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规定

2024-06-17

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规定(共14篇)

篇1: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规定

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业务招待费用的管理,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业务招待费是指因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招待客户、合资合作方以及其他外部关系人员的活动。业务招待主要分为商务、公务招待活动等。

第三条 公司开展重要的商务活动,宴请标准不得超过每人每次300元,赠送纪念品标准不得超过每人每次600元;一般商务活动,宴请标准不得超过每人每次150元(含酒水、饮料,下同),赠送纪念品标准不得超过每人每次400元。

第四条 公司重要公务接待,宴请标准不得超过每人每次200元,一般公务接待,宴请标准不得超过每人每次100元;日常工作性公务接待,按照企业本部员工用餐标准执行;公务接待不得赠送纪念品。

第五条 公司进行业务招待活动,相关部门应先填写《宴请审批单》,先由部门领导审批,每次不超过500元的(含现购酒水),由分管领导最终审批;每次不超过2000元的(含现购酒水),由总经理最终审批;每次超过2000元的,由董事长最终审批。

第六条 相关部门组织安排业务招待活动,应当首选本公司食堂或协议酒店等,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标准。

篇2: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规定

根据《山大纪发[2002]1号》文件精神,本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原则,结合集团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原则

1、热情周到与节俭办事相结合的原则;

2、“对口、对等”的接待原则;

3、就餐优先安排在集团内部和校内的原则;

4、“谁请客,谁签字”的原则;

5、杜绝奢侈浪费。严格执行中纪委及学校的有关规定,不属接待范围的坚决不予接待。

二、招待项目及标准

1、住宿。住宿费由来宾自理。

2、工作餐。对到集团参观、学习、交流的来访者需要安排就餐的,由集团行政部开具就餐单,安排工作餐。标准30元/每人·天。

3、宴请。原则上每批客人限宴请一次,陪餐人员及人数、宴请地点由集团行政部统一安排,宴请标准控制在每人40元以下。

三、业务招待费的报销

1、报销时,出具正规发票及订餐单,由请客人在发票上注明宴请事由、陪同人员,内容缺一,不予报销。

2、业务招待费的经费来源。业务招待费应据实列支,任何单位不得从学校拨入的管理服务费中列支;集团下属法人实体业务费,按国家关于企业业务招待费有关规定执行。

四、集团及下属单位对业务招待费应实行政务公开。集团业务费,于年度终了,在集团办公会上预以公开;下属公司(中心)向本单位全体员工公布,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五、本规定适用于集团及其下属所有公司(中心),具体办法可根据本单位情况,参照本规定制定。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3:企业业务招待费的筹划管理研究

一、业务招待费的概念及规定

业务招待费, 顾名思义, 就是企业为了拓展业务、招待客户所发生的相关费用。那么究竟何谓业务招待费呢?迄今为止, 无论是会计还是税法都尚未对此做出详细的概念界定。业务招待费在会计上一般作为管理费用核算, 在计算当期利润时扣除, 但税法上的规定与会计稍有不同。

我国税法中规定, 对企业所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当在经过税务机关核准后才能予以扣除, 只允许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来扣, 且上限为当期销售收入的5‰。这一严厉的扣除标准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就是不论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的金额大小, 在纳税调整时一定是调增, 最终增加企业所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业务招待费为企业所带来的税收负担。

二、业务招待费的筹划方法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若要进行税务筹划, 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减少税收支出, 无外乎从计税基础、税率和优惠政策等方面着手。考虑到业务招待费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筹划。

(一) 合法转换费用科目

由于业务招待费核算界限的模糊性, 在实务中, 企业发生的相关费用既可以确认为业务招待费也可以确认为其他费用, 如餐费、会议费和业务宣传费等, 这些费用与业务招待费的显著区别在于, 我国税法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设卡很严, 而其他费用要么不设置扣除限额, 要么扣除限额远远超出业务招待费, 这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核算要求, 如果费用能计入不设限额的科目就绝不计入设限额的科目, 能计入限额多的科目就绝不计入限额少的科目。

例如, 客户来公司洽谈, 所涉及的餐费、住宿费和会议场所租赁费均由宾馆统一开票, 此时的费用是计入业务招待费还是会议费呢?从税务筹划的角度考虑, 应当计入会议费无疑。再如, 公司赠送给客户的礼品一定是计入业务招待费的吗?非也。若是公司自产的产品, 且产品上印有公司的形象宣传标识, 这时是可计入业务宣传费的。在涉税处理上, 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达到了销售收入的15%, 远远超出了业务招待费所限制的5‰, 并且超额部分还可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两相比较之下, 选择作为业务宣传费核算更能起到为企业节税的目的。

需注意的是, 这种筹划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控制业务招待费, 减少业务招待费纳税调整金额的作用, 但其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 因此不鼓励采用。

(二) 合理控制费用总额

税法中对于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规定有两个标准同时执行, 一个是实际支出金额的60%, 另一个则是当期销售收入的5‰, 两者孰低即为企业当期业务招待费准予在税前扣除的金额。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不同的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金额对企业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一起了解一下。假定甲公司某年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 我们对不同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情况进行计算分析, 如表1所示。

显而易见, 当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金额控制在当期销售收入的8.3‰以下时, 每支出一元业务招待费所需付出的对价为1.1元;但是当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金额超出当期销售收入的8.3‰时, 超出比例越大, 每支出一元业务招待费所需付出的对价越大, 相当于我们去超市购物所付出的单价越来越高。

因此, 企业要对业务招待费进行筹划管理, 应当合理控制费用总额, 将业务招待费的支出金额控制在可预计的销售收入的8.3‰以内。那么, 是不是只要业务招待费的金额低于销售收入的8.3‰就是好的筹划方式呢?不尽然如此, 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标准之一是实际支出金额的60%, 若是仅仅低于销售收入的8.3‰, 即便未增加企业的负担, 但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60%的扣除比例, 使税法政策未得到充分利用, 对于税法中规定了扣除限额的费用项目而言, 这无疑是一种奢侈的消费方式。由于税法中对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执行双重标准, 在两个标准一大一小的情形下, 势必会造成浪费或加负, 要实现完美契合应当是使两个标准相等, 即表1的第3纵列金额与第4纵列相等, 体现在数字上就是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恰好为当期销售收入的8.3‰ (5‰÷60%) 。故而, 能充分利用税法相关政策的筹划方式, 应当是在合理的情况下尽量将企业的业务招待费金额控制在销售收入的8.3‰这一水平线上。

(单位:万元)

(三) 恰当进行费用分摊

按照上述方式对企业的业务招待费进行筹划, 均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也都存在局限性, 若是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未能控制在销售收入的8.3‰之内, 造成了企业负担的增加, 此时企业该何去何从呢?“按相关的法规, 费用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 但是作为集团公司, 按照有利于自己的原则进行费用分割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从这一角度考虑, 我们可以将企业原本的业务招待费分摊至单独设立的集团公司的下属子公司, 这样不仅能减少单个公司的费用支出金额, 扩大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 同时能达到减少费用整体纳税调整金额的目的。

假定乙公司某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 为了对企业业务招待费进行纳税筹划, 公司提出设立一家子公司, 先由母公司将商品以800万元的价格销售给子公司, 然后再由子公司将商品以1000万元的市场价对外销售。由此产生的业务招待费按销售比例在母子公司间均匀分摊。在此筹划方式下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

