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道路运输情况以及条例

2024-06-09

河南省道路运输情况以及条例(精选4篇)

篇1:河南省道路运输情况以及条例

河南省地处中原,自古以来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网,决定了河南在全国综合运输框架中起着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陆路交通核心枢纽作用。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也为河南发展现代运输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一、河南道路运输近三十年发展情况

1978年之前,河南的道路运输发展较慢。以1978年为例,全省仅有汽车6.03万辆,其中客车1.04万辆,货车4.99万辆。实施改革开放后,河南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较早开放道路运输市场,鼓励全社会办交通,道路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运输车辆迅速增长。到底,河南民用汽车达84.7万辆,轮胎式拖拉机172万辆。其中营运汽车24.4万辆(营运客车5.6万辆,货车18.8万辆),营运拖拉机169万辆。营运车辆年完成客、货运输量分别达7.99亿人次和5.15亿吨,年均以4.7%和5.6%的速度增长;客、货运周转量分别达353.7亿人公里和363.9亿吨公里,平均每年递增6.4%和9.7%。

20以来,河南道路运输行业不断壮大,稳步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到“十一五”末,全省营运车辆达到135.1万辆(其中客车5.1万辆,货车130万辆),比“十五”末增长98.7%;出租车发展到6万辆,城市公交车1.9万辆。机动车维修企业2.7万家,驾培机构635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67.5万个,客货运场站2253个。道路运输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以为例,全省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8.4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211.2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6.1%和17.5%;完成货运量22亿吨,货运周转量594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0.1%和22.4%。道路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增强,特别是在春运、“黄金周”以及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的运输保障中,道路运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异地完成了各项保障任务。

二、河南道路运输行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城乡客运一体化稳步发展。一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原城市群的部署,坚持“高规格配置、高质量服务、高水平管理、低票价运营”的基本方针和“方便人民出行、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则,全力推进城际公交发展。来,先后开通了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10条城际公交线路和30多条市县间公交线路,极大地促进了城市间的商品流通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力地推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和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快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新农巴士”工程,认真落实“一县一网一公司”的农村客运发展模式。20,全省新增农村客运线路107条,延伸线路218条,新增农村客运车辆1083台,使全省农村客运班线达4201条、客运车辆达2.17万辆。全省乡镇通客车率达100%,行政村通客车率显著提高。

(二)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培育物流发展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了豫鑫物流、省公路港、郑州金象物流、万里物流、长通物流、双汇物流等一批集道路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配载于一体的专业化物流运输企业,从而带动了传统货运业的升级改造。以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积极构建现代物流网络,建立完善了河南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八挂来网”。目前,系统平台已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行业监管不断加强。近几年,全省先后开展了道路客运、危险货物、驾驶员培训、出租汽车、货运和物流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共查处违规经营车辆约1.9万台次,清理“黑车”300余台,清理沉淀客运线路500余条,整改危货运输企业56户、驾校110家,清退不合格危货运输52辆,取缔违规经营货运代理企业23家、驾校6家。同时开展企业质量信誉考核,促进了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信誉的提高。

(四)科技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经过多年努力,在全省建立完善了运输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政网”,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统一管理,规范了运政业务的办理。搭建了重点营运车辆GPS监控平台,对全省7120多辆长途客车和8520多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实现了动态监管。建立了集出行咨询、办证服务、公路求救和执法投诉为一体的96520道路运输公共服务热线,使运政工作真正做到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受到社会好评。

三、河南道路运输近期发展规划

根据我省道路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全省道路运输系统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进一步明确道路运输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并将其概括为“16334工程”,即坚持一个发展思路,围绕六大目标,打造三大体系,构建三大支撑,夯实四大保障。其中明确指出,“十二五”道路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宗旨,以协调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战略的调整,强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大传统货运业的改造力度,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加快运输信息化建设,促进运输业全面转型升级,推进道路运输实现低碳发展,努力建设安全、畅通、便捷、绿色、高效的道路运输体系。

篇2:河南省道路运输情况以及条例

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2007修正)(1994年12月27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7年1月16日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河南省道路运输条例〉的决定》修正 2007年12月3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 2007年12月3日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0号公布 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适用本条例。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鼓励发展农村道路运输,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公安、建设、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第五条 道路运输管理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鼓励道路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使用环保、节能型运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垄断道路运输市场。

第二章 运输管理

第六条 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的条件,并依法向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交开业申请及资料。

受理申请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予以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由省统一印制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许可证明。申请人凭经营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有关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七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将其拥有的经营车辆向车籍所在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注册登记,办理车辆营运证并随车携带。

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使用、维护运输车辆,并按规定定期接受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不得使用技术性能和技术等级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

第八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合并、分立、增设或者变更名称、经营范围、办理车辆过户等,应当到原许可机关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客运经营者暂停、终止经营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原许可机关提出申请,对不妨碍社会公共利益的,原许可机关应当予以批准;经批准暂停、终止的客运经营者应当在运输站(场)公告,并交回经营证牌。

第九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公布服务内容、费目费率,执行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道路运输价格和收费标准,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车票。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纳税,并按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缴纳相关的交通规费。

第十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不得超出核定的许可范围经营,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揽客、揽货、垄断货源,不得欺行霸市、干扰他人正常经营。

第十一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车籍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不得隐瞒不报或迟延报告。

第十二条 道路运输经营者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定期向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道路运输统计资料。

第十三条 对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抢险、救灾、军事等紧急道路运输任务,车属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统一调度和安排;对因执行紧急道路运输任务而受到经济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给予补偿。

第三章 旅客运输

第十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旅客运输线路、班次、站点及经营区域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审批。涉及设置或调整停靠站点的,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并向公众告知。

第十五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客运市场需求,加强对客运市场和热点营运线路的管理。同一客运线路、旅游线路有三个以上申请人时,可以通过招投标的形式作出许可决定。

取得旅客运输经营权的经营者应当按照承诺的服务质量提供服务,不得擅自转让旅客运输经营权。

第十六条 客运线路的经营期限为四到八年。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作出经营许可时,应当明确具体的经营期限。经营期限届满需要延续经营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第十七条 旅客运输车辆应当在车体外部适当位置喷印经营者单位名称并标明核载人数。

旅客运输车辆应当在车厢内明显位置悬挂或者张贴客运线路标志牌和里程票价表,并公示监督电话。

出租汽车应当装置营业标志牌,张贴租价标准和投诉电话号码,配置并正确使用里程计价器。

第十八条 班线客运经营者应当进站经营,按照许可的线路、班次、站点运行,在规定的站点上下旅客,不得中途甩客,不得随意更换车辆或者将旅客转交他人运送。

包车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约定的起讫地和线路运行,除执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下达的紧急包车任务外,其线路一端应当在车籍所在地,不得招揽包车合同外的旅客乘车。

出租汽车经营者应当按乘客指定的目的地,选择合理的线路行驶,不得故意绕行;显示“空车”标志的出租汽车不得拒载。

第十九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根据旅客支付的票款,即时交付旅客相应的车票,并按客票标明的班次、时间、站点运送旅客。因客运经营者的原因造成旅客漏乘、误乘的,客运经营者应当按照旅客意愿安排改乘或退票。

客运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当违法行为发生时,司乘人员应当及时报警,积极救助。

客运经营者应当保持车辆清洁、卫生。

旅客进站、乘车,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并接受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检查。

第二十条 从事旅客运输的车辆,技术等级和类型等级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从事高速公路客运、省际和市际旅游客运或营运线路长度在八百公里以上的客运车辆,技术等级应当达到一级,类型等级应当达到高级。

