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对策人为原因

2024-06-17

客户对策人为原因(精选6篇)

篇1:客户对策人为原因

“如果是人为操作失误,该如何回答客户的8D报告呢?例如外观缺陷、标签贴错、数量短缺、漏加工步骤、错发料等问题。客户很不喜欢我们写‘操作失误、人员培训、质量意识提升’等整改措施,可是又能怎么写呢?总不可能什么都上防错吧?”

其实首先我也想说,不仅是你的客户不喜欢这样的8D报告,我也不喜欢人家写整改措施动不动就写“操作工质量意识不强,加强培训”,“处罚当事人300块”等等。我在企业做质量负责人的时候,无论是我的供应商还是内部生产工程除了类似的问题,如果我SQE或过程质量工程师把这样的改进报告交给我,必然会得到我的一顿狠批。因为把质量问题的责任推卸给操作工,要么是不负责任的应付,要么就是不懂质量管理。因为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我所接触到的操作工,大多都是很朴实的工人。确实有刁钻耍滑的,但是少之又少。所以上述例子中的问题,无不可以从管理制度和方法上查找原因。

首先说说外观缺陷。一般说来,外观缺陷都是需要百分之百目测检验的,确实容易造成漏检的情况。但是还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查找原因和制定改进措施的。

——外观检验标准是否具体、是否清晰、是否和顾客达成了一致。有些企业的外观标准上仅简单写了“无飞边毛刺、无磕碰伤”。但是在现场操作时,操作工和生产管理人员又认为“无磕碰伤是不可能的”,因而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掌握一个模糊的标准。规范的做法是,把产品按照功能面,逐一根据可能的缺陷确定可以接受的标准和不能接受的标准。然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清楚。标准应清晰、易懂、没有歧义,而且是现实可行的。杜绝模糊的“外观标准参见限度样件”。如果有限度样件,也要有文字说明,限度样件是哪个方面哪个缺陷的限度样件,是缺陷样件还是合格样件,缺陷和合格的判定条件是什么,一定要说明清楚。

——外观标准是否已经清晰、明确地培训传达到员工。杜绝笼统地说培训不到位,而仅仅就事论事在这个缺陷上培训这个员工,而同类的事情下次在另一个工位就另外一个问题又可能重复发生。如果是员工培训方面整改,一定从培训方法、培训流程、培训后考核方法、新员工上岗初期的互检和师傅陪伴等角度,在工作方法上和流程制度上找原因,加以整改,杜绝下次类似的事情发生。例如针对外观缺陷的培训,除了给新员工讲解外观标准或作业指导书,还应该结合大量的缺陷实物样件进行培训,让新员工做些缺陷判断的练习。在员工上岗初期,在标准界限附近的零件要请师傅或质量人员帮忙判断。要建立关键岗位管理和顶岗人员培训制度,杜绝新员工临时培训匆忙上岗。

——岗位工作策划是否合理。例如有外观检验要求的工位的光源的光照度是否合适?外观检验工作台的高度是否合适工件翻动和作业观察?员工外观检验的观察作业的次序是否有策划并固化下来了?也就是说,员工检验零件外观时,眼睛要看到哪几个面哪几个点,工件翻转次序和眼睛的行走路径是否是固定的?外观检验和生产操作是否能够在限定的节拍内完成?

——常出现的外观缺陷是否张贴了质量警示卡,提醒员工特别注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否在源头上查找原因,致力于减少和杜绝外观缺陷?例如针对磕碰伤问题,流水线上的产品运输辊道是否会磕碰零件?产品和产品之间是否会发生磕碰?物流周转工装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工件堆叠?员工操作过程、工件摆放过程是否存在磕碰风险?

第二个问题,标签贴错。标签贴错在很多主机厂客户来说,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有些客户那里如果发生标签贴错两次就可能直接导致受控发运。标签贴错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考虑改进。

——现场打印,随用随打印,禁止事先打印标签。一般来说要求严格的主机厂会要求供应商在生产线的包装工位设置标签打印机。如果企业有多条生产线就应该在每条线边的下线包装工位设置独立的标签打印机。杜绝在办公室里打印了一堆的标签。有些企业有各种不同产品的,也可能有不同批次的,喜欢在办公室统一打印一堆标签,然后一堆标签拿到生产线边,包装时再从一堆标签里翻找出来贴上。或者先包装后,很多的包装箱堆叠在一起,然后一起贴标签。甚至有的企业在包装后放置几天,发运前再贴标签。这些不正确的做法,不出现问题才是不正常的。

——如果客户没有独立打印机的明确要求,而且企业一时还不能做到独立标签打印机,也可以采用换型防错的方法来保证标签正确。换型防错的方法,我以后有机会再单独写文章介绍。简单地说,就是在多种产品共线生产的情况下,当准备切换加工某一种型号产品时,把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工装、刀具、工具、辅具、各种作业指导书、各种记录表、包装材料,包括设备里面调用的程序和工艺参数,当然也包括标签,统统切换成准备生产的产品型号相一致的。而不一致的,确保从生产线上,从操作者可以拿到的范围内撤离或者封盖起来。使得误拿误用成为不可能,这就叫换型防错。在换型时,操作工利用《换型防错点检表》点检并记录所有的软硬件的切换得到了落实,班组长互检。

