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

2024-06-18

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共8篇)

篇1: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

山东英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孵化基地)是为大学生为主体的各类创业人员搭建的创业平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培育基地为规范孵化基地管理,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优化创业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基地健康、有序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第一章

管理及职责

第一条 孵化基地的管理

孵化基地由学校就业创业与校企合作处负责组织管理。

第二条 孵化基地的职责

1.研究制定孵化基地的发展规划,为入驻项目提供综合管理服务,协助入驻项目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创业氛围;

2.制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计划,为入驻项目或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与指导;

3.为入驻项目提供经营办公、商务洽谈等场所;

4.为符合条件的入驻项目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服务,协助入驻项目做好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工作;

5.建立“山东英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网站,为入驻项目提供项目开发与推介、企业对接等信息服务;;

6.负责初审申请入驻项目的商业计划书或可行性报告,组织申请入孵项目评估论证工作;

7.跟踪并反馈入驻项目的经营活动,对入驻对象进行“进—管—出”的综合管理和考察评估;

8.协助和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做好后勤、安保、卫生等管理工作;

9.负责孵化基地的对外宣传和工作交流; 10.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三章

项目入驻及管理

入驻项目必须能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能独立承担入驻期间发生的经营风险和因企业运营而产生的经济、民事等法律责任。

第三条 项目入驻条件

毕业6年内的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初创的企业或创业项目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入驻:

1.项目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2.属于技术含量高、环境保护、生物制药、工程设计、美术设计、动漫创意、影视制作、文化传播、教育培训等科技型、创新型的;

3.具有较好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或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手段经营的;

4.特困家庭大学生自主创办企业可适当放宽入驻条件。

第四条

项目入驻申报程序

一、符合入驻条件的企业或创业项目,填写《企业(项目)入驻申请表》,并向孵化基地提交以下材料:

1.属于毕业6年内高校毕业生或在校带创业项目入驻的,需提供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和创业规划书等材料;

2.属于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初创企业的,还需提供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明等相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3.属于高校在校大学生带创业项目入驻的,需提供身份证、学生证、和创业规划书等材料。

二、孵化基地在接到申报材料后,先进行初审,属于创业项目的,要经专家进行评审。属于初创企业入驻的,基地工作人员要进行实地考察。评审考察情况报就业创业指导与校企合作处研究,获准入驻的与基地签订《山东英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协议》后,方能入驻。

第四条

基地日常管理

1.入驻项目应在协议指定区域内经营项目,不得私自占用公共区域;

2.入驻项目的装修方案需经批准,方可施工;

3.入驻项目的“门面”设计要规范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美观大方;

4.入驻项目不得擅自对园区既定的格局和装修等进行改造;

5.入驻项目在园内举行大型活动,需提前三天到孵化基地报批;

第五条

基地经营管理

1.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

2.遵守孵化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与孵化基地签订的协议;

3.各项目在孵化基地的统一管理与指导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及时准确地向孵化基地报送不涉及经营机密的报表和数据,支持孵化基地完成相关的统计工作;

5.孵化基地针对项目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邀请专家学者或企业家对其进行指导。

第六条

安全管理

1.各入驻项目必须严格遵守孵化基地作息时间,不得擅自让管理人员打开大门;

2.各入驻项目必须做到离开孵化基地时,锁门关窗,关闭电源; 3.孵化基地内严禁任何人员留宿;

4.由于入驻项目管理不善,发生安全事故,损失由入驻项目承担;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5.各入驻项目成员无论发现任何安全隐患,有义务立即向保卫处或者孵化基地报告;

6.各入驻项目不得在孵化基地区内通过任何形式发布有害国家安全、有损国家形象的言语;

7.各入驻项目不得将场地转租。

第七条

卫生管理

1.各入驻项目有义务维护公共区域内的环境卫生;

2.各入驻项目应保证自己区域内干净整洁。

第八条

入驻项目应遵守的有关规定

1.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及与孵化基地签订的《山东英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进驻协议书》;

2.遵守孵化基地的其他有关管理规定;

3.如实填报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报表和统计数据;

4.严格遵守学校和孵化基地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四章

入驻项目的考核与评估

第九条入驻项目的考核

项目入驻后,基地对入驻项目进行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年度评估考核。

第十条评估考核程序 1.日常考核程序

孵化基地不定期、不定时对入驻项目进行检查、抽查。

2.月度考核程序

每月底,孵化基地对入驻项目进行月度考核。

3.年度评估考核程序

(1)孵化基地书面通知入驻项目

(2)入驻项目根据评估考核要求准备材料

(3)孵化基地组织有关人员对评估考核材料进行审核、对入驻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4)根据评估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打分

(5)评估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入驻项目,并通报各入驻项目。

第十二条评估考核内容与形式

1.日常考核和月度考核

按照日常管理、创业工作场地布置、安全情况、运营材料上报、运营情况监测、支持配合工作等6个方面进行。评估考核采取量化打分形式,评估考核小组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日常考核细则》进行打分,总分值为100分。

2.年度评估考核

年度评估考核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进行,对入驻项目的经营状况、经营管理能力、入驻项目情况、发展潜力等4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考核小组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入驻项目评估考核标准》进行打分和定性,总分值为100分。

第十五条评估考核结果

学期评估考核、年度评估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种,考核得分在85—100分(含85分)为优秀,70—84分(含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入驻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考核不合格:

(1)入驻项目进驻基地后,未按要求在基地内开展工作,项目开展处于停顿状态,致使团队用房经常处于空闲或关闭状态者;

(2)未能按时向孵化基地上报相关材料,或所报材料内容不真实,通过整改无效者;

