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的语用能力是什么,怎么培养

2024-06-16

大学英语的语用能力是什么,怎么培养(共8篇)

篇1:大学英语的语用能力是什么,怎么培养

阿卡索外教网:http://

大学英语的语用能力是什么,怎么培养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利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必要的交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语音、语调、词汇和句法的教学,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下准确、得体、流利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即语用能力。而我们目前的教学效果却与教学目的相分离——英语学习者很少有人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进行交际。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英语教学界仍然只重视英语教学中静态的语言知识传输,而严重忽略动态的语言运用。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就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学习,它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英语免费试听课。

1什么是语用能力

对语用能力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Leech(1983)把语用能力区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社交语用能力则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Hymes(1972)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待交际能力,他认为交际能力由四个部分构成: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中的适宜性、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中。形式上的可能性相当于Chomsky(1977)说的语法能力,其余三部分相当于他说的语用能力。前者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accuracy).后者则体现为具体情景中语言运用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

Bachman(1990)认为,交际中的语言能力(1anguage competence)包括语言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和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前者可细分为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和语篇能力(textual competence),后者包括以言行事能力(illocutionary competence)和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以言行事能力”指“知道交际行为及如

阿卡索外教网:http://

何实施交际行为”,其中交际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一步地拓展和加深.所以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是重视语法并不是要死扣语法.教师不仅自己要注意这个问题还要纠正学生死扣语法的极端现象。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到不是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语言。

2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要合理地安排

大学语法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巩固以及系统化中学过的知识,对于其中一些当时未深人讲授的内容进行拓展,如虚拟语气、倒装、强调、省略等。还应该加入中学未涉及的较为深刻的内容或练习,如:(1)对比中文和英语中不同或相似的语法项目,这样的讲解就不会像语法书那样局限于孤立的语法项目,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认识。(2)错误分析密切结合,讲解学生易犯的错误,提高学生对易犯错误的警觉性。(3)增加翻译练习,尤其是汉译英练习,对于学生语言掌握准确性的考查和训练是很有效果的 语法教学的方法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地进行选择.不拘泥于~种。课堂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可选用传统的课堂模式:介绍语法规则一围绕规则进行练习。也可选用交际法的课堂模式,如:Present(呈现)一Plractise(练习)-Produce(运用);Per—formance(个人交谈)-Rehearsal(排练)-Repo~(作报告)等。我们通过实践就可以看出交际法和语法教学绝对不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相反运用交际法可以大大促进语法教学的效果。另外我们还可选用学生和老师换位的方法。老师在一节语法课结束时安排下一节的语法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写好教案。下节课上课时.老师让某一小组上台进行讲授,完毕之后,其他小组还可提出疑问或补充。最后老师就该堂课做出总结和补充。这样教与学角色的转换.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知该项语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改进课程设置.强化课外学习

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语法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果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语法内容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应该把语法设置为选修课,可分为初级到高级几个级别,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另外,课上的时间毕竟有限,而语法是一套复杂的体系,学习者必须在反复的强化过程中,才能加深对语法的印象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带

阿卡索外教网:http://

着语法意识去听、读、写等,在练习中自查语法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学会用语法参考书对学习和练习进行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书本上的语法知识慢慢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真正灵活地使用。

语法是学习语言过程中有价值的工具.英语语法学习的好坏是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语法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在初高中学习了大部分语法,就完全不讲授语法。由于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不同,中学学习的语法是浅显、松散的,不符合大学英语学习的标准,所以需要我们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把交际法和语法教学对立起来的想法是对于这两者的曲解。强调学生的交际能力不能完全忽略语言使用的正确性,学生对语法一无所知,流利说出很多错误百出的句子,根本无法完成交际的目的。系统的语法学习和训练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上的作用不言而喻。反过来使用交际法来进行语法教学可以大大促进其效果。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助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重视语法教学,合理安排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生在语法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从而使学生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2:大学英语的语用能力是什么,怎么培养

学生英语朗读能力要怎么培养,方法是什么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也是学生学习外语知识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更是学好一种语言的基础。事实上,朗读就是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音语言的活动。通俗地说就是用声音把文字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比生活语言更准确、更生动、更具美感。它不但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它还体现出了人对语言完美的追求。这种学生同时使用眼、耳、口、脑各个器官来进行的有声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表达能力。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英语思维和记忆能力。“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对于初级和中级学习者来说,朗读可以用来:检测学习者自下而上语言处理技能;检测学习者的发音;增加学习者的参与。如果学生是在非母语环境下学习英语,那么,朗读就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帮助其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能力的方式。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真人外教一对一的网站给大家——阿卡索外教网来辅助学习,它一节课15元,外教很不错,有欧美和菲律宾的,可以随意选择,上课体验很好,时间地点都可以自己安排,比较灵活方便,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下他们的英语免费试听课。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经常性、一定强度的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达到与外国人用英语自由交流的目的。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所说:母语是说在前,读在后。而在缺乏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自然是读在前,说在后。听和读是两种最主要的语言知识输入的途径;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途径。只有大量、充足的语言输入作储备,才能保证语言的有效输出。所以人们常说:听力和阅读,是口语和写作的前提。在听和读之间,阅读是重点。学生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英文材料来获得外语知识,为13后语言的运用作铺垫和准备。

