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操作技术和护理教育论文

2024-06-10

无菌操作技术和护理教育论文(通用14篇)

篇1:无菌操作技术和护理教育论文

无菌操作技术和护理教育论文

1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12级高职护理班的同学们,我了解同学们的成长状况,在座的各位大多为独生子女,且年龄较小,同时很大一部分护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同学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善于模仿。因此,我在本节课程中会采用适合她们的教学方法,期望大家对无菌技术操作方法及相关的知识体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2教学方法

2.1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直观演示法、实践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纠错竞赛法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对于现代学校教育而言,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更是整个教学的合作者,教学质量及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双方的有效互动与配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的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积极提出问题且主动探寻解决方法,这才是课堂教学所要形成的教学氛围。

2.2学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无菌技术操作的大致过程,但要想熟练掌握该技能,进行必要的课堂实践操作十分关键,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无菌技术操作过程的理解。另外,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方法的选择同样重要,要在进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领会无菌技术操作的要点,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巩固所学技能。这样一来,学生既是专业知识传承过程中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又是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更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90分钟的教授与练习等环节来完成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内容的教学。为了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将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分解。其中,第一部分,即导入新课并引出本节课程的主题需要5分钟时间,结合多媒体视频教学材料的播放来导出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所在,接下来,第二部分为复习理论知识及要点同样需要5分钟,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需要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即新课的学习与练习巩固环节,例如: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进行操作的同时,为学生讲授无菌操作的作用,即无菌操作可避免病人伤口的感染。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并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实操演练,通过分组练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推进教学,另外,设置“大家来找茬”这一教学环节,通过现场演示失误操作,让学生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从而避免类似的失误操作在实践中发生。总之,教授新知识与练习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是整节课的重点,大概需要65分钟左右,分别为35分钟和30分钟,另外,评价达标与总结反馈为10分钟和5分钟。这便是针对无菌技术操作法教学过程的整体时间规划。

4资源整合

资源作为教育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将校内资源、行业资源及信息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学校的实验室及相关器材、临床及历年大赛经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内容都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5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教学的优点较为突出,即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突出岗位技能,将实践过程在教室环境中模拟再现,并且,创设临床护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课堂的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课堂时间较短,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及练习的时间不够,学生要多在课下进行熟练操作。通过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教学过程的评估与反思,提出几点教学措施,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首先,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入学生的百分考核,并且,选几名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同学作为课堂纪律的监督员,这样就可以避免其干扰课堂秩序,另外,要增加无菌技术试验室的课外开放时间,鼓励学生加强实践演练,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

6结束语

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实践技能的毕业生。通过本节课程的设计,希望能够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以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

作者:宋玲玲 单位: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篇2:无菌操作技术和护理教育论文

1.无菌操作环境

应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群流动、避免尘埃飞扬。

2.无菌操作者要求

操作者要戴好帽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物品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4.无菌操作要求

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一切无菌操作,均应使用无菌物品,禁用未经灭菌或疑有污染的物品。

篇3: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课程是高级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针对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课程的教学特点, 对该课程进行讲授。本节课程共分为六个主要部分, 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资源整合与教学反思, 每个部分的大致教学内容如下所讲述。

1 教材分析

1.1 使用教材

基础护理技术专业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技术》, 该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素质实用性护理人才为目标, 从教材编写的内容来看, 本教材更加注重实践, 有利于培养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专业性护理人才。

1.2 教学内容

本节课程的教学过程围绕着教材中的第四章第四节内容展开, 即“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章节中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这部分内容是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实操技能, 为学生日后进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 要达成以下几项重点教学目标, 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其中, 最为基础的目标为知识目标,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还要让学生知晓无菌技术的操作目的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从而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无菌技术操作的能力, 这同时也是该课程教学的技能目标。另外, 从学校培养模式及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 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慎独的职业道德也十分关键, 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极为重要, 这便是该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

1.4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对于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的教学过程而言, 鉴于该课程的实操性强的特点, 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的教学, 而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对无菌技能的掌握以及无菌观念的形成。

2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12级高职护理班的同学们, 我了解同学们的成长状况, 在座的各位大多为独生子女, 且年龄较小, 同时很大一部分护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同学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极强的好奇心, 善于模仿。因此, 我在本节课程中会采用适合她们的教学方法, 期望大家对无菌技术操作方法及相关的知识体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3 教学方法

3.1 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 我会采用直观演示法、实践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纠错竞赛法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对于现代学校教育而言, 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更是整个教学的合作者, 教学质量及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双方的有效互动与配合。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的过程中, 要不断鼓励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积极提出问题且主动探寻解决方法, 这才是课堂教学所要形成的教学氛围[1]。

3.2 学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 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无菌技术操作的大致过程, 但要想熟练掌握该技能, 进行必要的课堂实践操作十分关键,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加深对无菌技术操作过程的理解。另外, 对于学生而言, 学习方法的选择同样重要, 要在进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领会无菌技术操作的要点, 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巩固所学技能。这样一来, 学生既是专业知识传承过程中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又是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 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更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4 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90分钟的教授与练习等环节来完成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内容的教学。为了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 将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分解。其中, 第一部分, 即导入新课并引出本节课程的主题需要5分钟时间, 结合多媒体视频教学材料的播放来导出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所在, 接下来, 第二部分为复习理论知识及要点同样需要5分钟,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需要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 即新课的学习与练习巩固环节, 例如: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进行操作的同时, 为学生讲授无菌操作的作用, 即无菌操作可避免病人伤口的感染。在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 并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问题, 同时, 教师也要注意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个体差异性, 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实操演练, 通过分组练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推进教学, 另外, 设置“大家来找茬”这一教学环节, 通过现场演示失误操作, 让学生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 从而避免类似的失误操作在实践中发生。总之, 教授新知识与练习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是整节课的重点, 大概需要65分钟左右, 分别为35分钟和30分钟, 另外, 评价达标与总结反馈为10分钟和5分钟。这便是针对无菌技术操作法教学过程的整体时间规划。

