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谚语

2024-06-18

歇后语、谚语(精选8篇)

篇1:歇后语、谚语

谚语,是口头讲说的具有深刻含义的定型化语句。谚语所包含的民众知识最丰富,常被人引用为说话的论据。

谚语和民谣的区别:

一、从整体结构上看,虽然二者都有篇幅短小的特点,但是谚语更为短小,一般只有一句的完整语气。最简练的谚语只有五六个字,如“春打六九头”、“春雨贵如油”等。有些谚语由两个或三四个小句组成,但这几个小句是用一句话的语气一气呵成的,如鄂西谚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民谣也有一两句的作品,但是五六句以上的居多,而且通常有几个语气完整的句子,如我国北方流行的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更牛遍地走”。

二、从内容上看,谚语讲述某社会集团或特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规律、经验等,带有一定的哲理性。民谣的内容一般针对特定背景、场合的事情来咏唱,许多民谣带有较强的时代性或短期性。如“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等。

谚语的特点:

一、意味深长。

二、表述巧妙。

三、形式精练。

谚语得具备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括。

歌颂类型的谚语: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蒙古族)百姓齐,泰山移。

批判类型:

人面逐高低,世情看冷暖。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劝诫类型:

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小不忍,则乱大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满招损,谦受益。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多行不义之必自毙。

生产类型: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大雪兆丰年。

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天气类型:

水缸穿裙山戴帽,灶灰结圬雨来到。初雷响声偏西南,秋季雨多雨连天。立秋前后降雨点,白露期间地不干。

1、谚语与比喻

谚语大部分是用比喻的方法构成的,比喻是构成谚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应用比喻,不仅能使谚语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表达含蓄,产生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的语言效果,可以说,没有比喻就没有谚语,比喻是谚语的生命。

1)、语句层面的比喻

此类形式上的比喻句,包括明喻、暗喻两大类,明喻式谚语有本体,有喻体,有喻词;暗喻式谚语也有本体,喻体,没有喻词或者用“是”、“等于”等词语联结本体和喻体。它们有相同的结构形式:

① 单句式

例如,“兵败如山倒”,“救兵如救火”,“伴君如伴虎”,“军令如山倒”,“人心不似长流水”等,有本体,有喻体,有喻词。“如”“似”,结构上为一般单句,本体和喻体都是词。又如“车辙是路引”,“有病方知健是仙”,“失败是成功之母”,“丑妇家中宝”,“人生一盘棋”等,前三句用“是”字联结本体喻体,后两句干脆省略了喻词,是典型的暗喻式谚语。

② 单句延伸式

有的比喻不只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比喻后面还有延伸的部分,这部分和喻体有意义上的联系,实际上是形象地阐明和深化本体的,显示本体的固有特征,并且进一步展示喻体。例如“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众人是杆称,斤两称分明”前句明喻,后句暗喻,都对喻体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③ 双句单比式

即本体和喻体都是句子结构,一个结构表示本体,一个结构表示喻体,合起来是比喻结构的整体。而双句结构的暗喻,多半是不用联结词语。例如,“时间一分,贵如千金”,“时间好似河流水,只能流去不流回”,“隔夜茶,恶如蛇”,“人到难处,就如虎落深坑”,“读书不讲,隔靴搔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恶人心,海底针”等,前四句为明喻,后三句是暗喻,都是本体在前,喻体在后。

还有另一种形式,即喻体在前,本体在后,没有喻词。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喻体引出一个本体,如“劈柴看柴纹,讲话凭道理”,“大浪当前不可抛桨,大敌当前不可抛枪”,我们称之为引喻,往往先说前句后引出所喻之物,类似于比兴。

④ 双句双比式

就是说双句结构的每一个单位都是一个比喻,或并列或连用,具有对比映衬的作用,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等,这些都是结构完整的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喻词,结构之间相互并列;而另一类“画皮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口是风,笔是踪”,“勤俭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结构上对称,意义上对比或连用,属于暗喻式谚语。

⑤ 双句延伸式

例如,“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张张薄”,“局局新”为延伸部分,进一步来展示喻体“纸”和“棋”的。再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它的延伸部分就是“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两类不同形式的延伸。2)、语义层面的比喻

许多比喻构成的谚语,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有了固定的意义,人们不觉得它们是一种比喻了。这类谚语形式上不是比喻句,没有本体,没有喻词,但有固定的比喻义,修辞学上称之为“借喻”。借喻式谚语就是借助某些客观的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事理,这类谚语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 单句式

