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中的语言技巧

2024-06-13

歌词中的语言技巧(共10篇)

篇1:歌词中的语言技巧

歌 词 中 的 语 言 技 巧

歌词中的语言技巧

【摘要】目前,流行歌曲的词创作很多。很多词作不但以它的复古化和创新拓宽了流行歌曲表现的内容,而且也为某些阳春白雪的现代新诗如何走向大众提供了一个思路。有些词作的复古化主要体现在创作题材、意象选用、意境营造、音韵追求四个方面,其创新则主要体现在题材、艺术形式和语言等方面。

【关键词】歌词

语言技巧

现代汉语

韵律

锤炼 【正文】

歌词的语言层面,通过对字词的锤炼、用韵、使用多种修辞格、打破常规语言习惯、大量化用诗句等语言表达技巧使歌词形象、生动、凝练而且具有音乐的美感。

一、韵律和谐

歌词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被唱出来的通俗的诗。所以,歌词同时也应该具备诗歌“三美原则”的要求,即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而音乐美是首当其冲的。要做到音乐美,首先就要求歌词音韵流畅押韵。这点有些歌词做得很到位,都是很押韵的,而且以柔和级和细微级的韵脚居多。体现了婉约悠扬的意境,和缠绵悱恻的情感。例如:温岚演唱的《蓝色雨》一段:“蓝色雨已经远离/我还在原地/来不及吸引注意/蓝色雨已经远离/我还在想你跟自己/在演对手戏”,押的是第七“齐”韵“yi”;.S.H.E.演唱的《候鸟》一段:“你的爱飞很远像候鸟看不见/在湿地的水面那伤心乱成一片/你的爱飞很远像候鸟季节变迁/我含泪面向着北边/你的爱飞很远像候鸟看不见/我站在河岸边被树丛隔离想念/你的爱飞很远像候鸟季节变迁/你往北向南说再见”,押的是第十四“寒”韵“an(yan)”;古巨基演唱的《夜空的精灵》一段;“雨下在森林泪就像碎冰/所有的往事被敲醒/夜空的精灵张开了眼睛/满天闪烁着伤心/拒绝再相信”,押的是第十七“庚”韵“en(ying)”。歌词押韵,音节匀称整齐,有节奏感,使人感到韵律的回环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如:《青花瓷》中,先以“淡、妆、然、半、藏、放”为韵脚,押“an 或 ang”韵,后以“你、里、比、意、底、密、地”等为韵脚,押“i”韵。《菊花台》中,以“伤、往、霜、望、窗、乱、香、样、”等为韵脚,押“ang”韵。《上海一九四三》中,以“上、安、缸、满、窗、墙、漫”等为韵脚,押“ang 或 an”韵。《青花瓷》中用了两个韵,使歌词音律富有变化,《菊花台》和《上海一九四三》中,用了通韵的手法,即“an 和 ang”主要元音相同,可以通用,使发音变化自然。其他歌词中也都押韵,其中“an 或 ang”韵最为常见。这样就保证了歌曲的朗朗上口、易记易唱的特点,拓宽了歌曲的流传范围,增加了歌曲的流传可能性。

二、各种修辞

修辞格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歌词中特别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格。下面我们对其歌词中的修辞格进行分析。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歌词中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格,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以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如:《发如雪》中,把“白发”比喻成“雪”,就如同李白诗“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中把“白发”比喻成“秋霜”一样,取其相似点“白色”,黑发变成了白发,形象地表明等待的时间很长。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青花瓷》中,更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把“初妆的你”比喻成“瓶身描绘的牡丹”,取其相似点“美丽”;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把“你嫣然的一笑”比喻成“含苞待放的花朵”,美丽”仍然是它们的相似点;如传世的青花瓷在独自美丽,你眼带笑意”等等都是比喻的典型,通过这些比喻,歌词中女主角如花般美丽的形象跃然纸上,既生动形象,又典雅秀丽。再如《爱在西元前》中在“思念像底格里思河般的蔓延”里看到的比喻。思念是抽象的,不可见的,但到这里却变成了能够“蔓延”的,形象具体可感。此外还有“那温暖的阳光像刚摘的新鲜草莓”、琥珀色黄昏像糖”等等,也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这种修辞手法在《东风破》中体现最为明显。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这三句中,把“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抽象的概念当作有形的具体事物来写,离愁”、漂泊”如酒一般可装入壶、盏之中,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切实感受到漂泊、孤寂、离愁和思念之情。“烛火”、不忍苛责我”,把“烛火”当成人来写,赋予其人的情感,突出此刻人的孤单和愁苦。再如:麦芽糖》中的“麦田弯腰低头,在垂钓温柔”,东风破》中的“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青花瓷》中的“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菊花台》中的“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等,都是运了拟人的修辞格,使语言表达具体化,形象化。、排比

指用两个以上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字数不一定相同,使句子富有节奏美,并增强表达力度。例如:小小》中,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的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三个句法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在一起,共同表达童年的天真无邪之意,使“青梅竹马”的概念更加清晰明了,使句子感染力增强。再如:青花瓷》中,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增强了词意的感染力,强化了“惹”的意象。、夸张

指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龙拳》中,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把人的能力夸张到无限大,可以翻天覆地,移动山河,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再如《千年之恋》 温热前世的牵挂,而我在调整千年的时差”,因思念而起的牵挂,纠缠千万年,很好的呼应了歌词的名称,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牵挂思念的时间之长。再如《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张了隔江对望炊烟的距离,对应上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所指涉的等待,仿佛是如此无穷无尽,而且隔了千万里,显得遥不可及;另一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秘密被保守了千年从未让人知道,象征守密者的细腻与坚毅,能让秘密在窑中历经千年煅烧也不泄漏一字一句。

5、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如:《祥龙十八掌》 打倒烦恼,攻下忧愁,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属于正对。这样使歌词显得形式工整,读起来悦耳顺口,富于节奏美。再如:双截棍》中的“耳濡、目染”与《祭魂酒》中的“断壁、残垣”,属于句中对,也就是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自为对偶。使用对偶,形式工整,读起来悦耳顺口。

三、词汇特点

(一)词与量词超常搭配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东风破》“月光下一轮美满。”《牡丹江》 歌词中的“一盏离愁”“一壶漂泊”“一轮美满”很让人寻味,为什么离愁要用“一盏”“漂泊”要用“一壶”,“美满”要用“一轮”来写呢?酒可以说是“一盏”,但是离愁不能用“盏”来说,因为一个是抽象的概念“离愁”,一个是具体的词’一盏”,这里的名词与量词的搭配就引人深思。一般说,量词与名词之间的搭配,在汉语言中已经约定俗成,什么名词使用什么量词,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是这里常常出现超常的名量搭配“一盏离愁”,、“一壶漂泊”等,在这些数量词做定语的语法结构中,“抽象的情感用具体的东西来测量,这种看似荒谬的用法,恰能若隐若现地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虚虚实实的离愁别恨,孤独寂寞之感。”超常的搭配,给予了大家想象的空间。

