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研究生课程

2024-06-15

华盛顿大学研究生课程(精选6篇)

篇1:华盛顿大学研究生课程

河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课程与教学论(语文),20人。

二、报名条件: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学历且在相近专业工作二年以上,专科毕业者须工作三年以上。是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毕业一般不做限制。

三、报名:报名由衡水兆华学校组织。报名者填写《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交最后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不申请硕士学位者不必提供),本人近期一寸半身彩色照片5张,学费9000元。衡水兆华学校带上述材料和费用到文学院,审查合格后带回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表格、复印件、照片留文学院。文学院协助衡水兆华学校带表格到河北师大财务处交学费,衡水兆华学校负责将收据交学员本人。参加本班学习没有入学考试,相关审查合格即可入学。

四、学习:本班学制二年,设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法等10门课程。学习采用业余自学和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方式。2012年暑假开始在衡水兆华学校集中面授。

五、结业:学员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学习,各科考试成绩合格,2014年底发给《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结业手续由文学学院负责办理。

六、学位申请:本班学员中已经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取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所学课程单科考试成绩(百分制)在70分以上者可以申请硕士学位。相关学员向文学学院提出申请,由文学学院派导师进行论文开题和写作指导。按相关程序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河北师大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河北师大文学学院将就外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进行专项辅导,2013年3月可以报名、5月参加考试,考试通过者成绩4年内有效,未通过者下年可以继续报名参加考试。论文指导与答辩费每人4000元,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后一次性交清。

七、联系人及电话

河北师大研究生衡水站:

0318—2178062

河北师大研究生衡水站 2012年3月4日

篇2:华盛顿大学研究生课程

北京化工大学

课程名称

研究生课程论文

篇3:华盛顿大学研究生课程

一、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要进行课程建设,首先必须要弄清“课程”这一概念。课程,指的是学生所学习的科目以及所安排的相关的学习进程。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本文是从狭义的角度来探究如何建设好大学英语这门课程。

教育部2007年制定的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对大学英语课程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这些年,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一直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很多高校把大学英语人为地分为“读写”和“听说”两种课型,并配有专门的老师辅导。 在学时分配上,采用“1+1”或“1+2”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年教授基础英语,进入大二之后学习行业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另外,大多数高校都采取了大学英语分层的教学。一些重点院校则尝试了更为灵活的学分制,采用大学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选修制;宁波诺丁汉大学采取的 “专业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然而,虽然我们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投入了很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才市场要求还是相距甚远,也就是说,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处在一个“费时低效”的尴尬局面。

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和管理操作已有很多类似研究,但课程建设仍然缺乏可操作性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脱节,教师理论意识缺乏,这导致我们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影响改革的深入。为此,我们应先对课程这一概念有个详细了解。

二、隐性课程的含义

课程一般被理解成为学习方案或具体的学习科目。但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我们应该摒弃这种狭义的概念,而从广义上对狭义的课程建设进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界定为 “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计划、进行和发生的所有教育内容的总和”。在这个定义中,课程不仅是计划性和规范性的内容,它更具实际性,是实际发生的教育内容。它是计划性和实际性的统一。

实际上,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未必完全按照计划进行,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而学生又有自己的兴趣偏好和不同要求。这就造成教师所授的知识不完全是实际计划的课程内容,学生所学的东西不完全来自教师所教的课程,这种现象下的课程就预示了隐形课程的存在。 Meighan(1986)认为,隐性课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在宏观层面上指自由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上指教师、学生实际上所从事和经历的活动和教育机构正式明确表述的计划课程之间相区别的内容。

它与显性课程主要有三方面的区别:一是在学习内容上,显性课程主要是教授学术性知识,而隐形课程中,学生得到的知识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二是在计划安排上,显性课程是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参与,而隐形课程是无计划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无意中接受所学到的知识;三是在学习环境上,显性课程则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而隐形课程是在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三、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研究内容

大学英语课程有它的独特性:一方面,它是一门语言,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提升的是自己的语言能力。而现有的大纲并没有对英语语言能力有明确的描述,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而设定一个隐性的教学大纲。另一方面,学生是成人,和婴儿学语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单纯无意识的,而且这时候的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完全听从老师,有自己的见解。

