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2024-06-13

高校声乐教学论文(精选9篇)

篇1: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高校声乐教学思路

声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不仅与学生个人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培养策略有一定关联。

高校声乐教学思路

第一篇: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改革

一、高校声乐专业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不断扩大,使得音乐学院的专业设置也愈来愈多,音乐教育专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声乐教学作为音乐学院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当前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据长期教学实践总结,当下声乐专业教学不仅存在着教学模式呆板、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硬件设备落后、授课效率低下的问题,还存在着声乐教学目标不清晰,师资综合能力不足等缺陷,

导致很多学生专业素质较差,有的连基础的声乐教学能力都不具备,对当今社会音乐发展趋势的把握更无从谈起。

尽管高校音乐教育消耗了大量时间、资源和精力来培养声乐人才,最终却出现学生难以成才的尴尬现象。

不少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由于自身音乐素质的不足,在教授学生时便会时常出现自己会唱却不会教,或者仅仅只是照本宣科的读教案。

因此也导致很多中小学生在声乐学习的入门时期便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段,即使具备较高的声乐天分也很难发挥出来。

照此下去,又使得一大批音乐潜力股被埋没,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这也与“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的,使个体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发展”的现代教育观的核心相违背。

另外,当前的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

一些学生虽然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声乐基础知识也较为扎实,但在登台表演能力方面却存在着严重不足,无法在舞台上展现出应有的技术水平。

这也是由于高校音乐教学设施的缺乏,学生参加的表演活动极为有限,自然很难培养出良好的表演能力,学生学习声乐专业知识更多的也只是应用于自己玩乐。

因此,作为学生成才的摇篮,高校必须认真总结当前声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的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完善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制度,

为学生成功的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声乐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当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高校声乐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分为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两种。

其中,专业声乐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较多侧重于学生的演唱技能与表演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

而普通高校在声乐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主要是依据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学生的实际声乐学习情况不容易被及时了解反馈,从而使教学收效甚微,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声乐知识。

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大高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普遍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学生演唱能力与表演能力的重要性,忽略了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价值与审美能力,使得声乐表演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声乐表演的学习更多的`只是依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模仿,不能够深刻的认识了解到声乐的本质与灵魂,严重影响了未来声乐教育的发展。

(二)声乐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当前,各大高校在声乐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由于过多的强调声乐教学的表演价值,片面的追求“贪多贪大”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声乐素养的培养。

因此,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教学内容便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方向上与所学内容产生偏差,学生对声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存在严重不足。

另外,传统的内容设置模式使得声乐教学形式多为理论教学,学生较少有机会参与到声乐实践中去,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声乐教学内容的接受。

(三)声乐教学模式不科学

目前,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仍较多的沿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但教学方式落后,教学针对性也不强。

教学过程不能够结合学生声乐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对当前一些较为流行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还不够完善。

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停留在单纯的唱歌模仿上,失去了对声乐学习的主动和创新意识。

高校在课程模式设置上对学科间关联性的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声乐教学的局限性。

由此可见,声乐教学模式的不科学性严重影响了高校对声乐人才的培养。

(四)声乐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不足

作为高校的声乐教师,不但是声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还是一名优秀的声乐表演者,其自身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学生的学习状况。

而由于高校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很多声乐教师很少有机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专业培训,导致其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上存在严重缺陷。

三、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与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只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声乐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高校在制定声乐教学与培养目标时,就应坚持专业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尽可能提高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声乐表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声乐表演技巧与方法的传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对声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声乐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高校还要不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声乐教学实践,使声乐教学目标尽可能的符合现代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

(二)制定合适、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只有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可以保证声乐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高校需要选择适应当前学生学习特点的声乐教学内容,并提高相应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教授声乐课程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演唱与表演方法,还要深入了解到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与环境,全方位的把握作品信息,并将其准确的传达给学生,增加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感受力与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声乐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一些较为难懂的声乐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

只有这样,声乐教学效果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改革声乐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师和学生融入学习的氛围中,也是有效声乐教学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地知识传授功能,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这时就需要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根据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