第三个,数量短缺问题。我也不赞同增加人员互检,因为效率很低。那么除了采用计数器之外,还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改进:

——如果是规则的产品,应该整齐摆放。一个包装盒或者一个料箱固定几排几列几层,这样点检数量就转换成了对排列形状的外观检查,数量确认就变得很直观。

——如果同时在防护磕碰、挤压方面有要求,那就考虑定制成型吸塑盒、或带有分隔板的料盒来摆放产品,一个萝卜一个坑。坑没填满,缺件了,就是数量不够。

——称重法。但是在零件数量很多,每个件的重量又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就可能导致称重判定数量时的不准确。这时可以考虑在大包装内设置若干的小包装,而小包装的数量设置要考虑到总重量的波动范围的西格玛小于一个零件重量的六分之一。

第四个问题,漏加工。除了设置连续的生产线,设置过程防错之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改进:

——增加自检和互检,在每道序放行之前,操作者检验自行检验本道序加工的内容是否完成,检验后放行或者再放入料架料盒。下道序在加工前检验上道序的加工或装配内容是否完成。

——定置管理,定位存放。如果是单机作业,每个单机工位待加工件和已加工件一定要分开摆放,定置摆放。一般地,左手边是待加工件,右手边是已加工件。严禁混放,严禁待加工已加工件放置在同一料架或料盒。在在制品周转区,整料箱的在制品也要各个不同工序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且做好明显标识。

——悬挂工序随行卡。针对单机作业的生产线,料架或料车要悬挂随行卡,在随行卡上标明工序状态。

第五个问题,发错料。最常见的错误是一个大包装多数正确的产品里面混进来一两只不同型号的产品。一般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把这些方面改掉了,也就基本杜绝了混料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最基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好换型防错。在生产工位、在生产线边存在不同型号的产成品、在制品同时存在的现象。

——或者在包装区、检验区,不同型号的产品同时存在,散放、混放。所以定置管理、5S,还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是简单的干净整齐的而已。

除上述问题之外,还有一个被供应商常常使用的原因,就是“调试件被混在了合格件里报交”。这也是被我和很多主机厂的SQE们所深恶痛绝的一个说法。我们常常会追问,你怎么确定那个件就是调试件的?零件上有追溯号吗?调试件的检验记录和追溯号相对应吗?即使真的是调试件被混入合格品的话,企业也需要在不合格品定置摆放和标识、调试品定置摆放和标识、开机前检查确认、首件确认,等几个方面的管理方法加以原因分析和改进。而不是简单地归结为认为操作失误。

补充:

1,需要固定外观检察人员,同时需要有同班组的替换人员,由于外观检查岗位的照度要高于其他操作岗位(一般情况下),所以产生视觉疲劳。因此最好有替换人员;

2,外观检查仅仅是“堵” 应该更重视,工序的防磕碰的防护工作必须加强,该防护的地方要不断梳理减少磕碰造成的外观不良几率;

3,还要定期进行毒蛋糕测试以强化外观检查人员的警惕心

篇2:客户对策人为原因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污染及改变,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受损,生物物种大量灭绝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生物物种的大量灭绝对人类生产、生活构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对人类生存都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物种灭绝的主要人为原因和机制,从控制人类的活动出发防止物种大量灭绝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种灭绝,原因,对策

一 物种灭绝的原因 1.物种灭绝的分类

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而物种本身缺乏合适的变异来适应变化的环境或由于其他物种的竞争与排挤,该物种在有限的空间和有限的可利用资源的情况下不能适应,就会导致灭绝。[1] 从对物种保护程度的不同认识,可把灭绝分为以下五类:(1)正常灭绝:在正常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某个生物类群因不能适应或者来不及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逐渐衰落,直至全部死亡,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物种更替的一种正常的现象.(Nitecki,1984)。(2)集群灭绝:在某些地质时期,由于生态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而导致的生物大规模灭绝现象。(3)野外灭绝:如果一分类单元一直仅是在人为控制状况下存活,而野生个体不存在,就可认为是野外灭绝。(4)局部性灭绝:一个种若在生活过的某栖息地不再存在,仅在其他地方有发现,则称为局部性灭绝。(5)生态灭绝:当一个种的数量减少到对群落的其他成员不足以产生影响时。可算作是生态灭绝。[2]

从以上对灭绝的分类可以看出,物种灭绝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正常灭绝、集群灭绝属于自然界正常现象,人类无法控制和影响,而野外灭绝、局部性灭绝和生态灭绝则大多由人类活动造成。2.造成生物灭绝的人为原因

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主导者,人类的行为对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比其他物种的影响大的多。人类活动对生命化的冲击,首先表现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绝大改变。一些大型动物由于被人类的带杀戮而绝种,更多的植物种类主要由于人类改变环境而灭绝。[3] 2.1直接原因

(1)对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当曾经物产丰饶的繁盛景象只能以文字的形式曾现在人们面前时,人类开始意识到,也许我们向大自然索取得太多了。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和严格到位的法律管理,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毫无意识的开发身边的宝贵自然资源,破坏者周围的生态环境,直接导致很多珍稀数量的急剧减少和灭绝。据统计,收到灭亡威胁的脊椎动物的40%是由于国际贸易而猎杀:蓝鲸、犀牛、老虎、大褐熊等。[4]

