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读书学习活动计划

2024-06-16

农村读书学习活动计划(共10篇)

篇1:农村读书学习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基石,体现的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孩子爱读书,我们才有未来;老师爱读书,教育之树才会常青。读书是学生无悔的成长方式,是教师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学校将以读书节活动为契机,借助于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开拓视野,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在 10月20日 启动首届校园读书节活动。

二、活动目的

读书使人灵秀聪慧,读书令人识趣明礼。通过读书节活动,旨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他们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引导他们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遨游书海,与大师对话,为精神打底;呼吸书香,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从而享受读书的快乐,感受读书的幸福,体味读书新生活。

1、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让校园里充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为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

2、做好图书的推荐工作。结合实际,为学生推荐一批优秀的课外读物,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

3、加强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获得阅读方法,使孩子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多读、多体会、多思考,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

4、把读书活动纳入常规教学,并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5、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读书汇报会、红领巾书市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成长,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6、启动“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工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三、活动主题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口 号:畅游书海 点亮人生 享受阅读快乐

浸润书香 滋养心灵 丰厚生命底蕴

阅读为生命添彩 阅读为进步加油

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宣言: 开卷有益----我们爱读书;

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

行万里路----我们多读书;

乐在其中----我们勤读书;

学海无涯----我们终身读书!

四、活动时间

10月20日 11月17日

五、活动对象

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师生

六、活动内容及安排

(一)启动仪式:

时间: 10月20日 首届“读书节”开幕式

地点:学校操场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发出 “读书节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活动倡议。

(二)活动内容:

读书节期间将陆续开展一系列活动:

1.开展一次“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书香溢满校园”主题班会

2.开展一次“书香四溢 儒雅满屋”同读一本书活动

3.开展一节“书香四溢 儒雅满屋”班级读书会

4.开展一次“好书漂流共分享”红领巾书市活动

5.开展一次“给想象插上翅膀,用故事点亮人生”创意故事比赛

6.开展一次“尽享读书之乐 描绘阅读之美”最佳读书卡、最佳读书手抄报设计比赛

7.开展一次“悠悠书香 墨趣点点”读书格言书法比赛

8.开展“好故事伴我成长”故事讲述大赛

9.开展“书香伴我成长 阅读丰富人生”读书演讲比赛

10.开展一次“与大师对话 与经典同行”作家进校园活动

11.开展一次“亲子读书乐 浓浓书香情” 亲子读书汇报会

12.开展评选“百名书香少年” 、“书香班级” 、“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具体安排:

发动阶段( 10月16日 10月20日 )

1、公布读书节方案,部署读书节活动。( 10月16日 )【负责人 :朱金华 栾艳华】

2、准备读书节开幕式。( 10月13日 - 10月20日 ), 【海报负责人 :朱金华 、王静、鲁燕翼、刘晓凡】

3、启动仪式:举行读书节开幕式,向全校发出倡议。( 10月20日 )【负责人 :教导处】

4、各班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做好环境布置,营造班级浓郁的书香氛围。( 10月13日 - 10月20日 ) 【负责人 :正副班主任】

实施阶段( 10月20日 11月17日 )

活动1“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主题班会

时间: 10月20日 第七节

负责人:各班语文老师负责,另一位老师辅助。

要求:1、主题班会必备内容:布置环境,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班级读书启动仪式,向同学们发出倡议;部署班级读书节活动事宜。 2、语文教师 10月21日 上交主题班会材料。3、杨荣文摄影报道。

评奖:主题班会组织奖

活动2 “书香四溢 儒雅满屋”同读一本书活动

时间: 10月20日 11月7日

负责人:各班语文老师

要求:1、 各班精选一本书作为必读书目。2、利用阅读课、中午、晚上时间组织学生阅读,教师做好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组织班级交流。3、一年级教师以教师给学生读书、绘本阅读为主。

活动3 “书香四溢 儒雅满屋”班级读书会

时间: 11月3日 11月7日

负责人:各班语文老师

安排:1、两位教师上校级班级读书会。2、11月6日各班开展班级读书会,以同读一本书为内容。3、教师上交班级读书会教案并上传学校网站。

评奖:优秀班级读书会

活动4 “好书漂流共分享”红领巾书市活动

时间: 10月27日 10月31日 (具体时间另行安排)