一个单句阐述一件事情,是谚语的语表意义,相比之下,人们对它并不重视,重视的是比喻义,即本体。例如:“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办事不需要大人物动手;“枪打出头鸟”,比喻人不可过于显示自己;“浅池难养大鱼”,比喻任何事不能过于勉强,这些以生活经验喻人世规律的谚语,长期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运用,意义早已约定俗成,但并不说明喻体本身不重要了,我们必须明确,没有喻体,也就没有本体。

② 双句单比式

即两句话构成一个喻体来说明本体。例如“不如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险境就达不到目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喻做事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前一句为假设关系,后一句为并列关系,单句不成意,两句话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喻体。

③ 双句双比式

两个比喻句说明同一个道理,喻体有两个,而本体只有一个,例如“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比喻在容易引起误会的场合要避嫌;“泥鳅掀不起大浪,跳蚤顶不起被窝”比喻力量弱小者成不了大事;“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比喻单个人的力量弱小;“莫学灯笼千只眼,只学蜡烛一条心”比喻做事情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④ 多句单比式

谚语句式整齐,两句四句的居多。此类形式以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喻体并列,每个喻体单独都可以作比喻的本体,但前几个喻体同时出现,既突出了本体又增强了语势。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丝成缕,积水成河”用来比喻恒心和积累,说明积少成多的道理;还有不少的“四最”谚语也是如此,如“四最红”即“庙上的门,杀猪的盆,关公的脸,火烧云”;“四最热”即“铁匠炉,开水壶,开了锅,入了伏”,都说明了这一点。

以上从形式和内容上将谚语比喻分成几大类,实际上有的还可以再细分,同时,关于延伸式特别是单句延伸式,此类形式并不是很多,多接近口语化,符合口头流传的特点。

2、谚语与对偶

除比喻外,对偶也在谚语中被大量采用。一般而言,对偶分为宽式和严式两大类。宽式对偶是宽松的、不严格的对偶,只需要同类词相对,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不讲究平仄,不避免同字,甚至可以半对半不对,此类在谚语中比比皆是,例如: 渔人观水势,猎人望鸟飞。莫生懒惰意,休起怠荒心。

其中,“观”、“望”分别是同义词,它们把前后两个部分的意义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更加鲜明地表达意义,而“莫、休”,“生、起”,“懒惰、怠荒”,“意、心”也分别是同义词,构成同义反复。

但严式对偶是相当严格,相当工整的对偶。要求同类词的小类相对,如平仄相对,避免同字,结构一样,意义紧密相关等,即所谓的工对。谚语对偶从内容上细分下来,可分出正对、反对、串对等几类,分别来看:

① 正对,即相类似的事物之间的对偶,语义上相同相近。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中,“海阔”和“天高”,“凭”和“任”,“鱼跃”和“鸟飞”,词义相应,词性相同,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又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等也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连的工对格式。它们前后两部分互补互衬,都是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再加上有些近义词的选用,如上几例中的“凭”和“任”,“遥”和“久”,“知”和“识”等,既避免了了用词上的重复,又使词语显得参差错综,富有变化。

② 反对,即相反事物之间的对偶,语义上相反相成,多是通过映衬和对比来突出语义。例如: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穷在路边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这种对偶形式,通过真假、善恶、难易、贫富、得失、祸福等矛盾对立的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的实质。它们形式上整齐匀称,声韵和谐,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③ 串对,又叫“流水对”即语义上相连相承,存在着因果、条件、假设等关系。如: 农民不种田,城里断炊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百年大计,育人为本。此类格式的谚语前后相承,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同时,谚语中的对偶流传几千年,也表现出鲜明的特点。就语法而言,谚语对偶存在着丰富多彩的省略现象,有的没有主语,有的省略谓语,有的省略介词,有的干脆只留下主干词等等。这种对偶,严格来说是宽式的种,形式灵活,句式简单,不受语法规则的严格限制。具体来看: ① 无主句 不显山,不露水。治久必乱,合久必分。

前者省去了主语“人”,后者用于社会现象,无法补出主语。② 省略谓语

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

上句省略“燃”,下句省略“锁”,把谓语补出即“进门燃一把火,出门锁一把锁”,指单身汉独自一人过日子。③ 省略介词

东耳朵进,西耳朵出。

看起来象主谓结构,实为句首省去了介词,补全起来即是“从东耳朵进,从西耳朵出”指一句话也听不进去。④ 以词语代句子 篮中鱼,阱中虎。绵中针,肉中刺。

此外,谚语中还广泛运用了夸张,对比,双关,拟人等多种辞格,它们各具特色,为谚语增添了无穷魅力。夸张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指人宽宏大量,能容人容事;对比如“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双关如“给个棒槌作针”,“针”谐“真”,比喻把别人的敷衍认真地当件事来对待;拟人如“太阳早发笑,大雨淋破庙”,借代如“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楼”,“门楼”代门第高的人家等等,显示出独特的艺术色彩。