第二十一条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超出规定经营长途客运的,按本条例规定执行。

拖拉机和货运车辆不得从事道路旅客运输。

第四章 货物运输

第二十二条 鼓励采用多轴重型、集装箱、厢式和罐式专用车辆运输;鼓励发展货运出租、货物配送等方便、快捷的货运经营方式。

货运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保证环境卫生和货物运输安全。

在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的货物运输车辆起讫地在本省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连续超过三十日的,应当向本省营运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并按本省规定缴纳相关交通规费。

第二十三条 货运经营者应当根据合同规定或双方约定运输货物。

法律、法规规定限运和凭证运输的货物,必须办理准运手续并随车携带。

第二十四条 未取得危险货物运输许可的,不得承揽危险货物运输业务。

运输危险货物应当配备必要的押运人员,保证危险货物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车辆技术状况和槽罐及其他容器质量良好,悬挂(设置)危险货物运输标志、标识,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及防护用品。

运输有毒、腐蚀、放射性危险货物的车辆和运输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禁止运输普通货物。

第五章 道路运输相关业务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道路运输站(场)建设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将道路运输站(场)与公路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

运输站(场)建成后,应当依法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经营申请。经许可开业后,不得改变运输站(场)用途和服务功能。

第二十六条 旅客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为客运经营者合理安排班次,公平对待进站客运车辆,不得拒绝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的车辆进站(场)营运,不得接纳未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的车辆进站(场)营运。

客运经营者与旅客运输站(场)经营者对客运班车发班方式和发班时间的安排发生争议的,由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协调,协调不成的,予以裁定。

第二十七条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对出站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无证经营车辆和有安全隐患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禁止超限超载车辆和安全运行技术条件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出站。

二级以上旅客运输站应当配置并使用行包安全检查设备。

第二十八条 从事货物运输信息服务、货运代理、联运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经营条件,并将受理的运输业务交由具有相应经营资格的运输经营者承运。

从事货物运输信息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向服务对象提供准确的信息,对因信息误差而造成的车辆空驶、货物延滞运输等经济损失,按照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 搬运装卸经营者应当按照搬运装卸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从事危险货物、大型物件等特种、专项货物搬运装卸作业的,应当使用专用搬运装卸工具和防护设备。

第三十条 从事仓储理货的经营者应当按照货物的性质、保管条件和有效期限对货物分类存放,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第三十一条 汽车租赁经营者应当与承租人签订汽车租赁合同,必须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证件齐全。

承租人租赁汽车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者应当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其经营类别、培训范围、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使用符合规定条件的教练车,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培训教材进行培训,按规定做好培训记录,建立学员档案,并向结业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机动车驾驶培训结业证书。

用于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教练车辆,应当在车体外部适当位置喷印经营者单位名称、监督电话,悬挂教练车牌,安装并使用学时记录仪。

第三十三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有关技术规范对机动车进行维修,保证维修质量,按照核定的类别挂牌经营,并公布维修收费项目及标准。不得承修报废车辆,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车辆,不得利用配件改装、拼装车辆,不得擅自改变车辆外廓尺寸及技术参数。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向托修方交付维修结算清单,不得虚报作业项目。

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者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并对检测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者应当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收费,并建立机动车检测档案。

第六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实施道路运输安全服务质量考核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在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有效执法证件,佩戴标志,文明执法。

道路运输监督检查专用车辆,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三十七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不得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重点在道路运输经营场所、客货集散地和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检查站,依法对道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公路路口进行监督检查时,不得随意拦截正常行驶的道路运输车辆。

第三十八条 对道路运输经营者违反本条例规定不能现场处理的,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暂扣车辆营运证、客运车辆线路牌等证件,开具暂扣凭证,并责令其限期到指定地点接受调查处理。

对无证经营以及在限期内拒不到指定地点接受调查处理的,可暂扣运输车辆,出具暂扣凭证。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未按规定公布服务内容、费目费率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未按规定缴纳相关交通规费的,责令限期缴纳,每逾一日,加收应缴款额千分之三的滞纳金;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未按规定悬挂或者张贴客运线路标志牌和里程票价表的,处三百元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客运包车经营者其线路一端不在车籍所在地或者招揽包车合同外旅客乘车的,处二千元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未向本省营运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的,处一千元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二级以上道路旅客运输站未配置使用行包安全检查设备的,处二千元罚款;

(七)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从事道路货运代理、联运服务的经营者将受理的运输货物交由不具有经营资格的承运人承运的,处一千元罚款;

(八)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教练车辆未安装使用学时记录仪的,处五百元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相应的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超出核定的许可范围经营的,处二千元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按承诺的服务质量提供服务或者擅自转让旅客运输经营权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运输有毒、腐蚀、放射性危险货物的车辆和运输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者未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未经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出具检测报告的、不如实出具检测报告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出租汽车不按规定装置并正确使用里程计价器,拒载乘客或故意绕路行驶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二)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的;

(三)玩忽职守,严重失职的;

(四)违反规定拦截车辆、收费、罚款的;

(五)非法扣车的;

(六)非法扣押证件的;

(七)侵犯驾驶人员人身权利的;

(八)危害公私财物安全的。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农用拖拉机的管理办法,按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的,适用本条例。

第四十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发放经营许可证件和车辆营运证,可以收取工本费。工本费的具体收费标准由省财政、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交通主管部门核定。

篇3:云南省道路运输条例

(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前款所称的道路运输经营,是指在道路上从事旅客运输经营和货物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道路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租赁、搬运装卸、货运代理、货运配载、仓储理货等。

城市出租车、城市公共汽车客运和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道路运输管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领导,保障道路运输管理经费的投入,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管理和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综合治理,依法查处非法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道路运输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推进道路运输信息化,引导道路运输经营者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行公司化经营,支持客运企业实行公车公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乡村道路运输,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乡镇和行政村的通班车率。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公安、安监、发展改革、建设、工商、质监、旅游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道路运输管理相关工作。

第二章 道路运输一般规定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应当编制道路运输发展总体规划,征求发展改革、建设、公安、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的意见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道路运输发展总体规划还应当包括城市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布局规划。

第七条 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货物运输经营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的条件,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或者办理相关手续。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的经营者,需要变更许可内容的,应当向原许可机关提出申请;暂停、终止道路运输经营的,应当提前30日向原许可机关申请,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不予同意的,应当说明理由。

客货运经营者设立子公司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相关规定到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经营许可;设立分公司的,应当到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八条 从事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和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经所在地的州(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考试合格后,取得从业资格证。

从事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和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员实行定期继续教育制度。

第九条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证、教练员证、教练车证、班线客运经营许可证明、班车客运标志牌、旅游客运标识、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由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

从事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的驾驶员和教练车教练员应当随车携带道路运输有关证件以及其他相关牌证。

禁止伪造、涂改道路运输证件或者标志。第十条 从事道路客货运输及相关业务的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道路运输管理费。

外省籍车辆进入本省驻点货物运输超过1个月的,应当到当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有关营运手续,并缴纳道路运输管理规费。

第十一条 从事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的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制定有关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发生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公共突发事件,运输企业和经营者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统一调度、指挥。

因执行应急运输任务发生的经济支出,由安排应急运输任务的人民政府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补偿。