一、朗读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促进作用

1.朗读对听力理解的促进作用。

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听力理解恐怕是最难的一项。听力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人的心理和生理

阿卡索外教网:http:// 的复杂变化和对语言的编码解码过程。朗读与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又能反过来加深理解,所以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或缺乏足够的阅读,就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听出同音词、近音词,更不能辨听出连读、爆破、升降调等朗读技巧带来的朗读效果,从而影响了对听力材料的领会和理解。通过朗读,学生可以适应平时英语听力材料中的语速和语调。从而避免了时下部分学生的“聋子英语”现象。试想一下,如果你自己可以快速、大声、流利地朗读一些字词,句子或短文,再次听到这些时,你一定会很容易地理解它们的含义。

2.朗读对口语的促进作用。

朗读就是开口,开口就是说话。有些学生对“说英语”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内向害羞的学生。这些学生平时不敢开口说英语,紧张、怕出错、同学笑话,这是“开口难”的主要原因。通过大声朗读,可以让他们找回自信,勇于开口,避免哑巴式英语。可以说朗读是对英语教学中哑巴式英语开出的最有效的一剂良药。朗读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语音和语调。在熟练朗读一定量的文章之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一个你读熟了的句子,会在你需要时脱口而出。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朗读是一种清晰有效的口头表达,它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相反,不会朗读的学生是无法说出流利的英语的。因此,朗读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

3.朗读对阅读的促进作用。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语言信号后大脑处理、加工与理解信息意义的心理过程。朗读是阅读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朗读时,教师和学生听到的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语言。根据义群的停顿,句子重音和语调,这些都代表了读者对所读语言的掌握程度。因此,朗读,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检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如果学生期望自己能够流利正确地朗读英语材料,就应该反复朗读这些语言教材,这必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4.朗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有了朗读的基础,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能很快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作为一名学生,多朗读英文材料,尤其是多背诵,对英语写作是非常有益的。朗读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当学生自己用英语写作时,他们可以借鉴读过很多次而且

阿卡索外教网:http://

非常熟悉的文章的写作技巧,字词或者句子,甚至可以借鉴有些段落。取他人之所长来补自己之所需,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5.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兴趣、自信、和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读的越多,语感就越强烈。我国古人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经验之谈。其实英语也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是相通的。大量反复的朗读,对熟记单词、短语和加深课文的理解都是大有裨益的。语感的培养和学生最基本的阅读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当学生自己可以大声、流利、正确地读出一些英语句子、段落甚至课文时,其心中一定充满了快乐和成就感。定期、持续的英语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可以省去许多对复杂的语法知识的解释。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英语思维是英语世界最抽象的概念。准确朗读英语对话、课文和相应的语言材料,能够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英语材料,并将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有用语言材料。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英语思维能力也逐步得以发展。

朗读训练还有助于促进和培养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兴趣是学习语言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为兴趣可以激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发展自学能力。绘声绘色的朗读将给人们带来愉悦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同时,学生的听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对学好英语也更有信心。

二、朗读技巧培养的策略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自己也要在这方面加以注意。在培养朗读能力方面,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听录音跟读、跟老师朗读、示范朗读、学生齐声朗读、个别朗读、情境朗读等。

1.跟老师或者录音读。

录音材料或者教师朗读都会给学生提供标准的语音语调的发音表达方式。听录音模仿,用耳听口说,使学生从语言的具体实践环境中直接掌握语言准确表达技巧,比如语调的升降、连读、爆破等等。跟录音或者老师模仿朗读,学生可以勇敢地读、说英语。因此,可以避免怕出错而害羞不敢读说英语的心理障碍,从而避免了“哑巴式”英语学习方式。

阿卡索外教网:http://

2.示范朗读。

邀请英语学习好且能力强的同学先作示范朗读。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给其他同学做示范朗读。因为他们是同龄人,这种模式将激发其他学生互相模仿的欲望。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3.学生集体朗读。

全班学生一起朗读对话或者课文。这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有些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害怕单独在许多人面前读英语。一起读可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或害怕丢脸的焦虑。因为一起朗读,他们没有感到来自外界的威胁。这就给他们信心和勇气把英语读出来。

4.情境表情朗读。

情境阅读也是朗读的一种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或课本剧中的人物的语言,根据课文情境,每位扮演者运用声音和面部表情,绘声绘色地进行朗读活动。情境朗读的效果要好,学生必须要真正把握作品的风格,情感色彩。学生与同班同学一起协作进行情境朗读,他们既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又锻炼了自己英语表达和运用语言能力。

5.大声、快速、流利地朗读。

学生模仿录音或者老师的语音、语速和语调,大声、快速、流利地朗读,这样才有利于说出地道、标准的英语。很多学生平时怕开口说英语,怕大声地朗读单词、句子和课文,这就为发音不准确埋下了隐患,不能准确地朗读出英语单词,流利地读出英语句子和短文,对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难以准确地听辨出来,更不能体会英语的语感、语调和语气。试想,如果这些英语句子、短文,学生能大声、快速而流利地朗读出来,那么,同样的句子、短文在英语的听、说、写运用等方面还会有问题。