所以,我们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两方面。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来看,大学英语隐性课程除了教师、学生当然还包括学校层面的隐性课程。在我国,是由教育部统一制定和规划某一门课程要求,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到教学评价考核都是一个标准,强调全国的整齐划一。相对于国家规定的显性课程,各个学校又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要求。因此,从隐性课程的视角来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着手。

四、从隐性课程视角建设大学英语课程的方法

1. 学校层面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但在实际情况下,不可能要求全国所有高校都实行统一的教学要求。 蔡基刚(2007)认为,应当用“能力等级量表”来代替《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三个要求。等级量表中只提供听、说、读、写各种英语技能相对应的级别要求,而学校在操作时,可参照量表,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听、说、读、写技能上不同的要求。

课程设置方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种对“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的定位,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而这种定位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在教学上对于英语基本能力的一再巩固和训练,加上应试的影响,所以, 很多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认识停留在没什么用处,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四、六级考试。然而,随着我国大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已不再单单是加强学生的英语基本应用能力,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培训大量合格的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英语教师,这就必然需要学校的支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教育地区性发展并不平衡,我们应该结合地区差异和各个学校的学科特色, 建立一种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高校千篇一律的“电脑+屏幕”的多媒体教室已不能满足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应该配置一些新的软硬件技术。如:对外经贸大学建立的“机辅商务英语写作中心”等配备多种软件系统,机辅商务写作教学系统、机辅商务翻译教学系统、机辅商务实训平台、机辅商务英语专业考试平台、商务英语写作语料库、商务英语模拟实践教学平台等就实现了富有课程特色的生态化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指导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但是我国各高校之间有时校情差异较大,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无法真正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来执行,这也是各学校存在隐性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讲,从学校的层面对大学英语隐性课程进行相关研究,也为以后的文件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 教师层面

在充满变化的课程实施与教学活动中,随时都可能生成教师意料之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事件。因此,教学活动之外的教学内容、教学行为以及师生关系等,成为了教师层面的隐性课程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情感因素在隐性课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增加对学生的情感关怀,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关注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比如放下教师的架子,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语气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要适当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参与,这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教学的良性发展。

在强调教师关爱学生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教师本身。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师普遍课时多,工作量大,在学术上没有专攻,听、说、读、写、译样样教,属于“万金油”的角色,繁重而重复的劳动导致老师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注重自己的专业成长。因此,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首先,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积极送教师到外面进修、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

其次,是对教师教育能力的培训。让教师对应用语言学、教育心理学和课堂管理都有全方位把握,从“教书匠”真正变成一个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层给予充分重视,把科研活动作为日常工作来抓,不仅派教师出去研修,还要积极开展校内研修活动,让教师有持续不断的机会去学习。

一门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全方位参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基本属于“被动”角色。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师们就是按照固定的大纲教好自己的那门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决策、课程评价方面处于“失语”状态。他们对课程的理解更多时候还是停留在“教学大纲”“授课计划” “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认识上以及“教学方法和步骤”这些方面,还没有把自己真正看作是课程建设的行为主体。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行为的组织机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策略的实施都会对教学产生影响,而教师又是教学行为的实施者,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同时,教师自己也要转变观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投入到课程建设的洪流中。另外,学校也要给予支持,保证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 学生层面

在语言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同样不可忽视。Nunan(1989)就认为“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官方’ 课程,但同样取决于学习者的态度和期望”。因此,在学生层面来研究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还是处于工具型动机,主要是为通过考试和就业,融合型动机相对较弱。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谈到测试的反拨效应。既然四、六级考试是起着一种“指挥棒” 的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根“指挥棒”,对四、六级考试进一步改革,真正把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考查的核心内容,通过测试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蔡基刚(2010)认为:“造成这种以应试为目标的语言学习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存在较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学目标一直定位在基础英语上,而这一定位的主要副作用就是带来了普遍的应试教学。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不提出清晰的使用英语的具体目标,由此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学生英语学习越来越迷茫,隐性课程的存在也就在所难免。”与此同时,学生对现行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并不十分满意。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就是中小学英语的延伸,无非扩展一下词汇量,而且“学”和 “用”脱节,针对性不强,综合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而一些教学课件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多媒体素材缺乏系统性; 此外一些课件过多使用了图片、声音、动画等文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这些问题,造成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产生隐性课程。

当然,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去看。一些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而有一些影响是负面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正确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 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从学校、教师层面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进行改革,我们还可以开设一门先行课程。即正式上课前让学生讨论和了解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对比大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区别, 以便做好两者之间的合理衔接和过渡,了解大学英语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今后的大学英语学习有完整的规划。