5 资源整合

资源作为教育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将校内资源、行业资源及信息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将学校的实验室及相关器材、临床及历年大赛经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内容都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4]。

6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教学的优点较为突出, 即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突出岗位技能, 将实践过程在教室环境中模拟再现, 并且, 创设临床护理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而且, 课堂的纪律难以维持, 另外, 由于课堂时间较短, 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及练习的时间不够, 学生要多在课下进行熟练操作。

通过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教学过程的评估与反思, 提出几点教学措施, 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首先, 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入学生的百分考核, 并且, 选几名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同学作为课堂纪律的监督员, 这样就可以避免其干扰课堂秩序, 另外, 要增加无菌技术试验室的课外开放时间, 鼓励学生加强实践演练, 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5]。

7 结束语

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 只有这样, 才能突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实践技能的毕业生。通过本节课程的设计, 希望能够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 以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

摘要:在医学护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这一部分的内容需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中演示——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来教授, 该课程对于学生日后进行临床护理较为重要。无菌技术是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 同时也是医护专业学生所需熟悉和掌握的技术内容, 并且要熟练操作。本文就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这一课程的授课思路进行论述。

关键词: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参考文献

[1]陈巧力, 田芬霞, 谢秀茹, 董楠, 李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无菌技术”实训课课堂设计[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05 (05) :86-87.

[2]曹迎凤, 南桂英, 樊喜悦.护理基本技能考核评分误差现状研究及分析[J].华西医学, 2011, 04 (04) :623-625.

[3]曹迎凤, 南桂英, 樊喜悦, 陈巧力.护理基本技能考核评分误差分析[J].护理研究, 2011, 11 (22) :2055-2057.

[4]黄银欢, 许传霞.护理专业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0 (10) :1648-1649.

篇4:无菌操作技术和护理教育论文

【关键词】护理技术操作教学 护理安全教育 影响性

技术操作作为护理专业学生最基本的技能,所以教师在让学生熟悉这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在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中把护理安全教育的知识充分结合起来。接下来,笔者就谈一下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护理安全教育的影响。

一、我国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

护理技术操作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理论又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但现今大多数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不是很扎实,这就对今后具体的实践和操作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2.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相参差不齐

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相参差不齐的现象,这是由于学校的生源结构的不同而造成的。

3.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有非常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还要有非常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但许多高校由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在这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到位,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

二、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融入护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1.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安全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这就要求医疗人员不但要有非常专业的技能,还要要一定的道德素质。因此,护理安全已经成为了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当今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必须加以重视的。

2.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保障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相应转变,使得护理专业中所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此,为了保证护理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能够更好的胜任该份工作,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融入护理安全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中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使得各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掌握该种技能和方法,而是培养学生该门专业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护理技术操作又是与法制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增加一些法律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该门学科所设计的法制法规也要有所了解。

与此同时,还应该督促学生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因为,法律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行为准则,也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除了在教学中要涉及一些法律知识外,还要督促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书籍,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合理的教学设计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保证接下来教学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完成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结合该节课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从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而在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把护理安全教育的理念充分的考虑进来,只有这样做出来的教学设计才能符合新时期医疗护理的标准和理念。所设计的教学设计必须包括评估、核对、操作的准备和步骤等。其中核对是实施护理操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确认患者和将实施护理技术是否吻合的基本保障。而评估也是护理技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评估中除了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评估之外,还要对相应的医疗器械等进行评估。

除此之外,还要尊重病人及家属的知情权,对在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都要如实的告知病人,或者家属。

3.加强对学生的具体实践

在护理技术操作这门课程中,一定要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之后,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然后通过实践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把护理安全教育所设计的知识充分的体现出来。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因为,该专业的学生担负着保护生命、促进就健康的重任。所以,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有非常崇高的道德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该种职业赋予给他们的使命和责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是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所以加强护理技术操作中护理安全教育也是势在必行的。本文通过对我国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融入护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技术操作中的方法和途径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希望可以为今后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给予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唐晓英.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护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认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2):161-162.

[2]王佩丹,林以环,张华娜,等. 轮班所致睡眠剥夺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6,21(7):1-3.

[3]王秀芳,黄炯. 构建护理安全的思考与探索[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6):415-416.

[4]葛静玲.关于病例导入式一问题定向相结合护理教学方法的探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74.

篇5:无菌制剂生产无菌操作技术的应用

关于无菌制剂在现代社会也愈加普遍,因此,无菌制剂生产在医学发展舞台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结合国内外无菌制剂生产发展现状以及无菌操作技术的更新与研究成果,从无菌制剂的基本概况、无菌操作技术的普遍运用的基本技术,如隔离技术、信息工程技术等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无菌制剂生产中无菌操作技术的应用的实际情况,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无菌制剂;生产;操作技术;隔离技术;信息工程

1 引言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医疗水平对我国医学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无菌制剂中无菌操作技术的发展于今天来说更是日新月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对于现代社会医学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对于与病患息息相关的无菌制剂生产更是不可忽视,由此不难得出,无菌操作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无菌制剂生产的现状分析

关于无菌,是指在任一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无菌制剂系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也可以说无菌制剂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包括大小容量注射剂。

如果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目前国内外统一认定需要做无菌检验的药品制剂种类繁多,大致可以概括为十一种。

主要有:所有的注射剂;眼内注射溶液、眼内植入剂及供手术、伤口、角膜穿透伤用的眼用制剂;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软膏剂、乳膏剂;植入剂;用于烧伤、创伤或溃疡的气雾剂;用于烧伤、创伤或溃疡的喷雾剂;用于烧伤或创伤的局部用散剂;用于手术、耳部伤口或耳膜穿孔的滴耳剂与洗耳剂;用于手术创伤的鼻用制剂;冲洗剂;用于严重创伤的凝胶剂。

3 无菌操作以及无菌操作技术分析

无菌操作法系指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或控制一定条件,使产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

对于目前应用广泛的无菌操作的主要目的是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另一方面可以更广义的理解为其它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如外科手术需防止细菌进入伤口。

