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现状

2024-06-19

高尔夫现状(通用8篇)

篇1:高尔夫现状

中国高尔夫发展现状:入奥成功将推动迅速发展

2009年08月14日10:3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华奥星空

北京时间2009年08月13日,国际奥委会执委会议在柏林确定高尔夫和7人制橄榄球成为2016年奥运会的备选项目,虽然仍需要在10月份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投票通过后才能正式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但

高尔夫重返奥运大家庭的步伐已基本实现。

中高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小宁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如果高尔夫球入奥成功,国家一定会加大

投入,对提高中国高尔夫球水平会起到推动作用。”

在7月28日举行的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小宁代表上一届中高协领导班子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对中国高尔夫球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式和挑战做了充分的论述。

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历史沿革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尔夫球运动从广东等沿海开放地区率先兴起,以星火燎原之势逐渐遍及大江南北。1985年5月24日,经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批准,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正式成立。此后20多年,在原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高尔夫球运动不断普及和发展,各方面的基础工作初见端倪。这期间,高尔夫球运动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由于管理体制以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运动技术水平总体不高;项目的普及程度有限,项目发展不平衡;组织结构松散,各级协会建设滞后,在行业内的权威和影响力还不够强;球场建设迅猛,但与其相适应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运动型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对外交流合作和联络工作薄弱等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高消费、商业化、贵族化的不当定位,使高尔夫球运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堪忧,在公众认知、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等各方面

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2005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进行机构改革,成立了新的小球运动管理中心,创新了项目管理的体制机制,为项目的集约化管理开拓了空间,高尔夫球项目迎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基本现状

据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高尔夫球会近500家,球洞数合计约9500洞。参与运动人数百余万(含台、港、澳地区和外国在华人士)。与高尔夫球运动相关的各类企业、机构、院校等约1300余家。每年组织各项竞赛、训练、培训、出访等各类活动上百起。其中每年纳入中高协赛事体系的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已经由2006年的30余起,发展到2009年的近90余起,涵盖了从奖金额高达700万美元的世界顶级赛事-世界锦标赛到全国职业赛事、全国业余赛事、全国青少年赛事等各个层次;参加中高协赛事活动的业余运动员2000余人,职业运动员300余人。出现了张连伟、梁文冲和李超等几位优秀球手,以及胡牧和苏东等一些优秀的青少年选手。此外,由各地方协会、球会和其他单位主办的地方性、群众性赛事活动更是不计其数。随着赛事活动的发展,相关的教练员、裁判员、经理人、草坪师、球童等专业人员的数量也在相应增加。高尔夫球专业媒体方面,目前全国已经有3个数字频道,30余本专业杂志和数十

家网站和报刊,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在训练体系方面,经过中高协三年多的建设,中国高尔夫球运动逐步从以往的零散训练状态开始进入了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以国家队为突破口,带动了职业、业余、青少年等几条线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女子职业选手成长迅速,在美巡、日巡、欧巡等高水平职业赛事中取得一系列好成绩;国家男子和女子业余高尔夫球队成绩不断提升,在“皇后杯”亚太业余女子队际锦标赛等一系列国际比赛中

均取得了可喜突破。

在竞赛方面,全国每年纳入中高协赛事体系的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大幅度增长,截至2009年7月已有近百起赛事,涵盖了国际、职业、业余、青少年等各个层次,全年赛事总奖金将近2300万美元。建立了职业、业余、和青少年的积分排名系统和双向选择的办赛模式,各地区各方面承办比赛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赛事申报承办程序得以规范,赛事计划提前落实。创新推出“全国高尔夫球俱乐部联赛”、“中国女子职业巡回赛”、“中国男子职业巡回赛”、“业余系列赛”、“汇丰青少年系列赛”等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加强项目普及、提高技术水平、增强项目的凝聚力、引导促进训练、出人才出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发挥协会在项目发展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等方面,都发挥了空前的积极作用。

在市场开发方面,中高协先后与世界知名品牌Taylormade Adidas、欧米茄、汇丰银行,中国的知名品牌贵人鸟等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了项目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同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协会合作创建“同一亚洲”巡回赛组织,共同开拓国际职业赛市场。先后与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合作,成立了中高协海南基地、安徽基地、南山培训学校和训练基地、黄山青少年训练基地,2009年下半年还将命名10个国家高尔夫球队指定训练球场。通过与上海通用汽车、中信银行、美的、东方集团、世星集团等企业合作,进一步通过市场化运作,创新和完善了项目的赛事体系和培训体系。整合了高尔夫球博览会资源,形成了“中国高尔夫球博览会”的航空母舰,成为亚洲第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人才教育方面,中高协先后与英国R&A、澳大利亚PGA合作,引进国际上最权威的裁判员、教练员培训体系,占领专业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尔夫球项目裁判员、教练员、职业球员的等级考试制度和晋级培训体系,使教育培训与使用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拓了中国高尔夫球项目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培养专业人才的先河。从2007年开始至2008年底,举办各级裁判员、教练员培训21期,累计培训各级裁

