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024-06-11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精选8篇)

篇1: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录

中国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的“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目标而建设,由于目前仍处试验性阶段,因此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待日后条件成熟时正式命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

迄今全国共有1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安徽省、江西省)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省)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四川省、陕西省)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广东省)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湖南省)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浙江省)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山西省)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山东省)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云南省)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云南省)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西省)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江西省)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贵州省)

篇2: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文非遗发[2 0 1 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 0 0 5]4 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 0 0 5]1 8号)精神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文化部开展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发生急剧变化。《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确定1 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将逐步设立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对于提高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

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中,应坚持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原则,坚持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整体性保护原则,坚持尊重人民群

众的文化主体地位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的原则,坚持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的条件

——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并为社会广泛认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分布较为集中,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民族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良好;

——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与参与保护的自觉性较高;

——当地人民政府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保护措施有力。

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的程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要组织专家对申请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申请地区编制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进行论证,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将申请地区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请、省级人民政府同意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函件、专家论证意见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等申报材料一并报送文化部。

在对各地报送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的基础上,文化部组织专家对申请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进行论证、评审。经论证、评审通过的申请地区,文化部将设立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一定成果和经验后,文化部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命名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五、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基本措施

(一)科学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制定总体规划是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前提条件。要在调查研究、统筹协调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应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总体规划要详实具体,内容应包括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资源与文化生态的现状与分析;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与保护内

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与重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方式、保护措施与保障措施;总体规划的分期实施方案等。要将《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确定重点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中选择若干自然生态环境基本良好、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为完整的街道、社区或乡镇、村落等,作为实施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要注意保持重点区域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生态,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项目之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将单一项目、单一形态的保护模式,转变为多种文化表现形式的综合性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内涉及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名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要根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特别是国家级名录项目的不同类别特点,因地制宜、因类制宜地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做好保护工作。对传统表演艺术类的项目,要注重传统剧(节)目及其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及时抢救记录老艺人及其代表性剧(节)目;对传统技艺类的项目,要注重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传承及原材料保护,征集代表性传承入主要代表作品,鼓励探索生产性保护方式;对民俗类的项目,注重在相关社区的宣传、教育和民俗活动的开展,促进群体传承。对区域内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要优先抢救保护。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要继续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认定和命名,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等活动,对高龄和无固定经济来源的代表性传承人,可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传承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学艺者采取助学、奖学等方式,鼓励其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后继人才。

(五)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是展示和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建设一个以上的国有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根据当地实际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建设传习所;鼓励个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建设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资料和传承人代表性作品的征集,并进行科学的展示陈列,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在保护、传承、展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理论和政策研究。文化生态保护区内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对它们的文化艺术价值、对它们的传承发展和开发利用的规律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鼓励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积极开展与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关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充分发挥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利用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理论论坛、座谈会、交流会等方式,深入研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要整合文化、教育等多方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当地教育体系,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通过组织代表性传承人进学校开展授课辅导活动,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普及和辅导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修课程,在保护区内的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等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培养新的传承群体,探索多种形式的传承方式。

(八)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要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考察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文化生态保护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保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协作,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九)突出社会公众的文化主体地位。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是衡量保护区建设成效的决定因素。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社会公众的意愿,增进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对积极有益的民俗活动给予支持,鼓励民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民俗节庆活动等,激发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提升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十)营造有利于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进行宣传报道,利用“文化遗产日”、民族传统节目,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开展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增强人们自觉参与文化生态保护的意识,努力营造文化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工作机制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领导,建立由有关政府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要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考核目标,并根据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当地特点制定出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在文化行政部门设立日常工作机构,实施具体工作。

(二)加大资金投入。要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本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予以资助,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投入。

(三)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要成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专家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家的工作指导、咨询、参谋作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理论研究,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保护区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广泛调动有关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

(五)加强指导检查。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把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文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要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绩突出的地区,给予表彰奖励。

