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2024-06-17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共8篇)

篇1: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1.评价要素的设置

评价要素的设置,是对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由于评价对象为课程体系目标实际达成程度,因此选取课程体系目标作为评价要素。考虑到课程体系目标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的能力,因此可以参照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来选择评价要素。温卫宁等认为酒店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酒店的经营管理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职业生涯及职业发展的能力、应变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丁雨莲等指出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选用多基于专业性、工作经验、语言能力和个人素养等方面。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目标主要包括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实际操作知识和专业外语知识四个方面。其中每个目标的实现与否又取决于各门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样就构成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评价要素。评价要素集合为:

U={U1,U2 ,U3,U4}(1)

Ui={Uik}(i=1,2,3,4;k=1,2, …,nk) (2)

(1)式中,Ui代表U的子集,为各单要素。其中,U1 代表专业基础知识,U2代表经营管理知识,U3代表实际操作知识,U4代表专业外语知识。

(2)式表示子集Ui 中含有nk个评判因素,Uik代表各门课程。各单要素具体包括哪些课程,取决于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2.评语集合及评价要素权重子集的确定

在对要素开展评价时,主要通过衡量课程对学生的帮助程度来判断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根据评价决策的实际需要,将评价等级标准划分为“非常有帮助”、“较有帮助”、“有些帮助”和“几乎没什么帮助”四个等级。即评语集合为:V={非常有帮助,较有帮助,有些帮助,几乎没什么帮助}(3)

为了衡量要素的相对重要性,需要确定其权重系数。在确定各子集Ui权重(一级权重)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主要依据学生对各子集的重要性判断来确定权重。在重要性判断中,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分为5,4,3,2,1共5个等级标度,5代表非常重要,4代表较重要,3代表一般,2代表较不重要,1代表不重要。在学生做出重要性判断后,计算各子集重要性得分的均值,然后进行总和标准化,得出各子集权重。在确定各子集中要素的权重(二级权重)时,将各门课程对增强该类知识的客观作用视为相同,因此1/nk即为子集中各要素权重。

3.评判的实施

在模型评判的过程中,首先对子集Ui中的各门课程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评价结果,分别求出其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构成评判决策矩阵Ri,如果Ui中各门课程的权重集为Ai,则第i个子集Ui的综合评判结果为:Bi=AiRi=[bi1,bi2,bi3,bi4] (i=1,2,3,4)(4)

然后对4个子集Ui(i=1,2,3,4)进行综合评判,其评判决策矩阵R为: (5)

如果各子集的权数分配为A,则可得综合评判结果:B=AR(6)

最后依照评语集合,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综合评判结果进行判断,得出课程体系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评价结果。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

1.问卷调查概况

为了获取评价要素权重子集和评判决策矩阵,我们选取南京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06级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发放50份,有效回收45份,问卷回收率为90%。其中女生占88.9%,男生占11.1%。

2.问卷内容设计

问卷内容主要分为各项知识重要性和课程对学生的帮助程度判断两大部分。其中知识重要性判断依照前述的5个等级,对专业基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实际操作知识和专业外语知识进行判断。

课程对学生的帮助程度判断则依照评语集所确定的四个等级来评价。在具体操作时,首先,依据各门课程所侧重的目标,将所有课程分为四类,结果如表1所示。然后请学生评价每门课程对其帮助程度。

表1专业课程分类

类别 课程

专业基础知识 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旅游客源国概况旅游心理学 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美学

经营管理知识 现代饭店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餐饮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开发与规划

实际操作知识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导游业务旅游礼仪

专业外语知识 实用旅游英语

3.信度分析

所谓信度指的是一份量表所测分数的可信度。同一群被调查者在同一份问卷上多次填写的答案如果具有一致性,则表示信度高。衡量信度的方法中,以Cronbach α 系数应用较多。根据美国统计学家黑尔、安德森、泰萨姆和布莱克的研究,计量尺度的Cronbachα值大于0.7时,表明数据可靠性较高,当计量尺度中的项目数小于6个时,Cronbachα值大于0.6,表明数据是可靠的。此处我们对各类课程对学生帮助程度的评价结果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信度分析结果