(2)建设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劣化和切割

对栖息地的破坏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人类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公路、铁路蜘蛛网般的无限扩张,水利工程、电网工程等大型工程的迅速发展,工业、住宅、农业用地面积的急剧增加,矿产资源的开采对当地植被的大肆破坏,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原沙化,人类的各种活动正一点一点削减着野外自然生态的面积,破坏着动植物的栖息地。生存范围的隔离使物种由于数量过少缺乏竞争而逐渐失去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它们的适应性逐渐减弱直至最终的灭绝。生存的环境的破坏使很多野生动植物的生活范围减少,动物觅食困难,加剧了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减少了物种的数量,从而导致很多物种无法适应而走向灭绝。(3)化学制品的滥用

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地方便,但同时也产生很多人类还没来得及控制的负面影响。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按自己的意愿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新材料,而由于这些新材料无法被自然界的微生物降解,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而农药除了可以杀死害虫和杂草外,也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的生物,从而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4)共业污染的随意排放

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已成为全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酸雨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工业污染的例子。酸雨能使斯堪的纳维亚和北美的湖泊内生物灭绝,使整个欧洲的的森林受到损害,其他的污染物也能以其他的方式危害到自然界的不同物种,促进它们的灭绝。(5)农业的集约化及转基因作物 大面积种植高产杂交农作物并统一管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回报,因此这种集约耕作不但由于其对农药的依赖而污染环境,直接危害到其他生物,也因为其对低产的传统本地品种农作物的排斥而对当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威胁,很多原有优良动植物品种由于不受重视而又失去生存之地而走向灭绝。而含有抗虫基因的转基因植物的普遍种植,也因为其花粉、叶片等部位含有的抗虫毒素而使很多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6)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物种的生存依赖于它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而其他物种数量的改变影响了一个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一个物种数量的增大和消亡,会导致其他相关物种数量上的大变化,如夏威夷蜜鸟(Hawaiian Honeycreepers)的灭绝导致了依靠该鸟传粉的夏威夷本地特有植物Hibis cadelphus属的灭绝,这意味着协同

[5]作用促使了物种的灭绝。因此,人类不仅可以导致其直接影响到的物种的灭亡,也能通过这些物种在生态系统作用而把灭绝范围扩大。(7)生物入侵

人类有意或无意将一种生物引进到其非自然分布的地区,这样的物种由于缺少天敌,没有种内竞争的威胁等原因,很容易逐步立足,入侵,将原生物种淘汰,占领新环境。随着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世界贸易、观光和货运的加速成长,外来物种产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生物入侵带来巨大破坏的例子数不胜数。1970年 代有30多种外来鱼被引进云南滇池,不到20年,滇池的原生鱼种就从25种跌到了8种。[6]因此,外来入侵种也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很多物种的迅速灭绝。(8)气候变化

大量砍伐森林和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大幅上升,导致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影响植物的开花、结果时间,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减少了冰原生物的生存空间。而变幻莫测的反常气候可能会带来干旱,雪灾,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给很多生物带来灭顶之灾。因此,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大幅生物灭绝。2.2间接原因(1)人口增长

人口压力是人们大力开发自然资源的主要原因,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因此是导致生物灭绝的根本原因。(2)不适应的经济、法律体系

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体制没有足够考虑到环境和资源的因素。因而国家没有指定可持续发展的计划,使得资源开发利用没有限制。决策者对于保护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导致相关控制政策的放松,相应法律的缺少,也使得很多人趁有利可图不顾后果的过度开采资源,污染环境。(3)保护知识、资金的不足

很多贫穷落后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和对资源开采利用的程度都比发达国家的严重。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决策者,科技人员相关知识的缺乏导致政策上的宽松,原因之二是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限制开采、保护物种的理想很难实现。二 解决对策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物种的大量灭绝正一步一步削减着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价值。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都将通过气候变化,洋流变化和物质循环变化给全球带来灾难。[7]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全球生物的多样性,防止物种大灭绝。(1)制定严格、完善的法律,加大执法力度

很多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乱排“工业三废”的行为,主要是因为国家法律要求的不足和执法力度的不到位。在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无数珍稀动植物被捕杀者赶尽杀绝。工业三废也因其大量的处理费用而被直接排到自然界。因此,加大国家环保法律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开采过度的问题,防治进一步的环境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2)加大建立保护区的力度

很多珍惜的自然生态系统因为没有受到人们的注意,而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逐渐破坏,导致一些珍稀动植物的灭亡。加大保护区的建设能够最大限度的对人们所知道的珍贵物种进行就地保护,防止人们直接的干扰和破坏。(3)采用多种保护方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矛盾

在国家重要工程建设中遇到与环境保护对象相冲突的问题时,人们既不能放弃关乎国计民生的工程建设,也不能忽视建设工程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人们研究出更多的保护方法,将对保护对象的影响降到最低。如迁地保护,修建大坝时建鱼梯、鱼道,建工路、铁路时采用高架桥,选择对生物影响较小的建设工程设施等。