若企业产生的业务招待费小于销售收入的8.3‰, 由于未达到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的扣除上限, 即使将业务招待费在母、子公司间进行分摊, 也未能起到节税的效果, 反而还浪费了设立子公司的相关费用, 得不偿失。

但若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等于销售收入的8.3‰时, 企业对于税法规定的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政策有充分的把握, 使得业务招待费的两个扣除标准相等, 完美利用了税法规定的扣除上限, 在这种情形下, 并不需要通过设立子公司分摊费用的方式进行筹划。

而当企业产生的业务招待费大于销售收入的8.3‰时, 若不采取其他的筹划方式, 将使得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 发生业务招待费所需支付的对价更大。处于这一背景时, 我们对企业的业务招待费进行分摊, 如表2数据所示, 就取得了显著的节税效果———为企业减少了2.5%的企业所得税支出。

三、筹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 一切筹划行为应建立在真实、合法的前提之下

在税务筹划概念引进中国的早期, 大家对税务筹划和偷税的概念诸多讨论, 而现在税务筹划已逐步被社会认可和接受, 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税务筹划与偷税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税务筹划是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之下的, 而偷税却是一种违法行为。

(单位:万元)

如果企业无视会计和税法中的相关规定, 对本应计入业务招待费的相关费用任意在其他会计科目中进行核算, 或者人为增加企业收入企图扩大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限额, 通过这种弄虚作假的方式减少税收支出绝不可行, 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

(二) 以“成本效益原则”为行为准绳

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提出,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 都会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而企业更是如此。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 企业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的也体现了经济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成本效益原则, 即只有在某项决策所预期带来的效益大于其所需花费的成本时, 我们才会对其做出肯定的答复。

对于企业的税务筹划而言, 这一原则就体现在, 我们在进行筹划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项筹划行为能不能使企业获得比预计支出还多的收益, 就好比如果企业花了12元, 却只赚了8元, 这个方案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背道而驰, 肯定是不可行的。

(三) 注意风险的把控, 合理规避筹划风险

如前文所述, 业务招待费与其他费用在实务中并没有严格区分的界限, 有的企业为了方便入账, 常把业务招待费列入一些相关的费用之中, 如会议费、差旅费、餐费、董事费和业务宣传费等, 并且业务招待费可谓是各国税法中乱扣除现象最泛滥的领域, 因此业务招待费向来是税务机关的稽查重点。一旦这些不符合要求的费用被税务机关检查出来, 必定是调整纳税的结果。因此企业自身也应当对这些费用加强管控, 避免遭受到相关部门的惩处。

摘要: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开支, 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接待客户而发生的费用。由于我国税法对于企业业务招待费的扣除存在诸多限制, 导致业务招待费往往令企业额外增加税负, 为使企业脱离这一困境, 文章从三个不同视角对业务招待费的筹划进行了分析, 并对筹划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加以强调。

关键词:业务招待费,筹划,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义华.上市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与调整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 (02) .

[2]吴思琦.现行税法下企业业务招待费的税务筹划[J].时代金融, 2013 (03) .

[3]邱庆剑, 邹静, 白敬平.节税工程:颠覆传统纳税筹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4]李柏生.对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合理筹划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9 (07) .

篇4:浅谈业务招待费的财务核算与管理

【关键词】业务招待费;财务核算;管理;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须的一项成本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在业务承揽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来宾接待、处理突发事件等工作中必须发生的接待、用餐和礼节性纪念品等费用。

一、业务招待费概述

1.列支范围:

(1)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

(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健身会员卡、正常的娱乐活动等开支。

(3)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门票、土特产品等费用的开支。

(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5)接待用的食品、茶叶、烟酒、饮料等费用。

2.与其他费用的区分

(1)业务招待费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等,都不得列支业务招待费。

(2)一般而言,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或经过委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及宣传作用的,也可以作为业务宣传费。

(3)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列会议费。比如单位召开会议,往往在租用的酒店或宾馆内统一用餐,而这部分餐饮支出,往往被列支为会议费。

(4)业务招待费的消费主体是企业以外的个人,而不是本企业员工,因此,要将业务招待费与误餐费区分开来。

(5)对于咨询业务、审计业务等发生的接待费用通常不属于业务招待费,应与相关的咨询费、审计费等一并列入相关费用。

(6)业务佣金不属于业务招待费。企业对于通过第三方代理开拓的业务,向第三方支付佣金;或为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费用等不属于业务招待费。

二、业务招待费会计核算

1.企业要严格执行会计准则,规范业务招待费的会计核算和帐务处理。会计制度规定,对业务招待费的核算应列入“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业务招待费”。但对于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会计制度应先列入“长期待摊费用-开办费”科目进行归集,待企业正常开始生产经营、取得营业收入时停止归集,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细化业务招待费明细核算科目,据实列支,真实反映业务招待费开支状况,不得违规转移、向下级单位分摊费用支出。

2.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但由于其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因此税法对其税前扣除有限定。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合理运用扣除比例:招待费不能超过营业收入的8.33‰

税法对招待费的税前扣除采取了双重限制的方式,即业务招待费的发生额只允许税前列支60%,同时最高额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那么,如何能做到在限额内既能充分列支,又能尽量减少纳税调整事项呢?从以下数理推断,可以找出二者的最佳比例关系:如果把企业当期取得的销售(营业)收入设为x,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设为y,则当60%y=5‰x时,就有y=8.33‰x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当企业的业务招待费达到销售收入的8.33‰时,就达到了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实际业务中,企业要参考业务招待费“8.33‰”税务筹划点,在预算编制和使用控制中,力争扣除限额最大、最优化。

(2)业务招待费能在税前扣除,必须有充分、有效的票据和资料来证明这部分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所谓合理性,是指企业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并且是正常和必要的。而且,企业当期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应与当期的业务交易量相吻合和匹配,否则就会存在潜在的税收风险。

(3)在纳税申报时,对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首先需要确定扣除的计算基数。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业务招待费扣除的计算基数为企业销售(营业)收入。即企业计算年度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应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之和为基数计算确定。企业将资产(自制或外购)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交际应酬、职工奖励或福利、对外捐赠等移送他人的情形,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上述的视同销售行为,应及时调整为当期销售收入,以增加当期销售(营业)收入额,从而提高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

(4)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要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科目进行归集,若没有按规定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隐藏在其他科目,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5)以前年度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发票不能在当年税前扣除。根据税法相关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时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业务招待费的管控措施

1.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控制制度

好的制度是好的管理的必要途径,有效的制度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因此首先应制定企业的业务招待费管理制度、业务招待费管理实施细则,如招待标准、报销流程、预算制度等,以严肃业务招待行为,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制度的要点应包括如下几点:

(1)界定范围:明确招待对象、招待标准,不同级别、不同业务,区分对待。

(2)业务流程:业务招待费的发生,事先需经部门经理审批同意,并在财会部门登记备案,内容包括:客户名称、招待时间、参加人员、预计金额等,部门经理对招待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负责;做好业务招待费证据和证明类资料及文件的准备,也有助于在税务稽查中,纳税人对所申报扣除费用的真实性进行自我举证,从而避免被税务机关否定纳税人已申报业务招待费,并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

