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赤壁赏析

2024-07-03

杜牧赤壁赏析(共10篇)

篇1:杜牧赤壁赏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

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黄州赤壁矶。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观“赤壁”而思史,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军大败曹兵,从而尊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 “。抚今追昔,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诗人以一柄残戟置于诗端,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安凭一时侥幸并不是定国之策。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这两句诗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诗人对周瑜的谐谑揶揄 ,暗示了对曹操的肯定。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篇2:杜牧赤壁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品注释: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作品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作品赏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作者简介:

篇3:客愁——杜牧《清明》赏析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 歌永言。”这是我国古代文论最早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基本特点的句子。“诗言志”的意思, 是指诗用来表达人的情志。那么, 杜牧的《清明》想要表达诗人怎样的主观情志呢?我认为他要表现的是一种“客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 我们来看看杜牧写作这首诗的背景:杜牧 (803-853) , 家在京兆万年 (今陕西省西安市) , 出生于世家望族, 先祖杜预, 是晋朝的赫赫有名的镇南大将军, 还编篡了《左传集解》, 是文武双全的人物;祖父杜佑, 更是唐朝三代宰相, 声名显赫, 家世渊源使杜牧素有远大抱负, 正当壮年, 想要大展拳脚的时候, 遭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京, 辗转于偏僻州郡, 过着刺史的生活, 《清明》就是他客居安徽贵池时写下, 在清明大家纷纷祭拜祖先时, 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壮志难酬, 无法仿效祖先建立功业的心情, 自然是愁不堪言的。全诗的结构、意境都是围绕这“客愁”来表现的。

古诗文结构章法讲究的是“起承转合”, “起”是开端, “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 “转”是转折, “合”是结束全文。诗人的客愁之“起”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是写景, 画面是以中国传统的节气清明的气候特点———细雨绵绵, 万物吐青为背景, 诗人用曡词“纷纷”细腻地描摩出春雨连绵细密的特征, 也传递出诗人被引发的挥之不去的愁情, 这首诗写在诗人被当朝权贵排挤, 客居他乡的时候, 诗人愁的是空有经邦济世的抱负, 却无施展的空间。诗的第一句奠定了全诗写景抒情的基调, 既是“景语”也是“情语”, 达到了“意与境浑”的完美统一。

接着, 诗人的客愁之“承”是“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这样烟雨凄迷的画面上, 诗人为什么要写“路上行人”呢?这是因为清明节有去祭拜祖先和扫墓的习俗, 扫墓的心情自然是不好的, 有感伤, 有缅怀, 也有寄托。那何至于“断魂”呢?周汝昌先生认为“在诗歌里, `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 `断魂'是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1这一句看似写路上行人, 实际上关照的是诗人自己的孤独的愁绪。姑且让我们来看看诗人此时的心境吧:祖先们声名显赫, 杜牧20岁就已经博通经史, 有抱负, 以济世之才自诩, 诗、赋、古文极负盛名, 尤其诗方面成就极高, 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才华卓越却仕途坎坷, 无法施展。在清明时节家人团聚, 齐齐踏青, 拜祭先人的时候, 他的心情是何等惆怅啊。

第三句, 诗人笔锋一转, 写到“借问酒家何处有”。写的是“问路”。看似无关, 实则诗人继续关照自己的愁情, 在这样凄迷纷乱的愁情中怎么办呢诗人用一个借字不露声色地写出了诗人客居外地, 人生地不熟, 只好“借问”的无奈心绪。问哪儿有“酒家”自然是要喝酒, 大概诗人也希望“客愁顿向杯中失”2吧。诗人在“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中进一步写出了在外乡飘泊, 无以排解的愁情, 耐人寻味。

诗人的客愁之“合”以“牧童遥指杏花村”结束。前句是问, 这句是答, 诗人用生动的情景对话来排解愁情。不知道去哪消愁, 那就问路———为什么问牧童呢?我觉得这里诗人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清明时节大人们忙着准备拜祭先人的东西, 小孩儿却是有空的;二是表现一种温馨的人性, 作者描画的清新凄迷的清明图中, 点缀上天真活泼的牧童, 冲淡了全诗前面所表现的愁情, 给画面赋予了生机和动感, 读者心情也为之放松。那为什么用“遥”呢?我认为这是一种距离美, 如果就在眼前, 那就失去了想象的意味, 也就无须一问一答, 如果太远, 那就变成毫不相干, 在这幅画也无法表现。那牧童指的“杏花村”, 当时是否真的有这么一个村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杏花村”这个美丽的名字就已经能引起我们美好的想象了。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诗《赠汪伦》, 真有“桃花潭”这个名吗?可因为“桃花潭”这个名, 更衬托了诗人和朋友之间友情的美好。这里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举杯销愁愁更愁3”!杜牧的“客愁长袅袅”4在这首清明诗里得到委婉地表现。