6、录制个人朗读录音,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兴趣。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笔者采取了更为具体的措施:要求学生每人准备几盘空白磁带,每周对指定的英语篇目自行朗读录音,在下周的英语早读课上,选择几盘给全班同学播放试听。这样,为保证录音的效果和质量,学生在录音前就必须先反复朗读要录制的课文,熟练朗读之后才能录音。通过他们自己的朗读录音,学生的英语口语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这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

阿卡索外教网:http://

识的理解。而且当他们再回头来听自己的朗读录音时,感到自己也能说出这么流利地道的英语,心中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信心倍增,许多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篇3:大学英语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语言学习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也就是语用能力。语用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1]。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文化和情景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注重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获取, 而忽略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们要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强化相应的文化和情境教学,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1 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现状

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普遍存在重词汇和语法, 轻听说和应用的问题。很多学生只针对等级考试和通过技能考试而进行复习, 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一纸证书。这就无法避免出现无视听说能力, 为了突击复习死记硬背的现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没有得到运用, 由此也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长此以往, 听说能力成为薄弱环节, 使得很多大学生无法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拥有众多证书却无法恰当地表达自己。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远远落后于英语语言能力。

2 提高语用能力的措施

2.1 在教学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习俗, 每个国家、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 还包括文化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导入的文化背景知识应该与教学内容相关, 或者是教材的延伸和拓展。同时要注意和日常交际有紧密联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讲授, 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学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方面地讲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讲授东西方文化、习俗、社交等方面的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积累相应的文化背景, 通过选择感兴趣的语言形式, 如观看英语电影、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语书籍和上网搜集英语资料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从多方面获取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应当引导学生注意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

2.2 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它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掌握。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使课堂变为交际活动的场所。教师应从传统的主导地位向指导地位转变;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填鸭式向交互型转变, 通过听、说、读、写, 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接受性技能, 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使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充满活力。

外语学习和母语学习的不同主要在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教师要通过课程设计, 适当增加语用输入, 引导学生能意识到语用能力的重要性, 逐步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意识, 培养语用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 以声、象、图、文的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提供英语交际环境。

2.3 加强语言交流和实践

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 (口语、书面语) 和非语言手段 (体势语、面部表情) 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2]。掌握语言是通过实践逐步培养习惯的过程。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这一语言, 也就是说运用是语言学习的归宿, 同时又是语言学习成功的保证。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大多还停留在大班教学。大班教学面临学生人数众多、水平参差不齐, 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尽管现代教学手段已逐渐进入课堂, 但老师的讲述仍占据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课堂规模大导致了多数教师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无法有效地培养和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师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交际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对话等形式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语境中学习外语。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以外,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书籍,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丰富的语言信息。此外要多给学生创设使用语言的机会, 如开展英语角、英语戏剧表演、演讲等各类英语技能竞赛,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主动有意识地加入到此类交际活动之中, 由此提高语用能力。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语用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将其贯穿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在课程上要提供更多的自然语用信息, 重视语境教学, 培养跨文化能力和文化意识的语用教学模式。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丰富他们的语言及语用知识, 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摘要: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语用能力的培养。针对大学生语用能力普遍薄弱的现状, 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举措。

关键词:语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篇4: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什么是语用能力

刘绍忠认为,语用能力指听话人对语境的认识能力和在对语境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

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为使语言表达得体、合适,语言的使用者就必须针对特定语境,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为了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力,语言的接受者就必须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

二、语用能力培养的原则

为确保有效地利用英语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这是它工具性的一面。语言还具有人文性,它是人们思想、感情、意愿的表现形式,所以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因在于:1.一种语言形式可有多种语言功能表示不同的交际意义。如:It is cold today。作为一个单独的句子,它的意思是“今天冷”。若将它放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身份的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会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如果是一个家长对小孩说这句话,可能是让他多穿件衣服。若在办公室中有人说这句话,可能是提醒某人关一下门。2.同一种语言功能可以由不同的语言形式体现。例如当我们要提醒别人关一下门的时候,就有多种语言形式可供选择:①Please close the door。②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③It is cold today。这些句子都是很简单的,只要学过几年英语的人都认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其运用在适当的语境中,或是正确地领会其语用含义。

2.实践原则

实际上学生应用英语的愿望很强烈,如果教师努力创造一个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通过各种方法鼓励、训练他们,学生会非常积极地、主动地和自然地运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气氛,使学生不再感到紧张,让他们愿意问问题并愿意无拘束地发表他们的意见,这是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首要条件。还要创设学生乐于听说的现实场景,一种真实的氛围会让学生时时受到语境的感染和暗示,从而自觉地使用某种适当的语言形式,在语境中领悟话语,得体地运用语言。

三、怎样培养语用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语境判断能力

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提出来语境包括①语言语境,即文章或言谈中的话题的上下文或上下句;②情景语境,即发生言语行为的实际语境;③文化语境,谈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即某一言语社团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习俗。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要培养语用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对语境的判断的能力。

小学英语内容都很简单,但有一些涉及到语境的东西,有很多学生还是经常出错,例如:

S1:——Good morning!

——_____

A .How do you do! B. How are you?

C .That’s right。 D. Good morning。

S2:——Is that Mary speaking?

——_____

A .Yes,I’m Mary。B. Yes,who are you?

C .Yes,who do you want? D. Yes,who’s there?

