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培训需求调查表

2024-06-14

2022培训需求调查表(精选9篇)

篇1:2022培训需求调查表

(一)法律尽职调查的范围在尽职调查阶段,律师可以就目标公司提供的材料或者以合法途径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法律评估,核实预备阶段获取的相关信息,以备收购方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作出收购决策。

对目标公司基本情况的调查核实,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可以根据并购项目的实际情况,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对于调查的具体内容作适当的增加和减少):

1、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经营范围。

2、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设立及变更的有关文件,包括工商登记材料及相关主管机关的批件。

3、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公司章程。

4、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股东名册和持股情况。

5、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历次董事会和股东会决议。

6、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7、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规章制度。

8、目标公司及其子公司与他人签订收购合同。

9、收购标的是否存在诸如设置担保、诉讼保全等在内的限制转让的情况。

10、对目标公司相关附属性文件的调查:

(二)根据不同的收购类型,提请注意事项不同侧重点的注意事项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收购中要将各方面的注意事项综合起来考虑。

1、如果是收购目标企业的部分股权,收购方应该特别注意在履行法定程序排除目标企业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之后方可收购。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该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经公司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样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果目标企业是有限公司,收购方应该注意要求转让方提供其他股东同意转让方转让其所持股权或者已经履行法定通知程序的书面证明文件,在履行法定程序排除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之后方可收购,否则的话,即使收购方与转让方签订了转让协议,也有可能因为他人的反对而导致转让协议无法生效。

2、如果是收购目标企业的控股权,收购方应该特别注意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财产以及债务情况。

如果收购目标是企业法人,自身及负担在其财产之上的债权债务不因出资人的改变而发生转移,收购方收购到的如果是空有其表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将会面临巨大风险。

在实施收购前收购方应该注意目标企业的财产情况,尤其在债务方面,除了在转让时已经存在的债务外,还必须注意目标企业是否还存在或有负债,比如对外提供了保证或者有可能在今后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除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查询、了解之外,收购方还可以要求转让方在转让协议中列明所有的债务情况,并要求转让方承担所列范围之外的有关债务。

3、如果是收购目标企业的特定资产,收购方应该特别注意充分了解该特定资产是否存在权利瑕疵。

存在权利瑕疵的特定资产将有可能导致收购协议无效、收购方无法取得该特定资产的所有权、存在过户障碍或者交易目的无法实现等问题。

所以,收购方需要注意拟收购的特定资产是否存在权利瑕疵,在无法确定的时候,为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可以要求让转让方在转让协议中对财产无权利瑕疵作出承诺和保证。

4、收购方应该注意争取在收购意向书中为己方设置保障条款。

鉴于收购活动中,收购方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较大,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为使收购方获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障,收购方应该在收购意向书中设定保障性条款,比如排他条款、提供资料及信息条款、不公开条款、锁定条款及费用分摊条款等等,这些条款主要是为了防止未经收购方同意,转让方与第三人再行协商出让或者出售目标公司股权或资产,排除转让方拒绝收购的可能等。

(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尽职调查的注意事项公司的设立及历次增资、股权转让等事项涉及到股权的有效性和确定性,因此,在收购股权时,必须审核标的公司的历史沿革情况,确保收购标的的合法性。

在决定购买公司时,要关注公司资产的构成结构、股权配置、资产担保、不良资产等情况。

第一、在全部资产中,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具体比例需要分清。

在出资中,货币出资占所有出资的比例如何需要明确,非货币资产是否办理了所有权转移手续等同样需要弄清。

第二、需要厘清目标公司的股权配置情况。

首先要掌握各股东所持股权的比例,是否存在优先股等方面的情况;其次,要考察是否存在有关联关系的股东。

第三、有担保限制的资产会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等有影响,所以要将有担保的资产和没有担保的资产进行分别考察。

第四、要重点关注公司的不良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可折旧度、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以及将要报废和不可回收的资产等情况需要尤其重点考察。

同时,公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是收购公司时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公司的负债中,要分清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分清可以抵消和不可以抵消的债务。

资产和债务的结构与比率,决定着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四)企业并购中的主要风险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资本交易,还涉及到并购的法律与政策环境社会背景公司的文化等诸多因素,因此,并购风险也涉及到各方面在风险预测方面,企业并购中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1、报表风险在并购过程中,并购双方首先要确定目标企业的并购价格,其主要依据便是目标企业的年度报告财务报表等方面但目标企业有可能为了获取更多利益,故意隐瞒损失信息,夸大收益信息,对很多影响价格的信息不作充分准确的披露,这会直接影响到并购价格的合理性,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2、评估风险对于并购,由于涉及到目标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全部或部分转移,需要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评估,对标的物进行评估但是评估实践中存在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问题,以及外部因素的干扰问题。

3、合同风险目标公司对于与其有关的合同有可能管理不严,或由于卖方的主观原因而使买方无法全面了解目标公司与他人订立合同的具体情况,这些合同将直接影响到买方在并购中的风险。

4、资产风险企业并购的标的是资产,而资产所有权归属也就成为交易的核心在并购过程中,如果过分依赖报表的帐面信息,而对资产的数量资产在法律上是否存在,以及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有效却不作进一步分析,则可能会使得并购后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资产,从而影响企业的有效运作。

5、负债风险对于并购来说,并购行为完成后,并购后的企业要承担目标企业的原有债务,由于有负债和未来负债,主观操作空间较大,加上有些未来之债并没有反映在公司帐目上,因此,这些债务问题对于并购来说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风险。

6、财务风险企业并购往往都是通过杠杆收购方式进行,这种并购方式必然使得收购者负债率较高,一旦市场变动导致企业并购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将使企业自身陷入财务危机。