这首清新小诗运用简明爽朗、独具特色的意境来表现愁情。前两句描绘的是“如在眼前”的实境, 这个画面里是春雨绵绵、行人断魂的景象。后两句是“见于言外”的虚境, 画面里虽然是生动的问答情景, 关照的却是诗人自己无以排解的客愁。而且诗歌里面有春雨纷纷的“润物细无声”, 有行人断魂的哽咽声, 有诗人牧童的问答声, 诗中有春天的图画, 诗中有客愁的意味, 诗中还活跃着人声, 做到了声、画、意的结合, 给读者留下了韵味隽永的印象。

杜牧的《清明》全诗没有用一个典故, 语言极通俗明白, 正如他在《献诗启》中所说:“某苦心为诗, 未求高绝, 不求奇丽, 不涉习俗, 不今不古, 处于中间”。作者彷佛用画家的笔给我们摹画了一幅清新、略带感伤而又温馨的画。杜牧在《答庄充书》提出“文以意为主, 以气为辅, 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的观点, 在《清明》这首绝句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他的“意”———“客愁”的思绪在由“清明纷纷雨”、“行人断魂”、“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辞采章句表现的温馨、亲合、美丽的画面中一气呵成, 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真是一首清新而又耐人寻味的小诗。这也是杜牧这首《清明诗在众多清明诗中广为传诵的原因

摘要:本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从分析诗歌结构、意境、语言来谈杜牧《清明》诗情景交融, 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空间的特点。

关键词:清明,客愁,意境

参考文献

[1]周汝昌.浅说一首《清明》绝句.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部分 (二) [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2.

篇4:《赤壁赋》用典赏析

政治斗争往往你死我活,非常残酷。普通老百姓对政局随便发点牢骚一般无所谓,因为起不了多大作用,可苏子却是才高名重。王安石开始变法了,新势力正在发展需要扶持,他却指出了变法措施中不合理的地方,于是被贬出去了;司马光们好不容易扳倒了变法派,正在论功行赏且都考虑到了曾经“有功”的苏子,调他回京,正是飞黄腾达的好时候,他却又不合时宜地说,王安石变法中也有合理的地方呀,你们怎么全给废除了呢?司马光们当然不爱听,于是,刚被捞上来的苏子又被贬出京城去了。这位只合在政治清明时期施展抱负的巨子,却一次次挫折在政治斗争的漩涡,能不伤感!好在他能看开,不仅能看开,而且一下子看开出了前后《赤壁赋》等一系列不朽的诗文名篇。

正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率性与狂放,正如李白“醉后”做文之“曾令龙巾拭吐,御史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才华已然绝世招嫉,却还要一而再地招惹新旧权贵,于是,便是硬生生一个“乌台诗案”。虽是保住了这颗高贵的头颅,但终被远窜。

此时的苏子,有话还能直说?此时的苏子,有话还敢直说?可是,心中的块垒若不尽吐,难保不会郁抑得吐血。于是,苏子在泛舟于怒卷千堆雪的辽阔江面,在倾吐千古慨叹时,竟不惜“堆砌”典故。

就人而有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孟德。东汉末年,起于战乱,唯才是举,迅速崛起,掩有江北,孙刘联手,方可勉强与其战个平手。那时的曹操,论文领建安,论武“故一世之雄也”,论政则“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如此成就与功业的一代枭雄,亦有赤壁一战的灰飞烟灭,且“而今安在哉”!联想自己,映射自己,折射自己,心中不能不释然:区区“乌台诗案”,就算是自己遭受了蚊虫的无情叮咬,一旦想开了,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地而有故垒赤壁。这个昔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古战场,曾经演绎过多么雄壮的英雄故事,而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安静得一如这恒久的岁月。滔滔长江水尚且如此,更何况我区区苏东坡呢?