(二)“很+名词”的超常搭配

按照汉语语法运用习惯,名词是不受副词所修饰的。但在歌词作品中,却时常出现这样的搭配,如“很欧洲的情调”《同一种调调》、“被雨淋湿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双刀》,这样的搭配不仅不让人觉得其中的语句有语法毛病,反而使歌词语言更活灵活现,体现出别具一格的时代气息和新鲜感。

(三)动词和宾语的超常规搭配

主要表现在表具体意义的动词与表抽象意义的名词的搭配。“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飘落了灿烂。” “勾住”这个词一般与具体实物搭配,这里与有抽象意义的词“过往”搭配。“灿烂” 是形容词,意义抽象,这里与“飘落了花朵”的“飘落”搭配。同样,把抽象名词比作具体事物,然后用原来与这些具体事物搭配的动词来与之搭配。

四、词语锤炼

(一)词语的生动形象。

如“天青色等烟雨”中的一个“等”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淡淡的哀怨。诗化了歌词的语言,产生了一种质朴的美感。“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袅袅”写出了炊烟的动态美,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

(二)分析字的运用

歌词中对文字的形体、声音、意义加以分析,打破固定的语意,产生翻新的效果。如:“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歌词后半句“秋心拆两半”指的就是“愁”字,这里将文字的形体进行了变化,加深了歌词的含意。就歌词意境来看,因为“愁”是“秋”跟“心”的结合,隐喻如果被硬生生地拆散,可能再也回不去当初所想象的浪漫了。等等很多歌词都这样来生动形象的表达感情。

【参考文献】:

[1]《歌词学》

陆正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2]《流行歌词的诗意化写作——方文山歌词研究》 陈啸文2008 年第 10 期。

[3]《词中物》

朱耀伟

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07年9月

篇2:歌词中的语言技巧

歌词中的语言就像诗,凝练、丰富、富有感染力,有些甚至押韵,虽不及诗意蕴深刻,发人深省,却也别致精炼,通俗易懂。喜欢邓丽君甜美的嗓音,亦喜欢她那些清纯自然的歌曲,在现在这个充满妖冶做作的社会中,很难再找到一些富有古典情怀的歌手。陶醉在邓丽君悠扬的歌声中,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邓丽君歌曲中的歌词美。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娓娓如诉的轻柔女声,带我进入一个离别愁绪的场景。五字一句,整齐押韵,凝练通俗,琅琅上口,想记不住都不行。“停唱阳关叠,重擎白玉杯,殷勤频致语,牢牢抚君怀,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这首《何日君再来》的歌词,就像一首简单的古诗,充盈着古典意蕴,恍如隔世,回到了柳三变笔下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离别总使人伤感,配上邓丽君百转千回的嗓音,便留下了无数听者掩卷而思的长叹息。“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细唱,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我爱这夜色茫茫,也爱这夜莺歌唱,更爱那花一般的梦”,朦胧的月色下,夜来香静静地展现它的美,听着这样的歌词,我好像会静静地睡去,闭上眼睛,脑海中只剩下那幅唯美的画面,充满幻想,15度的嘴角上扬不禁在脸上轻漾,空灵的意境原来这般美好。古典是

一种意境,是一种灵魂深处的气质,只有邓丽君才能将古典阐释得如此完美,歌者轻唱,花的香气花的倩影,如潺潺流水般细细涌来,顿觉芬芳四溢,不禁陷入那一片柔绵馨香的花影中......“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乐府诗经过改造,又变成了琅琅上口的歌词,“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在水一方》中美好而又简单的情感,给我震撼,最朴实自然的语言却令人印象深刻,臵身歌词的意境中,我仿佛在荻花飞舞中感受到了秋霜的迷离,远方美妙的歌声如轻花飞扬,点点滴滴,在我的脑海中渐渐远去......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听着古典怀旧的歌,突然心静了很多,委婉道来的歌词,清亮如泉,闪出盈盈的水光,潺潺流入我的心底,瞬间激起令人惊羡的花朵,馥郁芬芳。“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笑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美妙的歌词和着悠扬的旋律,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邓丽君歌曲中的歌词虽然简单精炼,却又很有意境,有的整齐凝练,具有古典韵味;有的朦胧唯美,充满幻想;有的朴实自然,给人亲切的感觉。总之,歌曲中的歌词充满

篇3:歌词朗诵技巧在歌唱中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歌词,朗诵技巧,艺术

歌词是歌曲的核心部分, 是歌唱表达歌曲思想内容和情感流露的重要方面。朗诵是指演员主要通过有声语言向观众表达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演员主体感受的一种听觉艺术。歌词朗诵中的重音、节奏、速度、停顿、语势等所注重的技巧处理, 富有很强的音乐性;在歌曲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歌词朗诵的这些技巧。节奏是灵魂, 速度决定着风格, 重音、连贯、停顿关系着语意的表达。歌唱的艺术表现力, 往往就是缺乏歌词语言的艺术处理。某种意义上讲, 朗诵是歌唱的基础, 歌唱近乎于朗诵, 是赋予音乐性的朗诵。歌词朗诵是歌唱走向艺术“完美”的重要途径。

一、歌词朗诵的重音体现

朗诵作品中的语句, 是由若干词或词组组成的, 在一句话中它们之间有重要和次要之分, 对那些重要的词或词组, 要运用轻重对比手段加以强调, 给予突出。这些被强调、突出的词或词组就是重音。朗诵重音分三种类型: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情重音。

1.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中语法关系中读出来的重音。语法重音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一般句子中, 谓语是重音, 如《跟你走》中“我走千里, 我走万里”的“走”字要重读; (2) 当疑问代词做主语要重读, 如《为了谁》中的重音体现,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3) 一句话中谓语和宾语相比, 一般宾语是重音;但代词做宾语时, 谓语是语法重音, 如《我爱你, 中国》中“我爱你, 中国”的“爱”为语法重音。 (4) 定语、补语、状语为语法重音, 如《小鸟, 我的朋友》中“一只小鸟, 飞落在我的窗口, 把我刚写好的诗句悄悄地掀走”。

2.逻辑重音

那些不受语法限制, 而由句子的潜在含义所确定的必须强调的音节, 就是逻辑重音。

3.感情重音

由于情感的需要, 对语句中某些词或词组加以感情色彩的强调, 就是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往往在激动、兴奋、愤怒、欢喜时为加强情感的表达, 对一些词强调。