课程所属类别 项目数 Cronbachα

专业基础知识 7 0.8225

实际操作知识 3 0.6760

经营管理知识 6 0.8417

(说明:由于专业外语知识方面,仅有《实用旅游英语》一门课程,故未做信度分析)

从信度分析结果来看,专业基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部分各门课程帮助程度判断的数据可靠性均较高,其中,实际操作知识方面的数据可信度虽然低于0.7,但由于其项目数为3,因此数据仍为可靠的。

4.评价要素权重子集确定

在一级权重确定过程中,依据学生的重要性判断结果,得出专业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专业外语知识重要性得分的均值,然后进行总和标准化,得出一级权重子集A为:A=[0.2496,0.2480,0.2480,0.2544](7)

由于此处将各门课程对对增强该类知识的客观作用视为相同,因此二级权重子集A1中各门课程权重约为0.143(1/7),A2中课程权重为1(1/1),A3中各门课程权重约为0.333(1/3),A4中各门课程权重约为0.166(1/6)。

5.综合评判

综合评判过程中,由学生依照评价等级标准对各门课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确定各子集中单要素的评判决策矩阵Ri(i=1,2,3,4)为:

(8)

对二级权重子集Ai和评判决策矩阵Ri进行合成运算,即可得到基于单要素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Bi(i=1,2,3,4),然后得出U中各子集的综合评价决策矩阵R。对一级权重子集A与综合评价决策矩阵R进行合成运算,得出课程体系

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B。

(9)

(10)

对照评语集,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该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总体上对学生较有帮助,因此课程体系目标实际达成程度较好。但评价结果同时也说明课程设置还有待完善。

三、课程体系完善建议

1.重视经营管理课程设置

在各项知识的重要性判断中,学生普遍认为经营管理知识重要性高于其他知识,其权重在四项知识中相对较高,为0.2544。这一结果的形成,与学生对自身发展方向的认识是密切联系的。在问卷调查中,笔者还调查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目标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95.6%的学生选择了中高层旅游管理人才。相对于中高层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要求,现阶段经营管理课程门数较少,因此建议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专业经营管理课程,如可以围绕旅游业中的某一行业(如酒店业)来设置相关的课程,着重培养该行业的专业人才。

2.适当增加操作技能课程

从学生对操作技能课程的评判来看,大多数认为此类课程非常有帮助。一般来说,学生进入旅游企业后,需要先从基层做起,然后再逐渐升至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从人才市场现状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操作能力较强,受到旅游企业的青睐,本科生则往往由于操作能力欠缺,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在继续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应适当增加操作技能课程,这样既有助于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其就业后较快地融入企业。

3.少量开设研究型课程

在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目标的判断中,有33.3%的学生认为培养研究型人才也是培养目标之一。企业的管理和专业的发展都需要研究型人才。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需要研究型人才去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尤其需要研究型人才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建设。综合来说,旅游行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需要人才具有一定的研究素养,这种素养的培养取决于多个方面,其中研究型课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温卫宁、林增学、黄国良,酒店管理人员专业人才素质观的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4(6): 103-105。

[2] 丁雨莲、陆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求职意向调查分析与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7(5): 133-135。

篇2: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摘 要: 通过结合中南林学院“森林工程”专业的深化改革,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 先后创办“起重运输工程”本科专业方向和“物流工程”专业方向, 年创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认为我国“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 应该工、管并重, 其中的工业工程部分, 目前只能参照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系统的划分, 设置带方向性的“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物流工程; 商业物流; 第三方物流; 重组; 课程内容体系