第十二条 营运客货车辆、教练车、租赁车应当定期进行二级维护和检测。

营运客货车辆、教练车、租赁车每年进行一次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其中,营运线路里程在200千米以上的班车客运、旅游客运车辆每年进行两次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客、货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营运车辆技术档案。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出具的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结果,确定营运客货车辆、教练车、租赁车的技术状况是否符合经营许可条件或者是否能够继续从事相应的教学和租赁活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营运车辆、教练车定期进行审验。

第十三条 营运客车、重型货车、半挂牵引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安装和使用具有信息采集、存储、交换、监控功能的实时动态行驶记录监控跟踪装置。

从事客货运输的经营者应当建立实时动态行驶记录监控跟踪装置的使用和管理制度,落实监管的主体职责,驾驶人员应当保证实时动态行驶记录监控跟踪装置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 从事货运代理、货运配载、仓储、汽车租赁、搬运装卸等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经营者,应当自取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营业执照后15日内到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从事货运代理的经营者,应当将所受理的运输业务按合同委托给具有合法资质的运输经营者承运。货运代理经营者应当与委托方签订货运代理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在发生运输责任事故需赔偿时,应当先行赔偿再向承运人追偿。

从事货运代理的经营者应当保证向承运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运力、货源信息。

从事汽车租赁业务的经营者应当与承租人签订汽车租赁合同,提供技术状况为三级以上,装备齐全的车辆。租赁车辆的维护、检测和技术管理应当遵守有关营运车辆的规定。汽车租赁经营者不得向承租人提供或者变相提供驾驶劳务。租赁车辆不得擅自用于从事经营性客货运输。

从事搬运装卸的经营者应当具备与其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设施,确保货物完整无损,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

第十六条 对道路客货运输经营者实行等级评定制度。

对道路客货运输、机动车驾驶员培训、道路运输站(场)、机动车维修和综合性能检测经营者实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

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将从事道路运输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道路旅客运输

第十七条 道路旅客运输包括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

从事班车客运的,应当随车携带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证明和班车客运标志牌;临时包车和加班的客车凭临时客运标志牌运行。

从事定线旅游客运的,按照班车客运的管理规定执行;从事非定线旅游客运的,按照包车客运的管理规定执行。从事非定线旅游客运的,应当随车携带旅游标识、行车路单和包车合同。

同一行政区域内有3个以上申请人申请从事非定线旅游客运经营的,可以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的方式作出许可决定。第十八条 从事包车客运和旅游客运的车辆应当按照约定的目的地、线路、时间运行,不得招揽或者搭乘他人,运营时其线路一端应当在车籍所在地,不得异地经营。单程的去程包车回程载客时,应当报回程客源所在地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客运包车发车前的安全检查由客运经营者负责。未经安全检查合格的客运包车不得载客运营。

非定线旅游客运应当实行车辆调度制度,未经客运企业调度的车辆不得载客运营,旅游企业不得组织旅客乘座未经客运企业调派的客车。

第十九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作出班车客运和旅游客运经营许可时,应当明确具体的经营期限。客运经营者应当在许可的经营期限内从事经营,经营期届满,客运经营权终止,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收回有关经营许可证件;需要延续客运经营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申请道路客运经营或者营运车辆变更的,应当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供经营期限届满未获得延续许可后的车辆自行处置的承诺。

班车客运、旅游客运的经营主体、起讫地、途经路线、车辆类型和日发班次变更的应当按照重新许可办理。

第二十条 班车客运经营者提供的进站方案与客运站经营者签订的进站意向书不符合有关规定或者已超出该站接、发车能力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要求其进行调整。省际、市际班车客运中途不再设立停靠站点,省际客运班车确需在途经省进入停靠站点上下旅客的,应当征得途经地的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同意。

第二十一条 在确定班车客运线路类别时,对于县城城区与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市区相连或者重叠的,属跨省、州、市客运班线的,该城区视为地区所在地;属本州、市内客运班线的,该城区视为县所在地。

七座以下的小型客车,其经营范围为毗邻乡(镇)之间及县境内的旅客运输。

第二十二条 客运经营者应当加强对客运车辆运行途中的安全管理。

客运经营者应当对在高速公路上日运行里程超过600千米的,或者在其他公路上运行里程超过400千米的客运车辆,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

第二十三条 农村客运可以采取区域运营、循环运营、专线运营、公交化等方式,推广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经济适用型车辆,各州市统一确定车身颜色,由经营者向生产厂家自行定购。

前款所称农村客运,是指县内或者毗邻县间至少有一端在乡(镇)村的旅客运输。

第二十四条 开行乡村客运班车的线路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驶道路经验收合格;

(二)客运班线的起讫点应当设置客运站或者有固定发车点。

第二十五条 客运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变更运行线路、发车站点、日发班次和营运车辆;

(二)堵站罢运;

(三)坑骗旅客;

(四)非因不可抗力拒载旅客;

(五)城市内站外揽客;

(六)擅自加价、恶意压价;

(七)运行中擅自变更车辆或者将旅客交他人承运;

(八)变更车辆或者将旅客交他人承运重复收费;

(九)降低车辆类型等级未向旅客退还相应票款;

(十)转让客运线路经营权;

(十一)内部从业人员以转让客运车辆或者转让客运线路承包合同为名,倒卖客运线路经营权。

第四章 道路货物运输 第二十六条 道路货物运输,包括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道路货物专用运输、道路大型物件运输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鼓励货运经营者采用集装箱、封闭厢式、多轴重型、甩挂和罐式专用车辆运输,引导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

第二十七条 货运经营者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或者其他约定运输货物,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按照书面合同的约定运输货物。

法律、法规规定限运和凭证运输的货物,应当办理准运手续,并随车携带准运凭证。

第二十八条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悬挂明显的危险货物运输标志,有严格的防渗漏、防污染设施,并符合国家相应技术标准规范。

运输危险货物的罐体应当取得质检部门核发的合格证件,并在罐体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承运危险货物。

托运人应当委托具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经营者承运危险货物。

第二十九条 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应当制定危险货物运输应急预案,并报州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经营者基本情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防和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保障、事故后置处理、应急培训和演练计划等。第三十条 禁止使用除罐式集装箱以外的移动罐体从事危险货物运输。

禁止使用运输有毒害品及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的危险货物的车辆和罐式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

第五章 国际道路运输

第三十一条 国际道路运输包括国际道路旅客运输(包括定期和不定期)和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包括普通货物和危险货物)。

第三十二条 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中外籍运输车辆应当按照规定的口岸通过,并按批准的线路运行。从事定期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的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线路、班次及停靠站点运行。

第三十三条 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中外籍运输车辆应当标明本国的国际道路运输国籍识别标志,持有效的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及其他有关单证。

第三十四条 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者到口岸相关部门办理运输车辆、人员的出境手续时,应当出具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批准文件。

取得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资质的省外经营者,需要通过本省口岸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的,应当向口岸所在地的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无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资质的车辆不得通过口岸从事国际道路运输。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内依法实施国际道路运输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六条 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口岸地的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并联合口岸其他部门对出入境的车辆进行查验。

非营运车辆出境的,应当向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相关国际道路运输手续。

第六章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第三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是指以培训学员的机动车驾驶能力或者以培训道路运输驾驶人员的从业能力为教学任务,为社会公众有偿提供驾驶培训服务的活动。包括对初学机动车驾驶人员、增加准驾车型的驾驶人员和道路运输驾驶人员所进行的驾驶培训、继续教育以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等业务。

参加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员,应当凭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核的驾驶培训记录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驾驶证考试。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如实提供驾驶培训记录并接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检查,违法提供虚假驾驶记录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第三十八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由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根据道路运输发展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不得擅自在注册地以外设立分支机构。

