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深度报道

2024-06-15

什么是深度报道(通用8篇)

篇1:什么是深度报道

“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_深度报道_新闻_腾讯网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腾讯网· 腾讯网首页

新闻|娱乐|财经|理财|科技|汽车|游戏|教育|读书|女性|儿童|星座|家居|音频|评论|图片|博客

体育|音乐|证券|基金|数码|手机|动漫|校园|杂志|时尚|育儿|公益|房产|视频|论坛|下载|播客

您所在的位置: 腾讯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度报道 > 正文“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http://news.QQ.com 2009年01月15日10:37 南方新闻网

覃爱玲

我要评论(866)第 1 2 页

宽容散步,就是为了避免暴力。

南方周末:为什么暴力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在县一级的会比较多呢?

单光鼐:我觉得是现在的县域环境有问题。

小县城社会分化远不如大城市那样分明,农民就是数量最大的群体。在长幼尊卑、等级序列依存的社会环境里,往往“强者,更强势;弱者,更弱势”,草根群众遇事容易激活“我们(农民)”和“他们(当官的)”的心理分界。这种心理分界越强烈,官民互动中的怨恨就越明显,草根行动者之间的协同就越广泛。况且,小县城里传统文化的氛围浓厚,“有无相通,疾病相扶,患难相助”的风气远较大城市盛,凡事一出,四里八乡的血亲、姻亲、邻居、同乡、同学、朋友很快就会聚集起来帮忙。尤其是中西部小县城里升学、就业机会少,四处游荡的年轻人多,无事尚且易生非,更何况一有“风吹草动”,年轻人那就更易呼啸成众,肆意而为。这在以前的广安、大竹事件中已有显现,在去年的瓮安、孟连、陇南事件中男青年的暴力行为更为突出。为此,我曾提出要关注“县域青年”的命题。

还有就是,县一级官员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改进不大。2008年5月某县委书记为了求群众不要去请愿,四次当街下跪,手足无措的窘态尽显;瓮安事件中,县委书记、县长躲避群众,都不到现场去,反而远离现场;陇南事件时群众也是再三要求见市委领导,但也是避而不见。当地有干部讲,事发当天,如果某书记出来见一下群众,事情也不至于演变成这个样子。不要过度“政治化”解读南方周末:目前国内外都有一些声音将中国时有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看成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你怎么看?

单光鼐:不要过度政治化解读目前的群体性事件。世界各国,无论是何种政治体制,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过不同阶段的群聚事件。如果一个政府具有高度的消化能力,群聚事件或社会抗议就会转化为积极因素,相反,就很容易转化为社会不稳定的消极因素。

一些事发地的政府往往倾向以“敌我矛盾”来定性群体性事件,把本是经济、民生利益诉求的事件视为反对执政党的政治行为。“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好人不闹事、闹事无好人”成为一些官员普遍的思维定势,面对群众的集体行动,总以为是和政府作对,是反政府行为。考察2008年的群体性事件,这种思维习惯时有表露:凡事发生,还未及细查就匆忙定性,如“有组织、有预谋”;或称“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教唆”;或称“有黑恶势力操纵”;或直接称“街头政治”。将成百上千,乃至上万的群众,轻则称之为“不明真相的群众”;重则称之为“少数别有用心的坏人”、“闹事者”、“不法分子”等等。“别有用心”、“不明真相”的类似说法我们已经谈了几十年,那些都是阶级斗争时代语境下惯用的语言和概念,现在再以此来解读群体性事件,往往没有了任何说服力。过度政治化解读会留下后遗症,其一,容易扩大打击面,制造出大量假想敌人,把自己推到群众的对立面;其二,容易扩大事态,激化矛盾,不利于平息事情;其三,定性过激,往往会引发执法不当,处置不妥,这就容易授人以柄,被海外某些人利用。地方政府之所以习惯于政治化解读,对事件做简单化处理,其实往往是为了推卸自身责任,为自己采取强制措施寻找合法性。

对群体性事件做过度政治化解读,往往也是海外一些人和西方媒体对中国社会形势进行恶评时惯用的说法,比如,他们经常将群体性事件称之为“暴动”,将国内的社会矛盾冲突渲染为人民群众和共产党的政治对抗。他们每每以此夸大每次群体性事件当中群众的死亡人数。经我们核查,海外媒体历年来对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死亡人数很少准确。因此,对“过度政治化解读”,我们应持审慎的态度,小心掉入人家的话语“陷阱”。

从去年年初的上海“散步”,年中的成都“散步”和年底重庆出租车司机“集体休息”这些事情来看,是老百姓自己在淡化政治色彩,自己强调自己没有组织性,在寻找非暴力的方式,寻找和平表达的可能性。

当然,不过度政治化解读,并不表示对此可以掉以轻心。况且,中国现在的群体性事件,有加剧的倾向。

“群体性事件”将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南方周末:你判断中国群体性事件可能加剧的依据是什么? 单光鼐:一般来说,“群聚事件”在“开放”尚不完全、“封闭”尚有存在的过渡阶段较多发生。一方面,社会相对“开放”、宽松,群众敢于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另一方面,社会相对“封闭”,民众诉求不能自由表达,缺乏渠道,只好采用“群聚”抗议的手段。因而,这个时期“群聚事件”会频频发生,成为常见的“非正常行为”。

研究群体性事件必须重视民众的社会心理。“群聚”常常发生在社会结构扭曲、社会关系紧张或任由单个的个人孤立地面对强大的社会这样的一些状况下。

我在万州、汉源、池州、广安、大竹、瓮安等地亲身感受和体会到农民、移民、下岗失业工人、低收入者、贫困人口等的牢骚、焦虑、无奈、疏离等情绪,听到他们对社会不公的抱怨,对官员腐败的抨击,对官民关系紧张的表述,对富人、尤其是为富不仁的富人的仇视。应该看到,这些情绪一时还不会消除,有时甚至还会以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社会心理上看,民众烦躁、焦虑、不安的心态还会持续下去。因为急剧的社会变迁使整个社会生活充满了比过去多得多的不安全、不稳定、不确定的心理感受。

从我们研究来看,“群体事件”现在还没有进入高峰期。可以预计,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将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数量上甚至还会继续增加。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南方周末:除了数量可能增加外,还可能会有什么变化?

