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有感

2024-06-17

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有感(精选7篇)

篇1: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有感

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有感

初三数学 张瑶 利用寒假,我读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这本书,读过之后感受很深,它很值得作为初中青年数学教师细细研读,从中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首先谈谈我买这本书的初衷。上学期担任了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反馈结果来看,我认为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的把握等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的空间。所以利用寒假这个假期,我买了这么书。这本书从书名上很吸引我,书名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我一直认为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教学中的细节能决定一堂课是否成功。当真正把这本书读完之后,我确实感到自己真的是受益匪浅。

从整体来谈,这本书有以下几大特点:

1、创新

这本书传达了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在课程改革这个大背景下,书中介绍的每个案例无不都体现着课改的精神,强调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举个例子,书中细节4介绍了“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强调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学生依照老师提供的框架,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此外这本书的新还体现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这55个细节分属在三大部分中,分别是数学教学设计中的细节有20个,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有27个,教学评价的细节有8个。对于每一个细节都相应地给出了正面和反面的教学案例,进而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这种编排方式也很创新。

2、细致

书中所叙述的每个细节都很细致、透彻、深刻。如细节9教学中的失与得——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形式为内容服务。为了叙述这个细节,作者举了5个教学案例,把每个教学案例中课堂内容叙述的非常细致,包括师生的对话,动作,眼神等等。从细微之中发现问题进而进行深层地分析原因与客观地评价。

3、真实

这本书汇集了百余个教学案例。而这些案例是通过调研,深入课堂,走访一线教师,结合新课程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累积下来的,完完全全来自实际的课堂。正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所以才能提出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无论是真正面的教学案例,还是反面的,都能对读者起到很大的启发和启示的作用。

通过读了此书,无论是教学设计上,还是教学方法上,我都收获很大。我通过书中提供的正、反面的教学案例,成功和失败的教学设计,我汲取到优秀教师的好的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理念,同时也在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是不是也出现过失败的教学设计中所反映的问题,在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中,我认为自己渐渐找到了状态。

我向广大老师推荐此书,不仅仅只是针对数学这一个学科。这本书中传达出的教育理念是各个科目共通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想书中提到注意的55个细节,就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不感到枯燥,从心理喜欢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而每个科目最终的目的都是如此。这本书对数学教师来说是一笔财富,读完它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而对非数学专业的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启示,怎样认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一位名人曾说,一个教师应该“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这代表了“教师成长观”,点指的是教师的学科专业,一切包括驾驭教材的能力、洞察考试动态的灵感、灵活对学生的艺术。教师通过记录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察自己的行为结果,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获得娴熟的教学技能,形成是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和模式,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以上这些方面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同时也会获得能力的提升。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对于同一本书的认识都会有所不同,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意见,我还是希望广大老师可以读读这本书,我相信您阅读完之后,能从中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篇2: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有感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有感

当我拿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这本书时,就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书中提供的教学细节、教育智慧、教学实效、教育创新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案例,让我时常联想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好学之心顿起,每天总与书近距离接触,始终与其形影不离。读书可以静心,可以益智,渐渐的我也爱上了这读书的感觉。尤其是有些案例让我感受颇深,愿将我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数学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例如,在“解决问题”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所确定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验题里的生活情节或情境,利用已有的知识或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认识和掌握分析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图画、表格、对话等形式的应用题,让学生利用问题的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认识生活

中处处存在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或者结合当地实际,用学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索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存在。同样,计算教学和概念教学也要重视创设现实情境,例如,“加、减法混合计算式题”可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个问题引入;百分数的意义可以通过出示一组含有百分数的现实生活中的数据或从种子的发芽率引入。

二、给学生留出空间,在思维碰撞中求知求新

数学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金钥匙。学生在面临挑战性的问题时,往往会释放更多的能量,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贯穿于整个课堂,学生由思而疑的提问就是课堂的出彩高潮点,从而让学生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的有趣。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并设计一些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去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任意说出几个多位数,然后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当师生共同验证我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主动地向我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同是也有对教师的羡慕和对得到新知的渴求,学生会在这一疑问情境中去积极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三、在数学活动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想质疑、敢质疑、会质疑,但还要学会探疑、解疑,才能真正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质疑的难易程度及个体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探疑、解疑的能力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探疑、解疑。

“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在小学阶段,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实物、教具、学具等,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等,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从操作活动中感悟疑点,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小学数学中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等教学大多数都是以实验操作等活动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