在事而有赤壁鏖战。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赤壁是一个充满了传奇与想象张力的魔方。曹孟德、诸葛亮、周公瑾、孙仲谋,哪个不与赤壁有关,哪个不是充满了传奇成就了功业的英雄,可是,胜了又如何,败了又如何?且这些曾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们,“而今安在哉”!与他们相比,自己所受的这些许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物而有孤月。此时在黄州的苏东坡,与曾经众星捧月,僧俗皆友,开心唱和的昔日相比,孤独窘迫到了什么程度?他以《卜算子》略表心迹:“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超凡脱俗,孤悬碧空,却孤而不闭,甘洒清辉于人间——此时的东坡,处境与心境,当与此孤月相同吧?

有出处之词语,诸如“明月”“窈窕”“美人”。 可以认为,“诵明月之诗”中“明月”一典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大致可以翻译为:“月儿当空洒清辉,佳人一如月儿美。身姿柔曼步舒缓,思念不得心躁烦。”也可以认为,“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窈窕”则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美人”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屈原。合起来一分析,便可发现,若认可“明月”出自曹孟德《短歌行》这种说法,也是可以讲得通的,因为孟德是从君王的角度抒求贤若渴之情怀的,引用则显然有怨君王“不识贤”之意。与其他的联系在一块儿,思路就清晰了:既有追求美好又恬淡自安之意,又有如屈子般婉转表达出渴望被君王赏识而有所作为的幽怨情怀。所以,“哀而不伤”,还是文中主情调。

至于有出处之佳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除了婉致幽怨,又是全文藉操抒志之有机部分,暗起抒情纽带作用,又与开篇即营造出的空明意境呼应。

玩赏此文用典之妙中,我们在同情东坡的不公平遭际的同时,也暗自庆幸,幸亏东坡有了乌台之不幸——尽管这样庆幸的确有点残酷。人们常说,自古文章憎命达。人们还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我却要说:“乌台洗劫了苏轼,赤壁成就了苏轼。”

篇5:杜牧赤壁赏析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

(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

(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 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1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3.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

12.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13.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二:

1、赏析杜牧的《赤壁》并答题。

①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前两句由 折戟 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②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认为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

2.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周瑜。诗人杜牧和 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4、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6、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

7、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分)

8、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歌妙在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间接地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吴魏形势的变化。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以小见大,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别出心裁。对周瑜的丰功伟绩予以怀疑,主意新奇,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这正是本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三:2诗中的“周郎”是谁?(1分)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千古名句是什么意思?(3分)

(4)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分)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6)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宋代的许顗事非常反感。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就要灭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忧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对读书人的蔑称)不识好恶”,你认为这一批评成立吗?为什么?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又如何?请就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2、周瑜

3、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可能被关进铜雀台中了(4)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1分)

(5)“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2分)

(6))许顗的评论是一个既浅薄又粗暴的批评。文学创作讲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大乔、小乔虽与这次战役并无直接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俩决不会被俘;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遭 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杜牧说“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亡。如果按照许顗那种意见,将诗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就诗味全无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是诗的生命。因此,杜牧这两句诗不但没有错,反而以小见大,富于形象性,显示了诗人艺术处理上的匠心。

四: 练习与答案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答案: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

2、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

答案: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别出心裁。“二乔”并非普通女子,而是东吴国家命运的象征。

3、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全诗翻译】

沉埋在沙中折断的战草还没有腐蚀,自己拿起来磨洗认出是前朝的兵器。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铜台中深锁的就会是二乔。

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篇6:赤壁--杜牧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赤壁》绝句,应该说是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妇孺皆之。自唐起注家蜂起,赢得了众多的读者。而众多的注家如《樊川诗集注》《唐诗三百首详析》《唐诗三百首新注》等等都对此作了详尽的解释。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点:其

一、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方便,那么东吴早就灭亡,大小二乔自然也做了曹操的俘虏,成为铜雀台中人,也就是说周瑜是侥幸地成功。其

二、推崇诗人,“以小见大”,“言近旨远”,善于用形象思维。这种就诗论诗,古今同一的解释,寒雨认为似乎肤浅了一点。一首好诗不厌其烦地读上百回,越读就越觉得这首诗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需要发掘。

