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演讲稿

2024-06-19

互联网金融演讲稿(精选8篇)

篇1:互联网金融演讲稿

个人放到台上,我把我所有家底掏给你们看,最后也判断不了你借我的钱我还不还的了,不是说你把我翻个底朝天,你知道我的家底了,就可以知道我是否能还钱了。

大数据说他理论上可以降低违约度,并不代表真的降低了,至少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可以下定论是肯定可以降低的案例来,全球都没有。

信贷这个事情整体上而言,我个人感觉靠概率难度还是很大的,具体你们可以去看下我有篇关于小微企业贷款的文章,里面提到了概率不适用信贷案例的阐述。

互联网的优势其实是他的边际成本非常低,可以快速超越区域隔离,可以把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快速的成长起来,所以保险产品的在线化的成功概率就很高,因为阿里有这个基因在,也有直接的客户群体在,保险又是标准化产品,属性相当。

基本可以等同于卖产品,这个模式是容易的,而理财产品的在线化可能没有那么容易,因为他还带是有风险特征的。

如果我在淘宝上买东西,十个九个亏,我可能就不在淘宝上买。

这里面还涉及到每个人的风险偏好都不一致,你无法进行批量化处理,如果你也开始配臵专门的投资经理了,那你又回到金融机构的通行做法了,你的优势就不明显了。

所以,像诺亚、好买公司,我说回到最后,其实他们还是个传统的投资咨询公司,哪怕他们把网站做的再好,在线化程度多高,他们的背后还是要配投资经理,客户从网络端口进来,

还是需要针对性的客户服务的?所以我昨天晚上那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在于区分个性化金融和批量化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化的差异,个性化主要指信贷类等带有很强风险特征的金融产品,这些产品,其实很难实现互联网化的。

大数据等一些手段是一种尝试,但是至少才目前来说,也只是大家的一种期望,觉得可以改变金融特征,真的效果如何,还处于设想状态,结果如何都很难说。

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于那些用传统思维进行金融运作的所谓互联网金融公司,基本上就持有负面的评价了,主要是指P2P的模式。

说句难听点,P2P在这么走下去,走到非法集资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说我带有传统金融的优越性,其实我只要问一句,P2P公司在什么地方采用了什么办法超越了传统的金融机构? 除了在放款和吸收存款两个层面放低了门槛外,在核心的风控层面,

你找不到一个更优越于传统金融的地方,连P2P自身都在模仿传统金融机构,采取的也都是通行的审核标准,那么我又何来的传统金融的优越性呢?

我在拍拍贷上看到过一笔40万的借款,800人借出,我当时第一设想,这个案子符合了中国非法集资的三大要素,只是因为互联网金融,所以可能监管部门也一直在看,但是最终的最终肯定也是结果说话吧。

P2P平台还是要学会自我保护,没必要去打这种擦边球,意义不大。

我们如果从理论假设,只要政府不倒闭,理论上,中国的金融机构就不会倒的,银行,他可以活一万年。

根据类似的办法,假设我成立一个P2P公司,我不断的做形象,专门给一百万以下的投资人许诺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在当前一百万以下的投资人没有投资渠道的中国,

其实,哪怕我的P2P90%的坏帐率又怎么样呢?我一样规模可以不断的做大,为什么呢?事实上,因为目前的P2P带有银行的特征,

但却没收到像银行的监管,所以只要不挤兑,就能存活,如何不挤兑呢?那就不断的把盘子做大呗,顺利兑付,形象不断的提升呗。

因为不在同一条线上竞争,银行要定期审查,接待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应付这些人我要干多少事,而P2P什么都不用。

所以两者各自的监管成本也不一样的,在加上银行短期内的相对低效,P2P的快速成长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我们来问一句,为什么要对银行进行审慎的监管?核心其实还是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而中国大量的互联网是没有干这个事情,他本身就获得了监管上的优势。

如果互联网还是以目前的模式,发展下去,一旦出现类似银行的挤兑,那么出事的概率就会大上很多。

所以说到最后,我们很多人在想的互联网可以怎么样,可以怎么样,但是在实践中可能性非常小。

互联网技术如果只是比风险容忍度,他比得过银行,他比银行有先发优势,但能不能走到最后,我个人感觉很悬。

我们现在规模不大,没关系,反正一两百亿,一千亿之内玩,没关系,政府也先看着,不管你,结果好,表彰你,结果不好,对不起,进去再说。

很悲惨,但是却是现实。

我跟PROSEPER负责人聊过,他们玩了那么久才四五亿美金。

而且人家是鼻祖,为什么中国能远远超过美国?互联网金融如果只是说在提谁能更快把规模做起来,流量做得越大,对社会冲击越大,遭受损失就越大。

所以监管现在管不管?没人管。

法不责众,每个P2P都想到最后干成既成事实,规模拼命做大,做大到倒逼监管层不能管的层面,从而形成所谓的大而不能倒的局面。

我只想说,最后可能成功的

可能只有一家,大部分是做不到的,做不到的人会怎样,很难想象。

很多创业无非只是归零,但是金融绝对不是,他从一开始就是一只脚在棺材里面,一只脚在棺材外面,哪只脚是你的,要到最后你才知道。

而且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金融带有很大负面性。

我在微博上苦口婆心的互联网金融的创业者,也劝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人,被人骂了很多次,说我不懂互联网,说我别有用心,今天听了万老师的讲话,很开心,终于感觉找到一个盟友。

