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支教小组总结报告

2024-06-15

湘西支教小组总结报告(精选6篇)

篇1:湘西支教小组总结报告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支教小组总结报告

“心中有梦,梦如风筝,让爱飞扬”。这是我们的口号。

“与奉献同行,让爱心永驻”。这是我们的期许与企盼。

古人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荏苒,短暂而难以忘却的支教生活就像白驹过隙般,稍纵即逝。这是一段没有浓墨重染、不加修饰与点缀的爱心旅程,一路栉风沐雨、一路阳光洗礼,支教赋予我们生命的精彩,这一路我们感受着青春的激扬和热烈、感受着苗乡村民的淳朴跟热情、感受着山区孩子的可爱与纯真。而今,伫足回眸,所有队员心里都是难以抑制的悸动与感慨,我们收获了太多的感动,每一帧都良田的画面历历在目、浮现在脑海,每一句山区村民的关切问候与孩子们天真动人的絮语萦绕耳际。艰辛的付出、挥洒着的汗水、感动后的热涕、欢快和失落、离别和愁绪,太多太多想说的话语,却再难以言表,我们没有雍容华丽的辞藻,却希望用最朴实、最诚挚的言语来总结我们为期一周的支教生活。

一、精心部署,全面策划

在来都良田村之前,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及策划,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凤凰县教育局、凤凰助苗网、都良田村委、都良田小学吴校长以及都良田村全体村民的支持和认可。

活动成员简介:

长沙医学院工会主席:曾x

指导老师:郭x

队长:金x 女 基础医学系临床专业(10级)本临床7班

副队:柳x 男 基础医学系临床专业(10级)本临床7班

队员:

麻x 女 基础医学系临床专业(09级)本临床6班

张x 女 基础医学系临床专业(09级)本临床6班

吕x 女 基础医学系临床专业(09级)本临床5班

胡x 女 基础医学系临床专业(10级)本临床7班

舒x 女 基础医学系临床专业(10级)本临床7班

彭x 女 基础医学系临床专业(10级)本临床7班

第一章 活动背景

木里乡地处湘西凤凰县中部偏北,距县城23公里,总面积48平方公里。都良田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但其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居住人群主要是少数民族苗族,采用的都是原始的耕作技术,村里大多是老人在家务农兼带孩子,而中青年基本外出打工,使得村里造成了大多数的留守儿童的情况,由于当地经济和观念的原因,很多孩子还在上初中或甚至小学未毕业便辍学外出务工。家长们忽略了子女的教育问题,无论是从文化,还是教育的角度来说,他们自身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而孩子们,即使有对知识的渴求,可由于缺少教学人员和教学器材,导致多方面的知识缺失。在知识上缺乏教育,在心灵上他们又缺少父母的关怀与慈爱,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们性格上的偏差、养成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孩子们会因为这种种原因而丧失那好学而率真的天性。所以湘西贫困山区亟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

都良田小学:我们的支教点,小学正式上学期间只有一到四年级,学校有两位女教师和一位男教师(吴校长),学校正式上课期间只有语文与数学课。

都良田村:一个村分成了六组,全村有居民1000多人。

第二章活动主题

我们是一批心中怀有理想,充满爱心的当代大学生,我们渴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力所能及地帮助每一个人,用感恩行动回报社会。一方面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也从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不让自己的青春虚度,树立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形象,树立长沙医学院公益为人的社会形象。

本次活动以“让爱飞扬——情暖都良田,欢乐暑期”为主题,关注湘西教育,走进湘西生活。我们在湘西凤凰县、木里乡都良田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家访以及调研活动。并且,在期间捐赠爱心基金的基础上,团队同时也筹划为都良田小学带去一些书籍和学习用品,以丰富当地学生的课外知识。支教以为山区儿童带去新知识、拓宽山区孩子眼界为基本方向,预期在这几天的支教活动中,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饱满热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公德心为基本准则,高效、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我们将通过家访形式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及贫困儿童现状,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做成详细资料,我们期望得到各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调研则以了解农村教育基本现状、当地村民医疗状况,在给当地村民免费派发日常生活必备药品以及前期充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各成员间协作互助,资源共享,随时交流心得。

第三章活动内容

(一)支教

1、课内外知识教育:内容:基础课程辅导并介绍科学学习方法、自然科普知识讲堂、环保、食品安全教育、红色知识教育、简单日常医学应用小常识课程。目的:主要以暑期夏令营的形式展开,区别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易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

2、兴趣培养:内容:我们将带上基本运动器材、益智类娱乐用品、书画用品。如:棋类、球类、画笔。目的:培养孩子在音体美方面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增长见识。

