,像小草一样如此宽容……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就看你怎么去面对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自己的理想,理想是我们的指路灯。有了理想我们的生活,不在无聊,不在迷茫。目只有启程,才会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有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到真正的人生。

我想,像海燕一样勇敢,像竹根一样坚固,像水牛一样忠诚……这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就看你有没有在拼搏、在学习。

我想让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像伟人一样如此博大,像小草一样如此宽容……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就看你怎么去面对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自己的理想,理想是我们的指路灯。有了理想我们的生活,不在无聊,不在迷茫。目的地就在前方,我们要拼一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老的走了,新的来了。世界等着我们去改变,我们要努力拼搏,相信明天会更好。只有启程,才会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有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到真正的人生。

我想,像海燕一样勇敢,像竹根一样坚固,像水牛一样忠诚……这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实现,就看你有没有在拼搏、在学习。

我想让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像伟人一样如此博大,像小草一样如此宽容……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就看你怎么去面对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要树立自己的理想,理想是我们的指路灯。有了理想我们的生活,不在无聊,不在迷茫。目的地就在前方,我们要拼一拼。

篇13:农产品质量安全期待明天会更好

特邀嘉宾:

马增俊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兼秘书长、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理事会理事、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亚太地区工作组主席。受聘于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国家标准委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建设专家组专家, 以及哈尔滨商业大学客座教授。专门从事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 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食品安全等方面有一定研究。

马文峰粮油食品高级工程师,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 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目前从事粮食加工与食品添加剂技术研究、食品安全研究、粮食食品行业研究、棉花行业等领域研究, 以及粮食食品跨国公司和宏观经济研究。

王锐青岛东方华禾商贸有限公司冷冻食品部经理, 主要负责冷冻食品 (果蔬) 进出口业务的经营。在冷冻食品 (果蔬) 进出口及油籽油料进口贸易领域有丰富经验。

John McKenzie博士, 样品准备及色谱分析领域专家,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科学委员会、欧洲化学协会专业成员。2008年加入诺安担任分析业务董事职务。在分析服务行业具有20多年工作经验, 包括农作物农药残留分析, 以及肉类、奶制品中的兽药分析。

安全现状恐慌背后一探究竟

记者:近日, 农产品农药残留过量, 膨化剂及催熟剂的普遍应用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现, 使大家再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感到恐慌, 那么我国农产品质量现状到底如何?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什么问题?

马增俊:我国农产品质量整体状况不错, 对于大部分农产品的质量消费者可以放心。当然, 个别产品及生产企业出现的一些问题, 如因采摘期及上市期等因素, 过量使用生长激素、农药及非法添加剂等行为, 导致我国整个农产品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出政府监管缺位, 处罚力度不够;另一方面, 我认为其关键点不是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有多严重, 而是整个行业都缺少了诚信, 大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丧失了信心。

马文峰:目前, 我国农产品质量还比较稳定, 各项标准也有所提高。但这些事件的出现揭露出农药生产销售领域, 及农产品生产领域诚信度不高。农药生产管理有待加强, 应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农药销售环节监管力度不够;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需要提高, 缺乏正确的用药指导及规范。

从侧面也反映出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全社会质量意识的提高, 特别是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消费者, 最终促成高质量要求的生产者。这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根本动力。

John McKenzie:中国现在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比以前有所提高。当然不排除有些生产加工企业为追逐利益采取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这些问题也说明中国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在不断地朝着更有力的监管检测方向发展, 看到更多的是行业进步和一些积极举措, 当然在此进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挫折。

记者:当前, 人们在关注产品安全的同时, 也更加关注产品安全性的评价标准。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如何?其制定标准是否与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一致?

马文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包括两方面, 一是农产品质量和卫生方面的限量要求, 另一方面是保障人身健康、安全的生产技术规范和检验检测方法。

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执行统一的国家标准。截至2010年底, 农业部已组织制定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800余项, 有关农产品安全限量标准和检验检测方法标准1800多项。贯通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规范、产品质量、安全限量、检测方法、包装标识、储存运输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基本构建。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 有两个最基本的立足点, 一个是要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 另一个是要有利于产业发展和环境安全, 这也是国际标准制定的两个最重要原则。我国现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 遵循了风险评估和科学原则, 与国际标准制定原则是一致的。

记者: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进行了哪些工作?

