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

2024-06-14

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精选9篇)

篇1: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

关于职规大赛事项说明会议大概内容

1、注册网址:,注册时间不限。

2、改为使用优赛网进行在线职业生涯测评。优赛网使用教程地址为

3、注册完登录优赛网 激活、登录就可以做测评。

4、各阶段评分细则:为了做出更有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参赛者需要清楚了

解作品评分细则(如下表),以便于在制作作品的时候更有针对性,让作品获得优秀的可能性更高。我们会把评分细则发到公邮上供参赛者阅读。

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评分细则

评分要素 评分要点 具体描述

1.自我分析清晰、全面、深入、客观,能清楚的认识到

自己的优劣势

2.将人才测评量化分析与自我深入分析综合客观地评价

自我,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自我认知

分析全面、到位

3.从个人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社会实践中分析自我4.自我评估理论、模型应用正确、合理

1.了解社会的整体就业趋势,并且了解大学生就业状况

2.对目标职业所处行业的现状及前景了解清晰,了解行

业就业需求

3.熟悉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典型生活方式,职业认知 了解目标职业的待遇、未来发展 职业规划 4.对目标职位的进入途径、胜任标准了解清晰,深入了设计书内解目标职业对生活的影响 容 5.在探索过程中应用到文献检索、访谈、见习、实习等

方法。

1.职业目标确定和发展路径设计要符合外部环境和个人

特质(兴趣、技能、特质、价值观),要符合实际、可执行、可实现

2.对照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结果,分析自己优、劣势

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职业目标的选择过程阐述详职业决策 尽,合乎逻辑

3.备选目标也要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确

定,备选目标职业发展路径与首选目标发展路径要有

一定相关联系性

4.能够正确运用评估理论和决策模型做出决策

1.行动计划对保持个人优势、加强个人不足、全面提升

个人竞争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计划与路2.近期计划详尽清晰、可操作性强,中期计划清晰并具

径 有灵活性,长期计划具有方向性

3.职业发展路径充分考虑进入途径、胜任标准等探索结

果,符合逻辑和现实,具有可操作性和竞争力

1.对行动计划和职业目标设定评估方案,如要达到什么

标准,评估的要素是什么

2.能够对行动计划实施过程和风险做出评估,并制定切

自我监控 实可行的调整方案

3.调整方案的制定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

确定,充分考虑首选目标与备选目标间的联系和差

异,具有可操作性

作品完整内容完整,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

性 的职业目标、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

参赛作品 作品思路 职业规划设计报告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能准确把握职设计思路 和逻辑 业规划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作品美观格式清晰,版面大方美观,创意新颖。性

5、参赛作品(指从各学院里挑选出来参加全校比赛的优秀作品)的规范化问题:

6、今年本届省赛的新规则

1、参赛组别:只分本科组、高职高专组两个类别,取消了创业组。

2、竞赛环节:

1、除书面作品评比(50%)

(职业规划以近期目标为主,即大学期间和毕业后5年内。需

包含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目标确立、计划实施与反馈修正5个

方面。

自我认知(职业素质测评)

职业认知(《职业探索报告》)

目标确立(定位分析、方法、目标路径)

计划实施(方案、可行性、资源积累)

反馈修正(备选方案、分析及计划)

该环节设置最佳职业探索、最佳实践计划两个单项奖。)

2、现场PPT展示(占30%)

(主要考察选手的规划思路、验证方法及

对目标职业的理解程度。

限时10分钟(展示7分钟,答问3分钟)。

该环节设置最佳PPT设计、最佳回答提问两个单项奖。)

3、职业角色模拟扮演(占20%)。

(自编5分钟短剧并担任主演。

主题:“如何解决职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可邀请助演,但上台人数不超过5人。

扮演结束后即作1分钟自述。

此环节评委仅评分,不提问。

该环节设置最佳个人演绎、最佳团队合作两个单项奖。)

参赛作品规范

一、内容要求

参赛作品以参赛选手本人的职业规划为主题,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职业目标、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可自行选择就业。