合作交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交流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探疑、解疑发展思维的过程。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修正意见,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去粗取精、弃伪存真,并进行科学的总结归纳,从而达到探疑、解疑的目的。同时通过交流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活跃学习气氛。如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教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相互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找出疑难点的共性,共同解决,最后统一意见,整理出最佳的解疑方案向全班汇报,再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比较、归纳,逐渐引导学生把概念、法则概括完整。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先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指一指圆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活

动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整个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自主分析、合作交流、实践体验来解疑,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了不少的时间和空间,从而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篇3: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有感

听到、见到这样的现象,我不免陷入困惑之中:我们不是天天都在教育孩子们讲文明、懂礼貌吗?为什么这样小的小事都做得不尽人意呢?我读了《教育的55个细节》后才豁然开朗,原来我们一直忽略了教育细节的落实。

《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是美国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罗恩·克拉克所著。作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这些方面简单易行行之有效。文中提及的55个细节都很细小,但它不仅适用于孩子们,其中绝大部分适合每一个人,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从家庭主妇到医生,从政治家到侍者……下面就书中的几个细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细节4: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

书中强调: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要尽可能地这样说:“我同意约翰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莎拉的观点,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我觉得……”“我认为维克多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它让我意识到……”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我觉得应该把它应用于每一间会议室,每一个工作单位,每一节课,每一个家庭的饭桌上。因为人们担心一旦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会不会遭到嘲笑、贬低和忽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课上发言人数少,声音小,而且胆小拘谨,是否就是缘于缺乏一种心理安全的环境?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用一种充满尊重和支持的表达方式,努力创造一个相互支持,没有畏惧的氛围,也许孩子们会更懂得自尊与他尊,更加大胆和自信。

细节6:与人交谈时,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也要回问对方

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就应该回问对方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问:“周末过得怎么样”你应该答:“不错,我们全家逛商店去了,你怎么样,周末过得好吗?”这是个礼貌问题,这个细节就是让人们知道像他们对你感兴趣一样,你对他们同样感兴趣。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从未接受过这样的教育,从未接受过如此具体的指导,我想多数中国成年人皆如此。

细节11:顺手做些善意的事,给别人以特别的惊喜

这和我们平日倡导的好人好事差不多,但这样说出来,孩子们会更喜欢,因为这其中包含很多乐趣。生活中除非是什么人的生日或者某一个特殊的事件,人们往往认为没有必要一反常态地为别人制造什么惊喜。其实给别人一个惊喜的最佳时机,就是在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什么惊喜降临的时候。比如:可以在别人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整理整理房间,洗洗碗,送一张秀珍卡片,一束鲜花,为上了年纪的邻居读读文章、捎带买点东西,在学生没准备的情况下,给他们发点小奖品,总之,机会到处都是。当别人带给我们意外惊喜时,我们心中会洋溢着那种特别的、被爱的感觉,带给他人惊喜的人也同样享受着来自给予的快乐!

细节36:进出时,为别人扶住门

校园里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出入教学楼门和餐厅门的时候,自己过去后就不管身后的门了,门常常会“砰”地打在后边人的身上。克拉克先生发现这一现象后便教育他的孩子们:“如果开门进去或出来时有人跟在你后面,你应该扶住门;如果开门的时候需要拉的话,你就拉开门,自己站在一边,让别人先过去;如果开门的时候需要推,你就在自己走过去后扶住门,别松开。”这看起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对孩子们了解如何尊重和重视别人大有裨益。如果我们不帮助他们指出来,绝大部分人自己是很难领悟到的。

细节37: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尽管不是你的错,你也应该说声“对不起”

乍听起来,你也许感觉不可思议,可当你静下心来,仔细咀嚼时,你会发现,这表面上是个小礼数,实质上却是大修养!这一声对不起,蕴含着对他人的深切关爱、宽容与尊重。不知有谁聆听过如此智慧的叮咛呢?

细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是在细节中展示自己的。一言一行透出人的习惯,一举一动显示人的素养,教育就应当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从往往被学生忽视的细节中,寻找教育的切入点。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其一,要善于捕捉教育细节。“接到别人递过来的东西,说谢谢了吗?”“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了吗?”“东西用完后放回原处了吗?”“私自动过老师的物品吗?”“在教室、走廊或老师办公室,有边吃东西边和老师说话的经历吗?”“乘自动扶梯时站在右侧了吗”?“开门时因过于用力打过后边的人吗?”“颁奖典礼上,真诚鼓掌向获奖者表示祝贺了吗”……作为教师,你是否发现你的学生根本没把上述细节当回事?你是否自己发现后也没把它当回事?其实,人的行为在细节上最少雕琢,常常带有无意识性,是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在我们困惑于如何才能教育好学生时,我们的品德教育是否该收回高远的目光,注意一下眼前的细节,在一个个细节中找寻所蕴含的教育真谛。

