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力理解的要素及其权重的量化研究

2024-06-15

英语听力理解的要素及其权重的量化研究(精选6篇)

篇1:英语听力理解的要素及其权重的量化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企业竞争日益加剧, 如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所有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问题。过去的企业竞争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内部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但是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此, 而是取决于企业的综合性的竞争优势。包括通过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成本优势, 通过管理创新所形成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因此, 如何科学、系统、全面地衡量与评价企业的战略经营业绩和竞争优势就显得突出重要。平衡计分卡就是为了适应企业的这一需要而孕育而生的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指标体系与工具。

平衡计分卡 (Balance Scorecard, 简称BSC) 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S·卡普兰 (Robert·S·kaplan) 和大卫·P·诺顿 (David·P·Norton) 在1990年诺顿研究所 (Nolan Norton Institute) 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的一整套用于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衡量与评价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 它强调了企业绩效管理与战略管理之间的联系。平衡计分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指标评价系统, 还是一个企业战略评价和管理的工具, 它通过财务业绩指标, 客户方面业绩指标, 内部经营过程业绩指标, 学习与增长业绩指标四个方面来全面的评价和管理企业的绩效, 并提出了一整套具体的指标框架体系。

平衡计分卡里有许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目标, 它们都来源于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一个企业有着自身的远景和战略, 平衡计分卡将这些远景和战略转化为有形的、可以衡量的指标。在客户方面, BSC将指标划分为三大类市场份额、顾客满意、顾客获利能力。BSC中的目标和衡量指标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联系不仅包括因果关系, 而且包括结果的衡量和引起结果的过程的衡量相结合, 最终反映组织战略。

平衡计分卡框架如图1所示:

二、文献综述

平衡计分卡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国内外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管理学、财务会计学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平衡计分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外方面, Intter and Larcker (1998) 经过研究认为业绩评价指标应该与企业战略相联系, 这将是未来业绩评价指标发展的重要方向。Lipe and Salterio (2000) 用实验的方法, 分析研究了平衡计分卡中共性和个性指标与管理者评价业务业绩的相关性。他们得出结论, 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评价业绩时, 只关注共性指标, 而并不关注个性指标, 所以他们认为平衡计分卡不能有效地将战略与业绩评价相结合。而Banker (2004) 的研究则认为平衡计分卡中部分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与企业战略是相关的。

在国内, 很多学者主要研究如何将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企业战略业绩评价和管理的工具运用到企业中以及分析平衡计分卡的有用性问题。赵国杰和赵红梅 (2004) 针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存在的漏洞和弊端, 引入平衡计分卡, 构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吴革和易晓伟 (2006) 以某个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为例, 设计了一个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执行案例, 研究了如果以量化的思路实现企业战略的执行与评价, 设计的案例不仅仅局限于业绩评价, 还延伸扩展到了战略实施和控制的执行全过程。杨柏 (2007) 将平衡计分卡运用到汽车企业动态联盟供应链绩效评价, 并设计了适合于汽车企业动态联盟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刘俊勇、孟焰和卢闯 (2011) 为了研究平衡计分卡的有用性, 运用实验的研究方法, 对比了平衡计分卡在两个超市的实行效果, 分析实验参与者在评价业务单元业绩时的指标选择, 他们得出结论:有战略信息的实验参与者更依赖个性指标, 而无战略信息的实验参与者更加依赖共性指标。

三、研究设计

平衡计分卡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难以将具体指标划分权重, 也就是说难以得知某个具体的指标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平衡计分卡里的指标众多, 但是哪些指标对企业的战略目标有影响;哪些指标对企业的战略没有影响;哪些指标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影响大;哪些指标影响小, 影响程度如何, 这是许多企业在设计和执行平衡计分卡时所遇到的困惑, 如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平衡计分卡就很难真正的在企业中达到它应有的作用。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 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 通过回归运算来计算出各环节具体指标对企业目标的影响程度。由于篇幅有限和有些指标的数据难以搜集, 所以只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基本财务指标作为范例来进行运算, 其它指标的计算方法相同。

(一)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CCER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中的1991年至今的一般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 考虑到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特殊性, 本文剔除了金融类和包含金融类经营单位的公司, 剔除金融企业、数据缺失和账面价值为负的企业, 最后获得15413个样本数据。为了使数据回归结果更加的有说服力, 剔除了样本数据最大部分和最小部分的1%, 对变量进行了winsor处理。

下面给出了回归运算的具体公式:

(二) 变量定义

本文没有给出控制变量, 因为做回归分析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找出变量之间是否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 而是找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以便为企业设计平衡计分卡提供参考。变量定义如下表所示:

四、实证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如表2所示:

(二) 变量共线检验

为了防止多重共性, 对变量进行了多重共线检验, 希望得到变量之间的依赖程度, 如表3所示, 方差膨胀因子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 的值都远远小于10, 这说明变量之间可以接受不存在多重共线或者不拒绝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回归结果中R2=0.727, R2叫判断系数或可决系数, 表示方程的拟合程度, 可决系数为0.727说明方程拟合的很好, 所选取的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的72.7%, F值是F统计量, 是检验方程的整体显著性的指标, 在这里, F值=3424.73, 说明方程是整体显著的。在变量中, 流动比率和企业总目标的替代变量是正相关的, 它们之间的回归系数是0.133, t值为8.5, 说明回归系数是显著的, 流动比率对企业总目标的影响程度是0.133。净资产收益率 (营业利润) 和企业总目标的替代变量是0.415, t值是56.60, 说明净资产收益率 (营业利润) 与企业总目标的替代变量是显著正相关的, 并且净资产收益率 (营业利润) 对企业总目标的影响程度是0.415, 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企业总目标的替代变量的回归系数是0.00905, t值为4.52, 说明流动资产周转率和企业总目标是显著正相关的, 它对企业总目标的影响程度是0.00905, 固定资产周转率和企业总目标的替代变量是显著为正的, 相关系数是0.00424, t值为7.52, 它对企业总目标的敏感程度是0.00424。其它变量都得出了相关的系数,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系数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注:括号内表示t值, ***表示在1%水平上, **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五、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1991年至今的一般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 得出了平衡计分卡的部分指标与企业总目标的回归系数, 从而得知这些具体的指标对企业总目标的影响程度, 这里仅仅是一个范例, 平衡计分卡里还有很多具体指标, 比如:内部业务层面指标、顾客层面指标、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等, 这些指标都或多或少对企业的总目标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影响程度如何未曾得知。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 这些数据都可以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经过统计得知, 然后再运用上面的相同的回归分析方法, 企业就可以得到具体指标对企业总目标的相关程度或敏感度, 进而对各个指标分配不同的量化权重, 也可以采取百分比的方法, 比如客户满意度如果对企业总目标的敏感度为0.0004, 那么在设计和执行过程中, 企业对客户满意度这个指标的投入比例就占企业总体的0.04%。在平衡计分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企业可以通过回归分析结果来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 如果某指标对企业总目标的相关系数很大, 就相应的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果相关系数很小, 就投入较少的资源, 如果指标值对企业总目标的相关系数趋近为零, 企业就可以将该指标忽略不计。这样就能节约企业资源, 使企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能影响到企业的总目标的指标上来, 让平衡计分卡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赵国杰、赵红梅:《基于平衡记分卡构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现代财经》2004年第5期。

[2]吴革、易晓伟:《平衡计分卡的应用研究与分析—个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执行案例》, 《财会通讯》2006年第4期。

[3]杨柏:《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汽车企业动态联盟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管理世界》2007年第8期。

[4]刘俊勇、孟焰、卢闯:《平衡计分卡的有用性:一项实验研究》, 《会计研究》2011年第5期。

[5]Ittner, C and D.Larcker, Are Nonfinancial Measures Leading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An anal-ysi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

[6]M.G.Lipe and S.Salterio.The Balanced Score-card:Judgmental Effects of Common and Unique Performance Measures.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0

篇2:英语听力理解的要素及其权重的量化研究

关键词:理解性教学;翻转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一、研究背景

国内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设计不够合理,评价缺乏系统性和多元化,设计的问题不贴近生活,学生兴趣不浓,参与度不高。因此,对大学英语课堂进行改革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翻转课堂创造性地改变了教学的结构——将知识传递移至课外,在课内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进行知识的内化。因此,对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满足了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的要求。

二、理论解读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和操作三个领域。他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和理解,在课堂上完成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翻转课堂通过知识内化放在课堂上来增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冯·格拉斯费尔德认为,“理解是惟一有价值的学习”。知识只有被深刻理解了,才具有迁移与应用的活性,这种迁移能力对个体未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理解是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威金斯与麦克泰(2003)在《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书中提出以理解为目标的逆向设计,即在锁定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后,再开展学习活动及教学指导。理解性教学理论是一种课程理论,更是一种教学设计理论,它为促进理解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与具体路径。