参赛作品应涵盖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规划与实施计划、评估与备选方案等内容,适当运用人才测评等分析、决策工具及丰富的事实论据,对职业规划过程详尽阐述。

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认的道德规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二、作品形式

三、书面作品规格要求

1. 参赛作品使用A4纸打印装订,黑白、彩色均可,不提倡对参赛作品进行豪华包装。(这里说的豪华包装指的是做成ppt文档的形式,我们只需要参赛者上交word文档的作品)

2. 《职业生涯规划书》必须有扉页,姓名、笔名、性别、学校、院系、班级、学号、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

四、电子版作品规格

1.参赛选手使用大赛支持系统中在线上传参赛作品功能提交电子版《职业生涯规划书》

2. 电子版《职业生涯规划书》必须为3. PS:

(1)、参赛者必须上传电子版。

(2)、一定要向参赛者特别强调这点,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情况影响到参赛者的预期目标结果,之前已经出现过此类情况。

篇2: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内容请参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模版),也可参考“职航在线”完成;格式可参照模版,也可自行设计。

职航在线使用方法详见校内通知:关于启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网络学习的平台“职航在线”的通知

篇3: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

当前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是网络技术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结果, 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学习”为全面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创造了技术可能。著名咨询师王磊的《无边界:互联网+教育》 (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 从全球互联网教育市场、我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两个层面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的性质、形式、成功案例、可能危机等, 不过主要是基于技术的分析, 而不是基于教育、学习的分析。“互联网+教育”的相关论文非常多, 部分与本项目研究相关。东南大学王乔峰等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15期发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一文, 提出要从教育理念创新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 建议宏观政策引导发展, 在互联网课程、教师、课程定价和行业准入机制方面进行调控, 并提出“互联网×教育”发展方向。该文对“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讨论较为系统, 尤其是“互联网+教育”的理念, 具有显著意义。清华大学王继龙在《中国教育网络》2015年第7期发表《课联网———网络空间时代的“互联网+教育”》, 提出互联网新技术升级教育手段, 带来颠覆性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使教育和学习更加高效和便捷, 从而形成“课联网”。该文深度说明了“互联网+学习”的课程形态, 对本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成果甚为丰富, 对本课题有具体基础性价值, 此处不赘述。

关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已经有相当广泛、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学习优势研究也已经具有相当显著的成果, 而且形成了多种学习优势分析工具。但适性发展研究尚属空白, 三者结合更是尚无系统研究。这是本课题的独特的学术价值。

本课题不仅将进行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而且将开展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进行实验研究, 从而形成相应的教育实践方案, 这是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是课题研究与实验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委员会中的英语教育教学专家、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英语教研员, 以及各地优秀的英语教师是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全过程中的学术理论和实践指导者。课题研究与实验以英语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信息技术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核心领导团队, 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技术和资源开发、实施指导和相关评价总结等。总课题下各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实验省、市和实验基地分别组成以专家引领、骨干教师参与的各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

1.总课题核心领导团队成员

负责人:鲁子问: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委员会专家,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专家, 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库”专家;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伦敦三一学院中国学术代表, 美国Pioneer Academic学术顾问等。

成员:刘兆义、孙毅、黄自成、许时升、付蕾、李成、张鲲、张雪莲、张小海。

2.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 (地区、州) 、县 (市、区) 实验区、实验基地承担本课题的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和成员若干组成。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中基于学生的学习优势的学生适性发展为研究对象, 即本课题不仅关注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还关注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学生学习优势的适应性, 与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2.本课题的总体框架

本课题首先将学生的各种学习优势融入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创造出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然后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中学生的适性发展。

3.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创造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则是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适性发展。

4.本课题的主要目标

本课题的理论目标是: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创设, 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适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态与方法。

本课题的实践目标是:通过教育实验, 发现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特性, 发现通过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

5.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6.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1) 文献研究:本课题将对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学习优势、适性发展进行文献研究, 发现已有研究的价值及其不足, 形成本课题整合与创新的基础。

(2) 设计研究:本课题将对“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设计研究, 包括对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

(3) 实验研究:为发现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适性发展的可能方式与形态, 本课题将开展实验研究。