歇后语,又叫俏皮话,是一种由近似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较为定型的趣味性语句。前一部分,说出一个譬喻性的语言片段,是起语、引子,以让人猜测的方式引出后一部分,称之为逗引部分;后一部分是目的语,既是对前一部分的字面解释、注解,也是说话人的真意所在,称之为注解部分。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的特色:

一、海阔天空的内容。

二、幽默诙谐的风格。

篇2:歇后语、谚语

歇后语: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歇后语:班门弄斧------不自量力

歇后语: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装模作样

歇后语:螳臂当车——不知自量

歇后语: 百米赛跑--分秒必争;争分夺秒;急起直追

歇后语: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歇后语: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歇后语: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歇后语:囫囵吞枣——难消化

歇后语:囫囵吞枣——不知滋味

歇后语:水中捞月------空欢喜

歇后语:水中捞月------白费力

歇后语:水中捞月---一场空

歇后语:水中捞月--可望而不可及

歇后语:飞机上放鞭炮——响得高

歇后语:飞机上放鞭炮———空想(响)

歇后语:飞机上放鞭炮——高声(升)

歇后语:曹操杀华佗——恩将仇报

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

篇3:成语、谚语与歇后语之联系

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韵律协调性等特征。内容上反映的多是古代事物;新创的很少,形成时间也多是上古时代;语言形式上,保留不少古代汉语语音、词义、语法现象。成语的意义往往并非其结构成分意义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破釜沉舟”,表面是“砸破饭锅沉下船”,实际是“下定决心干到底”。由此可见,成语的实际含义具有整体性。

成语的固定性表现在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增减其中成分。如“任重道远”就不能变成“道远任重”或“任重路远”。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灵活应用,如:“揠苗助长”中的“揠”由于较难书写,也不便理解,就换成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字“拔”。谚语、歇后语却没这样严格要求,它们可以增加、减少字,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句子,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

成语大多数是“四字格”,大多是音节整齐、诵读时结构两两相对。“一衣带水”本是“一衣带”那么宽的“河水”。事实上这种情况有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同汉语语言片段双音节化有相当的关系,读时二字一顿几成惯例。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绝大多数成语都使用了这种节奏。但也有少数“非四字格”的,如“莫须有、迅雷不及掩耳、牛头不对马嘴”。

成语的来源:神话寓言: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 ;历史故事: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 ;口头俗语:众志成城、千夫所指。

成语的结构:主谓结构:德才兼备,夸父追日;述宾结构:异想天开,横少千军;并列结构:(一)两部分并列。从两部分意义关系上分析:a.重复。两部分意义基本是一样的:万紫千红,欢天喜地;b.承接。后部分承接前部分而来,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如:过河拆桥,水到渠成。(二)四个词素并列:青红皂白,生老病死。

然而谚语与歇后语没有这种规则性,很难对他们进行分析结构。

郭绍虞:“认为谚语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主于知’,来源于‘民众’,或是经过几个人修改的结果,即融合多数人的经验,或是‘只借口头引述以为流传’,是无法知道作者的。谚语‘重真’,表现在观察社会‘以世态人情为材料’,对于人的‘处事理事’有指导能力。”由于谚语内容包含经验的总结,所以可拿来作论据,具有某种科学性,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是谚语的本质特征,像“庄家要好,犁深肥饱。”⑴语言形式比较对仗、工整、讲究和谐,有韵脚,是个完整的句子,大多数是复句,亦有单句,这与成语有了一定的区别,成语只是叙述一般的客观现象,表达一种概念,没有训诫功能。

谚语有以下几类:

农谚:麦子胎里富,种子六成收

气象谚: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规诫谚:打蛇要打七寸

生活常识谚:急走冰,慢走泥

成语与谚语不同,成语书面性强,具有经典性,多出自古权威的著作。谚语口语性强,多流传于人民群众中口头语言中。与歇后语有较相似的特点。“谚”:《尚书·无逸》:“俚语曰谚”可见传统的观念,“谚”就是俗语,由于谚语切合人的日常生活,明白易懂,容易明了,大半有韵,便于记忆。例如:肉包子打狗,自作自受。

成语与谚语形式之间的比较如:

见异思迁饮水思源

一山望那山高喝水不忘掘井人

虽然说谚语、成语在词句上都比较固定,但成语比谚语更加定型化。如: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众志成城三个臭皮匠,变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成语在语言运用中相当于词,能充当句法成分。谚语多数可独立成句,或独立句外,不做句子成分。并且成语保持各地的一致性,谚语有明显的地域性;成语表示一般的概念,仅一种客观的现象,谚语表示一种判断和推理,它概括反映深刻道理和总结斗争经验,多有主观色彩。