3、文体活动:内容:游戏竞赛、小型安全求生演习、观看电影。目的:加强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提升,把文具等学习物品以鼓励的方式带给同学们。

4、心灵教育与道德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爱心与诚信、奋斗与创造的主题,开展畅谈“让理想展翅飞翔”的梦想畅谈会。目的:培养孩子从小树立理想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习惯。

5、走访、了解生活贫困学生的生活情况,访问孤寡老人,如果条件允许还将给老人们量血压、做家务、唱革命红歌。

(二)调研

调研安排是穿插在支教等活动过程中的,目的在于综合了解当地的情况,以便更好的完成本次实践的目标,在制定表格时调研问题主要有:

1.医疗卫生方面

(1)健康保健意识

(2)饮食习惯,包括吃饭时间,数量,搭配,饮水情况

(3)健康状况(各种疾病的基本情况 造成的原因 对待此病的看法)

(4)医疗条件(政策 收费 医保 服务态度 医疗人员等)

2.教育调查

(1)教育投入

(2)教育年限

(3)教育观念

(4)对教师的尊敬程度

(5)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是否强烈,对外界事物关注度怎样

(6)教育方式

3.孩子心理问题

(1)对孤独的感受程度

(2)对幸福的理解

(3)对知识的渴望程度,对外界对外界事物的关注

(4)对诚信、友爱、文明的理解

(5)对老师教学的接受能力

二、心系一线,扬帆起航

迈着坚定与铿锵的步伐,我们出发了。支教的前期工作困难重重,为此我们付出了诸多的心血。在前期的准备与筹划工作中团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一方面要联系好湘西的小学,另一方面要写好策划案交至学校并尽己所能的得到学校的支持和认可,并力争拿到学校的赞助经费。团队仅有两周的时间准备,第一周通过凤凰县教育局办公室麻主任以及禾库镇九年制中学龙校长联系到了7所小学,后由于各项原因而导致联系小学一事的搁置,最终经凤凰助苗网吴建辉老师推荐,我们同木里乡、都良田小学吴建平校长取得联系,吴校长极其热情并热烈欢迎我们到都良田小学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同时在编撰策划案的过程中,由于准备工作与期末考试时间发生冲突,几乎每天都要熬夜进行策划案的编撰,而且策划案几乎每天都要改动一份并打印出来交至学校审核。第二周期末考试完后,各队员开始着手准备教学资料和教学用品、体育器材、学习用品、图书、药品的采购。我们团队作为学校首批赴湘西支教的团队,由于经验的缺乏,可能很多前期工作都准备得不够充分,都存在不足,每个队员都要用并不坚实的臂膀扛起重任。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是否赢得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为此,队员几乎每天都顶着烈日满街拉赞助,每天都在希望与失望中变更。即便如此,每个队员都热切的渴望到都良田与孩子们见面的那刻。我们的心凝聚在一起,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与信念,我们整装待发。

三、回首支教,放眼未来

第一章 活动日程

7月10日:团队下午到达都良田小学,并在吴校长的安排下解决了住宿问题。

7月11日:上午9点开始当地学生报名,完成分班、确定班主任的工作;

下午3点进行动员大会,之后开班会、发放学习用品。

7月12—15日:教学、调研活动正式开始

7月15日:教学活动结束

7月16日:上午学生自由活动,团队成员布置联欢会现场;

下午3点半联欢会和爱心基金捐赠仪式开始,5点结束,清场;6点,整队返校。

第二章 队员课程任务

第三章 支教、调研、后勤概况

支教:在支教过程中,按照预期的计划我们开设有语文、趣味数学、英语、音乐、手工、自然与科学、健美操、跆拳道等科目的教学。在吴校长的帮助下,我们第一天的招生工作进展顺利,报名的学生达100名,并按照年级的不同将所有学生划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第二天开始正式上课,课堂上队员们激情四溢、侃侃而谈,但由于小班学生大多为学龄前儿童以及大班较个别的学生调皮的原因,教学过程中的困难显出端倪,队员及时开始着手课堂纪律的整顿工作。每晚团队准时召开会议,由每位队员分别总结当日的教学成果与不足所需改良之处以及次日的教学任务,队长和副队长负责总体教学及调研的筹划和分配。课余时间,队员拾回童真的乐趣,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跳绳、打球,队员与孩子们交流融洽、乐趣横生。团队为学生们带来了学习用品、体育器材以及1500元的爱心助学基金。