本课题将在教育实验中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多维迭代研究。

A.网络环境维度迭代研究。本课题通过实验, 不断优化基于学习优势的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 从而探索真正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B.学科迭代研究。本课题教育实验先从中小学英语学科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在初中英语学科取得成效后, 进入小学、高中阶段, 在后续实验研究中不断完善之前的学科实验。

C.区域迭代研究。本课题先从东部省、市互联网环境较好的学校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取得成效后, 进入中西部网络环境较好、东部互联网环境发展中地区进行实验研究, 然后进入中西部互联网环境发展中地区进行实验研究, 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完善之前地区的实验。

7.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1) 本课题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特色和创新

本课题认为, 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本身非常丰富、多元, 使学习者可以进行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都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只有适合学习者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才能促进学习。而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能显著促进适性发展。应该说, 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适性发展的研究尚属空白, 填补这一空白, 乃是本课题的创新。

(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特色和创新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特色是:本课题将在教育实验中对设计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多维迭代研究, 在教育实验中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维度、学科维度、区域维度进行迭代研究, 并不断完善, 从而探索形成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适性发展的多维迭代研究是对迭代研究方法运用的新探索。

四、课题重点探究的方向

1.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研究与实验;

2.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态与方法研究与实验;

3.通过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4.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迭代研究与实验;

5.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6.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7.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8.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较好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9.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一般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10.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较弱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本课题各实验区、实验校 (实验基地) 单位可选择上述所列研究与实验的方向申报实验课题, 开展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还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拟定具有校本特色的实验课题内容。

五、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本课题将分为三阶段进行研究:

篇4: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

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于2011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了《宁波市城乡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立法法的规定,现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就条例有关问题作以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城乡规划是完善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我市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我市于1995年制定的《宁波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所确立的规划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在具体执行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原有规划管理体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难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原有规定偏重于规划实施管理,而对规划编制、实施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得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城乡建设的需要;原有规划编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不能满足规划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要求;有关上位法对于规划实施、违法建设查处等方面的规定还相对比较原则,迫切需要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一部地方性法规,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规范城乡规划管理,促进我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条例主要内容的说明

(一)关于适用范围和管理体制。条例第一章对城乡规划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则做了明确规定。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市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以及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明确了适用范围。该条第二款对城乡规划的具体类型进行了规定,包括城市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其中次区域规划是我市特有的,是指以跨行政区域的某一特定区域为对象,为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而编制的总体层面的规划。第三条对城乡规划管理体制进行了规定,分别对市、县两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分工以及相关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职责作了明确。此外,为增强城乡规划工作科学性,第四条规定“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城乡规划工作需要设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城乡规划委员会负责审议、协调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大事项,为本级人民政府提供城乡规划决策的参考依据。”第五条、第六条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原则作了规定,并强调我市城乡规划要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第九条明确了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所具有的法律地位,同时对社会公众的城乡规划知情权、对规划违法行为的举报控告权进行了规定。

(二)关于城乡规划的制定与修改。条例第十一条对城乡规划编制的不同层级、不同权限作了规定。为了加强特殊区域规划的编制,第十三条对本市各类开发区(园区)的规划编制和审批程序作了规定,明确其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县(市)域总体规划。第十四条至十九条,分别对次区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重要地段城市设计、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制定和审批程序作了规定,并对各类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予以明确。为了使规划的编制更加合理,第二十条还明确了“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定期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依法修改、补充和完善城乡规划的相关内容。”此外,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在《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的基础上,对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修改程序作了具体化的规定,使其更符合我市实际。

(三)关于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条例第三章对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作了规定。第二十四条对上位法中有关选址意见书的规定作了细化,明确了选址意见书的有效期,并将其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挂钩,保障了建设项目按照城乡规划顺利实施。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对规划条件的概念、申请程序作了规定,按照规划条件内容的不同,区分为强制性内容和引导性内容,同时对单独申请规划条件的,设定了有效期,便于加强管理。第二十八条对申请变更规划条件的情况进行了规定,为了保持规划的严肃性,规定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住宅、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不得改变规划条件确定的相关强制性内容。此外,为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第三十条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第三十一条针对我市市区老的工业厂房、仓库多的现状,规定城乡规划中已改变用地性质但近期建设规划中暂不实施改造的工业、仓储类地块,在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且不改变工业、仓储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提出改建、扩建的申请。