五、结束语

篇4:美国大学写作课程研究

【关键词】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美国大学    写作课程     项目依托式评价

英语写作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耗时多、收效低已经是业界的共识。李金红(2006)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们的外语教学对写作一直重视不够;二是写作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但是笔者认为影响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英语写作文化氛围的构建,老师考核方式的有效性,教材的选用等等。因此需要综合系统地审视我们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以期突破瓶颈,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参加了加州富勒敦州立大学的英语写作教师培训项目,有机会对该大学的写作课程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从写作能力、课程设置、大纲制定、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写作教学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一、基本情况介绍

美国加州富勒敦州立大学是23所加州州立大学体系中的一员, 共设有9个学院,109个学位项目,其中55个本科学位, 52个硕士学位, 1 个教育博士学位, 1 个护理博士学位。学生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38,000名。该校承担着为加州培养中学教师的重任,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全州的教育水平,因此该校对教学极为重视,从写作课程设置就可窥见一斑。写作课程由人文社科学院的英语与比较文学系开设,覆盖全校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本文探讨的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课程呈现了多样化、层次性、跨学科、实践性等特点,任课教师有全职、兼职以及学生教师三部分组成,其中全职和兼职老师均有英语写作、修辞、教育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学生教师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在全职教授的指导下主要教授非专业大学新生英语写作课程。

二、英语写作能力认知

美国大学特别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写作重要性的认知。 这种认知可归纳如下: 1.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终生学习技能之一,它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 2.是日常生活能力之一, 它是融入现代生活的重要方式, 不论是发短信,还是写邮件,都离不开写作; 3.是学生发现自我,了解探索世界,拓展思维的主要方式;4.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这种写作能力观决定了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所开设的课程系统全面,而且针对性强, 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开设发展式写作课,对本科生开设必修写作课,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学科内容的选修写作课,对研究生开设技术交流和科技写作类课程。

三、写作课程设置

此校所开设的写作课程全面覆盖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的学生开设相应的课程,层次性强,关联性突出,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从培养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到注重在写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再与不同学科结合的写作能力提升。

1.层次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写作课程,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大一新生开设的注重培训学生的基本写作技能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写作,为进入下个阶段的写作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些课程中有为新生中写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开设的《发展写作》(developmental writing)课程,还有下面针对新生开设的系列课程:《分析性大学写作》(Analytic College Writing ),《分析性大学写作工作坊》(Analytic College Writing Workshop ),《入门大学写作》( Beginning College Writing) ,《创新写作介绍》( Introduction to Creative Writing) 等课程。第二层次是为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开设的写作课程,主要有《强化写作概论》( Intensive Writing Review ),《高级大学写作》( Advanced College Writing ),选修条件是已经修过入门大学写作课程的学生,在选词、读者意识以及说服力等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并且对修辞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第三层次是针对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技术写作》(Technical Writing),强调专业修辞情景、体裁特点和风格的学习,能够撰写技术报告、项目书、可行性报告、说明书、备忘录等等不同体裁的专业文章;《法律写作》( Legal Writing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说理以及合理性分析进行写作的能力;《科学写作》(Science Writing),提升学生撰写不同学科的研究论文的能力;《商务写作》(Business Writing),培养学生撰写商务语境下各类体裁文献的能力。

2.多维度

该校的写作课程体现了多维度特点,课外英语写作中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展,为学生搭建了实践的平台,同时也是学生寻求解决写作中存在问题的场所。该中心有专门的写作指导老师,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协调,主要辅导人员是来自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学生,辅导工作是课堂任务的一部分,他们必须完成指定量的工作并通过老师的审核才能修完这门课程。来寻求帮助的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并提前上交要修改的文章,每次一对一辅导的时间为一个小时。写作中心的模式体现了同伴教学的理念,为学生相互学习提供了平台,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3.跨学科

针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开设的写作课程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科的特点。比如《技术写作》课程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老师充分考虑这一情况,在授课中,以学科背景划分小组,组织研讨和完成相关的项目。《科学写作》课程由写作老师和学科专业老师共同完成,服务于本学科的学术要求。

四、课堂教学方法

有些课程是由多位老师共同授课,比如《高级大学写作》,授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各异,老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笔者将观察到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RAIDS教学法