7、诉讼风险很多请况下,诉讼的结果事先难以预测,如卖方没有全面披露正在进行或潜在的诉讼以及诉讼对象的个体情况,那么诉讼的结果很可能就会改变诸如应收帐款等目标公司的资产数额。

在可能的诉讼风险方面,收购方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

第一、目标公司是否合法地与其原有劳动者签订和有效的劳动合同,是否足额以及按时给员工缴纳了社会保险,是否按时支付了员工工资。

考察这些情况,为的是保证购买公司以后不会导致先前员工提起劳动争议方面的诉讼的问题出现;第二、明确目标公司的股东之间不存在股权转让和盈余分配方面的争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签订的购买协议能够保证切实的履行,因为并购协议的适当履行需要股权转让协议的合法有效进行支撑;第三、确保目标公司与其债权人不存在债权债务纠纷,即使存在,也已经达成了妥善解决的方案和协议。

因为收购方购买目标公司后,目标公司的原有的债权债务将由收购方来承继。

第四、需要考察目标公司以及其负责人是否有犯罪的情形,是否有刑事诉讼从某种意义上影响着收购方的收购意向。

8、客户风险兼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利用目标公司原有客户节省新建企业开发市场的投资,因此,目标公司原客户的范围及其继续保留的可能性,将会影响到目标公司的预期盈利。

9、雇员风险目标公司的富余职工负担是否过重在岗职工的熟练程度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并购后关系雇员是否会离开等都是影响预期生产技术的重要因素。

10、保密风险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及目标公司的信息是减少风险的一个主要手段,但因此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风险,那就是一方提供的信息被对方滥用可能会使该方在交易中陷入被动,或者交易失败后买方掌握了几乎所有目标公司的信息,诸如配方流程营销网络等技术和商业秘密,就会对目标公司以及卖方产生致命的威胁。

11、经营风险公司并购之目的在于并购方希望并购完成后能产生协同效应,但由于未来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如整个行业的变化市场的变化企业管理条件的改变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突发事件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得企业并购后的经营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从而产生经营风险。

12、整合风险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差异。

如并购完成后,并购企业不能对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加以整合,使被并购企业融入到并购企业的文化之中,那么,并购企业的决策就不可能在被并购企业中得以有效贯彻,也就无法实现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和规模经营效益。

13、信誉风险企业的商誉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目标公司在市场中及对有关金融机构的信誉程度有无存在信誉危机的风险,是反映目标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兼并一个信誉不佳的公司,往往会使并购方多出不少负担。

★ 社会保障扶贫年度工作总结

★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比较分析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汇报材料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总结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讲话稿

★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先进事迹材料

★ 社会保障人才紧缺成为抢手货

★ 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报告

★ 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研究

★ 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篇2:2022培训需求调查表

一、进一步提高了基础政治理论素养

本次培训班教学安排,组织上紧密结合我们干部的需要,聘请了市党校专家、著名时事评论员、著名专家为我们授课。课后课外讨论,外出“三同”锻炼等多种形式,重温了党的基本理论,相比过去,对党的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加系统了,领会和理解得更加深刻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了,在思想认识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譬如,学习了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我又进一步认识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要性,只有把落实到各项政策中,落实到各级干部中,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学习全面贯彻,使我改变过去学习认识上的偏见,从理论思想上认识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导方针。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必须把学习贯彻落实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进一步增强了党性锻炼修养

在培训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参加这培训班,不仅仅是自己个人做好工作需要,更是贯彻落实党的战略目标需要。作为基层的一名公务员,只有在各自本职的各自本职岗位中的锻炼和磨练,才能真正肩负起建设和奉献的重任。整个培训班,先进行严格的培训动员,再有党的执政理论,党性修养,还有外出“三同”锻炼。参加外出“三同”的锻炼,使我的意志得到进一步磨练,组织纪律性得到进一步加强,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得到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对当前城村建设问题、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聆听了反腐专家讲授的课程,使我在心灵上又一次受到了震撼。作为一名公务员、干部,更应该要警钟长鸣,要更加重视党性锻炼和修养,正确对待权力,名利,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和政绩观,不断提高筑牢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古训要求自己,要廉洁自律,淡泊名利,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以党性为原则,始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三,进一步掌握了公共管理服务知识

在教学中,安排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与媒体的沟通等理论学习,还就如何开展服务型政府进行了深入讨论。合理的课程安排,一方面,使我进一步掌握了领导和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和理解了作为领导者应该具备的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知识的积累,自己在能力和水平上有新的提高,这也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尤其是学员们勤奋好学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使我深有感触,体会颇深,也激励着我不断加强学习,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外出的“三同”锻炼,让我再一次领略了参加集体生活的紧张和乐趣、再有现时农民的疾苦。这是一次提高综合能力的好机会,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丰富了经验和阅历的好机会。学习期间,自己也十分注重加强与学员们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解全局,掌握全局的意识,既增进了彼此同学之间的友谊,又了解了各自本职工作,社区建设发展情况,为自己更好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进一步建立了创新思维理念

在培训中,使我深感到作为现代每位社会公职人员,必须首先建立创新的新理念,树立创新则生,守旧则亡,不断淘汰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其次要跳出以往的思维定势,有一种自我否定精神;第三要有开阔的思维视角,敢想,敢闯,敢为天下先。只有这样才能让头脑充满智慧,让人生充满成功。才能在工作上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无私奉献,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工作积极主动不越位,服从不偏位,补台不空位,才能自觉履行监督职能,敢于直言,以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在作风上密切联系群众,做好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处理好与同级之间关系和与下级之间的关系,戒骄戒躁,以高尚的品德和纯洁的人格,树立起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篇3:浙江省农民培训需求意愿调查