三、大学英语课程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

(一)课程和学习者分析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和语言交际能力。但是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听说弱,难以克服“哑巴英语”的局面,对涉外交际有畏惧心理。决定针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这门课程开展基于理解的翻转课堂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依托翻转课堂的优势,以理解为目标实现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的转型,将更多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二)衍生性话题设计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的第十单元《培养情商》中,学生要解决的衍生性话题是“Why do you think people should cultivate their EQ??” 之所以选择该问题,是该问题纵向上可以贯穿整个课程的内容,同时该问题又涵盖了本章各个知识点。衍生性话题是着重理解的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的核心,每项学习任务至少需要围绕一个衍生性子问题进行

(三)理解目标设计

本单元的理解性学习目标为:能够用所学提高情商方法运用在生活各方面中。教师在设计理解性学习目标前,为了避免空泛、笼统地列出目标,需要对课程的学习要求进行深层次分析,确定哪些内容值得理解以及理解的难度。理解性学习目标应该围绕学科内容中的重难点展开,且对学生而言具有深入探讨的价值。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和反思理各翻转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前,需告知学生要达到的理解目标。还应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学习任务设计

设计学习任务时要注意将衍生性子问题融入到具体的学习任务中;任务必须与理解性学习目标紧密衔接,具有层层递进的特点。任务必须能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并努力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协作学习情境。

(五)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的设计应确保学生在下载观看或者使用时无需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着重理解的翻转课堂学习资源的呈现应尽可能用图片、视频的形式,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过多的文字性任务。且学习资源要适量,出现的频率、所需时间都要恰如其分。对于课前自学所用的微课资源或 PPT资源而言,学生在每个单位资源上花费的时间最好在十分钟以内。每个学习资源要围绕一个小的知识点或主题展开,并且应该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有序呈现。

(六)持续性评估设计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翻转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化并贯穿全程的,包括:课前的预习测评和预习笔记,课上的小组展示、个人表现、出勤,课后的学习反思、交际任务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评分比例和评价类目。以理解性学习目标为依据,将评价融于学习过程之中,从而达到以“评”促学之目的。在着重理解的翻转课堂中,客观的、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较少,大多数是需要教师主观判断的。教师可根据领会、应用、分析、创造四个理解层级来打分。由于每个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都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先前设计的理解性学习目标,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该目标,依据其达到目标的程度评分。

以理解为目标翻转课堂解决了“为何而翻转”、“如何翻转”的问题。教师应当要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从而帮助学生们真正学会学习,培养深度学习的方式。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使翻转课堂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彰显。

参考文献:

[1].Herreid C F,Schiller N A.Case studies and the flipped classroom[J].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2013,42(5).

[2].陈明选(2011).论基于知识理解的网络课程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4).

[3].陈明选,陈舒(2014).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 高等教育研究,(12).

篇3:英语听力理解的要素及其权重的量化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人员

遵循权威性、代表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原则, 本研究从全国范围内选择20位从事临床、诊断、科研等多领域工作30年以上的知名专家, 涵盖中医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妇科等相关领域, 临床专家均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的专家, 分别来自华中、华西、华北、华南、华东等10多个省市, 临床诊断经验丰富, 熟悉中医证候诊断及量化研究[2]。第一轮、第二轮专家相同, 均为20名。

1.2 研究方法

根据《中医药学名词》 (2004年)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02年) 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国家标准GB/T 16751.2-1997) 》中相应证候标准进行研究, 将血瘀证组成证候的四诊信息按照临床规律拆分为最小单元, 形成指标, 编制成血瘀证入选指标专家咨询问卷, 进行第一轮专家咨询。将待定权数的特征指标要素以及确定权数的规则发给选定的20位专家, 请他们独立给出各特征指标要素的权数值。确定血瘀证证候特征要素权重系数的评价因素, 包括专家自我评价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回收第一轮咨询问卷, 并对特征指标要素权数进行统计分析。将第一轮专家评分计算结果及补充资料返还给各位专家, 进行第二轮咨询。让所有专家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权数。设定标准ε=1, 重复上述步骤, 直至离差值小于或等于预先给定的标准ε, 表示各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 计算出各特征指标要素的权重系数。问卷调查方法采用电子邮件、特快专递、送阅等形式发送及回收问卷。第一轮及第二轮问卷指标要素详见表4、表5。

1.3 统计指标量化方法

1.3.1 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与否对评价的可靠性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一般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专家做出判断的依据;另一个是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量化值[3]见表1。

1.4 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 3.0版软件建立数据库, 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与管理, 考察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 对不合格数据进行回访 (缺失、无效值) , 剔除无效问卷, 当个别主要数据缺失时, 从统计和专业角度决定补缺方式。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进行各项指标满分率及专家权威程度的计算, 运用频数分析进行各项指标均数的统计, 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均数和变异系数的统计描述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为专家自评分, 是专家凭借其在学科领域内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经验, 对血瘀证证候特征指标的熟悉程度和评分依据的综合考虑。计算公式为:

CR=Ca+Cs2

式中:CR——专家权威程度;

Ca——专家水平及其打分的判断依据;

Cs——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

本研究专家权威程度调查结果:参加本次咨询的专家平均权威程度为0.86, 提示专家权威程度高。详见表3。

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由算术均数评价。平均值体现了专家评分的集中程度, 各特征指标要素平均值越大, 特征指标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越高。统计结果见表4、表5均数栏。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由均数经过归一化处理, 见表4、表5权重系数栏。

第二轮咨询结果中权重系数超过平均算术权重系数均数0.029 411 8 (1/指标总数) 的指标有局部出现青紫肿块、胸痛、胸部刺痛不移, 症状入夜尤甚、肢体偏瘫、舌歪斜、偏身麻木、痛经、唇龈发黑、口唇紫暗、眼周色黯、面色黧黑、皮下紫斑、肌肤甲错、腹部癥积、月经色黑或瘀血块、舌紫暗或舌暗、舌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脉涩, 提示意见集中程度较好。

2.3 专家积极程度

所谓专家积极系数, 即专家对某特征指标要素的关心程度。本次专家咨询到第二轮时, 离差值di2小于或等于预先给定的标准ε=1, 统计结果见表5, 表示各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 停止重复步骤[5]。两轮专家咨询表均收回20份, 回收率均为100%, 即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 数据可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咨询表中多有专家批注及拟增指标, 显示被咨询专家给予本次研究高度重视。

2.4 专家协调程度

2.4.1 变异系数

代表评价波动大小的重要指标。其表明了专家对特征指标要素相对重要性认识上的差异程度, 也就是协调程度。变异系数越小, 专家们的协调程度越高。统计结果见表4、表5变异系数栏。

结合第一轮咨询结果中专家意见离散趋势分析结果及各位专家的批注和补充意见, 经过课题组的多次商讨, 删除变异系数大于或等于0.3的外伤史、手术史、人工流产史等要素, 补充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第二轮咨询表特征指标要素详见表5指标栏。

根据第二轮专家意见离散趋势分析, 眩晕、耳鸣、唇龈发黑、脉弦、脉迟缓等指标的变异系数大于或等于0.25, 专家协调程度不够, 存在较大分歧, 不列入被选指标。

2.4.2 协调系数

即肯德尔系数, 其值在0~1之间。值越大, 表示所有专家对全部方案协调程度越好;值越小, 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越低[6]。第一轮统计结果用SAS 9.2 软件求得肯德尔系数为0.413, 可看出20位专家评定结果有较大的一致性。经显著性检验, 设α=0.01, 因为n=32>7, 所以χ2=20× (32-1) ×0.413=256.06, 查表得χ0.992 (31) =52.19<χ2=256.06, 故认为20位评价者对32个指标的评价具有显著的一致性[6]。

第二轮统计结果得肯德尔系数为0.507, 设α=0.01, 因为n=34>7, 所以χ2=20× (34-1) ×0.507=334.62, 查表得χ0.992 (33) =54.78<χ2=334.62, 评价具有显著的一致性[6]。第二轮协调系数高于第一轮, 说明第二轮结果优于第一轮, 因其系数值>0.5, 且P<0.05, 反映协调程度较高, 结果可信[7]。第二轮时离差值小于或等于预先给定的标准ε, 不再进行第三轮调查。详见表6。

3 讨论

德尔菲法已在国内外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参加本次专家咨询的专家, 均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专家, 平均工作年龄30年以上,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专家中既有中医科研专家、中医诊断专家, 也有中医临床专家, 来自全国不同地区, 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地域性。对血瘀证证候特征指标要素重要性评分, 用专家权威系数进行了校正, 消除了专家个人因素的偏差, 提高了评分精度。

在此次专家咨询中, 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 表明专家对本次调查内容非常重视和关心。