判员1076人次、教练员695人次。

在对外交流方面,中国选手近年来得以争取到更多的参加国际重大赛事的机会。由中高协与澳大利亚PGA和韩国KGA、KPGA、日本PGA共同创办的“同一亚洲”巡回赛组织得到了相关国家协会、有关国际组织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已于2009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已经成为世界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组织、亚太业余高尔夫球协会、国际高尔夫联合会的正式成员,各国际组织、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国家地区的高尔夫球组织以及行业内国际大企业的高层先后访华,寻求同中高协的合作,充分反映了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国际威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

另外,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在第一时间内向业界发出倡议书,鼓励企业和选手向灾区捐款,得到了各方面的积极响应。短短一周时间内,在小球中心和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的倡导下,行业内共有近30多家企业或个人共计向地震灾区募捐资金和实物总价值超过人民币6027.8万元。

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目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从国际上看,高尔夫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欧美)高度普及,运动技术水平以及市场化、职业化、商业化程度很高,占有全球体育赞助市场份额的5-6%。随着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持续发展,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富潜力的市场,高水平赛事和活动开始逐渐向中国转移。中国在高尔夫球领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多个国际高尔夫球组织的重要成员,为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空间。

挑战一:准确定位高尔夫球运动。改变看法、争取理解、获取支持,为高球丢掉贵族、腐败等帽子,获得大众认可、取得政府支持。2005年以来,中高协提出“高尔夫球运动要回归体育运动本质、要服务大

众、要面向青少年”的理念。

挑战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地区差异、社会各阶层消费能力相差悬殊,社会上对高尔夫运动认识尚有一些偏差,导致项目发展环境上存在阻碍。国家对高尔夫球场地的规划、审批、建设、管理等缺乏明确的授权,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场地建设呈现出管理主体模糊、缺乏政策引导、缺少统一规划的现状,导致场地建设发展不平衡。同时,目前中国约500个高尔夫球场中,公众球场只占1.7%,公众球场和私人会所比例严重失调(与国外公众球场多于私人会所的情况正好相反),大众的参与热情得不到满足。

挑战三:竞技水平不高。目前,中国高球竞技水平处于亚洲中下游,与体育大国的形象不相称。始终没有培养出世界级的优秀球员,缺乏榜样的带动作用。同时,专业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数量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需求。

挑战四:协会组织建设。中高协和地方高协的行业领导和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缺乏对产业和行业的政策研究;在推进发展中,缺乏战略、计划和措施;在组织建设中仍较为混乱。

挑战五:开放和对外交流不足,造成我国高球运动在过去许多年中基本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偶有零星的世界明星来华开展一些商业活动,大部分来华人员多是以商业为目的的二、三流的教练和人员。出访活动也多局限在个别球场的不定期访问。有组织、有计划、有明确目的的团队出访几乎没有,造成国际组织难以确定中国高球的管理机构和人员,从而难以进行合作。组织间缺乏交流合作、人员和民间缺乏来往,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中高协将积极进入各高尔夫球国际组织,提升国际地位,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完)

篇2:高尔夫现状

高尔夫被视为供少数上层人士享受的贵族运动——高额入会费、果岭费以及“绿色鸦片”的别称都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种印象,而实际上这项运动与中国却颇有一番历史渊源:国内一些学者认为高尔夫起源于12世纪的中国,当时称为“捶丸”(意为“击球”)。有关打高尔夫的人数估计数据也不尽相同: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估计国内高尔夫爱好者人数约在500万左右,电视观众数量则是这一数字的至少10倍;而咨询机构KPMG则认为中国的高尔夫爱好者可能只有30万人。与之相比,美国的高尔夫球场数和爱好者人数分别高达1.8万座和2,600万人。

TNS在2009年初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年龄在15岁至54岁之间的城市居民中打高尔夫的人仅占1.1%(这一年龄段的城市总人口有3亿,照这一比例推算,国内打高尔夫的人数约为330万)。据高尔夫球手Jack Nicklaus创办的同名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估计,中国最终将需要建设1,000座至2,000座高尔夫球场。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在书面答复有关问题时也表示,照目前这种发展速度,十年后中国只会建成2,400座高尔夫球场,不及美国的一个零头。

业内经营者期待高尔夫加入奥运大家庭将增加这一项目在追求奖牌数的中央政府官员心目中的分量,促使北京加大对年轻选手的培养和建设更多公共球场。目前高尔夫运动归口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管理,后者同时还统领著乒乓球和羽毛球这两大备受国人喜爱的运动。

在前任国际奥委会(IOC)全球营销总监Michael Payne看来,高尔夫加入奥运大家庭的意义堪与网球1988年回归奥运赛场相提并论,他认为这对高尔夫在中国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Payne先生进一步解释说:“高尔夫组织推动这项运动加入奥运会并不是因为它们认为这样对欧美国家有利,而是因为它们认为这有利于高尔夫在亚洲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发展。”

降低收费门槛是高尔夫运动能否在中国得到发展普及的关键所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场都属私营性质,建成时间不长,各种设施和服务一应俱全,正因如此,高尔夫成为了中国最昂贵的体育项目之一。KPMG称中国高尔夫球场的入会费平均高达5.3万美元。这与迪拜等其它“新兴”高尔夫市场处于同一水平,而像爱尔兰这样的发达市场高尔夫入会费则仅为7,500美元左右。周末时果岭费则会更高——中国的平均收费标准为161美元,而迪拜和葡萄牙则分别为152美元和98美元。

