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

2024-06-19

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精选6篇)

篇1: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

《农村改厕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规范农村改厕管理工作,加快农村改厕进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农村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第三条 农村改厕工作遵循政府组织、部门负责,财政补贴、多方筹资,社会参与、群众动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四条 全国爱卫办统一管理全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作用,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

第五条 省、地市、县级爱卫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管理农村改厕工作,制定改厕发展规划,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推进改厕工作。

第六条 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群众需求,制定改厕计划,建立健全农村改厕效果评价体系,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第三章 技术培训与健康教育管理 第七条 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组织技术部门,动员社会机构、团体及志愿者,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农村改厕活动。

第八条 根据全国爱卫办的部署和地方各级爱卫办的实际需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农村改厕的不定期技术指导。

第九条 省、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所辖地区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粪便无害化效果监测与卫生学评价。检测、分析、评价方法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执行。

第十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所辖地区农村改厕技术工作,包括对施工单位与个人、检查验收人员、基层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等。

第十一条 各级健康教育机构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类宣传载体,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改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群众自我管理、正确使用卫生厕所等健康行为的形成。

第十二条 技术培训内容包括:粪便无害化原理、厕所建造技术、厕所使用与管理要求、厕所建造质量的现场检查与验收方法、厕所的卫生学评价方法、改厕与肠道传染病等防控相关卫生知识以及传播技巧等。

第四章 产品安全和质量保障管理

第十三条 省、地市、县级爱卫办负责监督本地区改厕产品的质量、相关企业后续服务等。承担厕所建设的单位与个人,在持有资质证明前提下,必须经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承建、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 选择整体结构或预制产品,需经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性检测、评价并出具报告报省级爱卫办备案。

第十五条 厕所的结构、材料均应符合《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不得任意改变规范技术要求与施工质量。不宜使用对农田土壤、居民环境、人体健康具有影响的材料

第十六条 企业参与产品供应投标时,应提供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资料和样品。中标产品在未经申报批准的情况下,不得改变产品的质量,企业对售后服务应有明确的文字承诺。

第十七条 新改厕的地区,应先建造“示范厕所”,经省级爱卫办认可后,方可在该地区推广。

第五章 检查与验收管理

第十八条 省、地市、县级爱卫办负责对本地区新、改建厕所的检查验收,开展不定期检查、监督与技术指导,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辖区内改厕的验收。

篇2: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江西省农村改厕管理工作,加快农村改厕进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全国爱卫办制定的《农村改厕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西省农村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第三条

农村改厕工作遵循政府组织、部门负责,财政补贴、多方筹资,社会参与、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四条

省爱卫办依据全国爱卫办下达的农村改厕项目任务统一管理农村改厕项目工作,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团体的作用,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

第五条

设区市、县级爱卫会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统一管理农村改厕工作,制定改厕发展规划。积极协调卫生、建设、农业、环保、财政等爱卫会委员部门共同推进改厕工作。

第六条

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项目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导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根据执行能力和群众需求,建立改厕项目申报制度,申报项目要切实反映农户的改厕愿望,认真摸底统计户数,制定改厕计划,建立健全农村改厕效果评价体系,推进农村改厕工作。

第三章 技术培训与健康教育管理

第七条

各级爱卫办负责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组织技术部门,动员社会机构、团体及志愿者,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农村改厕活动。

第八条

省爱卫办负责组织各设区市农村改厕管理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的改厕技术培训,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不定期技术指导。

第九条

设区市爱卫办负责组织所辖县(市、区)农村改厕管理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技术培训。并协调本级疾控机构对辖区内农村改厕后的粪便无害化效果进行监测与卫生学评价。检测和评价方法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执行。

第十条

县级爱卫办负责乡(镇)村的改厕技术培训,培训包括对施工单位与个人、检查验收人员、基层干部等相关人员。

第十一条

各级爱卫办负责协调健康教育机构,充分利用农村各类宣传载体,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改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群众自我管理、正确使用卫生厕所等健康行为的形成。

第十二条

技术培训内容包括:粪便无害化原理、厕所建造技术、厕所使用与管理要求、厕所建造质量的现场检查与验收方法、厕所的卫生学

评价方法、改厕与肠道传染病等防控相关卫生知识等。

第四章

产品安全和质量保障管理

第十三条

省、设区市、县级爱卫办负责监督本地区改厕产品的质量、相关企业后续服务等。承担厕所建设的单位与个人,在持有资质证明前提下,必须经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承建、经营活动。

第十四条

厕所的结构、材料均应符合《江西省农村改厕技术规范》的规定,不得任意改变规范技术要求与施工质量。不得使用对农田土壤、居民环境、人体健康具有影响的材料。

第十五条

厕所的主要材料,要有相关部门进行的安全性检测、评价报告,报设区市爱卫办备案。

第十六条

建造厕所的主要材料应由县级爱卫办按有关物资采购规定统一组织招标采购。企业参与产品供应投标时,应提供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资料和样品。中标产品在未经申报批准的情况下,不得改变产品的质量,企业对售后服务应有明确的文字承诺。

第十七条

新改厕的地区,应先由经过培训的改厕技术人员先行建造“示范厕所”,并现场培训相关泥瓦工与村干部,“示范厕所”经县级爱卫办的验收认可后,方可在区域内推广。所有的新建厕所均应有与计划相对应的编号。