我国林业高等院校的“森林工程”专业, 是在“林业工程”类一级学科下设置的, 唯一直接为林区工业工程服务, 相关产业全部办在林区, 始设于1956 年秋的“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专业。当时,所设课程内容体系, 主要是围绕林业机械化木材采伐、运输和销售的体系, 设置各种课程, 主要包括了机械化木材采伐、储运、销售与伐区规划、管理、林区的道桥和土木建筑工程等课程; 进入20 世纪80年代, 中国几乎所有的国有林区, 先后步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境地, 原因是我国工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加速了我国森林的过量采伐, 特别是现代森林采伐技术进入高寒水源林作业, 对森林生态和水土保持的干扰尤为严重, 相应的教学主管部门,当即把“森林采伐运输机械化”专业改成了“森林工程”专业。“森林工程”涉及了多项林区生物工程和林区工业工程技术系统, 建立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时, 操作上十分困难, 以致改名多年以后, 基本上没有改变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 本科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中南林学院森林采运输工程, 实际上是艰苦条件下(伐区) 特殊物料(木材) 的起重运输工程, 因此建立了以“起重运输工程”和工程机械技术体系为主体的新的课程内容体系, 创办了“起重运输工程”本科专业方向, 有效地解决了这个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可见正确的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 是办好专业的关键之一。

20 世纪90 年代末期, 我们又根据木材的机械化采伐、运输和经销的本身, 就是商业物流中的系统工程, 林区作为商品材的生产基地, 按照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 以需求带动销售的理论, 建立了一个以林区物流工程技术系统和林区工业工程技术系统并重为主体的, 现代“森林工程”课程内容体系, 不但有效解决了这个专业的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区木材采伐过量和实施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为创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方向, 我们又建立了一套以物流工程技术系统和起重运输工程技术系统并重的“物流工程”专业方向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从2002 年开始, 向社会输送了第一批“物流工程”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 同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物流工程”方向博士生, , 学院被批准创办“物流工程”本科专业。

从这几年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反馈的情况看, 他们的就业和工作情况都很好。目前, 我们正在研究、建立“仓储工程技术系统”专业方向或“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方向, 主要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的,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探讨如何制定我国“物流工程”大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等问题提出我们的论证想法。

1 现代“物流工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商业“物流”, 属人为物流, 也是自从有商业活动以来, 哪里有商业, 哪里便有商业“物流”,商业物流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便可称之谓“物流工程”。在传统的商品经济中, 商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降低商品加工成本和商业经营成本上, 对商业中的“物流工程”很不重视, 直到他们商品的加工成本降低到了极至, 交易利润达到了最高, 才开始寻找这个“第三利润”的源泉, 提到了“物流”和“物流工程”的概念。1901 年J . F. Growell 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 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的各种因素, 标志着传统商品经济的只重视产品加工成本, 向开始注重视商业“物流”成本的转变; 商家重视物流的初衷, 也只是力图通过降低“物流工程”中的成本, 以此寻求更多的利润。经过实践证明, “物流工程”远远超出了它所获得的直接的经济效益范围。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第三方物流”的出现, 以及20 世纪90 年代“供应链管理”的逐步形成, “物流工程”的真正价值, 才被逐步显现出来。

(1) “商业物流”, 包含着卖方的“销售物流”,买方的“采购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等。在传统的商品经济中, “物流工程”只有卖方的销售物流和买方的采购物流, 它们作为生产厂家或销售商的附属行业, 使厂家或商家从事并非其专长的业务。为增强竞争能力, 厂家、商家实施的是纵向一体化的管理, 单纯从降低成本考虑, 不可能充分发挥“物流工程”的作用, 也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工程”理念。

(2) 20 世纪80 年代, 出现了“第三方物流”,标志着当时的社会、经济, 已经发展到了开始出现重大经济、社会、结构的重组, 传统商品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深刻转变的重要时刻。

“第三方物流”, 在我国被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模式”, 表明它与生俱来, 便是为顾客服务的`, 面对商品的供方、需方, 都是它的顾客; 面对厂家、商家, 它都必须了解他们的需求, 它不是拥有商品, 而是通过服务获得利润。所以它还必须将需方的需求信息告诉供方, 尽可能满足需方的要求, 与供方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与需方也是利益一致的合作伙伴; 形成了一支凝聚商家、厂家、供方、需方合作, 共同活跃流通领域, “送货上门”、“顾客第一”的新理念,这对于传统商品经济的“竞争”理念, 是一种极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