(四)关于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五条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申请程序、规划许可的内容以及变更许可的程序分别作了详细规定,增加其可操作性。针对本市大中型户外广告固定设施建设不规范的现状,第三十六条专门对设施建设的许可程序及许可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明确如确需变更许可内容的,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以加强管理。针对目前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居民对现有住房进行重建、改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城镇居民住宅所有权人确需重建、改建的,在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但不得改变原建筑使用性质、突破原建筑基底、扩大原建筑面积、增加原建筑高度,并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其他条件。日照、噪音、粉尘、光污染等因素对群众居住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也容易引起纠纷,第三十九条对因建设工程给相邻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各种不利影响的处理作了规定。第四十二条对建设工程交付使用后,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作了规定。

(五)关于监督检查。条例第五章根据上位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分别从人大监督、政府监督、部门联动监督、公众监督等方面对违法建设监督检查制度作了细化和补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查处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合作,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乡规划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和查处违法建设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对违法建设的查处。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分别对公众监督和举报投诉制度作了规定,并明确对举报人、控告人的信息予以保密。第四十八条对拆除违法建筑的领导机制做了规定,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以及违法建筑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职责。

(六)关于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对有关违法行为已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依法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区域,按照有关规定,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条例第五十条对此作了特别规定,明确了城管执法部门的职责。同时,为了加强规划部门和城管执法部门在实施行政处罚时的相互配合,该条还规定,城管执法部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需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供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供。第五十一条根据实际情况对违法建设行为作了细化规定,便于实际操作。为了更好地对违法建设工程进行处理,第五十二条依据上位法的相关规定,对违法建设工程如何处理做了规定,依据不同情况分别规定了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限期拆除、没收实物或违法收入、并处罚款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并从实际出发明确了不能拆除的情形。为了规范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行为,保证行政权力不滥用,第五十九条对相关行政部门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说明和《宁波市城乡规划条例》,请予审议。

篇5: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

一 设计地段概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一水利工程类专业为重点,一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外语系,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的多科性大学。原有校区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经有关部门批准,在郑州市东区征地1500余亩地,建设新校区,能够容纳人数要求体现合理的校园功能系统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突出鲜明的空间特色,统一有序的整体感和厚重的文化氛围,形成具有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教育基地。二 规划设计思想

新区地块为东区龙子湖大学城的一部分,为梯形的不规则地块。考虑到校园内部和外围城市道路的贴合以及大学崇尚知识,蒸蒸日上的理念,将地块第一次分割,圆弧形主干道连接了博学路和文苑南路,通透了校园东西交通,形成南北两大地块。南地块排布的教学组和北地块形成的生活组团组成的交通网构架出葵花的形状。各系馆楼形成葵花饱满的果实,宿舍楼群形成花瓣,在东区这块土地下,向着阳光,向着知识的精华,在龙子湖水的滋润灌溉下,随着四季的变迁,一年一年,硕果累累。虽为工科院校,花园式的校园更能给健康身心。三 规划布局以及功能分区共享广场的布局

中心图书馆,礼堂,音乐厅以及汇报厅环绕,地面为灰黑色石板,形状为两个半圆形的靠背组合,加上引取的水系景观形成蝶状共享广场。图书馆分为上下两部分,四方的大体量建筑,象征旋转的魔方,知识能创造奇迹的寓意,图书馆前铺设绿地供休憩读书,礼堂边的亲水绿地旁设亲水平台,建筑充分采用自然光,建筑形态以及布局不完全对称,形成一种恒久的,充实的田园校园环境,作为校园的中心景观带。

教学组团的布局

教学组团又分为公共教学和各系馆楼,公共教学楼沿主干道弧形排布,连接了生活区和主教学区,外形方正规整,形成大面积整体建筑,顶层的大面积屋顶构成主要人性活动层,为师生创造了休息和交往场所,并改善楼内通风,站在顶层可开阔视野,打破十字式庭院的封闭感,在低层建筑的内外墙培土植草,隔音吸声。