Dr. Bownie在《高级大学写作》这门课程上采用RAIDS (Revision, Arrangement, Invention, Delivery and Style )教学法[3],该教学法对当前广泛使用的过程教学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过程教学法只是机械地强调过程,却没有提供有效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RAIDS教学法认为写作过程是一个知识重构的过程,它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 ,提出对原文本的重新加工。Revision鼓励学生对原文本进行文本内修改而且鼓励学生重新思考自己的经历、标准以及期待;Arrangement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结构以及句子间的逻辑关系,Invention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超出文本的限制;Delivery and Style 帮助学生了解特定交际场景下文本的语言风格、表达形式以及表达媒介,使学生能够使用适合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该教学法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从一个创新的视角与原文本进行互动,突破原文本的限制,融入作者自己的知识来重新建构文本。该教学法突破了过程教学法的一些局限,为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2.实践性教学

将实践环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课外实践。比如,选修《发展写作》课程的学生需要在学校的英语写作中心完成指定课时量的作文辅导工作,在辅导同伴写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体现了同伴教学的理念。Dr. Bruce要求选修《技术写作》课程的学生需要将自己的作品提交到指定网站iFixi.com,比如学生撰写“如何修理手机”一文,需要配合图片,给出具体的修理步骤,然后上传网站,教师可以根据网上读者的反馈评判作品的有效性。

3.多模态教学

多元读写既包含传统的语言读写能力,又不局限于此。它涉及人类如何通过声音、语言、图像、颜色、动作等多模态接收系统更有效地进行交际[4]。Dr.Webber在《高级大学写作》这门课程教学中与其他的老师有所不同,她更加侧重培养学生多模态读写能力。比如,在完成记叙文任务时,她首先要求学生阅读Lauren Redniss的Radioactive,这本书是用 “可视的方式讲述不可视的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该书了解如何使用多模态方式完成写作任务。 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通过阅读筛选话题,调查该话题背后的故事,撰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记叙文,要求插入图片,并在评价标准中明确指出图像的使用占总成绩的20%。

该课程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过分强调文本撰写这样的理念,学生以视频、绘画、照片与文字相结合等方式来完成写作任务,展现的写作作品跟现代全媒体时代接轨,培养了学生的多模态读写能力。

4.合作式教学

在《商务英语写作》这门课程中,在讲授如何写简历和封面信的主题时,授课老师请来了就业咨询中心的咨询师,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了申请某一特定岗位的简历的写法,从结构、语言风格、写作内容等方面进行指导,并提供了许多实例。这样的教学方式融合了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的优势、突出了应用性,将课堂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我们教学中可以借鉴的部分。

五、项目依托式评价

各类写作课程中,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评价体系。尽管每门课程的要求不一,但是共同的地方是每门课程都是以项目为依托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反思,项目完成评估成绩占据了学生成绩的很大比例。以《大学高级写作》这门课程为例,每名学生的成绩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见下表),其中项目完成占80%:

表1 《大学高级写作》评价表

项目 项目描述 能力培养目标 提交日期 权重

因果关

系分析 就本学科领域的重点话题,探讨产生某一现象的成因及会发生的后果,700字报告,学会使用图表来表达因果关系。 1.学会使用源信息

2.了解本学科知识

3.掌握分析因果的方式及语言表达 第3周 25%

叙事 就本学科的一项发明或理论进行研究,了解背后的故事,用记叙的方式向非本领域的读者展示故事内容,2000字。 1.使用正确的引文格式

2.了解如何按时间顺序描述故事情节

3.加入图片等其他方式帮助完成叙事任务 第7周 25%

评估 就本学科领域的文章进行分析评估,包含对图表信息的解读,撰写1800字的评估报告,要求观点明确、说明评估标准、提供实例以及建议。 1.使用正确的引文格式

2.了解评论性文章的结构及语言特点

3.熟悉本学科专业知识

4.学会使用图表信息 第10周 30%

反思

报告 就本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10%

课堂参

与及网

上讨论 在教学网上至少上传一篇文章 10%

总计 100%

六、结束语

美国大学的英语写作课程呈现了多样化、层次性的特点,贯穿了学生在大学及研究生阶段整个学习过程,从写作基本技能到不同体裁写作,从写作理论探讨到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方法,比如Raids教学法、多模态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法等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的特点;项目式教学设计和评估方式等极大优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在“做中学”的理念。总之,美国加州富勒顿大学的案例让我们更加了解美国大学的写作文化,希望能对我国大学的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李金红.国外主流写作理论对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2006 (6):41—45.