篇3: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1. 缺乏特色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意味着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内容的传授, 学校教育要培养何种规格人的问题。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但由于旅游学科的不成熟和复杂的依托专业背景, 目前许多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准, 有些教育机构主持制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专业特色已经淡化到难以识别的地步, 各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存在很大差异。如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13门主干课程, 在不同院校的开设程度不一。据笔者对收集到的32所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 (有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地域) 的教学计划分析, 13门课程都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的只有2所, 最少的院校只开了3门, 有些院校则把一些专业主干课程设在选修课中, 各院校之间缺乏统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主体课程, 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位课程。从中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统一性不够, 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缺乏明确的核心主干课程, 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旅游活动是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地域空间展开的,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都各具特色, 旅游业的地域分异和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因此, 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关注专业统一性的前提下应体现一定的地域性和特色性, 将与本地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业发展等相关的内容列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形成地方特色课程。但目前许多高校 (包括地方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乡土旅游课程和教学内容, 学生毕业后对本地的旅游状况不了解, 岗位适应期较长。

2. 内容重复, 逻辑性不强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背景复杂, 大多起源于地理、英语、历史、中文、经济等专业, 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依附专业和学科的痕迹, 与原有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过多, 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严重, 这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使学生缺乏应有的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 也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先修课和后续课顺序的颠倒, 逻辑性不强, 不仅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也使教学体系本身散失了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3. 因人设课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师资和专业背景的原因, 一些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时, 往往会忽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专业特色, 考虑更多的是哪些教师能上什么课或哪些教师想上什么课, 而不是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因人设课现象较传统专业更为严重。因人设课也是造成部分教学内容重复的原因之一。

4. 实践环节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 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根据对部分院校教学计划的分析, 各校均在第8学期安排毕业论文设计, 时间都为6周。但是其他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论从实践内容上还是从时间安排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上存在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 一是实践学时不足, 旅游本科实习多为2~3个月, 最多半年, 二是实践内容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旅游本科教育既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验室, 更没有像瑞士洛桑等国外旅游院校“前院后店式”的办学条件, 而一些旅游企业则对旅游人才培养舍不得投入, 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 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而且大多数旅游专业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属于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 因忙于写论文和找工作, 根本无心实习, 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而海外旅游院校则具备相当好的实习体系。如欧洲某旅游院校学生在一年级、二年级和毕业之前分别有9周的入门级实习、8周的服务实习和16周的管理级实习, 而且学生入学之前必须至少要有9个月的本行业工作经历。专业设置以综合广泛著称的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对4年制的本科大学, 要求在4年内必须有800学时的实习。瑞士、法国的旅游管理学院授课与实习时间各占一半, 且大部分实习时间在一些联合饭店, 实习后写出报告, 并要求指出该饭店经营过程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经过如此全面的实习之后, 再加上大量的专业知识, 学生毕业之后便可直接担任管理人员。而我国的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可能才第一次接触饭店工作, 只相当于人家的第一或第二阶段, 毕业后还要从头做起。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思路

1. 明确培养目标, 力求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统一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原则, 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 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 操作能力较强,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中高级应用性人才。正确引导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 使学生明白熟悉基层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是成为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基础。加强课程理论研究, 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必开的、能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专业课程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与此同时, 针对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 各高校可以针对地方实际或学生就业的领域, 开设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 使学生毕业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创造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或挂职实习、交流与进修学习的条件, 使他们能深入到旅游实践的第一线, 以了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态势。同时, 也可聘请一些水平和能力比较突出的旅游行政人员和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教学, 形成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其次, 中老年教师应更新原有知识结构, 构建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年轻教师应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以科研促教学, 做到教学科研相长。

3. 加强实践教学, 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实践与技能课程既包括最基层服务技能的掌握, 也包括职业意识的培养, 行业、企业管理环境的熟悉, 对旅游业经营活动中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对旅游行业实际管理活动的考察与见习。实践教学需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的设计来完成, 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在本科阶段实践时间可以安排1学年, 大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 (1) 旅游资源考察实习; (2) 导游实习; (3) 饭店服务实习; (4) 旅游企业管理实习。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征, 以及我国高校旅游专业办学经费少、缺少类似瑞士洛桑等国外旅游院校“前院后店式”的办学条件等状况, 应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教育资源, 形成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产学合作, 使学生完成旅游业各部门、从服务到管理各层面的实践锻炼。