杜牧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有“小杜”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对外消弭边患,对内平定藩镇叛乱,中兴唐室,恢复统一安定的局面。所以他注重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今之长得短失。”最喜欢论证谈兵,将生平论兵心得,为《孙子》十三篇所注。而这部《孙子兵法》,三国时期的曹操是整理过的。杜牧称赞曹操整理的版本“削其繁剩,笔其精粹。”在《自撰墓志铭》中还特意提到曹公(操)注十三篇。由此可见,杜牧是非常推崇曹操的。由于晚唐时期政治腐败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诗人忧国忧民的热情和经邦济世的抱负都成虚空,所以诗人对一代英雄,壮志不酬的曹操,当然要深表同情了。悲君之时亦自悲,诗人就把这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赤壁》诗中了,有了上面这样一些背景材料,我们就可以就诗而论诗了。

杜牧任过黄州刺使,这首《赤壁》诗大致就是在黄州写就的,这也和以后的苏东坡一样,是假赤壁之名,写赤壁之战,籍以寄托感慨。“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是否实有其事,还是诗人的虚构,这到不必去做索引考证。关键的是诗人只是借此发端,“因小见大”,从江边沙滩古战场遗物,想到当年战争的情景,“铁戟未销,人事已非”。《赤壁》实际上就是一首咏史诗,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诗人咏赤壁之战,吊曹操之古。表面上是在写周瑜,而实际上是写曹操,是众多的注家所忽略了的。所谓“东风”。我们确实是不能拘泥与字面的。寒雨愚见这“东风”就是条件、机遇的代名词,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只不过是诗人形象地说法罢了。而这种说法又真的是符合史实。那周瑜正是因为得了天时(东风)、地利(长江天险)、人和(孙刘联军),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才避免了二乔被掳、吴国灭亡的危险,这哪里是“侥幸的成功”呢?其实诗人是在说:一世之雄的曹操呀,就是因为受了当时条件的限制,机遇的影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结果最关键性的赤壁一战失败,终于未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是在吊念呢!是在惋惜呢!是在7惜英雄、惺惺惜惺惺呢!这首诗如果从正面来写,应该为“时代若与曹公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是恰恰诗人没有“论言直遂”,而是运用了一个假定的句式推出了一个肯定的句式。这种曲笔,到是糊涂了更多的后来人和注释者。

推进一层,诗人也形象地论证了一条哲理: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都是要受着时代的制约的。人和事业的成功是离不开条件,离不开机遇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怎么能够不说是一首深刻的哲理诗呢?一言以蔽之,诗人所要抒发的是:如果当时的时代、条件、机遇都给了曹操方便,那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就不会失败,吴与蜀的霸业就要客落,三国鼎立就不会出现。无疑地、曹操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就取得了成功。这一段历史也许就要重写。对于“锁二乔”,也不可拘泥于字面,既然二乔都做了曹操的俘虏,何况其他?或许这样的解释有点荒唐,但是可以说这才是真正地符合诗人的用意和写此诗的初衷。

就是这样一首构思奇巧,短而又精的小诗,却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宋人许酏在《彦周诗话》中说:“杜牧之作《赤壁》诗„„,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清人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误解此诗之人,倒还情有可原;而贬斥此诗的人,确实让人惊骇。这可真的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了!

篇7:赤壁 杜牧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的沙里,拿来磨洗后能看出是三国时的东西。如果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火攻提供方便,铜雀台上就会出现美女大小二乔。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到底怎样呢?它跨越齐鲁大地仍然绵延不绝。大自然汇聚了神奇和秀丽,山的阴面和阳面分出了昏暗和明亮。层层云朵激荡着我的胸怀,睁大眼睛眺望着归巢的飞鸟。我一定要登上最高峰,到时就可以尽览低小的群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从少年之时离开家乡,年老了才归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但两鬓的头发却稀落花白了。儿童看见我都不认识,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浓睡不知道天已破晓,到处听见婉转的鸟声。突然想起昨夜的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儿又零落了?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附近的山里,空旷寂静,看不到人,但偶尔能听到人语声。夕阳的余光照到密林深处,又落在碧绿的青苔上。

