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2024-06-17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精选6篇)

篇1: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⑵,山顶千门次第开⑶。

一骑红尘妃子笑⑷,无人知是荔枝来⑸。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⑽,倚天楼殿月分明⑾。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⑿。

注释:

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⑸知是:一作“知道”。

⑹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土。

⑺渔阳探使:《全唐诗》此句下注:“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

⑻霓裳:《霓裳羽衣曲》,当时的宫廷舞曲,是唐玄宗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舞曲十二遍亲自改编而成的。千峰:指骊山的众多山峰。

⑼舞破中原:指唐玄宗耽于享乐而误国,导致安史之乱。

⑽万国:指全国。

⑾倚天:形容骊山宫殿的雄伟壮观。

⑿云中两句:《旧唐书·安禄山传》载:禄山体肥,重三百三十斤,但却能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其疾如风。旁边的宫人拍掌击节,因为舞得太快,节拍都乱了。

译文:

【其一】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其二】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其三】

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作者简介:

杜牧(8-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在晚唐成就颇高。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

[

篇2: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注释】

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⑹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土。

⑺渔阳探使:《全唐诗》此句下注:“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

⑻霓裳:《霓裳羽衣曲》,当时的宫廷舞曲,是唐玄宗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舞曲十二遍亲自改编而成的。千峰:指骊山的众多山峰。

⑼舞破中原:指唐玄宗耽于享乐而误国,导致安史之乱。

【白话译文】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赏析】

此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

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方派中使辅璆琳以赐柑为名去探听虚实。璆琳受安禄山厚赂,回来后盛赞他的忠心。玄宗轻信谎言,自此更加高枕无忧,恣情享乐了。“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正是描写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景。这探使身后扬起的滚滚黄尘,是迷人眼目的的烟幕,又象征着叛乱即将爆发的战争风云。

诗人从“安史之乱”的纷繁复杂的史事中,只摄取了“渔阳探使回”的一个场景,是颇具匠心的。它既揭露了安禄山的狡黠,又暴露了玄宗的糊涂,有“一石二鸟”的妙用。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表现了空间的转换,那么后两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则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前后四句所表现的内容本来是互相独立的,但经过诗人巧妙的剪接便使之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暗示了两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从全篇来看,从“渔阳探使回”到“霓裳千峰上”,是以华清宫来联结,衔接得很自然。这样写,不仅以极俭省的笔墨概括了一场重大的历史事变,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事变发生的原因,诗人的构思是很精巧的。

将强烈的讽刺意义以含蓄出之,尤其是“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两句,不着一字议论,便将玄宗的耽于享乐、执迷不悟刻画得淋漓尽致。说一曲霓裳可达“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显然这是极度的夸张,是不可能的事,但这样写却并非不合情理。因为轻歌曼舞纵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却实实在在是由统治者无尽无休的沉醉于歌舞造成。而且,非这样写不足以形容歌舞之盛,非如此夸张不能表现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国破家亡的严重后果。此外,这两句诗中“千峰上”同“下来”所构成的鲜明对照,力重千钧的“始”字的运用,都无不显示出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力地烘托了主题。正是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表现手法,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全诗到此戛然而止,更显得余味无穷。

拓展阅读:《过勤政楼》杜牧

过勤政楼⑴

千秋佳节名空在⑵,承露丝囊世已无⑶。

唯有紫苔偏称意⑷,年年因雨上金铺。

【注释】

⑴勤政楼:唐玄宗开元(713-741)前期所建,全称“勤政务本之楼”,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⑵千秋佳节: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⑶承露丝囊:每年一度的千秋节,玄宗都举行盛典,大宴群臣,接受群臣祝寿。“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参《唐会要》)。

《续齐谐记》“弘农邓绍尝八月旦入华山采药。见一童子,执五彩囊承柏叶上露,皆如珠,满囊。绍问:‘用此何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言终,便失所在。今世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遗象也。”