4. 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应从培养目标的确定开始, 以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教育的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课程观为指导, 体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 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素质, 促进个性发展和增强社会适应性。为此, 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 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整合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素质提高课程模块”, 构成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按照“前期趋同, 后期分化”的基本思路, 使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现两个一致 (即基本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相对一致) 和两个分化 (即素质提高课程分化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后期分化) , 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图) 。

第一学年以基本素质课程为主, 要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突出外语、计算机等素质技能的教学。第二学年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为主, 打破学科界限, 构建宽泛的基础知识结构, 为专业学习提供知识和能力的生长点。第三、四学年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平台的基础上, 开设专业方向课程, 学生可通过专修三大专业的主干课程扩大专业口径, 并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 形成一专多能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素质提高课程可以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爱好自由选择。4次大的实践活动可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循序渐进地设置:旅游资源考察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结束, 利用暑假中两周左右时间进行;第二学年暑假安排一个月左右时间进行旅行社与导游业务实习;第三学年结束, 进行四个月的饭店服务实习;旅游企业管理实习可放在第八学期, 时间为两个月左右。

参考文献

[1]旅游本科规模:是发展还是限制?[DB/OL].最佳东方网页.http://guanli.veryeast.cn/guanli/112/2007-5/13/0751322153184742.htm

[2]申秀英阳琴: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7 (2) :139—142

[3]吴必虎胡晓芬等:中国旅游教育体系的结构研究[J].桂林旅专学报, 1998, 9 (3) :65—71

篇4: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特点;教学体系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后,同年11月温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科技界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出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就包括物联网关键技术。在此背景下,为积极参与“感知中国”及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扩大在物联网领域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2009年9月全国高校首家物联网学院在南京邮电大学成立。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全国众多高校积极申报,最终全国共有37所高校获准开设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专业。

一、物联网涉及的关键技术分析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对现实物理世界进行感知,通过网络传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决策,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无缝对接,达到对物理世界进行管控、决策的目的。物联网产业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为主的感知制造业,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传感器网络设备制造以及机器到机器(M2M)网络设备制造等为主的基础网络制造业和提供网络传输、信息处理以及运营服务等的应用服务业等。因此,物联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关键技术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最底层,主要负责物品的标识、信息感知采集,主要是由基本的感知器件完成,包括RFID、二维码、传感器、红外感应等。该层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射频技术、传感器技术。

2.网络层关键技术

网络层负责物联网感知层感知信息的接入、融合、交换与传递,在物联网三层架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实现数据交互、物物相连的关键。物联网最终将实现异质网络互联互通,因此通信技术将是网络层的核心技术,包括蓝牙、ZigBee、WiFi、GSM、CDMA、GPRS等相关技术。

3.应用层关键技术

应用层对经网络层传输过来的感知信息进行处理,主要由业务支撑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网络管理和信息处理平台等构成,共同完成信息的计算、分析、存储、挖掘等功能,供用户使用和决策。核心技术包括云计算、中间件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检索以及虚拟技术等。

二、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关系研究

1.正确处理好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关系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型、交叉型、跨学科的新型学科,涉及信息的感知、处理、传输、应用等关键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以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专业知识涉及通信、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安全等多个专业,目标在于培养掌握多学科基础知识和物联网相关理论、技术,适应物联网产业需要的应用、开发、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社会对于物联网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非常大,但各个行业需求所涉及的领域各不相同,有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农业、智能水利、智能安防、智能服务等各个领域。因此,各高校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定位清晰,不然培养出来的人可能是懂得多但是不精,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2.正确处理好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和其他相关专业教学体系的关系