调研:与此同时,调研组的家访工作和村民医疗及身体状况的调研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仅有极少数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较为重视,但都认为家庭压力较大。大部分留守儿童与祖父或祖母相依为命,大部分家庭有2-4个小孩,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已经离异,有的甚至身患残疾,因此对孩子的教育重视力度较弱。由于经济条件的滞后和信息的闭塞,这些孩子不仅在生活与学习上存在困难,在心理上和思想上也同样存在障碍,因此队员主动与孩子们交流,竭力用真诚与热情感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在村民医疗及身体状况的调研工作中,队员们统计到几乎所有走访家庭都有参加医疗保险并且绝大多数的家庭感受到了医疗保险带来的切身实惠。由于这里的村民每日仅吃两餐饭,上午9点多吃中餐,晚上8点左右吃晚餐,所以饮食习惯上的陋习导致部分村民患有胃病,队员们还统计到村民常患病包括:风湿、关节疼痛、高血压、支气管炎和感冒。在走访、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热情、诚恳的同村民交流,给村民按摩捶背并给村民免费发送药品。

后勤:后勤组是我们支教队必不可少的一个分支,因为他负责全体成员的食宿问题。按照当地习俗(逢五赶集,也就每隔5天赶一次集),后勤组在赶集的日辰清早赶车去吉信采购食物,采购的食物包括(蔬菜、少量肉类、豆豉酱、辣椒酱、调料、植物油等),大米则在都良田村民家购买。队员早晨六点左右起床,后勤组负责当天做饭的队员则必须六点前起床,使队员洗漱完毕后能立马吃上早餐,我们的早餐通常是面条或白粥,中餐和晚餐则要尽量早些时间准备,因为后勤组要负责团队22口人的吃饭问题,使队员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调研工作中去,所以他们也同样肩负着重任。

第四章用心感受,真实总结

(队员总结后附)

第五章 经验与不足

(1)教学之初本队没有定下系统的规章制度,致使后期学生的违规行为没有得到有力地制约,存在监管不利。

(2)由于学前班人数过多且与队员产生语言沟通上的障碍,故建议以后另分一个学前班。

(3)教案准备太过理论化,课程设置过于理想化。对当地的不了解是引起一系列教学矛盾的根源。通过为期一周的教学,队员发现必须要用逆向思维去了解学生,从生活中去提取学生对教学的建议,为教学工作的进行提供最真切的帮助。

(4)自身的作息时间安排不当。由于队员习惯问题,易受外界影响,无法使日常工作有序进行。各成员必须在完成自身任务的情况下配合去做其它事,期间不得阻碍其他成员的日常工作,否则一个团队就成一盘散沙。

(5)活动计划安排不当。一开始队员之间没有紧迫感且顾虑重重,使计划、调研等活动不能如期进行,致使后期工作匆忙赶进度,出现很多不当的地方。

(6)在支教前期团队各成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进行模拟小学课堂的试讲。

(7)凡见到村民,一定要热情主动的与他们打招呼、问好,在这方面团队做得很好,因此团队广受村民的喜爱和欢迎。

(8)赠药和按摩推拿极受村民欢迎,联欢会的举办也较为成功。

第六章 结语

我们想说的是:“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最后言简意赅的说一下我们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支教的成果展示,更加的得到学校以及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让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将目光注入湘西。我们始终坚信爱的力量能冲破所有桎梏,与奉献通行,让爱心永驻。愿此次活动能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爱心延续下去,让社会各界一起来关注湘西,关注都良田!

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篇2:湘西支教小组总结报告

二十多天的支教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支教结束已半月有余,但支教的点点滴滴还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甚至进入我的梦乡。我想,岩门小学的一切可能已经深深地刻入我的心里,今生终将难忘了吧!

神秘而又美丽的湘西,曾勾起无数国人的遐想。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美丽的,恍如仙境;香港电影里的湘西是神秘的,却也是是令人恐惧的,“湘西赶尸,生人回避”,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赶尸咒语,不知曾把多少孩子从睡梦中惊醒;电视剧里的湘西是野蛮的,占山为王的土匪遍布湘西的大小山头,民风之剽悍,不知曾使多少外乡人望而却步。总而言之,没有到过湘西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了解湘西的,他们对湘西的印象无非就是美丽,却又有几分野蛮。我有幸到湘西支教近20天,从而在湘西的土地上生活了近20天,在这20天里,通过与当地人的交往,我们对湘西有了较为真实的了解,一定程度上揭开了湘西神秘的面纱。由于湘西特殊的地理条件,山多且险峻,交通素来不便,直至今日,那神奇的天路也让我们唏嘘不已。从张家界到龙山有近四个小时的车程,汽车悬挂在半山腰,行驶在狭窄的两车道上,时刻在考验着人类心理的承受能力,早已习惯了崇山峻岭和盘山公路的我,也曾好几次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不得不在心里默默地感叹司机的技术真高。现如今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高铁、高速公路等遍布全国各地,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但即便是如此,湘西的公路也只能修到这种程度,后来我们了解到,就连这种狭窄的两车道也只是近几年才有的,可以想象,几十年前,抑或是更早以前,湘西的路是什么样子的。就在这块极端闭塞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淳朴善良的人,他们的生产方式可能很落后,他们的生活资料可能很匮乏,他们的生活可能很艰苦,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活下来了,他们不仅活下来了,还活得很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实现了民族的传承。记得就在那条神奇的天路下面,几十甚至上百米的高度,静静的流淌着一条河,河面很宽,河水