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尔夫俱乐部——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它在华南城市深圳经营著12个高尔夫球场。观澜湖球会一直在倾力参与年轻选手的培养,举办了多项得到国际认可的锦标赛、并进行了电视转播,组织了一系列年轻选手培训项目,其中包括自2006年以来通过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实施的一个项目。参与这一项目的20名学员很多都是奥运选手与教练的子女,这项为期三年的培训计划旨在培养新一代高尔夫球手和教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项目的青少年培养对象可以说是白纸一张,此前从未接触过高尔夫运动。

这些中国奥运选手的子女在高尔夫赛场上已开始崭露头角。2009年8月,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双打银牌和单打铜牌得主焦志敏的儿子安炳勋成为赢得美国业余高尔夫锦标赛桂冠最年轻的选手,同时也是该项赛事的首位亚裔冠军。他的父亲安宰亨曾代表韩国乒乓球队在1988年奥运会上夺得过男子双打铜牌。

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在训练的第三年将把运动员送出国门参赛和受训,主要原因是国内的高尔夫赛事不多,目前,中国每年大约会针对年轻和业余选手举办100场比赛,职业锦标赛也只有区区6个。与此相比,美国高尔夫频道业余巡回赛每年都会举办600多场赛事。因此,中国顶尖的年轻高尔夫球手大都生活在海外,也就不足为奇了。举例来说,今年19岁的胡牧在11岁那年便勇夺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公开赛15岁─18岁年龄组冠军,并赢得了“中国的老虎伍兹”的美誉,目前,他生活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并在当地接受培训。

在中国普及高尔夫运动也需要建设更多的球场——对于一个人均GDP刚刚突破5,400美元的国家来说,公共球场将是不可或缺的。目前,高尔夫球场集中在富裕的城市地区——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拥有全国半数左右的高尔夫球场。

从技术上说,自2004年起中国政府便已暂停了农业用地改建高尔夫球场的审批。但地方政府仍热衷于鼓励新建球场以推动各自地区经济的发展。Jack Nicklaus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正为中国设计打造22座球场,另有14座球场已经投入使用。该公司执行副总裁Paul Stringer透露,今年公司签订的新合同多数涉及中国项目。Brian Curley十多年来一直在为中国设计高尔夫球场,他告诉我们过去五年中其所属的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即便没有增长两倍,至少也翻了一番。

中国也需要承办更多的赛事,一方面是以此提高青少年选手的球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公眾对于此项运动的兴趣。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把提高青少年选手的竞技水平作为一项优先工作来抓。观澜湖每年都会举办六场青少年高尔夫锦标赛,包括亚洲业余锦标赛,这是亚洲唯一的一项锦标赛事,同时也躋身于世界四大业余锦标赛行列,这些比赛的优胜选手将获得美国名人赛和英国公开赛的参赛资格。2007年,观澜湖球会还获得了高尔夫世界杯赛连续12年的举办权。

高尔夫赛事的电视转播权市场仍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央电视台1995年起开始转播高尔夫比赛,该项目的转播时间也在稳步增加。中国目前有两个专业高尔夫电视频道——广东台高尔夫频道和央视高尔夫、网球频道——不过,中国市场上高尔夫赛事的转播权销售仍无利可图,部分原因在于高尔夫比赛的收视率不高。

由于高尔夫运动爱好者大部分来自富裕阶层,因此,赛事争取赞助并不困难,欧米加、沃尔沃和汇丰银行等多个外国高尔夫比赛传统赞助商,目前都已成为中国赛事的赞助方。国内品牌也开始关注起高尔夫运动:比如家电生產商美的便出资赞助了泛亚巡回赛的一站赛事。一些人士认为高尔夫运动真正急需的是堪与姚明比肩的高球明星。

篇3:我国高校高尔夫现状研究发展

1我国高校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

随着高尔夫在中国掀起发展的浪潮,国内部分高校都陆续开设了高尔夫专业和相关的课程,国内第一个“吃高尔夫螃蟹”的高校是深圳大学,它于1997年成立国内第一个高尔夫学院。随后,暨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著名高校也都相继开设了与高尔夫相关的专业。2006年,厦门大学甚至出台政策,要求2006级厦大学生都要上高尔夫课,自此,高尔夫课程正式成为某些大学教育的必修课。截止到2012年年末,国内大约有92家正规高尔夫专业教育院校,还有上千家不同形式的高尔夫教育培训机构。

1 . 1我国高校学校高尔夫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联合或者是合作办学的形式,主要反映出我国高等院校在专业教育上是走内引外联的发展道理。这种现象充分地说明:一方面,对于我国的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而言,目标定位在逐渐提高,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缩短与高尔夫运动比较发达的国家在人才培养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内的球会的联合和协作,有助于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目的,同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尽量弥补我国高尔夫球场不足的缺陷。

