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及论文章节编号及标题格式

2024-06-10

文档及论文章节编号及标题格式(通用2篇)

篇1:文档及论文章节编号及标题格式

文档及论文章节编号及标题格式

1、章节编号,采用“英式编号”,以第二章为例,格式如下:

第2章×××(第一层标题)

2.1×××(第二层标题)

2.1.1×××(第三层标题)

(正确的格式)通常论文设置三级标题,不提倡使用三级以上标题。

2、正文内容编号

两层编号,采用:

(1)×××

①×××(正确的格式)

三层编号,采用:

(1)×××①××× a. ×××

一级节标题黑体三号

二级节标题黑体四号

三级节标题黑体小四号

正文宋体小四号

表题与图题宋体小四号

参考文献及篇眉宋体五号

2.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磅”。

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段后间距

大标题30~36磅

一级节标题18~24磅

二级节标题12~15磅

三级节标题6~9磅

3.

篇2:文档及论文章节编号及标题格式

办公应用开放文档格式 (ODF, ISO/IEC26300:2006) 和办公应用开放XML格式 (OOXML, ISO/IEC 29500:2008)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发布的国际标准。目前这两项国际标准和我国的标文通 (UOF) 国家标准GB/T 20916-2007《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形成了办公软件文档格式标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项标准制定的出发点不同, 标准化途径各异, 产业支持也各有千秋。本文通过对ODF和OOXML的标准化历程进行较为深入的介绍, 以期为我国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2 标准概述

2.1 ODF

ODF是一种基于XML的办公文档格式, 支持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制表制图和图形编辑等办公软件应用。ODF采用Relax NG schema语言为上述应用的办公文档定义了一套描述结构, 用于记录文档数据, 方便文档编辑。一个ODF文档首先包括一个具有根元素的XML文档, 将内容、样式、元数据和应用设置分离为四个独立的XML文件, 并采用ZIP技术打包成单一的文件。ODF的打包内容中还可能包括二进制表示的图片等非XML数据。ODF标准包含17章和6个附录。

ODF由OpenOffice.org的原私有格式发展而来, 是办公应用文档格式领域第一个开放的国际标准。OpenOffice.org成为开源项目后, 意欲打破Microsoft产品的垄断, 从功能上希望ODF能够与Microsoft的格式标准不相上下, 同时又便于OpenOffice.org支持。因此, ODF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格式。此外, ODF也不是一个以兼容和互操作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 带有较强的OpenOffice.org产品烙印。加之ODF的制定时间较早, 其结构描述方法今天看来不够先进。目前, ODF在ISO和OASIS中仍然在不断改进, 但是不管怎样, 其基本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2.2 OOXML

与ODF类似, OOXML也是一种基于XML的办公文档格式, 支持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办公软件应用。OOXML主要包括对文档描述结构的定义 (同时采用W3C XML Schema语法和Relax NG语法) 和说明性的内容。OOXML也采用了ZIP打包技术。

OOXML标准主要包括四部分, 分别为:基础和置标语言参考、开放打包约定、置标的兼容与扩展、过渡迁移特性。OOXML分别为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和电子表格指定了两个层次的文档和应用的符合性要求, 即符合新标准的严格 (strict) 格式和兼容以往格式的过渡 (transitional) 格式。

OOXML是顺应XML等主流技术发展, 为保持其办公软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垄断优势而提出的。OOXML的一个目的是兼容以往Microsoft Office产品产生的大量文档。OOXML总体设计比较合理, 技术成熟, 与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2007之上版本的软件结合有其天然的优势。但是OOXML为了兼容以往的私有格式, 背负历史包袱, 一些内容没有完全采用开放的标准, 部分设计也不尽合理。另外, 其很难与其他标准或格式做到很好的兼容。在走向国际标准的路途中, 很多原来的OOXML内容被迫修改, 无法由Microsoft自己所掌控。其实现产品无论是Office 2007还是Office2010, 均无法完全支持最新的OOXML标准。由于ISO把OOXML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过渡为目的OOXML标准, Microsoft借此可以达到了兼容历史遗留文档的目的;另一类是新的格式标准, 至今仍在不断修改, 加之内容庞杂, 无论哪个产品都很难完全实现。可以预见,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Microsoft的Office产品将仍然是OOXML的“基准实现”, 难有其他产品与之抗衡。