上述的例子基本上都是日常对话,但每段对话都构成一个语境;第一题是见面打招呼;第二题是打电话用语。要想做对题目,学生必须理解语境,虽然字面意思一看就懂,但如果不能对这些语境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很容易出错。可见,能否识别语境直接决定着语用能力的高低。

2.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篇5: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语用能力的欠缺往往会导致语用失误.而语用失误必将导致交际迭不到预期效果.本文主要论述了语用能力的.相关理论、高职学生在英语语用方面常见的错误和主要原因和在口语教学中、阅读理解教学中和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作 者:杨扬 谢水璎  作者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西,南宁,530226 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培养   高职学生   英语语用能力  

篇6:大学英语的语用能力是什么,怎么培养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的机会增多,交际成功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外语能力成为很多单位人才录用的基本条件。但现阶段很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尽管有的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并能说几句英文,但在对外交往中往往不能用地道的语言进行得体的交际,语用失误行为较为普遍,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在现今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显得尤为紧迫。

1.语用失误及分类

跨文化语用失误是异文化冲突的常见现象,具体来说,“说话者不自觉地违反了交际规则、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使语言交际遇到障碍,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不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这样性质的错误就叫做语用失误”(孙亚,戴凌,2002)。

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在1983年发表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把语用失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alpragmatic failure)。

1.1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对语言语境把握不当导致的语用失误”(张巨文,2000),是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因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和观察事物角度上的差异形成的,这一类失误除了不合汉语习惯外,还会导致表达和理解的错误,从而影响了正常交际,这是教学中必须要纠正的。“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何自然,1997:207)

例(1)对是非问句的回答反映出不同语言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如有学生收到外国友人的邀请去游览衡山——“Wang,we are planning to visit Nanyue Heng Moutain this weekend,are’t you going together?”这位王同学的回答是:“No.”本意是想表达“不,我去。”因对英语中是非问句的回答没有掌握好,回答错误,被误解为“是,我不去。”不仅失去了一次游玩的机会,还给外国朋友留下了冷冰冰的印象。

例(2):“这星期六”还是“下星期六”。

一次,学生邀请外教一起野餐,约好具体时间“We’ll meet at the gate of Centra Park 8:30 next Saturday!”外教很高兴地接受了邀请。两天过去,到了星期六,学生很早就接到外教电话“Where are you?I am already here.”解释了半天才知道是场误会。通常我们说“last week”就是“上星期”,“this week”就是“这星期”,“next week”就是“下星期”,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英语和汉语观察时间的参照点不同,“上星期六”和“下星期六”与英语的“last Saturday”、“next Saturday”有时却不是对应的。汉语中说“下星期六”时,是以说话时的那个星期为参照点的。例如,说话时是星期三,那么说“下星期六”,就是指过了这个星期以后下一个星期的星期六。而英语则是以说话时的这一天为参照点。假如说话时是星期三,那么说“下星期六”是指过了星期三以后即将到来的那个星期六。于是就发生了上面所说的误会。

可见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样,造成语言运用中的差异,常常会导致交际中的失误。

1.2社会语用失误

“社会语用方面的失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谈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何自然,1997:207)

例如很常见的问候、称呼不当。如与外国人打招呼时习惯用“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作为开场白,却不知这样的问话是很不礼貌的,会使对方感到似乎是正在接受调查。

还有习俗上难以接受的。例如,在外国朋友称赞你的新服装时,你可能会很自然地回答:“一般,一般”或“哪里,哪里”,可是对方会认为你否定了他的鉴赏力。还有不同价值体系产生的语用失误等。

社交语用失误主要是由社交语用规则的迁移造成的。社交语用能力要求除了能听、会说英语外,还必须了解交际对方所在国的社会体制、风俗习惯、人材观念及历史文化等。它涉及的范围更广,对语用者文化修养的要求也更高。

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语用失误的频繁出现暴露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交际能力尤其是语用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使得语用能力培养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2.语用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听说读写实际上是组成交际能力的四种分项能力,其中包括句子水平上语言形式用法型(usage)的技能和语篇水平上使用型(use)的技能。这里显然把能力和技能视为一体。新的课程教学要求里多处体现了对语言应用能力即交际能力的重视。

根据卡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模式,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1)语言能力,指正确理解和表达话语和句子意义所需的语音、词法、句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系统;(2)社会语言能力,指语言使用的规则,即在人际交际中合适理解和使用话语的能力;(3)语篇能力,指在超句子水平面上理解和组织各种句子构成语篇的能力;(4)语言策略能力,指说话者在遇到交际困难时运用的一套系统的技巧,用以补救交际中因缺乏应有的能力所导致的交际中断。后三种能力均与语言使用有关,可统称为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Widdowson,1989)。受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多年来只着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语用能力的培养。当然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脱离了语言能力去培养交际能力将是缘木求鱼,但是语言能力不等同于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必须和语用能力相结合才是完整的交际能力,两者往往密切相连,语用能力的培养将会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指导思想而言,应重视学生语用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教学中应注意输入外语文化知识(张巨文,2000)。

3.如何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既然语用能力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我们也应该从如何提高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及教师本身着手来谈对策。