单光鼐:另一个可能的发展趋势是,组织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集体行为要转化为集体行动的条件是,必须有明确的诉求目标,必须能持续地“拖”下去,必须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为此,群体内必然产生“组织化”的强烈欲望和内在冲动。

万州、池州事件由于没有组织进行组织、动员,抗争性与动员力都很差,“乌合之众”起哄、胡闹一通,便散开;但是,我们从汉源、东阳、黄石(因不满撤市改区,湖北大冶市发生了到黄石以冲击党政机关为目的的群体性事件)等事件看到组织化的端倪。

无论是农村集体维护自身利益,还是下岗、失业工人面临生存危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逐渐有了非正式组织或隐形组织的发起、组织和动员。如,发动一连串的联署签名、上访和请愿,创造出一套有力的动员举措,策划动员策略与制造舆论和宣传,等等。

中国民间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是很强的,历来有帮会组织秘密结社的习惯和传统。世界各国的体制外群聚事件的发展轨迹也证实,早期的群聚事件往往是组织化程度很低的“集体行为”,倘若社会矛盾、冲突没有舒缓,其后就会逐渐演变为矛盾进一步集中、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由隐形组织或非正式组织发起、组织的“集体行动”,再进一步发展,那就是社会矛盾进一步聚焦于某一问题的“社会运动”了。

我想提醒一句,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2009年尤其需要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一些经济问题有可能演化为社会问题。国外过去的很多事例证明,在经济波动、不景气的情况下,社会不稳定有可能增加,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大,程度也可能会加剧。

南方周末:对于目前这样的情势,你觉得应该怎样应对群体性事件,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单光鼐:群众和基层政府都要理性、平和,双方都要学会谈判、妥协。群众,要学会“有话好好说”,凡事而动者要坚持“和平、非暴力”;地方政府,平时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事发时,要在介乎于“压制”与“妥协”之间的灰色地带学会拿捏尺寸。该“柔软”的,“身段还要更柔软”,如对待理性、平和的群众;该“强硬”的,当然也要“强硬”,如发生了打砸烧,就要果断处置,将肇事者拿下。世界各国警察都是这样的原则。

2004年浙江东阳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地方政府调动大量执法人员与当地民众产生暴力冲突,政府可谓形象大损,干警受了皮肉之苦,打砸的民众后来也受了牢狱之灾。三方皆输,没有赢家。2008年孟连事件中,本是胶农和橡胶公司的经济纠纷,政府却站在企业一边,警察帮着企业去对付老百姓,弄成资本和权力结合,又过度使用警力,以致酿成流血。我们一定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发生。

西方防暴经验显示,警方愈采取强硬的手段对付示威者,对方通常都会采用更激进的方式对抗。因此,基本上不采取围堵、封杀的策略;相反,往往用软性的办法,给示威者有限的舞台,一定程度的曝光率,似能更有效地防止他们大规模地在市面闹事。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只要有正确的策略、正确地应对,群体性事件是能够得到妥善的防范、引导和处理,向好的方向转化的。中国具备这样的能力,社会也有这样的要求。

我曾传“总统”陈水扁到庭

社科院专家:“散步”是为了避免暴力 [宽容散步是为避免暴力][就业机会少,四处游荡年轻人多] 奇官罗崇敏:推动中国最大规模乡镇长直选 [修建政府大楼“小白宫”][“自下而上改是高成本的改革”] 傅德志:最坚定的打虎者

[死刑犯杨佳的母亲:失踪128天后][三个女白领的失业故事] 独家·盘点法律事件:封口费抓记者·看到配偶艳照该咋办

更多头条>>

[1] [2] 手机看新闻 | 新闻订阅 | 新闻论坛 | 大 中 小 | 发表评论(866)网友评论图说天下

美女获奥运荣誉证书

重庆围剿地下兵工厂揭密 08全国6大考古新发现

韩国工会围堵中国使馆

北京售票员内部出票被拍

驿动的心 回家的人

女志愿者嫁北川受灾农民

日本20岁女孩庆祝成人节

铁道部回应“内部刷票”事件

[有足够心理准备面对众怒 北京两旅客猝死] 拉登发布新录音带 号召发动圣战(图)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刘建超将离任(图)湖北杀人狂无悔意 原定除夕再杀9人 农民工夫妇腰缠20万手提15万乘火车 新疆石河子越冬天鹅遭毒杀(组图)女子为再婚雇人杀9岁亲生儿获死刑

视觉焦点

2008中国影像记忆

广东警方突袭盗抢团伙

日本和服女孩的成人礼

“袖珍女婴”仅0.68公斤

新闻排行国内国际社会网评博客广东佛山警方突袭盗抢团伙 放倒20疑犯(组图)胡锦涛批示春运买票难 要求开动脑筋化解矛盾 中华警用第一枪问世 装橡胶子弹不致命(图)组图:中国社科院公布08年全国6大考古新发现 组图:58名美女校花获北京奥运会荣誉证书 我国仅存人民公社年底分红 金额太大警察护驾 各地城市道路通行费解析:制度缺憾与利益冲动 广州警方缴获假人民币444万元

渝湘黔三界地灭枪治暴行动大获全胜(组图)美印暗地里搞反导合作 中国将陷入美国导弹包围

韩国工会称上汽偷技术 围堵中国使馆近2小时(图)拉登发布新录音带 号召在加沙发动“圣战” 罗马市政府决定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哈马斯称已接受埃及提出的停火倡议 以色列向黎巴嫩南部发射4枚炮弹 伤亡不详 以色列北部再遭来自黎巴嫩火箭弹袭击

俄海军战舰成功阻止一起索马里海盗劫船事件 布什向布莱尔颁发总统自由勋章(组图)以军开始收集加沙作战证据 应对战争罪起诉 以色列军用直升机进入黎南部上空盘旋 山东“袖珍女婴”仅重0.68公斤(图)民工腰缠20万钞票手提15万乘火车 拒绝安检 女演员在师傅去世后自杀续:合葬遗愿难成真 北京站称集中出票系新售票方式遭网友质疑 香港珠宝老板在深圳被小孩盗走百万元钻石 北京西站两名旅客凌晨猝死 具体原因不明 大学生自拍搞笑新闻节目 模仿新闻联播(图)25岁聋哑女孩晋级中华小姐决赛(组图)女大学生卖初夜筹学费 竞价炒到370万美元 师傅去世花旦割脉悬梁续:剧团元老回忆二人 北京站售票员被指内部大量存票 站方回应(图)韩国工会称上汽偷技术 围堵中国使馆近2小时(图)韩企工会要到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前闹场施压 铁道部回应“内部刷票”事件

民工腰缠20万钞票手提15万乘火车 拒绝安检 铁道部就北京站大量出票事件向广大旅客致歉

胡锦涛批示春运“买票难” 要求开动脑筋化解矛盾 南昌7警察被拘 因“立功心切”打死嫌疑人 拉登发布新录音带 号召在加沙发动“圣战” 我国仅存人民公社年底分红 金额太大警察护驾 全国首列 志愿者嫁给北川山里汉子 孙思怡:有一种温暖能穿越沧桑。。(图)林志玲,《赤壁》里最大的赢家 百元假钞猖獗,银行必须问责 我家的孩子不当林妙可

一个清秀女博士的十条择偶标准 联通不行,害人苦等 天津高级程师千金下嫁北川农民 钟丽缇酒吧买醉狂欢 北京图书大厦太小气

热点信息 做别人没想到的生意 图 09年打工不如开小店 图

别人睡觉

你赚大钱

无需大投入

在家创业

无需店面

天天有钱赚 热点关注 公开3只强劲股 未来十年超赚钱的好生意

投资稳赚速致富 请点击 3158致富网

点击就赚 88个火爆行业超赚的秘密

腾讯博客

钟丽缇酒吧狂欢

钢管舞上春晚

宁愿早点洗洗睡了也不看央视春晚

李银河:中国的计划生育该不该叫停

任志强的高房价独角戏还能唱多久? 朱德庸开博:《绝对小孩》披头表情

为何有人要坚决抵制火车票实名制

女人离不开男人的根源 李艾晒冬装

难找工作的大学生 鲁迅萧红啥关系

赵薇给刘烨洗脚 女青年为老师殉情

精彩推荐 QQ爱墙 传递爱 记录爱 手机免费聊 就上手机QQ 上手机腾讯网随时看资讯 QQ黄钻贵族特权全面升级

无比浪漫的音乐舞蹈游戏 QQ绿钻爱上您的音乐生活

宠物三周年啦快来送祝福

穿越火线 诚招战略合作

浪漫飞行

为爱射击

QQ飞车超好玩的赛车网游

关于腾讯 | About Tencent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腾讯招聘 | 腾讯公益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2009 Tencent.All Rights Reserved 腾讯公司 版权所有