清澈见底,让人心旷神怡,河对岸的山郁郁葱葱,山顶云雾环绕,恍如人间仙境一般。在崇山峻岭之中,在峡谷之间,河流艰难地向前延伸,弯弯曲曲,却从未中断,这不正是湘西少数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的象征吗?正是这片独特的土地,造就了湘西人民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正是每日的虎口夺食,造就了湘西的剽悍民风。因为湘西交通的不便,外人很少进入这片土地,即便是有进入的,也几乎不会与当地人民深入的交流,从而导致了外界对湘西的诸多猜测,给湘西的一切都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湘西的人民是热情的,我们此次支教活动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并取到预期的效果,这与当地老乡的真诚帮助是分不开的,老乡们的善良和淳朴,曾无数次的感动着我,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可能什么也干不了,首先后勤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湘西的人民更是勤劳坚毅的,我们家访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甚至有的孩子是独自一人生活,年仅十一二岁的孩子,这是多么的艰难与不易,父母在外又该是多么的牵挂。但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父母们只有背井离乡,尽管外面的生活很苦,他们也义无反顾,这是何等的不易啊!

我们此次活动是支教,自然是以教学为主,二十多天的教书经历,通过与当地老师的交流、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我发现当今农村教育之所以很难有大的发展,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愈发的扩大,其主要原因较之以前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记得我们当初上小学,学校的条件极差,但我们学校的条件在附近已属较好的了,至于一些更差的学校,那就真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了,除了几间危房,其他什么也没有。因为没有体育器材,我们几乎不上体育课,有时甚至连课本也不能保证人手一份。尽管如此,那时候上学也是有些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他们的这个梦几乎无法实现,因为家里拿不出多余的钱供他们上学,哪怕是学费已经少得可怜。现在回想起来,仍免不了有几分酸楚。但我们那时候学习都比较刻苦,学习积极性较高。此次的支教,最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学校的硬件设施还不错,尽管较之城里仍有较大差

距,但这种差距是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消除,据张校长说,几年前,他们学校的条件还相当糟糕,就连老师的宿舍也破败不堪,这些都是近几年刚改造好的。但我通过给孩子们讲课发现,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极不理想,很多基础的东西都不会,他们的学习并没有随着硬件设施的改善而有所提升,甚至还可能有所下降,这就有些奇怪了,困惑了我好几天,突然有一天,我想起军理课上讲的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人与武器的关系如此,学生与学校硬件设施的关系也是如此,决定学生学习成果的不是硬件设施等外部条件,而是学生的心,关键是孩子们有没有想学好的决心,只要有了这种决心,哪怕外部条件再艰苦,也是可以克服的。但我发现,孩子们绝大多数没有这种决心,这一点是很可怕的,造成这一可怕现象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有整个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三十多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向钱看,导致整个社会拜金主义泛滥,大到整个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小到每个人人生目标的确立,都以钱为主。这种思潮的影响具体到农村,特别是当今表面上还过得去的农村,其产生的危害实在是难以说尽。当今的农村,经过几十年的改造,数千年的乡土社会几近瓦解,传统价值观念早已丧失,但新的价值观念却久久难以产生,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在农村的各种乱像,古时的农村讲究耕读,家风不正,修养不足,再有钱也只能受乡邻唾弃;现今的农村讲究挣钱,只要能挣到钱,不管你品行如何,都无可厚非。这就十分可怕了,现在农民一年在外打工也能挣到不少钱,在加上其短视,那就会给孩子们灌输一种读书无用的思想,哪怕这种灌输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家长自然都希望孩子上大学,但他们还会说,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行,就只能听天由命,让他们出去打工。年幼的孩子无知,眼见父母每年回家都能给他们带来礼物,且带回好多钱,给家里修了新房子,自然不可能想到外面打工的艰辛,可能还会认为打工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呢,再加上学习的辛苦,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会形成读书不如打工的可怕思想,这种思想一旦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了,是很难改变的,他们以后就会发自内心的放松自己的学习,从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而使父母心安理得的带他们走上打工的不归路。

