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科学家

2024-06-18

人物传记科学家(精选6篇)

篇1:人物传记科学家

科学家传记的读后感

--------在农村初中科学实验中开展创新性思维的探究

巧妙设疑,以引导行。明代学者陈献章④说过:“学起于思。”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实践。学生的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是思考的方向和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设疑,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间的探讨和议论,激起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点燃思维火花,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争论、思辩中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深化认识,引导实践。

在讲铝这一内容时,课本强调Al(OH)3具有两性,在制备Al(OH)3时加入适量NaOH,若过量则得不到Al(OH)3,如何体会好适量的含义,及在什么环境下Al(OH)3能稳定存在呢?对此疑点可用实验来解决。甲、乙两生分别制取Al(OH)3,所用的试剂相同,即用同一瓶的NaOH溶液和同一瓶的Al2(SO4)3溶液,不同的是甲往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加入Al2(SO4)3,乙往盛有Al2(SO4)3溶液的试管中加NaOH溶液。甲的实验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振荡试管沉淀消失,当这种现象重复数次后,再加入Al2(SO4)3溶液后,无论怎样振荡试管沉淀都不消失了,而且随着Al2(SO4)3溶液的继续加入,出现的沉淀越来越多。乙的实验现象是: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出现沉淀且振荡试管不消失,但随着NaOH的增加,沉淀逐渐溶解,且NaOH越多,沉淀溶解的就多,最后沉淀全部溶解,再也无白色沉淀。同样的试剂,同样的实验,只是取溶液的先后不同,为什么实验现象不同呢?带着这样的问号,师生一起分析实验现象并作出解释,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到突破常规思考方式、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乐趣,可以激发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自觉性。

鼓励学生学会创造和实践,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工作中首先得从鼓励学生提问着手,教师通过创设安全容忍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讨论习惯,触发创新思维,真正把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在实处。古人云:“学起于思。”要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实践。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矗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等。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精辟出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在农村中学中结会本校实际,创设初中科学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合理设计、精心布局,使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科学教育的舆-论导向、氛围烘托和寓教于景方面发挥作用。

在教学楼、长廊上制作有关科学教育的大型宣传画,教室内设立科技角,教学楼、实验室墙壁上悬挂科学家画像及名人名言。学生听科学家的故事,看科学家的传记小说,用科学精神感染每一个学生。同时,学校每年举办一届科技节,每月进行一次科技项目的比赛,每月出一期科技专题的黑板报,使科技教育深入人心。发挥初中科学教育社区、家庭的功能。实行开放办学,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和条件。充分开发社区科技教育的一切资源,整合社区科技教育力量,树立大教育思想。通过整合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学校科学教育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发展。

指导学生在看科学家传记时,要求学生写一篇有感悟的读后感,并在课后的科学兴趣小组中进行评比,给获奖学生一定的奖励,并将他们的文章写在科技专题的黑板报上。鼓励学生多实验,多思考,找出与科学家之间的差距和自己存在的不足,能够在科技活动时有所提高。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鼓励提问、倡导学生自己动手、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和科技活动,定能让孩子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扬长避短,无往不胜”。在农村中学中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可以收到其他学科无法收到的效果。

篇2:人物传记科学家

——《爱因斯坦文集》读后感

爱因斯坦是一位科学巨人,又是一位纯朴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智慧如同他的科学成就一样,让我们充满无限的敬意。

爱因斯坦承认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的自然。但在这一点上,爱因斯坦却不否认数学是科学,他说:“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象在数学中就是那样。”尽管如此,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的共性却是明显的,他认为这就是“求真”或者说“追问是”。除了客观性以外,他还认为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科学本身没有感情愿望,没有善恶观念。“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