1 . 2高校高尔夫的师资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的高校存在一个体育教师教授多个专业的现象,并且一般将高尔夫课程作为旅游专业开设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旅游市场的实际需求,并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高尔夫运动员或者是教练员,因此,一般高尔夫任教教师的专业水平偏低,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要求也不高。同时,许多高校的高尔夫教师的教龄比较短,这说明高尔夫课程相比于乒乓球、篮球等大众普及率高的课程来说开设得比较晚,也充分地说明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近几年,许多体育院校一般不设置高尔夫课程,学校基本没有高尔夫专业人才。

1 . 3高校高尔夫硬件设施

由于高尔夫的场地造价比较高,目前,大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高尔夫课程,但是学校在进行高尔夫训练时,主要是以简单的训练场为主,严重缺乏正规的球场。高校场地硬件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以及政策等方面的限制,首先,政府没有足够的空闲土地资源以供学校建立高尔夫球场;其次,学校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能够承担建立高尔夫球场以及球场维护等方面的费用。高尔夫运动属于一项高消费运动,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并且高尔夫球场的前期投入以及后期的场馆维护费用都非常地高。

2改善高尔夫运动发展的有效措施

2 . 1场地问题解决措施

首先,需要充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学校可以建立一些临时性的教学专用的简单的球场。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可以采用设置高尔夫选修课的方式建立所需的教学条件。通过这种方式开展高尔夫专业教育时,学校只需要采购一些高尔夫击球垫、球、球杆、击球目标靶以及一些保护网等基础设施,将这些设施放置在学校的体育场地之中,因此,学校则可以开展高尔夫课程教学。这种方式具有投入资金低。简单方便、容易操作等特征,当教师完成高尔夫教学之后,也不对体育场的其他用途产生影响。只是采用这种方式不利于高尔夫礼仪与文化的教学以及渗透,同时也不利于有关技术的动作教学,因此,教学效果比较一般。其次,学校可以租用社会上现有的高尔夫练习场或者是球场进行高尔夫课程教学。在河南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高尔夫练习场以及球场,如果学校租用或者是通过合作的形式利用社会上现有的资源开展高尔夫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地满足高尔夫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提高了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

2 . 2师资问题的解决措施

师资力量决定教学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了有效地保证高效高尔夫专业教育的师资质量,学校需要积极构建一直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交流学习活动,积极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高尔夫专业教学的成功经验,比如,开展校际交流、省际交流以及出国交流等活动。其次,需要适度地放宽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将具备高素质、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尔夫人才引进到学校的师资队伍中。最后,学校需要定期组织高尔夫教师进行教学培训,可以邀请社会上一些在高尔夫领域的专家或者是运动员开展高尔夫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执教能力。

2 . 3增加高尔夫设施投入, 改善教学高尔夫训练条件

优越的教学基础设施是高尔夫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投入过少,政府的限制,导致高校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因此,高校需要重视高尔夫课程的场地建设,促进高尔夫课程的发展。改善教学条件,有助于提高高校的高尔夫发展水平。高尔夫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比如,可以将市场与俱乐部结合在一起,从而解决场地问题。

2 . 4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的有关部门需要制定可行的计划促进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像对待奥运会上其他运动项目一样,将高尔夫运动放在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对待。高尔夫的发展与当地有关部门领导的知识水平有关,同时也与当地政府的舆论导向以及经济导向关系密切。因此,需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并且适当地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政策优惠。比如,在税费、场馆建设、银行贷款以及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3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前景

3 . 1高尔夫运动现状发展趋势较好

目前,虽然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等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尔夫运动的发展,但是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趋势较好。发展高尔夫运动,不仅能够带动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为高尔夫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台球、保龄球等娱乐休闲体育以往一直很高,现在有所降低,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也是如此,我们相信,高尔夫运动不可能永远是贵族运动,它也会逐渐为平民所接受。

3 . 2教育模式多样化

随着高尔夫运动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这个行业教育的发展,在高尔夫专业人才比较稀缺的情况下,有关的教育部门需要思考如何确定正确的教育模式。可以适当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的高尔夫管理模式,即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办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聘请专业的高尔夫教练员,厨师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教育部门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在宏观上将相关的项目整合,选择配套教材,促使高尔夫专业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

4结语

篇4:中国高尔夫研究现状

摘要 高尔夫球运动从1860年举办首届英国公开赛算起,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项运动是现代体育运动中发展最快的项目之一。是现代体育运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项古老的户外体育运动。基于以上认识,本人结合专业特点,为高尔夫专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有助于了解当前中国高尔夫现状。

关键词 中国高尔夫 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高尔夫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群体是支撑社会产业发展的新锐力量,高尔夫行业的持续发展也需要注入高爾夫专业毕业生的新鲜力量。

湖南省涉外经济学院高尔夫系的戴临中副教授表明中国高尔夫发展模式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人才培养上,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据《朝向白皮书》对于球场设施管理者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的被访者认为球场设施的高级管理人才紧缺现象严重,甚至部分认为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运营。高尔夫管理人才一方面可以靠企业自身培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从专业高等院校吸收。但教育市场却面临着高尔夫科班出身的大学生流失严重的问题,如何解决教育与产业的衔接顺畅,成为了各院校发展高尔夫相关专业所面临的普遍难题。