歌词朗诵重音有引起注意、突出重点、启发思维的作用。歌唱前分析歌词内容, 找出语言表达的重音, 正确处理语调中的轻重关系, 对正确表达思想内容、准确体现语意、把握语言节奏感和表现力, 起着重要的作用。歌词朗诵重音的把握, 使得歌唱表达更丰富, 歌声更有起伏, 更有感染力。

二、歌词朗诵的节奏和速度体现

节奏和速度是体现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歌词朗诵根据作品意思、情感表达的需要出现强弱快慢的对比。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速度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快慢程度, 音乐进行的快慢, 它关系到准确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乐曲内容。朗诵的节奏及速度也体现在歌唱中, 如下:

1.轻快节奏, 一般语速较快, 声音轻巧、有些富有跳跃感, 常常描绘欢乐、幽默的生活图景。例如, 歌曲《幸福在哪里》《踏雪寻梅》等。

2.沉稳节奏, 这种节奏语速较慢, 音沉而有力, 一般表现一种沉重、悲痛、庄重的气氛场景。例如, 《嘉陵江上》《满江红》等。

3.舒缓节奏, 速度较舒缓, 声音很平稳, 常常是抒情性的表达。如《大海啊, 故乡》《黑龙江洁白的玫瑰花》等。

4.强疾节奏, 语速较快, 音强而有力, 一般用于激动、紧迫的情景。《黄河船夫曲》等。

由于歌曲中常常是多种节奏型相互交错, 因此根据歌词内容表达的需要掌握朗诵的节奏与速度。除了歌曲整体的节奏和速度外, 还要注意段与段、句与句、字与字之间微妙的变化。

三、歌词朗诵的语势体现

语势是指语调中的抑扬对比, 高低升降。语势中蕴涵了表达的语气, 是一种情感色彩、喜怒哀乐的表现。朗诵的语势由于受音节本身的声调、言语的内在含义、情感的浓淡以及作品的风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变化多端, 但大致有以下四种走向趋势:平行语势、上行语势、下行语势、曲行语势。歌曲旋律的线条走向与歌词朗诵语势因素有关。

1.平行语势, 在句子中抑扬变化不明显, 表达比较平直, 具有叙述、说明的特征, 感情上比较安静、冷淡、麻木、庄严。在音乐线条表现上比较平直, 起伏不大。如《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2.上行语势, 语句上是一种从低到高上扬的趋向, 一般用于感情推进的情况。如:《为了谁》中“你是谁, 为了谁”

3.下行语势, 与上行语势相反, 一般用来表示赞叹、祝愿的心情。如:《多情的土地》中“我深深地爱着你, 这片多情的土地”。

四、歌词朗诵的停顿体现

停顿作为语句意思表达中连与断的对比。一般情况下, 歌曲的停顿与歌词朗诵的停顿是一致的, 都是根据语句意思和情感表达来划分的。朗诵停顿一般分四种情况:结构停顿、强调停顿、心理停顿、特殊停顿。

1.结构停顿, 按作品层次结构、语法结构, 进行准确、适当的停顿, 清晰地呈现作品的思想脉络。

2.强调结构, 在结构停顿的基础上, 为加强或加深某一句话, 某一个词的意义, 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 在所要加强的某一句话, 某一个词前面, 给予一定的停歇。

3.心理停顿, 出于心理上、情感上的需要所产生的停顿。

4.特殊停顿, 一个语句一般不可停顿过多, 但在某些特殊环境下, 言语可有较多的停顿, 有时甚至一字一顿。这种反常的停顿, 就是特殊停顿。

总之, 歌词朗诵技巧需要歌唱用心分析歌词, 反复地朗诵去领悟其中的奥妙, 把歌词朗诵与音乐相结合, 使歌唱更动情、更感人。

参考文献

[1]伍振国, 关瀛.朗诵训练指导[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9.

篇4:浅析方文山歌词中的语言技巧

关键词:修辞格 韵律 超常搭配

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A

方文山,台湾著名词人,被称为“周杰伦成功背后的男人”。他擅于打破语言使用的常规,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建构一种独特的词风。

方文山歌词的语言层面,通过对字词的锤炼、用韵、使用多种修辞格、打破常规语言习惯、大量化用诗句等语言表达技巧使他创作的歌词形象、生动、凝练而且具有音乐的美感。

一善用各种修辞格,增强语言色彩

修辞格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方文山在创作歌词时特别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格。下面我们对其歌词中的修辞格进行分析。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方文山的歌词中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格,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以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如:《发如雪》中,把“白发”比喻成“雪”,就如同李白诗“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中把“白发”比喻成“秋霜”一样,取其相似点“白色”,黑发变成了白发,形象地表明等待的时间很长。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青花瓷》中,更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把“初妆的你”比喻成“瓶身描绘的牡丹”,取其相似点“美丽”;“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把“你嫣然的一笑”比喻成“含苞待放的花朵”,“美丽”仍然是它们的相似点;“如传世的青花瓷在独自美丽,你眼带笑意”等等都是比喻的典型,通过这些比喻,歌词中女主角如花般美丽的形象跃然纸上,既生动形象,又典雅秀丽。再如《爱在西元前》中在“思念像底格里思河般的蔓延”里看到的比喻。思念是抽象的,不可见的,但到了方文山手里却变成了能够“蔓延”的,形象具体可感。

此外还有“那温暖的阳光像刚摘的新鲜草莓”、“琥珀色黄昏像糖”等等,也都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

2比拟

比拟是根据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这种修辞手法在《东风破》中体现最为明显。如:“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这三句中,把“漂泊”、“浪迹天涯”、“思念”、“离愁”、“孤单”等抽象的概念当作有形的具体事物来写,“离愁”、“漂泊”如酒一般可装入壶、盏之中,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切实感受到漂泊、孤寂、离愁和思念之情。“烛火”、“不忍苛责我”,把“烛火”当成人来写,赋予其人的情感,突出此刻人的孤单和愁苦。再如:《麦芽糖》中的“麦田弯腰低头,在垂钓温柔”,《东风破》中的“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青花瓷》中的“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菊花台》中的“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等,都是运了拟人的修辞格,使语言表达具体化,形象化。

3排比

指用两个以上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字数不一定相同,使句子富有节奏美,并增强表达力度。例如:《小小》中,“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的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三个句法结构相似的句子排在一起,共同表达童年的天真无邪之意,使“青梅竹马”的概念更加清晰明了,使句子感染力增强。再如:《青花瓷》中,“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就是用两个以上结构相似的句法来表达性质相同的意念,显现出句子的节奏感与律动,增强了词意的感染力,强化了“惹”的意象。