其二,应做到以身示教。有人说,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对待他人。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又是如何做的呢?“接到学生递过来的东西,你说谢谢了吗?”“学生主动向你问好,你微笑回应了吗?”“升国旗时,你能像你所要求学生那样,安静整齐地站在队伍中迎接那庄严肃穆的时刻了吗?”“走廊中有杂物你会弯腰捡起吗?”“你会主动给怀抱作业本的学生开门关门吗?”“因误解而错误批评了学生,你会主动道歉吗?”……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用自身的修养魅力去感化学生,用人格去影响人格的形成。

篇4:换个角度谈数学课堂细节的把握

关键词:角度;数学;细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282-01

課堂教学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抓住关键性细节并巧妙处理,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教学细节的把握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细节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下面举例说明一些关键性细节的把握。

首先,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本人在听课调研时,会碰到个别教师上课接听电话的情形。有一位教师正在津津有味的讲解“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忽然电话铃声响起,便旁若无人的把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凉到那里,独自走到教室外边接听。这种情况破坏了课堂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学生们的思维会因老师的中断上课而停止,注意力势必随之转移,又怎么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行为是对教育的不尊重,更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一个破坏课堂秩序,无视学生尊严的老师,怎么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又怎么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上课接听手机,看起来似乎是件小事,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应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而塑造自我形象恰恰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

第二,一味依赖多媒体的教学就一定适合学生么?目前,老师们上课绝大多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可否认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趣味化,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有的老师过分依赖、相信多媒体,该板书、画图的统统都省掉了。笔者就听了“三角形的高”一节课:老师一直播放课件,整节课简直就是课件的展示,忽视了教师的示范作用。至于怎么做三角形的高,学生一头雾水,一个最后排的学生画高时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随便向它的对边画了一条虚线段(未垂直)。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是教师对怎么做三角形的高没有讲清,更没有动手演示。其实,教师要紧紧抓住“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这个高的概念的“魂”,提供各种形状和位置的三角形,让学生体会到“三角形的高也可以是斜的”、“垂直和竖直是不同的”等关键要素。多媒体应用对数学课来说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多媒体的应用应该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否则可能会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数学思维水平得不到提高。

第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比什么都重要。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老师上公开课,班上一位女生由于喝水太多尿憋得慌,可又不敢开口。终于,她控制不住裤脚下面湿了一摊,泪水也夺眶而出。上课的老师注意到了这个同学。于是,她一边把大家的目光引向黑板,一边装作无意地走近她,当她看到该同学身下的那滩潮湿时,她一下子明白了。她快速走回讲台拿起学生特意为她准备的一杯水,然后又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走近她。突然,老师晃了个趔趄,手中的那杯水倒向了这个女生,刹那间,学生的裤子都湿了,全班的同学和听课的老师都惊叫起来。她顾不上继续讲课,安排好学生后就急忙领着她给她换了件衣服。第二天,校长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公开批评了上课老师,说她竟然不注意自身形象,上公开课竟然把学生的裤子给弄湿了,害得听课的老师批评声不断。所有的教师都转头看着她,可她却什么也没说。多年后该校在校庆日请来了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博士李小薇教授。当李小薇走进学校的大礼堂时,她一眼就看见了已经白发苍苍的当年洒水到她身上的老师,她眼一热,放下手中的讲稿,当着近千名师生的面,深深地向老人鞠了个躬。

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传递着温暖和力量。试想,如果没有当年那名老师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巧妙处理,还会有当年尿裤子而今是著名心理学博士李小薇么?学生的自尊心是极为脆弱的,最容易受到伤害。如果老师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犯的错误老师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其自尊心,切忌让学生下不了台,因为尊重是一种极具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

第四,关注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影响。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因而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中最重要的工作。教师对学生不作任何评价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常会将此视作对自己的否定、忽略,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失去努力的方向。有的教师以一己亲疏好恶为评价尺度,甚至借评价显示个人权威,给学生穿“小鞋”,发泄私愤。这样的评价只能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这种不公正的否定性评价会对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产生影响。教师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要以尊重鼓励为前提,努力发挥激励功能。还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以简单的“对”“不对”“好”“很好”进行笼统性评价。特别是对于教师想要的答案学生没有按照预设回答时,就急忙找其他同学回答,没有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问“你是怎么想的”,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常见老师指责学生:“人家能学好,你为什么不能学好?”类似语言评价学生,埋怨学生笨,恶语伤人。教师应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使学生树立学习成绩首先取决于努力,其次才是能力的信念。