篇2:什么是深度报道

如果说,幸福的滋味是白巧克力,那么忧郁的感觉就是黑巧克力了。少了糖,味道有如苦涩的泪水;没了浓蜜,更多一分孤独的感觉。然而一样的是,在我以为真正懂得它的时候,他却又从我手中消失了。甜蜜的也好,苦涩的也好,即使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但可以记得曾经有过什么。正如指尖,还残留着一丝丝温暖。

也许你是孤儿,不曾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不曾享受到父母的关爱。但是,你是否知道,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默默地关心你。也许你是个盲人,不曾看到这美丽的世界,不曾让自己大饱眼福。但是,你是否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还可以尽情聆听自然中的乐声。

幸福是什么?是寒风中,父母为你披上一件大衣;是异国他乡路人的一句问候;是生病时朋友的探望;是生日时他人的一束鲜花、一句“生日快乐”,一份礼物。

然而,幸福的滋味却是“似感摸而无”,就像一缕轻烟,随风荡漾,荡漾在你的心里;又像一块棉花糖,甜而不腻,迅速溶化在你的口中;还像一阵微风,轻轻吹过你的发尖,抚摸你的脸颊,带走你的惆怅。

是的,幸福无处不在,幸福的滋味,随处可感。没有人是永远幸福的,也没有人是永远悲伤的,幸福的同时掺杂着少许伤感,而悲伤之中同时驻满幸福。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遭遇:天太冷了,自己刚要出门,却被母亲叫了回来,母亲要自己多穿点衣服,自己却说:“不用了,我不会冷。”母亲才让自己走出家门,在寒风凛冽的大街上行走时,自己才会想起,要是刚才听了母亲的话,加起衣服来就好了。其实,啰嗦也是一种幸福,每一句话语,都隐藏着父母对自己的爱,不是有一句歌词:“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吗?”

篇3:深度报道是媒体不可放弃的阵地

一篇深度报道成败的关键首先是有一个好的选题。好的深度报道选题应该坚守时效性、重大性、典型性、延续性、贴近性和独家性等六个特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度报道的选题既可以看出对新闻价值的正确把握,又是新闻敏感度的集中体现,还能体现媒体的新闻价值取向。

并非所有的新闻事实都适合做深度报道。那些内容单一、背景简单、没有必要延伸和拓展的新闻事实,不宜做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因是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作出的深层次报道,故选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深度报道的选题应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基本原则,既要从大局考虑、大处着眼,挑选那些在全局上有分量或者有独特意义的事物,又要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即使是对于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深度报道可能只关注事件中一些微观的某个方面,但也要是受众普遍关心的话题。深度报道的选题从现实生活的诸多事物中去选取,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事实背后的事实,剖析事理,切中时弊,从普通的生活场景、事件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如新华社对老典型人物焦裕禄跨越近50年报道的报道,从1966年推出的深度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成为共产党人锤炼党性、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当年采写焦裕禄事迹的老记者1990年重访兰考,采写的《人民呼唤焦裕禄》再次感动中国。时值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记者将报道题材再次锁定焦裕禄,采写的《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重访兰考追忆焦裕禄》深度报道与时俱进,感人至深。在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际的2014年,新华社又采写了富有时代感的纪念焦裕禄同志的长篇通讯《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使读者对焦裕禄这一老典型形象的认识升华到新的高度。[1]

深度报道的选题只有把握时代前进脉搏,把握群众思想脉搏,从那些重大题材、群众最关心、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中选题,才能吸引和感染受众。只有在宏观报道要求和现实受众需求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才能实现深度报道选题的新闻价值。

二、做好深度报道,贵在采访

新闻界有句老话:“七分采访,三分写作。”采访是决定深度报道成败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际采访,采访的越深入越细致,后续的写作成稿才能有足够的材料、思想和深度。

深度报道的题材一般都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较多的新闻事件。与消息、通讯仅仅展现事实不同,深度报道的采访比一般报道的采访更为复杂,需要记者到现场实地采访,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抓取具有震撼力的事实,清楚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现象本质、因果联系、细枝末节、隐微之处,为深度报道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长达9000多字的深度报道《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记者冒着零下20℃的低温,历时4天奔赴沈阳、大连两地采访,走访9家企业、召开3次座谈会,与40多位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一线职工和专家学者进行采访交流。从开始采访到发稿历经19天。[2]

深度报道的采访是一种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多种类的全面而系统的采访,一种系统性、立体性、开放性思维方式的主动而深入的采访。能否找准受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采访到需要的素材,是任何一篇深度报道成功的关键。因此,深度报道的采访不仅要善于动腿动口动笔,更要善于动脑。只有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才能从事件中挖掘到更深刻的新闻价值。假如写一篇8000字的深度报道,至少要有3万字的采访素材。

三、做好深度报道,贵在开掘

对深度报道而言,深度开掘是深度报道的灵魂。一篇深度报道的选题再好,采访再深入细致,如果记者脑子里没有一把锋利的解剖刀,没有透视能力,没有深度的思想开掘,也只能是看到现象和表面,很难写出有影响力和新闻价值的深度报道。

在网络传播时代,深度报道的内容并不是稀缺资源,而稀缺的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慧眼,是对新闻事件准确的深度开掘。记者发现一个值得做深度报道的线索,从深入一线采访调查到完成稿件,往往需要一周或者更长时间。而深度开掘则贯穿在深度报道的整个过程之中,需要对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时机进行全面的设计安排,科学而适时地对事件的发展脉络加以展示,从而借助文字符号来揭示事件的深刻内涵,使报道完整严谨,浑然一体。如2016年9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钱塘潮起好扬帆——写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闭幕之际》的深度报道,新华社记者用国际视野、中国观点概述杭州峰会,“这是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规划长远的盛会;这是体现中国担当、彰显中国智慧的盛会;这是推动全球治理、开创美好未来的盛会……杭州峰会,将以划时代意义载入史册。”通篇纵横捭阖,向世人昭示,从钱塘江启航,中国潮与世界潮交融激荡,必将汇聚起合作共赢的澎湃动力,引领世界经济航船劈波斩浪,开辟人类发展更加光明的未来。

深度报道兼有新闻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特点,记者对重大事件和典型事物的深度报道,善于运用事物本来的相互关系来看待和认识事物,善于从纵横方面的对比中判断事物的地位和重要性,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研究问题,并努力开掘,要有自己的发现和判断,从超越一般中求深度,把丰富的材料和思辨色彩糅合在一起,回答一些深层次问题。[3]这样既可以丰富新闻主题体现宏观意识,又能够增加深度报道的深度和可读性。

