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范文评析

2024-06-09

深度报道范文评析(通用6篇)

篇1:深度报道范文评析

浅谈后续性报道、连续性报道、深度报道均属于新闻

文学院11级广电班 马永红4号

无论是后续性报道、连续性报道,还是深度报道等,它们都属于新闻。只是使用不同角度和形式对新闻进行解剖或报道的几种不同形式而已。

一. 后续性报道的含义及分类:

(1)定义:关于后续报道各个新闻学专著里对它的关注比较少很少有专章论述。对于其定义这里不妨列举一二。后续报道就是跟踪报道它是对已经报道过的新闻进一步追踪对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或者说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的持续报道。

首先,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则作了如下定义“对事件性新闻所作的进一步报道。它近似连续报道但又不仅仅限于反映事件最新发展的连续报道常常还须回答新闻五要素中的‘为什么’。

其次,一件受人关注的新闻播发后受众还想进一步了解新闻事实背后的东西如发生的原因、背景、影响、结局等这就需要做后续报道。后续报道常见于突发性事件的解释性报道和评议性报道。采写后续报道应注意挖掘新的线索不断给受众以新的信息”。(2)后续报道的分类:

后续报道的分类: 根据《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定义可知后续报道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背景说明式的。对发生过的事进行解释说明让受众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一类是结局式的对事件处理的结果或是发生的新情况新动态进行报道。还有一类是评价式的。南方报业网上的“深评浅议”即属于此类。3.与连续报道的差别 连续报道是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持续性报道。黄匡宇《电视新闻学》③。而后续报道更关注的是事件的进展情况比较往纵深的方向发展。连续报道中各个独立报道因素既可以独立为体彼此又环环相连丝丝紧扣承上启下互为因果形成一脉相承的完整体系。④具有时效性、连续性、完整性、递进性、密集性、广博性等特点。后续报道是对一个已播发过的事件的进一步报道没有前一步的报道就没有后续报道之说。前面的报道是基础。

我认为,后续报道存在的必要性在于新闻报道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在这当中后续报道是一个不起眼的没有太多人关注的领域。和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连续报道等相比后续报道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后续报道不重要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1.媒体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媒体是社会的前沿哨兵它们要及时了解社会事情的进展促进事件的合理迅速解决帮助建立一个更为民主的社会。对一些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当受众想了解其最新进展或是最后结果的话就需要媒体的报道。而对于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事情其现在情况如何相关当事人有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受众也不得而知。此时媒体便可进行跟踪报道对那些已经解决了的事或有了改进的人或事进行表扬对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任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的行为须进行再度曝光敦促有关部门注意。对这些事件的后续报道体现了媒体对公众、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2.显示媒体的报道能力和总体报道水平是打造媒体的公信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方面再有影响的媒体在抢新闻时也不可能永远走在别人的前头若是没有抢得先机也可以通过挖掘新情况在后续报道中胜出。另一方面媒体的公信力是媒体被公众信任的程度。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引起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广泛注意可以促进一些久拖不决的事的解决。自此可以树立受众对媒体的信任打造出媒体的公信力。2008年10月23号的《南方周末》上有记者赵凌的一篇文章“追踪受辱救助站五年之后”这是对其在2004年7月1号的报道“受辱救助站之后”的追踪报道。在一个事件时隔了四年之后还能对其进行关注这表明了该报及其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当事人负责对受众负责。受众在无形中对媒体的信任感就会增强。

3.增强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一种方法。新闻从业人员应有意识地对发生过的事进行追踪报道。对事件进行后续报道就意味着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时刻对事件的进展保持关注不能报道过后就置之不理。记者要有责任感要对关注事件的民众负责给受众提供他们想知道的信息对报道过的事件负责把事件的最新情况公之于众。有着这样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新闻从业人员就要自觉地关注事件的进展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从传媒素养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的体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

4.满足受众需要的缘故。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已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受众一方面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保障自己在信息时代更好地生存另一方面太多的信息往往也让人们手足无措无从选择对新闻的认知与接受也出现了阻滞状态。这种阻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新闻太多一下子接触到这么多的信息人们无法消化。还有一个是人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精力或者兴趣保持对某个事件的全程关注因此对某些重要新闻无法全面跟踪其进展。这时新闻媒体就应该主动的承担起这个责任对相关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后续报道从不同角度解读新闻,对近期的重大性新闻进行多角度解析,让受众对整个事件进行全面的理解。使报道的新闻最大限度的接近事实本身,我认为它的报道属于新闻。

在新闻业的现实情况 :1.从量上来说各大媒体中的后续报道数量都不多。做得稍多的也就只有寥寥几个。电视节目中以《焦点访谈》为做得比较好的。《焦点访谈》早期的节目时主持人经常会在节目中提到上期说的某件事已经解决了某个人受到了惩罚等等。平面媒体中《南方周末》也时不时有后续报道。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绝大部分的新闻都是对当下或新近发生的事件的即时报道。对已经发生过的事进行后续追踪报道的情况并不多见。很多事件报道过后就没有了下文有始无终。2.从质量上来说很多媒体上的后续报道只看表层没有去挖掘事件的深层原因与本质没有进一步朝前发展没有新的突破点与新方向。目前的后续报道在报道内容、时机、方法、数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对于奶粉行业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这样关乎人们切身利益的大事媒体的后续报道关注的是某个奶粉是否安全企业的反应官员的回应后期的赔偿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也都是很重要的人们需要了解这样的信息。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媒体几乎都避而不谈那就是那些已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将如何处理。那些奶粉到底流向了哪里还会不会又通过某种渠道回到了市场中呢对这些问题媒体都保持了沉默。

媒体上后续报道缺少的原因:1.经济利益的考量 新闻业竞争激烈;2.新闻业自身的特点: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3.社会整体风气的浸染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也愈加的健忘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事关注眼前的利益。媒体是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瞭望者记者则是公共利益的守望者事实真相的记录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记者要理清思绪抓住事实的重点告知人们真相。新闻业不是司法机关无法对事实进行审判新闻业也不是行政机关无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裁决执行。媒体在重大社会事实上起到的是一个告知的作用。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有意识地对发生过的事进行追踪报道提醒人们关注那些需要继续关注的事监督政府部门是否作为好人好事是否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违法违纪行为是否受到惩治等等。后续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一个独特的类别对后续报道的重视有益无害。各个新闻媒体应自觉地加大后续报道的量提高后续报道的质多深究事件的深层原因使后续报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纸质媒体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要想站稳脚跟就要发挥纸质媒体的特长向深度报道发展更多关注后续报道。

二.连续报道含义和特点:

含义: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地进行报道,使读者、听众、观众对这个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活动从头到尾有个全面的、完整的了解。一般地说,凡是报道的事件没有结果,都应进行连续报道。这类报道多用于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正在发展中、群众又很关心的事物。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所做的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连续报道的题材通常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它往往追踪事件的最新动向进行深入、详尽的报道。

特点:1.时新性。连续报道是在事态进展过程中的报道,时间跨度小,应是对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进展中的事态的连续报道,在时效上要力争做到最新报道,讲求时新性。2.连续性。连续性是指播出的连续和内容的连续。连续报道的根本特点不在于报道次数的连续,而在于报道对象事态本身的连续性,在于各次报道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于内容上承上启下的连续和衔接。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每条新闻都有内容上的同一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时间上的连续性。连续报道的连续性与新闻事态的空间、时间都是紧密不可分的。3.完整性。连续报道从事态的产生一直追踪报道到事态的结束,从总体结构上它具有完整性,而这一结构上的完整性又是通过对新闻事态发展过程中的多次及时传播而最终完成的。4.递进性。连续报道从报道层次来看是逐渐递进的,它以事物发生发展为依据层层递进地报道事件的全过程。不论是事件性连续报道还是非事件性连续报道,各报道都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5.广博性。连续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的多次报道,在信息传达上比单条新闻具有更多的容量,因此其信息量更广博。6.显著性。由于连续报道对同一新闻事件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的集合,在传播效果上容易造成一定的声势,因此连续报道在一定时间内容易引起观众注意。

7、未知性。连续报道是与事件发展同步的,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未知性质。如申奥报道、入世报道等。

连续报道属于新闻的原因在于:注重时新性,报道的时间都是“今天”、“刚刚”,即每条新闻都是时间上的最新报道,而系列报道的时效所注重的是时宜性,即新闻是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报道,系列报道在采制时也要选好新闻由头,寻找恰当的新闻根据,通过它反映事实的最本质特点。