如何防止孩子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学习无用的可怕思想呢?对于大山深处的留守儿童来说,父母鞭长莫及,爷爷奶奶由于文化程度偏低,也较难产生影响。这一重任就落在了老师的身上,但据我观察,老师们几乎不会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很少跟孩子们说读书的重要性,即使说了,也不会从根上说,正如我前面所说,读书无用论一旦在孩子们脑子里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孩子们是不可能听进去的。只这一点,就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素质,且能真心为孩子们好。

退一步说,哪怕孩子们树立了学习的理想,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能力深入浅出,让课堂生动有趣,孩子们的成绩也是不可能理想的。所以,我认为,老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甚至比学校的硬件条件更为重要。但在现在的农村,好房子容易,好教师难求,房子花点钱盖好了,几十年都能发挥作用,且可作为政绩,使相关领导获益;但教师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追求事业上的成功是每个人一生的最大理想,而农村显然不具备使之成功的土壤,且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很难留住人。一方面农村需要好老师,另一方面,农村又没有足够的吸引力留住好老师,这就愁杀我辈了。、农村教育的现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几十年积聚的结果,我们不可能希望它短期内有所变化,但总得有人去努力改变它吧。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在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才会有更多有才华的人走入农村,为农村教育服务。

支教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支教给我带来的影响必将伴随我的一生。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庆幸的是我经历了这种生活,体会了这种艰辛,拥有了这份快乐,并且正用心感受着这种纯粹。支教需要支教人的一份

篇3:湘西支教小组总结报告

一、感受, 家的温暖

头一次离开家, 还没来得及体验孤独, 就被这里的爱包围了。比如, 刚到荣县报到, 我们就受到县领导的热情接待;中秋国庆双节时, 团县委就为我们及西部计划志愿者组织喜乐会;教育局的领导, 曾专门到学校了解我们的情况;高山镇学校的领导, 总是关心我们的生活, 为我们添置棉被、厨具, 为我们安排指导老师和办公室;教师节的第二天, 高山镇学校的领导就带领我们参观了吴玉章先生的故居, 使我们直接领悟了老校长的精神和荣县人的文化风貌;而高山镇学校的老师则更是手把手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为我们讲述高山镇的历史、荣县的文化, 甚至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这一切, 都让我们很快融入了这里的生活。可以说“回到高山镇学校, 就是回到家里了”, 这是我现在最真实的感受。

二、学习, 育人之道

由于我的指导老师范老师同时教授两个班级的英语, 所以我既是初三 (3) 班的班主任助理, 又是初三 (1) 班的英语老师, 加之, 要负责管理初一、初二住校生的晚自习, 因此, 我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第一周起, 我便上起了英语课。为了上好第一堂课, 我首先向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及纪律情况。其次, 向英语老师请教了教学方法和备课经验。随后, 旁听了英语老师一个单元的课程, 边听边记录, 并及时总结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初步的感觉是:若想有好的课堂效果, 必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 课上结合内容适当发挥, 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次, 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注意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 以培养自己适合本地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及有益教学推进进程的教学方式。实践告诉我:做老师不仅是教书这样简单, 更重要的是教人和做人。而这, 既需要心理辅导、口头功夫, 也需要身为师范, 以身作则。为学到这些本领, 一方面, 我通过观察老师们在课间, 如何对遇到不同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 来学习这些育人经验。另一方面, 我也通过阅读教育书籍, 以及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家访等, 积累材料, 并在一次次实践中增加着引导学生专注学习的经验。最重要的, 是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积极向上, 踏实学习, 诚实严谨等, 为学生做好表率。因为, 我相信身教重于言教。