⑷紫苔:《拾遗记》:“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金铺:宫门上的安装门环的金属底托,多铸成兽形以为装饰。

【赏析】

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公元7(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旧历八月五日,唐玄宗为庆贺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并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舞于勤政楼下,又于楼中赐宴设酺,“群臣以是日进万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千秋节也就成了一年一度的佳节。然而由于玄宗晚年“勤政务本”早成空话,到安史之乱爆发,只得被迫退位,唐王朝江河日下,千秋节也随之徒有虚名了,甚至连当年作为赠送礼物的承露丝囊也见不到了。诗的`第一句说佳节空在,是总论,第二句说丝囊已无,则是抓住了“承露囊”这个千秋节最有代表性的物品来进一步补衬,使得“名空在”三字具体着实了。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移情于景,感昔伤今。杜牧善于以诗论史,借古讽今。“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这两句采用《诗经·王风·黍离》的笔法,用宫院中的植物茂盛生长暗示王朝兴衰之意。

《诗境浅说续编》云:“开元之勤政楼,在长庆时白乐天过之,已驻马徘徊,及杜牧重游,宜益见颓废。诗言问其名则空称佳节,求其物已无复珠囊,昔年壮丽金铺,经春雨年年,已苔花绣满矣。”金铺,是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的,叫金铺,用银做的叫银铺。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写的是景,是“勤政楼”的实景,但细细体味,就会感到这十四个字,字字都饱蘸了诗人感昔伤今的真实情感,慨叹曾经百戏杂陈的楼前,经过一个世纪的巨大变化,竟变得如此凋零破败。可以想象,当杜牧走过这个前朝遗址时,所看到的是杂草丛生,人迹稀少,重门紧闭的一片凄凉景象。

诗人不写别的,偏偏从紫苔着笔。这是因为紫苔那无拘无束,随处生长,自得其乐的样子深深地触动了他此时惨淡失意的心情。失意之心对得意之物,自然格外敏感,体味也就更加深刻了。

作者以紫苔见意,又从紫苔说开去,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小中见大,词浅意深,令人回味。说紫苔上了金铺,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当年威严可畏的龙头兽首,而此时绿锈满身,如同长满了青苔一般,这就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忘而常年冷落的凄凉衰败的景象。这里,“偏称意”三字写得传神,“偏”,说明万物凋零,独有紫苔任情滋蔓,好像是大自然的偏宠,使得紫苔竟那样称心惬意。这笔法可谓婉曲回环,写景入神了。

篇3:浅析杜牧《江南春绝句》的美点

一、诗句体现了事物的多样性之美

世界之美, 源于多样。因为客观世界的多样性, 决定了美的多样性, 美存在于事物的多样性统一之中。“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 写了黄莺、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春风七样事物, 这各具特色的七种事物, 统一于“春天的江南”, 构成一幅意趣盎然的江南春景图。这些分散的事物, 之所以给人造成强烈的美感, 是因为这些事物冲击着读者的多种感觉。莺啼, 是从听觉上感受;春风, 是从触觉上感受;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 是从视觉上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景物, 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试想, 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乐地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一一在望, 多么美好的江南春景。

二、诗句体现了映衬对照之美

(一) 春风拂动, 花草摇曳, 酒旗摆动, 是动景, 而水村山

郭相对静止, 动静结合, 构成对比, 画面更加生动, 这是动静映衬之美。

(二) 花是红的, 叶是绿的, 红绿相间, 绚丽多彩, 这是色彩映衬之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 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 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 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 与“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 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 从前两句看, 莺鸟啼鸣, 红绿相映, 酒旗招展, 应

该是晴天的景象, 末句“多少楼台烟雨中”自然是写阴雨天的江南, 即使是同一时间, 千里江南, 各处阴晴不同, 也合情合理, 诗人准确把握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色调错综, 雨巷深深, 薄雾轻纱, 烟雨朦胧, 处处透着特有的秀美和灵气, 这是江南春天晴阴映衬之美。