浙江省既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省份, 也是一个“三农”比重大的省份。根据2015年的数据, 农村人口2, 380.24万人, 占户籍人口的43.2%, 全省耕地208.17万公顷, 农民人均1.31亩。浙江省农村人口数量较多, 农村人力资源存量大。长期以来农村劳动者文化和专业技能水平低, 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比较少。因此, 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促进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 对于加强浙江省农业发展后劲,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 对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渐成热点, 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取得数据资料, 并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农民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主要的研究方面有:对农民培训成本和培训所需费用以及国家政策进行实证分析, 探讨了农民培训需求与培训供给之间的关系 (姜长云, 2005) ;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因素对农民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 (柳菲等, 2010) ;思想认识、村镇宣传、培训供需情况、经费支持、监督管理等对农民培训意愿的影响 (李侠等, 2008) 。这些研究基本是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就筛选的各主要变量对农民培训意愿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开展实证研究。本文以浙江省为例,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利用Logistic计量模型将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培训项目特征等为培训意愿的解释变量, 对农民农业培训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并为相应培训政策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二、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统计结果。本研究样本取自浙江省浙东地区宁波的余姚市、绍兴的越城区, 浙南地区温州的乐清市、台州的仙居县, 浙西地区金华的兰溪市、衢州的江山市, 浙北地区杭州的萧山区、嘉兴的海宁市, 共八个县市下属的乡镇。各选择150个农户, 共1, 200份样本农户, 由于农民文化程度以及观念意识的淡薄, 收回的问卷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和缺失, 剔除明显偏差及数据缺失较多的调查问卷, 取得有效问卷759份, 有效率达63.25%。

从该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 62.5%的农民对参与农业技术培训的意愿选择为“非常愿意”, 有18.9%的农民选择“比较愿意”, 两项相加达到81.4%, 这说明浙江省的大部分农民对农业技术的学习及应用具有较高的需求意愿。性别方面, 男性占78%;年龄方面, 30岁以下的农民占3.5%, 31~40岁的农民占29.5%, 41~50岁的农民占50.2%, 51~60岁的农民占9.6%, 61岁以上的农民占7.2%;文化程度方面, 小学及以下占3.6%, 初中占38.3%, 高中 (中专) 占37.1%, 大专占15.3%, 大学及以上占5.7%;在培训经历方面, 18%的农民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

(二) 农民培训需求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本文以农民参加培训意愿作为因变量。以农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培训项目特征等为自变量, 依研究目的最终确定了4类共12个解释变量, 模型变量及其统计性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从各自变量总体趋势情况看, 被调查农民家庭平均耕地规模为6.3亩;家庭劳动力以2~3人居多, 平均家庭抚养率为0.39, 平均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率为0.23, 在对待培训的认知方面, 以认为有作用的居多;在对周围人所掌握农业新技术的态度来看, 大部分农民持一般的看法。农民对培训时间要求以3~5天为主, 在培训地点的选择方面更趋向于选择就近培训, 从培训方式来看多数农民希望进行实地指导。

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可以分为“非常愿意”、“比较愿意”、“一般”、“不太愿意”、“非常不愿意”五项, 其参加培训的意愿主要受到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影响, 可以表述为: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F (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培训项目特征) +随机扰动项。因此可以建立其计量经济模型:

本文运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处理,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三) 实证结果分析

1、农民个体特征变量对其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第一, 性别与参加培训意愿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能的解释是, 一般在农村男性是主要家庭收入来源, 其有更大的压力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从这一角度讲, 男性参加培训的意愿要高于女性。而女性更多地承担照料老人和小孩的工作, 因此参加培训意识相较于男性较弱, 对于培训对提高收入的积极作用的认知程度较低, 因此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第二, 年龄与参加培训意愿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负相关关系。一般而言, 年长的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相对越低, 主要是因为年长的农民思想较为保守, 对新事物的反应能力较弱, 综合素质及教育程度通常不及年轻人, 同时年长的农民从培训中获得的预期收益年限较短, 因而参加培训的意愿较弱;第三, 文化程度与参加培训意愿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能的解释是, 文化程度越高, 对于培训的作用理解更为深刻, 其希望提高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技能水平的积极性更高;第四, 培训经历与参加培训意愿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一般而言, 曾经参加过培训的人对培训提升自身技能的作用有很好的了解, 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水平在之前的培训中获得了提升, 因此强化了其参加培训的意愿, 当新的培训机会出现时其会选择参加相关培训。

2、农民家庭特征变量对其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第一, 家庭抚养率与农业培训的意愿呈并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一方面农民家庭非劳动力人数越多其生计负担越重, 参加培训付出的精力与时间的机会成本也更高, 从客观上会制约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家庭抚养率高的农民会更加渴望通过参加培训来改善生活提高家庭收入。因此, 从统计分析来看, 家庭抚养率对农业培训的意愿影响并不显著。第二, 家庭耕地规模与农民培训的意愿呈并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家庭的耕地规模越大, 由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求, 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及减少田间的病虫害, 使得他们更乐于参加培训。第三, 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率与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当农民的农业生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的比例越大, 农民越重视从事农业生产效益, 农民也就更加有动力获取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参加培训的意愿程度也就越高。

3、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对其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第一, 农民培训的预期增产效果与参加培训的意愿在1%的显著水平下呈正相关关系。相信农业知识技能增产效果的农民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 会通过参加培训来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 其参加培训的意愿程度也就越高;第二, 周围人采用农业新技术比例对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呈并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周围人采用新技术比例越高, 其示范效应会越明显, 从而影响到农民对培训的参加意愿。