马文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 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不可或缺, 为农产品生产 (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 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国家不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投入。截至2010年, 国家已投资建设省 (部) 级、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 (站、所) 1017个, 其中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项目936个。

John McKenzie: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所做的许多措施, 包括培训和服务上的投资。很多地方政府率先倡议和支持民间组织及个体来给当地农业提供更好的指导服务。我们机构也参加了很多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农药的咨询会, 帮助并指导当地农民更好地使用农药。另外, 很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检测单位, 投资先进的检测设备, 并组织相关培训, 进一步提高行业的检测水平和监控能力。这是评估改进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一步。

监管环节小事件凸显大问题

记者: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应从各个节点来全面保障。那么我国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经过的具体监管环节目前存在怎样的问题?国外情况又如何?

马增俊:首先, 我国现阶段农产品质量管理责任不清晰, 在农产品方面实行分段管理和个别职能相对应的方式。农业部管理种养殖, 工商部管理市场, 卫生部管理餐饮, 质检总局管理加工, 商务部管理屠宰行业。各部门的工作没有衔接起来, 也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筹管理。

其次, 农产品质量控制已由原来的防疫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检疫为主, 农业部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指导监督农业生产工作上, 切实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质量。

再次, 前段检测实施不力。从我国目前农产品流通渠道来看, 简单来说存在3种渠道, 一是先通过各地批发市场交易, 然后再到分销零售, 这是目前主要的流通渠道;二是大规模经销商 (超市等) , 直接从种植地农户手中采购, 再零售;三是农户直接到城镇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数量有限。第一种渠道的矛盾点在于, 农业部要求每个规模批发市场都建立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 农业部再定期抽检市场, 但批发市场的检测机构并不具备检测资质, 对于经销商没有威慑力, 即使此市场不允许其销售, 他照样可以跑到彼市场去销售, 无法彻底杜绝问题产品流向消费市场。第二种渠道, 质量把关相对严格, 因为这些大规模经销商 (包括超市) 都会建立前端检测, 也就是在种植地采购环节就实施了检测, 杜绝了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但其相较前一种渠道, 所占份额较小。通过分析说明, 前端检测是必须执行的, 而且一定要由具备执法权及公正力的政府行为来负责, 严格管理好流通源头, 这样不管后端再经过几个流通环节, 只要执行索证索票制度, 建立追溯体系, 农产品质量就能得到一定保障。

在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这些国家和地区, 一方面都由其农业部全权负责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供应链, 且注重源头管理, 农业部定期或不定期抽检农产品种植情况。另一方面, 国家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特别大。国外种植散户由农户自行组织, 大农场则自己管理, 他们很讲究信誉, 如果产品出了问题, 不仅产品滞销, 而且会严重影响其今后的产品信誉和销量。

马文峰:我国农户生产流通分散, 缺乏统一组织管理, 给政府监管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农户素质有待提高, 缺乏质量安全意识, 政府在农产品生产环节重视度不足, 应多组织一些农业技术员及专家现场指导生产;政府监管力度不够, 政策法规落实不全面、不到位, 政府对问题产品及事件的处罚不严格。特别是对农药市场的管理方面不尽完善, 其经营主体多、规模小、秩序乱的问题比较突出, 违法生产、销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行为屡禁不止。

John McKenzie:中国的农业体系将产品链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部门, 每个部门各司其职, 生产、仓储、运输、零售、检测等分别处在不同部门的管辖范围内。这种管理方式需要各部门间的密切合作, 来提升整个管理体系的效用升值。例如, 运输中严格的冷链管理就是确保产品安全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必要举措。

农产品追溯更需政府关注

记者:我国农产品追溯体系应用如何, 在实施方面存在哪些阻力?您有哪些建议和举措?

