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024-06-14

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精选8篇)

篇1: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出路有哪些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毒草莓,“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食品安全目前已然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并简要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并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辩证的思考。文中提到只有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真正保证人类的食品安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天道。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几年来,被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层出不穷,受害者成千上万。1998年,山西朔州制售假酒喝死了人。案发后哄动全国,制假者被处以极刑,就是这样,也未使制售假酒者受到双慑。之后又在广州白云区相继发生两起白酒中毒事件,造成数十人中毒,13人死亡。制假售假者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真是丧尽天良。过去,对生产销售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治理整顿没有做到法规化,制度化,而是“救火”式的治理,哪里发生问题治哪里事情过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一种“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模式,导致食品安全管理出现条块分割、沟通不畅,同时食品安全多头监管的局面导致一些领域重复检测,而一些领域得不到检测,出现监管上的漏洞甚至“真空”。如监管“鸭蛋”的就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农业、质检、卫生、工商和商务部门,却未能阻止“红心鸭蛋”的出现,使不少消费者“谈蛋色变”。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与国际标准不能接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对标准的深人研究不够,部分标准的实施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等。

目前,我国在对食品的安全监管中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从现实来看,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监管部门事后仓促应对,相关部门匆匆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彼此的职责、工作分工和工作步骤。这种事后的应急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原因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

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等事故的期望,更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迟缓与不力。建立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食品安全方面的信用体系建设仍相对滞后。目前,掌握企业食品卫生质量的信用状况难度很大,很难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称、鼓励守信者、打击遏制失信者、追溯责任、形成诚信经营氛围的作用。如在长达近1个月的苏丹红一号围剿中,在中国市场上,竟无一家企业主动向消费者发布警示,向执法部门通报情况,特别是号称要在中国做负责任的企业的跨国公司,既未对其产品从原料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展开全面调查,又未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向消费者发布,而是推卸责任,尽力为自己开脱。

由于订标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相互矛盾的问题,比如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或方法不同、含量限度要求不同等,这不仅让相关食品加工生产者颇为头疼,也使得政府部门在对不少食品的监管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就是评价食品中有关危害成份或者危害物质的毒性以及相应的风险程度,这就需要利用足够的毒理学资料确认这些成份或物质的安全剂量。食品安全性评价在食品安全性研究、监控和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以对不安全食品的立法、清除市场上的不安全食品和负责部门认可项目的实施作为基础的。这些传统的做法由于缺乏预防性手段,故对食品安全现存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不能做出及时而迅速的控制。我国必须建立一套评价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新方法,同时加强对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关技术等危险因素的评价,从而逐步建立我国自己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以新技术的安全评价为例,基因工程和辐照等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领域的引进,也对食品安全提出了特殊的挑战。某些新技术虽然会提高农业生产量,同时也可能使食品更安全,但若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必须对其应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估,而且这种评估必须公开、透明,并采用国际上认可的方法。我国应采取国际认可的手段,创建食品安全的评价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

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中,道德约束和法律建设是一对互补关系。道德和法律相比较,在食品安全的覆盖领域方面要比后者广泛得多,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不足。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呼唤人的良知、抨击丑恶现象,以群体的力量指引和迫使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自律。政府应在食品行业大力开展道德教育、进行社会舆论引导、进一步提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准,把对食品行业的道德评判同样纳入到食品安全征信范围中去。

信用信息获得机制、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信用信息使用机制、信用信息发布机制以及企业的申诉机制等均是信用体系应当囊括的内容,而一个完备的食

品安全信用体系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转,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信用信息获得机制主要规范信息征集渠道和范围,可以包括主管部门的公告和奖惩记录、有关媒体报道以及被评价对象自己的报告等。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主要有信息分类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信息保存期限等。信用信息使用机制和发布机制主要规范信息使用和发布的范围、主体以及程序等内容。建立企业申诉机制是为了确保信用的准确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针对中国食品市场的现状和国情,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用重典、下猛药整治方可,否则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难以堵截。

第一,落实企业和政府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负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监督指导。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敬业尽责,以对百姓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对食品市场加大检查频率,拓宽覆盖范围,最好做到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保证食品安全市场的“零死角”。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第三,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整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监管到位。同时以食品行业协会为主导,带领企业坚定不移的执行与参与政府发布的各种类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活动。