歇后语原是俗语的一种,是近似于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并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它有特别的结构,有上下两半组成,同成语性质很相近,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成语。把一个成语的意义做前后两部分说出来,前一部分是个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有时只说出上半,下半省略,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部分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

歇后语后半的解释说明同整个歇后语的意义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比喻。狗撕烂羊皮,东一口,西一口。意思是讲话做事无一定目标、计划。(二)双关谐音。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歇后语来源。民间风俗:老太太纫针———离得远。历史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由于生活中可供创造歇后语前半部分形象表述的材料很丰富,它表达的也不必是经验或某些有意义的内容,所以比起谚语更易构成。歇后语形象风趣,在文艺写作和人民大众口语中场运用。有时谚语与歇后语没有明显的界限,往往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说法。如:汗珠落地摔八瓣;口朝黄土背朝天。都是形容劳动辛苦。这些都表现了群众语言的丰富多彩。说话写文章能恰当的运用歇后语,可使语言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歇后语、成语、谚语都可作为语言建筑材料,但成语一般可充当句法成分,不成为独立的句子,谚语与歇后语可成为独立的句子来说明一种意思。谚语流传各个阶层,歇后语则仅流行于民间下层,并且歇后语讲求偕皮,求感受上的一种快感。缺点就是不严肃,不庄重,所以正规的政论文中不易使用。谚语是成语的主要来源而不是唯一的来源,谚语需要加工、提炼才能进入书面,成为成语。谚语主要来源群众创造,也有文人创造,但为数很少。谚语的精炼性低于成语,但能保持生动性的特点。歇后语与成语的差别较大,不易混淆,两者的风格色彩也很不同。比如: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自作自受,但是成语可以充当歇后语的某一构件。

歇后语是谚语的“近邻”,也是习用于人们口语中的定性语句,语体风格和谚语一样通俗易懂,主要以口语的形式存在。区别:语言形式上,歇后语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风格上,歇后语的基调是俏皮、幽默,谚语的基调是通俗平易;创造方法上,歇后语有谐音,而谚语没这种现象。并且谚语在发展过程中转化为成语较为常见,但很少转化为歇后语,歇后语转化为成语较为常见。谚语具有单义性,所传授的知识是确定的,而歇后语会存在双关语。如孔子搬家———净是书(输)。歇后语与谚语在意义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都是“社会上所流行可公然用于谈话,都来源于实际经验,即受当时风格的影响,只是形式上不同,谚语上下两句中间是用逗号隔开,而歇后语必定用‘———’,谚语的全句的字数皆在有效用中,而歇后语只有后句是在效用中,他们根本区别是用法上,谚语在表以上是确定的,不能移作别用,而歇后语是以事实的对象而决定它的意义的。在造句上,谚语较复杂,有排比、对偶等,而歇后语较单纯,一律有两个句子组成,体例也是“前是比喻后是说明”谚语是经验的结晶,或意见,具有教训的作用,歇后语则“常常借一事一物来婉转讽喻。从修辞角度上来说,具有高度的幽默感和很强的讽刺力量。成语表达的概念和语义,内涵十分丰富,四个字可以表达相当复杂的思想。又由于它是一种四字格的语言形式,非常整齐匀称,可以协调句式,恰当地使用成语,不但可以增加文章的整齐感,而且读起来也是铿锵有力,节奏感强,非常符合汉语民族喜欢和谐对称的语言心里。成语与歇后语、谚语之间也并不是有着严格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有的成语也可以转化为歇后语,例如:“逆水行舟”之后加上“不进则退”,“画蛇添足”之后加上“多此一举”,就成了歇后语。有的谚语也可以转化为歇后语,例如:“三个秀才讲书,三个屠户杀猪”之后加上“各有各的一套”,就成了歇后语,谚语转化为成语也是常有的现象。

成语与谚语有相似的一面,有时与四字格的谚语很难区别,都有很强的表现力,结构上都是大于一般语词的词组或短句,再造句功能上都有相当的局限性。从历史来源上来说,成语的创造或形式和历代的知识分子的语言创造实践活动有关,因而成语历史久远,从古书上大都可以找到来源或出处,而谚语则主要来源于口语,来源于广大劳苦群。

摘要:成语, 谚语, 歇后语都是熟语的一种。特点包括, 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交叉的, 采取“歇后”方式的成语, 即是成语又是歇后语, 同样, 采取“歇后”的方式的谚语, 既是谚语又是歇后语。但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本文从他们的概念、结构、功能、修辞等角度分析他们之间的不同。

关键词:成语,谚语,歇后语

参考文献

[1]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9.69

[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194-211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254-270

[4]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商务印书馆, 2005.