篇3: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哀牢山

1 引言

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认为是“游客位于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欣赏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古今文化的旅游[1]。生态旅游的概念经过长期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的扩大和完善,现今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受干扰较少的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旅游活动不损害生态旅游资源,不影响当地人的生活;游客能享受、亲近、了解自然,了解人文区域的文化、历史、特色等,并学习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使旅游者成为真正对生态环境负责任的生态旅游者[2]。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要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发展。生态旅游是改善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游客、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森林资源不仅为社会和市场提供大量的林产品和林副产品,也为森林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目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文明的旅游方式[3]。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景观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其旅游环境具有原始自然性,此区域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有原始的状态,对旅游者具有心理上的吸引力,同时森林生态旅游也具有教育性,可以作为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本文通过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生态旅游进行规划,并对其生态旅游承载力进行首次计算,为将来该区域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基础。

2 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美国在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黄石国家公园。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我国林业等部门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658处,规划面积19亿m2;建立自然保护区1757处,规划面积15000亿m2。全国有6处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遗产,有19处自然保护区加入了“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7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同时,还建立了数量众多的自然保护区旅游小区、狩猎场和野生动物园等。这些森林旅游区囊括了我国不同地域森林资源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华部分,形成了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景观[4]。

科学合理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但能为保护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还能提高保护区相关利益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从更深层次上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5]。如马赛马拉保护区是肯尼亚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在生态旅游开展初期就注重使当地居民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所以马赛马拉人更加自觉地致力于保护野生动物[6]。雾灵山是华北地区较早开展生态旅游的保护区。保护区遵循“以自然保护为基础,保护与开发相结合,适度发展森林旅游业”的方针。景点在环境教育方面做了很大投资,采用专人巡护和清理垃圾,对导游开展集中培训等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同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促进了社区整体经济繁荣[7]。 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区内生态旅游承包给天目山旅游建设有限公司经营,天目山管理局则以“裁判员”的身份对该公司生态旅游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在这种保护环境前提下开发生态旅游的模式,提高了当地居民旅游经济收入。

但目前的生态旅游缺乏必要的环境教育设施,设施所提供知识的内容也残缺不全,形式单调,同时缺乏专业人员,生态旅游区的许多导游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能把地质地貌的形成、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意义等自然知识讲给游客,达不到让游客认识自然,增强环保意识的目的[8]。关于生态旅游的真正概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楚认识,一些经营者,推出了各式各样标新立异的项目,极力强调“鼓励生态旅游”,但只是对老项目的重新包装,其规划也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生态旅游规划[9]。生态旅游有些管理者之间协调合作分工不清楚,有碍景区的开发管理,存在投入大与效益相对低的情况,生态旅游的脆弱性更应注重开发与保护的并重。

3 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展望

生态旅游能否做到集自然、保护、科教、创收于一体,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统一,关键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完善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是极为重要的[10]。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管理机制,同时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森林自然保护区可以建设森林(自然)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科普教育基地(中心)、科普长廊、解说步道以及宣传科普的标识、标牌解说牌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提供良好的场所和条件[11]。森林自然保护区还应根据游客需要,从食、住、行、游、购、娱6大方面,完善基础设施,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同时还应加强景区内的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如公共卫生间、医务室以及旅游垃圾的管理与回收,森林防火管理等。

在旅游活动方面,由于森林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充分突出资源的特色,挖掘其内涵,可开展主题性强的森林观光游、登山探险游、科普考察、体育旅游、度假旅游等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生态旅游规划的质量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高质量的生态旅游规划团体,秉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为目标,生态旅游开发区域必须严格限制在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旅游接待能力和实际接待量不得大于保护区的旅游生态容量,真正达到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双重目的[12]。

4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分析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哀牢山脉中北段上部,为中国西南部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处,隶属云南省景东县、镇沅县、新平县、楚雄、双柏县等5县市管辖,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00°54~101°30′,北纬23°36~24°44′之间。海拔2080~3165.9m,总面积50360hm2。1986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哀牢山的西坡,从海拔1100~2700 m,根据植被的种类组成、生态外貌、结构以及气候和土壤环境特征,可划分为3个植被带,即季风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带、山顶苔藓矮林带[13]。

4.1 季风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带景观规划

景观规划就是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斑块、基质、廊道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空间分布合理,畅通景观的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使景观同时具有生态学和美学价值,更好地开展资源保护及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区景观规划的总目标是改善风景区景观结构、改善景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景观的持续发展[14]。