第四,还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这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要得到有效遏制,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调动起广大老百姓监督食品市场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篇2: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从中国的近几年曝光的瘦肉精、染色粉条、地沟油、毒馒头、毒奶等食品安全丑闻后,呈现出社会道德的缺陷的征兆。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体现出,社会上出现了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如何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这个很值得我们深深反思探索。

我相信依靠法与德的结合,能解决掉食品安全这个难题!我认为可行的方法可由以下两点配合施行:

一、完善食品相关标准、相关认证和相关法规。我们依靠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法,加大依法打击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使法律能够得到有效的约束力,只有大力打击造假等违法者的力度,才能有效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也要加强监管力度,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严格控制整个流通渠道,定期对各类上市食品严格检查并上报结果,发现不合格者立即连带责任追究,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切除不安全食品流通入市场。对于检验不达标的食品加工和贸易企业一律按法予以取缔。

二、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最根本是商家缺乏道德诚信。仅仅靠法律法规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大力倡导道德诚信教育尤其重要。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大道德的力量,建立起长效机制,通过反复宣传和教育让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深入到企业和商家里去。企业和商家靠道德良心去生产安全的产品,让自己更有长远的发展和社会的公众信赖度

法与德的结合,才能解决掉食品安全这个难题!,才能消除食品安全这一社会之顽疾,让人们过上放心的生活,社会才会更和谐。

应用电子技术112班

37号 廖永胜

篇3: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农村改革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先河, 为全面改革开放探索了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中央连续10个1号文件锁定“三农”。特别是党中央确立“多予、少取、放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三农”工作方针后, 取消“粮食定购”、农业税、“三提八统”, “三农”投入大幅度增长, 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达到10408.6亿元, 是2003年4.9倍。中央财政对“三农”的补助涉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干部务工、扶贫济困等各个方面。国家还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创造劳务收入。农业基础设施全面加强, 农村面貌根本改变, 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公共服务同质化方向发展。2011年, 全国粮食产量达到5.71亿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 分别比200年增长32.6%、162%

农业也还潜藏巨大隐忧。突出表现在:

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 可持续发展乏力。虽然农业是国计民生的生存基础产业, 但受自然制约和市场影响, 农业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劳动强度大、收益极低、甚至严重亏损的产业, 社会资本不愿投向农业, 即便向农业投入, 也是冲着国家财政补贴。

二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 十年后无人种地。劳务输出减少了土地的依附人口, 增加了农民收入, 开阔了农民眼界, 是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又谁来种地。四川省2011年劳务输出2300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50%, 这还不包括就地离土不离乡人员。当前, 农村整户外出达40%, 没有整户外出的60%农户中, 多为老人小孩留守。留在家中有劳动能力的人有两种, 要么有能挣钱的事业, 要么低智。目前种地主流是60一80岁的老人, 十年后谁来种地。

三是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突出, 粗放经营现象严重。新农村示范点和交通干线精耕细作, 欣欣向荣, 但大多是国家财政补贴政府造就出来的示范典型, 而广大的农村土地撂荒半撂荒十分严重, 粗放耕种更普遍。

四是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农业效益低, 种粮效益更低。现代农业示范片没有一个是种粮食的, 给人一种“现代农业就是不种粮食”的感觉。农村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统计极不准确, 举家外出的无粮储, 留守农户储粮少, 政府收购储备, 对于13亿人口来说十分有限。

五是城市仍然在剥夺农村。农产品低廉价格剥夺农村, 低廉的农村劳动力价格剥夺农村, 城市和工业扩展低价征收土地以及水、矿产资源剥夺农村, 等等。

城乡二元体制

农业农村农民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焦点, 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关注“三农”,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仍然是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三农”问题是要用统筹城乡的理念, 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核心和关键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与工业、城市、居民的平等问题,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实现城市农村一体化发展。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深化改革, ‘三农’的根本出路在改革。