因为在互联网上,微博上都是在从事互联网的人,他思维不一样,他骂他的,我做我的,他说我不懂互联网,我说他不懂金融。

我今天终於找到了一个可以支撑我部分观点的老师。

感觉特别欣慰。

我一直有在孤军奋战的那种感觉,所以今天很高兴。

篇2:互联网金融演讲稿

是个很不错的财经认识交流财经专题的地方。

其实,我来这里之前,特地还在半夜写了一篇文章,因为我不太适合在公众场合做演讲,没有这个能力,喜欢一个人在小房间写东西,尤其是大半夜的写,思路比较清晰。

因为人多有时候往往比较难理清思路,一个人就比较容易明白。

我觉得我今天有点像被赵本山给忽悠了的范伟,本来是听万总讲完以后挺有道理,很有逻辑,讲得很好,听高总讲了以后,我也觉得很有道理,

也很有逻辑,然后我就闷了,脑子很乱,把昨天晚上好不容易写的准备今天说的东西全部忘光了,不知道怎么发言了。

因为互联网和金融这两种思想实在是太“诡异”。

互联网和金融的思维在这里体现得就非常明显。

我自己做基层信贷出身,一直在这个领域,也办过几个网站,这个时候让我发言,我就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发,因为都听得挺对的。

昨天的文章我已经发在微博上,这里干脆就撇开文章,说说我的想法。

第一个想法,我很多场合都提过,互联网金融其实是伪为命题。

因为中国金融首先是分业经营,必然意味着金融与金融之间会存在缝隙。

我喜欢把互联网金融定义为夹缝金融。

甚至小贷机构,担保机构,我都定义为夹缝金融。

包括民间借贷,也都是,都是为了弥补我国金

融机构在市场中竞争低效率的问题而出现,事实上,中国的金融机构过去几年发展很快,但是这并不是说你有多少能干,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你有一张牌照。

而刚好又碰上了中国最好的十年,就是过去十年。

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给他牌照,使人家进入不了这个行业。

所以只要你是银行,有牌照,就可以高速成长。

所以,你会发现过去十年,银行哪怕服务态度多烂,水平多臭,都可以活的很好,这个也就导致在中国只要拿了牌照以后,就谁也不肯精耕细作,不要干辛苦的事情,躺着赚钱,

也就没人愿意干脏活苦活,就是这种情况下,大量进入不了银行体系的机构,就得到了很大的机会。

我们银行反应很慢,是头恐龙,下面挠痒,上面没反应,审批效率也很慢,你们去想想,现在去银行开个帐户,得多麻烦啊,但是在支付宝点个手机号就可以了,而从结果来看那,银行过了那么多手续之后,依然有很多纠纷不断。

支付宝那么简单的注册,也好像这么多年没发生什么大的事情过,这样的情况下,支付宝优势势必显现出来了。

民间机构利用更好的服务效率,更好的市场切入,硬生生的拉开了一道夹缝。

很多夹缝金融就是这样出现的,利用了牌照机构的低效率和短视,一点点的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断的成长。

未来,随着银行开始发现好日子过到头了,本来可以大鱼大肉,将来可能要去种菜了,银行必然沉下心来,你们去看,在过个几年,银行可能会沉到你都无法想象的地步和姿态里去,

没办法,因为随着高速发展的态势降低,未来的银行必然意味着一家银行有饭吃,别的银行就没饭吃的格局,所以走出固有的领域,形成差异化的格局都是

各大银行的战略性目标了。

这种情况下,本来还能在银行夹缝之间生存的夹缝金融,也就要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夹缝金融中的一些机构生存越来越困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夹缝金融全部会活不下去,他们中一些很好的机构,一样可以活的很好,甚至能打败金融机构也不一定,但是总体而言,这样的概率较小,难度很大。

篇3:金融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

很多人说金融企业走向互联网是金融互联网, 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领域是互联网金融。以上说法听起来像是绕口令, 不妨先来看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传统金融因财聚人, 互联网金融因人聚财;传统金融以机构为中心, 互联网金融以用户为中心;传统金融以牌照、资金为主, 互联网金融以技术和数据为主;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金融信息对称……

按照这个逻辑, 金融企业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 使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也就颇有些互联网金融的意思。

所以说把金融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割裂对立似乎不太可取, 笔者所认同的金融互联网不仅是把原来线下的金融产品放到线上去销售, 更重要的是用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去做传统金融行业, 其重心应该是去中心化和客户体验至上。

举个例子, 马化腾的微信支付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从微信钱包来看, 腾讯谋求的并不是从中赚钱, 而是让用户将银行卡与微信捆绑, 实现银行卡的多元化支付, 实际上是帮助金融行业实现金融的互联网化。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互联网金融促使传统金融业朝更便利、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其更大作用在于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并推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转变业务模式、创新盈利增长点。到一定阶段, 没有变革的传统金融行业可能会被替代, 而一些有专门功能的互联网银行可能会发展起来, 互联网金融将成为一种普遍的金融业态。

二、危机

马云说:“银行不改变, 我们改变银行。”这个“我们”不只是阿里巴巴, 百度、腾讯以及其他科技企业均包含在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中国移动支付到2015年将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互联网企业摸着石头过河, 从无到有, 其竞争和创新意识完全不是坐拥大量资源、靠规模不断扩大就能保持高额利润增长的银行所能比拟的。互联网让社会的各种参与主体更加扁平化, 进一步压缩银行由于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优势。