本研究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出18种血瘀证证候特征指标要素, 有局部出现青紫肿块、胸痛、胸部刺痛不移, 症状入夜尤甚、肢体偏瘫、舌歪斜、偏身麻木、痛经、口唇紫暗、眼周色黯、面色黧黑、皮下紫斑、肌肤甲错、腹部癥积、月经色黑或瘀血块、舌紫暗或舌暗、舌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脉涩, 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科学性, 可为制定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中医血瘀证候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重要依据。血瘀证诊断标准的修订是一项系统工程, 对临床和基础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确定血瘀证证候各特征要素所占的权重, 为中医血瘀证证候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 (Delphi) 法, 编制血瘀证入选指标专家咨询问卷, 向全国20位专家发送, 回收的资料使用Epidata3.0版软件建立数据库, 运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均数和变异系数的统计描述和χ2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份, 专家积极系数为100%, 平均权威系数为0.86, 协调系数为0.507 (χ2=284.494, P<0.001) , 确定了血瘀证证候各特征要素所占的权重。结论确定血瘀证常见证候特征有18种, 并可为制定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中医血瘀证证候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参考。

关键词:血瘀证,德尔菲法,权重

参考文献

[1]德尔菲法[J].工程质量, 2008 (13) :3.

[2]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J].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2001:250-269.

[3]孙振球.医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2-8;20-22.

[4]柯惠新, 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324.

[5]李延瑾.带确信度的德尔菲法在立项评估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1, 23 (6) :62-64.

[6]张弛.应用统计与计算[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5-8.

篇4:英语听力理解的要素及其权重的量化研究

一、词汇灵活猜测

高考试题中很少出现又偏又怪的词汇,因此在全部掌握3500多高考英语考纲词汇之后,一般来说阅读是不成问题的。但我们发现阅读中仍有许多词汇需要学生去灵活猜测。例如:

1. The 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 is an organization that seeks to address the needs of the homeless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辽宁卷D篇)

学生对于“address”似乎很熟悉,知道其含义为“地址”,但“address”作为动词还有“写姓名(地址);演讲;解决”等意义。此处可理解为“deal with”。所以对于常见的单词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其意思及用法。

2. The real reason why I ask students to leave technology at the door is that I think there are very few places in which we can have deep conversations and truly engage complex ideas. (北京卷C篇)

文本讲述“technology”会影响我们深入的交流,所以“engage”与“explore”意义很接近。

3. Skeptics are a strange lot. Some of them refuse to admit the serious threat of human activitie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y are tired of people who disagree with them. Those people, say skeptics, spread nothing but bad news about the environment. (重庆卷E篇)

“skeptics”到底是哪一类人群,根据下文可得知是指“people who disbelieve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our planet”。

二、语法有效运用

语法是一种语言的结构系统,是把单词组成句子的方法;语法是一定的形式和规则,可以用来传达意义,在阅读中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

1. Seed companies and garden shops say that not since the 1970s has there been such an increase in interest in growing food at home. (新课标全国Ⅰ卷C篇)

许多学生对于后半句读不懂,其实将其还原为“there has not been such an increase in interest in growing food at home since the 1970s”就很容易理解了。这牵涉到否定词句首倒装的现象。

2. Since its beginning of 1980, the Edmonton Folk Music Festival has been commemorating(纪念) the true feeling of what folk music is all about and that’s the traditional togetherness(友爱) that is felt when people gather to share stories and feelings through song.(福建卷B篇)

句中what引导的是宾语从句;that引导的是定语从句,指代上文“the traditional togetherness”;when引导的是状语从句表示时间。所以英语的三大类从句在该句中都得到使用,必须全面了解其用法。

3. Across the US, stories emerged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reading to each other at night and strangers chatting away on the bus about plot and character. (天津卷C篇)

如果将动词emerged(出现)移到句末该句就简单了,置前是为了平衡的需要。

4. Blessed is the person willing to act on their sudden desire to create something unique. (天津卷D篇)

句首“Blessed is the person...”可改为“The person... is blessed. ”,因为person后有一较长的定语“willing to act on their sudden desire to create something unique”,倒装是避免头重脚轻。

5. A common sight is that of old Persian men sitting in the corner talking loudly about world topics, watching news events on TV, drinking a black tea known as Persian chai, and reading local Persian newspapers all the while trying to finish off their plates piled with food. (湖南卷A篇)

可以说非谓语动词在该句得到淋漓尽致的运用,全句显得特别生动、形象。可将句子还原为“Old Persian men are sitting in the corner and watching TV. The black tea that they are drinking is called Persian chai. They are reading newspapers and trying to finish the food in their plates.”

三、知识广泛积累

英语阅读的内容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涉及奇观胜景、人情风俗、珍禽异兽、花草树木、名人逸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来充实我们阅读所需的背景知识。 例如:

nlc202309040634

1. However, he experienced severe financial hardship when his family business was ruined in the Great Depression of the early 1930s.

Miller’s most famous play, Death of a Salesman, is a powerful attack on the Ameri-can system with its aggressive way of doing bus-iness and its insistence on money and social status as indicators of worth. (山东卷A篇)

The Great Depression 就是历史书上提到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上世纪30年代)。此外不知大家是否熟悉剧作家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和他最有名的作品Death of a Salesman《推销员之死》?