一、深化农村改革,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改革开放之初, 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激发了农业生产力中人的要素, 农业获得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今天, 现行生产关系中许多方面已严重不适应农村生产力要求, 必须要深化农村改革,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当前, 农业自身投入不足, 政府投入效益低, 农村生产要素没有激活, 要打破就农业研究农业、就农民研究农民的思维定试, 用统筹城乡, 社会一体化的理念思考“三农”问题。要深化农村要素市场改革, 鼓励农业生产要素交易流转, 促进农村生产要素集中经营, 走农场制、农庄制等经营方式。要允许农村土地、矿产、水等资源要素进入城市参与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 扭转城市盘剥农村现象。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鼓励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农业, 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并非对农业的挤出, 而是对农业投入不足的支撑, 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支持农民合作经营、合股经营, 充分发挥农民行业协会组织在生产和经营中的作用, 真正实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二、改革农产品市场价格调节机制, 大幅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现行农产品价格严重背离价值与价格的规律。农业的成本计算没有包含劳动力成本, 自然风险、疫病风险未进入价格预期, 农产品的生存资料基本属性未在价格上体现。农产品市场价格调控方式不合理, 考虑城市因素多, 考虑价值规律少, 价格低的时候价格保障不力, 农产品过剩时无收贮保障, 价格向价值方向走一小步, 将立即受到调控打压。要改变现行农产品价格调控方式, 用市场经济价值理论指导农产品。要合理的确定农产品成本, 用企业成本核算方式来核算农业成本。用市场经济理念指导农产品价格, 用供需关系调剂农产品市场价格, 允许农产品价格逐年适度提高, 用十年时间使农产品价格定价机制与社会其他产品价格定价机制趋于一致, 大幅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使投入农业与投入其他行业收益平衡点一致, 农业从业者收入与社会的其他从业者收入基本一致, 福利水平相近。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吸引社会各方投资农业。建立农产品收贮保障和风险防范机制, 化解农业经营风险, 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改革强农惠农补贴方式, 调动农业种粮积极性

我国自2004年开始实施粮食直接补贴等政策, 目前四项补贴已达到每亩100元以上的水平, 通过补贴的形式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也直接提高种粮农户的收入。但是,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 农村耕地以各种方式大量流转, 补贴仍然直接到原土地承包户, 不种粮食可以得到补贴, 真正种粮的反而得不到补贴, 而且, 一两百元补贴到户, 成就不了产业, 富裕不了农民, 政策的目标效益大打折扣。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应当而且必须继续, 但有必要改革补贴方式。一是改革补贴环节, 由补贴生产环节转变为更多的补贴收购环节, 按种粮农户交售的商品量进行补贴, 真正体现多种粮、多售粮就多得补贴的意图。也通过补贴商品粮, 提高收购价格, 调动种粮积极性。无论是什么身份, 只要提供商品粮, 都能获得国家财政补贴。二是实施以奖代补, 切实增大对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补助量, 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目前的很多项目, 如农资综合直补新增资金、标准粮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等, 重点支持的是粮食生产基地的基础设施, 但是项目建成后, 这块区域就不会再种粮了, 往往会发展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 甚至是林木。如何真正补贴到粮食生产上是改革补贴方式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今后的项目补助和惠农补贴资金大部分直接给真正种粮食的农户, 按以奖代补方式补贴其基础设施建设, 真正让种粮者受益。对退出承包地的农民、土地撂荒的农民、不再种粮的农民, 政府不再对其发放种粮补贴。

四、大力扶持农业机械耕作服务组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村分散经营、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 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低能化问题突出, 需要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改革农机直补采购方式, 允许农民在市场自由购机并获得补贴, 改变直补的农机品种价格高于未补的农机品种价格现象。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要等比列再配套农机购机补贴资金, 提高购机补助比列, 调动购买农机积极性。尤其要大力扶持农业机械耕作服务组织, 加快构建以农机专合社为重点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适合机械化耕作田网、路网, 解决农业机械成片耕作基础薄弱问题。加大农业机械研发和推广力度, 推出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地形、不同农作物品种、不同生产环节、不同耕作方式的各类农用机械。

五、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造就一批农业生产经营生力军

篇4:解决中国基层政府信任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基层政府 政府信任 治理模式 公民社会

政府信任即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当前西方学术界在政府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它反映了民众对于政府施政的满意程度,折射出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反映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在我国,作为政府一个层级的基层政府主要包括区县、乡镇政府以及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它们数量众多,位于政府体系的终端,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加强对我国基层政府信任即普通民众对于基层政府的信任的分析研究,有利于从政府信任的角度探讨和解决基层政府治理的相关问题。