一位教育专家曾坦言:“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志。上乘的教学,必定是把细节做好的教学。总之,教育无小事,处处皆学问。

参考文献

[1] 尤培坚《改变人生的一杯水》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11.01

篇5: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有感

胜利中学

张淑坤

读了《透视名师课堂管理—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这本书后,我忽然感觉自己这么多年来做的太不够了。书里所提及的一些细节,好像离我很近,又离我很远。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下面简单的说与大家共勉,也许你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1、用心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每个教师都经历过接新班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在接班的第二天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当学生被你喊名字时,心里一定很高兴,感觉老师很重视他,从而也为我们顺利接班奠定了基础。

2、课堂要立规矩。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我产生了困惑,因为我看到在许多公开课上,教师高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旗帜”,课堂上丝毫不顾课堂常规,学生想说就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美其名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我觉着这样的课堂恐怕也很难高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不仅在生活中适用,在课堂教学中同样适用。所以我们教学时,不但要精心备课,而且还要设想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提前做好准备,给课堂一个必要的规定,以确保成功而有效地教学。

3、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教学过程中,宽容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教师处理问题要有余地,但不是无原则的放任自流,教师对有过错的学生应因势利导,要用宽容的心教育学生,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学生因自控力缺乏而犯错误,这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在这个错误改正的过程中,宽容学生是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表现。因为宽容,给了学生足够的面子,足够的尊重,更给了学生一个反省和改过的机会。所以教师的包容是学生充满自信的学习的保护伞,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4、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而且正处于自尊心强、感情脆弱的年龄,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所以批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给予适时的批评即可,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学生,机智灵活的变换批评的方式方法,能收到更好更理想的效果。尤其是课堂的突发事件,要控制自己“情绪失控”,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后果。教师要学会冷静的处理问题,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

5、帮助学生赢得信心。自信来自成功,成功来自自信,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首先应使学生有一个自我肯定的心态,而不是自我否定的心态。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反馈,学生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信心倍增,干劲十足。

6、用心对待“个别生”。教师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是师生关系优劣的一个显著标志。有的老师眼里只有优等生,对后进生的态度冷漠,甚至任意伤害、打骂学生。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过去陈旧的一套或对未来理想的一套要求学生,而不是从学生的现实出发、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事实上,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无论是考试成绩优秀还是不理想,无论有过失还是没过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都有一定的尊严和自尊心、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教师必须予以理解爱护和尊重。教师要平等的对待一切学生,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从各方面真心实意的去关心爱护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短处,使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发挥聪明才智,感受到老师真诚的体贴和关怀,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其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7、教师要有慧心、恒心和耐心。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是工作的重点。在对待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一般说来后进生的行为习惯,已经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积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这种不良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所以教师要树立长期意识和全局意识,只要有慧心、恒心和耐心,后进生就会同样的茁壮成长。

篇6: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有感

课后,与上课老师聊起,这位老师说,这是我们学校有名的差班,每天上他们班的课,实在让人头疼,可就是想不出好办法。于是,大家询问,是不是她一手带上来的?老师叙述,一年级时,这个班级还是不错的,与孩子们也处得不错,朋友式的,谁曾想,年级越高越来越不像话了,上课都这样了!《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一书中提到,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要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其实,建立课堂常规最好的时机是新生入学或老师刚接新班的时候,学生对老师的新鲜感使他们特别在意老师的要求。我觉得,刚接班时不用急着上课,可以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常规的专项训练,一开始就给孩子们一个规范,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老师在课堂上有什么要求等等,学生一旦明白,就一定会朝着教师要求的方向努力,习惯形成,教师上起课来不但轻松而且高效。

但是,常规训练强化一段时间不可能一劳永逸,在接下去的教学中,还需要结合课堂教学不断强化,让孩子们习惯成自然。像上面这位老师那样,一开始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乱成一锅粥的时候,再“亡羊补牢”就为时已晚了。