[2]http://www.fullerton.edu/

[3]Dejoy,N. Process This: Undergraduate Writing in Composition Studies[M]. Utah: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1:5.

篇5: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普通教育学》。⒉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度的是生产力。⒊实行单轨学制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⒋现代意义上活动课程的首倡者是杜威。⒌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⒍《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是性恶论。

⒏被称为中国“平民教育家”的是晏阳初。?(此答案不确定)⒐提出教育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王思想的教育家是柏拉图。

⒑1958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

⒒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⒓“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提出者是班杜拉。⒔下列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复述策略。

⒕问题解决“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四阶段论的提出者是华莱士。

⒖“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阶段属于柯尔伯格品德发展理论所述的。⒗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特点在于具有抽象概括性和间接性。⒘在进行史料考证时,确定资料真伪或真实性需要进行外部评论。

⒙区别于日常观察,教育研究中观察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要按照研究目的有准备而系统地收集事实

资料。

⒚测量的信度是测量手段对各个对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⒛准实验与真实实验的主要区别在于被试抽取方式不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⒈学校文化 ⒉性相近,习相远 ⒊程序性知识 ⒋定性研究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⒉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⒊奥苏伯尔认知同化论的基本观点 ⒋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题选做3题,全做的以前3题为准。)⒈试论教师劳动的特点

⒉试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你如何评价。⒊试述学习动机归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⒋自定一个研究题目,至少从三个方面论证你选这个研究题目的理由。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策略

答: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2、先行组织者

答: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6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根据奥苏伯尔的经典解 释,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 材料。组织者可以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一般概括性说明文字,它是新 知识与旧生联系的桥梁。

3、场独立性

答: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H.Witkin)对知觉的研究。场独立性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它是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

4、习得性无力感

答: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5、教师的威信 答:教师威信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它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教师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答:

(一)学习的指导者

(二)班集体的领导者

(三)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四)心理保健者

(五)教育科研人员

2、斯金纳提出的程序学习的编程原理有哪些? 答:斯金纳提出了编制程序的五条基本原理:

(1)小步子原则:把学习的整体内容分解成由许多片段知识所构成的教材,把这些片段知识按难度逐渐增加排成序列,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2)积极反应原则: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否认 “虽然没有表现出反应,但是,的确明白”的观点;

(3)及时强化(反馈)原则: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强化,使其获得反馈信息;

(4)自定步调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确定学习的进度;

(5)低的错误率:使学生尽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有如下优点:循序渐进;学习速度与学习能力一致;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加速学习;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3、简述复述和组织在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答: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在某些简单的任务中,如查找一个电话号码,我们会用到复述策略。为了在长时记忆中建立信息,我们也需要复述。许多实验研究证明复述对于陈述性知识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组织就是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的过程。在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学习者是以命题网络的形成将陈述性知识存储于头脑中的。命题网络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对信息进行了组织,于是学习者所记的就不再是互不相联的信息,而是将这些信息组织成学习者可以理解其内在意义的形式了。这种学习的效果很好。许多实验研究证实了组织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

4、在学校中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有哪些? 答:

(一)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二)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三)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四)适当开展竞赛。

5、举例说明维纳的二维归因理论?

答: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四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4种因素可以用稳定性和控制的位置两个纬度加以划分。归因不同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会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能力是一个稳定的内部归因,如果将成就归因为能力,会感到自豪,并期望以后的还会成功。如果将失败归因为能力,泽会感到羞愧,并期望以后仍将失败。实践证明:积极的归因模式和消极的归因模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发挥归因的教育作用。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受皮亚杰观点的影 响,也强调认识活动中的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界 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基础。布鲁纳把认知结构称为“表征”。并认为表征有三种:动作性表征、映象性表征和符 号性表征。这三种不同的认知方式体现了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布鲁 纳非常重视人的学习的主动性,认为人的学习是主动学习。

(2)对学习过程的观点。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

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3)学习应注意各门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

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该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学习态度、方法两方面。

(4)提倡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 一切形式或方法。”

2、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在学校道德教育上的主张? 答: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如下:

(一)1.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道德判断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2)相对的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有时也包括是否符合别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以下两个阶段:(3)人际和谐(或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遵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

该水平特点是: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二个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正、平等、个人的尊严、良知、良心、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