第三十九条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当执行交通行业规定的教学大纲,填写培训记录,培训结束后,向参加培训的人员颁发全国统一式样的结业证书。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应当进行不少于32学时的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并达到以下实际道路驾驶培训里程:

(一)参加大型客车(A1)、中型客车(B1)培训的学员,人均实际道路训练里程不得少于1200千米;

(二)参加小型汽车(C1)、小型自动档汽车(C2)培训的学员,人均实际道路训练里程不得少于1800千米;

(三)参加城市公共汽车(A3)培训的学员,人均实际道路训练里程不得少于2000千米。

对实际道路驾驶训练里程达不到前款规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予审核培训纪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受理考试。

第四十条 申请从事机动车驾驶培训的教练员,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参加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资格考试,考试合格人员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教练员证》。机动车教练员在教练过程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携带机动车驾驶证和教练员证;

(二)使用教练车进行教练;

(三)不得离岗教练;

(四)不得疲劳教练;

(五)不得超载和搭乘与教学无关的人员;

(六)不得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

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疾病的教练员,不得从事驾驶操作教练活动。

第四十一条 教练车应当符合国家和交通行业标准规定的条件,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认定,使用统一标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放专段号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配发教练车证。

教练车的技术状况应当符合二级以上标准,专用教学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有效,并按照规定安装培训学时里程记录仪。教练车的维护、检测、技术管理和定期审验应当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达不到二级以上标准的教练车不得继续从事教学活动。

第七章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 第四十二条 道路运输站(场)(包括客运站和货运站、场)建设应当符合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站(场)建设用地纳入城市公益性用地规划,由县级以上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并按照交通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建设。

第四十三条 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站(场)经营的,除具备国家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提交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同意建站的书面意见。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主体、地址变更按照重新许可办理。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未经批准不得改变站(场)用途和服务功能。

第四十四条 客运站经营者与客运经营者或者客运经营者之间因发车方式和发车时间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裁定。

客运站经营者不得违反规定向进站经营者收取费用。

第四十五条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建立出站客运车辆检查制度,三级以上客运站应当配备专职检验员,对出站客运车辆及其驾驶员进行安全检查。禁止超载车辆和未经安全检查合格的客运车辆出站。

二级以上客运站应当配备安全检测设备,旅客应当配合安全检查,禁止携带危险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进站上车;拒不接受安全检查的,客运站有权拒绝其进站乘车。第四十六条 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公布进站客车的班车类别、客车类型等级、运输路线、起讫停靠站点、班次、发车时间、票价等信息。

客运站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售票、退票,不得允许进站客车驾驶人员私自揽客。

第八章 机动车维修和检测

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包括机动车维护、修理、维修救援、汽车车身清洁、美容、汽车装璜等。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许可的维修类别悬挂统一的维修标志牌、质量信誉等级标志牌,并按照规定缴纳道路运输管理规费。

第四十八条 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的经营者,除具备国家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作业内容相适应的专用维修车间和设备、设施,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性标志;

(二)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三)有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四)有齐全的安全操作规程。第四十九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执行全省统一的工时定额,公布工时单价和收费标准,合理收取费用,并与托修人签订维修合同。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维修档案,做好维修记录,建立配件进货、使用台帐。

第五十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采取非法或者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

(二)占道或者占用公共场所进行维修作业;

(三)擅自改装、拼装机动车;

(四)承修报废机动车;

(五)擅自为机动车打刻发动机或者车架号(车辆识别代号);

(六)使用报废或者其他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车辆总成、配件修理车辆。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实行进厂检验、维修过程检验、竣工质量检验和质量保证期制度。

整车修理、总成修理、二级维护实行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维修竣工后应由具备综合性能检测能力的维修企业或者经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公示的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由维修质量检验员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未签发合格证的机动车不得交付使用。禁止伪造、倒卖、转借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营运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应当到具备相应条件的维修企业进行维修。

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的建立应当由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道路运输发展需要统筹规划。

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检测场地、设施和设备;

(二)有必要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经培训考试合格的检测人员;

(三)有健全的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管理制度;

(四)检测设备经计量检定合格。

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经营的,应当向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提交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审查完毕,予以许可的,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不予许可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应当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后,方可出具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的检测标准、规范和程序,如实出具检测报告,建立健全机动车检测台帐和档案。第九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上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对下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公开办事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当事人的投诉。

第五十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不得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重点检查道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场所、客货集散地,可以在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交通检查站检查客货运车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拦截有违法经营行为嫌疑的车辆或者被举报有违法经营行为嫌疑的车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执行检查任务时,应当有2名以上人员参加,按照规定着装,佩带执法标志,出示有效执法证件,文明执法。

用于道路运输监督检查的专用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稽查标志灯具。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责令停驶或者暂扣车辆和维修设备、工具,并向当事人开具有关凭证,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处理,当事人接受处理后,应当发还车辆、设备和工具:

(一)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和驾驶员培训的车辆无道路运输证或者教练车证的;

(二)营运客货车辆超范围经营的;

(三)无班车客运标志牌、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证明和旅游车标识的;

(四)违反规定承运限运、禁运物品和危险品的;

(五)无从业资格证从事营运的;

(六)未经许可从事经营机动车维修的;

(七)不按规定缴纳道路运输管理规费的。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将停驶车辆所载的客、货及时接驳,所发生的接驳费用由违章者承担。

对于已暂扣的车辆、设备和工具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管费。

第五十六条 未随车携带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客运标志牌证、教练车证、教练员证且当场无法查实,经营者在车辆被暂扣之日起15日内不提供有效证明的,或者查实无经营许可证件从事营运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第五十七条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公告3个月后,可以将暂扣车辆、设备和工具依法予以拍卖,拍卖所得扣除拍卖费用、接驳费用、应交规费、罚款数额、滞纳金后尚有余款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不足部分予以追缴。

第十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相应的经营范围:

(一)伪造、涂改道路运输证件或者标志的;

(二)未经许可从事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

(三)经营者违反规定承运限运、禁运货物或者危险货物的;

(四)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未按照规定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的;

(五)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擅自设立分支机构的。

第五十九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的经营者实施监督检查时,发现经营者丧失、部分丧失许可条件或超出许可范围经营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相应的经营范围。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不如实出具检查结果或者未按照检测标准、规范程序缺漏检测项目的;

(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聘用没有取得教练员证的人员从事教学的;

(三)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聘用没有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营运活动的;

(四)客运包车营运时其起讫地均不在车籍所在地的;

(五)营运客货车辆无道路运输证或教练车无教练车证的;

(六)营运客货车辆、教练车和租赁车辆不按照规定进行技术等级评定、二级维护和检测的。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件:

(一)客运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坑骗旅客、非法拒载、站外揽客、途中甩客、擅自加价、恶意压价、堵站罢运的;

(二)客运经营者降低车辆类型等级未向旅客退还相应票款的;

(三)包车客运经营者沿途或者回程擅自揽客的;

(四)班车客运经营者擅自停止班车运输或者擅自改变许可内容的;

(五)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不按规定填写驾驶培训记录或不按规定核发结业证的;

(六)教练车不按规定安装培训学时里程记录仪的;

(七)伪造、倒卖、转借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的;

(八)运输有毒、腐蚀、放射性危险货物的车辆和危险货物的罐式专用车辆运输普通货物的;