那么,科学与伦理毫不相关么?爱因斯坦认为并非如此。他首先承认“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伦理准则要表达清楚和贯彻贯一致,就离不开科学理性,特别是逻辑理性。在他看来,伦理准则不是直观的,也不是任意想象的,而是从一些隐含的前提中推论出来的。要推出有效,自然要讲逻辑。这些隐含的前提是“伦理公理”,它在某些方面像形式公理一样可以没有意义,但事实上却是人们经验的升华,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伦理公理”的来源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痛苦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爱因斯坦文集》里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科学的、一般认识论的、数学哲学的、科学哲学的、伦理学的、哲学观的、社会学的、政治的,等等。尽管这本文集对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严密的论证,但这不足以泯灭这部文集的价值,毕竟这只是一部随笔,而随笔的作用主要在于启发人;另外,毕竟——爱因斯坦是一位科学超人,是我们崇敬的“人化之神”,就像他说的人类不能没有宗教性的信仰一样。

1938年10月在纽约预计于第二年春季开幕的世界博览会工地上,把一些纪念品装在一只坚固的金属盒里,埋在地下,准备等到5000年后(即6939年)让后代子孙把它掘出来打开。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写给五千年后子孙的一封信也被装进了该金属盒并埋在了地下。该信的内容如下:“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已利用机器的力量横渡海洋,并且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最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便地同另一角落互通讯息。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所有的人一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引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

爱因斯坦也是20世纪有很大影响的自然科学家。从他这封信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大科学的家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以及对世界和平和全人类前途的深情关怀。他是全人类命运的关注者。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也热爱人类。他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这句话充分表明他对五千年后世界的想象也是美好的。

篇3:科学纪录片人物照明之分析

实际上拍摄人物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它和静物照明完全不同, 因为人自始至终是活动的动物, 是有思想有表情的, 是不可预知的, 尤其纪录片人物的拍摄对象都是非专业的演员, 每个人的身份、阅历、穿着、表情和习惯的不同都给我们人物照明增加了困难。一般来说, 纪录片的人物照明以拍摄人物的中近景为主, 多为采访的形式。之前摄影师和照明师会得到一份导演发过来的采访提纲, 阅读采访提纲是照明师必做的功课, 之前必须要和导演有一个前期的沟通, 我们往往很容易忽略了这一环节, 我们需要对拍摄对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比如被拍摄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高低、胖瘦、习惯, 以及拍摄场地的大小、人物活动的范围、环境颜色、电源、插座和光源的位置等等都是我们必须事先要熟悉和了解的, 俗称看场地, 只有这样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在照明布光的创新设计上才会有一种先知先觉的感觉, 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应用到照明的创作过程中, 在现场照明师有足够的时间拉灯布线, 所以科学纪录片的人物照明举足轻重。

一室内人物照明

室内人物照明实际上是最传统的照明方式, 我们讲五光俱全, 五点照明, 主要指的是主光、副光、轮廓光、修饰光和背景光, 如果可能, 再加入眼神光。这些都是在可能有的条件下比如演播室来实现和完成的工作, 因为演播室有足够的灯光设备、附件及电源来满足照明师的任何布光要求, 加上外接监视器对布光的监看, 每个环节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这里要提示的是, 如果我们要在一个新的家庭、一所学校、一个办公室或者一个工厂拍摄, 在没有监视器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照明的布光任务, 是非常关键的, 也是我们外拍常常遇到的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二关于色温、如何“混搭”

首先我们要确定光源, 是来自室外的自然光还是室内的人工灯光, 以及光的方向, 光的色温, 光的强弱, 这样我们的照明师可以较好地配合摄影师把人物尽可能地安排在有光区的位置。一般来说, 室外进来的光都比较强大, 利用这些已有的强大的自然光, 配合我们自己带来的人工光进行“混搭”, 是我们纪录片照明最常见的照明方式之一。“混搭”反映在屏幕上也就是冷光和暖光的不同, 一般拍摄纪录片的工作人员都比较少, 外出拍摄很少带太多的灯光器材, 而且国内一般都是以“红头”3200K的低色温灯较多, 这时候准备足够的蓝纸是必不可少的, 其目的就是要把3200K的色温提高到5600K的可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色温的一致性和拍摄人物颜色的准确性。