负责人:四年级正副班主任。

参加人员:四年级学生。

目的:为了解决同学之间库存书籍浪费的问题,让学生手中的好书真正流动起来,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交易。

安排:1、班主任指导学生给自己需要漂流的图书设计推荐卡,订好价格,夹在封皮处。2、在校内操场举办4---5年级图书漂流活动,每班布置12个书籍“门市”,给书店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设计图书海报,由学生自己自主谈价砍价,学习交易(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用卖书的钱再去买书,不要浪费)

评选:红领巾书市海报设计优胜奖、红领巾书市最佳交易奖

活动5 “给想象插上翅膀,用故事点亮人生”创意故事比赛

时间: 10月23日下午

负责人:26年级语文教师

参加人员:26年级学生。

安排:1、年级统一创意故事比赛要求,由学校确定。26年级全体同学参加创意故事比赛。2、各班选送10个优秀创意故事参加校级评选。

评奖:创意故事一、二等奖

活动6 “尽享读书之乐,描绘阅读之美”最佳读书卡、最佳读书手抄报设计比赛

时间: 11月3日 11月10日

负责人:16年级语文教师

参加人员: 1---3年级读书卡,4---6年级读书手抄报

要求:1、为了展现学生的个性阅读,在方寸之间展现阅读心路,展现学生的艺术才华,特举办最佳读书卡、最佳读书手抄报设计比赛。要求版面设计美观,图文并茂,色彩搭配合理、鲜艳,整体版面富有艺术感;内容丰富,有可欣赏性。2、班主任布置,美术老师指导设计图案,推荐部分作品(每班至少10份)于11月10之前上交教导处,统一进行评比展示。

评奖:最佳设计奖

活动7 “悠悠书香,墨趣点点”读书格言书法比赛

时间: 10月20日 10月27日

负责人:26年级语文教师

参加人员:26年级学生。

安排:1、书写内容为读书格言。2、年级统一纸张。3、推荐部分作品(每班至少10份)于 10月27日 上交教导处,统一进行评比展示。4、一年级自定书写内容。

评奖:最佳作品奖

活动8 “好故事伴我成长”故事讲述大赛

时间: 10月27日

负责人:级语文教师

参赛人员:13年级每班两位学生参赛。

安排:1、确定人选、确定讲述内容。2、语文教师进行指导。

评奖:故事讲述一二等奖。

活动9 “书香伴我成长,阅读丰富人生”读书演讲比赛

时间: 10月28日

负责人:46年级语文教师

参赛人员:46年级每班两位学生参赛。

安排:1、确定人选、确定演讲内容。2、语文教师进行指导。

评奖:读书演讲一二等奖。

活动10 “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作家进校园活动。(根据作家行程而定)

活动11 “亲子读书乐,浓浓书香情” 亲子读书汇报会(11月份的家长会)

活动12 评选“百名书香少年” 、“书香班级” 、“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评选时间:11月1017日

评比表彰阶段(11月10 11月17日 )

评选“百名书香少年” 、“书香班级” 、“书香家庭”,评选个人单项奖,并举行颁奖仪式。

七、活动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侯智敏

领导小组副组长:朱金华 郭明 王静

领导小组成员:栾艳华 张中瑛 陈庆美 年级组长

班级活动负责人:正副班主任 美术教师

摄影报道:杨荣文 正副班主任

八、活动意见

1、语文教师要做好导读工作,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各班可以在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小型的各类班级读书活动。提倡老师以“大声读”、“导读课”、“欣赏课”、“班级读书会”等多种形式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以一定的指导,利用语文课认真上好“读书指导课”,做好班级读书活动的指导、交流、评比、表彰等工作。红领巾广播及时报道信息,营造良好氛围。

2、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用我们老师的读书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好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3、要让学生的读书习惯能够保持下来,就必须把“书香校园”向“书香家庭”延伸。要充分利用“读书节”活动的平台,动员家庭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给学生良好的读书环境。

九、活动说明

1、部分读书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和要求会在活动前告知。

2、某些活动会根据情况进行时间上的调整,具体安排会提前告知。

篇2:农村读书学习活动计划

因此,我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博采众长,拓宽“活水”渠道,使自己的大脑不断吐故纳新,接受活化新知。为了使自己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新时期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如下:

读书内容:

1、经典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教师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

2、教育新理念类:陈大伟编著的《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

3、《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主要措施:

1、写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并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抓好自身政治业务和自主研修能力的提升。

2、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每月研读一本教育刊物;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名著;每学期撰写一篇有价值的读书心得体会或论文;保证读书的效果,并学以致用。

3、按照教研组内的读书计划,与同事交流读书感受。

4、参加学校的交流活动,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一名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

篇3:农村读书学习活动计划

一、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 转变观念, 重视对综合性学习专题的教学

1、学校行政要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特别是分管教学的领导必须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

学校行政要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学校教科处要走在前头, 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多种途径, 多种形式组织语文教师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

2、教师必须加强自学, 明确农村高中具有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的可行性。

教师应自强不息, 主动充电, 接受新观念, 学习新课程标准, 摈弃在农村高中进行综合性学习会影响高考的观念, 明确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可行性。高中语文教材 (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 中新增的综合性学习专题是在前一教材版本的基础上渐进式变化的, 没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人教版) 对综合性研究学习的要求那么高, 它的每一专题都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可选择的子课题, 在教学活动中有选择的余地, 农村高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是完全可行的。

二、努力探究开展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的途径和方法

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取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几乎包含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的全部。通过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 同样可以达到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各学习专题的内容特点, 确定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要特别注重对过程的检查和指导。

首先要根据综合性学习专题采取合理的分组形式, 每组6-8人, 小组推荐组长, 组长负责协调和分工, 小组根据自己的长处和有利的条件选择探究的问题 (一般在综合性学习专题中任选一题) 。然后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明确每个组员的职责, 语文教师任技术指导。

其次, 根据学习专题的性质确定实施形式, 并在规定期限内, 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一般分为活动型, 资料型, 调研型, 综合型等四种实施形式。

1、活动型。这一类综合性专题在教材中站的比重较大。

2、资料型。这一类在语文研究性课题中占大部分。

3、调研型。这一类型主要指需实地调查研究的课题操作方式。

4、综合型。

其实在语文学科中, 单一类型的很少, 如上述居民文化中的建筑特色, 必然会碰到一些建筑学的问题, 这就有赖于查阅相关资料, 因而应采用实地调研与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互相补充, 互相印证, 这才可以更好地形成结论。

再次, 一个专题完成的时间应视课题的大小、难易情况而定。基本上安排在课外完成, 教材上安排的学习专题, 一般可在两到四周的时间完成, 最多不超过六周。

最后, 成果展示和评价。根据不同的专题采取不同的形式, 如诗歌朗读会, 自编剧表演, 论文成果展, 手抄报展等,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在评价时可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自评和互评, 重在鼓励, 要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获取知识, 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获得快乐, 调动起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重构适合本校的综合性学习专题活动

教材上的每一综合性专题都有三个可供选择的子课题, 因此对不适合本校的专题可进行大胆的取舍或重组, 选取适合农村学生实际的专题或子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我在教学《我说鲁迅》时, “参观鲁迅纪念馆”, 因其难以实现, 就舍去了;但“我所了解的鲁迅”和“我与鲁迅的对话”开展活动时效果就很好。又如我在教学《民居文化》时, “举办民居展览”这一专题活动, 因为我班绝大多数学生经济条件较差, 要拍照, 获取民居的图片较困难, 难以让大多数学生参与, 我也舍去了;但其中的“了解本地民居”, 很适我班学生, 我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 学生调查研究了瓦木结构民居, 土墙民居, 石木结构民居, 砖混结构民居, 以及民居位置的选择、方位取向, 各房间的布局、功用、采光等, 由于很适合农村学生, 学生积极性高, 开展活动也很顺利, 效果也很好。

四、语文课文教学有意识地设置综合性学习, 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更深更广的领域

在语文课文的教学中, 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知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课文内容常常会涉及很多未知领域, 因而产生很多教材未及、课内无法或无时间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 便可以成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并由此提出课题, 开展课外综合性学习。比如:我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 学生对焦母为什么要逼迫勤劳贤惠的刘兰芝及兰芝殉情的真正原因产生疑问, 为此, 我便提出探究课题:兰芝究竟为何离开焦家, 她殉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探究方法, 进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如在教学《灯下漫笔》后, 我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农民的现状和前景, 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社会, 增强责任感。总之, 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让学生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为课题, 进行综合性学习。这样, 由课内到课外, 既能促进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 又能弥补课内教材学习的不足;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又能促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篇4: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读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说得一点不假。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年级越低的学生便显得越为突出,此阶段正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最佳时期。教师如果能充分了解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就如同开启了学生智慧大门。