连续报道中的每条新闻都围绕同一新闻事件展开,报道要反映事件从发生到结果的流程,要不断地反映事件发展的进程及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反响。虽然连续报道在事态的变化过程中有时也会从不同角度来拓宽题材,但是其总体结构仍然是按照事态发展的次序排列的,每条新闻之间存在着事态发展的连续性,甚至是因果关系。事件追踪报道的特点决定了连续报道的结构是有序的,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任意变动。记者、编辑在采摄新闻时无法预知事件的进展,第一个报道开始后下面各条新闻的报道内容要随事态进展而定。连续报道结构上的有序性由新闻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定,不以记者、编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三.深度报道含义及理解:

深度报道的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

深度报道是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的。

含义: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为深度报道所下的定义最接近它的本质:“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换言之,深度报道“深”就深在以现实问题的解释分析为核心,为呈“点”状分布的有关新闻事实编织出一个正确地确定其社会位置的经纬度坐标系来。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本质要求就是“求是”。于是,深度报道便有了不同于客观报道的种种特殊本质:

首先,从报道的起因上看,客观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关注一个个具体的、客观发生的新闻事件,并以报道“事件”为本,因此,一个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事件的发生是客观报道赖以产生的前提。

其次,从报道所关注的重心上看,客观报道所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点”的本身,是一种“一人一地一事一报”的平面式、孤立式报道;而深度报道则关注的是某个新闻事件的“点”的延伸与联系,是一种讲求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与结构的报道。从报道的时效上看,客观报道讲求的是打新闻的“第一落点”,是一种先发制人式的时效竞争;深度报道则是在不失时效的大前提下讲求打新闻的“第二落点”,是一种后发制人式的质量竞争。对于深度报道的发展颇多建树的美国《时代》周刊的发行人亨利·鲁斯曾把客观报道称做“快新闻”,而把深度报道称做“慢新闻”。他认为,“快新闻”是一种对于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迅即而简要的报道,而“慢新闻”则是一种需要在新闻里面发现问题的报道,这种报道一般需要用相对较多的时间对某时某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做深入的调查,以便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分析它的前因后果,预测它的可能发展和社会影响。

正是由于有了上述种种不同,深度报道之于新闻工作者,才有了不同于客观报道的特殊要求──统摄性思维与结构化演绎。即用统摄性思维来把握事实,用结构化的方法来演绎事实。其操作的要点大致有五:

补充历史性的事实。即“以今天的事态,核对昨天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提供有关的历史背景资料,用来解释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交代与它有关的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受众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把握事态发展的基本走向。

展示环境性的事实。即从横向联系的角度去考察和对比当前发生的新闻事实。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展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不但有助于人们在一种“情景化的状态”中更为客观地了解事物的由来与意义,而且有助于人们在与其他事物的对比中更为真切、生动地把握“这一个”新闻事实。

提供简历性的事实。即为新闻中出现的人物提供必要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以及趣闻佚事的简介,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感。

引用数据性的事实。数据往往是关于某类事物总体结构及状态的描述和抽象,为主要新闻事实加入相关的数据性的事实,有助于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宏观的、总体的了解和把握。

搜集反映性的事实。即有选择地报道外界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议论、意见、态度或评价等等。尤其是在新闻工作者自己对事态的真相尚未清晰地把握之时,兼收并蓄,多反映些各方的不同意见和看法,一则较为“保险”,二则有助于开阔人们的思维空间。这种手法常常用于对一些突发性的政治事件、军事新闻以及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科技发现的报道。

聚焦法:一种特别适合深度报道的结构方式。

客观报道的常规叙述方式是“倒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虽然有诸多优点和好处(比如它能突出最主要的新闻事实,方便编辑的剪裁,等等),但它却难以成为深度报道的叙述结构方式。因为深度报道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的是受众的整体性接受和认知,而“倒金字塔”式结构则容易造成人们信息接受过程的中断,不利于保证传播过程的完整性。并且,由于深度报道常常是一种基于社会宏观或中观层面的结构式展现,因此,报道内容容易远离人们的直接兴趣。如何更好地、更为有效地进行深度报道呢?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人们创制出了一种特别适合于深度报道的新的新闻报道的叙述结构方式:聚焦法。

聚焦法的基本结构模式是:

导语:一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白描”。它可以是一段感人的情节,也可以是某人的独白或引语。其任务是提供一个生动的个案或场景,激发受众的受传兴趣。美国《华尔街日报》素以采用聚焦法进行深度报道而闻名,这个报社流传着一句写作箴言是:“一千万人的死亡只是一项统计数字,而一个人的死亡却是一场悲剧。”一般来说,对绝大多数受众而言,失业率、经济问题、国防预算、国际冲突等等,只是一些复杂难懂而又与自己无关的问题。但如果传播者能从某个与报道主题相关的最为典型的人物或事件的最富情感冲击力的“白描”入手,比如,从集中描写一个失业工人全家的生活窘境入手,再谈失业率问题以及它可能引起的社会冲突和社会后果,人们就有可能在一种情景化、具象化的状态中跟随传播者进入相应的主题,实现信息的从理智到情感的多通道交流。

过渡到主题。首先,设法在个人的遭遇或经历与一个宏观或中观性的社会问题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然后,点出报道的主旨,使报道顺畅地由个人问题的描述转换到对大问题考察分析上去。

发展主题。即对大问题展开报道和分析,多层面地关照和透视主题,使主题得以全方位地展现。

有力的或意味深长的结尾。这是采用聚焦法进行报道的一个特色。在“倒金字塔”结构中是无所谓结尾的──编辑甚至可以自下而上把任何一段作为新闻的结尾。但聚焦法特别讲求首尾的连贯性,它要求如果报道从某位人物写起,就一定要以这个人物收尾,如果报道以一个戏剧性的场景开场,结尾也一定要回到这段场景中,使受众在对一个具体的人物或场景的感受中,再次回味大问题。

深度报道:一种结构化的新闻操作方式。它在新闻报道方面优先于前两种报道,趣味性、故事性很强。它也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见形式。“接近真相从现场开始,接近真相从质疑开始,《新闻调查》探询事实真相。”———《新闻调查》的片头较为准确地概括了深度报道类节目的定位及属性。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含义:《新闻学大词典》给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电视深度报道是一种在事实性和调查性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题,紧扣一个焦点,综合运用镜头、细节、声音等电视符号,整合新闻信息资源,进行高密集度和强渗透力的信息传播,体现“包容量大、形式手法丰富、主题鲜明”等特点的新闻报道方式。与信息类新闻报道相比,电视深度报道有非常鲜明的特征,即理性思辨、对新闻事件的整合强化、过程性、表现手法多样化。电视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曲折性、复杂性要有所反映,上承以往报道的事实或观点,下继新闻事实的最新发展趋势,使观众对于整个事件有一个全面深刻地认识。

电视深度报道的分类:一是独立的深度报道,即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二是组合深度报道,即整合报道、系列报道。

综上所述:从后续性报道、连续性报道以及深度报道的含义、特点、性质等方面出发,它们都是对客观新闻事实进行挖掘或是作出详尽的事实的几种特殊报道形式。从国外的《华尔街日报》到国内的《南方周末》,都以此为跳板,有了很好的发展。可见,它们都属于不同的新闻报道形式,报道的内容属于新闻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篇2:深度报道范文评析

浅谈深度报道的报道思路

摘要:深度报道从多角度故事性的讲述方式,为观众呈现了客观可信的新闻报道。其对新闻事件的深度展示,运用叙事的手法,新闻现场与多种剪辑技巧相结合。开创了新闻报道的深入发掘新天地。

关键词: 深度报道调查采访

在当今电视节目中,不仅其信息包含量大,而且节目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任何新闻媒体追求的首要目标都是高程问题,但是正是由于其快的特性,则容易忽略节目的深度问题。在这个多元化多种传播途径的信息社会,快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大优势,但现今深度电视节目报道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深度报道它有别于“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消息,侧重于背景的介绍、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件产生原因的追踪和对事物发展方向的预测。现在电视节目也推出专题性、评论性专栏,调查报道等多种形式的深度报道。我就结合几档主要的优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从其报道的思路以及根据思路采取的报道方式做一简单阐述。

<一>主题选择

深度报道的主题选择十分重要,如同新闻消息有无报道的价值一样。其选题本身是否有价值可以挖掘的地方,才是其进行节目构思、编排的根本所在。主题的优劣则直接关系到节目的可看性与可发掘程度。