(四) 另外, 诗句映衬对照之美, 还体现在古今对照, 咏史讽今, 画中有情, 情中有画。

出句“南朝四百八十寺”, 对句明

三、结语

通过对乌昌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调查, 我得到的基本结论是:随着计算机信息化的普及, 各校对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了, 开始逐步将其与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充分意识到, 档案工作管理将面临着全面的优化, 档案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石, 图书馆的许多工作都离不开档案管理工作的支持。只有不断优化图书馆档案管理水平, 提高档案利用率, 更新管理观念, 加强对图书馆档案作用的宣传, 使读者正确认识到图书馆档案的价值和意义, 才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避知故问, “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 “四百八十寺”是南朝的数字, 从南朝到晚唐, 期间二三百年, 二三百年前的“四百八十寺”, 由于年久失修, 多数已成为断壁残垣, 完好幸存的所剩无几了。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南朝时代所修的“四百八十寺” (强调数量之多并非确数) , 到现在能够保存下来而被烟雨笼罩的, 还能有几座呢?作者描写江南春景, 为什么要提起二三百年前的南朝呢?作者的真正用意, 就是古今对照, 咏史讽今。据《南史·郭祖深传》记载, “都下佛寺, 五百余所”, 可见, 南朝 (宋齐梁陈) 时期, 佛教盛行, 佛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 超过以往的任何时代。南朝的这些统治者拜佛修庙, 无非是祈求神佛保佑他们政权永固, 永享荣华富贵, 然而, 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一个跟着一个很快覆灭, 如过眼烟云, 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而诗人生活的晚唐时期, 又是怎样的现实呢?晚唐的皇帝和贵族, 有的尊崇道教, 有的笃信佛法, 他们迎佛骨, 炼丹砂, 大兴土木, 造庙修观, 劳民伤财。据史料记载, 唐武宗时, 全国有佛寺四万余所, 和尚四十余万人, 佛道横行, 祸国殃民。诗人对南朝的讽刺, 其实就是对唐朝统治者的警告:不要重蹈南朝的覆辙!

三、虚实相映之美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郭、楼台、僧寺、酒旗, 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 清朝人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 亦未必尽听得着, 看得见。题云《江南春》, 江南方广千里, 千里之中, 莺啼而绿映焉, 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 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 不得专指一处, 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说的话很有道理, 诗人描写景物, 不必拘泥于见闻, 可以写眼前的实景, 也可以写意中的虚景, 也可以虚实结合。诗人就是把眼前的实感和想象揉和在一起, 给我们绘出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

杜牧的《江南春绝句》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 辞微意远, 寄托遥深, 千百年来众口流传。看见“江南”两个字, 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清山绿水, 小桥人家, 西湖美景, 秦淮河畔。江南美, 杜牧的诗句也美。自古以来, 历代文人志士所写的写景咏怀诗, 以文学的语言, 感人的形象, 动人的议论, 富于情韵的艺术境界, 耐人寻味的哲理意绪, 深受人们的喜爱, 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以上是我在阅读杜牡诗歌《江南春绝句》时, 陶醉于美妙的诗歌意境之中, 试着挖掘出杜牧诗句中的几个美点。“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恳请大方之家, 不吝赐教。

免了过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的弊端, 使图书馆各项事业得以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图书馆档案管理》.图书情报通讯, 2009, (4) .