(3)入驻项目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者;

(4)主要负责人违犯法律或校纪校规受到留校察看以上处分者;

(5)超出业务规定范围,从事与申报经营内容无关的商业活动;

(6)不按规定时间交纳应缴费用者;

(7)擅自更换团队负责人者;

(8)因安全问题,受到二次以上警告者;

(9)因卫生问题,受到三次以上警告者。

第四章

入驻项目的退出

第十三条

孵化期满退出

孵化基地为一直开展创业活动的团队、负责人毕业6年内在孵化基地进行孵化,孵化期期满后,办理相关手续,自动退出。

第十四条

自动申请退出

因入驻项目内部问题,项目负责人向孵化基地提出退出申请,经孵化基地审核,终止孵化,办理相关手续,方可退出。第十五条

勒令退出

对严重违反孵化基地管理规章制度的项目,孵化基地可提出终止孵化,办理相关手续,勒令退出。

第十六条

退出程序及手续

因以上各项条款退出的入驻项目,需到孵化基地领取《山东英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退出审批表》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持孵化基地开具的《山东英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退出通知书》15日内退出孵化基地。逾期不退出者,孵化基地将从逾期之日起按标准收取场地租赁费、管理费或处以相应罚金。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孵化基地负责解释。

篇2: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

甲方: 乙方:

为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模式,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和创新型人才,甲乙双方本着互相协作、互相支持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双方合作共建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自签字之日起,甲方在乙方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并择时举行挂牌仪式。

二、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甲方负责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创业(就业)实训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到乙方参加实训活动。

2.甲方负责对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做好学生的组织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并在社会实践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及相关宣传工作。

3.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为乙方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乙方培训员工,讲授相关专业知识,向乙方推荐优秀毕业生。

三、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乙方作为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基地,为甲方提供便利条件,负责接受和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调研、培训、实习等相关实训活动,为顺利进行创业(就业)实训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2.乙方为甲方学生开放各类学习创业空间,并投资引进硅谷式的联合办公空间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

3.乙方优先为甲方创业团队提供运营项目,支持甲方大学生创业实践,并为甲方优质创业团队提供项目孵化。

4.甲方在实训基地所发生的经费,双方本着互谅互利的原则,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协商解决。甲方为乙方提供相关服务性内容,乙方需按合理薪酬进行结算支付。

四、其它

1.甲乙双方要本着互相支持、密切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不断拓宽基地建设的合作领域和内容。

2.实训基地运作过程中遇到其它本协议未提及的事宜或在实践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由双方协商解决。

3.其它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解决。

4.本协议一式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5.本协议书有效期限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甲方(盖章):

代表签字: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

篇3: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

一、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一)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的区域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模式

这类基地的突出特点是:基础设施完善,资金保障有力,政策导向明确,发展迅速,整体优势明显;存在的问题是:机制不活,管理模式缺乏市场化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二)以高等学校为主导建立以本校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模式

以高等学校自身为主体建立的基地突出了高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学科特点、科研优势,注重了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更加强调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宏观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投入能力不足,结合区域产业发展不强,社会服务能力不强。

(三)以政府引导、高等学校和企业参与组建的实体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模式

这种建设模式的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形成,专业化创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场化组织形式更加明显,结合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持续稳定性差、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不清,创新创业发展目标不明,受企业的约束性强。

(四)以“众筹”民营方式形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模式

这是一种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创业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新创造的能力,实现了完全的自由创作,完全按照市场化运行规则实施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无政策保证体系,基础条件较差,受资金、环境等方面的约束制约较多,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公众的认可度比较低。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利益诉求的差异化导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形式大于内容

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全国上下从各级政府到学校,行业到企业都紧紧抓住这一政策导向,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从政府层面可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就业能力,从学校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于行业而言可以提升行业整体创新发展水平,于企业而言可以争取到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四者不同的利益诉求恰好背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根本目标,即通过真实的创业环境,实施创业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孵化基地建设定位不准,建设目标不清,创业能力不足,缺乏优质的创业师资团队是导致孵化基地建设与区域产业融合不足的主要原因。在基地定位上,脱离区域产业需求,盲目追求所谓的创新,不落脚于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从而导致创业与产业的严重脱节。在建设目标上,没有把专业建设、产业需求与创业目标有效结合,导致专业不能服务于产业,产业无法支持创业。

(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大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相混淆

创新创业基地与大学生社团组织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两个不同载体,孵化基地突出的是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下实施对大学生创业信心、创业胆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服务性、市场性和企业化的特点,而社团组织主要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但是,一些高校在孵化基地建设上,把社团组织活动与创业培养相混淆,从而导致创业教育的缺失,失去基地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四)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大学生创业就业缺乏有效衔接

一些创业孵化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重创新研发而忽视了与就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因而出现很多大学生参与了许多创新活动,而不能获得相应的就业,参与了许多的创业锻炼,而不能获得相应的可持续就业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基地出现了唯创新而创新、唯创业而创业,而没有把落脚点放在创业孵化基地所具有的技术成果孵化转化和创业教育的功能上来。

(五)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融入市场不足

在国家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面对“互联网+”“2025中国制造”等重要的产业发展战略背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如何主动融入市场是目前摆在基地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瓶颈”。出现了很明显的问题,一方面基地的资产资金大多来自于国家,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的运营管理机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困扰基地建设的第一大瓶颈。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认可度低,导致企业行业主动融入基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一些企业入住基地的目的就是为了租用廉价的房舍场地、使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等。这就必然导致基地运营能力不强,发展方向盲目,从而失去了其基地本身存在的价值。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实现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根本目的