(3)有限授权:明确部门经理签单权限,超权限事项必须由分管领导或总经理审批。

(4)定期反馈:结合月度、季度的业务指标,对各业务部门、业务人员发生的招待费进行定期考核,督促业务部门自觉控制业务招待费的发生,提高费用支出的效率。

2.实行业务招待费预算总额控制,量化管理。

业务招待费控制应当根据经营目标进行费用预算,如可根据上年的营业额及本年销售目标来预算本年度的业务招待费的计划支出额,报经企业高层决策者批准。同时,做好业务招待费用的统计分析,定期与本年预算、上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查找重大变动原因,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年度预算指标的完成。

企业业务招待费的预算,应分解到各部门,实行分层量化管理。即将预算总额分配至相关职能部门,分核算部门对全年及分季度支出细化预算,并结合业务指标进行挂钩,按季度进行对比分析,查找执行偏差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同时,要求各部门建立费用台账,定期总结对比分析,由部门经理对本部门的费用进行控制,切实发挥财务预算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3.提高业务经办人职业道德,避免虚假业务套现

由于业务招待费容易产生公私不分、浪费等问题,甚至滋生腐败现象,因此,企业内部应形成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提升业务经办人员职业素养,避免业务招待费过多过滥,杜绝无效益的、铺张浪费的、虚假的业务招待费用。业务招待活动经办人应对发票的真实性负责,提交的报销发票应符合国家有关发票管理规定,并背书经办人、经办日期,不得以虚假发票、过期发票、白条作为报销凭据。

4.加强财务监督,严把报账审批关,提升效益,防范风险

在业务招待费处理过程中,财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责任心和较高的职业敏感度,认真审核原始单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拒绝不合规的发票,如实反映各项经济业务。

主要核查要点有:业务招待费是否执行了“先审后办、超标特审”; 是否遵循了“必需、合理、节约、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否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发生标准;是否根据管理要求附上审批单及发票等附件。财务部门在日常报销过程中要加强审核把关,对审批程序不符合授权权限和内部控制要求的,审批要件和明细单据不齐全、不完备,所附发票未经验证或不合规的,未经特别审批程序同意而超范围、超预算及超定额标准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业务招待费支出,一律不得报销。

四、结语

综上,在当前经营形势下,企业应强化业务招待费管理、控制间接费支出,提高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杜绝铺张浪费行为,压缩非生产性支出,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动,以保证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新税法下业务招待费的相关规定解读[J].《新疆财会》2010[05]

篇5: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

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公司业务招待费的合理使用,提高效能,增加透明度,培养勤俭自律的工作作风,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业务招待费是指公司为业务经营的需要而支付的各种交际应酬费,列入管理费用帐户。

第三条:业务招待费由会计部在预算中按照国家财经制度规定的计算标准(销售额的千分之五)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计算出总额。

第二章业务招待费使用的审批

第四条:业务招待费使用金额400元(含)以内由行管总监批准;400元以上由总经理批准。

第五条:业务招待人员原则上应事先填写借款单,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按预算金额报审批人批准后方可施行。特殊情况必须向审批人提前口头声明,获准后方可施行,事后必须补办手续,否则会计部有权拒绝报销。

第六条:非经审批人特批,业务招待人员事先一律不得到会计部借支。

第三章业务招待费的使用

第七条:业务招待费的使用遵循勤俭节约、效能优先的原则,能免则免,能省则省。

第八条:业务招待费的使用严禁超支(超出预算总额)。

第九条: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只限于招待来宾用餐、娱乐、购买礼物,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条:来宾就餐标准分为三个档次,一档标准为50元/人;二档标准为35元/人;三档标准为25元/人。来宾具体就餐标准由各部门负责人确定,原则上不能超标。第十一条招待来宾能在公司食堂用餐的不许出外就餐。中午不得喝白酒。第十二条:用餐完毕,原则上不允许到营业性酒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消费。特殊情况,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

第十三条:业务招待人员在公司外完成招待任务之后,须及时(24小时之内)凭借款单和招待费用的正式发票到会计部办理报销手续。收据和白条一律拒绝报销。第十四条:公司营销部门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按本规定执行,地区销售人员的业务招待费另行规定。

第四章业务招待费使用的监督

第十五条:财务总监负责对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的全程监督,如发生严重违反本规定行为,有权制止并向总经理或董事长报告。

第十六条:会计部经理在每月末统计本月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及占预算总额的比例等情况,制表呈报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行管总监、财务管理部经理。第十七条:财务管理部负责对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定期审计和年终审计,审计报告呈报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行管总监、会计部经理。

第十八条:总经理应在职工大会上就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作汇报。

第五章违规处理

第十九条:违反本规定者所用业务招待费一律自理,不予报销。

第二十条:违反第八条规定之情节恶劣者,除业务招待费不予报销外,将对主要招待人员和审批人给予一定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规定由办公室、会计部、财务管理部共同制订,报董事会批准后施

行,修改时亦同。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施行后,凡既有的类似规章制度自行终止;与本规定相抵触的有关规定以本规定为准。

篇6:公司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公司财务报销行为,倡导一切以业务为重的指导思想,合理控制费用支出,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根据相关的财经制度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将财务报销分为日常办公费用、工薪福利及相关费用、税费支出、工程相关支出及专项支出等,以下分别说明报销相关的借款流程及各项支出具体的财务报销制度和报销流程。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部分 借支管理规定及借支流程

第四条 借款管理规定

(一) 出差借款:出差人员凭审批后的《出差申请表》按批准额度办理借款,出差返回5个工作日内办理报销还款手续。

(二) 其他临时借款,如业务费、周转金等,借款人员应及时报帐,除周转金外其他借款原则上不允许跨月借支。

(三) 各项借款金额超过5000元应提前一天通知财务部备款。

(四) 借款销账规定:(1) 借款销帐时应以借款申请单为依据,据实报销,超出申请单范围使用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否则财务人员有权拒绝销帐;(2)借领支票者原则上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销帐手续。

(五) 借款未还者原则上不得再次借款,逾期未还借支者转为个人借款从工资中扣回。

第一条 借款流程

(一) 借款人按规定填写《借款单》,注明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大小写须完全一致,不得涂改)、支票或现金。

(二) 审批流程:主管部门经理审核签字→财务经理复核→总经理审批。

(三) 财务付款:借款凭审批后的借款单到财务部办理领款手续。

第三部分 日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

第二条 日常费用主要包括差旅费、电话费、交通费、办公费、低值易耗品及备品备件、业务招待费、培训费、资料费等。在一个预算期间内,各项费用的累计支出原则上不得超出预算。

第三条 费用报销的一般规定

(一) 报销人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法票据(相关规定见发票管理制 度),且发票背面有经办人签名。

(二) 填写报销单应注意:根据费用性质填写对应单据;严格按单据要求项目认真写,注明附件张数;金额大小写须完全一致(不得涂改);简述费用内容或事由。

(三) 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批。

(三) 报销5000元以上需提前一天通知财务部以便备款。

第四条 费用报销的一般流程:报销人整理报销单据并填写对应费用报销单→ 须办理申请或出入库手续的应附批准后的申请单或出入库单→部门经理审核签字→财务部门复核→总经理审批→到出纳处报销。

第五条 差旅费报销制度及流程。

(一) 费用标准:

职 务 交通工具 住宿标准 伙食标准 外埠市内交通费用

一般员工 火车硬卧 120元/天 30元/天 30元/天

部门负责人 火车硬卧 150元/天 40元/天 40元/天

总经理助理 飞机 200元/天 50元/天 50元/天

总经理及以上 飞机 实报实销 实报实销 实报实销

(二)费用标准的补充说明:

1. 住宿费报销时必须提供住宿发票,实际发生额未达到住宿标准金额,不予补偿;超出住宿标准部分由员工自行承担。

2. 实际出差天数的计算以所乘交通工具出发时间到返京时间为准,12:00以后出发(或12:00以前到达)以半天计,12:00以前出发(或12:00以后到达)以一天计。

3. 伙食标准、交通费用标准实行包干制,依据实际出差天数结算,原则上采用额度内据实报销形式,特殊情况无相关票据时可按标准领取补贴。

4. 宴请客户需由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销招待费,同时按比例(早餐20%、午餐或晚餐40%)扣减出差人当天的伙食补贴。

5. 出差时由对方接待单位提供餐饮、住宿及交通工具等将不予报销相关费用。

(三) 报销流程

1. 出差申请:拟出差人员首先填写《出差申请表》,详细注明出差地点、目的、行程安排、交通工具及预计差旅费用项目等,出差申请单由总经理批准。

2. 借支差旅费:出差人员将审批过的《出差申请表》交财务部,按借款管理规定办理借款手续,出纳按规定支付所借款项。

3. 购票: 出差人员持审批过的出差申请复印件,到行政部订票(原则上机票一律用支票支付,特殊情况不能用支票的,需事先书面说明情况,经审批人签字后报财务备案)。

4. 返回报销:出差人员应在回公司后五个工作日内办理报销事宜,根据差旅费用标准填写《差旅费报销单》,部门经理审核签字,财务部审核签字,总经理审批;原则上前款未清者不予办理新的借支。

第六条 电话费报销制度及流程

(一) 费用标准

1. 移动通讯费: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员工的手机费用的报销采用与岗位相关制,即依据不同岗位,根据员工工作性质和职位不同设定不同的报销标准,具体标准见行政部相关管理制度规定。

2.固定电话费:公司为员工提供工作必须的固定电话,并由公司统一支付话费。不鼓励员工在上班期间打私人电话。

(二)报销流程

1、公司人力资源部每月初(10日前)将本月员工手机费执行标准(含特批执行标准)交财务部。

2、财务部通知员工于每月中旬(20日前)按话费标准将发票交财务部集中办理报销手续。

3、财务部指定专人按日常费用的审批程序集中办理员工手机费报批手续。

4、员工到财务部出纳处签字领款(每月25日前)。

5、固定电话费由行政部指定专人按日常费用审批程序及报销流程办理报销手续,若遇电话费异常变动情况应到电信局查明原因,特殊情况报总经理批示处理办法。

第十一条 交通费报销制度及流程

(一) 费用标准:(1)员工因公需要用车可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申请公司派车,在没有车的情况下经行政部车辆管理人员同意后可以乘坐出租车;(2)市内因公公交车费应保存相应车票报销。

(二) 报销流程

1. 员工整理交通车票(含因公公交车票),在车票背面签经办人名字,并由行政部派车人员签字确认,按规定填好《交通费报销单》。

2. 审批:按日常费用审批程序审批。

3. 员工持审批后的报销单到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

第十二条 办公费、低值易耗品等报销制度及流程

(一)管理规定:为了合理控制费用支出,此类费用由公司行政部统一管理,集中购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二)报销流程

1.购置申请: 公司行政部每季度根据需求及库存情况按预算管理办法编制购置预算,实际购置时填写购置申请单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报批。

2.报销程序:报销人先填写费用报销单(附出入库单),按日常费用审批程序报批。审批后的报销单及原始单据(包括结账小票)交财务部,按日常费用报销流程付款或冲抵借支。

3.费用归集:财务部按月根据行政部提供的各部门领用金额统计表,归集核算各部门相关费用。库存用品作为公共费用,待实际领用时分摊。

第十三条 招待费、培训费、资料费及其他报销制度及流程

(一)费用标准

1. 招待费:为了规范招待费的支出,大额招待费应事前征得总经理的同意。

2. 培训费:为了便于公司根据需要统筹安排,此费用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统一管理,各部门培训需求应及时报送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培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

3. 资料费:在保证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注意资源共享。各部门在购买资料前必须先填写《资料申请表》,在报销前必须到行政部资料管理人员处进行登记(资料管理人员在资料发票背面签字)。

4.其他费用:根据实际需要据实支付。

第十四条 工薪福利等支出包括工资、临时工资、社会保险及各项福利等,此类费用按照资金支出制度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工薪福利支付流程

(一) 工资支付流程:(1)每月20日由人力资源部将本月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后的工资支付标准(含人员变动、额度变动、扣款、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信息)转交财务部;(2)总经理提供职工月度奖金分配表;(3)财务部根据奖金表及支付标准编制标准格式的工资表;(4)按工薪审批程序审批;(5)每月25日由财务部通过银行代发形式支付工资;(6)每月末之前员工到财务部领工资条并与工资卡内资金进行核实。

(二)临时工资支付流程同工资支付流程。

(三)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支付流程:(1)由人力资源部将由公司总经理审批后的支付标准交财务部进行相关的财务处理;(2)住房公积金由人力资源部按工薪审批程序申请转帐支票支付;社会保险金由财务部协助人力资源办理银行托收手续,财务部收到银行托收单据应交人力资源部专人签字确认,若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其他福利费支出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按审批后的支付标准填写报销单→经部门经理签字确认→财务经理进行财务复核→报总经理审批,审批后的报销单及支付标准交财务部办理报销手续。

第五部分 专项支出财务报销制度及流程

第十六条 专项支出主要包括软件及固定资产购置、咨询顾问费用、广告宣传活动费及其他专项费用等。

第十七条 软件及固定资产购置报销财务制度及流程。

(一) 填写购置申请:按公司《资产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填写《资产购置申请单》并报批。

(二) 报销标准:相关的合同协议及批准生效的购置申请。

(三) 结账报销:(1)资产验收(软件应安装调试)无误后,经办人凭发票等资料办理出入库手续,按规定填写报销单(经办人在发票背面签字并附出入库单);(2)按资金支出规定审批程序审批;(3)财务部根据审批后的报销单以支票形式付款;(4)若需提前借款,应按借款规定办理借支手续,并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报销手续。

第十八条 其他专项支出报销制度及流程

(一) 费用范围:其他专项支出包括其他所有专门立项的费用(含咨询顾问、广告及宣传活动费、公司员工活动费用、办公室装修及其他专项费用)支出。

(二) 费用标准:此类费用一般金额较大,由主管部门经理根据实际需要向总经理提交请示报告(含项目可行性分析、费用预算及相关收益预测表等),经总经理签署审核意见后报董事长及其授权人审批。

(三) 财务报销流程

1.审批后的报告文件到财务部备案,以便财务备款。

2.签订合同:由直接负责部门与合作方签订正式合作合同,(合同签订前由公司法律顾问的审核,合同应注明付款方式等)。

3.付款流程:(1)由经办人整理发票等资料并填写费用报销单(填写规范参照日常费用报销一般规定);(2)按审批程序审批:主管部门经理审核签字→ 财务复核 →总经理审批;(3)财务部根据审批后的报销单金额付款;(4)若需提前借款,应按借款规定办理借支手续,并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报销手续。