四栋各系馆楼形成圆形中庭,中庭使四部分去的便捷联系,也形成四个系的交往中心,体现学科之间的交流协作精神,玻璃曲面和砖石在材料和色彩上体现了建筑的文脉。另外四个文科系馆沿二级路排布,和水系呼应,每两个习惯前设活动广场。

实验和科研中心位于整个地块的最南边,在金水路上还起到对外的作用。

学生生活区布局

宿舍楼的特点在瞭望平台和顶层花园上。从三层开始,右边建筑开口,形成露天的活动空间,在宿舍隐私的内环境下形成一种对外的空间,在此空间可以晨读等而不影响其他活动,顶层花园除了生态外,可以提供更多的阳光接触面积,可以铺晒被褥等。三大块的学生宿舍区自然跌落成步行庭院模式,和共享空间形成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庭院中柱子花卉成林,温馨和谐。宿舍区和两个运动场交叉排布,服务周边。另外在交叉节点处设商业街,包括风味餐馆,文具店,眼镜店,面包房,超市等。

体育运动区设有学生活动中心,三层的室内体育馆。这两栋建筑为圆形建筑,区别于教学楼和宿舍楼等建筑的形态。4教工宿舍区

教工生活区时为老师提供家的本质功能外,还要方便老师工作之余区别于学生生活区,在校园中是有联系而又独立存在的。为满足近1500名教工及其家属的日常生活,形成独立小区,安排幼儿园和中心集散绿化广场。位于地块西北角可使教工外出时不用穿越校区,减少校区人流压力。5 行政,对外交流中心

行政楼和对外交流中心以及校内宾馆形成一个组团,他们对整个校区起着统筹的作用,位于主入口礼仪广场的右侧。行政楼和对外交流中心对望,中间设置景观绿化,力求一种庄重有不失亲切的环境在校内宾馆等非正式的事外活动处,铺设十字路通往亲水区。

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层层跌落。整个类似庭院式的建筑或集会广场的空间环境,通过人的参与,表达空间活力。四 道路交通系统组织规划

校园道路分为通勤性和生活性两种,人流具有为阵发性特点。由于校园面积大,导致生活区和教学区距离较远,自行车,小轿车,校园大巴等如果充斥整个校园,必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交通组织形式采用人车分行和人车共存两种。平面中,在大门口和次入口处均设停车场,同时将一些对外机构,如后勤,实验,教工住宅区,运动场等布置在外围车行路以外,和城市干道直接连通,使其车辆不穿越教学生活区。在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形成步行绿色庭廊 形成休闲交往,人文气氛浓郁的步行空间,连接学校南北交通的X形车行线起到交通功能,采用两块板式路面,即使穿越也能在中间形成安全岛。

另外在此设计中尽量减少了十字交叉口的出现,多为丁字路口,可是司机判别行人走向时更清晰明了。在弧形主干道中一侧树间设部分停车位,是车辆随时可以停靠,减少行驶路段 五 绿化系统设计规划

地块整体设计构思就是要在一个工科院校建立一处庭院花园式校园,使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校园总平面就是一个葵花式花园布局。而水又是万物之灵,生命之源,亲近水源是人心旷神怡,远离尘嚣,设计地块位于郑州市龙子湖高校园区中,在龙子湖大环境下引水入广场前,聚水成湖,构成景观设计的高潮。水流岸线为不规则驳岸,蜿蜒回旋,结合湖畔郁郁葱葱的林带,成萦绕迂回之势,虚实进退,千姿百态,沿湖而行,水流勃勃,落英缤纷,美不胜收。在浅滩交汇处设局部景点,早晨在里面晨读能感受到弥漫开来的露水味道。并在景观中造桥。沿岸的天际线也是蜿蜒曲张,沿岸的乔灌草相结合的堤护岸上铺设不同季节的花卉,避免一节盛开一节萧瑟的局面,并适当种植些果树,象征桃李满天下。宿舍顶层的绿化更是呼应了生态主体,和住宿庭院上下呼应,成为一体,仿佛空中花园。