而斑是网络的节点,是旅游景观中的非线性元素,广布于自然保护区的内部空间,具有土地实体性,是旅游者涉足之处[15]。斑的操作重点表现为属性选择、实体设计和空间布局3个方面。属性选择可以是季风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带具有特殊意义的展示区,实体操作方面可以是较大的森林,草地或是湖水、小溪、纪念馆、居民点等旅游区,给游客一种层次感。在空间布局上,为了突出旅游斑,同时与周围景物的结合,相互映衬,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可以建设珍稀资源保护地和博物馆等相关重要资源与文化的介绍。旅游基是斑的背景,是常出现的事物,在旅游基的设计方面,可以突出保护环境保护旅游基,基与斑的递变同时要把视觉基和抽象基加以协调。

4.2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带景观规划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既有一般阔叶林特征也具有云南中山山地高海拔特征,该地区气候温凉、潮湿、雨量充沛,因此叫做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此区有丰富的植被,珍奇异兽,奇花异卉,山中有一处镶嵌在原始森林中的杜鹃湖自然风光,因湖周围长满了杜鹃花而得名,湖周围是保存最完好的原生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树老藤古,竹翠草青,其间生长着形象逼真的五指树、情人树等,并遍布树大、花艳、多彩的杜鹃花,以其美丽景色吸引着大量游客。在哀牢山生态旅游开发中,这一景区应加以保护,一方面可以开发适合一般大众旅游的旅游线路,设计一条游览道路(走廊)直通到山顶以欣赏杜鹃湖广阔湖面,同时可以设置警示牌或是围栏等方式,防止游客进入原始森林区,也可以在杜鹃湖周围利用林窗地建立具有当地彝族民族特色的简易建筑,作为展示区,以介绍原始森林概况和主要的生物资源,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既可增加游客的生态知识保护森林资源,也可避免游客欣赏风景时受季节性的限制。另一方面,可针对探险的游客,顺着杜鹃湖的逆时针方向,排除道路上的安全隐患,包括旱季和雨季,设立一些标识牌,给那些希望全身心融入杜鹃湖,感受它的那份宁静那份美,而给转杜鹃湖一圈的游客一个探险的机会。

4.3 山顶苔藓矮林带景观规划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山顶苔藓矮林带是特殊的湿性常绿阔叶林,附生植物发达。该类森林群落对保持水土、保持动植物资源、涵养水源等起着重要作用。这类森林更应突出保护,防止游客的游览活动对其造成破坏,在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时应设计观景台,并用专为游客设计的小道加以连接。观景台既可以依平地而建,也可以在一定高度上建立,可开阔视野,在建设观景台时,也要把保护环境放到首位,要将破坏降到最低程度。

4.4 哀牢山森林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测算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TE),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旅游地环境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16]。可以分为资源空间承载力(RE)、生态环境承载力(EE)、社会心理承载力(PE)和经济承载力(DE)4个分量,用公式可表示为:

TE=wRE+wEE+wPE+wDE (1)

式中:w为权重值。

(1)资源空间承载力。根据哀牢山生态旅游区的实际情况,采用面积法和线路法进行理论计算,公式为:

C=S/A×D (2)

式中:C为日空间容量(人次);S为可游览面积(m2);A为每位游客所占合理面积(m2);D(周转率)=每日开放时间/游完全程所需时间。线路法计算公式:

C=L/M×D (3)

式中:L为游道全长(m);M为每位游客所占合理游道长度(m);CD意义同上。

(2)生态环境承载力。考虑到旅游活动在自然保护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通过人工处理,污水主要通过自然净化,因此,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旅游者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水体纳污能力和大气净化能力。

计算公式为[16]:

EE =min(Ni×S+Hi/Pi),i=(1,2,…n) (4)

式中:EE表示旅游地生态环境承载力;Ni为每天单位面积对第i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S为旅游区面积;Hi表示每天人工对第i种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只表示每位游客一天产生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

(3)在计算社会心理承载力时可忽略社区居民的心理承载力,仅计算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旅游者心理日容量:

PE=S1K1T/P1t+S2K2Tm/P2t (5)

式中,S1为风景区陆地游览面积,K1陆地利用率,T为每日平均开放时间,以6h计算,P1为旅游者在心理反应良好时占有的人均面积为10 m2,t为旅游者陆地游览平均时间,为2h,S2为湖水总面积,K2为水体利用率,m为水上游览工具平均载客量,P2旅游者在心理反应良好时每个水上游览工具占有的合理面积。

(4)经济承载力。分为交通设施承载力和住宿设施承载力,其中住宿设施承载力计算公式为[17]:

St =B×(T/t) (6)

瞬时值:

S1=B (7)

式中:B为风景区所能提供的床位总数;T为时间段(通常为1a或1m,取1h);t为游客平均住宿天数。

研究结果表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西坡资源空间承载力(RE)为668 人·d-1,生态环境承载力(EE)为1500人·d-1,社会心理承载力(PE)为人4781人·d-1,经济承载力(DE )为788人·d-1。根据公式(1),可得到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西坡生态旅游环境日承载力(TE)为1052人次。目前,哀牢山西坡实际旅游人数为15人·d-1,仍然可以扩大旅游市场。

5 结语

篇4: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关键词: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大保护力度;增强生态功能;实现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

一、基本概况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南部洮河中上游的迭山北坡,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临潭、迭部和合作四县(市)境内。总面积287759公顷,其中核心区109762公顷,占38.2%;缓冲区67434公顷,占23.4%;实验区110563公顷,占38.4%。该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天然原始山地寒温性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森林覆盖率49.34%,植被盖度达到90%以上。保护区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总集水面积2877.5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13亿立方米,占洮河流域片年平均径流量53.1亿立方米的19.06%。

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其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代表性较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态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该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境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原始林及森林生态系统,其物种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有122科444属1302种;野生脊椎动物26目59科275种;森林昆虫1055种;大型真菌248种。其中,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尚有4种;有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61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多达115种。

二、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多年来,保护区管理局认真贯彻党的林业方针,突出抓好现有森林资源管护,全面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轨道。护林防火形势相对稳定,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保护区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1.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由于没有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来源,保护区的办公、管护用房仍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土木和砖木结构的平房,设施陈旧,设备落后,远远不能满足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由于保护区机构和编制尚未解决,保护区经费没有列入省级财政预算。目前,保护区的所有运行费用都由保护区自筹解决。

2.狠抓公益林建设,积极培育森林资源

自设立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把资源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头、地块的同时,通过人工造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封山育林、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使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得到了切实的改善和恢复,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145.81万亩,新增森林面积13.6万亩,活立木蓄积增加了2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78个百分点,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出良好恢复和发展趋势。

3.提高认识,加强资源管理

保护区成立后,我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了保护区资源管护力度,针对保护区面积大,林缘线长,周边居民多,交通四通八达,无天然屏障,资源管护难度大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管理措施。一是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采用局领导包保护站,保护站领导包保护点,护林员包林班小班的办法,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和管护合同。做到山有人看,林有人护,不留死角。二是对林区护林热点、难点地区进行集中整治,充分发挥林区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作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保护区自然森林资源的安全。三是社区联合,齐抓共管。在保护管理工作中,加强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区内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区的有关规定,使当地群众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的生态意识、保护自然意识得到增强,由被动接受保护区工作到主动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保护区科技水平

一是积极与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已完成《甘肃省洮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甘肃省洮河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洮河林区云杉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洮河林区苗圃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洮河林区中高海拔造林技术研究》、《洮河林区植被种类及植被类型调查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二是委托国家林业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编制了《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为制定保护区的长远发展规划,提高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5.积极参与UNDP/GEF洮河项目

为了使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维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我局积极参与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管理与保护建设——促进全球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GNDP/GEF利用生态方法保护洮河流域生物多样性项目是联合国环境开发署的赠款项目,如何充分用好外资赠款,对我局来讲是一项新生事物,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

三、问题和建议

1.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目前,保护区无机构,无人员编制和经费来源,严重制约保护区的发展。建议省上尽快解决保护区的人员编制问题,将保护区的运行费用纳入省级财政预算。

2.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我局大多数职工原来从事森林经营工作,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缺乏保护区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加之自然条件差,收入低,难以引进人才,现有的技术力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加强这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篇5: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本文报道了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121种,分属于54属,27科.其中担子菌106种,47属,22科;子囊菌15种,7属,5科.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可分为3个垂直带:低山带中的大型真菌;中山带中的大型真菌;山顶带中的大型真菌.