第五章 检查与验收管理

第十八条

省、设区市、县级爱卫办负责对本地区新、改建厕所的检查验收,开展不定期检查、监督与技术指导,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辖区内改厕的验收。

第十九条

验收时,由爱卫办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检查验收内容主要包括:

1.组织管理:组织机构、示范活动、健康教育计划与内容、经费使用、使用材料采购与质量、工程队资质或泥瓦工培训情况等。

2.数量核对:按下达的改厕计划数与化粪池的编号和户籍表相对应。

3.质量评估:检查建厕选址、建造规格和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4.后续管理:厕所的正确使用与管理状况。

5.群众调查:群众改厕防病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改变率、对改厕工作满意度。

第六章 综合与长效管理

第二十条

改厕工作应实施档案管理。档案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与管理、技术培训、健康教育、效果检测记录等。对新、改建的户厕要建立电子户籍制度,动态掌握农村户厕分布情况。

第二十一条

建立奖惩制度。各级爱卫会定期对按时完成改厕任务、成绩显著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随意改变计划而又不报批、未完成改厕任务、重复建设、套取或挪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二条

各级爱卫办要结合新农村规划、疾病防控工作,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加强农村基本卫生设施建设和卫生管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从源头上防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第二十三条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包括农村改厕可持续管理运行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改厕应用的跟踪检查。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江西省爱卫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2

江西省农村改厕技术规范

前言

从源头收集粪便并将其无害化,是防控粪源性传染病传播重要措施之一。在农村地区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并进行正确的管理,对防控粪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将起到重要作用。为科学地指导农村户厕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全国爱卫办制定的《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制订本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新建或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的基本原则,以及材料、设计、施工、使用等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江西省农村地区户厕的新建或改建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19379《农村户厕卫生标准》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粪便无害化

有效降低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数量,使病原体失去传染性。

3.2卫生厕所

厕屋(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3无害化卫生厕所

按规范进行应用管理,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使失去传染性的处理设施的厕所。我省中央补助地方改厕项目推广的无害化卫生厕所主要包括三格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两种。

3.4堆肥粪渣、沼渣等,按规程堆放,使产生温度平均达到50℃以上并至少保持10天的有氧发酵处理。

4.技术要求

4.1基本原则

4.1.1农村改厕是预防粪源性疾病传播的环境干预措施,改厕目的在于粪便无害化。

4.1.2因地制宜地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

4.1.3新、改建厕所质量、使用和维护,均应符合《农村户厕卫生标准》的要求。

4.1.4新、改建农户住宅时,户厕应与住房建造同步规划、审批、建造、验收。

4.1.5户厕应主要建造在室内,三格化粪池建在室外。禁止在饮用水体15米内建造厕所,禁止厕所污水直接排入水体。

4.1.6三格化粪池清除的粪渣、沼气池清除的沼渣以及粪便污泥等,应就地或就近进行高温堆肥等方式无害化处理,处理效果必须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要求,禁止直接使用未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

4.1.7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特殊需要时,可在粪液、粪渣中直接加入足量的生石灰、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进行应急消毒处理,处理过程与处理效果必须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4.1.8提倡粪便无害化后粪液的农作物及植物应用,例如三格化粪池应在第三池清掏粪液;三联式沼气池的沼液应经沉淀后溢流贮存或应用。

4.1.9当地爱卫办应组织会同有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新建或改建厕所的技术指导、施工检查、健康教育、正确使用与维护卫生厕所的宣传指导、委托本级疾控部门对粪便无害化效果开展检测与评价。

4.2材料要求

4.2.1建造材料选择要求:选择的产品与材料应坚固耐用,有利于卫生清洁与环境保护。便器首选白色滑坡式带水封陶瓷制品,节水水箱式冲水最佳;水泥、钢筋与进(过)粪下水管等建造材料,必须是正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具有质量鉴定报告,并保留其复印件。

4.2.2卫生厕所预制产品要求:安排企业统一生产的预制式贮粪池和厕所设备,其安全性和功能必须经过省级爱卫办组织鉴定。

4.3设计与施工要求

充分考虑户厕整体结构安全、卫生、实用、方便、舒适。

4.3.1三格化粪池厕所

化粪池容积:化粪池的有效容积应保证粪便在第一池贮存20天,第二池贮存10天,第三池贮存15-30天。总容积不得小于2m3。第一、二、三池的容积比例为2:1:1.5。

化粪池深度:深度不少于1200mm,有效深度不少于1000mm,化粪池的上部应留有空间。

过粪管位置:过粪管应安装在两堵隔墙上,呈倒“L”型,过粪管间及过粪管与进粪管口间作对侧安置。其中第一池到第二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一池的底部1/3处,上端在第二池距池顶50mm至100mm;第二池到第三池过粪管下端(即粪液进口)位置在第二池的底部1/2处,上端在第三池距池顶与前同。

便器位置:以便器下口中心为基础,距后墙350mm,距边墙400mm。防渗漏:三格化粪池内侧必须倒角、双层抹面防渗处理,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粪池外侧也应抹面防渗处理。建成后应经渗漏检验。即加满水

观察24小时,其水位的减少,以不超过10mm为合格。

防裸露:防止粪便再裸露,蹲坑上应安装便器,化粪池盖板应密封,并在第一格及第三格部位设置清渣和取粪液活动盖,活动盖应安装可下沉式活动提手或隐藏式提钩环,禁止第三池不用的粪水裸露排放。