无菌操作不仅在医疗应用较多,而且在各种生物实验中也具有广泛的运用,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地生长和繁殖影响实验的进行,因此也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

在无菌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工作区的无菌与清洁,因此在操作前20~30分钟要先启动超净台和紫外灯,并认真洗手和消毒。

在操作时,严禁喧哗,严禁用手直接拿无菌物品,如瓶塞等,而必须用消毒的止血钳、镊子等。

培养瓶应在超净台内操作,并且在开启和加盖瓶塞时需反复用酒精灯烧。

对于吸管应先用手拿后1/3处,戴上胶皮乳头,并用酒精灯烧烤之后再吸液体。

看似简要的细节,其实在无菌操作中至关重要。

4 无菌操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

无菌操作技术应用极为广泛,无论是生物学领域,还是医学制药方面,都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实际生产领域,人作为技术的操作者,却是无菌操作过程中的最大危险。

人体的不完全的无菌状态对现在无菌制剂生产中无菌操作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因此,技术的更新与进步要点之一就是克服现阶段的障碍。

隔离技术采用物理屏障的手段将受控空间与外部环境相互隔绝的技术,为一种绝对隔离。

而主要用于无菌药品生产的隔离器,能够利用可再生并且有效的方式去除污染,密封的或是通过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实现空气交换,以此防止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进入及人员带有的污染物进入受控的环境。

系统允许物料通过设计和验证过的通路进入及(或)排出,并排除污染物的进入。

隔离器主要用于无菌处理或无菌测试。

现代的隔离器多用不锈钢框架支撑窗、手套、转移站合格通风空调系统以及高效过滤器。

气流像一个活塞从上向下推进,又从隔离器底板被抽出。

隔离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满足产品质量改进的需要、安全防护的改进要求,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提供特殊环境,隔离技术使无菌操作有了“可移动的无菌室”。

5 信息工程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运用

新版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对无菌制剂生产领域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于无菌制剂生产在信息工程技术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无菌制剂生产可以通过对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灭菌设备数据采集系统、悬浮粒子在线监测等信息工程技术来调试和整合无菌制剂生产工作。

空调系统是无菌制剂生产环节中最关键的控制点,其对药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灭菌设备是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是药品无菌保证的前提,而控制无菌的手段即是控制温度,以高温进行灭菌。

另一方面,数据采集系统在无菌制剂的应用则更为普遍。

信息工程以它独有的准确、高效、自动化等优势地位在无菌制剂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信息工程技术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使无菌制剂产品质量有了保障,也使现阶段我国无菌制剂生产达到更高要求。

6 结语

无菌制剂生产对于现代制药和生物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菌制剂的投入和广泛运用,对于现代化制药产业无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无菌针剂的核心生产工艺。

无菌制剂生产中无菌操作技术的应用更是保证药品安全、操作人员和最终使用药品者安全的必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大无菌制剂生产与无菌操作技术的及时更新,保持其领域先进性,同时生产出更加合格的产品,减少了生产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不仅是对无菌制剂生产领域的要求,也是对操作人员与药品最终使用者安全的承诺。

参考文献

[1]崔菊霞.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药事,,02:158-159+162.

[2]方伟忠.无菌制剂生产技术的发展――隔离技术[J].机电信息,,17:46-49.

[3]赵敏.信息工程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11:47-50.

[4]白荣.无菌制剂生产中常见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医药,,02:140-141.

[5]吕慧侠,周建平.灭菌和无菌制剂及其制备技术发展概况[J].机电信息,,06:54-58.

篇6: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是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4、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5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可,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液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好。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2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限4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放;如需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3、无菌包使用法:

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粘贴。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处,撕开粘贴。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4)、用无菌钳(镊)取出(首先查看化学指示卡是否合格)所需物品,放在事先备好的无菌区域内,剩余部分按原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24小时内可在使用。如包内物品污染或包布受潮,须重新灭菌。

5)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他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一次性物品开包法:

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如有破损则不能使用。2)、打开一次性注射器或输液器:在封包上特制处用手撕开,暴露物品后可用手取出。

3)、打开一次性敷料或导管等 : 用拇指和食指揭开双面粘合封上下两层(或常规消毒封包边口,再用无菌剪刀剪开),暴露物品后用无菌持物钳取出。

4、铺无菌盘

单巾铺盘 :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双巾铺盘 : 双手捏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由远向近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向上,放入无菌物品。依上法夹取另一块无菌巾,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治疗盘内上,边缘多余部分反折,不应暴露无菌区。

5、无菌容器使用法: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

6、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再用一拇、食指将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

7、戴无菌手套:核对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有效期,开启一次性无菌包,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反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翻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

8、操作完毕,从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整理用物。

四、终末质量标准

1、操作有序,方法正确,无菌观念清楚,无菌观念强。

2、能口述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五、注意事项

1、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的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

2、无菌持物钳取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剂溶液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消毒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两次,并更换消毒容液及纱布,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

3、使用无菌瓶内的容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获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4、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布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5、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胶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六、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物品准备-----清洁治疗盘、无菌包、无菌容器、无菌持 物钳、无菌溶液、无菌手套等 打开无菌包取出无菌巾(1-2块)-----按原折痕包好无菌 包 铺无菌盘

半铺半盖 一铺一盖

双折无菌巾铺于盘内(无菌面在内面)用一无菌巾由远到近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在上)

盖的半幅扇形折叠到对侧盘上 按需要放入无菌物品 按需要放入无菌物品 另一无菌巾由近到远盖于盘上(无菌面向下)

按原样将上层无菌巾盖好 揭开无菌巾一角 取出手套并对掌

篇7: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一、操作程序:

【评估】

(一)环境评估: 操作前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干燥、宽敞,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

(二)用物评估: 无菌物品是否齐全,是否在灭菌有效期内,指示胶带变色,放置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三)操作者自我评估:评估自身着装、手指指甲是否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计划】