作 者:吴兴亮 李泰辉 宋斌 邓春英 黄浩 黄瑞斌 李福阳 作者单位:吴兴亮(贵州科学院,贵阳,550001;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口,570228)

李泰辉,宋斌,邓春英,黄浩(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州,510070)

黄瑞斌,李福阳(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城,538021)

篇6: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通过对芦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的调查分析,表明芦芽山生态旅游景区年环境容量为472 480人次,游客年容量为3303 840人次,实际年游客量为160 276人次,为游客年容量的52.75%.并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今后开发生态旅游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使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作 者:郭建荣 吴丽荣 Guo Jianrong Wu Lirong 作者单位: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武,036707刊 名:野生动物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WILDLIFE年,卷(期):29(5)分类号:X36关键词:芦芽山 生态旅游 环境容量

篇7: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江西省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建议方案

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南》)要求,本次试点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象为国家生态功能红线,旨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科学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江西省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类型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红线和禁止开发区红线。

江西省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以及《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的东江源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鄱阳湖湿地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浙闽赣交界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南岭山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总面积分别为16319平方公里和39221平方公里。根据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结果,将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域划为生态功能红线,面积为19486.7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66%。

江西省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敏感区、地质灾害敏感区、及河湖滨岸敏感区。水土流失敏感区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平原、吉泰盆地、赣州盆地周边的广大山区,包括五大河流上游及东江流域、渌水流域等;地质灾害敏感区主要分布于赣南地区和赣西北地区,还包括东江流域、赣江上游、修水中上游、信江流域、袁水流域等;河湖滨岸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境内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和鄱阳湖以及长江部分岸段等湖泊滨岸地带。江西省生态脆弱区主要为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根据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将极敏感和高度敏感区域划为生态功能红线,面积为2036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19%。

江西省禁止开发区红线主要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根据《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江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计12个,总面积2145.4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为1027.6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0.61%。

通过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红线和禁止开发区红线综合叠加分析,江西省国家级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总面积为37515.98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2.48%。为保障省域、市县域生态安全,建议江西省及其所辖市县可参照《技术指南》要求,在国家级生态功能红线基础上,补充划定地方级生态功能红线,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附图

篇8: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1 保护区自然概况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部的豫鄂2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1°46′~31°52′,东经114°01′~114°06′,面积2 917 hm2。该区地处北亚热带的边缘,大别山西端的浅山区,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的特征,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20.0℃,无霜期220 d,年平均降水量1 118.7 mm。由于保护区地处我国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植物界的发生发展、分化繁衍和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以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森林植被的典型性而著名,享有“中州明珠”、“天然药用植物园”、“豫南绿色宝库”等盛誉。

2 保护区生态地位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是我国五大重要地理分界线之所在,即秦岭和淮河的分界线、伏牛山和大别山的分界线、湖北与河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因此,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旅游景观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鸡公山得天独厚的生物及景观资源,是储存生物物种的基因库,也是开展科研及教学的天然实验室和博物馆,其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展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时,鸡公山森林茂密,是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河南省重要的绿色屏障[2]。综上所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其对河南省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保护价值

3.1 典型的过渡带自然生态系统

3.1.1 气候上的典型性。

以淮河、伏牛山为界,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鸡公山地处淮河以南,在气候上表现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特点。

3.1.2 自然地貌的代表性。

鸡公山位于大别山西端,与桐柏山相接。桐柏山、大别山是昆仑山系的东延分支,构成江淮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江北与淮南,支流众多,南北分流,形成一系列近南北向的河谷,将山体切割成一条条近南北向的山岭。处于江淮分水岭主脊地带的鸡公山地段,南北对应河谷和低凹分水鞍特别发育,致使鸡公山呈南北走向,周围坡陡谷深,纵横交错,地形十分复杂,利于生物繁衍生长。

3.1.3 植被系统的代表性。

该区的植被从山麓到山顶可分为2个垂直带。海拔500 m以下,特别是沟谷地带,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拔500 m以上为北亚热带山地类型,基本上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针阔混交林。除了海拔高度造成植物垂直分布不同外,还由于该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多样性的地形,使该区植物呈现复杂性,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38个群系,构成了以常绿针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典型植被生态系统[3]。