教师在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用鼓励、表扬、奖励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经常在学生面前表扬热爱读书的学生,用言语启发学生;建立班级读书评比小擂台,形成比读的竞争氛围;开展读书汇报活动,提供展示和表现的舞台;每个学期进行一次“读书之星”评选活动,对于读书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读书奖章,用榜样激励学生。

二、学段分类,不同年段侧重点不同

低年段:阅读书目应选择内容浅显易懂的寓言、童话故事、诗歌、儿歌等。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养成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能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中年段:阅读书目的选择应广泛而有一定的深度,古今中外一些优秀书目:唐诗宋词、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传记、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等。要求学生能较好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文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学习复述文章的大致内容,背诵一定段落和篇章。

高年段:阅读书目应更为广泛,比如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国外的如《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等書籍。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阅读书籍的黄金时期。对于一些优秀文学著作和典籍,学生应该在这个阶段读完,阅读时要求学生能较好掌握文章的大致结构和表现手法,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三、方法指导,让阅读更有效率

在多种阅读方法中,我认为以下三种阅读方法比较适合学生在阅读中运用:

1. 圈划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与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能,如读书时养成在书上做笔记,划线、打重点号、问号等,注意重点的部分才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 摘抄法。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学生在读书时一定要边读边思考,感受语言优美的同时更要体会意境构思的巧妙,最主要地是把文章中的精彩句子、段落摘记下来,形成读书笔记,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读写法。有道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总会有一些感想,如果学生能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思想、感悟、体会写出来,不仅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增进了阅读能力,更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读写相长,也会使学生的文学功底日益深厚。

四、空间拓展,形成亲子共读的阅读氛围

真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绝不是一件容易事。如果说:“教师是学生读书的启蒙者,家长就是孩子读书的助推者”,家长在孩子读书习惯养成教育问题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每个家庭要保证有一定的图数量,以便供家长和孩子阅读。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家长要根据孩子的阅读水平给孩子选取适合阅读的书籍。凡是孩子阅读过的书目,家长都应该阅读。读后家长可以和孩子探讨读书收获,并不失时机地给孩子表扬。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孩子对所看书籍的消化和理解,而且也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次,学校经常开展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家长缺乏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实际问题,采取专题讲学或实例示范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有目的地培训。让家长了解并掌握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方法,为有效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学校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成果展示活动。每个学期学校应开展几次这样的活动,将每个家庭的读书成果展示出来,并评选出突出的家庭,分别由父母和孩子介绍读书的成功经验、做法,以便相互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篇5:个人读书学习计划

张亚亚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 通过对教育经典理论的学习,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自身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进行教育创新。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推进课程改革,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因此,在广大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和理论素质,培养出完美的读书人格。为响应“同读一本书携手共成长”活动的号召,特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一、我的读书目标

1、营造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读书氛围,提高自己的学习理论的热情,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努力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增长教学智慧,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3、通过读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在我的读书活动中我将遵循以下思路

1、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活动原则,以原理掌握、方法习得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引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重视科学性的基础上,彰显人文性;

3、在经典读物中汲取营养的同时,用时代的眼光去衡量,把真正优秀的读物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内化为自己的经典;放眼世界,增进国际了解,尊重各国、各族文化,以继承传统文化和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为主流。在我的读书活动中,要把读书活动作为教师“行动研究”或者“校本教学研究”的一个部分。在“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新问题—新设计„„”的过程中,将读书活动融入到我的行动研究或校本教学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不断是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教育的眼光”和“教育的心情”。

三、开展读书活动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读书活动。

教师读书之后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想法”并转化为“做法”,将教师个人化的教育想法称为“教师的信念”。有了“教师的信念”之后,“教师的行动”将随之发生改变。我希望通过近期以及以后的读书实践,能大面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运用理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优秀教师。