2.3 比较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ODF与OOXML的基本功能大体相当, 约有76%的重叠, 其他的功能两者各有千秋, 限于篇幅, 这里不再展开论述。

3 产品支持

3.1 ODF

ODF声称得到数十款自由软件和商业软件的支持, 其中包括桌面的办公套件和网络办公软件, 如AbiWord、Google Docs、IBM Lotus Symphony、KOffice、LibreOffice、Zoho Office Suit、RedOffice和NeoOffice等。但这些软件并不一定支持ODF的全部功能。至今, ODF的基准实现还是开源软件OpenOffice.org。OpenOffice.org自2.0.0版本之后即把ODF作为缺省格式, OpenOffice.org 3.0之上的版本可以支持ODF1.2, 其最新的版本是OpenOffice.org 3.2。Office 2007在安装了SP2之后也可以提供对ODF的支持, 但有意见认为Microsoft在其中加入了私有内容, 其支持程度甚至还不如其他厂商开发的插件。

3.2 OOXML

Microsoft从Office 2007就开始内置支持OOXML的ECMA376第1版标准。然而由于OOXML标准的版本变化, Office 2007产生的文档并不能完全符合ISO/IEC 29500:2008。Microsoft声称Office 2010将完全实现ISO/IEC 29500:2008, 但实际上难以做到, 因为ISO/IEC 29500至今还在不断修订中。目前, Microsoft Office 2010仅能保存OOXML的过渡格式, 而不能保存为严格格式。

除Microsoft外, 已经有许多自由软件或商业软件提供OOXML文档的导入、导出或只读支持, 如OpenOffice.org 3.0、KOffice version 2.2、NextOffice、Adobe Buzzword、AbiWord、iWork、TextEdit、WordPerfect Office X4、Google Docs、IBM Lotus Symphony、Kingsoft Office和ZohoWriter等。不同格式之间与OOXML相关的过滤器和转换器正在开发和完善之中。但经过转换的OOXML文件中一些如公式之类的内容会被当做图片处理, 无法再进行编辑。目前还没有正式支持ISO/IEC 29500:2008标准的软件。

4 标准制定过程

4.1 ODF

ODF最初由Sun Micro Systems基于其开源办公软件OpenOffice.org的默认文件格式提交给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OASIS。其提出的宗旨是通过基于开放构件的API和基于XML的文档格式, 使国际化的办公套件可以在各主流的平台上运行, 使文档中的功能和数据得以访问。ODF由OASIS下的一个技术委员会 (ODF-TC) 负责修订和维护。在IBM、KDE、Novell、Google、Microsoft、美国国防部等众多企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参与下, 2002年12月16日, ODF-TC第一次正式会议开始讨论该标准。2005年5月1日, OASIS接受其为OASIS标准。2005年11月16日, OASIS通过PAS方式提交到ISO/IEC JTC1, 经过6个月投票, 于2006年5月3日成为ISO/IEC的征询意见草案 (DIS) , 又经过6个多月的收集公众意见并修改, 于2006年11月30日正式发布为国际标准ISO/IEC26300:2006。OASIS也对应ISO/IEC 26300:2006发布了ODF 1.0第2版。2007年2月13日, OASIS正式公布了ODF 1.1。ODF 1.1包括了一些与可用性相关的附加特性, 2011年3月ISO/IEC将之作为ISO/IEC 26300:2006的补充草案1。2011年3月17日, OASIS通过了ODF 1.2。与ODF1.1不同, ODF 1.1是一个整体, ODF 1.2则分为三部分, 即:核心、公式和打包。它增加了以下内容:关于可用性的附加特性, 基于RDF的元数据, 基于OpenFormula的电子表格公式规范, 数字签名支持以及其他公众建议的特性。目前, ISO/IEC JTC1/SC34刚刚启动了为时5个月的投票, 决定ODF1.2是否能成为ISO/IEC的标准。