(一)预期目标

1、操作符合无菌技术规范。

2、保证无菌物品、无菌溶液和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二)准备

1、操作者衣帽整齐,修剪指甲、取下手表、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无菌溶液、75%酒精、敷料缸、无菌持物钳2套、有盖方盘内盛无菌物品(小药杯、小弯钳)、棉签、剪刀、弯盘、无菌巾包、无菌手套、治疗盘2个。

3、环境准备: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地面,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湿抹治疗台和治疗盘。保持环境清洁、干燥、宽敞。【实施】

1、再次检查无菌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指示胶带颜色和手套号码。取出治疗盘,放于治疗台合适的位置。

2、取无菌巾包,注意查对包外标签(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包补是否干燥、完好等)。撕开封口胶带,逐层打开。

3、取无菌巾时要用无菌持物钳。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要垂直取放,不可碰及容器边缘。(干筒使用时间限于4小时;消毒液筒每周消毒2次,容器与消毒液同时更换。)

4、夹取无菌巾,未用完的物品按原痕折好遮盖。

5、单巾铺盘 :

(1)将无菌巾展开,平铺于治疗盘上,开口在对侧或近侧均可,内面为无菌面。

(2)双手捏住治疗巾上层之二角,折成扇形,边缘向外内面构成无菌区。

(3)放入所需的无菌物品。

(4)将上层盖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2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1次,露出治疗盘边缘。

(5)铺好的治疗盘若不能立即使用,注明铺盘时间,4小时内使用。

6、无菌包内物品1次未用完,按原折痕依次包好,封口胶带粘贴,注明开包日期、时间,12小时内可再使用。如包内物品污染,须重新灭菌。

7、无菌容器的使用: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

8、双巾铺盘 :

(1)取出一治疗盘放于治疗台适当的位置。(2)取无菌巾包,查对开包时间。

(3)打开无菌巾包,用持物钳取出一块无菌巾,余物按原折痕将包折好。

(4)展开无菌巾,双手捏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由对侧向近近侧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向上,放入无菌物品。

(5)递无菌物品:查看灭菌日期、指示胶带。撕开封口胶带,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依次打开无菌包四角,将包布四角抓住,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区域内。将包布折好放于治疗车下层。

(6)倒无菌溶液:未开瓶的溶液查看瓶签、瓶盖、及溶液的质量,已开瓶的溶液查对开瓶时间。酒精棉签消毒瓶塞后,用无菌持物钳夹持揭开瓶塞,另一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盖上瓶塞。

(7)盖双巾铺盘上层无菌巾:揭开无菌巾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治疗盘内上,边缘对合整齐,剩余部分向上反折,不应暴露无菌物品。

(8)消毒瓶塞。(溶液开启后24小时内可再使用,用于静脉注射或输液有效时间为两小时。)

9、戴无菌手套:

(1)戴无菌手套前,取无菌盘,查看铺盘时间;打开无菌巾的反折部分,向上揭开无菌巾的一角,边缘朝外。

(2)核对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有效期,开启一次性无菌包,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反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翻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3)取无菌盘内的纱布擦手套后,揭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4)操作完毕,从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整理用物。洗手,取下口罩。

【评价】

1、操作熟练,有较强的无菌观念。

2、操作中始终坚持无菌原则。

3、保证了无菌物品、无菌溶液、无菌容器未受污染。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无菌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减少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

2、工作人员。修剪指甲,洗手,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物品保管。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粘贴化学指示胶带,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4、取无菌物品。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保持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篇8:无菌操作技术和护理教育论文

1 无菌制剂生产对人员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建立并保持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应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的人员完成各项操作。随着无菌药品生产操作人员的增加,最终产品无菌的风险也会增大。为确保产品的无菌,无菌药品生产操作人员始终按无菌技术操作至关重要。

1.1 人员污染的途径和方式

人员污染的途径和方式人的头发和皮肤、水滴、衣着、化妆品和手饰、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引起的混杂和误差。洁净室内当工作人员穿无菌服时,静止时的发菌量一般为10~300个/(min·人),躯体一般活动时的发菌量为150~1000个/(min·人),快步行走时的发菌量为900-2500个/(min·人);喷嚏一次的发菌量一般为4000~60000个/(min·人);穿平常衣服时发菌量为3300~62000个/(min·人);咳嗽一次的发菌量一般为70~700个/(min·人);无口罩发菌量:有口罩发菌量为(1:7)~(1:14)。每分钟从人类皮肤中要散发出约10,000个微生物。呼吸和咳嗽将产生出大量水滴,这种水滴既含有尘粒污染也含有微生物污染。耳环、戒指、项链、手链能传播微生物污染。发胶、气雾除臭剂、眼脸膏、香粉等,为微生物污染提供了极好的源泉。

1.2 人员培训

凡在洁净区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培训,使无菌药品的操作符合要求。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法、无菌更衣、无菌装配、无菌操作技术、洁净区行为、微生物学、受微生物污染的药物对病人安全的危害、无菌组装等。员培训应有记录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1.3 无菌室人员更衣的确认

人员进入无菌区先得通过气闸室,但人既不能灭菌、除菌,也不能消毒,以致成为污染无菌环境的主要威胁。由于无菌服饰可能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最好办法,所以必须教会人们穿戴服饰的正确办法。欧洲GMP对A、B级无菌生产的着装要求:面罩应能完全遮住头发、胡须,面罩下沿应藏到领口中去;灭毒口罩、无尘手套、灭毒或消毒的鞋套;裤脚塞人鞋套,袖口塞人手套中;无菌衣不能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并能阻挡人体散发的尘粒。欧洲GMP对C级无菌生产的着装要求:单层或双层裤装,腰部扎紧;头发、胡须应全部遮住;合适的鞋子或鞋套;工作服不能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欧洲GMP对D级无菌生产的着装要求:头发、胡须应全部遮住;合适的鞋子或鞋套;一般的防护工作服;有适当措施防止来自洁净室外的污染。更衣的确认:每个受训者事先必须先经过无菌操作的培训,受训者先要进行更衣的实践,受训者经过3次更衣练习,直到达到“会穿衣进入无菌室”的程度,更衣已合格的操作工每年需重复一次更衣试验,尚未进入无菌室的人员每4个月重复一次。