在人物的拍摄过程中, 用3200K的低色温灯打人物的面光, 背景的色温仍然是室外光, 这时人物的面光可能正常, 背景光却发蓝, 最大的可能就是摄制组带的灯光器材太少, 无法平衡背景的色温, 给人物一个面光就OK, 但是这样的用光方法实不可取, 危险性很大。因为我们看不到真正颜色的变化, 如果环境光压过了人工光, 人的脸可能就会呈现一些蓝色, 因为周围的光线肯定都会对人物的面光形成一定的干扰, 从而造成混和光, 混和光就意味着颜色的不确定性, 自然人物的肤色就不准确。假如拍摄是按照脸部确定3200K色温的话, 室外进来5600K色温的光线会造成后背景上所有的物体都呈蓝色, 包括人物的某些部分也会出现蓝色, 这种蓝反映在画面上显得非常平、比较板, 它可能完全改变了原背景物体本来的颜色, 红的不红、绿的不绿、黄的不黄。

话又说回来, 我们如果为了追求一种戏剧化的光影效果, 强调色彩冷暖影调的变化也是完全可以的, 故事片电影和电视剧很多都有这种冷暖光的“混搭”, 来营造一种情绪化的氛围, 我们不反对这种“混搭”, 关键要看是什么样式的影片什么样式的摄影风格以及片种内容的需要。如果是科学纪录片的话, 我们尽可能地保持影片色调的一致性和原始环境的准确性, 不然观众可能就会对影片的“真实”性产生疑惑。

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出来的画面颜色还是不够准确, 我想可能是胶片的色温 (摄像机的色温) 与灯光光源转换不匹配造成的, 比如蓝纸和雷登片的使用不当也有可能, 检验解决的办法有4条可供参考:

可以改变光源的色温 (增补滤色片、提高或降低电源电压) ;

可以在摄影机镜头上放置滤色镜;

可以采用一种不同的色温光源;

可以重新校对白平衡 (指电视) 。

所以选择正确的滤色片是还原人物色彩的关键。

表1是生活中常用色温一揽表 (凯尔文单位K) , 仅供参考。

另外我们有时候可能还忽略由于室内环境颜色的反射对色温的影响, 譬如红色的墙纸、绿色的布、金色的装饰以及小小的台灯等等都有可能对拍摄的画面产生影响, 因为只要有亮光, 这些颜色才可能会对拍摄的人物形成干扰, 有时候只是我们不太注意罢了, 所以在新的环境下重新调整白平衡来校对色温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如果可能的话摄影师可以带一块色温表, 随时对灯光的色温进行复查;方便的话, 带一台监视器可对拍摄的画面颜色进行监看。

三光源方向的合理性

笔者发现很多照明忽略了光的来源和方向, 可能只是一味地追求光线的漂亮和画面的美丽, 而忽略了光源的合理性, 从而失去了影像的真实性, 这在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除了阴天和夜景, 任何的时间和空间都可能有一个主要光源的存在, 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太注意罢了。笔者曾经观摩一部影片, 是一个不合理的用光案例。早晨10点钟的一堂语文教学课, 应该说太阳光是从教室侧面的一个方向 (东方) 照射到室内, 在笔者的印象当中早晨的阳光应该是角度低低的, 颜色是暖暖的。可能摄影师感觉室内光反差大而且教室光线还不够亮, 所以又在老师的两边和窗户的另一侧分别又加了五盏灯, 其结果是老师在黑板前有无数个影子在黑板上晃动, 老师的下巴和鼻子的下方形成了交叉的黑影, 这时学生可能迷惑了, 平常习惯的太阳光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 有点恍如隔世, 难道这就是拍电影吗?和平时在教室的光线怎么不一样?实际上我们看片子的人也感觉到了迷惑, 因为照明师有意无意之间又给教室增加了无数个不同方向的太阳光, 一盏灯就会出现一个影子, 在黑板上起码有五六个灯影随着老师讲课的移动也在黑板上和人的身体上不停地晃动, 这就是我们摄影照明经常提到的“鬼影”……, 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的是, 拍片的灯光不是数量越多越好, 应该是光线照明越舒服越合理越好。