第六部分 报销时间的具体规定

第十九条 为了协调公司对内、对外的业务工作安排,方便员工费用报销,财务部将报销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财务报销:公司财务部每周四为财务报销日。若当月的最后一个报销日在该月的28日以后,为了便于财务部集中时间月末结账,该报销日停止财务报销。

2.借支及其他业务的不受以上的时间限制,可随时办理。

第七部分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财务部。

篇7:业务招待费报销管理规定

业务招待费报销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公司员工报销业务招待费的管理,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等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对外交际、招待费用,包括招待用餐、娱乐、安排酒店住宿、赠送烟酒及其他礼品、赠送现金等。

第三条员工因私事所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由员工个人承担,不得到财务部报销入帐,一经发现公司有权从该员工下月工资中扣回多报销的业务招待费。

第四条员工支出业务招待费必须事前申请,其中业务招待费每次低于500元或累计低于2000元的,事前须经部门经理同意;业务招待费每次超过500元或累计超过2000元的,事前须经总经理同意。

第五条员工如需直接赠送现金给有关人员作为交际应酬之用,无论金额大小,必须事前报经总经理和董事长批准后,方可支付,支付程序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对于赠送现金后财务无合法单据入帐的问题,赠送现金的部门配合财务部共同解决。

第六条所有不经事先批准的业务招待费,一律由员工个人承担。

第七条员工在业务招待完成后,应及时将招待的情况和结果向批准人报告,否则下一次的业务招待申请将不被批准。

第八条公司业务招待由市场部和人事行政部统一安排,公司其他来客招待原则上由人事行政部统一安排。

第九条员工报销业务招待费时,须填写业务招待费报销单(见附表),注明交际应酬场所及形式、出席宾客的姓名/职务/业务关系、交际应酬的目的,在报经部门经理批准、财务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销。

篇8:业务招待费设置弊病的解决办法

1.改变业务招待费消费主体的思想认识。

业务招待费属于职务消费, 与一定的职务挂钩, 越高的职位, 支配权利越大, 因而取消业务招待费的困难也大。长期吃喝不仅损害了身体健康, 而且挥霍大量金钱。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必须靠坚实的科技实力和合法经营才能够长远。因此要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入手, 突破业务招待费消费主体的思想障碍, 为阳光下的职务消费货币化扫清障碍。

2.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

国际上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通行做法是把职务消费计入薪酬, 给有消费需求的岗位设置一定的资金额度, 打入工资, 无论盈余还是不足, 全由支配者自己调整。职务消费薪酬化不仅保证了专款的有效性, 过度、过滥消费的漏洞也可真正封堵。

3.科学核定职务消费标准。

职务消费标准核定难是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可以采纳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做法, 如以前3年职务消费平均额为基数, 剔除职务消费的水分之后再行对比, 核定补贴基数, 作为本单位干部职务消费的总量, 然后再分公共职务消费和个人职务消费两部分。 同时, 职务消费标准的核定还需要考虑地区之间、单位之间、同级别干部之间的平衡。经济较发达地区领导干部的业务量比经济基础相对差的地方业务量多得多, 职务消费标准也有较大差距, 沿海地区一个乡镇长的职务消费量甚至远高于老少边穷地区一个县市长的职务消费量。同一级别的干部因分管的工作不同也影响到消费的数额。

4.建立现代财政预算约束制度。

职务消费的核心是财政制度问题, 一方面, “无财难以行政”, 财政是行政的经济基础, 没有钱, 没有财力支持, 什么事也办不成。所以职务消费是必须的, 是行政运行的成本。另一方面, “无政难以制财”。行政活动是公务人员用别人 (纳税人) 的钱为别人办事, 成本和效用都是外在的, 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予以控制, 才能保证财政资源的运用不偏离公众利益, 否则必然产生浪费和腐败。从政治学的角度看, 职务消费的腐败是权力的腐败, 其根本在于政府官员花钱没有规矩, 是支配财力的公共权力“私有化”的结果。 职务消费要靠预算控制。职务消费的规矩就是政府预算或财政预算。预算的本质是法律, 预算是年度立法。政府提交给立法机构的预算一旦被批准, 就成为立法机构对政府的授权或政府对立法机构的责任状, 政府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花钱必须严格依据预算, 没有预算, 一分钱也不能花。作为预算执行结果的决算必须接受审计, 并向全社会报告审计结果。因此, 预算必须是公开的、透明的, 必须接受立法机构与公众的监督。

5.在已经形成职务消费货币化的环境下国家制定治本之策。

篇9: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规定

【关键词】 企业招待费 现状问题措施

前言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业务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例如招待饭费、招待用烟茶、交通费等。主要是由于招待费在企业实际经营中是经常发生的一笔管理费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而税法规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不得扣除。由此来看,如何准确运用税法规定下业务招待费的相关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

1.业务招待费的列支范围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在税务执法实践中,业务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

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②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礼品或纪念品的开支;③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2.企业招待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而支付的应酬费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生的实实在在、必须的费用支出,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必须的一项成本费用。招待费的管理,既是老话题,也是敏感话题,作为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和

管理体现一个企业的规范水平,体现企业的党风廉政状态,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品牌。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与相关机构甚至企业上下级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频繁,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随着民营企业公关手段的多元化,企业普遍面临着招待费项目难以列支、费用总额难以控制的困境,纪检监察部门也曾下发过若干限制性文件,但收效甚微。

企业为了控制招待费总额,实行过总额按级别包干控制,班子成员以及各部门基本平均分配,典型的大锅饭,结果是费用总额得以控制,但业务领导和业务部门严重不足,党委领导和有的部门费用过剩,后果是招待费成为职务消费的一部分,有限的招待费资源没用在业务拓展上,反而助长了内部的攀比腐败风气。特别是经营困难和业务萎缩时,更应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企业在业务和公务招待中普遍存在以下难题:

①费用总额难以控制,甚至催生小金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②业务领导和部门宴请随意,不能很好履行审批程序,“先斩后奏”的现象普遍发生;

③变相列支现象严重,有些礼品数额偏大,往往以办公用品的名义变相列支。

3.加强企业招待费管理的措施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合理利用招待费资源,本着“热情大方、有礼有节、节俭高效、管理有序”的接待原则,进一步规范接待管理程序,对《接待工作管理办法》予以多次修订,完善接待标准,特别强调减少内部招待,增加部门考核,实行定点招待,严肃预先审批制度,限制大额礼品支出,禁止娱乐消费等。

3.1总量预算,合理分配

俗语云:吃不穷,穿不穷,盘算不好一世穷。首先对年度内可实现清算收入进行测算,并综合成本费用列支、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预算出“业务招待费”全年开支总量,各部门开支指标控制在预算总量内:其次根据各部门工作开展实际需要,将核定指标按月(季)合理进行分配,使其开支前做到“心中有数”,开支时能够“看菜吃饭”。

3.2 定形控制,双重管理

开支定形“现金制”。在外业务招待一律当场现金买单,不准随时、随地、随意签单。

报销定形“凭票制”。所有开餐、业务用烟等属于业务招待范畴的开支一律凭“业务招待费票”报销;“业务招、费票”根据全年预算总量印制,由综合办公室和财务部门双重管理,两方签章后方能有效使用。