防浮:地下水位较高时整体化粪池应采取加厚粪池底板等相应措施抗浮。

防雨:粪池体至少要高出粪池周围房屋或道路的地平基准面(两者中较高者)50mm,即取粪口的上沿将高出地面100mm,防止雨水流入。如粪池体确实有需要不能高出地面的,应采用城市建设所用的密封式道路抗压窨井盖,且粪池也须相应做抗压施工。

防臭:可根据需要在第一池安装排气管,其高度应超出厕屋500mm。

冲水量:小便每次1-3L,大便每次3-6L。

4.3.2三联通沼气池厕所

沼气池的建造应符合户用沼气池相关标准材料、设计参数、施工验收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联通沼气池厕所应是厕所、畜圈、沼气池的三连通,施工时切实做到“一池三改”同步,人畜粪便能够直流入池,直管进料并避免进料口的粪便裸露,出料口必须保证发酵池粪液、粪渣充分发酵后方能取掏沼液的结构设计。

不采用可随时取沼液与沼液随意溢流排放的设计模式。

4.4使用操作要求

4.4.1三格化粪池厕所

启用:正式启用前在第一格池内注入清水,水位应高出过粪管下端口。用水:用水量以每人每天小于9L为宜。

清掏:半年至1年、或在使用中发现第三池出现粪皮时要清渣,并经高温堆肥或化学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安全:化粪池盖板要盖严,防止发生意外。清渣或取粪水时,不得在池边点灯、吸烟,防沼气遇火爆炸。

分流:生活污水不得接入化粪池,粪水与污水应分流。

4.4.2三联通沼气池厕所

原料:合理配置并充分利用畜粪、垫圈草、铡碎和粉碎并经适当堆沤的作物秸秆、蔬菜叶茎、水生植物、青杂草等。

沼液:可以作为农肥,但禁止作为牲畜的饲料添加剂、养鱼、养禽等。沼渣:应经高温堆肥等方法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做农肥。

5.监督监测

5.1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的监督监测,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5.2检测方法:血吸虫卵、沙门氏菌、粪大肠菌和蛔虫卵检测,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方法进行。

篇3:加快农村改厕推进新农村建设

1 厕所是反映社会变迁和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厕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人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1852年, 世界第一座冲水马桶式公共厕所在英国诞生, 标志着人类厕所文明进入新时代。进入21世纪, 世界各国的厕所文明参差不齐, 尽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走到了厕所文明的前列, 但还有相当数量国家的厕所设计与使用还停留在18~19世纪的水平。在新加坡厕所协会主席的倡议下, 2001年11月19日,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代表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并发表宣言, 成立了世界厕所组织 (World Toile Organization, 简称WTO) , 将每年11月19日定为世界厕所日。从此, 厕所问题如政治、外交、贸易、武器等问题一样登上国际会议的大雅之堂。2004年11月17日第四届世界厕所峰会在北京召开, 发表了《世界厕所峰会宣言》。

2 加快我国农村改厕的意义

我国卫生厕所资源开发很不平衡, 公厕绝大部分都在城市, 广大农村几乎没有公厕, 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不到50%, 属于世界落后水平。加强农村改厕非常重要, 是关系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的一件大事, 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2.1 农村改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即“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 开展垃圾集中处理, 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水平”。农村改厕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和除害防病,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提出到2010年要实现农村改厕率达到80%的目标。

2.2 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大大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 当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时, 基本上可以阻断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农村改厕, 可以清除粪便污染, 可有效减少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流行, 明显改善农民家庭和居住地的环境卫生面貌, 改善大农民卫生意识, 从而减轻农民的开支和负担,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和蒙古代表嘉德先生认为, 农村环境卫生的破坏, 直接影响着儿童身体和智力的成长发育。不良的环境卫生和个人习惯, 还带来疾病、贫穷、落后的恶性循环。

2.3 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村改厕可减少土壤污染, 保障农村饮用水源不受污染, 保障农民用水安全。改厕后提供的粪水是清洁高效有机肥, 大面积使用此肥, 可减少农田污染, 减少农民生产成本, 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2.4 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改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它对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 改变农村陋习, 培养农民讲卫生、讲文明,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农村改厕进展缓慢的原因

3.1 改厕过程中存在思想障碍

长期以来, 由于受不良卫生习惯的影响, 绝大多数农民往往是房子盖得很漂亮却不重视厕所的改造建设, 主要是思想认识上存在问题。一是厕所在农民心中的定位较低。厕所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位置远远没有衣食住行那么迫切和重要, 更何况现在农民衣食住行医等并不是完全无忧的。二是农民对于改变现状的要求不强。由于农村很多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 留在家中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和未成年孩子。老人思想趋于保守, 不易接受新事物, 改变现状的要求不强。三是农村居民对卫生知识缺乏。由于疾病发作的延时性, 很多农民意识不到改厕与预防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

3.2 领导重视不够, 资金投入补助有限

有的基层干部认为, 改厕是小事情, 抓经济是硬任务。还有的干部认为, 搞卫生厕所是超前行为, 现在抓不抓无所谓。有的地方表面上也很重视, 政府年年签订农村改厕目标责任状, 但由于奖罚不明, 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的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 流于形式, 改厕任务也往往难以完成。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改厕工作。还有一些影响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象工程, 却不愿意把人力和财力投入到农村厕所改造上。省、市、区各级财政都对改厕工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资金, 同时要求各乡镇适当安排改厕配套经费, 但是由于各级补助资金都不能及时到位,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也对改厕工作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3.3 技术指导不到位