(二)道德教育的主张:

柯尔伯格不仅研究道德发展的理论问题,还强调把他的研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认为道德教育不能采用行为主义的机械教育,也不能采用成熟主义的放任自流,主张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使儿童不断与道德问题相接触的环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接触学校和社会中的两难问题。引起儿童的道德认知冲突(“失平衡”),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认知冲突,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他提出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明辨是非,具有做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并付诸行动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学原理》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道题4分,共16分)

1、教育

答: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学制

答: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也叫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3、教育目的

答:一般认为,教育目的就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教育目的又可以分成广义教育目的与狭义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

4、终身教育

答:所谓终身教育,是指社会为了自身的进步和每一个社会成员个性的和谐发展与潜能的充分发挥,而设计和提供的涉及各年龄段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教育的总和。它不仅从是生命的长度——人的一生——这个维度强调人不断受教育、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从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强调教育发生在生活的各个场所(家庭、学校、社会等),同时,教育也是为了生命潜能的充分发展(包括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方面的发展)。

二、简答题(每道题8分,共32分)

1、简述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答:(1)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经验既然是一种做法,它便带有工作的程序性、作用的有限性、产生的偶然性。教育经验是对教育实践的较低层次的反映。

(2)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或教育发展必然趋势的东西。

(3)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教育经验必定反映着教育规律,教育经验积累多了就可以从中发现并概括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则潜藏于教育经验之中,教育活动暗含了规律才能形成成功的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教育规律的实践形态并使规律具有操作性,教育规律是教育经验的理论形态并可以使经验具有普遍的推广性和指导性。

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

(一)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

(二)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三)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

(四)教育内容综合化。

(五)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

(六)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3、简述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

(一)全面教育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几个部分组成,各育的 划分是相对的,是为了学习与研究的方便。事实上,各育都是教育,不存在所谓单独的德育、智育、体育或美育。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各育紧密相联。既不能或缺,也不能相互代替。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智力支持;德育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各育不能偏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简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答: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下列基本素养。

(一)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责任十分重大,人类的一切创造莫大于培养和塑造时代合格的新人,所以作为老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

(二)关爱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唯有学会做“严父”和“慈母”,懂得学生的心理,善于因势利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德高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品格性情是学生们模仿的榜样,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博识善教:作为教师应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即丰富的书本知识和新时代的社会知识,并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用一种艺术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五)身心健康: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得付出较大的劳动代价。如果没有一个健壮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就会力不从心,难以胜任。

要做一名当今时代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以上的素养与素质,还应具备创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社交能力等。

三、论述题(每道题16分,共32分)

1、试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答:从总体上学,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1)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这是相对对于教育而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施教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他代表着社会的利益和要求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内容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相对学习内容可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学生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属性。相对于教师的教而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从学生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又是主体。

2、根据你的理论学习和个人实践,阐述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实施困境及其原因与解决策略。

答:

(一)内涵: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我国表现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即为素质教育。

(二)主要内容: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劳动技能与审美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三)基本特点:不同时代,对受教育者的素质的要求总是不断发展的,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主体性。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发展。第二,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第三,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第四,长效性。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地自主发展。

(四)实施困境及其原因与解决策略:

1、困境及其原因:当前强大的考试压力、升学压力、人际交往压力,长期困扰着中国学生。因而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在我国尤为迫切。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目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地专业人员和机构来实施。一些学校,将政治课教师和少先大队辅导员任命为心理健康教师,也许只有中国能够做出这样不伦不类的事情来。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重要问题为来认识并辅之以具体的教育行动,那么教育实践中的这种尴尬的局面,依然难以消除。究其原因有:传统的招生、评价制度,用人制度,封建思想的影响等。

2、解决策略:

(1)教育政策层面的措施:切实转换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拓宽“路面”,加快教育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建构“立交桥”——建立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体系;加快招生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完善督导评估;加快课程和教学改革;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建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等等。

(2)教育实践层面的措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是前提;突进课程与家学方法改革是关键;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条件;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

四、材料分析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问题:

1、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上文揭示出什么因素对方仲永的身心发展有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分析论述之。(16分)

答:

(一)上文揭示出影响方仲永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1)外部因素:众人好奇试才捧杀,其父贪财虚荣扼杀,没有给仲永应有的教育与成长环境;

(2)内部因素

仲永本身不学,靠一时的聪明到处作秀,失去了提高的机会。

(二)说明的问题: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多种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自身努力都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学生自己更应该不断努力,超越自我,不能仅凭一时的聪明或成绩就忘乎所以,而应不断提高、学习!