2. Sometimes the humpback will dive with a fantastic movement, known as a breach. During breaching the whale uses its powerful tail flukes to lift nearly two-thirds of its body out of the water in a giant leap. A breach might also include a sideways twist with fins stretched out like wings, as the whale reaches the height of the breach. (上海卷B篇)

大家知道一种动物叫座头鲸吗?如果了解鲸鱼习性,便易于理解下文,可知breach 是指鲸鱼跃出水面的动作。

四、文化充分了解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文化教育、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差异,英语学习中必然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的学习和使用。所以平时可多领略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以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培养文化意识。

1.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few English families still provide a traditional cooked breakfast. Your accommodation includes Continental Breakfast which normally consists of fruit juice, cereal(谷物类食品), bread and tea or coffee. Cheese, fruit and cold meat are not normally part of a Continental Breakfast in England. Dinners usually consist of meat or fish with vegetables followed by dessert, fruit and coffee. (天津卷A篇)

饮食习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式早餐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美式早餐(American Breakfast),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都惯用此类早餐;另一种是欧式早餐(Continental Breakfast),在德国、法国等国家受欢迎。

2. The teacher who did the most to encourage me was, as it happened, my aunt. She was Myrtle C. Manigault, the wife of my mother’s brother Bill. She taught in second grade at all-black Summer School in Camden, New Jersey. (上海卷A篇)

大家对“the wife of my mother’s brother Bill”是否觉得很奇怪?在我们的文化里不就是舅妈吗!

五、思维适当发散

英语阅读中,学生不是单纯地接受书面语言信号,而要把这种信号与自己的知识、经验及设想结合起来,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之产生共鸣,积极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释新信息和生疏的内容,预测意义,做出推理判断,以达到吸收并消化文本的目的。

1. A successful apology can turn hate into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harmony— while an apology that is too little, too late, or too obviously strategic can bring on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ruin. (江苏卷任务型阅读)

这段文字也是许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道歉讲究艺术,但更重要的是“真诚”。

2. What is critical thinking?To a certain degree, it’s a matter of logic(逻辑)—of being able to spot weaknesses in other people’s arguments and to avoid them in your own. It also includes related skills such as distinguishing fact from opinion and assessing the soundness of evidence. (北京卷选择填空)

许多学生认为“critical thinking”等同于汉语的“批判性思维”,我认为不妥。根据文本应该译为“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重要目标是提高自身的判断力。

六、生活尽量拓展

阅读文本都取材于生活,学生应该多接触社会,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学生的时间如果仅局限在书房和教室两处,他的生活观察及体悟基本就没有了,这样阅读每一篇文章都会觉得吃力。

1. Recommended ways of creating custo-mer delight include: under-promising and over-delivering(saying that a repair will be carried out within five hours, but getting it done within two). (浙江卷C篇)

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或勤工俭学活动的同学想必对“under-promising and over-delivering”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而且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不难推测出句子是说要让顾客高兴,就不能让顾客有过高期待,从而使服务超出顾客的想象。

2. The present Road Traffic Ordinance states clearly that the limit of alcohol concentration is:

50 milligrams of alcohol per 100ml of blood; or

22 micrograms of alcohol per 100ml of breath; or

67 milligrams of alcohol per 100ml of urine(尿液). (福建卷A篇)

听说过国家坚决执行禁止酒后驾车的法规吗?何为“酒后”?

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有关背景知识了解的程度,对文章语言掌握的程度,对文章修辞、逻辑等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其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过程包括一系列不同层次的能力,将这些不同层次的能力加以综合才能形成有效阅读。综上所述同学们需在词汇、语法、知识、文化、思维、生活等方面加以拓展方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

篇5:英语听力理解的要素及其权重的量化研究

【关键词】英语学习方法 指导 新模式 构建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06-01

在教学方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成绩的高低。有些学生虽然努力,但是学习方法不正确,只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中,要求将过去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下,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他们会学。

一、背景及意义

1.英语教改的大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一篇演讲中说过,“未来的文盲并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应该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技能,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送给学生拐杖往往比扶学生走路要好得多。一旦学生掌握了英语学习的具体方法,就相当于抓住了掌握这门语言的金钥匙,其学习英语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并且受益终身。因此,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2.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大背景