2 无菌操作人员的风险及控制方法

人员及其活动被视为最大的污染源。一方面通过人员对环境的污染间接影响产品带菌量,另一面生产操作中,人员与物料或药液有可能相互接触,从而直接污染产品。其质量控制方法:新进人员的健康检查:招收新职工时,一定要对新职工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并建立生产人员健康档案;培养药品生产人员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洗澡、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工作服;勤洗手、勤剪指甲;生产区内禁止吃东西、禁止吸烟、禁止大声喧哗);生产操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所有进入洁净室的人员需经过更衣确认;操作人员在洁净区动作尽量要缓慢;保持洁净区的风速、风量、风型和风压;要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执行。

3 降低人员无菌制剂生产过程无菌操作风险的有效措施

3.1 强化培训

强化培训使无菌概念必须要深入每个无菌工作者的身心。采用培训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使每位员工都遵守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3.2 采用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对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1,2]。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应根据科学知识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评估应与最终保护患者的目标相关联;质量风险管理过程的深入程度、形式和文件,应与风险的级别相适应。风险管理常用的方法有基本风险管理简易办法、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危害的可操作性分析、失败模式和影响分析、故障树形图分析、基础危害分析、风险排序和过滤等[3,4,5]。

4 结论

综上所述,无菌制剂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技术面临多方面因素影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每位无菌操作人员的工作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危和健康,我们应自觉遵守GMP和操作规范,提高个人修养,保证产品使用安全、稳定、有效。

参考文献

[1]徐徕,赵艳蛟,李璠,杨依晗,余伯阳.日本药品风险管理简介及启示[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10).

[2]朱大成,滕飞,左文学.风险管理药品生产应用中现存问题分析及控制举措[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3]杨华,金丹,杨月明,王嘉仡,魏晶.我国实行药品风险管理制度基本策略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09(03).

[4]任经天,郑文科,张俊华,雷翔,杨乐,郭晓昕,商洪才,杜晓曦.生产企业在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药物警戒,2014(02).

篇9:无菌操作技术和护理教育论文

【关键词】安全教育;护理技术;教学

护理安全,通常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程中,未出现法律规定以及法定的规章制度外的机体结构或功能以及心理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者死亡等。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精通护理技术操作,是每一个实习护生能够走上工作岗位的前提。由于临床上存在着大量具有个体差异的患者,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能够明确认识到关键环节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用有效而安全的措施加以防范,进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要想具备这一技能,实习护士生必须要接受有效的训练,因此,对实习护士生的护理教学必须有较高的要求。本次实验选取了近三年来在我院实习的100名实习护士生作为实验对象,探究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100名年龄在18~24岁的实习护士生,其中有男性6名,女性94名,平均年龄20.1±1.4岁,学历分布情况:本科20人,大专65人,中专15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其中实验组有男性3名,女性47名,对照组有男性3名,女性47名,两组医患人员在工作经验以及学历、年龄等各方面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50名实习护士生均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具体方法为:授课老师依据培训手册等教材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讲解;授课老师进行个别案例的实际护理操作,实习生进行观摩学习;实习生开展实际技能操作,在临床病例中进行护理实践。

实验组的50名实习护士生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实验对象接受护理安全教育,具体方法为:由指导老师告知实习护士生有关制度的具体实施措施以及操作流程,并针对护理技术操作要求进行不断的深化研究、改进,对以前产生问题的案例进行回顾分析;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强化实习护士生的法律意识,使其重视护理安全问题;同时要明确教学条件,确定教学内容及技能的分层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制定测试标准,对实习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并帮助实习生建立护理工作安全意识以及整体理念框架,保证护理技术的能够顺利而系统的进行,从而为以后的临床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定期安排教学活动,首先要使实习护士生熟记有关护理操作的相关知识以及遵循的原则等,帮助他们培养护理工作的风险鉴别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容理智的面对风险。

1.3效果评价

由专业的见习老师按照护理部制定的技能操作考核标准以及理论考核标准,设计试卷对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考核总分均为100 分。同时记录两组实习护生实习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的录入,使用SPSS13.0软件对录入计算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统计资料按照平均数±标准差的方法表示,检验方式采用独立样本t,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考核评分后统计,实验组在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两项上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护理人员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触最频繁的人,因此护理质量的好与坏可以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恢复速度,护理水平的好坏也能够直接体现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安全有效的护理,不但可促进患者疾病痊愈或好转,还能很好的促进医患关系,而护理方式不当不但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住院时间不断延长,还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因此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不够优质的护理服务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另一方面,护理技术操作由于病情以及患者个体的差异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使得护理技术操作的不安全性越来越高。

因此, 临床护理应当将这些不确定因素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而引起实习生的高度重视,授课老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强化实习生的安全意识,以此打下临川护理安全的基础。同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要灌输安全教育思想,强调临床护理的关键环节,将实习生在临床护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这种把在护理技术操作中融入护理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加深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操作的理解,而且能使护士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安全意识,为之后的临床护理操作奠定扎实而安全系数很高的基础。

综上所述, 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显著的提高实习护士生的能力水平,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护理失误情况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在未来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永琴.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第二期:54-55.

[2]刘博.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吉林医学,2014,35(30):6803-6804.