现在许多高校将物联网工程专业挂靠在计算机学院、通信学院等相关院系,或在计算机学院或通信学院等相关院系基础上成立物联网学院,拟开设十几门冠以“物联网”技术的课程,脱离计算机、通信相关专业的相关教学体系。笔者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有待商榷的。从物联网技术背景来看,通信、计算机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物联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自动控制、数学和物理公共学科、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等多种学科紧密结合,在具体技术应用中的产物。因此要正确处好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

3.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的关系

国内高校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每所高校在相关的学科建设方面都有各自的强势学科、优质师资以及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有别于其他高校的教学特色。例如南京大学在计算机系统教学和体系结构研究方面具有优势;东南大学在RFID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具有优势;北京邮电大学在WSN应用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各个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专长的方向进行教学和研究,形成不同的物联网工程专业特色。

在物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培养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要能够满足社会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体系设计、课程设置上紧跟物联网技术发展、企业需求、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沈苏彬,范曲立.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

[2]赵海霞.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0.

[3]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

[4]钱红燕,陈兵,燕雪峰.物联网教学实践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

篇5: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为旅游业培养了大量旅游专业人才。但目前我国旅游教育仍存在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现象。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关键词] 旅游管理 课程体系 优化

1979年,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成立,标志着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开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以国家旅游局为领导核心,以南开大学、西北大学、杭州大学和中山大学为龙头的全国高等旅游教育的格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受旅游业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和人才需求的影响,许多院校也相继在原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或新建了旅游系或专业,使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进入一个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到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641所,其中高等院校770所;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73,757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97,365人。近30年来,高等旅游教育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旅游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但同时,仍存在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两大突出问题。一方面,在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转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的空缺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以致出现了对“旅游本科规模:是发展还是限制?”的疑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1.缺乏特色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意味着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传授,学校教育要培养何种规格人的问题。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但由于旅游学科的不成熟和复杂的依托专业背景,目前许多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把握不准,有些教育机构主持制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专业特色已经淡化到难以识别的地步,各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存在很大差异。如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的13门主干课程,在不同院校的开设程度不一。据笔者对收集到的32所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有不同专业背景和不同地域)的教学计划分析,13门课程都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的只有2所,最少的院校只开了3门,有些院校则把一些专业主干课程设在选修课中,各院校之间缺乏统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主体课程,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位课程。从中反映了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统一性不够,专业特色不够明显,缺乏明确的核心主干课程,影响学生专业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旅游活动是凭借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地域空间展开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使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都各具特色,旅游业的地域分异和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因此,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关注专业统一性的前提下应体现一定的地域性和特色性,将与本地旅游资源及开发、旅游业发展等相关的内容列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形成地方特色课程。但目前许多高校(包括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缺少乡土旅游课程和教学内容,学生毕业后对本地的旅游状况不了解,岗位适应期较长。

2.内容重复,逻辑性不强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背景复杂,大多起源于地理、英语、历史、中文、经济等专业,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依附专业和学科的痕迹,与原有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过多,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严重,这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使学生缺乏应有的系统的旅游专业知识,也会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先修课和后续课顺序的颠倒,逻辑性不强,不仅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也使教学体系本身散失了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3.因人设课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师资和专业背景的原因,一些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忽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专业特色,考虑更多的是哪些教师能上什么课或哪些教师想上什么课,而不是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人设课现象较传统专业更为严重。因人设课也是造成部分教学内容重复的原因之一。

4.实践环节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根据对部分院校教学计划的`分析,各校均在第8学期安排毕业论文设计,时间都为6周。但是其他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论从实践内容上还是从时间安排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上存在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一是实践学时不足,旅游本科实习多为2~3个月,最多半年,二是实践内容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旅游本科教育既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模拟实验室,更没有像瑞士洛桑等国外旅游院校“前院后店式”的办学条件,而一些旅游企业则对旅游人才培养舍不得投入,把实习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学生到企业实习多是充当劳动力的顶岗实习,无法进行换岗实习和管理实习。而且大多数旅游专业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属于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因忙于写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无心实习,使毕业实习流于形式。而海外旅游院校则具备相当好的实习体系。如欧洲某旅游院校学生在一年级、二年级和毕业之前分别有9周的入门级实习、8周的服务实习和16周的管理级实习,而且学生入学之前必须至少要有9个月的本行业工作经历。专业设置以综合广泛著称的康奈尔酒店管理学院对4年制的本科大学,要求在4年内必须有800学时的实习。瑞士、法国的旅游管理学院授课与实习时间各占一半,且大部分实习时间在一些联合饭店,实习后写出报告,并要求指出该饭店经营过程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经过如此全面的实习之后,再加上大量的专业知识,学生毕业之后便可直接担任管理人员。而我国的许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可能才第一次接触饭店工作,只相当于人家的第一或第二阶段,毕业后还要从头做起。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思路