篇8:杜牧赤壁赏析

一、骄傲的杜牧

杜牧,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人, 宰相杜佑之孙, 26岁进士及第, 制策登科。他既是名门之后, 又自负才气, 自然也就有一股傲气, 他眼光长远, 读书时就注意“治乱兴亡之迹, 财赋兵甲之事, 地形之险易远近, 古人之长短得失” (《上李中丞书》) 。在这种情况下, 于古事议论不落窠臼, 常别辟蹊径, 如: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 (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 这个著名的古战场,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208) 十月的赤壁之战, 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 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 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周郎一时俊秀, 但在杜牧的笔下, 却只是一逞东风之便侥幸成功之人, 不言其胜, 却反写其败, 史家评论里也说“杜牧精于兵法, 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 (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 过乌江亭, 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 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项羽溃围来到乌江, 亭长建议渡江, 他愧对江东父兄, 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 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 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 同时暗寓讽刺之意。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 败亡之余, 无一还者, 其失人心为甚, 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 决矣。”杜牧曾注释《孙子》, 写下不少军事论文, 既是知兵, 但对周瑜、项羽二人, 杜牧的点评却多加讽刺, 不写周郎的胜利, 也没有像司马迁一样肯定项羽破秦功绩, 只能用一点解释——杜牧的骄傲, 借史实一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其中也暗含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 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

二、沉醉的杜牧

南宋姜夔的一曲《扬州慢》, 道尽了杜牧与扬州的缘分, “杜郎俊赏, 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的生活, 是杜牧生平里最暗淡的时间, 他做了牛僧孺的幕府, 却一直没有得到牛党的重用, 晚唐的牛李党争致使他仕途坎坷, 杜牧在这种情况下便以酒为乐, 以青楼为家, 麻醉自己。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在扬州期间生活上很不检点, 时常出入娼家, 幸有牛僧孺便将保护人所写字条念给他听, 使杜牧大为惭愧。后来他回忆起这段经历, 便有《遣怀》诗的问世, 杜牧对自己放荡生活的悔恨, 这是毫无疑义的。当然, 杜牧这人少年即有逸才, 又是高门之后, 诗文兼擅, 名重一时, 但徒有经邦济世之志, 却始终未能得以施展抱负。熟读史书, 看透时局, 却无法力挽狂澜, 只得无奈将一腔悲愤交于酒肆。对于杜牧而言, 饮酒, 成了疗伤祛痛的乐事, 十年幕僚, 屈身下人, 心中自不是滋味, 一句“扬州梦, 薄幸名”, 多少梦醒时分的感慨于中。

三、日暮钟声

钟声振聋发聩, 虽然晚唐钟声没有盛唐钟声那样悠扬高古, 却多了几分哀婉沉思, 几分清凉淡远。杜牧在《怅诗》中写道:“自是寻春去较迟, 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写自己因晚至四年而佳人已嫁的怅惘, 这又何尝不是杜牧自身的写照, 时也、命也、运也, 古来多怀才不遇之悲歌, 杜牧也是其中一人, 惜杜牧有相才, 而无相器, 又生不逢时, 在江河日下的晚唐, 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 诸帝才庸, 边事不断, 宦官专权, 党争延续, 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如蚁穴溃堤, 大唐之舟外渗内漏。杜牧死后不过数年, 农民起义便如风起云涌, 再过五十年, 江山易帜。“请数击虏事, 谁其为我听”, 杜牧的才能, 湮没于茫茫人海之中。

篇9:《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Tune: “Charm of a Maiden Singer” Memories of the Past at Red Cliff

Su Shi

The Great River eastward flows,

With its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

Gallant1 heroes of bygone2 years.

West of the ancient fortress appears

The Red Cliff 3. Here General Zhou won his early fame

When the Three Kingdoms were all in flame4.

Jagged5 rocks tower in the air,

Swashing waves beat on the shore,

Rolling up a thousand heaps of snow.

To match the hills and the river so fair,

How many heroes brave of yore6

Made a great show!

I fancy7 General Zhou at the height

Of 8 his success, with a plume9 fan in hand,

In a silk hood, so brave and bright,

Laughing and jesting10 with his bride so fair,

While enemy ships were destroyed as planned

Like shadowy castles in the air.

Should their souls revisit this land,

Sentimental, his wife would laugh to say11,

Younger than they, I have my hair all turned gray.