篇10:无菌技术操作及不良后果处理

(一)目的

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

(二)准备

1、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2、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宽敞,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减少走动。

3、用物准备:无菌手套、无菌持物钳镊、罐包、无菌包(容器及纱布块)、无菌包(内治疗巾)、无菌包(内盛换药碗1个)、无菌溶液、无菌棉签、手消毒剂、污物缸、消毒液、潮湿清洁的擦灰巾、启瓶器、(三)操作评估

1、评估操作环境:操作区域宽敞、明亮、整洁、安全,无尘土飞扬。

2、操作台清洁、干燥和平整。

3、操作人员:戴好口罩、帽子,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时取下手套

4、评估无菌物品质量:包装无潮湿、破损及松散,标识清楚,在有效期内。

(四)操作步骤:

评估环境清洁、宽敞,操作前30min停止清扫、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戴帽子、修指甲→七步洗手法洗手(口述每个部位不少于10秒)→戴口罩→介绍用物→初次核查无菌包名称、有效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已变色,包布无潮湿、破损→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卡是否变色→打开包→正确取出持物罐及钳放治疗台面→注明开启日期、时间(有效期4小时)、签名→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无菌容器使用法:→开包前检查内容同前→打开包→托住无菌缸底部,将盖盖好,放于治疗台托面上→注明开启日期、时间(有效期24小时)、签名→取物时打开无菌容器,将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持手中,用毕立即盖严→避免物品触及容器边缘→铺无菌盘法:→检查同前→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巾→放入治疗盘内→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之两角外面抖开→上层向远端呈“S”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检查并打开无菌换药碗包→持物钳取换药碗放治疗巾上→取无菌纱布放入治疗巾内→取无菌溶液:→擦灰→消毒手→检查液体名称、有效期、瓶盖无松动、瓶身无裂痕及溶液澄清度,无变色、无混浊、无沉淀→开启瓶盖→消毒瓶塞、拇指与食指→一手打开瓶塞→一手握瓶签→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盖瓶塞2/3→消毒瓶塞→盖瓶盖→无菌溶液瓶上标明开启日期、时间、用途、签名、有效24小时→放回治疗台上→将治疗巾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转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一次→注明铺盘日期、时间、有效期(4小时)、签名→检查手套外包装有无破损、过期、潮湿→尺码合适→打开手套包→持手套的反折部分取出手套(拇指相对)→扔包装袋→一手对准五指戴上→再以戴好手套的4个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内面,同法戴好正确戴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于衣袖上→调整手套位置→脱手套前洗净手套上的污渍、血渍→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

另一手套内,将其翻转脱下→扔入医疗垃圾桶→整理用物→洗手→取口罩。

(五)操作不良后果及处理 发生感染 交叉感染 预防:(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操作半小时前停止扫地,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执行无菌操作时衣帽要整洁,操作前修指甲、洗手、戴口罩。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有明显标志。

4、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

5、夹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6、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列,以便取用。

7、无菌物品一经取出,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被污染,应予重新灭菌;过期或受潮的包布应予重新灭菌。

8、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给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9、进行无菌操作时,未经消毒的手、臂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或穿越无菌区。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的距离(20cm以上)操作时,不得面对无菌区说笑、咳嗽、打喷嚏等。

(六)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①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②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③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④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

2、无菌容器①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

②无菌容器打开后,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

3、无菌盘①无菌治疗盘应保持干燥,避免潮湿污染。

②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

③注明铺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4、倒无菌溶液①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

倒液。②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5、戴、脱无菌手套①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

篇11:几种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法(二)

1.持物钳(镊)的类别 临床常用的持物钳(镊)有卵圆钳、三叉钳和长、短镊子。

卵圆钳:钳的柄部有两环,使用时手指套入环内,钳的下端(持物端)有两个小环,可用以夹取刀、剪、钳、镊、治疗碗及弯盘等。由于两环平行紧贴,不能持重物。

三叉钳:结构和卵圆钳相似。不同处是钳的下端为三叉类,呈弧形向内弯曲。用以夹取盆、盒、瓶、罐等较重的物品。

镊子:镊的尖端细小,使用时灵巧方便。适用于夹取棉球、棉签、针头、注射器、缝针等小物品。 2.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法:

(1)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无菌广口容器内,液面需超过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1/2处。容器底部应垫无菌纱布,容器口上加盖。每个容器内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镊)。来源:考试大

(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尖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手指不可触摸浸泡部位。使用时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并将轴节打开。如取远处无菌物品时,无菌持物钳(镊)应连同容器移至无菌物品旁使用。

(3)无菌持物钳(镊)不能触碰未经灭菌的物品,也不可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重新消毒灭菌。来源:考试大

篇12:微生物实验室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减少及避免发生染菌现象出现。

2.使用范围

无菌室及洁净区的操作。

3.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3.1 环境要清洁,在每次无菌操作结束后都需要对环境进行清理、清洗;且避免操作前进行清扫。

3.2 做好个人卫生,进入无菌室前需修剪指甲、洗手,穿好无菌服,帽子需遮住所有头发,口罩遮住口鼻。

3.3 在无菌操作时,不可讲话,打喷嚏,对怀疑染菌的无菌物品,不可使用。

4.内容

4.1.1准备: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备齐用物(如: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斜面、平皿、摇瓶、75%酒精棉、无菌水等);核对无菌用品,接种菌种的种类、型号。

4.1.2 所有实验使用的物品都需要进行消毒、灭杀;进入洁净区前需要经传递窗进行紫外表面消毒30min以上;

4.1.3 开始实验前需要打开超净台的紫外灯,消毒半个小时以上;超净台避免放入过多的物品(一般只放入当次的实验所有的物品),所使用的试剂和耗材都需事先进行灭菌(灭菌日期超过4天的需重新消毒)。

4.1.4 进入洁净区前关闭紫外灯,并打开风机,等待半个小时以上,使臭氧尽量排放干净。4.1.5 除去手腕等部位的饰品,穿好无菌服,戴好头套、口罩,做到“三不漏”:不暴漏头发,不暴漏口鼻,不暴漏躯干皮肤和衣物。4.1.6双手要进行清洗、消毒。

4.1.7要经风淋室风淋30秒后再进入洁净室。4.1.8在局部百级区域操作要戴一次性无菌手套。4.1.9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不超过4人/间)并尽量减少人员走动。4.1.10 所有要放入超净工作台的物品都需进过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

4.1.11无菌物品若取离超净台则视为已污染,不得放回再用;无菌液体在取离超净台前必须密封其开口;密封的无菌液体容器在放入超净台后,对其开口前须对开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烤。