3.3明确招待工作管理的职能部门

一般企业行政部门即办公室(厅)是企业招待和会议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招待费考核管理部门,日常接待和大型会议均由办公室(厅)统一安排并制定具体方案。招待用礼品、烟酒由主管部门集中统一采购,并严格控制标准,做好使用登记。招待费的使用情况每月通过OA办公系统在“厂务公开”栏公布,年度招待费使用情况须向公司职代会报告。

3.4 明确招待范围、标准及程序

①一般招待范围一是指:来企业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或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二是洽谈业务的关系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或在异地宴请相关单位人员:三是上级责成企业承办的有关会议、培训等活动外的宴请等;四是遇特殊节日或活动,经主要领导批准的内部联欢、团拜会等其他人员:五是其他经主要领导批准的有关人员。②招待的项目及标准:招待的招待项目一般有餐饮、食品、住宿、参观、礼品等,外地客人可适当安排参观旅游景点。工作招待原则上不安排高档娱乐和休闲服务类项目。企业应参照当地消费水平,明确宴请、工作餐和礼品的标准,甚至细化到酒类档次以及数量的标准,既利于健康又不失礼节和气氛。企业原则上限在定点饭店或职工食堂,招待饭店每年核定公布一次。③接待程序:企业领导出面需要招待的,由办公室直接办理审批手续,并具体安排接待规格、地点、标准和参加入员。各部门需要接待关系单位或来访客户的,需事先通过OA系统提出接待申请,将所要招待的单位、人数、职级、建议标准等填写清楚,提交主管领导审核后由办公室接待人员落实具体的接待方案和标准,经办人持办公室打印的《审批单》前往招待地点执行招待,招待结束后经办人在《审批单》上填写实际发生金额,签字后留存饭店作为记账和后期结账凭据。因工作需要在外地安排宴请的,或节假日特殊情况来不及审批的,需提前电话通知办公室登记,经请示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事后及时补办招待《审批单》。

3.5全程监督,落实考核

鉴于业务接待与个人消费、娱乐和福利性支出的界限不好掌握,真实性很难判断等客观情况,对此应实施全程监督,考核落实到每个环节:

①各部门按需到综合办公室申领当月(季)“业务招待费票”,综合办公室根据该部门全年核定的指标数,结合实际开支情况,可适当调控指标分配额度:

②费用开支项目、标准由部门负责人把握,分管领导严格把关,并对其真实性、合理性直接负责;

③费用核销时,财务、工会、纪检、法人代表对开支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审定,违规支出一律不予签字报销:

④分月对开支费用进行通报,采用分月控制、季度考核、停发指标、超计划扣款等措施进行监控。

为容易操作的做法是,取消招待费按职级和部门分配,实行统一管理,单次审批,定点招待等,并给相关部门的招待费每年核定基分进行年度考核:

考虑业务招待的实际困难及范围和频率,对部门的考核基分为:

业务部门120分,職能部门110分,党群部门100分。

各部门有下列情形的,进行扣分考核:①严格控制人数和标准。凡发现人数和标准超出《审批单》批示标准的,每超10%,扣1分;②严格限制在定点饭店之外的招待。凡在定点饭店以外招待的,每次扣主办部门1分:③严格执行先审批,后宴请程序。遇节假日等特殊情况可事先请示主管领导,并通知办公室接待人员,并及时补办审批

单,凡发现先宴请后审批的,每次扣2分。

结束语

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和管理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规范水平,而且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应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控制业务招待费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更为关键。

篇10:业务招待费和礼品赠送管理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业务招待和礼品赠送的管理,明确费用使用程序,对费用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业务招待费和礼品费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及业务活动过程中宴请客人、接待客人就餐而发生的费用或赠送客人礼品发生费用。公司内部之间严禁发生此项费用。

二、预算管理与纳税调整

第三条公司实行对业务招待费和礼品费进行总额控制、分段管理及据实报销的管理办法。

第四条公司的业务招待及礼品费实行预算管理。为减少纳税调整及税务费用,公司业务招待费的支出总额原则上控制在不超过销售收入的5‰。

[注:按新的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运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三、接待原则

第五条接待工作应按下列原则进行:

(一)服从、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二)以最小花费取得最大成就,紧紧围绕经营管理目的,反对铺张浪费,严禁公款私用;(三)文明礼貌、热情周到、简朴大方;(四)尊重被接待者的民族风俗和习惯;(五)严格保守公司秘密;

(六)业务招待次数根据业务需要确定,原则上尽量避免同样内容与对象的招待,不搞重复招待;

(七)集团内部成员企业业务往来,一律到职工食堂就餐,不准用公 款招待。

四、招待费申请与审批

第六条各部门因工作需要接待客人或赠送礼品时,应事先填写业务招待费申请单或礼品申请单,经公司总经理或常务副总经理批准,申请单上应说明所招待客人的身份、招待的原因、招待的标准、客人及陪同人数等。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对于确实不能事前填制申请的,应及时请示领导批准,并在业务费报销前补填申请并提交审核、审批。

第七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提出接待申请。

(一)生产经营及业务活动中的重要客人;

(二)来公司参观、访问或办事的上级主管部门和重要关系单位的负责人;

(三)关系到公司市场开发的重要单位负责人等;

(四)其他外部合作伙伴和关系人员等。

第八条严格业务招待费事前审批制度,确保一次一报,一次一单。

第九条业务招待费审批,应严格按实际招待的对象如实填写。招待费由部门领导、主管领导和总经理审批,紧急情况总经理不能签批的,可电话进行沟通,但是必须由部门领导和主管领导审批,填写审批单备案,报销金额不得超出审批单上批准的金额。招待费报销应按所批准的审批单,按次列报,不得将多次发生的费用发票贴在一起合并报销。审批单由财务部门按规定单独存放备查。

五、接待管理

第十条公司接待工作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其对口业务的接待工作。各接待部门应统筹安排好从迎接来宾到欢送来宾的全过程,需要有关领导参加的通知有关领导,需要有关部门参加的通知有关部门。

第十一条招待客人时,在不失礼节和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应尽量压缩陪同人数,原则上陪同人数应少于客人人数,最多不超过三人。

六、招待标准

第十二条招待客人时,应根据客人的身份及与公司的关系,合理提出费用标准,并在批准后的标准范围内执行。

第十三条招待标准分为重要和一般两档:重要招待由公司领导出面,费用总额依据参加人数而定,原则上平均每人在30~50元之间;一般招待由部门领导出面,费用总额依据参加人数而定,原则上平均每人在15~30元之间。

第十四条招待客人时一般不赠送礼品,如特殊需要,应事先向公司总经理或常务副总经理请示并填写礼品申请单。

第十五条费用处理,按照“谁的客人谁承担费用”原则。

七、食堂接待与住宿安排

第十六条招待来自集团公司内部客人时,原则上安排在公司食堂就餐和公司招待所住宿。特殊情况,如需招待,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按本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内部客人如需要住宿宾馆,接待部门可以联系,但费用自理,并向客人讲清。

八、附则

第十八条本规定未尽事宜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篇11:业务招待管理规定

宾馆(食堂)业务招待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采油厂宾馆(食堂)业务招待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宾馆(食堂)业务招待原则