六 设计小结

在这次校园规划设计中,我们最开始是想到了学校的支柱专业水利工程,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一个简单的船体,图书馆位于一角,形成灯塔的象征意义,但由于各功能布局的原因考虑到不能只王家想象,首先要合理的理念放弃了这个设计思路。之后的构架就是在理科相对枯燥的学术环境下建立一种和谐自然亲切园林班的校园环境,就想到了庭院式的排布格局,在定了了居住组团和教学组团的位置后,葵花的整体造型和交通路网就清晰明了了,在权衡了各个分区功能方便合理后确定了方案。期间有不少问题,比如感受大体量建筑对学习的影响,各个建筑交流和分离的合理把握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到了东西。六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00 万平米 总设计人数 31800人 教学区

15.9 万平米 学生生活区 31.8 万平米 体育活动

15.4 万平米 实验科研

36.6 万平米 图书馆

6.4 万平米 行政楼

8.3 万平米 教工住宅

10.9 万平米 绿化面积

19.8 万平米 停车场

篇6: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

来源:广西八桂职教网作者: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0日

各中等职业学校:

受自治区教育厅职成处委托,我网站设计制作完成了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证书打印模版,现将模版公布供各职业学校下载,并附其使用说明。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证书打印模版

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证书打印模版使用说明

【大:中:小】

这个模板分两个部分:

1、数据来源:“学生数据”

2、打印模板:“模板”

第一步:

在“学生数据”那里,录入要打印的学生信息

注:全部的数据单元格式:文本

第二步:

进入“模板”,查看要打印的信息是否正确。

输入学校名称

点击这两个按钮可以翻看学生信息

套打功能

如果要打的字太长:

点选要改的地方,出现下面框

然后在改字体大小。

其他项类同。

注:16号是三号字体

第三步:

打印

一页页打:

套打:

这项是手工填入,是要打印到的学生数。

比如:“学生数据”有100个学生数据,要打到第10个学生,这时填入的是:10 前面那项是用

这个到选取。

篇7: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更名后加快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外国语大学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指导学校各项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编制规划的过程是一个广泛动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也是全校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凝聚人心的过程。

一、启动阶段精心安排部署,为规划编制提供保障

我校‚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于今年3月份正式启动,学校成立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及规划办公室,召开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大会,出台了‚十二五‛规划编制方案,明确了编制机构、主要任务,制定了时间进程表。

二、调研阶段深入学习调研,为规划编制开拓思路

4月至7月为‚十二五‛规划的调研阶段。一是外出学访。学校组成三路学访团,分赴华南、华东和西北三大区域9所同类院校、部属院校及地方特色院校进行了实地学访考察。二是校内调研。学校领导率学位办、科研处、人事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教务处、规划办等职能部门深入各学院开展调研。各部门、各单位也纷纷启动赴兄弟院校调研活动,取得了一批宝贵经验。三是信息交流。学校制作规划专题网站,围绕‚教学研究型大学内涵解读‛等编辑《规划编制工作简报》及《规划信息参考》十余期,整理选送兄弟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数十万字,及时向师生发布规划工作动态。

暑假前,规划办及专项规划编制小组多次召开研讨会,对学校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框架及各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进行研讨。学校党委会4次听取汇报,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的顶层设计与主要思路。

三、讨论阶段广开言路,为规划编制集思广益

8月至10月为‚十二五‛规划的讨论阶段。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对规划框架草案广泛征求意见,梳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暑假期间,校党委两次召开常委会,专题听取了规划办有关工作的汇报,最终形成学校‚十二五‛总体规划框架草案并提交‚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研讨会审议。

8月25日,学校召开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规划发展战略研讨 1

会,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系主任、校内专家、教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出席会议,听取了学校领导的专题报告,听取了教科院专家的专题讲座,围绕规划框架草案展开了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百余条。

规划办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咨询、小组座谈等多种形式向专家学者、老教授及青年教师代表征求建议,校领导与部分干部、教师代表举行面谈会,就学校更名成功后的办学定位、发展思路、学校事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