四、做好深度报道,贵在写作

一些成功的典型深度报道,非常讲究写作技巧,大都是主体清晰、开掘深透、导语精彩、巧用背景、善用对比、精选细节和语言优美。

没有创意、创新的深度报道,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写好深度报道少不了创新,取决于写作技巧。在谋篇布局和角度选择上,既可以从大时间、宏观的、多侧面等方面来着笔,也可以从大空间、微观的、多角度等方面来展现,关键还要看记者的独特研究能力、见解水平和文字功底。

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一段精彩的导语,能够迅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其次是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尽量从一个小的视角阐发问题,反映出宏观的主题。按照递进的逻辑结构,围绕主题精选不同价值的素材。同时,还要适当地运用背景材料和对比写作手法,增强深度报道的厚度和魅力。一篇完整的深度报道,为了进一步强化主题,必要时还应以某种适当地结尾呼应前面的立论。如通讯《三十四年后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的导语这样写道:

“他已经去世34年,却仍为当地民众深深怀念;

他带领群众植下的满岛木麻黄,如今已长成防风固沙的茂密森林;

习近平总书记撰文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老百姓尊他为‘谷公’,‘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当地多年的习俗;

他就是谷文昌,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

通讯的结尾又是这样呼应前面的导语:

“一首为谷文昌谱写的歌曲在神州传唱:

谁说流水无意岁月无痕,

谁说落花无情往事如烟,

请听山的诉说,

请听海的呼唤,

政声人去后,

丰碑在人间……”[4]

这篇通讯在《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发,向全党隆重推出这一“四有”书记的重大典型,让谷文昌动人事迹、撼人精神力透时代,激励着每一位党员干部。

深度报道能否写出深度,关键要看其报道内容的思辨色彩。“不是大道理的简单堆砌,不是理论观点的表象演绎,而是隐含在事实对比叙述中的理性思考,事实叙述本身就体现了报道者的思辨性。”深度报道采用立体化的思考和手法,深入剖析新闻事实,力求全方位地纵深开拓,使之现出形象、摆出问题、引导思路、揭示本质,让受众产生新的感受或领略新的事物。

五、做好深度报道,贵在背景

美国报人罗斯科·德拉蒙德曾形象地说,深度报道就是“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它对明天的含义”。在深度报道里,尽管新闻背景不是新闻事实,但却是新闻事件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背景就没有新闻,没有背景就不能称之为深度报道,更没有新闻价值。有了丰厚合理的背景材料运用,可以大大增强深度报道的思想厚度和感染力。

背景材料的作用,或为说明解释,或为对比烘托。有学者认为,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应该包括新闻背景、事件、前景、过程、新闻分析、新闻预测、主观感性、建议以及图片说明等具体指标的部分或者全部。如深度报道《漩涡中心的医疗帝国》通过记者深入调查事件经过和运用相关背景,还原了“莆田系医院叫板百度”这一争议事件的始末,思想深度、信息核心程度均有出彩之处,引起社会的共鸣。[5]

与一般新闻不同的是,深度报道特别重视新闻背景的运用。合理地选择和运用丰厚的背景材料,不仅对开掘新闻的深度大有益处,而且使新闻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深感,从而突出深度报道的主题,增强新闻的穿透力。而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即使运用背景材料,往往也只是点到为止,旨在帮助受众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和价值。

六、做好深度报道,贵在深度

深度报道如果没有深度,还何谈深度报道?深度是深度报道的灵魂和命脉。因为深度报道有了事实深度、开掘深度和写作深度,才能使受众幡然大悟、深刻启示,从而体现出深度报道事实和思想的力量。

深度报道深在哪里?深在对思想的开掘,深在对事实的把控,深在对背景的运用,深在对文字的驾驭,深在对真理的揭示。让受众透过表象看到新闻背后的新闻,领悟到新闻事实背后更为深刻的内涵,这样的深度报道才更有说服力,才更符合深度报道的标准。如仅有1300多字的通讯《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讲述的是河南人马保东和新疆人马奋勇两个人借钱还钱、诚信做人的故事,时间上跨度20年,空间上跨度几千公里,通过两位普通百姓之间的诚信故事,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大主题已深深根植于群众心里。[6]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的核心区别就是其深度,这个深度在于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解释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及其发展的规律,阐明它的意义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以整合入手拓展新闻深度,以观点引领抢抓思想高度,在事件之间建立关联,才能真正体现出深度报道的特点。倘若深度报道开掘不出来深度,即使再有理论色彩,也会淡而无味。深度报道与文字的长短并非成正比,短中求深,也是深度报道的至高追求。

七、做好深度报道,贵在时效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新闻时效性与深度报道的融合已成为媒体竞争的有效途径,出奇制胜的新闻才是深度报道与时效性的有机结合。

今天的新媒体传播速度极快,如果深度报道不讲究时效性,事件发生半个月后才慢慢吞吞出来就是“昨日黄花”。但深度报道的时效性也要因事而异,区别对待。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在事件发生后马上就要报道,讲究及时性;非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大都是谈问题,掌握好时宜性。因此,深度报道讲的是适时与及时,更多的是指受众的阅读心理,也就是对事件新闻的进一步了解的心理期待。这种期待是一种对已经发生并且已经报道了的新闻的延续欲知。

不论是事件性新闻还是非事件性新闻的深度报道,都要有时效性。这个时效性除了尽量快速发布报道外,更多的是能够给受众内容上的一些新观点、新材料、新信息,目的都是争取受众、赢得用户,左右舆论。

八、做好深度报道,贵在独家

在同题新闻资源共享、无法垄断面前,媒体已经很难获得独家新闻了。要做好深度报道,在报道理念和技巧上必须有独家意识、独家选题、独家视角、独家见解、独家思想和独家处理。唯有如此,方能占领同类题材新闻的制高点,开掘和写出媒体自己的独家新闻。对于任何追求影响力的媒体来说,不应仅仅满足于快人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深度。如一次乡下采访时,记者获悉当地有个农民匿名自费23万元在韩国《朝鲜日报》登整版广告宣传家乡旅游的信息。记者找到主人公,通过采访得知向霞光原本是宁乡县的贫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收入提升、生活提质,萌生了向韩国(韩国人喜爱湖南张家界)宣传家乡的想法。于是,记者采写了一篇格局大、开口小、有情怀的独家通讯《宣传家乡旅游宁乡农民自掏23万元在韩媒登广告》,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产业、新精神、新气象。[7]

决定一篇深度报道含金量的大小高低,除了所报道事件的新闻价值外,关键看有没有形成独家的内容。独家并非是绝对的人有我无,而是因为记者对新闻分析能力的深浅和写作水平的高低,体现出独特的内容素材、叙事视角和观点思想。今天所谓的独家新闻,更多的是指对同一则新闻信息的独家认识、独家细节和独家表现。

深度报道是同题新闻竞争的利器,写好独家深度报道贵在选好角度。以独家的采访角度和独家发现,或是对事件过程的展示,或是对结果原因的分析,或是对新闻背景的挖掘,或是对未来趋势的预测,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独家的观点来体现出自己深度报道的独家性。

九、做好深度报道,贵在机制

深度报道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的是媒体的敏感性、洞察力和媒体资源实力。一家媒体的深度报道能不能有突破、有创新,是不是经常不断地推出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有影响的深度报道,关键要看是否有机制和体制作保证。

采写深度报道是一个苦差事,也是一个硬功夫活。做好深度报道,媒体要有一个高水平的深度报道团队,对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从体制设置上予以确认,在激励机制上务求跟进,以此培养一批专家型、学者型、资深的深度报道记者。

时下媒体对记者的薪酬往往采取底薪加稿费的模式,大多推行的是重数量轻质量的量化考核,不利于调动深度报道记者的积极性。如果不转变考核标准方式,不在绩效打分、考核、薪酬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必然导致记者追求采写与绩效挂钩的数量稿件,怎么可能会花时间去采写深度报道?!