深刻报道要求对现象深层次的探索,寻找问题本质的答案。故而其选题必须具有时代特征,能反映当今社会问题,能从中捕捉社会制度或者道德问题,亦或寻求其中尖锐的冲突。由于选题的高要求,则要求深度报道栏目的创作者们要有独具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了解广阔的信息渠道,利用多种手段,不论是来自其他媒体的还是来自民众的。在节目制作之前则更要考虑试试本身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诸如此类的电视新闻报道选题如:《新闻调查》之“一只猫的非正常死亡”,则是根据网络上某踩踏网站中上传的一段用高跟鞋踩死一只小猫的经过,引起网民的强烈反应,从而制作的这期节目。其中的信息来源则是网络论坛的网民跟帖情况。由于网络的特性,其中有其他诸多媒体所不具备的信息大容量。也如:《新闻1+1》栏目中一期节目——“领导有话好好说”中,则是依据某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反问记者道:“你们是帮共产党说话,还是帮老百姓说话啊?”。此话一经在网上披露就引起了网民的大力追捧。因而《新闻1+1》的编导们利用这一话题做了关于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一起节目。总之,节目主题是决定节目方向和思路的前提因素,是节目成败的关键。

<二>思路明晰,多种剪辑手法运用

确定主题后,即使制作者们围绕这一主题对事件展开深度挖掘。要确定清晰的思路,采用什么方式,哪种手段能够从根本上将事件背后的问题呈现给观众。以及将节目主题升华,提高探求的高度。

(1)采访对象要得当,背景材料要丰富

确定什么样的采访对象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从初步挖掘事件本身的有利线索。采访对象确定得当具有代表性则更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事件,表现主题。同时在利用其采访对象的同期声会增加节目的真实性。在采访中同时还要注意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和手段,这是获取信息有效与否的关键。如:《新闻调查》栏目中的“虎照疑云”这期,记者则是依据对事件一层一层的剖析而分别采访了事件当事人、当地县、市农林局的局长或者负责人、以及照片组专家鉴定人员、当地村民、研究华南虎的专家等等。其采用递进深化的形式将华南虎照真实与否公诸于众。从最初的部分公众质疑,到从众多采访中找到疑问点,确定问题的主要症结,到最后虎照被认定为假的时候,再升华高度到质疑当地农林局在此事件中工作的疏忽。此事件采访设计众多人物,证实从对他们的采访过程一步一步佐证虎照是假的的事实。

在此中背景材料的丰富更是通过采访获得的。采访的过程时间接地制约了节目背景材料的丰富程度。通过采访或者其他手段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要有效整合背景,“让背景说话”[1],就要树立深度报道的全背景观念,帮助受众清楚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理解新闻事实的内涵,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向。背景材料的丰富同时也有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也能全方位的向受众传导事件的有效信息。这些材料即能增加报道的真实性,烘托主题,又能渲染情绪,为表达感情做一铺垫。

(2)主题表达故事化,叙事手法多样化

深度报道的过程既是向观众讲述新闻故事的过程,围绕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主题等开展。当今电视人做新闻深度报道,十分重视要讲好新闻故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故事性越强越能吸引观众的注意。而故事本身又承载着一个重大主题思想。故事化的逐渐发展也就是故事事实层层被发现的过程。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或用蒙太奇式讲述,或用悬念式的讲述,主要是依据节目思路编辑的需要来决定。

例如:《东方时空》在1999年播出的一期节目——“面对歹徒”[2]讲述陈焕一家三口面对入室抢劫的歹徒,不畏威胁,奋起抗争,凭着拳头和菜刀,更凭着正气和勇气,将歹徒制服的故事。此事在北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成为家喻户晓的佳话。它引起人们邪不压正的思考,这一主题对弘扬社会公德,呼唤正义力量抗争精神具有积极意义。其事件发生突然,又时过境迁,如果要生动的再现出来很难,而记者则采用电视访谈和复现方法,让事件亲身参与者绘声绘色的描述和“再现”亲身经历,邻居和警察“协助”再现。叙述过程中,一段故事接着另一段故事,一出场景转接另一处场景,则全凭记者熟练地跟拍技巧和实录技巧,再通过流畅剪辑,使剧情环环相扣,悬念迭起,令人惊心动魄,获得很好的收视效果。

(3)深度报道的调查性

调查它重在展现过程,揭示事实,记者常常保持一定程度的中立。电视新闻调查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一种,是“电视记者就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公众关注的社会现象进行专题性的深入调查、核实、分析、解释的深度报道。电视新闻调查的优势在于有选择地直接展现调查的过程。[3 ]因而调查是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记者通过他的调查经历,客观的将事实呈现给观众。无论是丑陋的还是高尚的。

但是在中国体制下节目调查的目标要遵循道德规范,满足社会的道德观念的需要。在揭露丑恶的同时要弘扬高尚的道德行为。在祈祷监督的同时更好的改进。调查则要求编导对节目的方向定位,找准调查的切入点。深度报道如果没有严密的构思和有力的逻辑,就不能起到说服受众的作用,更没有办法引导大众舆论,进行舆论监督,这是《新闻调查》作为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客观需要。在《新闻调查》之“一个教师的意外死亡” [4]中。记者根据调查的方式采访了李老师的父亲,以及当地居民。多方位的对李老师的生平,性格做一个立体的阐述。更是从他这位“刺头老师”帮助600多位老师要回克扣的工资一事着手,将其死因外延到相关教育部门领导。但是节目却是以最终李老师的死因未明而结束。这是让很多观众感到不满和悲愤的结局。但是作为电视栏目的记者必须按照法规,尊重警方的调查结果,不应再节目中暴露过多的信息。这是一种尊重 法律同时也是一种维护道德的行为。为了公正的对待,记者只有保持中立,用镜头让观众自己判断是非曲直。、总之,新闻深度报道要根据新闻内容深入剖析发掘故事背后的故事。其中《新闻调查》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其每一期节目都经过了精心的选题,选择的都是社会大众比较关注的话题,而且搜集了丰富的材料,储备了广博的信息量,尤其是对新闻事件的深层次思考和对凸现出来的问题的深刻反思,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跟随记者和编导对社会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深度报道在被受众所欢迎的同时要注意增进自身的深化。从思路上发展改变不同的报道方式。更大的发挥其传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广电纵横》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栾岚

[2 ]《新闻佳作评析》孙官君孝庆元吴江宇 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故事性情节在舆论监督与导向功能中的作用

———《新闻调查》节目叙事手法分析赵 丹(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篇3:深度报道范文评析

2014年5月初, 《福建日报》收到三明市群众来信投诉, 称长期以来, 三明市明洁公司未取得相关部门许可经营, 擅自从事收集地沟油, 既扰乱了市场秩序, 又给老百姓的餐桌带来安全隐患。他们希望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并采取措施予以打击。

其实地沟油题材的报道, 前几年就出过不少, 当时还被“炒”得沸沸扬扬。如何将领导重视、群众关注的新闻写好, 将旧的题材写出新意。群工部提出要着重挖掘好背后的原因, 既要有现场证据、抓好细节, 又要与部门沟通, 让其表达意见, 找出背后的原因。

(一) 凌晨暗访, 现场找证据

5月22日4点50分左右, 此时东方仍未吐出鱼肚白。记者跟随举报的群众来到位于三明市郊的台江村附近的一厂房前, 只见一辆白色的小型运输车上载着几只塑料桶, 幽灵般地驶出厂房, 便很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随后, 记者的车小心翼翼地跟着该辆运输车在乡间的小路上前行, 一路上虽未听到鸣响的喇叭声, 但汽车的马达声与塑料桶相互间的撞击声, 仍划破了四周的宁静。十几分钟后, 该辆白色的小型运输车在经过台江村大桥后, 直接往三明学院方向驶去。在三明学院学生餐厅前, 记者借着路灯看到, 从该运输车上下来两个人, 穿着迷彩服, 手上提着塑料桶, 迅速地来到学院放置“地沟油”的水泥池, 动作麻利地掏“地沟油”。不一会儿, 他们就掏好了一桶“地沟油”。