2、以自学为主,在课外和休息日主动学习、摘录。

“读书活动计划”分三个“领域”:“教育新理念”、“课程改革”和“教育随笔类”。在日常的读书活动中可以从三个领域中各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构成自己的“三本书”。在某个阶段(如每学期),可以重点阅读自己选择的“三本书”。也可以在某个阶段任意选择一本书重点阅读,同时随意泛读剩下的其他推荐书。

3、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读书内容将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先读、精读,政治理论、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略读、速读。

4、每天确保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5、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和动态。

6、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坚持读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充分理解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实施新课程。

四、必读书目

1、《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

2、《赏识你的孩子》———周泓

3、《教育的信念》------肖川

篇6:读书个人学习计划

5:50--5:55起床,整理床铺、房间

5:55--6:10洗漱,室内健身

6:10--6:30早饭,简单家务

6:30--6:50上学路上,思考全天自习安排和背英语单词

6:50--7:30早自习

7:40--12:00上课,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

12:00--12:20午饭

午时:

12:20--1:35睡午觉

1:40--2:00上学路上

2:00--2:40上课

2:50--3:00练气功

3:00--3:40自习

3:40--4:40仰卧起坐,俯卧撑,长跑,活动

4:40--5:20自习

5:20--5:40放学路上

5:40--6:50帮忙做家务,放松身心,看报纸、杂志或课外书

晚上:

6:50--8:50自习,完成家庭作业,中间7:50--8:00练气功

8:50--9:30室内仰卧起坐俯卧撑,洗漱,放松身心

9:30休息

备注:

1、每一天上学、放学往返两次,家与学校距离1公里,步行10分钟,往返两次仅40分钟,实际时间安排80分钟,其余40分钟为机动,可开展路上背英语单词的活动,每一天至少40分钟可背会3个新单词,边运动边背诵有助于记忆。

2、每一天除了上课时教师让自学的时间外,用于自我安排的自习在校还有3课时120分钟,在家还有2课时110分钟,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必须要抓紧抓好,仅有在每一天早晨上学路上便计划好5节自习的具体任务,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常常看到有些同学在做完作业后,不是东走走,西转转,就是东看看,西翻翻,似乎作业完成了,就万事大吉,没事可干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学习态度。这样做的原因,除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为自我订个规划,学习缺乏计划性。

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每一个同学都有自我长远的学习目标,而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学习,要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料。学习计划能够使自我的学习行动和学习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一项近期任务的完成都会使自我受到鼓舞,从而对学习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增强实现下一个目标的信心。这些在执行计划中受到的鼓舞和鞭策比来自家长和教师的表扬更及时,更有效。所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能够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2)能够磨炼意志

学习计划使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目标明确。在努力争取让自我的行动按计划进行时,由于学习生活的千变万化,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景,影响着计划的执行,如临时性的团体活动、作业增多、考试临近等。这时不能急躁,不能呆板的照计划进行,而要及时调整自我的学习计划以适应变化了的情景。有时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困难,这时就要经过意志力去努力克服,排除诱惑,不断调整自我的行动,不偏离计划中既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直到目标达成为止。在实施计划中,每克服一个困难,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在享受胜利喜悦的同时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若由于计划的不周而暂时没有完成,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修改计划,争取新的胜利。在成功和失败的交替过程中,意志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3)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长期按学习计划办事,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生活有规律。这种习惯平时表此刻每一天的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上。

时间安排上一旦构成习惯,到时间起床,到时间就睡觉,该学习时就安心学习,到了锻炼时间就自觉的去锻炼,学习生活就会到达“自动”进行的境界。到了时间不去休息或锻炼,身上就不好受;到了时间不学习,心中就感到缺了点什么。

学习方法上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感到不预习就无法听好课,不复习就不能做好作业。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而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长期按照学习计划进行学习的结果。所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计划和顽强意志的产物。

(4)能够提高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好的学习计划把学习、休息和活动的时间进行了科学的具体安排。如果自我在学习的时间多玩了一会儿,就会是计划中的任务玩不成,并且由于学习顺序的渐进性,从而使计划中后面的多项任务受到影响。为了完成学习计划,一个用功的学生,不但不轻易浪费时间,并且在学习中十分注意效率。

篇7:个人读书学习计划

一、读书目标:

1、知识提高:让自己成为更富有内涵的幼儿教师。

2、意识提高:在读书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3、能力提高: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读书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李季湄(华东师范大学)冯晓霞(北京师范大学)主编三、主要措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读书学习活动。