农村改厕需要技术指导。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 是一项新的工作, 需要技术人员的跟踪指导。技术人员主要由各乡镇村建人员和基层卫生防保人员担任。由于这两类人员平时工作比较忙, 任务繁重, 加之专业知识的不足,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改厕全程跟踪指导, 使无害化卫生厕所建成后验收难以达标。

4 加快农村改厕的措施

4.1 大力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和改厕的积极性

农厕改造不仅仅是对原有旧式厕所的物理改造, 更关键的是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 是对长期农业社会传统用厕习惯的挑战。应积极宣传动员, 让卫生观念深入农民心灵深处,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宣传、发动, 引导群众改厕, 调动农民的改厕积极性。

4.2 加大改厕工作力度, 增加对农村改厕的投入

现代农民应该使用现代厕所, 享受现代活, 这是农村发展的必然, 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农村改厕工作面广量大, 涉及多个部门, 须要政府的统一领导, 并把此项工作纳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大资金投入, 共同搞好农村改厕工作。

4.3 加强对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

篇4: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

1.农村改厕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厕所多以旱厕为主,非常简陋,粪便很难做到无害化处理,对水源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粪便中含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霍乱狐菌、伤寒杆菌等致病细菌;有肝炎病毒、灰质炎病毒等;有蛔虫、绦虫、血吸虫、钩虫、肝吸虫、鞭虫等寄生虫;孳生蛆及苍蝇。据专家介绍,在农村有80%的传染病是由于厕所粪便污染和饮水不卫生引起的,而与粪便有关的疾病就有30多种。目前,欧洲流行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传染病就是粪便污染周边环境造成的。农村改厕防病的形势相当严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就注意到农村厕所污染问题,并由全国爱卫会开始部署和推进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户厕的要求达到“四有”,即有墙、有顶、有便器、有贮粪池。由于当时国家只给任务指标,没有投入支撑,农村改厕标准很低。当时我省的建设指导标准是封闭式深坑厕所,虽然与传统露天厕所(茅房)相比,减少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但仍存在着污染地下水的问题,没有做到无害化或基本无害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和民众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国家对农村改厕工作十分重视,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和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承诺中明确提出农村改厕目标,即到2010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到2015年达到75%。从2004年开始国家设立中央转移支付农村改厕项目,2009年国家又将这个项目提升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改造标准也按无害化方向进一步提高,即达到有棚有墙、不渗不漏。提出建设改造的技术模式有6种。一是水冲式厕所。有上下水条件,并能与城镇排污管网联结的地方或有建设化粪池(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原理进行无害处理)条件的村屯,支持建设室内水冲厕所。这种类型在城郊和新建农民新村的地方应用较多。二是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由相联的三个池子组成,中间由过粪管联通,主要是利用厌氧发酵、利用寄生虫卵比重大于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于沉淀的原理实现中层过粪,粪便在池内经过30天以上的发酵分解,中层粪液依次由1池流至3池,以达到沉淀或杀灭粪便中寄生虫卵和肠道致病菌的目的,第3池粪液成为优质肥料。这种类型要求常年气温在15度以上,目前我国华南、华中、华东等长江流域采用较多。三是双瓮漏斗式厕所。这就是《世界经济调研》报道的类型。它是由两个高1.6米窄口瓮体和中间过粪管组成,前瓮贮藏粪便,利用厌氧发酵、中层过粪、沉淀虫卵、微生物拮抗作用,发酵后粪液流到后瓮并达到无害化。这种类型要求气温也比较高,采用较多是黄河流域河南、陕西等地,不适于在我省推广。四是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主要是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通过厕所、畜圈、沼气池的三连通,人、畜粪便能自动流入池内密闭发酵,生产沼气进行炊事、照明,实现资源利用、节省开支、环保低碳。这种类型在全国都有推广应用。五是双坑式厕所。建造2个贮粪池交替轮流使用,人粪尿用土覆盖,用土量以能充分吸收尿与粪水分并使粪尿与空气隔开为宜。这种类型在内蒙应用较多。六是粪尿分集式厕所。粪、尿分别收集、处理和利用。粪便用草木灰、炉灰、黄土等覆盖料覆盖,促进粪便无害化。这种类型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瑞典卫生署推荐推广的、无害化处理效果最好的技术模式,也是我省卫生部门近年来大力推广主推模式。

2004年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省爱卫会充分发挥项目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步推进,我省掀起了新一轮农村改厕高潮,改厕管理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空前高涨。截至目前,在我省农村402.8万户中,卫生厕所294万个,普及率73%。近三年我省实施了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重点推广粪尿分集式无害化卫生厕所55万个,普及率达13.7%。在我省1000个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中,目前在商贸集聚中心、旅游景点、人口集中居住区建成公共卫生厕所3137个,农户卫生厕所34.82万户,普及率达到8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其中建成室内卫生厕所2588个,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67313个,两项合计69901个,占1000个示范村40万农户的17.5%,糞尿分集式占1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说明全省无害化卫生厕所已重点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履盖。