5点30分左右, 该辆白色的小型运输车才驶出三明学院。此时, 天色开始放亮, 记者也看清了该辆白色小型运输车的车牌为闽G-U3937。

这辆车牌为闽G-U3937的白色运输车驶出了三明学院后, 并未返回工厂, 而是继续上了三明至永安的国道线, 向永安方向驶去。此时, 记者保持距离, 继续跟踪。

当该辆运输车行驶到贡川地段时 (往永安的一条便捷通道) , 就离开国道走便捷通道了。大约40分钟后, 该辆非法收集“地沟油”的运输车, 先到永安市北大桥的天清食品厂掏油点, 他们察看后, 觉得此点没有多少“地沟油”, 十几分钟左右便离开了。之后, 该辆运输车来到位于永安市中心的新华都掏油点, 进行非法收集“地沟油”。此时天已大亮, 路上卖菜的、买菜的、早练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为了避免暴露目标, 记者与举报群众先期回到三明, 并在该厂房的附近隐蔽了起来。

大约早上8点30分左右, 这辆车牌为闽G-U3937的白色运输车, 装着“地沟油”返回厂地。

一位黄姓群众告诉记者, 非法收集“地沟油”的人, 为三明市明洁废弃油脂处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明洁公司) 的父子俩所为, 由于他们未取得相关的资质与合法手续, 因此, 他们只能在夜间进行非法收集, 从不敢白天出来收集“地沟油”。

(二) 部门沟通, 背后找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明洁公司的前身为三明市宏泰废油脂厂, 由于该厂未取得相关许可证, 违反了《福建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若干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从事收集、运输、处置废弃食用油脂经营活动的单位, 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依法申请经营许可证”等有关规定。2011年9月27日, 三明市三元公安分局联合有关部门以无照经营, 认定为非法的“地沟油”生产窝点, 其生产提炼销售废油脂行为, 与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垃圾管理的有关精神相违背, 属于非法经营行为。并将该案件移交三元区工商局予以查处与处理。之后, 三元区工商局经过认真核查, 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明元工商责改字2012-035号) , 要求该企业停止相关经营活动。否则, 将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对无照经营行为,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 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将根据情况给予2万元以上至20万元、或5万元以上至50万元以下的罚款规定予以立案查处。

然而, 该公司负责人柳某某, 不仅不思悔改, 继续非法收集“地沟油”, 在2013年6月24日, 反而在工商部门又注册了明洁公司。之后, 三元区工商局还先后多次接到群众投诉, 称该公司还在非法收集“地沟油”, 要求相关部门予以查处。但此时的工商部门正在进行机构改革及职能转换, 于2013年10月31日, 向三明市住建局提出行政建议书, 并建议由贵局依法予以处理。

在与相关部门沟通中, 记者发现, 长期以来, 非法收集“地沟油”的行为未得到有效查处, 既有客观上的因素, 也有主观上的原因, 部门与部门之间共识不强, 配合不力, 执法队伍监管能力不足等都存在着问题。

三明市三元区工商局办公室主任张某告诉记者, 原来, 工商局负责流通环节的管理与查处, 但从机构改革与职能转换后, 他们就将该项的查处工作移交至食品与药品监督部门, 因此, 他建议记者到三明市食品与药品监督局采访并落实。

但三明市食品与药品监督局办公室陈副主任却告诉记者, 目前, 三明市食品与药品监督局机构刚刚成立, 架子刚搭起来, 且工作人员未完全配齐。另外, 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 此事应由三元区食品与药品监督局负责处理, 但区以下的机构均未成立, 因此依据相关规定, 此事还应由三元区工商局负责查处。陈副主任说, 三元区工商局不应该将此项工作推来推去, 要真正负起责任。

在三明市住建局城建科, 一位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他们负责颁发相关许可证, 而明洁公司的负责人多次到城建科进行吵闹, 要求办理许可证。根据相关法律与政策规定, 由于该公司未参加公开招投标, 因此, 不能对其颁发许可证。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 他们已将三元区工商局的行政建议书, 转给三明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处理。

三明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关副局长告诉记者, 他们已多次到明洁公司进行查处, 但由于执法手段有限, 该公司负责人一见到他们到来, 就马上关上大门, 甚至“溜之大吉”, 还将执法人员晾在一边。

关副局长坦诚地告诉记者, 就目前情况而言, 三元区工商局应真正负起责任, 但他们不但不去查处, 还发给相应的工商执照, 给了不法份子可乘之机。甚至还把责任推到三明市住建局, 这是非常不妥与错误的做法。

二、注重社会效果

采访归来, 如何写好、如何安排版面?群工部领导也颇费一番心思。起初, 从记者的角度认为, 用消息的形式来写, 既省心, 还能达到预期效果。但经过讨论部里认为, 地沟油题材虽然是个老题材, 可仍然是领导重视、老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 把它作为深度报道, 影响面会更大, 社会效果会更好, 更能推动事情的解决。

最后, 经过部里充分讨论决定, 将《三明“明洁公司”还在非法收集地沟油》一稿, 放在民生视点版刊发。从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做了创新。据了解, 群工部大胆地将舆论监督报道放在视点版刊发, 且充分让出较大版面, 这在以前是少有的, 实践证明, 这一做法达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2014年5月30日, 《三明“明洁公司”还在非法收集地沟油》这一深度报道一见报, 立即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尤权、三明市委书记邓本元, 要求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 予以查处并关闭。三明市林副市长几次召开会议作出重要部署。

据了解, 5月30日上午, 三明市食安办通过舆情监测获悉《福建日报》的报道情况后, 于当日上午11时组织人员前往位于三元区台江村邓地的明洁公司加工场所, 现场询问和了解该企业收集加工地沟油的有关情况, 察看了销售记录。下午2时30分, 市食安办组织市住建局、市城管局、三元区食安办、三元区工商局、三元区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 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 要求相关部门及时查处。下午5时, 市政府林俊德副市长听取了市食安办情况汇报后, 决定根据市委邓书记和杜市长的批示要求, 由市食安办牵头, 会同三元区政府、市住建局依法严肃查处。当晚8时, 三元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查处明洁公司工作, 三元区委书记杨稚平主持会议, 市住建局、市食安办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形成五点处理意见:一是由三元区政府牵头, 区公安局、区工商局、区城监大队组成联合执法小组, 对明洁公司非法收集地沟油行为进行执法, 查封经营场所以及相关设备、销售凭证等, 并建议相关单位断水断电;二是责成三元区工商局吊销明洁公司的营业执照;三是责成城东乡通知城南村收回明洁公司的经营性用地, 并对村两委进行批评教育;四是建议市住建局依法对明洁公司无证收集、处置地沟油的行为进行查处;五是责成区公安局作一定的调查取证, 摸清明洁公司非法收集地沟油的流向、数量、用途等, 如涉及违法犯罪的, 从严从快进行查处。

5月31日上午9时, 由区政府杨开吉副区长带队, 对“明洁公司”非法收集地沟油的行为进行了联合执法, 查封了明洁公司以及相关设备、产品、销售凭证等, 切断了供电电源, 对公司法定代表人柳某某进行了传唤和询问。

篇4:中国深度报道概说

一、“深度报道”概念的界定

“深度报道”本是西方新闻学中的术语,英文为In-depth Reporting。在英美等国也称“大标题后的报道”,在法国则称为“大报道”。它一出现就被西方学者称为“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一天比一天流行的报道趋向”。一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是深度报道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而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电子媒介向印刷媒介的挑战是深度报道产生的信息传播技术方面的原因。

对于“深度报道”的认识,国外学者多从操作的层面进行论述。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普鲁在《深度报道研究》中说:“深度报道将新闻带进读者关心的范围内,告诉其重要的事实、相关的缘故,以及丰富的背景材料。”①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Roscoe Drummond)认为深度报道就是“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②。这些定义并未揭示出深度报道的本质,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指导从业人员进行深度报道的写作实践。

在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对“深度报道”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如:

深度报道是“通过系统的背景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示新闻内涵的一种报道形式。与一种动态报道相比,深度报道要求对新闻事实的表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深度说,它不仅报道发生了什么新闻事件,而且还要阐明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内在规律及其重要意义;从广度说,它不仅要求报道事件本身,还要求提供与事件有关的历史和现实的各种背景材料,对新闻的诸要素——事件、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作必要的拓展和延伸。总之,它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观察和表现”③。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④

“深度报道是一种报道重大新闻或为舆论所关注的有争议的问题的报道方式”。⑤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有50多种。从以上所列举的部分定义不难看出,多数学者对深度报道基本特征即以解释和分析为主的看法,与外国学者是一致的。主要的分歧在于对“深度报道”这个概念的界定以及表现形式。