4.2 OOXML

2005年12月15日, Microsoft将OOXML提交给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 (ECMA) 的国际技术委员会TC45。在TC45成员的努力下, OOXML从最初的2 000页文本增加到6 000页。2006年12月7日, ECMA批准OOXML成为其组织标准, 即ECMA-376第1版。2007年1月5日, ECMA将ECMA-376第1版通过快速通道提交给ISO/IEC JTC1欲使之成为国际标准, 即DIS 29500。快速通道包含三个阶段:争论阶段、投票阶段和投票意见处理 (BRM) 阶段。在2007年9月的投票阶段中DIS 29500未获通过, 各国家成员体提出了长达1 600页的1 027条意见和修改建议。在2008年2月的BRM会议上, ECMA采纳了其中873条意见, 经过为期30天的重新考虑, 2008年4月2日, OOXML终于被通过成为了ISO/IEC标准, 并于2008年11月正式发布, 即ISO/IEC 29500:2008。2008年12月, ECMA也同时将该国际标准作为ECMA-376第2版发布。OOXML标准本身及其成为ISO/IEC标准的过程一直饱受争议, 一些观点认为既然有了ODF根本没必要再制定OOXML。但Microsoft解释说, 与ODF的目的不同, OOXML的设计初衷是忠实地表示已有的Microsoft Office文档, 将它们通过XML表达出来, 并加以扩展。通过编写详尽的文档, 方便不同的软件厂商在不同平台上的互操作, 因此制定OOXML是必要的。

5 标准维护情况

5.1 ISO/IEC JTC1/SC34

SC34 (文档描述与处理语言分技术委员会) 是ODF和OOXML国际标准的维护组织, 其标准化工作主要涉及与结构化置标语言 (SGML和XML) 相关的信息描述、信息处理和信息表现。例如:文档逻辑结构及其支持设施的描述语言 (OOXML、ODF) ;Web环境下文档对象的描述语言 (HTML、XML) ;逻辑文档的处理结构和格式化;交互式文档的描述语言;多语种字体信息交换和相关服务;文档结构和页面信息交换的形式;超媒体文档结构化语言和应用资源和文档处理应用编程接口等。到目前为止, SC34正式发布国际标准52项, 正在制定中的国际标准16项。

SC34的现任主席是韩国的Sam Gyun Oh博士, 秘书处设于日本。SC34现有35个P成员, 20个O成员和多个联络员。中国是P成员, 很多相关标准制定机构在SC34中设有联络员。SC34下设6个工作组:

WG1置标语言工作组, 负责信息描述语言, 主要是SGML/XML及其子集、API、测试和注册等相关的辅助标准;

WG2信息展现工作组, 负责描述处理复合文档和超媒体文档的语言资源标准;

WG3信息联合, 负责基于ISO 8879 SGML的信息管理和交换的标准体系结构;

WG4 OOXML工作组, 负责与ISO/IEC 29500直接相关的维护项目;

WG5文档互操作工作组, 负责为不同的ISO/IEC文档格式的互操作制定法则和指导方针;

WG6 ODF工作组, 负责与ISO/IEC 26300直接相关的维护项目。

除了WG4、5、6直接维护ODF、OOXML及标准互操作性之外, 其他工作组的工作对ODF和OOXML的标准化也帮助很大, 如WG1对SGML/XML的标准化基础, WG2对OOXML字形交换方面的补充, WG3在语义网方面的成果, 以及SC34最近提出的关于文档打包标准的研究项目等。

5.2 ODF标准维护

ODF规范的起草、修订和推广, 以及互操作问题的解决都是在OASIS进行。OASIS成立了三个关于ODF的技术委员会:第一个是ODF-TC, 主要进行ODF规范的技术讨论, 收集和处理ODF新功能提案以及ODF缺陷, 现在ODF 1.2规范即将修订完成, 已开始收集下一个版本ODF1.3的需求;第二个是ODF Adoption TC, 主要进行ODF的市场推广和应用;第三个是OIC TC (ODF Interoperability and Conformance TC) , 主要解决在ODF实现中出现的标准符合性和互操作性问题。ODF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 除了不定时通过邮件组进行交流外, 几乎每一、两周都要开一次例行电话会议。另外, DF Adoption TC和OIC TC还每年两次联合举办ODF Plugfest活动, 面对面探讨ODF的技术、应用推广问题以及新技术动向等。