(九)使用除罐式集装箱以外的移动罐体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

(十)客运站经营者违反规定向进站经营者收取费用的。

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者不按批准的国际道路运输线路、站点、班次运输或未经原许可机关同意擅自终止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一)从事货运代理、货运配载、仓储、汽车租赁、搬运装卸的经营者和在本省设立货物运输业务机构的外省籍经营者,不按规定到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的;

(二)外省籍车辆进入本省驻点货物运输超过一个月,未按规定向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有关营运手续的;

(三)客货运输经营者未按规定安装和使用动态行使记录仪等监控跟踪装置的;

(四)客运站经营者不按规定售票或者允许进站客车私自揽客的;

(五)客运站经营者不执行客票退票有关规定的;

(六)包车客运经营者不按规定对客运车辆进行发车前安全检查的;

(七)危险货物托运人委托无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承运的;

(八)经营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的企业不按规定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的;

(九)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违章占道或未经批准占用公共场所进行维修作业的;

(十)营运客货车辆、教练车不按规定参加年审的;

(十一)营运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不按规定到具备相应维修、检测条件的维修企业、综合性能检测机构进行维修和检测的;

(十二)营运客车、教练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未按规定悬挂、张贴统一式样标志的;

(十三)无相应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

(十四)没有取得教练员证的人员从事机动车驾驶培训工作的。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一)客运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日运行里程超过600千米的,或者在其他公路上运行超过400千米的,没有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的;

(二)客货运输经营者未对其使用车辆建立车辆技术档案的;

(三)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未按规定建立维修档案、做好维修记录的;

(四)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不按规定建立健全机动车维修检测台帐和档案的;

(五)货运代理经营者未与承运人签订书面合同的;

(六)营运驾驶员、教练员不按照规定携带从业资格证、教练员证、教练车证、班车客运标志牌的;

(七)教练员未携带教练员证、未使用教练车进行教练、离岗教练、疲劳教练的;

(八)教练车超载和搭乘与教学无关的人员

(九)教练员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的。

第六十四条 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者运输车辆不按照规定标明《国际道路运输国籍识别标志》、携带《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 发生较大交通责任事故,营运驾驶员和教练员负主要责任以上的,由原发证机构吊销其从业资格证或者教练员证,3年内不得从事营运和教学活动。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营运驾驶员和教练员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由原发证机构吊销其从业资格证或者教练员证,终身不得从事营运和教学活动。

对所属道路客货运输车辆发生重大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并负主要以上责任的道路运输经营者,一年内不得申请新增客运经营业务。第六十六条 客运经营者内部从业人员以转让客运车辆或者转让客运班线承包合同为名,私下倒卖客运线路经营权的,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可以收缴客运经营者该车辆的有关客运经营证件,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且情节严重的,吊销客运经营者该车辆的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七条 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经营者未按规定缴纳道路运输规费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限期全额补缴,并按日加收拖欠费额5‰的滞纳金;连续拖欠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可处拖欠费额1倍的罚款;连续拖欠6个月以上的,可处拖欠费额2倍的罚款;情节严重,不予改正的,可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八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聘用的协管员违反前款规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予以解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六十九条 从事非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的,应当遵守本条例有关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

本条例所称的道路运输营运客货车辆,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运输经营者的客运、货运车辆,但仅为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或者个体运输经营者本人生活服务的客运、货运车辆除外。第七十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聘请的道路运输协管员,经培训合格后,可以协助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查处道路运输违法、违规行为。

第七十一条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收取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应当上缴国库。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和道路运输协管员经费以及其他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篇4: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年3月28日???

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2008年3月28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关联法规: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监管、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职能部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并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行政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和道路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经费投入,以适应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需要。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建设、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卫生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单位,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应当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宣传,刊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公告、通告等。

每年五月为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月。

关联法规:

第七条 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应当指定内部交通安全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建立、完善内部道路交通安全规章制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机动车使用、保养、维修、检查制度,落实单位内部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和奖惩制度。

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志愿者服务活动。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一节 机动车辆一般规定

第九条 新购机动车应当自购买之日起30日内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办注册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行驶车号牌。机动车应当按注册登记时的使用性质使用。

申请转移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住所迁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所管辖区域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收回号牌和行驶证,核发临时行驶车号牌,机动车档案应当密封,交由机动车所有人携带,于90日内到住所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机动车转入登记。

第十条 机动车号牌实行计算机公开自动选号。

第十一条 机动车所有人的姓名(单位名称)、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变更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注册登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未按前款规定备案,导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告知有关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机动车所有人承担相应责任。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的通信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更换发动机或者车身(车架)的,应当向注册登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更换发动机只能更换同功率或者同排量的发动机,更换车身(车架)只能更换同型号的车身(车架),并不得改变车辆的型号和外廓尺寸。同一辆车不得同时更换发动机和车身(车架)。

第十三条 用于教练的机动车应当在申办车辆注册登记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教练车号牌,并在行驶证副页上签注教练车的相关记录。拖拉机教练车的号牌由农业部门负责核发。

注册登记年限已满8年的教练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提前告知,收回教练车号牌,发还原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号牌,不得再作为教练车使用。

教练车、拖拉机教练车的标准和分类及核发教练车号牌的具体规定,由省公安机关和省农业部门分别制定。

第十四条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的车门上应当按规定喷涂单位或者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名称以及核定载质量等内容,载货汽车及挂车车厢后部,应当按照规定喷涂放大的本车号牌,字样应当规范、清晰、完整;

(二)随车配备灭火器具、故障车警告标志等;

(三)不得加装、使用妨碍交通安全的灯具、高音喇叭、大功率音响等装置,或者拆除消音装置,或者违反规定在车辆上加装搭载人员的设备;

(四)不得在车身玻璃部位喷涂、粘贴广告和标识(法定标识除外),不得在车身设置和播放动态、活动广告或者使用强反光材料,不得喷涂、粘贴影响交通技术监控信息接收的材料。

第二节 机动车驾驶人一般规定

第十五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关联法规:

第十六条 在道路上学习驾驶的学员,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技能准考证明。

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不得安排未取得机动车驾驶技能准考证明的申请人上道路学习驾驶机动车。

第十七条 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对学员进行培训,并开设不少于32学时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警示教育。

除前款规定外,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规定的实际道路驾驶培训里程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申请大型客车(A1)、中型客车(B1)驾驶证的,人均实际道路训练里程不得少于1200公里;

(二)申请小型汽车(C1)、小型自动档汽车(C2)驾驶证的,人均实际道路训练里程不得少于1800公里;

(三)申请城市公共汽车(A3)、大型货车(B2)驾驶证的,人均实际道路训练里程不得少于2000公里;

(四)申请其他车型驾驶证的,人均实际道路训练里程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对实际道路驾驶训练里程达不到前款规定的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受理考试。

具体培训学时、训练里程的监督管理办法由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的组织实施办法由省公安机关制定。

关联法规:

第十八条 机动车教练员在教练过程中,除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外,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携带机动车驾驶证和教练员证;

(二)使用教练车进行教练;

(三)按照经批准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开展教练;

(四)不得超载和搭乘与教学无关的人员;

(五)有本条例第 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不得从事教学活动。

第十九条 持军队、武警驾驶证的退役军人,应当按有关规定在批准退役后一年内到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换发驾驶证。

第二十条 申领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驾驶证的,申请人经考试合格后可以向户籍所在地或者暂住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需要提供身体条件证明的,可以由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