四关于光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被自己的眼睛所迷惑, 看到的都是五彩斑斓的景象, 因为人的眼睛宽容度非常大, 眼睛能够在极广泛的亮度范围内活动, 从10000烛光的强烈阳光到0.01烛光以下的人工光之间的各种不同情况都可适应, 实际上我们不可以用眼睛来准确地判断实物的明暗亮度。一般人也不太关心物体表面亮暗和颜色的变化, 只有我们的摄影师和照明师才有双锐利的眼睛来洞察世界。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光比的确很重要, 需要摄影师和照明师的经验判断以及他们手里的一块精确的曝光表, 比如一个人坐在室内的窗户边, 毫无疑问室外照射进入到屋内的光一般都比较强, 这时人物基本上是以一个剪影的方式出现, 如果要让我们看到的室外光不至于“毛”掉, 亮得一塌糊涂 (亮出一档光圈是允许的) , 我们拍电影时常听说上二下三, 意思就是说我们有上两档的光孔和下三档的光孔的宽容度, 这种误差是可以允许的, 是后期可以调校过来的, 当然我们不希望有这种误差或者误差很大。我们希望追求的是正确的合理的准确的曝光。一种方法就是让人物避开窗户或者摄影师取景时尽量少带窗户, 如果实在不能离开窗户的话, 照明师可以在人物的受光面加一块大的蝴蝶布, 减弱强光对人物的直接照摄, 从而减少反差甚至消除阴影。比如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冬天, 拍摄一个老人在自家门口晒太阳, 你会发现, 即使在冬天, 阳光撒在老人的身上也是非常耀眼, 先从室外观察老人, 老人的面光非常充足, 反差很大, 老人被阳光照射得几乎眯着双眼, 而屋内却漆黑一片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我们可能有点束手无策, 因为从室内补光需要的用灯量很大, 不如在老人的迎光面加一块柔光布, 柔光布要大, 要遮住老人的全部, 减少老人脸上的反差, 使光比在摄影机正常的宽容度的范围之内, 这时人物的光线就会舒服很多, 而后面的环境也由于增加了一档光圈, 很多东西的细部就立刻显现出来了。

如果从室内往外拍摄就是要加大背光 (阴影) 部分的灯光照明, 缩小光比, 往往阴影的部分要提高很多, 根据室外的亮度尽可能地收小光圈, 才能把室外的光的亮度给压下来, 提高阴影部分的亮度但又不能提得过多过亮, 太亮又显得比较假, 比较平, 有不真实的感觉, 应该是整体地提亮。

下面是拍摄和采访人物时所能够使用到的一些主要光源的介绍, 我们在摄制组的现有条件下灯光用量的多少可增可减。

主光:照明被摄对象的主要灯光, 投射主要的影子, 而且是最引人注意的强光;

副光:照明主光所投阴影的软光;

侧光:主光另外部分的光区, 有时也可做轮廓光;

逆光:来自被摄对象背面的光线, 一般照亮被摄对象的轮廓外缘;

底光 (基本光、基础光) :均匀地广泛照亮整个后布景的漫射光, 以防止局部曝光不足;

轮廓光:照明被摄对象外缘轮廓的光线, 通常来自逆光;

塑形光 (重点光) :泛指揭示表面结构和外部形态的任何硬光 (科教片常用的一种光效) ;

效果光:产生特定的强光区的光线 (例如围绕着一盏台灯) ;

顶光:垂直光线, 注意不太适合拍摄人像;

眼神光:眼睛对光源的反射, 是一种专门用途的摄影机上的小功率灯;

修饰光:对人物或者环境的某个细部重新打光修饰;

背景光 (布景光) :专门用于背景的光线;

反差控制光:从摄影机位置来的软辅助光, 照亮从摄影机角度看到的阴暗面, 从而减低亮光部分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反差。