一、明确政府定位,转变治理模式

有效政府与有限政府是新世纪政府改革的基本观念与模式,这是化解政府信任危机的基本前提。因此,首先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职权,理性确立其管理幅度和层次,继续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公共治理将以往一元的政府管制变成了多元的社会治理。虽然政府在整个社会中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不再是实施社会管理功能的惟一权力核心。第三部门组织和私营机构与政府一起承担着公共事务和公共物品提供的责任,这些组织权力也将得到社会和公民的认可。这一变革的内在行动逻辑,对于政治的民主化,公民参与政治事务,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增强公民对政府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在意识层面的转型期政府合法性资源的流失,通过多元合作的治理方式,加强民众的参与感、提高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效率,必然会得到补充和加强。通过多元合作,政府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为制定和实施政策法规所需的人力与物力耗费,而且,即使它在特定范围内决策失误,也有可能得到社会成员的一定程度的理解或默许。从而,政府信任资源也就可以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提升。

二、力促公民社会的成长

公共治理要求政府放松对社会的过度管制,逐步授权给社区、公民,大力发展公民自治组织,不断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承担一些政府做不到、不宜做的事情。公共治理中政府一一市场一一社会三维关系的组合,其实就是寻求不同以往、更为有效的实现共同利益道路的努力。公民社会的发展,增加公民表达自身诉求的渠道,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建造了一个很好的“桥梁”,有利于政府与公民的相互了解和支持。

公民社会在此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它能较好地解决国家或政府之所不能;第二,能在较大程度上成为政府与市场之间有弹性的缓冲层,从而确保社会平稳有序地发展;第三,由于公民社会参与共治,从而能更有效地协调与整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增强民众对现有社会的价值认同与制度认同。以上公民社会成长所带来的价值,对政府信任的重塑无论是从器物层面还是价值层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构建信任互动关系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伦理互动的过程。根据正确的原则去构建政府与公民信任互动关系,对于增进政府信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第一,利益一致性原则。就是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利过程中要坚持公民利益至上,公民在参与社会事务活动时也应考虑到政府所代表的长远利益和个局利益;第二,客观求实原则。必须是建立在对事实真实把握的基础上,在组织决策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政策和价值取向;第三,公开性原则。包括行政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公开;有关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公开。第四,整体性原则。强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团结、合作、互动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两者能相互信任、共同发展。

四、加快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有效避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负面特征和不当行为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当前的重点是:第一,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第二,完善政务公开机制。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和不完全是产生误解和不信任的重要原因。实践已经证明,地方政府对事情越是捂盖子,则越会制造猜测和缺乏信任的气氛。为此,必须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到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第三,健全民主参与机制。公众的民主参与是在政策问题上建立共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获得公众理解、支持、信任和合作的过程。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世界银行的研究也发现,增加公民的发言权和参与机会,会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因此,应该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逐步增加公民的发言权和参与机会,使基层政府的运转被置于民众监督和问责之下。

总之,我国现实政府信任的流失,已经不是加强原有管制模式所能解决的。恰恰相反,我们应当适应现代社会多元化、扁平化的趋势,改变管制模式为公共治理模式,促使政府、市场和社会产生良性互动,促成多元共治,减少政府不应当或可以不担当的责任,从而加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最终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为服务于民众打下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

[3][美]马克·沃伦主编.民主与信任[M].华夏出版社,2004,(22).

[4]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7-414.

[5]李砚忠.论政府信任的概念内涵、形成因素与政治功能[J]行政论坛,2007,(3).

[6]余世喜,李忠红.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篇5: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食品安全如此重要,但是如今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生化水平提高,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许许多多的安全问题事件也出现了,双汇瘦肉精事件;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沈阳毒豆芽事件……无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引起了人民的高度关注,食品卫生与安全现在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上下重视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在此良好的氛围下,我们应该抓住时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大力宣传社会道德。我们应该通过法律制约、教育倡导与现实践行三位一体才能保证道德在社会生活的自然践行,以致于人们不把它作为一个道德的制高点高高举起,而是作为一个正常社会公民所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与大家都会自然去维护与实施的基本行为。要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当然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要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对各类上市食品实地抽查和检验,发现不合格者立即追究。这样从根源上切除不安全食品流通入市场,这才是最佳的选择。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商品台帐登记和食品卫生质量购销档案管理,建立商品标签标识、质量追溯、封存报告、依法销毁等一系列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