(4)加大环境知识教育,加强物种保护的科学研究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公众对环保的重视,将环保理念通过学校教育传输给学生,平时多组织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活动等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使社会形成环保氛围,减少人们的无意识环境破坏行为。(5)谨慎对待转基因物种

转基因物种由于其良好的基因而受到农民的喜爱,要控制转基因物种的影响,必须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因此,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投入使用严格把关,充分考虑物种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控制其种植范围。(6)严格控制外来物种

国家应严格海关等的检查程序,严格控制非境内物种的扩散,防止生物入侵事件的发生。

(7)合理规划资源利用

国家制定长远的资源利用规划,通过改变能源结构,开发环境友好新能源等方式减少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三 结论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很多活动却一点一点地威胁着其他生物的生存,破坏着生物多样性。为了防止生物大灭绝的人为引发,为了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放慢脚步,用长远的目光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并采取相关的补救防治措施,防止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7]沈银柱,黄占景.进化生物学[W].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第二版 [2][5]刁雯雯,颜忠诚.物种灭绝机制[J].生物学通报.2007年第42卷第2期

篇3:客户对策人为原因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目前我国会展业正以20%年增长率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标志。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尤以客户流失现象最为严重。当前,国内会展行业呈现较为严重的展会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局面,大部分的展会平均每年都有高达25%的客户流失,有的甚至更高。会展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会展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如果会展企业不注意维持和客户的关系,不注重客户关系的有效管理,势必会加重客户的流失,更何谈获得忠诚的客户。因此,会展企业应对客户关系管理引起充分的重视,认真分析客户流失的原因并着手改善和解决。

客户关系管理即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大潮进入到中国。对于CRM的定义,国外众多著名的研究机构和跨国公司都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首先提出客户关系管理(CRM)的IT咨询顾问公司Gartnet Group(高德纳咨询公司--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总部设在美国斯坦福)对其所下的定义:所谓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使客户的收益率最大化。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一定程度来说,客户关系管理在于挖掘客户的潜在价值,并可以减少一定的客户流失。

二、会展企业客户流失的原因

1. 会展活动的办展质量不高

我国举办的会展活动越来越多,可是在全国举办的众多会展活动中,真正产生良好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却并不多。大部分展会不仅没有特色,也缺乏丰富、新颖的展会内容,而且重复率较高,参展企业不太容易选择到令其满意的展会活动。会展活动的成功举行还与会展设施的完善、专业客户的参与、配套服务的跟进是分不开的。目前很多会展企业在展馆设施、展会环境等方面还有待提升,部分会展企业招募参展企业只在乎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的好坏,招募参展观众时也忽视了其专业程度,甚至有些展会花钱雇佣参展观众。这样的展会会让客户感觉展会不专业,导致参展意愿不强烈。以长春汽博会为例,汽车业内人士评价该汽博会硬件设施落后、陈旧,展馆内甚至缺少休息设施,与国际级汽车展相比,相差甚远。并且,据相关人士反映,长春汽博会更像是汽车展销会,办展效果差强人意。久而久之,参加该汽博会的客户越来越少。

2. 会展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意识不强

在我国的会展行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之下,展会项目重复率高导致大多数展会的客户流失,客户流失率不断增加。因此,会展企业必须花费更高的成本去重新赢返客户。如果会展企业增强客户关系管理意识,客户流失率就会减少,会展企业所花费的成本也会减少。会展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意识薄弱表现在对专业观众的邀请不够重视、展后跟客户的交流与互动较少,对客户流失没有充分重视和采取重大举措。最重要的是,很多会展企业没有意识到在会展行业中展会结束只是会展工作的一半,真正起作用的是展后及时跟进。展会结束之后,会展企业应该主动征询客户意见和建议,将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整合,然后针对典型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反馈给客户。因此,会展企业要赢得客户的信任,就应该增强客户关系管理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既可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又可以预防客户流失。

3. 会展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够

创新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灵魂,对会展企业亦是如此。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展会既无特色又无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会展企业的办展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展会形式创新,就成为决定会展企业能否赢得市场竞争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有些会展企业在办展理念方面环保意识不强,缺乏和国际标准接轨的效果,对互联网+这样的新概念也缺乏认知。有些展会在技术上较为落后,缺乏新型的光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甚至有的会展企业还未真正利用CRM系统。如果展会不增强创新意识对展会进行创新,很多参展企业和专业观众参展就只是走形式,甚至有的企业选择不参展。因此,如果要实现会展企业发展和进步,就迫切需要鼓励会展企业创新、推进会展企业创新。

4. 会展企业的诚信管理不严

诚信是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基石。对会展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当下会展客户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会展企业和参展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工商行政机关接到的展会相关投诉相当多,投诉比较多的是消费者在展会上购买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参展企业对展会的虚假招展宣传。消费者在展会上购买的产品质量问题和参展企业对展会的虚假招展宣传在投诉中所占比率高达80%。因为会展企业对参展企业的诚信度未进行严格筛选以及自身对展会的虚假招展宣传问题进行改正,所以导致专业观众和参展企业对展会项目和会展企业的信任感和忠诚度降低。客户往往会选择和讲诚信的会展企业合作,会展企业一旦出现诚信问题,大部分的客户都会选择不参展。因此,会展企业的诚信问题不容忽视。