目前昆山大约有30家银行, 其中7家为外资银行, 分别是台湾彰化银行、香港汇丰银行、香港东亚银行、韩国企业银行、英国渣打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昆山是苏州各县市中拥有外资银行机构最多的地区。由一斑窥全豹, 银行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2014年有5家民营银行获准试点, 互联网企业阿里余额宝领衔的宝宝军团们更是风光无限。一般中资银行人工成本超过总成本的50%, 快速上涨的房租和人工成本, 激烈的同业竞争及互联网金融的蚕食, 银行利差收窄、收费增长乏力, 其获利能力遭遇空前挑战。

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势头, 不少人惊呼“狼来了”, 传统银行如何应对才能做到“与狼共舞”?银行要想留住客户就得顺应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潮流, 看来这已是趋势。

三、出路

金融企业走向互联网的初衷是用计算机系统、电子渠道取代人工和银行网点, 最大限度降低人工和网点成本, 满足客户随时随地获得金融服务的需求。而金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应该是, 凡计算机系统能处理的金融交易尽量不用人力, 凡电子渠道能销售的金融产品尽量不用网点, 凡远程集中能处理的业务尽量借助互联网, 凡数据挖掘能找到的目标客户尽量用移动互联网方式营销。

为了实现此目标, 银行应该利用已掌握的客户信息、支付信息、融资信息, 然后把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整合起来, 打造新型的互联网金融。

(一) 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银行必须摆脱产品经营高度依赖物理渠道的发展模式, 拓展物理渠道人工服务与自主电子银行服务之外的适应互联网经济的第三种服务渠道。银行希望开辟的是与阿里巴巴模式类似、但目标客户定位不同的电商金融市场。实力雄厚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建行的“善融商务”与交行的“交博汇”标志着电商全流程金融服务平台的建立, 这是未来建立互联网金融云的必由之路。

银行的客户在银行自己的平台上买东西, 由银行带客户前往不同的商家, 就不会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挤压。其实支付业务是次要的, 因为打造电商平台成本高昂、投入产出比不高, 真正重要的是, 整个交易中银行能够掌握交易数据。第三方支付企业普遍不向银行提供交易明细, 银行只知道自己的用户在支付宝花了150元, 但不知道这150元买了什么东西, 而这些数据正是阿里云的核心价值。用户数据决定了银行未来的生存竞争力, 何况这个用户本来就是银行的持卡用户。银行通过打造一个闭环的金融生态环境, 将支付创新、融资业务、客户积分、金融产品销售等整合在一个平台上, 背后带来的海量资金、客户信息等数据, 都是银行非常看重的, 况且电商平台能够增加银行客户粘性。

(二) 合作寻求共赢

2013年8月, 兴业银行关闭了其信用卡网上商城。银行摸索打造自己的电商平台违背资源共享, 实属浪费, 任何东西并不是全部由自己创造才是最好的, 合理运用资源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互联网企业, 最大的优势是资本、信用品牌、风险管理能力;以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是平台、客户资源和海量数据。互联网金融战略很重要的一点是大数据的应用, 阿里拥有最直接的交易数据、百度拥有全网数据和用户意图数据、腾讯拥有社交数据等。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技术门槛, 只是缺乏数据的积累, 那么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值得尝试。

金融企业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 最典型的就是平安、腾讯、阿里巴巴等合资成立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 这是一个不开营业厅、只在网上卖保险的公司。2014年3月11日, 中信银行分别与支付宝、微信推出虚拟网络信用卡——中信淘宝异度信用卡和中信微信信用卡,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持卡人进行风险评级, 确定授信额度;同时引入众安保险作为合作方, 首次在信用卡领域引入保险模式, 以降低客户信用风险及银行资产风险。

(三) 重视客户体验

当前银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 银行网点数量的增加、硬件的提升并没有真正带来客户体验的实质性提升, 客户对银行仍是怨声载道。在互联网金融时代, 客户的迁移成本不断降低, 客户体验不佳也就意味着客户的流失, 谁更贴近和迎合客户, 谁就更有话语权。银行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 还应转换角度去关注客户的操作感受, 放低姿态去迎合互联网一代的消费习惯。

银行需要学习互联网企业致力于提供最吸引客户、最令客户惊喜的产品或服务, 而不是求多求全的精神。客户满意度并不是一个理性的评估结果, 客户体验也仅是客户自己的主观感受, 银行在依托互联网设计产品业务时, 如果有一两个优秀应用能够满足客户需求、超出客户的预期, 吸引住客户, 其产生的价值就会远远超出整个系统提升所带来的价值。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限于银行业务, 还可以提供广阔的增值服务, 比如团购、旅游、订机票、订酒店等,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客户、方便客户, 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同时移动互联网银行本身也可以由成本中心逐渐转向利润中心, 这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四) 培养复合人才

金融互联网是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高度融合的新兴行业, 从业人员的经验普遍较少, 因此集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技能、网络工具运用技能等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营销复合型人才将是金融互联网领域争夺的重点。

对商业银行而言, 仅仅依赖商业银行体系内的从业人员很难实现业务创新和突破, 一方面要在银行内各业务条线有意识地选拔培养复合型人才梯队, 促进人才跨专业流动;另一方面着重招收具有互联网、金融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 给予互联网人才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宽松的环境, 消除互联网人才向传统金融业流动的障碍, 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金融行业。

华为的员工手册上有“小改进大奖励, 大改进不奖励”的原则, 银行也应学习这种精神, 除了顶层设计外更加关注和鼓励基层员工参与日常创新工作。基层创新投入少、风险低、见效快, 还能广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是应对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有效手段。比如, 某银行采用了员工的创意, 在给客户手机发送交易提示短信时, 增加了防盗刷回复功能, 只要客户收到短信后回复“DJ” (冻结) , 即可立即冻结该账户, 最直接快速地使客户避免进一步损失;某银行在推广微信银行时, 采用了技术部门员工的创意, 在员工名片上印上了微信银行二维码, 大大提升了微信银行的传播效果。