马增俊:我国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应用目前处于试点阶段。推行起来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农产品相比工业产品价值较低, 利润不高, 如果依照国家要求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追溯系统, 产品成本必然会明显增加, 最终会影响消费市场;二是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人员素质不高, 实施信息化系统难度较大。

因此, 农产品追溯体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 政府应抓住两个关键点, 一要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产品出了问题要将责任追究到个人;二要抓主要渠道, 诚信的建立也要通过渠道来建立, 例如现在很多产品只重视防伪包装, 并没有从产品主要流通渠道进行管理, 假冒伪劣产品依然不会减少。如农产品80%通过批发市场流通, 你却去抓流通比例只有5%的超市, 在超市里的农产品上建立追溯系统一样没有意义。就像我们购买名表一定会去专卖店的道理一样, 因为我们相信它的渠道, 农产品也一样。

第二, 政府应鼓励相关协会来落实推行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应用, 政府负责监管, 建立补贴机制, 哪家企业做追溯就发给其相应的补贴。

第三, 政府应建立农产品流通风险基金。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研究机构, 对农产品价格指数进行评定。计算出某种农产品到什么价位农民会亏本, 一旦到这个价位, 政府就需要给农户补贴;市场售价高于什么价位, 部分消费者可能不具备消费能力, 那么政府就需要给这些消费者发放补贴。这样, 农户和消费者都稳定了, 就不会再导致价格上的矛盾了。

国外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应用主要得到以下3方面的支持:第一, 批发市场法、超市法、商业法等法律明确要求农产品执行追溯体系;第二, 政府抽检严格, 处罚力度很大;第三, 农产品实行品牌化及包装规格化, 对于追溯体系的建立和执行都带来了便利。

高品质农产品折射出高品质生活

记者:谈及农产品, 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成为热门词, 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请问这类产品在我国现状如何?发展有哪些局限性?

马增俊:这是农产品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体现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对农田、养殖场等实施严格环境监测评价和环保措施, 有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业部门建立了一系列认证体系, 包括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要求, 以及种植基地的环境要求, 并且应用了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但是, 在使用产品标示环节监管不严, 应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规范市场发展。

马文峰:农业部门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方面杜绝不合格、不安全产品上市;另一方面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 满足人们对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农业部目前主推的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包括4个品牌产品, 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三品一标”产品。据统计, 我国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已超过8万个, 无公害农产品5.7万多个, 绿色食品1.7万多个, 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农产品接近7000个, 登记保护的地域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近600个。已通过认证登记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已超过食用农产品商品量的3成。2010年全国“三品一标”年销售额突破4000亿元, 出口额接近40亿美元。

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 可以通过查看标识和相关认证证书来识别。“三品一标”实施的是官方认证, 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 4类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识别标识。总体上看有3个突出的特点:一生产规模大, 平均生产经营规模超过1000公顷;二经营组织化程度高,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0多家;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此外, 在这些农产品质量充分得到保障的同时, 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也在不断上涨, 如何协调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在市场中的发展, 有待商榷。

出口状况引发深入思考

记者:请您谈谈我国农产品出口领域的质量安全和监管状况, 其质量及检测标准与国内市场存在怎样的差距?

王锐:先看一下我国2010年农产品进出口数据, 进出口总额为121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2.2%;其中, 出口494.1亿美元, 同比增长24.8%;进口725.5亿美元, 同比增长37.7%。贸易逆差为231.4亿美元, 同比增长76.5%。

我国农产品出口需经过两方检测, 一方是我国政府, 另一方是国外客户。

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出入境出口检疫局的监控, 首先要求企业取得CIQ卫生注册证, 其审核包括工厂卫生条件、生产设施、相关生产管控体系等。然后要有基地备案, 并经过审核验证。生产过程中, 企业要通过HACCP认证、GMO以及国外相关认证, 如BRC英国零售许可证。商检局会不定期来进行实地检查检测, 生产企业也要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检验报告留档、备案。其主要检测对象为农残、微生物及重金属含量是否合格, 此外根据产品的特殊性也会涉及到其他成分的检测, 例如花生还需检测黄曲霉素含量。

从国外客户角度来讲, 很多大型食品公司选择供应商前会到现场进行工厂审核, 包括硬件设施、软件管理体系、生产现场, 以及所有体系文件, 包含范围广, 要求细致, 小到车间里的一个灯泡是否具有防爆措施和防护网都在其审核范围中。这就相当于第三方审核。出口时, 企业要给客户提供原料入场检测、生产过程检测及最终检测3项结果。

农产品出口企业对产品质量非常重视, 如果出现质量问题, 客户立即进行申诉、索赔、退运, 甚至中断一切合作, 如果被其政府部门检测发现, 轻则追溯退运, 重则关闭工厂。此外, 我国商检局、客户及企业自身都要求其必须应用追溯体系。

检测过程及标准非常严格, 相对于国内销售的农产品检测标准和质量要求要严格很多。谈及原因, 大致包括以下几点:国内农产品的质量管理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缺乏明确的管理部门, 而进出口产品一直由商检局严格把关;国内销售市场缺乏第三方监测, 零售企业及消费者也没有体现出主动性;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相对宽松, 处罚力度不大。

质量安全诚信当先

记者:对于农产品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今后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加以努力和改进?