5. 对专业观众的重视不够

专业观众是决定展会档次的重要因素。会展客户流失的普遍原因是现在很多会展企业注重招展而忽视专业观众的邀请。许多会展企业认为招展是获利环节,因此,它们重视跟参展企业的交流互动与客户关系的维护,并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它们看来,专业观众邀请是投资环节,不需要大费周章,因此就只是通过简单的电话邀请、发邀请函、邮件或投放少量广告等形式进行邀请。长此以往,客户对展会的期望值就会降低,甚至有的客户会选择不参展。其实,会展企业邀请专业观众的渠道不能一成不变,形式也不能太单调,更不能缺少与专业观众有效交流和互动。当下国内会展企业在观众邀请方向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参展企业的招展资金投入,导致实际到场专业观众的数量远远低于参展企业的数量。专业观众的数量减少使得采购需求也会随之减少,而参展企业数量未变,这就固然会导致展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许多参展企业会因实现不了其营销目标而离开展会;而市场上作为产品需求者的大量专业观众,因为未能参加他们所期待的展会,也失去了和会展企业的进一步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6. 对会展客户的需求认识不够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客户有更多到国外参展的机会,客户在参加了国际的展览之后,眼光变得更高更专业,相比较而言,对国内的展览也会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内会展企业如果再不能提升办展水平的话,就会渐渐失去这部分客户的关注,最终导致客户的彻底流失。因此,借鉴国外展会的成功经验提升展会的档次,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样,会展企业才能重新吸引客户。

三、会展企业客户流失问题的解决对策

1. 提升展会档次

展会需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展会的档次提升了质量也就随之提高了。一个展会的档次可以从展馆的硬件设施、整体陈设、参展企业和观众的专业程度、配套服务、展会从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等看出。会展企业应从展馆的设施、展会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配套服务等方面着手进行改善提升展会的档次来预防客户流失。

2. 增强创新意识

当下的国内会展行业处于相当严重的展会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会展企业只有增强创新意识才能快速发展。例如在专业观众邀请方式、展会活动、展会模式方面进行创新等。以中食展为例,中食展率先创新了“互联网+展会”的模式,将展商服务通过互联网呈现,与线下展会互补互利,形成全年度的贸易平台。中食展的创新不仅体现在展会模式上还体现在活动上,那就是世界茶叶锦标赛--中国精品茶叶冲煮大赛。这是中食展创新并首次引入的茶叶专业活动,意在更好的演绎一杯茶的故事,引领年轻人对传统饮茶习惯的回归。[4]正是因此,中食展才能成为领头羊。中食展成功的例子就证明了展会应增强创新意识而不是固守传统。

3. 重视专业观众

专业观众对产品的见解和眼光是专业的,他们不是注重产品的价格而是看重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如果展会邀请的专业观众都实际到场,展会的质量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客户满意度才会有所改善。因此,展会不能轻视对专业观众的邀请,更不能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进行邀请,应该重视与他们的交流与互动,并充分认识专业观众对展会的诉求,才能实现与观众之间的有效互动。

4. 增强会展企业诚信意识

随着我国会展企业的迅速发展,会展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会展企业必须改变展会信用秩序混乱的现状,展会才会成功。因此,会展企业必须对参展企业进行严格筛选,禁止失信的参展企业进入展会;自身也应进行反省,不能对展会进行虚假宣传;应该通过学习、培训,增强展会从业人员诚信意识;通过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不诚信现象的识别能力,减少会展企业失信收益。

5. 增强客户关系管理意识

良好的客户关系不仅是举办高质量展会的关键,而且也为会展企业带来利润。如果会展企业在展会前和展会中的事宜顺利进行的同时,还会在在展会后定期跟客户联系看看客户是否有后续跟进的工作,就会增进会展企业与客户的感情以及可以伺机寻找再次合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预防因照顾不周导致的客户流失。因为会展企业的后续服务会间接影响到客户的体验,所以建立健全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够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会展企业不仅要正确认识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还要建立客户流失管理团队避免客户流失的时候无计可施。

6. 借鉴国外展会成功经验

客户的眼高变高,会展企业只有总结和借鉴国外展会成功的经验并对展会进行改善和提升,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吸引客户。比如会展企业应在展会的配套服务、场馆规模和展会项目等方面进行改善。如果会展企业为客户提供的配套服务是一流的、会展场馆的规模也很大并且展会项目很丰富,就会给客户一种国际展览的水平。

四、结束语

其实,对会展企业客户流失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赢得有价值以及忠诚的客户,以提高会展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个展会的成功不是偶然,展前、展中、展后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为客户提供的所有的相关产品与服务,都应该旨在注重展会的高附加值。能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服务,使客户利益最大化才是赢得信任的关键。一个会展企业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以建立稳定长久的客户关系为基础,才能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

摘要:一个成功的现代化展会,与良好和稳固的客户关系是分不开的。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展会的客户流失率很高,有的甚至高达75%。如此高的客户流失率不仅会给会展企业带来经济上和声誉上的损失,还会给整个会展行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数据采集并结合相关案例,总结了当前会展行业客户流失的现状,并分析导致客户流失的原因,最后结合会展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留住客户、拓展客源以及实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会展企业,客户流失,客户关系管理,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莫志明.会展企业客户流失原因与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32):502-503.