4、培训项目特征对农民参加培训意愿的影响。第一, 培训时间要素与农民参加培训意愿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负相关关系。培训时间越短, 越符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 农民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小, 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越高;第二, 培训地点要素与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呈不显著正相关关系。一般来说, 举办培训的地点距离农民的居住地越近, 参加培训的时间及经济成本就相对越低, 参加培训的意愿也就越强烈;第三, 培训方式要素与农民参加培训意愿在5%显著性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培训方式越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农民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 实地指导和集中讲授是最受农民欢迎的培训方式, 尽管被调查的农民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数较多, 他们对于书籍资料等方式的培训信息理解能力较好, 但绝大部分还是希望接受对于他们而言机会成本更低的实地指导等直接培训方式。

三、结语

农民培训问题的研究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性问题, 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实践性问题, 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地探讨。本文分析浙江省农民培训的现状, 调查浙江省农民培训意愿的真实影响因素。本文从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培训项目特征等多种因素来探究对其培训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 年龄、培训经历、培训的预期增产效果、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率、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均能对农民的培训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可见在今后的农民培训中, 应做好市场分析, 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 同时农民培训工作要以方便农民和贴近生产为原则, 通过提供合适的培训时间和培训地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等以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培训意愿及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国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8.

[2]姜长云.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及政策调整趋向[J].经济研究参考, 2005.35.

[3]李侠, 鲍亚宁.新型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 12.11.

[4]柳菲, 杨锦秀, 杨启智.四川省农民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1.

篇4:高中学科带头人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关键词 高中 学科带头人 教师培训 培训需求

自2010年起,国家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学科带头人能够在教学、科研上影响、引领、带动整个地域。他们的存在可以带动一个区或者一个市学科的发展,能够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2014年,我们申报的对某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国培计划”项目通过教育部审批,并于去年下半年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和一个月的网络研修。我们对所有参培学员进行了“培训需求”前期调研,目的之一是提高培训针对性,增强培训效果,同时也是为了挖掘教师交流的抗阻原因,探寻消解策略。本研究主要针对参加培训的40名高中学科带头人,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为深入了解参训学员的培训需求,培训期间随机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结束后,我们对参加培训的40名高中学科带头人的基本情况分析发现,63.3%的来自城市学校,16.7%来自农村学校,10%来自县或市教研室,6.7%来自教师进修学校,另有3.3%来自其他岗位。从被调查者参加培训经历看,所有老师都参加过多次培训,其中,43.3%的教师参加过省级培训,6.7%已经参加过全国级培训。被调查者的其他基本情况如下表。

二、培训现状分析

1.关于培训内容

基于当前专业发展,教师的困惑主要有:科研能力弱(46.7%)、学校平台低且支持力度不足(20%)、缺乏进取的动力(10%)、教学技能停滞不前(3.3%)、其他(13.3%)。所在单位地域不同,主要困惑也随之改变。农村学校教师的困惑以“学校平台低且支持力度不足”为主。访谈中,Y老师强调:“自己想发展但是缺乏一个平台。科研课题缺乏团队,缺乏资金,缺乏试验点。”城市学校教师的困惑以“科研能力弱”为主。来自农村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在访谈中抱怨学校提供发展平台有限的同时,更感叹农村学校教师自身发展意识淡薄,自己虽是学科带头人,但却无人可带,处于孤掌难鸣的尴尬局面。谈到教师交流时,所有城市教师都没有到农村学校的意愿,农村教师则不假思索地说,有机会我们当然也想到城市学校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解释为什么城乡教师交流困难重重。

调查发现,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多种多样,排名前三的:一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二是作为一种自我完善与更新;三是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更新。为了评优评职称和服从上级安排等目的较少或几乎没有教师选择。目前高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最需要的知识,按教师需求程度依次排列为:教育科研方法(63.3%)、专业学科知识(13.3%)、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13.3%)、新课程标准的解读(3.3%)、其他(6.7%)。学科带头人急须培训的内容有:科研能力指导(60.6%)、教学智慧(21.2%)、师德研修(6.1%)、课标解读(3.1%)。另外,访谈中,S老师说:“我希望听到语文方面的本来的、学科专业的东西,还希望听到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个是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也希望听到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总之,高中教师认为要把前沿理念培训、知识培训以及技能培训相结合。

对于以前参加过的培训活动,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与教学工作结合不紧密,20.69%的教师认为培训计划过于“一刀切”,17.24%的教师认为培训单向灌输,忽视了学员的感受,3.45%的教师认为当前教师培训受金钱驱使,不顾质量,另有3.45%的教师认为还存在其他问题。针对目前培训过多、目的不明确,缺乏主题、缺乏前期调研的情况,开展有效的培训首先就要了解培训对象的需求。

2.关于培训组织

学科带头人在学员管理方面应采用的方式:小班制(30人以下)(86.7%)、大班制(3.3%)、不分班(6.7%)、分不分班都可(6.7%)。在培训的形式上,教师认为最适合于骨干教师培训的组织形式是:集中培训(53.1%)、专家个别指导(34.4%)、远程培训(6.25%)、校本培训(3.1%)。关于学段和学科分类方式上,超过半数的高中教师选择分学科集中培训。

在培训模式上,教师们认为最有效的途径是:观摩教学(听课、观课、议课)(37.5%)、名师引领(35%)、课题研究(15%)、上示范课(12.5%)。另外,高中教师都认为学科带头人培训适合采用“走进高校”的方式进行高级研修,除此之外,同时采用“影子教师”环节,如与本地中小学一线优秀导师互动开展教研活动。在有准备的情况下,90%的教师自愿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关于培训的师资与考核

在培训师资方面,被调查者最希望接受高校教育教学专家作为培训师资,其余依次是中小学学科带头人、教学研究人员、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高中教师认为担任学科带头人培训的授课教师最需要的素质是:对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61.1%)、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19.4%)、新课程理念(11.1%)、敬业精神(5.6%)、对教师的人文关怀(2.8%)。