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驾驶证发生遗失、被盗、损毁、灭失的,应当及时向核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补办;属于我省核发的驾驶证,不能及时在核发地申请补办的,可以向就近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临时驾驶证明》。《临时驾驶证明》的有效期不得超过15日。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员资格制度、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及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机动车驾驶证申请人,在对相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熟悉的前提下,州(市)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调整机动车驾驶证理论考试的方式。

关联法规:

第三节 客运交通一般规定

第二十三条 营业性道路客运车辆以及核定载人数9人以上非营业性道路客运车辆,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的资格条件,同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核定载人数9人以上营业性道路客运车辆应当安装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核定载人数9人以上非营业性道路客运车辆应当安装机动车行驶记录仪;

(二)除已依法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外,还应当投保司乘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在车身明显位置漆喷核定载人数和严禁超员的字样。

关联法规:

第二十四条 营业性道路客运车辆的驾驶人,除应当持有合法、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外,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连续3年内每年没有违法12分记录或者被暂扣机动车驾驶证3个月以上的情形,以及没有发生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

(二)不得有吸毒和酗酒等行为。

第二十五条 营业性道路客运车辆的驾驶人,有超员、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并负有责任的,除应当接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处罚外,还应当接受为期7日以内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复训教育,并经理论考试合格。

关联法规:

第二十六条 从事客运的企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设立交通安全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建立、健全客运交通安全规章制度,对本企业车辆及进入客运站、场的营运客运车辆实施安全管理;

(二)落实从业人员岗位的客运交通安全责任;

(三)落实客运车辆的日常检验、维护和检测;

(四)建立和完善客运车辆驾驶人的交通违法、事故和不良嗜好档案记录,落实客运车辆驾驶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五)排查和整改本企业存在的客运交通安全隐患;

(六)落实客运交通安全经费投入。

第二十七条 城市公共汽车和城市出租车的道路交通安全,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节 外国籍机动车和驾驶人

第二十八条 从我省口岸、通道入境的外国籍机动车和驾驶人,应当按照我国规定申领机动车临时入境牌证和临时机动车驾驶许可证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并遵守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

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协议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关联法规:

第二十九条 进入我省境内的外国籍机动车,需要由中国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的,应当到入境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条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外国籍机动车和驾驶人可以临时进入云南省境内参加有组织的旅游以及其他政府间的交往活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的规定给予外国籍机动车和驾驶人办理相关入出境手续。

第三章 道路通行条件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同步进行。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城市道路沿线大型建筑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时,应当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意见,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应当予以调整。

第三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文化、体育场(馆)等大、中型公共建筑以及商业街区、居住区、旅游区,应当按照标准配建、增建停车场(库)。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划和标准建设停车场(库)。公共停车场(库)不得擅自停用或者改作他用。

第三十三条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监控设施,应当与道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同时投入使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参与交通信号、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监控设施的设计、审核和验收。交通信号、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监控设施的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道路通行需要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规范设置,及时调换、更新交通信号及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监控设施。

设置有道路交通安全限速标志、限速监控设施的,应当提前警示。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需要的高速公路报警、监控、电子引导及通信等技术系统信息资料,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应当提供。

第三十五条 因工程建设需要中断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交通,需要半幅封闭或者在城市道路施工、维修、养护作业,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并提前向社会公告。

在高速公路上施工作业,需要中断交通的,应当采取分流措施;不具备分流条件必须并道通行的,应当执行交通部《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相关要求。

发生交通堵塞或者其他紧急情况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要求暂时停止道路施工作业,临时恢复通行,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配合。

第三十六条 经批准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或者施工作业的,应当在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进行,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距离被占用道路或者施工作业地点来车方向按照交通部《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中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的要求采取警示、安全防护措施;

(二)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或者施工作业的人员应当穿戴反光安全警示服装,并注意避让车辆和行人;

(三)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或者施工作业完毕,应当迅速清除障碍物,修复损毁路面,消除安全隐患,经道路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验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复通行。

第三十七条 道路养护施工单位、环卫部门、交通设施主管部门在道路上作业,除遵守本条例第 三十六条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作业时间应当避开道路交通流量高峰期;

(二)作业车辆、机械应当有明显的标志图案并持续开启示警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按照顺行方向行驶。

第三十八条 在城市道路两侧增设或者封闭交叉口、机动车通道、机动车出入口,应当征得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查同意。

第三十九条 在城市道路上设置停车泊位,应当由建设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施划,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可以对停车泊位的使用时间进行调整,并及时调整相应的交通标志、标线。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道路上设置或者撤除停车泊位,或者在停车泊位上设置停车障碍。

财政投入的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费由省财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核定,其收入应当上缴财政,用于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以及道路交通信号、交通安全等设施的完善和维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截留、私分或者挪作他用。

第四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科学、合理设置出租车上下站,在繁华商业区、学校、医院、大型活动场所、旅游景区等地点施划出租车停靠站。非出租汽车不得占用出租车上下站、停靠站。开辟、调整公共汽车、长途汽车、旅游汽车以及其他营运客运车辆在城市的行驶路线或者车站、停靠站,应当征求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四十一条 客运车站及居民住宅小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公园等门前的道路,应当科学、合理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安全设施和明显标志。

第四章 道路通行规定

第一节 机动车通行规定

第四十二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

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第四十三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划有中心单实线、中心双实线的路段上横穿、掉头、压线行驶、越线行驶或者左转弯;

(二)通过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

(三)遇放行信号时,应当让前一放行信号中尚未通行完毕的车辆先行;

(四)在进入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前,应当减速或者停车瞭望,让右方道路的直行车先行,同为直行车辆的,应当让右方道路的车辆先行;

(五)驶出环形路口的机动车辆应当提前开启右转向灯驶入相应车道,内侧车辆变更车道驶出环形路口的,外侧车辆和准备进入环形路口的机动车辆应当让行;

(六)进出与学校及单位、村、镇连接的路口时,应当减速、观察瞭望,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

(七)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左侧为快速车道,右侧为慢速车道,在快速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应当按照快速车道规定的速度行驶,未达到快速车道规定的行驶速度的,应当在慢速车道行驶;

(八)清障车、牵引车在道路上拖移、牵引机动车,应当在最右侧车道上行驶。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借道或者变道行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让行人和原车道内行驶的车辆先行;

(二)不得妨碍原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正常行驶;

(三)按照规定应当在专用车道内通行的车辆遇前方有道路障碍时,可以借用相邻车道通行,通过障碍后,应当立即驶回专用车道;

(四)慢速车道的车辆在不妨碍快速车道的车辆正常行驶时,允许借道超车,但超车后应当立即返回原车道;

(五)不得一次连续变更两条以上车道;

(六)设有导向车道的,应当提前进入导向车道,不得在导向车道内变更车道;

(七)行经多相位信号控制路口或者渠化路口时,应当提前驶入相应车道,不得违反标志标线规定变更车道;

(八)左右两侧车道的车辆向同一车道变更时,右侧车道的车辆让左侧车道的车辆先行。

第四十五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停放、临时停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划有停车泊位的路段,应当在停车泊位内停放;

(二)按顺行方向,车身紧靠道路右侧边缘线;

(三)设有站点的,不得在站点外临时停车上下乘客,不准在站点修理车辆或者停车候客,未设站点的,靠道路右侧顺行方向临时停车上下乘客;

(四)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五)在隧道内行驶或者夜间临时停车的,还应当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

第四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使用安全带,并保持齐备、完好;

(二)提醒乘坐人员使用安全带或者戴安全头盔;