一是确立创业教育这个中心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哪种模式的创业孵化基地,在实施创新创业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培养他们勇于面对挑战、吃苦耐劳、诚信做人做事的思想品格。二是完善的培养体系是实现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的根本保证。孵化基地完善的创业培养体系应包括创业培养的目标、实施途径和实施模式,根据目标确定途径和模式。三是真实的工作环境是实现从创业理论到创业实践的有效载体。孵化基地从创业环境布局到创业文化环境的营造,既要突出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管理,又要体现专业实践和科技创新特点。只有按照市场化的营运,才能把创业实践落到实处,只有按照企业化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帮助大学生开创和发展企业,从而实现创业实践的发展。

(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政策引导机制是实现孵化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无论何种模式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本质应该是一个企业,只是这个企业既要承担企业本身所应当承担的创造价值、增加财富、服务社会的全部职责,又肩负着不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任务,因此,建立完善的政策引导机制是实现孵化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是要完善基地建设的体制机制。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应该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规划牵头主体,高等学校、企业行业是主要的支持和配合单位,同时基地规划应紧紧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突出重点,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二是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应着力在人力资源保障、投资融资、专项扶持政策等方面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基地的持续发展不断“输血”。三是要不断整合区域内的各种有利资源,将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行业进行优势整合,形成孵化基地的重要支撑和载体,从而增强基地自身的创新融合发展能力。

(三)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是实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

创新创业的落脚点是实现服务于区域产业的发展,只有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扎根于区域产业发展之中,基地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一是要求确定的发展目标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二是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既是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基地的专业性、科研性、孵化性的本质要求。三是要突出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既要把握技术创新,更要注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优质的创新师资团队是实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

基地的创新创业活力来自于优质的创新师资团队,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设想、激情是依靠优质的教师团队来组织、引导,集中一批在科研、经营管理等领域中的优秀师资,来组织实施科技研发、经营管理。一方面,高等学校要建立起支持鼓励教师利用技术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制度体系,为教师创新创业提供更可靠的制度保证。另一方面,要把校企合作中的优秀企业家引入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建设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建立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育人才、共谋发展的合作机制,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五)遵循市场规则,实施企业化运营管理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是建立高效运行的组织管理架构,在决策管理、投资融资、人员管理等方面建立起规范的制度体系,确保运营高效、决策程序规范、资金财物产权明显、职能职责明确。二是基地要按照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全面融入经营和生产之中。孵化基地要充分依靠技术创新优势,不断拓展发展的外延,既要实施科技创新研发,也要实施生产经营,既要服务区域产业,更要融入产业经营和生产之中。三是基地既要注重技术的创新研发,又要与产业项目对接,既要有独立自主的创新发展能力,也要与其他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四是要在企业化运营管理的环境下,不断夯实创业教育基础,完善创业培养体系,实现基地自主“造血”机能不断增强,创业就业功能彰显。

紧紧围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政策引导机制,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遵循市场规则是实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核心职能,实现其健康发展的必然路径。

摘要:把握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途径的基础,应用好当前“孵化基地”建设中的有利政策导向和已形成的建设成果,探索更多更贴近于大学生实际,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孵化基地”建设途径,是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模式,途径

参考文献

[1]余家军.苏州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5).

[2]牛美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路径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3(5).

篇4: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研究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业基地;功能特性;创新建设

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作为一类创新化经济组织,必须同步彰显公益、服务、多方协作等功能特性,全程开发出多元化的创新产品和生产模式,进一步衍生出一类全新的工业组织。归结来讲,就是进行政府、高校、企业等职能的有效组合,令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变得愈加高效、灵活和快捷,成功规避过往严重的经济成本损失危机。

一、现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需要具备的功能特性

(一)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全面支持

大学生未经过社会复杂环境洗礼,实践经验较为缺乏且缺乏自主创新创业的途径,更不能得到可靠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支持,特别是在实体化经营策略不够健全完善的背景下,创业成功难度暂且不提,即便是完成创业起步准备工作,也显得步履维艰。所以,当前大学生创业基地的重要功能特性,就是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一类高端的创业服务平台,令该类群体美好的创业夙愿和最新科学技术融为一体,并形成生命力强劲的经济实体。至于这部分具体提供的创业支持服务条件,则可以依次细化为财政、物力、法律、税务、咨询等,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的企业才能成功地规避以往深恶痛疾的风险问题,进一步降低创业活动消耗的成本数量,改善企业成活几率,再就是结合项目联合模式令创新企业得到史无前例地发展壮大。

(二)各类科技研发和创新工作的可靠助推

大学生作为一类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创业的突出特征就是利用最新科学技术开发创新形式的产品,并且凭借其开发和占据全新市场空间,客观来讲,该类创业活动通常保留较为强劲的潜力和拓展前景,绝不是简单形式地进行就业谋生和经济利润获取。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利用特定项目合理筛选和项目投资,令项目得以持续运行并最终完成,作用保留一定的前瞻性。

第一,科学创新研发进度的助推。科技创新始终借助一类平台支撑,创新创业基地恰巧能够提供这样的支持条件,令各类创新成果产出速率和质量得以同步大幅度提升。

第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速率的加快。科研成果的总体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实体、产业、市场化,以及最终经济效益的形成功能。不过科研成果始终需要依靠政策、资金、场所、设备等外部条件支持,这些条件对于创业基地来讲几乎已经全面满足。

第三,企业技术更新升级工序流程的促进。企业想要赢取可持续竞争发展动力,第一要务就是进行内部技术创新整改,创新创业基地的组织功能,正好能够快速地将大学生科学技术创新和企业需求有序地衔接起来,最终贯彻落实科学技术、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的具体方式