4.1.12在拆开任何一次性无菌使用耗材的包装时都要在超净台内完成,并须同时保证与细菌直接接触的使用端/面不得与超净台内的任何物品发生触碰。4.1.13工作台面上的用品要放置有序、布局合理,一般说酒精灯(当工作不需要时也可不用)在中间,右手使用的物品在右侧,左手使用的物品在左侧。工作时忌忙乱而要有序。4.1.14 开始操作前先用医用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4.1.15点燃洁净工作台内的酒精灯,在打开/关闭试剂瓶口、试管口时应将瓶口或者试管口过火;接种针、接种环在使用前或在与台面发生碰触后应经过火焰的灼烧;接种针/接种环过火操作方法为:使其头部到身部反正面在火焰上各烤燎通红;烧过的器械要冷却后才能使用,以免对细菌造成损伤。

4.1.16操作前试管(或摇瓶)口需要在火焰上方反转镣铐两周。4.1.17操作时左手拿试管(或摇瓶),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操作接种针(接种环),右手小指和无名指夹住瓶塞,取下瓶塞,瓶塞再反转镣铐两周后开始操作。4.1.18在超净台内,尽量避免瓶口长时间敞开直立。

4.1.19盖封瓶口时,应将瓶口和瓶盖内面各自在火焰上燎烤两周再盖上瓶盖。

4.1.20实验用胶塞、橡皮乳头等橡胶和塑料用品在过火焰时也不能时间过长,以免烧焦产生有毒气体,危害培养的细胞。4.2 无菌液体标准转移程序:

4.2.1无菌液体的转移须在超净台进行,转移过程要尽量保持密闭,必须用移液管或移液器来完成操作;

4.2.2 移液管上方口应塞入棉絮(脱脂棉),用牛皮纸包好进行消毒灭杀;

4.2.3无菌液体瓶再封口时,须将瓶口和瓶盖分别燎烤2周后再封盖;封盖后须贴上相应的标签;

4.2.4在使用移液管转移液体时,应保证移液管尖端距移液器边缘1cm以上;在使用移液管时,每次液体吸入量不应超过移液管的警示标记,更不能触及移液管上方的防尘棉絮;在使用移液管移出废液时,移液管尖端应距废液缸5cm以上;在将细胞悬液转移至培养瓶中时,移液管尖端应距培养瓶0.5cm以上;

4.2.5放置吸管时管口应向下倾斜,以防液体倒流入橡皮乳头内而引起污染或者损坏电动移液枪;

4.2.6向离心管、细胞冻存管、培养瓶、培养皿内添加液态物质时,所加入的量不应超过管上所标示的最大量;

4.2.7实验人员在操作时,应保证开口离心管或开口试剂的上方为不可逾越区;严格禁止采用双臂交叉的方式来拿取尚在开口状态的离心管或试剂瓶;在面向操作台工作时勿大声讲话或咳嗽,以免喷出的唾沫把细菌带入工作台面发生污染;

4.2.8在使用细胞刮刀时,手握部位应尽量远离培养瓶口,以防污染;

4.2.9如果在转移任何液态物质的过程中出现滴漏,则应立即使用消毒液浸泡的棉球或纱布擦净;

4.2.10使用完毕的实验耗材应在第一时间内处理完毕,避免堆积在超净台内或层流罩上,以防污染;

篇13:无菌操作技术和护理教育论文

中医埋线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 是在祖国医学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 把羊肠线埋植在相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 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 为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它是针灸学理论与现代物理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针具与羊肠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理、物理、化学作用, 将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 以达“舒其气血, 令其达”的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埋线疗法是中医理论与西医外科学技术操作的完美结合, 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是现代医学利用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疾病的突破;也是祖国医学利用手术的方法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虚泄实和扶正袪邪的一项重要方法。无菌技术操作在中医埋线疗法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浅析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理疗科2009年—2012年4年来用埋线疗法治疗的132例患者, 男80例, 女52例;年龄16岁~68岁, 平均年龄47岁。慢性胃炎42例, 哮喘30例, 结肠炎、颈椎病、肩周炎各20例。其中8例未采取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 124例转入手术室均采取了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

2材料与方法 (以切埋法为例)

2.1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2.2选取埋线穴位, 帮助患者选取适当体位, 在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局部麻醉。

2.3用手术刀切开穴位处皮肤0.5 cm~1 cm, 先将血管钳探到穴位深处, 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 按摩数秒钟, 休息1 min~2 min, 然后用0.5 cm~1 cm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羊肠线不能埋在脂肪层内或过浅, 以防止不易吸收或感染。

2.4切口处用丝线缝合1针, 盖上敷料, 3 d~5 d后拆线。

2.5根据疾病的性质、程度及埋线方法和羊肠线的吸收情况, 一般急性患者3 d~5 d埋线1次, 亚急性患者可7 d~10 d埋线1次, 慢性病患者可15 d~30 d埋线1次。

2.6一般病变可2~3次为1个疗程, 慢性病可3~5次为1个疗程, 顽固性疾病甚至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完后可间隔休息一段时间, 一般以间隔1~2次埋线时间为宜。

3具体操作步骤

3.1术前准备

(1) 术前宣教、备皮, 告诉患者这种手术创伤小、痛苦小, 进手术室是为了确保更严格的无菌环境和技术操作, 尽可能降低感染概率, 让患者放松心情, 放松肌肉, 正确对待。告诉患者洗澡, 术前半小时给患者以切口为中心, 半径15 cm的皮肤剃毛。 (2) 医护人员准备:手术室常规清洁消毒, 1号羊肠线, 中药浸泡后高压消毒灭菌。专用三棱针、辅助器材及辅料等都要经过严格的高压消毒灭菌。医护人员常规剪指甲, 洗手, 碘伏消毒, 穿隔离衣, 戴无菌帽子、口罩、手套等。