Life is but12 like a passing dream,

Id drink to the moon which once saw them on the stream.

评析: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词人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本译作利用重音和节拍的交替变换,使词语结构产生音乐般的节奏感,对相同或相近音素的反复使用,如flows, those; years, appears; fame, flame; air, fair; shore, yore; snow,show; height, bright等构成了音韵押脚,更加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增添了艺术情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About the Translator —Xu Yuanchong

Xu Yuanchong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t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His translation works include:

(1)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Drydens All for Love(《一切为了爱情》) and Scotts Quentin Durward (《昆廷•杜沃德》);

(2) from French into Chinese: Hugos Theatre(《雨果戏剧选集》) and Balzacs Un Debut Dans La Vie(《人生的开始》);

(3)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Earthshaking

Songs—Epic of Chinese Revolution (《动地诗——

中国现代革命家诗词选》), Su Dongpo — A New Translation(《苏东坡诗词新译》), 150 Tang Poems (《唐诗一百五十首》).

Notes:

1. gallantadj. 勇敢的,英勇的

2. bygoneadj. 过去的,昔日的

3. West of the ancient fortress appears the Red Cliff.

这是个完全倒装句结构,整个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如:

(1) In a lecture hall of a university in England sits a professor. 英格兰一所大学的讲堂里坐着一位教授。

(2) At the top of the hill stands a temple. 山顶上坐落着一座寺庙。

注:诗歌中恰当运用倒装的修辞手法可以起到加强语势、调和音节、错综句法的作用。许渊冲先生在翻译苏轼的《浣溪沙》中词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时也用了相似的修辞手法,即:In the brook below the hill there drowns the orchid bud; the sandy path between pinetrees shows not a trace of mud. Shower by shower falls the rain while cuckoos sing. 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都是完全倒装形式。

4. in flame(s) 着火,燃烧。如:

The building was in flames. 大楼失火了。

5. jaggedadj. 锯齿状的,不整齐的

6. yoren.

of yore(archaic or rhetoric古或修辞) 相当于 long ago,“往昔”的意思。如:in days of yore 昔日

7. fancyv. 设想,想象,幻想

8. at the height of 在……的顶点,最强点。如:

He is at the height of his career. 他正处于事业的巅峰。

9. plumen. (升上空中的)一缕(烟等);羽毛,羽饰

10. jestv. 开玩笑

11. Should their souls revisit this land, senti

mental, his wife would laugh to say.

这句话使用了虚拟语气。“故国神游”是说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发了作者许多感想 ——好像自己的灵魂到远古游历了一番。

12. but此处意为only。如:

I dont think well manage it. Still, we can but try. 我想我们应付不了这事,只能试试。

翻译练习:按照题后括号里给出的提示将下列句子译成英文。

1. 窗户里飘出美妙的音乐。(倒装)

2. 当时正是披头士乐队最出名的时候。(at the height of)

3. 我们到达时,房子已燃烧在熊熊大火中。(in flames)

4. 她感觉自己好像听到楼下有声音。(fancy)

参考译文:

1. Out of the window came sweet music.

2. At that time the Beatles were at the height of their fame.

3. The house was in flames by the time we arrived.

4. She fancied she heard a noise downstairs.

注:由于诗歌体裁的特殊性,译者在语言表达上出于押韵的需要做出个别不符合常规语法的调整,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注意辨识。

篇10:杜牧赤壁课堂实录

课前闲谈

师:大家见到陌生人紧张不?

生:(不语)

师:我是紧张的,在你们的地盘啊。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你们是地头蛇,我可不是强龙。我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啊……

生:不会吧,你是老师啊?

师:真的,不信你摸摸。(躲避状)不让你占我便宜!一分钟高达75次呢!

生:(哄堂大笑)

上课过程

师:请大家看今天讲课的标题——(出示课件):

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学习杜牧《赤壁》

请同学们齐读——

生:(读)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学习杜牧《赤壁》

师:声音整齐洪亮,谢谢你们。但我不相信你们能将这首诗读好。有没有哪位想试试?

生1:(朗诵)赤壁,杜牧,折戟(jī)/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声音洪亮,舒缓有致)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2:折戟,他读成了一声,应该是三声。我觉得他读得非常好,有点古人之风。

师:你觉得他读得好?我不认为。如果按照一般的诗歌他读得绝对是好,但就这首来说,我觉得他读得不好。请大家看课件,齐读一下(出示课件)

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称之,何也?”