(一)提供可靠的创业环境政策性保障

大学生创业活动属于一类惠及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工程项目,当中涉及多方面工作内容,任何工序流程都无法脱离国家政府的政策保障和权力支持而独立运行。由此看来,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工作也属于一类政策工程,所以,政府需要全面发挥其在政策和主导上的效用,借此全面推动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建设和运行进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必须竭心竭力地扮演好保障、引导、整合、服务等角色,力求令政策制定、权力保障、环境提供,以及服务指导等效用得以有序发挥。须知创业环境优化改造的前提条件始终是政策制定和权力保障,而相对理想的创业环境,就是要透过政府各类服务质量中予以清晰化映射。唯独确保政府机构应有的职能效应发挥完全之后,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才能切实地转化成为大学生创业发展的专属性指导管理平台。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在此期间,政府有必要持续发挥标准的舆论导向效用,争取日后为大学生群体创业提供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

(二)进行资金融入市场的协调化运作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发展工作,需要借助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妥善的资金链供应可以说是该类基地持续生存和竞争发展的生命之源。至于上述强调的资金需求,不单单用于场地、办公、技术设备、人力、运营管理等活动,同时还需要长期供应最新科技成果产品化和市场营销等后续发展事务之中,如此一来,才能确保现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建设该类基地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市场化机制进行资金日常运作和管理工作协调化处理,全程配合市场规律探索出多元化融资渠道和资金运作的渠道,包括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的创立等,借此保障创业大学生的资金需求。当然,为了保证该类资金的公益性供应,政府可考虑预先地投入部分的启动资金,之后持续融入其余资金来源。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可以被理解为政府主导的一项人才工程,更是关键性的民生工程,尤其是在高校、企业的合作努力之下,该类基地的运行工作,对于大学生日后就业、创业、科学技术创新等活动,都发挥着高效的支持引导效用。不过作为一类经济组织,创业基地在后续发展中应该不断进行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整改,保证在扶持科技企业创新成功的前提条件下,全面拓宽企业创新的空间范畴和产业链条,在发展过程中自觉强化其经济效益,借此逐渐地朝着一类强大的经济组织过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榜生.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2012,16(05):88-94.

[2]安宁.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02):124-137.

篇5: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

为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入驻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孵化基地”)的学生企业和工作室提供服务,保证孵化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孵化基地在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具体管理,以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为学校创业教育提供实践环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指导与帮助。

第二条

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公司和工作室可申请入驻孵化基地。其中,大学生创业公司指由大学生组建的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法人实体;工作室是指大学生组建的暂时还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的创业实践团队。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孵化基地由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管理,其职责包括:

1.帮助聘请指导教师、法律顾问,对学生进行开业指导、帮助学生申请小额贷款和熟悉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等。

2.制定考核办法,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定期对入驻的在读学生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合格者,按相关规定可获创业实践学分。

3.加强对入驻企业和工作室的考评,建立入驻企业和工作室评估制度和清退措施,对于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的企业和工作室进行清退。

4.建立孵化成功企业的退出机制,指导优秀企业申报相关基金,为成熟企业提供促进其进一步成长的支持和帮助。

5.为入孵企业提供场地、办公家具、无线网络使用、水电等服务;协助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验资、开户等相关手续;协助申请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第三章团队入孵申请 第四条团队申请条件:

1.入驻创业团队自愿提出申请;

2.创业团队成员必须是华南农业大学全日制在校生,团队规模为5-8人,团队负责人原则上不能由一年级学生担任;

3.创业团队必须有明确的创业项目,项目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具备一定的创业项目启动资金和承担风险能力,创业项目应符合国家政策、法律; 4.创业团队须自行邀请一位以上的学校在职人员作为指导教师; 5.团队成员能够自觉接受并遵守执行孵化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在孵化期间能够正常运营;

6.创业团队需提供:入驻申请表、创业计划书、团队负责人简历。第五条团队项目审批: 1.项目评审。管理办公室对创业团队申请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初评后再由相关专家进行终审。终审采取创业团队自我陈述和答辩形式,最后确定拟入驻创业团队名单;

2.项目公示。拟定入驻的创业团队面向全校公示,无异议后,成为待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团队;

3.签署入驻协议。待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团队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公室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签署入驻协议,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正式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创业活动。

第六条项目审核标准:

1.创业团队组织结构合理,无任何违反校纪现象; 2.创业项目建立在一定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具有把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具体、操作性强的创业计划书;

3.创业计划书的格式标准,内容完善,创业项目能结合学校实际和创业团队成员所学专业,体现为可实现的产品或服务,风险较小。第四章孵化基地管理

附注:以下规章制度由孵化基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监督实行 第七条考核办法

1.上班时间的考核以公司排班时间为准,公司(工作室)入住之后需提交该公司的排班表 2.上班人数按公司(工作室)排班表进行考核

3.卫生的考核,考核以孵化基地卫生管理条例为准。4.安全问题的考核,考核以安全管理条例为准。

5.办公室利用情况的考核以公司(工作室)与孵化基地签订的协议为准。6.公司运营情况的考核,标准详见公司(工作室)运营情况登记表。第八条来访处理办法

1.登记信息,信息包括:来访人时间,姓名,联系方式,身份,来访原因,解决方案以及备注等。详情见登记表。

第九条办公室布置及公共设施的管理 1.费用相关及规定相关

(1)公司(工作室)必须保证按照双方约定的用途使用办公场地,并同意与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安排的其他一家公司(或工作室)共用一间办公室。公司(工作室)发生办公场地使用用途内容变更的,应提前15日书面申请于创新创业学院审核。严禁私下转让、转租办公场地。