4夸张

指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龙拳》中,“我把天地拆封,将长江水掏空……我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把山河重新移动填平裂缝”,把人的能力夸张到无限大,可以翻天覆地,移动山河,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再如《千年之恋》“温热前世的牵挂,而我在调整千年的时差”,因思念而起的牵挂,纠缠千万年,很好的呼应了歌词的名称,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牵挂思念的时间之长。再如《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张了隔江对望炊烟的距离,对应上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所指涉的等待,仿佛是如此无穷无尽,而且隔了千万里,显得遥不可及;另一句“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秘密被保守了千年从未让人知道,象征守密者的细腻与坚毅,能让秘密在窑中历经千年煅烧也不泄漏一字一句。

5映衬

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相异的事物做陪衬的辞格叫做映衬。如:《花恋蝶》“你细腻触摸有他的一切,我在你周围你没感觉”,在这里用一方的“拥有一切”来映衬另一方什么也没有,突出另一方不被重视的失落与痛苦。《祥龙十八掌》中“把懦弱炼成了炉火”,以“懦弱”映衬“炉火”,突出“炉火”的强壮,使人深切的感受到由弱变强的过程。

6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如:《祥龙十八掌》“打倒烦恼,攻下忧愁”,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属于正对。这样使歌词显得形式工整,读起来悦耳顺口,富于节奏美。再如:《双截棍》中的“耳濡、目染”与《祭魂酒》中的“断壁、残垣”,属于句中对,也就是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自为对偶。使用对偶,形式工整,读起来悦耳顺口。

7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这种修辞格在方文山的歌词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例如:《菊花台》中“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此句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菊花的黄”与“笑容的黄”混淆一起,却偏又自然深刻,使人感到,那温暖的笑容正在逐渐淡掉,远去。哀伤而又动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堪称绝句。此外还有“有一种塌塌米的稻香叫禅”用了嗅觉和知觉的通感,“枫叶将故事染色”用了视觉和动觉的通感,“在硝烟中想起冰棒汽水的味道”用了嗅觉和视觉的通感;“我灌溉原则”、“把音乐收割”等都用了通感的修辞格。

8顶真

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也叫联珠。如《黄金甲》:“情感漂泊,漂泊一世如我……千军万马万马,万马奔腾那骨肉相残如错”,通过使用顶真手法使句子结构显得紧凑,而三个“万马”更显出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

二追求韵律和谐,语言严整有序

篇5:面试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在教师面试中解释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解释的目的是将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实、观点说清楚,或者是阐释某件事的原因,还或者是将考官的误解及时澄清。

1.解释的态度应端正。

2.应适时收尾。

3.有理有据。

4.实事求是。

篇6:面试中的形体语言面试技巧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给他人留下的印象,7%取决于用辞,38%取决于音质,55%取决于非语言交流,

面试中的形体语言面试技巧

。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面试中,恰当使用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将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握手

这是你与面试官的初次见面。如果他/她伸出手,却握到一只软弱无力、湿乎乎的手,这肯定不是好的开端。握手应该坚实有力,但不要太使劲,而且手应当是干燥、温暖的。如果你刚刚赶到面试现场,用凉水冲冲手,使自己保持冷静。如果手心发凉,就用热水捂一下。

坐姿

“站如松,坐如钟”,面试时也应该如此,

要表现出精力和热忱,松懈的姿势会让人感到你疲惫不堪或漫不经心。面试前可照照镜子,或拍段录像审视一下自己。

眼神

面试时应看着面试官,但不要瞪视,因为这样显得太有进攻性。不要不停地环视房间,会显得缺乏自信或对所谈话题缺乏兴趣。

手势

说话时做些手势是很自然的,可手势太多也会分散人的注意力。避免说话时摸你的嘴。平时打电话时,可以在镜子前看看自己,因为你在面试中很可能使用同样的手势。

仪态

没什么比抚弄头发、按笔帽、脚拍地,或不由自主地触摸身体某部分更糟糕了。准备好你的发言,面试时镇定自若地说出来。

“面试中的形体语言”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7:语文中的表达技巧(语言文字)

一、修辞手法

1)比喻2)借代3)夸张4)比拟5)对仗6)铺陈7)比兴8)对比

9)反复10)叠字11)双关12)互文13)对偶14)排比。。。

二、表达方式

1)记叙2)说明3)议论4)抒情5)描写。。。

三、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2)托物言志3)叙事、议论、抒情结合4)情景交融5)借古讽今

6)虚实明暗7)虚实结合8)化静为动9)动静结合10)用典11)象征。。。

【鉴赏表达技巧及其效果常用语】

1、卒彰显志————评价其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作用

2、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3、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 出来

4、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5、开门见山————诗句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6、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7、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8、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9、对比————意欲得出某个结论,而布列两事

10、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11、起兴————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12、铺垫————在情节发生前做出交代或暗示

13、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线索

14、呼应、照应————前后在意义上的互相联系

15、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16、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无痕迹

篇8:纠正违章中的语言技巧

往往有这样的违章者, 他们虽然接受了处罚, 但是心存不满, 甚至暴跳如雷。他们的这种愤怒许多时候并不是该不该处罚、处罚数额的多与少, 而是对执法人员的言语或处罚方式不满。另外一些违章者在被农机监理人员查处后, 会说一声“谢谢, 请多关照”。他们违章后虽然也被处罚, 但是认为农机监理人员是为了他好。为什么同样是纠正违章和处罚违章者, 会产生如此不同的效果呢?这就是语言运用技巧的魅力所在。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当人们受到某种刺激或者精神压力时, 会本能地向相反的方向使劲, 即产生所谓的逆反心理。违章者突然遇到农机监理人员拦车检查时,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 他会感到紧张, 此时农机监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先让他平静下来, 可以寒暄几句, 稍后再谈违章和处罚之事, 这样做, 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机监理人员在执行公务时, 尤其是要处罚违章者时, 难免会遇到少数当事人的刺激性语言、狡辩甚至挑衅, 如“我去找××长, 叫你乖乖地把执照送回来”等不良言辞。碰到这种情况, 农机监理人员要善于克制自己, 以工作为重, 不要计较当事人的言语是否对自己不尊重, 更不能心里窝着一肚子气去处理问题, 而应当考虑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把握事态的发展方向。如果“针尖对麦芒”, 则会增加不必要的对立情绪, 容易把事情弄僵, 使自己无法完成工作。