伴随新理论课程改革的实施,英语课本的内容出现逐渐增多的趋势,要想将英语这门课程学好,不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绝对不行的。作为当前热点话题的英语教育改革,主要有两点需要我们注意,一是转变学习方法,二是培养学习策略。这两点的实质均是以良好的学习方法作为基础,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策略的内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综上所述,我们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是相当必要的。

二、本模式的理论维度

1.科学性

首先,素质教育相关的理论规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要将“教”转变为“学”,将“满堂灌”、“题海战术”的错误方法转变为“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素质教育。其次,通过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有两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一种是传统学校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传统教育方式的对立面,即在对传统教学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学习方式。根据上述两点,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我国的课改之所以提出要进行学习方式的改革,是由于过去我国学生的学习方式过于单一,在很多情况下已经证明,单一的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其未来发展前途,所以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获得知识的技能以及不断发展智力水平,转变被动式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改革中的一大进步。

2.实践性

(1)针对性强。在中小学的英语学习中要抓住关键的问题,对其进行对症下药以及分层次的指导。(2)适用性广。适用性广具体指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初中生与高中生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满足层次不同的学习者的需要,并且也能有效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3.理论性

(1)教育理论的高度。通过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指導,重点关注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同时,教师也能够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督促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2)以人为本。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三创”精神。

三、构建英语学习方法指导新模式的要素

要素一:指导原则

(1)实用原则。学习的过程是复杂的,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我们应该采用相对实用的方法。(2)尊重学生个性原则。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

要素二:指导内容及具体方法

(1)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精力不集中是造成学习状态不佳的直接原因。(2)突出语言学习特点的因素:注重语感的培养;注重英语交际能力的养成;加强指导以英语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化预习、听课、复习以及作业四个环节;在英语学习上的态度要端正,勤记单词、重视语法等。(3)将学生学习到的语言技能应用在学习中并且勤加练习。

要素三:英语学法指导的主要方式

①课堂渗透式。教师边教学边向学生渗透英语语法,这种方式往往是教师有感而发,有一定的针对性,但较零散。②集中培训式。③分层辅导式。④个别指导式。对于英语学法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个别指导。

四、结束语

构建与学生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学法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套适合自生特色的学习方法。这既顺应了教改潮流,又着眼于当前学生的实际;既有利于英语成绩的大面积提高,也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彩霞,刘欣. 教师角色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实证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8)

[2]傅青. 高效率学习方法指导[J]. 高中生之友. 2013(Z2)

篇6:英语听力理解的要素及其权重的量化研究

关键词:语篇理解;认知语境;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廖锦超(1974-),男,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广西 玉林 537000)陈淮(1977-),女,广东湛江人,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广东湛江524088)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课题(课题编号:201010LX43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56-02

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语言学的语言理解观点和论述为语篇理解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回顾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境研究,并由此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语篇理解认知语境研究的基本观点

1.认知语境的定义

认知语境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是交际双方共同的认知前提。Sperber &. Wilson认为“一个人总的认知环境是他所明白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构成的集合……一个人的总认知环境由他的认知能力和其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①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是一系列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假设,也就是认知语境假设。每个人的认知环境包括三种信息: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

认知语境不同于传统的语境,认知语境是动态的,是一种心理经验和认知能力,是交际主体(作者与读者、说者与听者)大脑中的输入信息和由此而激活的相关信息的总和,这些信息包含有逻辑、语言和百科(物理、文化、社会等)等内容。

2.语篇理解认知语境的特点

语篇理解中的认知语境具有主体性、动态性和经验性三个特点。

(1)主体性。英语语篇的阅读过程,就是体现读者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读者必须把自己已有的逻辑、语言和百科(物理、文化、社会等)等信息与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最大的关联,并根据已有的信息做出假设和推理,形成一定的认知语境帮助文本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文章的最大理解目标。

同时,由于不同的读者的认知状态,也就是其认知能力、逻辑、语言和百科知识都不同,在进行认知语境的构建过程中就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有差异,产生不同的理解水平和层次。也就是说,在认知语境的构建过程中,读者起到主体作用,在语篇文本信息的输入和选择、经验知识的激活、与语篇典型认知语境之间的协调等各种心智活动中,读者都起到了主体作用。

(2)动态性。Langacker认为,即使是现有概念的激活过程,都是动态(dynamic)的。[1]认知语境具有动态的特征,其动态性体现在认知语境选择的动态和认知语境建构的动态上。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随着新的文本信息的输入和被激活的相关信息的出现,语篇理解中的认知语境建构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交际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语境自然也是变化不停的。” [2]