(2)公司(工作室)应无条件遵守孵化基地制定的安全、环卫、消防等物业管理及其它各项规定。

(3)根据学校要求,孵化基地在向公司(工作室)提供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公司(工作室)应及时向孵化基地提供基本信息、项目进展情况、有关的统计资料,配合孵化基地做好有关工作,积极参加孵化基地组织的各项活动。

(4)公司(工作室)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由于经营不当造成的亏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责任均由公司(工作室)独立承担。2.设施使用相关

(1)办公场地有自然损坏需要维修,公司(工作室)应及时书面报告孵化基地,由办公室派人维修;若由于公司(工作室)使用不当或自行维修造成房屋及设施损坏的,则由公司(工作室)负责赔偿。公司(工作室)若需对孵化基地房屋进行装修,应当在装修前将相关装修方案报办公室批准,未经办公室书面同意,公司(工作室)不得对孵化基地房屋进行装修。公司(工作室)对孵化基地房屋所进行的装修无偿归还孵化基地所有,公司(工作室)不得故意损毁,否则,办公室有权要求公司(工作室)赔偿。3.办公场地使用相关

(1)公司(工作室)不得将办公场地转租、分租、转让、转借、入股或擅自调换使用人及与他人共享;公司(工作室)不得利用办公场地进行非法活动,严禁进行宗教活动,否则公司(工作室)应自己承担法律责任,公司(工作室)违反前述规定时办公室有权解除与公司(工作室)签订的协议、收回办公场地,公司(工作室)应当负责将该办公场地交还给孵化基地,每逾期一天,应当向孵化基地交付相应的违约金(以协议为准)。

(2)公司(工作室)不得占用公共区域、通道及在非指定空间擅自搭建、堆放物品。若有违反,办公室有权解除孵化基地与公司(工作室)签订的协议,且公司(工作室)应当按办公室要求拆除、清理,每逾期一天,公司(工作室)应当向孵化基地支付相应的违约金(以协议为准)。

(3)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协议解除或者到期终止之后,公司(工作室)应当按孵化基地要求及时将相关房屋、场地、设备全部返还给孵化基地,公司(工作室)拒不返还全部或者部分房屋、设施、设备时,每逾期一天,应当向办公室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4)公司(工作室)退房搬离时,应注意安全,保护好孵化基地原有设施和公司(工作室)在承租期间所进行的装修(包括已装修的门、窗、天花板、墙面、地面等房屋内部设施及附着物保持原貌),不得拆迁、损毁,经孵化基地检查合格后,方可搬离。若造成损坏,公司(工作室)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办公室有权书面通知公司(工作室)纠正或整改或者直接解除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协议,协议自办公室的解除通知送达公司(工作室)之日期解除。经办公室书面通知仍不纠正整改的,孵化基地有权解除本协议并收回公司(孵化基地)办公场地,并有权要求公司(工作室)承担违约责任: 1.公司(工作室)未按协议规定时间入驻孵化基地并开展工作;

2.公司(工作室)创业企业或工作室形同虚设,项目计划书弄虚作假; 3.进行违法活动,严重违反学校有关规章制度,造成恶劣影响;

4.公司(工作室)未经孵化基地书面同意擅自变更入驻项目,公司(工作室)未经办公室书面同意将办公场地转租、分租、转让、转借、入股或擅自调换使用人及与他人共享; 5.公司(工作室)违所签协议书约定的其他行为。6.公司(工作室)季度考核不合格。

第十一条若公司(工作室)拒绝签收办公室的相关书面文件时,办公室将相关书面文件邮寄至公司(工作室)提供的通信地址或者其办公场地时,视为办公室已向公司(工作室)送达。不论其是否收到、是否拒绝签收、是否退件,办公室交邮之日均视为送达之日。

第十二条 任何一方若要提前终止所签协议,应提前15日书面告知对方。所签协议有效期满前,双方有意续约的,应在所签协议有效期满之前30日内协商确定。第十三条卫生管理

1.办公室内卫生由所在公司(工作室)自行打扫,每天至少一次,并每天离开前将垃圾倒入指定地点,办公室定时检查。

2.楼梯楼道及洗手间卫生由办公室负责打扫。3.卫生打扫工具公司(工作室)自行解决。第十四条安全管理

1.公司(工作室)需确定孵化基地所提供的设施是否与清单相符。

2.公司(工作室)入驻后自行搬入的设施需到办公室进行备案,否则办公室有权进行清理。3.公司(工作室)从办公室取走设备时需到办公室备案。

4.公司(工作室)每一个员工需佩戴工作证(工作证上有本人近期免冠照片),并向办公室提供员工基本信息表(附有本人近期免冠照片)。第十五条装饰要求

1.公司(工作室)不得随意改变办公室布局,如有需要需要向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2.公司(工作室)不得随意对墙壁进行装饰,如有需要需向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六章

入驻企业和工作室的退出

第十六条企业(工作室)入驻孵化基地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特殊情况可申请延期。

第十七条入驻企业和工作室不再需要使用孵化基地提供的场所时,应主动提出退出申请,经批准后,及时办理好相关退出手续。

第十八条认定企业和工作室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发放《退出通知书》,要求其退出孵化基地。

1.项目中止。

2.对孵化基地提供的场所利用率较低。

3.严重或屡次违反学校有关管理规定。

4.不适宜在孵化基地继续进行开发。

5.有转租行为。

6.其它必须退出孵化基地的情况。

第十九条入驻企业和工作室在收到《退出通知书》后的15日内,必须结清应缴费用,撤出设备,清理场地,并办理有关手续。逾期不退出者,学校将从逾期之日起处以相应罚金。第七章 附