3.1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人际交际中合适理解和使用话语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1.1外语教学应在语言知识输入的各个层面——词汇、句式、语篇——渗透语用知识,加强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该语言所反映出的语用规则、价值观念及社会思想等。使语言教学和语用知识结合起来。通过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对比,发掘和指出它们的差异以避免发生语言语用失误。

比如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的第一单元Time-conscious Americans时,除了学到美国人时间概念强的特点外,还可补充一些美国民族的其他性格特点并与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增加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兴趣。

3.1.2“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授以下方面的内容:特定的习俗化的语言形式;汉英实现言语行为和理解言语行为的差异;英语中禁忌话题以及有损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汉英文化间谈话双方的主从地位或谈话双方的社会距离的差异;汉英文化价值观念和语用原则上的差异。”(洪岗,1991)

3.1.3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跨文化交际语境,并向其推荐与课程学习主题相关的外国文化的课外书籍,以增强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了解,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有一篇讲到美国的福利制度的文章,这是大家不太熟悉的一个话题,那么我们可以先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或到网站查找相关资料,课上由学生来介绍有关知识,教师再作补充。

3.1.4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英语角,鼓励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电视广播等积累文化知识。请外籍教师讲课或办讲座,开设有关外国文化方面的课程,或以讲座的形式较系统地向学生讲授有关外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社会禁忌等方面知识。

3.2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

“在交际中,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篇”,(王佐良,1987)因此要培养交际能力就必须培养语篇能力。所谓语篇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语篇衔接机制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迅速准确地掌握语篇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深入体会语篇的交际价值,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与听力。可以结合读写听说的语言能力来同步协调发展。

3.3策略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同时应教授学生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有限、不足以充分或合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利用转述、借用、身势语、回避等策略以保持交际渠道的畅通。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跨文化交际语境,让学生多进行操练,在实践不断中提高其策略能力。

3.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不仅要充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评价者,更要充当终生学习者和教学研究者的角色。由于语用能力的培养涉及到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二语习得研究、外语教学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课题,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并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扩充自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发展自己的语用能力,才能保证职业能力的适应性,做好学生语用能力的培育者。

参考文献:

篇7:大学英语的语用能力是什么,怎么培养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语法教学是个大问题,为了提高英语语法教学质量,语境教学是重点。语法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法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并且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最主要表现之一。所以,语境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我的论文将从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演变历程开始谈起,接着将会谈及一些相关的名词解释,比如交际能力、语用能力和语境。关于语境教学,我会举些语境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的例子。最后,我将会着重讨论语境教学和英语语法教学。

关键词:英语语法教学

语境

语用能力

交际能力

绪论

1.1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与人交流的工具。但是,我们发现我们中国人讲的是中式英语而不是英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为我们对语法的误用。因此,在中国,英语语法教学理应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语法知识的记忆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必须有大量语言的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也就是说,“熟能生巧”这句成语并非永远适合语法教学。当学生做机械性语言练习时,他们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语法形式上而忽略了其真正目的是交流。

既然英语语法教学服务于实际运用,我将讨论英语语法教学和语用能力的统一。我们只有将这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把英语说得更好,进而更好地交流。1.2英语语法教学的演变历程

从十六世纪晚期开始,各种不同的英语“语法”开始出现,但都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世纪,在英国的法国教师开始把英语作为外语来教在英格兰的法国人,而且开始重视规约性语法,讲英语的发音、拼写和句子结构。英语教学从原来的拼音、文字到了语法。在随后的十八、十九和二十世纪,英语语法教学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主要可以概括为一下五种方法:

(一)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产生于十八世纪末,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外语教学方法,也是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教学法,而且,目前仍然被一些教师所使用。

语法翻译法重视书面语,轻视口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并用母语进行教学和讲解。语法翻译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了英语的一些基本结构,但忽视了在一定语境中的语用能力。结果就造成了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强,而听力和口语方面比较薄弱。

(二)直接法

直接法是十九世纪欧洲外语教学改革的产物,是语法翻译的对立面。直接法认为外语学习者能够像学母语一样学会外语,因此,它要求学习者听、模仿,然后反复练习,直到学习者养成语言习惯。虽然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但是我们在中国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

(三)听说法

听说法产生于二战后的美国,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听说法认为外语教学要从口语开始,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强化刺激,如幻灯片、电影。听说法在课堂上不用语法来解释语言结构,而是通过机械性的操练。很明显,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能力。

(四)交际语言教学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交际法通过分析学习者对外语的需要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交际语言教学法主张在教学中创造交际情景,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法对口语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它忽略了语法和笔头能力的培养。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于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理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学原则和理念与交际语言教学的主张是相同的。所以事实上,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的一种途径。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认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完成各种任务。其教学核心思想是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语言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教语法的形式,以及这些形式可以怎样用于达到交际的目的。

英语语法教学法的发展告诉我们应该要重视语言规则和语言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合适地交流并且提高我们听说读写的能力。2.文学回顾

2.1 交际能力与语用能力

交际能力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语言使用者的句法、形态、音位之类的语法知识,也是指使用者怎样、什么时候正确地使用语言的社会知识。

1966年,Dell Hymes提出了这一概念,进一步补充了Noam Chomsky关于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区别。为了说明Chomsky语言能力的抽象概念,Hymes开始在人种方面进行交际能力的探索,包括人与人之间整体联系的交际形式和交际功能。以Hymes为先锋的研究方法被称作交际人种学。

交际能力要求在目标语言社区中,说话者具有说话能力和口译话语能力。这与语言和文化都有关,并且这是表达、口译和协商的一种能力。

目前,关于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讨论有许多,结果往往是认为交际能力更高一层,而语用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种。

语用能力是一种通过语言来互动的能力。这是由Leech提出的,他把语用能力分为两种:社会语用能力和语言语用能力。社会语用能力要求有口译知识,而语言语用能力需要有运用各种形式条约的能力。总之,语用能力就是用语言语用条约产生的社会语用意义。

当谈起语用学,我们就会想到语义学,因这二者都是语言学中研究意义的学科,那么这二者怎么区分呢?