在传授声乐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但可以进行“一对一”教学模式,还可以利用现代较为便捷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将相关教学资源传递到学生面前,

进行多种渠道的沟通与交流;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个别课”、“小组课”或“集体课”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进行声乐教学。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的发挥集体教学模式优势,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不断地交流与学习中开拓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四)重视声乐实践教学

声乐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多唱多练”才能够较好的掌握声乐教学中的演唱与表演技能,因此,高校在设置声乐教学课程时,必须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对声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找到表演感觉。

另外,高校还应尽可能的提供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实践中去,并引导学生对经典歌曲进行创新与改编,激发其创作意识与创作灵感,进而提高自身综合音乐素养。

如此,既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创作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声乐课程学习的自信心。

(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篇2: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新要求,已经不适合在声乐教学中继续使用,亟待变革。

但是,很多高校声乐教师仍然一直采用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进行授课,并未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考虑,教学模式的设计业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导致对课程的设置十分不合理,过于单一,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目前很多高校声乐教学过度于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述,没有及时的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结合,使得学生难以对声乐课程产生兴趣和热忱,仅仅停留在对教师唱功的模仿层面,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另外,高校声乐教学缺乏特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声乐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值得引起高校声乐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强化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明确高校声乐教学目标和内容

改革和创新高校声乐教学必须始终坚持将为社会音乐文化服务作为其教学培养目标,确保声乐培养方向能够及时和社会需求相接轨,不仅对学生声乐演唱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还应该加大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比重,鼓励学生对歌唱比赛进行组织,

并积极参与到各种音乐会以及演唱会中,亲身感受那种演唱氛围,对优秀的演唱作品进行分析和思考,以便从中得到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的声乐演唱和审美能力。

同时,声乐教学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声乐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声乐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加强对各种声乐文化的认识和学习力度,转变教学理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创作出更好的声乐作用,实现为社会音乐文化服务的伟大目标和理想。

(二)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的开放化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在对学生声乐演唱能力和组织演出水平进行培养和提高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及时的与社会相接触,对社会有个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还必须对目前的教学弊端进行审视和反思,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经常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声乐实践活动。

另外,适当的开展音乐文化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提高高校声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声乐教师作为高校声乐教学的主导力量,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声乐教学的呈现效果和质量。

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校声乐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首先,声乐教师必须不断转变自身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强化其声乐理论和专业技能,善于对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和应用,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该和学生就声乐理论和实践与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和交流,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

篇3:高校声乐教学刍议

一、高校声乐教学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声乐课程所持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从十七十八世纪的古典艺术歌曲、浪漫时期的歌剧以及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且主要选择独唱作品。例如:乔尔达尼的《Caro mio ben》、亨德尔的《Ombra mai fu》,以及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选段和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等。这些作品确为声乐艺术宝库中不朽的经典之作,其年代亦基本涵盖了西方音乐历史中的巴洛克晚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中国声乐史的近现代时期,但就声乐艺术史学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二十一世纪初)来看,仅仅着重于古典、浪漫,以及中国近现代这一音乐史段便有了某种程度的局限性。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声乐课程对他们而言是必修课而不是“主修”课,由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差异,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自习时间于声乐练习。在这些学生之中,更有一部分人进校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很短时间或者是从未学过声乐,从而使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声乐教学工作只能从基础起步,而且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必修课程的开设年限一般仅为两年半至三年(各院校的开课年限及开课方式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热情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方面所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均会直接影响到普通高校声乐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积极调整和充实普通高校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热情和效率,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主动和全面,是一项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教改课题。

二、声乐教学内容的拓展

1. 音乐历史时期的两端扩展

一方面,可引入古典声乐时、浪漫时期以及中国近现代时期的优秀声乐作品,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这一时期声乐作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应该使二十二十一世纪各种风格、民族特点(包括国外)的声乐作品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之中均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其中包括中国现代作曲家的声乐作品,亦可包括诸如各少数民族的淳朴民歌、国内外音乐剧选段的流行声乐作品。二十一世纪的声乐艺术也记录下了一百年来音乐探索的所有方向,因此,任何忽视对二十一世纪声乐作品学习的声乐课程,其教学内容都是不完整的。