第二十条本管理办法适用范围为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工作室。

第二十一条

篇6: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案

一、背景

1.政策支持

国家和党历来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尤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01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把未就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中“。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通过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健全企业参与制度等措施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

早在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创业辅导等方法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发展。近年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先后颁布了招商投资、税收、人才引进、软件服务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光谷地区软件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

2.地缘优势

基地地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即“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占地规模大,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周边遍布高新技术企业园区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具有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3.产业集中

基地处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腹地,该地区累计注册企业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672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5家,上市公司33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9个,在孵企业2800家;开发区初步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为基地的校企合作项目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

二、意义

1.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

创新创业基地始终以育人作为根本性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基地通过项目驱动、工学结合、学习就业一体化等方式,将充分利用校企联合搭建的实践教育环境,打破原有工厂实习缺乏教育性、学校学习缺乏实践性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瓶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探索出一条具备武软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

2.构建校企合作新形式

校企合作是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原有的校企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深化合作内涵,以基地为平台,构建校企合作新形式。通过合作办学、合作办厂等方式,共担投资风险、共享校企发展资源,以学科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融入市场,充分激发我校的办学活力。

3.推动区域经济新发展

创新创业基地立紧扣汉经济发展热点,立足开发区现有产业格局,面向全国计算机软件、电子、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库的优势,整合相关产业资源,形成具有较高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推动武汉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地功能说明

为促进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完成我校建设骨干高职院校的任务,依据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有利地理位置以及政策条件,坚持综合性、系统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原则,因地制宜,发挥学校优势与地区优势,高起点、多角度的对创新创业基地进行功能定位。

1.商务贸易功能

充分发挥学校优质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学校优势专业,着

眼武汉市经济发展热点,在学校自我生产及校际合作的基础上,以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以高质量、高效益、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形成生产制造、展示展销、物流运输、技术支持等环节俱全的商务贸易功能。

2.科技研发功能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科研资源,引进优秀企业的研发团队以及研发成果,推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通过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的入,逐步培育具有我校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一步增加我校创新成果,强化我校校办工厂的核心竞争力。依托基地的科技研发功能,以新技术研发、推广为基点,逐步形成合理、高效的、辐射力强的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机制。

3.孵化功能

依托创新创业基地的商贸功能、科技研发功能,立足学校校企合作项目,孵化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和利用创新创业基地的场地、设备、人力等资源优势以及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惠,支持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4.教育培训功能

依托创新创业基地的商贸功能、科技研发功能及孵化功能,对内开展本校学生创业教育,对外开展职后培训。充分利用基地已有的生产、研发设备,建成一流的职业学校实习实践基地,利用大量的实习

创业平台开展高效的创业创新教育。引进优秀职后培训专业企业,结合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为武汉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四、基地建设内容

创新创业基地总占地20亩,毗邻我校主校区及东湖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为实现商贸、科研、孵化、教育培训等功能,基地将建设展示区、生产区、科技区、服务综合区等四大园区。

1.展示区

展示区主要功能有两项,一是为展示学校自产与合作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二是承接校企业及社会团体举办的产销推介会。展示区占地8亩,主建筑物为2层楼,一层为主展示区,二层为辅展示区与产品展示管理办公室。

2.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2部分,即生产车间、仓库,共占地10亩左右,其中生产车间6亩、仓库4亩。主要功能有3项,一是承担校工厂生产任务和校企合作企业的部分生产任务;二是作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承担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三是,贮藏基地生产原料、产品以及日常运行、管理的用品。

3.科技区

科技区主要承担创新创业基地技术研发和知识创新的任务。科技区主要由各类实验室构成,共占地6亩。主体建筑为科研楼。

4.综合服务区

综合服务区是整个基地的服务、管理中心,主要有基地管理中心、物流集散中心2部分构成。综合服务区主要功能有2项,一是实施管理,保障基地正常运转;二是建成物流快递区,管理物资流动信息,物流快递去主要以物流公司和快递服务公司构成。综合服务区主要建筑为基地管理楼、物流仓库及其办公室、停车场,共占地8亩左右。

五、基地特色

1.多方共建共享

创新创业基地由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与,所有参与者都是促成基地运转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作为基地主要建设者和管理者,为基地的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企业作为一定社会资源的持有者,一方面参与基地各类项目的运行,另一方面从基地获得利润和发展。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习实践,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

2.产学深度结合

本基地通过资源优势为各类高薪技术企业合作生产、研发提供支持,真实的工作环境又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以具有可营利性的项目为纽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产学深度结合。以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引进优秀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六、基地项目入驻激励措施(管理办法)

1、在场地服务方面,基地为入驻项目提供两年免费场地支持,并免费提供无线网络及电话,设有专门管理人员,项目成员可24小时在场地办公,为孵化项目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2、在政策服务方面,基地向市、区工商局申请了绿色通道、简化登记手续,减免相关费用。及时向项目成员提供国家、省、市创业优惠政策及创业信息。

3、在资金服务方面,推荐和协助符合条件的孵化项目创业办申请创业资金;协助科技型项目申报科技资金扶持计划;积极引入风投公司,降低创业风险。

4、在创业培训服务方面,基地举办有关初创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类培训,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为创业项目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为创业项目联络有关创业专家提供咨询服务。

5、在技术服务方面,促进科技型项目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篇7: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

摘要:

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就形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持“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及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结合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土木工程教学实践

Abstract:

Students face of continued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tudents is imperative.In this paper application form in order to cultivate talents, and insist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tudy, learning creativ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time capabilities, combined with my practical teaching hospital in Civil Engineering reform aspects of research.Keywords: Innovationcivil engineeringTeaching practice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地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机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1]以及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政府部门表达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贯立场。我校也响应号召,大力提倡大学生探索自主创业。我校于2009年底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园”中就有 “青笋文化艺术中心”、“高校工程造价体验中心”等我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型案例。

一、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面对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巨大的现实,要实现充分合理的就业,减少社会失业,继续把持经济的较好较快发展,应该大力提倡自主创业。而高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应该把握时代赋予的使命,改革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1989年11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从此,创业教育继创新教育之后在世界范围逐渐蔓延。随后,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环节。[2]目前,我国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突显出诸多问题。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目前的大学教育依然是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缺乏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很容易导致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情况。没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教育理

念的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和氛围,创新型人才就无法走出模式化的壁垒。[3]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规律,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的需求。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观念落后。学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校仅通过举办一些创业讲座来培训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目前我国没形成权威的教材体系。国外已经开发出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但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学校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同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授课教师,教师普遍自身也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4]学校虽然也做出了不少努力,每年都会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由中国创业实习网联合江宁各大高校共同主办我校团委承办的“ 取得巨大成功和较高的社会反响。其中在网上模拟公司运营方面南京工程学院的斯波特运动填料有限公司用50万的成本在两月内使自己团队的模拟公司资产达到15889877.19元。如此良好成绩充分体现了南京工程学院长期注重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结果。但多数学生只是为比赛而比赛,而不会将创业真正付诸行动,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培育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分析。青年时期是创业的黄金时期,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都有年少轻狂的朝气,大都自信十足,富有极强的探索欲望和上进心。同时大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了较多和较先进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先进专业技能的掌握对他们日后创业是具有很大帮助的。在校大学生创业在满足学生追求独立自主的心理倾向,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对成就感的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重用。

(2)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不高,缺乏创新思维能力,普遍表现出思考问题的层次不够深入,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没有新意,更没有突破。例如缺乏有新意的发言,作业和论文大多墨守陈规,仅仅满足于获得正确答案,等等这都是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现。[3]同时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市场意识以及商业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创业初期很难获得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可是目前我国个人商业贷款主要形式是质押贷款,存单抵押,第三方担保等,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这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5]种种这些都成为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与创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离开创业空谈创新,创业就是去了意义和目标。同样,没有创新,盲目的创业,创业就没有了前提和基础。[3]纵观整个职业产生、分化、发展和衰亡的过程,不难发现创新和创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创新与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一种素质,创新不是一时兴起,创业也绝对不是个人行为。不能全面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就不能很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意识是创新与创业的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它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积极进取的意识形态的表现。只有在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引导下,才有可能激发强烈的创新创业动机,树立创新创业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上海社会科学

院2002—2003的重大课题《当代青年理论跨学科研究系列》表明:21世纪,世界各国在关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更把目光投向年轻一代的发展。[6]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通过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的建设等营建创新团体,也可以在充分利用图书馆和工程实践中心等各种硬软件资源培养和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来不管完善自己,培养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

(三)针对土木工程大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的探索以及对策思考

(1)展开创业理论教育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创业者是从个人的激情与雄心壮志开始其旅程的,然后将其转换成为企业成功的愿景,创建一个企业的动因是多样的,[12]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创新创业精神和思维的培养。开设专业课程,引进专业教师、建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门规章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4]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深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创立与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增设创业教育课程,设立相应的学分,建立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家、法律工作者等组成的大学生创业讲师团。通过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使学生对创业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理解,并基本上掌握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大学生经过在校专业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对于真正的自主创业仍然显得青涩与茫然。针对此种状况,首先聘请企业单位的老总、总工、注册师作为培训教师和指导专家,在学校开设就业前培训辅导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现代建筑业分析”、“现代建筑企业运营模式”“什么是企业想法”、“ 自我评价练习”、“ 你最适合创办哪类企业”、“ 市场调查分析”、“资金的运用”、“现代管理制度”等。通过面对面的、最直接有效的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创业以及市场对人才发展的要求等相关信息。另外聘请成功自主创业开设公司的法人现身说法,开设自主创业专题讲座,讲授各类型公司的创业理念与经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环境,并在让学生们在力求自主就业的基础上,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对自主创业需具备的素质有一定了解,并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以确定适应自身特点的创业道路。最终能引导他们创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容易操作的项目。如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咨询公司等。

(2)改革课堂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高校要转变以往的灌输式为启发式,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运用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7]将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课学习相结合,例如设立创业培训平台。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作为创业培训的平台,以建筑工程学院为基础,与相应的就业、创业方向的设计单位、房地产公司、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建设单位、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等进行横向联合,开设校内外创业培训基地,成为我校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公司进行实践。然后以此为平台下设建筑设计工作室、装饰设计工作室、建筑模型制作工作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室、景观环境设计工作室等小的工作组团,采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场地和硬件设施,让具有创新创业意图的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工作组团,在学校老师和聘请的企业公司指导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公司运营模式进行运作,以进行创业实战练习。这样可以尽快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也为将来自主创

业开设建筑模型制作公司、效果图制作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咨询公司等积累经验。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把创新创业意识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潜移默化的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经验告诉我们实践经验的缺乏是创业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创业实战是积累经验的最佳方法。

(3)凸显办学特色,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能为创新创业行为提供环境支持,活跃的创新创业场景有助于大学生萌发创新创业的意识和灵感。而高校在进行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善于在氛围、环境、引导等方面开展工作。高校应该广泛宣传各级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各方面优惠福利政策,充分利用板报、校报、广播、网站等相关媒体阵地宣传创业典型案例、创业知识,不定期开展创业讲座、研讨等学术活动。发挥各级学生管理机构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以创业为主题的创业计划大赛、模拟企业管理、创业沙龙等非课程性的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校园良好的创业氛围。[4]