二、关于中国高尔夫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

我国高尔夫办学尚处于学院封闭式办学阶段,课程内容空洞,应用性不强,与高尔夫实际脱节严重,人才质量不能满足高尔夫产业界的实际需求。我国高尔夫专业培训目标不明确。学生缺乏实践机会,高尔夫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缺乏实践机会,学生是很难成为应用型的高尔夫人才。

高尔夫作为一项高消费的运动,不能被大众所认知与了解,而其教育的收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所以很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会选择与高尔夫相关的专业。而由于政府对高尔夫发展的规范限制,降低了人们对高尔夫学习及研究的积极性,减少了高尔夫高端技术设备的研究人员。其次,办学的层次比较低。从高校出来的高尔夫方面的毕业生大部分还只是专科生,而具有管理学学士学位的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就比较少,要找到有硕士学位的人才更是海底捞针。由于专科毕业生理论基础较薄弱,在经济学与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水平较低,所以无法满足高尔夫球场的现实要求。这就造成目前高尔夫培训中最热的是管理技术类培训。再次,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办学经验,教学模式不合理。高尔夫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方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都找不到前车之鉴,给高尔夫的教育带来了很多不方便。最后,国内高尔夫教育的基础知识性太强,实践太少。高尔夫管理是一个操作性很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根本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但是很多学校的教育只是局限于对球场管理,经营等书本基础知识的教育,没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与了解高尔夫经营的具体情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还难以适应高尔夫行业的人才需求。

三、关于中国高尔夫人才需求的研究现状

(一)高尔夫球场对人才的需求

就目前我国仅有的约400家球场的数量,相对于迅猛发展的高尔夫运动和迅速递增的高尔夫人口,未来中国对高尔夫球场的需求必定越来越大。但是我国高尔夫运动起步晚,从事高尔夫专业管理的人员相对奇缺,特别是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 保守估计,一家正常运营的高尔夫球场,须专业经营、管理人才350人,目前,中国现有高尔夫球场近400家,绝大部分高尔夫球场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企业被迫无奈,往往高薪聘请国外专业人才,本土专业人才缺口达1-1。5万人。未来十年,中国将有1000个左右高尔夫球场投入建设使用,比照国外高尔夫运动的普及率,结合我国自身经济、社会和健康休闲体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将需要高尔夫专业人才约7。5-10万人,这个数据仅是高尔夫球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尔夫赛事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高尔夫比赛的组织与策划,在世界发达国家,已经有一整套完整成熟的营销运作模式,以保证赛事主办方、球手、赞助商都收益。目前,在中国举办的世界级别的高球赛,几乎都由IMG国际管理集团等世界著名体育赛事管理公司承办,就连中巡赛这样的本土比赛也由中国高尔夫协会交给WSG(世界体育管理集团)承办。由于承办高尔夫赛事的高额利润,使中国本土涌现出许多大大小小的高尔夫管理公司。

中国高尔夫赛事业的发展很快,而且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除了高尔夫职业巡回赛和业余球员的巡回赛外,最具“中国特色”的是名目繁多的民间赛事。赛事规格虽然不高,但利润却很可观。这些赛事一般有本土的高尔夫管理公司组织承办,由于国内的高尔夫管理公司缺乏专业的人才,有些体育管理公司甚至对高尔夫都不怎么了解也去承办高尔夫赛事,他们所承办的赛事水平较低,常常不能满足主办方的愿望。随着2007年至2018年,连续12年的高尔夫世界杯赛在深圳观澜湖球会的举办,以及中国职业高尔夫运动的快速发展和高尔夫休闲运动的普及,中国的高尔夫赛事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越来越多的高尔夫人才参与到其中去,而目前高尔夫这方面的人才也是一个很大的缺口。

目前,高尔夫行业人才缺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等进阶人才较少;

其次,草坪总监难寻;

第三,专业球僮进入紧缺的行列中;

再者,球场的设计师、造型师和建造师在我国的培养还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篇5:高尔夫现状

论文关键词: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对策研究

高尔夫作为绅士的运动,起源于14世纪或者是更早时期的苏格兰,运动自始自终都充斥着自然的气息与魅力,体现体育运动实质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气息、充满着时尚、高雅,是一项非常容易被青年大学生接受的运动,在高校中开展高尔夫课程建设能给大学生活带去生机、活力。但是,开高校开展高尔夫课程还是有一定的阻力。

一、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

(一)高校高尔夫课程遇到的首要问题

至今,我国高校开始施行扩充型招生,因此许多学校为了加大学校的规模,实行计划外招生,可能导致不少的高校出现负债情况,高尔夫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前期的投入还是后期的维护都是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因此,许多学校在面临资金缺乏与高尔夫课程矛盾时,只能选择放弃后者。致使高尔夫在国内依旧是“贵族运动”。

(二)高尔夫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国高校高尔夫课程的培训员一般较少,每个学校教练员不足5人,原因在于:高尔夫课程的建设属于高成本的课目,在部分学高校仍然没有被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一般情况下,只有家庭非常好的大宗专业的学生才有能力去选修;在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要竞争中,高尔夫专业培训人员的需求量几乎为零,致使高技术高尔夫球员的匮乏。