可喜的是,对于深度报道的选题和采写实行科学的考核办法。有的媒体根据记者自己的选题计划,预估选题所需的时间、精力和相关资源,报社则以选题的重要性为标准,来考量工作资源的投入。在记者和报社共同达成的计划时间段内,减少记者其他工作任务的安排,以保证报道高质量地完成。有的媒体为了鼓励记者们上报深度报道选题的积极性,实行报题奖励制度,记者申报的选题如果被采纳,则会有奖励。[8]

众所周知,深度报道的重要特征是以深见长。深度报道贵在深度,深在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深在不畏艰难扎实采访的职业精神,深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未来的深度报道应该是多元化的,媒体可能提供不同于碎片化式解读类型的深度报道,一定会有更多的重磅深度报道问世。

摘要: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媒体的深度报道越来越显得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在时下媒体刊播的深度报道中,虽有上乘精品力作,但更多的是一些平庸作品。那么,在新的媒介环境之下,怎样才能继续做好深度报道呢?

关键词:深度报道,新闻价值,新闻选题

参考文献

[1]王曙.典型报道:传统媒体的坚守与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5(9):8-11.

[2]跟总编辑学采访:如何在信息冗余时代撑起深度报道的蓝天[DB/OL].中国记协网,2015-04-01.

[3]贾晓峰.浅谈深度报道[J].青年记者,2004(3):47-48.

[4]牛一兵,余清楚,吴焰,赵鹏,孔祥武.三十四年后的追寻“四有”书记谷文昌[N].人民日报,2015-04-07(1).

[5]卢义杰,阚文琦,谢亚乔,刘万永,刘向阳.漩涡中心的医疗帝国[N].中国青年报,2015-04-13(5).

[6]王国庆,阙爱民,童浩麟.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N].河南日报,2015-02-15(1).

[7]龙文泱.宣传家乡旅游宁乡农民自掏23万元在韩媒登广告[N].湖南日报,2015-04-16(1).

篇4:什么样的报道是杂志的优势?

一场战役、两个有影响力的政治家的会晤等等政治、军事、外交事件,在当时看来轰动不已,但却被布罗代尔视为会转瞬即逝的“短时段”,只能喧嚣一时,影响却不长远。

中时段是一个更长的历史周期内发生的事情,它是短时段事件发生的基础。在布罗代尔那里,是人口的变化、生产力和技术的进步等问题。

长时段的历史是结构,在布罗代尔的作品里,是地理、生态、文明类型等。最近我总在思考这个问题:已经被视为传统媒体的纸质杂志上,究竟应该印刷怎样的内容?以往我们理解的新闻,最近发生的重大事情,可以视为一种典型的“短时段”历史。记者们匆忙赶往重大事件发生的现场,去目睹它的发生,去参加各种类型的新闻发布会一一发布新产品、宣布重大并购事项、重要高管变更。

在传统的新闻生产机构受到互联网冲击之后,媒体们开始思考,如何来对抗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天生具备的速度优势。杂志发明了特稿这种文体。但是编辑和记者们可能很少考虑,应该用这种文体去表达怎样的主题。

对于一则商业报道,显然也有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之分。短时段的报道随处可以看到。比如在阿里巴巴宣布投资苏宁云商之后,京东的股价开始下跌。或者在阿里巴巴发布2016年第一财季季报之后,股价开始下跌。短时段的报道粗暴地营造一种逻辑关系,认为股价下跌是由于之前的哪个动作。

中时段的报道着眼公司的业务结构、组织架构、核心管理层的人员构成和想法,以及,更虚一点的:战略。中时段的报道可以来解释那些短时段的事件为何发生。为什么阿里巴巴会投资苏宁云商,以及为什么苏宁云商会接纳阿里巴巴的投资;京东为什么要选择入股永辉;为什么盈利的阿里巴巴的股价在下跌,而亏损的亚马逊反而不断上扬,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商业模式为什么在资本市场上收到的投票结果如此不同。

长时段的报道更为基础,因而难度也更大。我也很难去描述清楚,究竟怎么才算是勉强符合布罗代尔标准的长時段报道。描述清楚一种商业模式的变迁?或者如经济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所讲的组织变化和管理革命?

当然,我也认为,对于顶尖作品而言,三个时段并无高下之分。即使放在布罗代尔大师那里,描述短时段的希罗多德的《历史》应该也是顶级之作:反倒是试图描述长时段的诸多尝试,大师们会争论不休。

杂志作品中,被称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杂志文章的《广岛》,可以被视为描述短时段的经典之作。约翰·赫西为《纽约客》杂志报道广岛原子弹爆炸前后几个本地居民的生活如何被改变。

但对于今天的大部分杂志报道而言,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向前一步,靠近中时段。不是说短时段报道不再适合于杂志,而是适合于杂志的短时段报道太难了。它要求记者的采访更为详实,叙述更加迷人,才能保证短时段信息已经被互联网疯狂传播之后,仍然具有可读性。

中时段报道,它要求记者回到组织和商业逻辑本身,去解释一个商业组织如何运转,一家公司的领导者的行事风格,竞争的常态和变量分别是什么。它要求文章能够穿透短时段内发生的无数发布会、眼花缭乱的新产品、不断的投资参股和各种时髦的概念,去解释一些短时段内不会变动的东西。

也许这是专业的媒体机构仍有价值的地方。

篇5:什么是真正的多媒体报道的论文

这个例子也充分说明了Flash幻灯式新闻的五个主要制作要素,那就是画面、声音、文字、图表与动画以及互动手段。

Flash幻灯中,画面的主要素材是静止图像。与视频相比,它在采集上更方便,而且一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更善于传达瞬间的效果,在目前的带宽下,也更易于传输。