三、结语

创新创业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业教育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高国民创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中也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合理改革高等教育模式。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学校的各方面教育中,并贯穿于整个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四、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

[2]叶培良,周素玲.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2010.01

[3] 杨晓华,曹炳志.择业与创业指导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02

[4] 徐荆.衢州市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N].衢州市官方网站.2009.12

[5] 谢志远,黄武刚.培养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学生工作的探索[J].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10.02

[6] 彭澎.生涯规划务实[M].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8

[7] 王旭光,李杰.加强大学生创业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J].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8] 张莉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创业与创新能力[J].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03

[9]魏素珍,王燕.构建创新能力模式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质量[J].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9.09

[10]薛敏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的定位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政法系.2010.03

[11]王晓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01

篇8: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基地

1 目前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发展现状

1.1 宏观政策及社会环境条件状况

(1) 硬件条件及制度政策基本具备, 但执行理念和思路尚未成型。国家出台的给予大学生创业优惠和照顾的政策实际操作层面工作大多停留在表面。62.35%的调查对象认为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或者实际帮助不大。创新创业服务环境不完善, 审批手续烦琐, 条件门槛高, 办事效率低, 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导思路, 见效慢, 激励低, 拖延空置, 流于形式。

(2) 创新创业理念的相对淡薄, 人们对创新创业的收益预期降低, 成本预期提高, 从而提高了创业激励条件满足的门槛。社会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却未给予相应的认可, 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创业群体对于创业也未能形成系统清晰科学的理性认识。94.44%的大学生对于有关创新创业不够了解。

1.2 高校发展创新创业基地工作现状

(1) 课程设置形式化, 缺乏系统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的意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基本游离于“正规教育”之外, 大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业余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被作为附属学科对待, 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未被足够重视, 教材体系在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上对创业者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

(2) 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教师缺乏创业实践, 不能胜任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大多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 不具备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 其教学内容和模式难以脱离以理论传授为主, 难以与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有效结合。

1.3 创新创业大学生主体自身条件

对于创业的认识上存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 47.22%认为创业就是能立即带来经济效益的事业。33.96%是因为生活和就业的压力无奈选择创业。

大学生具有学习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创新意识等优势, 但88.91%的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的未来缺乏信息, 其创业热情感性多于理性, 缺乏商业经验, 无法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和清晰表达创意的市场价值, 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 对创业中的困难认识不足, 97.01%的调查对象尚不具备创业需要的各种条件和能力素质, 难持之以恒。

2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发展的主要模式及探索

同学合伙制团队人员素质水平比较接近, 能力互补, 能够有效分担个人创业的压力, 信任感较好, 但以同学之谊替代规范的团队管理制度约束力较弱, 难以确保团队的有效运作。

导师+学生合作制优势主要体现在创业所依托的技术成果往往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明显的竞争优势, 技术研发可持续跟进以及人力资本配置成本较低等方面。但在高校范围内作为学科带头人的导师科研教学任务繁重, 不能保证及时充足的给予支持保障。并且师徒配备比例不合理, 导师+学生合作制严重加重了导师的任务负担。

综合同学合伙制可吸纳大学生就业人数最多的特点, 并针对大学生个人能力欠缺的问题, 引入导师+学生的学科优势, 形成以导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模式。将学生推到主体位置上, 让其成为创业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 帮助树立起创业主人翁的责任和意识。导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其解决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并逐步退出创业团队直到其能独立运作。

3 概括总结出改进建议对策

3.1 建立严格科学的创业团队选拔体系, 配备优良的师资指导队伍, 打造创业实践品牌, 形成以点带面的效应, 逐步形成一种创新创业氛围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计划竞赛提高创新创业的实战能力。通过树立典型学习标杆, 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 形成带动示范效应开展创业实践。小范围试点, 成功经验分享转移应用到其他范围。

3.2 建立项目运作监管指导小组, 及时有效解决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PDCA循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过程监管, 及时对成功的经验推广加以标准化, 并对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和预防, 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周而复始地进行, 实现阶梯式螺旋上升, 见图1。

该模型以导师和学生主体确立运作项目为基本前提, 以是否立项为中心, 若确立运作项目, 则沿着“主体贯彻执行, 实现运作目标;主导实现支持, 满足主体需求”的主线发展, 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断重复下去;若未能有效运作, 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经过双方调整改进, 最终实现项目有效运作, 见图2。

4 结 论

政策落实过程贯彻不力是影响其效果转化的主要障碍。缺乏明确有效的行动指导体系是造成过程主义的首要原因。创新创业的发展需要在曲折中前进, 存精去糟不断地总结修正是必然经历的发展过程。PDCA循环模型结合“主导+主体”制的激励监管体系是目前创新创业现状下的必然选择。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和企业的摇篮, 掌握其发展状况并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保障其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政令指导执行不力, 监管贯彻折扣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的症结所在。针对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通过迁移应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其实践活动, 以提高和加快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率。

关键词:创业教育,PDCA模型,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圣君, 诸昕雯.以创业带动就业——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5) :144-146.

[2]周孟然, 李良光, 杨茂宇, 等.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人才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07 (26) :251-252.

[3]范晓清, 林伟, 沈洁, 等.大学生创业基地运作管理探讨——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例[J].科研管理, 2008, 12 (28) :44-55.

上一篇:期中考试家长会教师发言稿下一篇:员工宿舍管理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