2、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网络资源,开展阅读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每天确保一个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利用课余时间,晚上半小时,做好读书笔记,每周保证写一篇心得体会,读书过程中随时写教学随笔。

3、以品读为主,认真书写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内容将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与教育教学工作有关的先读、精读。

4、与思考有机结合。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自己的专业不断提高。

5、根据学校读书活动实施计划的要求,把读书活动和日常教科研活动融合在一起。扎扎实实地投入到教师读书活动中去。

6、以自学为主,在课外和休息日主动学习、摘录。同时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在网上寻找好的资源帮助学习。

篇8:农村读书学习活动计划

远程学习行为, 即在基于媒体技术和资源的远程环境中发生的学习行为, 与之相近的概念有“网络学习行为”等。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类:一是强调自主学习行为, 即在远程学习环境中主要是自我控制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行为[1];二是强调交互行为, 认为远程学习环境中发生着两种交互行为, 即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个性化交互行为、学习者与参与者的社会性交互行为[2]。

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理解。远程学习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 离不开学习理论的指导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它是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建构主义、分布式认知、联通主义的发展, 越来越强调学习的社会本质, 同时, Web2.0技术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生产参与和交流协作;于是, 在学习理论与技术的双重推动下, 远程学习不仅关注个体意义的自主学习, 而且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互动和参与, 强调学习者与学习者、与助学者和教师等之间的交互。因此, 学习者的远程学习行为, 应当包括个性化交互行为和社会性交互行为, 前者主要是学习者与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的人机交互行为, 体现为学习者登录平台情况、对学习平台中各模块的参与倾向与参与程度等;后者是学习者借助交流工具进行的学习者与参与者之间的人际交互行为, 具体体现为基于论坛等交流讨论、学习求助等。二者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共同支撑着远程学习的运行。

二、调查情况说明

(一) 教师远程学习平台

宁夏通过公开邀标和评审, 建立了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教师研修网、中央电教馆负责的三大远程学习平台。三大平台各有特色, 总体看来都具备下列基本模块:第一, 管理与信息公告模块, 包括学员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等管理信息、信息公告、学习方案 (学习目标、任务、考核与评价、进度安排) 等。第二, 课程资源模块, 专家讲授的课程视频, 同时附于案例评析、参考资料、思考活动;内容主要为聚焦课堂、教师成长、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等方面;每学科7门课程, 每期共计80学时。第三, 交互模块, 包括论坛、个人博客、互动对话等。

(二) 调查设计与实施

研究采用现场访谈、问卷调查、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选取宁夏参加“国培计划”[3], 开展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活动、案例研习活动、基于资源的探究活动等[4]。

(二) 改革评价导向, 关注质量, 提高参与性

首先, 评价导向上要注重交互, 加大交互的考核权重。引导教师积极地参与学习互动活动。其次, 评价标准要注重质性指标, 关注过程评价, 注重教师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容质量, 如作业的评价既关注教师经验的反思, 也要关注对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况;在互动参与方面, 评价的依据可以从参与的数量和参与的质量两方面进行, 数量方面如参与的人数、有效发帖的数量、精华帖的数量等, 质量方面如观点鲜明、有创新性, 论证有深度等。最后, 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形成培训机构、辅导教师、学校校长、学习同伴共同评价多元评价体系。其中, 培训机构提供学情统计分析, 辅导教师提供参考性建议, 学校建立健全考评制度 (如校长定期巡视制度、学员定期汇报学情制度、同伴交流研修制度、定期展示研修成果制度、评优选先年终考核挂钩制度等) [5], 学员之间对作业等的相互评价。

(三) 加强组织和学习支持服务, 提升教师远程学习技能

第一, 进一步加强辅导团队的建设, 使来自不同地域、机构和不同风格的专家、一线优秀教师有效协作, 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第二, 加强对辅导教师的培训, 特别是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理论与方法的培训, 如论坛讨论、协作学习等同步、异步交流互动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等, 实现学科专家向助学者的转变。第三, 辅导教师的时间要予以保障, 责任要明确, 工作量要合理, 特别是辅导的人数安排应科学合理, 保证辅导质量。第四, 要注重情感性支持与学术性支持相结合, 在学习的各个阶段中促进学员远程学习技能的提高。在开始阶段要注重引领学员熟悉学习环境, 认识自我, 规划学习, 学习时间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工具等;在学习中期注重互动式学习等活动的开展, 促进学员利用网络学习、交流、咨询、协作、完成作业、自我评价等技能发展;在学习后期要注重帮助学员梳理、巩固、转化学习成果, 如引领学员实践课堂, 诊断学情, 学以致用。