师:沈德潜可是清代著名的诗论专家,他都对这首诗疑惑,我们就能这么轻易读懂吗?

生:(安静一片)

师:放心,跟我混,肯定能解开这个谜。首先,我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这首诗,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来。

生:(读,然后安静寻找)

生3:周瑜—东风=铜雀锁二乔(老师同时板书)

师:谢谢你。你觉得杜牧对周瑜是什么感情?

生3:有点不屑,如果没有东风这个有利条件,结果肯定是失败。

师:你能用不屑的语气读读这两句吗?

生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师:太好了,太好了,这个不屑的味儿出来了。而不是一开始读的断句和重音了。大家再来齐读这首诗,读出不屑的味儿来。

生:(齐读)

师:谁能根据刚才的减法算式推出一个加法算式出来?

生4:周瑜=铜雀锁二乔+东风

生6:讲不通啊这个?

生7:我也觉得。

师:我说的是推论出一个加法,不是简单的将刚才的算式移位。大家再读读后两句,想想,可以相互交流的。

生:(读,交流,两分钟后)

生8:我知道了。周瑜+东风=二乔留吴。(老师同时板书)

师:有了“东风”这个条件,就是周瑜的功成名就啊。这首诗是首绝句,绝句一般是前两句写景或者叙事,后两句抒情或议论。那么杜牧通过咏这段历史,对了,这是一首咏史诗,就是借历史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诗,作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什么感情呢?

生: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师:呵呵,大家都很消极嘛,我们能不能来点正能量?“东风”和“锁二乔/二乔留吴”分别指什么?

生9:“东风”指有利条件、机遇等。“二乔”她们指的是成功或者失败。

师:嗯,那么如果将刚才的算式换算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算式?

生9:杜牧—机遇=壮志难酬;杜牧+机遇=大展身手。

师:漂亮,如果把杜牧直接换成“我”,那么算式就成了:

我—机遇=壮志难酬;我+机遇=大展身手

现在大家明白杜牧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情感了吗?

生10:不是我不能成功,而是我缺乏机遇。

生11:给我机遇,我一定能够成功。

师:刚才两个同学的回答有什么区别?

生12:一个是负能量,一个是正能量。

师:很好嘛!我们看问题就是要看正面,不要去消极地看问题。这首诗总有人说是写了杜牧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难道我们学习这首诗就是为了知道这点吗?不是!

生13:(打断老师的话)只要给我一个机遇,我就能还你一份轰轰烈烈。

师:这才是真男人!请大家齐读大屏幕:(课件展示)

杜牧(803——852),字牧之,世称樊川先生,唐京兆万年人。出身诗书之家的他十分希望能够施展平生才学,为改变晚唐的局势出力献策。然而,他却处于藩镇割据,吐蕃(bó )、回纥(hè )入侵、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的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晚期,他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处施展。然而,济世情怀总使他的心不甘寂寞,总是在失望中怀有一份希望,渴望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做出一番事业。

师:这就是杜牧,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一个满腹才华在失望中永怀希望的人。我也希望每个同学,多发现生活中的正能量,少一些阴霾,多一些阳光。这也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

(课件出示)抑郁中隐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

师:现在我们再来做个比较题(出示课件)

常规思维,下面几个比较题的答案应是如何选

1。一首咏史诗诗,重大还是小事件入手好?

2。一篇文章事件叙述之后,直接曲折抒情好?

3。对重大历史事件描写评论,庄重还是浮薄些好?

生14:应该是:重大>渺小;直接>曲折;庄重>浮薄

师:是的,这也就是沈德潜不理解的原因,就这么一首诗杜牧的思维恰恰相反,他是

重大<渺小;直接<曲折;庄重<浮薄

现在我们再来齐读本诗,然后请同学们具体谈谈杜牧的小与大,直与曲,庄重与浮薄。

生:(齐读)

生15:杜牧没有直接写赤壁之战如何重要,也没有写战争如何激烈,而是从一个小小的戟入手,而且还是一个折断的折。但这个折戟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场战争虽然远去了,却活生生地在我们面前,改变了一些咏史诗写重要事件的模式。

师:真好!