三、书籍, 点亮心灯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来这一段时间后, 我在教学中发现, 学校可供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较少, 且不少已过时, 而孩子们又是如此地需要知识。加之, 这所学校中有60%的在校生为留守儿童, 他们更是需要各种图书的健康引导。因此, 我在高山镇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 开始筹备和发起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师生为高山镇学校的捐书活动。令我难忘的是,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所在学院的书记后, 立即获得了极大的支持。一日复一日, 望着学生们清澈的眼睛, 我愈发地希望捐来的图书能早些到位。于是, 我又迅速起草了图书募捐倡议, 转交所在学院, 并在其组织的捐书活动中, 时刻保持联系, 及时把这里的学生对书籍的渴望照成照片, 作为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材料, 助力学院捐书活动的顺利进行。自2010年9月15日,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师生得知此事后, 很快就捐赠了各类图书近1000册;与此同时, 我又联系到所在学院卿文博同学的父亲卿国兴先生, 购买了10089册崭新的图书, 2010年9月25日, 价值近27万元 (不算邮费) 的图书统一邮寄到了高山镇学校。与此同时, 中国人民大学的书法家王延鹏先生还亲笔题写了“劳人院文博书苑”的室名赠予了高山镇学校。更令我激动的是, 高山镇学校为此立即调整了学校的用房, 改造出一个面积60平方米的藏书室和一间60平方米的阅览室。并于9月28日, 图书室正式开放。此后的每天, 阅览室的门口都会排起长队, 还没借到书的翘首盼望, 借到书的则高兴地埋头翻阅。面对此情此景, 不仅是我很受感动, 学校的每一名老师也都深有感触。正如高山镇学校校长在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感谢信所写道的那样:“这批图书从首都北京寄到我校, 从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年学生们手中传递到西部农村孩子的手中, 是社会大爱的传递, 是吴老教育精神的传承。对于我校师生来说, 这是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 是我校抓好基础教育,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竭的动力, 也是学生们勤奋学习, 健康成长的阶梯。”由于这件事很有意义, 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国青年网、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网站、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中国人民大学网站、人大青年网、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网站、中国国际电视协会网站、中国高校导航网站、伯乐一生网等均为此事做出专题报道。

四、投入, 爱的奉献

两个月来, 我专注于学生的学习和心灵教育, 致力于培养出博学、创新、求实的人才。每当学生有了小小的进步, 我都会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鼓励, 我相信尊重是教育的真谛。所以, 当有学生说:“谢谢老师!真的, 我能有老师您教我, 是我最幸运的事”时;当有学生在我的开导下破涕为笑时;当学生在月考中逐渐进步时;当学生全力准备比赛并获得收获时;当班级的同学更加团结合作时, 我体会到了:作一个人民教师是最幸福的。在工作中, 为了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并着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我除了认真备课, 查阅各种习题和英语手册, 进行启发式教学, 批改课后作业外, 还对教学课程进行了如下安排:一周共12课时, 其中周一抽出一个课时练习听力, 周二抽出一个课时讲解习题, 周三、周五各抽出10分钟进行演讲, 周四抽出一个课时提高兴趣, 主要包括英语口语、歌曲和知识背景的讲解与学习。实践使我感到:这样做, 无疑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 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增加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有益于学生的发展。除此之外, 我还积极组织、参与学生的日常活动, 让学生自然体会到我与他们在一起, 让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 感觉并不孤独。例如:本学期目前共有两次校级活动:一个是班级教室布置的评比, 一个是广播操比赛。在教室布置活动中, 由于我同时兼任两个班的老师, 所以我同时负责了两个班的布置。在活动中, 我首先给大家讲了这次活动的意义, 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体会合作和成功的快乐。随后, 和王瑾一同购买了材料, 并充分发挥了班干部的作用, 由他们实际操作材料的修剪和颜色搭配, 我主要负责思路的把持, 以及在学生不会时的帮助。经过一个礼拜的深夜鏖战, 两个班的布置终于完成。1班包括梦想缤纷 (班歌) 、风采展示、班级公告、卫生园地和班训———永不放弃、贵在坚持 (书法作品) 、图书漂流站6个板块;3班包括梦想扬帆 (全班每个同学的梦想) 、智慧之树 (学生作品展示) 、卫生园地、我们的约定和校长题词———做生活的主人, 我自信我快乐 (书法作品) 5个板块。布置后的教室整洁美观, 相信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两个班在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 极大地鼓舞了两个班学生的士气。在广播操比赛中, 我连续6周, 每周边学, 边教授3个班的第三套中学生广播体操, 最后几周, 又对我所在的两个班级进行了赛前辅导, 虽然嗓子经常喊哑, 但是看着学生认真做操, 力争成绩的样子, 我总是充满了教操的动力。学生从不会做到会做, 从不标准到标准, 从不整齐到整齐, 学生在这次活动中, 学会的不仅是一套操而已, 更重要的是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比赛时, 我作为计分员, 在台上看着学生们的表演, 有些紧张、有些兴奋, 然而, 学生们的表演都是那么地认真、出色, 不禁再次感慨,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作为老师一定要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1班和3班在这次比赛中, 分别获得了第3名和第6名的好成绩, 均在他们已有表现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工作中洒下的汗水使我真心感到:这是孩子们自觉努力进步的收获!