对于高中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应该用什么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时,教师们的选择依次是: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的作业(26.7%)、提交经验论文(17%)、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纪实档案(16.7%)、提交教育教学案例或现场说课(15%)、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能力的考核(10%)、对理论知识的检测(8.3%)、其他(1.7%)。

三、培训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在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学科带头人培训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前期调研,关注参培教师需求

应该在学员来参加培训之前,进行广泛的前期调研,主要包括实地调研和网络调研。实地调研可以确保那些网络覆盖率低的地区的教师参与调研活动,而网络调研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实地调研的教师也能在网上参与调研活动。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准参训教师的培训需求,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2.开发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从上面的调查发现,参培的各科高中教师不仅有颇丰的科研成果,教学上也已经是经验丰富的骨干,他们最希望解决的困惑和问题:一是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二是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更新;三是自我完善与发展。因此,在培训的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要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科带头人的培训,不仅要安排通识性的学科讲座,例如老师怎么写科研论文、老师如何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基础教育若干证明问题、师德方面案例教育等等,同时,要增加各学科前沿知识,分科分学段进行培训。

3.灵活培训形式,鼓励学员积极参与

培训学员组织上,最好是分学科分学段小班制有针对性地进行骨干教师培训。在培训的方式上,注重几个方面相结合:一是集中培训与专家个别指导相结合。发挥专家教授的引领作用,帮助学员更新观念、丰富理论、指点迷津、增长见识。二是观摩教学、名师引领、课题研究、上示范课相结合。除了大学里教授的指导,也要到当地中小学进行参观与一线特级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三是在网络平台上与线下交流相结合。例如,学员以心得体会、培训简报等形式将自己的感悟时刻上传到网络与学员共享、与专家探讨,实现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以多种方式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从听众、配角转变为合作者、主角,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针对农村学校教师发展平台弱、教师提升意识淡薄的现象,要对农村学校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有实效性的教师培训。我们认为,仅仅依靠教师外出培训和进修学习很难对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有效保障。农村学校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榜样示范和纽带作用,聘请高校或一线教学名师来校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同时,可基于学校实际开展校本教研。研究表明,校本教研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增强农村学校教研氛围,提高农村学校的吸引力,这或许也是破解城乡教师交流难题的一剂良药。

4.强化培训师资,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应该多方选聘师资,组建专家团队,建立专兼结合、动态更新的专业培训师资队伍。既要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教授,也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名师,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培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专业学科前沿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员的困惑和问题为中心,通过案例讲解等方法,使得讲课受到教师的欢迎。

————————

参考文献

[l] 方彬.国培计划——参训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 刘加霞.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6).

[3] 任春亮.江西省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5).

[4] 张雪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培训——农村教师培训需求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5] 颜钰梅.宜宾市中学教师培训需求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8.

[6] 李国强,李忠如.透视农村学校文化,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9(12).

[作者:吴绚灿(1990-),女,浙江金华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李国强(1972-),男,山东济宁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

篇5:2022工作年度培训心得

我们每一个人,从大学毕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踏入了社会的一角。社会是什么?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既然我们投身到了社会,就要遵循社会里的若干法则,而工作则是若干社会法则的一种。工作的概念是劳动生产,主要是指劳动。工作就是在长时间内,做着重复的一系列动作,做重复的一系列事情。从工作的定义来讲,工作是乏味的,也是无趣的。我们从事的是培训工作,主讲的内容是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训。仅9月份我们就开了二十几个班,有的老师可能要重复四次去讲同样的内容。

自5月份开班以来,有的老师可能对同样的内容讲了十几次,可能把自己都讲的有些倦了,有些烦了,甚至有的时候会怀疑自己讲的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是否具有意义,学员是否愿意接受等等。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这种职业倦怠是很正常的,我们所讲的内容绝对具有实用性,是有意义的,学员也是接受的,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上课的质量,以严谨、细致、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教学教研工作。虽然我们从事的是创业培训和职业培训,但是我们的职业和其他的公立学校一样,同样是属于教书育人的神圣而伟大的职业,学员见到我们的时候,也都会尊敬的喊一声老师。

二、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中逐渐成熟,从磨练中不断成长。

从初出茅庐,踏入社会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到今天可以对着几十双眼睛的关注而侃侃而谈。我们都经历了太多,感受了太多,也收获了太多。每一个行业,每一份职业,每一个工作,都不会那么完美,都会有一些瑕疵,都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于是,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总会遇到很多烦心事。总是有着排不完的班,上不完的课,此起彼伏;总在某一个周末或者休息日的时候,从天而降的课程安排扰乱了大家的假日计划;总在大家生病感冒的时候,接踵而来的任务又压倒了自己的身上。我们很无奈,大家很抓狂。

经历过的人,对此摇头苦笑,欲说还休,坦然处之;没经历过的人,牢骚满腹,奋起挣扎,誓死反抗。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无论什么样的做法,其实都没错。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大家思考的方式会有所不同,对同样的事情,思考的成熟度也会不一样。但是社会是无情的,无论你在或者不在,它都会一如既往的运行下去。我们既然改变不了社会,那么我们只能去适应。当然适应的过程是痛苦的,那是一种破茧而出的努力拼搏,也是雄鹰翱翔的展翅一搏。挺过来了,你就会化茧成蝶,翱翔蓝天;没挺过来,那就会长眠于壳,摔落于万丈深渊之下。