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省重点推广的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本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目前还没有比粪尿分集式厕所更适合我省推广应用的。尽管这种厕所冬天有尿贮存、处理不便的问题,但是通过移动缸体、摔尿桶、定期清尿冰等措施,可以解决冬天应用问题。二是投资比较合理。我们对2010年双阳区奢岭街道前城村兴建的彩钢粪尿分集式厕所的成本进行了全面分析,具体是:需红砖550块,支出220元;水泥3袋,支出75元;河沙及运费35元;贮粪池开挖和砌筑人工160元;厕所地面漏空水泥预制板80元;彩钢棚、墙、门、贮粪尿池盖板和安装人工800元;排气管、排尿管30元;瓷制便器70元;合叶、门锁等小料10元,共计1490元。2011年双辽市新立乡荷花村建设的红砖粪尿分集式厕所每个成本1200元。比陕西省推广的双瓮漏斗式厕所每个成本4000~5000元,降低70%左右。三是实际应用效果比较好。主要是做到了粪便处理无害化,消除了蚊蝇滋生和厕所恶臭,减少了居室蚊蝇侵扰和传染病传播。四是受到农民的欢迎。

2.改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省农村改厕工作呈现出国家投入积极、部门推动有力、农民比较认可、工作推进扎实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2.1重视问题 尽管粪尿分集式厕所具有推广的优势,但由于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欠帐较大,路、水、电、气、房建设任务重,县(市、区)、乡镇和村往往把有限的投入用于其它领域,存在着对卫生厕所建设重视不够、推广不得力的问题。据统计,在千村示范建设中有不少的县市卫生厕所推广不足1000个,有的300~500个,最少才100多个。一位村支部书记讲:“在没有修建好村内道路、排水、广场、村部前,不会考虑建设卫生厕所,因为这不是农村最急迫的项目”。

2.2投入问题 据了解,国家大力支持农村改厕,我省建设1个粪尿分集式卫生厕所,2009和2010年补助400元,2011年提高到500元,并建多少补多少,数量不限,从吉林省上缴国家税额中直接留存。按规定每个厕所省级配套补助200元,县、市配套补助200元。不足部分由村和农民自筹解决。目前情况是,我省足额配套的只有延吉市、通化县和公主岭市,有1/3的县(市、区)配套为要求标准50%,有1/3配套为标准25%,还有一些地方没有配套。特别是近一两年建筑材料大幅涨价,建设成本急剧增多,除了国家和省里补助外,还有500~800元的资金需要落实。

2.3技术问题 受气候和农民生活习惯的影响,现有的厕所还未完全适应我省实际。主要是在冬天上冻后由于结冰的尿液无处使用和消耗,粪便也不能及时干燥并无害化处理,有的农民就不按分集方式使用。另外在一些地方操作上进行整齐规划,个别农户使用不方便,而本来已修建了很好的厕所,造成一些农户弃用,强推兴建的卫生厕所成了“摆设”。

2.4宣传问题 现在农村好多地方,基层干部群众对改厕问题尤其是建设卫生厕所好处,了解不够,缺乏改厕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3.加快推广农村卫生厕所的意见

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变农村面貌、培育文明风气、保护和提升农民健康和文明素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应加大力度、强化投入、加强引导、积极推进。

3.1落实改厕任务 制定 “十二五”期间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规划,到2015年全省卫生厕所做到全覆盖。全省尚有27%、108万户农民没有使用卫生厕所,对这部分农户厕所实施重点改造。“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建设粪尿分集卫生厕所20万户。建设任务落实到县(市、区)、乡镇和行政村。

3.2多渠道筹资 按照“向国家争取一点、省里补一点、地方配套一点、乡村拿一点、农户出一点”五个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每个卫生厕所除国家和省补助700元外,地方配套200元要落實到位。根据双阳、双辽和柳河经验,农民出资200元没有问题。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要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支持范围。农村环境整片治理、生态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资金也要向卫生厕所建设倾斜。同时,应通过各类环保组织捐建、绿色公益基金无偿投入等形式,吸引社会各方面的投入。

3.3实施整村推进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要率先实现卫生厕所全覆盖。根据县(市、区)卫生厕所年度建设任务,每年重点覆盖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坚持整村建设、梯次发展、批批跟进。

3.4整合各方力量 从部门职能看,农村改厕涉及卫生、环保、住房与建设、农业等部门。卫生(爱卫会)和农业部门利用改厕项目、沼气池建设项目,负责改厕推进工作;住房与建设部门负责人畜粪便以及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日常监管;环保、牧业部门负责人畜粪便资源开发利用。

3.5加强宣传引导 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广泛深入、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象生动地向农民群众宣传改厕的目的、意义,介绍改厕的方法、步骤,讲解卫生厕所的使用和管理。通过宣传发动,转变传统观念,增强卫生意识,使农民群众增强改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自觉地支持和配合改厕工作。

3.6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强化县(市、区)、乡镇、村的改厕主体责任,并将农村改厕纳入农村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农村改厕工作。

篇5:合肥市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07年09月11日 16时06分607

主题分类: 财税审计 建设建筑 农业农村

“改厕”

“专项资金”

合肥市财政局、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关于印发《合肥市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合财行[2007]222号

各县区财政局、团委、改厕办:

为推进我市农村改厕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合肥市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合肥市财政局

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四日

合肥市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市财政支持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的管理,保障资金的规范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财政安排支持农村改厕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的分配坚持总额控制、突出重点的原则。扶持政策由市改厕办与市财政局研究提出,报经市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四条 市改厕办每年根据农村改厕专项资金数额,结合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部