但是,Flash幻灯中,静止图像间的关系,不是简单刻板的组接关系,而是要利用电影化的思维,即考虑每一个画面的长度、画面转换与展示的方式,将本来独立的图片按照一定的意图连接起来,形成“蒙太奇”效果,这可大大提高图片的表现力与说服力,使图片之间的联系得到深入的`挖掘,也能更好地发挥静态画面所具有潜能。因此,Flash幻灯同样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画面的景别:与电视电影镜头一样,静态画面也具有景别区分。包括: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在制作幻灯时,应该利用不同景别的图片,使之组合。这可以活跃视觉效果,也可以带来更多的观察角度,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画面的长度:在电视电影镜头中,一般给不同景别的镜头不同的显示时间,例如,特写2秒,近景2至3秒,中景3至4秒,全景5至8秒,远景8至12秒。这种处理是为了让观众能顺利地接收不同景别的信息。但幻灯中所使用的画面长度,除了借鉴上述规律以外,还应该灵活处理。根据主体内容的需要来决定每一个画面的时间,使之最好地满足信息传达、情绪渲染等目的。另外,每一个画面的长度最终决定了幻灯片的整体节奏。

镜头间的切换方式:常见的画面切换方式包括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叠化、划、分割屏幕、定格等。目前一些网站的“Flash一日”或“Flash七日”等,也有镜头切换的意识,但多数镜头切换方式生硬、机械。这表明制作人员大多还缺少电影化思维的训练。

在Flash新闻中,声音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般可以使用3种声音,即原始音响、解说和音乐。

原始音响是那些在现场采集的声音信息,例如在上面提到的例子中现场的目击者惊恐讲述事情经过的声音,尖利的救火车的声音。原始声音往往最具表现力,最能渲染气氛。但是目前很多网站还不具备到现场去进行采访的条件,这时可以与传统媒体合作,利用它们所拥有的资源。拥有电视台、电台背景的网站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加以利用。

解说是用声音的方式来解释、说明新闻的主要内容。它类似于文字稿件。但是,作为解说,要注重传达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避免有歧义的用词。

音乐,主要用于烘托气氛。在一些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中,加入音乐可以避免由于缺少原始音响而带来的音响效果的不足。但是,音乐也会冲淡一则报道的新闻性,使人游离出报道,这也是目前国内网站的Flash新闻中音乐运用的通病。文字在Flash幻灯中的主要作用是提示关键性信息,因此,文字的运用应是很有节制的。这既是因为文字

篇6:什么是深度报道

反省的自己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渴望,所以会告诉那个实实在在的自己,你哪里不好,你该做什么事情。

人在一套系统里,很难搞清楚事情的原委、全貌。要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才能看清楚。所以我喜欢广角的思维,把所有事情拉长了拉大了看,在宇宙的尺度考察事物,这样的视角叫上帝视角。

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说的是人的动物性本能。

我现在看待人性,喜欢用进化的观点去看。人是动物的一种,人的诸多行为习惯,还保留着动物的本能。这是千百万年进化来的,已经镌刻在基因里了,一时半会是很难改的。人要跋涉向光明的自己,就要走过泥泞的黑暗的路。这条路,一步步将不好的自己剥落,一步步完善自身。你要获得一些东西,就要丢掉一些东西。

是人都有恶习。懒惰,贪婪,恐惧,好色,享乐,犹疑。人会因为自己的生物性本能及社会性本能做事。但这些下意识的行为,很多时候是障碍。人要勇敢,要有强健的心智。

人怎么会一层不变?记得那年韩寒自作聪明,说不相信什么超越自我的话,我超越我了,那我是谁呢?他这样说。我想,韩寒现在再看到以前自己写的一些话,会脸红。现在的他也不是曾经的他了。

人当然是会超越自我的。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们是把当下的我和过去的我以及未来的我作分区的。两三岁时候的那个小孩子,是二十三十岁的这个青年吗?样貌,性格,都不一样了。整个人的细胞在更新换代,心思也在扭转。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变化的主体是谁?是某一个器官某一个细胞吗?不是的。人的整体性是抽象概念,分解下去是看不出整体的。

人实际上是受自己妄想的支配的。自己想变成什么样子,就会做一些事情。慢慢的,就真的变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当然也会失望,也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管乐观还是悲观,其实是人的心绪在起作用。

我们的内心想往前跑,但我们的肉身还停留在原地。自身成了拖累,成了自己的敌人。你没办法换一个肉身,你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去改变世界。懒惰的要变得勤奋,贪婪的要变得洒脱,犹疑的要变得坚信。人要变化,变得更好,才能够帮助自己。

篇7:如何写深度报道

何为深度报道呢?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在教程中谈到新闻报道的层次时,曾提出“三层报道”概念:第一层报道是事实性的直截了当的报道;第二层报道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报道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的报道,深度报道指的就是第三层报道;《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通常包括如下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此外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还有很多,不论各家、各派的对其的定义有何不同,但深度报道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深刻性,从表层拓展向深层,从事件拓展向认知,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与人的联系。二过程性,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三解释性和分析性,权威人士提供经典分析,启发受众智慧,带动受众思考。四整合性,对新闻观念的整合、对新闻文体的整合、对媒介的整合、对新闻角色定位的整合(整合新闻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力量)。

当前,深度报道以其追求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的特点,在各类新闻媒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甚至将深度报道作为了自己的主打作品和办刊的立足之路。深度报道的特征十分鲜明。从报道所关注的重心上看,客观报道所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点”的本身,是一种“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平面式、孤立式报道;而深度报道则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的“点”的延伸与联系,是一种讲求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与结构的报道。因此,深度报道是一种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报道模式,它要求对新闻事实进行跨越时空、由表及里、从内到外的综合反映。

深度报道以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探索事物发展的原因。它不仅满足一种信息的传播,还分析事物的发展原因,突破了动态新闻的肤浅和表面化特点,极大丰富了新闻的内涵。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做好深度报道成为媒体发挥优势,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做好深度报道是现代新闻记者应竭尽全力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写好深度报道,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做好采访。采访是任何一篇新闻报道的关键,优秀的写作必然建立在成功的采访基础上面。如果你觉得你的报道写得不好看,那多半是因为你的采访不够。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采访之前要确定写作的框架,甚至设置细节,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采访。采访中不但要善于动口动笔,更需善于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受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受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同时,要注意在深度报道的采访实践中,注意选取那些突发性重要事件,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以及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关心的、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深度报道的题材。

其次,要有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开头和鲜活的细节。深度报道篇幅都比较长,与消息写作中简短有力的直接式导语相比,深度报道的开头更需要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刺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否则,如果开头乏味平淡,读者在看了开头之后,也就没兴趣继续读下去。深度报道要引起读者的关注,干巴巴类似公文报告的风格肯定行不通,也必须通过鲜活的细节描写来引起读者能读下去。用好细节需把握如下几点:把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细节凸显出来,要铺陈,要用透;要选取有画面感的细节,但同时要体现节奏感,跌荡起伏;不是所有的细节都可爱,多少要适当;要突出某部分细节,必须虚幻其他细节。细节描写,切记要还原事实真相,再现当时情景。对于读者而言,事实本身是最重要的,事实的原貌是最重要的。记者的主观感受和舞文弄墨都不是他们在索取新闻信息时需要的东西。