音乐课因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可以建立有特色的常规教学。在常规教学中加入一些音乐元素如节奏、力度、速度等,比如,开始上课,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两到三组的节奏模仿练习,练习时拍手、跺脚、拍肩,不停变化花样,学生立即被不自觉地被吸引过来,积极地参与节奏游戏,一下子就进入了音乐课的上课状态中。教学中,遇上纪律方面问题需要提醒孩子的,也可以让钢琴“替”老师“说话”,比如,两小节的钢琴乐句“solsolsol│do′—‖”,在高音区弹奏是老师友好的提醒,在低音区弹奏是老师觉得课堂太乱,老师很生气,这样含蓄地表达,学生非常乐意接受,“批评”和“提醒”的与众不同,让老师与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继续教学与学习。

对于低年级孩子,准备一些贴纸、笑脸等礼物,对于课堂常规长效性也能发挥大作用。老师把小贴纸、笑脸等作为不同教学环节中孩子们表现优秀的奖励,分别贴到他们的书上,期末时,进行荣誉累计,对积分高的同学予以表扬并颁发礼品鼓励。在孩子的心中,那些小礼品、小奖励是老师对他们爱的表现,会相当珍惜,孩子们因为在课堂上经常可以享受成功、树立自信,课堂效率也就更高了。

但是,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接受新事物,老师需要经常推出新的钢琴“话语”,准备新鲜的奖品,提出新的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推层出新,将给孩子们带来连绵的惊喜,于是效果也就越好。

篇7: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55个细节》有感

《班主任注重的100个细节》是作者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经验总结、感悟体会,情真意切。全书内容覆盖了班主任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以案例结合反思的形式铺开,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包括:初当班主任要注意的16个细节;依法治班的9个细节;做好家长工作的10个细节;走进学生心灵的10个细节;巧妙地调处师生矛盾的11个细节;妙用批评的15个细节;表扬需要注意的10个细节;应对复杂问题的11个细节;与领导、同事和谐交往的8个细节等九章,有案例分析、方法指导、经验总结,是班主任的好帮手,是德育管理者的好参谋。显然这些内容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离班主任生活越近的问题,越具有研究、讨论、学习的价值。

读了《班主任注重的100个细节》我受益匪浅,反思自己的以往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改进:

一、明确班级管理的细节

这里的“细节”不仅包括一个活动、一个方案的细节,也应该包括班级生活中的各方面,也许小到可能成为平时我们可以忽略的那一些小事,甚至是一句话。

1.事情的苗头。所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能否敏感地觉察到班级事件的苗头或是某种趋向,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这是一种功力,这种功夫是要靠日积月累训练培养出来的,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验”。

2.问题的关键。有一种说法叫“细节凝结效率”。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处理意外事件,找准关键非常重要。事件的中心人物、有影响力的学生与家长、事情的源头等,及所谓的“打蛇打七寸”也就是这个道理。

3.典型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我们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一一处理每一件事,那么我们不妨寻找到一个或几个典型的问题,进行细致地教育指导。

4.细微的变化。这方面的细节,有时可能隐含着某种问题或不良倾向,有时可能是学生一些进步、成长的表现,作为班主任都应该有必要的敏感,关注这些进行适当的教育与引导。

二、真正落实班级管理的细节

1.班主任在日常中要“细心”

学生的一个反常举动,一种不良的习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对班级发展的影响可不容小视。因此,班主任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然后,针对学生不同实际,对症下药。的确,班主任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班级,才可能把这个班管理好。要做到了解,就需要你有双“慧眼”,做个有心人。

2.班级管理的制度要“精细”

一个集体,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必须要建立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有一套适合其自身的制度。我到各校听课时发现,有些班级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贴满了各种制作精美的制度栏。各种先进的管理制度实在是丰富多采、富有创意,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学生心中到底记得几条,又落实了几条,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各种班规最好来源于学生。例如:在班中,班会是最高“立法”组织,所有的班规班法的制定,都应该有全体同学通过班会制定,都要经过不断讨论、修改,如果有家长的参与与意见,才能逐步完善。当然,制定班规班法需要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要重视制度的细化,但更要在落实上细化。

3.检查、监督要细

单有班规班法还不够,还应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检查系统,才能保证班规班法的顺利执行:

(1)改革每周班会,采用写“一周回顾”的方式,让每个学生总结上一周自己做到好人好事及违纪情况,总结学习情况,要求实话实说和自我批评.

(2)值日有管有记。值日同学根据各自分工,每天早晨利用自主早自修时间把昨天各自分管的情况在班级公布,包括好人好事,违纪情况,及时对班级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3)班主任有评。班主任在星期一谈话课时间,根据一周内观察、记录的情况作一总结,表扬先进指出不足。

上一篇:高考英语作文专业下一篇:学校交通安全警示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