[2]吴世庆.浅析展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构建[J].无线互联科技,2013(08).

[3]陈辉,于哲晨.会展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模式[J].经验与管理,2016(01).

[4]李璐,邱源斌.创新引领中食展动力实足[J].进出口经理人,2015(06).

篇4:旅鸽灭绝之谜:人为之外的原因

1914年,当最后一只旅鸽在一家动物园死亡后,该物种的灭绝就成为一个警世故事,用来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旅鸽灭绝之前的100万年里,这种鸟类经历了多次数量上的激增和骤减,旅鸽种群对自然波动的敏感性有可能是造成其易于灭绝的原因。

“这是一项非常精彩的研究,”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鸟类学家海伦·詹姆斯说,“我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从该研究所了解到的情况,构建更加完善的方案,预防物种灭绝的风险。”

旅鸽(Ectopistes migratorius)是以法语词汇“passager”命名的,意为“路过者”。旅鸽的数量曾占北美洲所有鸟类的1/4,有30亿至50亿只。这种鸟飞行时群落巨大,宽达1600米,长达数千米,几天之内就可以将一个地区的坚果剥光。18世纪是世界上旅鸽数量最多的时候。在1914年,当最后一只旅鸽死亡后,生态学家把该物种的灭绝归咎于森林滥伐和过度捕猎——不

管对人类还是食肉动物,这种鸟都是颇受欢迎的廉价肉食的来源。

“我们认为,在旅鸽灭绝的问题上,我们很可能忽略了某个环节。”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的生物学家洪志铭说,“就算人们大量捕杀旅鸽,甚至再加上栖息地丧失,其数量下降之快仍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洪志铭及其同事在保存完好的4只旅鸽身上提取了微量的组织样品,利用先进的基因技术对这种动物的DNA以及其现代亲属——家鸽——的DNA进行了测序。通过对两种鸟类基因的对比,洪志铭的研究小组确定了多年来旅鸽种群数量的总体变化情况。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段,种群数量较少就意味着在遗传多样性上比较单一。

洪志铭发现,在欧洲人移民到北美之前,旅鸽的种群数量已经极不稳定。在过去的100万年中,旅鸽的种群数量波动极大,激增期和骤减期的数量差距达到1000倍。对任何物种来说,如此巨大的波动都是不常见的。研究人员猜测,橡子是旅鸽的主要食物来源,气候变化影响到橡子的多少,而橡子的多少可能是旅鸽种群数量增减的主要原因,但他们无法证明其中的联系。

这些发现表明,旅鸽的灭绝可能不单单是人类造成的。不久前,洪志铭及其同事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版上发文称:“自然减少的种群数量,以及捕猎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的双重打击可能造成了旅鸽的灭绝。”“有可能旅鸽已经踏上了种群数量减少之路,而人类只是加快了其种群数量减少的速度。”洪志铭说,“一旦种群数量下降到太少的水平,就没有办法恢复了。”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古基因学研究人员贝丝·夏皮罗也在研究旅鸽的遗传史。她说,这些新资料是令人鼓舞的,跟她的研究小组未发表的成果相符合。“我认为,发现旅鸽的种群数量出现定期的浮动使得这些鸟类更加有趣。”她说,“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是不正常的。”

然而,夏皮罗指出,要想填补旅鸽自然历史的空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这些遗传数据只提供了相当长期的趋势,并没有揭示出这种鸟类最后几十年的情况。至于旅鸽的哪些生物特性使

得它们更容易在数量上大起大落,这一点尚不清楚。夏皮罗说,如果生物学家能够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能发现其他类似的物种面临的风险。也许它们的数量很丰富,根据经典的估算方法并没有灭绝的风险,但实际上可能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了。

篇5:客户对策人为原因

然而,大客户营销岂是那么容易成功的,一心想着内道超车的企业,往往倾向于速战速决的“能人营销”与“关系营销”,小尝甜头便一发不可收拾,却难料,一时之快终将带来巨大的灾难。由能人和关系主导的大客户营销战略,看上去鲜花似锦,没成想却是毒害组织机体的人为 。

1.“能人”太可怕,因小利、失大局

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客户营销的初期,能人是至关重要的。当公司整体品牌影响还比较弱,且公司内部管理水平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时,想要在大客户营销方面取得突破,人的因素非常关键。在服务企业大客户营销咨询项目时,我发现,企业高层和销售猎手往往成为公司启动大客户营销的关键先生,他们往往能够在企业成长初期和关键时刻展露锋芒,赢得企业梦寐以求的大客户。

然而,这是否是万全之策?这些“能人”又能在哪里呢?仔细研究一下便能发现,无论是企业高层还是销售猎手,扮演的都是超级英雄的角色:一方面拥有出众的素质,一方面能够集企业优质资源于一身。“能人”的命中率自然高,但也承担了更大的风险,一旦出现闪失,大客户营销工作将陷入全面瘫痪,整个企业也将为之拖累。

再者,“能人”突出的个性也让人担心。对外,这种个性既可能为大客户所青睐,又可能为大客户所排斥,结果,企业获得的大客户几乎都是同一种类型,企业的发展也被迫驶入单行道,失去了再选则、再调整的机会。对内,当个性与制度相违背时,企业往往因“小”失“大”,原本规范化的管理将会被搅乱。

可见,所谓的“能人”是能在垄断企业资源、绑架企业利益,试问有哪个企业可以长久地承受这种“能力”的释放呢?