三、用理解和包容来勉励自己,以博大的胸怀迎接明天和未来。

半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岁月总是像一把推手,一步步的逼迫着我们去迎接新的朝阳。6个月,180天,4320个小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我们应该学会感恩,要感谢政信,感谢我们的领导,因为这份工作,原本不相识的我们变成了亲密的同事和无话不说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虽然在工作上我们也会出现矛盾和分歧,也有过激烈的争吵辩论,不过那只是霎那的花火和__的灵感,我们学会了去理解和包容,学会了以博大的胸怀去面对各种的形形色色,于是乎,这些分歧和争吵变得虚无缥缈,不着痕迹,丝毫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反而让我们在分歧中前行,在争吵中共进。

篇6:2022入党培训个人小结

首先我对党的性质有了更具体的领会。咱们党是我国工人阶层的先锋队,一起是我国公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国的工人阶层是现代我国最进步的阶层,在旧社会,工人阶层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受的压榨和克扣比我国其它任何阶层都要深重,使得我国工人阶层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他的特色和长处,决议了它是我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我国最进步的阶层。

“十九大”把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我国特色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关于社会主要对立的表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对立现已转化为公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日子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开展之间的对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准则等写进《新党章》,正是我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表现。

其次,进一步清晰了入党的基本条件和建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性。经过步步深化的学习,我对入党要求的知道渐渐从模糊走向清晰,理解了不只要在学习中发明入党条件,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理论联系实际,才干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开展对象。一起,也真实知道到只要把一心一意为公民效劳,为共产主义作业斗争终身的崇高理想作为入党的仅有动机,才干在入党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快,才干真实领会和实践“安排上入党终身一次,思维上入党终身一世”。

在学习期间,我理解了每一名积极争夺入党的同志首要要从思维上入党即从思维上建立无产阶层国际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一心一意为公民效劳的信仰,不惜牺牲全部,为完成共产主义而斗争终生,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肯定的规矩入党动机,知道入党的内在。由于只要规矩入党动机,才干做到一心一意为公民效劳,才干做到不谋私利,不搞特权,才干经得起党和公民的考验,才干真实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现在,我谈谈上完党课的感触。经过党校训练,我觉得自己曾经的入党动机不行规矩,光想到了入党后的好处,很少想到入党后应该承当的职责和责任。为此,我深感羞愧。曾经对马列主义、*思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维,只要浅薄、简略的了解,未曾在实际中仔细学习、领会,并在实践中应用它,指导自己正确知道客观国际。对此我只要惋惜,不过往后我一定会仔细学习理论的。党始终如一为公民效劳,铁面无私的宝贵精力震撼人心。我知道一心一意为公民效劳的意义不在于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日常作业中,一点一滴的贡献,不求报答。正所谓,在普通的作业中,做出不普通的成果。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确不容易。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步自己,以提前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首要,我要仔细学习理论,学习马列主义、*思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维、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坚决共产主义信仰,同全部不良现象,错误思维作斗争,牢记党的主旨,为公民效劳。其次,在日子,作业中,我要挑起重担,起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作业,专业学习与全面本质进步的联系,尽力掌握现代化建设身手,成为社会主义作业的建设者和*人。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总归,我要自觉用党员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依照党纲,党章的规则行动,处处服从安排的决议,积极完成安排交给的使命。在实践中训练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不断进步自己的政治理论涵养,思维道德涵养,政治法制涵养,安排纪律涵养,科学文明涵养,党内斗争涵养和作业领导艺术涵养,不断进步自己的归纳本质,使自己愈加向党员挨近。

篇7:2022个人培训研修计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环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凸显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我校教育发展。

二、目标与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科学管理

1、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和管理结构,细化分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确保从整体到局部,从教学到后勤,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

2、完善民主依法管理举措。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安全工作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发挥制度在管理中的导向作用,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考核有据可查,努力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实施制度管理的同时,为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不违背管理原则的前提下,要体现以人为本,在实施人性化管理方面作进一步探索。

(二)大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良好形象。深入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正教风、强素质、提师能“等活动,引导教师对照先进找差距,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严格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学校将通过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议等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教师执行教育法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情况。将师德测评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4.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学会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努力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力争成为一名智慧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师德高尚、教学优秀、教研突出、有影响力的教师。

(三)以质量求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管理

1、加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教育,培养对社会责任的精神,使教师树立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质量观;培养教师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的质量观;培养教师对学校负责的精神,明确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主渠道,切实加强常规管理。

3、在抓紧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思想品德。精心上好每一堂课,从课堂效率做起,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力争取得骄人的成绩。

4、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走科研兴校之路。鼓励广大教师基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实践性研究。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小问题入手,人人参与研究、善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使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科研与教研相结合,为提高教育质量做好保证。结合各自的课题积极研究,及时撰写有价值的论文或经验总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设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班班通”设备的使用率;添置实践器材。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

(四)加强德育,确保校园和谐。

1、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紧紧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创特色,办一流学校”的发展方针,不断提炼具有我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

2、规范班级管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建立好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

3。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遇事必讲,逢会必谈,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使安全工作融入到各个细节之中。

(五)认真做好其他工作,实现学校和谐发展。

1、要勤俭节约,节约开支,合理使用资源,如水、电、纸张等,尽可能杜绝浪费。加强多媒体等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保护,强化责任性教育。

2、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后勤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及时主动做好课桌、门窗、水电、教学设备检修,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3、认真做好校产管理工作,对校产要进行分类、编码、造册登记。严格财物的借用、归还制度;

(六)1、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以优质的针对性强的培训业务吸纳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定点培训;

2、整合学校教学资源,以多技能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吸纳社会人员参与实用技能、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