2. 增设“声乐教学法”课程

在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入学时就应开始“声乐教学法”课程。“声乐教学法”主要研究和阐述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过程、规律、原则和方法。就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而言,“声乐教学法”内容的引入将在多个层面上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那些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来说,“声乐教学法”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声乐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声乐初级阶段的学习。这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习更有成效,也更有乐趣。还有些学生进校时已具备了较强的声乐演唱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声乐教学法”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声乐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演奏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声乐教学法”也会在部分学生今后可能从事的声乐教学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3. 增加合作性曲目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声乐是一件特殊的乐器,它因人的性别、生理的不同,而能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合作演唱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不足,我们应当在声乐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合作性曲目,如男声(女声)小合唱、男女二重唱、声乐与其它乐器的配合作品,等等。

4. 增加“声乐艺术史与声乐作品赏析”课程

声乐学习不仅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声乐学生还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所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载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例如:声乐艺术史及声乐文献及其研究资料;与声乐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资料;作曲家及其风格、作品的介绍与分析资料;其它相关艺术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资料;歌唱家的演唱录音、录像介绍与赏析资料;各种乐谱版本资料;各种相关的美学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突破声乐课程学时以及自身演唱水平所带来的限制,在更高的层面上对声乐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这应该是开设普通高校声乐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

这几个方面的声乐教学内容的拓展同时不仅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

篇4:高校声乐教学探索

关键词:声乐教学 高校 现状 反思

一、高校声乐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的声乐教学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之中,并在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重视与发展。20世纪初集体歌唱的形式以学堂乐歌的方式进入了普通高校的课堂。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歌唱活动对人的影响的研究也有了许多新进展,这些都为早期的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教学奠定了基本的实践借鉴与理论基础。经过不断发展,歌唱教学逐渐成为了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的实践也开始以合唱团的形式陆续在普通高校中发展起来,同时,声乐教学也开始在高校中实施,并成为了大学生所喜爱的艺术教育课程之一。随着声乐教学在高校中的不断开展与深入,教学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教学的层次也在逐步提升。

高校中开设的声乐类课程多种多样,例如声乐、声乐艺术实践、中外名歌学唱与乐理、中外民歌欣赏与实践、声乐艺术鉴赏、合唱指挥、歌剧欣赏等。近几年来,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教育部陆续在一些高校内进行了艺术师资培养试点。这些举措的推出为普通高校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开拓了视野,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到目前为止不少高校在声乐教学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为声乐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也日益在高校丰富起来。

二、高校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和保障机制,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首先是我国关于高校声乐教学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与国外相比甚至还比较落后。同时我国目前与高校声乐教学相关的,并且具有一定深度与创意的资料相当稀少。普通高校声乐理论研究薄弱直接与声乐教学实践活动有关。正是我国关于声乐教学的实践活动过少,为声乐教学的理论研究提供的资料过少,从而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入直接受到了影响。

其次是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很多高校对于声乐教学的意义与优势认识不够充分,在许多高校中的音乐艺术课程的地位偏低。许多高校中开设的间接与声乐教学相关课程在它们的音乐艺术课程中所占比例很小,而直接与声乐相关的课程则更少,甚至还有的高校没有开设和安排声乐课程。

高校声乐教学实施的最大困难是缺少与声乐相关的各种教材。有许多高校的声乐教学都是缺少适用教材的情况下进行的,许多的高校进行教学时都采用的是各种专业教材,有的甚至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材。

目前高校中关于声乐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也还比较落后。在很多高校中长期以来都没有专职的声乐教学老师,同时还存在着教师数量不够、学历偏低、经验不足等各种不良现象。