(三)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的教材的使用以及教学大纲的使用

在我国高校建设中,许多学校存在教学文件确实的现象,例如,上海随机抽取的5所开设有高尔夫科目的高等学校中,2所学校已经制定并审批了自己的教学文件,甚至出现3所学校的教学文件都不完备的现象。这些学校的教学文件很大一部分是根据本校的高尔夫球场的场地设施的状况,根据专业的高尔夫教练员的建议并同时参照一些其他的兄弟院校成熟的教学文件。

(四)高校高尔夫课程的课程类别

高等学校的高尔夫课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是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模式,大部分情况下多为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

(五)高校高尔夫课程学分学时的分配

经过统计,上海高等学校的高尔夫课程开设时限基本上是半学年,学分是两个学分占用了48个学时,只有上海大学为一个学年的教学。从高校高尔夫的课程教学学时的分配结果显示,高尔夫教学与其他体育的运动项目开始的时间一样,在教学开始的时间内,学生还是有相对比较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充分掌握。

(六)高校高尔夫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全国高校的高尔夫教学的课程分析,虽然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差异,还是存在相对较大的共性,其中有十所学校共同的开设了:高校中高尔夫竞赛的规则与组织;高校中高尔夫球场的维护与养护管理;golf ENGLISH;职业赛以及高校中高尔夫球场技能与技术;高尔夫球场及其他附属设施的设计与建造。

在课程开设的同时遇到院校领导的矛盾,有的领导认为高尔夫球场的管理应该为高校高尔夫发展的重点,而有的领导者认为高尔夫专业技术才是搞笑高尔夫课程开设的重点所在;有些高校中更是存在理论的丰满,实践比较单薄的现象,这是高校高尔夫球场建设最应该避免的一点。

(七)高校高尔夫建设场地的设施建设以及经费的投入

从网络中得到的数据,今年来我国的高尔夫球场近300个,仅广东省就单独90个,90个中的85%都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广州11个,深圳9个,珠海14个,佛山7个,东莞15个。中国十佳高尔夫球场广东占有6席。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高尔夫球场的分布呈现单密度分布,大部分地区的高尔夫球场建设还是滞后,原因在于:经济以及政策方面的制约;我国城市地区缺乏充足的空闲用地作为高校的高尔夫球场用地;学校很难承担高尔夫球场的运营以及管理费用。

以高消费著称的高尔夫运动,经费方面的施加肯定是必要的,一个正规的高尔夫球场的的前期资金施加量包括建设后期的场馆维护费也是非常高。高尔夫运动项目与其他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其对球场的器材以及场地要求都非常高。单就高尔夫球杆这一个开支来说,学校一般都不配备,需要学生自己购置,所以很多学生也会被这个开支所阻挡。

(八)高校高尔夫课程对所选学生的就业的影响

统计表明,高尔夫课程与学生的就业存在着一定的相关联系,接受调查的高等学校中大多学校都是以市场需求的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方向,在旅游、导游专业内开设高尔夫课程,该专业的就业率就会有一个明显高于其他没有开设高尔夫的专业。

二、加强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大力地降低高校高尔夫课程的建设以及学生学习的成本

综合了分析高校中所存在的问题,资金仍然是首要的问题,在校的学生购买器材的方面,校方可以提供一些相应的支持以及帮助。学校管理者应该熟练掌握市场额规律,努力结合市场资源,利用中央以及地方多方面的政策以及经济的优势,实践并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采取办学模式,大力得降低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的成本投入。

(二)提高高尔夫教练员的能力培养

教练员是高尔夫教学的核心,只有提高高尔夫教练员的素质以及能力,才可能提高整高高尔夫课程的水平。

(三)增加高尔夫球场的设施投入,从硬件上满足高水平训练条件

优越、高档的教学设施是优秀高尔夫课程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中的高尔夫球场的场地设施一般比较差,甚至基本上没有一个学校拥有一个符合标准的高尔夫场地,很大比例的学校只有建设着练习场,最重要还是因为场地修建的资金投入不充足,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政府的限制。

(四)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篇6:高尔夫有感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学期就要过去了,从刚开始学习高尔夫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渐入佳境,我对高尔夫了解了很多,也有了很多新的人认识,和见解。

这学期能够学习高尔夫我感到很开心,因为在学习高尔夫之前高尔夫在我心中的定义一直就是贵族运动,不是我们所能接触到的。通过学习了解了他并不是贵族运动,而是绅士运动,因为他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味,它还具有自己的精神内涵,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高尔夫球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是没有人监督你的,没有观众和裁判在眼睁睁的盯着你,靠的全是自己的自觉和自律。所以高尔夫的其中一项精神就是自律。同时高尔夫还要求人们要诚信和为他人着想,这些精神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是我们需要去努力加强的,而这些也是一个绅士所需要的,所以称他为绅士运动。