(三)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或者查看、发送手机信息,观看影像资料、吸烟、赤足和穿拖鞋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四)实习期内的驾驶人驾驶机动车,在道路最右侧车道行驶。

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原因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或者泼漏油污等物质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驾驶人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有来车方向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等设施扩大示警距离,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并迅速报警。

第四十八条 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内道路,禁止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通行;其他禁止通行的车型以及具体路段和时段,由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并提前向社会公告。

第四十九条 在尚未开通公共汽车的乡村道路上行驶的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在驾驶人证照齐全、车辆在安全检验有效期内的前提下,可以搭载4人以下货物押运人员。

第二节 非机动车、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

第五十条 在未划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在道路两侧四分之一路面通行。

第五十一条 驾驶非机动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与前方和相邻的车辆保持安全距离,在与行人混行的道路上避让行人;

(二)遇交通阻塞时不得在其他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的车辆之间穿行;

(三)横过机动车道的路段应当下车推行;

(四)不得拴系、牵引动物;

(五)不得在车行道上逗留;

(六)除确需借道通行外,禁止驶入机动车道内行驶;

(七)禁止逆向行驶;

(八)禁止双手离车把;

(九)禁止在人行道、过街通道(天桥)、人行横道上骑行;

(十)自行车不得附载身高超过1.2米的人员,自行车载人应当设有安全防护座椅。

第五十二条 行人不得进入车行道和翻越隔离设施,不得在车行道上溜冰、使用滑板以及兜售、发送物品、广告或者乞讨。

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遇有障碍无法通行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借用相邻车行道通行,过往车辆应当避让。

第五十三条 乘车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在机动车等候放行信号或者车辆未停稳时上下机动车;

(二)禁止从车窗上下机动车;

(三)机动车发生故障或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除参与紧急救险外,应当迅速离开车辆和车行道,撤离至安全地带;

(四)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五)乘坐摩托车时,应当正向骑坐并且戴安全头盔。

第三节 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

第五十四条 高速公路沿车辆顺行方向右侧的路肩、停车车道和紧急停车带为应急车道,其他车道为行车道。

遇紧急情况需要停车的,应当紧靠应急车道的最右侧停车,并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

第五十五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车道规定的行驶车速行驶,除超车外,禁止低速车辆占用快速车道行驶;

(二)除遇障碍或者发生交通事故外,不得停车上下乘客或者装卸货物;

(三)遇前方道路受阻、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者车辆缓慢行驶时,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不得在应急车道上行驶或者停车;

(四)因交通事故,施援、清障车辆及人员需要上高速公路实施救援、清障作业的,应当服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现场交通警察的指挥。

第五十六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高速公路上从事经营性活动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活动。

禁止在高速公路车行道、桥梁、隧道和紧急避险车道检修车辆,确因故障无法行驶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第 五十四条的规定设置警告标志并立即报警。

第五十七条 在高速公路上施工、救援、清障作业,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安全警示标志应当分别连续设置在来车方向的1000米、500米、300米、100米处,夜间还应当设置反光锥筒等醒目警示标志。

发生交通事故后,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事故车辆来车方向150米以外。

第五十八条 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发现行人、牲畜或禁止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应当进行阻止;不听劝阻的,通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第五章 交通事故处理

第五十九条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驾乘人员、过往车辆驾驶人、行人应当积极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警。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依次标明位置。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当及时到现场处理。依法强制撤离事故现场拖移车辆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六十一条 交通事故事实清楚、受伤人员为轻微伤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

财产损失较大的交通事故,双方当事人书面申请按简易程序处理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

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以检验、鉴定为由扣留肇事车辆。

第六十二条 在道路上单方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肇事一方财产损失的,当事人应当先行撤离现场、自行处理或者报警等候处理。

第六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检验、鉴定的需要,可以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证据,扣留事故车辆、嫌疑车辆和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并妥善保管,检验、鉴定完成后5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

第六十四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调查取证完毕后,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等证据材料,以及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事故责任,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一)一方当事人有过错,其他当事人无过错的,有过错的一方为全部责任,无过错方为无责任;

(二)两方以上的当事人均有过错的,作用及过错大的为主要责任,作用及过错相当的为同等责任,作用及过错小的为次要责任;

(三)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为无责任;

(四)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五)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隐瞒交通事故真相的,承担全部责任。

第六十五条 牵拉、牵引的宠物、牲畜在道路上因车辆致伤或者死亡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交通事故案件处理。

无人看护、牵拉、牵引的宠物、牲畜,在道路上被车辆致伤或者致死引起纠纷的,由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处理。

第六十六条 因交通事故当事人处于抢救或者昏迷状态等特殊原因,无法收集证据,且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案件事实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中止交通事故认定时限。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在10日内作出交通事故认定。

第六十七条 交通事故仅造成自身车辆单方损失,或者当事人依法自行协商处理的,当事人应当及时告知保险公司,并根据记录交通事故情况的协议书或者文字记录直接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应当依法理赔。

第六十八条 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第六十九条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超过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机动车一方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由其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

(二)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

(三)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

(四)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

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条 车辆发生事故造成人员失踪,各方当事人及亲属共同提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持民事赔偿调解的,参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七十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作出吊销当事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决定之前,被扣留机动车驾驶证期限未满两年,当事人重新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其间隔时间可以自扣留机动车驾驶证之日起相应折抵,扣留1日折抵1日;扣留机动车驾驶证期限超过两年的,当事人自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可以重新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关联法规:

第七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能及时了结的,有赔偿责任的当事人或者事故车辆的所有人应当提供有效担保;不提供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的需要扣留事故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妥善保管被扣留的事故车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被扣留的事故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

交通事故有效担保中保证金的具体交纳标准、支付使用、管理、监督等有关规定,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第七十三条 交通事故当事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车逃离事故现场或者为逃避法律责任弃车离开事故现场的;

(二)有饮酒后驾车和无证驾驶违法行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现场的;

(三)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或者给伤者、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或者将伤者送往医院报案后不履行听候处理义务的;

(四)未经协商或者协商未达成一致,肇事方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强行离开现场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四条 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知情的随车人、单位负责人、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或者车辆修理、车辆零部件销售单位以及其他知情人,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七十五条 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拘留等处罚。给予罚款处罚的,罚款数额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具体标准执行;本条例未规定具体数额的,规定的具体标准执行;本条例未规定具体数额的,规定的具体标准执行;本条例未规定具体数额的,规定的具体标准执行;本条例未规定具体数额的,规定的具体标准执行;本条例未规定具体数额的,处50元罚款;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外,依法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制度。

关联法规:

第七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经教育后改正的,给予行为人口头警告处罚:

(一)机动车上道路行驶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下的;

(二)外地驾驶人因道路不熟悉驾车驶入禁止通行道路的;

(三)机动车驾驶室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物品的;

(四)机动车行驶时没有关好车门、车厢的;

(五)乘坐两轮摩托车不正向骑坐的;

(六)违反规定临时停车,机动车驾驶人在车上未离座,经教育后立即驶离的,以及车辆在小巷、社区临时停放不妨碍通行的;

(七)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载物,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大的;

(八)行人不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的;

(九)其他轻微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未影响交通安全、通行的。

第七十八条 驾驶非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一)逆向行驶的;

(二)醉酒驾驶的;

(三)违反规定载人或者行驶时速超过15公里的;

(四)进入高速公路的;

(五)横过机动车道时不下车推行的;

(六)非下肢残疾人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

(七)自行车、三轮车加装动力装置的。

第七十九条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一)不避让正在作业的道路养护车、工程作业车的;