(3)经验性。阅读理解中的认知语境是体验性实践的结果,具有经验性的特征不同于话语,书面语篇没有任何外部语境,所以必须在阅读过程中创造内在的语境。这种内在语境实际上是从语篇通过推理而获得的认知语境,即基于经验的概念化、图式化的知识。[3]也就是说,构成认知语境的要素是基于经验而形成的。

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知识面对认知语境的构建有着决定作用。读者的经验知识越多、范围越广,构建起的个体认知语境就越完善,越接近语篇的典型认知语境,从而促进语篇的理解。认知语境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对现有文本信息进行认知的过程,是读者体验的过程,具有经验性。

3.语篇理解认知语境的本质

从本质上来说,语篇理解的过程就是典型的认知语境与个体的认知语境不断协调的过程。

语篇的理解有赖于语境,而作者为了让读者理解语篇,也要以统一的认知世界为基础去构建自己的语篇文本,这个统一的认知世界就是大部分读者可以接受的认知世界,而理解这样的语篇就需要一个典型的语境。

语篇理解认知语境的构建过程就是读者在输入文本信息、构建相关认知语境的同时,不断地协调个体的认知语境与篇章在典型语境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实现两者的最大优化和关联的过程。

二、语篇理解认知语境研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语篇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旧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4]而语篇的理解也是新旧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新与旧的界定就在于读者,新的信息是文本的输入信息,旧的信息则是读者已有的经验知识。尽管认知语境的构建不是语篇理解的全部,但是语篇的理解却依赖于认知语境的帮助。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认知语境构建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语境的构建是可行的,并不是不可捉摸的。

1.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具备的理念和应该遵守的原则

根据认知语境的研究,结合英語阅读教学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具备和遵守以下理念和原则。

(1)人本主义理念。语篇理解过程是一种心智活动,语篇理解认知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也是这种心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则是这个心智活动的主体,没有读者的参与,也就不存在这个心智过程。读者在语篇理解中具有主体性,要完成理解过程就必须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贯彻人本主义理念,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调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师满堂灌或者放任不管这两种极端,要注重学生作为阅读理解主体作用的发挥,设计更多的阅读活动,激发其学习动力和信心,提高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中去。

第二,重视差异。在认知语境的构建中,学生由于个体认知能力和经验知识的差异,对同样的语篇会有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结果,从而造成了个体之间阅读能力高低差异。在教学中,要重视这种差异,面对这样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达到满足大部分学生认知语境构建和阅读能力提高的目的。

(2)“语言、文化和认知能力”三位一体原则。语言、文化与思维是三位一体的(inextricably intertwined),对其中某一方面的分析都必须考虑另外两个方面。[5]

而在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化和认知能力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法和篇章知识,是语篇理解的基础。文化知识作为阅读理解中读者的经验知识,有助于认知语境的构建,有助于语篇文本的理解。认知能力则决定了认知语境构建能力的高低,从而最终影响语篇理解的水平。

因此,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要坚持“语言、文化和认知能力”三位一体原则。既要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法和篇章知识,也要传授一定的文化、社会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其构建语篇理解认知语境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构建语篇理解认知语境的能力,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基础。读者的经验知识,包括语言知识、社会知识、文化知识等,在语篇理解认知语境的构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面越广,知识基础越扎实,所构建的认知语境就越完善,认知语境越完善,对语篇理解水平的提高帮助就越大。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的高低对认知语境的构建和语篇理解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笔者认为,语篇阅读理解中需要帮助学生提高的认知能力有观察力、分析、推理等能力。

(3)提高学生个体认知语境与语篇典型认知语境的协调能力。如前文所述,语篇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个体构建个人认知语境同时协调其个人认知语境与语篇的典型语境关系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总结不同语篇类型理解所需的认知语境,包括认知能力、推理分析能力、经验知识等,形成一系列的语篇认知语境模式。然后,在教学中,遵循人本主义理念和“语言、文化、认知能力”三位一体原则,有针对性、有意识、有差异地训练学生协调个体认知语境与语篇典型认知语境之间的关系。

语篇的理解有赖于语篇认知语境的构建;语篇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个体认知语境不断地与文章的典型语境动态协调的过程。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语篇理解认知语境的研究将会有更大的发展,英语阅读教学也将从中获得更多启发。

注释:

①Langacker,W.R. 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参考文献:

[1]Sperber,D. &. D. 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侯国金.动态语境与语境洽商[J].外语教学,2003,(1):22-26.

[3]任绍曾.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51-258.

[4]刘秀明.英语主述位结构对语篇理解的影响[J].外语学刊,2010,(2):51-54.

[5]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外语研究,2010,(1):8-14.

(责任编辑:麻剑飞)

上一篇:2年级绘本故事下一篇: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