3、打破固有思维定式,以“引”“合”等多种模式将培训业务做精做强树立自身品牌。

(七)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培训工作制度,严抓目标执行力。

(二)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三)实行绩效激励机制。

(四)抓好部门内、外团结协作。

篇8:2022培训需求调查表

一、研究方法

1.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检索法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与确定;其次采用自制问卷经过预测筛除不合理选项完成问卷编辑,并随机抽取了海南省所管辖的18个市县250 位初中生物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50 份,回收240 分,有效问卷226 份,回收率96%,有效率为94%;最后调查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人工核查方式进行统计,结果用图形来标识,并对图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样本

本次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男女教师比例接近1∶1;教龄一般都有5 年以上,其中15 年以上的居多,占43.6%,5~15 年的34.9%;教师职称集中在中学一级和中学二级,占调查人数的82.9%;生物专职实验员只占2.7%。

3.调查内容

教师的实验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其中实验研究能力包括教师自身对实验材料的采集、实验仪器设备的认识与使用、实验玻璃器皿的规范操作、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实验教学能力包括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实验教学组织、实验教学指导、实验教学评价等合理组织各种类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是实验教学开展的前提,所以本问卷设计主要以教师在日常实验研究、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师在实验研究、实验教学以及培训形式方面的需求。

二、结果分析

1.生物教师实验研究能力需求

教师要完成实验教学的前提是个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上课前要清楚即将可能完成实验的原理、设计、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等,只有在对实验了解比较透彻的情况下才能掌控整个实验教学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感觉最困难的是对实验的设计(10%)和对实验的操作(56.6%),针对这两项再深入调查分析(见图2),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实验材料的选择(53.3%)和在实验操作中实验溶剂的配制(43.1%)方面的困惑显得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以往实验条件的不完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纸上谈兵,很少有机会到实验室当中进行动手操作,渐渐这方面的能力就开始退化模糊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实验教学量的增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验研究中较凸显,如何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和当地资源进行实验材料的重新选择,并制定出新的、可行的且能适合当地实验开展的方案,教师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2.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需求

实验教学能力体现在教师充分理解掌握实验操作的过程,在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教学环境整体情况分析后制定出最为优化的教学方案,并以这个方案为蓝本进行教学实践的诠释。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是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44.00%)和实验教学的组织(44.00%)。一个好的教学方案背后凝聚了教师丰厚的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对教材、实验目的、学生、教学环境综合准确的分析。实验教学的组织则更多体现了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比如课堂教学环节节奏的掌控、学生心理变化的洞察、教学的应变等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综合技能的灵活切换。

3.生物教师实验培训形式需求

图4 显示教师以往实验能力的获得途径主要为学生阶段专业的学习(43.00%)、工作研究中自我的摸索(35.00%)、同行学习交流(13.00%)、短期培训(9.00%),可见教师在工作后能参与相关的实验能力培训的机会很少或从参与的培训中获得实验能力提高的成效不高。

图5 显示在这种实验能力培训过程当中,受训教师最希望出任课程培训的师资团队依次为大学实验教师(65.60%)、一线的中学教师(51.37%)、学科教学论教师(45.00%)。大学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进行实验操作研究,比较能满足受训教师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指导要求;中学一线优秀教师相对比较熟悉中学教学的实际,相同的背景在教学培训中能为教师提供比较切合的案例示范;学科教学论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能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

图6 显示受训的教师最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依次是实验操作(74.77%)、课堂观摩(69.72%)、案例分析(59.17%)。受训的教师都是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的成年人,随着课程改革为了适应当前的教学变化也学习过新的课程理念,单项内容的学习比较容易,但如何根据实际教学综合运用则需教师内化知识来分析,所以教师更希望从操作层面去分析感悟,提升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培训需求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实验研究与实验教学能力提高方面,方案的设计是教师最为需要的。其次,当地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教学组织是教师在操作层面急需熟练的实验技能。最后,教师职后从培训中获取实验能力提高的机会少,希望理论向实践操作运用能力转化的案例分析、课堂观摩与实验操作的培训模式。培训教师希望由大学实验教师、中学优秀教师和学科教学论教师来担任。

针对中学生物教师的需求,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增加教师实验培训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职后实验能力。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教学改革实施推进的保障,教师没有具备一定的实验开展能力,就是再理解教学改革的实质也无法顺利开展实验,所以要在生物教学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实验培训的内容,组建一些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实验开展经验的平台,例如,当地政府教育培训机构对当地生物教师学习小组的搭建,有利当地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校级之间的利用。

另一方面,培训内容与形式遵循成人学习规律,注重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教师实验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教师职后的实验能力的提高是面向在职岗位教师的学习,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教学中都带有各自的想法,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实验培训内容形式的设置方面更应侧重于教师实验知识的内化与运用,不是帮助教师解决“是什么”,这些教师通过发达的网络都可以搜集与理解,更多的是“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遇到不同的情况应该怎样去处理”,这才是教师比较迫切想获取的内化运用知识,而不是单单一节课的教法。所以在教学培训过程中我们只是以“一个案例”“一节示范课”“一个设计方案”为载体让教师感悟背后的为什么,并在多次的尝试操作运用当中去领悟提高实验的能力。

摘要:生物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是落实生物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师实验能力培训的针对性,本文从教师实验研究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实验培训形式三个方面对250位中学生物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实验需求。结果显示:实验方案和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教师最为需要的;当地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教学组织是教师在操作层面急需熟练的实验技能;培训形式希望以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为主。

关键词:生物教师,实验研究能力,实验教学能力,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桔红,马瑞君.新课程背景下粤东地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5).

[3]刘天学.欠发达地区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培训刍议[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3).