[5]王晓娜.歇后语和汉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6]许威汉.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丛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0

[7]黄伯荣.廖东序.现代汉语[M].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篇4:惯用语谚语歇后语习题训练

A. 虽然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政策的执行在一定范围内会有一定的弹性,不能一刀切,但这“一定的弹性”绝不能成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借口。

B. 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当然希望每一个加入NBA的中国球星都能成为该俱乐部的座上宾、台柱子,都能在比赛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实际却不然,除姚明一人外,还有谁满足了球迷的愿望?

C. 行医要有医德,从艺要有艺德,做任何事都要讲道德。对于不顾人民生命健康,只是为了赚钱来做假广告的名人,就不应该仅是给他们下毛毛雨,要严厉制裁才是。

D. 他清楚地知道,三年的高中是爹妈东挪西借才供下来的;如今考上大学,这四年全家人不知要过怎样挤牙膏的日子呢!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惯用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大胆试验,敢于探索;“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就是试验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找到正确的方向、路子和形式。

B. 那些屡教不改的罪犯往往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你不给他们动点真格的——进行强有力的打击,想让他们主动放下屠刀、做个好人,那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C. 穿洋装、讲洋话、送洋礼似乎已被大多数人接受,不足为奇了。而近几年洋节泛滥已成为事实,你看,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狂欢节、复活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习俗之势。

D. 考上大学是可能给孩子谋求个好的前程,但是否成人与上大学与否不存在必然的关系。我们的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歇后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从“全球克隆技术带头人”到“造假带头人”,从“民族英雄”到“民族耻辱”。黄禹锡,这位“大科学家”编造的神奇,有点像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B. 兵法上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次战役咱们先来个老猴子偷玉米——专找嫩的打;然后再打那些难攻的据点。

C. 看到日本政府修改教科书、歪曲侵略历史,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受害国家的民众心里就像染缸里落白布——再也洗不清了。

D. 只要是有兴趣游览名山大川的,请与我们联系。旅游时您只管尽情地玩赏,买票、住宿、吃饭等一切琐事,我们旅行社是陈世美犯法——包办。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歇后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继火灾、矿难、车祸时有发生之后,2010年11月29日,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又发生了造成41名学生受伤踩踏事故。面对这些矮子爬楼梯——步步高升的事故,有关部门实在应该引起注意。

B. 你们千万为我保密呀,老班要是知道了我说的那些话,那我可就惨了,说不定哪一天我非成了老肥猪上屠场——挨刀的货不可。

C. 学习必须煞下心,仔细认真才成。特别是阅读经典著作时,切忌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而要像大姑娘吃饭——细嚼慢咽,如此才能领会精神实质。

D. 如今很多人不仅理解了东北方言“忽悠”的意思,而且还在大力地演绎着它的内涵。不是么,有的人一谈到自己的办事能力,就总是吹牛皮说大话,一吹起来简直就是七仙女走娘家——云里来雾里去的。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谚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要学好各科知识,首先得学好作为工具和基础的语文学科;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建造其他学科的摩天大厦。

B. 日本强占我钓鱼岛,撞我渔船,强行扣留我船长的行为纯属强盗流氓行为,是非法的,但我国本着“大人不强小人志”的精神,妥善地处理了这一事件。

C. 当今父母大多数分外疼爱孩子、娇惯孩子,孩子随便吃点苦、受点累就好像自己没有尽到父母责任似的。其实,让孩子多经受些磨难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好处,正所谓“不磨不难不成人”啊。

D. 虽说“酒好不怕巷子深”,但做销售广告似乎成了所有厂家的共识,他们不惜拿出数千万的广告费大加宣传,唯恐产品“养在深宫人不识”啊。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谚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摇)

A. 在国家体育队中,体育素质好的少年、青年太多了,可为什么能够参加比赛、并最后夺冠的佼佼者就那么几个人呢?这恰好印证了“良田不如良佃”那句谚语,自己的所作所为才是至关重要的。

B. 为了使某一体育竞技项目能够早日走在世界上列,各国大都聘请了外籍教练来执教。也许是“远来和尚会念经”、他们的确很有一套,运动员也确实乐于接受他们的指教吧,大都还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C. “我爸是李刚”类的官二代飙车撞人、“喝过我最大”类的酒后驾车伤人,这些悲惨事件之所以每每发生、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斧子不到处,恶木易成林”,我国还缺少惩治驾车肇事者相应的法律细则。

D. 2010年11月23日广州亚运会飞碟赛场上,我国飞碟射击运动员、42岁的老将张山再度披挂上阵,她“老马识归途”一举夺得女子飞碟双向团体金牌,用她手中的枪,写下了一段不老的传奇。

7. 下列惯用语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笼中鸟——比喻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