(四) 加强学习保障, 确保学习顺利进行

首先, 应加强对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的硬件支持, 加强硬件网络学习环境的建设, 为参加远程学习的教师提供足够数量的联网的电脑, 确保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其次, 对参加远程学习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时间支持:一方面, 学校要适当减轻参训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保障学习质量;另一方面, 可将远程学习时间拉长一点, 或者学习网站能够长期开放、保留资源以供教师随时交流学习, 让学习能够持续下去。

摘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是“国培计划”的重要内容, 它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师网上学习的教师培训形式。为提高学习效果, 文章以宁夏地区参加远程学习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 对其远程学习行为进行了调查与总结,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远程学习行为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以期提高教师远程学习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

参考文献

[1]彭文辉, 杨宗凯, 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10) :31-35.

[2]王丽娜.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评价[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9:10.

[3]张建伟.网络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9) :88-92.

[4]武法提.表现性目标导向下以活动为中心的网络课程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6) :50-51.

篇9:农村读书学习活动计划

关键词:青海农村初中;读书交流活动;评价机制;过程性评价

在青海农村初中实施读书交流活动,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教师要运用合理的评价机制来推进读书交流活动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使其可持续发展。“阅读的评价激励方法应该是多元的,要做到质与量的统一、日常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过程性与终结性的统一”。笔者结合青海农村学校的具体情况,对读书交流活动实施评价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把阅读纳入师生工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考试是一种教学的调控手段,它的导向性作用很大,对学生来说,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对教师来说,它与自身教学的评定、个人利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现行考试评价体系使师生面临沉重压力,老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因此,只有改革考评机制,把老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课外阅读才能成为现实。按照新课程评价理念,应当突破成绩对师生的束缚,把学生的阅读纳入评价体系。笔者建议,把阅读素养作为青海农村初中中考录取学生的一个重要参考值,中考重阅读的考评机制自然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努力方向,校领导和教师必然会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评价就是指导和激励阅读的方式。我们应从新课程理念中的评价方式出发,在评价中将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统一,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注重引导和激励,使学生爱读书。对学生的阅读评价可以通过其读书笔记、读书活动交流表现及阅读素养检测等内容实现。而评价方式要体现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性质。通过管理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建立阅读档案

1.设计一份阅读记录卡,让学生每阅读完一份读物,就填写一张记录卡,收进阅读成长记录袋。阅读记录卡上应包括阅读花费时间、主要内容、自身感受等。

2.档案袋要突出学生的语言训练功能,将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好作文、阅读手抄报收进档案袋。

3.每过一个月就让学生填写阅读评价表,进行自评,回顾一下自己的阅读历程,同时进行阅读小组互评,了解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同学或教师的建议下提出下个月改进计划。

4.每学期末邀请家长参加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说书、讲书,并将班级每位学生的阅读成长记录袋在教室里展出。阅读成长记录袋应作为中考时学生升学的重要指标。

二、建立日常评奖制度

读书交流活动应建立日常奖励制度,保护他们的阅读热情。以班级为单位,分别评出三个层次:个人、小组、家庭。

1.个人每读一本书并填写了读书记录卡的应奖励一个贴画,读书并有认真的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的奖励两个贴画,积满十五张贴画换取一张书签,积满五张书签,换取一本书,读完一本四大名著视阅读质量可多奖励贴画。每个月评选一次班级“读书之星”“读书进步奖”(“读书进步奖”是针对阅读能力较差的鼓励奖)。评选办法要结合一个月内读书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在读书交流活动中的表现。评比还要将师评和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应当把每月评出的“读书之星”“读书进步奖”也装入阅读成长记录袋中,增强学生的读书驱动力。