2.刘素荣.《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探析》.2008年广州“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作者简介:

篇4:阅读训练十三:《过华清宫》等

1. 阅读《过华清宫》(其一)(其二),回答下列问题:

《过华清宫》(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其二)

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① 这两首诗的对象都是写_____,前者通过_____事件,后者是通过_____事件强烈地讽刺了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②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不着一字议论,便将玄宗的耽于享乐、执迷不悟刻画得淋漓尽致。有人认为:一曲霓裳可达“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不合情理。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泊秦淮》,回答下列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①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本诗第一句好在哪里?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在全诗的构思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杜牧《题乌江亭》与王安石《乌江亭》,作比较鉴赏。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李商隐的《无题》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① 首句的两个“难”字意义一样吗?有何韵味?试作分析。

答:

② 月光本无寒冷之说,但诗人却说“夜吟应觉月光寒”,请问这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答:

5. 阅读《商山早行》,回答下列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① 全诗是怎样扣住“早行”二字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颈联的“落”、“明”有什么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又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李商隐的诗大量用典,请结合《锦瑟》,谈谈其用典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2) 晓镜但愁云鬓改,_________。

(3)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

8. 依据题干内容填空。

(4)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5) 人们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教师的敬业精神。

(6) 我国优秀古典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9. 根据内容将下列段落中的空格填上。

陶渊明的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杜牧的_________;李商隐的_________。

10. 仿造句式造句,化用诗人的诗句。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 杨贵妃送荔枝轻歌曼舞

② 不同意。本句说一曲霓裳可达“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显然这是高度的夸张,但这样写却并非不合情理。因为轻歌曼舞纵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却是由统治者无尽无休地沉醉于歌舞造成。

2. ① 这首诗中的第一句两个“笼”字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

② 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前四个字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这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罗全篇。

3. ① 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② 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地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

4. ①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深沉缠绵。

② “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5. ① 全诗紧扣“早行”二字,写景抒情,表达了羁旅中无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首联紧扣题目,写出早行情景。颔联描绘出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颈联仍是早行中商山路上的自然景色。尾联所写乃是清晨在征途中回忆昨晚的梦境。

② 叶花本无情,但叶落归根撩人思乡之情;枳花让驿墙更醒目,使羁旅之人又倍感异乡奔波的劳顿之苦和思乡之切。“落”、“明”二字,生动传神,点染事物,赋情于景。

③ 以乐景反衬哀情。此联的梦境(故乡杜陵,那里已是春光满园了,成群的野鸭、大雁挤满了暖暖的池塘,嬉戏游玩)与前面所写的现实相映,以乐景反衬哀情,更衬托出诗人对长安的留恋,对人生之路的无奈。

6. 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写诗人回忆的感受;颈联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和“玉生烟”的形象,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

7. (1) 鸡声茅店月

(2) 夜吟应觉月光寒

(3) 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

8. (4)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9. 杜牧的诗句挽起了历史的无尽遗憾,李商隐的锦瑟驶出了爱情的悲苦航船。

篇5: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⑴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⑵,山顶千门次第开⑶。

一骑红尘妃子笑⑷,无人知是荔枝来⑸。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⑹,数骑渔阳探使回⑺。

霓裳一曲千峰上⑻,舞破中原始下来⑼。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⑽,倚天楼殿月分明⑾。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⑿。

注释:

⑴华清宫:《元和郡县志》:“华清宫在骊山上,开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宝六年改为华清宫。又造长生殿,名为集灵台,以祀神也。”

⑵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

⑶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次第:依次。

⑷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妃子:指杨贵妃。《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按:此诗或为写意之作,意在讽刺玄宗宠妃之事,不可一一求诸史实。在唐代,岭南荔枝无法运到长安一带,故自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而荔枝成熟的季节,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玄宗每年冬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⑸知是:一作“知道”。

⑹新丰:唐设新丰县,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黄埃:马队奔驰踏起的尘土。

⑺渔阳探使:《全唐诗》此句下注:“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金,言禄山不反。”

⑻霓裳:《霓裳羽衣曲》,当时的宫廷舞曲,是唐玄宗根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舞曲十二遍亲自改编而成的。千峰:指骊山的众多山峰。

⑼舞破中原:指唐玄宗耽于享乐而误国,导致安史之乱。

⑽万国:指全国。

⑾倚天:形容骊山宫殿的雄伟壮观。

⑿云中两句:《旧唐书·安禄山传》载:禄山体肥,重三百三十斤,但却能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其疾如风。旁边的宫人拍掌击节,因为舞得太快,节拍都乱了。