三、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通过媒体监督,对制假者、严重不合格者在全国及时曝光,每月进行,及时关闭。最终让质量不良与不讲信誉者在广而告知中自取灭亡。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四、加强监管程序,控制流通渠道,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五、加大依法打击的力度。依据食品安全法,做到有法必依,对于不达标的食品加工和贸易企业一律予以取缔,可以不用的坚决禁止生产。使法律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只有大力打击造假等违法者的力度,才能有效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六、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管理经验,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必须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要系统研究和全面了解国际标准,找出我国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间的差异,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要培养一批懂专业、外语好、能在标准化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级人才,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建立能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打下基础。

篇6: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工新出路

2012年“开胸验肺”案以农民工张海超以悲壮之举让职业病备受关注,持续不断的农民工讨薪被打事件让农民工讨薪问题把xx帮农民工讨薪的年代拉回现实。这一切告诉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和农民工问题一样,都在路上。况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老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新老问题交加,让农民工不能忍受被“边缘化”之痛,也让政府部门对农民工问题不敢小视。

从“盲流”到“农民工”,从“农民工”到“新市民”。伴随着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们称呼的改变,背后是一种人文的关怀和对农民工群体庞大力量的认识。事实告诉我们: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当代产业工人的主力军。那么解决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困局在哪?出路又在哪?

障碍一:城乡二元体制的人为壁垒

农民工没有低保,农民工没有失业保险,农民工受伤之后只能哀求企业给医疗费。农民工上班时间延长了又延长,农民工干的活又脏又累又危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要么不让进,要么要交“赞助费”,使得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对上公办学校只能想。为什么?为什么城市里的人享有的,农民工却没有?因为城乡二元体制,换句话说,因为农民工仍然是农民。

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配套制度颁布,为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提供了详细的制度安排。在此前的1954年,中国公民的迁移自由已经从宪法中被取消。从这开始,中国人步入了一个漫长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

这一制度的设立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时期所建立的基本是军重工业为主的国家工业体系。1956年,中国工业此时刚刚起步,由于中苏交恶,中国政府财政赤字大规模增加,基本丧失了扩大再生产能力,没有新增扩大再生产就没有新增就业,所以1959年政府不得不把进城的人向外迁移。此次的迁移对缓解当时经济危机的带来的社会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户籍制度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并且伴随户籍制度的有一套完善的具体管理制度,包括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等7项人口登记制度。这个条例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模式”从此在中国根深蒂固。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上个世纪整个60、70年代自动流动的人口几乎没有。

50年过去了,在户籍制度基础上构筑的“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在实际利益上的并不平等。两种户口的差别成为各种利益分配差别的的标签。各种政策的优惠,“城市户口”都要好于“农村户口”。

人们随之发现户口制度的背后还附加了从社会保障到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几乎所有公民权益的城乡化差异。城乡之间建立起一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上的全方位不平等,由此也衍生了长期二元社会结构下城市市民的“一等公民”与农业人口的“二等公民”的社会地位。

进程务工的农民工除了能找到工作,这些工作好多事城市户口不愿、不屑于干的工作,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可以获得的一切福利待遇。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医疗制度对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实行双重标准。正是这样,农民工只能游离于体制之外;也正是这样,农民工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障碍二:文化水平低下的历史痛楚

农民工找工作只能找体力活干,农民工找工作时不知道要签合同,农民工权利被侵犯后部知道如何维权。“一个农民工是条龙,一群农民工时条虫。”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文化。他们,特别是老一代农民工,很多只有小学文化,还有部分是文盲。如果说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和政府关注有关、和法律保护有关、和企业的自律有关,这固然不错。但是由文化水平低导致的维权意识差无疑是釜底之薪。

由于中国汉字的复杂性以及政府和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垄断,我国农村的文盲率一向很高。建国后的简化字中国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历史积累下来的高文盲率仍然是发展的阻碍。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1988年2月5日,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农村地区开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诸多的文盲到附近的小学接受简单培训,学会了用颤抖的手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当有的地方为全面脱盲大摆庆功宴时,却不知道调查数据所依据的测试不能准确衡量成年人的读写能力。农民特别是老一代农民读研能力几乎为零。造成农村文化水平仍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农村教育费用过高和进城务工的吸引力加大等等。