五、走过, 终身难忘

篇4:湘西支教小组总结报告

一、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样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学要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那如何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愿望呢?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出示一个已知输出数、输入数未知的计算盒,请学生尝试用学过的本领将输入数经过计算盒的变化过程表示出来。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状算图和算法流程图表示出输入数的变化过程;紧接着,又让学生动脑算算怎样求出输入数,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思考过程,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的讨论交流中去,求输入数的方法就迎刃而解了。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密切联系学过的知识,为得出输入数的计算方法做好铺垫,使学生主动学、主动探究,教师只是适时地进行点评,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二、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对象,以便进行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好工显得十分重要。如:可将班上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3~6人为宜,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教师每次组织小组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小组里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三、科学运用评价机制,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交流是否投入,气氛是否融洽。教师要进行巡视,了解学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广度,合作学习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比如说: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就应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的精神,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进行讨论,让表现好的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充分激励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学习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中心”心理参与探究的过程。没有问题就不能为学生探究知识提供自主参与的目标,难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应营造合适的问题情境,这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认知对象的不同,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从而使问题蕴含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到新颖、困惑,使学生处于思维 的境界,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产生出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注入活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尝试合作学习知识的乐趣。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篇5:湘西支教小组总结报告

总结人:郑宇 实习单位:湘西州环保局

实习目的:

通过这一个月实习,巩固和运用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初步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习和提高处理社会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实习小组成员:

于紫玲,周晓江,李丽,朱娟平,刘灵芝,伍东旭,罗泽军,尹佳音,石明星,郭焱,江颖,石磊,郑宇

实习带队老师:粟银老师

根据粟老师的安排,我们这13个人又分成4小组到4个不同的实习部门.具体如下: 监测大队:尹佳音,罗泽军,江颖,石明星,于紫玲,周晓江

办公室:刘灵芝,伍东旭

执法大队:石磊,李丽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郭焱,朱娟平,郑宇。

2011年10月13日早上8:30我们来到州环保局,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州环保局内设的几个部门是分开运行的,同学们所在各部门的具体实习任务如下:

办公室

学习打印和复印文件,协助局领导组织协调机关工作;文电、档案的组织工作;信访和提案的办理,以及机关的后勤保障、接待等工作。

监测站

学习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污染源排污申报监测、竣工环保验收监测、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和科学研究监测等。

执法大队

学习整理大批文件建档,写环保宣传稿,环境考核工作,环境宣教工作

科学研究所

学习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审批;编制环境状况公报以及环境信息管理工作;

小组成员实习感受总结:

(1)待人接物,要礼貌周全,有条有理。

(2)认知工作,审视自己。在工作中要细心耐心对待每一件事情,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时刻警示自己,长暗自勉励自己:这是实习,更是工作!同时,要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

(3)正视错误,勇于承担责任。一旦错误已铸成,不要惊慌,而是要想办法补救,把损失减少到最低,并主动承担责任。

(4)工作的时候,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工作的事情要积极主动去做,做事的时候容不得半点粗心与懒惰。积极主动可能会给我们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机会。我相信,付出了总会有收获的。

(5)通过实习工作,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

(6)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经济工作打下基础。

(7)通过工作,使我对自己有了更全面和深入认识,通过工作,了解到自己所擅长和一面和不足的一面,有利于自己的自我完善。

(8)从小事做起,刚开始接触到的工作都是一些很琐碎、很小的工作,但是不要厌烦和抱怨,因为做工作都是从小积累起来的,只有把小事做好了,从中慢慢学习和体会,才能在遇到和做重要工作时更得心应手。

(9)沟通很重要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时,可以与领导及时有效的沟通,意识到上级与下级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当遇到重大问题时,总是果断的告知领导,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后,才进行下面的工作,这样不会拖延工作的进度。而处理投诉就是与人协商,即沟通。今后我会更加的注意沟通的技巧,学会善于与人交流,与人相处,做到在与人交流时不紧张,有自信,与人侃侃而谈。

(10)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 在这个变换迅速的时代,竞争很重要,你可以选择勤奋,可能有人比更勤奋,你很聪明,但有人比更聪明,所以要有竞争意识,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创新是打破陈旧,若你以为你有一定的文化,就会得到赏识,或许不知不觉被人淘汰。

(11)要有应变能力 世界是多彩缤纷的,可是也是多变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就要有应对的能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时代在发展,事物在不断地更新,所需要的技能也越来