深度报道能否构成新闻的一个品种(体裁),把它当成“文章的类别和样式”?回答是否定的。原因之一,深度报道可以运用于任何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之中。这就是说,各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专访甚至评论等都能采用深度报道去表现。它只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是属于深层次新闻报道表现的方式。原因之二,在我国,组合文体深度报道的出现进一步否定了“深度报道是一种新闻文体”的判断。因为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是将各种新闻文体(包括图片)加以整合,使之从整体上变成了深度报道。一篇深度报道中就包括了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各种新闻文体。这样来看,认为深度报道是一种不同于消息、通讯、评论等的新文体的看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把深度报道看作是一种新闻理念、思想方法或写作旨趣,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无疑会使深度报道与报道深度混淆不清,实际上,深度报道“侧重于反映报道自身价值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影响和作用”,而报道深度“则侧重于表达报道对其反映的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揭示的程度”⑥;前者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后者是一种量的规定性;同时将“深度报道”完全看成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势必使新闻实践难以操作,使研究和评价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笔者认为:深度报道应属于报道方式的范畴,这主要因为“报道方式”本身已经包括了“报道思想”和与这种思想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这两层含义。所以若要给深度报道下个定义的话,它理应是在某种报道思想(如报道的深度)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形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和中国化

从中外学者关于深度报道的种种定义来看,深度报道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题材的重大性。深度报道所指向的无疑都是有代表性的和重大的题材,或者關系到国计民生,或者是重大的突发事件,或者是难以理解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等。也有一些题材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广受关注,那是因为它的背后深蕴着人性、社会等更富有价值的存在,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报道等。

第二,主题的深刻性。深度报道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新闻事件或事物现象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部规律性、本质意义及其发展趋势。其主要任务不在于写“是什么”,而在于写“为什么是这样”和“现在与未来如何”,目的在于为受众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因而具有深刻的内涵,以深度取胜。

第三,材料的丰富性。深度报道必须整合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背景,将新闻事件放到各个层次的背景中去表现它对人和社会的意义,“必须注重事件与事件、背景与背景、事件与相关背景之间的联系,而不能像细菌培养实验那样将事物与外部隔离开来”。这说明,深度报道要依靠大量的背景材料对所报道的事物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以展示事物的立体形象。它常常表现为围绕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上下求索,左右逢源,时时穿插进以时间为条件的历史背景,或以空间为条件的环境背景,或生动通俗地介绍有关的科学知识等,内容丰富,材料翔实。

第四,思维的立体性。深度报道的对象是一个广泛联系、不断发展的动态体系,只有运用立体思维,对报道对象进行宏观的、运动的、全面的反映和多角度的扫描,才能既“新”又“深”地反映事物。它常常将一个具体的新闻事实放置于宏大的空间来思考和诘问,它是一种宏观地、开放性地审视事物的行为。

如果从深度报道的原始意义和形态上来说,它仅指解释性报道、分析性报道以及调查性报道。然而,从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深度报道的实践来看,中国的深度报道无论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与西方深度报道存在巨大的差别,或者说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形,具有了一些个性特色。中国深度报道“是一个扎根于中国泥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术语,它已远远突破了西方‘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之意义’,以解释性报道为主要模式的所谓深度报道”。除了深度报道的基本特征外,中国深度报道的个性特征在于:

第一,鲜明的思辨性。西方深度报道受客观报道根深蒂固的影响,通常都是大量地使用有关背景材料来完成“解释”的任务,而中国的深度报道在作“解释”时,则较多地借助逻辑的力量,依赖议论抒情等手法,其思辨色彩比较浓厚。“既能以情感称胜,又可以以哲理见长,既有重于当代社会的批判眼光,又有偏于历史经验的回溯思考”。⑦具体表现是:把笔触导入复杂的群体和跨越的时空,多结构、多层次、多侧面地对社会生活进行综合立体性评述;从一般新闻事实中提炼出带有明显理论色彩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在大量事实基础上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分析,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说服力。由于深度报道的思辨色彩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宏观思考成分,因此即便是所谓的“中性报道”,其背后也一直隐藏着一个“幽灵”——作者的痕迹,往往通过对事实的组合,传达出作者对这一题材的思考结果。

中国深度报道强烈的思辨色彩和启蒙意识,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与我国媒体行使宣传职能的传统密切相关。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理论问题上,不允许也不应该态度暧昧、模棱两可,而必须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积极地引导受众。”⑧

第二,体裁的综合性。在我国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不仅以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新闻综述等单篇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多的是以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形式表现出来。因为部分连续性报道包含了属于深度报道形式的事件性通讯、解释性新闻、新闻分析和新闻故事等;而系列报道是一种以延伸新闻领域、深入新闻事实内部、揭示新闻事实的含义为目的的一种报道方式,组合报道则是以拓宽新闻领域、详尽报道同一新闻主题下的各方面事实为目的的一种报道方式,因此,把它们纳入深度报道这个大类之中,是符合深度报道要求的。

第三,表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正因为各种体裁都可作深度报道,几种体裁综合起来也可作深度报道,所以我国深度报道会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在一篇深度报道里,常常既有“通讯的技巧,消息的简明”,又有“文学的笔调,政论的气势”;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叙事也有描写、既有抒情也有议论,无所不用,无所不包。

正是基于以上对中国深度报道特征的认识,笔者认为,中国的深度报道并不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产物,因为早在近代报刊上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深度报道。回溯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从《申报》对杨乃武案件长达3年的连续报道,到梁启超“笔下常带感情”的时务文体,再到黄远生的解释性通讯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揭露社会黑暗面的调查性报告、充满时代气息的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等都是今天深度报道下屬的几种报道形式。

由此看来,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崛起的深度报道不完全是受西方报道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所致,它也是我国报纸文体本身继承和发展的体现。

注释:

①王春泉:《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西安出版社,2001年。

②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词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

④程世寿:《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新华出版社,1991年。

⑤彭朝臣:《“深度报道”的写作》,《新闻与成才》,1988(9)。

⑥谭荣修:《深度报道与报道深度》,《报林》,1995(3)。

⑦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01年。

⑧强月新、单波:《现代新闻形式写作》,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

篇5:城南学院深度报道

——关于城南学院“5+1+2”特色办学模式的报道

今年城南学院迎来了2900余命新生,在校人数突破1万。在全国仅有的11所在校生规模超过一万人的独立学院中,城南学院占得一席之地,成为我省唯一一所在校生超过1万人规模的独立学院。在高校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城南学院如何保持自身优势,立于不败之地?近日,记者带着探究竟的心情,采访了城南学院相关的领导人。

学院说: “5+1+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据院领导介绍,在北大学生变“大白菜”,大学生做“搓澡工”的今天,城南学院的大学生为何如此走俏?这固然与学院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分不开,但关键是 “5+1+2” 特色办学模式,靠质量取胜。

为了了解 “5+1+2”办学模式,我们专门采访了城南学院城南学院院长袁剑波教授。据袁院长介绍:“5+1+2”模式是通过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在精简必修课内容和时间(20%)的基础上,用5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及实验课教学。用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及在校内教学基地上开展课程实习,用2个学期的时间开展工程教学。

这一模式首先从时间上强化了实践教学,使集中性实践教学时间达到60周以上,占教学计划的40%,比原来至少增加了一个学期外加暑假和寒假,而课堂教学则比传统计划短20%,学生能得到较完整的工程实践训练。“5+1+2”模式同时从空间上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专长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也分赴到多个大型工程项目,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施工周期内,能接触各种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施工项目及工程内容,且有工地技术人员做兼职导师,采取“师傅带徒弟”式的管理模式,能从不同侧面进行学习,在全面实践的基础上,突出各自的技术长,增强工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素质较高的同学,还可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协助解决工地复杂技术问题,培养创新能力。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实践动手能力、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深化和提高。

“削减课堂教学20%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基础素质呢?”