马增俊:首先, 应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 要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诚信是最为重要的。

对于今后具体的改进举措, 总结以下几点建议:第一, 进一步建立完善追溯体系在农产品领域的应用, 对于最新应用的企业应给予扶持和优惠。第二, 加强对诚信体系的公共宣传力度, 协会和政府要推荐信誉好的经销商, 让消费者清楚选择范围, 告诉消费者最安全的购买渠道。第三, 政府做好市场监管, 严惩不法行为, 提高违法成本。第四, 政府与行业协会紧密配合, 下放一些行政权限, 让协会来规范行业, 进而做到行业自律;第五, 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等销售场所要明确并完善其食品安全责任, 对于入市销售的产品, 必须提供检测合格证明。第六, 对于农产品经销商, 国家要优惠税制, 但低税的同时对其执行严格的条件及处罚条例。第七, 消费者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不再只是图便宜。

篇14:香港明天会更好

西方對香港前途的預判悲觀者居多——1995年美國《財富》雜誌刊登題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預言回歸後香港將日漸衰落,一些港人也受此影響移民海外;回歸10年後,還是這本《財富》雜誌,發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當年預言完全錯誤。

西方一貫以來帶有偏見的看法毫無影響香港15年的發展方向,相反,香港回歸後在不斷創新,以迎接來自世界的各種挑戰。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特區政府憑藉中央這一堅實後盾,投入巨額資金,與國際炒家開展將近一年的“金融保衛戰”,最終宣告獲勝。

2002年正式啟動高官問責制:所有司局長職級由公務員職位改為由行政長官任命,以合約方式聘任,並須為過失負政治責任,揭開特區行政體制改革的歷史一頁。

2003年萬眾一心抗擊非典:九龍淘大花園,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到訪,溫暖著每一位剛剛經歷非典肆虐的港人的心。憑藉港人的團結和堅強,憑藉內地的無私援助,這場持續數月的疫情,終被控制。

2003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經濟陷入穀底,中央因而推出CEPA(即《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並開放內地遊客赴港個人遊,為香港經濟注入活水。

2007年,港股恒生指數攀上歷史最高點:內地金融機構獲准來港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擴大QDII投資範圍及投資額度……在一連串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港股市值、成交量、單日漲跌幅等多項市場指標屢創新高。

2011年“十二五”規劃列出港澳專章,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對於香港未來發展的準確定位和詳細闡述,令香港社會倍感振奮。

回歸後的大型跨境基礎設施建設,為香港構建區域現代流通網絡奠定了基礎,通過建立粵港、滬港、京港等區域合作機制,消除了區域經濟合作中的基礎設施瓶頸和體制性障礙。

有人認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的做法是“送大禮”,但是,事實上,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因為它既是香港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香港在積極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香港對內地的投資,占境外投資的45.1%,同時內地企業自1993年以後在港上市融資超過3萬億港元,香港又是內地企業最大的境外融資中心。現在,內地省市與香港的合作,更拓展到了服務業、人才引進與培訓、聯合海外推介等領域,香港所扮演的角色更加豐富多彩。

不知不覺中,香港與中央政府攜手走過了充滿挑戰與機遇的15年,然而,筆者相信,在中央政府的協助下,在新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及新的領導班子的管治下,這一雙贏局面將能永久地持續下去:每當香港經濟民生遇到嚴重困難,中央政府和內地民眾都及時出手相助;每當內地同胞遇到嚴重自然災害時,香港市民無論男女老幼都慷慨解囊奉獻愛心,這充分體現了兩地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這就是能讓西方國家刮目相看的中華崛起!

上一篇:集团预算岗位职责下一篇:幼儿园上完公开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