语义学和语用学最本质的区别是在研究意义时,是否有考虑语境。如果没有,那么这种研究就是语义方面的;如果有考虑,那这就是语用学。

关于语用能力,很明显,这是一种表达句子所指意思的能力,而不是讨论句子的字面意思的能力。

之前讨论过,交际能力包括两方面:语法知识和社会知识。如果我们只考虑语法知识,那这就只注重了句子的字面意思;如果我们只考虑社会知识,那这就转变成研究语用能力了。只有把语法知识和社会知识联系起来才能理解交际能力,所以,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2 语境

语用能力体现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在这,介绍两种意义上的语境。广义上,语境可以是社会语境,也就是说,是各种不同的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社会阶层、职业、种族、文化、地理环境、政策和经济变化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几百年前,在英国的上层阶级不说“裤子”,而是讲“不能描述的东西”。如果他们想要表达说他们买了一条裤子,他们情愿说买了条不能描述的东西。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明显的区别。以“狗”作为例子来讲,在中国,“狗”常常意味着低等的人,可以从“狗奴才”“狗眼看人低”这些短语中看出来。但是在西方,“狗”指代的是忠诚、友好的特征。“Lucky dog”不是一个伤害性的短语,其实它是称赞一个人幸运。

考虑到这些区别,我们应该要了解一些社会语境来提升我们的语用能力,避免被嘲笑。

狭义上,语境通常是指说话者和听者所共享的知识。这包括各种不同的知识,比如,他们所用的语言,他们之前谈论过的话题,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们讲话时所处的环境,还有关于双方的了解。既然语境决定了说话人使用的语言和听者所听到的内容,那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了解,语言交流就不能很满意地进行了。

看下这个句子,“在这很冷!”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我们猜想这句话可能是要求打开暖气,或者离开这儿,或者多穿点衣服,或者为房间简陋的条件道歉等。假设A和B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走在街上,当A对B说:“这儿很冷”时,我们就知道A在建议离开这儿。不管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语境对语言的语用研究都很重要,对培养或者提升语用能力是尤为重要的。2.3 语境教学培养语用能力的例子

在中国,不管是小学的、初中的还是大学的语法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许多学习者都很少考虑英语语法,甚至有人不去考虑。在他们学习语法之后,他们只会用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来应付考试和阅读理解。然而,他们不擅长于交际或者充分利用语法的真实意义来表达。因此,怎样提高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怎样在语境教学中提高和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英语语法包括两种功能:结构功能和交际功能。什么是结构功能?是指构词造句的功能,也就是一个句子的结构。关于交际功能,是指一个句子的话语意思,也是说话者的本来意义,也是我们说的语用意义。

在翻译方面,这两种功能表现得很一致,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结构来明白句子的语用意义。比如说,“她是一个学生,她在我们学院学英语。”这句话当中,代词就是代词,名词是名词而且动词就是动词,除此之外,中英主谓宾一致。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中文意思和英文意思不一致,对于一个句子的语法成分分析不一定能准确地表达出其真实意义。比如,“the pallor of her face indicated clearly how she was feeling at the moment.”这句话中,根据语法分析,“the pallor of her face”意思是“她脸色的苍白”,但是翻译是:“她苍白的脸色清楚地表明了她那时的情绪。”在这语境中,名词“苍白”被翻译成了一个形容词“苍白的”。

另一个例子,“I’m afraid I can’t teach you swimming, 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我们知道“teacher”是个名词,那么如果我们忽视语境,句子就会翻译成:“恐怕我不能教你游泳,我认为我的弟弟比我是个好教师。”这种翻译既不能清楚地表达意思,也不符合中文说话方式。如果我们考虑到语用意义,我们就会这样讲:“恐怕我不能教你游泳,我想我弟弟比我教得好。”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推断出英语语法的结构功能是静止的,不灵活的,因为我们不能讲“the pallor”是形容词,“teacher”是动词。但是交际功能是动态的,灵活的,因为我们可以把名词理解为形容词和动词。

正如之前说过的,交际功能和语用功能相关。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语境教学培养语用能力呢?我们从前面的例子可以发现,由于在特定的语境中,名词“苍白”转化成了形容词“苍白的”,而名词“老师”成了动词“教”。