出头鸟——比喻羽毛未丰、前途远大的人

丑小鸭——比喻显露在前、先遭打击的人

蓬间雀——比喻受人控制、失去自由的人

B. 黔之驴——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的人

孺子牛——比喻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小老虎——比喻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人

小绵羊——比喻性情温和、百依百顺的人

C. 三脚猫——比喻技艺平平、勉强凑合的人

害群马——比喻族中败类、危害集体的人

苦行僧——比喻厌弃享乐、甘心受苦的人

书蛀虫——比喻只知苦读、不问世事的人

D. 糊涂虫——比喻头脑不清、不明事理的人

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巧言谄上的人

地头蛇——比喻称王称霸、独占一方的人

井底蛙——比喻孤漏寡闻、见识浅薄的人

8. 写人的惯用语,因其能够通过借喻的方式逼真形象地描摹形态、描述特征和揭示性格,而深为人们喜爱。请参考下面对写人惯用语的解释,从提供的惯用语词条中(或另选),选4条加以解说。供选择的惯用语:小卧龙、老黄牛、老脑筋、过河卒、寄生虫、螺丝钉、落水狗、套中人

[注意]词条的解释语不强求像例句一样的整齐,但一定要揭示出词语内涵的实质,每条不应超过20个字;如果自己另选其他惯用语解释,其必须是用来写人的。

示例:

千里马——比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机灵鬼——比喻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人。

瘾君子——比喻自制力差、吸毒成瘾的人。

滕文公——比喻不学无术、专事抄袭的人。

9. 歇后语由前部分“语”和后部分“义”组合而成,前部分是个比喻或隐语,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一些歇后语的“语”和“义”并不是唯一对应的,有时一个“语”可以有多个“义”。请依照例句的形式,分别填写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例句:王羲之写字——①入木三分 ②横竖都好 ③得心应手 ④轻车熟路

第一题:鲁班门前耍大斧——

① 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周瑜打黄盖——

① 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

参 考 答 案

1. D(“挤牙膏”,意思是“形容讲问题不痛快,需经不断地追问或施加压力才慢慢一点点地说出来”。应该换成“比喻在原来就很困难的生活中再省吃俭用”的“挤牙缝”才对。A项“一刀切”,比喻不顾实际情况与后果,所有问题用同一方式处理。用在此处正确;B项“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力量。用于此处恰当。C项“下毛毛雨”,其意项有二:①比喻给予温和的批评。②比喻先有意透露消息打招呼,让人有所准备。此处用第一个义项,正确)

2. C(“不见兔子不撒鹰”:比喻不到时机成熟,不采取行动。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该改为“比喻不到彻底失败不肯罢休”的“不见棺材不掉泪”才对。A项“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B项“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D项“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特指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A、B、D三项都正确)

3. C(“染缸里落白布——再也洗不清”意思有二:①比喻永远去不掉身上的污点。②比喻永远洗雪不了的冤情。两个意思都不对,此处应该用表示“气愤、恼怒”意思的词语,如惯用语“一团火”。A项“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本指让孔夫子这样的文人去扫地。①转指文化或文人被污辱摧残。②转指文化人自甘堕落,品德败坏。本句用第二义项,正确。B项“老猴子偷玉米——专找嫩的”:老猴牙齿已不锋利,专找刚能吃又不老的玉米。①比喻某些人专找阅历浅、不成熟的年轻人为对象。②比喻处理问题先从薄弱的、易于解决的地方下手。本句用第二个义项,正确。D项“陈四美犯法——包办”,“包办”语义双关,既指包公办案,又指独自负责处理。句中是“一手负责办理”的意思,正确)

4. A(“矮子爬楼梯——步步高升”:高升,词义双关,既指位置升高,又指提升。①比喻人的地位不断提升。②比喻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用此义项①②都不合语境。B项“老肥猪上屠场——挨刀的货”:①本指老肥猪成了宰杀的对象,转喻人成了由人摆布或任人宰割的对象。②咒骂人的话。用此取义项①,正确。C项“大姑娘吃饭——细嚼慢咽”:①比喻仔细思考,慢慢领会。②比喻过于小心,行动缓慢。D项“七仙女走娘家——云里来雾里去”:①指在高空中作业。②形容人说话弄虚作假,不着边际。用此取义项②,正确)

5. B(“大人不强小人志”,指有修养的人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用在此处范围、对象均不恰当。A项“万丈高楼平地起”,比喻任何事情,都要从打好基础开始,用此正确。C项“不磨不难不成人”,指经历了痛苦、承受了磨难的人才会成为有用之才,用此正确。D项“酒好不怕巷子深”,指只要商品质量高,就不怕地处偏僻、顾客不知道,用此处正确)