署和要求,制定下一年农村改厕项目分配计划,并报市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

第二章 项目管理

第五条 农村改厕项目申报立项、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由市改厕办负责组织,市财政局、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爱卫办参加。

第六条 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的补助和工作奖励经费政策向县、区有关部门公布。

第七条 新改的卫生厕所要符合相应的质量技术规范要求。申报单位对改厕资金项目立项、实施和资金使用要建立档案,规范管理。

第三章 资金管理

第八条 农村改厕专项资金主要由农户改厕补助经费、团市委(市改厕办)和县、区改厕工作奖励经费,以及团市委(市改厕办)改厕工作经费三部分组成。

1、农户改厕补助经费是指市财政局和市改厕办每年对农户新改卫生厕所的补助经费。

2、县、区改厕工作奖励经费是指每年市改厕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县、区组织开展改厕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并将考核结果报经市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对各县、区进行奖励的经费。

3、团市委改厕工作经费是指团市委、市改厕办每年用于组织县、区和乡镇、村农村改厕工作及活动的经费。

第九条 多渠道筹集农村改厕资金。采取政府补一点、乡镇筹一点、受益户出一点和农户自己动手省一点的办法,广开渠道,解决改厕所需的物资和资金。

第十条 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申报程序:

1、每年初,由县、区团委(改厕办)向团市委(市改厕办)申报拟改厕数量,团市委(市改厕办)审核下达改厕任务。

2、县、区改厕办要采取措施,并集中申请市改厕办验收,市改厕办组织验收合格后,按照相应的补助标准下拨改厕经费,并上报市财政局。

第十一条 市财政局和市改厕办对农户普通三格式卫生厕所改厕补助标准为每户100元。按照规范设计进行沼气池式改厕,市改厕办一般不予补助。

第十二条 农村改厕专项资金的下拨全年分两次进行。

1、每年4月,在农村改厕项目确认和工作计划下达后15日内,市财政局下划或拨付全年补助经费总额的50%,作为县、区农村改厕项目启动资金。

县、区财政局接到改厕专项资金后,应及时将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拨付给农村改厕项目实施单位的团组织。

2、12月上旬,团市委(市改厕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县区落实农村改厕项目任务进行检查验收、考核评比,并根据检查考核结果,提出剩余部分改厕补助经费拨付的意见,报市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由市财政局一次性拨付当年剩余部分改厕补助经费和工作奖励经费。

第十三条 农村改厕专项资金应设立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农村改厕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要自觉接受社会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市改厕办每年将不定期地对农村改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市财政局。

第十五条 县、区及乡镇人民政府应加大对改厕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不得挪用、挤占改厕专项资金。

第十六条 农村改厕项目实施单位不按规定使用农村改厕资金,市财政局和市改厕办可停拨农村改厕项目资金或中止农村改厕项目的执行,责令整改。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和市改厕办负责解释。

篇6:农村改厕工作方案

【篇一】

根据省市<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寿政[2017]51号)文件要求,为推进我镇农村改厕工程的实施,确保完成省、市、县安排的改厕工作任务,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尊重群众意愿,统筹考虑各地自然条件、农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制定改厕计划,合理确定改厕模式,强化项目实施管理,明确农村改厕阶段性工作目标,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工程建设。

二、目标任务

农村改厕主要是对全镇农村不能纳入污水管网集中收集处置系统的自然村庄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年,完成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水改厕专项规划设计及可研编制,以村(街)为单位,完成自然村庄改厕任务普查,制定农村改厕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同时完成今年安排的1000户改厕任务(各村街可相对集中安排试点村庄,作为以后的改厕示范)。

三、工作重点

1.改厕模式。根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要求以及村民承受力,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模式。主要推广使用装配式三格化粪池卫生厕所,按照单户人口数,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可利用现有旱厕进行改造,经过开挖、整理、基础夯实、铺设垫层后,将化粪池正确放置后素土回填,提倡使用较为耐久的PE材质的三格式化粪池。

2.组织实施。按照“统一设计、统一采购、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实施改厕工作。镇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实施农村改厕工作,分解计划,安排落实各村(街)改厕任务。各村(街)是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设备采购、组织施工队伍,并进行施工管理及质量监督。

3.技术指导。镇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村(街)管理人员和改厕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农村改厕质量管理制度。各村(街)要安排专门力量,负责本村(街)改厕工程的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今年改厕任务,同时通过试点,为后三年全面实施农村改厕积累工作经验。

4.信息上报。各村(街)要逐户建立农户改厕档案,做到全面、真实、准确。并于每月2日、15日前将农村改厕任务完成情况报镇政府。

四、方法步骤

1.动员部署、分解任务。全面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全镇农村改厕工作会议,层层动员部署,组织技术培训。将**年镇政府安排的1000户改厕任务分解下达至各村(街),确保9月底全面完成改厕任务。

2.确定对象。各村(街)逐户落实参加改厕的村庄、农户名单,并根据实际制定改厕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3.招标采购。镇政府负责做好装配式三格化粪池、改厕所需厕具招标采购工作。

4.组织施工。

各村(街)组织施工队伍实施改厕工程,按照提供的改厕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施工,力争在一个月内完成改厕任务。