句子可以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只是基于语法结构的分类,并没有综合地把交际能力也考虑进去。在一定的语境中,陈述句或许不是陈述一个观点或事实,疑问句或许也不是提出疑问。看下面的句子(1)外面在下雨。(2)窗户开了吗?句子(1)是一个陈述句,但是它不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它也表达了其他的意图。可能是建议关窗,或者请求宾客留下,或者提醒带上雨具,或者收衣服。这都要取决于语境。句子(2)是个疑问句。如果是冬天,它要求关上窗户,如果是夏天,这意味着打开窗户,但是在有空调的房间,即使是夏天也要关窗。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为了培养语用能力,我们不能把语境割裂开。一个有相同结构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话语意义。因此,语境教学是培养和提高语用能力的基础步骤。3.语境教学和英语语法教学 3.1 语境理论和英语语法教学

语境作为一个语言学概念,是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在1885年首先提出的。Wegener告诉我们,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实际使用而产生的,语言的意义也只能根据语境才能确定。1923年人类学家Malinowski第一次较系统的提出语境框架,指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了情景语境这一概念,又在1935年提出文化语境这一概念。伦敦学派创始人Firth吸收了Malinowski的语境理论,对情景语境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在其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中进一步完善了语境理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结合语言课堂教学于1972年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并认为在交际能力包括的四个参数中,第三个参数“得体性”与语境研究的关系密切。他对语境变量作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归纳为SPEAKING。指出语境的重要性。

语法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资源,是形式和组织语言的规则,是连接语音、文字系统与语义系统的枢纽。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语法规则的教授只是以词、短语、句子等静态的形式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结果往往不如意。学生只能形成一个短时记忆,而且不能活学活用,从而不能真正提高语言能力。但是如果将这些抽象的语法规则转化为具体的语言事实,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设计不同的语境,要求学生去感受和发现语法规则,认识某一语法规则的实际使用并理解其语义,这样语法教学将更容易。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我将提出一个教学模式:创景----体验----归纳----内化。就是说教师应创设一个学生可以感受得到语法规则的场景,然后在一定场景下学生反复练习,接着他们就可以重复使用,最后会吸收成一个新知识点。三个特征:

1)主动性。教师在设计语法主题时,首先考虑的是怎样诱发学生的主动性,怎样使学生喜欢学。一旦他们有 学习的愿望时,学生就会成为语法学习的主体,因此,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2)互动性。语法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应是师生互动的一堂课。在课堂上,学生应该感受和发现语法规则,但是互动形式可多样化:生----境,生----书,生----师,生----生。3)生成性。这一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传递语法规则,而具有重新建构意义。因为语法内容经过这一系统过程中,学生各自建构了自己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直面语法,生成许多积极情感,最后建构了自己的知识。

总之,英语语法可以以一种有趣,实用,人道的方式来教学,而不是静止的,无聊的方式,这就需要把语境理论与英语语法教学结合。

3.2 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语境设计

进行语境设计时,教师应考虑到语境理论和语法规则,作如下设计:(一)利用语句或语篇设计语境。

一个语言知识点包括很多内容、规则和特例,学生不能一下子全盘接受。初学者和高级学着各方面的能力和条件都不同,因此教学应因人而异。初级阶段的学生掌握的言语材料较少,如果教师只是反复地给学生讲解抽象的语法知识,学生不仅不易理解,而且会对语法知识感到厌烦。因此,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要以识别、模仿、套用为主,特别应在句子当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材料之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句型,并引出定义和规则,以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利用语句设计语境适用于初级阶段的学生,但是对于有一定语法知识的高级阶段的学生是不适应的。语境应该在语篇中设计。

语篇是各种语法形式的有机组合。因此,语篇可以为语法规则的比较、归纳和总结提供良好的语境。一些语法知识,如时态,冠词的用法都需在一定的语境中教授。如以时态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都是以句子形式进行,也就是说,教师把句子写在黑板,告诉学生利用一些标志性词语来区分时态。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不能掌握时态的用法,而且使学生不能根据语义来正确选择时态。不论句型操练了多少遍,当一个具体的语篇语境出现时,学生们仍然不能正确使用。而如果利用具体的语篇进行时态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语境和大量的时态用法实例,也能充分展示各时态的用法区别。以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一个高层面上掌握时态的用法和意义。语篇的设计需要教师充分准备。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语境。

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特点,因此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枯燥、静态的语法知识变成有趣、动态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些较难掌握的语法知识,如虚拟语气。关于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都有不同的假设,由于虚拟语气平时使用的较少,很多学生会遗忘或者混淆语法规则。再如情态动词can,may,must,shall,could,would等,很多学生都没有很好地掌握。很多学生自认为掌握了语法规则和意义,但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际时,被认为用词不当。对于这种现象,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简单的动画,播放相关短片,再现实际的交际场景,再配以巧妙的课堂设计可以让学生简单但是有效地掌握语法规则。他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场景中反复使用,体会,比较,总结语法规则的用法,从而完全掌握语法知识。

除此之外,列公式、图表和对比观察有时也是语法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列公式以前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句,当学生有大致了解时,教师讲清各部分的语法功能和意义,理解以后,学生反复操练,用已学句型编对话。图表法和对比观察法使语法内容一目了然,易于记忆。