6. D(“老马识归途”:比喻经常丰富的人能起引导作用。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A项“良田不如良佃”:佃,耕作。指深耕细作能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意为在一定情况下,人的主观努力比客观条件更重要。用此正确。B项“远来和尚会念经”:指远道来的和尚更为人们所看重,也泛指外来人更容易得到当地人的尊重。用此正确。C项“斧子不到处,恶木易成林”:恶木,坏树。比喻清查、治理不严,丑恶现象就会滋生蔓延。用此正确)

7. A(全都不正确。“笼中鸟”的解释需要与“蓬间雀”对调,“出头鸟”的解释需要与“丑小鸭”对调)

8. “小卧龙”比喻才识卓著、尚未显露的人。“老黄牛”比喻勤恳踏实、任劳任怨的人。“老脑筋”比喻思想陈旧、不懂通变的人。“过河卒”比喻勇往直前、不思退路的人。“寄生虫”比喻不事劳动、剥削为生的人。“螺丝钉”比喻虽然平凡、但有作为的人。“落水狗”比喻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人。“套中人”比喻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人。

9. “鲁班门前耍大斧”——①献丑了;②不自量力;③来错了地方;④贻笑大方;⑤向老将挑战;⑥勇于在行家面前表现自己。

篇5:谚语歇后语

2、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3、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

4、四月芒种前熟麦,五月芒种麦不熟。

5、开门风刮到点灯。闭门雨下到早起。

6、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7、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8、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9、痘要结,麻要泄。

10、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11、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12、鱼跳水,有雨来。

13、立夏不下,桑老麦罢。

14、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15、儿大分家,树大分杈。

16、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17、赌钱众人骂,读书众人夸。

18、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19、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20、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2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2、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

23、寒从足下起,火从头上生。

24、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25、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26、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27、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28、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29、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30、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31、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32、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33、狗朝屁走,人朝势走。

34、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35、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

36、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37、好狗不跳,好猫不叫。

38、狗记路,猫记家。

39、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40、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41、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42、麻雀囤食要落雪。

43、吃一堑,长一智。

篇6:歇后语,谚语

篇一:歇后语谚语集锦

最全歇后语,谚语大全!快和孩子一起学起来 东方作文 | 查看原文8.3w阅读

歇后语应该算日常应用最多的语文类知识,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类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就是应用广、不枯燥、易识记,但比较难的就是有些字容易写错,而且歇后语一般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所以包含范围很广,如果想都掌握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平时多留心、多积累,应对考试或者平时的应用足够了。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3、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 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4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篇二: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 谚语、歇后语

谚语

1.关心帮助别人的谚语(二年级)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2.谚语一组(三年级)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3.气象农谚(三年级)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4.谚语(四年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5.谚语(五年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歇后语

1.歇后语(三年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歇后语(四年级)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砌墙的石头——后来居上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篇7:歇后语和谚语

歇后语应该算日常应用最多的语文类知识,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一类知识,这类知识的特点就是应用广、不枯燥、易识记,但比较难的就是有些字容易写错,而且歇后语一般都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所以包含范围很广,如果想都掌握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平时多留心、多积累,应对考试或者平时的应用足够了。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3、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7、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43、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5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

55、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71、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74、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78、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79、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0、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82、池塘里的**------大不了

83、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歇后语和谚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书写的形式上,有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歇后语都是由“——”符号分隔成的两个短语,而谚语就是一个独立的说明一定常理和道理的短语,所以在记忆和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加以区分,能做到这一点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谚语和歇后语的特点基本一样——易记、易用、生动、灵活。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人心齐,泰山移。

3、话说三遍淡如水。

4、春雨贵如油。

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

6、瑞雪兆丰年。

7、百闻不如一见。

8、灯放长线,钓大鱼。

9、摸着石头过河。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1、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15、活人不能叫尿憋死。

16、看准北斗星,就不会迷失方向。

17、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8、有备无患,无备有患。

19、有理不在声高。

20、真金不怕火烧。

21、众人拾柴火焰高。

22、不见兔子不撒鹰。

23、尽信书不如无书。

24、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25、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26、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27、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28、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29、家有一老,犹如一宝。

3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1、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32、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3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4、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35、有志不在年高。

3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8、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3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40、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41、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4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3、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4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5、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46、晴带雨伞饱带粮,洪水未来先提防。

篇8:汉语谚语和日语谚语的比较研究

一、日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1.直译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在我国文化传到日本后, 日本人不仅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词汇, 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谚语, 其日语表达或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汉语, 或是删减、增加、更改个别字, 或是根据日语的表达方式借用汉语相应谚语的部分用词或通过释义创造出来, 因此这些谚语在形式虽然与汉语不尽相同, 但意思基本上是完全对等的, 此类谚语在翻译时可采取直译的方法。