四、完善阶段凝聚共识,形成规划编制初步成果

10月以后,规划编制进入‚完善阶段‛。学校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举办 ‚学习贯彻市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科学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题系列讲座‛,针对规划内容作了更加深入的探讨。规划办充分听取、梳理采纳干部教师及各单位、各部门对总体框架草案意见和建议;认真学习并吸取国家、天津市《教育规划纲要》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天津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了再修改再完善,最终形成《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从2010年3月启动,前后历时10个月,在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专家精心指导和全校师生的热情参与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学校先后召开各类调研、座谈、讲座会议几十场(次),历经近百次、16轮的反复修改,《天津外国语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终于与广大师生见面。整个规划力求高瞻远瞩、超前谋划,既注重理念和思路的阐述,提出能够统领全局的重点战略;也注重实际效果与应用性,提出可操作性的重点项目。规划确立了‚以人为本,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了十年两段‚两步走‛的战略步伐,明确了4大战略重点、8项主要任务、8项重点发展项目和16项保障措施。预计修改完善后的‚十二五‛规划,将成为我校历史上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并对今后五年引领学校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十二五规划工作办公室

篇8: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

当前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是网络技术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结果, 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 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学习”为全面开展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创造了技术可能。著名咨询师王磊的《无边界:互联网+教育》 (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 从全球互联网教育市场、我国互联网教育市场两个层面分析了“互联网+教育”的性质、形式、成功案例、可能危机等, 不过主要是基于技术的分析, 而不是基于教育、学习的分析。“互联网+教育”的相关论文非常多, 部分与本项目研究相关。东南大学王乔峰等在《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15期发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一文, 提出要从教育理念创新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 建议宏观政策引导发展, 在互联网课程、教师、课程定价和行业准入机制方面进行调控, 并提出“互联网伊教育”发展方向。该文对“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讨论较为系统, 尤其是“互联网+教育”的理念, 具有显著意义。清华大学王继龙在《中国教育网络》2015年第7期发表《课联网———网络空间时代的“互联网+教育”》, 提出互联网新技术升级教育手段, 带来颠覆性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使教育和学习更加高效和便捷, 从而形成“课联网”。该文深度说明了“互联网+学习”的课程形态, 对本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在“互联网+”时代之前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成果甚为丰富, 对本课题有具体基础性价值, 此处不赘述。

关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已经有相当广泛、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重要基础。学生的学习优势研究也已经具有相当显著的成果, 而且形成了多种学习优势分析工具。但适性发展研究尚属空白, 三者结合更是尚无系统研究。这是本课题的独特的学术价值。

本课题不仅将进行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而且将开展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进行实验研究, 从而形成相应的教育实践方案, 这是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是课题研究与实验的领导和管理部门。委员会中的英语教育教学专家、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英语教研员, 以及各地优秀的英语教师是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全过程中的学术理论和实践指导者。课题研究与实验以英语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信息技术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核心领导团队, 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技术和资源开发、实施指导和相关评价总结等。总课题下各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实验省、市和实验基地分别组成以专家引领、骨干教师参与的各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

1. 总课题核心领导团队成员

负责人:鲁子问:教育部教师教育资源委员会专家,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专家, 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库”专家;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伦敦三一学院中国学术代表, 美国Pioneer Academic学术顾问等。

成员:刘兆义、孙毅、黄自成、许时升、付蕾、李成、张鲲、张雪莲、张小海。

2. 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市 (地区、州) 、县 (市、区) 实验区、实验基地承担本课题的实验课题的核心研发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和成员若干组成。

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中基于学生的学习优势的学生适性发展为研究对象, 即本课题不仅关注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还关注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学生学习优势的适应性, 与学生发展的适应性。

2. 本课题的总体框架

本课题首先将学生的各种学习优势融入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创造出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然后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中学生的适性发展。

3. 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创造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则是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适性发展。

4. 本课题的主要目标

本课题的理论目标是: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创设, 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适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态与方法。

本课题的实践目标是:通过教育实验, 发现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特性, 发现通过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