而且,大客户需要的是更高的服务规格、更细致的服务规范、更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不断的创新研发,这些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能人”固然可以赢得大客户,但是大量的后续维持工作又该怎样进行呢?我想,再厉害的“能人”在面对老客户的服务要求和新客户的开发任务时也会分身乏术把。

所以,谋求发展的企业亟需放弃“能人营销”模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建立大客户营销团队的建设上来。通过有效整合公司资源,形成一个纵深的作业平台,这个平台应包括项目经理、技术人员、售后人员、销售后勤等。这样,就可以保证从接触客户的那一刻起,公司始终有一个小组在研究、争取和服务目标大客户,工作的开展也将更加稳健。

我认为,大客户营销团队有几种形成和运作方式,可以根据企业规模和大客户特征而定:

1、固定的大客户组织:负责公司所有的大客户开发、服务和维护;

2、临时组成的大客户小组:负责特定大客户公关,合作不成功则自动解散;合作成功时,再根据实际需要,抽调新的人手加入,形成固定大客户专项小组

3、前台+后台的大客户团队:前台人员是打单高手,负责大客户开发、拿单;而后台人员则是服务骨干,负责交货、提供服务以及合作关系深度开发等,

当初的能人经验也不是没有任何有无之地了,我认为,这些经验可以转变为业务人员的自身修养。但若想拓展大客户销售,当务之急则是构建大客户营销组织,即把一群普通的人捏合在一起,形成超越“能人”的团队战斗力,唯有如此,大客户营销才能真正落实到组织运作层面,成为公司销售和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销售命运,切莫粘死在“关系网”上

最近,重新翻阅了一下几年前的大客户营销的书籍和论述,发现字里行间充斥着两个词:关系、灰色。甚至有人提出,在大客户营销中,正规的营销理论会在中国水土不服,不会搞关系、耍灰色的营销人员无法取得大客户营销的成功。

的确,有不少企业在灰色小道上享受过一段美好历程:不用费心费力提升企业品牌和产品质量,不用费时费劲谋划销售战略。虽然在关系培养中消耗了不少人力物力,但企业还是觉得自己讨了巧。

然而,正是因为大家都发现了这条所谓的捷径,争相涌入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竞争”已经把一些企业压的喘不过气来了,关系培育费见涨,成功的几率却大大下降。

另外,经济大环境正在慢慢转变,大型招标活动越来越公开、公正。大客户的高层管理者,也逐渐开始重视供应商的资质评价,考评的范围也开始变得综合且科学。在战略层面上,大客户也在避免采购权利的部门化、私人化,否则会降低自身的产业链整体价值。由此一来,缺少实力的企业仅凭关系已经难以成功。

这些都不是最致命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当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关系营销”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当企业高层将过多的精力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转移到期限不明的关系培养上来时,企业的未来也变得飘摇不定。

从事了这么多年的大客户营销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大客户营销理论和时间的变迁:从人际关系和灰色营销,到企业间多部门深度沟通和业务共赢,再到现在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大客户开始逐渐意识到供应商的战略地位,而不再是动不动就拿买方的权利作为讨价还价的“凶器”。灰色营销和关系营销的温床,正在从根本上被捣毁了。

虽然有些招投标还在走过场,陪太子读书的现象也屡有发生。但规范化的上市公司、管理到位的大型私企,都在组织化地对待供应商了。在营销咨询的实战服务过程中,我也感切实地体验到各种变化和进步:过去,销售是企业关注的焦点,而今,供应和物流,也都成了公司战略的重头戏。我们为此感到振奋,只有摆脱灰色营销和关系营销的诅咒,才能理顺一个企业的上下游价值链。灰色营销和关系营销不仅仅是采购人员或其他权利者腐败的自留地,更是一颗老鼠屎带坏一锅粥的因小失大之举。

在服务有关企业的时候,本人向来都正视“能人营销”和“关系营销”,但从不鼓励和误导客户,因为我知道,无论是“能人”还是“关系”,都受制于不可控的“人为因素”,也称之为“人为 ”。因为企业也许能够从中得到一时之快,但沉迷于此将会伤害企业的整个机体,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篇6:客户对策人为原因

中外CEO们都认为客户洞察是当下最值得大量投资的领域。对中国的CEO而言,他们不仅需要以个性化的即时服务对待客户,还需要在不同渠道提供一致且优质的客户体验。

客户是独特的个体

人们在互联经济下更希望被当作独特的个体对待。与此同时,日益信息化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刻意或不经意地共享了有关自身的各种信息。

大多数企业难以从互联经济中获取有价值的客户洞察的一大原因在于,当客户期待被当作独特个体对待时,企业仍然把重点放在了解整体市场而非个体客户。在IBMCMO(市场总监)调研中,至少70%的中国CMO仍然依赖传统信息来源(例如市场研究)来制订战略决策。