(五) 零售业务转型

从支付宝开始, 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抢占了传统银行业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所进入的大多是传统银行业过去并未重视的领域, 比如一元理财、一天理财等。所以传统银行业整合网点和员工资源, 实现零售战略转型, 是银行在激烈的同业和跨业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时代, 银行应当重点关注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建设信息化银行, 利用海量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 深入挖掘客户信息, 注重积累、整理、分析客户数据信息, 在此基础上对客户进行细分, 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开展精细化服务, 逐步建立这样一个体系:高价值客户理财咨询、投资顾问和大额贷款及大额现金存取进网点, 客户经理主要营销大客户和合作商;年轻中高端客户投资理财和授信贷款入网银;大众客户高频小额转账和贷款靠手机银行及自助银行;存量客户靠数据库营销;交易类业务走电子银行渠道。

(六) 做大消费贷款

未来10年, 我国个人或家庭贷款购房、买车、婚庆、游学仍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但是互联网金融将进一步加速金融脱媒, 比如支付宝、易宝支付等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转账汇款、机票与火车票代购、电费与保险代缴、手机话费缴纳等结算和支付服务, 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逐渐弱化。

互联网金融主要优势在于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 降低业务成本。银行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吸收存款的能力和零售信贷风险管理能力, 但是对用户的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往往跟不上, 今后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借助央行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及自身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 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再造自己的业务流程并进行经营模式的创新, 做大、做强消费贷款业务, 促进消费增长, 拉动经济发展。

(七) 科技创新发力

银行科技部门是为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的后台部门, 但在互联网环境下, 银行完全有条件开展基于网络的线上营销, 通过技术手段探索网上营销方式方法, 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经营模式, 使银行的信息科技力量真正形成生产力。比如春节期间火爆的“新年红包”应用, 正是使用技术手段, 利用微信自有社交平台资源, 形成了调动客户拉客户的粉丝营销, 形成了病毒式的传播影响力, 迅速扩大了微信支付产品的覆盖率。

四、结语

无论是金融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金融, 都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讨论和实践金融活动, 归根结底它的核心还是金融;而金融的核心实际上是对风险的管理。在互联网时代, 如何秉持开放、平等、分享、协作的互联网精神, 使广大金融消费者能够在更安全、便捷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金融服务需求, 应该是所有从事金融服务业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篇4: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大数据征信;长尾效应;垂直化发展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外发展迅猛,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地位,尤其是对于其是一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还是将互联网渠道与传统金融简单加和的“伪”新金融,学界对此众说纷纭。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国内学者中,谢平等(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吴晓求(2014)则强调了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金融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认为互联网金融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的、具有金融功能链且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投融资运行结构。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说,谢平等(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谱系概念,涵盖受到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影响,从各类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是一个弹性很大、极富想象空间的概念。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普遍接受互联网在互联网金融中起到的渠道作用,但是对于这种渠道作用的地位,却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这也是造成互联网金融市场地位争论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从互联网模式入手,探究互联网金融是否是一种“新”金融,还是仅仅只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叠加。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信息化金融业务、第三方支付业务以及互联网信用业务。

1.信息化金融业务

所谓金融信息化是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金融企业提供较传统的软、硬件系统更为互联网化、高效化的技术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系列金融服务。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个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金融机构通过信息化实现新的业务形态。

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是对原有金融业务的信息化升级,比如网络银行、ATM业务等;二是传统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的创新发展,比如互联网货币基金(余额宝)等;三是为传统金融业务提供服务的信息化平台,比如基金网。

2.第三方支付业务

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的主要业务类型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收单。

网络支付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网络支付又可以分为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数字电视支付等模式。从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结构来看,互联网支付业务占比增速显著放缓,而移动支付业务占比则呈现激烈扩张的趋势。未来第三方支付的蓝海仍然在于移动支付领域,其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如果说电子商务的崛起成就第三方支付的黄金十年,O2O商业模式或将成为移动支付飞速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预付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发卡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预付卡购物是继信用卡之后出现的交易形式,是先付费再消费模式。预付卡的商业模式使得预付卡在销售和使用完毕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于是就形成了一定的在途资金,即备付金。

银行卡收单业务是指签约银行向商户提供的本外币资金结算服务。收单业务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转接清算机构。2013年央行颁布的《特约商户手续费惯例表》对银行卡收单手续费率进行了指导定价,根据商户类别餐娱类、一般类、民生类和公益类,按照1.25%、0.78%、0.38%和0%的手续费率进行定价。从POS终端的覆盖率来看,我国人均拥有POS机数量远低于国外,市场空间广阔。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200台POS机/万人的保有量水平,而我国在2014年这一保有量水平仅为 50台/万人。

3.互联网信用业务

互联网信用业务指的是使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基于网络信任机制在互联网上完成资金融通的网络贷款、众筹等新兴互联网金融业务。