由于ODF也是ISO/IEC标准, 为了方便同ISO/IEC的技术交流, 2010年3月SC34专门成立了WG6负责ODF标准的技术讨论、需求收集以及缺陷提交等工作。OASIS三个ODF技术委员会都有代表参与WG6的工作。此外, OASIC ODF-TC长期以来还派员同SC34/WG1、WG4和WG5等工作组建立交流渠道。目前已经出版了下列ODF1.0的技术勘误:26300/Cor.1和26300/Cor.2, 以及对ODF1.0的增补:26300/Amd.1。目前, WG6正在处理收到的ODF1.2的缺陷报告, 同时对ODF1.1的两个修订草案的投票正在进行中。

5.3 OOXML标准维护

OOXML成为ISO/IEC国际标准之后其维护工作由SC34负责。SC34为此成立了两个特别工作组, 一个负责征集建议和意见, 另一个负责决定如何设立长期维护OOXML的组织结构, 并确定ISO/IEC29500的维护工作必须由SC34完全掌控, 而非交给ECMA来做。ECMA也受邀派出专家参与标准的维护。2009年6月, SC34成立了WG4负责OOXML标准的维护, 包括采用技术勘误或增补方式处理缺陷报告, 或对增加新的功能进行评估。WG4开辟网站提供开放式的文档注册功能, 使用户可以联机提交缺陷报告。目前, ISO/IEC 29500包括三套文本:原始的分部标准:ISO/IEC 29500-1:2008、ISO/IEC 29500-2:2008、ISO/IEC 29500-3:2008和ISO/IEC 29500-4:2008;对原始标准的第一套技术勘误和编辑修改, 即:ISO/IEC 29500-1:2008/Cor1:2010、ISO/IEC 29500-2:2008/Cor 1:2010、ISO/IEC29500-3:2008/Cor 1:2010和ISO/IEC 29500-4:2008/Cor 1:2010;对原始标准的第一套增补, 即:ISO/IEC 29500-1:2008/Amd 1:2010和ISO/IEC 29500-4:2008/Amd 1:2010。近期, WG4计划将两年多来所有的修订内容合并起来, 提交ITTF重新出版ISO/IEC 29500:2011版本。另外, WG4还在继续进行对OOXML的扩展, 其中一项扩展涉及将东方语言, 特别是CJK语言处理的特殊要求加入到ISO/IEC29500中去。WG4每年召开四次面对面的会议, 并定时召开2小时一次的电话会议。

5.4 标准互操作性维护

除了WG4和WG6直接从事与ODF和OOXML维护相关的工作之外, SC34还于2008年10月成立了WG5, 主要负责制定不同的ISO/IEC文档格式之间的互操作性原则和指南技术报告等相关工作。WG5成立后首先开展了编写ODF和OOXML之间的转换指南技术报告 (TR29166) 的工作, 并于2011年2月28日顺利通过了PDTR投票。该工作组中有两位编辑来自我国, 为该技术报告贡献了较多的内容。该工作组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是为文档片段的标识和描述构建参考模型, 目前正在工作组内进行讨论。

6 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

首先, 标准要有明确的立足点。虽然“标准是协调的结果”, 但从ODF和OOXML标准制定的初衷来看, 都不是以协调已有的产品和格式作为出发点。ODF的目标是使OpenOffice.org能够跨平台, OOXML的目标是使Microsoft产生的大量文档得以在开放标准的环境下继续生存, 这些标准不论如何修改, 互操作能力都非常有限。而事实告诉我们, 在一个领域出现多套功能相近的国际标准是完全可能的。这为我们制定真正以互操作为目的、新的文档格式标准带来了生存空间, 只要我们的标准能够解决其他标准不能解决的问题, 其存在就有合理性, 也完全可以争取成为国际标准。

其次, 标准的制定过程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持。无论ODF还是OOXML, 其背后都有Sun/Oracle、IBM和Microsoft这样的龙头企业支持。设想如果OOXML的发起者不是Microsoft, 它能够成为ISO/IEC标准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当今标准之战实质上还是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实力的较量, 这些企业一方面拥有主导市场的产品, 另一方面其跨国公司的雇员分布在各个国家, 作为多个国家成员体的代表进入到各个标准制定组织, 参与投票和标准的维护工作, 为标准日后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中国的软件企业一定要在国际标准的舞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德国将提高外国留学生比例下一篇: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