而那些已成功转型的企业都在学习使用客户分析技术以获得更好的业绩。这些企业会分析更多的客户维度,这些维度可能包括交易模式、客户选择店铺的心理特征、客户购买产品的可能性,以及他们对公司的累积价值。这样,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客户的个性化信息,并为之提供个性化服务。

洞察客户

在这个互联互通的经济环境中,数据是一种关键的新“天然”资源。而了解如何有效地访问、分析和使用数据,对于理解和接洽个体客户至关重要。

广泛利用外部数据资源

完善自身视角,吸收外部数据资源,特别是社交媒体与合作伙伴的互补数据库,融合内部和外部观点,发现意料之外的洞察力。

整合零散数据信息

利用大数据挖掘能力从海量数据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将关键的零散碎片信息整合为关于每个客户的完整信息。这些碎片信息可能来源于客户与其它人或机构的互动行为,而不只是和你的互动行为。

让前线员工具备预测分析能力

将洞察力嵌入一线人员的决策制定过程,确保由数据驱动的决策成为日常流程的组成部分。让员工更清楚应该在哪里倾注精力才能提高生产率和产出。

精准回应客户

我们要更准确地理解客户,其目的不是要用更多的产品或服务去轰炸他们,而是为了突出你的差异化——只提供那些客户确实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是在他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给他。互联时代带来的机遇是,客商标注册户直接通过各种媒介表达了他们的期望。为了获得更多洞察力,企业要有所选择且负责地与客户进行互动,但挑战也同样存在——如果不及时恰当地回应,可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及其它新渠道

收集个体客户的心声,获取第一手信息,不能过度依赖市场调查报告中关于某个细分市场的信息,而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及其它新渠道,例如用户撰写的评论、在线通讯和博客等,以获取来自个体客户的第一手信息。

从员工那里了解所见所闻

构建一个便捷的渠道,使员工在与客户交互时得到的信息能够为企业所获取,随后将这些来之不易的信息融合到大数据分析之中。

有针对性地迅速给予回应

研究每一位客户的接触点,更精准地回应客户,从而可以与客户创建更加密切的联系,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口碑。通常,当商标注册hw-tm.com|商标转让客户收到关联度强的反馈,他们会乐于分享更多信息。

提供独特价值

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客户的期望越来越高:他们期待更即时、更贴近需求的服务,而组织也因此拥有巨大的机遇来创造即时性所产生的价值: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信息。

充分利用“移动改变一切”的事实

不要简单地把你的网站搬到移动设备上,而要充分利用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和新的电子商务形式。例如,在客户位于运动场、购物中心或旅游景点等特定场所时,在其移动设备上即时弹出虚拟商店。

融合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

不要把移动设备当作唯一的渠道。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移动渠道成为整合的、多渠道的客户体验的一部分。

互联时代更需要提供与众不同的价值

移动设备虽然增强了联系,但更容易让客户分散注意力。企业应采用能抓人眼球、有趣味的互动方式,最重要的是针对个人进行定制。

提供一致体验

在多渠道时代,网上商店、实体店、官方微博带给了客户多样化的渠道体验。如果客户在不同的渠道体验迥异,互联经济就会放大其负面效应。因此,企业必须使各个渠道的客户体验保持一致。

基于客户制定简单有效的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的制定不能仅基于组织设计的便利,而应充分考虑最终客户的需求。渠道的设计,不应追求复杂,而应充分考虑其初中数学初中数学实践的可能性,避免传统条块分割的渠道弊端。

扫除影响渠道体验的组织障碍

构建渠道系统平台,基于客户需求在公司范围内充分共享信息;构建值得信赖的上下游关系。

发挥不同渠道的联动作用

为发挥渠道协同“1+1>2”的目标,当某个渠道在执行宣传、销售、服务中的某项单一功能时,可通过精细营销、渠道业务分流、协同服务等引入其他渠道共同完成。

客户流失的十大原因 在营销手段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的客户仍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群体,如何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是我们销售人员一直在研讨的问题。客户的变动,往往意味着一个市场的变更和调整,一不小心甚至会对局部(区域)市场带来致命的打击。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请务必在关键时刻擦亮你的眼睛,以免你的客户在不经意间流失,给公司的市场运作及个人带来不利影响。客户的流失,通常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1.粗鲁、漠不关心或事前不准备,例如对客户提出的需求忘记或不予理会,拜访客户前的资料准备不充分。

2.不清楚谁是负责人,一直告诉客户说自己要上级汇报,这样会失去在客户心目中的价值与信任感。

3.不知所云,浪费顾客时间,永远记住与客户沟通的机会是非常宝贵的,珍惜每一分钟与谈话的机会,提高销售效率。

4.频繁改变交易方式,会令客户反感,质疑你的公司品牌价值,对建立长期销售关系非常不利。

5.夸张你产品的利益或服务,会给客户带来不信任感,信任感是销售过程的基础。6.隐瞒产品的注意事项,省钱的选择或已提前登场的新品,知道产品的细节是客户的权利,永远要尊重客户的权利。

7.尽力从每次交易中,榨取每分钱,完全没有诚信度,好的销售是会“放长线钓大鱼的”。8.交易后,不致电给顾客,以确认一切都没有问题,99%的努力会因为这1%的疏忽而付诸东流。

上一篇: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主题展览观后感整理下一篇:一年级下册反义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