3.2术中

(1) 选取适当的体位, 在选好的穴位或部位消毒、铺无菌单、局麻。 (2) 埋线不能太浅或太深, 线头不能露出。切口如有黄水渗出切勿挤压。

3.3术后

(1) 切口缝合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5 d~7 d后拆线。术后前2 d每天换药1次, 后2 d~3 d换药1次, 夏季应每天换药1次。 (2) 埋线后应休息3 d~7 d, 针眼3 d~7 d内不沾生水。 (3) 如有感染, 可在局部用热敷或进行局部抗感染处理, 严重者可口服抗生素, 已化脓者应切开引脓, 并将已化脓的羊肠线取出, 外盖消毒敷料。

4结果

前8例未采取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 结果有1例患者切口化脓, 继而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 2例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加剧, 其他几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局部化脓流水的病例, 抽出羊肠线, 放出脓液, 外盖无菌敷料并予抗感染处理, 不久后痊愈。其余几例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抗感染治疗, 均痊愈。

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进行埋线治疗的124例患者除1例因羊肠线头暴露在皮肤外面而略有红肿外, 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 感染率为零。

5讨论

5.1无菌技术操作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是毋庸质疑的, 19世纪南丁格尔的护理小分队将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病死率从42%下降到2%,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时配合“铁肺”治疗的特殊护理技术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以及现代医院的手术室、ICU等设施都说明了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性。

5.2早在公元二世纪时, 华佗首创使用麻沸散, 施行剖腹等外科手术。两千多年前,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皇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尸体解剖的记载。这些渊源很早, 却始终没有得到相应发展的原始外科学, 除了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配合。我国早期所倡导的接生时用灼烧脐带的方法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以及一直延用至今的烧针针灸等方法都是一种简单的无菌技术操作, 只是还不够完善。

5.3埋线疗法是祖国医学利用外科技术刺激特定的腧穴, 发挥相应经络的作用, 调节脏腑气血的功能, 激发机体抗病能力, 以达防治疾病的目的, 其是针刺法的延续和发展, 对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多发性疼痛等有非常好的疗效。既可以通过一些物理变化产生的特殊刺激经过经络及神经-体液作用于相应患病部位, 使之得到改善和调整, 还可以通过化学刺激局部组织产生变态反应和无菌性炎症, 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埋线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 一经感染不仅严重影响腧穴、经络的传导和调节作用, 而且会加重病情, 轻则疼痛加剧, 经络气血功能不畅, 导致全身不舒服;重则随血液循环将病菌运至全身, 引起败血症等全身感染症状。另外不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还可能引发医院感染, 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

5.4我国中医学通过对外交流, 对世界医学产生过重大影响, 同时也吸取了许多外国的医药和知识 (如:无菌技术操作等) , 丰富了祖国医学的内容。用快速却只能治表的西医与能根治疾病却用时比较长的中医相结合, 是目前医学发展的方向, 而在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下的埋线疗法正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应大力提倡。

篇14:家庭生活也需“无菌操作”

我们的居家生活当然不会要求达到医院的消毒水平,也无法要求“无菌”,这里所说的生活中的“无菌操作”,其实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概念,即“预防污染”——避免脏东西通过我们的手,甚至是我们的清洁过程而污染原本干净的东西。

遗憾的是,我们居家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都不符合“无菌观念”。比如擦桌子,我们不妨做一个试验,把几滴墨汁滴到桌面上,按人们通常的习惯用湿布一圈圈地来回擦,你会发现墨汁印迹虽然淡了,但范围在不断扩大。可以想象,用这种方法去擦脏的地方,不仅脏的地方没有被擦净,其他地方反而被污染了。所以,正确的擦桌子的方法是:把毛巾用水清洗干净后,多次对叠,从左至右擦过一块桌面后,把毛巾翻一面再擦另一块桌面,即用毛巾的不同的面依顺序分别擦拭不同部分的桌面。必要时再重复一遍。

“避免污染”需从小处着手

在观念上建立了“无菌”意识后,我们在生活细节上都应做哪些改变呢?

洗碗 很多人习惯用毛巾把洗净的碗筷擦干,这恰恰是个污染过程,不如让碗筷自然沥干。

拖地 不要客厅、卧室用一个拖把拖地,最好中间用水清洗两次,厕所拖把、抹布尽量专用。

叠被 不要像通常习惯的叠成四折,因为那样被头和被脚正好叠在一起,应当叠成三折,被头叠在里面。

扫床 不要用干的床刷,那样无异于灰尘大搬家,应该用潮湿的毛巾套套住床刷再扫。

盖瓶盖 不要把瓶盖、杯盖、碗盖或暖瓶塞等打开后扣着放,因为被桌子污染了的盖子会把污物带进干净的容器内。正确的放法是翻过来放。

其他细节还有:用手拿了扫帚、抹布,一定要洗过手再拿杯子或碗,不然细菌会通过手转移到碗上;用手拿了碗,吃饭时嘴要避开手拿过的地方;外出回家后,拿了钱币后要洗手;洗手也有讲究,每次洗手应该至少用肥皂洗两遍,用流水冲净。要经常把被褥以及拖把、抹布等拿到太阳下晒,紫外线是最好的天然消毒剂。

按这样的要求去做很多人会觉得麻烦,殊不知体质较弱的人,尤其是婴幼儿和高龄老人,一般免疫力低下,许多疾病就是因为种种不洁操作而造成的。有研究证实,不少人上呼吸道感染就是因为手不干净所致。

积极预防应该贯穿于生活各方面

专家建议,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老年人的健康维护要注重几个原则:

一是居室坚持每天通风两次。上午9时前后和下午4时前后是最佳通风时段,就是冬天也应坚持。空气的流通可以稀释室内致病菌密度,有利于防病。

二是要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道理同上,大型商场和超市这类地方常年依靠空调,通风设备能力有限,不仅室内致病菌密度高,而且氧含量不足,这也是人们逛商场容易引发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三是有意识地利用中医药提高抗病能力。

四是要细心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

五是有条件的应多亲近大自然。

据《健康之友报》

上一篇:谒金门,谒金门辛弃疾,谒金门的意思,谒金门赏析下一篇:毕淑敏我很重要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