篇9:2022培训需求调查表

摘 要 生物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是落实生物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师实验能力培训的针对性,本文从教师实验研究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实验培训形式三个方面对250位中学生物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实验需求。结果显示:实验方案和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教师最为需要的;当地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教学组织是教师在操作层面急需熟练的实验技能;培训形式希望以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为主。

关键词 生物教师 实验研究能力 实验教学能力 需求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继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后,实验教学已从辅助角色转变为生物教学的中心[1]。但教师实验能力的滞后成了阻碍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提高生物教师实验课程开展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2]。可目前专门为教师开设的实验培训课程较少,且成效不高[3],为了提高教师实验培训的针对性,本文对生物教师实验培训的需求做了问卷调查,以期为教师的实验培训提供实践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检索法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与确定;其次采用自制问卷经过预测筛除不合理选项完成问卷编辑,并随机抽取了海南省所管辖的18个市县250位初中生物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0分,有效问卷226份,回收率96%,有效率为94%;最后调查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人工核查方式进行统计,结果用图形来标识,并对图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样本

本次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男女教师比例接近1∶1;教龄一般都有5年以上,其中15年以上的居多,占43.6%,5~15年的34.9%;教师职称集中在中学一级和中学二级,占调查人数的82.9%;生物专职实验员只占2.7%。

3.调查内容

教师的实验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其中实验研究能力包括教师自身对实验材料的采集、实验仪器设备的认识与使用、实验玻璃器皿的规范操作、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实验教学能力包括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实验教学组织、实验教学指导、实验教学评价等合理组织各种类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是实验教学开展的前提,所以本问卷设计主要以教师在日常实验研究、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师在实验研究、实验教学以及培训形式方面的需求。

二、结果分析

1.生物教师实验研究能力需求

教师要完成实验教学的前提是个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上课前要清楚即将可能完成实验的原理、设计、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等,只有在对实验了解比较透彻的情况下才能掌控整个实验教学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感觉最困难的是对实验的设计(10%)和对实验的操作(56.6%),针对这两项再深入调查分析(见图2),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实验材料的选择(53.3%)和在实验操作中实验溶剂的配制(43.1%)方面的困惑显得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以往实验条件的不完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纸上谈兵,很少有机会到实验室当中进行动手操作,渐渐这方面的能力就开始退化模糊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实验教学量的增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验研究中较凸显,如何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和当地资源进行实验材料的重新选择,并制定出新的、可行的且能适合当地实验开展的方案,教师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2.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需求

实验教学能力体现在教师充分理解掌握实验操作的过程,在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教学环境整体情况分析后制定出最为优化的教学方案,并以这个方案为蓝本进行教学实践的诠释。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是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44.00%)和实验教学的组织(44.00%)。一个好的教学方案背后凝聚了教师丰厚的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对教材、实验目的、学生、教学环境综合准确的分析。实验教学的组织则更多体现了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比如课堂教学环节节奏的掌控、学生心理变化的洞察、教学的应变等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综合技能的灵活切换。

3.生物教师实验培训形式需求

图4显示教师以往实验能力的获得途径主要为学生阶段专业的学习(43.00%)、工作研究中自我的摸索(35.00%)、同行学习交流(13.00%)、短期培训(9.00%),可见教师在工作后能参与相关的实验能力培训的机会很少或从参与的培训中获得实验能力提高的成效不高。

图5显示在这种实验能力培训过程当中,受训教师最希望出任课程培训的师资团队依次为大学实验教师(65.60%)、一线的中学教师(51.37%)、学科教学论教师(45.00%)。大学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进行实验操作研究,比较能满足受训教师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指导要求;中学一线优秀教师相对比较熟悉中学教学的实际,相同的背景在教学培训中能为教师提供比较切合的案例示范;学科教学论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能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

图6显示受训的教师最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依次是实验操作(74.77%)、课堂观摩(69.72%)、案例分析(59.17%)。受训的教师都是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的成年人,随着课程改革为了适应当前的教学变化也学习过新的课程理念,单项内容的学习比较容易,但如何根据实际教学综合运用则需教师内化知识来分析,所以教师更希望从操作层面去分析感悟,提升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培训需求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实验研究与实验教学能力提高方面,方案的设计是教师最为需要的。其次,当地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教学组织是教师在操作层面急需熟练的实验技能。最后,教师职后从培训中获取实验能力提高的机会少,希望理论向实践操作运用能力转化的案例分析、课堂观摩与实验操作的培训模式。培训教师希望由大学实验教师、中学优秀教师和学科教学论教师来担任。

针对中学生物教师的需求,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增加教师实验培训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职后实验能力。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教学改革实施推进的保障,教师没有具备一定的实验开展能力,就是再理解教学改革的实质也无法顺利开展实验,所以要在生物教学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实验培训的内容,组建一些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实验开展经验的平台,例如,当地政府教育培训机构对当地生物教师学习小组的搭建,有利当地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校级之间的利用。

另一方面,培训内容与形式遵循成人学习规律,注重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教师实验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教师职后的实验能力的提高是面向在职岗位教师的学习,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教学中都带有各自的想法,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实验培训内容形式的设置方面更应侧重于教师实验知识的内化与运用,不是帮助教师解决“是什么”,这些教师通过发达的网络都可以搜集与理解,更多的是“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遇到不同的情况应该怎样去处理”,这才是教师比较迫切想获取的内化运用知识,而不是单单一节课的教法。所以在教学培训过程中我们只是以“一个案例”“一节示范课”“一个设计方案”为载体让教师感悟背后的为什么,并在多次的尝试操作运用当中去领悟提高实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桔红,马瑞君.新课程背景下粤东地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5).

[3] 刘天学.欠发达地区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培训刍议[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3).

[4] 韩素兰,王全乐.教师培训需求转化为培训课程的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

[作者:陈坚(1970-),女,海南琼海人,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史宏晖(1966-),女,湖北武汉人,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上一篇:本科体育论文下一篇:三年级期末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