2.意译

日本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谚语。此类谚语的构成受到了日本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此类谚语如果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汉语的话, 有时会使中国读者无法理解或接受。这时就不要单纯追求形式上的对等而影响内容的正确表达, 而应该采用意译的方法, 将其喻意翻译出来。

3.等值译法

如直译和意译一样, 等值译法也是日语谚语翻译时常被使用法。等值译法又常被称为借用法、代替法或对译法, 是将源语谚语翻译成与目的语相似或意思相近的谚语。有一部分的日语谚语与汉语谚语无论在文化内涵、形式还是感情色彩等方面都很相似, 这时若采用等值译法, 保留源语的风格和形式, 较易为读者所接受。但是采用此方法的话必须慎重考虑, 一部分的日语谚语虽看起来和汉语谚语相似, 但实际上在语感细微之处可能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且在翻译日语谚语时应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征。因此, 在翻译不太包含有民族特征和历史典故的日语谚语时可以采用等值译法。

二、日语谚语翻译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 文化作为社会现象, 是一定的人的群体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认为文化可分为表层、中层、深层这三个不同的层面。表层文化, 又称器物文化, 指的是有形的、可感知的物质及精神的产品, 如饮食、服饰、器具等;中层文化又称制度文化, 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的礼仪风俗、行为准则等;深层文化指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不同导致语言的差异, 所以在课堂上学生翻译谚语时, 译文大都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犯了就词译词的毛病, 没有很好的进行文化处理。这也成为学生学习日语的一大盲点。因为翻译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转换过程, 它涉及到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 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也负载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因此, 可以说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翻译的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翻译的过程。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 谚语、流行语就更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

1.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是人们心目中关于某类事物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 是人们对该类事物的价值取舍模式和指导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由于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的差异, 中日两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不尽相同。比如, 中日两国对“鬼”的感觉是有所不同的。活跃在日语谚语中的“鬼”与中国的“鬼”是不同的, 它不是死人的灵魂, 而是一种妖怪, 在日本人的心中, 鬼有邪恶的一面, 但同时也存在神的一面, 它在给人类带来灾难, 对人类进行惩罚的同时也会保护人类。所以在日语谚语中鬼的寓意虽有负面的成分, 但也有富有生活情趣, 让人感到温存亲切的成分, 它的寓意具有混合性、多元性。

此外, 从有关“猫”等有关动物的谚语中, 我们还可以窥探出中日两国人民对其价值的评价是不同的。在日语中, 有关“猫”的谚语基本上都是贬义的, 猫或被当做目不识珠的无能之辈, 或被当做馋嘴贪吃的无用之才, 或被当做素养不高的庸才, 或被当做忘恩负义的不耻之徒。而在汉语中对“猫”的评价并没有如此强烈的负面色彩。

2.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指主体获取、加工、输出信息的方式, 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一般说来, “中国人习惯于从宏观上、整体上看待事物, 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应用, 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环境。重辩证思维、重意合, 表现在语言上, 汉语常用大量涵义概括指代笼统的抽象名词去说明事物, 阐述道理。而日本人重形合, 注重即物性、直观性、实用性, 对具体事物较为关心, 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在谚语中有明显的体现。

另外, 中日两国也都擅长形象思维, 但中国是以农耕或畜牧为主的大陆国家, 而日本是靠海为生的岛国, 孕育汉语和日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差异, 使同一事物在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给人的具体形态是不一样的。这在自古流传下来的充满智慧的谚语上有明显的反映。

3.审美情趣的差异

审美情趣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审美倾向, 既有个性特征, 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中日两国的民族文化同属东方文化, 总体说来, 两个民族的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之处, 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审美情趣方面两国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中国文化的审美心理是宏大取向, 而日本特有的岛国风土形成了它独特的审美情趣, 芳贺绥将日本人的审美情趣归纳为:追求小巧细致, 崇尚简洁、余韵, 爱好残缺美, 喜好风流与风雅。日本人钟爱樱花, 樱花花期一般只有十天, 这种转瞬即逝的美是日本人审美意识最合适的象征, 同时它也体现了日本人的无常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谚语是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文化的浓缩。通过对日汉谚语翻译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只有了解了文化内涵上的差异, 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谚语的正确含义, 准确地做好翻译等工作, 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记录和储存文化, 并使文化的传播成为可能。总之, 不同的民族之间, 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 使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角度也不同, 所以, 译者永远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处理是否得当至关重要。译者应当是了解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使者, 不懂文化就不能真正领会语言, 更不用说把它译成另外一种文字了。

摘要: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人类智慧的闪光, 是各民族文化的浓缩。通过对日语谚语翻译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并从中折射出中日两国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上一篇:2023学年度钢琴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阅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