2.小组在班里可组建读书小组队,将读书优秀者与“学困生”合理搭配,在评选个人的同时,可以开展评比书香小组活动,制定书香小组的评比规则和条件,通过师评、自评和互评,使小组成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今后改正和完善。从团队精神、基础建设、特色建设几方面拟定书香小组的评价条件,其中团队精神包括分工明确、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基础建设包括藏书量、阅读量、参与面,特色建设包括活动展开、阅读习惯、成果展示。评比一般一学期两次,一是开学时针对假期时书友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二是学期末对一学期内读书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符合新课程理念,也能推动读书交流活动的有效实施。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觉精神的劳动者,都是在对书籍抱着深刻尊重态度的家庭里长大的。”父母的教育素养重点取决于其对书籍的重视,学生的阅读活动离不开父母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因此,调动父母的积极性,让家长重视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大有裨益。通过学期末家长参加的读书报告会,让家长观摩了解自己孩子的读书成果,并与家长对话沟通,了解家庭的阅读情况,对于家庭藏书量相对大、父母积极支持孩子阅读并且参与到孩子阅读活动中的家庭,应评为“书香家庭”,让父母也跟随孩子享受荣誉感,鼓励督促家长的读书行为。

总之,教师要从学校评价机制上推动读书交流活动的持续稳定及更高层次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理念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岳乃红.班级读书会ABC[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篇10:读书学习活动方案

2012年读书学习活动方案》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

为了引导全系统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着力把学习型单位建设向纵深推进,结合我局实际,县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全系统开展读书活动,现将全员读书学习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为目标,紧紧围绕***队伍建设的需求,致力增强干部职工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干部职工多读书、真读书、读好书,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工作的始终,促进职能履行到位,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

二、基本要求

1、精读业务书籍。坚持联系实际,重在效果。紧密结合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自身工作的性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

2、研读经典书籍。认真阅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用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发展。

3、选读兴趣书籍。选读适合自己的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社会等各方面富有教益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完善自我,提高素养。

三、活动形式和步骤

以培养干部职工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为突破,遵循“能力导向、按需选读、学有所获、奖励优秀”的原则,鼓励干部职工多读书、真读书、读好书。

1、准备阶段(5月中旬):各单位要根据县局配送读书,明确必读书目,制定出详细的集中读书计划。每位干部职工要结合个人和工作需要,制订个人读书计划,选定自己的阅读书籍。

2、读书及交流阶段(5月中旬至8月):各单位按照读书计划搞好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做好学习记录,在全系统营造全员读书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在学好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在读书学习中,创新学习形式,增强读书效果。

(1)、利用网络平台。各单位充分利用系统信息网,将个人读书计划、读书进程、读书感悟和心得体会发布到信息网教育培训栏目,动态记录读书进程及读书收获。

(2)、举办读书交流会。全体职工在多读书、读好书的原则下,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本书在深读精读上下功夫,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心得体会。结合工作例会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全体职工都要踊跃发言,将自己对某一本书或其精华部分、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方面内容的理解、认识介绍给大家,畅谈体会。引领全体干部职工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

(3)举办“迎接十八大”演讲比赛。组织35周岁以下的青年***干部,结合开展的“树立***核心价值观,提升核心攀升力”主题教育,举行 “读书是一种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使广大青年干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三比三争”活动中来。

(4)组织读书心得评比。读书活动期间,组织一次心

得评比,读书心得内容为读一本书、一篇文章的体会,或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生动解读、或与一本书、一篇文章的不解之缘,以及一本书、一篇文章对自己成长成才的影响。读书心得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有真情实感、可读性强,文章篇幅不少1200字。

3、认真总结阶段(9月至10月):读书活动结束后,认真探索和总结在读书活动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整理优秀读书心得和经验材料。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

织,务求实效。把开展全员读书活动摆在重要位臵,坚持常抓不懈。同时,各单位负责人要率先垂范,带头读书学习,真正成为广大干部职工读书的楷模。

2、落实措施,保障时间。各单位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图书阅览室明确专人管理,并建立图书管理计划、图书阅读要求、图书保管规定,为读书活动搭建好基本平台。同时,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处理好读书活动和各项工作关系,为读书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3、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用制度规范和促进读书学习活动。全员读书活动要坚持经常,做到时间安排上的连贯性、读书要求的一致性和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使读书学习逐渐工作的第一需求和潜在追求,使读书学习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上一篇:关于购买防暑降温物品的请示下一篇:英语老师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