我们不仅对高尔夫的性质和精神有了一些了解,幸运的是在这学期的高尔夫学习中我们有机会亲自挥杆去打上几颗球,去体验了一下优雅的挥杆打球的感觉,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动作。想要把球打出去先要把球杆握好,而我杆的方式就是重中之重。高尔夫的握杆是用的手指更多,握杆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右手的小拇指从左手的食指间穿过,然后轻握,不要太大力。杆握好了还要站好,站立的时 候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略微前倾一点,然后把杆子击球的那头自然挨着地面,上身的姿势保持不变,在挥杆的时候要注意左臂始终是伸直的,右臂在上升的同时加紧弯臂,在击球的时候动作要自然,不要可以的去用很大的力气去击球。这是我在打球的时候经过教我们的学长指导后的方式,自己大的时候感觉还不错。

虽然我很喜欢这节课,但是有些地方感觉还是不那么好,这里提一些小建议希望老师可以参考一下。可以去球场打球是我最喜欢的事,但是每次去打球都是站在那里不断的把一颗有一颗的球打出去,打完后去捡了球回来再打,这样的运动让我觉得很无聊,前两次大家还因为新鲜感而打得比较起劲,可是几次后就不那么想打了,虽然不断的重复练习是提高基础的好方法,但不断的重复会让我们这些喜欢新奇的人感到疲倦。所以希望老师可以经常带我们下去转转,了解一下球场,也更好地调动我们的积极性。

学习高尔夫不仅让我们更好的体验生活,也让我们在其中学会了很多,升华了自己,放松了自己,在学习中休闲,在休闲中运动,在运动中学习。

閤瑞

1410070104

篇7:高尔夫知识

(1)高尔夫礼仪及一般的规则

(2)高尔夫球场建造知识

(3)高尔夫草坪维护知识

(4)高尔夫俱乐部运营与管理知识

(5)高尔夫装备知识

(6)高尔夫经济及其发展形势

(7)高尔夫杂志,赛事,知名球手,国内国外知名球场知识等

二,中国高尔夫人口特点

分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

状况:2009-2012年朝向上趋势

接纳人口年满18周岁一年打球次数过8

2009 30万

2010 33.3万

2011 35.8万

2012 38.6万

目前我国的球场按照经营模式可分为两种

(1)会员制球场封闭制会员制球场

半封闭制会员制球场

(2)非会员制球场回收球场

市政公众球场 中国有近400家球场,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五位。另据《亚洲高尔夫月刊》斯宾塞·罗宾逊透露:中国目前有30万高尔夫人口,其中包括在华的外籍人士,但球场经营者和一些相关人士认为中国的高尔夫人口实际数目会更多。2013-4-25

三,果岭建造方案

(1)背景

(2)现状分析

(3)设计方案

(4)技术方案

篇8:高尔夫运动研究现状的分析

1 高尔夫运动的研究现状

1.1 高尔夫的文化价值

高尔夫运动的文化是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对高尔夫的文化溯本求源,有利于受众更好的了解该项运动。国内学者对高尔夫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积极的一面,还原高尔夫运动文化内涵的本质。伴随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而产生的“绅士礼仪”,“球童文化”是高尔夫运动主要的文化现象[1,2]。基于这些现象,在高尔夫规则及其运动行为的基础上,产生了“礼仪、自律、诚信、公平、友谊”等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3,4,5]。高尔夫运动、球场、会所、球具及高尔夫服饰,用品等外在体现则是衍生而来的物质文化的表现[5];伴随着高尔夫旅游的不断发展,又衍生出旅游文化,休闲文化等。因此,高尔夫的文化是生活,休闲,大众,社交四者交融的文化。

高尔夫运动的文化特质,与中国文化高度的契合。首先,符合“中庸”的思想,倡导人们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其次,符合中国礼仪的追求,宣扬诚信,自律,绅士的礼仪文化,再者,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诚信是社会合作的基础,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而这些在高尔夫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因此,通过高尔夫这个载体,能够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平台,在中国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1.2 高尔夫运动的保障体系

1985年,国家体委发出“率先在北京、大连和广东三个地区开展高尔夫运动”的通知,使得这三个地区的高尔夫运动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上、广,高尔夫球场数量均处于全国前列[6]。伴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剩余价值的不断溢出为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的支持和产业的支撑。2011年中国高尔夫媒体联盟成立为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迅猛,媒体作为具有行业话语权的发声者,对传播高尔夫文化,推动高尔夫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现已有250余家高尔夫球场,会员超过60万,但中国高尔夫运动的消费人群每年仍以10%的比例增长[7]。由此可见,高尔夫的长期参与者以及潜在的消费群体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除此之外,我国职业高尔夫球队伍尚显年轻,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8]。这为高尔夫运动长期良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1.3 高尔夫运动的场地环境

自1999年起,国土资源部将高尔夫球场列为限制用地,2002年底又规定停止审批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虽然高尔夫球场的兴建完善了体育设施建设,为高尔夫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首先,高尔夫球场的选址存在严重的规模过大、占地面积过大的现象[9];其次,相较于国外高尔夫球场远离闹市的现状,国内高尔夫球场多建于山清水秀之地,这些资源本属于人类共享的资源,但是被建成高尔夫球场后就被极少数人占有,缺乏社会公平[10];再者,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污染控制、球场建造与自然景观保护等问题仍有待解决[11,12,13]。