五关于“软光”

光源的性质决定了光线的性质, 聚光灯要想打出软光的效果稍微有点困难, 软光是一种散射的无阴影的照明, 例如有阴霾的假阴天天气, 或者来自摄影棚上方一排排反射下来的人工荧光灯管比如凯诺 (有两管和四管组成) 或者被拍摄主体周围的一些漫反射材料所形成的软光源, 一般来说软光都是散射光源, 它能够使物体暗部的层次和细节更加细腻, 缺点是它失去了阴影和强光部分, 淹没了物体大的造型结构, 表面起伏的阴影和层次会大大减弱, 要防止这种软光可能会散溢到周围不必要的地方有点难处理。

这里提到的副光中无阴影的软光, 实际上也是一种平光,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光效, 我们常说“大平光亮堂堂”, 因为光线较平所以它能为我们揭示看到的一切, 也是我们经常采访和拍摄人物时最常使用的一种快速的照明光, 也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细腻的所谓造型处理, 有时也会给观看者造成一种含糊不清的效果, 因为它是和光线的反差这个定义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在室内 (也只有在室内) , 因为受周围环境光的影响, 人物的光影一般来说都是自然的柔和的软光, 只有拍摄体暗部阴影的边缘略有区分, 当然特殊环境下也不排除我们有可能给人物适度的硬光, 这要看我们影片的内容和影调是否相统一来决定。

实际的工作拍摄, 一般由于室内光线较暗需要我们增加一定的亮度, 增加亮度势必会与原来的环境有所不同, 弥补的方法是我们在原有的自然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用灯量, 它的好处是不太会影响大的环境光, 根据当时的环境来要求照明师重新布灯, 一般来说可能使用散射光或者反射光, 不管怎么说照明师制造出来的光不能太强, 尽可能地减弱阴影的边缘, 要符合原来的自然环境的光线, 加柔光纸 (布) 是最好的方法, 通过“过滤”, 减少光比, 这时光线会变得柔和起来, 它可以使人物和周边的环境的光影变化很舒服, 从而去掉或者减弱讨厌的阴影对人物的塑造, 比如鼻影、眼影、唇影以及下巴的阴影等等。

笔者拍片的过程当中, 几乎使用灯具拍摄人物时都会使用到柔光纸、柔光布和反光板, 唯一的一次是拍摄《外国人看中国》带了两盏300W的小灯, 加上蓝纸光线已经很弱了, 就直给人物面部, 然后在人物的另一面增加一块反光板, 既提高了亮度又使人物变得柔和, 好在灯小光线不是太强, 加上对人物的另外一面用反光板进行了补光, 人物的面部主光稍稍有一点光的感觉也是不错的, 只要不是让人感觉是第三者强加给人物的, 光线不是特别刺眼和生硬就可以。这里要强调的是拍摄科学纪录片人物时, 人物的光线最好使用柔和的软光, 因为这种光线是和环境光相一致的, 是融在一起的, 画面感觉比较亲和、会像生活一样自然, 像电影一样舒服, 这是笔者的一孔之见, 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一个影像工作者, 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不同, 现场拍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关于“硬光”

一般来说, “硬光”既可以作为主光, 同时又可以作为辅助光使用, 来自自然的阳光和室内的聚光有明显的阴影界线, 使用以主光为主的“硬光”来拍摄人物, 尤其是拍摄女性不是特别的适合, 一般都比较避讳这种“硬光”, 因为打出的光线棱角分明, 尤其人物头部的鼻影和下颌的影子非常强烈, 所以除非表现一些离奇的、刚毅的和非正常的提示性的影片, 一般人“不敢”使用。另一方面“硬光”由于能使聚光灯的光源很好地集中, 光线的照射方向和范围比较能够控制, 是一种方向性很明确的光线, 如果灯光灯功率够大的话, 我们就能以此代替阳光, 比如射入教室、寺庙、办公室内的太阳光, 虽然光线可能弱一些, 同样可以得到令人信服的效果, 同时它还能提供轮廓清晰的造型和物体表面的质感, 缺点就是阴影过于明显、生硬和不太美观, 尤其拍摄人物时如果不好好处理很难消除人物身体上的阴影。