三、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一)改善高校声乐教学的软硬件

第一,加强对声乐教学相关的理论研究,并根据当前各高校的共性编制合适的教材,让声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有统一的标准。各个高校应该对声乐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教材的编制是改善目前我国声乐教学现状的首要条件。有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各高校的声乐教师根据自己所在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安排与组织,以便能够提高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第二,加强对声乐教学意义的认识,提高对声乐教学的重视。对于已经开设声乐教学课程的高校,应该开设更多的与声乐相关的课程,增加声乐教学课程在音乐艺术课程中的比例。对于还没有开设声乐教学相关课程的高校应该积极开设声乐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们能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声乐课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三,加强高校声乐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主要是聘用更加专业的声乐教师任教,对于现有的声乐教师要不定期进行培训深造,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对声乐教学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能够满足所提出的新要求。各个专业的音乐艺术类师范院校要加强对于声乐教师的培训力度,以能够向各高校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专业的声乐教师。加强对声乐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仅可以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加强对相关理论的实践研究。

第四,有效利用各种现代化设施进行辅助教学,例如CAI。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简称,它具有针对性强、形象生动、不受时空限制等诸多特点。CAI在声乐课堂的教学中有着诸多的优势。例如:可以进行教学重心转移,突出学生的主管意愿;进行教学形式变革,实现声乐课程的跃变;拓宽教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思路

第一,声乐都是情感的教育,它主要通过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来陶冶人,教育人。教师平时应注意培养学生不断拓宽自身艺术视野的意志力与自觉性。把握学生的心理调节,让学生在一种很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掌握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与气息等。除了培养学生的稳健自信,通过声乐教学中欣赏优美动听的旋律,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和神韵,可以培养学生爱美心理。在声乐教育中,通过让学生参加轮唱、合唱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增强他们的集体思想意识和凝聚力。

第二,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其独特的传统音乐文化,是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与文化的沉淀,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可以从民族性方面着手。声乐教学应注重民族审美标准,充分发展个性,教会学生发现声音的美、体验美、展现美,弘扬民族文化。对歌唱艺术的评价,特别注意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讲究咬字与韵味,强调歌唱者声音的本色与个性发挥,自然真切。通过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不断丰富民歌曲目教学,可以使当代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培养其民族感情与自尊心。

第三,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学校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声乐的感知能力,即对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听觉上能有正确的心理反映。其次,需要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音乐语言”没有明确的语义性,其包含的内在情感、灵魂、精神并没有具体的指向,只是某种精神面貌、感情状态的表现。所以教师要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声乐的教育中要注意创新。学校应当借助于图书馆和电子网络提高学生的听觉水平,除了让学生接受不同歌唱家的演唱外,还要让学生对同一首歌曲的不同版本进行分析、欣赏、演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教师应该根据学的实际情况,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除了课程学习,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声乐演唱比赛和观摩,使学生处在一个活的现实中,既做扮演者,又做欣赏者,同时又是一名探索者和发现者,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大学生在发声方法、感知歌曲内容和创作手法、作品艺术处理等方面得到真实有效的训练。

参考文献:

[1]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刘昌明.声乐教学的审美意识培养与民族传统教育[J].艺海,2006,(2).

[4]孙瑶.谈互联网与网络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5,(6).

[5]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6]潘乃宪.声乐探索之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方玉

篇5: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一)声乐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声乐课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内容广泛、所涉猎的范围大等,对声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声乐教师除了要掌握教学所必需的歌唱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声乐实践经验,不能总是纸上谈兵,要具有扎实的声乐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

[1]现阶段,我国声乐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不乏优秀的专业教师,也有一部分人只是敷衍了事,毫无责任心。

(二)不能因材施教

目前的声乐教学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声乐基础不同,对声乐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不能“一刀切”,不能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一套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对学生有全方面的了解,包括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个性特征等,进而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因跟不上课程节奏而丧失学习兴趣。

二、改进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对策

(一)完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

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的目的,建立和完善一个完整的声乐教学体系非常重要。

有了明确的教育体系,才能明确声乐教学的目标,实现培养优秀声乐人才的计划,达到促进声乐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可能走弯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真对待,及早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可以借鉴他国声乐教学的优秀方法和手段,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传统声乐教学一路向前,走出自己的特色。