生16:在表面对周瑜的评价中,隐含的是自己的抱负,这种侧面写作的方法,打破了常规思维。我觉得避免了直白的浅薄。

师:“我觉得”三个字用得真谦虚。

生17:杜牧将十分庄重的历史融于春闺柔情中,显得不很庄重,但却也不给人轻薄之感,反而让人更容易接受。我觉得这就是杜牧的高明之处。

师:你也用了“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学校学生的修养!是的,大家回答非常好。沈德潜不理解为什么这首诗会成为好诗,我们理解了。(出示课件),请读:

勇闯新路,打破常规,给人新颖别 致的感觉,这是杜牧诗歌的另一特点:清新

师:我们着重欣赏品析了诗歌的后两句,现在我们再来用连加的方法品析诗歌的前两句。请大家看看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

生18:折戟、沙、铁、磨洗、认前朝。

生19:“铁”其实还是“折戟”啊!

生18:呵呵,是的,我不是按照诗句的顺序来说的嘛!

师:嘛!我们庄浪普通话真好听。现在我请大家根据我标示来读读这两句诗,看能读出来什么感觉?(出示课件)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生:(齐读)

师:(出示课件)再读。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生20:我读出了作者极力想知道这个折戟背后故事的心情,很想很想。

生21:我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非常急迫。

生22: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睁大眼睛观察然后歪着脑袋思考的样子。

生23: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爬在沙滩上带着放大镜研究来研究去的样子。

师:大家的回答很精彩,而且能够将当时的情景还原得活生生的。现在我们将这些事、物连加,你能想象出作者“认前朝”想认的是什么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出示课件)折戟+沙+磨洗+认前朝=?

生24:就是认出了这个折戟是前朝的东西啊!

生25:老师既然这么提问,恐怕就没那么简单。

师:呵呵,你会揣摩老师的心理了,这种学习态度不好哟。大家可以结合我们所讲过的后两句的内容,思考一下“认前朝”是什么意思?

生26:哈哈,老师,我明白了,他是想确认这个“前朝”是哪朝,这个“折戟”是哪朝的`东西?

师:结合后两句哟!

生26:我知道了,作者这么认真地磨洗,认真地趴在哪里思考,就是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使这个东西留了下来,它蕴含着怎样的一种力量?

师:天呐,牛人一个!这或许就是杜牧想要寻找的东西吧?是什么呢?他找到了吗?

生:(恍然大悟状)

生27:找到了,那就是机遇。

生28:不是,不可能机遇让这个东西留下来了。

生29:是一种自信的力量,是一种你给我机遇我就还你一份轰轰烈烈的自信。

师:精彩,我们同学确实厉害!(出示课件)读!

“折戟”,含蕴了惊心动魄的厮杀,“沉沙”让我们想起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漫漫沉沙,淹没了多少英雄豪杰,沉没了多少动人往事,凝聚了多少沧桑岁月、融入了多少感慨怅惘。多少往事已随风,但物依然。在折戟的“铁未销”里,我们看到了一种韧性,一种坚持,一种岁月摧残不了、沉沙销蚀不尽的东西。作者细心地磨洗,细致地辨认“前朝”。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努力地扒开岁月的沉沙,寻找着什么。到底作者执意地要从前朝找回什么呢?那种韧性,那种岁月销蚀不了的力量又是什么呢?

生:(齐读)

师:这种力量就是自信,也就是我们从这首诗中寻找的正能量!现在,大家能理解这些事、物与全诗的关系了吗?

生30:铺垫。

生31:准备了一种力量。

师:详细说一下。

生31:作者对一个小小的折戟都如此用力地研究,如此迫切地想知道背后的力量,就是为揭示这种“正能量”准备力量的。

师:谢谢你,帮助了我。在诗歌里,这种“准备力量”叫蓄势。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杜牧诗歌的清新、俊逸的特点,明白了蓄势的魅力,明白了这首诗真正的魅力,更从诗歌中汲取了生命的能量。寂寞当中你不应该悲哀,要时刻做好准备,机遇一旦来临,你将是那个能建大功立大业的人。

现在请大家结合今天所学,再来齐读这首诗。

生: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师:最后,祝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用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机会一旦来临,你一定能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感谢同学们的倾情配合!同学们再见!

上一篇: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下一篇:迎新生演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