作为辅助光来说“硬光”一般使用的比较少, 即使用也尽可能地打散, 加柔, 因为它也能够投射出杂乱无章的阴影。

七双人照明

双人拍摄是纪录片最常见的照明方式, 一般来说有两人对坐或者站立交谈式的, 实际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往往可能使用一台、两台或者三台摄影机同时拍摄 (三台摄影机一般演播室较多) , 也可能是以一种运动的方式进行拍摄, 不管怎么样对于条件好的能够使用三台摄影机拍摄的情况一般都是在摄影棚拍摄或者摄制组的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进行的, 拍摄过程基本上是一气呵成, 灯光照明位置基本可以事先布置完成并保持不变。而我们最常是使用一台摄影机进行拍摄, 由于摄影机要经常调换位置, 所以灯光也要随着机位的调整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双人照明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打“交叉光” (见图1) , 它分为前交叉和后交叉照明, 其目的就是要在打灯过程中不要把前一个人的影子甩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体上, 反之也一样, 一般来说它需要五个灯, 有时可能也会是一灯两用, 既可以当前一个人的轮廓光又可以当另外一个人的主光, 一般来说是灯不够的情况下才为之。因为光源太高太低都不合适, 光源太高容易把人物打成熊猫眼, 人的五官阴影较多很不舒服, 灯光太低右边的人影又会稍到左边人物的身体上, 这种阴影可能会在人的身体上形成“鬼影”, 自始至终陪伴着整个拍摄过程, 既不舒服又不美观。轮廓光亦然, 左右边靠近灯源的位置由于离光源太近, 轮廓光很容易把人物的头发打“毛”, 如果我们把灯光后撤也不是最好的方法, 因为影子上来了, 我们只能在灯的下半部分加柔光片, 减少人体部分的亮度, 直到合适为止。经验不是很足的照明师或者灯光器材不够的情况下轻易不要一灯两用, 那样打出的人物光可能会很“花”也可能很“怪异”。看来只能移动灯光前后 (相对摄影机) 的位置, 使用前交叉光的照明方式, 才可能使影子避开对方, 移多少?移出前方的人就可以, 在两个人左右的前方给灯, 但是要考虑左右边的两个人可能在拍摄过程中有位置的变化, 所以我们在摆灯的位置时一定要留出富余来, 给摄影师的拍摄留出框量, 这样不管左右边的两个人身体怎么摆动, 灯光对左右两边人物的影响都会很小, 前交叉光是我们拍摄两个人时使用最多的一种用光方式。

后交叉是有点个性化的照明方法, 这时的两个光已经不是主光源了, 改为轮廓光的位置, 这时需要人物的前脸补充主光源, 最好使用排灯 (KN) , 以散射光为主, 既提高亮度又照顾人物阴影的死角, 另外如果在一个新的场地使用移动轨道拍摄时, 笔者建议可以尝试把照明灯架在移动车上作为主光源来使用, 这样可以始终保持拍摄人物面光亮度的准确性, 但是这要求轨道车的移动过程一定要慢, 不可以让人感觉到移动过程中影子的太大变化。