5.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6.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1) 文献研究:本课题将对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学习优势、适性发展进行文献研究, 发现已有研究的价值及其不足, 形成本课题整合与创新的基础。

(2) 设计研究:本课题将对“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设计研究, 包括对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

(3) 实验研究:为发现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适性发展的可能方式与形态, 本课题将开展实验研究。

本课题将在教育实验中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多维迭代研究。

A.网络环境维度迭代研究。本课题通过实验, 不断优化基于学习优势的网络学习空间的设计, 从而探索真正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

B.学科迭代研究。本课题教育实验先从中小学英语学科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在初中英语学科取得成效后, 进入小学、高中阶段, 在后续实验研究中不断完善之前的学科实验。

C.区域迭代研究。本课题先从东部省、市互联网环境较好的学校开始进行实验研究, 取得成效后, 进入中西部网络环境较好、东部互联网环境发展中地区进行实验研究, 然后进入中西部互联网环境发展中地区进行实验研究, 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完善之前地区的实验。

7. 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1) 本课题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特色和创新

本课题认为, 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本身非常丰富、多元, 使学习者可以进行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都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只有适合学习者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才能促进学习。而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能显著促进适性发展。应该说, 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与适性发展的研究尚属空白, 填补这一空白, 乃是本课题的创新。

(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特色和创新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特色是:本课题将在教育实验中对设计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多维迭代研究, 在教育实验中从外语网络学习空间维度、学科维度、区域维度进行迭代研究, 并不断完善, 从而探索形成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适性发展的多维迭代研究是对迭代研究方法运用的新探索。

四、课题重点探究的方向

1.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与学习优势的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研究与实验;

2. 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对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态与方法研究与实验;

3. 通过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4. 促进适性发展的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迭代研究与实验;

5.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初中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6.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7.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8.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较好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9.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一般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1 0. 通过基于学习优势的外语网络学习空间促进网络环境较弱的地区的学生英语学习适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方案研究与实验。

本课题各实验区、实验校 (实验基地) 单位可选择上述所列研究与实验的方向申报实验课题, 开展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还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拟定具有校本特色的实验课题内容。

五、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本课题将分为三阶段进行研究:

注释

篇9:大学生职业规划说明

近年来,北京交通事业实现了大发展。作为北京市首个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职教集团,北京交通职教集团以优质的教育质量保障了北京交通事业的发展,并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北京交通职教集团理事长、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怡民,向参加活动的媒体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他说,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成才梦,学生承载着家庭希望和嘱托,所以也是每一个家庭的梦。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全社会更好地了解交通职业教育,关心交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副院长施建年,从“学院办学基本情况”“依托集团化办学,助力交通行业发展”“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帮助学生实现成才梦”“探索职教改革途径,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学院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果。

北京地铁机电公司经理赵宏飞作为企业代表,就北京地铁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学院对技能人才的支持、集团化办学条件下新员工适应性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他说,当前北京地铁迅速发展,对轨道运营能力、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及数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北京交通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铁人才的缺口,并且有效缩短了新入职员工对岗位的适应时间。他表示,今后将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广汽丰田博瑞东贸4S店总经理孟祥震,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着重介绍了汽车维修后市场的发展现状、用人需求等。交流过程中,孟祥震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给予了充分认可。他说,东茂店里40%员工都来自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大部分人是技术或管理骨干,充分体现了学院的办学质量。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王国文作为教师代表就依托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对教育教学影响及带来的一系列变革谈了自身的体会。他说,集团化办学、订单式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深入企业定岗实习,了解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源。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在实践技能方面提升自己,还要针对企业需求,对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革,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实用的技术技能人才。

有记者就“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毕业生对北京地铁的支持情况”和“未来北京地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问,相关人员表示,北京交通职业教育对北京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将继续支撑未来发展。据了解,伴随北京地铁的快速发展,计划到2015年运营里程将增至660公里,未来增至1000公里,按照每公里需要80人左右的技术人员支持。李怡民表示,伴随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资金、技术、人员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技术和人员问题更难解决。这就需要培育出更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上一篇:提升纳税服务满意度的建议下一篇:小孩不笨的观后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