1.4 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发展

高尔夫产业隶属第三产业,是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我国的高尔夫产业具有较强的活力,对拉动外资流入;拓宽就业渠道;积累丰厚优质的高尔夫旅游资源;发展高尔夫球场建造业,用品制造业,球场运营业,赛事行业都具有积极地意义[14,15,16]。市场结构总体集中度呈分散竞争型,但是垄断竞争程度的强弱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自然资源的基础竞争优势非常明显;高尔夫产业的增长速度、年产值和从业人员人均产值方面的核心优势日益明显;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极具竞争优势[17,18]。在我国较好的大环境下,高尔夫产业竞争力日益突出,同时其市场结构等也随着产业高度发展而有所改变。中国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且在长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然而国内对高尔夫运动产品的生产与开发等研究关注度并不高,将目光转向基础产业建设将会取得较高的回报率。

1.5 高尔夫运动的教育及训练

我国高尔夫教育始于1985年,真正意义上的本土高尔夫教育则是1995年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的创办。在我国,青少年高尔夫教育受制于课程建设和学习成本,师资短缺,课程内容空泛,“硬件”建设滞后,课程实践时间太少等问题[19],还处于低发展水平阶段,与之相比,高校具有较多的资源与平台,为高尔夫教育训练提供了可能性[20]。目前,我国高校高尔未教育专业已有较清晰分类,且教学模式多样化。但是,仍存在教育成本过高、教材编写落后、师资缺乏、课程,运动管理机制不足[21,22,23]等问题,制约高尔夫运动在高校的推广。与英美的高尔夫教育相比,我国的差距还很大。美国高尔夫管理教育有严格的入学标准,合理的课程设置,具备学位授予与专业认证的资质,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英国高尔夫管理人才教育具有奖学金制度,同时属于具有国家资格证书教育项目[24]。

2 高尔夫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不良的文化认同

目前,公众对高尔夫运动仍存在不良的文化认同,一些人认为它是一项“贵族运动”或是“特权阶级的运动”。溯本求源,高尔夫运动源自爱尔兰牧羊人的游戏,足以证明高尔夫是大众化的运动。这些不良的文化认同,究其原因,可以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来解释。近代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是一部分人在满足了自身基础的需求后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此时社会还存在一部分人不能够参与其中。直至当代,人们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另一方面受制于高尔夫俱乐部较高的入会成本,从而导致高尔夫运动被“贵族化”。不良的文化认同阻碍高尔夫运动可持续发展,消除不良文化认同,不仅能够促进高尔夫文化的自身发展,也能改变群众对高尔夫运动的错误认知,加速高尔夫运动的推广。

2.2 社会引导与群众体育脱节

社会引导问题是制约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大众化、平民化的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员制是绝大多数高尔夫球场采用的经营模式,这使得高尔夫运动与大众体育之间的联系脱轨,最终导致高尔夫运动与大众体育渐行渐远。政府应将高尔夫球场作为体育设施对待的思想转变;明确高尔夫球场发展主管部门;规划高尔夫球场发展,球场资源利用和环保管理;以及从文化,人才等方面推动高尔夫球运动发展;就目前来看,高尔夫运动发展的保障体系仍然是完善的,但是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政府应适当放宽政策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考虑促进高尔夫运动边际效益递增,逐步实现高尔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3 场地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容忽视

虽然目前的政策导向限制了高尔夫运动场地的建造,并不意味现有的高尔夫球场无法满足大众需求,高尔夫球场的管理方应当调整现有管理方针,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关注大众的需求,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次,在环境保护上,借鉴国外较成熟的技术保护水土环境,同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投入适当的经费,有针对性的解决自身个性的问题。

2.4 市场活力不足

高尔夫产业的前景开阔,依照现有情况来看,市场的活力不足。究其原因,是不良的文化认同,社会引导的偏离以及现有政策导向的共同作用。只有当受众群体人数有了量的增加,高尔夫运动的市场活力才会有质的飞跃;同时解决入场费用与管理费用的平衡,是高尔夫场地向大众开放的关键。因此,形成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是其首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加强舆论干预,引导社会大众改变现有的陈旧的思想观念;再者,政府部门适当经济扶持,加快高尔夫球场向社会开放的力度。

2.5 教育体系尚不完善

相较于英美的完善的高尔夫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的高尔夫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一,高尔夫教育起步较晚,缺乏连续性,在中小学的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其二,高尔夫教育面临着资金短缺,师资匮乏,课程空洞,场地不足等问题,发展迟缓;其三,虽然有很多的推广建议提出,但“落地”情况差强人意。通过其他学者的研究也不难看出,目前国内对高尔夫教学的研究几乎没有,如何经济,高效的进行高尔夫教学,可能会成为日后国内高尔夫研究的一个方向。

3 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路径

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高尔夫现状】相关文章:

中国高尔夫人才现状05-25

高尔夫俱乐部现状05-19

浅析我国高尔夫球人才培养现状09-12

高尔夫研究05-18

高尔夫词汇07-05

高尔夫运动05-25

海南高尔夫05-28

高尔夫人才06-19

高尔夫之旅策划05-24

高尔夫赛范文05-16

上一篇:常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下一篇:中英饮食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