1.明确培养目标,力求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统一

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坚持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辩证统一的原则,面向旅游宏观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操作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中高级应用性人才。正确引导学生对“管理人才”的理解,使学生明白熟悉基层工作和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是成为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基础。加强课程理论研究,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必开的、能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专业课程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特色。与此同时,针对旅游业的地域性特征,各高校可以针对地方实际或学生就业的领域,开设适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使学生毕业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岗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篇6: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6结束语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直接拉动了物流量的持续增长;而产业集聚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同步派生更多的物流需求。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需要一大批物流人才,培养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高水平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皖江城市地区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方法和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框架,构建完整的、适用的课程模块,以培养地区经济建设所需的应用型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朱中华.论新世纪高校课程改革趋势[J].煤炭高等教育,(3):60-61.

[2]彭勃.长三角地区需求物流管理专业模块化体系构建研究[J].管理观察,(11):99-10

篇7: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因此,高校需要对物流人才培养重新定位,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以适应人才需求新的变化趋势。这是一个需要摸索的过程,本文选取世界上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比较发达国家高校,比较其与我国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发现我们的不足,从而提出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优化改进的方向。

1资料选取

篇8: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

(一)课程体系优化改革是适应新形势、新政策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旅游教育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五百余所普通高校开设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数量已达到了十二万之多。国家对旅游专业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在2012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一直以来隶属于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下属二级学科旅游管理升为一级学科,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单独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类,含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专业,使旅游管理专业类升级,与工商管理类并驾齐驱。这一学科归属的改变和旅游管理类专业名称的确定要求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更为科学的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因此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有必要重新审视、深入研究优化传统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二)高层次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托科学、优化的课程体系设计

新世纪,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需要的旅游人才是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就业率、就业质量双低、流动率高的现象,缺乏核心竞争力,既没有高职生的技能优势又缺乏研究生的理论研究优势,处于尴尬的处境,综合素质结构体系难以适应旅游业的需要。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课程体系内容重复陈旧,设置不科学是其根源所在,因此作为高等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之地,本科旅游教育院校亟待建构优化合理的课程体系及科学的教学实施策略,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指导思想

通过对已有课程体系理论基础的梳理,在立足素质教育及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并结合旅游专业自身特点,提炼出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课程体系优化设计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参与性,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重视人文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双基教学,教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课程体系设置则要从面向旅游职业能力扩展到面对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考虑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特色

旅游从实践上涉及食、住、行、游、娱、购各个环节,从事职业比较广泛,流动性较大,是涉及地理、历史、文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复杂性的特点。课程体系的优化应综合考虑旅游专业自身的专业性质和特殊性,突显实践性、技能性、综合性。隶属于管理学门类之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还要考虑到其上级门类学科管理学,打好管理学门类的理论基础。结合旅游行业及学科自身特点和国家对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笔者将优化的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扎实、广博科学文化知识和旅游管理、经济等方面知识,能在旅游管理部门、景区、酒店、旅行社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具有高素质、复合型、综合型职业能力的一专多能高级旅游人才。

(四)厚基础、活模块、项目式的课程模式

以宽厚的基础知识,灵活的模块设置,项目式课程模式优化组合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学科通识基础理论课程体现厚、宽、综合的原则;专业基础课程和方向领域运用项目式课程,体现精而少的原则,总体上以通用知识技能和管理学学科为根基,将三大方向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确立宽口径,精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注重综合职业能力与精炼旅游专业能力的培养。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在系统梳理审阅有关课程体系文献资料,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上述科学理念为指导,利用模块项目形式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总体由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学科通识基础知识领域、专业基础理论领域、专业方向领域、实践操作课程领域等六领域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专题课程、项目课程四类课程优化组合而成。必修课程体系结构见表1。