篇8:什么是深度报道

西方新闻界对于深度报道有两种代表性的界定:一种是以美国专栏作家Roscoe Drummond为代表, 认为深度报道时“以今日之事态, 核对昨日的背景, 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另一种则认为, 深度报道就是将五w和一个how的内涵加以扩大。即:使何时 (when) 扩展到过去和将来;何地 (where) 扩展到现场以外的地域;谁 (who) 扩展到相关人和其他人;事 (what) 扩展到相关事和其他事;原因 (why) 扩展到深层原因;how扩展到原来怎样, 将来怎样以及应该怎样。而国内对深度报道的界定则倾向于认为深度报道所体现的是一种新闻旨趣 (interests) , 它揭示了新闻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联, 从深度 (深刻性) 和广度 (广延性) 两方面指出了新闻文本以受众认知效用为主导的运作方向。

无论西方新闻界和国内新闻界对深度报道在定义和界定有多么大的表述上的差异, 其有着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它们都强调了深度报道的深度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即主观对客观的深入认识以及这种认识所引起的社会认知效果。因此可以看出, 深刻性是深度报道的灵魂和最主要特性。所以, 在深度报道中应注意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 如何体现深度报道的深刻性。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深刻性是什么。深刻性就是指从表层拓展向深层, 从事件拓展向认知, 从事件本身拓展向事件之间的联系, 事件与人的联系。具体到深度报道的操作中, 它又包含三层涵义:1, 采写方法上的科学性;2, 文体上的拓展性;3, 认知效果上的启思性。央视著名制片人孙玉胜说, 深度的实质是新民间的优秀纹样。补子是官服上最具装饰性的部分, 因此可以说补子的出现使服饰图案纹样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峰。

三、文化的重要载体。

补子虽小, 但却能比较完整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从补子在官服上的位置看, 补子装饰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补子是官阶高低的标志, 但更是官员荣誉的象征, 要体现皇恩浩荡, 因此补子一定要装饰在官服上最显眼的位置。在后背上缀补子, 一方面是处于使用功能上的需要, 让人望其背仍能知其官阶, 同时让官员们深感背负皇恩, 责任重大, 因此自然就会昂首挺胸, 显示了应有的官威。另一方面, 前胸和后背的两块补子相互搭配呼应, 将官员的心脏包围在其中。这就是要让官员时刻牢记皇恩浩荡, 为国尽职, 为君尽忠。从补子的图案内容上看, 补子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明《大学衍义补遗》卷九十八说:“我朝定制, 品官各有花样……文官用飞鸟, 象其文采也, 武官用走兽象其猛鸷也。”从补子的图案系统上看, 补子的图案虽然很多, 但很统一。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视伦理道德是中国文化的明显特征, 在补子的图案中可以体现这一点。上文中提到的明代武官的补子, 一、二品纹狮子, 九品纹海马。补子用动物界的强弱来映射官场上尊卑贵贱的伦理关系。不同官阶的补子虽然不同, 但整体上统一。这体现的是浓厚的宗法色彩, 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封建专制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专制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 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 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等等, 其负面影响是服从的心态, 对权威和权力的迷信, 个人自信心的缺乏等。在补子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些文化特征的影子。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闻事件与社会、人的关系, 是各种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复合体”。深度的破解也就是将事实分解, 分析事实形成的大小环境、原因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在明确了何为深度报道的深刻性之后, 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 即如何体现深度报道的深刻性。

第一, 要选择具有深刻性的题材。无论是冷点, 热点还是难点, 都有可能成为深度报道的题材。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却没有或者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的重要题材。这类题材往往是新闻中的冷点, 而且多为非事件性新闻。同时, 对于社会热点问题, 现象, 观念等要能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和科学的判断。由于热点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并能引起社会广泛的兴趣和关注, 因此成为新闻工作中的重点。热点的选择对于深度报道具有关键性。难点也是人们关注较多的一类问题, 因为难点问题常常是社会矛盾最集中的问题。正是由于难点存在是非难以判断, 关系难以处理等问题, 在做成深度报道之后对受众的启思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才更大。

第二, 在背景资料的收集上要全面, 要能反映和深化主题。首先, 应该注意收集具有稀缺性的背景资料, 这样的资料一般是鲜为人知的, 因此也是受众想迫切渴望得知的。其次, 对于一般性背景资料的收集, 安排和使用也要做到系统性。最后, 建立事实的背景, 这是强化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方式。深度报道要求对事实作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的分析和解释, 并需要交代有关刻。“背景”在深度报道中往往是构成“浅表事实”和“深度事实”的交接界面, 透过它的挖掘, 可以进入更深的信息层次。

第三, 在解释和分析上要深刻, 入理。由于深度报道本身就是以解释和分析为手段的一种报道形式, 因此必然要把报道重点放在对事件的分析和说明上, 通过分析和说明达到指导性和启思性的目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进行精心的准备, 认真地采访, 以相关资料为佐证, 对所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细致, 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并最终得出准确的结论。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注意事实和言论分离, 在坚持客观报道原则的同时保证思想的独立性。深度报道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仍然应保持有自己的立场, 尤其是对于热点和难点问题, 独家的言论是吸引受众的最好武器。

以上是深度报道在体现深刻性上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其实, 深度报道的深度最终应当体现在读者的深刻理解上。只有受众主动感受到的深刻性, 才是可靠的深刻性。

深度报道中第二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达到指导现实的宗法和专制都对补子的设计和使用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这本身也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上的儒法合流和文化上的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特征。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中被统治者看作立国之经的服装制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补子作为一种官服形制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主流观念。

补子的制定和沿革与中国封建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五百多年的实践证明, 作为一种官服形制的补子是有生命力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 也是对官服制度的某种补充和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土壤,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瓦解, 补子也随之失去了实用意义, 但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能馥, 陈娟娟.中国服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431, [2]王渊, 范明三.补子起源研究[J].丝绸, 2005 (07) :50-51

[3]陈娟娟.补子琐谈[J].上海工艺美术, 1998 (03) :41

[4]王鸣.论清代官服制度及其文化蕴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4) :77-79

作者简介

1.马莹, 女, 200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装饰艺术设计专业, 现任教于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主要从事装饰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2.李岩, 男, 2003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 2007年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得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 现为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近代成都市民休闲方式流变

孙利霞

(四川音乐学院社科部四川成都610021)

【摘要】成都是个传统的休闲城市, 安定富足的生活为市民休闲提供了物质基础。随时着时代的变化, 人们的休闲方式随之而变。从清末到民国, 成都市民的休闲方式经历了较为迅速的转变, 既体现出新的休闲方式异军突起、后来居上的态势, 又显示出这个城市新旧并存的包容精神。

【关键词】市民生活休闲方式流变

“休闲”就是人们在闲暇时节以何种方式度过。在近年来在成都的城市名片中, “休闲”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被强化, 打造“休闲之都”的口号被提出并被媒体热热闹闹地炒作了一回。这固然是城市形象设计的需要, 但也不是没有基础的。近代以来, 成都就是以悠闲闻名的, 几乎每个来过这个城市的外地人文人都留下了这样的感慨。但以何种方式休闲, 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本文就近代以来成都市民休闲方式发生的变化做一概述。

鸦片战争以后, 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变与不变的的漩涡之中。然而变是绝对的, 只是时间的先后、速度的快慢有别而已。我们对近代成都市民休闲方式的流变大致分三个时期, 即晚清时期、清末民初时期和民国时期。