一、必须符合财政法规、财经纪律及油田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

二、必须对促进采油厂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严格控制招待规模和费用总额。

第二条宾馆(食堂)业务招待范围

一、用于上级有关部门到我厂检查、指导工作及兄弟单位来人联系工作的必要接待。

二、用于外单位来我厂联系工作所发生的必要招待。

三、用于上级有关部门委托我厂承办的各种会议、活动所发生的必要招待。

四、用于采油厂内部举办会议、活动所发生的招待。

第三条宾馆(食堂)业务招待审批程序

一、上级部门及兄弟单位来人到采油厂检查指导、考察

工作的或外单位来我厂联系工作需要招待的,由接待单位报厂办公室审核,并填写“河口采油厂对外招待通知单”,“河口采油厂对外招待通知单(凭证)”上要把接待对象、人数、职务及陪同人员和就餐标准一一标明。经分管领导审签后方可进行。接待单位确因情况紧急不能及时办理业务招待手续的,应向厂办公室申请先行安排接待,接待完毕2个工作日内由接待单位补全手续。接待人数超过3桌的,需报厂主要领导审批。

二、上级委托我厂承办的各种会议、活动需安排招待的,由厂公室根据会议的规模、级别核定标准,报厂领导批准后由筹办部门具体经办。

三、采油厂内部举办各种会议、活动需要安排招待的,由筹办部门报厂主要领导批准后,厂办公室根据会议规模、级别核定标准,安排实施。

第四条宾馆(食堂)业务招待执行标准

公务招待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一般采用50元/人的标准,若有特殊情况由厂办公室负责调整安排。

第五条宾馆(食堂)业务招待费用核销

在采油厂宾馆、职工食堂发生的业务招待费用结算,由厂办审核,财务资产管理中心核销。

每月10号之前,宾馆(食堂)将上月的《河口采油厂对外招待通知单》和《业务招待消费清单》统计归拢完毕,报厂办公室审核、厂主要领导审批后,到财务资产管理中心核销。

财务资产管理中心按照实际费用支出进行核销。

第六条其它有关规定

一、各有关部门应严格按就餐标准执行。凡超过标准的,其超出部分自理。

二、未履行接待就餐手续的,一律不予安排。

三、招待来客时,严格控制陪同人数。

四、采油厂将不定期对各科室、部门发生的业务招待情况进行公布。

第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篇12: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规定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的通知

来源:财预字[1998]159号 作者:财政部 日期:98-05-14

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各中直机关,各人民团体,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促进党政机关廉政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廉政建设的文件精神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制度的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

一、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明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以下简称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和支出水平,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制定本规定。

二、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

本规定所称业务招待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

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财会制度和本规定执行,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开支均不得列入业务招待费的范围。

三、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

(一)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

(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一律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解决。对于公务费中财政安排的专项会议费、专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及其他一次性专项经费,在计算业务招待费时应予以扣除。

(四)工作人员到外地出差,如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食宿的,接待单位应在内部宾馆、招待所安排;没有内部宾馆、招待所的,接待单位按当地规定的接待费用开支标准之内可在外部宾馆安排食宿。以上两种接待安排,都要按照现行差旅费标准收费,不足部分可由接待单位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

四、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和管理

在财政部制发的“1998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中增设一个“业务招待费”目级科目,科目编码为“12”。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必须统一在本科目中列支。实行企业财务制度的事业单位除外。

1.出差人员按本规定实际发生的食宿费超出差旅费开支规定标准的部分,可以由接待单位按照当地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补助部分在接待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科目中列支。

2.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全部在“业务招待费”科目中明确反映,不得列入其他费用支出项目,也不得列入内部宾馆、招待所或乡镇、单位内部食堂的成本。

3.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在单位决算中如实反映。

4.行政事业单位接待与公务或业务活动无关人员所发生的费用,一律不得在“业务招待费”科目中列支。

5.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加强对业务招待费列支的管理和监督,对违反规定列支业务招待费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五、各级党委、政府接待办(接待处)用于接待的费用支出,统一在“业务招待费”中反映。

篇13: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规定

一、现行税收制度的基本规定

税收制度是企业处理业务招待费的行为规范,企业的行为必须符合这个规范,才能防范涉税风险。目前涉及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的税收制度基本有二:

(一)双重扣除标准的设定:60%与5‰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即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应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标准。

(二)计算基数的设定:销售(营业)收入包括哪些收入项目

根据国税函[2008]108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附件中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的规定:“销售(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该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

至此,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就明确了,它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但不包括营业外收入。

二、业务招待费与餐费的关系

在很多人尤其是非财务人员的观念中,招待费就是吃吃喝喝的费用。其实不是,业务招待费与餐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一种必然的“餐费就是业务招待费”的归属关系。

(一)业务招待费包括餐费,但不仅仅是餐费

顾名思义,业务招待费是招待客人的花费,而招待客人,光吃喝是不够的,衣食住行可能都得管。可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业务招待费的范围却没有作出详细的解释,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税法认同哪些业务招待费?

这得从税收征管实务中来探讨这个问题。在税务执法实践中,税务机关通常将招待费的支付范围界定为餐饮、住宿费、香烟、食品、礼品、正常的娱乐活动、安排客户旅游等项目。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中解释,招待客户的住宿费和景点门票可以作为业务招待费核算;同时也对此进行了说明:必须有大量足够有效凭证证明企业相关性的陈述一一比如费用金额、招待、娱乐、旅行的时间和地点、商业目的、企业与被招待人之间的业务关系等。

由此可以看出,业务招待费是围绕客人的全部合理花费,餐费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餐费不一定是业务招待费

在企业实务中,也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一吃饭就计入业务招待费,有的企业甚至设置了这样的费用三级账:管理费用一一业务招待费一一员工聚餐。把员工聚餐也不分青红皂白地计入业务招待费,这账下得就有问题。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经营活动的需要而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与员工就餐无关。或者说,吃饭不一定属于业务招待。

由于无法对餐费发票进行区分——不知道是招待客户吃的还是自己吃的,也是处于管理的需要,在税收征管实践中,税务机关一见到餐费发票就认定是业务招待费,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肯定是不合理的。同时也说明企业在进行餐费账务处理时,缺乏准确分类和手续。例如,员工外出工作吃饭,员工加班工作餐,公司年末的员工大会餐等,这些与接待客户根本没有关系花费,就可以记入企业的销售费、福利费等科目核算,但要按要求附足证明。

业务招待费包括餐费,但餐费不一定都是业务招待费。在税收监管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中,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不然,吃亏的肯定是企业。

三、业务招待费的税务稽查重点

作为限制性费用,业务招待费属于企业主要的纳税调整项目,也是税务稽查的重点。但其中有主动和被动之分:若企业主动调整,则规避了税务风险;若被查出来再调整,则有可能遭受惩罚性的处罚。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从理论上讲,只要作假,就能查出来。所以,一些企业财会人员用小聪明弄出的小花样,总能被揪出来,也总给企业带来惩罚性的损失。

税务稽查重点,一般都是“高发现象”;业务招待费的“高发现象”大致如下:

1.混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用,把业务招待费揉进会议费用中去。例如,有些企业长期在某一固定宾馆招待客人,与宾馆签订会议协定,统一结账,以会议费用的名目开具发票,把这些业务招待费揉进会议费用。

2.将出差途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记入差旅费用。例如,有些企业在外地请客,就故意混淆费用性质,将这些业务招待费记入差旅费用。