当违章人急于辩解, 农机监理人员要认真倾听, 因为交通法规规定允许当事人申辩, 然后略表同情地说, “这些情况我能够理解”、“你也有你的难处, 但是并不意味着你可以违章”, 再给予违章人合情合理的处罚。这样处理问题, 当事人比较容易接受, 因为他感到自己的意见受到了尊重, 情绪会明显缓和下来。违章当事人会认识到农机监理人员处罚我是因为自己违章了, 纠正违章是他的本职工作, 这样违章人能够记住这次教训, 在接受处罚后会以比较平和的心态继续驾车行驶, 减轻了不良情绪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恰到好处的言语能沁人肺腑, 其积极作用是无法用物质和金钱替代的, 尤其在纠正违章这种特殊的场合, 当事人往往心气不顺、情绪不佳, 如果能帮他“揉揉肚子消消气”, 有助于“降温熄火”缓解矛盾, 甚至化解死结, 从而争取主动, 保证纠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无数事实证明, 心平气和的说理是避免言语口角和对抗的有效手段。细致入微的说理可以平息被处罚人的火气, 违章事实和车祸教训能够改变被处罚人的错误认识。因此, 农机监理人员对违章人进行处罚只是一种手段, 关键是要通过处罚使违章人受到相应的法制教育。

农机监理人员提高执法语言艺术无捷径可循, 需要在思想感情和工作态度上解决问题。首先, 农机监理人员要想真正做到对违章机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必须与机手多交往, 熟悉他们的生活, 理解他们的疾苦, 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从而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 只有这样, 才会在纠正违章中自然而然运用正确的语言技巧, 提高执法水平。其次, 即使有法律的刚性规定, 也需要人性化操作, 不能动辄罚款和强制执行。据报道, 一位车主因急于赴宴, 开车闯了红灯, 警察拦下他的车, 一边敬礼一边让他出示驾驶证。他故意不掏证件, 等着跟交通警察吵架。可是出乎他的意料, 交通警察没有发怒和掏罚单, 而是不断地向他敬礼和劝说, 最后他只好拿出了证件。他被这位交通警察的态度打动了, 表示自己以后再不闯红灯了。这个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执法越人性化, 越让人敬畏。一味追求强硬, 只能适得其反。

篇9:教学中的语言技巧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体育教学更具有特殊性,主要是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因此语言技巧在体育教学中必然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可以有效体现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指令有效传递,学生情绪安抚。进而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语言技巧在当代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人体运动为主要的内容的,语言形态主要是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体育教师不仅要用有声语言将传授的动作表达清楚,而且还要通过身体语言进行动作的展示。通过有层次地对学生下达指令,还要对于学生动作的进行评价和纠正。主要是通过指令传达、动作反复训练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语言技巧就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语言一定要求具有专业性,例如跳山羊中支撑、提臀、分腿,跨栏时过栏时,身体前压。而且要求指令性,一般体育要求较高纪律性,如口令教学中的立正、集合。体育教学中的评价性更是重要,它是对学生情绪的安抚与鼓励。体育教学就是通过设置一些障碍,来达到人体机能的提升。在完成过程中,肯定要不断反复训练,突破提升,那么在这过程中必然会不断地受阻,甚至受伤、劳累,对于学生的信心与毅力都是挑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把握每个学生的状况,通过进行适当的语言技巧进行激励与安抚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向上突破。因此良好的语言技巧在体育教学中就是催化剂,使老师能够将有效信息准确传达,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得到鼓励与突破,使教学质量达到质的飞跃。

二、语言技巧在体育教学中的几个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良好的语言信息传达是教学实行重要媒介,语言技巧的趣味性、针对性、幽默性更是很好地对于体育教学发挥着催化作用,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1.引导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语言进行教授动作的分解、理论内容传授。用语言口令指引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进行模仿、领悟、练习。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中,通过口令指引,双手持球与眼睛同高的位置,稍偏右侧,右脚比左脚向前,双腿屈膝,将球上举,用手腕力量抛出。良好的语言让投篮动作细致表述,让同学领悟,让学生可以自主探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反馈作用

通过教学中,看到学生学习中哪里表现不足,或者是哪里掌握不到位,可以用良好的语言技巧进行纠正、反馈,如投篮姿势不对,或者力度不够,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以及方法的失误,从而改正,促使学生良好发展。

3.教育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技巧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学到体育锻炼的知识,语言在体育教学中有秩序性的讲解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起到教育作用。同时在教学或者训练等过程中通过语言的有效表达,在对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上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鼓励作用

体育教学本来就是通过设定一定的障碍,让学生身体机能不断得到突破,因此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必然会完成不了一定的任务,而不断受挫,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感。因此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用良好的语言技巧进行情绪的安抚、鼓励,避免让学生失去信心,这时候教师语言技巧就尤为重要了,能否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与激励,使学生不断努力,实现突破,完成教学目标。

5.评价作用

有语言技巧的评价在教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运动教学就是在对身体机能进行突破,不断反复练习。因此在教学练习过程中,老师必然要对学生的练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就需要对于学生的态度以及整体状态进行有效的分析,不仅是细节上如篮球动作不到位,而且也要在态度与方法上进行总的概括。老师运用良好的语言技巧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不足,并且还会激励学生向前突破。如对于刚刚没有完成投篮任务的学生,老师可以说,这位同学积极学习,态度不错,只是一些投篮技巧和熟练度还不是很好,要多加练习。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会不断练习进步突破的,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而不是泄气、放弃。因此有语言技巧的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而且还会拉近师生情感,使学生对老师认同。

三、语言技巧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实现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有着男女差异、体质差异,兴趣爱好不同。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握这种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语言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必须掌握语言技巧在教学中的使用。在有声教学与身体教学两个方面分别掌握。1.有声方面语言技巧,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掌握教学中的口令,进行语言讲解动作时语调要慢,同时也要言简意赅,有专业性与层次性,把动作讲授明白。评价过程中不断把握学生整体状态,最好能够点评到某个点、某个细节如:投篮时身体站直。同时也要进行学生情绪的安抚把握,要针对学生的个性是进行安抚鼓励,还是进行打击激励等等因学生而异,不可一刀切。2.身体语言技巧,教师在进行身体动作的传授中,身体动作的准确性必不可少,而且要有层次感,一步一步传递,最好在教学中与有声语言进行结合,让学生懂得每个动作的奥秘与技巧。

四、结语

语言技巧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体育教学成果的催化剂,只有将良好的语言技巧在体育教学中完美展现,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活动课堂的活跃性、教学成果的有效性与完美性。

篇10:关于歌词创作技巧

歌词是指一首歌曲中的文词部分。许多用以咏唱,并有较具体和详细内容的歌,除了音乐部分以外,都会有文词部分。歌词与歌曲,绝大多数都能互相配合,成为同时涉及文学和音乐的艺术作品。由于歌词占很大多数都是押韵的,因此亦属韵文之一种,是一种文学体裁。歌词与诗的分别,主要是诗不一定要入乐(合乐),歌词是要合乐的。歌词配合曲旋律子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青春总是充满了感动,每当这时很多人都有一种想歌唱的冲动。很多年轻的朋友,他们有着出色的文采,有着对生活独到的见解,又或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听别人的歌,唱别人的歌,他们更想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