篇6:阿热勒托别乡中学小组支教总结

--阿热勒托别乡中学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这个总结开始写的时候,我们的支教生活马上就要画上句号了,在清河县阿热勒托别乡中学支教的四人小组(孙永康,刘雯雯,郭凡凡,田会成)也要宣布解散了,我们都要回到师范学院开始自己的下一段人生历程,回想我们四人这将近四个月的生活,有喜有悲有忧有愁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我们四个人能够感受到,这四个月我们吃在一块,工作在一块,一块悲伤一块开心,同甘共苦,一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也都收获了人生最宝贵的友情。有人说暂时的分开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原来我不能理解这句话,此时此刻我理解了。

我们于3月8号在学校的安排下由师范学院出发于3月9号到达支教最终地点阿热勒托别乡中学,这是一所由小学跟初中组成的少数民族学校,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们住在了学校的教职工宿舍,跟这边的特岗老师住在一块,周一到周五在学校的教职工食堂吃饭,周六周末学校给我们提供蔬菜跟米面油我们自己生火做饭,这边的条件总体来说还算不错,虽然跟在学校相比有很大差距,洗澡,洗衣服都很不方便,但已经很不错了,这样的安排我们也很满意,跟特岗老师住在一块我们可以更快的学到一些教学经验,更快的融入这个学校,周一到周五在教职工餐厅吃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去了解学生。这样的生活对于有好几年住校生活的我们还是很容易接受的。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这个支教小组开始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历程。

刘雯雯:二年级副班主任,课程,四年级地方,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一语文;孙永康:课程五年级副班主任,一年级地方,一年级综合,二年级地方,二年级综合,三年级地方,三年级综合,四年级综合,五年级综合,六年级综合;田会成:四年级副班主任,课程一年级美术,二年级美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六年级科学,六年级体育;郭凡凡:三年级副班主任,课程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一英语。

我们对于副班主任的角色还是可以胜任的。这里的老师都很好,可以指导我们,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当好班主任的经验。我们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可以很耐心的帮助他们,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带着他们好好学习….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可以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我们慢慢地摸索解决的办法。就比如刘雯雯在她所带的科目中,初一语文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初一的孩子虽然只有17个,但优秀率却不高,且没有一个良好汉语学习的大环境。;郭凡凡需要带领全校学生最多,最难管制的三年级。班里的学生很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孙永康的课程很繁杂,几乎囊括了小学的所有副课,需要写很多教案,刚开始的时候经常把自己搞的手忙脚乱知道后来的得心应手;至于我,也是一样碰到了很多问题,我们四人互帮互助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都从刚开始的懵懂到现在的熟练,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成长,我们收获了很多,积累了很多。

在清河县阿热勒托别乡中学支教的这四个月中,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了教师的压力,体会到了生活环境改变的不适应!我们支教的学校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几乎所有学生和百分之九十的老师都是好客的哈萨克族,虽然学生跟学校老师都很好客,但是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语言文字给我们的交流和生活习惯造成了诸多不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些问题,好在有带队老师和教育局领导的协助,在他们的协助下我们比较轻松妥当的处理了这些问题,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不管是作为教师的教学经验,还是人际交流的学问,亦或是做人的一些道理,这四个月中我们在彼此的见证下都成长了,都强大了。支教大事记录

作为小组组长支教四个月基本大事记录如下,3月9日

到达支教目的学校新疆阿勒泰清河县阿热勒托别乡中学

3月12日

开始正常教学,上课。

3月21日

全校教师集体在学生食堂过麦子节。3月31日

全校师生举行拔河比赛。4月2.3.4.清明节放假。4月11日

教师举行讲课比赛 4月29.30.5.1

劳动节放假。5月12日

防震救灾知识讲座。5月15日

全校体检

5月17.18日

去塔克什肯镇参加教师素养大赛。5月26日

各自准备办班里庆祝六一儿童节板报

5月28日

清河县艺术团公益性演出在我校 5月30日

运动会

六一儿童节演出 6月1.2.3.日

六一放假

6月20日

学校安排考试日程

6月22日

学校举行庆祝建党92周年板报比赛 6月26,27,28

安排监考并安排阅卷登分

6月29日

教育局安排离开支教地点青河县

总之,经历了四个月的实习,我们从一个学生到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这种经历是让我终身难忘的。回顾这段日子,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在这次的支教活动中,我们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了解到乡村老师十分匮乏的现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需要今后我们的不懈努力 ……

田会成

2012年6月26日

上一篇:王之涣《凉州词》翻译赏析下一篇:干部不严不实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