教育科研方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文献:是指一切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有一定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文献资料。教育文献按其性质、用途及内容的加工方式,可以大致地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或称作零级、一级、二级、三级文献。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书籍、报刊、教育档案类。

2.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它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绘画、工艺作品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3.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的一致性,它说明的是研究的可靠程度或可靠性。研究的前后一致性,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内在信度:给定相同的条件,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外在信度: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似的结论,指的是可重复性。

4.自变量:是由研究者操纵对被试产生影响的条件或变量,是研究者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任何一个系统(或模型)都是由各种变量构成的,当我们分析这些系统(或模型)时,可以选择研究其中一些变量对另一些变量的影响,那么我们选择的这些变量就称为自变量,而被影响的量就被称为因变量。

5.现场实验:又称实地实验或自然实验,它是指在真实的教育背景与教育环境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改变所要研究的现象,以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

亦称社区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社区(一定区域内的人群)或现场环境下进行的实验。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抽取样本时,容易出现哪些错误?

答:(1)确定的总体不正确。在抽样时如果确定了不正确的总体,那么不论具体抽样的方法怎样正确,都不会得到合适的样本

(2)选取过于小的样本,给统计分析造成困难。样本过大会造成浪费,样本过小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选用自愿者为被试,对研究效果也可能产生一些影响。有时在研究中选用了自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应该事先做一些分析,确定这些自愿者与非自愿者是否有明显差异。

(4)采用了不恰当的抽样程序。抽样中如果不按正确的抽样程序做,也会影响样本的可靠性。

2.教育研究中对某一概念下操作定义可以有哪些方法?

答:教育研究中对某一概念下操作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条件描述法(2)指标描述法(3)行为描述法

3.课题的研究计划大体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课题的研究计划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1)课题名称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内容

(4)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5)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

(6)文献综述

(7)研究方法与设计(8)研究进度(9)成果形式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11)经费预算

(12)参考书目与附录 以上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正式的、严格的研究计划所应包括的内容。在实际撰写研究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题的性质、研究的目的等对此做适当的增删或调整。

4.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序应遵循什么要求?

答: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序应遵循的要求是这样的:

(1)被调查者熟悉的、简单易懂的问题放在前面,比较生疏、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后面。

(2)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紧张和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

(3)把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结尾部分。

(4)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方面的问题,最后问有关个人的背景资料。

(5)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题。从时间框架来说,一般按时间先后顺序来提出问题。既不要颠倒也不要打乱。即把询问同一方面事物的问题尽可能地排在一起。

5.文献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文献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有:

(1)文献研究有助于知识更新。

(2)文献研究有助于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的确立。(3)有助于提供科学论证依据和科学研究方法。(4)有助于避免重复劳动。

(5)有助于扩展研究的范围和领域。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举例说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1)共变为了推论出两变量之间存在着概率性因果关系,必须遵守两个基本准则:首先,原因和结果变量之间必须存在共变关系;其次,所断言的一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的推论必须是有意义的。两个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它们之间至少是相关的;然后相关不代表因果,相关而非因果关系称为虚假关系。

(2).必须合理,因果关系必须在三个层次是合理的:时间顺序:原因必须发生在结果之前,而非目的论解释;当然,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交互而非单向的。因变量必须能改变:如“收入→性别”是没有意义的。理论上的合理性:因果陈述必须有意义,我们必须能够说明X是怎样影响Y的,即使我们不能再经验上证明X是怎样影响Y的,我们也需要通过其他研究或现行理论等佐证来给出有关这一关联的合理说法。

2.如何理解个案研究的特点与不足。答:

(一)作为一种研究策略的个案研究,它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对事件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考察与分析,达到对事件发生过程(how)和产生原因(why)的理解,并希冀能够超越“个别”,解读整体,从而能够建构出规律性的理论,或提出具有指导价值的行动建议。这样一种策略和