写一首流行歌曲不外于两种途径:一是依照写好的歌词谱曲,二是依照已有的曲子填词;这两种方法现在都经常使用。对于许多音乐基础不足的朋友而言,作词(或填词)相对容易一些。然而,要想写一首内容好、好唱又好听的流行歌词却也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许多热心而有才华的朋友将他们的歌词作品向我们投稿。可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其中的大部分要么是语言表达的功力还不够,要么虽然写得不错却很难谱上曲子来唱。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这些朋友没有掌握创作歌词的方法和技巧,空有才华,却难以充分发挥。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一首好的歌词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歌词不等于诗歌。

很多朋友寄来的作品,其实只是一首现代诗,而不是歌词。有些朋友也曾问过:究竟诗和歌词有什么不同?是啊,要想写一首好的歌词,我个人认为第一时间就要分清这二者的区别。

现代诗歌与流行歌词确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二者都从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格律的限制,形式和内容都更自由。从本质上讲,歌词也具有诗所具有的艺术特质、表现技法和情感特征,但它和诗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歌词为了能够配上曲子唱,在结构、语言、韵律等方面要受到音乐旋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它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旋律。所以,流行歌词相对于现代诗歌而言,自由度要小很多,不能随心所欲,海阔天空地写。而且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尽量避免谐音产生“畸意”;比如,在心里老是唱成“你知道我在等你妈(原词是„吗‟)”,那种感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本来一首很好的歌,却因为一个糟糕的谐音而“毁”了。

话又说回来,流行歌词与现代诗歌同出一源,所以写好诗歌是创作流行歌词的基础。诗歌创作的经验也能给歌词创作以很大的帮助,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成功诗歌的创作能使一个人的文笔更精练、更准确、更富表现力,这些对歌词创作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大特点有三:语言精练且更富有韵律,表现手法更有力度,结构更严谨。诗歌在相对较小的篇幅内要想有动人的表现力,不做到这三点是不行的,歌词也一样。有一些朋友的作品几乎像写散文诗一样自由,尽管能传神地表现内在的情感,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奏和音韵都不整齐,这样的歌词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很感人,也很难变成一首歌。

可以说,歌词创作:第一忌,语言不精练、不优美;第二忌,节奏和音韵不合;第三忌,语言深奥晦涩或单纯说教;第四忌,结构混乱;第五忌,平平淡淡没有高潮;第六忌,有破坏没建设的糟糕的谐音。

下面,我们先来详细探讨一下怎样创作出好的歌词。

第一,要能够感动自己,更要能够激起他人的共鸣。

一定要用全部的情感去锤炼一首歌词,把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故事和情感融会在一起,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以严谨的结构层层铺垫,直到高潮。要写最令自己感动的东西,不仅仅要在一种充满燥动的情绪中去写作,更要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能再次被它打动。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你就已迈出了成功最关键的一步。但这一步也是最难的,要看你的文笔和才情是否到家。

真正的高手,他或许只是听了别人的故事,却也能做到感同身受,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对人性、对感情、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见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文字,也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反过来,有的人虽然也有着动人的经历,文笔也过得去,可写出来的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这是因为在写的时候,这些朋友忽略了对故事的巧妙的讲述,人物的细致刻画,以及巧妙地表达内在的情感。他们没有很好地刻画细节。所以,尽管语气热烈澎湃,但离感动总差一点点。比如,有很多朋友写他们初恋的歌,有的是没头没脑的一段抒情,有的是评书一样的爱情故事。如果这些朋友仔细地研究一下《同桌的你》,也许会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最好的关于初恋的歌词。

同桌的你 词:老狼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A)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B)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C)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A1)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B1)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C1)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会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A2)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C2)啦……(D)

老狼在他的这首经典作品里,首先是对“她”进行了细致传神的刻画,“爱哭的你”、“总是很小心,向我借半块橡皮”,这样生动的描绘,言语不多,一个纯真、可爱的女孩却已活现眼前。老狼用非常巧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初恋故事:岁月流逝,回首从前,从相识、相爱到分离,唯美但令人叹息的初恋分成三大段来歌唱,每大段都回到高潮的四句排比上,以一种“追忆逝水年华”的总的情感统御几个并不连续但很经典的画面。众多与爱情有关的意象——日记、相片、长发、嫁衣信——交错而过,那份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不但没有沉下去,没有在歌声的反复中消散,而是不断地盘旋凝聚,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热烈……

综上所述,做好第一点,刚开始的时候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 ● 尽可能描写自己有着强烈感触的故事和情感;

● 对人性、感情乃至人生要有比较深刻的体悟和见解;

● 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类似经历的那些细节;

● 不要说评书,要发挥诗歌跳跃性强的特点,“镜头”对准最有代表性的画面; ● 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哪怕讲得再含糊也要有一点故事的“碎片”或“影子”; ● 要有最精华的句子来作高潮,“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想出精彩的词句就坚决不动笔。

第二,精心规划歌词的结构,把握好“起、承、转、合(高潮)”的步调。

做好第一点后,我们应该对要写的歌词有了比较清晰的感觉,同时也应有了最精彩的词句,接下来就应该精心构思整首歌词的结构。有一些朋友一有了好的感觉或词句就迫不急待地坐下来写作,这往往得不到好的作品。我们要养成先规划好歌词段式的习惯。流行歌曲的基本段式有一段式(如邓丽君的《小诗》,见《如歌浓情》),二段式(如邓丽君的《云河》,见《如歌浓情》),三段式和多段式四种。目前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三段式或多段式,一段式和二段式因为太短,难以很好地表现情感,已经很少用了。一首歌曲的段式一般是由其旋律决定的,像前面的《同桌的你》,还有张楚的《姐姐》等,就是多段式。

我在第一条里讲到“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主要就是针对用三段式或多段式进行整体布局而言的,因为在写三段式的歌词时,用“故事+抒情”的手法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一首歌词如果能有一点故事情节,就能更好地进行“起、承、转、合”的变化。虽然这听起来有一些老套,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歌词写作的朋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大多数优秀的歌词作品都是很好地把握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我们以《驿动的心》为例,来说明歌词中的“起、承、转、合”。

驿动的心 词:梁宏志

(起——)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承——)这样漂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转——)哦……

(合——)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 疲惫的我是否有缘/和你相依

大多数三段式和多段式的歌词,“起、承、合”都十分明显,却没有明显的“转”。这种情况下,“转”主要体现旋律上,一般都是在第二段(承)的最后一句上出现向高潮过度的旋律进程,而这时的歌词往往也有比较明显情绪和语气的变化,以配合旋律转到“高潮”。虽然说“起、承、转、合”的步调主要是通过旋律的变化来体现,但词作者在作词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行。曾见过有的朋友把一首词中最好的句子放在开头,这样只会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我常常戏称之为“塌台”,意思是词的后半截撑不起来了。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歌词的结尾,以及全词的和谐。词的结尾一般有三种:一是将高潮的全部或部分反复至结束,例如《凡人歌》;二是从高潮过渡到一些虚词上,像“啊”、“啦”之类,例如《同桌的你》;三是重复开始头(也可以略加变化),让高亢的情绪平静下来,例如《恋曲1990》。歌曲的结尾主要由曲作者安排,可词作者如果能在创作时就考虑到,就能给曲作者留下更多的创作空间。另外,全词的每一个段落要做到前后呼应,尤其在细节上,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这里要注意的是:

●起——开头和高潮一样重要,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一开始就要能吸引人; ●承——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能否顺利过度到高潮,全看最后一二句; ●转——不一定要有明显的“标记”,更多的可能只是情绪和语气的变化; ●合——早说过了,没有想出这一段,就不要轻易动笔。●结尾——要让人有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第三,把握好歌词每一段的节奏感,运用合理的句式来组织语言。

词作者如果是填词,那有原曲的旋律参照,一般都会处理好语言的节奏感。如果是先创作歌词,那就要会为自己的词设想一种旋律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创作。这一点很重要。

流行歌词有别于美声歌曲和民族歌曲类歌词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相对自由一些。传统的歌词对句式有一定的要求,如2+2+3的七字句、2+3的五字句。流行歌词没有这些限制,在同一段内句式可以有比较大的变化。但在不同的段落之间,尤其是旋律相同或相近的段式中相对位臵上的句式,要求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这些段落句式差别太大,就会给谱曲造成极大困难。《同桌的你》中不同段落间相应的句式就很同步,只在B1段的第三句上句式有少许变化。这样的变化不但是允许的,对于流行歌曲而言往往是必须的。如果每一句(或每一段的相应的句)字数完全一样,旋律上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以僵化、单调的感觉。这时,相应句式的少许变化,反而会使整首歌曲显得更生动。

每一句字数基本都相同的歌词是非常难写的。没有顶尖大师的水准,最好不要尝试。这样的代表作有:罗大佑的《恋曲1990》和李宗盛的《凡人歌》。前者基本上是十二字句,但在高潮和尾声部分句式仍加入了微小的变化;后者前四段全是五字句,但进入高潮却从一个六字句过度到七字句,再进而过度到三个九字句,给了高潮部分激越的感情以充分的语言空间,在将前四段进行第二遍反复时,句式又加入了微妙的变化(加上了括号中的字)。这样的作品将语言和旋律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以说是流行歌曲里的巅峰之作了。

恋曲1990 词:罗大佑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就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寻寻觅觅常相守是我的脚步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中就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轰隆隆的雷雨声在我的窗前/怎么也难忘记你离去的转变 孤单单的身影后寂寥的心情/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

凡人歌 词:李宗盛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你)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多少同林鸟/已成(了)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和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第四,语言要有优美的音韵,即使是纯粹的朗诵也能给人强烈的乐感。

从学术上讲,语言的音韵是由其平仄和辙韵构成的。

所谓平仄,指的是字的声调,在普通话中汉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基本上前二种为平声,后二种为仄声。一些方言的声调就更复杂了,比如粤语(广东话)就有九种声调,说起话来都像唱歌一样。不过流行歌词的平仄并不是很讲究的,相信大多数词作者在创作时不会从声调的角度去考虑平仄的问题,而是凭自己的语感,自然而然地调整歌词的平仄关系。

所谓辙韵,就是我们常说的押韵,辙和韵是同一个意思。中国的传统诗歌对辙韵(以及平仄)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规定,比如一个四句的段落中,二、四句一定是押韵的,第一句也常押韵。辙韵有“十三辙”和“十八韵”之分,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下表列出了十三辙的类别,供大家参考:

十三辙 韵 母 用此韵的歌词

发 花 a(啊)ia(呀)ua(哇)《雨一直下》 梭 波 o(喔)e(鹅)uo(窝)《小城故事》 乜 斜 ie(耶)üe(约)《雾里看花》 姑 苏 u(乌)《风雨无阻》

一 七 i(衣)ü(迂)er(儿)《同桌的你》

怀 来 ai(哀)uai(歪)《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灰 堆 ei(诶)uei(威)《爱不后悔》

遥 条 ao(凹)iao(腰)《我是一只小小鸟》 油 求 ou(欧)iu(优)《让我欢喜让我忧》

言 前 an(安)ian(烟)uan(弯)üan(冤)《真永远》 人 辰 en(恩)in(音)un(温)ün(晕)《凡人歌》 江 阳 ang(昂)iang(央)uang(汪)《梦里水乡》

中 东 eng(冷)ing(英)weng(翁)ong(轰)iong(拥)《月亮代表我的心》

在很多流行歌曲中,用了不只一个韵,为了让歌词的音律有更多的变化,往往会用二个以上的韵,但一般不超过三个。比如:《驿动的心》三段分别用了“人辰”、“言前”、“一七”三种韵,由于这三个韵母的发音变化很自然,所以韵虽用的多,依然有很好的乐感。巧妙的换韵,会赋予歌词以多样的色彩和情绪,用得好的话会有很好的艺术效果。过多的换韵会使这首歌没有明显的韵脚,处理不好的话,歌词就会显得很难唱。初学写作的人不要轻易尝试。

在歌词转韵中,常常会用“通韵”的手法,即利用韵母中主要元音相近、相似的字,如音和英、安和昂、优和乌、衣和诶等韵,这样会自然很多。一个优秀的词作者会十分重视歌词的押韵,他们会从作品的表现技法、作曲家谱曲、歌手演唱三个角度综合考虑,挑选那些适于传达情感、咬字清晰、发音顺畅的字作韵脚。

只有在偶然的机会下,一些顶尖的词作家才会用自由韵(也即不押韵),初学者千万不要模仿,那只会浪费你的灵感。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而且往往是在一些原创的经典作品。自由韵的代表做有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顺子的《回家》、朱哲琴的《阿姐鼓》等。其实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些歌词是用了很自然而又巧妙的转韵,只不过韵脚太多,且转换之间也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所以被归入自由韵之列。

以上分别从立意、构思、分段、遣词四个方面介绍了流行歌词的写作要点。但千万别把这些当成条条框框生搬硬套,真正在写作时应灵活处理。这里介绍一种速成的方法,就是模仿他人的作品,进行填词。找一二首旋律非常熟悉的歌曲,不要看原词,纯粹从旋律的角度考虑来填词。这样能很快明白诗歌与歌词的不同,而且也能从中领悟到很多语言无法准确讲述的技巧和要诀。

其实拿别人的曲子来填词也是流行乐坛常见的做法,不少港台的流行歌曲都是拿欧美或日本的流行歌曲来重新填词的,如《柠檬树》。说不定,你的成名作就是从此诞生的呢!