一、晚清时期。进入近代后的很长一段时间, 成都市民的休闲生活延续了古老的农业社会形成的传统, 人们主要围绕传统节日安排自己的休闲生活。比如, 成都人有在正月初一游武侯寺、初七游工部草堂的习俗。又有在二月二十五日赶花会的习惯, 相传这一天为老子生日。此外, 还有清明踏青、四月八日放生会、端阳节龙舟赛等等, 贯穿一年始终。[1] (P191-193)

这一年中的大节小节与其它地方大同小异, 但细细品味即可看出成都人的特性。由于成都独特的气候, 各个季节均适合外出游玩, 所以成都的节庆日基本是在户外度过的, 而武侯寺、工部草堂、崇丽阁、青羊宫等文化盛地也为人们提供了活动的场所。除了节庆日的活动外, 人们日常的休闲时间多以坐茶馆和听戏看曲艺来打发。成都的茶馆之多是闻名全国的, 遍布大街小巷。人们多以茶馆为自家客厅, 在茶馆里会客、谈天、发呆, 甚至裁断事务、寻求职业。此风一直延续至今, 不同时期茶馆里会发生一些变化, 但人们坐茶馆一坐大半日的习俗却始终不变。此外听戏和看曲艺表演也是一大乐事。由于历史原因, 南北方的多个剧种在四川均有影响, 如京剧、昆曲等。融合多种戏剧形式而成的川剧在此时已成为川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节庆日、庙会、祭社拜神等活动一定是少不了川剧的, 除此外, 清音、评书、木偶等曲艺表演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化娱乐活动。

二、清末民初时期。虽然成都是内陆, 终究敌不过欧风美雨的入侵, 渐渐地人们的传统生活出现变化, 新事物越来越多了, 掀起了一股股新的浪潮。

首先是公园的兴建。最早的少城公园 (今人民公园) 始建于清末, 辛亥革命后, 四川都督府将其重新规划, 成为人们喝茶、打牌、谈论时政的新去处。此后更发展成为市民文体活动中心。

随着基督教深入内陆传教, 传教士把西方的体育活动带入了成都。1910年左右, 基督教青年会在成都成立分会, 修建了成都近代最早的正规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1913年基督教青年会搬到春熙路附近, 新修了体育场馆。[2]自此新式体育运动被引入成都, 并推广开来。

除了新鲜的体育运动方式被引入成都, 另一个更令广大市民新奇的玩艺——电影, 也于1904年电影首入成都, 时称“活动电戏”或“电光戏”。1904年12月9日的《成都日报》上刊登了华昌公司的宣传“美国活动电戏”的广告, 这可能是电影在成都放映的最早记载。[3] (P1) 此后亦有其它留学归来人士购买机器在成都放映短片。虽然只是无声影片, 但其一经传入, 立刻让成都人倾倒。但由于放映场所较少, 影片内容较单一, 而且票价昂目的。其实这和深度报道的深刻性是相辅相成的, 并以深刻性为前提。要想达到指导现实的目的, 首先应该了解受众心理, 选好主题。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因此, 应抓住什么是受众最想了解的问题, 并以此为切入点, 从宏观的层面把握主题的选择, 以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其次, 要达到指导现实的目的就要有良好的释疑解惑的功能。在上面也提到过如何做好深度报道中的解释和分析。在这里要指出的是, 应注重思辨分析, 按照思维规律来考察事实, 组织事实, 向读者提供思辨分析的成果, 已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再次, 应该注意解释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深度报道在分析解释问题过后, 应该努力从中探求解贵, 这时的电影还未成为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

这一时期, 受新潮流的影响, 传统的川剧经劝业道周孝怀的大力斧正, 面貌一新[4] (P128) , 不仅有了固定的上演场所, 而且设立了戏曲改良公会, 创新剧本, 涌现出了三庆会和《情探》这样的优秀剧团和优秀剧本, 川剧从此走向鼎盛。

三、民国时期。经历过民初的动荡, 社会逐渐趋于稳定。到了二十年代, 人们的生活方式已呈现出新旧共存, 以新为主的取向。民初出现的新鲜玩艺儿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现, 已经被市民所接受, 并日益普及开来。

1923年二十军军长杨森委任卢作孚筹办成立“市立通俗教育馆”, 馆址就设在少城公园内。1924年, 该馆在少城公园内兴建了体育场, 面积达16亩, 有200公尺田径场8个, 球场1个, 乒乓室21间, 篮球场1个, 健身房2间。篮球、足球、排球、网球、垒球, 器械、国术这些运动是常年开设的, 现场还有教练指导市民的锻炼。每年到体育场锻炼者达30000多人次。[5]体育场的兴建使得体育运动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射箭、球类、游泳、台球甚至租骑自行车等都成为市民先后追逐的热门项目。1939年和1941年, 成都市还举办过两届市民运动会, 有近五千人参与其中。除了体育活动, 在重要的纪念日和节日, 少城公园里还举行过学生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 成为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

20年代以后, 随着中国电影业的发展, 电影渐渐成为成都市民休闲的重要项目。新明、智育、大光明、蜀一、蓉光、国民、昌宜等都是成都人熟知的影院。起初最受欢迎的是卓别林的无声影片, 为了便于观众理解剧情, 电影院还专门请翻译人员先将故事情节用中文字幕映于银幕上向观众介绍。[6] (P167) 30年代后期有声片进入成都市场, 影院又请人为外国影片现场配音, 且多采用成都方言,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影片的魅力加上影院周到的服务, 使得大批市民涌入了影厅, 甚至在首轮放映时出现影院门口人流如堵的情形。抗战爆发后, 大批影人入川, 成都人还掀起了追星热潮, 这引发了报纸上的批判, 认为川人没有国难意识。[7]40年代, 由于战事日紧, 成都作为大后方反而成了首轮影片放映地。何满子先生曾比较过昆明、桂林、重庆进口的美国影片, 都不及成都先到先放,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影院在成都的繁荣。

在人们欣赏川剧、京剧的同时, 话剧在青年学子中首先流行起来。1926年, 四川戏剧协社成立, 首演剧为《少奶奶的扇子》, 一时名扬省城。到了30年代话剧突破了学校的范围, 走向市民, 并以男女合演同台冲击了市民的观念。抗战爆发后, 大批剧团入川, 带来了很多剧目, 一时成都名星云集。话剧与电影一样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一页。

到了三、四十年代, 文化生活中又出现了西洋音乐。省艺专、南虹艺专培养了音乐人才和音乐爱好者, 再加上流亡入川的外省文化人, 形成了最早的欣赏群体。蔡绍序、郎毓秀以及“海星合唱团”等的歌声均曾响在成都的上空。然而, 西洋音乐在中国毕竟是小众艺术, 始终未能成为成都休闲娱乐的主流。

在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占领市场的同时, 旧的方式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下来, 坐茶馆、听川剧、逛花会、打麻将仍然是普通百姓钟情的休闲方式。新旧并存, 求新而不厌旧极大地体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包容性。

决的方法, 应在解决问题上具备主人翁的姿态和建设意识。

上一篇:保安服务条例下一篇:古浪收费站提前部署“冬季”保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