5.户厕验收。改厕工程验收由镇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住建所、国土所、财政分局、美丽办参加,逐户验收。农村改厕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农村改厕工作,住建所、国土所、美丽办等部门要立足自身工作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保障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部署推动此项工作。

2.落实资金保障。建立农村改厕财政资金补助、村集体资金支持、村民自筹相结合的费用分担机制。今年试点改厕户,每户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补助800元,其余由村集体经济支持和村民自筹解决。

3.强化监督考核。今年的农村改厕工作将作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的主要考核内容之一,考核结果纳入镇村于部年终绩效考评,并于当月绩效挂钩,改厕任务完成后,镇政府对完成好的村街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四名,分别奖励3000元、2000

元、1000元基础奖,对验收合格户,另外奖励村(街)每户100元。同时对后两名因工作不力,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改厕任务的村街全镇通报批评。

4.营造良好氛围。各村(街)要大力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政策措施和重要意义,采取多种途径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农村改厕工作,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农村改厕工作推进的良好氛围。

【篇二】

为配合做好汊涧镇旱厕改造建设工作,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按照我省农村“三大革命”建设标准要求,我镇在各村开展旱厕整治工作。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建议实施方案如下:

一、由各村安排人员对各村范围内旱厕、猪圈、鸡舍等情况进行摸排统计,并按照拆除标准进行详细分类,列出清单

二、拆除旱厕

1、拆除过程

①第一阶段:由农户限期自行拆除

②第二阶段:对到期未拆除的,由镇、村统一拆除

2、拆除标准

(1)农户院外:

①旱厕、猪圈、鸡舍等一律拆除

②粪缸移除或深埋

③鸡舍鸭棚拆除后可以入院内摆放

(2)农户院内

就地改造成水冲式厕所

三、旱厕改造(分三类)

1、蹲坑式

2、坐便器式

3、无蹲坑、坐便器

四、拆除价格标准

1、蹲坑式(2400元)

2、坐便器式(2400元)

3、无蹲坑、坐便器(2000元)

(三种规格含PVC管子、化粪池、自来水管子)

五、要求

1、PVC管子规格φ110mm2、PVC管子长度不超过8m3、自来水管子长度不超过10m4、在铺设管道时,管子超出中标范围内,有一米补一米

六、中标要求

1、中和价

2、中标后无其他补价要求

【篇三】

群众路街道地处辖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219户4192人。我街农村现有公共厕所14个(其中水厕5个,旱厕9个),村民自建卫生水厕所681个,旱厕416个,使用公共厕所122户。(其中五星村334户、北庵一组35户、柳沟村一组31户已棚户区改造搬迁)为加强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区上文件要求,结合我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全街改厕任务目标为:为防止重复建设,城市规划区内、城郊农村有拆迁任务的村不改厕,下达改厕任务的村及任务为:加快北庵村二组、三组、四组改建并大网水厕,柳沟村二组棚户区改造步伐,三组建并大网水厕38座(或公共厕所2座),为八里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改建水厕231户(或公共厕所12座),协调上级市政部门加快排污管网延伸。到2020年全街卫生厕所达到90%以上。

二、重大意义

农村改厕是改善农村环境和卫生条件,促进农民身心健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但农村厕所脏、乱、差现象任非常严重,农村的简陋厕所也是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一个重要传染源,而卫生厕所的建设是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多种疾病,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和农民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改善农村环境、发展生态农村的务实之举。农村改厕对于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造福广大农民的“民生工程”。办事处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时间安排

今年的农村改厕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年7月下旬—**年10月下旬)。一是制定改厕方案。做到底数清楚、登记入册。二是宣传发动,落实任务。采取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农村改厕的认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各村要把今年改厕的任务落实到户。三是各村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户厕改造类型,全面启动农村卫生户厕改造。

2、实施阶段(**年10月—2020年6月)。农村改厕工作全面展开,到2020年6月底,各村要全部完成卫生厕所改建任务。

3、验收阶段(2020年6月下旬)。逐级进行验收,并将改厕具体情况及验收情况上报区爱卫办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我街改厕工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街改厕工作的开展,深入细致地做好发动、实施和验收等工作。各村要切实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解决改厕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人、财、物和技术服务的落实。

2、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农村改厕工作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培训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和设立固定卫生宣传栏、刷写农村改厕墙体标语等宣传活动,宣传卫生知识,深入做好思想工作。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到群众中去,讲道理、算细帐、教方法、细指导,帮助村民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厕工作的认识,引导他们自觉投资、投劳,主动参与改厕建设,把改厕转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要组织群众前往改厕示范户实地参观,为广大群众提供“眼见为实”的学习机会。要鼓励党员、干部、村医及教师带头改厕,建立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民转变传统观念,引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作好改厕村民组、户的选择,打好工作基础。选择好改厕组、户是改厕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选改厕村时坚持几个优先:一是住户集中优先;二是文明生态优先;三是新农村示范点优先;同时,改厕村要选择规划合理,村容村貌整洁、多数农户改厕积极性高,交通便利的自然村作为试点。

4、搞好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农村改厕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安装使用上如果指导不当,不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反而会造成人、财、物浪费。为此,要协调区爱卫办召开培训会,组建专业队伍严格按照全国爱卫会推广的卫生厕所建设技术规范及要求施工建设。要本着“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的原则,确保各个环节不出问题。从物料准备、厕所选址、厕瓮安装、卫生厕所的维护等方面,给予村民全程服务。要严把改厕质量关,每个村要有专人验收,保证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5、积极筹措经费,扶持农村改厕。积极筹措农村改厕项目资金,按照“上级补助为主、农户出资为辅”的方针筹措资金。