P2P是广为大众所知的一种互联网信用业务模式。作为普惠金融的主要参与者,P2P 切实填补了小额借贷的市场空白,但风险控制及业务模式是核心问题,P2P亟待转型。

互联网信用业务的另一代表是互联网银行。互联网银行是指持有银行牌照的互联网企业通过在线(即没有或仅有很少的线下网点)为客户开立银行账户提供贷款、转账汇款、存款以及理财等服务。2015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中开始允许尝试网上开立银行账户以及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核查,但是仍然没有允许电子网络渠道可以开立具备存取现金等功能的账户,因此我国的互联网银行暂时仍不具备吸储能力,这也是制约互联网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依靠资本金、股权融资以及同业资金始终会对互联网银行的业务规模形成限制,若网上开立银行账户政策能够完全放开,其便捷的开户体验、低廉的吸储成本(几乎没有线下实体网点)将允许其通过提高负债成本(存款利率)吸引小微企业及个人客户。再通过在自己“能力圈”与战略合作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场景、信息及数据共享投放信贷等金融产品并进行多维度交叉风控。

三、互联网信用业务的关键在于业务的平台化。

业务平台化是指在海量用户基础上,构建多种类金融服务的无缝对接,其前提是用户海量,其表现形式是可以叠加多元金融产品,实现用户价值最大化,即赚平台的钱。早在2013年,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就已经开始发力互联网金融领域,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原有生态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进一步完善生态体验、吸引新增流量、刺激流量的价值转化与变现的必然选择。当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核心平台(淘宝天猫、微信、京东商城)发展到当前的已经较为成熟的阶段后,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消费金融、支付、理财等)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日渐增长的金融需求改善客户体验,吸引新客户并通过提供短期信用影响用户的时间偏好刺激其进行消费(流量的价值转化与变现)。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金融

互联网金融在大数据征信、覆盖长尾客户、垂直化发展模式这三大方面与传统金融有很大差别,从而赋予了互联网金融“新”的闪光点,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金融。

1.大数据征信

2014年底,央行个人征信系统收录的自然人数有8.57亿,而有信贷记录的人3.5亿,仅占四成左右,数据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信息、养老保险缴费、公积金缴存信息三大主要维度。而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支付工具与通讯软件,购物需求、出游偏好、交友圈等海量生活化信息也能成为重要数据源,帮助更全面分析个人信用。

成熟的互联网大企业,如BAT、京东、腾讯等,服务范围含括电商、通讯、支付、理财、信贷等多个领域,可以便利地收集多元数据,而其用户数量又具备基数大、粘性高、增长快等优势,满足征信系统对大数据量的基本要求。显性登记如个人注册信息,与隐性记录如网购数据和浏览记录两方结合,协助全方位的评价用户信用等级。除了自身业务的协助,通过多端口对接,数据来源还可快速连接外部信息源,如神州租车、证、法院的信用黑名单、婚恋网站等。

2.有效覆盖长尾客户

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着大量的长尾客户,例如中低端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尽管国家长期鼓励传统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传统金融仍将中小企业排斥在客户范围之外。究其原因,银行服务中小微客户在成本收益上不匹配。同时,我国高度管制的金融体系导致民营资本很难获取传统的银行、券商和保险牌照,尽管2014年以来有放开态势但是国资仍占绝对主导地位,这就为传统金融机构天然减少了竞争。而直接融资的核准制、间接融资的抵押担保制度(本质是征信体系的缺乏与落后)、利率及汇率的不完全市场化体制(基准利率的存在、国家对外汇、利率市场的干预)、信贷资源或多或少的政策化属性都导致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天生就偏好重资产、大规模客户的批发资金业务。对信用风险识别难度更大(因为缺乏抵押担保物)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零售资金业务有很大的排斥心理。

互联网金融利用精准的场景定位和客户定位,借助互联网的快速扩散能力、大数据风控、产品设计的便捷性、灵活性为中小企业、个人客户提供针对性强的金融服务(如小贷、理财、消费金融等),掘金被传统金融“拒之门外”的长尾市场。

3.垂直化发展

传统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其业务往往是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是水平化扩张而非垂直化发展。而互联网金融,必须要进行垂直化发展,基于以下两点原因:首先,避开平台型互联网巨头BAT的锋芒,实行差异化定位,构筑藩篱防止巨头携流量优势“模仿—超越”。其次,垂直化更容易切中细分行业要点,与客户联系紧密,同时通过新技术、新使用场景、风控技术极度优化,更为有效地防范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1]Hou X, Gao Z, Wang Q.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and banking market discipline: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16, 22:88-100.

[2]Sun J, He C. Internet Finance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al Bank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Big Data[J]. Finance & Economics, 2015.

[3]陈志武. 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J]. 新金融, 2014(4):9-13.

[4]宫晓林.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 南方金融, 2013(5):86-88.

[5]马轶群. 互联网金融[J]. 港澳经济, 2016(19).

[6]谢平, 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 新金融评论, 2015(42):168-168.

[7]周宇. 互联网金融:一场划时代的金融变革[J]. 探索与争鸣, 2013(9):67-71.

作者简介:

篇5:互联网金融演讲稿

湖南省第二届互联网金融峰会演讲嘉宾与蜂投网工作人员一起观看蜂投网视频

红网长沙8月2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张添)21日,湖南省第二届互联网金融峰会在长沙开幕。今天,本次峰会三位重要演讲嘉宾——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普惠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韩世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证券业协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庆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舟军莅临峰会总协办单位蜂投网,与蜂投网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蜂投网董事长马湘良就蜂投网产品研发、风险把控及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向三位专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韩世君教授从十部委颁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发,希望蜂投网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投资者、融资者及平台的三方共赢。他指出,蜂投网应当尽快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这样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赢得客户的信赖。

蜂投网 http://(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舟军教授与蜂投网工作人员就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交

流。)