译文:

【其一】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其二】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其三】

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引发了杨贵妃的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山峰。

作者简介:

篇6:过华清宫 杜牧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吴乔《围炉诗话》说:“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著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最上。”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读到这里时,读者是很容易联想到这个尽人皆知的故事。“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不仅揭露了皇帝为讨宠妃欢心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全诗不用难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朴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咏史绝句中的佳作。

其二

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忠屡屡启奏,方派中使辅璆琳以赐柑为名去探听虚实。璆琳受安禄山厚赂,回来后盛赞他的忠心。玄宗轻信谎言,自此更加高枕无忧,恣情享乐了。“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正是描写探使从渔阳经由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景。这探使身后扬起的滚滚黄尘,是迷人眼目的的烟幕,又象征着叛乱即将爆发的战争风云。

诗人从“安史之乱”的纷繁复杂的史事中,只摄取了“渔阳探使回”的一个场景,是颇具匠心的。它既揭露了安禄山的狡黠,又暴露了玄宗的糊涂,有“一石二鸟”的妙用。

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表现了空间的转换,那么后两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则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前后四句所表现的内容本来是互相独立的,但经过诗人巧妙的剪接便使之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暗示了两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从全篇来看,从“渔阳探使回”到“霓裳千峰上”,是以华清宫来联结,衔接得很自然。这样写,不仅以极俭省的笔墨概括了一场重大的历史事变,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事变发生的原因,诗人的构思是很精巧的。

将强烈的讽刺意义以含蓄出之,尤其是“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两句,不着一字议论,便将玄宗的耽于享乐、执迷不悟刻画得淋漓尽致。说一曲霓裳可达“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显然这是极度的夸张,是不可能的事,但这样写却并非不合情理。因为轻歌曼舞纵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却实实在在是由统治者无尽无休的沉醉于歌舞造成。而且,非这样写不足以形容歌舞之盛,非如此夸张不能表现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国破家亡的严重后果。此外,这两句诗中“千峰上”同“下来”所构成的鲜明对照,力重千钧的`“始”字的运用,都无不显示出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力地烘托了主题。正是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表现手法,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全诗到此戛然而止,更显得余味无穷。

其三

这是三绝句中的最后一首,也是一首讽喻诗。

“万国笙歌醉太平”,此言唐玄宗整日与杨贵妃在骊山游乐,不理朝政,举国上下也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倚天楼殿月分明”,此言骊山上宫殿楼阁高耸挺拔,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云中乱拍禄山舞”,此句语带讥刺地说:想当年安禄山在骊山上觐见唐玄宗和杨贵妃时,在大殿中拖着肥胖的身体翩翩作胡旋舞,竟引发了杨贵妃爽朗的笑声。“风过重峦下笑声”,此言那笑声随风飘扬越过层层峰峦,在山间久久回荡。

据载:杨贵妃见安禄山作胡旋舞,心花怒放,竟收安禄山做自己的干儿子,唐玄宗也非常高兴,对安禄山分外器重,委任他为三镇节度使。但恰恰是他们的这位干儿子对他们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大唐帝国也从此滑向衰亡的深渊。

此诗含蓄委婉,笔调看似轻快,实则对亡国之君的荒淫误国给予了辛辣无情的嘲讽。

译文

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

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绿树环绕的新丰一带不时可见黄尘四起,那是前往渔阳的探使返回。

他们谎报军情,唐玄宗和杨贵妃仍旧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禄山起兵,中原残破。

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骊山上宫殿楼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分明。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相关文章: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04-28

过华清宫杜牧04-15

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04-26

杜牧简介05-07

杜牧的诗句05-25

题武关 杜牧04-11

杜牧《赠别》鉴赏04-22

唐杜牧《山行》05-02

秋夕杜牧06-10

赠别杜牧赏析06-13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自我评语下一篇:模具转托管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