方法,与定量研究和其它质化研究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特色。(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代表性。个案研究的对象狭义上是指一个个人,广义上可以是一个家庭、机构、族群、社团、学校等等。无论其对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机构或事件,个案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某个特殊个体情况的研究,达到对整体的了解,揭示出一般性的规律,因而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个案研究最终是以一个整体的社会单位为对象的。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相对单一,数量相对较少,但还要从中发现一般性规律,就必须从较少的对象中获得丰富、全面、详细、深刻的信息,这就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多层面、多方位、多维度的考察与分析;不仅要研究个案的现在,还要研究个案的过去,也要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不仅要对个案做静态的分析诊断,而且也应对个案进行动态的调查或跟踪。(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作为一种质化的研究策略,要以小见大,以少见多,从个别中寻求对同类现象的认识,这就要求采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考察和分析。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要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状况与趋势,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如后面要介绍的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对任何可供利用的量化的和质化的证据材料进行综合的考虑与分析,才能较好地把握个案的实质。

(4).研究过程的自然性和研究结果的启发性

个案研究所研究的问题是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也是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进行的,研究者没有对研究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主观的干预,也没有对研究的过程进行人为的控制,研究者只是作为一个客观的旁观者或活动的参与者,在自然的情境中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因而所得出的结论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更具实践的指导意义。同时,个案研究的结果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个案研究的启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研究者而言,个案研究往往能够发现其他研究法所忽视或所无法发现的现象,也常常能够发现与研究者的预先假设相去甚远的结论,这意外的发现可扩展研究者审视问题的视角,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面和方法,从而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二是对于研究报告的阅读者而言,在阅读研究报告之前,其对报告中所研究的现象或个案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理解,不管这种理解深刻与否,科学与否,它都是阅读者的一种认识和看法。而研究报告所得出的结论时常与阅读者预先的认识不相一致,这就有助于阅读者对研究现象的再了解和再认识,从而能以新的洞察视角来探索先前所未察觉的关系与变项,重新审视事实间的关系脉络,厘清问题的实质,达到拓展阅读者的经验,或修正与重构阅读者原有知识的目的。

(二)个案研究在对个别对象的全面细致了解方面确实远远胜过其他研究方法,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1)代表性不足。

(2)不能确定因果关系。(3)结论的主观性较强。(4)费时费力。

3.如何对教育实验研究中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答:教育实验中无关变量很多,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实验者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方法。教育实验中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有:

(1)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消除被试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采用随机方法来选择和分配被试能有效地控制被试间的各种差异。

(2)设置控制组。在实验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控制组,对两个组同时进行因变量的观测(包括前侧和后侧),能较好地排除或恒定成熟对实验中因变量的作用。(3)采用“双盲法”。所谓双盲法,即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4)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对这些难以完全消除的无关变量,研究者可以设法将其恒定,即在实验的各个组别、各个阶段使其保持不变。

(5)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在设计中根据对无关变量控制的需要来设计操作自变量的具体方法、设计实验程序、进行时间分配,这能较好地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

(6)控制资料统计过程。研究者按照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并规范程序统计和结果处理,能减少统计误差,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篇6:华盛顿大学研究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进修人员从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一个学年在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跟班进修研究生课程,为使学习能顺利进行,特共同签定以下协议:

一、进修人员在2011年9月随我校招收的研究生新生一起报到入学,报到时须带上交费收据,本人有效证件及一寸彩照二张。

二、进修人员在学习期间,应遵守校规校纪,对违纪者,我校研究生院参照有关研究生管理条例有权对其进行处理直至终止学习。

三、进修人员在进修时间内按照进修专业的培养方案修够学分者,研究生院发给“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对报考研究生者,所修课程学分至硕士论文答辩时止,四年内有效,录取为研究生后须学满二年时间才能毕业;对在电子科技大学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所进修的课程学分四年内有效。

四、进修人员在入学报到后,因自身的原因中途终止学习或者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学校不退还进修费用且不延长学习时间。

五、进修人员在校学习期间不转户口、档案等关系,电子科技大学只负责进修人员在校课程学习方面的管理。生活、身体等方面问题学校概不负任何责任。

六、进修费用8000元/人,在报名时交纳(可刷各类银联卡),住宿费用在入学报到时交纳。

七、我校招收硕士生的所有专业均可接收课程进修人员。

八、本协议一式两份,各存一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附汇款帐号:

单位: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帐号:***3354

开户行:工商银行成都市沙河支行

注:汇款时请注明为研究生课程进修费用和学员姓名。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进修人员签字: 联系电话:(028)83208010/61830138

上一篇:谈判与推销实训内容安排下一篇:区教育局安全生产自查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