网络信息安全如何为互联网金融发展保驾护航?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多年的李舟军教授为蜂投网技术人员进行了解读。他指出,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的开放性,安全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底线,平台数据及用户信息安全尤为重要。在李舟军看来,若想在互联网金融竞争浪潮中立身,蜂投网必须不断加强自身风控安全体系建设,提升用户体验及优化平台服务。

“创新的思维,敏捷的技术,踏实的态度,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添砖加瓦的追求,是对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的要求。”拥有多年金融从业经验的马庆泉教授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蜂投网未来发展的关键。

篇6:互联网金融演讲稿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是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权威智库,是国内影响力最广,规模最大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在线注册的会员单位突破1200家。

协会实行六大创新型发展模式,特别是实行国内协会入会严格的标准,对于国内其他行业协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专业化起到借鉴作用。同时,中国各行业协会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向民间智库转型,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各行业,带领各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协会的发展基调定格于走市场化道路,在发展形式及管理模式上领先于国内其他暂未与行政机关脱钩的协会,开创了民间金融智库的先河,实现了用互联网金融真正服务于“互联网+产业集群”,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的特点。

开创协会入会最严格标准——需学习“4+1”课程及笔试测评 必须经过协会“4+1”(四门专业课程+《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产业升级领袖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门选修课)的培训及特设的“中国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综合评估测试(笔试)”的严格测试,测试类型为:闭卷。每批会员单位的笔试成绩都将于协会网站公布,笔试成绩合格者即会颁发协会会员牌匾,代表正式加入协会,同时企业名称会放在协会官网的“协会会员”处展示。互联网金融的从业者必须对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杜绝非专业者从事互联网金融工作,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参差不齐的现象,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体专业度。

开创协会免费入会的先锋——实行终身免费会员制

协会的会员单位来自互联网金融产业链,包括:支付、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信息技术、P2P、众筹、政府产业园区、国企、央企等实体企业,自协会成立以来,始终贯彻实行终身免费会员制,采取免费在线实名注册制的方式提交入会申请,要求法人及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在内的10个企业主要骨干力量在线实名注册,确保企业有责可依及协会规范化管理。

成为协会终身会员即可享受协会协会各项免费服务。例如,每月会举行《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产业升级领袖人才培养计划》的18门课程轮训、投融资对接、讲座沙龙、研报发布会、各类研讨会等各种特色及形式的活动来提高会员单位的专业综合素质,开拓会员单位的金融创新动力。协会内部每年也会免费表彰优秀的会员单位,使会员单位终身免费受益。

协会认可的企业具备高成长性的特点

协会对于会员单位的基本资料审核非常严格,因为协会实行终身免费制,开创了国内协会免费入会的先锋,那什么样的企业才有资格获取终身免费的提升服务呢?那一定是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如何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有高成长性,主要从商业模式、未来目标、公司战略三个方面来衡量,绝不是哪家企业目前知名度大、广告投入大就一定具备高成长性,不能排除有透支未来的可能性。无论是实体企业,还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具备以上三个明确的要素,才具备了申请入会的资格。

未来的互联网金融未来在综合领域一定是互联网巨头与传统金融并存的格局,然而从纵向延伸来看,互联网金融的细分领域还有待开拓,在协会的引领下,包括18门课程的轮训、《金融大讲堂》在线视频学习等这些免费的终身服务,今后将会涌现出一批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驰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通过垂直平台的专业服务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自身企业大跨越的发展。

怎样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

请申请者在有意加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前,认真阅读协会《章程》,承认并遵守协会章程内容,履行会员义务,认同协会的核心价值观、协会发展目标、协会理念、协会文化、协会愿景。

首先点击协会官网右下角的红色字体“在线入会”,下载“入会申请书”,保存到电脑桌面,根据“关于入会申请填写细节答疑”的要求,用计算机打字填写表格,填写完整后,打印出来,法人签字盖章后,扫描成图片格式,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协会邮箱。同时在协会网站首页顶端在线实名注册10个包含单位代表在内的用户,将10个用户的真实姓名写在邮件的正文中,与“入会申请书”一并发送至协会邮箱,等待审核。一般审核周期是2-3天,协会工作人员会回复您的申请邮件,告知您是否通过审核,或者有什么问题需要修改。如有修改信息提示,请按照要求修改后重新发送邮件。关于“组织第四批会员单位集中学习暨会员牌匾颁发仪式”的通知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将于2015年8月15-16日举办“第四批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员集中学习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应用及风险防范”暨“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产业升级领袖人才培养计划(高级)”开班第二课。届时将举行第四批会员单位牌匾授予仪式、第三批会员单位协会职务任命仪式、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协会专业委员会第二次集中会议暨《互联网金融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报告》新闻发布会、“2015互联网金融榜样企业”颁奖仪式及为部分第一、二、三批会员单位开设的“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产业升级领袖人才培养计划(高级)”开班第二课《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实战应用》。所有会员单位均有资格参选协会四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之一。协会将从5月20日起依据区域分布、所属行业、企业规模、经营业绩划分出第四批会员单位,请递交过入会申请书并接到协会通知的单位务必准时参加。学习主题:

1、《中国互联网金融与产业升级领袖人才培养计划(高级)》开班第二课:《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实战应用》

2、《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应用》

3、《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模式的重塑》

4、《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5、《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人才培养》 课程涉及内容:

本次课程是协会对企业规范化发展进行的第一次重要专业指导,依据协会的核心价值观,课程涵盖了金融创新工具在互联网金融中的运用,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如何找到更多投资者的方法,如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如何做新市场拓展的战略布局,如何整合政府等各类资源,如何找到更多优质项目,如何运用自媒体手段迅速提高行业内知名度等。请参考协会网站首页“要闻视点”中关于“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5月16-17日成功举行第三批会员单位集中学习讲座暨会员牌匾颁发仪式”。