多媒体教学手段,加上公式、图表设计了一个有趣、生动的语境。

(三)利用现实场景设计语境。

由于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时空和场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来展开的,因此日常教学蕴含着鲜活的情景语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场景来设计语境。以祈使句为例,祈使句是表达命令、指示和请求的,也可以表示建议、劝告、欢迎、祝愿等意义。英语祈使句分为第二人称祈使句和第一、三人称祈使句。第二人称祈使句以听话人you为祈使对象,第一人称以me,第三人称以him/them为祈使对象。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完全利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身份再配合不同的场景来完成角色表演。

英语作为一个通用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在中国,我们学习英语,但是发现语法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我们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进行语法教学,才能综合地培养和提高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外语教学论,王铭玉、贾梁豫,安徽人民出版社

[2]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何兆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英语语法教学与语境信息,章灵舒,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 任务型语言教学,龚亚夫、罗少茜,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8:浅析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语用能力,语用失误,培养措施

1. 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性

正如《教学要求》指出的一样,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英语教学里的重要性是不言语而喻的。语用能力指的是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 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广大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了,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外语能力, 仅仅培养大学生的语法能力、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是不够的, 除了要求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多听多说外, 还应着眼于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语用失误。如果学生的语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便无从谈起。学生之所以会在交际过程中出现语用失误主要是由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讲英语时出现语法错误, 操英语的本族人当然会感到不快, 甚至会影响交际, 但这类错误毕竟是表层结构的错误, 听话人很容易发现, 而且由于他们知道对方是“外国人”, 故一旦发现也会谅解。学生在运用英语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用英语和外国人进行流利的沟通, 几乎不会出现语法问题, 这对于我国英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可贵的。但是, 如果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不注意说话的语境, 对方的文化背景等, 在交谈过程中因为表述不恰当, 出现不礼貌、唐突、冒失的情况就不好了。加之我国学生能够熟练的和外国人对话, 外国人会认为其英语知识非常深厚, 而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不礼貌、唐突、冒失等行为也是学生故意表现出的对外国人的恶意或不满从而破坏了整个交际气氛。因此, 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必须培养其语用能力, 把语用原则纳入教学内容。

2. 大学生语用失误的表现

2.1语言自身的语用失误

语言自身的语用失误, 指的是说话人在使用英语的时候, 不理解其中代表的涵义, 只是以本族语言习惯来使用英语, 从而造成了语用失误。比如当别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表示感谢时, 中国语言习惯都会说“没关系”, 然后就用“Never mind”来回应别人, 这是说话人没有理解“Never mind”的语用环境。一般来讲, 只有当说话人做错事, 请求别人原谅时, 听话人才会用它来安慰说话人。当回应别人对自己的感谢时, 应该用“You are welcome”来回答。

2.2 社交语用失误

学生在使用英语交际时, 由于不了解文化背景错误, 从而出现社交语言失误, 比如错误选择语言形式, 一般体现在称呼语、礼貌语等方面。比如当请求别人帮忙时, 一般会说一些类似, “对不起”、“打扰一下”类似的语言, 学生就会混淆“I amsorry”和“Excuse me”, 出现混用的现象, 但是, 两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前者一般用于做错事时的道歉, 后者则用于打断别人说话等情况下。再比如在称呼语中, 人们一般都会用老来称呼上了年纪的人, 比如老爷爷、老奶奶, 那么人们就会很自然地用“Old lady”来称呼外国老太太, 但是他们就会认为说话人不礼貌, 这些都是社交语用失误。

3. 培养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具体措施

3.1 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在英语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语用能力测试这一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同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提高学生们的语用意识进而达到提高学生们语用技能的目的。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向同学们不断灌输语用意识。教师在英语授课的过程中, 在分析好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语用相关的知识来对学生进行语用知识的渗透, 例如指示语、委婉语、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等等。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例如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例如反语、隐喻、夸张、双关等,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力。在英语授课过程中, 教师也应注意自身的表达方式, 使用语言得体, 体现语用原则, 进而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3.2 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增加学生英语实践机会

为了增加学生的英语实践机会, 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英语沙龙、英语角等, 但纵观当前大的英语教学、学习环境, 英语语言环境距离成熟还有很大的差距, 实际上大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这也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在英语语用能力方面始终得不到长足进步的关键原因。所以, 教师和学生应充分利用英语课堂的优势因素, 在英语课堂中营造出纯英语的语言环境, 鼓励大学生开口说英语, 提高口语能力和英语的语用能力。同时, 还应充分考虑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 通过不断增加英语应用实践机会来提高学生们的语用能力, 平衡英语知识实际掌握能力和语用能力, 达到英语知识水平和英语语用水平的同时发展。

3.3 丰富学生的英美文化知识

交际双方的文化、历史、知识、社会、语言等的差异是导致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出现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教语言亦教文化”这一论断在我国外语教学中被广泛认同。许多研究者指出, 文化教学是具有阶段性的, 在大学生接受英语教育的初期, 过多的英美文化的灌输也是不合适的[1]。这样 , 文化教学主要在课堂的层面上进行 , 可以采用“文化渗透”和“文化旁白”的方法 , 即将文化因素渗透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 ( 如词义挖掘法和语法提示法 )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应鼓励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获取英美文化知识。通过观看英语电影、书刊、杂志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理解易于被学生们认可和接受, 教师也应更多的向学生推荐适合其用来提高英语文化理解能力的作品。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4--2025学年度校本教研及课题总结(小学部)下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