(二)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息息相关,只有科学的、先进的声乐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

作为授课教师,首先,应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常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类型和声部的定位。

其次,还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并结合声乐歌唱实际,要求学生按时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最后,要培养学生对于好的、美的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

(三)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教师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完成声乐教学的重要前提。

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需要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活动。

二是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声乐技能、技巧的培训,引导学生投入到声乐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可以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也能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进而推动声乐教育的不断发展。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所以,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深造,坚持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掌握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声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结语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声乐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备受重视,在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6:高校声乐教学的论文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规章影响之下,音乐领域发展不健全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通病。

就在这种不健全的制度影响之下,音乐发展也遇到了相应的瓶颈。

学校规章和教育大纲制定存在的问题也不是这个教育制度解决等完全改变的。

以此同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大纲建设,更加有助于教学计划的缓步推进。

很多学校在声乐教学方面都是盲目的,他们并没有结合实际,调查一下我们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又需要多少这样的人才,社会的饱和度是多少,人民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哪种音乐传统需要创新。

这些都是目前最需要知道答案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学校却没这方面的了解。

因此导致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不完善。

二、针对现在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途径

(一)改进学校管理制度,优化课程结构

学校领导一定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健全的高校声乐管理制度,对学生的教学制度和考核制度应该做一个调整,不能对学生太过放纵,严格管理学生的上课情况,务必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率。

但同时,学校更应该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结合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方法,设备等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相贯穿的制度。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程结构,使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借鉴其他国内或国外优秀高校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做到与时俱进,针对现在声乐的发展,结合一些流行的新鲜元素,加入到课程教学中。

多给学生们实践的机会,在一些学校或者社团的活动上,调动声乐系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信心,增加他们的舞台经验,锻炼他们的气场,这样能起到一个调动学生的兴趣的作用。

还要加强与其他高校声乐方面的学习研究和讨论,在成长的路程上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借鉴,共同推动声乐的发展前进。

另外,学校也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使学生产生危机感,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从而,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年轻、有新鲜活力的教师

教育的一大主力就是教师,而教师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师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是及其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改变旧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与专业知识和现代的流行元素相结合,不仅要讲到声乐的基本乐理知识,还要结合它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们深切的体会到这个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强大的生命力,运用到现在流行的元素可以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听课效率,这样学生才能真真正正的体会到它在当时存在的意义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同时,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重新的认识,不要把学生看作是瓶子,对其进行填鸭式的教育。

在教学中,应该成为朋友,而不是成为对抗的“敌人关系”。

师生之间加强交流,亦师亦友,学生了解老师,老师懂得学生,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工作,才能因材施教。

吸引年轻和有新鲜活力的教师,主要是为声乐教学注入新的力量,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改变传统教师的思想和教法,把整个教师队伍“搞活”。

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

(三)学校应该加强对声乐教学的建设,提高声乐的教学地位

现在的一些高校还是觉得声乐教学不太重要,但是就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况来讲,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是越来越突出,在一些西方国家,声乐教学不论是在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制度上都已经很完备了,至今我国大学的音乐普及教育还相当落后,绝大部分还没有建立起来。

在越来越国际化的中国,声乐教育一定不能落后,而且现在社会对声乐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一定要把声乐教育做一个长期重点发展项目建设。

声乐的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发展,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全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当前,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声乐作为一种文化,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声乐发展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应该加强对声乐教学的建设,提高其地位。

(四)注重培养社会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培养声乐教育的社会性氛围

培养社会性音乐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同时,进行全社会对音乐知识的普及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方法。

在一个懂得欣赏艺术和音乐的社会氛围中,整个音乐教育事业才能更加富有成就感。

这种对音乐教学事业的重视和有效维护更加能够促使音乐事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和发挥。

对于整个音乐事业的发展来讲,音乐发展取之于社会生活,并且实践于社会生活。

只有真正的重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音乐教育的实践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具有有效地艺术审美。