主讲专家: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 宏皓

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融资专家、财富管理专家,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政府、上市公司金融顾问,中经产业基金理事会秘书长,央视网财经评论员。

中国五大国有银行总行及各地分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挑战和创新应对》指定培训专家。撰写农行总行 2012 年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报告,指导中国农业银行私人银行金融创新。2013 年为招商银行总行建立小贷商学院,指导招商银行小贷中心金融创新。为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农商行等总行及各地分行、中国银行业协会等多次培训指导其转型升级。

担任金融顾问并指导转型升级的企业及政府机构:经纬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富锦市、江苏溧阳市,江苏常州市、湖北长阳县、四川眉山市、郑州市航空工业园、内蒙古包头产业园区、中建五局、郑州市黄河勘探设计院、万达集团、广州雅居乐集团等。年从事金融投资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是中国目前首位指导各地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及运作,帮助地方政府用金融创新搭建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实现转型升级的金融实战专家。著有《融资决定成败》等 24 部著作,是国内在金融领域出版著作贡献最多,受众面最广的金融投资专家。

篇7:互联网金融演讲稿

摘要:随着互联网理念、技术向金融领域的高度渗透,以余额宝、微信理财通、拍拍贷、众安在线、阿里小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特别是近期由是否应该取缔余额宝所引发的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的争论,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非仅仅局限于金融圈内。

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所谓互联网金融,一般指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金融功能。互联网金融通过移动支付、供应链金融和大数据服务营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帮助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幅减少交易成本,从而创新性地破解融资难题,并推动金融行业加快变革。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主要衍生和发展出以下三大模式:

一、互联网支付模式(包括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模式是指客户为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期刊之家—论文快速发表的绿色通道,欢迎扣扣在线咨询2863623720互联网支付模式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低成本的支付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支付清算模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支付模式主要有商户直联网银、网关支付与虚拟账户支付。其中,虚拟账户支付模式分为直付型虚拟账户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两种模式。第三方支付又从单一互联网支付向网关支付与虚拟账户支付的混合支付模式发展,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支付服务提供商。

二、众筹模式。众筹(Crowd Funding)模式即大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相比传统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只要是网友喜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机遇。众筹模式自2009年在国外出现以来,已经发展了近四年。2012年4月,美国通过JOBS法案(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允许小企业通过众筹融资获得股权资本。众筹模式也已经在国内出现,如2011年7月上线的点名时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众筹网站。考虑到法律风险,目前国内几家众筹平台都不涉及股权融资。

三、金融产品互联网销售。是指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金融产品借助互联网渠道和电商平台实现快速和规模化销售的模式,以余额宝、微信理财通、众安在线以及方正证券在天猫商城开设的泉友会官方旗舰店等为代表。如天弘基金与阿里旗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合作推出的余额宝从去年上线到现在已经吸引了8100万用户并吸纳了近5000亿元资金,导致银行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正在威胁银行业的传统垄断地位。更多论文参考资料,请登录期刊之家网查询,或扣扣在线咨询.天弘基金凭借余额宝这一产品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已经超越华夏基金成为行业第一。众安在线也不是单纯地“通过互联网卖保险”,而是从互联网参与方的需求出发,为互联网的经营者、参与者和用户提供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虚拟货币失盗险、网络支付安全保障责任险以及基于语音技术的保险保障服务等虚拟保险业务,化解和管理虚拟金融业务的各种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的运行逻辑

互联网金融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以互联网技术、社交网络应用、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支撑的。

一、信用为前提。互联网金融通过构建虚拟信用平台,加速金融中介消亡,为更广泛的金融需求创造信用。比如,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由于缺乏信用评估和抵押物,往往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而通过互联网数据发掘,可以充分展现小企业的“虚拟”业务轨迹,从中找出评估其信用的基础数据及模式,由此为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创造条件。

二、信息为核心。互联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信息支撑。在信息接入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接入变得更加容易,客户接触和服务的渠道由实体向虚拟转移;在信息处理方面,包括搜索引擎和即时通信的后台大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使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大大降低。同时,依托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大大降低了客户网络行为分析、消费行为分析、消费心理分析的成本,降低了客户违约风险,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技术为基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比如,海量数据挖掘技术实现了客户的精准分析和风险控制;云计算技术实现了数据集中处理和安全存储;动态交互技术保障资金融通的即时完成;搜索引擎技术实现了对大量信息的有效过滤和查找;安全技术使隐私保护和交易支付顺利进行。

四、法制为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信息保护、信用体系、电子签名、证书等体系建设,互联网金融涉及的支付技术、客户识别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等技术环节涉及公民权益甚至国家安全,这些都需要健全的法制体系作为保障。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跨种类金融机构、跨市场金融活动、跨时空交易的统一协调监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功能产生极大的替代效应。一是第三方支付从入口处改变用户支付习惯,冲击银行传统汇款转账业务和增值业务。如支付宝、易宝支付、拉卡拉等可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转账汇款、票务代购、电费和保险代缴等结算和支付服务。参考文献

[1]冯军政,陈英英.P2P信贷平台:新型金融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新金融,2013

篇8: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

一、向传统金融全面渗透

互联网金融涉及的业务领域非常广泛,在货币、基金证券、支付、在线信贷、众筹融资领域都有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在进行探索。而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看,第三方支付、基金理财和在线融资是当前发展相对明朗的领域。