八多人照明

科学纪录片多人照明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 一般来说多以室外夜景最多, 拍摄群体都是一些非职业演员, 缺少影视的拍摄经验, 人员调动困难, 场面控制不可预知, 所以摄影师和照明师事前得有一个考察场地的过程, 电源的远近、电压的负荷、人员较多灯光走线的安全问题等都非常重要。照明师大体了解了主要的拍摄区域、拍摄人员的数量和人物的活动范围, 然后就可以安排灯光的位置。对于大规模的多人照明, 我们可以采取最常用的共同的主光、逆光和辅助光进行集体照明, 灯光的数量不一定太多, 只是需要大功率的灯光照明设备, 比如5K、4K、1K灯, 一个或者两个大灯能解决最好, 但是往往一部中等成本的纪录片很难满足摄影师对灯光器材的期许。不过我们同样可以采取区域的部分照明方法,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区域之间光影的衔接问题, 一个场地不要让人感觉有两个或者三个光区的存在, 尽可能地使光区之间的衔接顺畅自然, 理论上要做到严丝合缝不是很容易, 只有尽可能地消除光区之间阴影部分。当然这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和人员的多少来决定, 如果场景过大或者人员在两个不同的特殊区域互动, 采用这种方法是比较合适的, 而笔者自己一般更喜欢用对角线照明, 在拍摄现场人员复杂且调换灯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不需要太多的灯光基本上就可以照顾360度, 它其中也包含了摄影师需要的主光和逆光 (见图2) , 要注意的只是把主光的位置尽可能地提高而已, 这样摄影师可以很方便地在任何位置进行拍摄, 最大可能避免了“穿帮”镜头的出现, 即使拍摄近景的人物, 也不用太担心, 不需要灯位大的移动, 只略微调整灯位就可以。

篇4:人物传记科学家

关键词:法拉第;课堂教学;人物传记

一、实践探索源起

1.教育信仰

信仰是通过一堂课、一次面对面的教育、一个学校文化载体等方式,综合实现的。课堂是最重要的部分,要在课堂上引入新元素,融入更多内涵,让教育化成一股暖流,推动学生成长成才。

2.沟通碰撞

学生对科学人物、精神、气质等,感觉笼统而含糊。应试化教学阻碍了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有必要去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更多地融入科学知识,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打下基础。

3.职业冲动

我想更多地把学生带进历史,让学生感受实验,再来接触当下经过无数次改良的,与过去实验条件完全不同的场景,从而使学生更加懂得尊重和珍惜。

二、课堂案例摘录

1.法拉第,法拉利

“向大家介绍一位科学家——法拉第。”,班里男孩喊:“法拉利……”引起哄堂大笑,我说:“法拉第比法拉利值钱多了……”我听到嘘声,“大家可以先听完我的故事,再评价。”

2.“戴维是谁”,进入情境

“法拉第出身贫寒,只上了两年学……辍学的他开始学徒生涯——装订书籍,努力自学获取了大量科学知识,几年后,机缘巧合,获得了4张戴维演讲门票——”“戴维是谁?”有学生问,“英国的科学家,发现了6种元素,是法拉第导师。”我说:“这4场演讲对于法拉第是天降甘露,他回去后认真整理了笔记,将之装订成一本书,寄给了戴维,并提了一个要求……”

3.要求改变一生

“什么要求?”学生很配合地问道。“做戴维的助手。”我回答:“戴维接到信后,被法拉第的努力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学生笑了。戴维的举动,改变了法拉第的一生。

4.名誉扫地,提出见解

“1921年9月,法拉第读到了奥斯特电流磁现象的论文,重复并改进了实验,写好了一篇论文。“他没有想到,这篇论文几乎让他名誉扫地。”“为什么?”心急的学生问。这篇论文涉嫌剽窃,为了洗清冤屈,又设计了新的实验,不久后风波渐渐平息。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生电吗?

5.少数派,实验高手

当时的科学界把磁归为电,电只能生磁,磁一定不能生电,只有少数科学家同意,法拉第是少数派。法拉第无数次改进实验,为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他将一个直径为12英尺厚0.2英尺的黄铜盘固定在一根黄铜轴上,沿水平方向固定在一个支架上,一块大型马蹄形磁铁的两极把黄铜盘夹在中间,黄铜盘的中轴连接一根导线,黄铜盘的边缘与一个黄铜弹片保持接触,弹片上连接着另一根导线,这两根导线连在一个电流计上,当黄铜盘旋转起来的时候,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而且非常恒定。