“你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5+1+2’模式在实施之初,确实遇到了不少类似的争论和阻力。事实上,当初我们设计‘5+1+2’模式,就是本着‘基础以够用为度,学以致用’的原则来进行的,这是我们人才培养定位的必然。我们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和校本部错位发展。形象一点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城南学院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比一般本科学生要强,而基础理论比一般的专科学生要强即可,以彰显我们的人才培养特色。不能苛求城南学院的学生既基础理论扎实,不比校本部学生差,又实践能力比校本部学生强,那我们的学生岂不全面超过校本部学生了?这只是个梦想,至少目前还不太可能。”袁院长笑着对记者说。

“但现在还不能简单地断定城南学院的学生基础就因此被削弱,至少目前还不能。不知道你最近看到研究生部公布的城南学院学生的考研情况没有?这里你尤其要留意城南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专业的考研情况。共有19名学生上线,而且有7名同学分别上了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复试分数线,几乎覆盖了道路专业的全部名牌大学。这些学生全是‘5+1+2’模式的‘产物’,他们的基础课课堂学习时间比校本部少20%,而且做考研准备的时候,他们还要在工地实习。因此,至少目前可以认为,城南学院道路专业的学生基础依然是过硬的。应该声明的是我们从来没有有组织地开展过城南学院学生的考研辅导。”袁院长说。

“那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对这个问题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现在还不能完整地回答。如果硬要我说得话,我想这主要是我们的教学理念问题。长期以来,我们采用了一种‘教会’学生的教学理念,生怕学生没懂没搞透,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因而采用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当然就长了。学生学习很被动,甚至受不了。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更没有学习的兴趣,收效自然不好,尤其是遇到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内容,其效果很差。就如同在课堂上教学生怎样游泳一样,是很难教会学生的。”

“大学生的学习有三个重要渠道。一是向老师学习,这主要在课堂;二是向书本学习,这主要在教材(课后课前)或图书馆;三是向实践(社会)学习。而后面两个渠道更为重要,这是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但非常可悲的是,我们不少人依然死抱‘教会’学生的陈旧教学理念,甚至希望教得学生和

自己一样‘专业’,最后教学时间浪费了,教学效果却没有上去”。“教学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相应地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因此,我们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是一种让学生‘学会’的教学方式,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的课堂教学时间比我国要少30%。我前段时间也看到一则资料,德国的大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为2:1,从这点而言,我们的改革方向是对路的。”

社会说:城南的学生很有特色,非常符合我们的需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城南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2008年5月,“5+1+2”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高教权威刊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公开发表。2009年6月,在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上,城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得到了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肯定,被推荐作为首席单位交流发言;2010年4月,“5+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及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教学理念在“全国公路与交通工程教材编审委员会第7次会议”及“2010中国首届校企合作(珠海)论坛”上交流,与会的有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冰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40余所高校及中交公路一局、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人民交通出版社等多家企业的近百名专家教授、大学校长,研究改革成果在会上引起专家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巨大反响,2010年7月18日。在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0年峰会上,城南学院院长袁剑波教授做了“实施‘5+1+2’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大会典型发言,引起了来自全国300多所独立学院700余名代表的极高兴趣,得到到会的教育界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除了政府单位和高校赞成和支持“5+1+2”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外,“5+1+2”模式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许多用人单位甚至表示城南学院道路专业学生更具竞争力,具有更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且大力支持这一改革措施,和学院校企合作,开展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习基地建设和“预就业”基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有天津城建集团、湖南路桥、广东长大,广西路桥等大型企业等17家单位和学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学生说:这样办学模式让我工作好找

记者记得在采访2009年11月20日长沙理工大学组织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现场时,那次前来参加招聘会的有中国交通集团、中铁、水电八局、各省路桥公司等200多家大型企业。招聘现场被前来应聘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看着一张张兴奋而又略带焦虑的学生面孔,当时记者走上前去和一位刚刚接受完用人单位应聘面试的学生交谈起来。

“我叫王博文,是城南学院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道路的学生,昨天还在施工现场参加为期6个月的工程实践,今天请假回来参加现场招聘会。一开始用人单位只招聘学校本部的学生,对城南的学生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接受。我诚恳地对用人单位说‘不求您一定招聘我,只求您提几个专业技术问题,看我是否能回答上来’。用人单位看着我执着而又晒得黑黢黢的面孔,就试探性地问了我一个边坡塌方及其防治的技术问题。他原以为这是我们专业课中非重点学习的内容,想必我回答不上,这样可以打发我走。没想到我结合现场实践,从塌方原因到处治机理和处治方法回答得清清楚楚,并介绍了我所在的施工项目上的处治措施。施工单位又问了我一个旧路改造中水泥路面施工的问题。尽管我所在的施工现场尚未开始施工,但我为了进行施工准备已结合书本认真学习了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因此,对这个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用人单位疑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并收下了我的自荐材料,这不,中交公路一局已答应和我签合同了”。

望着不无得意的王博文同学背影,记者又和在现场应聘的几位校本部同学攀谈起来。“我们都有点怕城南学院的同学”,一位同学对记者说。“那为什么?”“他们参加了工程实践,回答问题信心十足,而我们过去实习时间太短,心里没底。”另一位学生接过记者的话。刚刚签约中交三航铁路分公司道路专业的彭浩、刘思洲、胡靖也满脸高兴,在成绵乐高速铁路的实习经历,让他们对用人单位提出的修建高铁方面的专业问题对答如流。

同学们的话是否真实?由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在现场太忙,无时间接受采访。记者于是参加了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就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中交公路一局人事部长吴松说:“城南学院实施的‘5+1+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是一种创新,从我们接触的学生来看,收效确实很好,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我们在招聘过程中,丝毫没有排斥城南学生的做法,并且录用了不少城南的学生。而且,回去后,我们要认真研究,大力支持城南学院为这一改革及和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和预就业基地的倡议。”

天津城建集团人事处长戴松岩说:“城南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审视了自己,过去我们对城南学院不了解,聘用中带有偏见,通过这次接触,我发现城南的学生很有特色,并且能吃苦,非常符合我们的需要。”

广西路桥公司人事部经理覃凤莲对城南学院的学生高度肯定,当场和城南学院签订了一份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和预就业基地建设的协议。

据了解,今年城南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有2689人,毕业生人数是全省15所独立学院中最多的(约为全省独立学院毕业生总数的20%),签约率也是最高的。不少用人单位反映,城南学院的学生“好用”,他们身上有一种“杨柳的柔劲”,高飞低垂都行。

结束语:

在写完这些后,我们一行四人又拜访了袁院长,在谈到实施“5+1+2”人才培养模式的下一步工作时,袁院长认为主要应加强实习基地和预就业基地的建设,开展人才培养的校企深度合作,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毕业设计是否可以和现场项目相结合,和毕业实习贯通等还需要积极探索;尤其应进一步深化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记者衷心希望再过两年,“5+1+2”人才培养模式能在城南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开花结果,城南学院“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能全面实施,其“全面发展、突出专长、强化实践、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全面实现。到那时,城南学院的办学水平一定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次采访多谢袁院长对我们知无不言,也谢谢教学部的平主任和资料科的送老师为我们收集资料,还有一些其他的老师就不一一道谢了。最后说一句“谢谢您们,这段时间我们打搅了!”

篇6:深度报道如何写

一、深度报道的涵义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源于西方,在我国,大致崛起于1987年以后,1987年被称为“深度报道年”。到现在,深度报道发展更趋繁荣和成熟,广泛渗入到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不再为报纸所独有。

不过,必要指出的是,目前一般认为,深度报道并非一种新闻体裁,而只是一种报道的方式。

二、深度报道的特征

(一)重要性

首先是题材重大,其报道对象多为重要的,与受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或问题,或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为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其次是意义重大,富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要求满足实际工作和广大受众的需求。

(二)完整性

其完整性表现在大时间、大空间、宏观的、微观的、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既回顾过去,又剖析现在,也预测未来。

(三)深刻性

它通过对大量的、丰富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有分析、有思辨、也有预测,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事物(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与本质。

(一)综合性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并非一种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各种体裁均可作深度报道,多种体裁的融合则更适于作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综合性往往表现为体裁的综合、手法的综合、内容的综合等。

(五)知识性

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涉及古今中外各类学科知识,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深度报道的类型

一般分集合型与单一型(或多篇类与单篇类)两大类型。集合型与单一型又可细分为不同形式。

(一)单一型

此类又可分为综合概括、分析解释、提出问题、典型传播、热点透视、对比揭示等多种类型。

提出问题类。只提出问题,这种问题一般是典型的、有普遍意义的,但又为大众所忽略的问题。文中虽不对问题进行解答,但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综合概括类。对某一方面或某一主题之下的众多事实,加以归纳综合。

分析解释类。对某些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或新出现的、人们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事实进行分析、解释,揭示其实质、意义,预测其发展趋向等。

对比揭示类。通过两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事实进行对比,揭示主题。

典型传播类。对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或教训,进行详细叙述、深入分析。

(二)集合型

即是由多篇报道组成的深度报道。又可分成以下几种:

1、连续报道

即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的报道,使受众对报道对象和内容有完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此类报道又有二种情况:

进行式连续报道。往往用来报道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处于“正在进行时”的事件,以事物的连续性和时间的先后为着眼点,不断地发表多篇报道。

反应式连续报道。往往是重要的、典型的事件、人物或问题经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报道出来。

2、系列报道

即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运用多种报道体裁和形式反映同一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它不是着眼于时间性和连续性,而是重在深入解剖、深刻透视。

3、组合报道

即围绕同一主题、同一主线、同一问题,将内容不同、形式和体裁不同、来源不同的新闻稿件编排组合在一起(同一版面上),从而形成强势,使报道深化、立体化。

四、深度报道的写作方法

(一)选择重大题材,确立重大主题

深度报道一般要选择重大的题材,不论单篇式还是集合式,往往都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社会生活的迫切问题、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迷惑不解的问题等等。多为“三点”题材,即社会中的热点、工作中的重点、受众关注的焦点。

通过重大题材的选择,对新闻事件、人物或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解剖,从而揭示出重大的主题。

如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火灾震惊了全国人民。100多名记者冲破重重阻挠,奔赴火灾现场采访,一改过去简单化地将“丧事”当“喜事”办,往往把灾情与错误变成“歌德”报道的做法,对火灾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中国青年报》先后发表了《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三篇连续性的报道,从引起火灾的表面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与“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到火灾背后的官僚主义弊端,进行了深层次的揭露。

(二)全方位的透视,多角度的考察

前已述及,深度报道既表现大时间、大空间,又是宏观、微观兼备,还注重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透视。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突出的个性。它要求对新闻“六要素”中的“why”和“how”进一步深化,重在“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但在“when”上,既要说明现在,又要追溯过去,还要预测未来;在“where”上,既要报道现场情况,又要兼顾其空间的延伸和波及;在“who”上,既要采访当事人、目击者,又要采访其他直接间接的有关人员

;在“what”上,既要撷取典型的,关键性的材料,又要搜集丰富的有关新闻事实的其他细节。

因此,深度报道是全面的、完整的、动态的、立体的反映。写作时应忌片面、零碎、静止和平面化。

(三)表达自由灵活,语言风格多样

深度报道与一般新闻报道在表达方式上也有不同。它既有直接叙述,又有主观议论,通常夹叙夹议、边述边评,可用思辨性的语言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可用抒情性的议论.在语言上,深度报道既要求准确、朴实,又追求生动、形象;既可写得庄重严肃,又可写得轻松活泼。语言风格可以多样化。同时,应避免追求庄重严肃而成为“面目可憎”,追求轻松活泼而变得“花里胡哨”。

最后,深度报道篇幅一般稍长。但也并非都要写成长篇大论,可大、中、小结合、并举。深度报道之所以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新闻之求新、快、短,有深度、厚度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的缘故。短而空不好,但片面追求虚假的“全”和“深”,搞“假、大、空”的深度报道,也是没有必要的。

关于深度报道的写法——预设、捕捉和集成

闫肖锋(《新周刊》总主笔)

深度报道在本文中被分为三段论:预设假说、捕捉事实和集成文章。

那么,令人困惑的三个问题是——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 编写报道跟写小说的分别又在哪里?

一、预设

采访跟社会调查的区别是什么?或许,这个问题可简化为,去采访之前是否需要一个理论预设或逻辑判断?

当矿难之类突发性事件来临时,记者能具备什么样的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怎样的逻辑判断呢?显然,这是荒谬的。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记者无法先有逻辑判断的,只是一些想法的碎片,诸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人命不值钱之类的判断,如此而已。这些想法有待证实,而更丰富、更刺激的事实隐藏于未来采访之中,找出它们是一位记者最大的使命和挑战。待采访有效实施之后,最后自然成了逻辑判断和理论分析。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以及逻辑整理能力。如果采访只是为了印证某种假设,已经判断好的东西,那是没有意义的、强奸事实的。

但另一方面,理论是捕捉世界之网。假如你对这个世界没有看法,注定也采访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你能捕捉到什么。

关于是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孰先孰后,应视不同采访题材而定吧。事实永远比理论更精彩,变化总是超出个人想象。但如果没有理论或逻辑武

装,采访者便沦为吸尘器,抓到什么是什么了。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候在洞口的猫那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调查或采访。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方法论逐步逼近事实,消极地说,不可能完全捕捉到事实。但是,新闻采访与社会调查至少有两点是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调查时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即暂时搁置一切既定观念、看法、理论,保持某种清空状态来迎接事实的来临。尤其在采访过程中,切不可因自身成见,影响、干扰、左右了采访的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等于没有预先的理念或逻辑,只是要求在操作过程中要杜绝它们对捕捉事实的干扰,以便“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傻瓜化的比喻,采访/调查矿难中你不能这样问:“死了这么多人,您是否觉得矿主十分可恶?”

至于采访/调查需要逻辑循环链,则直接借鉴了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逻辑关系。毕竟,新闻学不过百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已有二三百年历史了。那么,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自然可以拿来共享。这个调查/采访的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以《新周刊》曾经做过的“同学会”专题为例,这样大型的报道策划,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终将导致方向散乱,采集上来一堆事实,难以让读者窥见全豹。对于该专题,我们曾做过一系列预设,比如:

1.现阶段,同学会已经从感情维系发展到经济利益甚至政治裙带关系了吗?

2.同学会是否出现阶层分化,是否清华、北大、吉大等名牌大学的同学会已形成C.W.米尔斯所谓“权力精英”?

3.一个人的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同学会,那么,是哪个阶段的同学会起关键作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何异同?

“同学会”专题操作于5年前的2003年,当下中国社会更趋于板结化,以上预设应当说只是理论预测,对2003年的中国可能是超前了。或者,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以上假设均为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中国社会则完全玩的是另一种规则或潜规则。但无论证明或否证,都是推进捕捉事实的出发点。深度报道的采访带有较强的新闻策划性质,即对新闻传播过程的谋划设计。这不单指事件报道策划、大型专题策划,也是媒体竞争的需要,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并不会因新闻策划而牺牲掉传媒的客观性。吃新闻这碗饭本来就是门艺术,说科学有点抬举了,或者顶多是艺术加一点科学吧。

事实与假设之间的关系,可比之狗与尾巴的关系。狗摇尾巴,还是尾巴摇狗,英语谚语所云:“有时候,尾巴也能摇狗。”事实与假设之

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关系,一方太强、另一方太弱都不是深度采访/调查所需要的。

二、捕捉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可以逼近的吗?这个问题令人联想到量子物理学中那个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按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均无一例外地会干扰到测量对象,而所得结果已然不客观了。所以,悲观的认识论会说,这个世界的真相人类永远接触不到;乐观的认识论则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是研究了其一即自然世界,其二是更为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新闻人要做的事情,似乎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上看,任何社会观都是每个观察者的心理投射,见仁见智而已。哪个记者不是以个人的视角采访,哪个编辑不是以个人的兴趣裁剪素材,哪个主编不是以个人的偏好选择刊载哪类文章?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世界。一次,好莱坞电影人乔治.克鲁尼答记者问时狠狠嘲讽了一把CNN和BBC所谓的客观报道,他说,在西方电视台上一条三位登山者遇险的新闻会循环播报几十次,而你知道,这个世界同时有无数的生命正在遭受侵害或面临死亡。你还能说 CNN、BBC代表着客观世界吗?