同时,这对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国民的文化修为又着重要意义。

推动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有水平,有修养的民族。

三、结语

总之,声乐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多维的思维方式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种对大学生智力开发、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确实给声乐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问题,但是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做到理论与实践、传统与时尚的创新和发展,健全我国的教育行业,绝对不能固步自封。

篇7:高校声乐教学的论文

(一)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音乐内涵

声乐作品的不同也会使得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情感、风格、内涵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钢琴伴奏者必须以较强音乐涵养正确的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因此教师必须对音乐有较强的艺术洞察力。

对于声乐作品的把握除了旋律外,还应注重风格、音色等方面的控制,同时还应该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创作理念,从而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有更多的参考依据。

(二)教师必须具备娴熟的弹奏技巧

钢琴伴奏不同于一般的独奏形式,钢琴的触键、踏板以及整体的艺术处理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与独奏的共通点仅仅是一些钢琴的基本技巧。

(三)钢琴伴奏必须与演唱者高度契合

在不同的演唱阶段,音乐的表达也会不断的变化,在衔接的空档时可以利用钢琴伴奏进行填充,当然这对演奏者和伴奏着的默契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演出者和钢琴伴奏者不断的配合演练以提高默契程度,才能够呈现流畅的艺术作品。

二、强化伴奏教师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重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具有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是完成艺术作品创作的基本前提,理论知识设计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作曲等众多内容,如果教师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较为表浅,那么就难以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化处理,同时也不能够完全理解艺术逻辑的发展关系和音乐艺术的潜在的音乐框架,在进行演奏时候也显得缺少情感,无法体现音乐蕴含的艺术价值。

所以必须让教师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在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后才能够在伴奏中融于更多的艺术情感,也有助于教师正确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以及风格特征。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除了有完备的音乐理论知识外,教师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才能够体现钢琴伴奏教学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终增强钢琴伴奏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以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在钢琴伴奏教学中需要呈现出的伴奏内容和风格种类较多,所以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各种风格的伴奏特点,并且在教学中灵活的改变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经过实践验证后得出一套完善的教学理论,最终应用在教学当中,对教学做出正确的指导。

这是一个总结教学经验经过创新得出理论,然后再将理论应用在实际教学中的过程,而创新意识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所在,利用创新意识能够让教师更加主动的提高教学质量。

篇8: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关键词: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声乐教学改革

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类教学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我国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正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声乐教学的改革对人才的综合性、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要趋势。因此,高校声乐教师教师要能够就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现阶段的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普通高校声乐教学表现的现状

(一)声乐教学模式过于单调

现阶段,普通高校声乐教学基本采取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适合专业音乐类的高校,虽然它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不可避免的也存在很多弊端:普通高校的声乐类学生专业表演和音乐高校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师范教学方面也与师范院校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样看来,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专业的发展。

(二)声乐教学目标定位不清

立足于当前的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来看,大多数都是按照专业音乐学院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并没有为自己准确的定位,只一味的追求演唱的技巧,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三)声乐教学没有突出特色

当前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没有突出的特色,基本上是对专业音乐学院教学的模仿。要能够真正与专业音乐学院区别出,就要求能够发展自身的教学特色。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十分单一,缺乏对社会话题的关注,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轨,并没有与时俱进的跟上时代发展潮流。

二、普通高校声乐学现状谈声乐教学改革措施

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是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必须进行声乐教学的改革,切实提高对音乐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艺术类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笔者将针对普通高校声乐教学表现出来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声乐教学改革、实现“以专多能”的目标,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要创新教学模式,大力开展社会艺术实践活动,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探究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真实的专业体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走向工作单位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普通高校可以按照自身条件,经常性的举办一些高校联盟音乐竞赛、高校音乐节等活动,把声乐教学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带到实际的生活中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与此同时,普通高校还可以开展学生提前走向工厂、社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的平台,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对学生的声乐学习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一般而言,高校声乐教学课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学目标的影响,要能够切实提高声乐教学的课堂质量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普通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要能够准确的定位教学目标,既要能够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要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说,在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必须明确并且坚持高素质艺术水平人才培养的目标,促进声乐教学科学有序的融合到整个的教学体系中。通过这样的声乐教学课堂,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声乐欣赏水平,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艺术类人才。