3.2 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3.2.1 植物多样性。

鸡公山是华东、华中、华北、西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种类相当丰富。许多中外植物学家都曾来此考察采集,并以鸡公山植物为模式标本,发现了不少新种。根据历年采集的标本和文献资料,鸡公山共有植物259科903属2 061种及变种,其中药用植物844种,纤维植物127种,淀粉植物46种,油料植物41种,染料植物26种。众多的植物中,属于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52种,如香果树、青擅、野大豆、天日木姜子等。该区呈现以华东、华中植物区系为主,兼容华北、西南区系的特点。植物区系中含有较多的原始种类、单种属和特有成分,许多还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其中原始类型的壳斗科、金缕梅科等所含属种常为构成该区森林植物的主要建群种和优势种。在鸡公山的单种属植物中,多数属于我国特有或残遗类型,如香果树、大血滕、牛鼻栓、杜仲等。鸡公山茶杆竹、鸡公山山梅花等还是鸡公山特有植物[4]。

3.2.2 动物多样性。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陆栖脊椎动物有258种,其中鸟类19目39科170种,占河南鸟类总数的56.6%;兽类6目18科45种,占河南兽类的61%。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鸟兽有27种,有重要经济意义的鸟兽80余种。有128种森林食虫鸟类及一些食鼠鸟兽,它们在保护林木、维护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南已知的19种两栖类中,该区就有15种。全省37种爬行类,该区占28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有2种,有较重要经济价值的两栖、爬行类10余种。保护区的水热条件优越,生境多样,食物资源丰富,为昆虫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故昆虫种类丰富。已记录昆虫有1 041种[5]。

3.3 久负盛名的“药山”

由于鸡公山所处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较优越,野生中草药资源较丰富,有许多常用中药材和民间用药贮藏量较大,被誉为“药山”。初步调查鸡公山中草药约有1 169种,其中,低等药用植物142种,高等药用植物l 024种,是我国中药宝库中很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3.4 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

鸡公山因地理位置特殊、地势险要,所以至今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古文化遗产。虽经历代变迁,但鸡公山的古建筑却以特有的方式保存了下来。鸡公山共有23个国家的各种建筑,鼎盛时期,别墅达500余幢。由于各国发展不平衡及民族、文化、经济、地域不同,建筑风格亦各异。2006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钧珍专程考察了鸡公山的建筑园林,对其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某些方面还超过了庐山,并将鸡公山的建筑园林编入其主持编写的《中国园林史》。

3.5 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早在20世纪初,鸡公山就以奇峰林立、泉清林翠、万花争艳、气候凉爽而闻名,成为驰名中外避暑疗养和游览观光的胜地。近年来,每年到鸡公山保护区避暑疗养和游览观光的游客达20余万人次。人们在避暑疗养和游览观光中,认识自然,陶冶情操,增进了身心健康。鸡公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旅游区,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展科技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被誉为中原地区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3.6 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鸡公山保护区内山峦起伏,河流众多,发源于鸡公山的河流分别注入浉河和汉江,成为淮河、长江两大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河流水量充沛,流量稳定,水质优良,是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保障,也是周围各大中城市的命脉。鸡公山保护区孕育的森林,多样的环境,既保持生物链的连续性,又调节该地区的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环境,使当地农业生态体系得以稳定,农副业收入连年增长。既为当代人带来直接效益,又为后代留下一片绿荫。

3.7 科研教学的实验基地

鸡公山复杂的生境条件,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地质、水文、地理、气象、土壤、动植物资源、中草药和古文化研究等多种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的理想基地。20世纪初,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就已对鸡公山的生物进行过研究。1917年,美国植物学家白莱到鸡公山采集标本。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也曾到鸡公山考察。现在每年来此从事科考、教学实习、夏令营等活动的人数达2 000人次。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众多院校已把鸡公山作为长期的教学实习基地。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每年有近10次在保护区举办。共青团员活动、老年人登山活动来此举办更多。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少年儿童无不受到身心教益,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野外大课堂。

4 小结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世界自然环境本底的样地之一,是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保护区。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多样性及古老的人文景观多样性、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特殊的保护价值和特殊的生态意义。因而,鸡公山已是多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地区,受到国内外专家和游人的广泛关注,科学研究与深层次开发潜力巨大。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豫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保护价值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摘要:论述了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位,并从典型的过渡带自然生态系统等7个方面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全社会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保护价值

参考文献

[1]宋朝枢.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陈锋.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8-11.

[3]李培学,张照喜,张学顺.试论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J].河南林业科技,2000,20(3):8-11.

[4]哈登龙,陈锋.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05(1):12-15.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桃花下一篇:小宝宝百日宴庆典爸爸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