(一)分科课程构成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领域

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领域在传统学科就业指导、哲学、法律基础、职业道德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生活礼仪课程,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在其他学科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一名教师教授一门课的做法,采用讲座、专题的形式进行,不同的教师负责不同的专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亦提高了教师的备课积极性,使学生在不同风格教师的熏陶下,道德人文素养与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二)综合课程构建学科通识基础知识领域

学科通识基础知识领域包括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等七门课程。该领域是学科的基础,要求学生对整体知识体系有深入的掌握,奠定厚、宽的基础理论,将相似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设置综合课程,例如管理学课程是普通管理学与饭店管理课程相整合的综合课程,在普通管理学中融入饭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教学时数上由48学时增加到64学时,这样既能有效避免课程内容的繁杂重复问题,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科间联系,使理论、实践相结合,通过酒店实例使学生深入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必须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保证教师通晓旅游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理论知识,确保教学质量。

(三)项目式课程覆盖专业基础理论领域与专业方向领域

传统的课程体系执行分科制,教学目的不明确、学科间知识严重重复,例如导游实务、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概论课程中均有导游服务规程部分内容,由于教师间缺乏沟通,内容重复讲授,造成时间资源浪费,效果不佳。新构建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式课程覆盖专业基础理论领域与专业方向领域,专业基础理论领域包含历史、地理、语言与表达、艺术与审美四个模块,17个项目名称,专业方向领域包括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3个模块,35个项目名称,以灵动的模块项目式课程设置方式,避免了学科间内容重复,节省学生时间、精力,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教师教学目标明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以保证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体现专业课设置精而少的原则。

(四)三级逐层驱动的实践课程体系

依据实践课程内容、层级的不同,将实践课程体系分为认知实习、课程实训、生产实习的三级逐层驱动的实践课程体系,即大一设置赴酒店、旅行社参观考察项目课程,开设最基础、最简单的认知实习,大二、大三进行模拟导游、饭店技能等课程实训模拟练习,大四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和相关知识后到旅游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设置理论联系实际的生产实习课程。

(五)专题课程、分科课程共筑选修课程项目领域

选修课程以专题课程及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专题课程即围绕特定的主题组织知识经验的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性、前瞻性的专业知识。选修专题课程设置信息搜索能力提升、应试技巧等大量专题,分科课程设置音乐欣赏与演唱、摄影技巧、食品营养与卫生、教育学原理、旅游教育、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酒水知识等20门课程共528学时,以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多元兴趣。充实灵动的选修课程体系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确保专业知识的系统性。

(六)课程实施顺序与课时比例优化组合

课程顺序设置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兼顾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按照先一般,后具体、由简到繁、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由实物认知到独自操作循序渐进地进行构建与实施,大一设置有关道德法律等基础人文修养的课程,大二、大三主要设置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大二偏理论、大三重实践,大四是实践操作课程,主要设置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课时比例方面,必修总学时累计1776学时,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领域、学科通识基础知识领域、专业基础理论领域、专业方向领域、实践操作课程领域课时百分比分别为16%,22%,30%,14%,18%,体现厚基础,精专业的原则。

精简重复内容,提炼核心课程,重组综合课程,增设缺失课程,优化组合课程开展顺序,多维度、多视角优化课程体系,使其更趋完整与科学,是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有益尝试,期望为旅游院校提供借鉴与指导。

摘要: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旅游学科改革的新政策对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优化改革提出迫切要求, 为此, 该专业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理念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 构建了学科通识基础知识领域、专业基础理论领域、实践操作课程领域等六项领域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专题课程、项目课程四类课程科学组合的课程体系优化方案。

关键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罗兹柏, 罗有贤.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旅游学刊 (教育增刊) , 1997 (8) .

[2]汪京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嘉兴学院学报, 2005 (10) .

上一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下一篇:村副主任竞选优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