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经济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放弃读书进程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读书进程务工导致农村教育水平一直提不高,越来越多的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成为农民工导致了他们的维权意识差。

xx在教育改革大会上说要继续普及义务教育,努力实现教育公平,这对农民、对农民工来说是莫大的好事。

此外,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亟待解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后,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国内陆续几次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端午前夕xx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慰问,让新生代农民工成为焦点的同时,也让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焦点。新生代农民工的情感问题怎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没有眷恋情节造成的问题怎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力争当市民的理想与现实的困惑怎么解决?其实,说到底,这些问题其实还是在原来的障碍之内,都是城乡二元体制和文化水平低下产物,前者尤为根本。

篇7: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农村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重视到农村干部在现实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工作任务没尽头,政治前途没奔头,生活待遇没靠头”的现象。当前,随着近郊乡镇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解决好农村干部出路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解决好农村干部出路问题的现实意义

解决好农村干部的出路问题事关重大,这不仅体现了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关心重视,更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具有推动作用。

1.适应城市化发展方向的要求。汤汪乡位于扬州市区东南部,属典型的城郊型乡镇,城市化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交通路网的改善和园区建设的推进,汤汪经历了大规模的拆迁,传统的农村分散居住方式已逐渐向小区集中居住改变,这就意味着农村的管理服务组织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很多村将逐渐转变为社区,农村干部将逐渐变为社区干部。因此,农村干部将来到哪里去?去做什么?这都必须适应和符合城市化的大发展方向。

2.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的要求。目前,农村干部队伍

结构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学历层次偏低,就汤汪而言,各村“两委会”成员和村组干部,高中以下学历的占到75%左右,总体来讲文化素质不高、理论政策水平偏低、法律知识相对缺乏;二是素质结构不合理,村干部的类型总体来讲是农业型的多复合型的少、经验型的多知识型的少、管理型的多经营型的少,无论是对于管理村组事务、推动经济发展还是带动群众致富都与时下新形势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三是后备人才的缺乏,农村干部队伍都已呈现不同程度的年龄老化趋势,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以及后备人才严重缺乏,现有干部队伍的思想理念、科技知识、创新能力都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如何进一步锻炼、培养农村干部,给出一条适合他们个人发展的道路,对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是不无裨益的。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干部担负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责任。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在不断转变,农村“以地生财”的空间越来越小,农村干部要能积极应对新的规划发展蓝图,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探索村改社区后集体资产管理的新路子,实现资金管理向资本经营的转变,实现“以地生财”向“以财生财”的转变。因此,通过使农村干部更多地分流到乡镇经济建设部门以及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成立的相关公司、企业中去,不仅是为了解决干部的出路问题,更是促进他们更好地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个人发展转型与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解决好农村干部出路问题的初步探索和实践

目前,我乡正处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转型期当中,撤乡建街道,农村转社区这些重大的改革调整都近在眼前。因此,因此,汤汪乡党委、政府从农村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保障以及发展等方面入手,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1.自然消化一批。近两年,我乡各村对已适龄退休、退养的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都办妥保险和相关手续,不再留用、返聘。而在村民小组组长岗位上,尽量不再另聘新人、外人,而是普遍采用村干部兼任村民小组组长的办法,来精减村组干部职数,同时,通过这个村兼组职的方式也能有效提高兼组职村干部的收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2.乡镇选调一批。农村干部不属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更不在公务员序列之中,福利待遇不高,向上晋升的机会也较少。我乡党委、政府一直坚持“有为才有位”的理念,近年来,相继从各村抽调了一部分农村干部充实到招商引资、载体建设和维稳工作的一线,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项选拔人才的措施还将继续沿用下去,为农村干部中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出路,充分发挥他们积极作用。

3.社区转移一批。我乡下辖4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社区数量占少数,社区的干部数量也较少。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境内九龙安置小区、杉湾花园小区、物流园安置小区的相继落成,原有的各村都将拆分或转型为更多的社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需求也将急剧增加。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启动了“村干部向社区工作者转型工程”,在组织的人事安排上,尽量把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又有年龄优势的村干部安排到社区工作,加强社区力量,也为以后更多的村干部分流到社区,转型为社区工作者打好埋伏,铺好路。