3.将业务招待费记入市场费用或其他支出。例如,有些企业将招待代理商的费用,揉进市场开发费用等。

4.用餐费发票冲费用,列入业务招待费以外的科目。例如,企业普遍存在的用发票冲账的现象(大额整数报销的费用基本都是冲账行为),其中很多是餐费发票,都记入业务招待费之外的其他科目。

企业应针对上述稽查重点进行排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实执行《会计法》第三条“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的规定,以及国家的税收政策,防范税法惩处风险。

四、业务招待费的控制方法

依据我们提出的行为成本控制理论(任何成本都是由人的行为带来的),业务招待费属于行为成本的一种,要控制住人的行为尤其是吃的行为,肯定要“两手一起抓”:一手抓制度,一手抓文化。

1.建立业务招待费的控制制度。

这个制度有两个核心:一是“捆绑”机制,把业务招待费的支出与具体行为人的个人利益“捆绑”在一起,控制其“现场支出行为”。例如,把业务招待费划分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甚至个人,节约了按比例发奖金,超支了扣工资。那么,员工招待客人时,就会考虑到这费用中有自己的利益,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下,他往往要采取低成本策略(跟花自己的钱似的)。如此以往,就能在企业形成良好的节流风气,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招待文化。二是建立举报制度,遏制铺张浪费的“招待”行为;加大力度查处假公济私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企业不同,业务招待费的控制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只要善于借鉴,就能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控制措施。一些优秀企业的做法,比如按级别确定招待标准,按招待人数核定业务招待费数额,业务招待费包干,与饭店、宾馆等协议单位合作降低招待成本等,都有可取之处,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借鉴采用。

2.逐步建立优秀的招待文化。

如果说“制度限制支出”的话,那么“文化就能创造节约”。文化能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这就像春节文化令游子返乡一样),优秀的企业招待文化一旦形成,就能产生节约的作用。例如,在一种节约成风的企业中,员工在招待客人时,其意识里肯定存在“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念,进而影响其具体行为。这就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

优秀的企业招待文化是在激励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人要带好头,如果出现一次“你在那啃鲍鱼而让员工吃咸菜”的行为,其他人逮着机会就可能要上行下效了。你的企业就可能遭遇折腾了。

五、业务招待费的节税筹划

在现行的税收政策下,业务招待费其实是可以进行节税筹划的。方法之一就是“拉长企业杠杆”,来提高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消化超标的业务招待费。

例如,某生产企业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0万元,按照现行税收制度可扣除业务招待费50万元的业务招待费,超标部分要进行纳税调整。假如业务招待费入账90万元,调整40万元,按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要补交企业所得税10万元。针对这种情况,在2011年,企业可将其销售部门分离出去,成立一个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企业生产的产品以8000万元卖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再以10000万元对外销售,整体上均不影响增值税总额和企业所得税总额。这样,业务招待费的计算基数就增加到18000万元。业务招待费在两个单位分配:生产企业承担40万元业务招待费,销售公司承担50万元业务招待费,均不超过各自收入总额的5‰,不用进行纳税调整。这就相当于节约了10万元企业所得税。

篇14:业务招待费管理暂行规定

业务招待费通常是指企业因为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而支出的经费,例如用于来宾接待、产品宣传营销以及公关交往等环节。通常来讲,业务招待费用的支出能够协助企业塑造优质的品牌形象,帮助其在社会中获得良好的口碑。但是近几年在我国企业经济效益逐步提升的进程中,业务招待费用的管理工作却没有落实到位,超支与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强化对业务招待费及相关经费控制的力度是极为必要的,故此本文对相关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内涵

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费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是指企业为了进行业务联系、产品促销或者会议接待、商务洽谈、对外联络等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费用。其在企业产品生产经营中是真实存在的,作为必要的开支项目,等同于企业事业正常营运的一类成本费用。在提升企业产品形象、强化企业在经济市场的竞争实力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当然对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升级发挥了巨大的功效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列举企业业务招待费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攀比之风兴起。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局势中,企业发展与运行的压力不断加大,很多企业在招待宾客之时,不断的升级宴请、娱乐等的层次,造成招待费用与日俱增的场面。有的企业在攀比的过程中,为了打造从宴席、游玩、娱乐至纪念品“一条龙式服务”,甚至出现了滥用公款进行消费的行为方式,扩大了企业招待费用支出规模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的企业风气,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招待费用的范围日益扩大。具体是指有些企业人员把请客送礼的费用纳入到招待费用中;購物费、娱乐费、名烟名酒费等被变相的列入进招待费用开支体系中。

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滞后性极为显著。这种财务机制的应用不能够达到对费用支出有效管理的目标,存在较多的缺陷。虚报、造假以及多开等现象在发票报销的环节频频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企业经费管理体制中的问题披露出来。此外,发票互联网技术在部分地区的企业应用缺乏完善性,这也是致使企业各项经费得不到有效管理的又一大诱因。

控制业务招待费与相关经费的对策

建立健全业务招待费控制的整体原则。企业业务招待费控制的整体原则应该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总额优先控制;二是预算工作全面落实;三是进度管理与权职责明确化;四是奖惩待遇适度化。

首先要全面落实总额控制工作,该额度是与企业运行规模、战略目标以及企业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业务招待费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服务。在总额确定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历年招待费分部门、分口径实施统合与细化的策略,才能使总额控制目标得以编制。再者,预算管理,即预算管理模式,相关实践证明零基预算与减量预算形式的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是较为理想的。预算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一刀切”,因为企业部分部门的业务性质使它们招待支出所用的费用处于较高的水平;因为业务招待费针对的对象是企业业务,所以最好不要细分到个人,而是采用分层量化的预算方法,将对业务招待费用的管理工作由部门管理。再者对预算体制进行编制之时,为了落实杜绝例外的原则,一定要控制好活动余地,对部分事项的开支可以另开渠道,但要对核销手续进行严格的审查。

启用严格管理的模式,推动其规范化运作的进程。具体是指完善招待审批机制。将招待费融入进本级部门预算体系中,严格依照政府财务部门编制的有关标准规则对企业招待费用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并推行企业内部“一支笔”审批机制,此时招待费的审批程序,企业在对招待费进行安排之时,是建立在有关部门提交申请书基础上的,负责招待的经办人需要填写《业务招待费使用审批单》,只有得到主管招待费负责人的批准,才能招待。并且在顾客离开以后,负责招待的领导及经办人员应该在第一时间对招待费用明细表进行审核,确定无误后签字,以示负责。另外,业务招待费要达到报销的目的,审批单等手续必须齐全,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制定并实施严格财经纪律,推行责任机制。对于企业来说,它们一切招待活动均不能应该资金来源渠道匮乏而造成混乱开支的局面,也不能擅自利用专项资金,更不能打破预期指标。其外,企业切忌在公务招待费上动手脚、制作假账。当然,若没有充分而合理的理由就违背了财政标准与规定,势必就导致招待费超过控制总额或规定标准局面的产生。企业也不可以招待为借口开展宴请、旅游观光或者是组织各种高消费娱乐活动,杜绝以任何借口挪用公款互相请客。一旦企业人员违背上述制度准则,相关审计部分以及行政管理、财务管理部门有权对相关责任人的几率责任进行追究,一切费用均有责任人自行负责,同时给予其降职或者是减薪的处分。

上一篇:六年级我的妈妈写人作文500字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