(一)虚拟货币

对于大众而言,虚拟货币早已为大家所熟知, 大量应用于在线游戏、网络社区等互联网虚拟交易领域,例如腾讯的Q币。但这些虚拟货币只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交易,仅实现单向交易,即通过法定货币进行购买,并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也不与法定货币进行兑换。

但近两年比特币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虚拟货币的关注度有了极大的提升。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点对点)产生的数字货币。由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士在2008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阐释了它的原理。与法定货币不同的是,比特币不依赖特定的中央发行机构,而使用遍布整个P2P网络节点的分布式数据库来记录货币的交易,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例如,比特币只能被它的真实拥有者使用,而且仅仅一次,支付完成之后原主人即失去对该份比特币的所有权。比特币良好的私密性、不可复制和去中央化的特性使其受到众多互联网人士的认可,并在互联网从业人群中进行使用。 随着比特币追捧的人数增长,比特币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线下的一些商户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作为交易货币。而且,围绕比特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专门制造比特币生产工具即挖矿机, 到专门从事挖矿的矿工,再到比特币投资交易网站,以及作为货币进入到实体经济。比特币与美元的兑换比例也一直攀升。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和进入实体经济使得监管部门对于其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开始进行关注。

(二)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最早涉足的领域,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特别是支付牌照的发放以及为用户和商户直接提供专业化支付服务,对银行的支付业务形成一定的冲击,银行在支付业务上逐渐趋于后台。

截止2012年底,第三方支付企业各类支付业务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2.5万亿的水平,其中支付企业早期进入的互联网支付业务的交易规模在2012年也达到了3.8万亿,预计未来几年第三方支付行业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速。

除了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服务类型也在不断扩张和深化,基于企业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支付解决方案,并在支付的基础上基于大量支付数据提供“支付+营销”、“支付+金融”、“支付+财务管理”等增值服务。例如在基于支付信息挖掘用户属性和偏好为企业用户提供营销服务,如财付通的“彩贝联盟”、易宝支付的“多啦宝”;支付宝和快钱与金蝶、用友等财务管理软件公司合作,把支付服务嵌入到财务管理软件中,提升用户粘性;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个人理财产品,大量支付公司为企业用户提供垫资、保理等金融服务。

(三)基金证券

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引发了互联网基金理财热。据媒体报道,余额宝自2013年6月13日上线, 至6月底时,用户突破250万,规模达66亿元。8月中旬,余额宝规模超过200亿元,至今规模已近千亿元。余额宝合作的天弘基金从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小型基金公司跃居基金公司前列。余额宝短期内创造的成绩引发互联网基金产品纷纷涌现,汇添富的“现金宝”、同花顺的“收益宝”等,腾讯、百度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布局。

(四)在线信贷

在线信贷也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前,在线信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企业端的在线信贷服务——电商在线融资,另一类是个人对个人的P2P信贷业务。电商平台上聚集着大量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为电商平台贡献收入和活力, 同时又都面临贷款难的问题。电商平台基于大量的交易信息和资金流转情况,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为这些企业构建新型风控模型,同时利用应付账款、资金支付等方式对企业还款进行一定把控。所以近两年,在线融资已经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型业务。阿里小贷,就是电商在线融资业务的一个典型案例,在B2B领域金银岛的供应链金融、敦煌网的在线融资成为B2B平台在线融资的代表。

除了电商平台的在线融资业务以外,P2P行业在2013年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P2P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式。借款人在P2P平台上发布借款原因、额度、利率等信息,投资人根据相关资料以及P2P平台出具的信用评估报告,选择是否出借以及出借额度,当借款人额度达到即借贷成功。通过多个出借人来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P2P模式的出现,借贷双方不再依赖原有金融机构,而是通过平台自行达成交易,起到撮合作用,不介入到借贷交易本身。所以,P2P平台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金融脱媒。

从2011年与2012年国内主要P2P平台交易额规模对比看,2012年借贷规模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这一规模继续大幅提升,P2P厂商的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超过500家的P2P厂商。P2P行业的野蛮增长,也存在一定问题。众多P2P企业的大量进入,行业缺乏有效监管,特别是P2P平台介入交易为出借人提供担保的情况下,不断出现P2P企业风控问题,更有甚者, 拿了投资人的钱跑路。这些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所以,监管部门适当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通过行业自律联盟等方式加强自律对P2P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二、冲击及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互联网金融所涉足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金融机构当前开发并不深入的领域,与原有的传统金融业务形成补充态势,所以短期内互联网金融从市场规模角度并不会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很大冲击,但是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创新思路以及其显现出来的高效率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还是带来了较大理念上的冲击,也带动了传统金融机构进一步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

(一)互联网金融全面冲击现有金融领域

总览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比特币、第三方支付、金融搜索比较网站、P2P在线信贷、互联网理财、保险电商等已经从货币、支付、信贷、融资、理财、金融分销渠道等多种渠道全面冲击传统的金融体系。预计未来,这种冲击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二)自金融的发展加速金融脱媒

互联网跨越时空限制的属性,以及社交网络几何式增长的信息传播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让资金供求双方能更快实现匹配。所以,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调配资金融通的属性在被削弱。P2P在线信贷、众筹融资等自金融模式的发展,资金供求双方不再需要传统金融中介,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渠道实现匹配,进一步加速了金融脱媒的步伐。当这些业务的规模发展壮大以后,对于银行的存贷规模都会带来冲击。

(三)重塑金融分销渠道

上一篇:初二政治两代人的对话下一篇:教案评比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