三、课堂教学感悟

1.教学目标要突出科学素养

课堂上,融入人物传记,就是要做到“追踪正在上课的课程,讲到哪儿,自然科学史课就追到哪儿,讲述这个理论、公式,当初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怎么发明的。”就是要做到让“科学发现、论证和发明的过程,就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实现过程,变成激发科学创新最生动的案例,从而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定理公式大有好处”。这既是本堂课教学目标,即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了解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等的体现。

2.教学重点要体现人文关怀

课堂上,我将人物传记融入看似枯燥的物理规律以及探索中,体现了“教育应该充满文化精神,浸透了浓厚文化气息,它是知识教育的延伸、拓展和升华,目的是要使教育回归其本性,从而让教育更加人性化并更加富有成效。这既有利于突出课的重点探索概括出电磁感应,又有利于推动人格的独立和完善,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3.教学难点要突出继承深化

在本课中,我将法拉第在简陋的实验条件下,千方百计、锲而不舍地改进实验,争取最好的实验效果,在面对非议质疑的压力下,尊重科学、尊重实践,用实验说服了一切讲解给学生。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是有益处的,另外也有溢出效应,即忠告学生在探索路途上,要学会继承、创新,并有根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徐健顺.建议设置贯通中小学的科学课[J].南方周末,2016(3).

篇5:科学家传记读后感

原来是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他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为柏拉图的得意之徒,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恩师,他创造了逍遥学派,马克思称他为最博学的人物,同时又作为一位最伟大的,堪为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科学的贡献无人能比。

当时,科学就像混沌未分的天地一样,而亚里士多德的地位如同盘古一样,他把科学分为了理论的科学,即数学、哲学、神学;实践的科学即伦理学、生物学;创造的科学即诗学。这样科学的范围所变得非常广。

亚里士多德哲学是最拿手的,其中《工具论》与《形而上学》是最有名的著作,不仅如此他的科学著作,在当时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中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物学。

在亚里士多德死后,他仍是古代智慧的化身,几百年后都没有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住科学,人们把他视为权威,他的思想与观点都视为真理,甚至连他的错误观点也是为正确的。尤其是以后的欧洲,在至高无上的教皇权前,敢说亚里士多德一个“不”字,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确在当时他的思想统治了整个欧洲继而改变了西方的思想,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证明地球是圆的的人,杠杆原理也是。

柏拉图或许是当时最伟大的老师,但亚里士多德,把所有精华吸收,也能反对老师思想上的错误,师徒的分歧越来越大,他是能批判错误的第一人。

篇6:科学家传记的优秀读后感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在我所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居里夫人是一位淡泊名利思想的高尚之人。他把荣誉和名利淡滑到了简直一钱不值的地步。她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117个,去给人一种全不在意的印象。有时不相识的人问她:“你是居里夫人吗?”她总是平静地回答:“不是,你认错了。”有一天她的一位女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居里夫人一生敬业,对人类社会无私奉献。她的这种精神,令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敬仰。

居里夫人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全心全意的倾注到了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和实验上,从不为金钱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荣誉所累,不为别人的非难所累。当居里19担任了巴黎大学物理讲座讲授时,他提出申请需要一个实验室,哪怕一间实验室就足以。是就是这样一个起码的要求,却终生也没有实现。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实验过程,是在一个简易的木制小棚中所完成的,地上铺着沥青,房屋漏雨,进行化学处理时,有毒气在房间弥漫。在时间上最简陋的环境条件下,她创造出了世界奇迹。

居里夫人是个勤俭节约,珍惜时间的人。她与丈夫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子只放了两把椅子,正好一人一把。她丈夫觉得两把椅子未免太少了,建议她多添几把,说是来了客人好让人家坐一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了。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科学,还是不添了。”几年之后,他们也没有给自己的新房增添一把椅子。从190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以增加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她作物理和数学算式,总喜欢用从国外带回来的菜单的背面书写。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有的人说她吝啬,可是就利夫人却认为:吝啬有理。因为,在科学家的眼里,时间比什么都宝贵,而勤俭节约,自然纯朴是一种美德。

上一篇:关于名人名言谚语下一篇:凄凉伤感唯美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