如果填词已能摸到诀窍,就可以开始自己作词了。歌词从内容上分不外乎叙事、抒情、写景、说理、对唱五种。而流行歌曲中最常见的就是“叙事+抒情”,即使是纯叙事的歌曲也需浓厚的感情做基础(如李春波的《小芳》和《一封家书》)。纯抒情的歌也不多,《一千个伤心的理由》勉强算是吧,但还是有一点点情节的影子。写景的流行歌曲好的很少,BEYOND的《长城》是其中的叫佼佼者。说理的流行歌曲也不多,因为一不小心就成了说教,写得好的当属《凡人歌》,说理歌到此也就见顶了。对唱的形式一般用在重唱中,二个或更多的人像互相对话一样地歌唱,经典之作首推李宗盛的《当爱已成往事》和《最近比较烦》。

我个人认为,开始学作词时,还是以创作“叙事+抒情”的作品来锻炼自己,等真正有实力和灵感时再创作其他类型的歌词吧。学习写作的过程总是这样的,先是模仿,然后是写作,最后经历不断地磨练和突破,才能进行原创的殿堂,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有了一个好的作品之后,还要给它起一个好的名字。好的名字是歌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能够反映歌词的主题,吸引人的注意和兴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一、用这首歌中最经典的句子,如《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二、用这首歌最核心的意象,如《棋子》;

三、用与这首歌有关的对象,如《阿姐鼓》;

四、用能够反映作者创作意图的概念,如《恋曲1990》。

创作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朋友们,努力吧!要切记,只有深明作曲之道,才能创作出数一数二的歌词。

歌曲和一般的演奏音乐不同,是因为有歌词的关系,演奏曲只要顾到音乐的和声、节奏一些音乐性的问题,至于歌除了音乐节奏外,还要顾到词的文学部份,以及歌词和音乐结合时所产生的相关问题,就歌词本身只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艺术,不见得你文笔好,就一定能写出很棒的词,最起码写词的人对音乐要有相当的感觉,对歌曲及旋律也要相当的敏感。那么,怎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歌词?

好歌词所具备的条件

要成为好歌词所具备的条件是,首先歌词内容必需丰富且涵义深刻;第二是歌词通顺易通,不要太过意咬文嚼字;第三个条件是朗朗上口,文字本身需附创意;第四个是段落分明、长短适中,旋律有主歌及副歌的区别,词本身也要有这样的区别,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以上所说是构成一首好词的条件。如果你词写得很棒,但曲配合的不是很理想,那么就不能说是一首好歌,结合时所产生的效果比单纯的词曲来得重要,搭配的好词曲会有加成的作用,在西洋歌曲里有些很出色的作品,像bob dylan早期写的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歌词和旋律真得是非常棒,内容需丰富涵义深刻,文字通顺易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简单的文字具有深刻的涵义,段落分明、长短适中是首民谣的曲子,当然在过去西洋歌曲里有很多很棒的东西,像paul simon「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john lenon「image」这些歌曲一听都会让你永生难忘。中文歌或本土音乐也有很多这么经典的东西,比如「今宵多珍重」,像这样的歌词真得是简单易懂唱起来又顺口,所以这样的歌经过许多年仍旧会被大家怀念。

歌词的种类

歌词的种类有好几类,我们可以分成格式化的曲子,譬如每一句都是五个字,十句串成一个段落,特别是传统歌谣、客家歌谣、山歌,不管老山歌或平版歌谣,它们的格式都是七个字,唐诗里也有五言绝句、七言律诗,这些格式拿来作曲,本身就具有歌的架构,流行音乐上这些歌愈来愈少,反倒是口语化的歌愈来愈多,口语化的歌词是好处较听的懂,早期罗大佑写过一首歌是「童年」这首曲子,像这样的歌词听起来非常亲切,歌词写得顺口内容实在,描写大家童年的景象,旋律也很简单,就是乡村音乐的style,这样的曲子对许多在学作曲的朋友也不太困难去掌握,我想我们生活周遭都会发生一些故事,这些我们都可以很随口的拿来当做歌词。(提倡学习)

词与旋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词和絃律之间的关系,旋律有高低起伏,有重要的部份也有不重要的部份,一般来说发生在强拍上的音都是比较重要的,强拍子以四四拍来讲,指的是第一拍和第三拍,如果是长音,那音也是比较重要的,第一拍和第三拍是重要的音,重要的音在配上歌词时,自然会配上重要的字,什么是重要的字,一个句子里你可以说我要去看电影,那么「我」就是很重要,「看电影」也很重要,因为这是我们要表达的意思,「看电影」这个词就要放在重要的位臵,把「看电影」三个字放在长短不同它的重要性也会不一样,偶尔在流行歌里会有些听起来不太顺的,像「我的鞋子」。

高低声韵

还有很重要的是,歌词发生的高低声韵是很重要的,譬如上下声之间产生不同的句子,如果整句我们可以依据歌词上的起承转合、高低起伏来谱曲,譬如我自己的创作品,主要重点是放在音的高低,即变你不太听的懂,但它写成歌时和原来讲话的音调是不会差很多的,那么一首好歌这个部份是值得注意的一个词曲作者首先要具备对作品的鉴赏能力,而且看问题不可以主观,不能够以自己为中心,不可以用孤芳自赏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创作水平,要学会分析作品,而且要会正确的看待别人的成绩,具备了这样的心态,才够资格准备做一个词曲作者作为一个词曲作者还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正如上一偏文章所写的那样,艺人的成功之路是用眼泪和辛苦埔就的没有卧薪尝胆,又何来的越王勾剑呢?

一个词曲作者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及广博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感触力,没有这些,你写一辈子到头来也只能写给你自己欣赏,有了这些你就可以了吗,当年我刚开始创作的时候以为,--------是,但过了几年后才发觉自己真的很浅薄,因为有了以上这些之后,我们还需要一首作品的真正感人之处,那就是生活,我们还是要多体会生活,多体验生活,然后领悟其中的真谛,体会其中的精髓,把握其中的重点,运用其中的奥妙,只有具备了以上的一切,那你才可以为自己想要做一个词曲作者这个理想,做一些准备了,很多的朋友都说,港台的词曲作者写歌,为什么就像大白话一样,旋律又那么简单,但是又可以出名,我觉的这就是很多人看问题不够深刻的结果,不错我承认港台的歌词写的很直白,很通俗,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是最深奥的,再有最直白的文字表达也是最深入人心,最贴近生活的,离你生活最近的东西,你会不感兴趣?能把你心理话说出来的人,你会拒绝吗?一首歌写的是你的生活你会不接受吗?可是真正能把握这几点的朋友真的是不算多。

上一篇:高中物理《液体压强》评课稿下一篇:冬季公路养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