(三)突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社会

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练习,并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开展有效的教学课堂。在向学生传递基础的声乐知识和技巧的同时,也要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将知识理论带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声乐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感觉”,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因素,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能充当“引导”的角色。所以说,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要能够突出实践教学,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帮助学生找准“感觉”。

另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能够帮助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创作,挖掘学生内在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与此同时,声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充当授课的“小教师”,有利于强化学生的音乐魅力,提高学生的声乐整体水平。

三、结语

篇9: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 声乐教学 价值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界定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通常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这一概念的界定为:一是以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中国汉族的声乐艺术为主体,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声乐艺术为补充;二是以近现代汉族民间原生态歌唱法形态及审美内涵为主要参照对象,并以近现代中国各少数民族民间原生态民歌唱法形态及审美为辅助和对比性参照对象。民族声乐艺术包含有三种风格的唱法,首先是民间歌曲演唱风格,其次是曲艺、戏曲演唱风格,第三种是民族新唱法。

二、民族声乐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

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本质上就存在着受重视的理由,我们把民族声乐艺术运用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则有一种工具性价值。民族声乐艺术通过中国作曲家借鉴西方的作曲技巧的同时,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通过发掘民族声乐艺术作为音樂载体的价值来为其教学中的价值进行更好的诠释。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

尼采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生命的本真在于真、善、美。民族声乐艺术是音乐多元“美”的其中重要的一种体现,作为一种音乐与文学结合的艺术体裁,民族声乐艺术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把音乐美和文学美有机结合起来,传达给人们的是更容易感知的美。众所周知不重视本民族历史的民族很难产生其持续的生命力,而民族声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从来是与本民族文化中的文学历史发展深度有直接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民族声乐艺术是延续本民族生命的重要载体,这种价值毋庸置疑需要得到认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中华民族自身文化内在超越的过程息息相关,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文学历史发展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在世界文学世上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因此,民族声乐艺术本身包含的就不仅仅是作为音乐自身的内在价值,更重要的是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学的精髓,这就远远超越了音乐自身的价值。民族声乐艺术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的优秀文学作品,包含了各个时代重要的优秀作品,其歌曲的歌词内容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民族声乐艺术不仅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和丰富的情感,传递出真善美的东西,而且还深刻地展示出明显的时代背景和民族情怀,这对个人的情感,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民族声乐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

首先,民族声乐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民族声乐艺术的产生、发展都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更重要的是民族声乐艺术的“中国化”直接表现在歌词中,它大量引用传统的诗、词、曲,这些元素都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声乐教学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同时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融入民族声乐艺术就是为民族文化的再创作提供人力和知识的储备,更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民族声乐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有着弘扬民族精神的价值。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民族精神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代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本质内蕴。民族声乐艺术通过对民族歌曲的传唱,展现出民族精神,同时表达出民族前途的深刻思考。作为高校的学生应该担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声乐艺术的教学实践,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歌曲,帮助发掘民族歌曲深层蕴含的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成为高校学生的自觉意识和群体特征,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

第三,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民族声乐艺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实践的意义是为了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推进,本质上是以民族声乐艺术来提高学生的美感意识和感性认知水平,这对全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师生的实践使受教育者逐步确立审美观,从而激发学生感知美的动力,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第四,民族声乐艺术可以提高学生演唱的能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歌曲的美不仅包含自身的韵律美和内涵美,同时还包含歌唱者的形象美、技巧美和语言美。声乐歌唱中的歌唱技巧与艺术表现是相辅相成的,民族声乐艺术本身就具有艺术性,因此高校声乐教学纳入民族声乐艺术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演唱能力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音乐宝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审美艺术性极高。在高校声乐教学与实践中,民族声乐艺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进行传承与弘扬,对提高高校学生的音乐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晓婷.浅谈民族声乐艺术的音乐美学因素[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上一篇:评优评先竞选演讲稿下一篇:2024.4缅怀先烈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