客观新闻主义无疑导源于西方,诞生了CNN、BBC。但这个“客观”太过西方中心主义了。只是,在采访或抓料、捕捉中,你尽量保持某种价值中立。新闻采访不只是话筒或录音机。而无论是麦克尔.华莱士与风云人物的唇枪舌剑、谈笑风生,还是人类学家潜入非洲部族、融入原住民生活细心体味,无不带有操作者的主观价值判断和心理投射。电影《声名狼藉》对所谓“价值中立”式的客观报道方式提出挑战。电影讲述了西方“报告文学之父”杜鲁门.卡波特的另类故事。卡波特受《纽约客》杂志之托采写一则凶杀案故事,通过深度卷入案犯内心深处,竟然发现人性根本上有莫大的相似之处。卡波特最终写出来的《冷血》与其说是一份深度报道不如说是一部小说。但作者自已以为,这种小说式写作更“客观”地接近了案犯的心理事实。

综观新闻史,的深度报道除借鉴文学笔法外,对社会学、人类学的手法也是采取“拿来主义”。这里不妨穿插着盘点一下各种方法:

1.民族志/田野法。此法关键在于进入角色,深度卷入又保持价值中立。人类学的通则之一就是:“只有当深度卷入另一种文明之后,你才能明白自己的文明是什么。”实际上,这讲了一个事实与假设互为观照的辩证关系。

新闻报道的观察法/体验式报道相当于上述田野法,一

种诉诸采访者感觉器官以及延伸物的手法,取决于操作者的思想因素、知识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

2.直面采访法。即通常记者采用的拟好提问纲目、揣摩对方反应及时调整提问的采访法。此法要求既要尊重对方又要防止其天马行空、不着边际。面对面采访,好奇心比技巧更重要,调查性话题就好像智力游戏,逐渐深度卷入。

直面采访或访谈法、访问法,是当前新闻记者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具有双向沟通、控制性强、实用性广的特点。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曾经的“中关村第一记者”刘韧曾总结他采访“知识英雄”们时的法则,就是深度卷入的双向沟通。刘采访时并不作记录,而是将全部经历放在探讨问题、智力交锋上。往往是,一篇精彩报道要录几盘甚至十几盘带(当时用盒式录音机),而成文不过万言而已。通常,采访逻辑是通过预设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与高手交锋没有一定的理论准备是难以应对的。刘韧后来将这类采访集结成书《中关村方法》。

3.电话采访。此法在美国新闻界被称为“快餐式采访”。如果按深度分级别,田野法的深度胜于直面采访法,而直面采访法又胜于电话采访,电话采访则胜于MSN采访。但电话采访的好处也不言自明,可以大面积、大批量操作,可以省却舟车之苦和时间不便。对于难言的话题,电话的距离感反而能让沟通双方放松心态、畅所欲言。《新周刊》的电话访谈栏目“世界观”算是一个成功尝试,常使受访名人敞开心扉、将箱子底里的人生感悟都讲了出来。4.文献法/二手资料法,百度法/谷歌法。社会学意义上的文献是指一切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其本质是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包括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的人类知识的载体。网络发达的今日,上述文献纷纷搬上虚拟空间。搜索引擎网站的宏伟的计划就是在网上建无所不包的图书馆。可以不客气地说,百度法/谷歌法正使新生代传媒人越来越懒,新闻器官越来越萎缩。有些文章甚至是一批关键词搜索后整合出来的结果。当然,积极方面的意义是现在实施任何采访之前,记者都能够通过百度法/谷歌法做足事前功课了。

5.书面采访法。一般针对“大人物”或时间不便的重要人物。中国通常的情况是,由受访人物口授、助手或秘书帮助整理完成。与电话采访相比,书面采访可以使对方有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回答正规、措词谨慎。优点是突破时空限制,缺点是与一般新闻原则相背,不得已而为之。

6.问卷法。由于抽样理论的发展,样本代表性、精准程度越来越高,使之

成为最科学的舆论调查方法。目前业已被报刊、网络等媒体借鉴利用。例如,“新浪调查”甚至成为该门户网站的一项利器,使之一下子有了独立的民间价值,调查结果每每被传统传媒、学界、政府研究机构广泛引用。

问卷法的优势除突破空间限制外,便于对调查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将主观偏见、思维干扰降低到最小,使其科学性排在众多方法之首。且具有匿名性,是西方政治选举各方精心利用的武器,也是制定宣传策略的依据。当然,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也善用此道。

缺点是只获得有限的书面信息;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群体;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比较低;就新浪网上调查而言还存在着取样代表性的难题(仅代表愿意点击者而非网民全体)。所以,问卷法通常与典型个案采访/调查相结合,以得出互补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问卷法的抽样原则不独对问卷法有意义,对如何科学抽取采访对象也是重要的,否则,可能导致偏听偏信,被某类受访对象误导。抽样原理有专门论著,此处不赘述。

7.座谈会法。市场研究学称为兴趣小组法,新闻学又名调查会,是记者邀请一些人士,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对与会者进行采访。优点是头脑风暴、激发思路,缺点是多数与会者的看法易受意见领袖左右。

三、集成

素材采集上来后,编写报道跟小说写作的分别又在哪里?同样的原料在不同厨师手中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菜式,同样,即使一同去的采访,编出的稿子也是千差万别。

所谓好看的新闻要求二点俱佳:既要有丰富的细节,又要有严谨的逻辑,缺一不可。实际上,按细节与逻辑可分出四等文章:一等文章既有细节又有逻辑,二等文章有一堆细节但逻辑不清,三等文章有逻辑但干巴巴无细节,四等文章既无细节又逻辑混乱。

通常的比喻是记者要像蜜蜂和啄木鸟,而不是吸尘器、扫描仪,有选择地、精准地、代表性地挑选素材。但这只是第一道将垃圾挡在门外的关卡。第二道关卡在于如何编制这些素材使之成为端得出去的故事。在这一方面,记者又要向小说家或社会学家借鉴了。

曾经的“京城第一财经写手”王安有“化腐朽为神奇”之说,让乏味的题材生动化,少用解释经济术语,少用数据,要用也需显示所用数据的重要性,把经济报道写得有人情味,等等。这里又要提一下社会学想象力,如何将采访的素材与现场感觉、过往经验、宏大背景和相关理论关联起来,穿插于小场景与大时代之间,是颇考记者功力的,这也正是杂志这种报道方式优于电子视频媒体的关键所在。这里还要提一下文学情怀,故事再好

,没有一定的渲染是不好读的,当然,文学化思维就免了吧。

名记者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其中不乏文学手法,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她经常运用想象力将原本不搭界的场景拼于一处产生强烈新闻效果。法拉奇是新新闻主义的成功实现者。

在国内财经类报纸上,你也会看到这样的故事开篇:

最近,Linda把一声响亮的“我靠”拍到了老板脸上,为此,她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接下来的时间,她感到悲惨和孤独。与上海淮海路写字楼里那些白领一样,Linda在网上忧郁地打着字:“工作压力使我没时间找朋友倾诉;电子社会也没建起什么来。”„„(“探寻中国网络社交背后的现实社交模式:这么近,那么远”,《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4-09)。

可见,财经报道未必是干巴巴的大讲财经理论和逻辑关系。除文学化写作外,编制好看文章的要领早已被概括如下:

1.利用好一手采访素材。新闻写作可以被看作是两次改写:被采访对象有选择、有侧重地复述“事实”,记者再对这个复述进行有选择、有侧重的复述。记者通常处理方式是:将口语变为书面语,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话题体变成故事体;冗余部分删除,留下精彩个性表明立场的话语,经典处以直接引语形式出现。

2.善于作要点笔录。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高强度的智力交锋与交流,全神贯注、穷追不舍、斗智斗勇式的细节式采访,为便于后期整理,要点记录是必需的。不可完全依赖录音机,有时录音是最能淹没真相的了。作现场笔记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理顺故事逻辑的过程,使未来文章框架初具雏形。

3.利用好二手资料。二手资料不仅可以交叉验证一手资料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后来的新闻作品比前作更扎实厚重、丰满完善。面对纷繁庞杂的二手资料,以事件为线索整理出编年;以人物为线索整理出简历。二手资料的穿插引述亦最见记者功底。新手往往对于庞杂的二手资料惘然不知所已。

4.多次修改。第一遍修改为结构调整。确认小标题、段落前后秩序没问题后,注意力要放在自然段落间的先后秩序、语句顺序的调整。第二遍修改为字词句的润色。少用形容词、多用名词与动词、用虚词统领文章节奏、被动句变为主动句、长句分割为短句,主谓宾均衡避免大头小尾,如此等等。通常,将文章放上一两天是有益的,让文章冷下来,让自己冷下来。只有脱离了写作时的激情状态,作者才可能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

对文章进行冷静修改,一层一层剥开逻辑的核,并突出立场与观点。删除过激之语,使文章具有平和的文字美外,更具令人拒绝不了的逻辑力量。

结语

所谓深度报道、深度采写、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体验式报道,本质上是一个东西。深度报道像是完成一项侦探任务,先有假设推断,后有搜索证据,最终排除或确认凶手。整个过程需要胆识和勇气、嘴利和脚勤,还需要一点社会学的想像力。先是:你找到故事了吗?然后是:你抓到凶手了吗?

上一篇:活出自然初三作文下一篇:推行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