6、齐抓共管,严格考核。要充分发挥农村改厕工作组织协调、协调区爱卫办做好业务指导作用,认真组织改厕工作的实施和落实,并做好监督检查等工作。对改厕进度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并把改厕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三年的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对改厕工作成绩突出的村及个人给予表彰。

关于印发群众路街道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方案(**-2020年)的通知

各村:

为加强农村改厕工作,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区爱卫办文件要求,结合我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请各村抓好落实。

【篇四】

为贯彻落实《**市2019年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有力推进“厕所革命”,特制订本方案。

一、任务

根据市卫计局《**市2019年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安排,2019年我办应完成农村户厕1000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

二、无害化厕所主要类型和建造标准

全国爱卫会推荐的无害化厕所类型: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双瓮漏斗式厕所、三联通式沼气池厕所、具有完整上下水道系统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水冲式厕所。建设标准符合《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粪便无害化处理;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参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厕所建设技术规范见附件2)。

三、时间安排

(一)启动阶段(3月5日-3月20日)

各村、社区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合理选择改厕类型,统筹安排改厕任务和时间节点,强化推进措施。

(二)全面实施阶段(3月21日-11月30日)

我办结合各村农村整体规划和农户家庭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合理选址、成片改厕”的方法,组织开展改厕工作;市爱卫办将定期深入农户,加大改厕技术指导力度,确保改厕的质量和效果。

(三)考核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

卫计办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逐村逐户验收,将所建厕所进行实名制登记、编号、造册和建立档案,并在门前醒目位置安装“卫生厕所示范户”标识牌。

(四)汇总上报阶段(12月21日-12月31日)

卫计办检查验收后,完成户厕台账、工作资料的整理归档,并将验收情况进行总结,上报市爱卫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筹集资金,全面开展改厕工作,要将农村改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工作重点,统筹协调,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信息报送。卫计办配合市爱卫办要做好改厕工作的技术培训指导,督导检查,考核验收,汇总统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完善调度统计制度,严格执行工作进度月报制度,各村每月8日前将上月农村改厕进度情况报金城办卫计办公室。

【篇五】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实现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根据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要求,现就加快实施“厕所革命”工程,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建立政府统一部署、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实行县、乡镇(街道)、行政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根据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疾病流行特征和农户用肥习惯等,科学选择改厕模式,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农民的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行政村为单位,整村、整乡组织实施农村改厕工作。

二、目标任务

今年全面启动农村改厕工作,年底前完成农村改厕任务3.5万户,姚庄乡、黄道镇、广天乡实施整乡推进,全面完成农户改厕任务,其他乡镇以整村推进为主;2020年扩大范围,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三、工作内容

(一)制定工作计划

各乡镇要组织开展一次排查摸底行动,澄清已改厕户数和需改厕户数,以村为单位,分户建立档案。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改善人居环境等,科学论证,合理制定农村“厕所革命”推进计划。

(二)合理选择模式

1.“单户改厕、专业抽取”模式。采用新型一体式三格化粪池进行单户改厕。

2.“粪污直排、集中处理”模式。邻近污水处理厂的村庄,将化粪池中的粪液和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网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3.其它模式。在极少数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区,不适宜采用上述两种模式的,可以选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改造。对有沼气池并符合改造条件的农户,推荐使用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行厕所入室。

(三)强化服务指导

各乡镇要结合农村实际,帮助农户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使改造后的厕所既使用安全,又方便美观;要加强对改厕施工人员的技木培训;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改厕一线,指导服务好农村改厕工作;对改厕所需的厕具,各乡镇要统一采购、统一供应,备足备好。

(四)严格质量监管

严格按照《农村户厕卫生规范》(CB19379-2012)强制性技术标准和我省《一体式化粪池》(DB41/T1605-**)地方标准组织施工,各村要组建一支村组干部、村民代表、建筑工匠等组成的检查组,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五)完善建管机制

各乡镇以村为单位,对农村户用厕所统一编号、登记造册,建立改厕农户档案,形成农村改厕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改厕农户无遗漏、档案内容无差错。要实行精准改厕,完成一个,销户一个。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引导,在明显位置张贴使用须知,让群众正确使用改造后的厕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探索建立农村厕所管理运营的社会化组织,切实解决改厕的后续维修问题。

四、组织验收

改厕主体为村级基层组织,主要负责建立改厕工作台账,台账登记造册一式4份,村、乡、县、市各留存一份,附施工前、施工中、施工验收(室内、室外)至少4张照片,施工资料归档管理;县、乡、村三级逐级验收、签字,加盖验收单位公章,保证改厕数据真实性和改厕工程质量。完成一个村验收一个村,奖补资金兑付一个村。

五、资金使用

改厕资金按每户1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主要用于购置厕具和施工费用,不足部分由乡镇、村、农户自筹解决。县级奖补资金600元按改厕任务数分期拨付到乡镇。省、市奖补资金到位后按完成任务数及时拨付。具体奖补程序可以采用村级“四议两公开”形式进行。对于整村推进进度快、效果好的行政村,县财政再按每座50元标准予以奖补,作为村级工作经费。

六、工作保障

上一篇:钻探工程题库下一篇:维修人员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