(二)不按规定鸣喇叭示意,或者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路段鸣喇叭的;

(三)行经漫水路或者漫水桥时未低速通过的;

(四)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行驶,不在道路中间通行的;

(五)违反警告标志、标线指示行车的;

(六)未粘贴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携带行驶证、驾驶证的;

(七)违反停放或者临时停车规定,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驾驶人不在现场的;

(八)驾驶人或者乘坐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

第八十条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依次交替通行规定或者让行规定的;

(二)在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上违反规定行驶的;

(三)在划设专用车道的道路上,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的;

(四)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在人行横道、网状线区域内停车等候的;

(五)在单位院内、居民居住区内不低速行驶、避让行人的;

(六)违反规定会车或者倒车的;

(七)违反规定通行路口的;

(八)行经铁路道口或者渡口,违反规定通行的;

(九)违反规定牵引机动车的;

(十)未按规定喷涂标识、放大牌号的;

(十一)违反规定在车身玻璃部位喷涂、粘贴广告和标识的;

(十二)违反规定使用灯光、警报器、标志灯具的;

(十三)道路养护施工作业的车辆和机械,作业时未开启示警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的;

(十四)拖拉机违反规定载人的;

(十五)拖拉机驶入禁止通行的道路,或者牵引多辆挂车的;

(十六)摩托车驾驶人或者乘坐人员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的。

第八十一条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100元以上150元以下罚款:

(一)载货长度、宽度、高度超过规定的;

(二)载物行驶时遗洒、飘散载运物的;

(三)未经批准运载影响交通安全的超限不可解体物品,不按规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的,或者未悬挂明显标志的;

(四)遇前方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不依次等候,从前方车辆两侧穿插或者超越行驶的;

(五)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或者查看、发送手机信息,观看影像资料、吸烟、赤足和穿拖鞋等行为的;

(六)违反规定牵引挂车的;

(七)不避让盲人的;

(八)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的。

第八十二条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1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或者一次连续变更2条以上车道的;

(二)违反规定掉头或者超车的;

(三)逆向行驶或者下陡坡时熄火、空档滑行的;

(四)行经人行横道未减速行驶或者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

(五)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遇行人横过道路未避让的;

(六)不按交通信号灯规定通行的;

(七)不按规定避让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八)非客运车辆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的;

(九)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指示的;

(十)驾驶证丢失、损毁仍驾驶机动车的;

(十一)交通事故发生后,不服从交通警察指挥,造成交通阻塞的;

(十二)违反规定运载危险物品的;

(十三)不将可以移动的故障车辆移到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的;

(十四)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十五)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或者设置警告标志的;

(十六)未悬挂或者不按规定悬挂机动车号牌,以及故意遮挡、污损号牌的;

(十七)其他机动车喷涂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专用或者与其相类似的标志图案的;

(十八)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过度疲劳的;

(十九)在机动车上喷涂、粘贴影响交通技术监控信息接收材料的;

(二十)违反规定拖曳故障车、事故车的;

(二十一)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

(二十二)持军队、武警驾驶证驾驶地方机动车的;

(二十三)实习期内违反规定驾驶机动车的;

(二十四)在实习期内驾驶机动车未在最右侧车道行驶的。

第八十三条 驾驶机动车有下列违反高速公路通行规定行为之一的,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从匝道驶入或者驶离高速公路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

(二)从匝道驶入高速公路妨碍正常行驶车辆的;

(三)在匝道、加速车道或者减速车道上超车的;

(四)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上行驶或者停车的;

(五)禁止进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的;

(六)发生故障,驾驶人没有组织车上人员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的;

(七)发生故障,不按规定使用危险报警闪光灯或者设置警告标志的;

(八)违反规定拖曳故障车、事故车的;

(九)在正常情况下以低于规定的最低时速行驶的;

(十)在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不按规定行驶的;

(十一)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或者在车道内停车的;

(十二)试车、学习驾驶,或者上下乘客、装卸货物的;

(十三)在路肩上行驶,或者骑、轧车行道分界线的;

(十四)通过施工作业路段,不按规定速度行驶的;

(十五)载货汽车车厢载人的;

(十六)两轮摩托车载人的。

第八十四条 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机动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不按规定时限申请注册登记的;

(二)不按规定时限参加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或不按规定时限申领机动车检测合格标志的;

(三)不按规定申请转移登记的;

(四)不按规定申请车辆变更登记的。

第八十五条 中国机动车驾驶人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驾驶临时入境的外国籍机动车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六条 机动车教练员在教练过程中违反有关规定的,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七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依法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依法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

第八十八条 公路客运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人数或者违反规定载货的,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超过额定人数未达20%的,处200元罚款;

(二)超过额定人数20%以上未达50%的,处1000元罚款;

(三)超过额定人数50%以上的,处2000元罚款;

(四)违反规定载货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超过核定载质量未达30%的,处200元罚款;

(二)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未达50%的,处1000元罚款;

(三)超过核定载质量50%以上的,处2000元罚款;

(四)违反规定载客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有前两款行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扣留机动车后,驾驶人应当将超载的乘车人转运、将超载的货物卸载,费用由超载机动车的驾驶人或者所有人承担。

第八十九条 驾驶机动车违反限速规定的,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上未达20%的,处100元罚款;

(二)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50%的,处200元罚款;

(三)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第九十条 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以下规定处罚:

(一)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处1000元罚款;

(二)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2000元罚款,驾驶机动车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期间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00元罚款,驾驶机动车的,处400元以上800元以下罚款;

(四)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000元罚款,驾驶机动车的,处200元以上400元以下罚款;

(五)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员驾驶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六)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对非机动车驾驶人处500元以上1000以下罚款,对机动车驾驶人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七)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对行人或者非机动车驾驶人处200元罚款,对机动车驾驶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九)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安全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十)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行为人有前款第(一)项情形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拆除,予以收缴;有前款第(五)项情形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六)项至第(十)项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关联法规:

第九十二条 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第九十三条 在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植物、设置广告牌或者管线等,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妨碍安全视距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行为人排除妨碍;拒不执行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并强制排除妨碍,所需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第九十四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或者经查实的公民举报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能够确认驾驶人的,依法予以处罚。

第九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规定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的;

(二)对应当听证、公示的事项未听证公示的;

(三)对有重大伤亡或者有重大影响的交通事故,不按规定实施紧急处置,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第九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实施交通安全管理。违反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当场收取罚款不开具罚款收据或者不如实填写罚款金额的;

(二)违反规定条件、程序作出审批决定或者发放牌证、许可证的;

(三)违法扣留车辆、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车辆号牌的;

(四)使用依法扣留的车辆的;

(五)接到重大伤亡或者具有重大影响的交通事故报告后,隐瞒不报、拖延不报的;

(六)歪曲事实,出具错误或虚假交通事故认定书的;

(七)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

(八)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七条 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对直接管理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

(一)作出违反规定的条件、程序许可决定或者发放牌证、许可证的;

(二)没有按照规定实施安全检查的;

(三)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只处罚不纠正的;

(四)对存在的重大交通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报告或者未及时整改的;

(五)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九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发布城区道路限制车辆行驶区域、路段的公告。州(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内非机动车的管理规定。

第九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聘请的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经培训合格后,可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协助和配合交通警察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的管理规定,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一百条 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取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应当上缴国库。交通警察和交通安全协管员经费以及其他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上一篇:派出所调查笔录范文下一篇:清算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