三、解决好农村干部出路问题的下一步打算和措施 要彻底解决好农村干部的出路问题,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只是依靠自然消化和小范围的试点性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乡镇党委、政府这一级组织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制定好相关的政策和对策,对此项工作做到提前介入,确保成功过渡,并能促其发挥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观念,抓教育,建立农村干部的培训机制。要解决好农村干部的出路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培训机制,促进他们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加快转型。一是加强在职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我们将紧紧围绕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实际需要,针对发展集体经济、搞好社区管理、开展物业服务等课题开展教育培训,并大胆采用短期脱产培训,在明星社区跟班学习,进企业挂职锻炼,和大专院校合作办班等形式,完善教育培训的机制,发挥其实效性。二是加强农村后备干部的培养。在前几年招聘引进外来的“大学生村官”的实践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培养本土的优秀后备人才,要把政治思想觉悟较高、热心为群众办事、文化水平高、致富能力强的本地青年或企业家培养成农村干部和社区干部的后备力量。

2.定制度,给保障,解决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关心基层干部,探索建立村(居)干部激励机制。”在当前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要解决好农村干部队伍的出路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是关键。一是建立保障体系。我乡从2005年开始就为新进机关的工作人员办理相关保险,08年底开始办理了各村在职村干部的相关保险,下一步还将建立包括在职和离职退休后的村干部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将乡、村、组三级的工作人员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提高待遇水平。目前,我乡已对村组干部工资实行绩效考核,将工资水准与村组干部的招商引资、维护社会稳定、发展集体经济的工作实绩挂钩进行考核。下一步,我们将出台农村干部待遇的相关政策,明确待遇标准、对象范围、资金来源,从政策上改变农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的问题。三是加大选拔力度。这几年选拔调用村干部到乡机关任职的实践已初步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农村干部选拔晋升机制,加大选拔力度,选拔调用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到全乡各项经济、社会事业中去,疏通和拓宽村干部向上的渠道和政治上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3.创实体,转岗位,提升农村干部的适应能力。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转变,农村干部要找到自身出路,必须积极适应转变,加快自身转型。作为党委、政府一级组织,我们将做到以下几点,促进农村干部的转型,提升其适应能力。一

是鼓励扶持农村干部创办经济实体。目前,我乡各村都建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汤汪创业园内都建起了自己的标准化厂房。这其中,身处食品工业园区内被全部拆迁的横沟村就已建立了园区物业服务公司。我们将支持各村利用好这些载体,创办符合地方产业特色,能为园区提供配套服务的二产、三产的经济实体,使农村干部积极投入到创办村级经济实体的工作中去,发挥作用,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引领村民致富。二是分流转移农村干部从事社区工作。加大农村干部向社区分流转移的力度,让原本在村委会里从事计生、调解、村建等工作的专职人员继续在社区居委会内做好相应的管理、服务工作,实现村干部向社区工作者的转型。三是引导帮助农村干部转行再就业。搭建好为园区和企业服务的沟通平台,针对其要求开展定向培训,使一部分有学习新技能意愿的村干部掌握新本领、新技能,转行到园区和企业中进行再就业,从事二产或三产的工作,使他们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成果。

篇8: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

1“三农”问题的症结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效率低。在我国,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定的经济根源。当前大多数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致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2“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漳平是重点产煤地区,近几年来大量煤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大部份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全身投入到煤矿企业,这为家庭增收、减轻负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这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很多人仍是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随时转变。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作为自己的重点,保留在农村占有的资源。这既便农业在日后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带动农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农民增收。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将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只要我们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2)鼓励外出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富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更大的贡献。

(3)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到乡下发展,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3“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目前我乡的大部分农业人口均属于剩余劳动力,这些过剩的劳动力大都需要转移,但由于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难以在发达地区就业。目前由于我国工业结构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在我们这样的穷乡僻壤就更加的落后了,据统计数字表明,勺窝乡第三产业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在勺窝乡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占到15%左右,主要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第一或第二产业,而在我国其他地方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远远高于我区达到30%—40%,而全国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也远远地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据相关部门权威数量,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第三产业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就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乡的第三产业相比全国的发展要滞后,而我国的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国家的发展又要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所以各级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市场,有利于弥补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外面的资金、技术和经验,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农产品的加工投入,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有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减税、免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其他地方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外部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上一篇:共青团活动方案下一篇:八年级下册物理课件